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文复习课教学设计
怎样做句子类练习题[人教版]五年级语文试卷
-句子是由词或词组构成的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学习句子是进行阅读、写作的基础。我们要学会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句子,对于含义深刻的句子,要体会所表达的意思和思想感情。我们要能正确地用词造句。
按照句子的作用,一般把句子分为四种类型: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按照句子的结构,又可分为单句和复句等。在单句中,我们要知道区别什么是完整的句子;在复句中,我们要知道前后两个句子是什么关系,该用什么合适的关联词。
句子常见的练习有以下几种:
1.按要求造句。可以是给定的词语或关联词,也可以是一定的句式。
2.变换句式。
通常要求变换的句式有: “把”字句和“被”字句; 肯定句和否定句; 直接叙述和间接叙述; 陈述句和反问句。
方法:
做这样的练习,一要看清要求(或例句),明确是要变换什么;
二要注意变换后的句式不能改变句子的意思;
三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如改反问句时,可以用一些常用的词加强语气,“难道不”、“怎么会”等;
四要改后认真读一读,看看是否通顺,是否符合我们的语言习惯,有没有漏写某些内容,写错别字等。
3.扩句和缩句。
扩句的基本方法是:
首先,找出句子的主干词;
其次,在主干词语前加上合适的修饰词语,修饰词语可以添加一处或多处,只要合适就行;再者,把扩好的句子读一读,看是否通顺,是否比原句的意思更具体、充实。缩句的基本方法是:
首先,把句子分成“谁”“做什么”或者“什么”“怎么样”两部分; 其次,找出每一部分的主干词;
再次,去掉修饰的词语,把主干词语连成完整的句子。扩句和缩句都一定要注意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
4.修改病句。
首先要弄清句子的病因,再对症下药。常见的句子毛病主要有:
⑴句子不完整,缺少成分(如,缺主语,或缺谓语,或缺宾语)→添加缺少的成分
⑵用词不当(如,近义词或关联词用错)→换合适的词语
⑶搭配不当(如,句子中某些词语在意义上彼此不能搭配,或是搭配在一起不合事理;或是不符合语言习惯)→改成合适的搭配
⑷语序混乱→调整语序
⑸前后矛盾→改或删
⑹重复罗嗦→删
⑺不合逻辑,不合事理(如,有些句子概念使用错误,或是表达的意思不符合事理)→改
在修改病句中,仍然要注意不能改变句子的意思,对句子的改动一定要小,有时句子的毛病不只一处,要仔细分辨,还要正确使用修改符号,改完后认真读一读,检查检查。
5.句子的修辞。常见的修辞手法有:
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每一种修辞手法都有各自的特点。我们要注意的是:
⑴区分比喻和拟人。比喻是打比方,要有两类事物,通常有比喻词(当然,有些句子中有“像”“好像”之类的词,但不是比喻句,我们要仔细辨别);拟人是把事物当人来写,要有人的动作、表情、语言。
如,“小鸟在歌唱。”是拟人句,而“小鸟像个歌唱家。”则是比喻。
⑵夸张既有夸大也有缩小,但要注意必须以生活真实为基础
本篇只是预览,内容不完整,要查看全部内容请点击如下:
语文复习课教学设计(2011-05-24 17:33:11)转载标签: 教学设计杂谈 分类: 西山底小学
六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课教学设计——关于句子的复习
西山底小学
王建秀
五年级语文上册总复习第11课《扩句与缩句》更新时间:2011-10-11 09:07:51 授课老师:宋彦菊
课程内容:课程内容:
《扩句和缩句》
扩句
一、什么是扩句
扩句是把只有基本意思、表达简单的句子进行扩充,给其添加一些修饰的词语,是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具体、更生动、更形象。如:太阳升起来了。
火红的太阳从波光粼粼的海面上慢慢升起来了。
一般说来,句子是由前后两部分构成的:前一部分说的是“谁”或“什么”,叫主语部分,后一部分说的是“做什么”或“是什么”,叫谓语部分。一个句子也好像一棵大树,简单的句子就像冬天的树,没有茂盛的枝叶,只有光秃秃的枝干。我们扩句就是在光秃秃地枝干上添枝加叶。
二。扩句是要注意:
1、不能改变原句的基本意思和句型。
2、增添的词语要和原句中的词语搭配恰当。
3、句子补充后力求内容丰富。
三、扩句的正确步骤:
1、画一画,看看扩充哪些地方;
2、想一想,可以加进哪些枝叶;
3、读一读,看看搭配是否恰当。
扩句练习:
1、树叶飘落。
2、同学们回答问题。
3、蜜蜂飞来飞去。
4、星星眨着眼睛。
5、我们登上了长城。
缩句
一、什么是缩句
缩句是把一个表达具体、生动的句子去掉修饰的内容,保持句子最基本的主干部分。
