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4_故宫博物院_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故宫博物院的特点。
2.理清课文说明顺序,学习介绍建筑物的说明顺序。3.掌握本文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4.加深对祖国的热爱,发扬民族的创新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初步了解故宫博物院的特点。
2.理清课文说明顺序,学习介绍建筑物的说明顺序。难点:
1.掌握本文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2.加深对祖国的热爱,发扬民族的创新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
3.教学用具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故宫博物院》原来是一篇广播稿,曾经配上音乐,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祖国各地》节目中播出。当时《地理知识》杂志准备开辟“旅游地理”专栏,要去了这篇稿件,在1979年11月号上刊载了,题目就叫《古代艺术的宝库──故宫博物院》。由于《故宫博物院》最初是为广播写的,所以从听觉的角度和广播特点方面考虑较多,阅读课文,同学们要考虑这些。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故宫博物院。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朗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
金銮(luán)殿
蟠(pán)龙
鎏(liú)金
玉玺(xǐ)妃嫔(pín)湛(zhàn)蓝
上谕(yù)傀儡(kuǐ lěi)翊(yì)坤宫
修缮(shàn)击罄(qìng)诏(zhào)书
2.解释下列词语。
水深火热:比喻人民极其痛苦的生活处境。
井然有序:形容整齐有秩序。
迥然不同:相差很远,很不相同。
玲珑奇巧:形容东西精致,造型奇特巧妙。
3.作者链接。
黄传惕,1934年生,湖南省平江县人,笔名黄羽。1953年考入中山大学语言文学系。1954年该系合并到北京大学中文系。1957年在北京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编辑部,从事新闻和专题节目的编辑与政治、广教等方面的采访工作。先后任编辑、记者、副主任、主任等职。
三、自学指导
(二)——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1.快速阅读课文,说说本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故宫?请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故宫博物馆的特点。
【交流点拨】本文主要从故宫的概况(位置、历史、价值)、全貌及建筑布局(三大殿、后三宫、御花园)等等介绍故宫;特点: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风格独特。
2.本文主要按照什么顺序介绍故宫的?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
【交流点拨】本文主要按照由南到北的空间顺序进行说明的。这样安排正好与故宫的建筑顺序以及参观的线路相吻合,使全文条理分明。
3.跳读课文,作者将故宫的建筑物分为哪两大部分进行介绍的?
【交流点拨】分为“前朝”和“内廷”。
4.说说这篇文章的主要思想情感?
【交流点拨】本文大体按照游览参观路线,由南到北逐次并详略得当地介绍了故宫的 主要建筑及其布局和功用,突出表现了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的艺术风格,高度赞扬了祖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美及古代劳动人民的高深智慧。
(二)文本探究
1.默读课文,按文章的说明填写下图。【交流点拨】
2.用横线标出文中所 有表方位的词。
【交流点拨】从天安门往里走;正中;上面;背后;两旁;殿顶;周围;向南;往北;西起;东到;广场以南;广场北面;乾清宫后面;后三宫往北。
【小结】作者准确地运用方位词语,按照从南到北的顺序,条理清晰的向我们介绍了故宫博物馆。
3.文中作者详写了什么?略写了哪些?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交流点拨】作者选择了太和殿作为前朝三大殿的代表而详写;略写中和殿和保和殿,内廷“后三宫”也是略写;这样安排,点面结合,既节省了笔墨,又照顾了全局,且突出了重点。
四、拓展延伸
按照空间顺序条理清晰 地介绍从你家到学校的路线。
板书
