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火烧圆明园读写结合评课
火烧圆明园读写结合评课
在王老师的教学设计中,把教学目标定位在:了解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并写出自己的感受,进行有效的读写结合。在老师的设计中留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采用自由读、指名读、默读、齐读、范读、快速浏览等多种形式的朗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的气氛,使学生在读中思、读中悟。
赵辉:王老师的教学设计中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初步感知课文的大意。并说说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接着,让学生再次深入文本,体会圆明园的辉煌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体现的。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接着启发把学生感知的画面生动、直观、形象地再现出来,让学生的内心受到最强烈的震憾,迅速点燃他们心中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以及侵略者的贪婪和野蛮的仇恨之火,在此基础上,让他们表达出此时的心声,真切感人,易达到高潮,引起共鸣。并把自己最真切的感受写出来,进行读写结合,使学生初步接触“读后感”,自己的感想是最重要的,教师在恰当的时候进行恰当的引导,有效进行读写结合。
李阳:通过朗读,感悟语言规律,体会作者怎样表情达意,使学生情有所感,理有所悟,再次唤起爱国热情,惋惜、痛恨之情,从而更进一步体验情感,与作者产生强烈共鸣,课堂教学达到高潮,感情得到升华。在读写结合上教师紧紧抓住这一点,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读写结合,相信这样的训练点定能使学生的写话练习得到提高。
刘娜: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教学设计中,王老师始终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允许学生自由选择、自由表达,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自主权,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阅读感受,注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和感受。读课文后的质疑问难,让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观看了风格各异的建筑物课件之后,启发学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景观来想象,自由表达出来。这样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充分尊重了学生的自主权,注重了学生的独特体验和感受,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发展。在读写结合的设计上,教师能够抓住课文特点对学生进行读写结合,并和单元习作进行结合,使学生的读写结合落实到实处。
丑美丽:王老师精心钻研教材,从文本出发,利用教材本身的特点,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紧抓重点,老师先抓住2、3、4自然段,带领学生追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追忆曾经的爱,然后再到第5自然段,“以爱激恨”,让学生体验“毁得让人心碎”这样把爱与恨,美与毁和谐地融合在一起,整个课堂就营造得比较好不仅做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更体现了对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交融,这是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
第二篇:读写结合课
案例
读 写 结 合 课
------《夜莺的歌声》第二课时 山东省莱芜市实验小学 张柱德 教学目标:
1、回顾课文《夜莺的歌声》主要内容。
2、总结课文的写作特点。
3、赏析例文,巩固学到的写作方法。
4、学生自由写作。
5、赏评习作,修改文章。
教具准备:录音机、歌曲《七子之歌》和《歌唱二小放牛郎》 教学设计:
一、播放歌曲《七子之歌》
二、旧知回顾
1、内容回顾:
(1)一首《七子之歌》,唱出了我们炎黄子孙期盼祖国统一的梦想与心声。一曲《长江之歌》唱出了对长江的热爱与依恋。那么前苏联卫国战争中的《夜莺的歌声》又传达了一种什么情怀呢,塑造了一个什么英雄形象呢?指答。
(2)几次歌声,各有什么作用?(一诱敌上钩
二、麻痹敌人 三、四暗送情报
五、再引敌人)
2、总结写法: 课文为了表现小夜莺的机智勇敢,运用了大量描写人物的方法,找出文中描写小夜莺外貌、语言、动作的语句,并体会其作用。
师生交流:
(1)外貌(2)语言(3)动作
教师总结:外貌、语言、动作描写不仅起到了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而且为下文作了铺垫,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3、文章的结构特点: 前后照应,首尾连贯。
