张齐华《轴对称图形》课堂实录及赏析

时间:2019-05-12 23:23: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张齐华《轴对称图形》课堂实录及赏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张齐华《轴对称图形》课堂实录及赏析》。

第一篇:张齐华《轴对称图形》课堂实录及赏析

张齐华《轴对称图形》课堂实录及赏析

笔者:苏小虎

推荐:吕晓婷

素有“数学王子”之称的张齐华老师,认识他的人都知道,听他的课是一种享受,优美的音乐、诗情画意的语言、美伦美幻的图画、巧妙的课堂环节,在张老师的课堂中处处彰显着他扎实的教学功底。我有机会再次观摩了张老师的一节《轴对称图形》,课中的种种情节记忆犹新。【课堂全景】

一、活动激趣 出一张纸。

如果是你的话,怎么玩? 生:我们折飞机 生:我会折青蛙,生:我们折出星星

生:我会把这张纸剪成窗花。

师:先把纸对折,然后从折痕的地方,撕下一块。会玩吗?大家玩一玩。学生撕纸

在黑板上展示学生的作品

【评析:课伊始,张老师就让孩子们以一张纸怎么玩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通过对折,然后再从折痕的地方撕下,再展示出来,这一过程其实教师是让学生在动手撕纸的过程中初步感知了数学的美。】

二、探究新知

1、师:如果我们这些纸看作一个个图形的话?大家看一看这些图形大小?(不一样),你们有没有发现共同的地方? 生:左右两边都相同。生:我认为它们轴对称图形的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这个词儿的? 生:我是从书上看到的。(板书课题:轴对称图形)

【评析:从撕出的纸中寻找数学的知识,教师真实独具匠心,在这样的巧妙设计中,学生自然而然地被教师引导去寻找这些图形的相同点,初步体会了左右两边相同的特点,也从学生课前的预习中得到了轴对称图形这一词,让学生初步感知图形的特点。】

2、师:再深入的观察,左右大小就是一样的吗?试想一下,假如我们把这些图形再对折的话,会怎样? 生1:我认为形状也是一样的 生2:我认为面积也是一样的。生3:我认为把它叠在一起的,会重合。

师:想象一下,假如我们把这些图形沿中间的折痕对折,折痕的两侧是不是完全重合?你手中的作品有没有这样的特点。学生动手试一试。

师:现在张老师有个问题,既然这样的图形对折后可以左右完全重合的。那用刚才这个同学取的名称合适不合适? 生:合适 师:为什么合适?

生:因为把它对折以后,中间的线就称为轴,而它的两边都是对称的,所以称之为轴对称图形。

师:特别了不起,刚才这位同学,一下子就抓住了两个关键的地方。她觉得,第一个你说是轴对称,那它感觉当中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你们觉得可不可以?(生:可以)可以,那咱们就把它写下来。事实上我们把对称轴所在的这条直线就称为对称轴,对称轴通常我们点画线来表示。(教师示范画对称轴)看清楚了吗?在自己的作品上也画上一条对称轴。学生动手画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像这样的图形,沿着一条对称轴对折后,两边可以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轴对称图形。

师:瞧,大家可能没有想到吧。我通过折一折、撕一撕,还真创造出了我们数学上的轴对称图形,说实话,有时数学就这么简单。

【评析:在初步感知之后,张老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图形的特点,利用折一折、叠一叠、比一比、画一画等方法探索、验证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让学生明确数学知识的呈现通过动手操作更容易记牢,也为下面的进一步学习做了铺垫。】

三、巩固深化

1、出示一组图形

师:在判断前,张老师提醒一下大家,不要过份的相信自己的眼睛的。因为有些图形看起来像轴对称图形,但它却不是,有些图形不像轴对称图形,但它却确确是轴对称图形。

师:有没有办法呢?大家可以先猜猜,然后在口袋拿出这些图形折一折,验证一下。

学生猜,验证。

生:我认为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因为平行四边形分成两个部分,就可以完全重合了。

生:不是,因为平行四边形的沿着对轴称不可能重合。

师:我想你与握一次。握手并不是表示赞同你的意见。而且因为你给我们课堂带来了第二种声音。大家想一想,如果我们的课堂只有一种声音那多单调啊。师:认为对的,说理由,认为不是的,说理由。

生:如果单讲这个图形,不让剪的话,就不是平行四边形了。讨论圆,正五边形,等腰梯形,三角形。

【评析:在学习深入时,教师及时引导学生对一些图形进行猜测、判断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并通过折一折的方法来验证猜测的正确性。在对图形的一个个的猜测、验证的过程中,学生对于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有了深入的认识。】

2、师:数学学习讲究的是要深入。如果说我们今天的探讨就到此位置的话,我想我们的学习还是比较肤浅的。因为就这五个图形,我心里还有话想说,不同同学们有没有什么话想说?我先说说想说的话,举个例子就如第一个梯形,张老师想说的话是,这个梯形是轴对称,但是„„?

生:图上的这个梯形是轴对称图形,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梯形都是轴对称图形。通过对其他梯形纸片的对折,得出没法重合。

师:学习深入了,关于梯形,话说完了。关于其它图形,你有话说吗? 生:我想说三角形的,因为有些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的。师:比如说? 生:比如说„„(低头找)

老师给教具(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师:这两个合适不合适?

生:合适。像这个图形,如果把它对折的话,它就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对折以后,两边完全重合。所以我认为它是轴对称图形。

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个三角形是一个什么三角形? 生:等边三角形。(有一个学生说的是等腰三角形)师:有一个声音不太和谐,说的是等腰三角形,其实等腰三角形也是轴对称图形,这些特殊的三角形就是轴对称图形。师:还有话要说吗?

生:认为平行四边形并不是都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有一种平行四边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比如菱形。

师:大家认为平行四边形当中,还有那些还会是轴对称图形。生:长方形,正方形。师:还有话要说吗?

生:我认为所有的圆都是轴对称图形。师:还有话要说吗?

生:我认为中间的正五边形,有的五边形也不一定是轴对称图形。师:你补充。

生:有些五边形不是正的,就不是轴对称图形。

【评析:在猜测判断验证了上面五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后,张老师并没就此结束了学生的思维,而是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开发学生的思维,深入图形的内在联系去感受不同的图形的特点。】

3、师:我觉得刚才的学习还不够深入。出示等腰梯形、正五边形、圆

师:这三个都是轴对称图形,它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吗? 生:我觉得它们的面积不同

师:我觉得有点偏题了,我们今天讨论的是轴对称图形。生:它们的形状也不同 生:圆无论怎么折,都可以是轴对称图形。那边的正五边形和梯形和圆不一样。师:在讲圆的时候,我非常欣赏他用到一个词„„是哪个词儿? 生:我认为是无论。师:无论是什么意思? 生:不管怎么折。

师:其实如果从这个男孩的思路往下挖掘的话,我想他已经把我们研究的眼光集中到了对称轴上面来了。

师:这个圆无论怎么折,它都能重合。换句话说,你认为圆有多少条对称轴? 生:无数条

师:肯定吗?(生肯定)我不太肯定,同学们身边都有圆,自己折折看,是不是有无数条对称轴? 学生动手折一折。

师:已经确定是圆有无数条的,请把你的手高高举起来。(全班举手)全班统一,的确,圆是有无数条对称轴。电脑演示圆的对称轴。

师:另外两个图形,谁有什么要说的?