二、缩句可按三步进行:
1、先把句子分成“谁”“做什么”或“什么”“怎么样”两部分。
2、再找出每部分的主干部分。
3、最后去掉修饰词语,把主干词语连接成完整的句子。
缩句练习:
1、纵横交错的河道里穿行着行动轻快灵活的小艇。
2、运动健儿的脸上露出了胜利的喜悦。
3、六岁的弟弟津津有味地吃着又香又甜的苹果。
4、一只从树上掉下来的小麻雀无可奈何的拍打着小翅膀。五年级语文上册总复习第13课《句式变换
(二)》更新时间:2011-10-11 09:07:51 授课老师:宋彦菊 课程内容:课程内容:
《句式变换
(二)》
一、直接引用和间接转述的互换
在说话与写作中,直接引用别人的话,就叫做“直接引用”
那某个人说的话,改变为第三者得转述,并且意思不变,叫做“间接转述”
直接引用改为间接转述的变化:
1、标点变化。去掉引号,将冒号改为逗号;
2、人称变化。把“我”改为“他(她)”,“你”改为对谁说话的人。
3、文字变化。增删或改变个别词语,保持句子的流畅通顺。
小歌谣:
一改标点:冒号改逗号,引号给去掉; 二改人称:碰到“我”改成“他(她)”,碰到“你”看前面,对谁说改成谁。
二、肯定句和双重否定句互换
双重否定句是使用两个否定词来表达肯定含义的句子。例如:高建成的故事不能不使我感动。
常用的双重否定词有“不„„不”“非„„不可”“没有„„不”等;书面语中还经常使用“无不、无非、不无、未必不”等双重否定词语来表示肯定。
肯定句改为双重否定句:在句中加上“不„„不”“非„„不可”“没有„„不”等双重否定词
双重否定句改为肯定句式,除了去掉双重否定词,有时还要根据需要添加必要的词语是句子更通顺。这里的双重否定句也有细微差别。如“不得不”带有“无奈。勉强、不情愿”等词义,改写为肯定句时,通常改成“只能”或“只好”等词
。而“不能不”“不要不”“非„„不可”等语气强烈,改写时可以改成“必须”“肯定”“很”或“都”等词。
一、设计意图
本学期是小学学习的最后阶段,为了更好地对学生所学基础知识进行巩固和梳理,为了学生在接受知识时有一定的序列,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复习效率。因此,在制订复习计划时我本着“突出重点,简化头绪,以教材为本,以学生为本,”的
指导思想,有的放矢地作好知识的归类和整理。
二、复习设想
1、找准薄弱。复习过程一方面是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使知识更加有连贯性,系统性和规律性,另一方面也是让学生进行自我调整,查漏补缺。所以,我们教师在复习之前要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既要找到学生普遍存在的不足,又要发现个别的不足,针对性地进行复习教学。
2、善于归类。学生基础知识已有一定的积累,复习阶段,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积累进行归类整理,提炼方法,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学生的练习要有代表性,内容要“精”,形式要“全”,方法要“活”,以获取“省时高效”的复习效果。
3、注重运用。知识的积累最终是为了运用,因此,复习中要创设各种语言情境和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在原有知识积累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去运用,真正体现学以致用。
三、复习设计
1、复习要点
了解句式变换的几种形式;能根据语言环境和表达的需要选择和变换句式;联系上下文和实际生活领会句子的意思,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能根据要求造句和仿写句子;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能结合语境,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能正确地修改病句;积累名言警句、对联、歇后语并灵活运用。
2、主要题型
(1)把句子补充完整;
(2)写出句子的意思或表达的思想感情;
(3)按要求写句子;
(4)整理排列错乱的句子;
(5)修改病句。
3、知识归类
(1)常用关联词
并列关系:一面„„一面„„,一会儿„„一会儿„„,一边„„一边„„
假设关系:如果„„就„„,要是„„就„„,即使„„也„„,尽管„„也„„
条件关系:只要„„就„„,只有„„才„„,无论„„都„„,不管„„都„„
转折关系:虽然„„但是„„,尽管„„还是„„,可是„„然而„„
递进关系:不但„„而且„„,不仅„„还„„
因果关系:因为„„所以„„„„,因此„„„„,由于„„,之所以„„是因为„„
选择关系:或者„„或者„„,不是„„就是„„,是„„还是„„
取舍关系:宁可„„也不„„,与其„„不如„„
(2)古诗名句的分类整理
描写春、夏、秋、冬的古诗;描写“离别”的古诗;描写乡愁的古诗„„
