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思考题[合集5篇]

时间:2019-05-12 23:53: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有效教学思考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有效教学思考题》。

第一篇:有效教学思考题

《有效教学》练习

第一章 有效教学的基本理念(涵盖教材的第一单元)

一、辨析:

1、学校应以发现学习为主,接受学习为辅。

2、由于发现学习耗时相对较长且适用范围有限,因此,学校不应提倡发现学习。

3、教学过程既是一个认知过程也是一个情感过程。

4、发展智力是教学在智育方面的主要目标。5.衡量一节课的标准是看教师教得怎么样。

错。衡量一堂课的标准不仅看教师的教,更要看学生的学。一节课是否是好课,要看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教学方法是否得当,目标、方法和内容是否协同一致,教学组织形式、教材的运用,以及师生关系、课程管理等等方面的因素的综合反映。

6、判断教学有效性的标准是教师是否认真备课上课。

7、发现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发现学习越多越好。8.发展智力应该成为教学在智育方面的主要目标。9.接受学习也就是机械学习。

三、简答:

1、简述教学活动的逻辑必要条件。

2、简述多元智力理论教学观的主要内涵。

3、简述有效教学的基本理念。

4、简述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

5、简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内涵。

6、简述情感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推动认知活动;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促进教学相长;改善教学状态,实现三维目标,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成长。

四、论述题

1、如何正确认识三维目标的关系?

2、如何正确处理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的关系。教学中如何安排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P77-78.3、举例说明如何实施有效教学?

4、你怎样理解教与学的关系?为什么说学是教的依据?P77-78

5、为什么说教学既是一个认知过程又是一个情感过程?教学中有哪些情感因素?

第二章 教学准备

一、辨析题

1、学习目标支配教学的全过程。

2、教学准备的核心是研究教学内容。

3、一个老师从教学内容出发,安排教学活动,最后做出评价,这是逆向教学设计思路的表现。

4、课程标准是学习目标的上位目标。

5、课程标准与学习目标的对应关系主要是1对1的对应关系。

6、一切能够用于丰富课程教学的资源都是课程资源。

错。课程资源也称教学资源,就是课程与教学信息的来源,包括一切对课程和教学有用的物质和人力。狭义的课程资源则仅指形成课程与教学内容的直接来源。但并不是所有的资源都是课程资源,只有那些进入课程,与教学活动联系起来的资源,才是现实的课程资源。7.教材即课程资源。

错。教材是基本的课程资源。教材的编写遵循了学生的发展特点,精选对于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经验,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起着关键的作用。但它只是在课程标准指导下编制的“教学材料”,是达成标准的辅助资源之一。

8.学习目标是教学准备的起点。

9.教师备课就是备教材,所以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10.在各种教学组织形式中,小组合作学习是最好的。11.在各种座位安排方式中,秧田式是最差的。12.教材是基本的课程资源。

13.课程纲要也就是平常说的教学进度表。

二、问答题

1、教学准备主要包括几个环节?每个环节要主要要做哪些工作? 学习目标确定(分解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叙写教学目标:ABCD法)

设计评价方案(评价目标、方式、任务)设计学习活动(任务、形式、程序、规则)

编写课程纲要与教案

2、学习活动设计应考虑的因素。P120

3、怎样叙写教学目标。

ABCD目标陈述法适用于结果性目标。行为主体(Audience)即学习者,行为描述的是学生的行为,不是教师的行为。行为动词(Behavior),用以描述学生所形成的可观察、可测量的具体行为,如:写出,列出,认出,辨别,比较,对比,指明,绘制,解决,背诵等等。行为条件(Condition),是指影响学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等。如,“根据地图”,“看完全文后”等。表现程度(Degree),指学生目标所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用以评量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如:“至少写出三种解题”,“完全无误”等

4、简述新课程在课程目标上的变革。体现在三大目标领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着重关注终生发展和实践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探究精神与批判性思维、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人生规划能力等等。5.简述教学目标的层级关系

答:教学目标是由教师制定的关于本单元/章或节课或本次活动的目标,比较具体。它的上位目标是专家学者制定的课程标准。课程标准的上位目标是由政府或国家制定的教育目的,包括教育方针或培养目标,是一种抽象、笼统比较关注“应然”状态,如在德、智、体等几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6、简述基于课程标准的教案格式。

7.如何选择、运用教学组织形式?或者说教学组织形式的运用应考虑哪些变量?

答:教学组织形式有很多种,包括班级授课、小组学习、个体自学等,各种组织形式都有优缺点,在选择、运用教学组织形式时应考虑的变量:(1)学习目的与类型;(2)教学行为的性质;(3)学习者差异的幅度;(4)教学条件;(5)教师的技巧与个人风格。29.如何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8.比较正向教学设计与反向教学设计的不同之处。第三章 主要教学行为

一、问答题

1、简述讲述、板书的策略。

2、简述问答的功能。

3、简述提问时应注意的问题。.提出清楚的问题;提出后续问题;注意有等待时间;随机提问;创造一种支持冒险的气氛;允许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在不能得到所期望的回答时复述问题,并承认自己的问题有不当之处;接近不经常回答问题的学生;问题要能激发学生思考;问题要适合学生的能力、兴趣、教育程度与学习经验;提问要注意贯彻先易后难的原则;对于学生的回答,应当面反馈;要注意倾听;如果教师对学生所提的问题一时不能回答,应诚恳地、实事求是地告诉学

4、简述理答时应注意的问题。

5、如果你去课堂观察一个教师的主要教学行为,主要是观察他/她的哪些教学行为?请就其中一种教学行为,例举你的观察点。第四章 辅助教学行为

一、辨析

1、辅助教学行为就是不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行为。

对。辅助教学行为是指教师在课堂上直接处理学生心理或教学情景中的问题行为。通常表现为间接的、隐性的,可以预设,但更多的是生成。它为主要教学行为服务,间接地影响教学效果。

2、辅助教学行为是不重要的教学行为。

错。辅助教学行为是为主要教学行为服务的,是指教师在课堂上直接处理学生心理或教学情境中问题的行为,而主要教学行为直接关注的是教学目标或教学内容。主要教学行为多是预先设计的,辅助教学行为多是生成性的,更能体现教师的专业素养。3.辅助教学行为就是不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行为。

4.负强化跟惩罚的性质一样,都是学生想回避的教学行为。

二、问答题

1、辅助教学行为主要涉及哪些行为。2.培养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

3.课堂强化技术的基本策略。常用的课堂强化技术。5.营造良好课堂气氛的策略。

6.结合教师期望效应的特点阐析教师期望的策略。第五章 课堂管理行为

一、辨析

1.课堂管理就是用纪律来约束学生。2.课堂管理就是控制并矫正课堂问题行为。3.课堂管理的目标是维持良好的课堂纪律。

错。课堂管理不仅仅是维持良好的课堂纪律,更重要的是通过有效的沟通、激励,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的学习。课堂管理要实现对控制的超越,走向全面的课堂领导。

