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认识规律” 教学设计
“找规律”教学设计
张祥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88~89页。
【教学说明】
“找规律”是新教材“数与代数”领域内容的一部分,传统教材中没有单独编排数字和图形的排列规律,有关探索规律的内容是新教材新增的内容,也是数学课程教材改革的一个新变化。
【教学重点】
用不同的方法找规律,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用不同的方法找规律。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水彩笔,涂色卡,雪花片,空白场景图。
【教学过程】
一、在“猜一猜”中感知规律,导入新课
师:请你猜一猜下一个是什么?
1.动画演示:颜色红青排列的苹果(8个)从右往左中速飞过。
一个两个地排列的汉堡包(4组)从右往左中速飞过。
一杯三个地排列的可乐和冰激凌(4组)从右往左中速飞过。
(在出现每组物体后,请学生回答,教师用动画验证,最后全屏显示上述物体,最后一个物体闪动)
师:真厉害!全让你们给猜中了,你们为什么这么快就把下一个是什么给猜中的?
2.揭题:像苹果青红青红有顺序地重复出现,汉堡包一个两个、一个两个地重复出来,可乐、冰激凌一个三个、一个三个地重复出现的就是一种规律。我们今天就要来找规律。(板书课题)
二、以圣诞节为载体,深层次地感知规律,找规律
师:昨天晚上是圣诞节,张老师参加了一个圣诞晚会,那里的会场布置得可漂亮了。
1.多媒体出示图画:请你说说会场里有什么?这些东西摆放有什么规律?把你发现的秘密在四人小组里悄悄交流一下。
2.汇报结果:(随着学生回答电脑分别出示每一组排列有规律的图形)
3.深入地问,如灯笼有什么规律。在学生回答一红一紫排列后,电脑依次在每一组之间加条虚线,引导学生发现每两个为一组,并且电脑动画演示灯笼一红一紫逐个闪动。
4.同桌说说其他组排列有什么规律。
5.看到这么漂亮的会场,小客人们情不自禁地跳起了舞。(《洋娃娃和小熊跳舞》音乐起,画面上出现10个男生女生,有规律地排成一个圆圈,在音乐声中尽情跳舞,音乐停,10个人也停。)这10个人是按怎样的规律站的?
生:跳舞的小朋友是按一男一女这样的规律站的。
生:跳舞的小朋友是按一女一男这样的规律站的。
生:我觉得他们说的都对,如果跳舞的10个小朋友其中两个放开手,男同学带头就是按一男一女这样的规律站的,女同学带头就是按一女一男这样的规律站的。
6.动画演示:10个小朋友放开手后排成一排的两种情况。
三、涂一涂,巩固升华
小朋友真了不起,一个圣诞晚会,竟让你们找到这么多的规律,青蛙小博士也忍不住想考考你们,它想请你们给图形涂颜色。
1.请学生拿出涂色卡,四人小组涂色,边涂边思考:你为什么这样涂?有什么规律?
2.集体交流(展示学生涂色卡):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四、动手操作,创造规律
师:小朋友已经学会了找规律,那么你们能不能自己来创造规律呢?老师为你们每组小朋友准备了一些雪花片,请你们选择喜欢的颜色有规律地拼一拼,看哪组创造出来的东西最有规律且最美。(四人小组合作,每组分给颜色相同的雪花片若干片)
1.集体汇报。学生上台展示作品,并问:你们发现的图案有什么规律?相互评价。
2.师:你们的表演真精彩,表扬自己好不好?(学生拍出×× ×××的节奏)再来一次好不好?(连续拍三次)从刚才的拍手中发现什么规律?原来用声音、动作可以创造规律,你也能用声音、动作创造规律吗?(一学生上台表演,其他学生跟做。)
3.师:原来在我们身边到处都有规律,找一找你们身边有什么规律?
