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王刚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贵州省望谟县岜饶乡绒春民族小学 王刚
教学要求:
1、认识本课生字,会正确书写,能正确读写、理解词语。背诵、抄写最后一个自然段。
2、理解课文内容,在阅读中学习对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的刻画,体会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父母两种不用评价中饱含的爱,感受不同方式表达的爱。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抓住人物动作、语言和心里描写的语句。难点:深入品读感悟,体会作者逐渐理解父母的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感悟的不同表达方式。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掌握学习生字的方法,提高自学生字、新词的能力。
2、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理清文章的脉络。
3、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自己感悟最深的语句。教具准备:
生字、新词卡片、新华字典和有关课文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导语:同学们,当你们一件自己认为完成得不错的作品让爸爸、妈妈欣赏时,他们是怎样说的?又是怎样做的?
今天,我们就要学这篇课文中的小主人公在七八岁时写了一首诗,妈妈的评价是“精彩极了”,爸爸的评价却是“糟糕透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小主人公能否正确对待这两种评价呢?让我们通过学习找出答案吧!
2、板书课文题目——“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出示学习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2)借助字典掌握生字的音、形、义,注意自的书写。(3)联系上下或查字典、词典理解词语。
(4)标出自然段序号,把不理解的语句画出来,与大家讨论。
三、学生按要求自主学习。
四、汇报交流自学成果。
(1)读准字音。(投影生字、新词卡片)
糟糕
巴迪
搂住
自豪
誊写
歧途
腼腆
位置
公司
奇妙
出版
慈祥
谨慎 找出相同结构的生字。
上下结构:豪
誊
置
慈
左右结构:糕
搂
妙
版
祥
歧
谨
慎 半包围结构:迪
司(2)认清字形(3)理解词语。
腼腆:因害羞而神情不自然。
敬仰:敬重仰慕。谨慎:对外界事物或字节的言行密切注意,以免发生不利或不幸的事情。
得意洋洋:形容十分得意的样子。
一如既往:完全跟过去一样。
(3)全文共有17个自然段。
五、总结自学生字、新词的方法。
六、细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
1、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用自己的话简单的说一说。(课文讲了作者在七八岁的时候,写了一首小诗,父亲和母亲对他的作品有截然不同的评价,这两种评价对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最后他从两种评价中感悟到爱。)
2、指名朗读课文,思考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记叙的。(课文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记叙的,有明显的依据:七八岁、几年后、这些年来)
3、讨论划分层次。第一分(第1至14自然段):“我”七八岁写了第一首诗后,对“精彩极了”的评价的反应是“得意扬扬”的,而对“糟糕透了”的评价是反应的“痛哭起来”。
第二部分(第15自然段):几年后正是由于妈妈的鼓励,“我”一直在写作,由于爸爸的批评是“我”学会了修改。
第三部分(第16、17自然段):成年以后,“我”越来越来体会到父母的两种截然不同评价的出发点都是爱。
4、根据划分的层次朗读课文。
七、总结全文
母亲和父亲的评价,影响了巴迪的一生,巴迪开始会理解这两种评价吗?后来理解了吗?巴迪是怎样逐渐理解的呢?下节课我们共同研讨吧!
课后反思:
整体感知课文,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说自己的感悟,从而提高学生的解疑能力。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并积累资金感受深的语句。
2、理解课文内容,领悟作者是怎样逐渐理解父母两种不同的评价中饱含的爱的。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教具准备:
重点语句自子幕投影
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引发深思
1、导语:同学们,你们都是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成长起来的,谁能说说父母对你的爱体现在哪里?
2、老师:听了同学们的发言,老师重点了父母对你们在生活上的关心、学习上的支持。但你们是否感受到另外一种爱的方式?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齐读课文题目。(板书课文题目)
3、大家说说课文题目有什么特点。
过度:父母的不同评价给了巴迪怎样的影响呢?让我们打开课本继续学习课文。
二、精读“童年故事”,体会“我”的情感变化1、2、3、出示学习要求。学生精心学习。
集体交流、汇报母亲的评价及“我”的表现。
(1)母亲的评价:“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多美”和“精彩”是母亲对“我”这首诗的赞扬。)(2)“我”的表现。
我既腼腆有得意扬扬,点头告诉她这首诗确实是我写的。
4、集体交流,汇报父亲的评价及“我”的反应。
(1)父亲的评价: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父亲把诗扔回原处。(“扔”字可以看出父亲的表态与巴迪的期望正好相反。)
(2)“我”的反应。(我把头埋得低低的。诗句有十行,可我觉得他读了几个小时。
三、研读“成长后的认识”,领悟父母的爱
1、指名读课文第15、16自然段。几年过去了,巴迪仍然在写作,父母的评价仍在进行,此时他们有是怎样评价巴迪的呢?
