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平面教学设计
《平面》教案
课题:平面
授课时间:2008年11月20日
授课班级:福清侨中高一 授课教师:王钦敏 教学目的: 教学重点:
1.掌握点-直线-平面间的相互关系,并会用文字-图形-限延展性. 2.平面基本性质的三条公理及其作用.
教学难点:
(1)理解平面的无限延展性;(2授课类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1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高中新课程立体几何课程是在初中平面几何学习的基础上开设的,它以空间图形的性使学生的认识水平从平面图形延拓至空间图形,完成由二维空间向三维空间的转化,发展是现实世界存在着的客观事物形态的数学抽象,在立体几何中是只描述而不定义的原始概念,但平面是把三维空间图形转化为二维平面图形的主要媒介,在立体几何问题平面化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桥梁作在初中,我们主要学习了平面图形的性质.平面图形就是由同一平面内的点、线所构成的图形.平面图形以及我们学过的长方体、圆柱、圆锥等都是空间图形,空间图形就是由空间的点、线、面所构成的图形.因此,“立体几何”作为一门学生刚开始学习的学科,其内容对学生来说基本上是完全陌生的,应以“讲授法’的主,引导学生观察和想象,吸当我们把研究的范围由平面扩大到空间后,一些平面图形的基本性质,在空间仍然成间后,是否仍然成立呢?例如,过直线外一点作直线的垂线是否仅有一条?到两定点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是否仅是连结两定点的线段的一条垂直平分线?
在上一个章节,我们主要认识了几何体的外部结构特征,侧重研究几何的三视图与平面直观图,以及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这样的研究尚无法深入认识一个几何体的几何性质,要更好地认识一个几何体的性质,必须深入到几何体的内部,这就好比认识一个人,仅仅看到一个人的外表,是不能看到一个人的真正内涵,要认清一个人,必须观察他的思
想行为.
二、讲解新课
1.平面的两个特征:①无限延展 ②平的(没有厚度)
平面是没有厚薄的,可以无限延伸,2.平面的画法:通常画平行四边形来表示平面
(1)一个平面:水平放置和直立;
当平面是水平放置的时候,通常把平行四边形的锐角画成45?,横边画成邻边的2倍长,如图1(1).
(1)
(2)直线与平面相交,如图1(2)、(3);
(3)两个相交平面:
画两个相交平面时,若一个平面的一部分被另一个平面遮住,应把被遮住部分的线段画成虚线或不画(如图2).
βbb β 图 2(1)在立体几何中,常用平行四边形表示平面.当平面水平放置时,通常把平行四边形的锐角画成45另一个平面遮住时,应把被遮住的部分画成虚线或不画.(2)一般用一个希腊字母α、β、γ、??来表示,还可用平行四边形的对角顶点的字母来表示如平面α,平面ac等.
4.空间图形是由点、线、面组成的.
可以把直线、平面看成是点的集合,因此它们之间的关系除了用文字和图形表示外,还可借用集合中的符号语言来表示.规定直线用两个大写的英文字母或一个小写的英文字母表示,点用一个大写的英文字母表示,而平面则用一个小写的希腊字母表示.
能用于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关系,虽然借用于集合符号,但在读法上仍用几何语言.(平面α外的直线a)表示a??(平面α外的直线a)表示a或a???a.
三、课堂练习: 1.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真的打“√”,假的打“×”
(1)可画一个平面,使它的长为4cm,宽为2cm.()
(2)一条直线把它所在的平面分成两部分,一个平面把空间分成两部分.()2(3)一个平面的面积为20 cm.()
(4)经过面内任意两点的直线,若直线上各点都在这个面内,那么这个面是平面.()答案:(1)×(2)√(3)×(4)√ 2.观察(1)、(2)、(3)三个图形,模型说明它们的位
置关系有什么不同,并用字母表示各个平面. 3.请将以下四图中,看得见的部分用实线描出.(1)(2)(3)(1)(2)(3)(4)4.如图所示,用符号表示以下各概念:
①点a、b在直线a上 ;
②直线a在平面?内 ;点c在平面?内 ;
③点o不在平面?内 ;直线b不在平面?内 .
答案:①a?a,b?a ②a??,c?? ③o??,b?? 5.①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会有几种位置关系 . ②如图所示,两个平面?、?,若相交于一点,则会发生什么现
象.③几位同学的一次野炊活动,带去一张折叠方桌,不小心弄坏了桌脚,有一生提议可将几根一样长的木棍,在等高处用绳捆扎一下作桌脚(如图所示),问至少要几根木棍,才可能使桌面稳定?
答案: ①3种 ②相交于经过这个点的一条直线 ③至少3根
四、讲解新课
.平面的基本性质
公理1 如果一条直线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上的所有点都在这个平面内. a?ab??. b??? 或者:∵a??,b??,∴ab?? 推理模式:
应用:这条公理是判定直线是否在平面内的依据,也可用于验证一个面是否是平面,如泥瓦工用直的木条刮平地面上的水泥浆. ??a???a??. a?a? 公理1说明了平面与曲面的本质区别.通过直线的“直”来刻划平面的“平”,通过直线的“无限延伸”来描述平面的“无限延展性”,它既是判断直线在平面内,又是检验平面的方法.
公理2 如果两个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还有其他公共点,且所有这些公共点的a?a?l a??? 或者:∵a??,a??,∴l,a?l 推理模式:
应用:①确定两相交平面的交线位置;②判定点在直线上. 公理2揭示了两个平面相交的主要特征,是判定两平面相交的依据,提供了确定两个平面交线的方法.
指出:今后所说的两个平面(或两条直线),如无特殊说明,均指不同的平面(直线). 公理3 a,b,c 不共线??推理模式:a,b,c?与?重合. a,b,c 或者:∵a,b,c不共线,∴存在唯一的平面?,使得a,b,c??.
应用:①确定平面;②证明两个平面重合 “有且只有一个”的含义分两部分理解,“有”说明图形存在,但不唯一,“只有一个”说明图形如果有顶多只有一个,但不保证符合条件的图形存在,“有且只有一个”既保证了图形的存在性,又保证了图形的唯一性.在数学语言的叙述中,“确定一个”,“可以作且只能作一个”与“有且只有一个”是同义词,因此,在证明有关这类语句的命题时,要从“存在性”和“唯一性”两方面来论证.
实例:(1)门:两个合页,一把锁;(2)摄像机的三角支架;(3)自行车的撑脚. 公理3及其下一节要学习的三个推论是空间里确定一个平面位置的方法与途径,而确定平面是将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的重要条件,这个转化使得立体几何的问题得以在确定的平面内充分使用平面几何的知识来解决,是立体几何中解决相当一部分问题的主要的思想方法. 例 点a?平面bcd,e,f,g,h分别是 ab,bc,cd,da上的点,若eh与fg交于 pabcd就叫做空间四边形)
求证:p在直线bd证明:∵eh?fg?p,∴p?eh,p?fg,∵e,h分别属于直线ab,ad,∴eh?平面abd,∴p?平面abd,同理:p?平面cbd,又∵平面abd?平面cbd?bd,所以,p在直线bd上.
五、小结 : 1.平面的概念;
2.平面的画法、表示方法及两个平面相交的画法; 3.点、直线、平面间基本关系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之间关系的转换 4.平面的基本性质
三条公理中公理1用于判定直线是否在平面内,公理2用于判定两平面相交,公理3是确定平面的依据.“确定一个平面”与“有且只有一个平面”是同义词.“有”即“存在”,“只有一个”即“唯一” .所以证明有关“有且只有一个”语句的命题时,要证两方面——存在性和唯一性.证明的方法是反证法和同一法.
