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渡荆门送别》教学设计
《渡荆门送别》教学设计 作者:朝阳县羊山实验中学 李树锐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李白的文学常识;把握诗歌主旨和诗人所抒发的思想情感。
2、反复诵读诗歌,体会本诗的意境美、语言美,提高诗歌欣赏水平。
3、感悟诗人开阔的胸襟和留恋故乡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目标1.教学难点:目标2.教学方法:朗读、研讨。
课型:新授课。课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
一、释题导入:
诗题中的“送别”应是告别故乡而不是送别朋友,是设想故乡的山水送别自己。
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领读。
2、学生自由朗读全诗。
3、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绵州人。李白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著名作品有《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行路难》等,著有《李太白集》。
4、选自《李太白集》。这首诗是李白出蜀时所作。荆门,即荆门山,位于今湖北宜都,长江南岸,与北岸虎牙山隔江对峙,地势险要,自古即有楚蜀咽喉之称。25岁的李白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远行,经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山之外驶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带的楚国故地游览。这时的诗人正值青年,兴致勃勃,坐在船上沿途纵情观赏巫山两岸高耸云霄的峻岭,一路看来,眼前景色逐渐变化,船过荆门一带,视野顿时开阔,别是一番景色。
5、学生齐读、背诵。
三、细读品味:
1、“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一个“从”字,凸显了诗人的大气魄。本是诗人乘船顺流东下,可在诗人眼里,竟是长江跟着自己游览。
2、“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白天行舟,天开地阔,诗人开阔的胸襟、舒畅的心情,都流露在字里行间。
3、“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夜晚,变幻莫测的江水、月光、云霞让诗人目不暇接。
4、“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尾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明确:运用拟人手法,借故乡的水有情,不远万里送“我”告别故乡,表达了诗人离开故乡时依依不舍、思念亲人的感情。
四、合作探究:
对诗中“送别”情绪应如何理解?
明确: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与作者的其他送别诗不同,并非为朋友送行,而是告别故乡。诗人从“五岁诵六甲”起,直至25岁远渡荆门,一直在四川生活,读书于戴天山上,游览峨眉,隐居青城,对蜀中的山山水水怀有深情,江水流过的蜀地是养育他的故乡,初次离别,他怎能不无限留恋、依依难舍呢?但诗人不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己远行,怀着深情厚谊,万里送行舟,从对方写来,越发显示出自己的思乡深情。诗以浓重的怀念惜别之情结尾,言有尽而意无穷。诗题中的“送别”应是告别故乡,而不是送别朋友。
五、教师小结:
这首诗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别具特色。
这首诗,作者描绘了出蜀过荆门山的沿途山川景色,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无限爱恋的真挚感情。
六、布置作业: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七、板书设计:
渡荆门送别
远渡地点、出蜀目的——山水(远景)——月云(近景)景色壮阔——由景及情,留恋故乡。
————赞河山、恋故乡。
第二篇:《渡荆门送别》教学设计
《渡荆门送别》教学设计
《渡荆门送别》教学设计1
一、导课,出示学习目标。
这一节课学习《渡荆门送别》,主要目的是理解诗歌内容,了解诗中蕴含的情感。
二、学习新课
1、范读课文,齐读,指名读。
注意212或221的节奏。
2、介绍诗歌写作背景
要想了解一篇文章的主题,首先要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诗歌也是。
李白,公元7出生于西域的碎叶城,5岁时全家迁回蜀中,在蜀中度过了青少年时期。此后,蜀中也成为他诗歌中思念的故乡。我们学过的《静夜思》、《春夜洛城闻笛》、《峨眉山月歌》都是思乡的佳作。
公元726年,李白25岁时,外出游历。在唐朝,游历是读书人普遍的行为。一方面是为了增加阅历,所谓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是;另一方面是为了广泛结交,邀取名誉,以达到仕进的目的。《渡荆门送别》就是初次离开蜀中时写的。
李白在《上安州裴长史书》中对这一段游历生活有这样描述,“以为士生则桑弧蓬矢,射乎四方,故知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乃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我们再来看“仗剑去国,辞亲远游”这八个字。“仗剑去国”能让人产生什么样的情怀呢?“辞亲远游”又能让人有什么样的心情呢?
“仗剑”让我们想到李白壮游时期任侠意气、指点江山的豪迈。“辞亲”则又使远游途中多了一份对家乡的牵挂思念。所以抒发积极豪迈的情怀和对家乡的思念,也就成了这类诗歌普遍的主题。
3、学习首联“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荆门,指荆门山。
楚国,即楚地,湖北一带。
(1)指名翻译诗句。
我渡江远游,从荆门山外,去往楚地游览。
(2)提问:首联与题目什么关系?
首联照应题目,点明出发地点、目的地、事件。叙事。
4、学习颔联“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1)释词
平野,平坦辽阔的原野。
大荒,遥远无际的荒野。
(2)指名翻译
山随着平原的出现逐渐消失,长江向着辽远的荒野流去。
(3)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起伏的.山领,平坦的原野,奔流的长江,辽远的荒原。
(4)作者是怎样把应四种景物联结在一起的?找出关键字。
(5)试着赏析“随”、“入”。
“随”字描绘出山脉的走势趋向,带给人流动感和空间感,把静的山写活了。在写法上是“化静为动”,“以动写静”。
“尽”字表现了山脉消失,平原呈现时眼前豁然开朗的喜悦感觉。
“入”字则带有强烈的楔入感,描绘出了长江冲击荒原的力量,也激发着作者的豪情。作者内心的激昂奋进,也随着水流奔向遥远的天际。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中的“入”字有同样的意蕴。
5、学习颈联“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1)指名翻译
月亮倒映在水中,犹如天上飞下了一块明镜。云彩汇聚,变幻无穷,仿佛结成了海市蜃楼。
(2)颈联继续写景。提问:如果说颔联观察的角度是远视,由近到远,那么颈联的观察角度又有什么不同?
俯视、仰视。
(3)设想一下,如果李白此时是在七百里三峡中,是“夏水襄陵,沿溯阻绝”的时节,他能看到“月下飞天镜”的景象吗?
如果,李白此时正处于“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的地段,他能看到“云生结海楼”吗?
