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回归》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2 23:05: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明珠回归》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明珠回归》教学设计》。

第一篇:《明珠回归》教学设计

明珠回归

(教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下册)

【摘要】

《明珠回归》一课以饱满的热情记叙了香港回归的动人时刻,表达了华夏子孙盼望香港回归、盼望祖国统一的迫切而又激动的心情,抒发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关键词】

明珠

回归

激动

自豪 【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及作用

1.《明珠回归》这篇文章以饱满的热情记叙了香港回归的动人时刻,表达了华夏子孙盼望香港回归,祖国统一的迫切又激动的心情,意在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2.这是一篇政治性强的文章,距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但可以通过让孩子们课前去查找有关香港的资料,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2.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了解香港回归的历程。

2、重温那庄严的时刻,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3、在阅读中体会作者详略有致的叙述方法。

3、教学重点、难点

1、在阅读中感受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民族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2、学习作者详略有致的表达方法。

【学情分析】

这是一篇有关香港回归的文章,年代相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已经比较久远了,而且对于农村孩子来说信息的获得也不是很容易,很少有孩子家里有电脑,大人知道的也少,所以在上课前,让孩子了解文章的时代背景就显得至关重要了,孩子只有了解了时代背景,才能激发起那种爱国热情和自豪来。

【教学策略】

采用以读代讲、交流感悟、情境教学、思维拓展等教学方法,以课文题目“回归”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质疑,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并感悟,从而体现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语文课的开放性和语文课与社会、与人生相结合的特点。

【教学准备】

香港回归的影视资料,以及有关香港的一些图片 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网站资源

《语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歌曲《东方之珠》听到这首歌你想到了什么地方?香港有东方之珠的美誉。这颗璀璨的明珠曾一度离开祖**亲的怀抱成为英国的殖民地。你知道香港是在哪一年回归的么?

出示图片:这是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时,中英交接仪式的一个瞬间,中间的两位领导人,左面的这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上一任主席江泽民,右面的这位是英国王储查尔斯亲王,这节课我们就去了解一下香港的回归历程,板书:明珠回归。

请同学们用你喜欢的方式自由快速的朗读课文并思考:这篇文章都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内容?

二、探究文本

读过文章后,你知道课文都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内容了么? 指名回答(介绍了香港的过去,回归的过程,以及香港的明天)师:谁能用书中的话给大家介绍一下香港的过去? 指一名同学回答,回答完后,老师问:读完这段历史后,你此时的感受是什么?(沉重)同学们听完这段历史后你们的感受是什么?(充满了愤怒,觉得英国人很可恨等等)

谁能带着这种沉重的心情给大家读一下这部分?指导朗读 谁能带着这种愤怒的心情给大家读一下?指名读

师:1997年6月30日香港的租期已满,他如愿以偿的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他的回归除了有祖国的强大这个因素外,还有什么因素?请你快速默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找到答案。

(找一名同学回答,回答后,请同学解释一下“一国两制”)

师:有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再加上祖国的强大国力,使得香港在1997年7月1日这一天回归了,这一天各国人民的目光都聚焦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成了全世界的聚焦点,中英两国政府的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即将在这里隆重举行。请同学们自读课文4到9自然段,去感受一下这激动人心的时刻,同时完成一下内容,课件出示表格。

师:阅读后请同学们交流各自的感受。

下面我们共同去感受一下这激动人心的时刻,小组汇报完成表格,同时让孩子解释查尔斯亲王说的这句话:“今夜这个重要而独特的仪式,将在一刻之间,凝聚香港历史的改变和延续„„.”抓住重要而独特以及改变和延续来理解课文。当填到英国旗缓缓 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网站资源

《语文》

降落和中国国旗冉冉升起的时候,让孩子说说自己的体会。

师:(指着表格说)作者把回归的过程用精确到分的时间来描写,同学们所有说详细不详细?这种描写方法就叫做详细描写,同时板书:详细描写

这里的详细描写给你的感受是什么?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的前进,所有人的心情都越来越紧张,越来越激动,这样的时间描写正好十分恰切的表达了人们的心情。我们平时在写一件事情或者一个场面的时候,比较重要的地方就可以使用详细描写。

下面让我们共同去感受一下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那一庄严而骄傲的时刻,同学们全体起立,让我们和祖国的同胞们一起倒计时好么?

看视频

师:同学们当你看到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飘扬在香港上空,此刻你的感 受是什么?

老师和同学们有着同样的感受,因为这是一个让亿万中华儿女噙泪的时刻,这是一个令所有华夏子孙开颜的瞬间!同学们这里的“噙泪”你怎么理解? 继续读“旌旗”你又是怎么理解的?

祖国的同胞和我们一样激动一样自豪,一样骄傲,板书:今天 骄傲 谁能带着这种感情给大家朗读一下?

指两到三名同学朗读后齐读。同时指导朗读。

师:出示问题:在这激动人心的时刻,我们祖国的其他同胞在干什么呢?请你抓住一个场面简单的写一写。

师:从1841,1,26,英国第一次将米字旗插在香港,到1997.71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经历了156年5个月零4天,如今,他终于踏上了归途,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大声宣布:(课件同时出示引读)继续引读:香港特区首任行政长官董建华百感交集地说:

这里有个词“百感交集”你是怎样理解的?

你能百感交集的给大家朗读一下这句话么?

老师引读,咱们分男女生来读一下好么?