六、课后作业:
试用集合符号表示下列各语句,并画出图形:
(1)点a在平面?内,但不在平面?内;
(2)直线a经过不属于平面?的点a,且a不在平面?内;
(3)平面?与平面?相交于直线l,且l经过点p;
(4)直线l经过平面?外一点p,且与平面?相交于点板书设计 篇二:平面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平面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学 分:4 参考学时:72(其中理论学时:40,实践学时:32)适用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课程的性质:专业课 课程的任务:本课程主要介绍photoshop cs、coreldraw11软件的使用方法与技巧。photoshop、coreldraw软件是制作平面设计的最佳软件之一。
课程全面系统地介绍了photoshop软件、coreldraw软件的特点、作图工具、编辑菜单、处理方法和使用技巧。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理论学习和大量的上机操作训练,制作出自己的创意设计作品,全面提高自己图形和图像处理的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前续课程: 计算机基础、美工基础
后续课程:平面设计实训、3d max、flash动画设计、二、教学基本要求
2、了解计算机图形设计的输入、输出系统和常用设备。
3、掌握photoshop点阵图编辑软件的功能,使用其进行平面广告设计制作和图像处理。
4、掌握coreldraw矢量图编辑软件的功能,使用其进行企业标志的设计与制作。
5、熟悉计算机图像色彩表示方法和图像色彩校正方法
6、学习并掌握电脑平面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常用技巧。
7、熟悉电脑平面广告设计的分类和广告设计制作的相关知识。
8、了解平面设计中所涉及到印刷包装基础知识及其专业术语。
三、教学所需条件
本课程是专业技术课程,理论42学时,实践30学时。要求一个稳定的局域网机房环境。学生人手一台高性能计算机,并安装有photoshop cs、coreldraw11软件。
四、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
五、课程实践教学内容
六、教学方法建议
1、《平面设计》是一门同时强调电脑软件应用能力和平面设计知识的设计软件基础课,建议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将电脑设计软件的使用知识和平面设计的相关理论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设计软件的同时注重设计观念的培养,在锻炼制作技巧的同时提高审美能力。
2、因为本课程所选用的教材包含了电脑设计软件的使用方法和设计理念,而且后一部分的内容较为广泛,其中包括了版式构成、图形设计、广告设计等方面的内容,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对这两方面的内容进行合理的分配,加强二者的联系。
3、该课程最好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进行程序功能使用的演示和学习。而设计知识的讲解最好使用丰富的设计案例,采用直观的作品欣赏形式以及避免枯燥的理论讲解。同时考虑到本专业的学生美术基础较为薄弱的特点,所以设计理论的讲解不必太深。
七、考核方式及评分办法
本课程考核成绩由平时考核、期末考试及实验环节组成,分数比例为: a平时考核:80%,包括期中考试 20%,平时表现与作业 60%。b期末考核:20%,包括设计作品10%,上机闭卷考试成绩10%。课程考核总成绩=a(80%)+b(20%)。
八、教材与参考书
1、参考教材:(1)、《photoshop cs 中文版基础与实用案例》,朱仁成 孙爱芳 编著,西安电子科技术大学出版社 2004 年11月
(2)、《coreldraw 设计与与制作实例教程》,卢正明 主编
2、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年6月 参考书:(1)《photoshop cs 中文版典型实例》郭万军 李辉 编著,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年2月(2)《photoshop 7.0平面.广告.装帧设计 100例》,赵喆 编著,北京科海电子出版社,2003年9月(3)《coreldraw 10/11 职业技能培训教程》,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教材编写委员会编著,北京希望电子子出版社 2003年11月(4)《coreldraw 10/11 试题汇编》,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教材编写委员会编著,北京希望电子
子出版社 2003年11月(5)adobe专业人士资格认证教材编委会,adobe专业人士资格认证:photoshop 7.0专业资格认证标准教程(adobe专业人士),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3.8(6)adobe专业人士资格认证教材编委会,adobe专业人士资格认证:photoshop 7.0专业资格认证试题汇编(adobe专业人士),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3.9(7)adobe专业人士资格认证教材编委会,photoshop 7.0专业资格认证试题解答(adobe专业人士),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4.1篇三:《平面设计》课程单元教学设计
《平面设计》 课程单元教学设计
——《平面设计的概念》 1 2 教学内容平面设计的概念 构成是一种造型概念,按一定的原则将各种造型要素组合成美的形态,其过程和结果称为构成。更明确地说是研究视觉设计中最基本的造型(构成)要素——形、色、体在二维或三维的空间里排列和组合形成的美的形态,是从诸多的审美实践中概括和总结出来的形式法则。内容包括《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三大块。
平面设计的过程是“三大构成”——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的综合应用过程。平面设计的概念、用途与学习意义
一、什么是平面设计 平面构成是一门视觉艺术,是在平面上运用视觉反应与知觉作用形成的一种视觉语言,按照一定的构成原理,将点、线、面等造型要素在平面上进行排列、组合,构成具有装饰美感的画面,从而创造出新的视觉形象。
平面构成则是以轮廓塑造形象,是将不同的基本形按照一定的规则在平面上组合成图案。
二、平面构成的用途与学习意义 用途 :
平面构成力求从点、线、面这些单个的视觉元素开始,通过构成训练让我们熟悉设计的“字”和“词”,然后用材料和质感丰富视觉的感受,通过构图、形式美法则、视觉心理等,去研究各种元素组合的形式和效果。构成的训练,为平面设计搭建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它是设计的基础。意义 :
创造性与活力是设计人员的必备素质。要进行有目的的视觉传达和艺术创造,就必需掌握并应用视觉语言。学习习近平面构成的意义不仅在于解决平面排版的问题。它要解决两大问题。
1、设计者对形态的认识与再创造。
2、学习和把握视觉语言的基本规律及应用。
二、平面构成设计的元素
概念元素:是在头脑里存在的点、线、面、体。
视觉元素:是将概念元素体现在实际设计中,包括大小、形状、色彩、肌理等。关系元素:是把视觉元素在画面上进行组织、排列,是形成一个画面的依据完成视觉传达的 目的。包括方向、位置、空间、重心等。
实用元素:是指设计所表达的内容、目的和功能。第二节平面构成的造型要素 3 平面构成的形象
一、形象(形态)的分类
1、概念(形象)形态—纯粹形态(设计中的形)有机形、几何形、偶然形
2、现实(形象)形态 自然形、人为形
二、形象的组成元素
形状、大小、色彩、肌理
二、形象的组成元素
形状 大小 色彩 肌理 包豪斯---永恒的影响 1919年4月1日在德国魏马成立的一所设计学院,是世界上第一所为培养现代设计人才而建立的学院。虽然仅存14年,但对德国乃至世界的现代设计及其教育的影响不可估量。它在理论和实践上奠定了现代设计教育体系,培养出大批优秀的设计人才,成为20世纪初欧洲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发源地。包豪斯是现代设计的摇篮,其所提倡和实践的功能化、理性化和单纯、简洁、以几何造型为主的工业化设计风格,被视为现代主义设计的经典风格,对20世纪的设计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3.教学总结与反思
