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学设计与教案的区别
教学设计与教案的区别
一、概念区分 1 教学设计
包括教案、学案、评价方式,甚至学生问题的创设、教具的应用等,所有的与教学设计有关的内容都是。所以,教学设计是一个泛化的概念,不能是一个东西。教学设计使用表格的方式最多。
教学设计,是准备课,特别是公开课等需要全面考虑的一份文档,附件可能有电子类辅助。
2、教学案例
案例相对比较简单,把教学的内容实例和教学设计意图表现出来就行了。这个例指的是教的内容“例”,而不是这堂课作为例。一般是用来交流或者是自我经验积累的。
3、教案
教案:就是教学的内容文本,是教学设计的最核心的部分。一般地有表格式、课堂实录式、普通文本式等。主要是对教学目标、内容、环节进行备课。
教案是指导老师自己上课用的。也是考察一个教师备课的一个依据。(苍山子)
二、写作方法 1.表格式 如:
教学环节 | 教学内容 | 双边活动 | 设计意图 | 教学环节 包括:课堂引入、教学过程(分课题)、练习、总结等。双边活动包括:教师活动、学生操作、提问与回答等。设计意图:本环节的目的。2.课例(教学实例式)
特别是报纸比较喜欢篇幅短小的课例模式,不要求全面、详细地论述教学的过程,只要突出教学的主要特色与主要思想就行了。
通过需要介绍清楚地内容包括:课题、设计思想、教学思路。
由于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可以从思想、过程的侧重不同进行设计,甚至只针对评价也可以写成一个课题,这类文章的很大不同就在于局部地、重点地体现教与学的思路。
上过讲台的教师都明白教案的重要性,可是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介入,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关注教学设计了。由于教案是以课堂教学作为研究对象,而课堂教学也是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层次,所以二者既有共同的地方,不同点也是显而易见的。
一、范畴上的不同
教案是教育科学领域这的一个基本概念,又叫可课时计划,是以课时为单元设计的具体教学方案,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教案的基本组成部分是教学进程,内含教学纲要和教学活动安排,教学方法的具体应用和各种组成部分的时间分配等。
教学设计也称教学系统设计,是教育技术学科的重要分支,形成发展于20世纪60年代。它包括宏观设计和微观设计,主要是运用系统分析方法、解决教学问题,优化教学效果为目的,以传播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基础,具有很强的理论性、科学性、再现性和操作性。课堂教学设计属于微观教学设计的范畴。
二、对应层次不同
教学设计是把学习者系统作为它的研究对象,所以教学设计的范围可以大到一个学科、一门课程,也可小到一堂课、一个问题的解决。从整体上教学设计可概括为以下三个层次:以系统为中心的设计、以课堂为中心的设计、以产品为中心的设计。鉴于我国目前的教学组织是以课堂教学为主,所以课堂教学设计是教学设计中运用最多的一个层次,而且从研究范围上讲教案只是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教学设计与教案的层次关系是不完全对等的。
三、指导思想不同
教案是“课堂、教师、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思想的体现,它的核心目的就是教师怎样讲好教学内容。教案的编写很重视对学生进行封闭式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却常常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常导致的后果是便于学生的知识增长,而不利于他们的能力培养。
教学设计不仅重视教师的教,更重视学生的学,怎样使学生学得更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是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所以对学习者进行特征分析是教学设计不可缺少的步骤,体现了现代教学理论的鲜明性。它强调教师主导地位和学生主体地位的辨正统一,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教学设计非常重视对现有媒体的设计和充分利用,以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效果,不少教师围绕媒体而展开课堂教学的设计活动。教学设计也非常重视教学目标和教学评价的设计,因而从传播学的角度上看,制定教学目标和实施评价在教学系统中分别具有前瞻和反馈的作用,是教学信息传播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元素的含义不同
教案一般包括教学目的,教学方法,重难点分析,教学进程,教具的使用,课的类型,教法的具体运用,时间分配等因素,从而体现了课堂教学的计划和、安排。
教学设计从理论上来讲,有学习者需要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学习目标阐明、学习者分析、教学策略的制定、媒体的分析使用及教学评价等七个元素,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我们讨论比较多的是学习目标、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三个主要元素。
下面我们对教案和教学设计的对应元素进行分析。(1)目的与目标
教案中称之为教学目的,多来源于教学大纲的要求,比较抽象,可操作性差,不便于对教师进行客观评价;教学设计的教学目标可由教师依据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来制定,并要求用可操作的行为词进行描述,在认知领域一般分为识记,理解,应用三个层次。
(2)重难点分析与教学内容分析
教案中的重难点分析主要由教学大纲指出,是教师上课讲解的主要内容和教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设计中的教学内容结合学习者进行分析,有一定的系统性和连续性,分析得到的重点和难点常常是媒体设计所针对的对象。
(3)教具的使用与媒体设计
教案中的教具使用比较简单,多为模型、挂图等公开发行的教具,缺乏针对性和创新性;教学设计非常重视媒体的选用和使用,而且注意使用时的最佳作用和最佳时机,有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4)教学评价
