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厘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二上
《厘米的认识、用厘米量》教学设计
柏桂祥
2014.12 教材内容:《厘米的认识》是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厘米和米》第二课时的内容。教材分析:课程标准要求在教学中,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发现知识,形成技能。《厘米的认识》是长度单位教学的开始。教材首先让学生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量课桌的宽)的过程,用问题情境引起学生思考,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从而引入学生尺,指出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厘米”作单位,并通过看、猜、量等学习活动形成厘米的长度表象。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为今后学习长度单位“千米、米、分米、毫米”以及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打下基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建立1厘米的表象并进行测量。(2)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操作、观察、分析、讨论,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3)情感与态度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进一步感受生活里的数学知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学会用尺子量物质长度的方法。难点:建立1厘米的表象,找出身边1厘米长的物体。学情分析:
长度单位学生是第一次进行接触,这部分内容是教学上比较难的,也是生活中经常要遇到的实际问题。但学生一般都有一把直尺,从自己的尺上可以看出1厘米。教法学法设计:
学法:在教学用厘米量的活动中,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要求他们小组合作,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使他们发现知识,形成技能的同时还获得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法:
1、创设情景。课标强调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所以在教学前我创设了一个生活情境。把数学问题生活化,让学生亲自体验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增强学生的直接经验,同时也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与探索的兴趣。
2、动手操作。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
七、八岁的儿童好奇,好动,有较强的求知欲,但注意力不能持久。根据学生的这一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结合教学内容,恰当设置操作的过程,加大操作的力度,把学生真正推到主人翁的位置。教学过程
(一)动手操作,情境导入
新学期我们要买书皮包书,要知道数学书两条边的长短,怎么办?给学生提供各种不同的学具(橡皮、回形针、一角的硬币、边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体)进行测量,然后将测量结果在小组内交流。从而引出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如果我们要测量桌子宽的长度,再用小方块一个个去摆,你觉得方便吗?你还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吗?引出测量工具尺子。
(二)引导探究,训练技能
1、认识尺子。课件展示(不完整的米尺)
让学生观察自己的尺,找一找尺上都有些什么。
知道尺上各部分的名称:刻度、刻度线、“0”刻度。引出这节课要学习的长度单位——厘米。
2、认识1厘米。课件展示例题2(1)看一看:刻度0到刻度1之间的长度是1厘米。(2)指一指 :在尺上指出1厘米。(3)说一说:尺上多长的距离是1厘米。
(4)比一比:借助边长1厘米的小方块用手比画1厘米,然后脱离小方块比画1厘米有多长。(5)找一找:身边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3、认识几厘米。课件展示
小组合作交流在尺上指2厘米、5厘米和其它的几厘米。通过在尺子上找这几个不同的长度,你们有什么发现?
得出结论:从刻度0到刻度几就是几厘米。
4、用厘米量。课件展示例题3 第一步: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纸条,先估计一下,它大约是几厘米长? 汇报量法(学生可能有以下量法)
第一种:从尺的0刻度开始量。
第二种:从尺的顶端开始量。
第三种:从尺的其他刻度开始量。
明确:尺上有0刻度,就从刻度0开始量,如果尺断了没有刻度0,可以从其他刻度开始量。不同的情况要采用不同的方法。第二步:请你再量一量数学书的短边吧。
(三)实践应用,练习巩固
1、判断量法:通过让学生举手势判断测量的正误,有没有从0开始量,有用断尺量的,可是读数时错误,这些都是学生易错的题。通过这一题的训练,指出了学生测量时易错的地方,为进一步动手测量奠定了基础。
2、测量比赛:课件出示四件物品,请四人小组合作,先估测再量出彩带的长、铅笔的长、练习本的宽、粉笔盒的高,比一比哪组测得又快又准。学生合作进行测量比赛,之后反馈测量结果。
(四)课堂总结,升华知识
1、引导学生回忆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它对你有什么帮助?