师:数代人的心愿,一百多年的梦想终于实现了,相信在祖国大家庭的坚强后盾下,香港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板书:明天 美好

请同学们带着这种对明天的美好憧憬齐读 课件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

师:刚才我们了解了香港的过去,共同经历了香港的回归历程,此刻,你有哪些想法或感受呢?

师:正因为祖国强大了,香港才回归了,香港这颗璀璨的明珠,(借助板书总结同

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网站资源

《语文》

时播放歌曲《东方之珠》)昨天他历经了百年的沧桑,让我们感到无比沉重,今天在祖国的强大国力和正确决策下,他回归了,我们感到无比骄傲,明天,在祖国的坚强后盾下,他一定会更美好!

三、拓展延伸。

1、澳门回归、国庆六十年

2、神九成功及向航天英雄学习将来为祖国做贡献。

四、作业

查找有关钓鱼岛、黄岩岛、南沙群岛资料激励学生努力学习。

板书设计

明珠回归

昨天

沧桑的历史 今天

主权的回归 明天

更加的美好

第二篇:《明珠回归》读后感

这几天,我们学习了《明珠回归》这篇课文,我读后深受感触。

这篇课文说了,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从秦代到清代,中国一直对香港实施管辖,行使主权。可是到了19世纪中叶,英国发动了海盗式的鸦片战争,迫使清政府永久割让香港岛。从此我们与香港岛分割开了。就算如此英国人民还不罢休,1898年又一次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将九龙半岛北部大片土地及附近的二百多个岛屿也租借给英国,租期为99年,到1997年6月30日期满。读到这里我感到悲愤。可是邓小平同志在和英国政府的谈判中,向全世界表示了中国一定要收回香港的决心。我觉得如果不是邓小平同志的智慧和胆识,可能香港还被英国统领着。

现在我们的国土,澳门和香港都重新跨进祖国的怀抱,还差台湾,但是我相信两岸人民虽然分开着,可是我们心连心总有一天台湾一定也会跨进祖国的家门。

第三篇:《明珠回归》读后感

《明珠回归》读后感(精选多篇)

这几天,我们学习了《明珠回归》这篇课文,我读后深受感触。

这篇课文说了,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从秦代到清代,中国一直对香港实施管辖,行使主权。可是到了19世纪中叶,英国发动了海盗式的鸦片战争,迫使清政府永久割让香港岛。从此我们与香港岛分割开了。就算如此英国人民还不罢休,1898年又一次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将九龙半岛北部大片土地及附近的二百多个岛屿也租借给英国,租期为99年,到1997年6月30日期满。读到这里我感到悲愤。可是邓小平同志在和英国政府的谈判中,向全世界表示了中国一定要收回香港的

决心。我觉得如果不是邓小平同志的智慧和胆识,可能香港还被英国统领着。

现在我们的国土,澳门和香港都重新跨进祖国的怀抱,还差台湾,但是我相信两岸人民虽然分开着,可是我们心连心总有一天台湾一定也会跨进祖国的家门。

读《回归道德智慧》一书有感

最近,利用暑假的时间读了吴安春写的《回归道德智慧》一书,感到收获颇丰。

《回归道德智慧》一书共有六章:第一章 道德智慧的文化探究;

第二章 道德智慧的内涵、形态及精神实质;第三章 道德智慧的境界、功能及特征;第四章 道德智慧教育;第五章 教师的道德智慧发展研究;第六章 教师道德智慧发展的支持性条件。这本书从道德哲学、道德教育学、道德心理学视阈融合的角度,通过“厘清道德智慧的基本内涵、对道德智慧进行学理解析、关注向道德智慧回归的道德教育和教师

问题”三个方面层层递进,揭示了向道德智慧回归的道德教育问题。它针对以往道德教育理论研究中人文精神失落的现象,呼唤以人为本、重新回归人性的道德教育理论研究,重视中国传统道德智慧的继承和国外道德智慧的吸纳,建构了具有人文气质和理性精神的道德智慧心理和道德智慧教育理论,为道德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一个新的思考方向,同时也对在德育中始终处于一个规范引领者姿态的教师的道德智慧的培育与发展,做了重点剖析。

众所周知,教育是一项具有道德性的实践活动。它要关心人、帮助人、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发展。一个个具有感性生命的个体,通过人类的教育活动而成长为传承文化和创新文化的人,成为能推动社会进步的人。教育的方向性、目的性本身就是一个道德誓言。教师作为教育活动之人格化的承担者,以关心下一代的福祉为职志,要为下一代的幸福而筹划与奉献。教师所承担的特殊角色

及其工作是教育道德性 的具体体现。教师职业是一个崇高而神圣的事业,教师是在“传道、授业、解惑”中将蕴涵在优秀文化中的伦理价值汲取与提升出来,以此来影响、启迪新一代的心智,提升他们的道德人格境界。因此,教师首先就必须是一个有道德的人、重道德的人。只有敬畏、谦让、认同、接纳和发扬,无论是传统的、还是现代的、甚或是西方的道德智慧和道德传统,德育的内涵及功效才可以历久弥新,教师才可以有资格以满溢之水渗润、启迪学生的心灵,进而使芸芸众生彰显其向善之心、向美之愿。在师生德性对话的流程中,或许会舒展流畅、或许会层峦跌宕、也或许会峰回路转,但是不论何种方式的德育交流,其中双方都会有探险的兴奋与欣慰,都会有碰撞摩擦产生的火花与灵光。而这些也正是我们教育者在德育中所预期的、渴望的。教师对学生的心灵成长具有最为广泛、持久而深刻的影响力。由此我们可以看