(3)句子的分类整理:对联、谚语、歇后语、古诗名句、文言文中的重点句等。每一部分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再分一些小点来积累更好,如谚语的积累可分为:农业、天气、珍惜时间、激励自己等。
(4)句式的分类整理:反问句与陈述句的互换;把字句与被字句的互换;肯定句与双重否定句的互换;照样子写比喻句、拟人句;关联词合成句子等。
(5)病句的分类:用词不当、成分残缺、重复罗嗦、前后矛盾、搭配不当、词序颠倒、指代不清等。
4、句子专项训练:
A :句子间的相互转换
⑴“把”“被”字句的互换。
⑵扩句与缩句之间的相互互换。
⑶陈述句向感叹句的相互转换。
注意标点的变换。
⑷陈述句向反问句的相互转换。
也要注意标点的变换。
⑸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间的相互转换。
在这种题型复习时,要注意引导孩子关注三个要变化的点:人称、标点、地点。同时还要保持句子意思不变。
B :句子的分析(说出运用的修辞手法并仿写一句
⑴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⑵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
这里作者把兴安岭当作一个什么样的人来写?
⑶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这里作者把()比作()或 用()比喻()
⑷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
C :修改病句
⑴重复哆嗦
方法:分清大小概念,决定取舍
⑵成分残缺
方法:找出缺少的“誰”,“什么”、或者是“怎么样”以作添加。
⑶前后矛盾
方法:找出相矛盾的“点”,删去或改掉其中的一个。
⑷词序颠倒。
方法:找出顺序颠倒的词再作修改。
⑸不合事理。
方法: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尽量少作改动,忠于愿意,尊重客观事实。
⑹词语搭配不当。
方法:找出不当“点”进行合理化处理。
⑺用词不当。
方法:联系词语积累,改正不当“处”。
⑻归类不当。
方法:找出不是一类的,进行修改或删除。
⑼指代不明。
方法:借助词语将话说明白。
(10)关联词语互换。
方法:遵循常理,进行合理化地再使用。
(在处理以上所有的句子练习时,一定要强调保持原句意思不变,不能随心所欲。)
5、综合应用题例
(1)结合课文拓展
(2)结合生活运用
·给下列地方设计标语:教室;图书阅览室;微机室;学校食堂;花圃草坪。
·在下列情况下写一句名言警句、谚语、俗语、歇后语或诗句:鼓励同学刻苦学习;鼓励同学不懂多问;教育同学不能骄傲;感谢父母养育之恩;赞美某人有学问;教育别人要爱惜粮食;给同学的毕业赠言„„
·分别写一句描写春、夏、秋、冬的诗句。
·请写出你的座右铭(或你喜欢的一句名言),并举例说说在生活或学习中所起的作用:
·某人外出做生意,给父母写了这样一封信:“儿的生活好痛苦没有粮食多病少挣了很多钱”。父母接到信后,用了不同的标点符号来停顿,结果父亲笑了,母亲哭了。父亲笑了,是因为这么读:__ ______________。母亲哭了,是因为这么读:_________________ ___
·将下面这个句子改为礼貌用语:喂,走开点,我要过去。
·用恰当的关联词,把“坚持做好城乡清洁工程”和“能使桂林变得更美丽”连成三个不同的句子。
·在这六年的学习生活中,有哪几条格言警句对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用心写下来,希望你永远铭记
四、存在的困惑
教材版本新,教学时间紧,学生基础知识参差不齐,因而,总复习要达到省时高效、做到“堂堂清,课课清”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复习主要是查漏补缺,不过现在的考试,大多会加入一些课外知识.如成语、歇后语、格言警句、古诗之类的,平时不善于积累学生复习时会很吃力。
第二篇:语文复习课教学设计课件
语文复习课教学设计 ———《走进修辞王国》 同福小学 : 陈敏 教学目标:
1、复习小学阶段常见的六种修辞方法。回顾成语和古诗句中的修辞。
2、复习小学阶段课文中出现的一些句段,能正确判断句子中所用的修辞方法,进一步明确这六种修辞方法在表达中的作用。
3、学习运用修辞方法,进行片段练习。教学重点和难点:
熟练掌握修辞方法的妙用,并能在自己的语言实践中运用。教学准备:
1、相应的习题。
教学过程:
一、揭示本课任务: 师:同学们,今天陈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复习修辞。(板示:修辞)“修辞”,在现代汉语里,可理解为运用语言的方式、方法或技巧规律来“修饰言辞”,或者说话、写作中积极 “调整言辞”。
小结导入:其实,修辞就是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利用多种语言手段收到尽可能好的表达效果。
