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晏子使楚》教学设计
《晏子使楚》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本文写作特点是以人物对话来塑造形象。文章按事情发展顺序来写,开头写楚王想侮辱晏子;接着写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晏子机智对答;最后写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教学目标:
1.学习楚王与晏子间的三次斗智的事例,体会晏子高超的语言艺术。
2.抓住重点句子的含义,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
通过各种方式朗读,体会晏子语言的巧妙,并从他机智的回答中体会人物的特点。教学难点:
1、理解晏子反驳楚王的话;
2、感悟晏子的语言机智巧妙的艺术特点。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主要内容,共构问题。
1、齐读课题
师: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继续学习-----晏子使楚 生齐读课题
2.谁能用简洁的一两句话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晏子代表齐国出使楚国,始终面对楚王一而再、再而三地侮辱,而晏子每次都进行了巧妙的反击,每次都完全战胜了楚王,最后使楚王对他“不敢不尊重”。)
师:你很会专抓住关键词语概括故事。
师相机板书并再次回顾内容:侮辱
尊重
看到这两个词,你有什么特别想了解的?或者你有什么问题?【楚王为什么侮辱晏子,怎么侮辱晏子?晏子怎么回击来得到尊重的?】
师:【指板书】,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看看楚王为什么想侮辱晏子,他又是怎样侮辱晏子的?而晏子面对楚王这一次又一次的侮辱又将如何一一进行反驳,最终赢得楚王尊重的。(而晏子又是如何对待的呢?)
二、学习楚王对晏子的侮辱
师:楚王为什么想侮辱晏子呢?
生:读课文第二自然段,仗势欺人,增长威风 师:就是因为——引读第二自然段
师:怀着这般仗势欺人心思的楚王接下来是怎样侮辱晏子的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楚王三次侮辱晏子的句子。用简洁的词语说说楚王怎么侮辱晏子。
生1: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就叫人在城门边开了个5尺来高的洞„„让晏子从这个洞里钻进去。
师:你能用自己的话讲得更简单一点吗?
板书:钻(狗)洞
生2:楚王见到了晏子,冷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人了吗?”
板书:没人才
生3:楚王笑嘻嘻地对晏子说:“齐国人怎么这样没出息,干这种事情?”楚王借此讥笑齐国人没出息,齐国社会风气不好。
板书:没出息
师:纵看3次侮辱你有什么发现?【一次比一次范围广,一次比一次程度深】
过度:想想晏子的身份,他是谁啊?使命是什么啊?【维护齐国的尊严】面对侮辱,他肯定会反击。
让我们接着学习课文最精彩的部分,也就是晏子的三次回击。
三、学习晏子反击
(一)学习第一次交锋。
师:先学习第一次反击,当面对楚王让他钻狗洞这一侮辱,我们看看晏子怎么反击得到尊重的?请同学们读三自然段,用波浪线勾出晏子的话。
生汇报
师:晏子的话是什么意思?【如果我钻狗洞,那你们就是狗国。】你很会从字面理解晏子的话,能把你的理解用这段话读给大家听吗?
相信全班同学都能明白晏子的话,齐读。
课件2出示:访问正常的国家开城门,访问狗国钻狗洞,楚国让我钻狗洞,所以楚国是.那么楚王。
5、师:你笑什么啊?是不是明白了这段话的巧妙之处了?
生:【钻狗洞,那楚国是狗国,就反击楚王,又维护了自己和国家的尊严】
【严密推理,不卑不亢,维护尊严】
指导朗读:想想晏子说这句话的时候,本来该是红地毯,迎宾,但是却让他钻狗洞。晏子会是怎样的语气说出这番话呢?【愤怒?】(平静)为什么? 结合身份——忍辱负重,维护和平,始终要维护国家的尊严。
听了楚国让他钻狗洞,只有一个动作——“看了看”,想了想?注视了一会儿?表面看,心中想——机智。如此机智,这时是愤怒好还是平静好。平静。
此时,带着你对晏子的认识,机智,顾全大局,维护尊严,学着他的语气读出他反驳的话语,想怎么读就怎么读。
7、故事的结果怎样呢?
听到那些话,楚王只好——(板书:只好......)
(二)学习第二次交锋。
1、回顾学法,自学课文。
刚才我们学习第一次交锋的时候,运用了先勾出关键句子,再体会巧妙,最后揣摩人物语气朗读的学习方法。(课件3依次出现,学习导航)下面,请同学们按照学习方法,自己学习第二次、第三次交锋的自然段。(课件:小组合作学习,选择一次反击进行重点学习,等会交流时就交流重点的一次。)
2、学生汇报:
师:第二次
(1)①找句子:“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
(晏子的话是什么意思?)
可以用三个成语形容他的意思,分别是----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摩肩接踵 为什么要用这三个成语?【课文中——】课文中就有,真会读书。【学生在书上相对应的地方记一记】
过渡:难道齐国真有这么多人吗?这样说,妙在哪里?
②体会巧妙:晏子的话巧妙在哪里呢?(点拨:夸张--不仅反驳,人多,形象而突出,真有意思!)
③感情读句:晏子说这话的语气是怎样的呢?(严肃)为什么严肃?【让楚王相信他的话,维护齐国尊严】请学生读出来。
(我听出来了,齐国人真多!但楚王是不会善罢甘休的,人多但没人才,楚王说----引读)(2)晏子又如何巧妙应对的呢?我们继续谈。
①找句子:“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
此话的意思是什么?谁来说说看。出示课堂练习(课件5):上等人访问上等国,下等人访问下等国,我是最下等的人,所以楚国是。
②体会巧妙:真有这个规矩吗?真是下等人吗?晏子的话巧妙在哪里呢? 【贬低自己,贬低楚国,维护齐国尊严】
晏子怎么说的这句话呢?谁来读出这样的巧妙?【为难,得意笑,冷笑,】
③还找到句子:“您这一问,我实在不好回答。说谎吧,怕犯了欺君之罪的罪;说实话吧,又怕大王生气。”
④感情读句:晏子说这话时的语气怎样?【为难,得意笑,冷笑,】
3、这次较量的结果怎样?(板书:只好......)陪着笑——这是什么笑?