出教师的道德智慧是教育中的关键问题。

如何激发教师道德智慧不断成长,应该是每所学校都应该关注的问题。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我认为最有效的途径是必须着重培养教师队伍四种意识:

一是科研意识。要把科研作为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要以研究的眼光、研究的视角来看待德育、课堂教育、学校管理等问题,从而树立科研意识。

二是问题意识。在学校教育生活中要善于发现问题、界定问题,从而解决问题。

三是课题意识。即形成以课题带动教师发展的意识,注意学校课题和

教师个人课题的交叉作用;同时还要注意课题研究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掌握一定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成立研究小组和研究共同体等。四是理论意识。教师要对所从事的工作和研究进行一定的理论思考,从而得到不断提高。

读《回归幸福的教师生活》有感

回想自己走过的教学生涯,也有二十多个年头。每天教室——办公室两点一线的循环往复,磨钝了当年的激情,消减了当年的锐气,和大多数教师一样,职业倦怠感不油而生。其实,“职业倦怠症”并非因身体劳累所致,而是缘自心理的疲乏。一个人长期从事某种职业,在日复一日的机械作业中,渐渐会产生出一种疲惫困乏乃至厌倦的心理,在工作只是依仗着一种“惯性”来工作,全无任何的主动性、创造性可言。患上这种“职业倦怠症”的人应该说在我们的身边并不鲜见。读了《回归幸福的教师生活》,是自己豁然开朗,那就是“接受现实,悦纳自己,心存感激,追求卓越”。我想,决定幸福的心态应该是阳光般的吧。阳光普照大地,温暖每一个人,也是宽容平等的。教师的心态也要像阳光那样,是平常的、达观的、宽容的、感恩的、积极向上的。我们只有拥有这样的阳光心态,才能做一个幸福的教师。

作为老师,首先要感受幸福的工

作。只有教师是幸福的,才能创造出幸福的课堂,教出幸福的学生。

一、善待学生体会幸福

教师应该学会心疼自己的学生,成为学生心中的一缕阳光。作为教师,要关注细节,要抓住各种机会善待学生,如休息时间、在走廊上、实践活动中等等,尤其要善待那些近来表现不佳而被你警告过的学生。尤其是一些后进生、边缘生往往都有着不幸的生活经历,一颗颗脆弱却充满渴望的心灵渐渐冰封了自己。因此,教师应该做火把,用智慧和关爱融化冰霜,让他们感受温暖和光明,这是教师的责任和使命,更是教师的意义和价值。

二、善待自己感受幸福

生活中有许多不如意甚至不合理的,也许我们个人的力量无法改变,但我们可以改变的是自己的心情和态度。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人心中有什么,他看到的就是什么。当我们面对困难或挫折的时候,如何看待,就决定了你幸

福与否,很多时候,换一个角度去思考问题,看待问题,你就会觉得天空不再那样昏暗,也会拥有阳光般的人生。在匆匆忙忙的步履中,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使工作和休闲时间分不清界限。他们随时

可能被学生、家长“打搅”,随时就进入工作的状态,许多教师几乎忽略、遗忘了休闲。所以,教师也要学会给自己几缕闲暇,这样,他的人生不会枯燥,讲课不会干涩,才知道如何让教育芬芳弥漫。

三、善待家长分享幸福

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无以言表的。对于教育工作者,应该理解他们望子女成龙凤的急切心态,在对家长进行理性说服的基础上加以情感的感化,表达对家长的理解和认同,并同时提出一些理性的建议。教师要学会提升自己的智慧,老师大都有一颗对学生充满热爱的心,兢兢业业工作,期望家长能够配合学校、教师的工作,共同携手教育好孩子。当

家长对你充满了信任,对你的工作予以理解、支持,愿意开诚布公地讨论孩子的学习、成长时,你会发现善待家长,家校共育的过程也是一种幸福。

其次是要有颗平常、宽容和感恩的心。要有一颗平常之心。平常心是一种冷静、客观、理智、忘我的心态。如果教师缺少平常心,就会对学生提出过高过严的要求,就可能失去耐心、细心、冷静和理智。回想当年刚走上讲台不久的我,总是以高标准严要求来对待我的学生,总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优秀一些再优秀一些,最好人人都能品学兼优。所以,当越来越多的脱离实际的过高期望和过严要求,遭遇到越来越个性张扬的新时代学生的时候,矛盾便一触即发了。面对客观存在的问题,我们不能一味地沮丧和抱怨,而是应该接受现实。如果当时我能够拥有一颗平常心,不急不躁,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去教育学生,在面对诸如气氛沉闷、不交作业、上课讲话等情况时,我就会冷静客观地

对待学生,理智地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并作出恰当合适的决策。

要有一颗宽容之心。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不完美的人引领着另一个不完美的人追求完美的过程。是啊,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这些为人师者,年岁长于学生,知识多于学生,阅历丰于学生,涵养胜于学生,即使这样,我们也不是完美的,那为什么一定要强求学生完美呢?学生之所以是学生,就是因为他们比我们容易犯错误。正因为学生会犯错误,所以才需要教师的存在。就像我教的这个班,他们真的一无是处吗?不!恰恰相反,他们有着其他班级所没有的许多优点。他们是不聪明,但他

们很热情;他们是没什么特长,但是他们很踏实。如果我也能够怀着一颗宽容之心多发现他们身上的一些闪光点,而不是一味盯着他们所犯的错误不放,我也就会少些烦恼多些快乐,少些狭隘多些豁达,幸福的生活不就是这样吗?

