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1

时间:2019-05-12 23:21: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6《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6《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1》。

第一篇:6《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1

第二单元 总第十六课时

6《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背诵教材所指定的段落。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自觉运用读懂自然段、分段等阅读方法读懂课文,使学生了解作者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好片段的;继续培养学生留心和细致观察事物的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然界生物的爱护之心。教学重难点

作者是怎样围绕爬山虎的特点写好片段的;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及相关资料。教学时间

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3′)1.谜语。

(1)上搭架,下搭架,条条青龙藤上挂。(丝瓜)

(2)上搭架,下搭架,串串珍珠藤上挂。(葡萄)我们要是种丝瓜和葡萄,首先要做一项什么工作?(搭架子。不搭架子,丝瓜和葡萄就不能往高处生长。)

2.导语。

我们知道,葡萄和丝瓜都是靠搭架子才能往高处攀援的植物。爬山虎,也是一种攀援植物,可它不用搭架子,也能往高处爬。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6课《爬山虎的脚》。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1.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2.思考: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脚? 3.给文章分段。

三、精读课文,重点分析(17′)

1.(课件展示爬山虎图片)教师:大家观察了爬山虎,最引起你注意的是什么?(满墙的叶子)你能说说你看到的叶子是怎样的吗?(学生自由发言)现在我们来看看课文又是怎样写的。

(1)爬山虎的叶子在生长中有什么变化?(嫩红变成嫩绿)重点写的是什么时候的叶子?(长大了的叶子)

(2)课文写爬山虎的脚,为什么要写第1、2自然段?(要写爬山虎的脚,先要向大家介绍爬山虎生长的地方、模样、颜色等,然后才介绍爬山虎的脚,文章这样写就有条理

了。)

2.说说你最喜欢哪一个句子,你认为哪个词语用得最好。

3.齐读第二自然段。

四、写字(10′)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继续学习(35′)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爬山虎的叶子,那爬山虎的脚究竟是怎样在墙上爬的?我们就带着问题来学习第三段。

1.教师:这段(3、4、5)是课文的重点段,写的是爬山虎的脚,课前老师让大家观察了爬山虎的样子,谁能来说说。(非常细、像蜗牛的触角)这都是你们观察到的,现在咱们来观察它的脚的样子。(课件展示爬山虎的脚)你们看爬山虎的脚长在什么位置上,形状是怎样的?(课件出示: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也是嫩红的。)请大家看这段话,如果这样写,你们看好吗?请你们轻声地把这两段读一读,比较一下,体会一下“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伸出细丝,也是嫩红的。”(学生讨论:原句观察更细致具体,描写更生动形象。)

2.齐读第3段。

3.教师:爬山虎的脚还有一个最重要的特点——会爬墙。(板书:爬墙)谁愿意读一读,看看爬山虎是怎样爬墙 的。(指名读)

4.教师:现在老师让大家观察爬山虎的脚是怎样往上爬的,注意它在向上爬的过程中脚有什么变化。(多媒体课件展示)谁观察到爬山虎的脚有什么变化?(爬山虎触着墙的脚变成了小圆片,那小圆片把它的茎拉了一把。)它的细丝刚一触到墙的时候它发生了什么变化?(变成小圆片了。)它变成小圆片对它的脚向上爬起什么作用?(它会巴住墙,不容易掉下去。)在墙上巴得怎么样?(牢固)大家再看,当它的细丝触到墙的时候,它细丝的头上有什么变化?(再演示一遍课件)(爬山虎的脚原先是直的,后来变弯曲了。)它的脚由直变弯,它的茎发生了什么变化?(再看一遍录象)(它的茎被它的脚拉了一把,长了一块,爬山虎就是这样往上爬的。)

5.我们看看哪个同学最聪明,能一边说一边画出爬山虎是怎么向上一脚一脚爬的。指名学生到黑板前边画边说。

6.教师:作者通过连续不断的观察发现了爬山虎的脚向上爬的原因,下面请同学们仔细默读这段话用笔找出表示动作的词语来。(触、变、弯、拉、贴)

