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压力与压强》教学设计
《压力与压强》教学设计
一、课型课时
第1课时: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形成压强的概念。课型为探究课。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压力的概念,知道压力与重力的区别,会作压力示意图。
(2)理解压强的概念,公式和单位,能应用压强知识进行有关的计算。2.过程与方法
(1)能设计并进行研究压力产生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并建立压强的概念。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观察、体验压力的作用效果,调查、收集在生活中的实例,养成将物理知识运用于生活、生产的意识,加深对压强知识的理解。
三、重点、难点
1.重点
(1)压力的概念。
(2)压强的概念,公式和单位——帕斯卡。
(3)能运用压强的公式进行有关计算,解释简单现象。2.难点
(1)压力与重力的区别。
(2)压强的概念及有关计算。
四、教材分析
教材的编写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基本理念。首先从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验感受入手,激发学生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求知欲。通过方便、直观的实验探究,使学生认识压力的作用效果不仅与压力的大小有关,还跟受力面积有关,帮助学生建立起压强的概念。在理解了压强的概念和公式的物理意义之后,引导学生应用获得的知识分析解决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五、教学思路
针对本节教学的基本要求,压强的概念是本节的教学重点。理解压强概念关键在于认识压力产生的效果跟受力面积有关系。在教学中,首先让学生先感受压力的效果,对压力有个感性的认识,再通过做力的示意图来概括出压力的概念。为了突破本节的难点――压力与重力的区别,再让学生在原图上作出重力的示意图,以此来得出压力的产生及压力大小与重力的关系。
学生知道压力的概念后,用一幅幽默插图引出压力的作用效果还可能与受力面积有关,由此提出问题并进行猜想,实验探究如图8-4所示,此现象学生易于理解并可由实验观察得出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不仅与压力的大小有关,还与受力面积有关。为了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就应比较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由此引入压强的概念。在物理学中,把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压力大小叫做压强。再由简单的实例及压强概念得到压强的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介绍压强的单位帕斯卡,并列举一些小数据使学生对1Pa的压强形成具体的概念。在理解了压强公式的物理含义,知道压强跟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关系后,留给学生课下思考交流增大和减小压强的途径,这对学生灵活运用压强知识很有好处,也很有趣味性。教具准备:海绵状泡沫塑料、砖头、三角板。
六、教学过程
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小实验:如课本P136图8-1所示,让学生用食指和大拇指轻轻夹着三角尺,两个手指的感受有何不同?
生:食指感觉有点疼,且肌肉凹得深;拇指不觉得疼,肌肉凹得浅。师:实验做得很好,讲得也很好。
(2).请同学们再看图8-2滑雪,说说为什么雪地行走,脚容易陷入积雪中,有了宽宽的滑雪板,运动员不仅不会陷入雪里,而且还能在雪地上滑行?
生:在雪地上行走,对雪地压力比较大,所以脚容易陷入积雪,用宽宽的滑雪板滑雪,对雪地的压力比较小,所以运动员不会陷入雪里。
生:在雪地行走,脚与雪地接触面积比较小,所以会陷下去,而用宽宽的滑雪板滑雪时与雪地的接触面积比较大,所以不会陷下去。
师:很好,通过本节的学习,我们将得到一个满意的答案。上述现象均由压力的作用产生,这一节我们先来认识压力,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及什么叫压强等。2.新课教学(1).压力的概念
放映幻灯片:茶杯放在桌面上;木块放在斜面上;往墙上按图钉。请同学们画出三种情况下压力的示意图。
学生画压力示意图,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请几位同学将压力示意图拿上来投影,交流。
师生共同讨论,得出三种压力的示意图。(放映幻灯片)
通过画出以上三种压力的示意图,同学们能交流概括出什么是压力吗? 生: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师:同学们归纳得很好。下面请同学们画出以上三种情况下物体所受重力的示意图,压力和重力一样吗?
学生画重力的示意图,教师巡视。生:(甲)图中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由它的重力产生,压力与重力方向相同。(乙)图中木块对支持它的斜面的压力也是由重力产生的,但压力与重力方向不同。(丙)图中图钉对墙的压力与重力无关,压力方向也与重力方向不同。所以,有些压力是由重力作用产生,但大小不一定都等于重力,方向也不一定相同,有些压力与重力无关。我们可以得出压力的产生及压力大小与重力的关系。(放映幻灯片)(2).压力的作用效果
师:我们来观看一幅有趣的插图。压力相同时,压力的作用效果可以不一样,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怎样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生:⑴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大小有关,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⑵压力作用的效果跟物体间接触面积有关。
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都有关。
⑷可以通过比较压力作用下物体凹陷的深度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师:你们准备如何设计实验、验证你们的猜想呢?
生:可以象课本P137图8-4,图(a)(b)(c)那样,将砖放在海绵状泡沫塑料上,第一次一块砖平放,第二次两块砖平放,第三次一块砖竖放,比较(a)(b)观察海绵状泡沫塑料的凹陷深度,来比较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比较(a)(c)观察海绵泡沫塑料凹陷深浅来比较当压力相同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
师:实验设计很好,我们把这种方法叫什么? 生:变量控制法。
师:很好,同学们如果没有不同意见,可以分组进行实验,并讨论得出实验结论。
学生分组实验、讨论,教师巡视。师:请各组交流实验结论。
生:我们通过实验得到的实验结论是: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生:我们的实验结论与他们组相同,通过实验验证了我们的猜想是正确的。师:祝贺同学们通过实验得出正确结论。现在我们知道压力作用效果的决定因素:压力的大小、受力面积的大小。(3).压强的概念
师: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都有关,要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最简单的是比较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请同学们比较如图压力作用效果的大小。(放映幻灯片)生:左图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100N,右图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80N。师:物理学中引入压强用来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在物理学中,把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压力大小叫做压强。
由压强的定义可以得到压强的计算公式:压强=压力/受力面积。通常用P来表示压强,F表示压力,S表示受力面积,则压强公式为P=F/S。
师:压强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面积的单位是平方米,由公式确定压强的单位是牛每平方米。人们给压强规定了一个专门的单位叫帕斯卡,简称帕,符号Pa。这是为了纪念法国科学家帕斯卡在物理研究方面作出的杰出贡献。1Pa=1N/㎡。
师:1Pa的压强很小,相当于把3粒芝麻压成粉,均匀地分布在1c㎡的面积上所产生的压强。下面有一些小数据可以让同学们对1Pa形成具体的概念。(放映幻灯片)
师:请同学们根据今天所学完成下面的例题(投影例题)。并思考如何增大或减小压强。
3.归纳小结及学习过程评估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什么?