第二篇:《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2-教学教案
一、学习本文突出重点、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方法,体会课文按照空间顺序介绍建筑群的作用。
二、了解故宫各部分主要建筑的方位、特征、用途,理解故宫在建筑设计上处处反映以封建帝王为中心的特点。
三、学习方位词。教学设想
一、运用已经学过的关于说明文的知识和本文的“预习提示”,理清本篇的结构层次和说明顺序,可结合让学生填写示意图的方式进行。
二、重点研读介绍太和殿和养心殿的有关段落,其他说明可—读而过。在讨论中,强调介绍建筑群不可平均使用笔墨,要详略得当,详略的处理却须根据建筑物的特点而定。
三、师生共同总结,当堂完成一定量的练习。
四、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预习,扫除文字障碍: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金銮(luán)殿 蟠(páan)龙 鎏(liú)金
玉玺(xǐ)妃嫔(pín)湛(zhàn)蓝
上谕(yù)傀儡(kuǐ lěi)翊(yì)坤宫
修缮(shàn)击罄(qìng)诏(zhào)书
2.解释加点的字:
举世闻名(全)溥天之下(同“普”)率土之滨(沿着)
残破不堪(忍受、能支持)
祸国殃民(使„„受害;使„„遭殃)
3.阅读“学习重点”和“自读提示”,明确学习本课的重点。
二、速读,理清结构层次:
1.教师发下示意图(部分城门、宫殿名称可预先填上),要求学生依照书上的导游去游览故宫。按照课文介绍的顺序把书上提到的城门、宫殿在图上填全,并用线条和箭头连结起来,让学生对故宫的整体布局有总的印象。
2.提问:故宫的整体布局分为几部分?每一部分的主要建筑有哪些?(学生根据课文第十一段的内容和所填示意图作口述。)
3.分析课文结构层次及各部分的说明中心:
教师点拨,学生讨论,归纳:
第一部分(1):概括说明故宫称属、历史及现状。
第二部分(2—21):介绍故宫的历史、现状、规模及布局特色。
第三部分(22—24):介绍故宫的文物价值和兴衰历史。
三、导读,讨论重点问题:
1.全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
2.课文重点介绍的对象是什么?
(前朝——太和殿;内廷——养心殿)
3.研读5—8段重点介绍太和殿的部分,讨论:
(1)各段说明的重点是什么?
(2)每段主要抓住了什么特点来介绍的?划出表现这些特点的主要词语。
(3)太和殿是故宫建筑的中心,从对太和殿的介绍中你能看出故宫建筑设计的主要特色吗?
(4)这部分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师生讨论后明确:
写太和殿:
5段:写外观特征,抓住色彩特点。如:湛蓝、金黄色、青蓝点金、红色、金锁窗、朱漆门。
6段:写内部装饰,抓住龙的姿态特点。如:蟠龙、金龙、双龙戏珠、单龙飞舞、行龙、坐龙、升龙、降龙。
7段:写建筑位置,抓住象征皇权的特点。如: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也是北京城的中轴线、皇帝宝座在这条线的中心点上。
8段:写殿的作用,抓住大典威严气氛的特点。如:跪满百官、排列仪仗、皇帝端坐、鸣钟击罄、烟雾缭绕。
太和殿是故宫建筑的中心,最全面、最突出地体现了故宫的本质特征,即处处反映出以皇帝为中心、皇权至上的建筑设计特点。所以建殿于中轴线上;因皇帝自诩为真龙天子,因而处处饰以龙形。
这部分采用了从外向内的说明顺序,从殿外写到殿内;写殿内设置又按照方位顺序写:正中、上面、背后、两旁、殿顶、中央、周围等。请注意方位词语及其在表意上的准确性。
4.研读17—18段,重点介绍养心殿的部分,讨论:
(1)这两段重点介绍了什么内容?
(2)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3)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明确:这两段重点介绍了养心殿的作用——封建帝王日常统治活动的中心。是按时间顺序进行说明的,采用了举例说明的方法。
四、总结,完成课堂练习:
明确:从全文看,重点说明前朝和内廷;就局部而言,重点介绍太和殿和养心殿。因为太和殿是故宫建筑的文体,最能体现故宫建筑设计的特色——处处体观封建帝王“唯我独尊”、皇权至上的思想。重点介绍此殿,就能使读者窥一斑而知全貌。养心殿是封建帝王的活动中心,文章较详细地介绍封建帝王的罪恶历史,说明它在历史上的重要“位置”,自然能体现出“故宫”的特征,所以文章也作重点说明。
2.在介绍建筑群中,重点介绍主要建筑,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在介绍建筑群时,分清主次,采用有详有略的写法。这样才能突出重点,把最有特色的地方写出来,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重点与详略的安排,却要根据建筑物的特征而定。
3.课文2、21段以及4、11段在文章主体部分各起什么 作用?