二、问答题

1.简述课堂问题行为的成因。

2.处理课堂问题行为应当遵循哪些原则?请举例说明。

(1)提出清晰而明确的要求,使干预过程尽可能简短,明确、清晰、正面。

(2)建立合理的干预层次。根据干预的破坏性程度来建立干预手段,尽可能使用破坏性小的干预手段,在尝试破坏性较小的手段之前不要使用破坏性较大的干预手段。如:注视——接近或触摸——提问——直接要求停止说话——与该学生进行辩论。从前面的是破坏性小发展到破坏性大的手段。(3)对行为不对人。

(4)保持公正和一致。保持连贯性和一致性,不能朝令夕改,不能因时间、自己的心情或其它个人因素而随意实施干预。同时考虑具体的情境和学生,关注个别差异,实施情境化的干预。一致性的关键不在于形式或技术上的一致,更为重要的是态度和内容的一致。

(5)坚持到底。不彻底的干预也会导致其他学生的不满及对规则的轻视,从而产生更为消极的影响。坚持到底应当避免采取威胁或最后通牒的方式;坚持到底也并非指以强制或惩罚使学生屈服。3.针对某学生在课堂上随意说话这一问题行为,建立一个合理的干预层次。

根据干预的破坏性程度来建立干预手段,首先尽可能使用破坏性小的干预手段,在尝试破坏性较小的手段之前不要使用破坏性较大的干预手段。如:注视——接近或触摸——提问——直接要求停止说话——与该学生进行辩论。从前面的是破坏性小发展到破坏性大的手段。4.简述有监管功能的教学的特征。

答:(1)预防课堂问题行为的关键在于良好的教学。(2)良好的教学应当是同时兼顾监管的教学。(3)随时保持对学生活动的警觉;(4)同时兼顾多种课堂活动;(5)保持教学进程的流畅;(6)维持团体的高度注意。

5、如何建立良好的课堂常规。

6、简述课堂问题行为的预防策略。

7、如何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第六章 教学评价

一、辨析

1、要让评价促进学习,学生就必须成为评价信息的重要用户。对。学生是学习过程中最关键的决策者,任何决策都必须通过学生自己的决策才能发挥作用。因此,学生必须成为评价信息的关键用户。

2、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学习。

对。评价就是要为教学和学习的改善提供决策基础,是教师的教学决策和学生的学习决策的基础。评价有多重目的,而最终目的在于促进学习。

3、评价是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对。评价是教师的教学决策和学生的学习决策的基础,是教学过程的一部分,而不是凌驾于教学之上的一个孤立的环节。

4、评价就是考试。

5、中小学教学评价主要应以外部评价、笔纸测验为主。

6、评价的目的就是把学生分流分等。

7、学生必须成为评价信息的关键用户。

8、促进学习的评价是用结果做出判断。

9.评价是教学结束后进行的一个环节,不属于教学的组成部分。10.评价目标决定评价的设计。

二、问答题

1.如何正确运用评价结果促进学生学习?

答:促进学习的评价不是用结果做出判断,而是用结果为改进提供支持。要求(1)适当地解释评价结果,如常模参照或标准参照;(2)正确地运用评价结果。评价结果不是用于作出判断,而要用于反馈(自我反馈和给学生反馈)。分数、等级等评价性反馈对于促进学习价值有限。更有价值的是描述性反馈。

2.标准化测验存在哪些问题?对新型的评价文化你有什么理解?

答:(1)所要测量的必须是客观的东西;(2)只要求简单地再生已学的材料,关注孤立的片段的知识;(3)考试的结果主要用于学生之间的比较;(4)强调考试的区分度,期望结果呈正态分布;(5)学习被“碎片化”和“原子化”;(6)鼓励学生掌握事实性知识,鼓励再生他人的观点,激励“肤浅的学习”,限制了对“高等级的思考技能”的学习;(7)一些消极甚至不合伦理的实践成为学生学习中的常态:记住过去的试题及其答案、猜测可能的题目,甚至作弊;(8)当考试具有高利害关系时,教师常被鼓励去追求更高的分数,“为考而教”,而不是去更好地理解学生学习上的困难。

新型的评价文化的假设前提是:(1)教育评价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适合于高质量的学习并用以促进这种学习。教育评价鼓励学生思考而不仅仅是记住或复述事实。(2)教育评价不是一种精确的科学。评价所涉及的领域和结构是多维度的、复杂的;学生、成就和评价之间的互动十分复杂。(3)教育评价依赖于清晰的标准。对标准的理解不应只是教师的事,也应当是学生的事。(4)教育评价应引出学生的最佳表现。(5)在教育评价中决定分数的不是正确答案的数量,而是任务完成的整体质量。不是聚合多种复杂的数据形成单一的分数,而要借助于对成就的多维度描述。(6)教师的课堂评价比大规模测验更重要。(7)元评价非常必要,教师的评价素养也非常重要。

3、有效的反馈应当具备哪些特征?依据学习目标;关注学生行为;清晰具体;分享信息;及时反馈;考虑学生需求;鼓励自我评价;指向于改善

思考练习题

一、辨析题

1.判断教学有效性的标准是学生的学习2.确定教学目标的最重要的依据是教材。3.课程标准是确定教学目标的根本依据。4.教材是基本的课程资源。

5.在各种教学组织形式中,小组合作学习是最好的。6.在各种座位安排方式中,秧田式是最差的。7.一切能够用于丰富课程教学的资源都是课程资源 8.课程资源就是教材、教学参考书 9.奖励存在隐蔽的代价

10.辅助教学行为就是不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行为 11.评价是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12.评价目标即学习目标 13.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学习14.评价目标决定评价的设计 15.评价工具有形成性和终结性之分 16.衡量一节课的标准是看教师教得怎么样。17.提问是有效教学的支柱。

18.教师备课就是备教材,所以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

19.备课就是写好教案。

20.课堂管理就是控制并矫正课堂问题行为。21.课堂管理的目标是维持良好的课堂纪律。22.课堂问题行为是指干扰他人学习的行为。23.学习目标是教学准备的起点。24.教学目标体现在学生应知和能做上。

25.教的行为是教学理论的中心问题; 学处于教学研究的边缘;

二、问答题

1.有效的反馈应当具备哪些特征? 2.谈谈你对教与学的关系的理解 3.为什么说学是教的依据?

4.你认为知识与智力存在何种关系?这种关系对教学有何启示?