7.教师:大家看,如果把这个“触”字换成“贴”,你们看好吗?(学生讨论:“触”字表示刚碰到墙,而“贴”是碰到很久了。)用“触”字表示刚碰到墙就变成小圆片了,说明速度快。“触”换成“贴”不行,那“巴”换成“贴”

好吗?(学生讨论:“巴”是特别有力,而“贴”没有力气。)

8.师: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介绍了爬山虎脚一个有趣的特点,谁来读最后一段。(指名)这段介绍它的什么特点?(多媒体演示:牢固)从哪个词看出牢固?(休想)

二、归纳写作方法(5′)1.学生讨论交流。

2.教师总结:观察仔细,抓住特点;运用比喻;按一定顺序,具体细致地描写。

三、课后作业

观察植物并练习写作。

第二篇:《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_1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读懂文,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继续练习了解文的叙述顺序,抓住主要内容。

2.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培养细致、有序的观察习惯。

教学重点

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学习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观察事物的能力。

教学准备

前,教师准备爬山虎的教学挂图,设计爬山虎的画(隐去它的脚),制作演示。布置学生余观察爬山虎,对照文内容,了解爬山虎脚的样子。

教学过程



一、导入新。

爬山虎是一种攀援植物,它不用像葡萄或葫芦等植物那样搭架子,也能往高处爬。这是什么原因呢?今天,我们学习完《爬山虎的脚》,就能找到答案了。(板书题)

二、了解爬山虎叶子的特点。

.轻声读第二自然段,理解“刚长出来”和“长大了的”叶子各有什么特点。

2.填空:刚长出来的叶子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长大了的叶子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看插图,重点理解文怎样写长大了的叶子。(抓住“新鲜”、“一顺儿”、“均匀”)

4.朗读指导:读出叶子的美来。

.试着把这一自然段背下来。



三、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

引言:爬山虎的叶子之所以生机勃勃铺满墙,跟它的脚关系密切,它的脚到底是怎样的呢?请自学第三自然段,边默读边画出写爬山虎脚的有关句子。

.观察实物(或挂图),默读文,进一步了解爬山虎脚的位置、样子、颜色。用自己的话与同桌相互说一说。

2.屏幕显示描写爬山虎脚的话,学生说说每句话讲了什么,了解爬山虎脚的位置、样子、颜色。

3.让全班学生选择彩笔,边默读描写爬山虎脚的句子,边画出爬山虎的脚。

4.按照文有关内容,小组评议画的情况。

.熟读,指导背诵。

6.结合板书小结:因为作者“注意”了,所以对爬山虎脚长的位置、样子、颜色才了解得这么详细。那么它是怎么爬的?请自学文第四自然段。



四、了解爬山虎是怎么向上爬的。

.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圈出写爬山虎怎么爬的动词。

2.学生边汇报,教师边板书:触巴拉贴

3.小结:作者正是准确地运用了这些动词,才把爬山虎的脚是怎么爬的过程写得很具体。作者正是按照爬山虎的生长顺序来观察的,所以写得才这么有序。

4.观察电脑演示的爬山虎的脚爬墙的过程,用文语句来解说这一过程。

.教师小结:原来爬山虎可不像动物那样只有几只脚交替着爬,而是长一只脚巴住墙,再爬就必须再长一只脚,再巴住墙。一直往上长,必须不断长出新脚。所以,叶圣陶爷爷说爬山虎是“一脚一脚”往上爬的。

6看电脑演示爬山虎正面爬墙的过程,请学生用自己的话叙述。

爬山虎不只往上爬,还往左边、右边爬,紧紧贴在墙上,爬满整个墙。所以文第二自然段才写“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7.小结过渡:刚才我们学习了爬山虎触着墙的脚是怎么爬的,那么没触着墙的脚会变成什么样呢?请同学们自学最后一个自然段。

五、学习第五自然段。

.归纳触着墙和没触着墙的不同情况。

没触着墙:板书:萎了

触着墙: 板书:牢固

2.爬山虎的脚与墙的关系怎样?