2、拓展提高:前几天老师做衣服的时候,需要知道腰围一圈的长度,可用直尺怎么量都不方便,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
教师小结:其实人们为了测量更方便,不仅发明了直尺、三角尺,还发明了卷尺、皮尺等,课件展示(各种尺子),我们在生活中应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尺子来进行测量。
五、说板书设计
本节课板书简单明了,重点突出,让学生一眼就能看清本节的知识重点,便与学生记忆知识,提高学习效率。本节课板书设计如下:
认识厘米 用厘米量 测量工具----尺子 长度单位:厘米
第二篇:二上厘米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
厘米的认识
教学内容:新课程教材第三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厘米的认识》 教学要求:
1、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2、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
3、建立估测的意识; 教学重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教学难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初步学会用尺子量物体的方法; 教学过程: 导入部分:
1、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可能用到数学知识,比如有这样的问题:我们想知道这支笔有多长?操场的跑道一圈有多长?拿笔时手离笔尖的距离有多长?……
2、像这样的问题你能说吗?试试
3、我们说了这么多问题,都和什么有关呢?对,都和长度有关,实际在生活中我们遇到的树有多高?水有多深?房间有多宽?这些问题实际上也都是在说一个物体的长度呢。
4、你们想知道它们究竟有多长吗?该怎么解决呢?用什么量呢?
学习部分:
1、认识尺子:
你们都有吗?拿出来仔细观察,你都看到了什么?
竖线----有3种不同长度的线,他们表示的意思是不同的,你们知道它们都叫什么吗?(刻度线)
数字----观察这些数字是怎么排列的,读一读,排在左边第一位的是谁?
0刻度,你知道它表示什么吗?它就想起跑线一样,标志着开始。CM------你们知道它表示什么吗?(厘米)
他的英文名字叫centimeter,取cm为厘米的英文缩写
2、出示课题:厘米是一个表示长度的单位,是国际上统一的长度单位之一。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它。(板书:认识厘米)
3、认识1厘米的长度:
①
你们看,这有一条红色的线段,你估计一下它有多长?[课件] 到底谁说的对?怎么来验证呢?
好的!现在谁有答案了,这是多长?你怎么知道的?
你们说对了,在国际上我们就规定从0到1之间这么长的距离为1厘米,仔细看这个长度,记住它!
②
这条蓝色的呢?怎么知道的? ③
这条黄色的呢?
④
在你自己的尺子中找一找从哪到哪也是1厘米? ⑤
你能用一句话概括的说从哪到哪就是一厘米? 看来你们已经发现了尺子中的秘密了。
⑥
用你的手在尺子上比划出一厘米的长,看一看,举起手来,这是多长? ⑦
闭上眼睛,用心体会一下,把这个长度记在脑子里!
4、制作1厘米的单位长度
过渡:我们已经记住了1厘米的长度了,想不想自己亲手做出一个1厘米的长度呢? 用吸管剪出1厘米的单位长度:
(学法指导:你们几个人商量一下打算怎么做?动手试一试,你们是怎么做的?)
用手摸一摸,比一比,量一量,在身边或自己的身上找一找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大约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差不多)
大家用大约这个词用的很好,当我们量出的长度不是非常准确的时候,多一点,少一点的我们都要说大约是多少。
5、认识几厘米
①
在我们的尺子上,大家能很快的找到了1厘米,那么除了1厘米,你还能找到几厘米?你是怎么知道的。
反馈:你找的是几厘米,谁愿意到前面来指着说一说。
别的同学找出的2厘米在哪呢?-------不管是从1—2还是从3—5,这些都是2厘米长。
②
我来说几个,请你看一看这是几厘米:0—
3、0—
5、0—6,这么快,你们是一厘米1厘米数出来的吗?那用什么好方法?