在教案的编写过程中评价体现的不明显;教学设计依据教学目标对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状况作出准确而及时的评价,是教学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以上分析比较,不难看出教案作为经验科学的产物仍需进一步理论化,特别是现代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媒体的日渐介入,对教案的编写工作有巨大的冲击力;教学设计虽然有了自己的理论框架,但还需要在教育实践中充实和完善。由于二者既有相同点又有明显区别。而且二者都要在教育实践中得以发展,很可能在不久的教育实践中二者回走上相互融合的道路。完全有理由相信拥有现代教学设计思想的教案会有着更加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我们应该认识到两者的区别,决不能将教案与教学设计的概念混为一谈。
教案与教学设计的区别
教案也称课时计划,即教师经过备课,以课时为单位设计的具体教学方法。教案是上课的重要依据,通常包括:班级、学科、课题、上课时间、课的类型、教学方法、教学目的、教学内容、课的进程和时间分配等。有的教案还列有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如电影、投影、录像、录音等)的使用、作业题、板书设计和课后自我分析等项目。由于学科和教材的性质、教学目的和课的类型不同,教案不必有固定的形式。
编写教案要依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精心设计。一般要符合以下要求:明确地制定教学目的,具体规定传统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发展能力以及思想教育任务,合理地组织教材,突出重点,解决难点,便于学生理解并且掌握系统的知识。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面向大多数学生,同时注意培养优秀学生和提高后进生,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原定教案,在上课进程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课后随时记录教学效果,进行简单的自我分析,有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设计也称教学系统设计,是以传播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从而找出最佳解决方案的一种理论和方法。是将教和学的原理转化成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方案的系统化过程,是一种教学问题求解,侧重与问题求解中方案的寻找和决策的过程。
教学设计是为了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依据课程内容主题、学生特征和环境条件,运用教与学的原理,为学生策划资源和学习活动过程,即教学设计是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为了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而设计的解决教与学问题的一套系统化程序。教学设计方案,内容包括学习内容特征分析、学生特征分析、任务分析、教学目标、设计思路或意图、教学过程、课堂小结(含板书设计)、自主性评价(教学反思)、教学资源链接等。传统教案与现代教学设计的比较和分析
摘要:通过对传统教案和现代教学设计的概念、设计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几个方面进行比较和分析,找出它们之间的差异。
在全面实施新课程的背景下,以“三中心”和“五环节”为主要内容的传统教学观念严重束缚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虽然教学设计理论引入国内已有20多年,教学设计也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但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脱节较为严重,应用的重点还停留在知识的重点难点的处理与教学方法的改进上,出现了“新瓶装旧酒”的尴尬局面。
笔者希望通过对传统教案与现代教学设计的比较和分析,使中小学教师更好地掌握和使用现代教学设计技术,摆脱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形成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新思想、新理念,构建现代教学观念,更好地为新课程改革服务。
一、传统教案与现代教学设计概念分析
在传统教学中,教案是实施课堂教学的方案,设计的依据是教学大纲,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目前教案的形式主要是:教案必须有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具准备、课时安排、教案正文、教后感想。正文中又包括导入、每一部分的详细教法、过渡语、小结、总结等。这样的教案,从导入新课到布置作业,从一般内容到重点难点,从教师引导到学生活动,从提出问题到可能出现的答,大到总体结构,小到一句话,一句也不能少。众所周知,教案中的“教学目的与要求”是原文照抄教师参考书。既然参考书上已有,教师读了心中有数即可,为何还要再抄写一遍呢,这真是典型的“现代八股文”。教学的过程包括五个环节:组织教学、复习、新授、练习巩固、布置作业,一直使用了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的模式。
教学设计是以获得优化的教学过程为目的,以系统理论、传播理论、学习理论和教育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的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制定教学策略,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修改方案的一个过程。当前比较权威的教学设计概念的定义是: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该定义与张祖忻、史密斯、雷根、皮连生、何克抗等专家所提出教学设计概念的观点大体一致,即他们都强调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包括如何编写目标、如何进行任务分析、如何选择教学策略与教学媒体、如何编制标准参照测试等。教学设计是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之间的桥梁。