3.朗读文第五自然段。

六、总结。

.学生归纳第二、三、四、五自然段各讲的是什么内容。

2.复习第三、四、五这几个自然段,讲讲围绕爬山虎的脚,先讲了什么,再讲了什么,最后讲了什么。

3.了解作者在观察方面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的。

4.总结:这篇文重点围绕“爬山虎的脚”来写,为了说清楚这个意思,作者进行了细心而有序的观察,并且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描写,使爬山虎的脚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七、拓展作业。

.把文中你喜欢的句子抄下来,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些句子。

2.细心观察一种植物,将它最有特点的部分写下来,与同学交流。

第三篇: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1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篇讲读课文,按照从整体到部分,再到细节的顺序观察,介绍了爬山虎的特点,着重介绍了它的“脚”。写了“脚”的生长部位、形状和作用。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读懂课文,还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抓住事物的特点,去学习写出内容具体的文章来。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流利的朗读课文,读懂课文,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叙述顺序,能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2、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培养细致、有序的观察习惯。

3、背诵3、4自然段。教学重点:

作者是怎样围绕爬山虎的特点写好片段的。教学难点:

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1)爬山虎的脚爬墙示意图。

(2)一堵墙上的爬山虎。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精彩三分钟

介绍自己观察过的一种植物。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

2.对课题质疑。

读课题,想一想,你如果是作者,你会从哪些方面去写。(叶子、脚的位置、形状、颜色、怎么爬、脚的变化)叶圣陶爷爷写了爬山虎的哪些方面呢?让我们走进课文。

目标

一、整体感知课文,理清叙述脉络

方法: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注意这样两个问题:(1)圈出课文的生字新词。(2)课文每个自然段分别写了爬山虎的什么?

检查交流:

(1)请认为自己是学习最认真的一个同学当小老师,领读词语。课件出示:嫩绿 舒服 均匀 重叠 空隙 漾起 拂过 叶柄 蜗牛 紧贴 蛟龙 枯萎 逐渐 牢固

(2)你读懂了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第一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生长得很茂盛。第二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叶子很美丽。第三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脚的生长位置、样子、形状。第四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脚是怎么爬的,第五自然段写了爬山虎脚的变化。

目标

二、自主探究,理解一二段

方法:

1、读第一自然段,你从“满是”“一大片”中体会到了什么?(爬山虎长得很茂盛,能爬。)

2、欣赏爬山虎爬到岩石、屋顶、墙上的图片。

目标

三、熟读一、二自然段

方法:1.自己放声朗读。

2.同桌互读。

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背诵课文3、4自然段。

第二课时 精彩三分钟

介绍爬山虎的脚。目标

一、自主研读,交流收获

方法:

1、你对爬山虎哪一个方面最感兴趣,就请选择其中的一个自然段仔细读一读,画一画,议一议,看看你有那些感悟和收获?可以和你的小伙伴一起学习。

2、汇报交流。

交流话题一:在写爬山虎的叶子的这一段你什么收获?

在第二自然段,你觉得叶子美在什么地方?你能读出风轻轻拂过叶子,叶子像波浪轻轻漾起的感觉吗?这是一种动态的美。还有哪句写出了叶子的静态美?

交流话题二:爬山虎脚的位置、形状、颜色是怎样的呢? 交流话题三:怎么爬的

在第四自然段中,作者用了哪些十分贴切的动词写出了爬山虎爬的过程?(触、巴、拉、贴)“一脚一脚”换成“有步一步”有什么不同?看课件演示爬山虎爬的过程。

交流话题四:爬山虎的脚有什么变化呢? 目标

三、引导发现,总结写法

方法:思考:

1、本文的课题是《爬山虎的脚》,作者对爬山虎的脚作了十分具体的介绍,那为什么又写了爬山虎的叶子?(因为人们主要观赏的不是爬山虎的脚,而是爬山虎好看的叶子。)

2、你从作者观察爬山虎中受到那些启发?可以结合句子来谈吗?(1)观察细致。(2)要抓住特点观察。(3)要注意事物的细微变化。(在理解课文的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到具体的观察方法,使理论和实际例子相结合,学生更容易掌握。)目标