注意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鼓励学生大胆倾诉,转变角色,消除隔阂。一位好老师,不仅是灌输特定的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关心学生的思想与生活,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应注意给学生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生活氛围。每个人都可能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作为老师,须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尽力帮其克服困难。课程单元教学设计二
平面设计的意义与设计的思维 4 2.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平面设计的意义与设计的思维平面设计的三要素:点、线、面 5 篇四:平面设计史教案
《平面设计史》课程教案
美术学院视觉传达教研室 耿沛甲
《平面设计史》课程教案
课程性质:史论课
课程导入:
《平面设计史》是平面艺术设计方向学科基础课程的必修课。该课程是平面艺术设计专业重要基础理论素质课程,对本专业具有供鉴与指导作用。平面设计发展的历史,形象地反映了人类文明的演进过程,综合体现了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的特征。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其目的旨在使同学们了解设计发展的脉络,包括各种设计学派、设计风格、著名设计师经典作品,以及当代设计发展的趋向。对于吸取历史文化精华,借鉴已往的经验教训,正确把握专业设计的未来都有积极的意义。正确全面地理解、把握设计发展是包括政治、经济、社会、生产力、文化艺术、哲学等多方面内在原因的综合社会现象,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更加客观、清晰的进行专业设计。
第一章平面设计的起源与发展
1、平面设计的起源
平面设计的起源是人类社会走向文明的象征。在人类原始生活逐步走向
文明的起始阶段,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不断发展,这就要求将自身的思想感情用符号形式来传达。从历史资料记载的结绳记事演变到图形符号,标志着人类历史上文明进程中的大转折。在文字出现以前,人类就是依据各种图形符号进行记事与交流,直至图形演变为简单的文字,其中包括世界三大古老文字:中国的甲骨文、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以及埃及的象形文字。三大古老文字成为如今世界文字的发展源头。可以说,文字的出现为日后平面设计的发展奠定了最原始的基础条件。
图1(左)周官玺,左端都庚为阳文印章,右陵右司马玺为阴文印章。
图2(右)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在泥板上书写的楔形文字是已知的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
(左)中国元代书籍《武王伐纣》的一页(右)古巴比伦时代的泥板文书已具有现代版面编排的某些特点 ★文字产生的原因:①需求的作用 例:人类的社会性
②传达的延续:源于生存需求。
★文字产生的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早期四大发明中的两项即蔡伦发明的造纸术和毕升发明的印刷术为世界平面印刷事业的进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世界文化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同时也为平面设计的传播奠定了技术基础和物质基础。至宋代,中国印刷术发展已占据成为世界最先进的地位(★中国的印刷术唐朝兴盛,并且此时期印制的佛经上出现了图文并茂的新形式),并迅速传入邻国日本、韩国、菲律宾以及越南乃至中亚,最后由中亚传入欧洲,从而在事实上肯定了中国印刷术的重要地位。平面设计的起源和发展与印刷术的发明与进步密不可分,欧洲人直到15世纪还没有掌握印刷术。据考证,欧洲人最早掌握的印刷术是木刻印刷。欧洲木刻印刷始于何时,目前无从考证,但可以肯定的是,十字军东征是一个标志。十字军从中亚带给欧洲大量的纸张印刷品,包括纸牌以及带有插图的宗教印刷品。具有确切记载的出现在公元1400年前后,欧洲出现了宗教肖像和政治领导肖像木刻印刷,这些圣像与文字编排在一起,成为具有插图的宗教书籍。欧洲引入印刷后,真正意义上成为欧洲平面设计的源头,在德国人古登堡发明了金属活字印刷技术以后,进一步推动了整个欧洲出版业的发展,欧洲的印刷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这个时期欧洲的木刻画也较为兴盛,插图与木刻画结
合,推动了印刷向前稳步发展。随着印刷业的兴旺发展,欧洲古典风格平面设计开始盛行。古典风格是从古希腊、古罗马和古埃及的各种字体风格中综合发展起来的文字风格,同时也包含了古典时期版面编辑。
★罗马体:①建筑铭刻体②饰线体③方体
2、中世纪时期的平面设计
西方中世纪的平面设计,主要体现在各种手工书写和绘制的宗教书籍上。当时由于纸张的制造技术还未从中国传播到欧洲,人们主要运用十分珍贵的羊皮纸进行书写。一本200页的书籍要一个书写者花四五个月的时间才能够完成。所以书籍在那时是非常贵重的东西,只有少数贵族统治阶级才能享用。
在设计上,手工绘制的书籍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许多书籍运用了金银等贵重的材料。如在染成深紫红色的羊皮纸上运用金色或银色描绘各种花卉,或在人物背景上用金色和红色绘出各种图案或风景。许多图案装饰华美,刻画细腻。文字运用了各种装饰字体。画面上十分注重文字和图形的色调对比。特别是图案运用了植物的曲线组合,形成了一种色调匀称的肌理。插图和文字之间不象中国的书籍那样有着分明的界限,常常交叉在一起,但在色调上层次分明。
和古埃及、古罗马的纸草文献不同,欧洲中世纪的书籍纸张有了同样大小的尺寸,并装订在一起,形成了现代书籍的基本样式。
在1400年以后,欧洲各国开始逐步建立起自己的造纸业,纸张被普遍地采用。同时欧洲人也运用木刻的方法,印制多种印刷品。在这样的技术基础上,书籍的设计也有了根本性的进步,一方面出现了比手写字体更为规范、更为精细的字体,另一方面,出现了更为简洁、明快,具有大面积空白的编排样式。尽管大多数版面只是运用了单栏的文字编排样式。
凯尔特人的手抄书籍
公元4世纪,罗马的手抄本具有两个明显的特征:广泛采用插图和广泛进行书籍、字体的装饰;而中世纪时期的手抄本具有更高的象征功能、装饰功能、崇拜功能。同时书籍也出现了装饰华贵的大写第一个字母,出现了与内容密切相关的插图。
中世纪时期平面设计最重要的发展有如下几个方面:
(1)古典风格的存在和有限发展
中世纪利用羊皮纸替代埃及的纸草,以长方形的书页进行布局,文字采用方形拉斯提克体,插图往往采用红色作边框,宽度与文字部分相同,工整地排在文字的上方。
(2)凯尔特人的书籍设计
凯尔特人具有强烈的装饰特点,色彩绚丽,往往把手写字母装饰得非常大和华贵,书籍的插图都是图案式的,插图具有比较宽阔的装饰边缘环绕,每一页被视为一页独立的艺术品。
(3)卡罗林时代平面设计的复兴
公元789年,国王查理曼发布命令,努力统一整个欧洲书籍的版面标准、字体标准、装饰标准。
(4)西班牙的图画表现主义风格发展
书籍抄本具有强烈的装饰风格,复杂插图装饰,书籍四周有华贵的阿拉伯风格图案花边装饰;并在公元945年出现了完全以图案为中心的装饰扉页,扉页采用非常工整的几何图案布局,色彩绚丽。
(5)中世纪晚期的宗教读物装饰手抄本
书籍在这时期达到一个高峰,读者的范围扩大,手抄本的标准化成为重要的问题之一。《启示录》是由插图和文字合并组成的。插图往往以比较工整的方形安排在每页的上半部分,下半部分则是文字(现代字体),字体具有比较花哨的装饰笔画的头尾,风格古朴。
★ 造纸术、印刷术有中国发明,通过十字军东征传到欧洲
4、文艺复兴时期——17世纪末的平面设计
(1)什么是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时期始于十四世纪的意大利,粗略指涉欧洲从中世纪到近代之间所经历的这四百多时间。文艺复兴一词意指重生或复活,它是一个朦篇五:《学看平面图》教学设计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学看平面图》教学设计 昆明市西山区棕树营小学 梁艳琼
课 题:学看平面图
教学目标:
1.通过课前查找、搜集和展示平面图活动,了解平面图在生活中的用途。2.指导学生看懂简单的平面图,认识平面图中的方向和图例,能在平面图中找出某一地点的位置。
3.指导学生用简单的图形表示生活中处于相对空间位置的事物,学习画简单的平面图。
教学重点:
1.认识平面图中的方向和图例,学看平面图。2.学画简单的平面图。
教学难点:画简单的平面图
教学时间:一课时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搜集平面图、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了解生活中在哪里有平面图,搜集各种平面图,尝试看图;观察学校各种设施的位置。
课前互动:
1、小朋友们想去迪士尼乐园吗?迪士尼乐园里有我们最熟悉的 卡通形象,你们最喜欢谁呀?
