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高度及应用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2 23:43: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太阳高度及应用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太阳高度及应用教学设计》。

第一篇:太阳高度及应用教学设计

太阳高度及应用教学设计(2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读图,了解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区别。

2.通过讨论探究,分析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角的纬度变化。

3.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总结同一地点,正午太阳高度角季节变化。4.能用太阳高度的变化,处理楼间距问题,处理太阳能热水器问题

课前检测:

1.地球上哪里的昼夜永远等长?该地的昼长几小时? 2.全球各地何时昼夜等长?此日晨昏线与经线有何关系? 3.夏至日地球上哪里出现极昼现象?

4.国庆节小长假期间北半球的昼夜长短情况如何?此期间北半球的昼夜长短如何变化?

5.下列四幅图中,反映北半球冬至日的是(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

【导入】 去年6月,赵亮的父母购买了一套住房。今年1月,全家入住后阳光被前排楼房挡住了,他感到很困惑,那天看房时,院内阳光充足,怎么过了几个月,阳光就被挡住了呢?你能帮他分析一下原因吗?

【新课讲解】

【自主学习】

一、太阳高度角

(1)概念:太阳光线对于地平面的交角,简称太阳高度

(用h表示),如右图所示。(2)太阳高度角在一天中的变化:何时最大,何时最小?

二、正午太阳高度

【活动探究】 学生读图理解正午太阳高度

1、概念:正午太阳高度角即地方时是12点的太阳高度。

2、指导学生在光照图上绘制地球上某一天某一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角。

三、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学生读图,归纳总结

(1)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 春秋二分日:正午太阳高度由_____向南北两侧递减。

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_________向南北两侧递减。

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_________向南北两侧递减。(2)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A、夏至日

达到全年最小达到全年最大90 °S 23°26′S 0° 23°26 ′N 90°NB、冬至日

°S 23°26′S 0° 23°26 ′N 90°N达到全年最大达到全年最小C、南北回归线之间每年有两次太阳直射。(3)正午太阳高度动态变化

四、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公式:H=90°-两点纬度差(距)

第二篇:《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的教学反思

一、导入要简洁,且具吸引力

好的导入要像电影的片头一样,能一下吸引住观众的眼球,这样才能将学生引入到课堂学习的情景中来,让他们有一种探索的欲望。我本以为用买房时采光的话题导入新课,能激起学生的兴趣,但是由于没给同学们补充光照的重要性,同学们对这个话题,反应冷淡,兴趣不浓,甚至有同学觉得采不到光还凉快。在导入新课这方面我还要继续改进。

二、问题设计不能太大要有梯度性

有一个老师曾说过,在课堂教学中,老师通过设计问题不断地下套子,挖陷阱,引诱学生去钻,去跳。给学生设计问题会使我们的课堂充满生机。但在我这次课上,提出的好几个问题都太大,指向不明,容易“ 误导”学生。学生要么找不出答案,要么答案千奇百怪,并且有时还超出了我自己的掌控。因此在设计问题时,问题要简洁明了,突出主题并且问题要层层深入,循序渐进。

三、要让学生动起来,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这次课上,同学们的活动时间估计只有五分之一左右,学生活动量太少,整节课表现的死气沉沉的,并且也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在课堂上,学生才是主角,教师应尽量把时间还给学生,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在上课前老师就要精心设计教学的过程,对学生什么时候动脑、动手、动口等都要预先进行设计。

四,合理利用多媒体

成功的多媒体运用有利于学生展开联想,将难以观察、体验的知识或现象让学生直观感受。但并不是所有的多媒体运用都能做到恰到好处。过多的多媒体演示,不仅起不到好作用,反而使学生只陶醉于ppt的欣赏之中,根本无心思考问题,也抓不住重点。在地理教学中,通过板画和板书展现出来的过程和方法是无法单用几张ppt就能代替的。例如,我在讲赤道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时,直接用ppt给同学们展示出了结果,然后让同学们照着画北纬30度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结果班上估计只有几个同学能画。所以,在后面的几个班里,我都是让同学到黑板上来画,我纠正。

五、要提高自身的素养和教学技能

整堂课我就用了一个语调讲完了,完全没有抑扬顿挫和节奏感,让学生听起来很难受,上课时怎能不睡觉,不分心。当我是学生的时候我讨厌这样的老师,没想到我却成了这样的老师。不过也不是无药可救,我还可以通过听广播和不断的锻炼提高我这一方面的能力。还有就是,在某些细节处理上不到位,比如喜欢在课堂上问“ 是不是,对不对,就是说,什么”等简单、低层次问题,看似活跃的课堂,其实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这些都急需要改正。