二、复习新授:
过渡:在六年的语文学习中,你们最熟悉哪些修辞方法呢?(板书:比喻、拟人、排比、夸张、设问、反问)好,那我们现在就到学过的课文中去会会这些“老朋友”。(出示:会会“老朋友”)
(一)、文本研读
1、到书中去寻找有关修辞的语句
要求:你找到的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你根据什么来判断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交流:根据学生找到的句子,复习六种修辞方法的特点以及在文本中的作用,(1)比喻句:
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悉的,形象鲜明的事物去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事物。可把事物的形象描写得更生动,形象。在判断比喻句的时候一定要记住,比喻必须用在性质不同的两种事物上,而且这两种事物必须有共同点。
比喻一般由三部分组成,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用来打比方的事物),比喻词(用来联系本体和喻体的词语),根据这三个组成部分是否完全出现,以及他们之间所显示的关系,比喻可以分为明喻、暗喻、借喻三种类型。
第一种:明喻,就是三个组成部分同时出现,明显的打比方,常用的比喻词有:像、好像、像……一样……若,如,如同,仿佛,似,好似等,基本结构形式是:甲像乙。如,太阳像个火球慢慢的升起来。
明喻要有比喻词,但含有像,好像,如同等词语的句子并不一定是比喻句,如,他长得像他爸爸。(作比较)我好像听到楼下有人喊我。(感觉),这天阴沉沉的,像要下雨了。(表猜测)
第二种:暗喻,也是三个组成部分同时出现,暗暗的打比方,常用的比喻词有,是,成为,变为等。基本结构形式是:甲是乙。
如,儿童是祖国的花朵。
第三种:借喻,不出现本体和比喻词,直接把喻体当作本体来说。如,我抬起头,看见母亲的两鬓又添了一些银丝。(2)拟人句: 就是把事物当作人来描写,使事物人格化,赋予事物人的语言,动作、神态或思想感情。运用拟人,不仅可以使描写的事物生动形象,而且能传神地表达作者对所描写的事物的感情。如,田野里,小虫为他演奏。(3)、排比:
排比利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义相关或相近,语气一致的词组或句子排成一串,加强语言气势。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4)、设问:
强调自问自答,设问能引起注意,启发读者思考。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声音呢?不是的,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5)、反问:
反问只问不答,答案已经暗含在问中,加强语气,发人深思。如,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会忘记?(6)、夸张:
对所要描写的事物故意夸大或缩小,以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作者的情感,引起读者的联想,加深印象。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在红军眼里,弯弯曲曲,延续不绝的五岭山脉只是翻腾着的细小波浪,气势磅礴的乌蒙山只是一个滚动着的小泥丸。这是一种缩小夸张,使用夸张时,往往有时还把把事物描绘得很大很大,那叫扩大夸张。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大虫怒吼一声,就像晴天里起了个霹雳,震得山冈也动了。(7)对比:
对比是把正反两个事物或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对照比较的修辞方法。对比手法能更鲜明、更有力地反映现实,提示矛盾。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句中通过两种不同的事物的对比,说明两种人的不同生命价值和人们对两种人的不同评价。(8)对偶
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两个句子或短语来表达意义相近、相关或相反的一种修辞方法。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二)、读成语、辨修辞
1、出示成语;岁月如流
归心似箭 冷若冰霜(比喻)一步登天
垂涎三尺 怒发冲冠(夸张)莺歌燕舞