明确:
2、21段都是对故宫全貌的总写,而且前后呼应。这两段之间的部分则是对故宫建筑的分写,这样显得结构完整,浑然一体。
4.4、11段分别是对“三大殿”和“内廷”的总写,这两段后面的部分又是对“三大殿”和“内廷”的分写。11段在全文中还起着分界、过渡的作用。
5.至此,明确本文采用的说明顺序:
本文是按照先总后分再总的顺序写的。分说以方位为序,由南到北、从外入内写去。这样,有利于说明建筑物的特征,使文章有条有理,结构严谨,给人的感受十分明晰。
6.课堂练习:
(1)在()内填字来完成短语,并按要求归类:(只填序号)
①规模(宏)大 ②庄严肃(穆)③大肆挥(霍)④重重殿宇 ⑤举世(闻)名 ⑥(焕)发光彩 ⑦烟雾(缭)绕 ⑧腐朽昏(庸)⑨龙凤(呈)祥 ⑩池馆水(榭)
名词短语④⑩ 动词短语③⑤⑥
形容词短语②⑧ 主谓短语①⑦⑨
(2)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故宫就是古时候所说的紫禁城。太和殿就是金蛮殿。东西六宫的养心殿则是清朝二百年间封建帝王统治活动中心。(√)
②站在景山的高处望故宫,层层殿宇,重重楼阁,道道宫墙,错综相连。(×)
③课文之所以重点介绍太和殿和养心殿,是因为这两座宫殿规模最大,装饰最绚丽,能集中体现故宫建筑群的艺术风格。(×)
④《苏州园林》、《中国石拱桥》、《故宫博物院》三篇说明文都是按照先总说后分说的顺序说明事物特点的。(×)
(3)课后完成“揣摩·运用”四的练习。
第三篇:14 故宫博物院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积累生字词。
2、了解祖国传统的建筑艺术,了解故宫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和伟大成就。
3、了解方位词在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事物时的重要作用。
2.教学重点/难点
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的说明技巧。以太和殿为例,体会本文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
3.教学用具 4.标签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故宫,是我国古代宫殿建筑艺术的瑰宝,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今天,让我们顺着作者的指引去参观故宫博物院,去见识它那宏大壮丽的规模与层次井然的布局。
课堂实录
一、预习展示
【设计意图:此环节旨在疏通字词,读通课文。】 识记字音、字形)鳌头(áo)湛蓝(zhàn)琉璃(liú)殿檐(yán)藻井(zǎo)矗立(chùn)轴线(zhóu)金銮殿(luán)击磬(qìng)檀木(tán)攒(cuán)蟠龙(pán)坤宁宫(kūn)肃穆(mù)奏报(zòu)慈禧(xǐ)额枋(fāng)乾清宫(qián)翊坤宫(yì)妃嫔(pí
二、整体感知,理清路线。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置旨在让学生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游览路线。】 画出有关的方位词,理清游览路线,填好故宫博物院平面图。(1)交代行踪的词:“从……往里……,沿着……穿过……到……” “走进……”“进了……就到……”“从……出……就到……”(2)方位词语:“北面”“中心”“中轴线上”“后面”“往北”……
三、再读课文,合作探究。
【设计意图:问题的设置,意在梳理文章内容。】
1、本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 明确:故宫博物院。
2、作者抓住故宫博物院的哪些特征来写?请迅速从课文中找出有关语句证明。明确:A、规模宏大壮丽: 紫禁城的城墙十米多高。
宫城呈长方形,占地72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多间。城墙外是五十多十宽的护城河。