一般来说,可以从学习理论的角度将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划分成三代:基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第一代教学设计(简称ID1)、基于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第二代教学设计(简称ID2)和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第三代教学设计(简称ID3)。在具体的教学设计实践中,应当对各种理论和方法取长补短,还要考虑教学系统外部环境的变化,特别是教育理念的改变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当然不能什么都建构主义,过度地强调建构主义,忽视传统教学中的精华,同样会带来不少问题。现代教学技术就是这三代教育技术优化组合。
教学设计的基本程序是:1)前期分析,包括学习背景分析、学习需要分析、学习者分析和学习任务分析;2)制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实施教学的依据,也是教学评价的依据;3)制定教学策略,教学策略是解决怎么样实施教学的整体方案,具体包括教学内容的安排顺序、教学模式、学习方式、教学方法等内容;4)教学媒体的选择、组织和设计;5)制定具体的教学设计方案;6)试行教学设计方案,并对方案进行评价,对方案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改、完善。
二、传统教案与现代教学设计差异分析
1、教案设计与教学设计的理念不同。传统教学观念认为:知识是客观的,可以传递给学生;学生只是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学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的过程。而现代教学观念认为:知识不是纯客观的,是学生与外在环境交互过程中建构起来的;学生是有生命意识、社会意识、有潜力和独立个性的人;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2、教案与教学设计对教学目标要求不一样。传统教案用“教学目的”表达教学目标,而教学目的是由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大纲规定了教学任务的上限,教学中不能超纲偏纲,教师没有创造发挥的余地;教学目的的表述也较笼统,操作性不强,教师较难把握;教学目的以教师为阐述主体,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即所谓“双基”。
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来表达目标,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制定,课程标准设定教学任务的下限,教师具有较大的创造发挥余地;教学目标在表达上也更具体,可操作性强(例:“领会”目标层次可供选用的行为动词有分类、叙述、解释、鉴别、选择、转换、区别、估计、引申、归纳、理解、举例说明、猜测、摘要、改写等);教学目标以学生为阐述主体,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体验与价值观(即三维目标)的统一。
3、教学分析内容不同。传统教案中,分析的重点是教材、教法和教学重点难点。而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教学的一切活动都是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能力,是现代教学观念的一个基本着眼点。因此,教学由教教材向用教材转变。以往教师关注的主要是“如何教”问题,那么现今教师首先应关注的是“教什么”问题。也就是需要明确教学的任务,进而提出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和制定教学策略。在教学设计中,首先要对学习背景、学习需要、学习者、学习任务进行分析。
4、教案设计与教学设计运用教学策略的侧重点不同。传统教案中,侧重传授的策略和帮助学生记忆的策略,媒体选择以传统媒体为主,强调技能训练和知识的掌握。在教学设计中,侧重学法指导、情景创设、问题引导、媒体使用、反馈调控等策略,媒体更加丰富,除传统媒体外,还包括多媒体计算机、因特网等,强调知识、技能、方法、态度、价值观和谐统一。
5、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的教学过程也有较大差异。
传统教学以讲台、教材、教师为中心,教学过程包括五个环节:组织教学、复习、新授、练习巩固、布置作业;教学过程是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80年代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论;90年代提出双中心(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教学论,双中心论争议较大,一个事物应该只有一个心,所以认为是一个驳论。
在新课程背景下,倡导“交往教学过程”教学论,“交往教学过程”教学论超越了教师主体论、学生主体论、双主体论,强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平等对话,强调体验与共鸣,强调理解与共识,领悟是个体的一种感悟。交往教学过程教学论主要内容体现在五个统一:教学是教与学的统一;教学是教养与教育的统一;教学是认识过程与知识掌握过程的统一;演绎与归纳得到适当的统一;直接知识与间接知识的统一。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景,鼓励在学生体验、探究、发现、思考、问题解决过程中获得自身提高和发展。
6、教学效果评价不同。
传统教学中,主要通过考试来测量学生掌握的内容符合教学大纲的程度。考试只是评价的一种手段,测量知识的掌握情况,强调知识体系的掌握,较难体现价值取向。在新课程中,评价的内容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的目的是使学生在知识、技能、方法、态度、能力等各方面都得到发展,强调元认知,为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评价更体现了一种价值观。