过渡:经过大家这么一读,机智,能言善辩的,爱国的晏子形象就这样跃然纸上了。
(三)学习第三次交锋。
1、两次都被晏子战败,楚王服气吗?引读楚王继续侮辱齐国人没出息。晏子怎么巧妙反击的呢?
2、学生汇报:
①找句子:“大王怎么不知道哇?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同样的道理,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好好地劳动,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
②晏子的话是什么意思?水土是什么意思?
出示课件6:淮南的自然条件好,产柑橘,淮北的自然条件差,产枳桔.齐国人在齐国安居乐业,去楚国当强盗,所以楚国是。
又有什么巧妙之外呢?【作比较,说明楚国社会风气不好,维护齐国尊严】 用有礼貌的语气说出这样的话。
④听了晏子的话,楚王的表现怎样?(板书:只好......)
四、总结释疑,拓展延伸。
1、晏子使楚的结局是: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2、学到这里,你认为晏子是个怎样的人? 3.释疑、拓展:
(1)现在,我们的疑问解决了吗?谁来说说看。
(2)牛刀小试
(3)想了解关于晏子更多的故事吗?让我们一起走进《晏子春秋》这本书。
板书: 晏子使楚 侮辱------------尊重
钻狗洞 只好打开城门
没人才 只好陪着笑
没出息 只好赔不是
第二篇:《晏子使楚》教学设计
《晏子使楚》讲述了春秋末期,齐国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想显示楚国的威风,晏子巧妙回击,维护了自己和国家尊严的故事。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晏子使楚》教学设计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晏子使楚》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师:春秋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代。这期间,各国经常进行争战。其中齐楚两国国力强大,争夺霸业很激烈。这篇课文讲的就是发生在齐楚两国外交中的一个故事。晏子是齐国的大夫,他身材矮小,其貌不扬,但能言善辩,很有才干,齐王派他出访楚国。课文讲的就是他出访楚国时的事。
师:那么,谁能先解释一下课题呢?
生:“晏子使楚”的意思是晏子出使楚国。使:出使。
生:晏子被派到楚国去执行任务。
师:好,同学们回答的都对。今天我们就学习这一历史人物。请跟着老师坐着历史快车穿越时间隧道,一起去看看吧。
二、检查预习,了解学生自学字词情况
师:昨天,我给你们布置了预习内容,下面谁能帮大家攻克词语关?
生:第二自然段第一行的“大夫”的意思是古代的一种官职。第二行“国势”指国家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力量。“侮辱”指的是使对方的名誉或人格受到损害。
生:第四自然段“敝国”指自己的国家,是一种谦虚的说法。第五自然段倒数第六行“枳”又叫枸桔,落叶灌木或小乔木,茎上有刺,叶为复叶,有小叶三片,小叶倒卵形或椭圆形,花白色,桨果球形,黄绿色,味酸苦。
生:第五自然段倒数第五行“安居乐业”指安定的生活,愉快的劳动。倒数第一行“取笑”是嘲笑、取乐。
生:(争着发言)
师:同学们查找的词语可真不少,那么分组交流一下你们所查的其它词语的意思及对课文内容的见解。
生:(四人为一小组,主动交流,畅所欲言)
师:(拍手,表示停止)
生:(扭脸坐好)
师:接下来请看字。(出示写好的小黑板)关键我们要学习晏字,这个字是上下结构的字,要注意上下两部分笔画的搭配。上部分“日”写的小一些,下部分“安”要疏朗一些,横要长一些。(边写边示范)(其它字学生会掌握,给学生时间读字)
三、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
师:你喜欢读哪一自然段就站起来读哪一自然段。并认真想你读懂了什么?
生:(学生读课文)
生:我读懂了齐国和楚国都是大国。
生:我读懂了齐王为什么想侮辱晏子。
师:答案在哪里呀?
生:答案在二三自然段。是因为楚王仗着自己国势强盛,想乘机侮辱晏子,显显楚国的威风,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
生:我读懂了楚王三次想侮辱晏子,可晏子都进行了反驳。
生:我读懂了为什么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那是因为楚王三次侮辱晏子,而晏子非常聪明,一一进行了反驳。
师:那么,课文的重点,我们应放在哪里呀?
生:应放在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晏子三次都给反驳的那一部分。也就是三至五自然段。
四、抓重点分析,理清思路
师:三至五自然段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先写在哪发生的事?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生: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先写在入城门的时候发生的事,再写见了面后,最后写在酒席上发生的事。
师:(板书:入城门、见面后、酒席上。)
师:好,我们先来看第三自然段。读之前,请看你们需要闯哪几关?(出示幻灯)
1、楚王是怎样侮辱晏子的?
2、晏子是如何反驳的?
3、晏子的哪些话说得很精彩?
4、精彩在什么地方?
生:(齐读第三自然段)
师:谁愿意攻克第一关?
生:我愿意。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就叫人在城门旁边开了一个五尺来高的洞。晏子来到楚国,楚王叫人把城门关了,让晏子从这个洞进去。
师:他回答的怎样?同意吗?同意的坐好。
生:(都坐好)
师:第二关……
生:晏子看了看,对接待的人说:“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我在这儿等一会儿,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
师:谁同意,同意的……你们觉得晏子的哪些话很精彩?
生:我认为晏子说的这句话很精彩: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
师:我很同意你的看法。那么,它到底精彩在什么地方呢?(指第四题)
生:我认为,晏子毫不留情地说:“这是个城门。”接着又说:“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那意思也就是说,你楚王让我钻狗洞,就必须首先承认楚国是个狗国,楚王也就是狗王了。
师:(板书:狗洞——狗国)结果怎样呢?
生:楚王只好吩咐大开城门,迎接晏子。
师:同学们,看来你们的阅读水平在逐渐地提高。下边,考验你们合作学习的机会到了。(指幻灯)题不变,分小组学习第四自然段。看看你们是如何解决的?帮老师完成任务和板书的?