(畅谈规律)
五、在总结中提高,应用规律
师:再过几天就是一月一日元旦节了,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我们学校每个班要搞一个灯谜活动,老师请你们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有规律地涂涂画画,把教室布置得漂亮些,迎接这个活动,好吗?(给每个学生提供一张空白的场景图)
1.学生创作。
2.当场交流评价。
【设计说明】
本课时让学生找的都是一些直观图形和事物的变化规律,还未抽象到数,所以我在课堂中结合了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能在直观、生动的学习环境中找到事物的变化规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在教学中要努力挖掘学生身边的学习资源,为他们创建一个发现、探究的思维空间,使学生能更好地去发现,去创造。在这一理念指导下,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找到直观事物的变化规律;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概括和推理的能力,提高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3.培养学生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4.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课后反思】
这一课的内容是比较独立的,虽然编排在第二册,但我尝试着在圣诞节过后进行教学,学生不但学起来没有障碍,而且学得非常轻松、有趣。
1.以“猜一猜”导入。
在这一阶段,我选择了学生最熟悉的苹果、肯德基汉堡包、麦当劳可乐、冰激凌,一下子激起了他们的兴趣,能让他们很快融入其中,而且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很快进入了学习状态,从而很自然地引出课题──找规律。
2.找规律。
在这一阶段,我以自己参加圣诞晚会为载体,分几个层次进行教学,先随着学生的思路随机找出灯笼的规律,其他组的规律由同桌互相讨论找出来。教材中对于圆圈的规律没有深入地研究下去,我在设计的过程中让学生在非常形象的电脑演示过程中体会到规律不但可以从左往右找,也可以从右往左找,还可以从不同的起点找,等等。用不同的方法找出来,防止思维的定势,使学生的认识趋向全面。这样就提高了难度,挖深了教材,既提高了知识的难度,也避免了学生觉得例题枯燥无味,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3.动手让学生在涂一涂、动一动中深层次地感知规律。
先让学生按规律做涂色练习,进一步加强了学生对规律的体验和感知,为学生下一步创造规律及发散思维做好铺垫。再让学生在拍手、动作中创造规律,学生做得投入,说得流畅,听得仔细,合作得愉快,真正体现了以积极的情感投入,极大地调动了思维活动,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体。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
4.联系生活,找身边的规律。
学生通过按规律涂色,自己创造规律这一环节,对“规律”的感知、体验得到进一步加强,已经可以判断出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所以这个环节出现得很贴切,接近自然,让学生意识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是有用的,不但为下一个环节“用数学”做了铺垫,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意识,体现了“学生活中的数学、学有用的数学”。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
5.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新课程非常重视学生在活动中的体验,强调学生身临其境全方位的体验。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尝到了应用知识的快乐,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学生的自主性在活动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第二篇:《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教学设计
高二《生活与哲学》第四课《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 :
(1)运动的含义;(2)静止的含义;(3)规律的含义;(4)运动是有规律的;(5)规律是客观的 ◇理解
(1)物质和运动的关系;(2)运动和静止的关系;(3)规律的客观性 ◇分析
结合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科学执政等社会热点说明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
2、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体会如何去理解一个哲学观点,如何以基本事实为基础进行哲学抽象,初步了解学习哲学的基本方法
(2)通过学习、体会、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法,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3)通过收集和分析材料,培养收集材料和整理材料的能力(4)培养和训练透过现象认识规律的能力
3、情感、态度、值观目标
在初步树立唯物主义的自然界、世界观的基础上树立马克思主义科学的规律观
二、【重点、难点】:
(1)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2)准确把握规律的含义
三、【整体感知】: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全面理解,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而物质又运动的,物质的运动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规律的,规律又是客观的。
四、【教学方法】:
(1)运用比较分析法,理解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规律与现象的区别与联系。
(2)通过社会调查,了解目前我国经济建设过程中,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在哪些违背客观规律的现象。
(3)使用多媒体(主要是电脑)辅助教学
二、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板书)
导入:展示图片(包括宇宙运动、分子运动、化学运动、生命运动、社会运动等图片)说明“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的”(通过图片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一)、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板书)
◇教师要求学生阅读课文:(1)哲学上“运动”是什么含义?(2)想一想,物质和运动是什么关系? ◆学生看书回答。◇教师归纳板书:
1、运动的概念——宇宙中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板书)
从物体位置的推移到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变化,从生命有机体的新陈代谢到社会生产方式的更替,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任何具体的物质形态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2、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板书)
过渡:展示图片:火山喷发和流星雨图片,教师提问:想一想图片中到底什么在运动? 学生回答:火和星体在运动; 教师继续问:机械运动、化学运动、生命运动、社会运动、认识运动的主体(或说载体)各是什么?有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通过学生的议论回答,从而得出运动是物质的运动,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的结论。
3、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板书)教师小结:物质与运动的关系(板书)
引用恩格斯的名言:物质与运动的关系,即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课堂练习:
1.英国哲学家毕尔生说:“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我国唐代的著名和尚慧能也有相同的观点。《坛经》记载:时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幡动,议论不一。慧能进日:“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毕尔生和慧能的观点属于(A)
A、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
B、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
C、把物质和运动结合起来的观点
D、神创论观点
2.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是(D)A.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B.所有的物质都是运动的
C.所有的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
D.所有的物质都是运动的物质,所有的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
(二)、.静止的含义——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板书)
◇教师根据教材提问:(1)世界上有没有绝对静止的事物?