三、赏析相关例文,巩固写法。
读文章,感受战争的危害。
看书听音乐《歌唱二小放牛郎》,并讲一讲里面主人公的故事。
交流文章刻画人物的方法,并体会其作用。
四、学生自由写作。
自古英雄出少年,少年英雄的故事层出不穷。战争年代,英雄少年用自己的聪明智慧甚至生命保卫着祖国,在和平年代,在战争离我们越来越远的今天,有没有舍己为人的小英雄呢?课下老师已经让同学们搜集了5.12汶川大地震中涌现出的英雄少年的故事,请你用最快的速度写一个你最感动的小英雄的故事。写作时要运用上今天我们学习的写作方法。
五、赏析
根据学到的写作方法有针对性的进行赏析。
六、学生交流收获。板书设计:
夜 莺 的 歌 声
外貌 写 刻画人物
语言 推动情节 作
动作
结构:首尾照应 布局合理
教学反思:
读写结合课就是让学生将所学课文的写作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做到活学活用。我首先引导学生通过回顾课文,整理出本文刻画人物的三种方法:外貌、语言和动作描写。让学生理解到运用外貌、语言和动作描写不仅刻画了人物,而且还推动情节的发展。在文章结构上采用首尾照应的写作方法。其次,通过相关阅读,让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这一写作特点,并能够灵活运用。最后,学生运用这一写作方法进行习作。习作内容我选取了同学们比较熟悉的5.12汶川大地震中涌现出的英雄少年的故事。由于新闻媒体的大力宣传,学生耳熟能详,大有不吐不快之感,大大激发了学生的习作兴趣;加上人物描写方法的恰当运用,学生习作故事感人,人物形象鲜明,收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第三篇:读写结合课
读写结合课:
读写结合课的关键是找好读写结合的关键点,深入挖掘课文中的写作指导点。如:①句式仿写:人教版七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运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写一段话。人教版八上《芦花荡》—课文中有不少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如“月明风清的夜晚„„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弯弯下垂的月亮,浮在水一样的天上”等,找出并抄下来,仔细体味,再仿写几句。写写你家乡的景物。人教版九上《星星变奏曲》──试仿照这首诗的“如果„„如果„„”或“谁不愿意„„谁不愿意„„”的句式写几句诗,表达一种企盼。②写法模仿:人教版七上《春》──仿用借景抒情的写法和恰当运用修辞手法,以《秋》为题,写一篇短文。人教版七上《济南的冬天》──在小组或班上向大家说说你家乡的冬天是什么样子,再借鉴课文的某些写法,将你家乡冬天最有特点的景物写出来,字数不限。人教版七下《音乐巨人贝多芬》──注意描写贝多芬穿着和外貌特征的语句,模仿这种写法,用几句话描写你最熟悉的一个同学的外貌。与同学进行交流,看谁写得最传神。学习人教版九上《杨修之死》一文,学习运用“插叙”写法,写一篇文章。③词语的运用:人教版七上《羚羊木雕》“读一读,写一写”中有六个词语:“抹”“攥”“逮”“怦怦”“树杈”“寒战”,让学生尽可能多地运用这些词语写一段话,要求通顺合理。④改写:人教版七下《最后一课》──试以韩麦尔先生为第一人称,改写课文中从上课到下课部分内容。人教版八上《石壕吏》—把《石壕吏》改写成一篇记叙文或一幕短剧。人教版九上《我的叔叔于勒》—想象一下,菲利普夫妇在船上发现一位百万富翁像于勒,他们会怎样说?试写成一篇短文。人教版九上《智取生辰纲》—这篇课文是从杨志等人的角度来叙述故事的,课文标题却是“智取生辰纲”,试从晁盖等人的视角来改写这个故事。⑤简单议论:人教版九上《短文两篇》──《谈读书》(作者培根)中的名言警句摘抄下来,并选出你最喜欢的一条,作为论点,试着给它配上几个论据,写成一篇议论文。人教版九上《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把课文的最后一段抄在本子上,并选取这段中的某一观点,举出生活中的一两个事例来证明它。⑥补写:人教版七下《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闻一多先生的事迹很多,试为本文补充一两个事例。人教版八上《芦花荡》──课文中有一段精彩的描写,写了老头子因没有圆满地完成任务而懊丧、内疚、自责的心理,请找出这段话并细细体味,然后把第二天二菱目睹老头子英雄行为时的心理活动补写出来。⑦续写:人教版八下《喂—出来》──展开想象,从小说结尾续写下去,一二百字。续写人教版七下《丑小鸭》。续写人教版七上《皇帝的新装》。续写人教版七下《最后一课》。⑧描写人物:我们可以让学生跟着《俗世奇人》学用夸张手法突显人物特点,使人物鲜活而有个性;可跟着《变色龙》学用漫画笔法不动声色地塑造人;也可跟着《范进中举》学用对比手法刻画人;可以学用《观舞记》中的特写手法;可以学习《口技》的侧面描写。⑨感想点:人教版七上《走一步,再走一步》──朗读课文,复述故事情节,说说你从中悟出了什么生活哲理。人教版七下《孙权劝学》──仔细阅读课文,想一想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人教版七下《斑羚飞渡》──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试给狩猎队写一封信,谈谈你对这件事的看法。人教版八上《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以给雨果写一封信的形式,谈谈你读了本文后的感想。⑩情景揣摩点:人教版八上《蜡烛》──文章中的老妇人始终没有说一句话,丰富的内心活动都是通过她的动作表现出来的。试揣摩文章倒数第四段,设想一下老妇人的心理活动,并用一二百字写下来。人教版七下《最后一课》──在刻画韩麦尔先生的时候,成功地运用了神态描写,如:“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试揣摩此时此刻韩麦尔先生的心理活动,用一段话突出韩麦尔先生的典型人格特征。