生:(学生四人为一小组进行交流、讨论。)
师:停,谁愿意代表小组上台发言?
生:第二次在见面的时候,楚王讽刺晏子“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他是在讽刺晏子没能耐。我想,其实他是在讽刺齐国没有人才了,怎么会派你来呀?这时晏子严肃的说:“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这一下子说了齐国人很多。楚王说:“既然有这么多人,为什么打发你来呢?”晏子说:“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明说自己是下等人,其实是说楚国是个下等国。(板书:下等人——下等国)我觉得在这一段里,晏子说得话都很精彩。晏子很聪明,让楚王苦笑不得,只好陪着笑。
师:同学们,薛明的讲解好吗?
生:好。(主动鼓掌)
师:同学们,看来你们很爱学习别人的优点,以人之长,补己之短。下边,我把这次学习的机会,让给你们每一位。按照幻灯要求,自学第五自然段。我绝对相信大家的自学能力。好,开始。
生:(自学第五自然段)
师:谁能上台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的学习成果呀?
生:(上台讲)第三次楚王企图齐国人没出息,干偷盗之事,使晏子难堪。晏子以水土不同结的果实也不相同为例,说明齐国人到楚国偷盗的原因。进而又贬低了楚国。(板书:柑橘——人)
师:楚王三次侮辱了晏子,晏子三次都给予有力地反击,结果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晏子通过三次智斗,表现了晏子的聪明才智,维护了自己的人格和国家的尊严。如果现在晏子就在你的面前,你该给他说些什么呢?
生:晏子你真聪明。
生:晏子你是个聪明机智、巧妙应答的人。
生:晏子,你是一个能言善辩,有一颗爱国之心的人。
生:晏子,你遇到困难、讽刺,决不害怕。我佩服你。
生:你很热爱自己的祖国,这一点我很佩服你。
生:你是一个能言善辩、机智聪明、爱国的人,你可真伟大。
生:……
《晏子使楚》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教学晏子三次击退楚王侮辱,维护尊严的事例。
2、学会推理,学懂晏子反驳楚王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师:同学们,昨天我们已经知道了《晏子使楚》一文中的大概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齐国派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我们也知道国与国之间的交往,礼尚往来是正常的,那么楚国是如何接待晏子的?晏子会有辱自己的使命吗?出使的结果又是如何?这些都是这节课我们所要关注的。下面请大家打开课本,把文章速读一遍,用“—————”划出晏子出使结果的那句话。找到了跟你同桌交流。
2、同学合作学习。
3、全班交流,引导:
(1)师:同学们真聪明,一下子就找到了,哪位同学愿意大声读出来?
(2)指名回答。
(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4、从这句话你读明白了什么?(必须去做,即使你不愿意,也得去做。)
二、抓中心句,理解脉络:
1、师:同学们,一句话往往能告诉我们许多信息,我们说这个楚王一开始是准备干嘛的?今天,咱们就抓住“侮辱”一词展开研究,去看看,在这之前,楚王有几次想侮辱晏子?到底是怎样侮辱晏子的?
板书:侮辱
5、师:请同学们继续读课文,划出三次楚王侮辱晏子的句子,并讲讲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三、学生交流
1、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就叫人在城门旁边开了一个5尺来高的洞。晏子来到楚国,楚王叫人把城门关了,让晏子从这个洞进去。
(1)师: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的理解吗?
(2)指名回答。(楚王想借钻狗洞来侮辱晏子身材矮小。)
(3)你怎么知道这是狗洞呢?“5尺来高”到底有多高呢?
(让晏子从这个一米高的洞里钻过去,这对于晏子来说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啊?是一种人格的侮辱。)
板书:钻狗洞——
2、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既然有这么多人,为什么打发你来呢?”
(1)师:“瞅、冷笑”表达了楚王对待晏子是什么态度?
(轻视晏子没才干,想以此侮辱齐国没人才的目的。)
(2)指导朗读这句话。
板书:没人才——
3、楚王笑嘻嘻地对晏子说:“齐国人怎么这样没出息,干这种事情?”
(1)师:楚王说这句话是要侮辱齐国人什么?联系上下文想一下,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表达一下自己的理解。
(2)指名回答。
(楚王借此讥笑齐国人没出息,齐国社会风气不好。)
过渡:同学们,如果你们身在异国他乡,别人说你没出息,你的国家社会风气不好,你会有何感想啊?(没面子,难过,气愤)光有这些感受有何用啊?我们要用我们的智慧来驳倒对方啊!我们来看看面对楚王一次又一次的侮辱,晏子又是如何反击的呢?
板书:反击
四、学习晏子反击
1、师:咱们先去看看,晏子第一次回击楚王的语句,是哪个句子?
2、指名回答。谁能体会晏子当时的心情和当时的场面,(会很生气)给他加一个修饰词语,来读一读。投影出示:晏子看了看,__________地说“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我在这儿等一会儿。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
3、师:晏子为什么这么回答?他这么说有何含义呢?
访问正常的国家是开城门,访问狗国才需要钻狗洞,楚王让我钻狗洞,说明楚国是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是狗国
4、所以—————楚王只好吩咐打开城门,把晏子迎接进去。
5、师:楚王这城门打得可真是无可奈何啊,否者你就要承认自己国家是狗国,自己是狗王了。
6、小结
从这次的回答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晏子的聪明才智。面对这意想不到的侮辱,晏子没有恼羞成怒,冷静地反驳,巧妙的语言不卑不亢地把侮辱还给楚王,既维护了自己的尊严,又不伤了两国的和气。
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反复朗读——仔细思考——结合自己的理解,都学懂了晏子第一次反击,而好戏还在后头。现在请大家利用这种方法学懂之后的二次反击,四人为一组,读二、三次反击的话。
7、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8、全班交流完成习题。
A上等人访问上等国,下等人访问下等国。
我是最不中用的,最下等的,访问楚国。
所以楚国是_最不中用_的_,最下等的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__楚王只好陪着笑。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淮南水土好,产柑橘。淮北水土差,产枳。
齐国人在齐国安居乐业,在楚国就做起强盗来。
所以楚国是__社会风气不好的强盗国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_____楚王只好陪不是____________________
9、师:晏子的智慧真是令人叹为观止啊!现在自由欣赏一下晏子的语言。
10、生分角色读文。
五、分析人物
1、师:晏子出使楚国,与楚王三次交锋,从他的从容应对,从他绵里藏针的语言中,你对他有了哪些认识?