颈联除了描绘诗人在夜晚及白天看到的景象外,也从侧面衬托了江水的平静,江岸的辽阔,描绘出诗人渡江途中看到的不同风光和不同感受。
6、学习尾联“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行文至此,如果仅有这些景物的描写,我们感受到的无非是作者对祖国山河的喜爱,文章也只是一篇山水文。但作者在此时笔锋一转,情感由激昂转向低沉,由景物描写转到对家乡的思念。这种情感的转换不是突兀的,引起作者情感转换的还是水,是不远万里送我的家乡水,作者的情感也因此变得更加丰富,主题也得到了提升。
(1)指名翻译
我还是喜爱这故乡的水,它不远万里送我行舟远游。
“怜”,喜爱。《暮江吟》中“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中“怜”也是喜爱之意。
(2)“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用了什么修辞?在内容、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作者不说自己思念家乡,反写家乡水不忍离别,运用拟人手法,使思乡情感更丰富,表达更含蓄,也更深厚。
7、小结
诗歌描写了渡江远游途中所见所感,展现了一幅雄奇壮丽的山水图,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山水的赞美,以及对家乡的思念。
9、比较《次北固山下》与《渡荆门送别》,说说两首诗在写作思路和主题方面的相同点?
10、作业
(1)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赏析颔联与颈联。
《渡荆门送别》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这首诗。
2、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1、熟读诗歌,了解作者、写作背景
2、你觉得诗中的哪些关键词,关键句有深层含义?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了解诗歌的'诗意,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把头脑里想象的诗歌画面描述出来
课堂教学流程设计及学生活动要求
教学过程:
导入:
知识储备:小组交流:介绍作者、两首诗的写作背景(个人展示或小组交流解决,5分钟)
活动一:朗读诗歌,理解诗意
1、朗读两首诗歌,小组自由朗读课文-----小组展示朗读-----其他同学纠正读音-------全班齐读课文(5分钟)
2、初步了解诗歌的诗意,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把头脑里想象的诗歌画面描述出来,(小组内交流----代表展示)(10分钟)
活动二:赏析诗句
1、赏析诗歌《渡荆门送别》:你觉得诗中的哪些关键词,关键句有深层含义?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小组内交流----学生个人展示----其他小组补充点评)(15分钟)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诗人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怀着深情厚意,万里送行舟,(是为自己对故土的依依不舍)从对面写来,越发显出自己思乡深情。诗以浓重的怀念惜别之情结尾,言有尽而情无穷。诗题中的“送别”应是告别故乡而不是送别朋友,诗中并无送别朋友的离情别绪。
活动三:拓展:
收集李白其他的诗歌,体会李白所表达的思想感情(5分钟)
作业:背诵诗歌
教学资料备忘:
背景资料
诗人李白一生足迹几乎踏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写了不少歌颂祖国壮丽河山的名诗佳篇。这首诗是诗人于开元十三年(725)辞亲远游,出蜀至荆门时赠别家乡而作。诗人从“五岁诵六甲”起,直至二十五岁远渡荆门,一向在四川生活,读书于戴天山上,游览峨眉,隐居青城,对蜀中的山山水水怀有深挚的感情,这次是诗人第一次离开故乡开始漫游全国,准备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
《渡荆门送别》教学设计3
【设计理念】
1.由于中考文言诗词重在考查学生背诵以及名句名篇的默写情况,因此我在授课的同时注重名句的引入及新诗的背诵,所以在设计课堂导入这一部分时我特意以诗歌本身所具有的魅力牵引学生“披文入情”,再辅以优扬的音乐,让他们能够身临其境。
2.诗歌重在诵读。因此运用多样的诵读方式,引导学生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着重讲解第一首诗,教会学生学习方法,然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第二首诗。
3.诗歌中的名句是中考考查的重点,因此名句的理解与讲授将成为课堂的重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有节奏、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诗文;2.理解、赏析文中佳句,积累名句,体会古诗词的意境美。
过程与方法: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想象作品所描绘的意境或用笔把诗词中的画面画出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文的学习,学生可感受到诗词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教学重点】1.有节奏、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诗文;2.体会古诗词的意境美;3.理解并积累古诗词中的名句。
【教学难点】1.诗词中有关名句的理解、赏析;2.理解作者在作品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活动准备】熟读两首诗,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查找有关资料。教师准备录音机、课件、投影仪及适合的背景音乐。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授以方法
教师用深情的语言引出本课所要学习的课文,并提示方法:吟读诗句,感知内容;品读诗句,感悟意境;说读诗句,感受思想。让学生带着方法先来学习王维的边塞诗。
二、听读诗文,插入背景
(一)播放录音。请学生听范读,注意字音、节奏、轻重、语气、语调及情感。特别提示:塞、骑、都、燕这几个多音字的读音。
(二)了解作家作品。让学生说说作者当时是在什么情况下创作出这么优美的诗篇的,引出诗人及其创作背景。通过预习让学生说说自己眼中的王维和李白。然后用多媒体展示王维及李白的资料及创作背景。
三、吟读诗句,感知内容
(一)自由读。让学生尝试用各种朗读方式来诵读全诗。如,个人朗读、集体合诵、男女配读、配乐朗读等。
(二)个别读。请个别学生或小组内的学生以不同方式在同学面前展示朗读才能。
(三)感知内容。1.学生对照注释,解词析句,理解诗歌内容;2.思考《使至塞上》写的是什么情景?又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预设:写了奇特壮美的边塞风光。表现了作者对祖国边疆的热爱和出使塞外的自豪,也流露出遭受排挤的幽微难言的情感。)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不同方式的朗读,理解诗歌内容,把握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品读诗句,感悟意境
问学生喜欢这首诗的哪一句,试和小组同学品析交流。
(一)“征蓬出汉塞,归燕入胡天”。
引导学生说说“征蓬出汉塞,归燕入胡天”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含义及蕴涵作者怎样的感情。
比喻,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翅北飞的大雁一样进入“胡天”。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泊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蕴涵了作者被排挤出朝廷的惆怅,暗写自己内心的激愤和抑郁,与首句的“单车”相应。万里行程只用了10个字轻轻带过。
(二)“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1.引导学生用语言描绘一下这幅图画,也可用笔简单地勾勒一下。
可从画面、线条、色彩方面点拨学生。如:
画面上:从天边的落日到空中的烽烟到地下的河流,从近处的烽烟到远处的夕阳再到绵延无边的大漠,景物虽少,但空间阔大,层次丰富。
线条上:一望无际的大漠,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寥寥几笔,勾勒出景物的基本形态,仿佛抽象派的作品。
色彩上:大漠黄沙漫漫,黄昏橘红色的夕阳收敛了光辉,照映着波澜不惊的闪着白光的河水,沙漠上升起一缕白色的烽烟,直上高空,色彩丰富,雄浑辽阔的边塞风光如在眼前。
2.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你能说说这句诗的意境吗?