生1:另外两个图形不像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它们只有指定的几条对称轴。比如梯形只有一条对称轴。生2:正五边形有五条对称轴。生3:正五边形有五条对称轴。师:有没有不同声音。

师:虽然张老师喜欢听不同的声音,不过当只有一个声音的时候,那就要坚信这个声音。

指名上台来边折边指一指五条对称轴。

【评析:张老师的层层递进的引导,让学生在老师的由浅入深的引导中,思维也在逐步地发展和提升。】

4、师:在我们一些熟悉的标志图案中都可以找到轴对称图形。看一看这四个国旗。长方形的国旗是轴对称图形,但我们要考查的是国旗的图案是不是轴对称图形。谁来说一说? 生:我认为加拿大国旗中的图案是轴对称图形的。生:我认为俄罗斯国旗中的图案也是轴对称图形的。

师:中国国旗和美国国旗都不是轴对称图形,来说一说,为什么? 说说中国和美国国旗都不是轴对称图形。

5、出示交通图标

让学生自己找一找标志中轴对称图形的序号。生:1、2、4、6.生2:我也认为是1、2、4、6.师:为什么3不是?

生:3的标志对折以后不能重合,所以不是轴对称图形。

6、师:根据轴对称图形的一半,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想一想它是什么标志。不说只想。然后说说,这些是什么标志。

师:很想说吗?给你一个机会,在小组内说一说。生:我选的是第4个,是奥运五环的标志。生:我选的是第2个,是中国银行的标志。生:我认为是中国古代的铜钱。

师:先来看看,中国银行的标志设计是就是参考古代铜钱的。师:第三个是什么标志呢? 生1:我认为是奔驰汽车的标志。生2:我认为是上海大众的标志。

师:一下子男女差距就体现出来,同意男同学说的奔驰标志的举手。(多数举手)看来男同学的可信度高些。不过女同学,你可以想象的出它的右边是什么样子的?

生2:右边应该是和左边一样的。

师:不仅仅是一样,而且是对折以后完全重合的,想象一下,把右边补充完像什么?大概像什么样子,你能想象出来吗? 生:有点像方向盘。师点出奔驰标志。师:还有第一个。生:是中国联通的标志。

师:今天的学习还不够,下课后,还有到网络中去搜集一些标志,看看哪些也是轴对称图形。

【评析: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学生深入了解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后,张老师巧妙运用了生活常见的交通标志、国旗、汽车标志、银行标志让学生来辨别是否是轴对称图形,也让学生在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点的基础上,也体会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7、师: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做一个轴对称图形? 出示材料袋了。

让学生利用这些材料下课后做出一个图形。

四、欣赏延续 欣赏:桂林山水

师:张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轴对称的东西想给大家展示一下,大家能不能给张老师提供一个机会。不过这些东西,它不是张老师自己创造的,甚至说从根本上来说它压根也不是轴对称图形,它是什么呢?我想,如果待会每一个同学用心体会的话,一定会从中体会到对称的味道。这个事情还得追溯到去年的夏天,张老师和学校的四位同事一起去广西参加一个活动,大家都知道广西有一个什么景点?(桂林)那回来的时候就有了一次非常难忘的桂林之旅。当我们荡舟漓江,迈入那桂林的山和桂林的水所创造的美好意境的时候,我却被展现在面前的画面所深深的震撼了,这哪里是桂林的山,桂林的水,这分明是大自然为我们创作的最完美的杰作。

让学生欣赏桂林山水,感受桂林山水的互相倒映所形成的对称现象。师:同学们,虽然没去成桂林,但你能从中感觉到对称的味道吗?

师:其实大自然对于对称的创造还远不止这些,仰望苍天,俯瞰大地,拥有生命的地方,何处没有对称的足迹。

播放生活中的动物、鸟内,昆虫,人都有对称的图形。

师:看那花丛间翻飞的蝴蝶、蜜蜂,那翱翔天地的大雁、白鸽,那横跨天空的彩虹,片片翻飞的落叶,以至于我们每一个人、每一张绽开的笑脸,同学们,难道你们就没有从中感受到对称的力量吗?有人说,是因为美,所以大自然选择了对称,但同学们,如果我们再深入地想一想,这当中仅仅因为是美吗?好,这节就上到这里,下课。

【评析:耳边听优美的音乐、张老师那诗情画意的语言、眼前的美伦美幻的图画仿佛把我们都带进了美丽的桂林山水间,一起去体会大自然的对称美。在这样的气氛渲染下,学生被带动起来,学习的热情一定会延续到了课后,继续去探索大自然中的对称美,也进一步对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有了深入理解。】

【总评】

听完张老师的这节课,让我有了些许的感想。张老师在这节课中始终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结合生活实际,为学生的创设了许多活动情境,使学生在这些活动中提升了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

课一开始,张老师就设计了撕纸活动,让学生在撕纸的过程中,感受撕纸所运用的方法,从而对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有了初步的认识。

在学生有了初步的感知后,张老师充分利用了一些图形给学生提供了参与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得到提高。在通过撕一撕、折一折、比一比、辨一辨等活动,让学生在猜测、思考、探索、验证中加深了对轴对称图形特征的理解。

数学是一门科学,一门艺术,同时也是一种文化。课末,张老师通过用多媒体课件对桂林山水的演示,学生边在欣赏图片、边聆听张老师的讲解,放佛置身于真实的桂林山水的情境中来,激发了学生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同时也从所感知的轴对称图形的特点中有了对称美的体会,激发了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也使学生感受了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

第二篇:认识负数 张齐华 课堂实录(模版)

认识负数教学设计

T::现在我想叫出每个人的名字,请把你的名字写在纸条上,放在课桌右上角,最近老师总是忘记字,请大家写上拼音。

T:今天我们学习一种新的数类,叫做负数。有谁见过负数?在哪里?(预设)S:电梯;温度计、、、T:电梯按钮去1层以下的,温度计上0度以下都用负数来表示;…… T:好,谁能在图里面写上负数(叫5个学生)记住,尽量写跟别人不一样的;(学生写负数)

T:好的。谁能来说说负数有什么特点?(预设)S:数字前面有减号(负号)

T:有人认为这是减号;有人认为这是负号。其实,这个符号在运算过程中是减号,在单独的数字上则是负号。T:除了这个特点,还有吗?(预设)S:负数都要比0小。

T:好的这位同学不紧看到了负数的表面,还看透了负数的本质。透过现象看本质,火眼金睛。谁能来总结一下负数的特点。(预设)S:负数有负号而且比0小。T:说的不错。谁能再来说一下;(预设)S:负数有负号而且比0小。

T:恩,说的真不错。好,同桌之间说一说。说完以后再纸上写上负数。(学生说)

T:既然有负数,那么相对的,肯定有(S:正数)

T:谁能上来写一下正数,一人写一个,有没有跟他们不一样的(直到学生写+)

T:我也写个数,0,认为是正数的请举手;认为是负数的请举手;没有举手的请举手,好,你来说一下为什么不举手?

(预设)S: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T:为什么呢?也就是说正数要怎么样?(预设)S:正数都要比0大。

T:好的,那我这个0应该写在哪里?边上?还是中间?(预设)S:中间

T:写大点,还是写小点?(预设)S:大点

T:好我们来看这些同学写的数,有什么不一样?