生自由讨论(能言善辩又不失礼节维护国家尊严、不辱使命、足智多谋、不卑不亢、有理有节)
六、小结
师:同学们,晏子成功出使了楚国,从此,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更重要的是晏子维护了自己祖国的尊严,这可真是“一人之辨,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啊。你们想不想做一个和晏子一样充满智慧、能言善辩的人?现在我来考考大家,看看你能否灵活应答。
七、迁移练习
有一次,克林顿到外地演讲,他正在演讲时,不满他演讲的人从下面传来了一张纸条,上面写了两个字“白痴”,如果你是克林顿,你会怎样回答?
《晏子使楚》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重点理解“最不中用”、“水土不同”的含义。
技能目标:
精读晏子与楚王针锋相对的话,感悟晏子成功反驳楚王的辩论技巧和思维方式。
情感目标:
体会晏子维护国家尊严的思想品质,培养民族自豪感。
重、难点:
精读晏子与楚王针锋相对的话,体会晏子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以及维护齐国尊严的思想品质。
关键:读出晏子反驳楚王的几句话,理解句子间严密的逻辑关系,体会晏子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
二、教学过程
1、复习巩固,再明脉络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晏子使楚》。请同学们先回忆一下,晏子出使越国,和楚王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根据学生的回答,整理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巩固前一节课的内容,再次明确课文的脉络,对进一步感知晏子的出众才华起了很好的的铺垫作用。
2、填补证书,仔细品味
(1)创设机会,自由研读
同学们,晏子真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物呢!正因为他成功地出使楚国,所以齐国外交部授予他一张荣誉证书。可惜2000多年过去了,证书几乎面目全非。历史博物馆的张叔叔想请大家动动脑子,把证书补充完整。出示荣誉证书:
请大家任选其中的一件事,仔细品读晏子反驳楚王的话,琢磨证书该怎么补充比较妥当。可以和前后左右的同学合作完成。
[设计意图]荣誉证书,对于学生来说既是非常熟悉的,又是非常神圣的。创设这样的机会,学生会感到亲切,兴奋,加之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伙伴,所以学习的欲望猛增,“要我学”则补变成“我要学”。
(2)多种练习,仔细品味
根据学生的汇报交流,随机出示以下几段话及相关训练:
a、“这是个狗洞,不是城市。我要是访问狗国,当然得钻狗洞。我在这儿等一会儿,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
训练:如果让我钻洞进去,那么楚国就是__________________,楚王就是________________。只要____________________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狗国
b、“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连成一片云;大伙儿都甩一把汗,就像下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擦肩,脚碰脚。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
训练:举()成()挥()如()摩()接()
C、“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就派到这儿来了。”
训练:“最不中用”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最下等国
注:学生做b练习时,可让其找自己最信任的伙伴来演一演。演完后,对其进行采访。
d、“大王怎么不知道哇?淮南的柑桔,又大又甜。可是这种桔树一种到滩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果,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同样的道理,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一到楚国,就做起强盗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
训练:第一次的“水土不同”指
第二次的“水土不同”指
因为__________________,所以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强盗国
小结:楚王自恃国事强盛,几次三番侮辱齐国和晏子。最后还是晏子技高一筹,获得了胜利。晏子能获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板书:聪明善辩心中有国
[设计意图]
1、这一环节采用了多种形式的读,比如在理解句子的含义后,先指名个别读,接着同桌互读,然后安排比赛读。通过这样的反复诵读,使学生真正感悟到这句话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2、讨论第二件事时,引导学生用读一读、演一演的形式来感悟晏子的超人才干。学生在准备演的过程中,充分调动了自己的感官,进行了丰富的想象。演完后,对“晏子”和“楚王”进行采访,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以更真切地感受晏子那高尚的人格和绝顶的聪明才智。
3、教学这三件事,采用了不同的方式,让学生始终保持一种高涨的学习情绪。
3、总结课文,升华主题
(1)请大家看板书,楚王侮辱晏子的企图越来越大,越是这样,他的下场就越惨:楚国成了狗国、最下等国、强盗国,楚王也就成了狗王、最下等王、强盗王。这都是晏子聪明善辩,心中有国的结果。
【设计意图】
利用直观形象的板书来总结课文,使课文内容简洁易记,也使学生对人物品质的认识更为深刻。
(2)同学们补充的荣誉称号,晏子真是当之无愧呀!
下课后,我把你们用智慧换来的这些学习成果送给历史博物馆的张叔叔。让我们一起记住这个充满智慧的名字──晏子!