大漠茫茫无边,在这纯然一色、荒凉无边的背景之上,那烽火台上燃起的一缕白烟直上云霄,显得异常醒目。“孤烟”两字能状其神韵,“孤烟”之后随一“直”字,使景物显得单纯简净。“长河落日圆”写出了苍茫的沙漠,没有山,没有树,只有黄河横贯其中。视野所及,大漠无边无际,黄河杳无尽头。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将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对广阔的自然景色的描绘中,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艺术特色。(可结合课后练习三来谈,意思正确即可,不要求统一。)
(设计意图:掌握对名句的理解赏析,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五、说读诗句,感受思想
(一)你们的描绘让我身临其境,仿佛看到那幅雄浑辽阔的边塞风光。那你是否想过能描绘出这样开阔壮美画面的人,会拥有怎样的胸怀呢?(豁达开朗。)
(二)仅仅是豁达开朗吗?能否结合诗中的字、词、句体会作者当时的心境?
(预设:可引导学生抓住“单”、“孤”、“征蓬”等字、词体会作者当时的感情,能够说出类似“孤寂”、“荒凉”、“消沉”等即可。)
(三)这首诗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预设:表现了作者对祖国边疆的热爱和出使塞外的自豪,也流露出遭受排挤的幽微难言的情感。)
(四)让学生带着对诗歌的体会再次诵读此诗。并选择喜欢的语句背诵,提示学生注意字形的书写。
六、小组合作,自主学习
教师把学生从王维诗之宏大、诗画一体的风格特点引到李白的诗上。让学生运用上一首诗的学习方法自学《渡荆门送别》,点拨如下:
(一)一组学生可从朗读方面来学习。谈节奏、重音、语气、语调。感知内容,引导回答《渡荆门送别》写的是什么样的景?
(预设:描绘舟过荆门时所见的.景色,细致入微地刻画了长江江面开阔、两岸平旷的景色。)
(二)二组学生可从语言品析方面入手。
1.教师可引导学生想象一下“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的画面,说出自己的感受。
(预设:用游动的视角描写景物,前句形象描述了船出三峡、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的特有景色: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巧妙地将静止的山岭描绘出充满动感与空间感的活动画面。后句写出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写荆门一带平原旷野辽阔高远的景色。这两句把生活在蜀中的人,初次出峡,见到广阔平原时的新鲜感受极其真切地写了出来。允许学生自由发挥,言之有理即可。)
2.引导学生说说颈联描绘了怎样的意境。
(预设:“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是先以水中明月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再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诗人以移步换景的手法,从不同角度描绘出长江的近景和远景,奇妙多姿。)
(三)三组学生可从情感上把握。
1.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写长江两岸的景时,他的感受是什么?那么他想抒发怎样的情感?
2.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本诗抒发乡愁的是哪一句?写景的又是哪几句?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预设:“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从景物方面着笔,表现出作者浓浓的乡思。“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是按由远到近的顺序写的。)
七、拓展延伸,积累名句
通过李白这首送别诗,提问学生还知道哪些与月相关的诗句,或者还知道那些送别诗。
(预设:如:明月几时有、举头望明月、月下一壶酒等;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李白的《赠汪伦》《送孟浩然之广陵》等。)
八、自主选择,书写作业
喜欢文学的你,可以挥动手中的笔,用优美的语言,描写这两首诗中你认为最美的景色;喜欢绘画的你,可用简单的线条勾勒出你心中最美的图画;喜欢背诵书写的你,还可用最直接的方法背诵默写这两首诗;喜欢交流的你,可把你的想法发送到老师的邮箱里,我们继续畅谈。
《渡荆门送别》教学设计4
(一)教学目标:
1.结合字词,想象画面,感受意境,体会诗人情感(重点)
2.同题扩读,体验本课学习的鉴赏方法
(二)教学过程:
课间播放歌曲《渡荆门送别》,交流有关李白的知识。
1.初读诗歌,说说感受
①导入:同学们,课间我们听的是吟唱版的《渡荆门送别》。每当乐声乍起,歌韵初扬,我就心醉神驰,仿佛已经穿越千年的时空隧道,和李白在荆门的长江上把臂同舟共游了。
②介绍荆门山:荆门山在现在湖北宜都西北长江南岸,与北岸虎牙山对峙,形势险要。人们常把荆门山称作“蜀楚咽喉”。等到长江冲出峥嵘突兀的荆门山口,才真正流入江汉平原地带,水面骤然变得宽阔,江流也随之显出舒展奔放的姿态。
③介绍诗人:(出示幻灯片)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李白
那一年,李白25岁,第一次离开故乡蜀地,此时舟出荆门山,故乡在身后,他乡在眼前,人生的征程与壮游从此开始。今天我们来学习记录这段旅程的诗歌《渡荆门送别》。(板书课题)
④自由朗读诗歌:用一两个词语说说自己的阅读感受。
提示:豪迈、雄健、壮阔、深情、富有想象等。
⑤根据学生的感受,朗读全诗。可以有不同的朗读处理,用最能渲染自己体会到的情感的方式演绎《渡荆门送别》。
2.想象画面,领略意境
①再读诗歌,想象画面:
苏轼赞王维的诗画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其实高明的诗人都是善于营造画面的。(板书诗中有画)
朗读全诗,闭上眼睛回味,诗人为我们呈现了哪些画面?
(可以采用“男生读一二联,女生体会;女生读三四联,男生体会”的方式进行。)
②根据想象,展现画面:
同学们的脑海里已经有了依稀的画面,让我们和诗人的心灵靠得再近一些,走到画面里去。来,我们化身为李白吧!
(出示幻灯片)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示例:我看见天险雄秀的荆门山渐渐远去,漫长的水路把我带到了楚地,家乡已经十分遥远,眼前是平阔的江面。我心里充满憧憬,就要去新天地闯荡,迎接我的会是怎样的舞台?