(2)有人说,世界上存在着不运动的物质,例如,某些物体从出现的第一天起就没动过,大雁塔在西安,故宫在北京就是如此。请你分析一下,这句话错在哪里?(展示图片)
◆学生议论回答。◇教师归纳:教材设置这一栏目的目的是引导我们深刻体会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1)没有。(2)此观点否认了运动的绝对性。大雁塔和故宫因为空间位置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不变,是处于相对静止之中。
展示图片:刘德华主演的《星梦奇缘》中的10岁、20岁、30岁、40岁、50岁、80岁的化装扮相变化,说明虽然岁月变化,但是刘德华还是刘德华,没有变成梁朝伟或周杰伦,引导学生得出事物的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就是处于相对静止之中。从而要求学生归纳静止的含义。
1、静止的含义(板书)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它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说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二是说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过渡:理解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要求学生阅读教材P.32诡辩家欧布里德借钱的故事。◇教师提问:想一想,欧布里德为什么会犯如此荒唐的错误?
◆学生议论回答。◇教师归纳:欧布里德只看到绝对运动,而否认了相对静止。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2、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板书)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这一问题是本课的难点之一。这是因为,学生容易把握形象思维,但缺乏辩证思维能力。对于事物是什么,不是什么容易区分;但对事物既是什么,又不是什么,是这样,又不这样,则难以理解。如运动就是运动,静止就是静止。对静止是运动的状态就难以理解,不易接受。)
教师提出两句名言让学生判断:“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赫拉克利特 “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克拉底鲁
教师归纳:第一句正确。承认运动的绝对性。第二句错误。否认相对静止的存在。
◇课堂练习:“任何一个有机体,在每一瞬间是它本身又不是它本身,始终处于不问断的变化之中”。这句话是说
(D)
①事物的变化是捉摸不定的②事物的运动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③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④对立统一是各种运动形式的普遍联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三)、运动是有规律的(板书)
1.规律的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板书)
◇教师提问:人类根据什么发现并制造出新的元素?
◆学生议论回答。◇教师归纳:教材设置这一栏目,旨在引导我们深刻体会规律的客观存在,从而激发我们探索规律的兴趣。人类是根据元素变化的规律,即元素周期律发现并制造出新元素的。
首先,任何规律都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联系。(板书)
教师通过练习让学生体会规律的各个特征:判断,下列是规律的有:A、万有引力规律
B、遗传规律
C、8与发、4与死
D、阶级斗争规律
E、有好风水、事业就能成功。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C、E不是。因为C、E不是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而是主观臆造的、人强加的联系。作为事物发展规律的联系,不是人们从外部强加于事物的,也不是人的主观意识赋予事物的,更不是上帝创造的,而是事物在发展过程中自身所固有的。
其次,任何规律都是事物运动过程中的本质联系。(板书)
学生判断:F、地球绕着太阳转,水往低处流。G、万有引力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F不是,G是。因为F是现象,是规律的表现,不是规律本身。规律是隐藏在事物现象之中的本质的联系,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世界上的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联系的形式也是无限多样的,有现象之间的联系,也有本质之间的联系。并非一切联系都是规律,作为规律的联系,不是浮现在事物表面的现象的联系,而是隐藏在事物现象之中的本质的联系。本质联系是相对于非本质联系而言的,它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是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起主要的、决定性作用的联系。这种联系体现了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内在的根本性质,并贯穿于事物整个发展过程,而区别于事物外部的、表面的、现象的联系。
再次,任何规律都是事物运动过程中的必然联系。(板书)
学生判断:判断其中是必然联系的有: ①“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②“价格必定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③“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水平” ④“守株待兔”
⑤“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答案:①②③
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有的联系是必然要发生的确定的联系,有的联系是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的联系,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偶然的不确定的联系。规律就是事物的必然联系,而不是偶然联系。只有事物变化发展中的确定不移的、必然如此的联系,才能成为规律。最后,规律是物质运动过程中稳定的联系,而不是多变的,易逝的联系。(板书)下列说法中,哪些属于规律? ①月亮绕地球转
②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③乌鸦叫丧,喜鹊报喜
④万有引力
⑤一年春夏秋冬的变化
⑥苹果落地 ⑦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
⑧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⑨水往低处流 ⑩我每天6:00起床 答案:④⑦
2.规律具有客观性(板书)
◇教师提问:(1)“永动机”为什么无法制造出来?