鸟语花香 百花争艳(拟人)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反问)A、判断后交流:你还知道哪些运用了修辞的成语? B、再说几个。(2)古诗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比喻、设问、拟人)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拟人)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比喻、夸张)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反问)A、指名判断
B、交流:你还知道哪些运用了修辞的诗句?
三、巩固练习: 当当小裁判
1、“天边偶尔飘浮着淡淡的白云”和()搭配才能构成最佳比喻句: A.像从什么仙境飘来的片片银色羽毛。B.有如千万朵盛开的白莲。
C.仿佛落入人间仓库的堆堆银棉。
D.像千万条闪耀着白光的银练。
2、我们兄弟俩,()是夸张句:
A、听了他讲的笑话,大家都笑破了肚皮。
B、听了他讲的笑话,大家都笑疼了肚皮。
看看这句话用了几种修辞?
春天的雨像什么?像牛毛,像细丝,像绣花针。
四、提高练习: 学学魔术师
用上恰当的修辞手法,完成练习:
1、补充句子:小溪水
_______________。
2、/改写句子:演出结束了,礼堂里响起了掌声。
3、仿写句子: 如果我是阳光,我将照亮所有的黑暗。如果我是清风,我将
。如果我是
,我将。
做做小作家
师:小魔术师们真棒!春天刚刚过去,它一定给你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春天绿草如茵、杨柳依依、百花盛开、游人如织)。请你做做小作家,拿起手中的生花妙笔,把给你留下的最美丽的景象写下来(也可写自己看到的春天),写一个小片段,能用几种修辞就用几种。
1、学生根据要求写片段
2、交流。
(1)、指名读片段,要求:认真听,听听作者自述的最得意之处。(2)、指名第二个交流,要求:认真听,你最欣赏他写的哪句话,为什么?你有好的建议给他吗?
3、小结:我想每个同学都愿意和大家交流,课后我们可以继续。
五、总结活动。
今天这节课,我们再一次认识了常用的六种修辞方法(指黑板),并结合语言文字感受到了修辞的魅力,还向大家展示了自己使用修辞的本领。
六、课后作业.。
1、找一找:你喜欢的带有修辞的句子、成语和古诗。
2、写一写:你印象深刻的生活场景,用上合适的修辞方法,板书设计:
修
辞
比喻{明喻 暗喻 借喻}、拟人、排比
夸张(扩大、缩小)
设问、反问、
第三篇:高三语文复习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①品味:品味诗歌语言,体会诗歌意境,把握诗歌的感情。②诵读:通过诵读,体会思想感情。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初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
3、情感目标
让学生在欣赏诗歌的过程中把握不同诗歌所表现的不同情感,正确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在鉴赏评价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
借助意象挖掘感情。
2、教学难点
抓住形象、概括的语言,体会意象的特点。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思路分析
(一)导入新课
由2011年《考试说明》及诗歌鉴赏题型的变化导入“古代诗歌鉴赏题的解题技巧”的课题。
(二)明确学习目标
【投影演示】“学习目标”
(三)题例1 :阅读下列古诗,回答问题。
次北固山下(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注释】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以北,三面临江。
悬:端端正正地高挂。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抓住试题的有效信息——诗歌的题目、点题所在、作者、注释、表达感情的最重要的语句、题干,找到切入点。
“次”:驻扎,停泊。第一句点题,联系注释,可推知洛阳是故乡。
(2)挖掘景物组合所体现的特征,分析寓于景物形象中的思想感情。
“客路”(自己要走的旅途)“行舟”“乡书”“归雁”这些意象表达了身在江南旅途,而神思洛阳故里,思念亲人的感情。
题例2 :阅读下列古诗,回答问题。
小松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 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 直待凌云始道高。
注释:刺头:指松树苗长满松针,又直有硬。
请说说你对本诗主题的理解。
(1)学生上黑板答题。
(2)【教师评讲】
该诗是典型的咏物言志诗,先要欣赏作者对所咏之物特点的抒情和刻画,找到与“志”的契合点,从而掌握主题。
(3)【教师设疑】抓哪些词语、炼字,分析小松特点?