总之,要成为一名好教师,我还有很多的不足,要学习的东西还非常的多。万丈高楼平地起,我相信通过我的努力和老师们的帮助,我能够当好一名教师。

第三篇:高中地理-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高考频度:★★★☆☆

难易程度:★★★☆☆

﹝2018届天津市部分区高三质量调查(一)﹞下图为谷歌地球提供的我国北方某城市居民区(40°N,117°E)卫星遥感影像,拍摄日期为某年的9月23日。读图回答1—2题。

1.判断该图拍摄的当地时间可能为

A.5:30

B.9:30

C.13:30

D.17:30

2.为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小区居民计划在楼顶铺设光伏发电设备,若光伏发电板可通过前后转动调节来提高发电效率,则发电板和水平地面的夹角最小约为

A.13.5°

B.16.5°

C.23.5°

D.26.5°

【参考答案】1.B

2.B

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1.确定地方时

当某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的最大值时,此时日影最短,当地的地方时是12时。

2.确定房屋的朝向

确定房屋的朝向与正午太阳所在位置有关。为了获得更充足的太阳光照,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因此房屋坐北朝南;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北方,因此房屋坐南朝北。

3.确定当地的地理纬度

当太阳直射点位置一定时,可根据两地纬度差多少度,正午太阳高度就差多少度。根据某地某日(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可判断该地区纬度大小。

4.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

太阳直射点上,物体的影子缩短为0;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反之,日影越长。正午是一天中日影最短的时刻。

日影永远朝向背离太阳的方向,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正午的日影全年朝向正北(北极点除外),冬至日日影最长,夏至日日影最短;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正午的日影全年朝向正南(南极点除外),夏至日日影最长,冬至日日影最短;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正午日影夏至日朝向正南,冬至日朝向正北;直射时日影最短(等于0)。

5.确定楼间距、楼高

为了更好地保证各楼层都有良好的采光,楼与楼之间应当保持适当距离。以我国为例,南楼高度为h,该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H,则最小楼间距L为:L=hcotH。如下图。

6.计算太阳能热水器的安装角度

为了更好地利用太阳能,应不断调整太阳能热水器与楼顶平面之间的倾角,使太阳光与集热板成直角。

集热板与地面之间的夹角(α)和当天的正午太阳高度角(H)互余,即α+H=90°时效果最佳。如下图。

7.判断山地自然带在南坡和北坡的分布高度

一般情况下,由于阳坡正午太阳高度大,得到的光热多,阴坡得到的太阳光热少;因此在相同高度,阳坡温度较高,阴坡温度较低,从而影响到自然带在阳坡和阴坡的分布高度。学*科网

(2018年江苏卷)下图为“某地二分二至日太阳视运动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线①所示太阳视运动轨迹出现时的节气为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2.该地所属省级行政区可能是

A.琼

B.新

C.苏

D.赣

(2018届江西省高三六校联考)某太阳能设备生产公司,测试新研发的“追日型”太阳能发电设备。聚热板可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旋转,使聚热板始终正对太阳,从而提高太阳能利用率。据图回答3—5题。

3.为更好的开发销售市场,对主要销售目标城市进行测试,下列城市不适合作为测试地的城市是

A.海口

B.上海

C.成都

D.乌鲁木齐

4.在各城市中,经一年测试,下列测试结论正确的是

A.纬度越高的城市,水平旋转角度越大

B.纬度越高的城市,水平旋转角度越小

C.纬度越高的城市,水平旋转角度的化幅度越大

D.纬度越高的城市,水平旋转角度的化幅度越小

5.在北京测试时,聚热板追日旋转时,下列记录正确的是

A.水平旋转速度,夏至日大于冬至日

B.水平旋转速度,夏至日小于冬至日

C.竖直旋转速度,夏至日大于冬至日

D.竖直旋转速度,夏至日小于冬至日

【答案】1.D

2.B

【答案】3.D

4.C

5.C

【解析】3.由材料分析可知,该设备主要是增加太阳能的利用率,测试的场地多为主要的销售市场,即多为能源缺乏、且需求量较大的城市。乌鲁木齐位于我国的西北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由于需求量较小,不是主要的消费市场,因此不适合作为测试地。故选D。

4.由材料分析可知,该太阳能设备为“追日型”,聚热板的水平方向转动主要与太阳的转动有关系,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太阳在天空中划过的弧度变化越大,水平旋转角度的化幅度越大;纬度越低,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小,太阳在天空中划过的弧度越小,水平旋转角度的化幅度越小,C正确。故选C。

第四篇:《反弹高度》教学设计

《反弹高度》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80—82页。【教学目标】

1、结合测量球的反弹高度的实践活动,合理选择测量的方法,进一步了解分数在学习实验中的应用,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测量问题。

2、经历对实验数据进行数学处理的过程,感受实验研究的科学性和数学结论的严谨性,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获得测量活动的实验经验。

3、经历实验操作的过程,与他人分工合作,增强合作意识。

4、在回顾、反思、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学会合理地评价活动过程和方法等,养成自我反思的习惯。【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经历提出问题、合作测量、收集数据、观察比较、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学难点】

分析球的反弹高度与下落高度之间的关系以及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学准备】

课件、篮球、兵乓球,米尺、实验记录单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师:平时,同学们都喜欢玩球,这节课我们就用数学知识来玩球,有兴趣吗?今天老师带来了两种球(篮球和兵乓球),你想玩吗?