2、个人朗读第17自然段,把你的感受最深的句子画出来,大声读一读,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体会。
3、背诵自己感受深刻的句子。
四、回归课文,总结拓展
1、默读全文,想一想并说一说父亲对巴迪的诗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
点拨:这位父亲也可能认为母亲的鼓励有点儿过分,以致使“我得意扬扬”,在这种情况下,给孩子一些警告,可能有更助于“我”的健康成长。
2、展开讨论,各抒起见。
生活中我们回评价他人,也会被人评价。当你评价他人时,你会认为会在什么情况下说“精彩极了”或“糟糕透了”之类的话呢?
3、总结。
通过我们队课文内容的学习和领悟,我们知道了作者在很小的时候还不能完全了解父母不同教育方法的良心用苦。随着年龄的增长,他越来越能体会到父母不同的爱使他最终走向成功。
课后反思:
根据学生中独生子女居多,抗挫能力差的现状,引导学生理解父亲的评价无疑是教学的重点。
板书设计: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得意扬扬
痛苦 慈祥
爱
严厉
第二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
南康区第五小学 张书伦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父爱与母爱的不同表达方式,理解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包含的爱。
2、懂得成功背后离不开父母的关爱、帮助,学会正确对待赞扬、批评等不同的评价。
3、能以精当的语言表述自己的思辩成果。培养围绕问题情境深入阅读,开展思辩的能力和习惯。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过程预设:
一、借助课题,复习回顾
师:(课前板书:“精彩极了”和“糟透极了”),今天,咱们学习一篇课文(生读课题),预习过课文了吗?能不能用上课题说说话?
二、创设情境,引起思辩
1、师:大家知道本文作者是美国作家巴德.舒尔伯格。这是巴德的有关资料。(投影:介绍作者的主要文学创作成就)你能根据这些材料概括地说说巴德是一个怎样的作家?)文中也有一句话讲到他的创作成就,你能找出来读读吗?
2、创设问题情境,引起思考:
有一次,他的作品荣获了一项国际大奖。站在领奖台上,他感慨万千。按照惯例,他将发表一段获奖感言。获奖感言一般是用来表达谢意的,通过昨天的学习你认为,他在获奖感言中应当感谢谁?
3、探究课文,展开思辩,感受父母的“爱”。
(1)学习1-14自然段,找出母亲赞扬我的句子,研读。(2)再学1-14自然段,找到父亲批评我的句子,研读。(3)师:这样严厉的父亲,这样严厉的批评,以至于让我受不了,让我失声痛哭。那为什么你们认为也要感谢他呢?请同学们再认真读读课文,从文中找到理由。
(4)师:听了你们的话,老师认为,父亲的实事求是的批评也是很重要,他时刻让我保持清醒的头脑,看到自己的不足,然后去修改提高。真应该感谢父亲。
(5)师:对于我的不成熟的作品,母亲用“精彩极了”给我鼓励,父亲用“糟糕透了”给我批评。那么,在这次颁奖大会之后,我拿到刚刚荣获大奖的作品给父母过目,母亲和父亲分别会怎么说呢?(师当作者,生当父亲或母亲,即兴对话)
(6)师小结:板书“爱”。
(7)师:同学们,课文16自然段有几句话,表达了作者对父爱和母爱的理解,你找到了吗?(课件出示)
一个作家,应该说……“小心、注意、总结、提高”(自由读――质疑――讨论:“歧途”是什么意思?文中的“引入歧途”指什么?――齐读)
4、书面练习,概括提升
(1)师:这是文中的我对父母之爱的感悟,学到这儿,你们能不能根据自己的理解,任意选择一题写一写呢?(课件出示填空)“精彩极了”是母亲对孩子的(),母爱像(),它()。“糟糕透了”是父亲对孩子的(),父爱像(),它()。(2)再读作者的感悟。
三、回应开头,问题解决
1、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都知道了,课文中我的成功应该感谢母亲的鼓励和父亲的批评。老师觉得,“我”的成功,还应感谢一个人,你们知道师谁吗?(研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带着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再次朗读这段话,将它铭记于心。
3、完成获奖感言。可在前面所写“理解、填空”的基础上添加内容,组织成获奖感言。
4、学生发表获奖感言,师生共同赏析。
5、总结,劝勉。
第三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
19.“精彩极了”和 “糟糕透了”
当阳市北门小学
李桂香
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2、课题就是文章的眼睛,凝视这双眼睛,你有什么发现?