(4)【学生讨论】要先抓小松的特征,抓一个炼字“刺”,不仅准确勾勒出外形特点,而且把其坚强不屈的性格、勇敢战斗的精神勾画了出来。
(5)【教师总结】挖掘事物内在的神韵、品格、精神——“契合点”。
(6)针对主题归纳不全面的问题,教师引导:该诗分两层,分别用记叙、描写和议论的表达方式,从小松和时人两个角度言志。
(7)【教师小结】主题归纳注意多角度。
(8)教师引导:杜荀鹤虽年青时就才华毕露,但由于出身寒微,“帝里无相识”,以至屡试不中,后因设法得到朱温赏识才居要职,不久就因重病而死。
师生明确:该诗以小松喻人,托小松讽喻时俗。小松初时不为人注意,而最终长成凌云之木,联系作者,一方面,反映了作者“出生轻微也能成就大业”的观点;另一方面讽喻世俗小人以身取人、目光短浅、趋炎附势的本质。(从两个方面归纳)
(9)知人论世,关注背景。
题例3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注释】幽州台:即蓟北楼、燕台,为战国时燕昭王所建,原名黄金台,是燕昭王招纳贤才之地。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
(1)【教师设疑】咏史怀古诗的鉴赏如何入手?
(2)【学生回顾】
A、咏怀的对象
B、咏怀的媒介:主观、客观
高三语文复习课教学设计 ————— 诗歌鉴赏题解答技巧
C、抓诗人、创作背景、注释、题目来明确咏怀对象即媒介。
(3)结合诗歌的题目、注释和背景,引导学生明确“古人”、“来者”的具体含义。
(4)【教师引导】要分析感情只能从人物的形象特点中来。
(5)【教师设疑】分析人物形象抓哪些语言?
(6)【学生明确】“念”、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7)【教师提示】抓抒情主人公的心态、心理。抓抒情主人公的神态、(8)师生明确:
本诗在一幅北方原野的苍茫广阔的图景中,通过直抒胸臆的手法塑造了一位忧国忧民、胸怀大志、孤独的怀才不遇的封建士大夫形象。
可见,诗歌表达的是对封建统治者不能重用贤才的不满和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悲哀。
题例4 : 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后面问题。
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三四句表达了什么感情?
(1)学生回答,仍需从语言入手。“恐”、“开封”
(2)【教师提示】抓细节描写,体会心理活动。
(3)学生明确:表达了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
师生小结:情从形象中来,景物形象抓景物的特点(情景交融),事物形象抓其内在的神韵(托物言志),人物形象抓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
以语言为桥梁,通过形象特点的分析,挖掘思想感情。
课堂小结——分析思想感情的方法。
这堂课以思想内容的鉴赏评价为主,选取了不同题材、不同表现手法、问法不同的诗歌作为题例,在解题的过程中涉及到了对象、语言的初步鉴赏,意在引导同学掌握方法,拾阶而上,拨云显月,真正读懂诗歌。、学会审题——怎么问,答什么、多角度。、利用试题所给信息,寻找有效切入点:题目、点题、作者、背景、注释、重要句子。、抓住语言,借助意象的分析,挖掘思想感情。、了解诗歌题材分类,便于把握主旨。
拓展延伸:阅读下列古诗,回答问题。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1)古人评论“风正一帆悬”这句诗的妙处时,说它“以小景传大景之神”。从全诗看,这句诗传出了哪些“大景”?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是脍炙人口的名句,不仅写景真切,而且表现出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这真理是什么?