抽两名学生分别来拍球,轮流把两种球都拍一拍,再说说拍两种球的感受。其它学生补充介绍自己观察到的情况。

【设计意图:生活是数学的源泉,数学实践活动更离不开生活,玩球是学生十分喜爱的活动,从学生熟悉的喜爱的实践活动入手,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更能体现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现实性、生活性、趣味性和蕴含的问题性,同时让学生在活动中初步感受到球下落过程中不同的反弹结果。】

小结:各种球从高处落下都会反弹,但是反弹的高度却不相同,这里有什么规律吗?下面我们就来探究这个问题。

二、方案设计,探索新知。

1、请大家先猜猜如果从同一高度落下,哪种球会反弹的高一些?(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

2、提问:同学们的猜测是否正确,不同的球反弹的高度又分别是多少呢?想知道这些,我们需要怎么办?(引导学生认识到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而激发学生的实验热情)

3、怎样实验呢?实验前要做哪些准备呢? 引导学生共同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大屏出示)(1)实验方案中应包含哪些内容?

(2)小组讨论实验步骤是什么,每一步要做什么。(3)需要收集哪些数据?如何收集和记录?(4)小组如何分工?

4、出示教材第81页的实验报告单,对比说说有没有什么要补充的? 【设计意图: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数学知识的获得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上。本环节通过学生对已有生活经验的回顾、争论,也是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生活知识经验,有效的体现了生生互动、合作交流的意识。】

三、动手实践,验证猜想。

1、结合报告单项目,小组讨论实验的步骤、分工等。

2、组织汇报,明确要求。

大屏幕出示操作的过程,指名说说实验步骤以及注意点。

(1)测量时的注意点。

(2)落球时的注意点。

(3)观察球的反弹高度时的注意事项。根据学生回答,出示:

(1)把球从指定高度下落时,要将球的上沿与高度标记齐平。

(2)要细心观察球的反弹高度,并根据反弹的最高点及时坐上标记。

(3)测量反弹高度时,可保留整厘米数,及时做好记录

(4)为了保证数据的准确,采用同一高度下落时,可以多做几次。

提出要求:分组活动时,我们还应该注意些什么?引导学生注意以下事项:(1)小组成员分工,听从组长安排

落球人员,测量人员,观察人员,记录人员(2)活动过程中注意小声交流,切忌大声喧哗

【设计意图:明确实验步骤,正确操作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实验能够顺利进行,得出较为准确的实验结果的重要保障。所以实验之前,使学生能够熟记实验步骤,学会实验方法,明确实验注意事项,显得尤为重要。】

3、实践操作:全体学生分成六人小组,每个小组的人员明确分工,根据各自小组的方案进行实验。

4、集体交流,引导学生总结各自的发现。(大屏出示)(1)根据实验数据说发现。(2)实验中用到的知识和方法。(3)实验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办法。(4)引发的思考。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实验、计算、推理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意识,从而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四、再次实践,充分验证。

1、学生再次合作实践。

2、计算结果

3、讨论

4、集体讨论后小结: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白科学的结论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通过多次验证,从而使学生认识到结论的科学性与严谨性。】

五、总结收获,拓展延伸。

1、自主阅读教材。

2、指名说说引起球的反弹高度变化的主要原因。

3、算一算比赛用的篮球的反弹高度大约是下落高度的几分之几?

4、师:在这一节课中,你有什么收获?这个知识你是怎么获得的?你还想知道什么? 【设计意图:“你有什么收获?”问题的设计具有人性化,让学生轻松地回顾,去思考今天的收获。“这个知识你是怎么获得的?” 更注重了回顾知识的形成过程。“你还想知道什么?”指向了学生的未来,这样的实践研究仍需继续。】

第五篇:《反弹高度》教学设计(定稿)

《反弹高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过实验收集数据,在用分数表示球的反弹高度与下落高度关系的过

程中,进一步了解分数在学习实验中的应用,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2、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体会与他人合作的价值,提高合作能力。

3、使学生在亲历对实验数据进行教学处理的过程,感受实验研究的科学性和数

学结论的严谨性,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经历测量、收集数据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难点:球的反弹高度与下落高度之间的分数关系,及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问题