③
这就是尺子上标有数字的目的,0刻度是起跑线,从0开始,跑到几就是几厘米。(真是一个好方法)
6、实际测量
如果给你一条线段,你能准确的量出它的长度吗?试一试。(共两条线段3cm 5cm)有多长,你是怎么量的?(投影演示)
反馈:你们看她量的好吗?好在哪?你们量的这么准,这么快,是因为你们找到了一个好的测量起点。[课件:断尺] 那你们看,这把尺子的起点在哪呢?(找一个最近的或好计算大小的起点,如整数)小结:看来,不管是什么样子的尺子,我们首先都要找到一个便于我们测量的起点。
过渡:看来你们已经能运用尺子准确的测量出线段的长度了,如果没有尺子,你能估计一下长度吗?我们来试试。
7、估测与实测
①
A组测量:拿出老师为你准备的彩色纸条:1cm 2cm 4cm 8cm 1cm:看一看,猜一猜这有多长?验证一下。
2cm:这张呢,有多长?你怎么能确定呢?验证一下。4cm:这张呢?为什么? 8cm ……
小结:看来大家不仅记住了1cm的长度,就连2cm、4cm……都记住了,那今后我们在生活中就可以解决更多的问题了。高兴吗?祝贺大家!
②
B组测量:送给你们一首好听的音乐,做个比赛怎么样,比谁准!
同学们可以从自己的身边找任何一件东西,拿起来先看一看,自己估计一下它的长
度,做个纪录,再用尺子量一量,看你估计的准不准,明白了吗?开始行动!
小结:看到同学们脸上的笑容,就知道你们今天肯定又有不少收获,谁想说说?
大家说的很好,看来今天你们是这真的学到了很多知识和本领,那就希望同学们能
把这些知识用到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把我们的知识变成解决问题的工具。
练习部分:
1、解决实际问题:袖口怎么量呢?
看来现在真的不能小看你们了,说的这么好,帮我个忙好吗? 老师想做件衣服,你们说袖口有多长该量哪呢?(手腕)你用你的尺子帮我量一量,为什么.不行?那怎么办呢?
选用皮尺,量出我的手腕是8厘米,你觉得这个长度合适吗?(不合适,要有富余的)(你们说得很好,很久以前,就是因为人们生活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而由于问题的需要,人们发明了各式各样的尺子,我们会根据不同的需要来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
你还见过哪些尺子?
活动部分:
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各种各样的尺子,还有各种各样的任务,小组合作可以借用老师的尺子来完成你们的任务,看哪组又快又轻。
不过借用别人的东西要……,开始吧!
1、量量4个区别针共多长?
2、量量一人的腰围是多长?
3、量量5块地转有多长?
结课:
准备用具:学生自备剪刀、直尺、一支黑色的彩笔 彩条5张(1、2、4、8cm)
一根吸管、区别针、小棒
学生每人一套
一张纸,两条线段(3、5cm)
第三篇:苏教版二上认识厘米
认识厘米
教学内容:
教材第61—63页例题及练习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问题,使学生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在测量活动中体会建立统一计量单位的必要性,形成相应的长度观念。
2.使学生联系具体情境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建立初步的1厘米的实际长度表象。会用厘米作单位测量线段或物体的长度。
3.尝试估计物体的长度。会画指定长度的线段(限整厘米),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4.在活动中,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增强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愿,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
认识长度单位厘米,会用厘米作单位测量线段或物体的长度。教学难点:
尝试估计物体的长度。会画指定长度的线段(限整厘米)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尺、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谈话:你知道我们的课桌有多长吗?老师想用书本量一量,看看老师是怎么做的(课件演示)。你们的桌上也有很多物品,你想拿什么来量? 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物品量一量。3.交流测量的结果。
4.提问:同样长的课桌边,为什么大家说的数不同呢?