读《回归》读后感

前天,我津津有味的读完了《回归》这个感动的故事。

我读完了这篇故事后,才知道妈妈辛苦的挣钱养我们很不容易,所以,我们应该好好的对妈妈。

《回归》这篇故事主要讲的是一个小女孩的父亲不幸去世了,妈妈挣钱也就更辛苦了,小女孩一天中最快乐的时间就是妈妈从城里回归的时刻了。有一次,天渐渐黑了,雨也从天上掉到了大地妈妈的怀抱,可是,小女孩依然没有看到妈妈回来。

小女孩决定要去找妈妈。走在半路,她看到了自己的妈妈,妈妈一个人在地上躺着,小女孩以为妈妈太劳累了睡着了,所以,把妈妈的头放在自己的腿上。这时小女孩才发现,妈妈的眼睛是睁着的,小女孩的眼泪一下子流了出来。她走在雨里,唱着《感恩的心》这首歌曲。

从这个故事中,就可以看出母爱是

多么的伟大。只有母亲的辛苦,才有我们的幸福生活。

我们的母亲给了我们双手,让我们能够认真学习;母亲给了我们眼睛,让我们看见世界是多么的美好;母亲给了我们双脚,让我们追逐打闹,走遍世界每一个美丽的地方;母亲给了我们双耳,让我们倾听世界上最美妙的歌声。我们的母亲给了我们这么多,难道我们就不能回报吗?能!只要我们从小认真学习,将来能有一份工作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这就是对母亲最大的回报。

俗话说的好,“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将来我们一定要报答自己辛苦的母亲呀!

河南省舞钢市第二小学四年级:齐一凡

《回归身体》读后感6篇

一、身体的表达

十几年前第一次在北大看到云门舞集的表演时,就喜欢上了云门。那时

一个台湾师兄强烈推荐这个现代舞团,本来对现代舞没有任何概念也不感兴趣的我因了师兄的推荐买票去看。一下子,就被深深震撼了。

台上那些精灵一样的舞者,身体就像被施了魔法般舞动着,时而在地上翻滚,时而在空中跳跃,时而静默地行走。舞者的脸上也不是一般舞蹈中的欢欣笑颜,而是各种配合身体动作的复杂表情。不记得当时的主题是什么了,只记得看到一个舞者瘦削的身体趴在地上,仰起头,脸上是那样的哀伤和痛苦时,我竟快要掉下泪来。人生第一次,我被舞蹈感动了。

云门的舞蹈,不同于我之前看过的任何一种舞蹈,没有芭蕾舞的高贵美感,没有民族舞的欢快热闹,没有一般所谓现代舞整齐划一的律动,甚至,没有常见的队形排列和变化。有的只是身体的表达,对,就是“身体”,表达出的竟是这样或浓烈或悠然的情感。

后来,又看过云门表演的《九歌》

等舞剧,以及云门创始人林怀民所写的书《高处眼亮》。在书中,林怀民记述了自己在台湾和美国学习现代舞,回台创立云门舞团的经历,以及如何培养训练舞者并创作出水月、流浪者之歌、行草等经典舞作。印象最深的就是,他通过包括打坐在内的各种方法训练舞者身体的敏感,倾听身体,认识身体,直至身体可以自在的表达。

二、回归身体

《回归身体》这本书,讲的就是云门舞蹈教室的八堂身体课程,拥抱、呼吸、重心、安静、专注、跌倒、亲密、玩伴。云门舞蹈教室是面向上至老年人,下至儿童的大众人群的教室,学习这些课程,并不是为了可以到台上表演跳舞,或成为一个舞蹈演员,而是,学习如何回归身体。通过肢体的开发,学习更多身体的可能和生活的乐趣。

糊糊推荐大家读这本书,是因为其中有很多内容与我们目前正在学习的书画课程是相通关联的,可以从中受到很

多启发。当然,对于每一个人,这本书都值得一读,我已经推荐给几位年轻的妈妈,以及工作压力大、身体不太好、情绪容易焦虑的朋友。

书中每一堂课都值得记述并学习,这里只选取其中最有感触的几点简要记之:呼吸、安静、重心、专注。

三、呼吸

现代人很少关注自己的呼吸,除非生病咳嗽或喘不上气来才会意识到呼吸的存在和重要性。一说到“练呼吸”,一般人可能会说,呼吸谁不会啊?还需要练呼吸么?

书中说,所谓练呼吸,就是觉察到呼吸的存在,并把呼吸当成身体与意念之间沟通的桥梁。借由呼吸的转化,透过不同频率的呼吸调整,来平衡人的身体,乃至平衡人的生活。

对于这一点,我个人深有体会。从小是个功课好自我要求严格的好学生,工作以后也常常给自己压力做事追求完美,生活中又是个急性子。常常生活在

压力和焦虑中,用书里的理论来说,就是负责压力反应的交感神经大量运作,总是处于“被狗追”的应激状态。几年前终于感觉身体快要出大状况了,于是辞去律师工作休养生息,找了一份收入低但相对轻松的工作。这几年来,一直在用各种办法调整自己,除了坚持打坐外,还学习古琴、太极拳,进入暄桐教室学习书画。这些调整都是在发挥自律神经系统翘翘板另一头,负责能量滋养的“副交感神经”的作用,补充能量,舒缓休息。而所有的一切都有共同点——关注呼吸,专注当下。