生:(1)我知道了压力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压力不是重力。
生:(2)我知道了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有关,用压强来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物理学中,把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压力大小叫做压强。计算公式:P=F/S,压强的单位是Pa.师:同学们表现很棒,归纳得很好。4.课后作业 第1、2、3题。5.板书设计
第八章 压强
第一节 压强(第一课时)
一、压力
定义: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二、压强
1.压强的物理意义: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2.定义: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压力大小叫压强。3.公式:压强=压力/受力面积 即P=F/S 4.单位:帕斯卡(帕Pa)1Pa=1N/㎡
第二篇:物理压力与压强教学设计
师:同学们,在这堂课开始之前呢我想请一位同学上台来配合我做一个小游戏,来哪位同学自告奋勇的?
(挑选一位举手的同学)首先我要用这个眼罩把他的眼睛蒙上,看的见吗?(在他面前比划,学生摇头)
好,接下来呢?请伸出你的双手,手掌摊开,我要在你的双手各放上一个重物,请你大声地告诉大家哪边感受到的力更大好吗?
生:右手这个感觉更重
师:那究竟这位同学回答的对不对让我们一起来用天平验证一下(把两边的重物放上托盘天平),大家看到实际上是什么结果啊?
生:两边物体一样重
师:那为什么一样重的物体这位同学会感受到不一样的受力效果呢,那就是我们本节课要探讨的内容,压强。那么在学习压强之前,首先让我们明确一个概念,什么叫做压力?(板书:一、压力)物理学中我们把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力定义为压力(板书: 1.定义 :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力)大家看第一幅图,压力的方向是不是垂直于水平面? 对 第二幅图呢?垂直于斜面,再看第三幅图呢,垂直于墙面对不对?我们在前面的课堂中学习过重力,大家还记得吗,重力的方向是?始终竖直向下的,那让我们来比较以下这三幅图中重力与压力的区别。第一幅图,压力等于重力,第二幅图呢,压力要小于重力对不对,因为此时压力是重力的一个分力。第三幅图呢,压力和重力有关系吗,是不是没有关系,此时压力是由我们手指按压产生的。好那么从这三幅图中我们可以总结出 1、压力不是重力,但压力可以由重力产生,也可以由其他力产生 2.在什么情况下压力大小会等于重力呢,看第一幅图,是不是物体孤立放在水平面时,此时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才等于重力,但要注意只是大小相等,压力仍然不是重力。(板书)
那么接下来让我们从力的三要素来归纳压力的特征,力由哪三要素啊? 作用点,大小和方向(板书)那么压力作用点在哪,哪位同学回答一下?
生:压力作用点在物体表面上
师:对了,压力的作用点在受力物体的表面(板书)那么方向呢?
生:垂直于物体表面
师:非常棒,垂直于受力物体的表面(板书)那么它的大小有什么特征呢?是否等同于重力?
生:不同于重力
师:对,压力不同于重力,只有在鼓励放在水平面时才等同于重力的大小(板书)
那么大家了解到了压力,大家想一想,压力会产生什么样的作用效果呢? 当宇航员阿姆斯特丹踏上月球表面上,他脚下留下了一个脚印,那这个脚印是如何形成的呢? 对是由他本身对月球表面的压力造成了所在区域部分的凹陷对不对? 那么因此呢我们把压力的作用效果描述为受力物体表面凹陷的效果,只是凹陷的程度有大有小,很多时候甚至我们无法用肉眼观测到
下面呢我想带领大家做两个小活动,来对压力的作用效果有更为直观的认识,首先呢,我想请大家拿出一支铅笔,用两只手指分别抵住笔头和笔尖,好的,接下来我们两只手指同时往中间压铅笔,好我想问问大家有什么感受? 来这位同学,两只手指的感受有什么不同呀?
生: 笔尖这只手指更疼
师: 笔尖这边感到更疼对不对,那两边手指的凹陷程度呢?
生: 笔尖这边更明显
师: 笔尖作用下手指凹陷程度更大,换句话来说呢就是这边压力的作用效果更明显对不对?
好同学们我们在之前的课程中学习过二力平衡,此时笔的状态是不是平衡的?
生: 是的师: 那么说明,笔的两端受力大小呢?
生: 相同
师: 对,大小相同,方向相反,对不对,这样铅笔才能保持平衡。那么在受力大小也就是压力相同的情况下,为什么两边压力的作用效果不同呢?
生: 因为两边的受力面积不一样
师: 啊你们的反映很快,那么我们把这个疑问先存留,再来看第二个活动
我请一位同学上台来为大家演示一下好不好,这是一个气球,对不对,我们一边用手指,一边用手掌抵住这个气球,稍稍用力,我们会发现什么变化?来这位同学
生: 气球凹陷了
师:对手指这一侧的气球凹陷了,那手掌这一侧呢? 几乎没有明显的形变
好,接下来让我们逐渐对气球使劲儿,我们可以发现什么呀,随着我们用力越大,气球的形变越明显,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改变的是? 压力的大小
好的,那么基于以上两个小活动,同学们可不可以大胆的提出假设,压力的作用效果到底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生: 受力面积和压力大小
师: 非常棒,有没有同学做出其他的猜想?
