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学生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
主题班会
主持人:简小飞九年级(3)班 时间:2016-3-25 地点:教室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青春期性心理特点、怎样正确对待性心理的萌动,从而健康正确地走过人生旅途中的“花季”。
教学过程:
活动一:结合自身青春期变化及其从其他渠道获得的知识,了解青春期生理上的最显著特征,(性器官发育,第二性征出现)
活动二:
1、学生结合性器官发育,谈谈自己在心理方面的感受。
2、师生一起总结(四个阶段)(闭锁性占主导地位)
第一阶段----性(心理)意识朦胧阶段,此时是一种本能感觉,开始注意男女之间的差异,两小无猜的单纯消失了,与同性伙伴来往多起来,对异性则采取疏远的态度,出现“三八线”出现男女阵营,男孩成高傲的小公鸡,女孩表现为羞涩,他们对异性有一种神秘的新奇感,表面疏远,心中不断比较,评估差异性,滋长对异性的好感。
第二阶段----清晰的意识阶段,更加注意两性之间的特殊感情和关系,尤其是对成年异性产生朦胧的爱恋,女意父,男意母(好奇心占主导地位)。
第三阶段----主动接近异性阶段(青春期)(性心理大门终于开启)身心逐步走向成熟,年轻人对异性的追求也由内心的向往逐渐转化为外在的行动。常以各种方式主动接近异性,并希望得到对方积极的反应。表现:注意自身在异性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打扮仪表体型美,爱照镜子,为缺魅力而苦恼,羡慕成年男女,嫉妒周围的青年,男女的交往对所喜欢的异性开始留意观察,积极交往。
第四阶段----心理成熟阶段。
随着知识增多,青年男女逐步形成自己的性道德观和恋爱观,开始思考恋爱,婚姻家庭等问题。
活动三:讨论如何对待性心理的萌动?有强烈的性骚动该怎么办呢?
1、了解性生理、性心理的知识,懂得性生理和性心理发展的必然性,减少好奇心。
2、培养自我控制能力,将注意力从对性的关注转移到其它有益活动上,如远走、踏青阅读、交友、钻研课本,避免不良刺激,如淫书,淫画等感到刺激。
学生七嘴八舌,经充分思虑后,说出自己的心理变化及感受,教师适时地加以小结。如:自己和父母之间不再像以前那样融洽了,顶撞父母的事逐渐多了,不少人在这里开始写日记,对《日记》倾诉自己的感受,他们不允许任何人接近自己的日记。
活动四:引导学生分析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学生分组讨论后,每组派代表发表各自的意见后,教师及时小结。
1、少年朋友在身高上迅速接近成人,学校、家庭和社会向他们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他们自己意识到不是小孩,于是要求父母用对待成人的态度来对待他们,而这种成人感,其实只是他们对自身的一种成熟的看法,而做父母的此时最担心的也正是孩子这种貌似成熟实则不成熟的现象,父母还会象对待孩子一样地对待这些小大人,这样,两代人之间难免要产生分歧。
2、孩子成人感的产生会导致孩子对父母的离心力增强,他们要求在处理事情时处于与父母同等的地位,要求更大的生活空间,孩子要按自己的意见行事。其实,孩子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并敢于坚持,这意味着他们在走向成熟。
3、自我意识在青春期这一阶段里飞跃发展,这是由于青春期的孩子生理上的迅猛变化。
青春期的性生理和性心理变化,使少男少女的感情世界经历大起大落的巨变,充满了希望、惊喜和平安。走过这一人生旅程的人,当他回顾的时候,总留恋这一花季。第二节谈女中学生自我保护
随着时代的变革,社会的发展,中学生的价值观取向变得多元化;中国家庭结构和功能也发生明显变化,(如:单亲家庭,组合家庭)对子女造成心理困难尤为突出;电视网络等各媒体对中学生的影响占很大比重;学校受升学压力的影响,教育日益片面化,对中学生的安全教育有疏忽之处;中学生也深感忙于学习,忽视了自我的心理健康,在这一群体中某些中学生得不到教师和同学的肯定,自身的能量向学习以外的方面转移,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生理成熟提前与心理社会成熟滞后相矛盾,也就容易受到伤害。让我们关注一下近年来中学生暴力案件及受伤害事件,就可以发现女中学生受伤害事件频频发生,学生家长与学校常为此而对簿公堂。公众大多从谁该对女中学生受伤害负责发表看法,而本文将从女中学生如何自我保护问题讨论一下,使之防患于未然。
1、从校园内来看:
现在大多数中学都是男女生同校,男女同学正常交往有利于成人后社会适应,而一些男女同学出现不正常交往现象。比如一些男女同学因一时好感而恋爱,对异性的爱慕,尤其是对年长异性的倾慕,出现同居现象,对女中学生的身心健康都会造成严重伤害,又如一些男女同学交往中,男同学存在着问题行为,甚至变态心理,女中学生受到负面影响,染上不良习惯,放纵自我,思想品德日益败坏。
同性同学交往之间也存在自我保护的问题。女性的善良、纯真、富于幻想,加上中学生好奇、判逆,从众的心理特征,使女中学生很难坚定自我,在同学交往中也容易受到不良影响,出现自甘堕落,道德败坏现象。
2、从校外来看:
女中学生对于陌生的成年异性,有一定戒备,但警惕性不高,容易被其外表所迷惑,而不能真正认识其本性。女中学生在青春期发育过程中更多关注自我,好衣着打扮,追求浪漫时尚,以显示自我的成人感和独立性,尤其是对性意识的萌芽感到好奇又迷茫。对于那些熟悉的已离开学校无固定职业的同龄异性,仍与其交往,容易被人利用或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面对上述种种女中学生遭受伤害的现象,应该如何来采用一定的措施,提高女中学生自我保护的能力呢?本文建议:
1、女中学生要认识青春期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学会调节控制情绪冲动,认识外在美与内在美的统一才是理想的女性特征,与异性交往保持适度的距离,注意力不要过多地关注自我形象,而要进一步提高自身修养和判断是非的能力。女中学生还要注意通过正确的途径寻求科学的性知识(生物课、心理健康教育课或科学健康杂志),树立健康文明的性道德观。
2、女中学生不要有“女性受歧视”的传统观念和“女性智商不如男性”的错误思想,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将精力集中到学习上,学校适应困难的女中学生也不要盲目地自我放弃或随波逐流,要选择好自己的人生方向。
3、女中学生在青春期出现的心理问题较多,应及时主动地向教师、心理辅导人员、家长求助,不要认为“代沟”存在就无法沟通,而只有多沟通交流,女中学生才能学到更多的见识,减少肤浅的认识,提高个人的认知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也有助于家长,教师对我们的关注度和方向性增强。
自我保护问题在女中学生的成长道路上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愿女中学生们走好自己的路!