2、是呀?迪士尼乐园里有我们最熟悉的米老鼠、唐老鸭,白雪公主、小矮人,还有可爱的灰姑娘。在今天的学习中梁老师就要和大家一起去迪士尼乐园。
教学过程:
一、引题,初步认识平面图,辨方向
(一)引出平面图
1、(课件出示迪士尼乐园图)迪士尼乐园是我们大家都非常向往的地方,这么大的公园,如果我们要在有限的时间内玩得高兴,你有什么办法?(指名说)老师有个办法,公园里有平面图,如果我们学会看平面图,就可以在有限的时间痛快地游玩。(板书:学看平面图)
(二)辨别方向
1、(课件出示迪士尼乐园平面图)这是一张迪士尼乐园的平面图。提到平面图我们就要明确方向。我们在一年级的语文课上和这学期的数学课上已经认识过方向,现在我们来回忆一下: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利用儿歌辨别方向,(课件出示儿歌),全班齐念儿歌。但是在平面图上,我们利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辨别方向。再出示方向图。
2、请同学们打开课本52页,能不能根据刚才所说的来填写方向。(学生动手填)
3、请指名说。
4、小结:这就叫方向标。请大家再读一遍(板书:方向标)
5、迪士尼乐园由四大主题公园组成,我们参照方向标看看它们分别位于公园的哪个方向?
(1)玫红色的区域是幻想世界,它位于公园的哪个方向?(北)明日世界位于公园的哪个方向?探险世界位于公园的哪个方向?美国小镇大街位于公园的哪个方向?
(2)让我们来看看幻想世界有些什么?指图说:平面图上有玫红色的圆、五角星、雪花,他们代表什么呢?我们看看图的右下角,圆表示游乐设施??教师指明这叫图例(板书),解释:图例是表示图上各种事物的符号。
(3)同学们如果还想了解其他几个主题公园有些什么,可以回去上网看看。
6、小结:我们学看平面就要先学会认准方向标,看清图例。(板书:认准方向标,看清图例)
(三)认识其他平面图
这是规划中的昆明轨道建设图,轨道建设好后,昆明的交通状况将会得到改善。但现在修建中会给大家带来不便,因此我们要学会看道路交通导行图,这只是其中的两个图,同学们回家和家长宣传一下,注意出门时安全绕行。
2、除了我们刚才看的平面图,生活中还有很多的平面图,你们还见过哪些平面图?
学生展示收集的平面图,要求:说说是哪里的平面图,从图中知道了什么?
3、小结:生活中的平面图真多呀!它能帮助我们很快了解一个地方的基本情况,而且还能帮助我们找到要去的地方。
二. 学用平面图
1、同学们喜欢去昆明动物园吗?现在,我们再一起去动物园玩一玩。(出示动物园平面图)
2、三月的昆明动物园是樱花盛开的季节,让我们去欣赏一下吧。现在老师当导游,带大家去。我们从东门进去,沿着这条路一直往北走,来到了猴山,看过机灵可爱的猴子后,我们一直往西边走,来到樱花区。我们尽情地欣赏这美丽的樱花吧,休息一会儿,我们去看一些动物:老虎、熊猫、孔雀,还去儿童乐园玩一玩。(圈出来)请同桌两个同学讨论设计一条游览路线,看看该怎样走,要求:边走边说清楚往哪个方向走,并用水彩笔标出路线)
3、汇报设计结果(2人)
请一位同学当导游,带领全班同学去游览(同桌2人合作,1人用教鞭指路线,边指边说,1人用磁铁走路线)
老师知道,大家想看的动物各有不同,课后,同学们可以利用我们刚才的方法继续在这个平面图上找找自己想看的动物,并设计出最佳游览路线。
4、小结:有了平面图,今后到陌生的地方,就可以借助当地的地图来解决问题。
三、画画学校的平面图
1、同学们学会了看平面图,现在我们来试着画一画月牙塘校区的平面图。四人小组合作,先跟着老师画,然后再合作完成。
2、教师边演示边讲解(1)我们先认准方向,画方向标。↑ 大家一定要记住,在平面图上我们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辨别方向。
(2)我们站在一个固定点——学校大门这里,(课件出示)老师用()这个图例来表示大门,写出图例,大门在学校的南边,画出大门。学校的室外篮球场在大门的北面,老师用()这个图例来表示。(课件相机出示实物图)
3、(出示课件)现在请同学们看看教学楼、主席台、室内篮球场、健身区各在学校的什么位置,选择自己喜欢的图形自己设计图例,前后四人小组合作画一画。
4、学生练习画平面图。
5、展示平面图
指名画得好的小组展示,其它小组抬起来大家看看。
第二篇:平面连杆机构教学设计
平面连杆机构教学设计
赵县职教中心
翟伟波
[教材分析]平面连杆机构能以简单的结构实现复杂的运动规律,而且更以其独特可靠的低副联接形式,倍受广大机械设计人员的瞩目。其在工业、农业、冶金、化工、纺织、食品等机械中的应用实例不胜枚举。如此重要的教学内容,只有探寻一种形式新颖、方法独特的教学方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对象分析]
机械制造专业的学生,普遍存在机械常识匮乏与对现实机械现象的有视无睹,该现象严重阻碍了专业课教学的进程和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现实情况,采取有效措施,让学生建立机械意识,以思维理念的变化架起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桥梁。
[对教师的要求]
教师在熟练掌握教材的基础上,善于运用生活中饶有兴趣的机械现象导入新课,巧妙地制造悬念,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强烈愿望。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为学生创造一个学习、发现、探索、创造的情境。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思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一、教学目标:
知道:铰链四杆机构的组成。掌握:铰链四杆机构曲柄存在的条件。熟悉:铰链四杆机构三种基本形式的形成条件。
二、教学重点、难点: 铰链四杆机构曲柄存在的条件。铰链四杆机构三种基本形式的形成条件。
三、教学方法: 诱趣探求,思维探索。
四、教具:
投影仪和屏幕、软质细杆:6cm(1根)、10cm(1根)、15cm(1根)、18cm(1根)、50cm(8根)、大头针(若干枚)、小刀(8把)
五、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引发思维、诱趣探求 导入语:同学们都观看过现场直播的电视节目,在这样的节目当中,摄影师最不想让观众看到的图像是什么?(稍顿)
学生回答:
1、质量不好的画面。
2、灯光不好、有阴影的画面。
3、表演出现 错误的画面。
(一一否定、加强悬念,诱发求知欲)是电视画面中出现摄影架的镜头。摄影师要想把多角度、多层次的电视画面呈现在观众面前,这要归功于摄影机的驱动架。究竟驱动架采用了什么样的结构设计,能够让摄影师随心所欲,运动自如,诀窍就在四根小小的杆件上,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模拟设计。
(二)示范操作,发展思维
[策略分析] 对于铰链四杆机构曲柄存在条件这一重要知识点的学习,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根据三角形二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理论进行不等式的数学推导,其过程繁琐而刻板,效果欠佳。如果利用教具演示与思维点拨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学生会在宽松的课堂气氛中获得非常直观的感性知识,既突破难点,又发展了学生思维。
取出四根杆件(6cm,10cm,15cm,18cm),用大头针组成平面连杆机构。分别以四根杆件为机架,演示并引导学生观察两个连架杆的运动情况.平面连杆机构定义,类型(板书)测量四根杆件的长度并让学生做记录,计算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与其余两杆长度之和的关系.引导学生探求曲柄存在条件 曲柄存在条件(板书).出示投影:铰链四杆机构三种基本形式: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双摇杆机构的形成条件.(三)动手设计
深化思维
[策略分析] 该程序是“思维探索型”教学方法的中心环节,学生感性认识形成以后,要分组进行设计。在设计过程中,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边设计,边思考,既巩固了理论知识,又提高了动手能力,从而实现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知识,达到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分组:32人,4人/组,共8组,由动手能力强的学生担任组长,发挥骨干作用。组长领取设计材料:软质细杆1根,大头针若干,小刀一把。分配设计任务。
(1,2)组
曲柄摇杆机构(3,4)组
双曲柄机构(5,6)组
双摇杆机构 最长杆+最短杆≤其余两杆长度之和。以最短杆的相对杆为机架。
(7,8)组