指出:测量的标准不同,量出的结果也就不同。因此在测量的时候我们需要统一测量标准。直尺是我们常用的测量长度的工具。
二、观察操作,内化新知 1.认识直尺
(1)尺是量长度的工具。小组合作,观察直尺上相同的地方,并在小组里交流。(2)指名汇报,全班交流。
①尺上有刻度线。它们有的短有的长。每两条长刻度线之间都形成了一大格。②尺上有数。尺子上的数有多有少,但不管多少一般都是从“0”开始。③每条长刻度线都对应着一个数,对着几,就叫它刻度几。
引导过渡:今天我们不仅要认识直尺,还要认识这些直尺上的刻度——厘米。(板书:认识厘米)
2.认识1厘米
(1)学生在自己的直尺上找到刻度0和刻度1,用手指一指。
指出:刻度0到刻度1的一大格的长度就是1厘米。厘米常用字母cm来表示。(2)相互交流:从刻度几到刻度几的长度也是1厘米。指出:直尺上相邻两个数之间的一大格的长度都是1厘米。(3)各种感官感受1厘米的长度。(4)在身边找一找大约1厘米长的物体。
(5)小结: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厘米来作单位。3.认识几厘米
(1)在直尺上找一找2厘米、5厘米或者其他的几厘米。交流:怎么看出是2厘米、5厘米的? 指出:几个1厘米连起来就是几厘米。
(2)出示例3,观察:蜡笔和线段分别是多长?(3)小结。
三、活动体验,形成技能 1.测量物体长度。
(1)思考:刚才是怎样测量出蜡笔和线段的长度的?(2)小结:测量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3)练习测量线段的长度,完成想想做做1、2、5题。2.画指定长度的线段。
(1)学会了量长度,再尝试画一条4厘米长的线段。(2)观察演示,注意添加两端端点。
(3)小结方法:一般从刻度0开始画起,画到刻度几就是几厘米,要添加端点,写明长度。(4)动手画7厘米长的线段。3.认识大约几厘米。
(1)自主测量学具盒里的学习材料。
(2)交流遇到的问题。
(3)引导仔细观察:蓝色小棒比8厘米少一些,红色小棒比8厘米多一些,这两根小棒都可以说成大约长8厘米。
(4)小结:测量中遇到长度不是整厘米数的,只要看它最接近几厘米,就用大约几厘米表示。(5)实践练习:测量自己的手掌的宽度和一拃的长度并填空。4.尝试估测。
(1)估一估:课桌的长度有几拃?椅子呢?
(2)说一说:你是怎么估的?指出: 用已知的长度来帮助估计。(3)验证:你估计的准不准?
四、拓展延伸
1、思考:测量是不是一定要从零刻度开始呢?出示第6题,引导学生说说,各长几厘米。
2、思考:能不能仿照上面用断尺测量出蜡笔的长度。
五、总结回顾,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厘米,学会了用直尺测量长度。如果要知道教室的长度,你觉得怎样?看来以后我们还要学习比厘米更大的长度单位和更长的测量工具。
板书设计:
认识厘米
“0”刻度 刻度 刻度几
从零开始
教学反思:这节课的教学内容非常多,包括认识厘米、测量物体的长度,画出几厘米长的线段,认识厘米教学反思。在认识概念的时候,先围绕一厘米这个最基本的单位展开。先让学生观察1厘米,再在自己的直尺上感受1厘米,然后在生活中寻找1厘米,在认识1厘米的基础上认识3厘米、5厘米等,认识了厘米之后学习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通过观察、自主操作来熟悉测量的方法。最后是教学画一条几厘米长的线段的方法。我觉得学生在学习厘米这个概念的时候并不困难,但是要加强他们的感性认识,要让他们自己比划1厘米是多长,找出生活中1厘米的物体。在判断一个物体是几厘米的时候,如果图示是从“0”刻度线开始,学生能够准确判断,但如果不是从“0”刻度线开始,就产生了比较多的错误:第一个错误是直接写右边对准的刻度线,第二个错误是多数了1厘米,究其原因在于学生没有真正理解几厘米的含义,是要从“0”刻度线开始到几厘米的长度,0是物体起始点,学生也没有透彻理解1厘米的含义,是从一条长刻度线到相邻的一条长刻度线之间的一段,而不是数刻度线。另外,学生在作图时很容易画不准确,长出一些,或者不到一些。应该让学生先在0和几刻度的地方先点上端点,然后再把两点连起来。这样作图的情况可能会好一些。
第四篇:《认识厘米》教学设计
9月多媒体授课资料
《认识厘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经历长度单位的形成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知道1厘米有多长,并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情感目标: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形成初步的估计意识,发展空间观念。教学重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教学难点:用学生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体会统一单位的必要性
师:同学们今天可真精神,老师奖励大家一个故事,想不想听?(想)
师:有个人叫阿福,他去裁缝店做一件新衣服,店里的老师傅用他的大手量了量,对旁边的小徒弟说记好了身长3拃。阿福走后,小徒弟很认真的学着师傅的样子在布上用他的小手量了起来,1拃2拃、3拃,很快衣服做好了,可阿福一穿上,怎么这么小!师傅一量生气了:告诉你身长3拃,怎么做成了2拃?徒弟非常的纳闷。师: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生:师傅手大,徒弟手小。
师:两个人的一拃不一样大,量的就不一样长。师:那怎么办呢?