③梳理想象,找出依据:
根据示例,找出想象在诗歌中的依据。
渡:(水路)
远:(家乡已经十分遥远了)
“渡远”与“远渡”比较:“渡远”有主动追求闯荡之意,“远渡”显得平实。荆门:(天险雄秀);外:陌生场地;游:去新天地,内心憧憬。
④仿照示例,呈现画面:
如果我们想象的画面能够把握诗人的内心世界,引起大家的联想,那应该说就是非常成功的。现在请大家仿照老师的例子,小组合作,选择一联,展开想象,用第一人称来描述此情此景。(提醒第三联画面有时间的变化,夜晚我看见……黎明我看见)
⑤评析画面,落实想象:
采用以下的方法评析想象的是否合理。内容上看想象是否有据;形式上可以采用一个小组展示后,自己小组找理由证明,其他小组评价;或一个小组描述后,请其他小组说说其想象的依据。
⑥小结:“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歌”。我们用自己丰富的想象了解了诗歌所营造的情境画面,也触摸到了诗人憧憬、豪迈、喜悦、依恋的心灵。
(板书画中有情)
(三)品味余味,体悟情感
以小组讨论的方式,比较本首诗与传统送别诗的异同,充分体会诗人的感情,解决下面的问题。
1.《渡荆门送别》是传统的送别诗吗?
提示:送别有友人,诗中却没有“友”。
2.回顾李白的送别诗
提示:“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送孟浩然之广陵》)、“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送友人》)
3.本诗中的“送别”之意体现在哪里?
提示:末句。和传统的送别诗不同,送别诗人的不是朋友,而是——故乡的水,这样的送别实在是别具一格。
4.有些版本里,“怜”也写作“连”,朗读体会哪个版本更好
“怜”与“连”比较:
提示:“连”只有联系之意,缺少人与物的融合。“怜”是互相的,故乡爱诗人,诗人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补充资料:青莲乡的通口河与平通河,汇流成涪江经嘉陵江注入长江。
5.感受末句的委婉情味
李白自5岁开始读书,15岁学习剑术,直至25岁远渡荆门,一向在蜀地生活,此次出行,面对流过蜀地的江水,不禁产生故乡情。但诗人为什么不直接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本无感情的故乡水怀着深情厚意,恋恋不舍一路护送,万里相随呢?
提示:原文委婉尽致,极有情味。李白赋予了自然江水情感和生命力,流水似乎也变得多情,世界因诗人的多情而呈现为多情。
6.这一份对故乡的多情,并不仅仅在尾联体现,而是贯穿整首诗。诗中哪些地方也体现了“送别”之意?
从:本意“作”,不妨释“顺”或“随”,李白驾船顺着流水来到了荆门,逆水回望,家乡的渡头无影无踪。流水陪伴之意可咀嚼。
随:船在动,山一路跟随着动,一直跟随到荆门山,才与我告别。
入:长江一直流入天地的尽头,会一直看着作者奔向前程,而无论李白走多远,故乡的山水都会装在他的心中。
仍:始终,回应上文,说明以上所写之景,皆与“故乡水”有关。明月是江心的明月,云朵是江上的云朵,作者的视野,始终没有离开故乡的水。
小结:清代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评论道:“诗中无送别意,题中二字可删。”(清·沈德潜《唐诗别裁》)现在我们可以告诉沈德潜送别之意不仅有,而且还很浓。长江是一根弦,青山、秀水、明月、彩云便是长江弦上奏出的雄伟奇丽的歌。游子即使远行千里,也一定不会忘记故乡。这种浓厚的情意在短短几个字中便尽显无遗,真可谓“言有尽而意无穷”。
诗中有画,画中有情。我们走进了一个情景交融、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这个空间便是意境,它引发我们的遐想,触动我们的灵魂,也能体悟诗人的情感。让我们用朗读再一次进入那一幅幅富有情感的画面吧。(板书:意境)
(四)拓展阅读,把握诗意
李白曾三渡三峡,每一次都关系着他的前途和命运。同样是写三峡,情感却不尽相同。我们透过诗歌呈现的画面,来感受流淌在字里行间的情。
1.拓展一:联系学生熟知的李白诗作。我们熟知的《朝发白帝彩云间》一诗,是李白获罪流放时接到大赦的'诏书,他快乐得像个孩子,口占一绝:(出示幻灯片)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早发白帝城》
学生朗读,简单交流从文字中体会到的情感。这里的喜悦之情合着流水都洋溢在诗句中。
2.拓展二:此前一年,流放时李白所写的《上三峡》却写尽了时光难度,逆境难熬的心情。(出示幻灯片)
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巴水忽可尽,青天无到时。——《上三峡》
学生朗读,简单交流从文字中体会到的情感。
3.拓展三:(出示幻灯片)王国维说,“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王国维《人间词话》)
这种“真”是可以检验的,即能否让人具体感受到。李白是以生命的激情来面对山水的,他笔下的山水无不融入了诗人强烈浓郁的情感基因,因而放射出动人心魄的个性美。情感出境界。
小结:(出示幻灯片)“读诗的好处,就在于可以培养我们有一颗美好的活泼不死的心灵。”(叶嘉莹)
今天我们透过诗歌的语言,融入自己的想象,通过品读画面,感受到了诗人的喜、悲、欢、苦,触摸到了一个鲜活的生命,我们的心灵也变得丰富起来。这就是诗歌带来的魅力。
轻舟载着他超凡脱俗的诗魂远去了,而悠悠的长江水,永远在人们心中奔腾。来,让我们送送李白,再一次吟咏《渡荆门送别》。
《渡荆门送别》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学习《渡荆门送别》。
2.过程与方法:
在自读自悟,合作探讨中理解诗词的思想内容及主旨,能准确流畅地背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正确体会作者在诗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渡荆门送别》一诗是一首描写祖国壮丽山河的诗篇。在“故乡水”送行的深情祝愿中,化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大好前程的憧憬。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体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难点:激发学生想象,再现诗歌画面,深刻体会景物描写中蕴含着的深厚的情思及对“送别”的理解。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学习古诗。
(二)学习《渡荆门送别》。
1.学生自由读古诗,初步了解诗意。
2.放录音,营造气氛。
3.《渡荆门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交代了什么?
明确:远渡的地点和此行的目的。
颔联写景,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是从什么角度来写景的?
明确:描写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色,画出一幅气势磅礴的万里长江图,写的是远景。
4.这一联中有一个字用得好,找出来谈谈它好在何处。
明确:“随”字将群山与原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切地表现出来,写活了,给人们以空间感和流动感。
5.颈联则变换视角,描写长江的近景: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请谈谈这联诗所描绘的意境。
明确:“月下飞天镜”是月夜俯视所见。明月本在天上,倒映在流速缓慢的'长江水中,好像从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云生结海楼”是白昼眺望所见。天上云彩,层层叠叠,构成海市蜃楼。
教师补充:云多,则天空高远,反衬原野低平、江岸辽阔、两岸平旷的景色,在自然美景中融进了诗人初次见到平原时的新鲜、欣喜的感受和体验。
6.从尾联来看,这首送别诗是否是为朋友送行?