双摇杆机构:最长杆+最短杆〉其余两杆长度之和。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疑问并纠正设计过程中的错误操作。每组选派一人,表述设计思路,展示设计成果。
(四)探索创新,升华思维
[策略分析]通过展示设计成果,学生心中普遍产生一种成就感,自然的心理倾向是学有所用,此时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心理,适时提问:究竟谁的设计成果能应用在摄影机的驱动机构上?课堂气氛再度活跃,既升华学生思维,又能达到首尾呼应,探索创新的目的。提问:究竟谁的设计成果能应用在摄影机的驱动机构上?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发言:指出应为双摇杆机构。课堂小结:网络知识体系。
教学反馈:自由研读教材当中列举的应用实例。布置作业:P118:3、4、5、6、7、8
附:板书设计:平面连杆机构
一、平面连杆机构
3、基本类型 1、定义、特点
(1)曲柄摇杆机构 2、类型
条件:
二、铰链四杆机构:
(2)双曲柄机构 1、组成 条件: 2、曲柄存在条件
(3)双摇杆机构(1)
条件:(2)
第三篇:平面图形教学设计
“可爱的图形”教学设计(第二稿)
济南市甸柳第一小学 刘妍
【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34、35页。
【教材与学情分析】
平面图形的认识是在教学完立体图形的认识之后进行的。学生在入学前已经有一些关于对物体形状、图形的感性认识和生活经验,入学后随着儿童认识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提高,需要将这种感性认识和初步的生活经验进一步抽象化、数学化,使学生能正确辨认常见的图形,能初步感知图形间的联系和转换,初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空间观念,这也是低年级几何教学的主要目的。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具有动作感知和注意力较弱等特点,而小学阶段的几何教学也属于实验几何,因此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科特点,我设计了观察、操作、游戏等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丰富学生的操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对图形的感性认识,体验图形间的联系,促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图形表象,为后续知识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设计理念】
1、体现“数学好玩”的理念,让学生在玩中长知识,玩中长智慧。开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数学的原动力
好玩是一种体验,一种感受,一种过程,也是孩子的天性,因此,利用孩子的这一天性入手,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心理特点来设置有效的操作和游戏等活动。聚集和研究教学策略中一个更低位、更有效的“数学好玩”的方法作为切入点,来进行研究设计教学,从而打造出一节“数学好玩”的生本课堂。
本节课直接从学生已经“认识”上述图形入手,让学生通过说一说、摆一摆、折一折、拼一拼等一系列方法体会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如,知道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通过自主尝试和探究出常见平面图形的特征,而后又通过“变魔术”等活动激起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强烈兴趣,从而打开思维之闸,让学生进入一个强烈的“数学好玩”的境界,让孩子有我要学数学的欲望,进而开发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数学的原动力。
2、体现“合作学习”的理念,探究适合低年级学生的有效的“玩数学”的策略和方法。
诗人特托奥多尔·冯塔内说,教育“旨在努力为毫无依靠的幼树提供一根拐杖,从而使其能在纯净的空气中自由自在地、无忧无虑地成长,那么,我们则接受了非常不错的教育。”因此,在自主合作学习的基础上,探究哪些方法可以促使学生学会玩数学,并玩好数学,以此促进学生的思维水平和数学素养,这也是我们最亟待解决的问题。
适合低年级学生的方法很多,本节课主要是以学生的多种操作方法为主线,通过动画片和唱儿歌的方法激发孩子学习兴趣,通过折一折、拼一拼、摸一摸等操作方法,初步感知各平面图形的特征,建立正确的表象;又通过折一折初步感知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再通过摆一摆体验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努力体现在“合作学习” 中,体会数学好玩、玩好数学的教学理念。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正确辨认长方形、正方形、圆和三角形四种平面图形。初步感知他们的特征,进一步建立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
能力目标:
1、通过折一折、摸一摸、拼一拼提高操作能力。
2、使学生经历概念从形象——表象——抽象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数学思考目标:
1、在小组合作开放型的学习环境中,探讨和引导学生掌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些有效策略和方法。
2、探讨和掌握数学游戏与数学知识教学有效结合的方法与策略。
情感态度目标:
让学生在“玩”中充分感受数学的乐趣,体验“数学好玩”。
【教学重难点】
1、正确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
2、正确区分面与体,特别是厚度较小的体与平面图形的正确辨认。
3、初步感知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联系。
4、探讨和引导学生掌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些有效策略和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发现问题。
1、播放动画片。在喜欢的动画情境中,初步认识各个平面图形。
(1)(观看后问学生)
喜欢吗?从动画中你发现了什么?想知道他们是谁吗?
看,老师把他们带来了。
(出示各种立体图形,并根据各个立体图形画出各个平面图形)
(2)认识它,就大声说出它的名字。(教师把图形贴在黑板上)
这些都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平面图形。
谁来说说什么是长方形?正方形?他们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三角形长得什么样?圆长什么样?
出示椭圆,问这是你说的圆吗?为什么不是呢?
今天这节课刘老师就和大家一起玩一玩这些可爱的平面图形。(板书课题:可爱的图形)
2、唱一唱:“图形宝宝”
关于这些可爱的图形宝宝,还有首好听的儿歌呢,想听吗?
同学们第一遍听,第二遍可以边拍手边一起跟着唱,好不好。(放儿歌)
【设计意图】借助动画片,从实物中,从立体图形中抽象出平面图形,认识各个平面图形,并感知“面源于体”,实现有具体到抽象的认知。儿歌和动画是学生喜欢的形式,因此又通过动画、儿歌与老师的演示和操作结合起来,找到游戏与知识学习的衔接点,以此并激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引发学生学习兴趣。运用图像记忆方式,一次性记忆的资料非常多,记住的东西,不需要重复很多次,就能记住很长时间,再加上学生诵读时声音辅助记忆,学生对平面图形的认识更加深刻。
二、拼一拼、折一折,进一步探究问题。
大家真了不起,认识了很多的平面图形,喜欢这些图形宝宝吗?
那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一起和这些图形宝宝做游戏好不好?
小组合作,比一比你们小组能用这些图形拼成什么样的图形?又能折出什么样的图形呢?
1、小组合作。
通过拼一拼,折一折,使学生进一步熟悉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进一步探究平面图形、立体图形间的联系。
喜欢这些图形宝宝吗?
想不想和这些图形宝宝做游戏?
那就请同学们一定听好要求!
(1)(1-5小组,在1号信封里有不同形状的纸片)
你能动手玩一玩、拼一拼,看你能拼出什么可爱的图案呢?
拼完再看看他们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呢?