直接显示《考试说明》与课题,让学生明确考什么、怎么考。
将学习目标明确提出,可让学生明确本课堂的任务,用斜体字强调以思想内容的鉴赏评价为重点,用对联的形式强调本课的目的和重要性。
该诗是典型的即事感怀诗,主要运用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是典型的以景物为形象的诗歌。是抓住景物特征,挖掘思想感情的典型题例。
根据题干要求,该诗考查对思想内容的评价。在此用课件强调做诗歌鉴赏题时要充分利用试题所给的有效信息。
该诗是典型的咏物诗。主要运用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是典型的以事物为形象的诗歌。
学生答题后,针对性的评讲,可清晰答题思路,步步导引,从而掌握方法。
对咏物诗的鉴赏,学生知道先欣赏作者对所咏之物特点的抒情和刻画,但往往停留在其外形特点上,所以在此强调挖掘事物内在的神韵、品格、精神,找到与“志”的契合点。
学生对主题的归纳往往不全面,在此提示学生从诗歌的结构、思路入手多角度归纳主题。
作者的经历、思想、创作背景是分析主题的有效信息。
这首诗是典型的咏史怀古诗,主要运用直抒胸臆的表现手法,诗中的形象是人物形象。这一点,学生在前面教学的基础上能掌握,教师意在引导学生以题材、表现手法为突破口解题。
巩固旧知识,以旧知识解决新问题。
继续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挖掘形象特点。
这首即事感怀诗,塑造的形象依然是人物,但运用寓情于事的表现手法,很有代表性。
该题问法与前面的题有所不同,要提醒学生审题,明确设题的范围。
回放前面的典型题例,以便归纳、整理。
归纳出分析思想内容的重要方法。
运用课件将重点系统化、条理化。
该题需抓意象的特点,可巩固所讲知识,同时引出借助联想、想象解题以及借审题解题这两种方法,这是下节课的重点。
该题涉及意象的主次之分,是巩固基础上的一个强化练习。板书设计:
景物——景物形象抓景物的特点。
——情景交融
事物——事物形象抓其内在的神韵。——托物言志
人物——人物形象抓神 态动作心理。——直抒胸臆
——寓情于事
第四篇:复习课教学设计
四、分类(复习课)教学设计
战屯小学
梁凤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让学生正确掌握分类的含义和方法,进一步体会分类在生活中的作用。
2、并能熟练的按一定标准对物体进行整理分类。
3、进一步体会分类标准的多样化,能按自已的标准分类。教学重、难点:
1、能熟练的按一定标准对物体进行整理分类。
2、进一步体会分类标准的多样化,能安自己的标准分类。教学过程:
一、交待目标
今天,我们上一节复习课,首先,做几道口算题。(卡片出示)9-3=
9+3=
8-1=
17-6=
11-7= 14+0=
17-3=
9-1=
6-5=
7+11= 17-9=
6+12=
9-0=
15+1=
8+7= 同学们算得又对又快。
今天我们复习第四单元《分类》,通本节课的学习能按一定标准正确的对物体进行分类,并能自己定义标准,进行分类。
二、梳理旧知
1、我们本单元都学习了哪几课?(整理房间、整理书包)
2、你是怎样整理房间的?(把一类东西放在一起)师小结:按一定标准分类。
(1)指班里四个学生,按男生女生分类。
3、你有几种方法整理书包的?(两种)师小结:按不同标准分类。
(1)拿出一把铅笔,让学生自定义进行分类。
三、巩固练习
1、分一分
(1)苹果、茄子、桃子、香蕉、白菜、西红柿。
水果有()
蔬菜有()
(2)2+5
3+4
7-3
6+1
8-4
9-5 按算式分()按结果分()
2、书中55页第2题。(让学生自己来分类,只要能说出理由就行)
四、查缺补漏
1、让学生拿出课前老师发的一张试题卷。(见附页)五|、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本单元课时较少,知识点也不是很明显,再结合我班学生在学这单元时掌握较好,所以我在梳理旧知时没有占用很多多时间,而是点到为止。想通过练习来巩固知识点,可是,在做第二小题时,“按算式和结果分类”就出现了问题,学生根本不了解按算式分是什么意思,这个地方我太疏忽了,没有在做题前为学生分析题意,导致学生什么也不会做。再一个,学生在做测试题时,有不少同学没读懂题,主要原因是平时在这方面没有过多的做练习,学生很生疏。通过这次复习课,我对本班学生又有了新的了解,相信以后一定会有提高。