好,看来大家的想法都比较一致,既然我们提出了想法,下面呢,就让我们用实验去验证,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利用老师为你们准备好的实验器材,设计你们的试验方案,并记录你们的实验结果,记得小组之间分工要明确,哪位同学负责记录,那位同学负责哪个因素,大家动手操作好吗。
好,大家都做的差不多了,我想请一个小组派出代表来分享以下他们的成果,来这个小组,你们是怎么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的?
生:略
师: 非常棒,那我i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
生: 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师:对了,在此期间我们需要控制受力面积不变
像这种控制一个变量,其他因素保持不变的探究方法我们称它为:控制变量法
好,再请一组同学分享与压力与受力面积的关系,来这一组
生:略
师: 很棒,那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呢?
生: 压力一定,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师: 对了,还有没有其他组同学跟他们用的是不一样的方法来探究的? 有没有?
看来大家都心有灵犀啊
好的,那么通过以上的实验,我们知道了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板书)
那么既然我们从性质上分析了压力的作用效果,我们如何对它进行定量,求出它的具体数值呢?
那么接下来就引入了一个新的概念: 压强(板书)
我们把物体单位面积收到的压力叫做压强,用公式表示为 压强等于压力比上受力面积,用符号表示为p=F/S,这里的p,就是压强的符号,那么F 呢,就表示压力,S呢,对表示受力面积。那么既然知道了压强的公式,大家可不可以猜出压强的单位呢? 我们知道压力的单位是什么啊? 牛顿 面积的单位呢平方米,那么压强的单位就是 牛每平方米
为了更方便平时生活的应用呢,我们把这个单位叫做帕斯卡,简称Pa, 那么1Pa 就等于1 牛每平方米。更具体的来说,就代表平方米受力面积上受到的压力为1N.当然了,为什么压强的单位要起名为帕斯卡呢? 我来给大家科普以下这个物理学史,这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物理学家,数学家帕斯卡,他于1653年提出了著名的帕斯卡定律,并且再液体压强和流体力学领域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因此我们把压强的名字命名为帕斯卡。
好的,学习了压强这个概念之后,我们来看看它跟压力之间的区别
首先从意义层面,压力是指什么? 这位同学
生: 垂直于物体表面的力
师: 那压强呢?
生: 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师;好那他们的大小之间有什么联系吗和区分?我们知道压力在物体水平放置时
生: 等于重力
师:那它跟受力面积有关吗/
生: 无关
师: 那压强呢? 不仅仅跟受力面积有关而且还跟压力的大小有关
压力的单位是什么呀? 牛
压强的单位呢? 帕斯卡
他们直接按有什么样的联系呢?
生: 压强师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师: 好相信大家对压力和压强都有了清晰的认识,让我们回过头再看看课堂开始时我们做的小实验,为什么那位同学会感受到不一样啊,对因为两边的压强不一样,虽然两边钩码的重量相等,且水平放置,这意味着他们对手的压力相同,但因为,两边的受力面积不一样,所以下面这只手的收到的压强更大,对不对
那么接下来呢,我们来具体学习如何计算压强,大家看一看这两幅图,你们猜一下,谁对地面的压强更大呢?
光猜肯定不准确,我们来准确计算一下,首先老师为大家示范一下第一幅图这个舞者对地面的压强,我们看到这个舞者直立在水平面上,此时她对地面的压力就等于她自身的重力,即F1 =G =475N,而受力面积S 等于9.5平方厘米,等于9.5..........好,接下来请同学们拿出草稿纸计算出第二张图大象对地面的压强,我请一位同学到黑板上演算,其他同学在下面计算。好,大家看他做的是不是正确的呀,错在了哪里?
大象的腿是不是四条,那他的受力面积应该乘以4,好那位同学愿意上来帮他订正一下?
好,计算出结果以后我们可以看到,谁的压强更大呀?舞者,所以我们需要用科学的方法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同学们,既然学习了压强,那么我们该如何把它应用于我们的生活当中呢?我们知道任何物体承受压强的能力都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物体就会怎么样? 被压坏,所以有时候我们需要减小压强,但有时候我们又需要增大压强
大家来一起看看下面几个例子,看看这些情况下运用了什么不同的原理。
第一幅图,坦克装有宽宽的履带,这是为了减小压强,它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实现的,第二幅图呢,人坐在沙发上,这位同学答一下,对也是为了增大面积减小压强。那么第三幅图呢,是为了增大压强对不对,因为钢丝的受力面积很小。再看看自然界,骆驼宽大的趾是为了减小压强,而啄木鸟尖而长的喙是为了增大压强。那大家能不能举出自己知道的例子?
非常棒,看来大家对生活中关于压强的应用非常敏感,那我们来总结一下,增大压强的方法有:(板书),那么相对的,减少压强的方法有;(板书)
好的,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这堂课所学的内容:。。。
最后呢,请大家完成手中的习题单,好的,大家应该都完成了,请大家互相交换拿出红笔批改,我们来看第一题,选什么? 有没有同学答错的帮你批改的同学举一下手,他选的是哪一个? 大家说B项错在了哪里? 需要是孤立的物体对不对,我们再看第二题,选什么?A,有没有同学答错?为什B不对啊,因为走路过程中人跟地面的接触面积是不是一直在变化,但是人的压力是不是始终等于重力啊,所以选A,再看第三题,第一个空填 变小,第二个空填不变,有没有同学做错,因为这时候切掉了一半,虽然受力面积是原来的一半了,但是压力是不是也只有原来的一半啊,根据压强的公式p=F/S,压强是不是不发生变化啊。
好,同学们,今天这堂课呢,我就上到这里,请大家下课后完成对应的精彩练习上的习题,作为今天的作业。
好,下课!