第三节让男孩变成男子汉
我们看到校园中许多女孩子总是兴高采烈,而男孩子却经常愁眉苦脸,这是德国《焦点》周刊在“可怜的男孩们”一文中刊登的内容。
其实,中国男孩也有许多难言之隐:一些孩子特别好动,而受到学校管理人员和教师的批评、训斥。使他们感到惶恐不安,一些男孩性格内向,不善于和同学交往,而被教师和同学视不为易接近的对象,不受教师喜爱。由于家庭结构和转学等因素,男孩易受到不良习惯影响,道德品质不良。男孩比较马虎、粗心,不易考虑别人的感情,而被成人视为“不可理解”。青春期男孩心理障碍表现突出,性心理不健康居多。近年来青少年犯罪人数呈上升趋势,男孩居多。许多男孩在学习上也表现出学习困难。一些男孩女性化气质严重。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些现象的出现呢?
1、许多学校还在以分数为导向,要求学生循规蹈矩。美国心理医生迈克尔古里安对性别评价认为,如今在学校里人们已经把女生的行为视为榜样,并且以此标准来衡量男生。男生对运动的渴望被视为不守纪律。
2、学校男女生比例失调,城市和农村各有不同。
3、在学校中担任学生干部的比例女生多于男生。
4、学校评选“三好”、“优干”、奖学金发放多偏向女生。
5、班主任中男女比例不平衡,女性多于男性。
6、学生的模仿对象不定向,在一些单亲家庭,男孩和母亲生活在一起,男孩就从电视、录像或身边的男性中寻求模仿对象。
7、男女同校同班学习过程中,男女同学互相影响,女孩对男孩的欣赏或鄙视,会使男孩在男性特征培养上有所倾向。
8、青春期生理发育,引起男孩心理特征上的变化,就会出现急需解决的身心健康问题
9、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配制不足,许多流于形式,工作无效。
关注男孩就要使他们能在校园充分展示自己,培养男孩理想的男性特征,为此提出这些建议:
1、体育活动(如体操、跑步、玩耍„„),能满足男孩们的运动欲望,释放充沛的运动能量,使体格健壮。
2、在课堂上应照顾男孩的特长和缺陷,对好动和内向的男孩多关心爱护。
3、由更多的男性来担任教育工作者和教师。
4、学生干部要多培养一些男孩,发挥他们的才能。
5、心理健康教育者要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对男孩加强青春期性健康教育。
6、父母要帮助男孩培养理想的男性特征,多和他们谈心,促使他们增强责任感。
7、为男孩提供班级活动的空间,引导男女同学正常交往,使男性适应女性的行为方式
8、允许男孩在校闹腾,使男孩的过剩精力得到一定发泄,但发现打架斗殴现象要及时阻止,提高男孩的自律能力。
如果我们给男孩更多的自由,更多的理解,更多的活动空间,少纠正他们的缺点,多表扬他们的优点,男孩就会变得稳健、可爱和有能力。
愿青少年朋友能慧眼区分早恋与友谊,顺利度过青春花季!
青春期是多彩的,青春期是伟大的,青春期是人生道路上最为精彩的一部分,孩子们,愿你们都能正确看待青春期,顺利度过青春花季,活出一个精彩的未来!