(1)反义词:既然是一对反义词,我们就要读出不一样的味道,谁再来读读课题。
(2)引号:看来,同学们已经对课文进行了充分的预习。对,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父母对巴迪不同的评价。让我们一起跟随课文,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二、品读感悟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1—14自然段,勾画出父母面对这首诗的不同评价及巴迪的反应,再仔细读读这些句子,看看你从中能体会出什么?
(一)母亲的表现
母亲读完这首诗,有什么表现?学生交流,出示句子。
1、(课件出示: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亮亮地,兴奋地嚷着:“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她搂住了我,赞扬声雨点般落到我身上。我既腼腆又得意扬扬,点头告诉她这首诗确实是我写的。她高兴得再次拥抱了我。)
(1)我们都来读读这段话(齐读),试试从中你读出了母亲怎样的心情?——高兴、激动、兴奋
(2)读文章时可以抓住一句话,也可以抓住一个词来体会人物的情感,母亲的这种心情,你是从哪些词语或句子中读出来的? 学生:眼睛亮亮地,兴奋地
师:真好,你关注到了母亲的眼睛,(点击变红)那是一双怎样的眼睛?(睁得圆圆的、闪闪发光的、炯炯有神的)里面满是——对儿子的赞美和鼓励,为了儿子而激动。因为这双眼睛,母亲的整张脸整个人都充满了光彩。
(3)你看,抓住母亲的神态我们就读出了那份发自内心的喜悦。(板书:眼睛)
学生:嚷、搂 师:她还用动作表达情感,你关注了哪个词?从母亲的动作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这是母亲念完诗后的动作。(板书:搂)(教师提升到:她为儿子的表现感到激动)
(4)母亲是这样赞扬巴迪的?她说了几句话?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学生:惊讶,不敢相信等
2、小结: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分别从母亲的语言、神态、动作中感受到了她发自内心的喜悦和对儿子溢于言表的赞扬,一位慈祥的母亲就这样呈现在我们面前。
3、得到母亲的赞扬,巴迪此时如何?他有什么表现?你从哪些语句读出来的?
课件出示:
(1)我既腼腆又得意洋洋,点头告诉她这首诗确实是我写的。
(2)整个下午我都怀着一种自豪感等待父亲回来。我用漂亮的花体字把诗认认真真誊了一遍,还用彩色笔在它的周围上画了一圈花边。将近七点钟的时候,我悄悄走进饭厅,满怀信心地把它平平整整地放在餐桌父亲的位置上。
学生谈体会,理解“腼腆”并造句。齐读感受人物心情。
(二)父亲的评价
1、此时的小巴迪多么盼望父亲能回来。父亲是怎样评价巴迪的诗的?文中哪些语句写了父亲的评价?
课件展示:“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父亲把诗扔回原处。学生谈体会。
2、想像着语气,老师请一名学生来读读,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父亲? 一句简短的话语,一个简单的动作,就勾画出一个严厉的父亲的形象,和慈爱的母亲构成了鲜明的对比。
3、对比读父母的评价:指一名男生读父亲,一名女生读母亲。教师适时评价。
4、面对父亲的批评,巴迪心情如何?他有什么表现? 课件展示:我的眼睛湿润了,头也沉重得抬不起来。我再也受不了了。我冲出饭厅,跑进自己的房间,扑到床上失声痛哭起来。读着这样的文字,你的脑海里一定会浮现出一些画面,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什么?