第四篇:雾凇读写结合课 说课
小学语文“四点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雾凇》说课稿
——读写结合课
张江霞小语工作室 润城镇中心学校下伏完小 李新艳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感谢能有这样一个机会与在座的同行进行交流探讨。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雾凇》的说课。
一、说教材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基于对课程性质的把握,我这样解读本课教材:
《雾凇》是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描绘了吉林雾凇的千姿百态、奇特壮美,科学简洁地介绍了雾凇的形成原因和形成经过,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雾凇、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文章语言优美形象、准确精辟,是训练学生语言表达的好课例。
二、说学情
四年级科学课中学生对云的形成过程的了解,学生已经对自然现象有了一定的科学认知。但学生的语言积累有限,表达能力尚待提升。
三、说课标
对于中学段的阅读和习作教学,课标提出了以下要求: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小学语文“四点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3.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4.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5.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6.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7.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四、说教学目标、重难点
根据新课标理念和读写结合课课型特点,结合四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理解水平,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懂得雾凇的形成原因,了解雾凇的形成过程。2.能力目标:能选用文中“弥漫、笼罩、淹没”等词语,描述自己眼中的雾景。
3.情感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懂得雾凇形成的原因,了解雾凇的形成过程。教学重点:能选用文中词语,描述自己眼中的雾景。小学语文“四点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五、说教法和学法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指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
1.提炼重点词句,还原生活画面; 2.引导语汇想象,丰富语言积累; 3.反复朗读课文,积累内化文字; 3.提供生活素材,激发表达欲望。
文章用语科学简洁,特别是雾凇形成过程一段,我引导学生提炼“弥漫、笼罩、淹没”等几个动词,在朗读品味中还原生活画面,激发学生想象,力求于无形中丰富学生语言积累,感受文章在丰富的想象、形象的比喻方面的语言魅力。在此基础上,逐层提出不同要求,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积累内化文章语言。最后结合当前生活中有雾天气出现较多的特点,提供反映生活雾景素材的图片,激发学生表达欲望。力求使学生达到学生敢于表达,急于表达,乐于表达,自信表达的效果,内化运用所学方法与语汇。
六、说教学流程
依据“四点导学”课堂教学模式,我设计了如下流程:
(一)导读:揭示课题,赏景激趣,感受雾凇壮美(5分)1.解题解题,铺垫内容;
首先书空课题,使用彩色粉笔把“雾”的雨字头、“凇”的 小学语文“四点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两点水两个表字义的形旁标注出来。与此同时,透过字面简单渗透雾凇常识:雾凇就是空气中的小小水滴,在很冷的空气中,凝结在草木等物体上而形成的小冰晶。引导学生处处留心,从读题开始认真思考。
2.听读欣赏,激发兴趣;
接着播放视频欣赏美景,紧扣学生心理,带领学生乘坐时光快车到松花江畔一睹为快,同时辅以课文朗读的录音,调动学生感受文章语言文字美的兴趣。
3.赞美雾凇,引发情感。
紧接着让学生用词或句赞美雾凇,意在帮助学生积累语汇,引发点燃学生喜爱雾凇、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导疑:诱导质疑,引导探究——了解雾凇成因(7分)1.自主质疑,抛出目标;
学生通过视觉和文字感受到了雾凇的壮美,我抓住这一时机诱导学生:看着如此奇观,你产生了怎样的问题?目的是创造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氛围,拉近师生情感,引导学生自主提问。学生很自然地说出:雾凇是怎样形成的?吉林为什么能形成这么美的雾凇?