明确:不是,是告别故乡。尾联中的故乡水是指流经故乡的水,“万里送行舟”指的是如今怀着深情厚意载我远行。诗人初次离开故乡,确实有些依依不舍,但不说破。从对方来写,说故乡水有情,不远万里,依恋不舍送我这个远别故乡的人到楚地。
7.尾联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明确:抒发了思乡深情。
8.通过合作学习,研究探讨:
(1)李白的《渡荆门送别》是如何在浪漫主义风格中透着新奇的?
这首诗五、六两句在李白浪漫主义风格中透着新奇。这里的新奇不在描写景色的本身而在它的托意。“月下飞天镜”,“下”字是动词,说月亮下来了,影子落在江水中。圆圆的月亮,像一面镜子。镜子从哪里来的呢?从天上飞下来的。天上一个月亮,水中一个月影,上下生光,照得大地的一切晶明透亮。古诗:“何当大刀头,破镜飞上天。”本诗却从相反的方面来运用它新奇的想象。“云生结海楼”,诗人看到天空云彩的奇幻变化,产生无穷想象。“海楼”即“海市蜃楼”。这种自然现象的产生,是由于光线在大气中的折射,在大海或沙漠的上空,有时忽然出现像城市的奇幻景象,古代人的科学水平低,惊为神怪,认为是海中的蜃(蛤蚌之类)吐气结成的。江汉平原上空并无这种自然现象。诗人所指的是天边云彩各种奇异的形状,仿佛也产生了仙人楼阁似的。为什么平常的月景和浮云能引起诗人这么大的兴趣?因为在崭新的环境里认为一切都是新奇可喜的,就产生了敏锐的感觉。过去诗人一直在四川生活,读书于戴天山上,游览峨眉,隐居青城,所熟悉的是蜀中的山山水水。如今渡过荆门,山渐消失,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诗人的感觉自然新奇了。
(2)李白《渡荆门送别》中“送别”有几种理解?
课本提示中说是诗人青年时期出蜀赠给送别的友人的诗,沈德潜《唐诗别裁》评此诗说:“诗中无送别意,题中二字可删。”到底哪种理解更合适?
这首诗的确写的是送别,不过是送李白者仍在舟中,而诗人李白已经上岸了。诗人与朋友在长江千里舟中相伴来到荆门,现在李白离舟上岸,在告别的时候说“可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因为李白自己不能再相送,就寄托意于江水,只有它能代为送客,江水滔滔,朋友继续推舟前进,自己上岸,更代为舟中朋友感到寂寞,以后,只有故乡江水依然相送,凭这寄托彼此的乡情友谊。至于课本提示和沈德潜评价的理解,当然也有它的道理。
9.小结
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一诗是一首描写祖国壮丽山河的诗篇。诗中并无送友的离情别绪。当时,年轻的诗人,怀着“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壮志,展望前程,自不免心情激动,祖国壮丽的山河,更增添了生活的光彩。全诗一气直下,如大江奔流,格调轻快,意境高远,想象瑰丽。中间两联,尤以颔联为佳,气象博大,气势飞腾。“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形象地描绘了船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壮丽多姿的景色,反映了诗人的开阔胸怀和奋发进取的精神。“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以水中月明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艺术效果十分强烈,历来被称为不朽的佳句。在“故乡水”送行的深情祝愿中,化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大好前程的憧憬。这种奇想,言尽意远,韵致清扬。
(三)齐读,背诵这首诗。
(四)结束课程。
【板书设计】
渡荆门送别
李白(唐)
首联交代旅程;
颔联喜悦开朗;
颈联新奇景色;
尾联思念故乡。
《渡荆门送别》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这首诗。
2、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整体感知,教师范读
三、学生听读,注意字音、节奏并自由朗读课文。
四、赏析这首诗
第一联“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荆门,山名,在今湖北省宜都县西北长江南岸。与北岸虎牙山隔江对峙,形势险要,历来有“蜀楚咽喉”之称。楚国,今湖北一带在春秋战国时期都属于楚国。李白这首诗是写于青年时期,即乘船顺江离川之际。此时李白才二十四岁,是第一次离开家乡,比起他以后的走南闯北、浪迹天涯的一生游历来说,荆门之行实在算不得什么,可的确是他生平第一次走这么远的路,又是乘船走水路,所以路途就显得格外遥远而漫长。到达荆门山下时,蜀中家乡的山川已不复在望,所以不论是在地理上,还是在心理上,都觉得离家乡已经十分遥远了,因而这首诗的头两个字就是“渡远”,他感到来到了一个与家乡完全陌生的地方,从蜀入楚,他在心理上,是把荆门山当做家乡的最后一个标志,通过这座山,就走出了家乡,所以叫“荆门外”。第一句这五个字两组词的确说明了李白的做诗虽然天纵豪情,但是一旦写起律诗来,同样是非常注意字斟句琢、中规中矩的。
第二联开始描写楚地的山川景物,“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大江流到荆门山时,地势已经渐趋平缓,眼界也随之开阔起来,大荒,是辽阔无边的原野。李白刚刚从两岸高山夹峙的三峡中出来,随着江船的东下,身后蜀中的群山已经越去越远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江汉平原,而长江从落差极大的三峡奔泻而下,至此也渐次平静下来,浩浩荡荡地流向这一片广袤的新天地。这一联是李白写景的最著名的句子,一般来说,李白的名句都是抒发内心的满腔豪情的,如“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吟天姥吟留别》),都张扬着极其强烈的个性光芒,使人一望便知是李太白的情怀与风格,而无人能望其项背。不过这一联却纯粹是写景,而且与杜甫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旅夜抒怀》)句式相近,用词相似,气势相当,同为唐诗中最华彩的乐章,而被许多评论家放在一起相提并论。我们知道,李白的精神世界是最容易为山川景物所打动、所感染的,当他突然面对一个与自己二十多年来所熟悉的巴山蜀水完全不同的楚地的“平野”和“大荒”时,不但在视野上大为开阔,而且内心感到一种无形的震撼,充满了喜悦,他要迫不及待地随着大江一起,带着自己年轻浪漫的心和建功立业的情,扑向这一片崭新的天地,“山随平野尽”,预示着作者在船到荆门山时,已将巴山留在身后,已把在蜀中生活的一页翻了过去,留在了记忆之中;“江入大荒流”,是望眼远眺,楚天辽阔,境界超远,宣告了诗人在即将进入楚水之际,已经在憧憬一种全新的人生历程,要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忍不住跃跃欲试、大显身手了。这一联实际上既是写景,同时也是一位有着远大抱负的旷世英才,面对新生活,走向新世界时的真情告白呀!