【设计意图】
结课虽然只有寥寥数语,却充分肯定了学生的学习成果,培养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板书设计(同上)
【设计意图】
楚王三次侮辱晏子不成,所以用虚线表示。楚王最后对晏子的态度用红粉笔书写,突出楚王前后的思想转变。“钻狗洞──笑无才──押齐盗”呈上升趋势,明显地揭示出了楚王侮辱晏子的企图是越来越大,那么,他应得的下场也是越来越惨(往下的箭头越来越长),“狗国──最下等国──强盗国”用蓝粉笔书写,“聪明善变、心中有国”用红粉笔书写,是为了强调这是晏子三次战胜楚王的“法宝”。
四、设计说明
本课的教学设计主要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1、课堂教学的开放。本课教学打破了常规的教学内容,引进了生活中学生喜闻乐见的荣誉证书来组织教学活动,学生学得轻松有趣,真正体现了语文来自生活,用于生活的原则。
2、主体学习的体现。整堂课都体现了学生自己探究,自己欣赏,自己评价的自主性。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来,能感悟多少就感悟到多少,教师并不强调“十个指头一样长”。
3、创新意识的培养。主体学习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关键。本节课学生在主体学习的氛围中,大胆地想,大胆地说,大胆地演,思维异常活跃,无形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了培养。
4、合作精神的培养。为学生创设伙伴学习的机会,使他们在互相学习、交流的过程中学会合作。
第三篇:《晏子使楚》教学设计
《晏子使楚》教学设计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精读晏子与楚王针锋相对的话,感悟晏子成功反驳楚王的辩论技巧和思维方式。
2、体会晏子维护国家尊严的思想品质,培养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精读晏子与楚王针锋相对的话,体会晏子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以及维护齐国尊严的思想品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再明脉络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晏子使楚》。请同学们先回忆一下,晏子出使楚国,和楚王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根据学生的回答进入下一个环节。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巩固前一节课的内容,再次明确课文的脉络,对进一步感知晏子的出众才华起了很好的的铺垫作用。)
二、潜心体悟,研读晏子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描写晏子和楚王较量的段落,分别找出楚王和宴子的几次对话。(学生有大声朗读、有的轻声速读、有的默读„„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方式研读。)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课件提示:(1)楚王是怎样侮辱晏子的,晏子是怎样反驳的?(2)楚王三次侮辱晏子,结果怎样?)
(设计意图:开放的要求,能激起学生读文的兴趣和自信,给了学生开放的思维空间,按自己喜欢的方式研读,丰富了读的方式,提高了读的质量。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合作学习,发挥小组学习的功效,注重生与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这是生命的自我完善和检验。)
3、全班交流。
三、情境再现,感悟形象
(一)晏子和楚王间的第一回合较量
1、过渡:同学们,下面我们先来看看晏子与楚王的第一次交锋,认真体会晏子这位外交家的语言魅力。请自由读第三自然段,找出晏子说的话。
2、指导朗读。
晏子刚到楚国,楚王就叫人把城门给关了,让晏子从一个五尺高的洞里钻进去,晏子面对楚王的侮辱,他又会怎样对接待的人说这番话呢?请选择合适的提示语,然后读一读,说说你为什么这样选择?(怒气冲冲地 心平气和地 冷静地)该怎么把它读好呢?请同学们自己先练一练。
课件出示:晏子看了看,对接待的人说:“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我在这儿等一会儿。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
①指名读,指导朗读。(第一句要肯定,当然,到底要强调)(点评)
②齐读。请大家学着他的样子来读一读。
③谁能站起来把自己当成外交家,手指着这个城门,加上动作、神态读一读。
④指名读。
3、转换角色练习,体会弦外之音
(1)练习传话。(速度慢)你们说,接待的人会怎么把晏子的话传给楚王呢?你们能不能当当接待的人传传话呢?请同桌同学先练一练,一个当楚王,一个当接待的人,待会儿换过来,看看哪桌同学练得最认真!
(2)现在我就是楚王,谁愿意当接待的人上来报告。(师叙述:今天那五尺来高的晏子肯定得从那洞里钻进来,可有好看的啦!„„)
(3)同学们,楚王听了接待的人的禀报后,会怎么想呢?请大家想一想,用上老师这里的句式:
(出示课件)楚王想:晏子说
如果,那
,哎......)轻声地说一说。谁来说?最后结果是----(齐读结果的句子)同学们,学到这里,你们佩服晏子吗?
小结:是啊,面对这意想不到的侮辱,晏子只有冷静的反驳,不卑不亢地把侮辱还给楚王,才能维护自己和齐国的尊严,又不伤了两国的和气,让我们一起冷静地来读读晏子的反驳,再次认识一下充满智慧和勇气的晏子!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采用了多种形式的反复诵读,个别读,齐读,表演读,接着同桌互说,然后安排转述说,为学生创设伙伴学习的机会,使他们在互相学习、交流的过程中学会合作。在进行语言训练的同时激活了课堂,使学生真正感悟到晏子说话的技巧及话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二)晏子和楚王间的第二回合较量
1、课件出示晏子和楚王的对话,学生自由朗读。
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
晏子严肃地回答“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
楚王说:“既然有这么多人,为什么打发你来呢?”
晏子装着很为难的样子,说:“您这一问,我实在不好回答。撒个谎吧,怕犯了欺骗大王的罪;说实话吧,又怕大王生气。”
楚王说:“实话实说,我不生气。”
晏子拱了拱手,说:“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说完他故意笑了笑。
2、在朗读的基础上,进行以下训练,引导学生感悟晏子的口才和智慧。
①引导学生明白,后人在晏子说的这个简短的一句话里面找出三个成语——(出示课件)举袖成云、挥汗成雨、摩肩接踵,我们来对号入座,“举袖成云”的意思是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摩肩接踵”的意思是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挥汗成雨”就是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
②把这三个成语赶紧写下来,看谁一边写一边记在心里。(待学生写完)一起读一遍。
③我们仔细看,在这段话中,用了一个词语——所以。既然有“所以”,就必然会有“因为”。请你把“因为”送进去,再来读读这句话。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在进行语言训练的同时注意让学生积累语言。
3、面对楚王的再次侮辱,晏子针锋相对,巧妙反驳,这样的场面真是既紧张又精彩。请学生用表演来再现当时的情景(四人小组,要把当时晏子和楚王等人的动作、神态、语气通过表演体现出来。)
3、学生表演,演完后,师生对“晏子”和“楚王”进行采访,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共同点评。
设计意图:表演是体验课文内容的方式之一,是为理解内容服务的,是活用文本的体现,能使更多的同学获得展示自己的机会,更是激活课堂的首选手段之一。学生在准备演的过程中,充分调动了自己的感官,进行了丰富的想象。演完后,对“晏子”和“楚王”进行采访,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用自己的语言把课文含义表达出来,这样设法把学生引入教学过程,鼓励学生发表独特见解,把语言训练同思维拓展密切结合起来,从而达到在语言教学过程中进行创新思维训练的目的。
(三)晏子和楚王间的第三回合较量
1、课件出示:
楚王笑嘻嘻地对晏子说:“齐国人怎么这样没出息,干这种事?”