(预设)S:有正号(T:+号在运算中是加号,在单独的数字上则是正号)T:那不写正号还是正数吗?(预设)S:是。

T:既然可以不写;为什么有时候要写上呢?(预设)S:为了看起来方便。

T:看来有没有正号不是正数的关键;那你认为,正数的的共同特点是什么?(预设)S:比0大。

T:好的。刚才说到0,0除了表示数,还能表示什么?(预设)S:表示起点。

T:好的,这是数轴(PPT出示数轴),负数应该写在0的哪边?(预设)S:左边。

T:(PPT数轴显示负数)没有负数的时候,数轴是一条什么线?(射线)有了负数呢?(直

线)而这个0就是他们的(分界点);

T:(出示PPT5个-2)这里有5个-2,四人小组讨论下,然后把这里-2的意思按你的跟同学说一说。

T:某盆地的海报高度是-2.我们先来看第一个-2,谁已经理解盆地海拔-2米的请举手,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海拔?听懂的请举手,掌声送给他。(PPT出现海拨)盆地在哪里?这个盆地是要比什么还要低?为了准确的表示某一个地方的高度,我们都把海平面所在的高度看成什么?(0米)好,现在谁能换句话说说某盆地的海报高度是-2米,是什么意思? 好,下面郑老师随便点一个地方,你觉得它的海拔高度是正数还是负数?有谁知道我们地球上最高的海拔高度在哪里吗?最低的呢?这2个数一正一负,分别表示什么含义,你能不能,结合海平面来具体的说一说,同桌一人说一个

T:北京最低气温-2,第二个-2,这是温度计,画的好不好?对不对?确定吗?很坚决,那好,我也带了了4个温度计,大家找找哪个才是真正的-2°。同意第一个举手……

千万不要看他是0下面一格就是-2摄氏度。来说说这些是几度? T:张老师把车停在-2楼。第三个-2,楼房中什么是0?(预设)S:地面

T:(第四个-2,我的银行卡还剩-2,PPT显示)这个专业术语叫透支。想知道张老师为什么卡里还剩2快钱吗?(PPT显示)我的银行卡还剩98元,买电影票用去100,还剩(),买爆米花又刷去10元,还剩()。回到银行,赶紧给卡里冲了100元,现在卡里还剩()。

T:张老师的儿子高-2cm,到底是什么意思?

T:(PPT出售我国10岁男孩的平均身高约是140cm)现在知道-2cm是什么意思了吗?谁来说一下?

(预设)S:比平均身高矮2cm T:在这里我们把哪一个身高看做了0,如果用140cm做标准,我每指一个人,看你能不能理解他真正的身高是多少?这里有一个人的身高很标准,谁?因为他是0,正好是平均身高(+3,143;-2,138;-4,136)看来身高能成为负数,那体重能不能成为负数? T:我们在做这些题目的时候都在找一个数,是什么?(预设)S:0 T:我们现在回顾一下,这里的5个负数都是用谁当做0的?看谁反应快,我就知道谁今天掌握的做好。T:这些0都一样吗?(预设)S:不一样。

T:是的,有的时候0是约定俗成的,有的时候是要去规定的。

第三篇:张齐华《交换律》课堂实录与评析(范文)

张齐华 《加法交换律》课堂实录

师:喜欢听故事吗? 生:喜欢。

师:那就给大家讲一个“朝三暮四”的故事吧。听完故事,想说些什么?(结合生发言板书:3+4=4+3)

师:观察这一等式,你有什么发现?

生1:我发现,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教师板书这句话)师:其他同学呢?(见没有补充)老师的发现和他很相似,但略有不同。(教师出示:交换3和4的位置和不变)比较我们俩给出的结论,你想说些什么?

生2:我觉得您(老师)给出的结论只代表了一个特例,但他(生1)给出的结论能代表许多情况。

生3:我也同意他(生2)的观点,但我觉得单就黑板上的这一个式子,就得出“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好像不太好。万一其它两个数相加的时候,交换它们的位置和不等呢!我还是觉得您的观点更准确、更科学一些。

师:的确,仅凭一个特例就得出“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样的结论,似乎草率了点。但我们不妨把这一结论当作一个猜想(教师将生1结论中的“。”改为“?”)。既然是猜想,那么我们还得——

生:验证。师:怎么验证呢?

生1:我觉得可以再举一些这样的例子? 师:怎样的例子,能否具体说说?

生1:比如再列一些加法算式,然后交换加数的位置,看看和是不是跟原来一样。(学生普遍认可)

师:那你们觉得需要举多少个这样的例子呢? 生2:

五、六个吧。生3:至少要十个以上。

生4:我觉得应该举无数个例子才行。不然,永远没有说服力。万一你没有举到的例子中,正好有一个加法算式,交换他们的位置和变了呢?(有人点头赞同)

生5:我反对!举无数个例子,那得举到什么时候才好?如果每次验证都需要这样的话,那我们永远都别想得到结论!

师:我个人赞同你(生5)的观点,但觉得他(生4)的想法也有一定道理。综合两人的观点,我觉得是不是可以这样,我们每人都来举三、四个例子,全班合起来那就多了。同时大家也留心一下,看能不能找到“交换加数位置和发生变化”的情况,如果有及时告诉大家行吗?(学生赞同,随后在作业纸上尝试举例。)

师:正式交流前,老师想给大家展示同学们在刚才举例过程中出现的两种不同的情况。

(教师展示:1.先写出12+23和23+12,计算后,再在两个算式之间添上“=”。2.不计算,直接从左往右依次写下“12+23=23+12”。)

师:比较两种举例的情况,想说些什么?

生6:我觉得第二种情况根本不能算举例。他连算都没算,就直接将等号写上去了。这叫不负责任。(生笑)

生7:我觉得举例的目的就是为了看看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到底等不等,但这位同学只是照样子写了一个等式而已,至于两边是不是相等,他想都没想。这样举例是不对的,不能验证我们的猜想。(大家对生

6、生7的发言表示赞同。)

师:哪些同学是这样举例的,能举手示意一下吗?

师:明白问题出在哪儿了吗?(生点头)为了验证猜想,举例可不能乱举。这样,再给你们几位一次补救的机会,迅速看看你们写出的算式,左右两边是不是真的相等。

师:其余同学,你们举了哪些例子,又有怎样的发现?

生8:我举了三个例子,7+8=8+7,2+9=9+2,4+7=7+4。从这些例子来看,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生9:我也举了三个例子,5+4=4+5,30+15=15+30,200+500=500+200。我也觉得,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注:事实上,选生

8、生9进行交流,是教师有意而为之。)

师:两位同学举的例子略有不同,一个全是一位数加一位数,另一个则有一位数加一位数、二位数加两位数、三位数加三位数。比较而言,你更欣赏谁?

生10:我更欣赏第一位同学,他举的例子很简单,一看就明白。生11:我不同意。如果举得例子都是一位数加一位数,那么我们最多只能说,交换两个一位数的位置和不变。至于加数是两位数、三位数、四位数等等,就不知道了。我更喜欢第二位同学的。

生12:我也更喜欢第二位同学的,她举的例子更全面。我觉得,举例就应该这样,要考虑到方方面面。(多数学生表示赞同。)

师:如果这样的话,那你们觉得下面这位同学的举例,又给了你哪些新的启迪?

教师出示作业纸:0+8=8+0,6+21=21+6,1/9+4/9=4/9+1/9。生:我们在举例时,都没考虑到0的问题,但他考虑到了。

生:他还举到了分数的例子,让我明白了,不但交换两个整数的位置和不变,交换两个分数的位置和也不变。

师:没错,因为我们不只是要说明“交换两个整数的位置和不变”,而是要说明,交换——

生:任意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师:看来,举例验证猜想,还有不少的学问。现在,有了这么多例子,能得出“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个结论了吗?(学生均认同)有没有谁举例时发现了反面的例子,也就是交换两个加数位置和变了?这样看来,我们能验证刚才的猜想吗?

生:能。

(教师重新将“?”改成“。”,并补充成为:“在加法中,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师:回顾刚才的学习,除了得到这一结论外,你还有其它收获吗? 生:我发现,只举

一、两个例子,是没法验证某个猜想的,应该多举一些例子才行。

生:举的例子尽可能不要雷同,最好能把各种情况都举到。

师:从“朝三暮四”的寓言中,我们得出“3+4=4+3”,进而形成猜想。随后,又通过举例,验证了猜想,得到了这一规律。该给这一规律起什么名称呢?(学生交流后,教师揭示“加法交换律”,并板书。)

师:在这一规律中,变化的是两个加数的――(板书:变)生:位置。师:但不变的是――

生:它们的和。(板书:不变)

师:原来,“变”和“不变”有时也能这样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结论,是终点还是新的起点?