四、拓展文本,课堂延伸

方法:

1、仿照《爬山虎的脚》作者的观察方法,观察一种植物,先从远处看,再从近处看,特别要仔细观察它的茎、叶、花,看看有什么特点,再把它具体写下来。

(读写结合,学有所用,既是对原有知识的巩固,又让学生在练笔中提高了写作能力。)

2、课外查询资料:(1)本文作者叶圣陶的生平。(2)爬山虎的有关知识。

(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的学习需要课堂外更广阔的学习空间,而查阅资料,就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不断促进学生的发展。)

板书设计:

爬山虎的脚

叶子美:嫩红 嫩绿 绿得新鲜 匀称整齐

脚的位置、形状、颜色

脚怎么爬:触--→巴--→拉--→贴

脚的变化:牢固 萎了

第四篇:《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1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背诵教材所指定的段落。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自觉运用读懂自然段、分段等阅读方法读懂课文,使学生了解作者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好片段的;继续培养学生留心和细致观察事物的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然界生物的爱护之心。

教学重难点

作者是怎样围绕爬山虎的特点写好片段的;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及相关资料。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谜语。

(1)上搭架,下搭架,条条青龙藤上挂。(丝瓜)(2)上搭架,下搭架,串串珍珠藤上挂。(葡萄)

我们要是种丝瓜和葡萄,首先要做一项什么工作?(搭架子。不搭架子,丝瓜和葡萄就不能往高处生长。)

2.导语。

我们知道,葡萄和丝瓜都是靠搭架子才能往高处攀援的植物。爬山虎,也是一种攀援植物,可它不用搭架子,也能往高处爬。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6课《爬山虎的脚》。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2.思考: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脚? 3.给文章分段。

三、精读课文,重点分析

1.(课件展示爬山虎图片)教师:大家观察了爬山虎,最引起你注意的是什么?(满墙的叶子)你能说说你看到的叶子是怎样的吗?(学生自由发言)现在我们来看看课文又是怎样写的。

(1)爬山虎的叶子在生长中有什么变化?(嫩红变成嫩绿)重点写的是什么时候的叶

子?(长大了的叶子)

(2)课文写爬山虎的脚,为什么要写第1、2自然段?(要写爬山虎的脚,先要向大家介绍爬山虎生长的地方、模样、颜色等,然后才介绍爬山虎的脚,文章这样写就有条理了。)

四,1.教师:这段(3、4、5)是课文的重点段,写的是爬山虎的脚,课前老师让大家观察了爬山虎的样子,谁能来说说。(非常细、像蜗牛的触角)这都是你们观察到的,现在咱们来观察它的脚的样子。(课件展示爬山虎的脚)你们看爬山虎的脚长在什么位置上,形状是怎样的?(课件出示: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也是嫩红的。)请大家看这段话,如果这样写,你们看好吗?请你们轻声地把这两段读一读,比较一下,体会一下“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伸出细丝,也是嫩红的。”(学生讨论:原句观察更细致具体,描写更生动形象。)

2.齐读第3段。

3.教师:爬山虎的脚还有一个最重要的特点——会爬墙。(板书:爬墙)谁愿意读一读,看看爬山虎是怎样爬墙的。(指名读)

4.教师:现在老师让大家观察爬山虎的脚是怎样往上爬的,注意它在向上爬的过程中脚有什么变化。(多媒体课件展示)谁观察到爬山虎的脚有什么变化?(爬山虎触着墙的脚变成了小圆片,那小圆片把它的茎拉了一把。)它的细丝刚一触到墙的时候它发生了什么变化?(变成小圆片了。)它变成小圆片对它的脚向上爬起什么作用?(它会巴住墙,不容易掉下去。)在墙上巴得怎么样?(牢固)大家再看,当它的细丝触到墙的时候,它细丝的头上有什么变化?(再演示一遍课件)(爬山虎的脚原先是直的,后来变弯曲了。)它的脚由直变弯,它的茎发生了什么变化?(再看一遍录象)(它的茎被它的脚拉了一把,长了一块,爬山虎就是这样往上爬的。)