第二篇: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青春期是从童年到成年的过渡时期,在生理、心理上有许多变化,如情绪容易波动,爱慕异性,兴趣易转移等。青少年的心理是否健康,主要体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与别人相似 人与人之间都彼此相似。当听到月亮时,联想到太阳或星星,都是正常的反应。但联想到死亡,就让人难以理解。这种情况出现多了,就应注意他的心理状态是否正常。如果一个人的想法、言语举止、嗜好、服饰等,与别人相差太大,则他的心理可能不够健康。
与年龄相符 人的行为是随着身心的发育而变化的。各种年龄的人,在想法、兴趣、行为上都有不同。青春期,应是精力充沛,活跃好动。而少年老成的学生,从心理卫生的角度来看,实际上是不大健康的。
善于与人相处 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中,都是社会的一个成员。一个人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单独存在。在青春期,社交范围扩大。在交往中,互相取长补短,培养互助合作精神,丰富群体生活经验,锻炼适应他人的能力。
乐观进取 情绪愉快表示心理健康。乐观的人,对任何事物都积极进取,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畏惧,即使遇到不幸的事情,也能很快地重新适应,而不会长期沉陷于忧愁苦闷之中。相反,多愁善感、情绪经常忧郁的人,心理上是不健康的。而且,情绪愈低,心理不健康的程度也愈重。
适度的反应 每个人对事物的反应速度与程度都不相同。但差别不会太大。如反应偏于极端,他的心理就不健康。如学生因考试失败而一时不悦,是正常的现象;但若他为此而几天不吃饭,甚至有轻生的意念,就可能是心理不健康的。当然,对考试失败无动于衷的学生,心理也未必健康。
面对现实 心理健康的人,都能面对现实。遇到困难,他们总是勇于承认现实,找出问题所在,设法解决。相反,心理不健康的人,由于不能适应环境,往往采取逃避现实的方法。这些都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只能达到自我欺骗的效果,久而久之,还会发展成病态。
思维合乎逻辑 心理健康的人无论做什么事都按部就班,有条不紊,专心致志,有克服困难的决心和毅力,而不是三心二意,有头无尾。他们的思维合乎逻辑,说话条理分明,而不是东拉西扯,随说随忘。
第三篇:中学生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中学生青春期心理健康的研究
【内容摘要】 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是道德工作的重要内容。培养青少年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成为学校及其教师的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分析了维护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现实意义,探讨了中学生青春期常见的学习、人际关系、挫折适应等几个方面的心理健康问题,文章最后还在分类的基础上提出了维护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对策。
【关键词】青春期、心理健康、意义、成因、措施
中学生健康不仅仅是指生理、躯体方面的,而且应包括心理方面的。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教育事业的进步,特别是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引起教育各方面的关注重视、研究与探讨。青春期教育是学校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一)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当前教育面临的新课题、新任务。
当前,国际上的各种竞争例如经济、科技、军事等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又赖于教育去培养,所以尽快造就具有良好心理素质和广泛适应能力的各种人才就成为教育改革和现代学校关注的中心课题。
(二)维护中学生心理健康是全面素质教育的要求。
教育发展《纲要》明确了心理素质是素质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研究维护心理健康是全面素质教育的要求。
(三)有利于直接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通过有效的途径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学生的心理得以正常发展。心理困惑得到疏导,不良心理与行为得到矫治,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习积极性高、思维活跃,学习上没有心理负担与压力,爱学、会学,并富有创造性。个性健全发展,能够适应学校、社会的要求,完善自我。在此基础上,教学质量大面积提高。
生理变化是心理变化的物质基础。随着生理的变化,以及环境的影响、教育的作用,因此在心理发展上就产生了许多不同的特点。青少年期作为个体心理迅速走向成熟而又尚未完全成熟的一个过渡期,在心理发展方面更是错综复杂。少年期的主要心理特征如下:
一、智力发展显著。青少年期由于大脑机能的不断增强,生活空间的不断扩大,社会实践活动的不断增多,其认知能力获得了长足发展。这个时期,他们的感觉、知觉灵敏,记忆力、思维能力不断增强,逻辑思维能力逐步占据主导地位,通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推理、判断来反映事物的关系和内在联系,并从片面化和绝对化的逻辑思维向辩证思维过渡,更多地利用理论思维,而且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创造性都有显著的提高。这是,他们会开始思考人生和世界,提出许多有关“人生目的”、“人生意义”、“生活理想”等一类问题。由于这些问题的解决是个人充满矛盾的过程,所以他们常常会为此感到苦恼、迷茫、沮丧与不安。