1、谈话:同学们,今天我们带来许多球,体育课上大家都喜欢玩球,今天这节课我们用数学的知识来玩球,大家有兴趣吗? 出示三种球:篮球、足球、排球(三种球的气都很充足)。(让两位学生分别拍三种球,感受各种球反弹情况的不同,并说一说拍这三种球 的不同感觉。)

2、引出问题:刚才,我们看到了这些球从高处落下后都会反弹。各种不同的球反弹的情况相同吗?什么情况下反弹得高一些,什么情况下反弹得低一些呢?以及在正常情况下,球的反弹高度和下落高度的关系怎样?这节课,我们就通过实验来研究、解决这些问题。

3、揭示课题:球的反弹高度

二、实验探究、解决问题

1、明确实验的方法:选一块靠墙的平地,在墙上量出一个高度并做上标记。再选择一个球从这个高度自由落下,在墙上标出球的反弹高度,量出结果并记录。

2、明确实验注意点:

(1)把球从指定高度落下时,要将球的上沿与高度标记齐平;

(2)要细心观察球的反弹高度,并根据反弹的最高点及时做上标记,测量反

弹高度时,取整厘米数;

(3)要及时将实验中的数据记录下来,并填写好实验记录表。

3、用同一种球,选择不同的高度做实验。(1)要求:分三次进行,全班统一,每次确定一个下落高度(高度分别为100厘米、120厘米、150厘米),及时记录;

(2)小组分工活动并填好记录表;(组员分工:落球人员,测量人员,观察人员,记录人员)

(3)注意两点:①将球的上沿与高度齐平时可以用平直的工具(如书本、直尺。)

②观察反弹高度时要仔细,及时标记,若看不清可以重复一次。

4、对记录结果进行计算,得出“每次实验中球的反弹高度是下落高度的几分之几”,把分数都全部化成小数(除不尽的保留两位小数),然后进行对比、分析。

(1)通过观察用同一个球做实验的记录,你发现了什么?(2)小组交流,并展示记录表,分析,比较;(3)得出结论:用同一种球从不同高度下落,反弹高度也不一样,但表示反弹高度与下落高度关系的分数大致不变,这说明同一种球的弹性是一样的。

5、选择其他不同球分别做三次实验,继续采用上面统一的下落高度。(1)要求:用不同的球做实验,步骤如上。(2)小

6、对记录结果进行计算,得出“每次实验中球的反弹高度是下落高度的几分之几”,把分数都全部化成小数(除不尽的保留两位小数),然后进行对比、分析。(1)通过观察不同的球做并展示记录表,你发现了什么?(2)小组交流,并展示记录表,分析,比较;,(3)得出结论:用不同的球从同一个高度下落,其反弹高度不一样,表示反弹高度与下落高度关系的分数是不一样的,这说明不同的球的弹性是不一样的。

三、小结: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同一种球的弹性是一样的,而不同的球的弹性是

不一样的。但实际上影响球的反弹高度的因素还有许多。

四、作业:请同学们利用课外时间,上网了解有关影响球的反弹高度的其他因素。

下载太阳高度及应用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太阳高度及应用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教学反思(范文)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是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节《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中的第一个问题。在引入新课时,首先出示某一小区照片,然后举出现实生活中的实际例子,目的在于将学......

    太阳教学设计

    太阳教学设计15篇 太阳教学设计1 《太阳》是一篇逻辑性很强的说明文,教学时,发掘其内蕴,采用适当的课堂教学结构:“读思——引发——提议——写练”,对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将大有......

    太阳教学设计

    18.太阳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和新词。会用“因为……所以”“就是……也……”“虽然……但是……”造句。 2.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太阳的特点及太阳和人类的密切关系,培......

    太阳教学设计

    《太阳》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读懂课文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悟作者写说明文的方法。 3、培养学生在课文学习中增长自然知识,激发学习......

    《太阳》教学设计

    《太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熟读本课应认的字9个。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法和习惯:继续学习听读识字的方法,开始培养每天阅读的习惯。 3、读......

    《太阳》教学设计

    《太 阳》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的内容,了解太阳远、大、热的特点,体会它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2.学习课文中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介绍太阳的说明方法,体会运用这些说明方......

    太阳教学设计

    《太阳》 教学设计 授课时间:2011年4月27日上午第一节 授课人: 城关三小伍晓敏 教学目标: 在读中理解课文是怎样把太阳的特点写清楚的,同时了解到列数字、作比较等写作方法,并能......

    《太阳》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太阳》是一篇科普短文,文章采用了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介绍了和太阳相关的一些知识,说明太阳和人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我们要让学生在课文学习中增长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