哪知晏子面不改色,站起來,说:“大王怎么不知道哇﹖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同样的道理,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好好地劳动,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
2、学生自读、自悟,自由交流学习体会。
设计意图:学生在自己研读、归纳、思辨和梳理、交流的过程中,不断有新的发现,新的认识:原来晏子的反驳是那样的富有逻辑,富有哲理。同时,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学生的评价能力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3、引导学生从两个“水土土同”的含义去体会晏子的话巧妙之处。
4、小结:面对楚王的侮辱,晏子不慌——不忙,胸有——成竹,沉着——冷静,凭着他的三寸不滥之舌,使楚王不得不认输。最后的结果是谁来读最后一句?
(课件出示)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①引导学生多种形式进行个性朗读:(强调楚王的心情“不得不” ;再自由读想怎么读就怎么读;齐读)
②把这句话划下来,再齐读一遍。“尊敬”换个词可以说是?(敬重、敬佩、„„)
③ “不得不”可以换什么词?——可以换成不能不尊重。还可以怎么说?(楚王必须尊重晏子了。楚王只好尊重晏子了。楚王只能尊重晏子了)
那楚王不得不尊重晏子的什么呢?(口才)我想用一句话来说晏子的口才:“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齐读一遍这句话)
5、评价晏子:晏子是个怎样的人?结合课文的语言说说理由。
设计意图:用好语文重在积累。本环节的设计既是为了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也达到了口语训练的目的。
四、总结课文,升华主题
同学们,通过刚才的读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的究竟是什么?仅仅是口才吗?(还有智慧)”让我们再次为晏子的这种智慧喝彩!在这次外交活动中,晏子凭着他个人的智慧赢得了楚国的尊重。他告诉我们首先自己要做一个有尊严的人.在这里老师送给你们一句话:
(课件出示)“每个人努力的、首要的是做一个--有尊严的人!”(齐读)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体现了语文课程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熏陶作用,目的是要让学生明白: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自尊、自信、处变不惊是取得成功的保证;出色的语言表达是我们应该学习和具备的重要才能。)
五、拓展延伸 积累运用
1、同学们,我们都知道,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也是一个出色的外交家,他的语言艺术令外国人都惊叹不已。现在请大家快速浏览有关周总理的几个小故事,然后说说自己的感受。
(课件出示)故事1:巧答记者: 一次,周恩来接见的美国记者不怀好意地问:“总理阁下,你们中国人为什么把人走的路叫做马路?”他听后没有急于用刺人的话反驳,而是妙趣横生地说:“我们走的是马克思主义之路,简称马路。”这个美国记者仍不死心,继续出难题:“总理阁下,在我们美国,人们都是仰着头走路而你们中国人为什么低头走路,这又怎么解释呢?”周总理笑着说:“这不奇怪,问题很简单嘛,你们美国人走的是下坡路,当然要仰着头走路了,而我们中国人走的是上坡路,当然是低着头走了。”(课件出示)故事2:对!牛弹琴
有一次,周恩来总理同国民党政府谈判。在我方义正词严面前,对方不但不接受,反而说同我方谈判是“对牛弹琴”!周恩来总理当即灵机一动,利用对方抛来的词语,将计就计,巧妙地回敬了对方:“对!牛弹琴!”在这里,周恩来总理把对方抛来的”对牛弹琴”这个成语巧妙地进行了结构上的调整,变成了一个内涵丰富的“对!牛弹琴!”,从而既摆脱了困难,又迫使对方陷入无地自容的窘境。
2、同学们,读书明理。课外请你们去阅读《晏子春秋》这本书,你们会从晏子的身上有更多的收获。
第四篇:晏子使楚教学设计
优质课教案
《晏子使楚》教学设计
许昌市古槐街小学 张秋红
一、回顾引入 理清情节
1、板书课题《晏子使楚》
导: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及层次,谁能用自己的语言简单的说说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呢?
2、这的确是一个脍炙人口的故事,那故事中主人公晏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
3、过渡: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这个引人入胜的故事,走近楚王和晏子那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去深入的全面的体会晏子那不同凡响的人格魅力。
二、先品楚王,感受侮辱
1、请同学们快速阅读3、4、5自然段,用横线画出楚王是怎样侮辱晏子的语句,用曲线画出晏子是怎样反击楚王的语言。
2、为了显显自己的威风、楚王三次侮辱晏子,究竟是怎样?把你画出的句子读出来。(出示三次侮辱晏子的句子,意在让学生能够前后联系,体会楚王的骄横及险恶;同时训练学生透过语言文字挖掘发现信息的能力。)
3、一句话、一个词往往包含着很多的信息,请同学们仔细读读这些句子,你能从中体会到什么?
师相机板书:开洞、没人才、没出息
4、透过这些句子,我们看到了楚王是多么的阴险狡诈、目中无人,他侮辱晏子实则侮辱齐国,他处心积虑、用心良苦。能把这种体会读出来吗?
5、如果是你,看到这五尺来高的洞,听着这侮辱人格、国格的话,你会怎样? 放弃是无能的表现,恼怒不是好办法、伤心解决不了问题。尤其是作为一个使者,一言一行都关系着国家的形象,绝不能妥协,更不能冲动。
三、再品晏子,体会巧妙
(一)第一次较量
我们已经知道,晏子不同于我们常人,他机智巧妙地反击了楚王,接下来我们就来重点品味晏子的巧妙语言,谁把晏子第一次反击的话读出来?(媒体出示)
“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我在这儿等一会儿。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
6、能说说你的理解吗?
在学生自由畅谈之后,出示,引导学生填空: 访问正常国家开城门,访问狗国钻 ____,楚国让我钻狗洞,所以楚国是____。
(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理解晏子的话外音,从而领悟语言的巧妙。)
7、这几句话意思明显,大家明白了,接待的人也明白了,正在暗自得意的楚王听了接待的人的传话后会怎样想呢?