5.教学中如何安排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6.你心目中的有效教学应当有哪些特征? 7.简述教学目标的层级关系 8.简述制定课程目标的依据 9.简述新课程在课程目标上的变革 10.简述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异同

11.什么是课程标准?简述课程标准对课程目标、教材编制、教学、评价和课程管理的价值

12.教学目标陈述中常见的问题有哪些? 13.简述教学设计的反向程序

14.学习活动设计应当考虑哪些因素?为什么? 15.如何选择、运用教学组织形式? 16.课程纲要的编制有何价值? 17.提问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18.讲述的运用策略及注意事项 19.讨论的组织策略 20.简述“详述”的策略。

21.以自己的课堂经验列举常见的问题行为,说明为什么这些行为应当归结为问题行为

22.针对某学生在课堂上随意说话这一问题行为,建立一个合理的干预层次。

23.为什么在干预课堂问题行为时,干预应当针对行为而不是行为者本身?

24.简述有监管功能的教学的特征 25.良好的课堂规则有哪些特征? 26.如何建立课堂规则?

27.处理课堂问题行为应当遵循哪些原则? 28.课堂问题行为的成因

29.如何对课堂问题行为实施干预? 30.标准化测验存在哪些问题? 31.新型的评价文化有哪些前提假设? 32.如何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33.如何运用评价有效促进学生学习? 34.如何正确运用评价结果

第二篇:有效观课议课作业思考题

《有效观课议课》作业思考题

专题一 理解观课议课

1、你理解“观课”与“听课”、“议课”与“评课”的不同主要有哪些方面? 答:

(一)观课与听课的区别

听课与观课有所不同。在过去的听课中,听课教师往往习惯于坐在教室的后排,观察教师的言行,如何导入新课,如何设计教学环节,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教学思路是否清晰,语言是否简炼,多媒体使用是否恰当,学生发言是否积极,课堂气氛是否活跃,在这里也有“观”的成分,但是更多地关注了教师的教学行为,看学生的表现也是为了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现在的观课,强调用多种感官收集课堂信息,通过眼睛的观察,课堂的情景与故事、师生的精神与状态都将成为感受的对象。观课教师需要观察课堂上发生了什么,观察的对象不仅有教师,而且包括学生。学生的活动和状态就成了观课的核心。把观课的焦点从教师转移到学生,把重心从关注教学活动转移到关注学习状态,从关注教育过程转移到关注课堂情景。观课的目的是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以学生的学习为主要观察对象,而不全是观看老师的表演。

(二)议课与评课的区别

评课与议课有所不同。一是目的不同:“评”是对课的好坏下结论、作判断,旨在甄别、鉴定;“议”是帮助教师认识教育观念、教学设计、教的行为、学的行为、学的效果之间的具体联系,采取行动改变其中的相应环节,旨在诊断、发展。二是角色定位不同:“评”有被评的对象,下结论的对象,有“主”、“客”之分,执教教师只能坐在“被告席”上接受“审判”,没有说话和辩解的机会,不管“评”的怎样,只有无条件接受,稍一“辩护”就被扣上不虚心接受批评的“帽子”;“议”是参与者围绕共同的话题进行交流,地位是平等的,改变了执教者“被帮助者”的“被评”地位,有了辩护权,可以为自己的设计意图进行解释。专家、同事们不再当作“局外人”去挑毛病,超越了“谁说了算”的争论,而是敞开心扉,围绕课堂教学思考问题想办法,平等对话找出路。三是取向不同:评课活动主要将“表现、展示”作为评课取向,执教者重在展示教学长处,评课者重在指出执教者的优点和缺点,要么言辞尖锐,要么是老好好;议课活动以“改进、发展”作为献课取向,不但不怕出现问题,而且鼓励教师主动暴露问题以获得帮助,求得发展。议课者要善于发现献课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并沿着“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螺旋式前进。四是话语结构不同:评课是“总的说这是一节成功的课……”“这节课的优点不说了,不足有……”“我认为应该这样改进……”;议课是“对于这个问题,我想要知道你是怎么想的……”“假如我来执教,我将这样教……”“我这样教,是基于这样的考虑……”。

(三)“听课评课”与“观课议课”并非一种非此即彼的关系,犹如铅笔与毛笔,各有各的表现力,各有各的使用场所:

评课适合用在需要对课堂教学做出评价、分出等地的时候。比如,学校实行绩效工资了,这要和课堂教学水平挂钩,就需要对课的水平通过“评”的方式分出等第;另外,优质课竞赛涉及选人和判断人,评课也是一种合适的方式。所以,评课不会消失,也不会被取代。

如果需要研究课堂上的问题和发展教师,则“议课”的方式更好,与“听课评课”比较,观课议课主要适用于日常的教研和教师培训活动,学校是最适宜的场所,教师是其中的主体和主角。日常生活性、普遍参与性,这既是观课议课的主要特点,又是它的意义和价值所在。从这种意义上,在校本的基于研究和改进的教研活动中,观课议课可能会成为方向和趋势,在通过观课议课获得更高的课堂教学能力和水平以后,参与赛课也就更容易取得优异的成绩,这会是观课议课对评课活动的一种贡献。

观课议课提供的只是改进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方式和途径,它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在实践中完善。同时,尽管这种方式和途径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但对这种方式的运用效果却取决于运用者的水平。

可以说,课堂既有科学性,也有艺术性。研究课堂教学时偏执一端无疑是片面的,最好的办法是恰当好处地兼顾,而在兼顾中又总会有自己的偏好。在科学和艺术的权衡中,观课议课更靠近艺术的一侧。这样,在研究课堂教学中,观课议课大致是走整体感悟课堂的道路,看重具有意义的情境和故事,看重师生的状态和感情。

2、为什么要提倡对课的研究要少“评”多“议”? 答:日常的教研活动中,课是什么?它是研究教学、改进教学的载体,是献课者和观课者共同对话交流的平台。可以理解一线教师对公开课、教研课的重视和费心,但赋予一节教研课过多的东西容易使做课教师背上过重的包袱。

观课议课主张充分发挥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改进的功能,以发展性的取向做课,而不是以展示性的取向献课,直面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不背议课中存有问题和不足的包袱。事实上,教师进步的动力在于始终对自己教学“不满意”并立志改进。

“评”是什么呢?简单地说,就是“鉴定”和“评价”。对课进行鉴定并非没有价值,但它最适用的对象和范围只是对课分出等第的赛课,分出等第来,评的使命也就完成了。而平常的教研活动并非为了分出等第,而是为了研究,为了改进。基于研究和改进的目的,更有效的方式是“议”。从“评”到“议”是从鉴定过去的批评性和封闭性转化为面向未来的开放性和创造性。

“评”的危险在于课不仅仅是课,它是开课教师的心血,课里有开课教师的梦想和期望,课被评判意味着心血被评判,理想、信念、追求被评判,日常教学生活被评判。对一节课的否定,可以看成开课教师的日常教学生活被否定,它可能导致这位老师今后的成长进步被否定。面对这样的风险,当然,我们可以只用“欣赏宽容的目光”,只说好话,只说鼓励的话,但这样的好话又不能起到教学研究的真正作用,不能达到帮助参与者改变的真正目的。在两难的处境面前,尽管我们“如履薄冰”,但也难免“心头充满愧疚、后悔和难过”的时候。