三座大殿矗立在七米多高的白石台基上。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正面是12根红色大圆柱,金琐窗,朱漆门,同台基相互衬映,色彩鲜明,雄伟壮丽。
B、建筑精美:
河上是五座精美的汉白玉石桥。
台基有三层,每层的边缘都用汉白玉栏杆围绕着,上面刻着龙风流云…… 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桂,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一,有行龙、开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
殿顶把四道垂脊攒在一起,正中安放着一个大圆鎏金宝顶,轮廓非常化美。C、布局统一:
紫禁城(东西南北各)有四座城门;
城墙的四角上,各有一座玲珑奇巧的角楼; 三大殿建筑都处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紫禁城前后两大建筑群“基本一样”。
3、全文按什么顺序进行说明? 总说和分说相结合。
分说时,又按由南向北的空间顺序:
天安门→端门→午门→汉白玉桥→太和门→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小广场→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御花园→顺贞门→神武门→景山
课堂小结
课文紧紧住事物的特征,利用合理的说明顺序,向我们介绍了故宫博物院,给我们留下一个清楚的了解。一般而言,凡是介绍建筑或建筑群的说明文,大抵都按照空间顺序,即参观游览的方位变化,进行详细的说明。
课后习题
1、熟读课文,明确故宫博物院的特征、说明顺序。
2、尝试着向家人有序地介绍故宫博物院。
板书
故宫博物院 黄传惕
事物特征: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 结构层次:总—分—总 说明顺序:由南到北(空间顺序)由外到内 选好立足点 用准方位词
详略安排:详写太和殿,略写其他
第四篇:《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6-教学教案
1.通过对故宫博物院建筑群的了解,培养爱国感情。2.掌握文章以空间为序的写作特点。
3.了解以空间为序写文章必须确定立足点(观察点)和准确使用方位语言(方位词和方位短语)
4.体会本文围绕中心突出重点的写作方法。教学重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故宫曾经是我国明清两朝帝王所居住的皇城,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如果你有幸置身其中,就会情不自禁地赞叹它建筑的精美和布局的完整统一。特别是在那连绵错落的宫殿中所珍藏的无数稀世珍宝更是和其建筑艺术一样闻名于民,每个参观者从中深刻地了解到封建帝王生活的奢华靡费,并为广大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惊叹不已。
(提问)哪些同学去过故宫?请讲讲你见到了哪些建筑?(略)从刚才同学的回答来看,大部分同学未到故宫,那么我们来看课文是怎样介绍故宫的。
(二)新授: 1.正音解词:
矗立(chù)鳌头(áo)湛蓝(zhàn)琉璃(liú)蟠龙(pán)中轴线(zhïu)金銮殿(luán)击磬(qìng)檀木(tán)攒(cuán)乾清宫(qián)坤宁宫(kūn)肃穆(mù)奏极(zîn)额枋(fāng)藻井(zǎo)
矫健(jiǎo)妃嫔(pín)翊坤宫(yì)迥然不同(jiǒng)2.默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故宫)
(2)那么文章是按什么顺序说明的?(空间顺序)(3)给课文划分段落 〈1〉介绍故宫概貌。
〈2〉分别介绍故宫中的前三殿,后三宫、御花园。〈3〉站在景山上回望故宫全貌。3.课文分析:
方位词的准确运用是我们这一课的重点之一,请同学们用彩色笔,随着我们讲解课文划下来。第一部分
朗读这一段,看看这两节分别讲了什么内容。
请一位同学说说第一节介绍了故宫哪几方面的内容?