从巴迪这一连串的动作中,我们感受到了巴迪此时的伤心、难过。指名读(我知道你此刻一定很难过,来,把它读出来。)
5、小结:课文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将母亲的慈爱、父亲的严厉、以及一个七八岁少年的真实心态,刻画的淋漓尽致,写的多么形象、生动啊!我们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读着读着就能逐渐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与作者产生共鸣。
(三)成年后的认识
母亲的赞扬,父亲的批评,伴随巴迪走过了童年、少年,成年后巴迪成了一位了不起的作家,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巴迪:
1、课件展示:美国著名的畅销书作家。在他68年的写作生涯里,共创作了34部作品,其中13部被拍成电影或搬上舞台。作为知名的编剧、作家,由巴德•舒尔伯格担任编剧的好莱坞影片《码头风云》最为人知晓。在当年奥斯卡12项提名中赢得了8个大奖,他也夺得了最佳原创剧本及编剧奖。
2、成年后的巴迪,是怎样看待父母当初截然不同的评价的呢?请大家默读课文16—17自然段,勾画出自己感触深刻的句子,说说自己的对这些语句的理解。
(1)巴迪认识到父母的不同评价对他成长的作用了吗?(2)巴迪在生活中如何对待和把握父母的不同评价?(3)巴迪读懂了父母的用心了吗? 学生交流,谈体会,读句子。
三、再读课题,总结拓展
现在我们再来读课题,此时你想怎样读课题?为什么?
教师总结:是呀,“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都是父母对我们的爱,让我们一起开心的朗读课题,再次感受这份爱。
第四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
以读为本 读中感悟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 主备:房县尹吉甫镇玉堤小学 张百贵
【课文简说】:课文讲的是作者童年时,父母对他作品的截然不同的评价,这两种评价对他产生的巨大影响以及作者从这两种评价中感悟到的爱。
【设计理念】:本课的教学设计,坚持以读为本,把“读”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通过不同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体会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到文章的表达方法。同时,通过有声有色的读文,使学生更多、更直接地与文本对话,使课堂教学回归语文教学的本色。【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合作,使学生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糟糕、确实、自豪、誊写、敬仰、判断、出版、严厉、灵感、创作、源泉、警告、提醒、谨慎、极端”等词语。
2.引导学生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描写的语句,说说父亲和母亲对巴迪的诗为什么有不同看法。从中体会作者怎样逐渐理解了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说父母两种不同的评价包含的都是爱。【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描写的语句,体会作者怎样逐渐理解了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也就是体会巴迪(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为什么需要两种爱的声音。【教法学法】:自主合作、讨论交流、引导点拨 【教学准备】:生字新词卡片;课件
【课时安排】:四课时(含两课时作业训练)
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合作,使学生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进一步掌握学习生字新词的方法,提高学生自学生字新词的能力。
2.指导学生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理清文章脉络。
3.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找出自己感受最深的语句或段落。【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质疑梳理: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质疑梳理:看到这个题目,你发现了什么?你产生了哪些疑问?或者想了解些什么?激励学生大胆说说,师引导梳理。
【可能提出的问题有:从没看见过这样加引号的课题,“精彩”和“糟糕”意思相对;“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对意见相反的话分别是由谁说的?作者有什么感受?这两句话对作者的成长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3.师顺势过渡导入:(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提出初读目标与要求:
A.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尽量读流利。B.边读边用笔画出本课生字、新词。
C.把自己认为难以理解或者重要的句子或段落做上记号。D.读中思考、读后梳理自主提出的问题:
如:⑴“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对意见相反的话分别是由谁说的?作者有什么感受?这两句话对作者的成长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⑵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主要写了什么? 2.生围绕初读目标和要求自由朗读课文,师巡视。3.检查初读效果:
A.指名读一读画出的生字、新词,师生共同倾听、评价、纠正,达成共识。B.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倾听、评价、纠正,师相机点拨。C.激励学生读一读画出的自己认为难以理解或者重要的句子或段落,师生共同倾听、评价。D.激励学生交流自主质疑梳理的问题答案,师顺势引导学生理清文章脉络、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注:若学生有困难,师可这样引导(预设):时间顺序。童年时,我写了第一首小诗,父母分别给予()和()的评价以及这两种评价对我产生的巨大()并激励我()。】
三、自读自悟、自主学习
1.再次提出自读目标与要求:
A.选择自己找出的最感兴趣句子认真读一读,把自己的理解、体会或感悟写下来和同学交流。
B.学生自读自悟,师巡视参与并个别辅导。
四、巩固训练,促进内化
1.深入朗读最感兴趣句子,写下自己的理解、体会或感悟。2.抄写课后生字并组词。
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通过交流展示,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含着的意思; 2.指导学生通过交流展示,领悟作者是怎样逐渐理解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
3.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师引导学生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理清了……,找出了……,初步概括了……写下了……;这节课,我们来展示交流自己的读书感悟,……
二、小组交流,合作学习 1.出示小组交流提示:
在小组内读一读自己所画的语句,说一说自己的理解、体会和感悟。2.小组交流,师巡视参与。
三、班级展示,品味赏析
(一)激励学生读一读所画的句子,师生共同倾听、评价,师相机点拨。
(二)激励学生交流自己对句子或段落的理解、体会或感悟,师生共同倾听、评价,师相机点拨。
在此过程中,师激励学生自由读文、交流,预设如下,随学生意愿调整:
1、引导学生品读“童年的故事”
读一读课文第一至十四自然段,找一找听到妈妈的表扬和爸爸的批评后“我”的表现及心理活动的的句子。思考:
A.当“我”写了第一首诗后,母亲是怎样评价的,“我”的表现怎样?父亲是怎样评价的,“我”有什么反映?父亲和母亲为什么有不同的看法?
B.如果当初“我”的作品都得到父母的称赞会怎样? C.师激励学生交流,师生共同倾听、评价,师相机点拨。2.引导学生品读“后来的认识”
A.读一读课文第十五至第十六自然段,思考:成年后,作者为什么越来越体会到儿时是“多么幸运”?
B.激励学生交流,师生共同倾听、评价,师相机点拨。
【作者之所以体会儿时的幸运,是因为:一是“我”有个常常鼓励我的慈祥的母亲,她常常肯定“我”,给“我”力量,母亲的爱是“我”创作的灵感和源泉;二是“我”还有一个严厉的父亲,他的警告和教育,使我不走向歧途,“我”写了很多作品,出版、发行了一部部作品的力量来自于父母两方面教育。】
C.激励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师生共同倾听、评价,师相机点拨。3.引导学生品读“影响”
A.课件出示并激励学生读一读课文末段:
“我谨慎的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B.激励学生思考、交流,师生共同倾听、评价,师相机点拨。从以下几个步骤引导:
⑴“精彩极了”指的是(),其作用是()。
“糟糕透了”指的是(),这种评价的作用是()。
⑵.“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两个极端的断言体现了()。⑶.我对这几句话的理解、体会或感悟是:()。C.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引导小结
【这几句话写出了“我”对母亲“精彩极了”的赞扬声和父亲“糟糕透了”的批评声的冷静思考、独到的见解、正确的认识及影响---那就是父母共同的出发点 “爱”。正因为“我”明白了父母的爱心,所以在成长的过程中能够谨慎地把握住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既不会因为取得成绩或成功产生自傲又不会因为遇到困难或遭受挫折而产生自悲。生活、学习或工作中,……】
D.激励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末段,师生共同倾听、评价,师相机点拨。
四、总结拓展,升华主旨
1.快速扫读课文或听视频录音,思考:学了本文,你有哪些收获? 2.激励学生交流,师生共同倾听、评价,师相机点拨。预设交流: ⑴.现在巴迪已经长大成人,而且在父母截然不同的评价中成为了一名作家。学完了课文后,你想对他的父母说些什么?
⑵.你在生活中一定也有类似于“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样的评价,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⑶.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表达特点。3.齐读课文末段,准备背诵。
4.师总结。(主要内容、表达特点等)
【……爱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慈祥的、鼓励的爱,一种是严厉的、严格要求的爱。我们每一个人都体验过这两种不同的爱,这些爱有的来自于父母,有的来自于老师,有的来自于其他长辈……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要谨慎地把握住生活的小船,使它不因“精彩极了”而搁浅,也不因“糟糕透了”而颠覆。】
五、巩固训练 促进内化(见《“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作业训练题)
附:板书设计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一如既往地鼓励
不是毫无希望
灵感创作的源泉
时常提醒警告
慈祥
鼓励
严厉
严格
爱
第五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
课例改进报告: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第二课时
知识与能力: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父母对巴迪的诗为什么有不同看法
2、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语句,体会作者这样逐渐理解了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
3、背诵课文最后一段 过程与方法:
以读为本,让学生在读中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正确对待不同的评价,体会父母不同的爱的表达方式 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板题:上节课我们学了第19课,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写课题
2、复习字词:齐读,区别“誊”与“誉”
3、回忆主要内容: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简单说说
二、学习童年的故事
过渡:课文按时间顺序分为童年的故事和后来的认识两部分,我们先跟随巴迪回到他七八岁的童年时光里。
1、默读1-14小节,思考:当“我”写了第一首诗后,母亲和父亲的评价各是什么?我的表现如何?