第三篇:压力压强教案与教学反思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的1.理解压力的概念,知道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压力和压强教案示例之一。
2.掌握压强的概念,知道压强的计算公式,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及其意义,会进行压强的简单计算。
(二)教具
演示用:压力小桌,10×10×5厘米3的塑料泡沫,质量为200克的砝码2个,细砂、玻璃杯。
学生用:压力小桌,10×10×5厘米3的塑料泡沫,质量为200克的砝码2个(以上器材两人一组,由实验室准备)。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1.请同学们阅读本节课文开头的“?”和图10—1,猜一猜两人对雪的压力差不多,为什么一个人陷下去了,另一个人没有陷下去?
2.请同学们观察自己的书包带子。想一想平时背书包时,觉得宽带子好,还是细带子好,为什么?
对以上问题,可能同学们现在还不能得出正确结果,自己猜的是否正确,要经过事实来检验。同学们学习了本课的知识,就会得到满意的回答(板书课题:第十章压强液体的压强第一节压力和压强)。
二、进行新课
1.请同学们在草稿本上画出下列各图中物体对表面的压力示意图。
同时请三位同学在黑板上画,三人各画一图(有意识地请能正确画出的同学,以便借此讲解压力的概念)。同学们作图时,教师可走到学生中去,来回巡视,了解学生作图中的错误。
2.学生停笔后,先讲评下面学生作图情况,然后评讲黑板上画的图,进行纠正,并用红色粉笔把压力突出出来。请同学们思考后举手回答,以上图中物体对受力表面的压力有什么共同特点?
启发学生回答出:压力作用在受力面上,压力的方向跟受力面垂直,指向受力面。
3.教师重复一遍学生的回答(板书:压力: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4.学生分组做课本图10—3压力小桌的实验,并讲述压强的概念。
(1)介绍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和要观察的现象。
首先照图10—3甲做,观察压力小桌陷入塑料泡沫的深度。然后照乙图做,比较与甲图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相同(受力面积不同,压力相同),观察压力小桌陷入塑料泡沫的深度。最后请同学们回答图下面的图注中提出的问题,并得出结论。(板书:“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2)照图10—3甲那样,放上一个砝码和放上两个砝码,想一想塑料泡沫受到的压力相等吗?
塑料泡沫的受力面积相等吗?观察压力小桌陷入塑料泡沫的深度。实验后由学生得出结论。(板书:“压力作用的效果还跟压力的大小有关。”)
(3)讲述压强的概念
压力作用的效果不仅跟压力的大小有关,还跟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为了比较压力作用的效果,物理学中引入压强的概念(板书:压强)。
讲述:要比较压力作用的效果,应取相同受力面积上受到的压力,物理学中把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板书这一定义)。
(4)压强的计算
例:一台机器重1000牛顿,与地的接触面积是2米2,这台机器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大?请同学们说一说该怎样计算?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压强等于压力除以受力面积。
告诉学生,物理上用p表示压强,用F表示压力,用S表示受力面积。请学生在黑板上写出用字母表示的压强公式:
(5)讲述压强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面积的单位是“米2”,压强的单位是“牛/米2”(板书:压强的单位是“牛/米2”,又叫帕斯卡)。该单位读作“牛顿每平方米”,它有一个专门名称叫做帕斯卡,简称帕,帕斯卡是法国科学家,为了纪念他在物理学研究方面作出的贡献,以他的名字作为压强单位的名称。
1帕=1牛/米2,表示“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1牛顿”。
写出“5帕”,指导学生说出它的意思是: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5牛顿。列举课文中一张报纸平放在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强和成年人站立在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请同学们利用刚学的压强公式、单位,计算下面所述例题。
5.例题:
〔例题〕:根据课本图10—4和图10—5所给条件,比较芭蕾舞演员足尖和大象对地面的压强,哪个大?
教师一边念题,一边请同学们看图,并思考,念完题后,请学生说出已知条件,教师写在黑板上,利用公式进行解答。
解题过程中和解题完后进行评讲,强调单位必须使用规定的单位:力用牛顿,受力面积用米2,所得到的压强单位才是帕斯卡。
三、归纳本课的内容和课堂巩固练习
1.利用黑板上的板书,简明扼要地把本课所学知识叙述一遍。
2.请学生对课本的图10—1问题作出回答;再请一位学生说一说书包带子宽的比窄的好的理由。
3.讨论章后习题第5题。讨论后教师补充、完善。
4.教师把玻璃杯开口向上和开口向下的两种方式放在细砂上,请同学们说出观察到的现象。并回答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
四、布置作业
1.对第一节教材后的练习第1.2.3.4题进行思考。把你的思考简要地写在题目的旁边,下节物理课时准备课内回答。
2.把节后练习的第5.6题做在作业本上,物理教案《压力和压强教案示例之一》。
提示:在做练习第6题之前,思考一下:
1米2=______厘米2,1厘米2=______米2,那么150厘米2=______米2。计算时,要用科学记数法。
(四)说明
1.课本中图10—3的实验,如果没有恰当的塑料泡沫,可用砂子代替,效果一样。这一实验,安排为学生分组实验,其课堂效果好于演示实验,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得出结论比看老师的演示实验印象更深刻。
2.关于压力和重力,在本课只就课本中所述的“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产生,也不一定都与重力的方向相同”进行讲述。不宜在本课内进行拓宽或加深。如果有学生说“压力就是重力”,教师必须加以纠正,不要造成概念上的错误。至于压力与重力的区别,可放在章末复习时进行,以免充淡本课“压强”这一重点知识。
3.关于压强的单位“帕斯卡”,一定要让学生懂得它的意义,在运用时才知道为什么要把受力面积“厘米2”或“毫米2”换算成“米2”的道理;同时面积单位的换算,对于初二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在课前给予辅导,特别是采用科学记数法和涉及负指数的问题时,可能就更加困难,教师备课时应考虑到这一问题。
4.芭蕾舞演员足尖对舞台的压强和大象对地面的压强大小的比较这一例题,安排给学生自己在课内做,可巩固本课所学知识。学生做后教师进行讲评,在书写格式、解题思路、公式运用和单位换算上,给予指导,这样对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效果更佳。