(2)(6-10小组,也是1号信封,里面有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硬卡纸各一张)。
你能动手玩一玩,折一折,看看能把它们变成立体图形的吗?
(3)完成后可以小组里互相交流作品。
明白要求的同学请举手。
图形宝宝都等不及了,那就快打开信封行动吧。
(教师巡视指导)拼图完成的同学可以把作品直接贴到黑板上。
【设计意图】采用合作学习,让学生通过拼图和折图的操作方法,引导学生充分的展开自己的想象力,进一步巩固新知,特别是感知图形间的联系,在互助中提升能力,学会合作。
【特别注意】这一环节有一个问题是需要在日常教学中重视培养的,那就是小组中各个同学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将会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提供非常的帮助,需要教师有意识的在日常的课堂中点滴培养。还有两个问题是课上需要注意的,一是合作学习,尤其是需要充分动手的合作学习,尤其是对于一年级的学生的合作玩儿中学的内容,一定要有明确细致的要求,在提要求的时候要引起每个学生的注意,减少操作过程中不必要的对知识探究本身造成的影响;二是在合作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及时指导小组的合作,推进和修改合作过程中学生不明确的问题,保证每个小组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最高的学习效率。
3、成果展示,全班交流。
看啊,一会儿的时间,大家灵巧的小手就创作出了这么多美丽的作品,折纸的同学们还举着他们心爱的图形宝宝呢,我们先来欣赏他们的作品好不好?
(1)展示折纸
用一张长方形的纸,你联想到什么立体图形?
猜猜可以折出什么立体?
然后引导小组为单位汇报学习结果。
哪个小组愿意先给大家看看你们折的是什么立体图形,说说你们是怎么得到它的?(汇报展示)
根据学生展示的作品,进行采用观察和比较的方法,进一步探究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联系。
学生可能折出长方体、圆柱体,三棱柱,三棱锥。
长方体的情况:有的折出来的长方体可能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有的同学可能折出来的长方体6个面都是长方形的。(如果学生中没有这种情况,老师可以准备一个比较时使用)
老师引导学生比较不同形状的长方体,引导学生认真仔细观察,比较两种长方体的不同,并让学生在长方体上找找长方形,正方形,使学生感悟“面在体上”。
三棱锥的情况:观察三棱锥,是怎样有一个长方形折出来的,让学生在上面找三角形,并数数有几个平面图形。
三棱柱的情况:观察三棱柱,是怎样有一个长方形折出来的,让学生在上面找长方形,找三角形。进一步感悟“面在体上”。
圆柱 的 情况:观察思考比较两种折法得到的不同的圆柱体,思考为什么同样一张纸,有的同学卷出的圆柱胖胖的,矮矮的,有的同学卷出的圆柱瘦瘦的,高高的?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是引导学生在各自操作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和“联想”的方法,发现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联系,巩固知识,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这一环节还要注意引导性和指导性的提问,既让学生学习知识,同时也要潜移默化的对学生组织语言的逻辑顺序进行培养。
(2)展示拼图
他们真是厉害的魔术师啊!我们现在再来欣赏欣赏小画家们的作品好不好?
大家的画儿可真漂亮,你喜欢第几幅?
你知道这幅里面,是由多少个长方形、多少个正方形、多少个三角形、多少个圆形拼成的吗?数数看,数完填到你的练习纸上。
【设计意图】合作中,巩固表象,感知平面图形间的组合和联系。要分组、分层次展示,既让学生有展示的机会,同时也能让没有进行此项操作的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
三、摸一摸,巩固问题。
在摸一摸、猜一猜的猜图形游戏中,引导学生进一步感知和巩固图形的特征。
1、摸一摸。
想不想把图形宝宝带回家,继续做游戏啊?
宝宝们很害羞的,你看,他们都藏到我的小桶里了。
(小桶里有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椭圆形5张形状不同的纸片、一个个球和一枚硬币)
你能闭着眼睛摸一摸,猜猜它是谁吗?
(教师在一个小组里选一个学生,猜对后给他们奖励6个信封,里面有数量不等的各种形状的纸片)
知道自己摸到的是什么图形吗?没有看到,你就可以猜对,太厉害了,说说你的小窍门,是怎样知道的?
2、猜一猜,你能猜出这是哪个图形露出了害羞的小脸儿吗?
图形宝宝看大家这么开心,也没那么害羞了,你看,他们露出了小脸儿,你知道它是谁吗?
(信封里放着一张纸片,露出一角,学生猜是这张纸片是什么形状的?)
(教师在每组里选一位学生猜,猜对后也给他们奖励6个信封,里面有数量不等的各种形状的纸片)
1-3号信封可以一眼看出;
4号信封里教师重叠放长方形、正方形、直角三角形的三张纸片,学生每说出一种,教师出示一种,当三种都出示出之后,平铺的再让学生直观的看一下。
【设计意图】这两个小游戏,使学生在玩中,凭学生触觉来辨认图形,使进一步理解个巩固平面图形的特征,提升正确辨认图形的能力,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活动中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尤其是猜信封里图形的最后一个,更体会出数学的千变万化,奥秘无穷,让学生更加深对数学学习的喜爱和向往。小桶里放一枚硬币也是这个游戏中的重要一环,有的学生会将摸出的硬币当作圆形,忽略了它的高度,在这里特意放上这一环节,是为了更好的区分形与体,突破教学难点。
四、全课小结,提升问题。
同学们,今天你有什么收获?数学好玩吗?你觉得哪些方法好玩?
(在总结中,巩固知识,提升方法。)
相信愿意动脑,勤于动手的你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一定能发现更多数学的奥秘,发现更多生活中的美。
附:随堂检测
“可爱的图形”教学设计(第三稿)
济南市甸柳第一小学 刘妍
【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34、35页。
【教材与学情分析】
平面图形的认识是在教学完立体图形的认识之后进行的。学生在入学前已经有一些关于对物体形状、图形的感性认识和生活经验,入学后随着儿童认识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提高,需要将这种感性认识和初步的生活经验进一步抽象化、数学化,使学生能正确辨认常见的图形,能初步感知图形间的联系和转换,初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空间观念,这也是低年级几何教学的主要目的。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具有动作感知和注意力较弱等特点,而小学阶段的几何教学也属于实验几何,因此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科特点,我设计了观察、操作、游戏、合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丰富学生的操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对图形的感性认识,体验图形间的联系,促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图形表象,同时锻炼学生之间交流的意识和能力,为后续知识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设计理念】
1、体现“数学好玩”的理念,让学生在玩中长知识,玩中长智慧。开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数学的原动力
好玩是一种体验,一种感受,一种过程,也是孩子的天性,因此,利用孩子的这一天性入手,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心理特点来设置有效的操作和游戏等活动。聚集和研究教学策略中一个更低位、更有效的“数学好玩”的方法作为切入点,来进行研究设计教学,从而打造出一节“数学好玩”的生本课堂。
本节课直接从学生已经“认识”上述图形入手,让学生通过看一看、说一说、比一比、摆一摆、折一折、拼一拼、猜一猜等一系列方法体会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如,知道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通过自主尝试和探究出常见平面图形的特征,而后又通过“变魔术”等活动激起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强烈兴趣,从而打开思维之闸,让学生进入一个强烈的“数学好玩”的境界,让孩子有我要学数学的欲望,进而开发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数学的原动力。
2、体现“合作学习”的理念,探究适合低年级学生的有效的“玩数学”的策略和方法。
诗人特托奥多尔·冯塔内说,教育“旨在努力为毫无依靠的幼树提供一根拐杖,从而使其能在纯净的空气中自由自在地、无忧无虑地成长,那么,我们则接受了非常不错的教育。”因此,在自主合作学习的基础上,探究哪些方法可以促使学生学会玩数学,并玩好数学,以此促进学生的思维水平和数学素养,这也是我们最亟待解决的问题。
适合低年级学生的方法很多,本节课主要是以学生的多种操作方法为主线,通过动画片和唱儿歌的方法激发孩子学习兴趣,通过折一折、拼一拼、摸一摸等操作方法,初步感知各平面图形的特征,建立正确的表象;又通过折一折初步感知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再通过摆一摆体验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努力体现在“合作学习” 中,体会数学好玩、玩好数学的教学理念。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正确辨认长方形、正方形、圆和三角形四种平面图形。初步感知他们的特征,进一步建立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
能力目标:
1、通过折一折、摸一摸、拼一拼提高操作能力。
2、使学生经历概念从形象——表象——抽象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数学思考目标:
1、在小组合作开放型的学习环境中,探讨和引导学生掌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些有效策略和方法。
2、探讨和掌握数学游戏与数学知识教学有效结合的方法与策略。
情感态度目标:
让学生在“玩”中充分感受数学的乐趣,体验“数学好玩”。
【教学重难点】
1、正确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
2、正确区分面与体,特别是厚度较小的体与平面图形的正确辨认。
3、初步感知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联系。
4、探讨和引导学生掌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些有效策略和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发现问题。
1、播放动画片。在喜欢的动画情境中,初步认识各个平面图形。
(1)(观看后问学生)
喜欢吗?从动画中你发现了什么?想知道他们是谁吗?