不能简单地“评”,还在于课堂具有“模糊不清”性。比鉴定古董更加困难的是,教学具有更加丰富多样的复杂性和发展变化的可能性。佐藤学说:“在某种立场看是完满的实践,在另一种立场看来往往是全盘否定的。这样,教师工作的复杂性导致了绝望的„不确定性‟。”课堂教学是一个永远也难以猜透的谜,我们只能不断接近,只能说“可能这样更好,更理想”,永远也无法说“我读懂了课堂,教学就是这样的,就应该这样办”。因此,在复杂的课堂教学活动面前,我们都必须抱有“我们未必了解别人”、“我们未必正确”、“即使我们正确,正确的方法也未必一种”的谦逊。从这种意义上,我们都缺乏评定和裁决的资格。

专题二 准备观课议课

1、为什么要提倡“进行有主题的教学研究”?

答:在了解平常如何组织和实施教研活动的时候,很多学校都说着这样的过程:教研组长提前发出通知,让大家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听课,听课结束后,首先是上课教师说课,接着是评课,评课时参与者各自发表一通意见,最后是教研组长叫某老师准备下一次上教研课,活动就结束了。

“活动之前知道要讨论和研究什么问题吗?”“不知道。” “参与的教师进教室之前有自己的准备和期望吗?”“没有。”

“进入课堂有没有想过重点观察什么,并进行重点观察和研究?”“没有。” “那交流的时候说什么?”“你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谁会那么认真?” ……

这是很多学校听课评课中的常态。我认为,缺乏课前沟通协商是传统的听课评课活动效益低下的原因之一。由于缺乏课前的沟通,听课目的不明确,评课重点不集中。因为缺乏共同的话题,讨论对话往往失去共同的基础,评课时,你说东我说西,各扯一头,难以引起深刻反思,难以实现听课评课目标。

帕尔默在《教学勇气——漫步教学心灵》中说:“在真正的共同体中,我们人类也与非人类形式的事物互动,它们与人类同等重要、一样强大,有时甚至比人类更重要、更强大。……我所指的伟大事物,是求知者永远聚集其周围的主体——不是研究这些主体的学科,也不是关于它们的课本或解释它们的理论,而是这些视为主体的事物本身。……诸如此类的伟大事物是教育共同体的重要聚集点。正如原始人一定曾经聚集在火堆周围,透过聚集在它们周围并尝试去理解它们,我们成为求知者、教师和学习者。若我们处于最高境界,表现出色,那就是因为伟大事物的魅力诱发出我们的美德,赋予教育共同体最佳、最优的状态。”

观课议课的团队是一个共同体,这个共同体需要一个“伟大事物”来凝聚,观课议课是参与者围绕这个“伟大事物”互动和共舞,在互动和共舞中获得成长和进步的过程。这个“伟大事物”就是观课议课的主题,以及围绕主题所发现的课堂上的有讨论价值的事实和现象。提出主题,围绕主题的对话和交流,以获得对这个问题的理解,这是观课议课这种教学研究活动的“教研目标”。

2、观课前让做课教师做观课说明有何意义?课前说明应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答:由于缺乏课前的沟通,听课目的不明确,评课重点不集中。因为缺乏共同的话题,讨论对话往往失去共同的基础,评课时,你说东我说西,各扯一头,难以引起深刻反思,难以实现听课评课目标。为此要让授课教师先做观课说明。

观课说明属于说课范畴,但它又与平常意义的说课相区别:平常的说课需要对课堂教学的各个方面进行说明,而且需要论证;观课说明不必面面俱到,从节约时间的角度也不需要论证。

观课说明的“说”可以侧重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介绍教学背景(包括学习基础、学生状况、特殊学生、目标任务与分解等)以增进观课者对课堂情况的了解,增进对本课教学基础和后续发展的理解。

二是在议课主题下介绍本课的教学设想和将要展开的主要的教学活动,提示重点观察的现象和时机。

三是要介绍自己不同常规的教学创新,以避免参与者带着约定俗成的观念和想法来观察和研究课堂;它不仅体现了对授课教师的尊重,而且有利于克服授课老师采用迎合听课老师口味和习惯的教法,促进教师更加大胆地尝试教学创新。

在授课老师介绍相关情况时,观课老师可以询问,也可以提出自己的问题和意见。但一般不主张用过多的不同意见干扰授课老师的设计和信心,特别是在授课老师试图教学创新的时候。

专题三 有效观课

1、观课时为什么要“坐到学生身边去”?

答:走进教室观察课,老师上课的目的不是自己表演,而是为了引起和帮助学生学习。所以如果学生学得好,这节课就是好课。你观察课的位置离学生这么远,你怎么知道学生学得好不好?你用什么标准评价老师上了一堂好课? “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学理念不能只是一句空话,它必须贯穿在教学工作的所有环节。学生是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学应该以学为本,因学论教;这样,评价教的效果和教的水平就需要颠覆一下目前习以为常的经验和做法,即不是观察教师讲得怎么样,水平有多高,而是看学生学得好不好,从学生学的效果反射教师教的水平,从学生学习的活动看教师教的活动是否达到目的和是否高效。所以要坐到学生身边去。

2、“站在做课教师的角度想一想”与议课效果有何关系?

答: 1.有效议课以平等对话为基础(平等对话:议课质量的前提和保障)

(一)设身处地,同情理解

议课时,我要和授课老师交流,我在想:我该怎么看?又该怎么说?

一种方法是对她进行批评和帮助:你“应该尊重学生的多样性”,“必须关注学生的需要”,“要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这是评课,一种写句号的方法。另外一种是询问和讨论,用问号的方法。这里需要询问:“你为什么……呢?”但议课的询问往往需要在问别人之前问自己。“如果是我,我会怎么选择?”也就是说,询问之前就需要转换角度,需要站在对方的立场和处境去理解授课教师。站在授课老师的角度去理解,如果把这个问题拿出来,我会怎么做。当我这样想的时候,我认为,授课老师的行为选择其实也有相当合理的成分。再想一想我自己,我发现,我自己过去在上课时也常常遇到同样的问题,很多时候,我自己也没有处理好类似的问题。想明白这些,我就知道,授课教师的做法就不应该成为被责备的教学行为,而是变成了我们大家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

一般而言,献课者和议课者总会存在这样那样的心理隔阂和障碍,组织议课活动的教师有责任消除这样的隔阂,并引导参与者理解授课教师。这种理解是同情性的理解,不仅理解要他们的环境和条件,而且要理解他们的心情和感受。然后把这种理解真实、真切地表达出来,使授课教师体会议课者对他的尊重和接受。