师:从个别特例中形成猜想,并举例验证,是一种获取结论的方法。但有时,从已有的结论中通过适当变换、联想,同样可以形成新的猜想,进而形成新的结论。比如(教师指读刚才的结论,加法的“加”字予以重音),“在加法中,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那么,在——

生1:减法中,交换两个数的位置,差会不会也不变呢?(学生中随即有人作出回应,“不可能,差肯定会变。”)

师:不急于发表意见。这是他(生1)通过联想给出的猜想。(板书:“猜想一:减法中,交换两个数的位置差不变?”)生2:同样,乘法中,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积会不会也不变?(板书:“猜想二:乘法中,交换两个数的位置积不变?”)生3:除法中,交换两个数的位置商会不变吗?

(教师板书:“猜想三:除法中,交换两个数的位置商不变?”)师:通过联想,同学们由“加法”拓展到了减法、乘法和除法,这是一种很有价值的思考。除此以外,还能通过其它变换,形成不一样的新猜想吗?

生4:我在想,如果把加法交换律中“两个加数”换成“三个加数”、“四个加数”或更多个加数,不知道和还会不会不变?

师:这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全新的猜想!如果猜想成立,它将大大丰富我们对“加法交换律”的认识。(教师板书“猜想四:在加法中,交换几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现在,同学们又有了不少新的猜想。这些猜想对吗?又该如何去验证呢?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个,用合适的方法试着进行验证。

(学生选择猜想,举例验证。教师参与,适当时给予必要的指导。然后全班交流。)

师:哪些同学选择了“猜想一”,又是怎样验证的?

生5:我举了两个例子,结果发现8-6=2,但6-8却不够减;3/5-1/5=2/5,但1/5-3/5却不够减。所以我认为,减法中交换两个数的位置差会变的,也就是减法中没有交换律。

师:根据他举的例子,你们觉得他得出的结论有道理吗? 生:有。

师:但老师举的例子中,交换两数位置,差明明没变嘛。你看,3-3=0,交换两数的位置后,3-3还是得0;还有,14-14=14-14,100-100=100-100,这样的例子多着呢。

生6:我反对,老师您举的例子都很特殊,如果被减数和减数不一样,那就不行了。

生7:我还有补充,我只举了一个例子,2-1≠1-2,我就没有继续往下再举例。

师:哪又是为什么呢?

生7:因为我觉得,只要有一个例子不符合猜想,那猜想就错了。师:同学们怎么理解他的观点。生8:(略。)生9:我突然发现,要想说明某个猜想是对的,我们必须举好多例子来证明,但要想说明某个猜想是错的,只要举出一个不符合的例子就可以了。

师:瞧,多深刻的认识!事实上,你们刚才所提到的符合猜想的例子,数学上我们就称作“正例”,至于不符合猜想的例子,数学上我们就称作――

生:反例。(有略。)

师:关于其它几个猜想,你们又有怎样的发现?

生10:我研究的是乘法。通过举例,我发现乘法中交换两数的位置积也不变。

师:能给大家说说你举的例子吗?

生10:5×4=4×5,0×100=100×0,18×12=12×18。(另有数名同学交流自己举的例子,都局限在整数范围内。)师:那你们都得出了怎样的结论?

生11:在乘法中,交换两数的位置积不变。

生12:我想补充。应该是,在整数乘法中,交换两数的位置积不变,这样说更保险一些。

师:你的思考很严密。在目前的学习范围内,我们暂且先得出这样的结论吧,等学完分数乘法、小数乘法后,再补充举些例子试试,到时候,我们再来完善这一结论,你们看行吗?(对猜想三、四的讨论略。)

随后,教师引导学生选择完成教材中的部分习题(略),从正、反两面巩固对加法、乘法交换律的理解,并借助实际问题,沟通“交换律”与以往算法多样化之间的联系。

怎样的收获更有价值?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生:我明白了,加法和乘法中有交换律,但却没有减法交换律或除法交换律。生:我发现,有了猜想,还需要举许多例子来验证,这样得出的结论才准确。生:我还发现,只要能举出一个反例,那我们就能肯定猜想是错误的。生:举例验证时,例子应尽可能多,而且,应尽可能举一些特殊的例子,这样,得出的结论才更可靠。

师:只有一个例子,行吗?

生:不行,万一遇到特殊情况就不好了。

(作为补充,教师给学生介绍了如下故事:三位学者由伦敦去苏格兰参加会议,越过边境不久,发现了一只黑羊。“真有意思,”天文学家说:“苏格兰的羊都是黑的。”“不对吧。”物理学家说,“我们只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在苏格兰有一些羊是黑色的。”数学家马上接着说:“我觉得下面的结论可能更准确,那就是:在苏格兰,至少有一个地方,有至少一只羊,它是黑色的。”)

必要的拓展:让结论增殖!

师:在本课将结束时,依然有一些问题需要留给大家进一步思考。(教师出示:20-8-6○20-6-8;60÷2÷3○60÷3÷2)师:观察这两组算式,你发现什么变化了吗?

生:我发现,第一组算式中,两个减数交换了位置,第二组算式中,两个除数也交换了位置。

师:交换两个减数或除数,结果又会怎样?由此,你是否又可以形成新的猜想?利用本课所掌握的方法,你能通过进一步的举例验证猜想并得出结论吗?这些结论和我们今天得出的结论有冲突吗,又该如何去认识?

专家评析张齐华教学的《交换律》一课

曹一鸣 转贴:人民教育

一堂有价值的数学课,给予学生的影响应该是多元而立体的。有知识的丰厚、技能的纯熟,更有方法的领悟、思想的启迪、精神的熏陶。事实上,数学的确拥有这一切,而且,也可能传递这一切。然而,出于对知识与技能的盲目追逐,当今数学课堂忽视了本该拥有的文化气度和从容姿态。知识化、技巧化、功利化思想的不断弥散,让数学思想、方法和精神失却了可能生长的土壤,并逐渐为数学课堂所遗忘,这不能不说是当今众多数学课堂的悲哀。近年来,在观念层面的探讨不少,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实践的却不多。可喜的是,在张老师的这一节课中,我们看到了另一种努力,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变化。透过课堂,我们似乎触及到了数学更为丰厚的内涵,感受到数学教学可能呈现的更为开阔的景象。

对于“交换律”,一贯的教学思路是:结合具体情境,得出某一具有交换律特征的实例,由此引发猜想,并借助举例验证猜想、形成结论,进而在解释和应用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化认识。本课,在宏观架构上并未作太大开拓。然而,在保持其整体架构的基础上,这一堂课在更多细节上所给予的突破却是十分显见。我们不妨重历课堂,去找寻这些细节,并探寻细节背后的意蕴所在。由“3+4=4+3”得出“交换两数的位置,和不变”的猜想,似乎再自然不过了。然而,教师略显突兀的介入,以“交换的位置,和不变”的细微变化,确又发人于深思。正如案例中所提及的,“一个例子究竟能说明什么”,是得出结论?还是仅仅是触发猜想和验证的一根引线?这里关乎知识的习得,更关乎方法的生成,关乎学生对于如何从事数学思考的思考。“验证猜想,需要怎样的例子”的探讨,更是折射出了张老师独特的教学智慧。曾经,在太多的课堂里,我们目睹这样的情形:学生举例三、四,教师引导学生匆匆过场,似乎也有观察、也有比较、也有提炼。然而,我们却很少琢磨:观察也好、提炼也罢,它究竟该建立在怎样的基石之上,再换言之,在“简洁”和“丰富”之间,谁才是“举例验证猜想”时应该遵循的规则。张老师的尝试与表达无疑是对传统教学的一种突破。“举例”不应只追求简约,例子的多元化、特殊性恰恰是结论准确和完整的前提。没有老师适时的点拨与引导,学生如何才能有此深度体验?无此体验,我们如何能说,学生已经历过程,并已感悟思想与方法?