(2)焦耳的成功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学生议论回答。◇教师归纳:(1)“永动机”无法制造出来,是因为这一设想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从一开始就是不科学的。
(2)焦耳成功启示我们要尊重科学、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1)规律的客观性(板书)
就是指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指规律的存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不管人们是否承认它、喜欢它,它都客观地存在着。二是指规律是否发挥作用,也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规律起不起作用,关键在于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是否存在着。当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存在时,规律就必然起作用。当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不存在时,规律就不起作用。
(2)规律具有客观性,还意味着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板书)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人们不能根据自己的意志创造一个客观上不存在的规律,也不能改造或消灭仍然在起作用的规律,规律只能随着客观事物本身的性质、内容和所依赖的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而不能由人的主观意志任意改变。(3)规律的客观性突出地表现在它是不可违抗的(板书)
规律的必然联系,说明它是铁的法则,具有强制性。人们想问题、办事情不能同规律背道而驰,否则,就一定会受到规律的惩罚。规律的不可违抗性有力地证明了规律是客观的。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
◇课堂练习:“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
A、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B、一切从实际出发
C、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D、矛盾具有普遍性
3、规律是普遍的(板书)
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没有规律的世界是不可思议的。
教材引用苟子的名言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都具有规律性。
◇课堂练习:“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这表明(B)A.宏观天体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B.自然界事物的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 C.人类社会的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 D.人类认识的发展是有规律的 4.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板书)(1)人能够认识规律(板书)
如:人们通过抽象思维,发现客观世界中纷繁复杂的化学元素是有规律的,从而发现了它们变化的周期律;人们还从眼花缭乱的商品交换中,运用抽象思维发现了价值规律;马克思更是对大量复杂的社会现象进行抽象分析,认识到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
(2)人能够利用规律(板书)展示图片 历史上有“草船借箭”“庖丁解牛”的典故,也有古人修筑都江堰的创举,更有今人“飞船上天”“三峡工程”的奇迹。这些都是人们利用规律、造福人类的典范。人们对规律的利用体现在两方面:
①人们能够利用对规律的认识,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指导实践活动,如“草船借箭”“庖丁解牛”、预测彗星的回归、把卫星送入预定轨道等,这些都是利用对规律的认识,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和方向,从而有效地指导实践活动,取得预期目的的典型事例。
②人们可以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变或创造条件,限制某些规律发生破坏作用的范围,使人们少受其害或免受其害,直到变害为利,为人类造福。如李冰父子修建的都江堰是我国古代劳动人们利用规律、造福人类的杰出典范。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人们对规律的认识和利用,并不意味着改变或创造规律,规律是不能被改变或创造的。
◇教师提问:(1)人类对自然规律的利用,能否被看作是改变或创造规律?(2)请举出人类利用客观规律为自己造福的实例,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学生议论回答。◇教师归纳:(1)不能。
(2)学生回答略
◇课堂练习:
2003年8月29日凌晨,火星与地球进行了6万年一次的最亲密接触,许多文爱好者有幸目睹了这一天文奇观。据科学家推算,火星和地球下一次如此亲接触,估计要在2287年,也就是284年后的8月。上述事实说明(D)
A、火星大冲的出现是一种偶然现象
B、火星大冲的出现并无规律可循
C、人类终于完全认识了火星大冲现象 D、人们对火星大冲及其规律的认识能力不断提高
本课小结: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又是运动的,运动的形式多种多样,运动又是物质的运动,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运动和静止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而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和暂时的,物质的运动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规律的,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尽管规律是客观的,但在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认识规律,并且能利用规律造福于人类。
课后练习:辨析:规律是运动过程中固有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因而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第三篇:和认识规律
和认识规律,形象直观,训练扎实,效裹还是比较显著的。17.《自选商场》的教学反思