(二)面向事实,共同探讨

观课议课强调直面问题,但在认识问题的时候,不能仅仅凭借主观判断,而是需要陈述现象,描述事实——“面向事实本身”,就事实讨论事实,就现象出发讨论问题,不以自己的偏见歪曲事件背后原因,不用外来的框框条条有意无意地歪曲事实或滥用事实。这样才能使授课者和观课者能更加心平气和地思考和研讨相关问题。

议课的目的并不仅仅在探明已经知道的东西,而是在于发现未知的东西,要发现未知的东西,需要彼此心平气和,敞开心扉,互相启发,共同分享。

(三)抛弃成见,理解可能

要想议课达到深入的效果和生出新的东西来,就必须抛弃成见,坚信对话者有对话者自己的思考和他的打算,而且他有他的道理。不能认为只有我的东西对,我的东西管用。这样议课活动表现为一种提问、一种探询,在探询中理解对方,从不同角度理解多种可能。议课拒绝简单判断,提倡相互咨询。

议课的本质是参与者围绕课堂上的教学信息进行对话交流,通过对话理解对方,理解教学,并探讨教学实践的种种可能性。有效议课重在参与,重在引起参与者对话交流,在参与中促进参与者思想。

有效议课需要平等交流的基础。我们认为,教学活动具有无限丰富性和多种选择性,在复杂的课堂教学活动面前,我们都必须抱有“我们未必了解别人”、“我们未必正确”、“即使我们正确,正确的方法也未必一种”的谦逊。

专题四 有效议课

1、你如何认识和理解议课中的“倾听 理解 成全”? 答:当一个人的表达不被倾听或没有人倾听时,活着比死亡更难受;表达是一种实现,倾听是一种关怀。

人是需要表达的,表达是人的基本生存和生活方式,失去了表达,可能导致生存与生活意义的迷失,因为表达的不仅仅是思想,而且是生存的意义和价值。这样,剥夺表达就是对参与者人生意义和价值的蔑视,而提供表达则为他人是提供实现和实证的机会,是成就别人。基于这样的理解,我们提倡观课议课从倾听开始:倾听是一种接纳,是一种关怀,我们需要通过倾听来成就表达者,帮助表达者实现自己。

要传递关爱和理解,倾听就不是做做样子,而是专注于对方的话语,适时做出回应,不仅认真倾听对方所说的话,还要努力去理解对方话语中隐含的意思,这样,议课中的倾听就不是被动地听,而是主动地探询和发现。2009 年 3 月,西安市未央区西航三校的陈红校长说过,参与观课议课活动让学校收获了很多课堂教学改进以外的副产品:老师们心态更加平和了,看问题学会了从多个视角去理解,人与人之间关系更加融洽了,讨论问题不那么尖刻了,在集体活动中变得落落大方了。因为观课议课本来就不只是一种技术和方法,它是促进学校和教师改变的一种文化建设。

理解和尊重人性最为简捷的方法是设身处地,同情性的理解对方,对对方的处境、立场和心情感同身受。《论语》有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我们提倡的一种“恕”道,也就是“同在共行”。人本心理咨询理论的创立人卡尔•罗杰斯在他的晚年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有一种简便的方法来形容我自己所发生的变化:在我职业生涯的早期,面对来访者我就会急急地思索:我该怎么治疗、帮助或改变这个人?现在,我面对着来访者,则会自然而然地关注于:我该怎样来提供一种关系,形成一种氛围,以使这个人可以借助于这种关系和氛围,来解决自己的问题,实现个人成长。”新手以帮助者和改变者的面貌出现,成熟的专家以自我反思和改变的促进者出现,这是判断新手和成熟的专家的一个标准。

有谁不渴望表现和实现自己呢?现在需要你先放弃自己的表现,把舞台让出来,先让他人表达,激发他、启发他,让他在自我发现中享受成功和快乐,从而赢得自尊和自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恕人,己所欲亦勿施于人是立人,启发他而不是改造他,让对方享受成功的快乐和荣耀,这是一种多么难得的修炼!“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一种仁道,需要我们共同修炼。

2、为什么议课时要“在„最近可能区‟建议”?

答: 赵汀阳在《论可能生活》说:“伦理学不能提供高于自由的原理,而仅仅是为每个人着想而去揭示对每个人有意义的真理。„为每个人着想‟意味着尊重每个人的自由选择。而且把有利于每个人的真理摆在每个人面前,如果有人不想要,那他就可以不要。”多样性是选择性的前提和基础,在多样性面前,谁来选择和决定呢?我们主张把选择的权利留给教师自己,而不主张替他人做主的。采取这样的方法,是因为我们有这样的假设:在条件可能的范围里,每一个人都愿意过一种更有意义的好生活,每一个教师都更愿意让自己的学生学得更有成效,对自己和对学生负责任的教师是愿意从中选择更值得过的更好的课堂教学生活的。这是一种理想而积极的教师观。

但如果参与者缺乏判断和选择的能力,比如参与者是新任教师,或者参与者本身有对教学流程、教学方法和教学技术的强烈要求……在这些情况下,议课就需要将揭示更多可能转向为提供相对更为完善的教学方案。

在多种可能性面前有没有相对更完善的方案呢?可以肯定地说,相对某一材料和学生情况,总是存在相对更完善的方法。我们认为,相对最佳的方法既是最切合实际的方法,又是在现有实际情况下最有效的方法,这是教学改进的“最近可能区”,在需要建议的时候,议课可以在“最近可能区”里建议。

在“最近可能区”建议的议课策略,借鉴了 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 “ 最近发展区”的教学思想。其核心是立足实践的实际,给需要建议的老师“跳一跳就能摘到的桃子”,这就是在建议时“看人说话”,每一个老师都有自己的工作实际,比如有的是新教师,教学常规还很不熟悉,课堂纪律可能是有效教学的最大拦路虎;有的老师教学中的主要问题在于师生关系处理方面;有的教师则可能在教材分析和处理方面;另外的教师的主要目标又是教学创新和特色形成。显然,对新任教师提出教学创新的建议可能会使他无所适从;而对有丰富经验的教师,如果议课的建议集中在课堂常规和教学管理,则可能被授课教师嗤之以鼻……“最近可能区”建议即针对现有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根据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使建议既立足实际,又使建议走在实际的教学实践前面。另外,“最近可能区”不仅指教师水平和能力的“最近可能区”,也指其它外在条件的“最近可能区”。比如在农村,在缺乏信息技术条件的情况下,要求教师运用多媒体提高教学效率就可能遭到参与者白眼。在包班教学,工作时间压力非常紧张的情况下,要求教师运用在任何一个环节花太多的时间都不现实。因此,在提出增加教师工作时间的任务——“做加法”之前,应该先帮助教师思考哪些东西可以减下来——“做减法”。

专题五 观课议课与教师专业成长

1、观课议课中的“慈心”和“慧眼”指的是什么?