8、楚王就不明白了,怎么转眼出国成了狗国,自己成了狗王了,晏子这番话究竟妙在何处?
(引导学生明白:晏子先把那个五尺来高的洞称为狗洞,自然就有了狗国;晏子并没有直接说“楚国是狗国”,而是巧妙地让楚王说自己国家到底是个什么国?这样不仅给楚王一个台阶,而且更重要的是晏子已经料定楚王的反应是绝不会让他钻洞,真是胸有成竹。)
9、面对狗洞,晏子顺水推舟,短短的几句话,既不失礼节,有维护了尊严,说的太妙了,能读出妙吗?
10、小结过渡:晏子不卑不亢、不急不躁地把侮辱还给了楚王,给楚王来了一个迎头痛击,楚王绝不甘心,更加过分,不过燕子的反击也更加精彩。接下来请同学们四人小组合作学习晏子第三第四次反击楚王的话,用刚才的学习方法:
出示学习方法: 反复朗读晏子的话 思考分析言外之意 理解品味语言之妙
(二)第二次较量
1、谁来读读第二次较量中晏子说的话。
出示句子:
晏子严肃地回答:“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
2、让学生交流自己的理解,并说出这几句话妙在何处。(要引导学生体会夸张句子的妙,再出示原文这段话的原文: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 挥汗成雨 比肩继踵,何为无人。并从中积累成语:张袂成阴 挥汗成雨 摩肩接踵)
3、晏子这里说的“人”和楚王说的“人”一样吗?难道晏子没听明白?(引导体会晏子故意装糊涂)
4、楚王认为晏子没听出来,就干脆直截了当地说:“既然有这么多人,为什么派你来呢?”不屑与轻蔑表现的淋漓尽致,晏子的话堪称经典。
5、出示句子:
晏子拱了拱手,说:“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
6、请生谈谈体会。出示 :
上等人访问上等国,下等人访问下等国。我是下等人,楚国是__________。
7、这几句话又妙在哪儿呢?难道齐国真有这样的规矩?为什么要贬低自己呢? 晏子将计就计,来了个顺水推舟,按照楚王的意思说下去,承认自己不中用,是下等人。其实在贬低自己的同时,却更有力地贬低了楚国是下等国。晏子的话真是太妙了,你还想再读读这些话吗?好,同桌分角色朗读。
8、让我们亲临现场去欣赏这精彩的语言吧。(播放视频:不仅仅是创设情境,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身临其境,在刚才读物结合的基础上体会发现的乐趣。)
(三)第三次较量
1、导:第二次较量,楚王又吃了个哑巴亏。好!继续交流,第三次情况如何?先读读晏子的话? 谁来?
出示:大王怎么不知道哇?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同样的道理,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好好地劳动,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
2、在这段话里,有两个“水土”,大家看看,这里的两个“水土”意思一样吗?
(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因为气候、土壤等条件好,淮北的橘树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因为气候、土壤等条件不好,从而理解第一个“水土”是指“气候、土壤等条件”。同样道理得出,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好好地劳动,说明齐国社会环境、社会风气好,齐国人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说明楚国社会环境、社会风气不好,从而理解第二个“水土”是“社会环境、社会风气”的意思。)
3、你读懂这段话的意思了吗?交流。
4、楚王嘲笑齐国人只会做盗贼,在这段话里,晏子不但只出了齐国人做盗贼的原因,还讽刺了楚王的无能,治国无方。晏子的话真是太妙了,来再来读一读。
四、回访结果,体会心情
1、导:这三个回合,楚王连连败下阵来:
出示:第一次想让晏子钻狗洞,最后只好——大开城门,迎接晏子。第二次想侮辱齐国没人才,最后只好——陪着笑 第三次想侮辱齐国人只会做盗贼,最后只好——赔不是。
2、从中你体会到了楚王什么样的心情?你能想到哪些成语?(自取其辱、自作自受、自讨苦吃、咎由自取、自讨没趣等)
3唉,楚王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呀!你还有那些巧言妙语送给楚王? 偷鸡不成蚀把米
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聪明反被聪明误 赔了夫人又折兵„ 4.从这以后楚王——
出示: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五、品评人物,感悟魅力
1、刚才,我们着重欣赏了晏子的语言,在这些语言中,晏子或用夸张,或用反问,或举例子,或打比方,一次次反击了楚王,让楚国先后成了狗国、下等国、贼国,最终使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2、可有人这样评价晏子:
算不上大智慧,也获得不了真正的尊重。”对此,你有何看法?你会怎样评价晏子呢?
3、请不要急于发表你的看法,一定要从文中找依据,文中除了写晏子的语言,还写了什么?你又体会到了什么?
4、学生从“看了看”“严肃”“故意笑了笑”“面不改色”“装着为难”“拱了拱手”等对晏子动作、神态的描写中体会晏子的沉着冷静、机智勇敢、有礼有节、忠君爱国等品质。
5、小结,听了同学们有理有据的分析,大家明白了晏子获得尊重绝不仅仅靠他这张嘴,他正是凭着超凡的智慧、善变的口才、无畏的勇气、强烈的爱国热情才不辱使命。请同学们再读最后一段。
六,总结全文,交流拓展
1、总结:历史过去了两千多年,晏子作为我国劳动人民心中智慧的化身一直熠熠生辉。他,虽然身材矮小,但在我们心中气度不凡,顶天立地,因为他脑中藏着大智慧,胸中跳着爱国心,他挺直着脊梁,捍卫了国家的尊严。他不愧是一位杰出的外交家、政治家、思想家。
2、文章学到这里,你有何感受?收获了什么?