2.明确要求,自主学习。
然后围绕这一中心问题出示学习目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协作交流。
(三)导悟:交流感悟,研讨释疑——探究雾凇形成(15分)小学语文“四点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1.交流雾凇成因,概括雾凇形成条件; 2.交流文中动词,感受雾气变化过程;
为了学生能够读写结合,较好地完成最后雾景片段的习作,在学习这一段的过程中,我先让学生通过朗读,拎出了文中动词:弥漫、笼罩、淹没……;之后又让其把词还原回句子中,在读中感受雾气的变化;随后交流感受时,又将其拎出来结合生活,结合语境再次深刻感悟;最后通过感情朗读,积累内化文中语言。这样对关键词语多次揉搓,反复咀嚼,辅以形象化的描述,力求为读写结合积累语言作铺垫。
3.交流雾凇形成,品悟作者内心情感。
这一环节中,我让学生多次朗读:一读,体会“镀”字的精妙;二读,体会比喻的妙用;三读,体会雾凇形成过程的漫长;四读,感情朗读;五读,积累语言。力求一次一个重点,同时渗透比喻、想象方法的妙用,时时处处力求积累语言,铺垫语用。
(四)导创:选用词汇,创新表达——描写生活雾景(13分)。生活是习作的源泉,音乐是情感的催化剂。我们这儿没有雾凇,但我们最常见的是雾,结合季节特点我力求引向生活,让学生“我手写我心”。
1.雾景美图欣赏,唤起生活感知; 2.运用所学方法,描述眼中雾景。
布置学生选用文中词语,和着淡淡的乐声,描述自己眼中的雾景。将语言内化于心,外化于形,从而创新语言表达,体验成 小学语文“四点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功的喜悦,激发孩子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最后布置学生课外修改完善习作,目的是在学生交流之后,培养学生学会反思的习惯。
七、说板书 板书设计 雾 凇
饱和的水汽 遇冷凝结
弥漫 笼罩 淹没 …… 比喻 想象
板书是微型浓缩的教案,课题是整堂课的眼睛。好的板书不仅要突出本节课的内容,而且要能够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教学时我将课题分解,用彩笔标识,力求抓住题眼,激发兴趣。板书中“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意在直观呈现教学内容,突破教学难点;“弥漫、笼罩、淹没……”“想象、比喻”则是对习作方法的提示。
总之,整堂课的教学,我不仅关注教学结果,更努力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力求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解、积累语言,感悟、习得方法。
当然由于自身教学能力的不足,处理课堂生成的机智有待提高,所以课堂上出现了这样那样的诸多问题,在此仅作抛砖引玉,希望各位同仁能畅所欲言,不吝赐教。诚谢大家!
第五篇:读写联动课评课稿
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读写联动” 说课稿
莱阳市盛隆小学 王姣
大家好,今天我要说的是单元整体教学中的读写联动的课型。“读写联动课型”呢是“单元整体教学”的主要课型之一,读写联动,将读与写的训练紧密联系在一起,以读带写,读中学写,读写结合,读写同步,相得益彰。
“读写联动”分为两类:一是,整个单元的阅读教学完成之后的习作,即阅读和作文的联系;二是阅读课中的小练笔。小练笔要突破的首要问题是从教材中找到读写的“连接点和结合处”,找到“写”的起点,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小练笔的形式很多,比如,续写,扩写,读后感,仿写,仿写也可以是修辞或者标点的仿写,还比如像《花的勇气》中写的一首小诗,等等都可以作为读写联动点。
下面,我就具体讲一下第一类,也就是整个单元教学后的读写联动课的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我们这次备的课是鲁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本次的单元主题是热爱生命,在单元后的语文园地中的习作要求是让学生写一写身边的热爱生命的故事,可以写一写自己的感悟。针对这个要求呢,读写联动课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本组教材内容后学生对人生和生命有了新的认识,结合主题写写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2 培养提高学生选材、组材和写作的能力。3.学习运用具体事例加感悟的写作方法。重难点: 加深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
下面说一下具体的教学过程:
第一个环节是
一、背一背:
是让学生复习背诵在前面的学习中积累的关于热爱生命的名言,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既是复习了本单元的名言积累,也为后面的写作积累了语言。
二、想一想,拓展主题,为写作主题确立方向 具体环节是这样实施的: a师: 同学们,第四单元是热爱生命的主题,哪篇课文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从中感悟到了什么? 通过学生的回答,课件来出示,a 《触摸春天》我们感悟到了对生活的热爱 b《永生的眼睛》让我们感悟到了生命的永恒 c:《生命生命》 感受到了生命的顽强不屈,感受了到珍惜生命,让有限的生命创造无限的价值 d:《花的勇气》感受到生命的勇气。b 师:在语文园地里给我们提供了这样几个资料
屏显,第一个资料,让学生读,读完后提问,你看了这个资料后感悟到生命的什么?出示 无私奉献,第二个资料生读,读完有什么样的感悟,根据学生回答出示 用劳动创造美好的生活 第三个资料 生读,学生谈感悟,感悟到了生命的顽强和执著。然后告诉学生这对生活的热爱,让生命得到永恒,生命的顽强不屈,对生命的珍惜,让生命创造无限的价值,生命的勇气,生命的无