云门有一出特别的作品“行草”,就脱胎自书法,又跳脱了书法。书中说,舞者平日也在书法老师的带领下运笔挥毫,“那一按一提、一笔一画,不只是手腕、手臂的动作,更是全身的气息吐纳。” 的确,通过调整和控制呼吸,吐纳身体的松与紧,云门舞者感受彼此完美配合,行云流水般幻化出绝美的身体与心灵语汇,造就了云门舞蹈作品某种特

别的质感和境界。

我在暄桐这几个月也体会到了呼吸对于练习书画的重要性。下班回家吃完饭收拾妥当后,不能马上写字,一定要坐一会儿,或者站站桩,收神敛气,呼吸平稳均匀以后,再开始提笔。一旦发现手不稳了,呼吸不匀缓了,笔下的线条笔画一定就没有质量了。这可能是因为念头散乱走神了需要调整,或者是因为身体累了需要休息,这时就要停下来,或者静坐调匀呼吸,或者通过站桩、云手和走步步禅来放松舒缓身体。大概由于近月来坚持打坐和练习太极拳,我的身体比以前更放松,气血更通畅,呼吸更匀缓,基本都能坚持每天写字画画,而且常常一写就不知不觉写一两个小时。

特别喜欢书中本堂课的最后一句话:经由呼吸,可以倾听自己的身体,感受自己的身体。在生活中,在波浪中,永远有一个安定的力量。

四、安静

暄桐书画课的第1堂课,糊糊就讲了“戒定慧”是整个课程的支撑基础,要求每天静坐至少15分钟。第2堂课讲了蔡扈的《笔论》,糊糊在各种场合常常提到的:“夫书,先默坐静思,随意所适,言不出口,气不盈息,沉密神采,如对至尊,则无不善已。”

某种程度上可以说,“默坐静思”是暄桐书画课最为重要的一部分,不光在课堂上大家一起在磬声的陪伴下静坐20分钟,要求回家每天静坐,之后的课上糊糊还教了各种各样的静坐和呼吸方法,有瑜伽呼吸法,有动中禅内观法等等。

对于写字画画,安静太重要了,内心安静,呼吸匀缓,书写才是有质量的。更重要的,安静,你才能听到世界,听到自己,让身心常喜悦,让生活有新意。暄桐教室的主旨之一就是让人有一颗回归调伏安定的心灵,在静默专注和谈笑玩赏中,有来自心灵源头的愉悦和智慧见地。某种程度上,暄桐教室和云门舞

蹈教室有着契合相通的地方。

要时时做到安静却是不容易的。书里有句话说得很好,“安静,并不是指没有声音或动作,而是一种状态、一种心情”。这是说,一个人看上去安静,不等于内心安静。而一个人可能在说话、有动作,内心的状态却是安静的,心情是平和愉悦的。

另一方面,也并不是只有在安静的环境中内心才能安静,很多人即便身在幽静的大自然或独处密室,内心也一样如滚滚波涛汹涌起伏。而有的人即便行走在嘈杂的闹市或被人群环绕,内心一样能安静平和。当然,不能否认环境对于安静有一定影响,但更重要的是自己的心。

在我看来,安静不仅是一种状态、一种心情,更是一种能力。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培养自己的这种能力。安静,和前面讲到的呼吸,是有很大关系的。关注呼吸,自然就能安静下来;而安静时,呼吸也一定是均匀舒缓的。但除了关注

呼吸,其实用很多其他方法也可以让自己的心静下来,任何时候只要你想,并且掌握了这些方法。书中举例,就像端起杯子来喝水,你专注在动作里的每个细节,那往往能帮助你静下来。

上面所说的“专注在动作里的每个细节”,就像内观修行的“动中禅”,也是糊糊课上教过的方法。这是一种观照肢体移动时的动和停的内观方法,借助于知道肢体的动和停来培养觉性。在这个观照的过程中,你能历历分明地觉知自己的一举一行,以及心念的起伏。这种状态下,内心自然是安静的。

我自己近来就常常在走路、坐车以及做任何事情的过程中,有意识地让自己去练习和培养这种能力,就好像有一个“我”跳脱出来,在旁边观察自己的一举一动,进而在说话的时候也试着去观照自己。很难,尤其是说话的时候,但值得学习并去不断地尝试和实践。

此外,我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也时时体会到安静的力量。每次练习,都觉得时间不知不觉过得很快,身体松静而轻灵,内心澄净而愉悦。无论是站桩、云手、走步步禅,还是每一个招式,老师说都要做到全身放松,意存丹田,无思无虑,内观自在,外观八面。这里就包含着太极中的“静定”之功。当心不能静定,身必定散乱。所谓“无极而太极”,寂然不动,复得无极真机。最后才能达到无微不觉、豁然贯通的状态。

五、重心

重心,对于舞蹈是再重要不过的了。对于舞者,重心随时在移动变化,能够时时抓住重心把握重心的舞者是真正优秀的舞者。

书中关于重心的很多阐述对于学习书画非常有启发。就像糊糊说的,舞蹈是和书法在某些理念上最接近的艺术。比如,书中说:行进间,永远是从“出平衡”到“归平衡”的过程。还讲到:身体若不把重心“交下去”,是无法自然弹跳起来的。