触及我深思的问题还在于,是什么原因触发了这一节课将原来的“加法交换律”置换成了“交换律”?是内容的简单扩张?是教学结构的适度调整?随后的课堂,给了我清晰的答复。“加法结合律”只是一个触点,“减法中是否也会有交换律?”“乘法、除法中呢?”等新问题,则是原有触点中诞生的一个个新的生长点。统整到一起时,作为某一特定运算的“交换律知识”被弱化了,而“交换律”本身、“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猜想-实验-验证”的思考路线、由“此知”及“彼知”的数学联想等却一一获得突显,成为超越于知识之上的更高的数学课堂追求。这何尝不是一种有意义、有价值的探索?

课堂的结尾,我们依然看到了教师对传统保守思路的背叛。确定的、可靠的结论已经不再是这一堂课的终极追求,结论的可增殖性、结论的重新表达、问题的不断生成和卷入,仿佛成为了这堂课最后的价值取向。即便是颠覆原有的结论,也在所不惜。在这里,我们再一次看到了教师对于数学知识的“战略性”忽视,因为,教师心有大气象。

数学是什么,数学可以留下些什么,数学可以形成怎样的影响力?答案并不唯一。但我以为,数学可以在人的内心深处培植理性的种子,她可以让你拥有一颗数学的大脑,学会数学地思考,学会理性、审慎地看待问题、关注周遭、理解世界,这恰是这节课给予我们的最大启迪。而数学的文化特性,恰也在于此。阅读(2121)| 评论(0)

第四篇:张齐华《倍数和因数》课堂实录

张齐华《倍数和因数》课堂实录

上传: 邱艳萍

更新时间:2013-8-25 16:44:57 《倍数和因数》课堂实录

张齐华

教学过程:

一、认识倍数和因数

师:一起看大屏幕,数一数,几个正方形?(12)第一个问题是如果老师请你把12个正方形摆成一个长方形,会摆吗?行不行?能不能就用一道非常简单的乘法算式表达出来?

生:1×12

师:猜猜看,他每排摆了几个,摆了几排?

生:12个,摆了一排。

师:(屏幕显示摆法)是这样吗?第二种摆法我们只要把他旋转一下就跟第一种怎么样?(一样)。我们可以把他忽略不计。还可以怎么摆?同样用一道乘法算式表达出来?

生:三四十二

师:这一次每排摆了几个,摆了几排?(屏幕显示摆法)同样第二种摆法也可以省。还有吗?

生齐:2×6

师:张老师来猜测一下同学们脑子里怎么想的,有同学可能想每排摆6个,摆2排。也有同学可能想每排摆2个,摆6排。(屏幕显示摆法)同样第二种摆法也可以省。

师:还有不同的想法吗?每排能摆5个吗?12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能摆3种不同的乘法算式,千万别小看这些乘法算式,今天我们研究的内容就在这里。咱们就以第一道乘法算式为例,3×4=12,数学上把3是12的因数,以往我们把他叫约数,现在叫因数,3是12的因数,那4(也是12的因数,)倒过来12是3的倍数,12(也是4的倍数)。同学们很有迁移的能力,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研究的因数和倍数。

师板书:因数和倍数

师:这儿还有两道乘法算式,先自己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行不行?

师:谁先来?

生说略

师:刚才在听的时候发现1×12说因数和倍数时有两句特别拗口,是哪两句啊?

生:12是12的因数,12是12的倍数。

师:虽然是拗口了点,不过数学上还真是这么回事,12的确是12的因数,12也是12的倍数。为了研究方便,以后来探讨因数和倍数的时候所说的数都是什么数啊?

生:自然数

师:而且谁得除外。

生:0

师:好了,刚才我们已经初步研究了因数和倍数,屏幕显示:试一试:你能从中选两个数,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因数和倍数?行不行?先自己试一试。3、5、18、20、36

生说略。

二、探索找因数倍数的方法

师:看来同学们对于因数和倍数已经掌握的不错了。不过刚才张老师在听的时候发现一个奥秘,好几个数都是36的因数,你发现了吗?谁能在五个数中把哪些数是36的因数一口气说完?

生1:

3、18

师:还有谁?

生2:36

师:3、18、36都是36的因数,只有这3个吗?

生1:1

生2:4

生3:6

师:其实要找出36的一个因数并不难,难就难在你有没有能力把36的所有因数全部找出来?能不能?张老师作一下详细说明,因为这个问题有点难度,你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同桌完成,下面你选择你喜欢的方式,可以合作,也可以单干,想一想怎么不遗漏,注意了,当你找出了36的所有因数,别忘了填在作业纸上,如果能把怎么找到的方法写在下面更好。

学生填写时师巡视搜集作业。

师:张老师找到了3份不同的作业,大家仔细观察这三份作业,可有意思了。我把他命名为A、B、C师板书。

A:2、4、13、12、18、36

B:1、2、4、3、6、9、12、18、36

C:1、36、2、18、3、12、4、9、6

师:关于A这种方法你有什么话要说?(学生纷纷举手)能不能从正面的角度说一说,这个同学找出的因数有没有值得肯定的地方?(学生沉默)一点都没有我们值得肯定的地方吗?你先来。

生1:都对的

师:有没有道理?看来要找一个人的优点挺困难的。

生2:写全了

生大声说:没有!

师:正好触及了大家的公愤,看来要找一个人的优点不太好找了,是吧?其实这个同学挺不容易的,他已经找出不少了,对不对?说说有什么问题?

生:没有写全,少了3、6、9。

师:大伙来思考一下,6、9这两个因数是36的因数吗?看来这个同学是没有找全,没有找全仅仅是因为粗心吗?是因为什么?

生:36÷4,只写了4,没写9

师:他的意思是说用除法来做的话,找一个数的因数,一个个找,还是两个两个找?

生齐:两个两个找。

生2:先把1写在头,36写在尾,然后再把2写中间,这样依次写下去,这样比较美观。

师:张老师提炼出两个字:“顺序”,好象还不仅仅是因为粗心的问题,没有按照一定的顺序。

师:第二个同学有没有找全,有没有更好的建议送给他。

生:他应该把4、3调换一下。

师:做了一个微调就不仅仅是美观的问题,更带给我们一种寻找的有序。第三个同学是最没有顺序的,什么1、36,2、18了,你们觉得有道理吗?

师:你想提出抗议吗?你们觉得有顺序吗?(有)你自己来说?

生:他们那样还要头对尾头对尾的,像这样直接就可以写了。

师:有没有听明白,也是同样一对一对出现的。

生:大小没有排,B大小排完后从小到大很舒服。

师:你看你那个舒服吗?

生:舒服

师:正是因为你的质疑,他把方法说了出来。他用了什么?

生:乘法口诀

师:非常感谢同学们给出的发言,正是你们的发言让我们感受到了如何寻找一个数的因数,有没有问题。

师:虽然这个同学找到了尝试完了1,找到

36、尝试完了2,找到18、3、12、4、9、6,自然数有很多,那你的7、8没有试,你怎么知道找全了呢?

生1:找到开始重复就不找了

生2:我认为应该找到比较接近如5、6,7、8找到比较接近就可以了。

师:体会体会

1、学生:36、2、学生:18、3、12、4、9、6这两个因数在不断接近,接近到相差无几。

生:

生:直接找更大数的所有的因数,这个同学很厉害,已经在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在找一个因数的个数了。

师:通过刚才的交流,有办法了吗?有没有方法不遗漏。试一个。20

生齐:1、2、4、5、10、20

再试一个:15,写在练习纸上。学生汇报

师:寻找一个数掌握的不错,这节课还要研究倍数呢。会找一书的倍数吗?找一个小一点的,3的倍数,谁来找一个。

生:

21、300

师:你能把3的倍数全部写下来吗?