第三联“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然是写景,不过用的是远近结合、虚实相间的写法。飞天镜,天空中飞落的镜子。海楼,即现在所说的“海市蜃楼”。荆门山以下,江流减缓,夜幕降临,在平静的江面上,可以看到有一轮明月的影子在波光中浮动,明月与江水同时出现在笔下,都是李白最喜爱的入诗的景物。月亮在这个夜晚,也不安心于独自呆在寂寞的广寒宫了,她从天上“下凡”来到了人间,跳入了江中,浮上了水面,宛如一面明亮的镜子,她随着江面的涟漪而愈发显得摇曳生姿,并且与江船一起结伴前行,是那样的情意绵长,含情脉脉。写过柔美的夜景,李白意兴未尽,大笔一挥,又勾勒出绚丽的日景,“云生结海楼”,月落之后,黎明降临,天空彩云,舒展起伏,变幻万千,不时出现海市蜃楼般的奇观。可以断定,初出四川的李白此时肯定没有见过真正的海市蜃楼,但是他却大胆地运用这一在沙漠中才会出现的景物,来形容他面前那无限高远的荆楚天地间变化莫测的景象。其中所传达出的最重要的信息,就是李白此时那种出得峡来以后,豁然开朗的心胸与跃跃欲试的豪情。“飞天镜”也好,“结海楼”也好,在崇山峻岭、江水湍急的三峡之中,是不可能领略的,现在不论是夜晚,还是晴日,都可以“极目楚天舒”了,以明亮如镜的月影反视江流的平缓,用层出不穷的云楼衬托江天的辽阔,这一联,一上一下,一远一近,白昼夜晚,明月彩云,把作者本人一直生活在蜀中,初次出峡,见到广漠平原时的欣喜与振作一览无遗地合盘托出,使人们既欣赏了大自然的奥妙,又体会到了诗人那充满年轻活力的脉搏,写景即是抒情,状物更是言志,从颔联和颈联这四句诗中,你能说年轻的李太白不就已经俨然成为一个融情入景的行家里手?
全诗的最后一联也写得十分精彩,“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正当李白陶然沉醉于荆楚大地神奇旖旎的风光而思绪万千之时,船外那无语东流的江水却不知怎的,引发了他思乡的情怀。李白从小在蜀中长大,从“五岁诵六甲”开始,遍访蜀中名山,早年读书于江油县的.戴天山中,后来又游览峨眉,隐居青城,对蜀中的一草一木,都怀有深挚的情感。现在“辞亲远游”,乘船离开四川,如今已经远离故土了,心中难免依依不舍,而这种对家乡的留恋之情一时又无处宣泄,结果聊胜于无地在江水中找到了寄托,他不说自己对家乡的思念,却说从家乡来的江水一路上对自己殷勤呵护,万里护送,这种看似无情却有情的写法使得全诗在结尾处显得分外凝重含蓄。王夫之在《唐诗评选》中说这联结句“得象外于圜中,飘然思不穷。”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言有尽而意无穷。不过全诗直到结束也没有一个字提及“送别”朋友的离情别恨,看来这首诗并不是什么赠别朋友,而是诗人自己在远离故土之际向家乡告别,所以,清人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说这首诗题中说“诗中无送别意,题中(送别)二字可删。”以这种形式来告别自己的家乡,除了李白之外,还真找不出第二个人了。
五、问题探究
1、《渡荆门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交代了什么?
提示:——远渡的地点和此行的目的。
2、《渡荆门送别》颔联写景,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是从什么角度来写景的?
提示:描写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色,画出一幅气势磅礴地万里长江图,写的是远景。
3、这一联中有一个字用的好,找出来谈谈好在何处。
提示:“随”字将群山语原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切的表现出来,写活了,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
4、颈联则变换视角,描写长江的近景,谈谈这联诗所描绘的意境。
提示:“月下飞天镜”是月夜俯视所见。明月本在天上,倒映在流速缓慢的长江水中,好像从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云生结海楼”是白昼眺望所见。云多,则天空高远,反衬原野低平、江岸辽阔、两岸平旷的景色,在自然美景中融进了诗人见到平原时欣喜的感受。
5、尾联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提示:尾联中的故乡水是指流经故乡的水,“万里送行舟”指的是故乡水如今怀着深情厚意载我远行。用拟人的手法,借写故乡水有情,不远万里,依恋不舍送我远别故乡,表达了诗人离开故乡时依依不舍,思念故乡的感情。
6、抒发作者乡愁的是哪一句?
提示:“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从景物方面着笔,表现的是作者写出浓浓的乡思。
7、写景的句子是哪几句?是按什么顺序描绘的?
提示:“山随平野尽,江人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是按由远到近的顺序写的。
8、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诗句,并说说理由。
提示:“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前句形象描述了船出三峡、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的特有景色: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巧妙地将静止的山岭描绘出充满动感与空间感的活动画面来。后句写出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写荆门一带平原旷野寥廓高远的景色。这两句把生活在蜀中的人,初次出峡,见到广阔平原时的新鲜感受极其真切地写了出来。景中蕴藏着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
9、全诗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提示:通过对长江两岸秀丽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开阔情怀和奋发进取的精神,同时表现了诗人对故乡山水的无限眷恋、思念之情。
六、齐读,背诵这首诗。
七、课堂小结
李白的《渡荊门送別》诗历来为诗坛所注目,这不仅是因为第二联写得气势非凡,大气包举,更是因为全诗充滿了一种无人可及的浪漫情调。开头写荆门一带的江山形势,尤其着力描写了长江出三峡、入平原的浩荡之势。全诗以“渡远”始,以“送行”结,从开篇到结尾一气呵成,給人以回肠荡气的美感享受,丝毫沒有送別诗所慣有的感伤与悲凉,是千古奇诗。
八、布置作业
1、欣赏此诗,选出有错的一项 ( )
A、“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的景象是立足于行舟上的所见。
B、“天镜”与“海楼”分别指的是水中明月和海市蜃楼。
C、这首五言律诗是一首送别诗。写的是诗人送别友人。
D、“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表达式了诗人对故乡的留恋。
2、用文字把自己阅读这首诗的感受写出来。
第三篇:渡荆门送别教学设计
《渡荆门送别》教学流程
星光中学
一、导入
师:同学们,在我国唐代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诗人,下面老师就请大家根据老师的提示猜一猜这位诗人他是谁。(课件1出示)看来大家对李白非常了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首诗《渡荆门送别》(课件2展示课题)。
二、了解背景(课件3)
我们来了解一下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大家把它读出来。通过背景,你获得了那些信息?(第一次出蜀、看到了长江沿岸的美景、心情兴致勃勃、五言律诗)
三、整体感知
1、现在请大家欣赏这首诗的配乐朗诵,注意听清字音和节奏。(播放录音)
2、下面老师再给大家范读一下这首诗。(老师读)
3、请同学们学着录音或者老师的样子读这首诗,注意要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还要读出情感。(学生读)
4、谁来试着给大家朗诵一下这首诗。(抽生读,其余学生评价)
5、学生齐读。(看来集体的力量就是强大,大家读得非常好!)