私奉献,用劳动创造美好的生活,生命的执著,这——都是对生命的热爱。都是热爱生命的现象。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主要通过回顾本单元的课文,还有结合语文园地里给的写作资料,引领学生明确写作的主题。因为四年级的孩子,对于生命不是很理解,如果只告诉学生写热爱生命,他们理解得不会很透彻,通过这个环节的回顾整理呢,让学生明确知道具体哪一些是热爱生命的现象。通过这个环节呢,让学生明白,这些生活的热爱,让生命得到永恒,生命的顽强不屈,对生命的珍惜,让生命创造无限的价值,生命的勇气,生命的无私奉献,用劳动创造美好的生活,生命的执著,这——都是对生命的热爱,都是属于热爱生命主题方面的,都可以写。这样就会把笼统的主题细化,变得直观形象具体,学生就会明确该朝着哪个方向写。
下一个环节就是
三、确立写作对象
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再想一下,这一些热爱生命的主题,都是通过什么写作对象表现出来的呢?对生活的热爱,是写的谁?是人物还是动物?根据学生回答 屏显 人物。那么还有什么写作对象呢?根据学生回答 屏显 动物 植物
是啊,在人物 动物 植物的身上,我们都可以看到热爱生命的现象。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主要是让学生明确了写作对象,热爱生命不仅仅是写人,也可以是写动物,写植物,这样就拓宽了选材的范围。
四、说一说,这个环节拓展思维、丰富内容。在说之前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来激发学生说的欲望。
1、这一个个热爱生命的现象,让我们是那样感动,那么当你看到身残志坚的杏林子,看到热爱生活的安静,看到捐献眼角膜的一家三代,还有看到用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的医生、护士、老师、警察等等这些热爱生命的人,你想到了谁?你的身边有这样的人吗?你能讲讲他们的故事吗?
当你看到那只有强烈求生欲望奋力挣扎的飞蛾,看到那只《向生命鞠躬》中的顽强的蚂蚱时,你在生活中有没有见过这样的顽强不屈的动物呢?
当你看到砖缝中顽强生长的小瓜苗,看到那充满勇气的花儿,你在生活中看到过这样的现象吗?
想必同学们一定有很多想说的,下面就请小组合作交流一下,你在生活中看到的或者听过的类似的故事,现象,谈一谈你的感受,得到的启发。
2、学生小组内交流完了,可以让学生个人发言。老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做一下简单的点评。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呢,是一个课堂上用时间最多的一个环节,把口语交际整合在这里了。主要是拓展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写作内容,让学生言之有物。
五.写一写,回顾写作方法
在学生畅所欲言后,告诉同学们,把你们刚才所说的,写下来吧,这就是本单元的习作。记住,作文就是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就这样简单。那么我们主要用什么样的写作方法呢?谁说一下《生命生命》中我们主要学习的写作方法是什么呢?对是事例+感悟,今天我们主要就运用这个方法,来进行写作,写出你刚才说的,写出你的感悟。可以是像《生命生命》那样写几件事,也可以是像《永生的眼睛》那样写一件完整的事例,如果需要也要注意运用上我们以前学过的描写人物的一些方法。还可以用上我们积累背诵的关于生命的名言。写作主题只要是跟热爱生命有关就可以,生命的执著,生命的勇气,生命的顽强,热爱生活,努力工作创造价值的等等这些都可以写。写作对象呢,可以是人,动物,植物。写作内容,根据刚才的交流来确定。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是对写作方法的一个提炼,这一个单元主要的写作方法是事例加感悟,让学生把阅读中学习到的写作方法,运用到习作中去,使之“言之有法”。同时也是对整个前面的几个环节的一个整理,让学生明确了写作主题,写作对象,写作方法和 写作内容。
下面就出示了本次习作要求 可以让学生读一下篇二:评课稿范文 1 2 评课人:
指导老师: 3 篇三:评课稿范文
评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
历时、、、、、、、的讲课赛,经过、、、、、、、位参赛教师、全体评委和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取得了圆满成功。共评出一等奖、、、、、、名,二等奖、、、、、、、、名,三等奖、、、、、、、名。
本次讲课赛,是在全面推进小组合作、翻转课堂教学研究这一大背景下举行的。这既是我校推动年轻教师成长的一个重大举措,也是对我校深化教改成果的一次集中检阅。
为了发扬优点,弥补不足。我把评课意见进行了整理,以此反馈和总结:希望能够使我校的教学改革推向纵深,做得更好。下面我就从本次讲课赛的亮点、改进建议两方面加以阐述。
一、本次讲课赛的亮点
可以说这次讲课赛很成功。亮点纷呈,可圈可点。亮点主要概括为以下几点:
亮点之一:积极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热情。
本次活动,教师都能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注重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现实的、丰富的、有意义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情境创设真正成为点燃学生心中探究激情的兴奋剂和催化剂。如、、、、、、、、、、创设了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贴近的情境。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老师执教的这一课,情境创设也别有一番新意,联系了当今最热门的话题、、、、、、、、,紧扣教学内容,、、、、、、有关现实的生活问题,创设了真
实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知识就在我们身边,在。、、、、、、、老师执教的、、、、、、、、,创设了、、、、、、、、情境,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教师再适时地点拨,引出、、、、、。这些情境的创设生动、有趣、真实可信,无雕琢之痕。让人听了心服口服,并由衷赞美教学设计者的匠心独运。