答:慈心首先是爱自己之心,爱自己,栽培自己,做一个幸福的科研型教师;其次是有一颗爱学生之心,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帮助他们健康成长。有了慈心,我们就更容易发现问题。

慈心生出慧眼,慧眼是指用心教育学生,发现教育假设——教育实践——教育效果之间的联系和关系,得到关于自己,关于学生,关于教,关于学,关于教材等方面的新的认识,并改进教育实践,以谋求更理想的效果。

努力修炼慈心和慧眼,一定会成为一个幸福而优秀的科研型教师。

2、观课议课对于教师专业成长的促进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1)观课议课可以促成专业引领。

广大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十分渴望得到专家的引领,或听专家的学术报告,或观摩名师的示范课,但由于教学任务繁重,没有充裕时间,教学经费紧张,没有外出机会等原因而无法成行,只能看专家的课堂实录,观看的名师录像课,只能学习专家的授课模式,学习名师的教改经验,而无法与专家、名师直接、平等的对话和交流。这样缺乏专家的“零距离”引领,效果是有限的。如果能够依托本土人力资源把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理念先进、教学成绩突出的优秀教师组织起来,着力打造一支能够有效进行专业引领的“土专家”队伍,充分发挥他们的“领头雁”作用,就能使大部分教学能力需要提升的教师或新任教师在观课议课活动中,通过“传、帮、带”,使之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高瞻远瞩,以适应角色和环境的要求,使专业引领落到实处。

(2)观课议课可以促进同伴互助。

很多教师认为在同一个学校呆久了,大家的思维方式都发生了趋同现象,在过去的听评课中,你的意见我的意见都差不多,结果是大家觉得在浪费时间,没有什么意思。而现在的观课议课是在“专业引领”下的“同伴互助”。由于“土专家”的参与,使不同的观课议课对象有了不同的视觉、经验和信息,而多样的、丰富的视觉与信息更有利于全面认识和理解教学,从而更好地改进教学。教师是具有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的成人学习者,既具有一定的资源价值,也需要用他人的资源来丰富自己。如果教师彼此真诚交流、平等对话、互相碰撞思想的火花,在反复追问、逐渐明晰的过程中集思广益,扬长避短,实现优势互补,分享集体智慧,就能使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行为得到不断更新、重构和迁移,就能达到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增进友谊、共同进步、共同成长的目的。

(3)观课议课可以促使自我反思。

教师的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通过反思的长期积累,必有“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的收获。当让反思成为一种习惯时,教师也许会惊奇的发现,自己既有专家的智慧,也有成为专家的机会。但是在过去的听课时,大家总是为了完成听课任务,总是忙着记录,记录教师的教学过程、教师的板书、学生的回答,而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是怎样展开的,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如何发挥的,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如何展现的,往往被忽视掉了。况且说话的、接电话的、打瞌睡的大有人在。到评课时,把普通话准确、板书工整、教态自然,符合新课程理念等大话、套话撂出来了事。既没有反思意识,也没有反思习惯,更没有反思能力。现在的观课议课,就为教师自我反思提供了平台,创造了机会。为了能在议课时“议”出对对方有价值、有帮助的意见和思考,帮助对方成长和进步,在观课时就必须进行反思。要反思执教老师的教学行为背后是怎么想的、教学行为是否收到了预期的效果、效果和行为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要反思假如我来执教,该如何进行教学设计,还要反思在议课时需要交流什么。议课后还要善于捕捉新问题,在模仿与同伴互助中进行再创新。

第三篇:教学论思考题

名词解释:

历史教材、历史教科书、历史教学参考书88-90、123-125 信息传递教学模式、情境复现教学模式、资料研习教学模式、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社会考察教学模式148-151 教学方法、讲述法、讲解法、讲读法、谈话法、图示法、演示法、152-156 纲要式板书、图示式板书、图表式板书、线索式板书、152-156 历史学习评价266历史学习测量276历史学业测验286 历史课程标准、研究性学习、微格教学 简答题:

1、新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46

2、新的历史课程改革出现的主要变化。46-47

3、新历史课程改革的特点。49-52

4、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60

5、历史教学目标的基本内涵。68-70

6、历史教育的三维目标及其关系。78-79

7、历史教材的种类有哪些。88-91

8、历史教科书的编纂原则。99-100

9、历史教科书的功能和作用123-125

10、历史教科书在教学中的运用。125-127

11、历史教学过程的基本结构。133-138

12、中学历史学科的主要教学原则。140-143

13、中学历史教学模式的类型,各种模式的特点是什么?。148-151

14、历史课堂教学方法的选择依据。157-158

15、如何进行学期教学备课?181-184

16、如何进行单元教学备课?183-184

17、如何进行课时教学备课?185-193

18、课时教案的主要组成部分(课件)

19、什么是课堂导入?其主要方式有哪些?194-199 20、课堂导入应注意的问题是哪些?199

21、什么是板书设计,常用的方式有哪些?199-202

22、历史课堂提问的原则。204-205

23、历史课堂提问应注意的事项有哪些?206-207

24、历史的具体概念有哪些类型?210-211

25、历史概念教学应注意的问题是哪些?212-213

26、在历史课堂教学中使用教具时的基本操作要求有哪些?218-219

27、历史课堂总结的主要方式有哪些?220-222

28、课堂总结应注意的事项。223-224

29、历史教师应掌握哪些课堂教学的技艺。194-224 30、学生历史学习的心理过程、特点。234-235

31、中学历史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重点的突出、难点的突破。236-239

32、历史学习的基本策略。244-245

33、历史学习的主要方法。246-249

34、历史学科学法指导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教师应如何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历史学习环境。252-254

35、历史学习评价的根本目的。267-269

36、历史学科学习评价的主要类型。270-272

37、新课改下教师的角色定位是什么?332-333

38、历史教师的职业道德包含哪些基本内容?338-341

39、历史教师应具备哪能些素质与修养。342-348 40、简述历史课程标准的基本结构与内容。

第四篇:地理教学论思考题集锦

思考题集锦

1.我国地理教学论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试从社会发展、教育发展和地理科学发展对其影响。

2.选择高中地理新教材中的一节内容,说明教育学和学习理论的指导意义。3.选择地理教学系统中的一个或二个要素,说明研究该要素对促进地理教学发展的重要意义。

4.走访附近中学地理教师,了解当前地理教学研究中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思路。

5.试分析说明国际地理课程改革的趋势及其原因

6.试分析说明我国地理课程地位不稳的基本原因及其应对措施。7.地理课程的含义是什么?当前我国地理课程具有哪些类型? 8.简述影响地理课程发展的主要因素? 9.请联系实际阐述地理课程改革的背景?

10.简述初中地理课程与高中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

11.与旧课程相比,地理新课程在结构上具有哪些创新之处?