在上《自选商场》一课之前,我让学生搜集食品、鞋子、饮料和各种各样的商品包装盒、包装纸,在班级里摆一摆,认一认,如果想得到这样东西,必须认得上面的字,把它读出来。这样,把识字教学置于生活的大背景中,课堂上不断给学生展示在生活中识字的机会,学生识字的兴趣和能力都得到了提高。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可以借助生活中的实物、图片等识字。教室里有很多现成的实物,如门、窗、课桌、椅子、讲台、黑板、幻灯机、录音机,我都在上面贴上词语卡片,让学生看到什么就认表示该实物的字,还分类进行识字比赛,比一比谁认识的字多。如学习用品类、生活用品类、水果类、蔬菜类、植物类、动物类等。18.《自己去吧》教学反思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语文实践中,我们既要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地位,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去设计活动和组织活动,自己去评价活动效果。上这一课时,当学生读通课文后,我便让学生,自编,自导,来表演课本剧,学生通过富有想象力和生动有趣的表演,进入意境,想他所想,去体验角色的感觉,通过参与者扮演活动的过程,学生从所承担的角色角度和立场去理解和表达,真是妙不可言。19.《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教学反思
课文语言简练,内容浅显易懂,充满童趣,便于教师创设情境,感受小燕子善于学习,勤于学习,乐于学习。在教学中注重情感的渗透,让学生把自己当成小燕子,在反复的朗读体验中体会小燕子学习的快乐,而不是脱离学生感情基础的空泛说教。通过情境的营造,视听感官的感受,将学生的心灵与文字相沟通。
教学中,我采用灵活多变的形式(如:师生对读、生生对读、分角色朗读、指读评议、齐读……),在反复的美读中,让学生有所感悟,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分别扮演小燕子和燕子妈妈,演一演,把学生引领到一个童话的世界中,丰富其心灵的体验。20.《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反思
本课可以立足课文,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欣赏。在教学中,学生通过感悟书中的精美语言,被伟大与神气的自然所吸引。在充分感知课文后,我引导学生课后找一找,在冬天,还发现了哪些“小秘密”,亲身体验,寻找冬天的小秘密,让学生感受到自然的美好,学习的快乐。由此教师有意识地把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增加学生创造性学习与实践的机会,鼓励并带领学生走出教室,亲近自然,观察周围的事物,引导学生用眼、耳、鼻、手等器官去感受自然,最后用语言表达出来,尽管学生的语言有些稚嫩,但那是学生真实的感受,自由的表达,心灵的花朵在尽情绽放。
第四篇:高中政治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 教学设计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 :
(1)运动的含义;(2)静止的含义;(3)规律的含义;(4)运动是有规律的;(5)规律是客观的 ◇理解
(1)物质和运动的关系;(2)运动和静止的关系;(3)规律的客观性 ◇分析
结合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科学执政等社会热点说明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
2、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体会如何去理解一个哲学观点,如何以基本事实为基础进行哲学抽象,初步了解学习哲学的基本方法
(2)通过学习、体会、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法,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3)通过收集和分析材料,培养收集材料和整理材料的能力(4)培养和训练透过现象认识规律的能力
3、情感、态度、值观目标
在初步树立唯物主义的自然界、世界观的基础上树立马克思主义科学的规律观
二、【重点、难点】:
(1)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2)准确把握规律的含义
三、【整体感知】: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全面理解,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而物质又运动的,物质的运动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规律的,规律又是客观的。
四、【教学方法】:
(1)运用比较分析法,理解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规律与现象的区别与联系。
(2)通过社会调查,了解目前我国经济建设过程中,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在哪些违背客观规律的现象。
(3)使用多媒体(主要是电脑)辅助教学
二、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板书)
导入:展示图片(包括宇宙运动、分子运动、化学运动、生命运动、社会运动等图片)说明“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的”(通过图片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一)、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板书)
◇教师要求学生阅读课文:(1)哲学上“运动”是什么含义?(2)想一想,物质和运动是什么关系? ◆学生看书回答。◇教师归纳板书:
1、运动的概念——宇宙中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板书)
从物体位置的推移到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变化,从生命有机体的新陈代谢到社会生产方式的更替,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任何具体的物质形态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2、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板书)
过渡:展示图片:火山喷发和流星雨图片,教师提问:想一想图片中到底什么在运动? 学生回答:火和星体在运动;
教师继续问:机械运动、化学运动、生命运动、社会运动、认识运动的主体(或说载体)各是什么?有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通过学生的议论回答,从而得出运动是物质的运动,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的结论。
3、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板书)教师小结:物质与运动的关系(板书)
引用恩格斯的名言:物质与运动的关系,即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二)、.静止的含义——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板书)
◇教师根据教材提问:(1)世界上有没有绝对静止的事物?