3、中华文明五千年,像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请大家交流资料。
4、欣赏周总理外交小故事。
5、课外实践 出示:
把这个故事改编成剧本演一演; 把自己最深的感受写下来; 继续搜集体现语言魅力的故事。出示:“晏子的语言看起来是有理有据,可更像是在做语言游戏,只是
第五篇:《晏子使楚》教学设计
《晏子使楚》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牟定县茅阳第一小学 李雪艳 【学习目标】
1、弄懂晏子三次击退楚王侮辱,维护尊严的事例。(重点)
2、学会推理,学懂晏子反驳楚王的语言。(难点)
导入揭题: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师。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晏子使楚》,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预习导学】 第一步:明确目标 第二步:自主学习按要求自由读课文:
1、读准生字词,结合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认真读文中三个故事,找出三个故事的结果。
3、晏子使楚的结果是什么? 第三步:检查释疑
一、读准下列词语。
侮辱 撒谎 敝国 规矩 囚犯
大臣 淮南 柑橘 苦枳 盗贼
赔罪 大夫 乘机 笑嘻嘻
面不改色 安居乐业
二、根据意思选择词语。赔不是 面不改色 摩肩接踵 安居乐业 张袂(mèi)成阴(举袖成云)挥汗成雨
1、不改变面部神色。形容遇到危机时沉着镇定,不动声色。()
2、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
3、向人认错,道歉。()
4、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
5、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工作。()
6、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
三、知道故事的结果。
第一个故事:楚王只好吩咐大开城门,迎接晏子。第二个故事:楚王只好陪着笑。
第三个故事:楚王听了只好赔不是,说:“我原来想取笑大夫,没想到反让大夫取笑了。”
四、比较学习。
1、楚王仗着自己国势强盛,想乘机侮辱晏子,显显楚国的威风。(楚王为什么要侮辱晏子?)
2、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过渡:楚王为何变侮辱为尊重? 【合作探究】 第四步:合作学习活动
1、楚王是怎样侮辱晏子的?找出楚王三次侮辱晏子的句子,说说你是 如何理解的?
2、面对楚王一次又一次的侮辱,晏子又是如何反击,赢得楚王的尊重呢?
(学习提示:先自己阅读课文中的三个故事,找出楚王三次侮辱晏子的句子,并讲讲你是如何理解的?再找出晏子三次反击楚王的句子,通过反复朗读、认真思考、并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简单的推理。然后小组交流,体会晏子说的话妙在哪里?)
第五步:探究展示
(一)交流展示楚王怎样侮辱晏子?
1、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就叫人在城门边开了个5尺来高的洞„„让晏子从这个洞里钻进去。
(楚王要晏子钻狗洞,想以此侮辱晏子达到侮辱齐国的目的。)
2、楚王对他瞅了一眼,冷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人了吗?” 指导朗读这句话,特别指出:瞅、冷笑
(楚王是轻视晏子没才干,想以此侮辱齐国没人才的目的。)
3、楚王笑嘻嘻地对晏子说:“齐国人怎么这样没出息,干这种事情?”(楚王借此讥笑齐国人没出息,齐国社会风气不好。)
过渡:是啊!楚王对晏子的侮辱真可谓是居心(叵测),处心(积虑),用心(不良)!面对楚王一次又一次的侮辱,晏子又是如何反击的呢?
(二)交流展示晏子如何反击?
1、第一次斗智
(1)语言: 晏子看了看,对接待的人说:“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我在这儿等一会儿。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2)推理:
访问正常的国家开城门,访问狗国钻狗洞,楚国让我钻狗洞。
所以楚国是__________________。
(3)晏子给予有力的回击以后,结果如何?读:楚王只好吩咐打开城门,把晏子迎接进去。
(4)楚王这城门打得是无可奈何啊,要不然就承认国家是狗国了,自己是狗王了。
2、第二次斗智
(1)语言:
晏子严肃地回答:“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了呢?”(夸张)晏子拱了拱手,说:“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
2、推理:
上等人访问上等国,下等人访问下等国。我是最下等人,访问楚国。所以楚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三次斗智(1)语言:
哪知晏子面不改色,站起来,说:“大王怎么不知道哇?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同样的道理,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好好地劳动,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2)推理:
淮南自然条件好,产柑橘。淮北自然条件差,产枳橘。
齐国人在齐国安居乐业,在楚国当强盗。
所以楚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评:我们读一读三处表示结果的话。细心的同学会发现,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只好),谁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此时的楚王。这真是: 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自作自受
【导学测评】 第六步:达标测评
1、评价:你觉得晏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2、概括主题:《晏子使楚》讲述了春秋末期,()出使楚国,在与楚王三次斗智中维护了()的故事,赞扬了晏子身上表 现出来的()、()情怀和他高超的语言艺术。
3、拓展提升:你还知道哪些有关机智面对侮辱的名人故事?(1)一个美国记者看到周总理桌子上的美国产的钢笔的时候,问总理:“中国这个泱泱大国,怎么还用美国产的钢笔?”周总理笑笑说:“哦,这是一位朝鲜朋友给我的,是抗美援朝时期的战利品。”美国记者哑口无言。
(2)一天,德国大诗人歌德在公园散步,在一条狭窄的小路上遇到了一位反对他的批评家,这位傲慢的批评家说:“你知道吗?我这个人从来不给傻瓜让路。”歌德却说:。说完闪身让批评家过去。(3)有一次,爱国将领吉鸿昌在街上走,一个美国人走过来傲慢地说:“我去过一个岛,岛上就缺中国人和猪这两样东西。吉鸿昌听了,不紧不慢地说:()课后拓展:
如果晏子回到齐国,齐王大喜,给他开了个庆功宴,你也去参加这个庆功会,你怎样向齐王介绍,晏子为什么能取得胜利?
1、晏子才智过人,有善辨的口才。
2、侮辱晏子就是侮辱齐国,在晏子的心目中,不会让自己的祖国受到侮辱,他爱国,所以促使他一次又一次维护了祖国的尊严。
3、正义在晏子一方,邪不压正。他才会理直气壮。
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晏子使楚》一文,懂得了晏子以智慧击退楚王侮辱。同学们,只有今天学好知识,才能像晏子一样,不辱使命,维护尊严。板书设计:
晏子使楚
楚王—————— 晏子
(侮辱)—————(反击)————结果
钻狗洞
是狗国
只好打开城门
没人才
没出息
下等国 强盗国
只好赔着笑
只好陪不是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