三、摆脱传统教学观念,构建现代教学观念
从传统教案与现代教学设计的比较和分析可以看出,“摆脱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构建现代教学观念”的转折点是掌握和使用好现代教学设计技术,我们只有弄清了传统教案与现代教学设计的区别,才能够真正理解并掌握现代教学设计的理念和技术,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不会将二者混淆。
第二篇:教学设计与教案的区别
教案与教学设计的区别
教案也称课时计划,即教师经过备课,以课时为单位设计的具体教学方法。教案是上课的重要依据,通常包括:班级、学科、课题、上课时间、课的类型、教学方法、教学目的、教学内容、课的进程和时间分配等。有的教案还列有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如电影、投影、录像、录音等)的使用、作业题、板书设计和课后自我分析等项目。由于学科和教材的性质、教学目的和课的类型不同,教案不必有固定的形式。
编写教案要依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精心设计。一般要符合以下要求:明确地制定教学目的,具体规定传统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发展能力以及思想教育任务,合理地组织教材,突出重点,解决难点,便于学生理解并且掌握系统的知识。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面向大多数学生,同时注意培养优秀学生和提高后进生,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原定教案,在上课进程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课后随时记录教学效果,进行简单的自我分析,有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设计也称教学系统设计,是以传播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从而找出最佳解决方案的一种理论和方法。是将教和学的原理转化成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方案的系统化过程,是一种教学问题求解,侧重与问题求解中方案的寻找和决策的过程。教学设计是为了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依据课程内容主题、学生特征和环境条件,运用教与学的原理,为学生策划资源和学习活动过程,即教学设计是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为了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而设计的解决教与学问题的一套系统化程序。教学设计方案,内容包括学习内容特征分析、学生特征分析、任务分析、教学目标、设计思路或意图、教学过程、课堂小结(含板书设计)、自主性评价(教学反思)、教学资源链接等。
第三篇:教学设计与教案的区别
什么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和教案是一回事吗?
前郭县重新中学 赵晓伟
通过近一段时间和学习和从网上查找的资料我认为:
教学设计,将原理转化成计划,解决教学问题和需求,创设环境和经验,规化教学环节,提高学业业绩的措施规化.教学系统设计主要是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为根本目的,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等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从理论上来讲,有学习者需要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学习目标阐明、学习者分析、教学策略的制定、媒体的分析使用及教学评价等七个元素,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我们讨论比较多的是学习目标、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三个主要元素。
我觉得他们有相同之处,但还是有区别的。
一、概念的范畴不同
教案是教育科学领域这的一个基本概念,又叫课时计划,是以课时为单元设计的具体教学方案,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教案的基本组成部分是教学进程,内含教学纲要和教学活动安排,教学方法的具体应用和各种组成部分的时间分配等。
教学设计也称教学系统设计,是教育技术学科的重要分支,形成发展于20世纪60年代。它包括宏观设计和微观设计,主要是运用系统分析方法、解决教学问题,优化教学效果为目的,以传播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基础,具有很强的理论性、科学性、再现性和操作性。
课堂教学设计属于微观教学设计的范畴。
二、对应层次不同
教学设计是把学习者作为它的研究对象,所以教学设计的范围可以大到一个学科、一门课程,也可小到一堂课、一个问题的解决。目前的教学组织是以课堂教学为主,所以课堂教学设计是教学设计中运用最多的一个层次。
教案:就是教学的内容文本指导老师自己上课用的。也是考察一个教师备课的一个依据。从研究范围上讲教案只是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教学设计与教案的层次关系是不完全对等的。
三、设计的出发点不同
教案是教材意图和教师意图的体现,它的核心目的就是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为依据的一种纯粹的“教”案。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却常常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设计是 “一切从学生出发”,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掌握程度为依据,教师在设计中既要设计教,更要设计学,怎样使学生学得更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是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
四、包含的内容不同
教案一般包括教学目的,教学方法,重难点分析,教学进程,教具的使用,课型,教法的具体运用,时间分配等因素,从而体现了课堂教学的计划和安排。