(2)有人说,世界上存在着不运动的物质,例如,某些物体从出现的第一天起就没动过,大雁塔在西安,故宫在北京就是如此。请你分析一下,这句话错在哪里?(展示图片)
◆学生议论回答。◇教师归纳:教材设置这一栏目的目的是引导我们深刻体会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1)没有。(2)此观点否认了运动的绝对性。大雁塔和故宫因为空间位置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不变,是处于相对静止之中。
展示图片:刘德华主演的《星梦奇缘》中的10岁、20岁、30岁、40岁、50岁、80岁的化装扮相变化,说明虽然岁月变化,但是刘德华还是刘德华,没有变成梁朝伟或周杰伦,引导学生得出事物的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就是处于相对静止之中。从而要求学生归纳静止的含义。
1、静止的含义(板书)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它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说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二是说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过渡:理解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要求学生阅读教材P.32诡辩家欧布里德借钱的故事。◇教师提问:想一想,欧布里德为什么会犯如此荒唐的错误?
◆学生议论回答。◇教师归纳:欧布里德只看到绝对运动,而否认了相对静止。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2、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板书)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这一问题是本课的难点之一。这是因为,学生容易把握形象思维,但缺乏辩证思维能力。对于事物是什么,不是什么容易区分;但对事物既是什么,又不是什么,是这样,又不这样,则难以理解。如运动就是运动,静止就是静止。对静止是运动的状态就难以理解,不易接受。)
通过和学生一起的议论和分析后,教师用一个图表帮助学生总结:运动和静止的关系(留空让学生填)
教师提出两句名言让学生判断:“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赫拉克利特 “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克拉底鲁
教师归纳:第一句正确。承认运动的绝对性。第二句错误。否认相对静止的存在。
(三)、运动是有规律的(板书)
1.规律的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板书)
◇教师提问:人类根据什么发现并制造出新的元素?
◆学生议论回答。◇教师归纳:教材设置这一栏目,旨在引导我们深刻体会规律的客观存在,从而激发我们探索规律的兴趣。人类是根据元素变化的规律,即元素周期律发现并制造出新元素的。
首先,任何规律都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联系。(板书)
其次,任何规律都是事物运动过程中的本质联系。(板书)
再次,任何规律都是事物运动过程中的必然联系。(板书)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有的联系是必然要发生的确定的联系,有的联系是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的联系,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偶然的不确定的联系。规律就是事物的必然联系,而不是偶然联系。只有事物变化发展中的确定不移的、必然如此的联系,才能成为规律。最后,规律是物质运动过程中稳定的联系,而不是多变的,易逝的联系。(板书)2.规律具有客观性(板书)
◇教师提问:(1)“永动机”为什么无法制造出来?