二、自我意识增强。自我意识是认识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个体对自我的认识,或者说是对自我及周围人的关系的认识。个体进入青少年时期,随着对外界认识的不断提高,生活经验的不断积累,开始对自己的内心世界和个性品质方面进行关注和评价,并且凭借这些来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言行。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他们并没有形成关于自己的稳固形象,也即是说,他们的自我意识还不够稳定。在对自己作出评价时,有时会过分夸大自己的能力,突出自己的优点,对自我评价过高,导致沾沾自喜,甚至居高自傲、盛气凌人的心理。由于对事物识别能力不足,看问题时往往片面主观,加上心理的易损性,一旦遇到暂时的挫折和失败,他们往往又会走入另一极端,灰心丧气、怯懦自卑、抑郁不振,甚至自暴自弃。评价别人时也常带有片面性、情绪性和波动性。而且,他们对于周围人给予的评价非常敏感和关注,哪怕一句随便的评价,都会引起内心很大的情绪波动和应激反应,以致对自是青少年期常遇到的心理问题。
三、性意识的觉醒和发展。青少年时期第二性征的出现,意味着性机能的逐渐成熟。这一变化反映在心理上会引起性意识的觉醒。所谓性意识,一般指青少年对性的理解、体验和态度。性意识的觉醒,指青少年开始意识到两性的差别和两性的关系,同时也带来一些特殊的心理体验,如有的青少 年对自己的性特征变化感到害羞和不安,对异性的变化表示好奇和关注等。
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思考 :
(一)优化青少年的成长环境。
国家机关要为营造积极向上的思想文化的环境而尽职尽责。加大对黑网吧的整治力度,严禁未成年人接触不健康思想,清理学校周边环境。经营者要自觉拒绝向未成年人出售黄色书刊,影视部门拒绝未年人观看不健康影响作品等等。同时要大力倡树新风正气,保证青少年有一个安全、和谐、健康的成长环境;要教育、引导青少年自觉远离游戏厅、录像厅、网吧等不宜进入和涉足的营业性娱乐服务场所;要努力以丰富多采、健康向上的活动吸引青少年,满足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需要,积极营造适合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环境。
(二)加强对家长的指导和帮助,家长要努力建设好适合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家庭环境。
(三)学校要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把政治思想品德和心理健康课上好,建立健全网络搞好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
(四)全面提高青少年自身素质。应对学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一方面,要广泛普及心理健康的有关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普及心理健康有关知识的过程中积极进行心理指导和心理训练。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融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和操作性为一体的,这样才能学以致用,真正提高学生的心理自我调节能力,减少心理障碍及其他心理问题。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行为协调、人际关系适应的心理健康标准,全面提高心理素质。
总之,我们要正确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使他们能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及时发现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探索新方法,立足青少年实际,培养青少年的健康心理,使其
成为全面发展的适应社会的合格人才。
第四篇:中学生青春期心理健康讲座稿
中学生青春期心理健康讲座讲稿
冯关良
同学们,晚上好,很高兴能在这给你们讲课,我今天要讲的内容是青春期的心理健康问题。
人体健康的正确定义:生理健康+心理健康
青春期,是指儿童过渡到成年的阶段。发育期的生长突增,就标志着青春期的开始。同学们现在正处于这样一个一生中最为关键的时期。
青春期所发生的一系列形态、生理、生化以及心理和行为的改变程度,对每一个体来说,都是他一生中其他年龄阶段所不能比拟的。尤其是生殖系统(它是全身最后发育的一个系统),在青春期迅速发育而达到性成熟。这些迅速的发育变化容易在心理上引起骚扰和波动,虽不一定导致严重的异常,但若不及时地给予相应的处理,也会引麻烦,甚至影响一生的健康、学习、工作和行为,严重者还可能危及家庭和社会。因此,讲究青春期的心理卫生是十分重要的。为了讨论的方便,先就青春期的生理变化作一概述。
一、青春期的内分泌作用
青春期人体结构和机能上的巨大变化,是在激素的作用下发生的。在青春期,大脑的一部分:下丘脑和垂体所分泌的激素几乎和成年人相同。导致身体出现一系列的惊人变化:衣服很快不够穿了,食量突然增加了,突然发现跑得快了,跳得高了,突然有一天发现自己爱想心事了,心中开始有一个不愿让任何人进入的秘密空间了……这些变化如海底暗流一样,在你不经意间正在迅速的发生着——你感觉到了吗?其实这正是生长素、促甲状腺素、促性腺素等激素的分泌都达到新的水平。其中生长素直接作用于全身的组织细胞,可以增加细胞的体积和数量,促进个体生长。促甲状腺素分泌增加所引起体内甲状腺素水平的增高,可以增进全身的代谢过程。促性腺素刺激卵巢中滤泡的发育和睾丸中精子的生成。
二、青春期体态的性别差异
青春期的体格发育在起止早晚、突增幅度和变化的侧重部位都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女性在9~10岁时身高、体重、肩宽、骨盆宽的发育水平都超过同龄男性,15岁左右男性各项发育水平的指标又超过同龄女性。到18岁时男性在上述四项指标的绝对值上都较女性达到更高水平。最后形成男子身体较高、肩部较宽、女子身体丰满、髋部较宽的不同性别体态特点。
发育的早晚,也可引起体型上的变化,早发育的停止发育也早,成年后可能比晚发育的矮而胖,所以,到成年常常形成肩窄、骨盆宽的体型。发育晚期则往往长成育宽、骨盆窄的细长型。因此在这一时期,特别要注意合理饮食,加强体育锻炼。
三、生理机能逐步增强
脑的重量和体积在青春期前已接近成人,脑细胞分化机能达到成人水平,这种质量上的提高,为个体适应外界的复杂变化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由于社会实践越来越多,就增进了脑的内部结构和机能的不断分化和迅速发展。这些变化都使青少年的记忆力、理解力和思维能力有很大的提高。同时,心脏再次迅速增大、心肌变厚、心功能显著提高,这对适应各种活动的增加十分重要。
四、生殖系统发育成熟