生1:师傅量了就师傅自己做,要是让徒弟做,就得徒弟量 师:用同一个人的一拃来量就好了 生2:用尺子量
师小结:看来在测量长度时,需要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统一的长度单位厘米。(板书课题:认识厘米)厘米在哪呢?就在咱们的小尺子上。
2、观察尺子。
师:昨天让大家回去观察自己的尺子,先和同位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谁想把你的发现说给大家听? 生1:我发现尺子上有数字。
生2:我发现尺子上有些长长短短的线。生3:我发现尺子上有cm。
师小结:大家观察的非常仔细,老师这里也有一把放大的尺子,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尺子上有数字,一起读一读。还有些长长短短的小竖线,这些线叫刻度线。每条长的刻度线下面都有什么?(数字)对着0的这条叫0刻度线,那对着1的呢?(1刻度线)对着2的呢(2刻度线)还有cm。cm也就是厘米,有时候我们写厘米这2个字很麻烦,就可以用cm来表示,又简洁又方便,这就是我们数学的一个特点,简洁美。1厘米可以用1cm来表示。
二、新知学习。
1、认识1厘米
师:那你能从尺子上找到1厘米吗? 生1:我发现从0到1是1厘米
师:说的很对,从0刻度线到1刻度线的长度就是1厘米。师:尺子上只有这个1厘米吗? 生1:从2到3的长度是1厘米。
师:你说的可真完整。谁能像他这样完整的说一说?
生2:从4到5的长度,从7到8的长度,从10到11长度都是1厘米。
师小结:我们说了这么多,可不可以用一句话把这些都说出来。看来大家发现了尺子上的小秘密,每2个数字之间的这一大格都是1厘米
师:现在像老师这样,把你的小手指在0刻度线上,慢慢的滑向1刻度线,你觉得1厘米怎么样?生:很短
师:正因为1厘米很短,所以在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时,一般用厘米做单位。师:现在用你的小手在尺子上这样比一比,看看1厘米到底有多长(生在尺子上比划1厘米)师:一厘米可真短啊
师:把你的1厘米,比给同位看一看,说一说你指的是哪个1厘米。师:知道1厘米有多长了吗?用你的小手比划出1厘米给老师看一看 生动手比划
师:我这里有一张纸条,它的宽就是1厘米,我来比一比,看看谁比划的最接近1厘米。师:老师这里有把长尺子,你能从上面找到1厘米吗?生找
师:那你觉得你尺子上的1厘米长,还是老师尺子上的1厘米长?那咱来比一比 生动手比,说发现
生:我发现老师尺子的1厘米和我的1厘米一样长。
师小结:不管长尺子,短尺子,中国的尺子还是外国的尺子,全世界的1厘米都这么长。师:那你想一想,在你的周围,还见过什么东西也是这么长? 生1:我发现我的橡皮差不多有1厘米那么厚 生2:我发现记作业的本子差不多有这么厚 生3:我发现我小拇指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
师:快把你的小拇指也放在尺子上比一比,看看你的是不是 师:老师今天还准备了一些东西,你能快速的找到1厘米吗? 师出示物品,生找。
师:同学们找的很棒,老师再来考考你的眼力。
师:我这里有3根小棒,有一根是1厘米,你猜是哪一根? 生:蓝色的
师:你们的意见都一样?拿出老师给你准备的,用尺子比一比看是不是1厘米? 生动手比
师:是吗?说说你是怎么比的? 生:0-1,2-3,一大格
师:看来同学们都用自己的方法比出来了,这个对大家来说太简单啊,那老师出个难一点的
2、用尺子测量长度
师:拿起绿色小棒,给老师看一看,猜一猜这根多长? 生1:我觉得这根小棒的长度大约是4厘米 生2:我觉得这根小棒的长度大约是5厘米 师:怎么才能知道到底有多长? 生:用尺子量 师:自己试着量一量 生试着测量小棒长度 师:谁来汇报一下? 生:5厘米
师:同意吗?指着说说你是怎么量的?