5.把空玻璃杯开口向上和开口向下分别放在细砂上的演示实验,可以布置给学生课后回家自己做一做,并说明理由,以达到复习本课所学知识的目的。
注:教材选用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一册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的1.巩固对压强概念的理解。
2.知道减小和增大压强的办法,并能对一些简单现象进行解释。
3.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懂得物理知识不仅有趣,更是有用的。
(二)教具
演示用:钝刀口和锋利刀口的剪刀各1把,断了尖和没有断尖的锥子各1个,硬纸片或布条,肥皂块,1~2厘米宽的塑料带和细棉线各一根。
(以上器材两人一组)
学生用:肥皂一小块,1—2厘米宽的塑料带和细棉线各一根。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第一课时所学知识
1.什么叫压力?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
2.什么叫压强?写出计算压强的公式和压强的单位。
3.回答第1课时布置的思考练习题。
4.说出你测物理课本1张纸对桌面的压强的办法。
以上问题,均由学生回答,由另外的学生补充、纠正。然后由教师进行评讲。
二、进行新课
1.根据学生对玻璃杯开口向上和开口向下两种情况放在细砂陷入细砂深度不同的回答,引导学生分析:玻璃杯对细砂的压力不变,玻璃杯对细砂的受力面积发生了变化,使玻璃杯对细砂的压强发生了变化。(板书:减小和增大压强的办法)
2.讲述
(1)任何物体能够承受的压强都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物体将会被压坏。
(2)举例:房屋建设中,楼层修得越高,楼体对地面的压力就越大,如果墙基的受力面积不足够大,楼房对地的压强就很大,可能会使地面下陷,楼房倒塌,造成损失,所以修建高楼大厦,必须加宽地基,以减小楼房对地面的压强。
(3)读图:学生阅读课本图10—6,读后说一说履带拖拉机和雪上飞机是采用什么办法来减小压强的?教师对学生回答补充、完善后板书“在压力不变时,利用增大受力面积的办法,可以减小压强。”
3.实验:
(1)学生随堂实验:
同学们桌上放有一小块肥皂、有一条较宽的塑料带和一条细棉线,请同学们先想一想,然后做一做,看怎样才能较容易地把肥皂块切断?做完后举手发言,说一说你的做法和你这样做的理由。
(2)教师演示实验:
分别用钝刀口和锋利刀口的剪刀剪硬纸片或布条。
用断了尖和没有断尖的锥子向硬纸片穿孔。
做时请同学们观察,什么剪刀容易剪断布条?什么锥子对硬纸片穿孔较容易?
由以上学生随堂实验和教师演示实验,引导、启发学生得出结论,教师板书:“压力不变时,利用减小受力面积的办法,可以增大压强。”
(3)读图:学生阅读课本图10—7,读后说一说图中所述的是采用什么办法来增大压强的。
三、巩固练习(课堂讨论)
1.第1课时完后,布置同学们做课文后的练习第2.3.4题。请同学们利用小组讨论的机会,说一说你是怎样答的,通过本课的学习,回答:为什么啄木鸟尖嘴变钝了,就不能成为“森林医生”了?为什么说骆驼是“沙漠之舟”?
2.继续讨论章后的习题第5题,比较梯子和木板,哪个对冰的压强小?
四、归纳本课内容
1.教师复述本课的学习过程
老师复习提问→讲述→同学们随堂实验和老师的演示实验→同学们的分组讨论。2.学生自己归纳本课内容:说一说减小和增大压强的办法,并各举1~2例。3.教师小结:压力不变时,利用增大受力面积的办法,可以减小压强;压力不变时,利用减小受力面积的办法,可以增大压强。在日常生活中和生产实际中,要根据不同情况和需要采取恰当的办法来减小或增大压强。
五、布置作业
1.阅读课文,并联系实际举出1~2个例子。
2.把章后习题第1、2、3题做在作业本上。要求注意书写格式规范、公式、单位正确。
3.思考第一节课文后的“想想议议”,可以互相讨论,看谁说的办法多。
(四)说明
1.本课时是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进行,当由学生回答的,尽量让学生回答,教师不要包办代替,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积极主动地学习,以练习、巩固已学过的知识。
2.本课安排的演示实验,目的在于增强学生的实感,也可以请学生上台演示,演示后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大家听,并说明理由。然后教师再进行小结。
3.本课重点、难点都不多,课内时间也较充分,布置的书面作业,也可以放在课内完成一部分。
注:教材选用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一册
压力压强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1上完课后,静心回顾本节课的设计思路和得与失。这节复习课我设计的基本思路是:突出知识重点兼顾全面复习巩固,以典型例题展开课堂讨论,重视课堂反馈,强化基本能力的训练,以达到提高复习教学的效果。
1、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建立教完整的知识结构,注意加强前后知识的联系。压强概念贯穿全章,是重中之重的知识点,它是一根主线,把各部分的知识紧紧联系在一起,液体压强公式也是本章复习的重点知识。在复习教学中,在突出重点的同时,注重前后知识间的有机渗透,体现了知识的系统性、综合性。
2、教学中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突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压强知识与生活、生产实际及自然现象的联系极为密切,在复习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运用概念、规律解释现象,说明道理,进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加强说理题的训练。
3、本节课也存在不少不足。教学中忽视了实验教学。关于压强的知识,很多可通过实验观察来探究学习,虽然很多实验用专用仪器操作,但许多实验可取材于瓶瓶罐罐,并且拼拼揍揍即可完成操作、得出有关结论或验证有关知识。在本节复习教学中,过多考虑到教学进度,忽视了实验教学,忽视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同时忽视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没有让学生尽可能多的提出问题,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例如可结合课本中一些插图和物理现象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这也是近几年中考中的热点考题)。
教学反思
2这是一堂实验探究教学的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从“教学目标”出发,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结合课件播放,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理念。
课堂刚开始时,小喷泉的情景设置激起学生的好奇和兴趣,而问题的提出让学生明确课堂研究的内容,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其后的课堂教学无论是问题的提出、器材的选择、方案的设计、结论的得出都是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我只是在适当的时候加以引导。重视学生知识形成过程,让学生在获取知识过程中感受成功的喜悦。