生:不能。太多太多了。

师:那怎么办?写不完可以用省略号表示。试试看。

学生练习纸上完成,汇报。

师:同学们虽然找的答案差不多,但脑子里的方法各不相同。我想听听你是怎样找的?

生1:3×1、3×2

师:能理解吗?

生1:3+3=6、6+3=9

师:有理吗?不要小看加3了,当到数大的时候也比较方便。

生:略

师:寻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掌握了吗?试一试。7的倍数

学生练习纸上完成:50以内7的倍数。

师:谁来说说这一次你找了哪几个?

生:7、14、21、28

师:为什么不加省略号?

生:因为给了一个限制。

师:任何自然数的倍数是无限的。会寻找一个数的因数吗?

生:略

三、感受倍数和因数的神奇奥秘

师:透出一个信息,关于因数和倍数是不是蕴藏了很有意思的规律,下面这题就隐藏了一条规律。屏幕显示:老师这有9颗珠子全部放到十位和个位,1颗放十位,另外8颗放个位。这样就得到几?(18)要是不这样放,你还能得到其他的两位数吗?

生1:27

生2:36

师:把你知道的两位数跟同桌说一说。

学生同桌说,师:如果把你们说的两位数按一定顺序排出来,就得到了这样的一排数,是这样吗?屏幕展示:18、27、36、45、54、63、72、81

仔细观察9颗珠子拨的两位数,你发现了什么?

生:都是9的倍数

师:9颗珠子拨的两位数都是9的倍数,8颗珠子拨的两位数都是(8的倍数)

师:发现了什么?9颗珠子拨的两位数都是9的倍数,8颗珠子拨的两位数(不一定都是8的倍数),7颗珠子、6颗珠子呢?其实这里的学问没有同学想的那么简单,张老师给大家布置一个小任务,自己在草稿本上画一画珠子,看看6颗5颗4颗拨出的两位数到底和珠子的个数有什么关系?这里蕴藏着非常丰富的规律,等待着同学们去发现。其实不仅在计数器上找到一些有趣的规律。

师:张老师问一个问题,好不好?1—100这100个数,思考一下,哪个数的因数最多?

生1:1

生2:99

师:还有谁要发表的?

生3:9

师问生2:为什么认为99的因数最多?

生:9是最大的。

师:张老师公布一下答案: 60

师:可以一起找一找。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比99多多了。是不是数越大,因数就越多。你们知道一小时有多少分?(60分),一分=60秒,这里的60和刚才的60有关系吗?这里的60就和100以内的因数有关系,你们相信吗?特意给大家带来一本书。书的名字叫《数字王国》,学生读有关资料。

师:相信了吧,其实张老师一开始也是特别不相信,咱们历法上面的 1小时=60分,一分=60秒的进率竟然和100以内的数的因数有着这么大的关系,这本书详细记载着为什么一年有12个月,一天有24小时,同学们知道为什么用12、24作为进率,道理是一样的。数学中发现的规律

师:更有意思的在后面,张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个数,数学家把6称为“完美数”。想知道为什么吗?用最快的速度说一说6的因数?

生:1、2、3、6

师:把6划去,1+2+3=6,又回到了6本身,正是因为这样的数非常特别,所以数学家把这样特点的数称为是完美数。数学家找到了第一个完美数,就会去找第一个完美数,猜猜看,找到了没有?今天张老师不把答案直接告诉你们,我透露一下资料好不好?第二个完美数比20大,比30小,而且还是一个双数,好猜了吧。数学上的规律不是一下子直觉说出来的,那么这样先来说一说双数:22、24、26、28,猜猜看,可能是谁?

学生试这四个数。

师:写出所有的因数,然后把自己给去掉。

师:正确答案应该是22,我们一起来找一找,人们开始找第三个完美数,想知道第5个吗?师板书。为什么这么惊讶?同学们惊讶的背后张老师体会的过老,刚才找一个也花了一分多钟,要从几十亿数中找出这6个完美数,数学家们要付出多大的心血。你觉得什么力量使数学家们去不断努力?

生:好奇心

师:数学家们能透过枯燥的数学本身看到里面的东西,就像我们今天这堂课一样,透过数字蕴藏着大量丰富的规律。高斯曾经说过的把数学比作科学的皇后,数论是数学皇后头顶上的皇冠,我们研究的只是数论中的最最基本的一些小常识,换句话说这堂课我们没有摘取数学皇后头顶上的皇冠,我们摘取的只是皇冠上一小粒一小粒的珠子。

第五篇:张齐华《圆的认识》课堂实录

张齐华《圆的认识》课堂实录

]

师:今天上课我们学什么?大声地说“学什么” 生齐:圆的认识

师:从哪里看到的?只给我看,生指屏幕

师:屏幕上有,还有呢? 师:说,哪有?

师:没错,圆片,还有吗? 生:圆规

师:没错,还有圆规。孩子们都很善于观察、善于联想。老师的信封里还有一个圆,想看看吗? 生齐:想

师出示一个信封,摸出一个圆片,师:是圆吗? 生:是

师:听说咱们班的同学特别的聪明,所以,一会儿老师要把这个圆片放进信封了,让同学们把他摸出来,有没有信心? 生齐:有 师:我不会轻易的给你们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的,这里面不仅仅有着一个圆,还有其他的图形,想看看吗? 师:好,现在看谁的反应最快? 师从信封里摸出一个长方形 生:长方形

师:男孩的反应快,状态也不错。师从信封里摸出一个正方形 生:正方形

师:还有一个图形

师从信封里摸出一个三角形 生:三角形

师:猜猜还有吗?

师从信封里摸出一个平行四边形 生:平行四边形

师从信封里摸出一个梯形 生:梯形

师:行了行了,孩子们,都别你们猜到了。教师课件演示各种图形,师;同学们能不能从各种图形中把圆摸出来?你觉得有难度吗? 生齐:没有 师:为什么?

生:因为圆是由曲线围成。师:而其他图形呢?

生:都是由直线,哎!线段围成。师:同意吗?

师:再仔细看看,正因为这些图形都是由线段围成的,所以他们都有什么? 生:角

师:圆有角吗? 生:没有。

师:所以圆特别的? 生:光滑 师:说的真好

师:数学上,我们把左面的这些由线段围成的图形给它个名称:直线图形。(课件演示)孩子们,圆是由什么围成的? 生齐:曲线

师:给它一个名称。生:曲线图形

师:曲线图形,行了,现在让你们再直线图形中将圆这个唯一的曲线图形摸出来,难不难? 生齐:不难。

师:谁让你们聪明呢?还有难的。师出师一个不规则图形

师:它也是有曲线围成的吧?弯弯曲曲的。那么你们会不会把它也摸出来? 生齐:不会 师:为什么?

师:有的同学说,因为它有的地方凹,有的地方凸。而圆怎么样?显得特别的饱„„,说出来,特别的„„ 生齐:饱满

师:嘿!瞧,还有一个 师出示一个椭圆,师:看,没有凹进去的地方了吧?看上去有光滑,有饱满,你们待会儿会不会也把它也当作圆给摸出来? 生:不会,师:为什么?

师利用学具演示,师:因为它这样看上去扁扁的,这样看上去„„ 生:瘦瘦的

师:瘦瘦的。圆呢?

教师出示圆形教具,转动。师:怎么样? 生:一样

师:怎么看到的一样?

师:好了孩子们,现在从这些图形里把圆摸出来难不难?口说无凭,谁愿意上来试试?