(位置、历史、地位)概括介绍故宫博物院。故宫有几个名称?谁能说出它们的由来?(1)紫禁城,以建筑命名,整个建筑群在城墙内,表示皇帝的最高权威,在北京城中
(zhě)
心,又称城中之城,墙为赭色,因此称赭色城的禁区为~。(2)故宫,从明清两代皇帝的宫殿得名,“故”指从前的(事情或处所),明清两代是早已过去的旧事,因此我们今天称他们的宫殿为~。(3)博物院,展览陈列各种文物或标本,供人们参观的地方,“院”指全国性的最大规模的。)挂图,让同学说明2节介绍了哪些地方。
(城墙;四座城门;宫城的形状占地,宫殿和房屋的数目;护城河;角楼)介绍了故宫的总体布局。这一节哪句话介绍了故宫的艺术风格?
(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这句话提纲挈领,把故宫雄伟壮丽的全貌作了概括说明,从三方面讲出了建筑群的特点,是全文的总领句,请画下来记住。第二部分
(天安门)我们将由南向北游览故宫。
这些词的运用体现了什么?(空间方位的转移)“进了太和门,就到了紫禁城的中心——三大殿” 课文用了几节来写三大殿(4—10节)
4节总写了三大殿,三大殿外观上的特点是什么?(①高:矗立在七米多高的台基上,台基有三层 ②奇(台基):〈见书划线处〉)
大家试想一下,下雨的时候,水从鳌头里流出来,象不象是千百条龙在喷水。
太和殿是故宫最大的殿堂,金黄、大红看上去富丽堂皇,再衬上蓝天,白玉石台基,更是艳丽夺目,金碧辉煌,体现了前面所说的“宏大、壮丽”。
这一节不仅写出了殿中龙的图案之多,而且写出了“双龙戏珠,单龙飞舞”以及“行龙、坐龙、开龙、降龙”等多姿多态的龙,并且在最后加上“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使得这些图案更显得生动活泼,联想到台基上看到的一千多个龙头,我们简直到了“龙”的世界。做书后练习四
7节、为什么三大殿要建在中轴线上?象征皇权
(象征一切以皇帝为核心,一切权力集中于皇帝,封建统治者希望他们的皇位代代相传,永世不变)
8节、太和殿的用途是什么?(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大典是什么样的呢?文章描绘了大典时的场面,台基下跪拜的百官,御道两边的仪仗,端坐于宝座上的皇帝,以及钟磬鼓乐的幽远声,烟雾迷蒙,缭绕着一种神秘莫测,庄重肃穆的气氛,同时也突出了太和殿的重要作用。这样有详有略的方法,使得重点突出,因为太和殿最能反映故宫的特征和本质。
第二课时
朗读11节,并说明这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过渡)我们看课文“ab”,这说明紫禁城以小广场为界,可以分为两部分,并指出“c”,这里回顾照应了前一部分,接着又提示了后半部分所写的主要内容“d”,这就为我们提示了后半部分的主要层次,因此这节在文章结构上起分界,枢杻的作用。12、13节写了哪几个建筑?(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是从哪方面来写这后三宫的?(用途)
14节合写后三宫,抓住什么特点来写的?(宫中凤凰图案增多)为什么凤凰逐渐增多呢?(传说凤凰是百鸟之王,羽毛美丽,象征吉详美好,封建统治者把后妃比作凤,因此她们住的地方,用的东西都画凤)我们可以看到,这节和6节写龙的装饰相比较,所用词语②式都相似,彼此相映成趣。前面加上一个“最”,使程度又加深了一步,那么养心殿为什么最引人注目?