12.地理教学目标有哪四大功能?在地理教育杂志上选择课改前、后两篇教学设计文章,对比分析它们的目标设计理念的不同之处。

13.试运用教学目标设计理念和基于三种价值取向的目标陈述技术,对“农业的区位选择”进行教学目标的科学设计。

14.地理教学方法有哪些类型?试运用案例教学法的理论对高中地理某一章节内容进行案例教学设计。

15.以讨论式教学模式为主,设计一节高中地理课。16.地理课堂教学如何实现三维教学目标最优化 17.初中地理课程标准的内容与特色 18.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内容与特色 19.地理教学过程的概念

20.从教育学、心理学、地理学、社会学、信息科学等多角度认识地理教学过程 21.试就某教学案例进行地理教学过程最优化的分析,并与同学交流 22.地理教学遵循的一般教学原则与特色教学原则 23.地理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 24.地理教学中如何体现启发式教学?

25.地理教学模式的概念。新课程常用的地理教学模式。

26.教学模式中的“讲解—接受”式与“引导—发现”式有何异同,在地理教学中如何应用?

27.常用的地理教学方法有哪些?在实际应用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28.举例说明程序法、发现法、探究法、纲要信号图示法、暗示教学法、读议讲练法、愉快教学法等方法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29.举例说明如何在地理教学中进行地理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

30.观摩数节中学地理课堂教学,分析评价其教学原则、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的运用

31.地图的主要类型及基本特点

32.地理课程资源的概念及开发地理课程资源的意义 33.校内与校外地理课程资源开发的主要方式或途径 34.什么是地理学习动机?地理学习过程中怎样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动机? 35.怎样促进地理知识的理解?

36.如何提高地理知识的巩固效果? 37.什么情况下,学生有可能学得最好?

38.采用哪些教学策略,可以促进学生学得更好? 39.地理教师从事教学科研的意义及主要方法 40.进行地理教学科研的选题原则及主要程序

41.地理教学科研论文撰写的基本要求。尝试撰写一篇地理教学科研论文与同学交流。

42.什么是教师专业化?

43.地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要性及主要途径 44.地理教师专业化的构成及主要发展阶段。•

第五篇:教学艺术论思考题

《教学艺术论》思考题

一、论述题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明确提出:“高等师范学校应该用其它方法来教我们的教师。如怎样站、怎样坐、怎样从桌子旁边的椅子上站起来、怎样提高声调、怎样看等等,这里,我们就会触及众所周知的话剧表演方面以及舞蹈方面的技巧,运用嗓子的技巧、声调、重音和动作上的技巧。这一切,对教师来讲都是很有必要的,如果没有这些技巧,那就不能成为一个好教师。”马卡连柯强调了课堂授课中教师非言语行为艺术的重要性,试举例分析教师的非语言教学艺术的作用?

答:课堂教学中的非言语行为,是指教师运用目光、面部表情、姿态、手势等无声语言或语音、语速、语调等辅助语言传递信息的行为。

1.其辅助作用具体表现在能使语言表达更加明白易懂,能弥补言语表达的不足,表达言语难以表达的思想感情。比如老师朗诵课文或古诗的时候,可以使用丰富的表情加以动作将学生带进该定的情感当中,使学生好好感受其中所要表达的感情。

2.其调控作用表现在能有效地控制学生,维持好课堂纪律,是向学生发出命令、提出要求、指示方向的有效形式。例如:当遇到学生注意力分散,课堂纪律有点乱时,此时教师突然终止讲课,平静地注视学生,让学生进行自我意识,这样课堂顿时就会安静下来。我们采用“非言语行为”维护教师的权威,又让学生充分体验平等和谐的氛围。

3.其引趣作用具体表现在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他们的兴趣。教师可以针对教学内容认真的做好准备,通过一系列体态语来活跃课堂,促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比如说教“monkey”一词时,教师可以模仿猴子眺望远处的动作,并学猴子顽皮的眨眼,这样就能使教学内容简洁明快,通俗易懂,同时学生也感兴趣。

“非语言性行为”配合语言传递,能增强语言的直观效应,使学生感染到教师对教授内容的热情和兴奋,有利于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对提高教学效果非常有效的。

二、情景处理题(任意选择二道题完成)

2、上课铃响了,王老师拿着课本轻快地走上讲台,开始上课。当课上到十分钟左右时,两位学生突然打了起来。在劝阻无效的情况下,王老师只好将课停下来,要求他们到外面去打。两位学生收起了“手”,改用“口”,开始互相辱骂对方。王老师说自己是科任教师,此类事情请他们找班主任解决。那个似乎受了委屈的学生对王老师的话不以为然,出口说道:“你这是什么老师?”这下王老师生气了,喝道:“给我出去!”可是学生就是不动,王老师便动手去拉学生,学生死死地拉着课桌,坚决不出去。王老师非常愤怒,说:“好,你不出去我就不上课!”于是,双方进一步僵持起来。假如你是老师,面对学生打架这一情景,你将如何处理?

答:首先我会劝停他们打架,把他们叫到课室外等我,然后在班里布置点练习给其他同学。在教室外我会花5到10分钟的时间听他们打架的原因并针对性的进行说教。如果劝解没效,我会先平静他们的情绪叫他们回去继续上课,等下课后我会陪他们一起去找他们的班主任,跟班主任共同处理这事情。

4、初二级的张老师在评讲英语试卷,台下大多在睡觉,她发怒了,叫起了班长“你来回答这个问题”,班长睡眼惺忪地站起来,没有开口。老师继续拍着桌子说:“上课带头睡觉,你这个班长倒是很厉害呀。”这句话大概伤了班长的自尊心,他像激怒的狮子,大声说:“你讲课那么无聊,不睡觉难道看你呀,看你又那么难看!”老师脑羞成怒,“好呀,你桌上那么高的书原来就是为了掩护睡觉,是吧,你给我站着上课。”“站就站,怕你呀”说着就把桌子上的书山全部推倒在地。

从教学艺术要求的角度分析张老师的言行,并提出你的处理方案。

答:从学生的反应可以看出张老师的课程比较枯燥,不够吸引学生,缺乏对所教专业的热情。在看到学生睡觉而发怒,叫班长回答问题而班长也在睡觉,于是恼羞成怒,这说明他没有较好的教学修养。从他责备班长并罚他站,拍桌子,很容易发怒可以看出他的教学修养还有待提高。从他责备学生、惩罚学生与学生发生冲突可以看出,他的心理品质还不够高。像张老师这样处理,往往会激怒学生,取得消极的教学效果。张老师这样的行为显然是不符合教学艺术论的要求的。