胎儿自14周开始,才出现较明显的性别差异。直接促使男性性成熟的主要器官是睾丸。睾丸可分泌雄激素,它的主要作用是刺激男性附性器官和第二性征发育,并维持正常性欲。在青春期雄激素分泌明显增加,刺激性器官明显发育,男性性成熟后,可出现遗精。关于这一点,有前一段时间的生物课上,老师都为同学们做过介绍。正是由于精子细胞的不断生成,“遗精”才成了在进入青春期后,男同学在生理上性成熟的一个标志性的信号。与此同时第二性征开始出现。男性性成熟的发展顺序是:睾丸发育→声音变化→出现遗精→身体最大成长率→长出体毛→长出胡须。包括开开始长出小痘痘,即“青春痘”。以上的这些生理变化太正常不过了,都是你开始走向成熟的表现,大可不必大惊小怪的。如多喝水,多吃蔬菜和水果,注意皮肤清洁就可把那“恼人”的小痘痘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从以上不难看出,青春期的确是人体从童年向成年过渡的人生关键时期。今天咱们的中学生正处于这一时期。随着青春期生理的变化,青少年的心理也同时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如:认识到自己不再是小孩子了,喜欢独立行事,喜欢交友往来,性意识开始萌发,对异性产生好奇、兴趣。这时的少男少女,往往憧憬着新的生命历程,内心世界与来自社会的外部环境常常发生矛盾冲突,面临着人生课题的许许多多疑问和困惑。因此,正处在告别童年、开始步入青春期的同学们,怎样顺利度过青春期而健康成长,这是你们必需认真对待的问题。要知道一个人的身体素质、思想品德、理想情操、知识才能等等都将在青春期基本形成。
步入青春期的中学生,身体上各器官和性机能发育已逐渐成熟,有独立参与社会活动的要求。这时,心理健康发育就越发显得重要,但往往由于青少年社会阅历浅,思维分析能力、判断能力都比较差,并且还缺乏两性社会道德规范方面的知识,不少人因性问题而困惑、疑虑和苦恼,甚至误入歧途,做出自己后悔莫及的傻事或错事。作为青少年,应把自己充沛的精力用于提高身体素质、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和提高思想品德素质,迈好青春的第一步可以说是青少年自我保护健康成长的迫切需要。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同学们应首先应了解自身身体变化的情况和有关问题,并懂得正确认识和对待这些生理变化。懂得如何使自己的心理保持健康状态,并养成良好的心理卫生习惯。在道德方面,应知道遵守哪些规范,养成良好的性道德行为习惯。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青春期自我保护,必须以提高自身素质、抵制外部消极影响,辨别社会上存在的不良现象,如性传播疾病问题、毒品问题,能够自觉抵制社会环境中的不良影响,利用社会环境中的有利条件保护自己的健康成长。
小案例:一张纸条,这在同学中私空见惯的东西,在老师的眼中在某些时候却是个敏感话题。纸条中这样写到:“我们在一个班相处一年多了,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聪明、热情大方、乐于助人。你那双会说话的眼睛常令我心神不定,我真喜欢你!星期五下午没有其他活动,你在校门口等我,咱们出去聊聊好吗?请不要让我失望。”这张被有些同学称为“拍拖之小情书”纸条,是某中学初二年级的一个班上男学生“阿刚”给女同学“阿婷”的。现在提两个问题同学们可以讨论一下:“假如阿婷将信交给了班主任老师,并不再理阿刚,这对阿刚今后的学习生活会有什么影响?阿刚应该怎样对待阿婷?”“假如阿婷接受阿刚的感情,从此两人密切往来,阿刚大献殷勤,你认为这样对他俩今后的学习生活有什么影响?”建议:当面交流、各自调整。在自己的生活中还有很多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做。有好感不是错事,但我们的心理发育水平不足以保证我们能够正确理顺这些烦心事,于其这样倒不如各自在心里都留下一些美好的回忆,互相鼓励把精力放在学业上,在学业上取得优秀的成绩,为我们的学生生涯涂下鲜亮的一笔。异性效应。同时在这里对其它同学也应有所交待,相信这种很个人的事当事人一定能处理好,决不能在一旁冷嘲热讽。另外有一个案例:以前有一个学生,学习较好,从初二生物课学了青春期生理卫生的内容后,总是和我有意无意谈一些关于同学中拍拖的现象。也不曾引起我的注意,但初中毕业后,有一次通信这样说:“老师,其实我在初一时就喜欢上一个女同学,总控制不住地去想她。我不敢跟别人说,怕说出后,别人会把我当成坏孩子,心里一直很痛苦。通过对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不断学习后,我的‘单相思’心理得到了解脱,原来这种情况是生理发育的正常现象。”这就是一种非常正确的解决所谓敏感问题的最好的一个例子。同时也是一个心理健康发育的一个例子。留下作业:“如果你收到了同学的情书,你会怎么办?”“当人陷入单相思时该怎么办?”《男女生交往时应怎样正确把握分寸》,就紧扣了这一点。
实际上,心理学中会向你这样解释:青春期是从童年到成年的过渡时期,在生理、心理上有许多变化,如情绪容易波动,爱慕异性,兴趣易转移等都是正常现象。青少年的心理是否健康,主要体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1、与别人相似。人与人之间都彼此相似。当听到月亮时,联想到太阳或星星,都是正常的反应。但联想到死亡,就让人难以理解。这种情况出现多了,就应注意他的心理状态是否正常。如果一个人的想法、言语举止、嗜好、服饰等,与别人相差太大,则他的心理可能不够健康。
2、与年龄相符 人的行为是随着身心的发育而变化的。各种年龄的人,在想法、兴趣、行为上都有不同。青春期,应是精力充沛,活跃好动。而少年老成的学生,从心理卫生的角度来看,实际上是不大健康的。
3、善于与人相处 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中,都是社会的一个成员。一个人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单独存在。在青春期,社交范围扩大。在交往中,互相取长补短,培养互助合作精神,丰富群体生活经验,锻炼适应他人的能力。对已,要求严格一些;对人,则要学会宽容。
4、乐观进取 情绪愉快表示心理健康。乐观的人,对任何事物都积极进取,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畏惧,即使遇到不幸的事情,也能很快地重新适应,而不会长期沉陷于忧愁苦闷之中。相反,多愁善感、情绪经常忧郁的人,心理上是不健康的。而且,情绪愈低,心理不健康的程度也愈重。
5、适度的反应 每个人对事物的反应速度与程度都不相同。但差别不会太大。如反应偏于极端,他的心理就不健康。如学生因考试失败而一时不悦,是正常的现象;但若他为此而几天不吃饭,甚至有轻生的意念,就可能是心理不健康的。当然,对考试失败无动于衷的学生,心理也未必健康。
6、面对现实 心理健康的人,都能面对现实。遇到困难,他们总是勇于承认现实,找出问题所在,设法解决。相反,心理不健康的人,由于不能适应环境,往往采取逃避现实的方法。这些都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只能达到自我欺骗的效果,久而久之,还会发展成病态。
7、思维合乎逻辑 心理健康的人无论做什么事都按部就班,有条不紊,专心致志,有克服困难的决心和毅力,而不是三心二意,有头无尾。他们的思维合乎逻辑,说话条理分明,而不是东拉西扯,随说随忘。对学习的承诺即如此。
心理健康的人是什么样?