行,就你吧,近水楼台

师:咱们协商一下,这些图形我就不放进信封里去了,要是放进去咱们同学还看得见吗? 生:看不见了

师:看不见,就让他一个人在里面摸多没意思呀。所以我请你闭上眼睛,我把图形一个一个往你手上放。你要是感觉是就大声地喊一声“是”,要是觉得不是„„ 生:不是 师:可以吗? 生齐:可以

师:你闭上眼睛,你能做到吗?其他同学你们能出声吗? 生:不能

师:对,不能提醒。但是可以做一件事情,当你认为他的判断正确的时候,可以大声的喊一声“对”,给它鼓励一下,ok? 生齐:ok!

师:好,伸出你最拿手的一只手,右边,准备好了吗? 生:准备好了 生1:不是.师:对不对? 生:对.生1:不是.师:对不对? 生:对.生1:更不是.师:瞧,这更字用的多好.生1:更不是.师:小家伙厉害.生1:不是.生:对.生1:是.生:对.师:掌声鼓励一下.圆是曲线图形

可是和下面这些凹凸的或者椭圆这样的曲线图形相比,圆看起来又是那样的饱满,那样的光滑,那样匀称.2000多年前,伟大的数学家毕达哥拉斯赞美”在一切平面图形中圆最美”, 画圆

张老师发现绝大多数的同学画的都非常的好,不过也不排除有个别同学到现在也没画完,有个别同学画完了,可似乎还有缺口,明明是这样画的,可是怎么就绕不回去了呢?聪明的孩子猜一猜,他们之所以没有成功的画一个圆,你们觉得可能是哪里的问题,生2:我认为是圆的半径变了.师:半径是个新词,我们用圆规来说,院的半径变了,也就是画圆的时候,量角的距离变了.在画圆的过程中能不能改变? 生:不能.师:除了这个地方改变以外,还有那些地方不能动? 生3:圆心改变了.师:在画圆的过程中,针不能改变.画圆看起来简单,大家琢磨一下,里面还是有学问的.下面我们把刚才大家提出的建议综合起来,手握柄,中间扎的地方固定,两角的距离不能变,三个要素综合起来,轻轻的绕一圈,圆就画出来了.孩子们,掌握了这三要素,有没有信心,比刚才画的又快又好? 生:能.师:先别动笔,边画边思考.圆和什么有关系? 生:圆心和半径.师:我知道你们说的半径是什么意思?

谁能到前面来,说说哪个距离是不变的?其他的孩子要注意观察 生4(到黑板前画出远的半径)师:对不对? 生:对.师:同学们,可千万不要小看这条线段,在圆中,这条线段有着特殊并且很重要的地位,我发安闲,刚才这位同学画完圆以后,还擦了擦,对这两条线段似乎有特殊的要求,大家来看一下,一端在哪里? 生:圆心.师:这点是圆心,也就是针尖留下的,那圆心可用用哪个字母表示? 生:O.师:请在你刚才画的圆上,标出圆心,写出字母O.继续看这条线段,圆心的另一端在哪里? 生;圆上.师:象这样,连接圆和圆上两个点的线段,叫做半径.半径可以用小写字母r来表示,现在画出一条半径,写出字母r.刚才我发现哟个同学,上次画的非常快.刻画司这次画的非常慢,你们知道是什么原因吗?不知道是他没有听清楚,还是自己在想办法,在琢磨.因为我们画的是一条圆的半径,他画的是四条,我们想一想:一个圆里只有一条半径吗? 生:不是.师:那有多少个? 生:无数个.师:数学重要的不是结论,最怕的是哪三个字,你们知道吗? 生;不知道.师:不知道不怕,怕的是别人说这三个字:为什么?

我一旦问为什么有无数条,敢举手的人就不多了.所以仅仅依靠感觉,看起来似乎是无数条,是不够的.可为什么说无数条呢?先听听这位同学的意见,别的同学继续思考.生5:因为圆是一种曲线图形,它的表面非常平滑,所以半径有无数条.师:因为平滑,所以有无数条.生6:因为圆心到圆上的距离全部相等

生7:因为半径是圆上任意一点的,圆上有无数个点,所以有无数条半径.师;我最喜欢刚才她说的一个词,任意一点.什么叫任意一点? 生:随便

师:请问,在圆上有多少个这样随便的点? 生:无数.师:有无数个点,就对应无数个半径.所以孩子们,在学习数学时,不能只图于表面,要问自己三个字? 生:为什么? 师:现在边看我的板书,边思考问题,既然圆有无数条半径,那么它的长度怎么半呢? 生:相等.师:同意的请举手,我的三个字又来了.生:为什么.师:为什么在一个圆里半径都相等?回想一下,张老师让你们准备了什么工具? 生:圆规.师:还有尺寸,尺寸让你们用来干什么的? 生:量.师:现在就动手量一量.虽然是有无数条,但是我们不必全都量,找几条代表一下就可以了.同学们,刚才我们画一画,量一量,在你们的圆中,半径都相等的请举手.有没有同学说,老师我不用画,不用量也知道,有吗? 生8:从画圆的时候,我就注意到,画圆的时候,两角的距离没有发生变化.师:既然两角的距离没有变,那么两角的距离其实就是半径的距离.两角的距离不变,也就以为着半径的距离不变.孩子们,画一画量一量是研究问题的方法,看一看想一想,对画圆的方法进行推理,同样是一种方法.我们现在简单回忆一下刚才的学习过程,认识了是很么是圆心,什么是半径,大家知道半径很有特点.生:半径有无数条,长度都相等,都一样.师:其实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古时候的哲人也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你们猜他们的出结论了吗? 生:得出来了.师:而且他们得出的结论和同学们得出的几乎相同.不过表述不一样,就是六个字,圆,一中同长也.我们的古人很聪明,但是我觉得你们更聪明,因为你们只用了几分钟就总结出来了.不过现代人在研究这句话的时候,他们说古人说的不完全准确,因为这个同长,不只是半径同长,还有直径.因此又提出了另外一个概念:直径.连接圆心和圆上某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那怎样的线段叫直径呢?说不出没有关系,你能在这个圆上比画比画吗?现在我来画一画,尽管我是老师,如果画错的话,也不要客气,大声喊错.看看谁的胆子最大.生:错.师:我还没有画呢,聪明的孩子不看结果,看过程就知道了,画直径要通过圆心,概括一下,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这样的饿线段才叫直径.可以用小写字母d来表示,现在请画出圆的直径,并用小写字母d来表示.孩子们,数学学习,除了问刚才的三个字为什么以外,还要善于联想,不要一切都从头在来,.刚才我们已经证实了半径,知道它的特点:半径有无数条,而且都相等.那直径呢? 生:也有无数条,直径都相等.师:直径有无数条,我们就不检验了,那直径都相等,这是为什么呢?

除了六个举手的同学以外,其他同学可不恩能够丧失一次思考的机会呀.带工具了吗,一起来画一画.通过画一画,量一量,我们发现圆里的直径的长度都是一样的.有没有同学说我不量也知道这个结果? 生9:因为我们知道所有的半径都相等.师:聪明的眼睛看出的不一样,我们看这条线段,看出的是一条直径,他除了看出一条直径以外,还看到了两条半径,一条直径包含两条半径,而所有半径的长度相等,所以直径也相等.我们又一次借助推理,完成了直径的发现.刚才这个男同学,不仅告诉我们为什么直径相等,还给我们带出了一个新的结论,在同一个圆里,直径和半径有关心吗? 生:有.直径是半径的二倍.师:这样描述太复杂了,用简洁的数学语言来描述好吗?也就是d=2r,就这样.两个字母加一个数字,我们刚才的结果就出来了.我们刚才学习了圆心,半径,直径,而且半径和直径有无数条,长度相等.我们试想一下,在同一个圆里,如果它们的半径不是都相等的,而是有的长,有的短,那你觉得最后连起来的还是一个圆吗?还可能光华饱满匀称光华饱满匀称吗?想一想是什么原因,使圆看起来那样光华饱满匀称? 生:半径和直径都相等.师:很准确.是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在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长度都相等,所以才使圆看起来光华饱满匀称,圆的美通过研究终于在这里找到了.有人会说在同一个图形中,具有等长线段的又不是只有圆一个,你们相信吗?我们来看一下,这是一个正三角形,从中心出发,连接三个顶点,这三条线段一样长,这样的线段有三条.正方形有几条? 生:四条.师:正五边形,有几条? 生:五条.师:正六边形? 生:六条.师:正八边形? 生:八条.师:圆形? 生:无数条.师:难怪有人说圆是一个正无数边形.我们会发现随着三角形,正四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正八边形,更多边形的边数越来越多的时候,这个图形越来越接近圆形.有的同学说还不是很接近,给同学们两分钟思考的时间,假如边数在增加,你猜猜看会怎么样?是否会更接近圆.我们借助一个小实验一起来验证一下我们的猜想,看一看这个正十六边形,和刚才的正八边形相比,更接近圆,但不是圆.现在看看32边形,更接近圆.但还不是圆.有时思维需要跳跃一下,现在看看100边形,更接近了,才正100边形,想象一下,如果正1000边形,正10000边形,1亿,10亿,直到无穷无尽,直线图形居然在它最