物理是实验学科,很多物理现象都要通过实验去呈现、去验证。本节课,物理实验贯穿教学全过程,从液体中是否存在压强到液体内部压强的方向及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都给每位学生提供探讨用的实验。
教学中我利用每次探究的机会,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猜想---实验探究---得出结论。步骤分明,并结合实验,让学生对转化直观法、转化放大法、控制变量法有所体会。坚持下去,必能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方法、动手操作能力、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多种能力。
不足:
1、在有些环节中我的语言不够简练。
2、板书比较少,过于依赖多媒体教学。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进一步研究教材,充分了解学生的学情,从学生的兴趣和已有的更贴近的感知水平出发,设计更合理的教学环节,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的轻松气氛中学习,全面提高课堂效率。
第四篇:压力和压强测试题
习题精选
一、选择题
1.关于压力,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压力的方向一定垂直于物体间接触外表
B.压力的大小一定等于物体的重量
C.压力的方向有时垂直于物体间接触外表,有时不垂直于物体间接触外表
2.分别用铜和铝制成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圆柱体,把它们竖放在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是〔
〕
A.压力和压强都相等
B.铜柱的压力大,压强小
C.铜柱的压力小,压强大
D.铜柱的压力和压强都大
3.从图钉的构造来看,钉帽的面积做得很大是为了使用时对手指〔
〕
A.增大压强
B.减小压强
C.增大压力
D.减小压力
4.假设压力为F,横截面积变为S时,压强为P,那么〔
〕
A.当压力变为2F.横截面积变为2S时,压强变为2P
5.甲乙两个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甲.乙两个物体的重力之比为1:2,甲.乙两个物体与桌面接触面积之比为2:3,那么两个物体对桌面的压强之比为〔
〕
A.4:3
B.3:4
C.3:1 D.1:3
6.以下事例中,属于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的是〔
〕
A.铁路的钢轨不直接铺在路基上,而是铺在枕木上
B.书包带宽的比窄的背在身上舒服
C.把菜刀口磨得很薄,刀就容易切进菜里去
D.在烂泥地上垫上一块大木板,便于人行走
7.在水平桌面上,有三个竖直放置的同种物质制成的实心圆柱体,它们的高度相等,但质量不同,那么它们对桌面的压强〔
〕
A.质量大的一定大
B.底面积大的一定大
C.底面积小的一定大
D.三个一样大
8.关于压强的概念,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A.压强只和压力有关
B.压强只和受力面积有关
C.压强跟压力、受力面积都有关
D.压强跟压力、受力面积都无关
9.关于压力和压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压力总与重力方向一致 B.压力越大,压强越大
C.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D.压强是物体外表上受到的压力
二、填空题
1._________________物体外表的力叫做压力.压力的作用效果跟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有关.
2.物体_________________上受的压力叫压强.用符号______________表示.压强的计算公式为_______________.单位是___________.
3.边长为,密度为的某正方体,放在水平面上,它对平面的压强为_________________
4.一块砖长为25cm、宽10cm、厚5cm,这块砖平、侧、立放在水平地面上它对地面的压力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压强之比为_______________.
5.甲、乙两物体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其重力之比为2:5,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之比是3:4,那么甲、乙两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之比为______________,,压强之比为_____________.
6.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重为25N,沿斜面匀速下滑,斜面对它的支持力为12N,那么物体对斜面的压力为_________N,压强为_______________Pa.
7.如图物体重50N,F大小为200N,试分析几个图中物体A对支持面的压力:
=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8.600N的压力作用在200的面积上产生的压强是__________帕,它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9.如下图,两个正方体铁块,边长之比为3∶1,假设如图甲所示放置,那么B受到A的压力与水平地面受的压力之比为_________,压强之比为____________.假设如图乙所示放置,那么A受B的压力与水平地面受到的压力之比为______________,压强之比为____________.
10.如以下图所示的演示实验说明: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一个重量为68千克的人,他每只脚接触地面的面积是170cm2,这个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是_________Pa,人走路时对地面的压强是__________Pa.
12、将一重100N、边长为20cm的均匀正方体,放置在水平的小桌面正中,如小桌面的边长为10cm,那么正方体对桌面压强是_________;如小桌面边长为30cm,那么正方体对桌面的压强是__________.
13.如以下图所示,A为边长10cm的正方体,重5N,B为粗糙水平面,F为竖直作用在A上的力,大小为6N,那么图甲中B受到的压强是_________Pa,图乙中B受到的压力为_________N.(南京)
三、作图题
1.指出图中物体对平面、竖直面与斜面的压力方向.
2.请标出以下图中物体G对A、B面的压力.四、计算题
1.如以下图所示,用50N的水平推力将20N重的物体A压在竖直墙壁上,物体A与墙的接触面积为0.01m2,那么物体对墙的压强为多大?
2.冬天河面结冰,冰层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2×104Pa,一个质量为40kg的小孩一只脚的面积为160cm2,他能不能步行通过冰面?