还有这样一个案例:
这是一个令人痛心的故事:一个重点中学的高三学生,因一点小事与外婆口角,拿起器具就往老人头上敲。当老人因伤致死后,该生若无其事地继续复习,又连着三天参加期末考试并发挥正常。一星期后,外出的父母返家才发现此事。当他被抓起来后,对犯罪情节毫不隐瞒,公安人员问什么答什么。最后,他以自杀结束了自己的人生。这个案例中的学生,我们能说他的心理健康吗?答案一定是否定的。同时这个案例也在告诫我们,心理健康是需要深入讨论与认识的。
那么,究竟什么才是心理健康呢?我们不妨用专家的话来对照一下自己。
心理健康的五条标准 : 1.对现实的正确认识。看问题能持客观的态度。2.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能现实地评价自己,不过分地显示自己也不刻意地取悦别人。既接纳自己的优点也接纳自己的缺点。一个人如果连自己都不喜欢,又怎么谈得上喜欢别人。3.自我调控的能力。能调节自己的行为,既能克制自己的冲动,又能调动自己的身心力量,在实践中实现自己的更高级目标。4.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关心他人,善于合作,不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而苛求于人。这种人一定有知心的朋友,有亲密的家人。5.生活热情与学习效率。人人都会有苦恼,但心理健康的人能从学习与生活中寻得快乐。
除以上标准外,心理健康更需要内外兼顾:所谓兼顾内外是指,对外,要人际关系良好,行为符合规范。对内,基本需要获得满足,心理机能正常。与此相反的是两种人,一是只顾自己需要的满足,不顾社会规范。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什么都可以干。这种人一般具有反社会的人格,如上面那个案例中的学生一样的许多犯罪分子就是如此。另一方面,有极端的同学千方百计让自己的行为符合学校和家长要求,但又感到苦恼,因为自身的心理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比如就有这样的同学,很努力地学习,即使星期天在家也从来不外出活动。不是他不想活动,不想玩,而是按照外界的观念,一玩就不像乖孩子了。久而久之,他的学习效率反而降低了,心理状态也自然不会好。为什么呢?因为只有行为既符合外界的规范,又能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才是心理健康人的特征。在我们同学中就是一个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的问题,同学们的生活要有一定的条理性,要学会安排自己的学习与生活,比如做学习计划中的目标。
说了这么多,我们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希望同学们正确的面对发生在自己和同学身上的种种青春期的特征变化,正确的面对、正确的认识、正确的解决,从而让自己的心理健健康康的成长,顺利度过“青春期”这一个影响着你一生的心理断乳期。
前不久通过专家鉴定的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建构与培养研究”,向社会公布了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大型调查结果: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心理健康的比例都在80%左右,而有严重心理行为问题的比例只占5%以下。这一调查结果与以前媒体公布的调查结果有较大的差异,引起人们的关注。说明只要用心,接受正确的教育,同学们的心理一定不会出现问题。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春天的事情春天做,秋天的事情等到秋天再做。
同时祝同学们勇敢、博学、健康、快乐!
第五篇:中学生青春期心理健康知识讲座(推荐)
中学生青春期心理健康知识讲座
人体健康的正确定义:生理健康+心理健康
青春期,是指儿童过渡到成年的阶段。发育期的生长突增,就标志着青春期的开始。同学们现在正处于这样一个一生中最为关键的时期。
青春期所发生的一系列形态、生理、生化以及心理和行为的改变程度,对每一个体来说,都是他一生中其他年龄阶段所不能比拟的。尤其是生殖系统(它是全身最后发育的一个系统),在青春期迅速发育而达到性成熟。这些迅速的发育变化容易在心理上引起骚扰和波动,虽不一定导致严重的异常,但若不及时地给予相应的处理,也会引麻烦,甚至影响一生的健康、学习、工作和行为,严重者还可能危及家庭和社会。因此,讲究青春期的心理卫生是十分重要的。为了讨论的方便,先就青春期的生理变化作一概述。
一、青春期的内分泌作用
青春期人体结构和机能上的巨大变化,是在激素的作用下发生的。在青春期,大脑的一部分:下丘脑和垂体所分泌的激素几乎和成年人相同。导致身体出现一系列的惊人变化:衣服很快不够穿了,食量突然增加了,突然发现跑得快了,跳得高了,突然有一天发现自己爱想心事了,心中开始有一个不愿让任何人进入的秘密空间了„„这些变化如海底暗流一样,在你不经意间正在迅速的发生着——你感觉到了吗?其实这正是生长素、促甲状腺素、促性腺素等激素的分泌都达到新的水平。其中生长素直接作用于全身的组织细胞,可以增加细胞的体积和数量,促进个体生长。促甲状腺素分泌增加所引起体内甲状腺素水平的增高,可以增进全身的代谢过程。促性腺素刺激卵巢中滤泡的发育和睾丸中精子的生成。
二、青春期体态的性别差异
青春期的体格发育在起止早晚、突增幅度和变化的侧重部位都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女性在9~10岁时身高、体重、肩宽、骨盆宽的发育水平都超过同龄男性,15岁左右男性各项发育水平的指标又超过同龄女性。到18岁时男性在上述四项指标的绝对值上都较女性达到更高水平。最后形成男子身体较高、肩部较宽、女子身体丰满、髋部较宽的不同性别体态特点。
发育的早晚,也可引起体型上的变化,早发育的停止发育也早,成年后可能比晚发育的矮而胖,所以,到成年常常形成肩窄、骨盆宽的体型。发育晚期则往往长成育宽、骨盆窄的细长型。因此在这一时期,特别要注意合理饮食,加强体育锻炼。
三、生理机能逐步增强
脑的重量和体积在青春期前已接近成人,脑细胞分化机能达到成人水平,这种质量上的提高,为个体适应外界的复杂变化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由于社会实践越来越多,就增进了脑的内部结构和机能的不断分化和迅速发展。这些变化都使青少年的记忆力、理解力和思维能力有很大的提高。同时,心脏再次迅速增大、心肌变厚、心功能显著提高,这对适应各种活动的增加十分重要。