(2)焦耳的成功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学生议论回答。◇教师归纳:(1)“永动机”无法制造出来,是因为这一设想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从一开始就是不科学的。
(2)焦耳成功启示我们要尊重科学、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1)规律的客观性(板书)
就是指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指规律的存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不管人们是否承认它、喜欢它,它都客观地存在着。二是指规律是否发挥作用,也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规律起不起作用,关键在于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是否存在着。当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存在时,规律就必然起作用。当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不存在时,规律就不起作用。
(2)规律具有客观性,还意味着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板书)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人们不能根据自己的意志创造一个客观上不存在的规律,也不能改造或消灭仍然在起作用的规律,规律只能随着客观事物本身的性质、内容和所依赖的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而不能由人的主观意志任意改变。(3)规律的客观性突出地表现在它是不可违抗的(板书)
规律的必然联系,说明它是铁的法则,具有强制性。人们想问题、办事情不能同规律背道而驰,否则,就一定会受到规律的惩罚。规律的不可违抗性有力地证明了规律是客观的。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
3、规律是普遍的(板书)
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没有规律的世界是不可思议的。
教材引用苟子的名言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都具有规律性。4.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板书)(1)人能够认识规律(板书)
如:人们通过抽象思维,发现客观世界中纷繁复杂的化学元素是有规律的,从而发现了它们变化的周期律;人们还从眼花缭乱的商品交换中,运用抽象思维发现了价值规律;马克思更是对大量复杂的社会现象进行抽象分析,认识到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
(2)人能够利用规律(板书)展示图片 历史上有“草船借箭”“庖丁解牛”的典故,也有古人修筑都江堰的创举,更有今人“飞船上天”“三峡工程”的奇迹。这些都是人们利用规律、造福人类的典范。人们对规律的利用体现在两方面:
①人们能够利用对规律的认识,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指导实践活动,如“草船借箭”“庖丁解牛”、预测彗星的回归、把卫星送入预定轨道等,这些都是利用对规律的认识,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和方向,从而有效地指导实践活动,取得预期目的的典型事例。
②人们可以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变或创造条件,限制某些规律发生破坏作用的范围,使人们少受其害或免受其害,直到变害为利,为人类造福。如李冰父子修建的都江堰是我国古代劳动人们利用规律、造福人类的杰出典范。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人们对规律的认识和利用,并不意味着改变或创造规律,规律是不能被改变或创造的。
◇教师提问:(1)人类对自然规律的利用,能否被看作是改变或创造规律?(2)请举出人类利用客观规律为自己造福的实例,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学生议论回答。◇教师归纳:(1)不能。
(2)学生回答略
本课小结: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又是运动的,运动的形式多种多样,运动又是物质的运动,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运动和静止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而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和暂时的,物质的运动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规律的,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尽管规律是客观的,但在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认识规律,并且能利用规律造福于人类。
第五篇:找规律教学设计
找规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方法,感受积的变化规律。
2、能比较熟练进行因数是整十的乘法计算,并能运用这一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
找到整十数相乘的变化规律。教学难点
进行因数是整十的乘法计算。教具准备 挂图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口算卡片(幻灯片1、2)
2、指名说一说。
3、出示算式,指名说出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出示幻灯片3)
4、指出复习题的题目特征:多位数乘一位数。
3、揭示新课题。
今天,我们接着学习乘法知识,找规律(幻灯片4),师板书课题。
二、讲授新课
1、教学“找规律”。(1)交流算法。
出示第一组算式。(幻灯片出示5)1)学生独立计算,回答结果。
2)提出问题:为什么50×10等于500呢? 这道算式的因数都是几位数?(两位数)
教师说明,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规律是否适用于两位数乘两位数,还有待于同学们去探索。
(2)探索规律。1)引导学生观察三组算式。问: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讨论,交流。3)小组发言。4)教师小结。
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扩大10倍,积就扩大10倍。两个乘数同时扩大10倍,积就扩大100倍。5)幻灯片出示
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规律:计算时可以先把乘数0前面的数相乘,最后在积的末尾添上被省略的0就可以了。
2、尝试练习。
(1)根据大家发现的规律,我们来计算两道题。
40×30 140×30
(2)让学生独立完成,回答算式结果,教师巡视,辅导个别学生,了解掌握情况。
(3)最后归纳计算程序,明确步骤:如140×30,先计算14×3=42;再添上原来因数中被省略的0,即140×30=4200。
3、试一试。
课文第27页“试一试”的第1题。(幻灯片出示)
四、巩固练习
1、课内外作业。
课本第28页“练一练”的第1-4题。
先由学生独立解答,然后口答结果,全班统一结果。
五、作业设计
课本第28页“练一练”的第5题。
六、板书设计
找规律
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规律:先计算末尾0前面数字的乘法,然后在所得积后面添上被省略的0,省略几个0就补几个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