生:我是把小棒的一头对着0,另一头对着5,这根小棒的长度就是5厘米 师:他是怎么量的?谁听懂了?再来说一说
师小结:你说的真好,我们在测量时,把小棒的一端对准“0”刻度,另一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师:不过刚才我发现有的同学这么量,(出示斜着的),你觉得行吗?那该怎么办?(小棒和尺子要对齐)
师:那这根纸条有多长?9厘米 师:赶快用刚才学到的方法来量一量红色的小棒吧 学生汇报
师:我们知道这3根小棒有多长了,现在请你安静的把它们送回家。
三、巩固练习。
1、自主练习
师: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厘米,知道1厘米有这么长,还会用尺子来测量,学的怎么样?这么有信心,那老师来考考你。
① 树叶,钉子,铅笔的长度
② 牙刷、小刀的长度。小刀:那该怎么办?出示正确的,对准0刻度线(从0刻度线开始量)③ 2条线段 ④ 断尺
师:老师有张图片,但老师的尺子不小心折断了,还能用吗? 生:不能,没有0刻度线了
师调整尺子,问:这样呢?快来帮老师看一看这张图片长是几厘米? 生1:10厘米,为什么?因为对着10 生2:6厘米。为什么?指着说一说
生:图片一端对着4,另一端对着10,一共占了6大格,就是6厘米
师:咱们一起来数一数,看看是不是?(1个1厘米,2个1厘米,3个1厘米,4个1厘米,5个一厘米,6个1厘米,就是6厘米)师:谁听明白了,再来说一说。
师:你觉得断尺子好用吗?那你可要爱护好自己的小尺子呀
师:说是10厘米的同学,你现在觉得呢?哦,你该主意了,改成5厘米了 师: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生:9-4=5 师:用大数减小数,你是用算的方法。
师:看了同学们学的是真不错,接下来老师和大家做个小游戏,伸出你的小手,让老师看到你的一拃,先估一估你的一拃有多长?再同位合作,一个把小手放在尺子上,一个看有多长。生动手量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量的? 生1:拿尺子比一比 生2:放在桌子上量一量
师:回家后可以量一量爸爸妈妈的一拃有多长
四、课堂小结。
师:今天同学们学的高兴吗?你有什么收获? 生1:我认识了1厘米 生2:我知道了1厘米有多长 生3:我还会用尺子来测量
师:这节课,我们用厘米作单位来测量了一些比较短的物体。如果老师想带着大家测量操场的长度,还用厘米作单位,合适吗?(不合适,太小了)在测量大的长的物体时,用厘米作单位就太小了,这就要用到更大的长度单位,这是我们今后要学习的知识。
五、板书设计:
厘米的认识
测量时,标准不同,结果就不同-------统一长度单位。
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1cm=1厘米
测量物体的方法:把尺子的刻度0对准物体的一段,这个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六、教学反思:
我在设想教学长度单位《厘米的认识》这部分知识时,考虑到学生初次接触,因此教学重点是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使学生建立起单位长度的观念。“厘米”这一单位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用,而且较容易让学生认识。在教学“厘米”这一概念时,我预先安排了估一估、量一量、看一看、找一找。总之,在“厘米”概念的教学中,利用量、看、找等环节,使学生在操作、实践中获得感性认识,在头脑中切实、清楚地建立起“1厘米”的实际长度和空间观念。学习了“1厘米”以后,我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认识“几厘米”。但在整个教学实施的过程中,由于每个教学环节的小结不及时,导致重难点落实的不扎实,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注意稳中求实效,扎实教学。
数学组:王娜 2013年9月12日
第五篇:《认识厘米》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故事导入,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师: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吗?老师也喜欢看动画片,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段非常精彩的动画片,想不想看?同学们可要认真看哟,看看故事里里面都有谁,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师:好,边看边想三个问题:第一,故事里都有谁?第二,阿福的衣服为什么小了?第三,怎样做才能使阿福的衣服正合适?(师播放多媒体)
师:谁来告诉大家故事里有哪些人,发生了什么事?