正是由于养心殿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地位、又是后庭建筑艺术的重要代表,使得它最引人注目。
18节从养心殿往北到了什么地方?(西六宫)(揭露封建统治者大肆挥霍,奢侈浪费的罪行)(神武门对面就是景山)(板书)总体布局 总概貌 艺术风格: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
(2)封建统治中心——为封建统治者服务→憎 语法•祈使句和感叹句 1.祈使句
用来要求别人做什么或不做什么的句子。要求(1)句末可以有“吧”“呀”等语气词
分类(1)要求:有命令、请求、催促、劝说等不同语气(2)禁止:有命令、劝阻等语气 一般都有“不要”“不准”“禁止”“严禁”“勿”“别”等表示禁止的词语。
△表示请求的祈使语句,还可采用疑问句的形式,把话说得委婉些,带有商量的语气。2.感叹句
用来表示某种感情的句子。要求(1)书面上用感叹句(2)句末常有“啊”“啦”“了”等语气词。
感叹句是用来表示某种强烈感情的句子,感叹句有感叹语调,句末常用“啊、啦、了”等语气助词,书面上感叹语调一般用叹号来表示。感叹句的构成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由叹词非主谓句构成感叹句。这种感叹句只表达一种强烈的感情(喜悦、悲伤、叹息、愤怒、惊讶等),不陈述什么事情。例如: 1.哼!(别装蒜了!)2.嘿!(我想起来了。)
(二)由其他非主谓句构成感叹句。例如: 1.多漂亮的衣服啊!(由形容词非主谓句构成的感叹句)2.刮大风啦!(由动词非主谓句构成的感叹句)
(三)由主谓句构成感叹句。例如: 1.这孩子真听话!2.他们是世界上
第五篇:14 故宫博物院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文中方位词的准确运用,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2.学习正确运用方位名词、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地说明事物的方法;
3.了解故宫的结构特点以及有关的历史知识,认识古代劳动人民杰出的智慧和创造才能,以增强学
2.教学重点/难点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文中方位词的准确运用,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2.学习正确运用方位名词、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地说明事物的方法
3.教学用具
多媒体、板书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故宫建筑的一些图片,在这些图片的放映中来进行导入)故宫,是我国古代宫殿建筑艺术的瑰宝,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1987年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呢。那么,故宫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它又有哪些精美的建筑?今天,就让我们循着作者黄传惕的指引去参观故宫博物院,去见识它那宏大壮丽的建筑规模与层次井然的结构布局。
(二)展示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文中方位词的准确运用,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2.学习正确运用方位名词、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地说明事物的方法; 3.了解故宫的结构特点以及有关的历史知识,认识古代劳动人民杰出的智慧和创造才能,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过渡语:有了目标就好像航船有了航向,接下来我们就依据我们的航向,开始我们学习之旅吧!
二、先学环节
(一)请同学们根据学习要求,自主学习。
1.简介作者:黄传惕(1934-)湖南省平江县人,主要作品《故宫博物院》、《天安门颂》、《北京,我心中的城》、《绿色的希望》等
2.跳读课文
请同学们边快速跳读课文边勾画出不认识的字(包括课后读一读写一写),读完后查字典解决生字并标记在书上(注:跳读课文是指快速浏览扫描课文,或者省略跳跃阅读,原则是集中精力,迅速扫视,跳读的目的是快速锁定生字词)。
3.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标记段落,勾画出交代作者行踪变化的词语,按文章的说明顺序填写课后练习一的故宫平面图,看看文章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
(2)本文是一篇事物说明文,说明事物首先是抓住特征,那么作者抓住了故宫博物院的哪些特征来写?请在课文中找到相应的顺子并勾画出来。(3)故宫的整体布局可分为两部分,从哪个段落可以看出来?每部分的主要建筑有哪些?各宫殿的功用是什么?
过渡语:刚才我们同学自学地快速而认真,到底效果怎么样呢,我们一起来检测一下自己吧!
(二)自学检测反馈
1.给下列汉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ng)独占鳌(áo)头 琉璃(liú lí鸣钟击磬(qì)藻(zǎo)井 蟠(pán)龙 n)殿 鎏(liún)香 御(yǜ)花园 妃嫔(pín)湛(zhàn)蓝 金銮(luá)金 檀(tá修缮(shàn)
要求:先自己完成,同桌互换批阅,用红笔改正错误,齐读两遍,巩固2分钟。2.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标记段落,勾画出交代作者行踪变化的词语,按文章的说明顺序填写课后练习一的故宫平面图,看看文章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
教师点拨:故宫平面图参考教学参考,采用了由南向北的空间顺序。
(2)本文是一篇事物说明文,说明事物首先是抓住特征,那么作者抓住了故宫博物院的哪些特征来写?请在课文中找到相应的顺子并勾画出来。
教师点拨:第二段最后一句“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方法点拨:说明文要抓住说明对象的特点进行说明。
(3)故宫的整体布局可分为两部分,从哪个段落可以看出来?每部分的主要建筑有哪些?各宫殿的功用是什么?