想到书画课上糊糊讲的“平正和险

绝”的训练次第,还想到她说我们写字最大的问题在于,习惯待在安全舒适的角落,不敢突破自己,不敢把重心交出去,尤其反映在刚刚临了一个阶段的礼器碑上,我们的用笔结字过于平正和规矩,写不出礼器碑平正中的“欹侧”,也就写不出礼器碑的“峻逸精妙”。

书中还说:重心,不只稳稳地落于下盘,还能经由意念,达到“入地三尺”。看到这句话,你有没有想到形容书法的一个成语?我想到的是“力透纸背”,不是说手上用力的大小,而是意念经由笔锋体现在纸上是刚劲有力的,像是要穿透过去到达纸的背面。

重心,其实不仅仅指身体的重心。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心灵,甚至我们的生命都是有重心的,就像书里说的“人这一生,就是不断地在处理重心:身体的重心、生活的重心,乃至领略生命的轻重。”找到了重心,就找到了平衡与稳定。

六、专注

最后一点,我想谈谈专注。书里写

了一个叫周俊勋的围棋高手的故事,我看了深有感触,也想谈一点自己的经历。

我小时候并不是一个天资聪颖的孩子,甚至在很多方面算是笨的,想问题直来直去不太会拐弯,但还算是个比较专注安静的孩子,大概环境使然。我没有兄弟姐妹,很多时候也没有同龄的孩子一起玩耍,甚至没有什么玩具,除了一副弹子跳棋,和两盒陪伴了我很多年的积木。

但我的童年仍然是快乐的,大人上班去了,留还没上小学的我一个人在家,我可以下跳棋下一整天。我会想象自己在和一个甚至几个“空猫猫”下棋,同时操作6种颜色的棋子,一盘棋下来几个小时不知不觉就过去了,并且还会仔细琢磨每一种走棋布局的可能性,对比优劣利弊,这个过程真是其乐无穷。到后来以至于周围几乎没有一个人包括大人可以赢我,不是因为我聪明,而是因为长期专注的练习。

在暄桐学习,专注是非常重要的,否则没有办法完成每天1-2小时的作业量,这种学习反过来也可以促进一个人专注力和定力的培养。就像前段时候线描《永乐宫壁画》,很多同学都体会到,那些仙人根根分明的满脸胡须、繁复无比的衣襟装饰,要想对临下来,真的是要全心一意,拿出一整个晚上,甚至几个晚上的时间,专注地画完那一条条或长或短、或直或弯的线条。稍有分神,笔下的线条就粗细不匀,甚至完全走样了。

跟一个朋友聊天,他很难理解我天天下班回家写字临帖,或者愿意花几个小时甚至几个晚上,去临一幅线描,他认为既然知道自己并没有写字画画的天赋,练习多年也不太可能成为书法家或画家,为什么还要投入如此多的时间精力去做这件事呢,何不做一些更有成效的事情。这样的想法其实很有代表性。在当下这个社会,崇尚效率,追求结果。他不能理解的其实是,如何能没有目的地投入去做一件看起来没有结果的事。

“有愿心,无目的”,恰恰是糊糊的人生哲学。暄桐教室教的是一些看起来“无用”的东东,一群天资平平艺术零基础的成年人聚在这里学习书画、中医、茶课等等,都不是为了日后以此为业,成名成家。暄桐的理念是,推崇一种非功利的学习态度,扎实精进且享受当下。每一门学问和才能的累积,意味着推开一扇窗,为的不是看到外面的风景,而是纯然通达的心地光明。糊糊说,“无用”,不是没有用,而是说你有一个不向外求的源泉,在你的内心,这就是“无用之美”。

所以,不管周围的人是否理解,我们还是会专注、投入在这里,并且乐在其中。就像书里所说的,当一个人专注时,不论是大人、小孩,都好美、好亮!让我们一起找回专注力,那不只是竞争力,也是好好生活的能力。

~ 26 ~

第四篇:丝路明珠教学设计

第五课 干旱的宝地

第一框 《 丝路明珠》教学设计

本课是第四单元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从人们积极地利用干旱地区自然条件出发,阐述人类是如何改造自然,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区域生活。本课主要学习内容为“丝路明珠”,学习本课便于学生了解干旱地区发展绿洲农业的措施及特点,让学生知道在干旱地区水是生命的源泉,从而提高科学合理利用有限水资源的自觉性;让学生感受当地人民的情感,从而拓展他们的视野。

一、课程标准

通过典型实例,比较我国不同地区在各自的自然环境条件下,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特点,以及人地关系方面的主要问题。

二、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以我国新疆地区的自然环境的特点和当地群众独特的社会生活风貌。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利用地图等资料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会运用景观图等资料描述新疆地区当地民众具有特色的生活方式。在活动中,学会恰当地展示自己,学会与人合作,尝试从不同角度发现,分析,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丝路明珠,使学生知道新疆地区的自然条件如何影响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体会人类是如何利用自己的智慧适应环境,改造自然,并创造出独特的灿烂文化。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新疆的绿洲农业、坎儿井

难点:新疆人民如何利用坎儿井解决干旱地区的水资源问题。

四、教学方法

读图法、情景教学法、合作讨论法等

五、教学流程

【实物导入】新疆的哈密瓜、库尔勒的香梨(纸箱上标有新疆和库尔勒产地)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进新疆,新疆是一块干旱的宝地,是丝路上的明珠。为什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

自学篇:

1、请你说出新疆的主要地形特征、地理位置(结合《中国地形图》书本p50 或图册p26、《中国政区图》图册p22)

2、新疆的气候类型以及气候类型的特征。(结合《中国气候类型图》书本 p26和p53)

3、新疆的农业生产有什么特点,主要以什么产业为主?