生:阿福,师傅和徒弟
师:第二个问题呢?阿福的衣服为什么小了?(同桌讨论)生:师傅手大,徒弟手小。
师:真聪明!两个人的一拃不一样大,量的就不一样长。师:那怎么办呢?怎样让阿福穿的衣服正合适呢?
生 :师傅量了就师傅自己做,要是让徒弟做,就得徒弟量。师:你的想法真独特。用同一个人的一拃来量就好了。
(如果学生说用尺子量,教师要及时表扬,并提出古代由于科学技术不够发达,还没有统一刻度的尺子,只能用拃量)
师小结:看来在测量长度时,必须要有一个统一的长度单位,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统一的长度单位厘米。(板书课题:认识厘米)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1、认识尺子(1)初步感知
师:为了测量的准确和交流的方便,人们发明了尺子,通常用它来测量物体的长度.课前老师让大家观察自己的尺子,现在请同学们拿出尺子,先和同位说一说,你发现了尺子上的什么秘密?(学生活动)
师:谁想把你的发现说给大家听? 生1:我发现尺子上有数字。
生2:我发现尺子上有些长长短短的线。生3:我发现尺子上有cm。
师小结:大家观察的非常仔细,老师这里也有一把放大的尺子,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2)梳理总结(屏幕上出现放大的刻度尺)
师:刚才小朋友们说,尺子上有很多数,有哪些数呢?我们一起读一读。
生:0、1、2、3、4、5、6…… 师:以前我们学过的0表示什么? 生:没有。
师:0在尺子上表示什么?(闪烁0)生1:开头。
生2:0在尺子上表示起点。师:对,0在尺子上表示起点。
师:尺子上还有很多小竖线,这些线有长有短,都叫做刻度线。数字0对着的线叫做0刻度线,数字1对着的刻度线叫做1刻度线……仔细看,0在尺子的最左端吗?测量的时候,我们一般把物体的一端对准0刻度线,而不是尺子的最左端。
师:尺子上还有两个英文字母cm,这是厘米的英文名字,厘米也可以用字母cm表示。当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时,一般用厘米做单位。
2、认识1厘米,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1)认识1厘米。
师:谁知道从数字0到数字1这段长度是多少? 生:从0到1是1厘米。
师:操作课件,标上1厘米。对,从0刻度到1刻度之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
师:尺子上还有哪一段的长度也是1厘米?请小朋友来找一找。生:从1到2也是1厘米
……
师小结:我们说了这么多,同学们都在尺子上找到一厘米,我们来看看同学们找的这些一厘米有什么特点?可不可以用一句话把这些都说出来。看来大家发现了尺子上的小秘密了,每相邻2个数字之间是一个大格,每一大格的长度都是1厘米。(2)体验1厘米的长度,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师:现在请你们找出自己尺子上的1厘米。(学生活动)师:请把你小手的食指指在0刻度线上,慢慢的滑向1刻度线,你觉得1厘米怎么样? 生:很短。
师:正因为1厘米很短,所以在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时,一般用厘米做单位。
师:现在用你的拇指与食指的底部在尺子上这样比一比,看看1厘米到底有多长(生在尺子上比划1厘米)
师:一厘米可真短啊!把你的1厘米,比给同位看一看,说一说你指的是哪个1厘米。(学生活动)
师:知道1厘米有多长了吗?用你的小手比划出1厘米给老师看一看。(生动手比划)(3)找生活中的1厘米
师:别看一厘米很短,可是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物体的长度大约都是1厘米。那你想一想,在我们的周围或身体上,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长呢?