亮点之二:注重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和谐的气氛,是课堂教学中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发展的基础,也是学生愉快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构建知识结构的重要条件。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教与学紧密结合成一个整体。本次讲课赛,老师们都有一手与学生沟通、拉近师生距离、营造和谐气氛的绝活。如、、、、、、、来活跃课堂氛围,激活了学生思维,埋下了新课的伏笔;、、、、、、、老师在教学、、、、、、、、、一课时,在课、、、、、、”为话题,引发学生用心思考,大胆猜测,巧妙地打开了学生的话匣子,一下子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营造出浓浓的学习气氛、、、、、、、老师教学的、、、、、、、整节课,态度非常和蔼,语言也很亲切、、、、、、、、等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亮点之
三、注重知识的前后联系,准确解读、把握教材。
执教老师能根据学科的特性,注重知识的前后联系,准确解读、充分挖掘教材的内在因素。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一步一步地帮助学生建构知识,对教材的准确把握、合理利用都非常值得学习。如、、、、、老师在上《、、、、、》时,在设计上能超越教材,但在内容上又紧扣教材。教学中没在生拉硬拽的感觉,而是让人感到水到渠成。
又如、、、老师在教《、、、、、、、》中,教师向学生提供了非常熟悉的生活情景:、、、、、、、、,活动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具有层次性。
亮点之
四、学生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交流逐步走向实质。
新课程十分倡响合作交流,合作交流是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执教老师十分注重以学生的独立探究为基础,引导交流,给了学生一种很好的学习尊重。如、、、、、、、”的活动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以“、、、、、”学具为载体,通过“想一想、议一议、摆一摆、说一说”的活动,、、、、、、、。让学生在充分自主探索中进行实践合作与交流,这样的合作与交流才是有效的。
亮点之
五、善于引导,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
教师始终把初步培养学生有序、全面的思维习惯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紧紧抓住这一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中,、、、、老师从学生的现实出发,允许不同学生有不同思考问题的方法,允许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式,不强求统一,只要方法合理,就给予肯定和鼓励。优化了学生的思维,寻找简捷的表现方式。对于这生活中的搭配问题,教学过程中采用提出问题---引导参与,探究方法---优化思维,实践应用---解决问题,层次清晰,步步深入,使学生在活动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渗透学科思想和方法,完美体现了《新课标》的教学思想。让学生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学到思想和方法,从而促进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形成。
亮点之
六、多媒体辅助教学,课堂更富有生机。
在本次讲课赛中,上课的老师都利用多媒体课件为教学服务,大大增强了学生对事物与过程的理解和感受。无论是新课导入,新知学习,还是巩固拓展等环节都恰如其分地运用课件。尤其是、、、、老师教学的《、、、》这课中,课件的功效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学生在掌握、、、、、、基础上,为了激励学生继续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巩固练习的设计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方法,如、、、、、等方法吸引学生积极参加.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并使教师更好的把握反馈信息,从而取得优质的教学效果。
亮点之
七、运用有效的课堂评价,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
“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更要关注他们在课堂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这是新课程提倡激励性评价的宗旨。讲课赛中,老师们都不吝啬对学生的评价。如,教师在提问时都尽量使用委婉而友好的语气,评价学生的语言都是多表扬、多鼓励,适时适度地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积极的评价,如“你回答的声音真响亮,要是你以后也能这样就更好了”、“你很有生活经验,这样的题目也难不倒你”、“你想的方法真简便,从这就看出你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等等,这些积极的、激励性的正面评价,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从而促进教学。此外,教师的表情、手势及姿势也能在课堂教学中起到催化剂的作用。亮点之