看,老师把他们带来了。
(出示各种立体图形,并根据各个立体图形画出各个平面图形)
(2)认识它,就大声说出它的名字。(教师把图形贴在黑板上)
这些都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平面图形。
这么多图形,你喜欢哪一个,说说他的特点好吗?
谁来说说什么是长方形?正方形?他们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三角形长得什么样?圆长什么样?
(当学生将长方形和正方形都说出之后提问)
长方形和正方形之间有什么区别啊?
(当学生汇报完圆的特征时出示椭圆并提问)
这是你说的圆吗?为什么不是呢?
今天这节课刘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和这些可爱的平面图形做游戏。(板书课题:可爱的图形)
2、唱一唱:“图形宝宝”
关于这些可爱的图形宝宝,还有首好听的儿歌呢,想听吗?
同学们第一遍听,第二遍可以边拍手边一起跟着唱,好不好。(放儿歌)
动画中有关“圆”的介绍,出现的动画画面是一个滚动的球,旁边站着一个圆形宝宝,老师需要在这里对“圆”和“球”加以区别。
【设计意图】借助动画片,从实物中,从立体图形中抽象出平面图形,认识各个平面图形,并感知“面源于体”,实现有具体到抽象的认知。儿歌和动画是学生喜欢的形式,因此又通过动画、儿歌与老师的演示和操作结合起来,找到游戏与知识学习的衔接点,以此并激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引发学生学习兴趣。运用图像记忆方式,一次性记忆的资料非常多,记住的东西,不需要重复很多次,就能记住很长时间,再加上学生诵读时声音辅助记忆,学生对平面图形的认识更加深刻。
二、拼一拼、折一折,进一步探究问题。
大家真了不起,认识了很多的平面图形。
(这一环节原来是教师给学生分好学具,直接操作,现在改成让学生先思考,再自己选择学具进行操作)
1.小组合作。喜欢这些图形宝宝吗? 那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一起和这些图形宝宝做游戏好不好?
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不同形状的纸片,可以进行拼图游戏。老师还为同学们准备了不同形状的硬卡纸,大家可以把它折成立体图形。
合作玩的要求:
(1)拼图的小朋友,老师提要求:你能动手玩一玩、拼一拼,看你能拼出什么可爱的图案呢?有哪些图形组成的呢?
(2)折纸的小朋友,信封里面有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硬卡纸各一张。老师提要求:你能动手玩一玩,折一折,看看能把它们变成立体图形的吗?
以小组为单位,商量一下,小组长到老师这儿来领你们需要的活动材料,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
(3)完成后可以小组里互相交流作品。
明白要求的同学请举手。
图形宝宝都等不及了,那就快打开信封行动吧。
(教师巡视指导)拼图完成的同学可以把作品直接贴到黑板上。
【设计意图】采用合作学习,让学生通过拼图和折图的操作方法,引导学生充分的展开自己的想象力,进一步巩固新知,特别是感知图形间的联系,在互助中提升能力,学会合作。
【特别注意】这一环节有一个问题是需要在日常教学中重视培养的,那就是小组中各个同学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将会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提供非常的帮助,需要教师有意识的在日常的课堂中点滴培养。还有两个问题是课上需要注意的,一是合作学习,尤其是需要充分动手的合作学习,尤其是对于一年级的学生的合作玩儿中学的内容,一定要有明确细致的要求,在提要求的时候要引起每个学生的注意,减少操作过程中不必要的对知识探究本身造成的影响;二是在合作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及时指导小组的合作,推进和修改合作过程中学生不明确的问题,保证每个小组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最高的学习效率。
3、成果展示,全班交流。
看啊,一会儿的时间,大家灵巧的小手就创作出了这么多美丽的作品,折纸的同学们还举着他们心爱的图形宝宝呢,我们先来欣赏他们的作品好不好?
(1)展示折纸
用一张长方形的纸,你联想到什么立体图形?
猜猜可以折出什么立体?
然后引导小组为单位汇报学习结果。
(这部分内容已经提前了,先思考了之后再让学生动手,操作效果更好。)
哪个小组愿意先给大家看看你们折的是什么立体图形,说说你们是怎么得到它的?(汇报展示)
根据学生展示的作品,进行采用观察和比较的方法,进一步探究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联系。
学生可能折出长方体、圆柱体,三棱柱,三棱锥。
长方体的情况:有的折出来的长方体可能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有的同学可能折出来的长方体6个面都是长方形的。(如果学生中没有这种情况,老师可以准备一个比较时使用)
老师引导学生比较不同形状的长方体,引导学生认真仔细观察,比较两种长方体的不同,并让学生在长方体上找找长方形,正方形,使学生感悟“面在体上”。
三棱锥的情况:观察三棱锥,是怎样有一个长方形折出来的,让学生在上面找三角形,并数数有几个平面图形。
三棱柱的情况:观察三棱柱,是怎样有一个长方形折出来的,让学生在上面找长方形,找三角形。进一步感悟“面在体上”。
圆柱 的 情况:观察思考比较两种折法得到的不同的圆柱体,思考为什么同样一张纸,有的同学卷出的圆柱胖胖的,矮矮的,有的同学卷出的圆柱瘦瘦的,高高的?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是引导学生在各自操作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和“联想”的方法,发现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联系,巩固知识,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这一环节还要注意引导性和指导性的提问,既让学生学习知识,同时也要潜移默化的对学生组织语言的逻辑顺序进行培养。
(2)展示拼图
他们真是厉害的魔术师啊!我们现在再来欣赏欣赏小画家们的作品好不好?
大家的画儿可真漂亮,你喜欢第几幅?
你知道这幅里面,是由多少个长方形、多少个正方形、多少个三角形、多少个圆形拼成的吗?数数看,数完填到你的练习纸上。
【设计意图】合作中,巩固表象,感知平面图形间的组合和联系。要分组、分层次展示,既让学生有展示的机会,同时也能让没有进行此项操作的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
三、摸一摸,巩固问题。
在摸一摸、猜一猜的猜图形游戏中,引导学生进一步感知和巩固图形的特征。
1、摸一摸。
想不想把图形宝宝带回家,继续做游戏啊?