生1:田字格的一条边的长是1厘米。生2:我的手指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生3:橡皮的厚度大约是1厘米。……
师:你们都是一些善于观察的孩子,是生活中的有心人。
3、认识几厘米。
师:刚才我们从尺子上找到了1厘米,你能从尺子上找到几厘米吗? 师:从0到2是几厘米?为什么? 生:2厘米
师:像这样的问题谁能再提一个?(生问生答)师:像这样的几厘米,除了数大格,你能不能用计算的方法算出来呢?同位讨论一下。
师总结:两个数字之间包含几个1厘米,它的长度就是几厘米。也可以用后边的数字减去前边的数字。
4、用尺子测量长度(1)用完整的尺子测量 ①测量一拃的长度
师:咱们认识了厘米,知道了1厘米有多长,如何用尺子来测量物体的长度呢?(课件演示一拃的长度)
师介绍:从大拇指的指尖到中指的指尖之间的长度就是1拃。师:这位同学的一拃是多长呢?先估一估,是怎样来测量的?(课件演示)(生汇报)
师总结:我们在测量物体长度的时候,把物体的一端对准0刻度线,如果不是对准0刻度线,一定要看清楚要测量的物体中包含几个1厘米,它的长度就是几厘米。这位同学的一拃有15个1厘米,所以它的长度是15厘米。②量自己的一拃
师: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自己的一拃有多长,先自己估一估,可以自己量,也可以同位互相量。(学生活动)师:你的一拃有多长?谁来说一说? 生1:我的一拃有16厘米。生2:我的一拃有15厘米。生3:我的一拃有14厘米。……
师:在测量物体长度时,如果没有尺子,可以用自己的拃来测量。
③深化感知
课件出示量铅笔,让学生从测量方法上判断对错并说明理由。(2)断尺子测量
同学们,老师刚才不小心把尺子弄断了,但是老师的任务还没完成,要测量这支铅笔的长度。(课件出示)
师:谁能想出一个好办法来帮帮老师?和你的同桌讨论一下。生1:从刻度2 开始量。这支铅笔包含几个一厘米,它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生2:可以用后面的刻度减去前面的刻度。师:同学们可真聪明!
师总结用断尺测量物体的方法。
5、认识线段
师:下面,我们再来认识一位新朋友,请看黑板,仔细观察老师是怎么画的?(生汇报)
师:对准0刻度线画了一个圆点,然后沿着尺子画了一条直直的线,在线的末端再点上一个圆点,像这样的图形,两点间的一段叫线段。
师总结线段的特点,然后让学生到黑板量出线段的长度。师:你能在练习本上画出一条长5厘米的线段吗?先让学生说画法,教师总结。
三、练习应用、提高能力
1、闯关练习
师:同学们,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还学习了用尺子来测量物体的长度,感觉学得怎么样了?有没有信心接受老师的挑战?挑战成功的老师有奖励。
第一关:量一量,填一填 第二关:填一填,看看谁是冠军
师:闯关成功了吗?老师奖励大家一首儿歌。(测量儿歌)
2、课后作业
师:看来同学们对本节课学的内容掌握的很好。回家后,请选择你喜欢的物品,先估一估,再用尺子量一量,把结果记录下来。
师:老师现在想测量手腕一周的长度,用直尺能不能量?如果不能,你能不能想一个好办法来帮老师解决这个难题?
四、课堂总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生汇报)
2、教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