6、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再读这首诗,在读的过程中解决大屏幕上给出的三个问题。开始。(学生读、翻译)
(翻译:从荆门山外渡江,远去古老的楚地漫游。巴山尽头现出平川,长江沿着旷野奔流,明月映入江水,如同飞下的天镜,云霞似海市蜃楼,气象悠悠。无限爱恋我的故乡山水情意深深送我万里行舟。主要内容:这首诗写李白出蜀至荆门来到楚地时所见的景色及自己的感受。首联:交待行程和目的)
四、研读赏析
1、既然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写作者在行程中所见的景色,那请你快速找出诗中写景的句子。找出来了吗?那就大声的把它读出来。(课件出示这几句)你能具体地说说诗人描写了哪些景吗?也就是这首诗当中诗人所使用的意象。看谁最先找出来(山、平野、江、大荒、月、镜、云、海楼)你真棒!找得又快又全!接下来请你给每个意象加上一个修饰词。我们分小组来完成这个任务。前两个第一组加、江和大荒2组加、月和镜3组加、云和海楼4组加,看哪个小组最先完成任务。
2、加完了代表展示出来。
3、我们常说“诗中有画”请你发挥想象把刚才加上修饰词的景物连起来,试着让它变成一段写景的句子。看你能不能让我们从你的描写当中感受到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先试着跟你的同桌说一说,最后再展示()感谢李白也感谢你为我们带来了这么美的画面。让我们再次把这两联读出来。
4、国学大师王国维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那从这些壮美的景中,你感受到了李白哪种情怀?(兴致勃勃、豪情万丈、青春的蓬勃朝气、热爱家乡、对祖国河山的赞美)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具体的说一说。
5、除了这些情感,还有其它的感情在内吗?你从哪一句可以看出来。
从这一句你看出了什么?(作者对养育过自己的故乡的依恋之情)作者直接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了吗?(没有)那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这句诗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拟人)(江水流过的蜀地就是曾经养育过他的故乡,初次离别,他怎能不无限留恋、依依难舍呢?但诗人不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一路护送,万里相随,从对面来写,越发显出自己的思乡情深。)
6、欣赏了奇丽的景,感受了诗人的情,现在你来归纳概括一下这首诗的主题思想。
7、小结
同学们,李白的《渡荆门送别》如同一幅幅优美的画卷,朗读吟诵间,我们仿佛置身于雄奇瑰丽的长江中游一带,赏那“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的奇景。读诗是一种极好的人生体验希望大家以后能广泛涉猎,都更多的好诗,让你的生活更加充实!
第四篇:渡荆门送别
《渡荆门送别》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这首诗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及语言风格。
2、了解把握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
1、体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
2、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想像,再现诗歌画面,深刻体会景物描写中蕴含着的深厚的情思经及对“送别”的理解。教学方法
1、朗读教学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
一、导入新课,介绍作者。
李白,字太白,唐代诗人,是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自号青莲居士。〖拓展〗:欧阳修六一居士,李清照易安居士,白居易香山居士,苏轼东坡居士。
二、朗读《渡荆门送别》。
1、教师朗读或学生听录音。
2、学生自读,初步了解诗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指名学生读,要读出思想感情,齐读诗歌。
三、分析诗歌
1、《渡荆门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交代了什么?
——远渡的地点和此行的目的。
2、颔联写景,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是从什么角度来写景的?——描写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色,画出一幅气势磅礴地万里长江图,写的是远景。这一联中有一个字用的好,找出来谈谈好在何处。
“随”字将群山语原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切的表现出来,写活了,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尽”字表达了刚从三峡中出来的诗人顿时喜悦开朗的心情。
——“入”字用得贴切,是对前途的展望,大江无阻挡地流向远方,空间广阔,打开了诗人眼界,奔腾着诗人的想像,洋溢着诗人青春蓬勃的朝气。
诗人出了三峡后看到的是一望无际的平原和广阔的江面,而在荆门以西作者见到的是什么样的景象呢?用郦道元《三峡》中的句子回答。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3、颈联则变换视角,描写长江的近景,谈谈这联诗所描绘的意境。
——“月下飞天镜”是月夜俯视所见。明月本在天上,倒映在流速缓慢的长江水中,好像从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云生结海楼”是白昼眺望所见。云多,则天空高远,反衬原野低平、江岸辽阔、两岸平旷的景色,在自然美景中融进了诗人见到平原时欣喜的感受。
4、尾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从尾联来看,这首送别诗是否是为朋友送行?