八、合理安排有效的课堂练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课堂练习是检查认知目标的主要手段,安排一个紧凑、短时、有效的课堂练习可以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有效的课堂练
习还能为教师提供教学反馈,从而修改教学方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实践表明,有效的课堂练习也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必要手段。
在赛课中,教师能根据教学的需要,设计练习,巩固知识,形成技能和技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在练习的设计上,老师们都表现出以下几点:
首先,练习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如,《、、、、、》,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教师设计以下练习:??这样的练习针对性强,可以帮助学生总结规律。
第二,练习设计具有趣味性。为了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摆脱机械重复、枯燥乏味的练习。赛课老师都精心设计了具有趣味性、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形式多样的练习。如、、、、、、,作业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快乐。
第三,练习设计具有探索性、层次性。如,、、、、、、、的问题,既能考查学生这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这次讲课赛中,老师们能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心理特点,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真正成为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促进者。让整个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二、改进建议 综上所述,本次讲课赛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为我校的教学改革做出了巨大贡献,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但是我们不能满足于讲课赛的成功,篇四:语文听课评课稿 语文评课稿
沭阳如东实验学校 徐银花 开学以来,我听了杜主任、冒爱玉、杨正龙、张建华、孙茂洲、刘燕、周迎年、陈怀龙、顾汉吕、祁燕、周丽娟、严主任等老师共21节语文课,收获颇丰。整体来说每堂课都做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教学目标明确,并能在教学过程中鲜明地体现重点突出;课堂问题设置巧妙,环环相扣,自然流畅地引导学生理解了文本内容和情感;师生互动积极有效;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德育渗透如细雨润物无声;注重过程方法的教学,不是简单地说教而是能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的推敲揣摩品味;在拓展教学方面更是趣味横生,恰当新颖,很好地加深了对文本中心内容思想感情的理解;板书涵盖了文本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并有艺术之美感。
杜主任的课有许多光彩之处,最突出的是他本人有深厚的文化功底,并将其表现在了课堂的许多方面。尤其是教学语言注重文学性,词汇丰富,文采飞扬,语调语气抑扬顿挫,很有吸引力。我要向他学习,让学生在课堂上能感受语言的魅力,在口耳相传之间掌握并运用丰富的汉语词汇,潜移默化地渗透到他们的作文之中。严主任对文本的解读非常深刻,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也很到位。在读中悟,悟中读,跳出来,走进去的读书方法也让学生对文本的阅读不是停留在表层的感官的愉悦上,而是达到了深层次的理性的思考。因此,学生自主解读文本时展示给我们的已经超越了初一学生普遍的那些稚嫩表达,而是让听课老师也啧啧称赞的精彩解读。另外多媒体的使用没有舍本逐末,只有非常精炼的四句话的方法点拨。陈怀龙老师的课设计新颖,让学生用记者访问的形式学习课文。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学生参与面广,学习积极性很高。陈老师在穿插有关背景资料诗人成就诗词知识等适时适度,似信手拈来,又恰到好处。这也与他肚里有文章,胸中有点墨有关。
冒爱玉老师教学注重对文本内容情感的分析挖掘,培养学生搜索有用信息的能力,表述概括的能力等等。这对学生现代文阅读的水平提高都是一个必需的过程。教师对学生的激励既不程式化,又具体、诚恳。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能及时以恰当的方式指出纠正。无论是指导思想还是课的设计都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语文学习是学生个体的行为。语文阅读也是学生个性化的阅读,所产生的感受也是不尽相同的。张建华老师在教学时就非常注意尊重与呵护学生的独特感受。对于学生的回答,卢老师能把自己摆在与学生同等的位置上,引导学生把内心的感受说出来,回答得好教师给予肯定,对于学生回答过程中不太明确或不合理的教师也能给予正确的导向与引导。孙茂洲老师对教材的取舍方面有勇有谋,他的课堂既显示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同时也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高效,尤其是让学生续写《安恩和奶牛》的结尾,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又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周迎年老师教态自然大方,语言清晰,表达能力强,语气语调富有激情。课堂上有梯度的引导学生诵读和品读文本,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实施教学时从内容到教法到学情,都显得清新、自然,尤其是学生读书很动情,饶有兴致地读,主动地探究问题,很好。