如果是我,我认为我会这样处理:首先从自身找一找原因,大多数学生睡觉,说明课程比较乏味,要想办法雕琢课堂,增强吸引力,让学生产生强烈听课的兴趣。如果还出现这种情况可以叫醒他们,然后解释说你们这样趴着睡对颈椎不好或者说你们先睡5分钟,然后再上课。又或者走到他身边轻轻叫醒他,不大张旗鼓,要顾及学生的尊严,不站在对立面。可以请学生起来回答问题,让他站一下自然就醒了,但不要严厉责备学生,学生睡觉有很多原因,尽量避免课上与学生冲突,可以在课后找睡觉的学生询问原因,并提醒他们上课不要睡觉。

三、情景分析题

1、走进教室,李老师看见黑板上挂着一幅画有他肖像的漫画,把他的缺点夸张得淋漓尽致,老师看后,心知是昨天刚被批评的学生画的,但他不生气,若无其事地拿下漫画欣赏一番,对大家说,“不瞒你说,还画得真有点像,我长这么大,还没有人给我画过肖像呢!我要把这幅画留作纪念,作者不介意的话,下课后给我签个名。现在上课。”

你认为李老师的处理方法有教育效果吗?并说出理由。

答:有教育效果,李老师运用了“软方法”处理了这件事,避免了可能与学生发生的冲突。面对学生故意的对抗行为,李老师可以体罚或谩骂学生,以宣泄心中的不满情绪,以显示老师的权威;也可以在课后把学生留下来,进行处罚:还可以请学生家长,让家长处理。然而,陈老师调整消极情绪,运用教育机智,不仅避免了师生冲突,融洽了师生关系,还使学生主动承认错误,并发展了学生的特长,真可谓一举多得。

2、在30米快速跑教学课上,一轮小组比赛以后,突然一个学生说:“老师,我可以横着跑吗?”随之而来的可想而知是同学们的哄堂大笑。原来是小组赛的最后一名石峰同学提出了这个荒唐的要求。“这不是捣乱吗?”“开玩笑!”有学生轻声议论着。

“为什么要横着跑?”老师耐着性子问了一句。

“螃蟹就是横着跑的,而且跑得很快,既然螃蟹能横着跑,为什么我就不能横着跑呢?”又是哄堂大笑。望着这个不太听话的学生,老师灵机一动,转身对同学们说:“石峰同学平时注意观察生活,我们的确可以横着跑,只不过这种跑的方法没有直跑跑得快,但在篮球和排球比赛中是经常用到的。第二轮我们比赛横着跑。好不好?”

听了老师的这番话,学生们都乐意接受这项提议,有的还尝试着做投篮的动作,有的甚至还模仿起了螃蟹的样子,表现得特别兴奋,课堂气氛活跃极了。我可以横着跑吗?

石峰同学不仅由最后一名变成了冠军,而且受到了老师的表扬,开心极了。

现在的初中学生个个都很有个性,不太听从老师的指挥。一次体育课上,上课铃响了,学生才慢慢地走来,就像散步逛大街,排好队就花上了十几分钟。老师想尽办法,跟他们交换意见,惩罚他们站上一节课,当然也试过大动胆火,可就是不见效。上课快速集队还是一个难解决的问题。

试用课程改革的理念来审视这些行为,并谈谈课堂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答:预设与生成也有其对立的一面,两者体现的教学理念和价值追求不一样,追求的教学目标不一样:预设重视的是显性的、结果性的、标准性的目标;生成则关注隐性的、过程性的、个性化的目标。

预设过度必然导致对生成的忽视,挤占生成的时间和空间;生成过多也必然影响预设目标的实现以及教学计划的落实。从实践层面上,不少有价值的生成是对预设的背离、反叛、否定,还有一些则是随机偶发的神来之笔,生成和预设无论从内容、性质还是从时间、空间上讲都具有反向性。正是基于这一点,我们特别强调,无论是预设还是生成,都要服从于有效的教学和学生的发展

四、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2001年秋天,红岩小学的林老师正给一年级三班的学生上课。

“树上有十只小鸟,用枪打掉一只,还有几只?”“九只。”“不对,树上一只小鸟也没有,这是因为其他的鸟听到枪声后吓飞了。”“还有两只!有一只聋哑的小鸟听不到枪声仍然在树上,还有一只没有长齐羽毛的小鸟被吓得钻到树洞里去了。”“你这孩子,总是说些不着边际的话,鸟怎么会有聋哑的呢!”

“一张四方桌,锯掉一个角,还有几个角?”“还有三个角。”“错!应该还有五个角。”“是还有三个角!如果沿对角线锯就是三个角。”“你这孩子别往歪处想,哪有这样锯的。” “雪融化了,变成什么?”“变成水。”“对的”“变成了春天!”“你又胡说,雪怎么会变成春天呢!”雪融化了,天气就暖和了。小草绿了,桃花红了,春天也就到了。难道春天不是吃雪水长大的吗?那个孩子想。

请分析这位林老师的教师观、学生观以及教育活动观。

答:在教学过程中,林老师的教师观跟许多老师一样,认为学生应该听从老师,与老师的思维保持一致,学生的回答必须是老师想要的答案,对于学生的答案都加以否定,而不是进行合理的判断正确。这个“唯师论”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抹杀了学生的这种创新思想,颠倒了现代教育中注重学生发展的主动性、潜在性、和差异性的学生观。在教育活动中林老师以教师本身为主,只注重这种只有标准答案的教学,忽略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下载有效教学思考题[合集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有效教学思考题[合集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学艺术论思考题

    《教学艺术论》思考题 一、论述题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明确提出:“高等师范学校应该用其它方法来教我们的教师。如怎样站、怎样坐、怎样从桌子旁边的椅子上站起来、怎......

    思考题

    思考题 一、单项选择 1、从适应当时世界历史的角度来看,以下著作最具有进步意义的是:(D ) A.《海国图志》 B.《原道醒世训》C.《天朝田亩制度》 D.《资政新编》 2、1933年5月,原西......

    思考题

    [思考题]: 1、谈谈该企业进行制度创新的特点? 2、结合本案例,谈谈你对国营企业改革的一些看法?1.首先,将上海纺织工业局改名为上海纺织控股公司,由原来的计划经济的行政管理模式转......

    思考题

    思考题 海洋钻井装置运动受力分析 简述海上钻井、采油的发展过程及所使用的主要设施。 海洋石油开发工程中的特点是有那些? 1, 海洋石油钻井平台有哪些类型? 2,各种移动式钻井......

    思考题

    一、 中共十八大报告在科学分析新形势新任务的基础上,再次强调 “我国发展仍处在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请谈谈你是如何理解的。 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极......

    思考题

    思考题: 1.你是怎样认识2012年我国GDP的目标比往年有所下降这一问题的? 2.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撞伤不如撞死”这一社会焦点问题? 3.你将来打算去考公务员吗?你是如何认识目前中国......

    思考题[范文大全]

    思考题为什么要以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加强党的建设? 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主线......

    思考题汇总

    思考题 1、 论述社会主义本质与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关系。 2、试述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对实现现代化问题的探索。 一、 先进文化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