故乡水是指流经故乡的水,“万里送行舟”指的是故乡水如今怀着深情厚意载我远行。用拟人的手法,借写故乡水有情,不远万里,依恋不舍送我远别故乡,表达了诗人离开故乡时依依不舍,思念故乡的感情。
四、品味情感
全诗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通过对长江两岸秀丽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开阔情怀和奋发进取的精神,同时表现了诗人对故乡山水的无限眷恋、思念之情。
总结。
——《渡荆门送别》一诗是一首描写祖国壮丽山河的诗篇。结尾缘江水而生发遐想,在“故乡水”送行的深情祝愿中,化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大好前程的憧憬。说白了就是“水送人,人思乡”。
登岳阳楼(其一)陈与义
教学目标:
1、在多次诵读的基础上理解诗歌内容。
2、在品析诗歌的过程中读出诗人蕴涵的深切感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品析诗歌的过程中读出诗人蕴涵的家国之恨和身世之怀。
一、导入:
江南有三大名楼: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而其中素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盛誉的岳阳楼,以其雄伟的气势和巍峨壮丽的风采,古往今来吸引了许多文人墨客登楼抒怀。孟浩然望洞庭,描绘出“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的雄伟景观;范仲淹登高楼,抒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抱负。
宋代著名诗人陈与义也登上了岳阳楼,那么,他又抒发了什么情感呢?让我们赶紧进入今天的课堂。
二、作者简介
请大家看到课本的注释部分,陈与义,字去非,号简斋,是我国宋代著名的爱国诗人。他在北宋时做过官,主要贡献还是在诗歌方面,给后世留下不少忧国忧民的爱国诗篇。
三、读准诗歌
1、自由朗读诗歌。【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只有多读,才能感受诗歌的美。】
2、明确诗歌节奏。【读准字音只是诵读的前提。朗读诗歌,还需注意节奏。尤其是律诗。我们来看一下这首诗的节奏划分。
四、读懂诗歌
1、解释关键词:帘旌、徙倚、凭危、吊古
2、学生根据课文注解大致了解诗歌意思。
3、首联“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这两句交待了岳阳楼的地理位置,以及初次登楼所见之景。
不动的帘旌,表明湖面风平浪静;缓缓下沉的落日,提示着傍晚的安宁。初临此地,面对这样的景色,诗人的心情是沉重的
颔联上句“登临吴蜀横分地”从历史角度介绍了岳阳楼,下句写了在傍晚时徘徊在岳阳楼这个有湖有山的地方。登楼有感,不禁想起了关于岳阳这个地方的故事来,想当年三国时期的吴与蜀正是在此地因争夺荆州而兵戈相见。
诗人没有尽情享受山水之乐,而是用“徙倚”二字展现了诗人的举动,在傍晚时,诗人只在岳阳楼畔徘徊。
再联系一下当时诗人所处的社会环境,那是北宋灭亡三年后,想到这大好河山已经易主,那种爱国之心使得诗人在这里徘徊,这也是思想上的徘徊,想到时局,感慨万千,“徙倚”二字将诗人那满腔愁绪表现的淋漓尽致。
颈联诗人不远万里来到岳阳游玩,靖康之变三年来,自己如今站在楼上还眺望着远方。此处“万里”和“三年”一虚一实,交待了诗人来到此处登楼的路途及具体的时间。
颈联通过叙事抒发了什么感情?
“还望远”不仅仅只是诗人登楼的望远,也是诗人联想当时国家政治危亡,对将来的一种迷茫之感。道出了一个亡国之臣心中的愤懑。表现了漂泊不定的生涯和离乡背井的感慨。
尾联情景相生
“白头”:诗人已届不惑之年,故言。
“吊古”:不说“伤今”,含蓄蕴藉,意味深长。
“风霜”:明指自然事物,实喻社会现实,严峻的政治形势,语意双关。
“老木沧波”既写眼前实景,又是作者憔悴悲愁,饱经风霜的自我写照,同样也是诗人对当时国家政治局势的一种暗示。国破家亡,悲从心来。
总结:诗的四联各主要写了什么?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这首诗通过登楼观感,抒发了诗人辗转江湘、颠沛流离之苦,国家残缺、中原动荡之忧,以及老大伤悲的落寞情怀。
文有文眼,诗也有诗眼,它是一首诗的灵气所在,也往往是诗中最精炼最传神的一个字。
悲 景悲——己悲——国悲
这首诗写了诗人登楼的所见所感,虽是抒写到岳阳楼游玩,但心系国家政事,忧国忧民,借登楼来谱写了一首爱国诗篇。
第五篇:《渡荆门送别》教学设计
《渡荆门送别》教学设计
张玉翠
学习目标:
1.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诗歌的韵律之美。
2.结合背景,借助注释,能够翻译诗歌,体会诗人的情感,把握诗歌的主旨。
一、导入,解题
二、作者简介、背景透视
三、吟读,体会诗歌节奏 吟读,是按照诗的个性来读,诗都具有其内在的节奏和韵律,能按诗的声律抑扬顿挫地朗读,读出情味,体会诗歌的节奏。
读准字音、读出节奏与押韵、注意重音与拖音、读出喜悦开朗心情
四、译读,理解诗歌内容 要求:
一边读诗句一边对照课下注释理解句意。(尽量做到以诗译诗)补充: 海市蜃楼:是大气中由于光线的折射作用而形成的一种自然现象,多出现在夏天海边或沙漠中。
学生活动: 1.读课下注释。2.自己试译。教师出示示范。
五、品读,理清诗歌结构 古诗结构: 首联,起,以叙事为主,交代人、事、物,渲染气氛。颔联,承,承接上文,或写景,或叙事。
颈联,转,诗意转折,如由事及人、及景,别开生面。尾联,合,以抒情议论为主,点明题旨,收束全诗。说话训练:
一边读诗一边说说这首诗的结构。示例:
首联是起笔,交代了远渡的地点和此行的目的。(叙事)颔联…… 颈联…… 尾联……
六、说读,感悟诗歌意境
俄国著名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说:“诗人是用形象和图画说话的,大凡一首好的诗或词,都是诗中有画,具有自己独特的意境、风格。” 学法指导:
说读,是对诗人说话。就是把诗意扩展开来,运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描绘原诗句,可在原诗句的基础上增加很多自己描写的内容,然后对诗人说话。
要求:任选一联,用描述性的语言再现画面,注意写景视角的转换,体会诗人心境的变化。示例:
诗人啊,你着一袭白衣在身,飘逸若仙,怀揣着激情与梦想,乘船沿长江顺流而下,穿过蜿蜒起伏、千姿百态、高耸入云的三峡,来到荆门山外,打算到楚国尽情游览。年轻的你多么渴望能够“南穷苍梧,东涉溟海”,去实现你的“四方之志”。
七、小结 动静结合之美 虚实相生之美 构思巧妙之美 视角变化之美 意境高远之美 借景言情之美
八、作业
1.积累五首送别诗,任选其一进行说读(用描述性的语言再现画面),感悟诗歌的意境。(写在课堂笔记本上)
2.用“一诗四读法”预习《使至塞上》,完成预习笔记。
九、推荐阅读 《唐诗风貌》 《唐音宋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