四、生殖系统发育成熟
胎儿自14周开始,才出现较明显的性别差异。直接促使男性性成熟的主要器官是睾丸。睾丸可分泌雄激素,它的主要作用是刺激男性附性器官和第二性征发育,并维持正常性欲。在青春期雄激素分泌明显增加,刺激性器官明显发育,男性性成熟后,可出现遗精。关于这一点,有前一段时间的生物课上,老师都为同学们做过介绍。正是由于精子细胞的不断生成,“遗精”才成了在进入青春期后,男同学在生理上性成熟的一个标志性的信号。与此同时第二性征开始出现。男性性成熟的发展顺序是:睾丸发育→声音变化→出现遗精→身体最大成长率→长出体毛→长出胡须。包括开开始长出小痘痘,即“青春痘”。以上的这些生理变化太正常不过了,都是你开始走向成熟的表现,大可不必大惊小怪的。如多喝水,多吃蔬菜和水果,注意皮肤清洁就可把那“恼人”的小痘痘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从以上不难看出,青春期的确是人体从童年向成年过渡的人生关键时期。今天咱们的中学生正处于这一时期。随着青春期生理的变化,青少年的心理也同时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如:认识到自己不再是小孩子了,喜欢独立行事,喜欢交友往来,性意识开始萌发,对异性产生好奇、兴趣。这时的少男少女,往往憧憬着新的生命历程,内心世界与来自社会的外部环境常常发生矛盾冲突,面临着人生课题的许许多多疑问和困惑。因此,正处在告别童年、开始步入青春期的同学们,怎样顺利度过青春期而健康成长,这是你们必需认真对待的问题。要知道一个人的身体素质、思想品德、理想情操、知识才能等等都将在青春期基本形成。
步入青春期的中学生,身体上各器官和性机能发育已逐渐成熟,有独立参与社会活动的要求。这时,心理健康发育就越发显得重要,但往往由于青少年社会阅历浅,思维分析能力、判断能力都比较差,并且还缺乏两性社会道德规范方面的知识,不少人因性问题而困惑、疑虑和苦恼,甚至误入歧途,做出自己后悔莫及的傻事或错事。作为青少年,应把自己充沛的精力用于提高身体素质、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和提高思想品德素质,迈好青春的第一步可以说是青少年自我保护健康成长的迫切需要。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同学们应首先应了解自身身体变化的情况和有关问题,并懂得正确认识和对待这些生理变化。懂得如何使自己的心理保持健康状态,并养成良好的心理卫生习惯。在道德方面,应知道遵守哪些规范,养成良好的性道德行为习惯。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青春期自我保护,必须以提高自身素质、抵制外部消极影响,辨别社会上存在的不良现象,如性传播疾病问题、毒品问题,能够自觉抵制社会环境中的不良影响,利用社会环境中的有利条件保护自己的健康成长。
与青春期心理健康有关的最敏感的话题之一就是青春期性心理。青春期性心理产生,一般受会到来自性发育的自然本能作用的影响:青少年对自身性器官的变化,性机能的产生,对自己和异性身体的变化不仅十分敏感和重视,好奇的有之,不安的有之,随之也会产生对性知识的探知欲望,这种本能,将促使性意识的萌发和发展。两个字,正常!但是,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大千世界,好人坏人,好事坏事都有,而且其中相互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对于咱们同学来说要善于选择对自己有利的社会环境,积极参加各种有益的文娱活动,特别是要接受正确的信息,警惕并抵制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自觉抵制社会上各种不健康书籍,不健康网页和音像制品的潜在威胁。如有疑惑,建议大家最好向家长,老师请教,特别在咱们学校有心理教师,并非心理有病才去。023-68691125 小案例:一张纸条,这在同学中私空见惯的东西,在老师的眼中在某些时候却是个敏感话题。纸条中这样写到:“我们在一个班相处一年多了,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聪明、热情大方、乐于助人。你那双会说话的眼睛常令我心神不定,我真喜欢你!星期五下午没有其他活动,你在校门口等我,咱们出去聊聊好吗?请不要让我失望。”这张被有些同学称为“拍拖之小情书”纸条,是某中学初二年级的一个班上男学生“阿刚”给女同学“阿婷”的。现在提两个问题同学们可以讨论一下:“假如阿婷将信交给了班主任老师,并不再理阿刚,这对阿刚今后的学习生活会有什么影响?阿刚应该怎样对待阿婷?”“假如阿婷接受阿刚的感情,从此两人密切往来,阿刚大献殷勤,你认为这样对他俩今后的学习生活有什么影响?”建议:当面交流、各自调整。在自己的生活中还有很多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做。有好感不是错事,但我们的心理发育水平不足以保证我们能够正确理顺这些烦心事,于其这样倒不如各自在心里都留下一些美好的回忆,互相鼓励把精力放在学业上,在学业上取得优秀的成绩,为我们的学生生涯涂下鲜亮的一笔。异性效应。同时在这里对其它同学也应有所交待,相信这种很个人的事当事人一定能处理好,决不能在一旁冷嘲热讽。另外有一个案例:以前有一个学生,学习较好,从初二生物课学了青春期生理卫生的内容后,总是和我有意无意谈一些关于同学中拍拖的现象。也不曾引起我的注意,但初中毕业后,有一次通信这样说:“老师,其实我在初一时就喜欢上一个女同学,总控制不住地去想她。我不敢跟别人说,怕说出后,别人会把我当成坏孩子,心里一直很痛苦。通过对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不断学习后,我的‘单相思’心理得到了解脱,原来这种情况是生理发育的正常现象。”这就是一种非常正确的解决所谓敏感问题的最好的一个例子。同时也是一个心理健康发育的一个例子。留下作业:“如果你收到了同学的情书,你会怎么办?”“当人陷入单相思时该怎么办?”《男女生交往时应怎样正确把握分寸》,就紧扣了这一点。