教师点拨:从11自然段可以看出来,分为“前朝”和“内廷”,前朝主要包括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和东西两侧的文华殿、武英殿,是皇帝实行封建统治治理国事的地方;“内廷”是皇帝和后妃们起居生活的地方,主要建筑有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和东六宫西六宫。
方法点拨:理清文章结构层次,理解课文总说分说相结合的特点。
(三)我的疑惑
在自学过程中有没有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提出来,请同学或者老师帮你解答。过渡语:这篇文章,运用先总后分的文章结构,采用由南向北的空间说明顺序,向我们介绍了故宫博物院的建筑结构和特点,故宫博物院建筑群规模宏大,建筑数量巨大,作者有没有面面俱到,平均用力呢?是没有的,文章中介绍最全面最详细的是太和殿。
三、后教环节 要求:
1.请同学们根据学案提示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讨论交流。2组内交流时,按照组长指定顺序逐个发言,推选出本组最优秀的发言修改完善后在班里展示。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5——8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
1.作者介绍了太和殿哪些方面的情况?采用了什么样的说明顺序,你的依据是什么? 教师点拨:对太和殿,先写使三大殿成为统一整体的台基──台基修建得很高(三层台基高七米),并且设施奇巧(排水管道是一千多个圆雕龙头),这就暗示和渲染了三大殿地位之尊崇;再写太和殿外观气势雄伟(是故宫最大的殿堂),色彩壮丽(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的斗拱、额枋、梁柱,红色大圆柱,金琐窗,朱漆门),内部装饰的庄严富丽(金銮宝座、雕龙屏、金柱、藻井、梁枋等上面都装饰着多姿多态的龙);最后从它的位置和功用上(皇帝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说明它在设计方面的象征意义──过去封建皇帝凭借雄伟的建筑显示威严。使用的说明顺序是由外到内、总说和分说相结合。
2.在众多的宫殿中,作者为什么要选择太和殿作为重点来介绍?
教师点拨:因为太和殿是“前朝”以致整个故宫的重点建筑物,是封建皇帝行使统治权力和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因此它的地位非常重要,另外它在整个建筑群中最具代表性。所以文章把太和殿作为介绍的重点。
3.在介绍建筑群中,重点介绍主要建筑,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教师总结:在用空间顺序说明事物时,要抓住重点,详略分明,这样才能突出说明事物的特征。同学们在今后的写作实践中,要学习作者这种重点突出,有详有略的写作特色。
四、训练环节
(一)总结提升,归纳方法
学了这篇文章之后,你认为介绍一栋建筑物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教师点拨:
1、按总—分—总的结构安排内容。
2、以空间顺序为主,选定立足点注意使用准确明白的方位词。
3、注意处理详略,既突出重点,又兼顾全面。
4、总写结合着分写,既展示总体特征,又突出局部特点。
(二)学以致用,小试牛刀
你的家人和好友想要了解咱们的学校,而又没时间来校参观,请同学们以空间变化为顺序,为他们写一篇咱们的学校解说词。(要求总说分说结合,采用空间顺序,正确运用方位名词,力求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跟随作者黄传惕到了中国传统建筑群——故宫博物院去游览了一番,虽然建筑繁多规模宏大,但仍觉得条理清晰分明,这得益于作者条理的说明顺序和恰当的详略安排,学习这节课,我们不但要领略故宫博物院的美丽,更要领略作者行文思路的美丽啊!
板书
故宫博物院 黄传惕
总:位置、历史、地位、总体特征
“前朝”三大殿
分:“后廷”后三宫 御花园
总:宏伟的建筑群,和谐统一的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