温馨提示:学生带着问题看书本p96_97第一自然段,并结合书本中相关的图片和地图,时间约5分钟。

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师生共同解决以上这些思考题。

师生通过对新疆自然环境的分析,从新疆的地形特征、气候类型、降水量以及地理位置等的分析中,得出新疆的自然环境最突出的特点:干旱

探究篇:

过渡:既然这么干旱,为什么还是宝地?新疆的农业比较发达,那农业的水源来自于何处?(生答,略)

生1:来自天山上的冰雪融水…..师:天山上的水是怎样从高处灌溉到低处的农田的?

生2:坎儿井

师:下面请同学们欣赏一段视频《坎儿井》,它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学生一边欣赏,一边把视频中获取的重要信息记在白纸上。

画画,说说坎儿井。

画一画,坎儿井的构造示意图,每四人一组,边画边讨论坎儿井各部分的功能,坎儿井工程的优点,然后结合视频中的信息请几位同学讲解坎儿井的构造、功能及其优点。

师归纳:分成四部分:竖井、暗渠、明渠、池塘

坎儿井的优点(学生回答,略)

减少蒸发,节约水源;避免污染,保证水质;

没有暴晒,水温清凉;自流灌溉,不需动力。

师:那么,从坎儿井这么神奇的结构优点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有何感受)

(生答,略)

同学们,这是新疆人民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体现,也充分说明了新疆人民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不仅改变了恶劣的自然环境,还充分利用了自然资源,创造了美好的生活,从而也显示了人类伟大的创造力。我们应该向新疆人民学习,在学习上找到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与困难挫折作斗争,提高学习成绩,为自己以后的幸福生活打下基础。

连一连,坎儿井各部分的功能。

竖井主要用于夜蓄昼放,调节灌溉

暗渠在挖暗渠时,供通气、定位及送土、石到地面的窗口和通道 明渠将一条坎儿井的许多竖井在井底相连的地下通道

师:同学们:刚才视频中讲到,有水就有希望,有水就有力量。是的,正是新疆人民发明和利用坎儿井,使沙漠边缘的绿洲,呈现一派盎然生机的景象。

师:新疆的农业生产有何特点?绿洲上的人们发展什么产业?新疆的哈密瓜和葡萄特别香甜吗?(生答,略)

课件展示:新疆四大名果的民谣:“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库尔勒的香梨人人夸,叶城的石榴顶呱呱。”

过渡:新疆是我国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在它干旱的地表下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那它有哪些矿产资源呢?

生1:石油资源

生2:天然气资源……

过渡:新疆的天然气和石油等矿产资源很丰富,西气东输工程体现人们利用资源,因地制宜发挥当地的资源优势。

课件展示:西气东输的示意图,师生互动,现在新疆人民又赶上了西部大开发的大好机遇,新疆丰富的矿产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展现。《西气东输示意图》强调新疆在西部大开发中的重要性。东西部优势互补,实现共同富裕。

课件展示:《丝绸之路》路线示意图

师讲解丝绸之路的大概情况,得出新疆的坎儿井,为沿途的客商提供了水和食物。喀什设立为第六个经济特区,使新疆进一步对外开放,充分发挥边境贸易的优势。师: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这条古老的丝绸之路已经逐渐消失,代之而起的是一条新的丝绸之路,它就是亚欧大陆桥,它不是一座真正的桥,是一条洲际铁路。亚欧大陆桥经过新疆,为新疆经济的发展和腾飞,注入了新鲜血液和新的活力,使新疆成为丝路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大放异彩。

拓展篇:

课件展示:坎儿井的现状和义乌水资源现状

从坎儿井面临绝境和义乌市水资源的短缺中你得到什么启示?(生答,略)启示1:充分合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

启示2:保护生态环境。

启示3:干旱地区应发展节水农业。

启示4:要节约用水„„

像新疆这些干旱地区,只有保护和利用好水资源,干旱之地才会成为真正的宝地,并保持长盛不衰。

老师寄语:

沙漠连绵的干旱地区,曾被视为“最不适合人类生存的”的地方。然而新疆各族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去充分利用自然环境来发展生产,改造生活,并创造和延续了灿烂的文化。新疆正是凭借它的地下“宝”—地下水发展绿洲农业,使干旱的沙漠成为西部之宝_一颗亮丽的明珠。

播放音乐:《新疆是个好地方》

学生边欣赏音乐,边说新疆好在哪里。

新疆是个好地方,它是个干旱的宝地,请你说说它好在哪里?