的地方和曲线图形圆交融在一起.现在把张老师给你们准备的圆拿出来,哪个女孩子一直在观察,看这个圆是否有圆心,肯定有,只是我没有标,请看大屏幕,这是一个半径()厘米的圆,聪明的你们能量出它的半径吗?看看谁能想到好办法?同伴合作,开始.这边的同学量得的半径是5厘米.这边也是5厘米,这边是4厘米,这边是3厘米,大家请思考,张老师画的圆很奇怪,居然有的是半径3厘米,有的是4厘米,有的是5厘米,那半径不同,你就想象一下,圆的大小一样吗? 生:不一样.师:半径几厘米的圆比较大? 生:5厘米.半径几厘米的圆比较小? 生:3厘米.师:现在把所有的圆举起来,看看,思考一个问题,圆的大小和谁有关? 生:半径.师:虽然量出来了,可是我要看看是怎样能够量出来的?谁愿意给大家交流一下,你是怎样量出半径的? 生10:先把圆对折一下,就是一个半圆,然后再把它对折一下,这个点就是它的圆心,知道了圆心,半径也就知道了.师:在三年级的时候,我们也学过对折,这就说明圆是一个轴对称图形,折线就是它的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这名同学是对折两次,那么对折一次是否可以量出? 生11:先对折一次,然后折痕就是圆的直径,除以2就是半径.师:有的同学是通过量得出的结果,虽然比我们刚才说的方法都在混却,但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要先尝试,在调整,其实也是一种可行的方法.嘎嘎年菜有个女孩子悄悄的问我,张老师,你这个圆怎么就没有针眼呢?那没有针眼,想一想,我这个圆是用圆规画出来的吗? 生:不是.师:那就奇怪了,张老师不用圆规,是哟功能什么办法画的圆呢? 生12:用一个碗扣在白纸上,描一下.师:有可能,但不是.生13:可能是一端是线,另一端是笔,把线一绕,圆就出来了.师:人造圆规.生4:先把纸对折,然后想要画多少直径,有了半圆,就可以得到一个圆了.师:这个方法至少给我们开拓了思路,他用的是三年集学的轴对称图形的知识,也可以,很善于思考.可是你们都猜错了,正确的答案是用电脑画的.但是我们发现用电脑画圆的的大小太随意了,怎么能更好的画出半径是3厘米,4厘米或者5厘米呢?看,双击一下,对于圆来说,高度就是直径.如果我要画一个半径3厘米,那高度就是6厘米,不对呀,怎么变成椭圆了? 生15:少了宽度.师:多精明的孩子呀!所以光有高度还不行.还要有宽度,宽度也要是6厘米,我再按一下回车,就出来一个半径是3厘米,直径是6厘米的圆.我们来看一下是不是这样的.概括一下,画圆的方法,只有圆规一种吗? 生:不是.师: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在所有画圆的方法中,有一种是最最基本的,是圆规.假如张老师非要用圆规画一个半径是5厘米的圆,你觉得我的两角应该张开有多大? 生:5厘米.师:4厘米呢? 生:4厘米.师:如果半径是3厘米,那么直径呢? 生:6厘米.师:是不是我把圆扯开6厘米,就可以画圆了/ 生;不是.要扯开3厘米.师:所以圆规两角张开的距离是半径,回顾一下,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圆,又近一步感受了圆的特别,其实圆、还有一个更特别的地方,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这是一个正三角形,现在我们把它的中心点稍微选中一下,结果发现和原来的三角形没有完全吻合.现在来看看圆,饶着中心旋转,随便怎样转,都能吻合.数学上我们把圆的这个特点叫做旋转不变性.那三角形有旋转不变性吗? 生:没有.师:如果我们照这样的角度继续望下转,你会发现什么奇怪的现象? 生:近似一个圆, 师:想一想,刚才我们旋转的是什么呀? 生:中心.师:如果不用中心旋转,就不行.这里有一个正方形,饶这个顶点来旋转,不知道行还是不行?一边观察,一边思考,能转成一个近似的圆吗?所以可以知道正方形,三角形,绕着一边,随便旋转,都可以得出一个近似的圆.一条线段绕中点旋转,请同学们仔细盯着线段的两个端点,看它的运动结束以后,成了一个什么? 生:圆.师:其实就是特定的点运动的轨迹.今天我们还接触了什么平行四边形,梯形,甚至是任意的区别行等等,那么它们绕某一点旋转,能出现圆吗?回家去试试,也许一幅一幅美伦美幻的图形就在你们的手下诞生了,到时别忘了带给咱班的数学老师和其他同学一起去交流和欣赏.

下载张齐华《轴对称图形》课堂实录及赏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张齐华《轴对称图形》课堂实录及赏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张齐华 1范文合集

    张齐华 张齐华,男,1976年出生,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副校长,小学一级教师。曾多次获南通市和海门县数学教学评比一等奖,2003年获江苏省小学数学评比一等奖,连续三次在“教海探航”征......

    张齐华老师的《分数的初步认识》课堂实录

    《分数的初步认识》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受分数的意义 师:丁丁和冬冬在野餐时遇到了一些数学问题,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 生:好! 课件出示丁丁和冬冬以及一个苹果、4个月饼和两瓶矿......

    张齐华老师的《分数的初步认识》课堂实录

    —张齐华老师的《分数的初步认识》课堂实录 张齐华老师的《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听说于定海的老师从黄山参加全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大奖赛归来,由于传说得太好,所以一直想要一......

    《轴对称图形》

    轴对称图形 执教教师:福安实小阳泉校区 陈雪丹 指导老师:福安市教师进修学校 林 萍 福安实小阳泉校区 林桂忠 教学设计思考和提出的问题 ⒈苏教版第一学段对于“轴对称图形”......

    张齐华《因数和倍数》(含5篇)

    张齐华《因数和倍数》 张齐华老师的《因数和倍数》,教学理念崭新,教学设计独特,文化底蕴丰富,谈吐风趣幽默。课堂教学开放而又充满活力。感触一:充满人性化的评价语 听张老师......

    张齐华平均数教学设计

    一、张齐华《平均数》教学实录 (请注意他的语言表述)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92~94页。 【教学目标】 1.在具体问题情境中,感受求......

    《轴对称图形》课件

    生活中有那么多轴对称图形和具有轴对称性质的物体,是因为轴对称图形本身就是一种美。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轴对称图形》课件,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教学目标:1、联系生活中的具体......

    轴对称图形教案

    轴对称图形 熊仕林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了解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的一些基本特征。能正确识别轴对称图形,会制作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2.通过观察、猜想、验证、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