实际上,心理学中会向你这样解释:青春期是从童年到成年的过渡时期,在生理、心理上有许多变化,如情绪容易波动,爱慕异性,兴趣易转移等都是正常现象。青少年的心理是否健康,主要体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1、与别人相似。人与人之间都彼此相似。当听到月亮时,联想到太阳或星星,都是正常的反应。但联想到死亡,就让人难以理解。这种情况出现多了,就应注意他的心理状态是否正常。如果一个人的想法、言语举止、嗜好、服饰等,与别人相差太大,则他的心理可能不够健康。
2、与年龄相符 人的行为是随着身心的发育而变化的。各种年龄的人,在想法、兴趣、行为上都有不同。青春期,应是精力充沛,活跃好动。而少年老成的学生,从心理卫生的角度来看,实际上是不大健康的。
3、善于与人相处 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中,都是社会的一个成员。一个人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单独存在。在青春期,社交范围扩大。在交往中,互相取长补短,培养互助合作精神,丰富群体生活经验,锻炼适应他人的能力。对已,要求严格一些;对人,则要学会宽容。
4、乐观进取 情绪愉快表示心理健康。乐观的人,对任何事物都积极进取,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畏惧,即使遇到不幸的事情,也能很快地重新适应,而不会长期沉陷于忧愁苦闷之中。相反,多愁善感、情绪经常忧郁的人,心理上是不健康的。而且,情绪愈低,心理不健康的程度也愈重。
5、适度的反应 每个人对事物的反应速度与程度都不相同。但差别不会太大。如反应偏于极端,他的心理就不健康。如学生因考试失败而一时不悦,是正常的现象;但若他为此而几天不吃饭,甚至有轻生的意念,就可能是心理不健康的。当然,对考试失败无动于衷的学生,心理也未必健康。
6、面对现实 心理健康的人,都能面对现实。遇到困难,他们总是勇于承认现实,找出问题所在,设法解决。相反,心理不健康的人,由于不能适应环境,往往采取逃避现实的方法。这些都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只能达到自我欺骗的效果,久而久之,还会发展成病态。
7、思维合乎逻辑 心理健康的人无论做什么事都按部就班,有条不紊,专心致志,有克服困难的决心和毅力,而不是三心二意,有头无尾。他们的思维合乎逻辑,说话条理分明,而不是东拉西扯,随说随忘。对学习的承诺即如此。心理健康的人是什么样? 还有这样一个案例: 这是一个令人痛心的故事:一个重点中学的高三学生,因一点小事与外婆口角,拿起器具就往老人头上敲。当老人因伤致死后,该生若无其事地继续复习,又连着三天参加期末考试并发挥正常。一星期后,外出的父母返家才发现此事。当他被抓起来后,对犯罪情节毫不隐瞒,公安人员问什么答什么。最后,他以自杀结束了自己的人生。这个案例中的学生,我们能说他的心理健康吗?答案一定是否定的。同时这个案例也在告诫我们,心理健康是需要深入讨论与认识的。那么,究竟什么才是心理健康呢?我们不妨用专家的话来对照一下自己。
心理健康的五条标准 : 1.对现实的正确认识。看问题能持客观的态度。2.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能现实地评价自己,不过分地显示自己也不刻意地取悦别人。既接纳自己的优点也接纳自己的缺点。一个人如果连自己都不喜欢,又怎么谈得上喜欢别人。3.自我调控的能力。能调节自己的行为,既能克制自己的冲动,又能调动自己的身心力量,在实践中实现自己的更高级目标。4.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关心他人,善于合作,不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而苛求于人。这种人一定有知心的朋友,有亲密的家人。5.生活热情与学习效率。人人都会有苦恼,但心理健康的人能从学习与生活中寻得快乐。除以上标准外,心理健康更需要内外兼顾:所谓兼顾内外是指,对外,要人际关系良好,行为符合规范。对内,基本需要获得满足,心理机能正常。与此相反的是两种人,一是只顾自己需要的满足,不顾社会规范。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什么都可以干。这种人一般具有反社会的人格,如上面那个案例中的学生一样的许多犯罪分子就是如此。另一方面,有极端的同学千方百计让自己的行为符合学校和家长要求,但又感到苦恼,因为自身的心理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比如就有这样的同学,很努力地学习,即使星期天在家也从来不外出活动。不是他不想活动,不想玩,而是按照外界的观念,一玩就不像乖孩子了。久而久之,他的学习效率反而降低了,心理状态也自然不会好。为什么呢?因为只有行为既符合外界的规范,又能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才是心理健康人的特征。在我们同学中就是一个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的问题,同学们的生活要有一定的条理性,要学会安排自己的学习与生活,比如做学习计划中的目标。
说了这么多,我们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希望同学们正确的面对发生在自己和同学身上的种种青春期的特征变化,正确的面对、正确的认识、正确的解决,从而让自己的心理健健康康的成长,顺利度过“青春期”这一个影响着你一生的心理断乳期。
前不久通过专家鉴定的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建构与培养研究”,向社会公布了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大型调查结果: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心理健康的比例都在80%左右,而有严重心理行为问题的比例只占5%以下。这一调查结果与以前媒体公布的调查结果有较大的差异,引起人们的关注。说明只要用心,接受正确的教育,同学们的心理一定不会出现问题。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春天的事情春天做,秋天的事情等到秋天再做。
同时祝同学们勇敢、博学、健康、快乐!
文江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