第五篇:复习课教学设计
复习课教学设计
教者:******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和学习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好习惯。
2.在组织总复习时,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采用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能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的、合理的评价。
教学重、难点:
整理复习本学期所学知识,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归纳法、整理法
教学设计:
一、导入、宣布本节内容:
师:今天,我们来上一堂特殊的数学课,我们不学新知识,而是把整本书上的知识来理一理、练一练,这就是今天我们要进行的总复习。(板书课题:总复习)想一想,本学期我们学到了哪些数学知识。
生1:我会口算乘法和除法。
生2:我会用竖式做乘法和除法。
(师板书:乘法和除法)
生3:我学会了观察物体。
(师板书:观察物体)生4:我了解千克、克、吨的实际大小和年、月、日的有关知识。(师板书:千克、克、吨;年、月、日)
生5:我还会计算图形的周长。
师:哪些图形的周长?
(根据学生回答,师板书: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
生:我还学会了可能性。(师板书:可能性)
师:下面请你们把本学期的收获写在书后面的“本学期你学到了什么”这一页上,把问题写在书后面的“问题银行”这一页上,然后与同伴进行交流。
师:口算乘除法和用竖式做乘除法,这些知识都属于计算,这节课,我们来复习计算的知识,对于这些内容,你觉得自己学得怎么样?哪方面学得还不够好?
生1:我计算速度不够快。
生2:我计算速度很快,但很粗心,经常算错„„
师:希望你们通过这节课的复习能有所进步,刚才同学们所说的都是需要改进的地方,哪方面你们学得特别好?
生1:我计算特别快。
生2:我算得很准确。
二、复习知识,形成技能
师:请同学们把卡片拿出来(卡片上是0~9这几个一位数),我们可以用什么形式进行口算两位数乘除一位数的活动呢?
生1:以同桌为单位进行。
生2:以小组对抗赛进行。
师:现在请同学们选一个自己喜欢的两位数分别去乘除每个一位数。
生:好。
师:你们算得这么开心,我也忍不住想参加你们的活动,好吗?
生:好。
师:下面请同学们写4道你最喜欢的乘除法算式,比较得数的大小。
生:420÷3,210÷3,102×7,150×6,„„
师:请同桌当小老师帮你检查做得对不对。
三、圣诞数学园
(出示圣诞老人的卡通像,同时放录音)圣诞节快乐,孩子们!欢迎你们参加游园活动,数学乐园一共有3个活动区,分别是“我是森林医生”“趣味接龙”“当个智慧家”。你想参加哪项活动?
活动方式:按所选题目将学生分为3组,自己寻找学习场所进行练习,每个活动区内的项目可以单独完成,也可以集体完成。
1.我是森林医生。
0 7 3 6 5 0
×
×
×
_______
______
_______
6042
136
2.趣味接龙:连一连,前一题的得数是后一题的第一个数。
56×3
84×6
252×3
168÷2 504÷2
756÷4 3.四、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生1:我计算的速度比原来快了。
生2:我会出题了。
生3:我不但能出题了,计算也比以前准确了。
生4:我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
师:大家收获真多,老师真为你们高兴,好!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