3.一长为0.2m、宽为1dm、厚为5cm的铁块放在水平地面上,铁的密度为7.8×103kg/m3.
求:〔1〕铁块对地面的压力.
〔2〕铁块对地面的最大压强.
答案
一、1.A
2.D
3.C
4.D
5.B
6.C
7.D
8.C
9.C
二、1.垂直压在,压力的大小,受力面积
2.单位面积,,Pa
3.4.1:1;1,2:5:10
5.2:5,8:15
6.12N,1200
7.50N,250N,50N,150N,200N
8.3,每平方米面积所承受的压力是3
N.
9.3:4,3:4,1:4,3:4
10.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
11.19.6×10339.2×103
12.1100∶1
13.2∶1,1∶2
三、1.如以下图所示,压力的方向分别为竖直向下,水平向左,垂直与斜面向下.
2.四、1.5×103Pa
2.45×104Pa,不能
3.76.44N、15288Pa
第五篇:压力和压强教案示例之一
压力和压强教案示例之一
详细介绍:
(2课时)
第一课时
(作者:成都市二十四中学陈抑强)
(一)教学目的1.理解压力的概念,知道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2.掌握压强的概念,知道压强的计算公式,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及其意义,会进行压强的简单计算。
(二)教具
演示用:压力小桌,10×10×5厘米3的塑料泡沫,质量为200克的砝码2个,细砂、玻璃杯。
学生用:压力小桌,10×10×5厘米3的塑料泡沫,质量为200克的砝码2个(以上器材两人一组,由实验室准备)。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1.请同学们阅读本节课文开头的“?”和图10—1,猜一猜两人对雪的压力差不多,为什么一个人陷下去了,另一个人没有陷下去?
2.请同学们观察自己的书包带子。想一想平时背书包时,觉得宽带子好,还是细带子好,为什么?
对以上问题,可能同学们现在还不能得出正确结果,自己猜的是否正确,要经过事实来检验。同学们学习了本课的知识,就会得到满意的回答(板书课题:第十章压强液体的压强第一节压力和压强)。
二、进行新课
1.请同学们在草稿本上画出下列各图中物体对表面的压力示意图。
同时请三位同学在黑板上画,三人各画一图(有意识地请能正确画出的同学,以便借此讲解压力的概念)。同学们作图时,教师可走到学生中去,来回巡视,了解学生作图中的错误。
2.学生停笔后,先讲评下面学生作图情况,然后评讲黑板上画的图,进行纠正,并用红色粉笔把压力突出出来。请同学们思考后举手回答,以上图中物体对受力表面的压力有什么共同特点?
启发学生回答出:压力作用在受力面上,压力的方向跟受力面垂直,指向受力面。
3.教师重复一遍学生的回答(板书:压力: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4.学生分组做课本图10—3压力小桌的实验,并讲述压强的概念。
(1)介绍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和要观察的现象。
首先照图10—3甲做,观察压力小桌陷入塑料泡沫的深度。然后照乙图做,比较与甲图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相同(受力面积不同,压力相同),观察压力小桌陷入塑料泡沫的深度。最后请同学们回答图下面的图注中提出的问题,并得出结论。(板书:“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2)照图10—3甲那样,放上一个砝码和放上两个砝码,想一想塑料泡沫受到的压力相等吗?
塑料泡沫的受力面积相等吗?观察压力小桌陷入塑料泡沫的深度。实验后由学生得出结论。(板书:“压力作用的效果还跟压力的大小有关。”)(3)讲述压强的概念
压力作用的效果不仅跟压力的大小有关,还跟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为了比较压力作用的效果,物理学中引入压强的概念(板书:压强)。
讲述:要比较压力作用的效果,应取相同受力面积上受到的压力,物理学中把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板书这一定义)。
(4)压强的计算
例:一台机器重1000牛顿,与地的接触面积是2米2,这台机器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大?请同学们说一说该怎样计算?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压强等于压力除以受力面积。
告诉学生,物理上用p表示压强,用F表示压力,用S表示受力面积。请学生在黑板上写出用字母表示的压强公式:
(5)讲述压强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面积的单位是“米2”,压强的单位是“牛/米2”(板书:压强的单位是“牛/米2”,又叫帕斯卡)。该单位读作“牛顿每平方米”,它有一个专门名称叫做帕斯卡,简称帕,帕斯卡是法国科学家,为了纪念他在物理学研究方面作出的贡献,以他的名字作为压强单位的名称。
1帕=1牛/米2,表示“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1牛顿”。
写出“5帕”,指导学生说出它的意思是: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5牛顿。列举课文中一张报纸平放在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强和成年人站立在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请同学们利用刚学的压强公式、单位,计算下面所述例题。
5.例题: 〔例题〕:根据课本图10—4和图10—5所给条件,比较芭蕾舞演员足尖和大象对地面的压强,哪个大?