周丽娟老师讲课有激情,善于带动学生,有个人魅力。结构严谨合理,过渡自然,全课给人一种浑然一体之感。重点突出,大多数问题设计简单易答巧妙,学生学起来轻松好懂。学生答题能力强,可以说这与老师平时的潜移默化分不开。她的语言流畅,通俗易懂,简洁明快。基本功深厚,容量虽大但节奏适宜。
顾汉吕老师教学内容适合学生的发展现状与要求,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知识素养。准确的把握了教学重难点和考点,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遇到的学习困难。教学环节衔接流畅,充分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思路清晰,层次清楚,结构合理。教学中全体学生共同参与,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努力营造高效,和谐的课堂,整堂课情知交融,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亮点是说不完的,那就打住。下面说说我个人的收获:
第一、语文课要上出语文的味道,老师的“讲”是至关重要的,老师在课堂上要讲语言、讲文学、讲写作,而不是去讲思想道德、讲国际风云等等。课堂上要注重情感氛围的营造,语言要有文采,能打动学生,教学应该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再有营养的饭食要好吃才能下咽,才能有助于身体健康。不好吃的饭菜不会打动人们的胃口的。所以语文课堂首先要生动。
第二、读书是感悟语文的重要途径,出声朗读更是语文课堂必不可少的手段。在众多老师的课堂上,我们都多次听到了学生饱含感情的读书声,教师还指导学生朗读的方法,体现了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人学生自主读书、自主感悟的思想,让学生在自己的阅读体验中寻找独特的感悟。
第三、课堂上要引发学生深入的思考。授课教师通过问题的预设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让学生抓住重点段落、句子、词语进行反复诵读,并围绕所找到的句子进行深入挖掘,启发学生多元思维,让学生走进文本,和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
第四、在传统的语文考试中,总是把“知识点”作为考试训练的重点,但是,今天这样的观点已经过时了,我们的语文训练必须从“知识点”转到“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的训练上,这是提高语文素养的关键,也是今天语文考试的要点。课堂上我们应该注重学生的口头表达,让学生站起来说话,表达自己的思想,有时还应有的书面表达,这样的训练是针对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训练,是治“本”的做法,而不是我们通常的知识点训练,这是我们要深入领会的。
第五、多媒体(或者课件)的利用与处理,不宜太庞杂、太细化、太执着,宜精练、适用、有效,因为课堂是动态的。如果执着预设的课件,一会影响课堂的流畅性;二会淡化生本对话,导致学生与文本对话效果的弱化,如果不引导学生深入文本进行有效解读,后边的事情就不好办了。
有人说: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课堂,是一个抒写缺憾美的地方;教师,则是创设美、发现美、创造美、欣赏美的责任人。是的,没有遗憾也就没有回味,也就不会有跌宕的精彩,雨后的彩虹。那我们就不谈遗憾,不怕遗憾,而让遗憾成为我们闪亮以后的铺陈和蓄势。篇五:语文评课稿范文
语文评课稿范文
苏教版《云雀的心愿》评课稿
《云雀的心愿》是四年级的一篇文章,这篇课文用童话形式,以形象化语言描述了小云雀与妈妈的所见、所闻、所言,从而让学生明白了森林的重要作用,不能乱砍滥伐。表达了要保护环境的心声,目的在于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李华娇老师上的这节课,我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做得不错:
1、直奔主题。在引入课文后,让学生说说小云雀的心愿是什么?这样直接而又有效地把学生带进文本,激起了学生内在的需要,从而我想读书成为每个孩子的心声。
2、围绕“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这一重点进行教学,每个环节的教学都进行小结,让学生归纳出森林的重要性,抓住重点,突出主题。
3、理解森林为什么会变成水库,学生不但知道了有关森林对环境的作用,还提高了学生的说话能力。
经过听课,我想提出一些建议:
1、朗读的训练缺乏有效指导。朗读的有效是这一堂课做得比较不到位的,特别是云雀妈妈和小云雀的对话,因为这些对话既是文章内容的呈现方式,同时也是人物情感的寄托之处。我建议,李老师在平时的课堂中,可以教给学生朗读的方法,如抓住重点词品读,创设情境引读,联系生活实际感悟读„„同时,引导学生在评价朗读时关注语言的内容、关键词、提示语,甚至可以联系生活实际或自身体验,真正做到让学生在自读自评中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和推敲。
2、本文可以进行两个比较重要的句式训练。在学习森林是水库时可以让学生以“„„可以„„,„„可以„„,„„可以„„”的句式进行说话;在学习森林是空调器部份时,可以进行“森林是个巨大的空调器,夏天„„,冬天„„”的说话训练。老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出示这两个句式,让学生的小组学习后以这样的句式来汇报学习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