教学设计从理论上来讲,有教学目标分析、教材内容分析、学习重点目标阐明、学情分析、教学策略的制定、媒体的分析使用及教学评价等七个元素,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我们讨论比较多的是学习目标、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三个主要元素。
第四篇:教学设计与教案的区别
教学设计与教案的区别
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转化成对教学目标、教学条件、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经行具体计划的系统化的过程。以实现教育的最优化。
教学设计与教案有联系也有区别,从内容上来区分,教案是原来我们老师备课结果的体现,从这个角度来讲,教案大致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备学生部分,教材部分,教法部分.教学设计则不同,他首先是把教育、教学本身作为整体系统来考察,运用系统方法来设计、开发、运行、管理,即把教学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设计、实施和评价,使之成为具有最优功能的系统。教学系统设计综合教学系统的各个要素,将运用系统方法的设计过程模式化,提供一种实施教学系统设计的可操作的程序与技术。在教学系统的设计过程中,通过系统分析技术(学习需要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学习者分析)形成制定、选择策略的基础;通过解决问题的策略优化技术(教学策略的制定、教学媒体的选择等)以及评价调控技术(试验、形成性评价、修正、终结性评价等)使解决与人有关的复杂教学问题的最优方案逐步形成,并在实施中取得最好的效果。从这一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学系统设计所选择的教学内容原比教案范围要广,目光的着眼点可能会在整个学段的知识体系,或者整个单元,再到某节课。另外从定义中我们也会得到这样一个结论,作为现代教育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设计技术将使我们从感性的教案设计走向更加理性的技术应用,掌握教学设计的技术将是我们成批量培养优秀教师的一个途径。
从定义上看也是有分别的,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教与学的系统“过程”或“程序”,而创设教与学系统的根本目的就是促进学习者的学习。包含以下特征
(1)教学系统设计的研究对象是不同层次的学与教的系统,这一系统中包括了促进学生学习的内容、条件、资源、方法、活动等。创设教与学系统的根本目的是帮助学习者达到预期的目标。
(2)教学系统设计是应用系统方法研究、探索教与学系统各个要素之间及要素与整体之间的本质联系,并在设计中综合考虑和协调他们的关系,使各要素有机结合起来以完成教学系统的功能。
(3)教学系统设计的目的是将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等基础理论系统地应用于解决教学实际问题,形成经过验证,能实现预期功能的教与学系统。
二者无论是从定义,从内容,还是从结构形式上都有所区别,侧重点有所不同,有的学者曾认为二者属于不同的话语体系,笔者也访谈过一些教师,在这些教师普遍存在这样的困惑,老师们也往往认为现在的教学设计就是原来的教案,只不过是换了个名字而已,而研究者认识的教学设计与教案,无论是内容与外在形式都有差别,笔者认为二者不能混为一谈。
第五篇:教学设计与教案的区别
教学设计与教案的区别: 1.教学设计的特点(思路、规律)
教学设计不仅要呈现怎样做,而且要说明为什么这样做。
教学设计侧重于教学流程与结构呈现,以及重要的情景、问题、活动的设计。 教学设计强调反映教学过程的规律。
2.教案设计的特点(个人的做法、风格)
教案设计主要呈现怎样做,不一定要说明为什么这样做。
教案设计侧重于呈现教学的全过程,以及预设的情景、问题、活动、训练、评价等素材。 可以体现教师个人的风格。
二、本次撰写任务
1.各单元、章节、主题的教学设计 A.单元教学设计,包括:
——单元关联分析(单元与单元之间的联系)。
——单元结构分析(核心概念;学习过程;教育价值。单元的概念图。单元的重要目标)。
——单元教学建议(形成性学习建议;总结性学习建议。单元活动举例;单元训练举例)。
——单元评价建议(过程评价建议;阶段测验建议。活动评价举例;过程评价举例)。B.课堂教学设计(或教案,含教学设计说明):
———课堂教学目标设计。
———课堂教学流程设计。
———课堂教学过程建议(抓住情境、问题、活动三要素进行设计和说明)。
———学习训练与学习评价建议(示例与说明)。
注:教案改写成教学设计可以将教案中的细节去掉,保留主要的情景、活动和问题,同时对每个情景活动以及问题进行说明,最后用教后感的方式说明你的整体设计思路。2.各单元、章节、主题的教学资源准备
多媒体教学资源设计。 实验、实践活动设计。 其它教学资源设计。
三、撰写要求.
1、要精心设计“三维”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设计:目标要明确、具体、适切,体现对教学过程的引导。
———要明确知识与技能的目标(事实,概念,操作,逻辑;关联,结构等)。
———突出过程与方法的目标(体验、感悟、探究、实践、合作、交流等)。
———整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2.要重点体现“教与学”方式的改革
倡导实践体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与接受性学习方式的有机结合;倡导“做”、“想”、“讲”有机统一的学习过程;倡导合理灵活地利用各种课程资源进行学习。 强化活动设计:情境启示——问题引导——活动探究——应用巩固。
3.要注意引导学习训练的改进
精选内容:基础与发展;生活与经验;统一与选择。
改进方式:书面作业与操作、表达作业相结合;个体作业与团队作业相结合;短作业与长作业相结合;收敛性作业
与开发性作业相结合。
4.要注意引导学习评价的改革
加强发展性评价: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反馈功能。 加强过程性评价:重视过程记录与分析反思。 加强综合性评价:三维目标的评价;
加强自主性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之间的评价。
5.要提出教学资源与教学环境的使用要求
教学资源的使用要求。 教学环境的使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