教师一边念题,一边请同学们看图,并思考,念完题后,请学生说出已知条件,教师写在黑板上,利用公式进行解答。
解题过程中和解题完后进行评讲,强调单位必须使用规定的单位:力用牛顿,受力面积用米2,所得到的压强单位才是帕斯卡。
三、归纳本课的内容和课堂巩固练习
1.利用黑板上的板书,简明扼要地把本课所学知识叙述一遍。
2.请学生对课本的图10—1问题作出回答;再请一位学生说一说书包带子宽的比窄的好的理由。
3.讨论章后习题第5题。讨论后教师补充、完善。
4.教师把玻璃杯开口向上和开口向下的两种方式放在细砂上,请同学们说出观察到的现象。并回答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
四、布置作业
1.对第一节教材后的练习第1.2.3.4题进行思考。把你的思考简要地写在题目的旁边,下节物理课时准备课内回答。
2.把节后练习的第5.6题做在作业本上。
提示:在做练习第6题之前,思考一下:
1米2=______厘米2,1厘米2=______米2,那么150厘米2=______米2。计算时,要用科学记数法。
(四)说明
1.课本中图10—3的实验,如果没有恰当的塑料泡沫,可用砂子代替,效果一样。这一实验,安排为学生分组实验,其课堂效果好于演示实验,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得出结论比看老师的演示实验印象更深刻。
2.关于压力和重力,在本课只就课本中所述的“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产生,也不一定都与重力的方向相同”进行讲述。不宜在本课内进行拓宽或加深。如果有学生说“压力就是重力”,教师必须加以纠正,不要造成概念上的错误。至于压力与重力的区别,可放在章末复习时进行,以免充淡本课“压强”这一重点知识。
3.关于压强的单位“帕斯卡”,一定要让学生懂得它的意义,在运用时才知道为什么要把受力面积“厘米2”或“毫米2”换算成“米2”的道理;同时面积单位的换算,对于初二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在课前给予辅导,特别是采用科学记数法和涉及负指数的问题时,可能就更加困难,教师备课时应考虑到这一问题。
4.芭蕾舞演员足尖对舞台的压强和大象对地面的压强大小的比较这一例题,安排给学生自己在课内做,可巩固本课所学知识。学生做后教师进行讲评,在书写格式、解题思路、公式运用和单位换算上,给予指导,这样对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效果更佳。
5.把空玻璃杯开口向上和开口向下分别放在细砂上的演示实验,可以布置给学生课后回家自己做一做,并说明理由,以达到复习本课所学知识的目的。
注:教材选用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一册
第2课时
(一)教学目的1.巩固对压强概念的理解。
2.知道减小和增大压强的办法,并能对一些简单现象进行解释。
3.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懂得物理知识不仅有趣,更是有用的。
(二)教具
演示用:钝刀口和锋利刀口的剪刀各1把,断了尖和没有断尖的锥子各1个,硬纸片或布条,肥皂块,1~2厘米宽的塑料带和细棉线各一根。
(以上器材两人一组)
学生用:肥皂一小块,1—2厘米宽的塑料带和细棉线各一根。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第一课时所学知识
1.什么叫压力?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
2.什么叫压强?写出计算压强的公式和压强的单位。
3.回答第1课时布置的思考练习题。
4.说出你测物理课本1张纸对桌面的压强的办法。
以上问题,均由学生回答,由另外的学生补充、纠正。然后由教师进行评讲。
二、进行新课
1.根据学生对玻璃杯开口向上和开口向下两种情况放在细砂陷入细砂深度不同的回答,引导学生分析:玻璃杯对细砂的压力不变,玻璃杯对细砂的受力面积发生了变化,使玻璃杯对细砂的压强发生了变化。(板书:减小和增大压强的办法)
2.讲述
(1)任何物体能够承受的压强都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物体将会被压坏。
(2)举例:房屋建设中,楼层修得越高,楼体对地面的压力就越大,如果墙基的受力面积不足够大,楼房对地的压强就很大,可能会使地面下陷,楼房倒塌,造成损失,所以修建高楼大厦,必须加宽地基,以减小楼房对地面的压强。
(3)读图:学生阅读课本图10—6,读后说一说履带拖拉机和雪上飞机是采用什么办法来减小压强的?教师对学生回答补充、完善后板书“在压力不变时,利用增大受力面积的办法,可以减小压强。”
3.实验:
(1)学生随堂实验:
同学们桌上放有一小块肥皂、有一条较宽的塑料带和一条细棉线,请同学们先想一想,然后做一做,看怎样才能较容易地把肥皂块切断?做完后举手发言,说一说你的做法和你这样做的理由。
(2)教师演示实验:
分别用钝刀口和锋利刀口的剪刀剪硬纸片或布条。
用断了尖和没有断尖的锥子向硬纸片穿孔。
做时请同学们观察,什么剪刀容易剪断布条?什么锥子对硬纸片穿孔较容易?
由以上学生随堂实验和教师演示实验,引导、启发学生得出结论,教师板书:“压力不变时,利用减小受力面积的办法,可以增大压强。”
(3)读图:学生阅读课本图10—7,读后说一说图中所述的是采用什么办法来增大压强的。
三、巩固练习(课堂讨论)
1.第1课时完后,布置同学们做课文后的练习第2.3.4题。请同学们利用小组讨论的机会,说一说你是怎样答的,通过本课的学习,回答:为什么啄木鸟尖嘴变钝了,就不能成为“森林医生”了?为什么说骆驼是“沙漠之舟”?
2.继续讨论章后的习题第5题,比较梯子和木板,哪个对冰的压强小?
四、归纳本课内容
1.教师复述本课的学习过程
老师复习提问→讲述→同学们随堂实验和老师的演示实验→同学们的分组讨论。2.学生自己归纳本课内容:说一说减小和增大压强的办法,并各举1~2例。3.教师小结:压力不变时,利用增大受力面积的办法,可以减小压强;压力不变时,利用减小受力面积的办法,可以增大压强。在日常生活中和生产实际中,要根据不同情况和需要采取恰当的办法来减小或增大压强。
五、布置作业
1.阅读课文,并联系实际举出1~2个例子。
2.把章后习题第1、2、3题做在作业本上。要求注意书写格式规范、公式、单位正确。
3.思考第一节课文后的“想想议议”,可以互相讨论,看谁说的办法多。
(四)说明
1.本课时是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进行,当由学生回答的,尽量让学生回答,教师不要包办代替,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积极主动地学习,以练习、巩固已学过的知识。
2.本课安排的演示实验,目的在于增强学生的实感,也可以请学生上台演示,演示后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大家听,并说明理由。然后教师再进行小结。
3.本课重点、难点都不多,课内时间也较充分,布置的书面作业,也可以放在课内完成一部分。
注:教材选用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一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