5.我们看看哪个同学最聪明,能一边说一边画出爬山虎是怎么向上一脚一脚爬的。指名学生到黑板前边画边说。

6.教师:作者通过连续不断的观察发现了爬山虎的脚向上爬的原因,下面请同学们仔细默读这段话用笔找出表示动作的词语来。(触、变、弯、拉、贴)

7.教师:大家看,如果把这个“触”字换成“贴”,你们看好吗?(学生讨论:“触”字表示刚碰到墙,而“贴”是碰到很久了。)用“触”字表示刚碰到墙就变成小圆片了,说明速度快。“触”换成“贴”不行,那“巴”换成“贴”好吗?(学生讨论:“巴”是特别有力,而“贴”没有力气。)

8.师: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介绍了爬山虎脚一个有趣的特点,谁来读最后一段。(指名)这段介绍它的什么特点?(多媒体演示:牢固)从哪个词看出牢固?(休想)

五、归纳写作方法 1.学生讨论交流。

2.教师总结:观察仔细,抓住特点;运用比喻;按一定顺序,具体细致地描写。

三、课后作业

观察植物并练习写作。

第五篇: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

《爬山虎的脚》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爬山虎的脚》是人教版四年级小学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作者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叶圣陶在本篇课文中用细致简洁的文笔分别介绍了爬山虎叶子和脚的形状特点以及它是怎样用“脚”爬墙的,来引导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要注意留心细致地观察身边的事物。【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新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教学重点】:

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新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教学难点】: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

1、爬山虎实物展示。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实物,你们认识这种植物吗?它是怎样沿着墙壁向上爬的吗?那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去一探究竟。

2、介绍作者(课件出示)叶圣陶,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他创作了我国第一部童话集《稻草人》,我国现代文学史世上第一部长篇小说《倪焕之》。

二、出示学习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新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三、自学指导一

1、以开火车的形式朗读课文,要求读的同学吐字清晰,声音洪亮,听的同学认真听,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并识记。

2、出示生字词,检查识记情况。

(教授本课生字、新词,重点指导学生出错或容易出错的字词)

四、自学指导二

1、再读课文。思考:课文是从哪方面介绍爬山虎的?

2、检查自学情况。

(通过学生对问题的解决,引导学生理清文章脉络,感知本课重点介绍了爬山虎什么的特点,为下一课时奠定基础。)

五、当堂训练

六、作业

《爬山虎的脚》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杨玉荣

下载6《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1word格式文档
下载6《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1.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爬山虎的脚》是小学语文第七册里的一篇观察描写植物的精读课文。作者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叶圣陶在本篇课文中用细致简洁......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

    爬山虎的脚 弓庄小学 黑晓霞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习生字、词语,积累好词好句。 过程与方法:能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培养细致、有序的观察......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 教材说明 这篇精读课文讲的是作者通过连续仔细的观察,发现了爬山虎怎样爬的秘密。文中不仅讲了爬山虎“脚”的颜色和样子,以及怎样“爬”等知识,还向我......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范文

    优质课教案《爬山虎的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具体了解爬山虎的特点,感受作者生动具体的描写和长期细致的观察。 2.学习观察和描写的方法,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教学重点:......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

    爬山虎的脚 一、教材分析 《爬山虎的脚》是鲁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二组课文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主要介绍了爬山虎的特点,着重介绍了它的“脚”。写了“脚”的生长部位、形......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词语,积累好词好句。 2、能流利得朗读课文,了解爬山虎的特点 3、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培养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1、通过对课文的理......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

    爬山虎的脚 一:教材分析: 这篇讲读课文,按照从整体到部分,再到细节的顺序观察,介绍了爬山虎的特点,着重介绍了它的“脚”。写了“脚”的生长部位、形状和作用。教学不仅要让学生......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

    6.爬山虎的脚 课时目标: 1.学习课文,了解爬山虎的特点。 2.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意识和兴趣。 3.学习作者第二自然段的写法,完成仿写。 4.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