结束语:

天山南北好牧场风吹草低见牛羊

戈壁沙滩变良田积雪溶化灌农庄

麦穗金黄稻花香葡萄瓜果甜又甜

煤铁金银遍地藏

教学反思:

整节课体现了新课程理念,采用“先学后教,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预设与生成处理得较好,也达到了预先的效果。用实物哈密瓜等导课,一开始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学习的积极性就充分调动起来,也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画画,说说坎儿井这一环节,把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留给学生足够的学习空间,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在讲绿洲农业时,对棉花的产量进行了拓展,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新疆是个干旱的宝地的了解。也对新疆的矿藏资源进行拓展,让学生全方位的了解新疆是个名副其实的干旱的宝地。边听音乐《新疆是个好地方》,并让学生说说它好在哪里?的问题设计,使课堂达到了高潮,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在讲坎儿井工程的构造伟大时,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达到了知情意行的有机统一,又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和社会责任感。整堂课有一定的深度、广度和高度,是一节较成功的课。

采用“自主探究” 的教学方式:创设情境、揭示课题、自主阅读、主动提问、互动解决、综合联系、自评互判、升华主题。同时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指导学生学会阅读质疑,学会综合联系,学会自评互判。

第五篇:《丝路明珠》教学设计(新教材)

《丝路明珠》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七下第六单元第三课《西北地区》第一框《丝路明珠》。

二、课标要求:

1-2-6 描述我国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特征,比较人民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特点。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新疆地形、气候、水文和土壤等方面的自然环境特点。了解新疆作为干旱地区发展绿洲农业的措施,说明绿州农业的特点。(2)过程与方法:学会利用各种图片和文字资料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学会分析不同自然环境条件是如何影响人类的生活、生产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案例的剖析,理解因地制宜、合理发展的观点,能针对新疆坎儿井的现状提出有效对策,认识到协调人地关系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新疆的绿洲农业、坎儿井。

难点:新疆人民是如何利用坎儿井解决干旱地区的水资源问题。

五、教学方法: 读图法、合作讨论法

六、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讲述《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引出丝绸之路。

读《古代丝绸之路》图,说说丝绸之路经过哪几个地方,它们今天在哪里?(新疆)

二、概述新疆:抢答新疆全称、简称、省会城市、地理位置、面积和能源。

三、探究新疆:阅读书本P57,结合图册,全班分四大组从地形、气候、水文和土质等方面描述新疆的自然环境。

总结新疆地形以盆地和山地为主,气候干旱、多为季节性河流和沙漠连绵的恶劣自然环境。

承转:读图《古代丝绸之路》思考,2000多年前的丝绸之路为什么还要选择途经如此干旱、恶劣的地区呢?(“丝路明珠”——沙漠中的绿洲)

四、丝路明珠:

(1)、阅读书本P58-59,回答:

1、绿洲分布在哪儿?

2、绿洲的水从哪里来?

3、在如此干旱、恶劣的环境下,古老的新疆人民

如何保存水的呢?

(2)、小组合作探究:坎儿井的结构、各部分的作用和优点。

小结:正因为有坎儿井,充分利用天山的积雪融水,才使得新疆的片片沙漠间出现一个又一个绿洲。

(3)、绿洲农业:主要的农作物和瓜果品种。思考:为什么新疆的瓜果特别甜?

五、保卫“明珠”:

出示材料,坎儿井的现状,塔里木河的干涸„„对此,你有什么对策? 总结: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七、板书设计

八、课后反思:

1、导入的设计比较平淡。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在语言组织和情节的描述上比较平淡,没有生动、引人入胜的感觉。可以换成两组反映新疆不同景观的素材,一则反映新疆沙漠连绵,寸草不生的场景,一则反映新疆农业发达、瓜果飘香的繁荣,以此来吸引学生探究新疆真实面貌的兴趣。

2、课程性质把握不够准确。从教学的环节设置来看,更像是一节地理课,而没有重点突出《历史与社会》的综合性,把重点放在新疆的自然环境和坎儿井身上,却没有引导到新疆人民如何利用自然,进行生产生活,创造人地和谐的主旨思想上来。

3、拓展延伸部分的资料没有进行进一步筛选整合。可以改善为“坎儿井的昨天”、“坎儿井的今天”和“坎儿井的明天”。出示今日坎儿井所面临的危机,请同学们对坎儿井的明天提出预期和对策。从中更可以借鉴七上《以色列的绿州农业》中先进的灌溉技术,让所学的知识和通过迁移运用到建设我国美好生活的实践中去。

下载《明珠回归》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明珠回归》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回归直线方程教学设计

    直线的回归方程教学设计 一、课题引入 引言:我们知道,通过散点图可以判断两个变量之间是否具有“正相关”或“负相关”,但这只是一个定性的判断,更多的时候,我们需要的是定量的刻......

    《香港璀璨的明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的12个四字词语。学习运用课文中4-6个四字词语说一段话。知道香港是 我国南海之滨璀璨的明珠。教学重点:理解12个四字词语,尝试运用4-......

    《南海上的明珠》教学设计[★]

    《南海上的明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书写、运用。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积累好词佳句,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借助旁批,了解本......

    《香港,璀璨的明珠》教学设计

    《香港,璀璨的明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香港的。初步掌握文中的一些四字词语。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

    《香港,璀璨的明珠》教学设计.doc(模版)

    精品文档 你我共享 《香港,璀璨的明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香港的,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香港-璀璨的明珠教学设计

    24香港,璀璨的明珠 【教学目标】 1、通过自读自悟,领会课文中的词句,感受香港的美丽与繁荣。 2、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香港的,能创造性地模拟解说其中一个方面的情况。3......

    香港----璀璨的明珠教学设计

    24 香港——璀璨的明珠 学习目标 1、能借助拼音读通课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们把香港称为“东方明珠”的原因。 3、让学生搜集资料,了解香港的历史与今天。 教学重......

    张明珠 扁鹊治病教学设计(范文)

    《扁鹊治病》教学设计及反思 乌鲁木齐市第八十七小学 张明珠 【教材分析】 《扁鹊治病》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寓言两则》中的一篇。本文取材于战国时名医扁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