2、全班交流,师点拨
(1)出示母亲的话“母亲一念完那首诗„„赞扬声雨点般落到我身上。” A、指读,这是巴迪的第一首诗,如果你是巴迪的母亲,此时的心情可以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 B、为什么母亲会这么说,这么做? C、写法指导
D、齐读:母亲看到七八岁的我能写诗,激动地搂住了我,赞扬声雨点般落到我身上,母亲对于这首诗的赞赏是扑面而来的,是热烈欢腾的,请大家齐读这段话,感受母亲对巴迪的赞赏、鼓励与爱。
(2)还从哪些母亲的话语中可以体会到母亲对巴迪的爱与鼓励(3)在母亲雨点般的赞扬声中,巴迪是怎样的表现?如果你是巴迪,此时会是怎样的心情?(4)还从哪些句子或词语中看出巴迪的骄傲和自满?
(5)过渡:当巴迪满怀信心地等待父亲回来赞赏他的诗时,父亲对这首诗的评价却是(出示句子)“我看这诗糟糕透了”,父亲把诗扔回原处。
A、齐读,从父亲这个看似无意的“扔”的动作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请带着你的体会读读这句话
B、父亲扔掉的仅仅只是巴迪的诗吗? C、带着你的感受再次齐读这句话
D、父亲做出“扔”掉巴迪诗的行为,是随便决定的吗?从哪里看出来的? E、(出示句子)“诗只有十行,可我觉得他读了几个小时。”短短的十行诗,为什么父亲要读那么久?
F、小节:父亲的言语和行为看似冷酷无情,但实际上这里饱含着父亲对儿子的爱,一种深沉的爱。指导朗读
(6)巴迪听了父亲的评价后,有什么反应?这是对巴迪的什么描写,你体会到了什么?
三、学习“后来的认识”
过渡: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巴迪渐渐长大,虽然父亲还时常批评他的作品,可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也逐渐理解了父亲。请大家自由度后半部分,画出你感受最深的句子,在旁做简单的批注。
1、出示句子“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为什么我当初是幸运的?(我有个常常鼓励我的慈祥的母亲,她常常肯定我,给我力量,母亲的爱是我创作的灵感和源泉;我还有个严厉的父亲,他的警告和教育使我不走向歧途。我写了很多作品,而创作作品的力量来之于父母两方面,所以我是多么幸运。“越来越”体现巴迪对父母评价由不理解到理解的过程)
2、出示句子“我从心底里知道„„那就是爱”(我对父母不同的评价有了一个正确的认识,那就是父母共同的出发点,一个字“爱”。正因为我明白了父母的爱心,所以在成长的过程中能够谨慎地把握住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意思是说,不产生自傲和自卑,平常有父母的提醒,在爱的鼓舞下,不断前进。)
3、文中还有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你是怎样理解的?(出示句子)
4、巴迪明白了父母的良苦用心,体会到了父母对他的爱,你们体会到了吗?带着你的体会齐读最后一段。
5、指导背诵:试着把巴迪长大后的认识背诵积累下来
6、总结全文:我们在父母的爱中长大。父母的爱,是慈祥的笑容,是亲切的话语、是热情的鼓励,是严格的要求。只是他们在爱的表达方式上有所不同。母亲的爱如同大海般宽广,父亲的爱如同高山般深沉,所以有人说:“母爱如水,父爱如山”,但不管怎么说,这都是爱。
四、总结收获,扩展延伸
1、小练笔:学完本课后,我们明白了生活中爱有两种表现形式,你在生活中有过类似的感受吗?先说一说,再写下来。
2、推荐阅读:《父爱,在拐弯处》《孩子,我为什么打你》《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