宝宝们很害羞的,你看,他们都藏到我的小桶里了。
(小桶里有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椭圆形5张形状不同的纸片和一个一分硬币)
你能闭着眼睛摸一摸,猜猜它是谁吗?
(教师在一个小组里选一个学生,猜对后给他们奖励6个信封,里面有数量不等的各种形状的纸片)
知道自己摸到的是什么图形吗?没有看到,你就可以猜对,太厉害了,说说你的小窍门,是怎样知道的?
重点利用一角的硬币,区分面和体。(其实圆形纸片严格的说也是立体图形,因为它有厚度,但是我在摸一摸的环节中,盒子里的都是不同形状的纸片,所以在学生猜出图形后,要引导学生语言叙述“我摸到的××形状的纸片”)
2、猜一猜,你能猜出这是哪个图形露出了害羞的小脸儿吗?
图形宝宝看大家这么开心,也没那么害羞了,你看,他们露出了小脸儿,你知道它是谁吗?
(信封里放着一张纸片,露出一角,学生猜是这张纸片是什么形状的?)
(教师在每组里选一位学生猜,猜对后也给他们奖励6个信封,里面有数量不等的各种形状的纸片)
1-3号信封可以一眼看出;
4号信封里教师重叠放长方形、正方形、直角三角形的三张纸片,学生每说出一种,教师出示一种,当三种都出示出之后,平铺的自已再让学生直观的看一下。
【设计意图】这两个小游戏,使学生在玩中,凭学生触觉来辨认图形,使进一步理解个巩固平面图形的特征,提升正确辨认图形的能力,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活动中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尤其是猜信封里图形的最后一个,更体会出数学的千变万化,奥秘无穷,让学生更加深对数学学习的喜爱和向往。
四、全课小结,提升问题。
同学们,今天你有什么收获?数学好玩吗?你觉得哪些方法好玩?
(在总结中,巩固知识,提升方法。)
相信愿意动脑,勤于动手的你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一定能发现更多数学的奥秘,发现更多生活中的美。附:随堂检测
第四篇:认识平面图形教学设计
认识平面图形教学设计
认识平面图形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97-98页整理与反思和练习与实践7-10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加深对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基本特征的认识。
2、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设计:
一、整理与复习
1.提出要求:请大家回忆,我们学过哪些围成的平面图形?先画出相关的图形,再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2.进一步要求;如果把这些平面图形分成两类,可以怎样分?
引导学生认识到:由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分为一类,由曲线或由曲线和线段共同围成平面图形分为一类。
3.追问:由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都可称为什么图形?如果把多边形进一步分类,可以怎样分?
4.让学生在画出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上作高,在画出的圆中用字母标出圆心.半径和直径。
二、复习三角形的知识
1、三角形的概念。
我们已经学过三角形,请同学们自己画出几种不同的三角形。教师巡视。
大家已经会画三角形了,说一说三角形是什么样的图形。(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
三角形具有什么特性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这一特性
在三角形中一个顶点的对边是哪一条边看一看自己画的三角形,指一下每个顶点的'对边。
想一想三角形的高指的是什么,怎样画一个三角形的高。教师巡视,检查学生的画法是否正确。
2、三角形的分类。
同学们刚才画了几种不同的三角形,它们有什么不同是按照什么标准分类的(两种标准:按角分类,按边分类。)
按照三角形中角的不同可以把三角形分成几类它们分别叫做什么三角形
(可以把三角形分成三类: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每类三角形的三个角各是什么角
我们学过什么特殊的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
3.出示三角形的集合图
提问:你是怎样理解上面这个图形的?
什么样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什么样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
(1)等边三角形一定是等腰三角形。
(2)等腰三角形一定是等边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你能用学过的其他知识来解释上面的结论吗?
4.完成练习与实践第8.9题
第8题让学生先独立选一选,再要求说说选择时是怎样想的。
第9题先让学生独立算一算.填一填,再指名说说计算时的思考过程。
三、四边形的复习
1、四边形的概念。
什么样的图形是四边形自己画个四边形。教师巡视,
看学生画了几种四边形。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按照教科书第131页中间的四边形关系图,把各种四边形画在黑板
什么样的图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有什么特点
平行四边形的底指的是什么用什么字母表示
平行四边形的高指的是什么用什么字母表示
怎样画出平行四边形的高让学生自己画一画。
还要引导学生说一说图形间的关系:
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有什么关系教师可以用准备好的活动的平行四边形进行演示。正方形与长方形有什么关系
教师根据各种四边形之间的关系逐步整理成下图。
讨论,你是怎样理解上面这示意图的?什么样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什么样的四边形是梯形?
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
(1)长方形一定是平行四边形。
(2)平行四边形一定是长方形。
(3)正方形一定是长方形。
(4)长方形一定是正方形。
提问: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之间的关系还可以怎样表达?
2、指导完成练习与实践第7题
提醒学生要借助工具规范地作图,再指名说说具体的画图过程。
四、指导完成练习与实践第10题和思考题
第10题先让学生在小组里讨论分割图形的方法,并试着分一分,再通过交流和评点,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不同分割方法的特点。
思考题可以先让学生在图中画出相应的线段,再数一数三角形一共有多少个,并说一说这些三角形各是什么三角形。
五、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对平面图形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还有哪些疑问?或哪些自己认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六、补充
(一)填空
1.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正好等于其余两个内角的和,这是一个三角形。
2.一个等腰三角形,它的顶角是72o,它的底角是()度。
3.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是5厘米和8厘米,那么它的周长最多是()厘米,最少是()厘米。(第三条边为整厘米数)
4.用圆规画一个周长是12.56厘米的圆,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应该是()厘米。
5.用360厘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三角形,三条边长度的比是1:2:3,它的三条边的长度分别是().()和()厘米。
(二)选择
1.人们常用三角形的()性生产自行车大梁,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应用电动大门。
A.稳定性B.易变形C.平衡性
2.平行四边形有()高,梯形有()条高,三角形有()条高。
A.无数条B.一条C.三条
3.圆的半径扩大2倍,则它的直径扩大(),面积扩大()。
A.2倍B.4倍C.8倍
课前思考:
复习近平面图形的特征时一、要抓住从直观图形到抽象知识的概括,由具体的某个图形再进行归类,找出共同特征。二、可引导学生思考以下几方面的问题:等边三角形与等腰三角形具有怎样的关系?它们与三角形具有怎样的关系?平行四边形.梯形和四边形具有怎样的关系?正方形.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具有怎样的关系?圆的圆心.半径.直径的含义分别是什么?分别用什么字母表示。三、解决练习与实践的7.8.9题时,要注重学生方法的指导,画法要规范,围三角形时要考虑全面,求角的度数时的方法是否最优。
认识平面图形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活动中,掌握将组合图形通过分割和添补的方法探讨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学会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组合图形的面积教学设计与反思。
2、能根据各种组合图形的条件,有效地选择计算方法并进行正确的解答。
3、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组合图形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经历自主探索的过程,掌握将组合图形通过分割和添补的方法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方法。
【教学难点】
能够根据组合图形的条件,正确运用分割法和添补法的策略,有效地选择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学具准备】
七巧板、答题纸、每小组一张例题一的平面图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活动激趣,认识图形
1、课件激趣:猜一猜,这个盒子里到底藏了哪些平面图形?(课件演示图形从盒子里跑出来)复习基本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2、学生动手拼一拼:拿出准备好的七巧板,一分钟竞赛,在一分钟内拼出有趣图形。
3、展示学生作品:这些图形和基本图形有什么联系和区别?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点?
揭示组合图形的概念:基本图形拼成的图形叫组合图形。
4、生活中哪里还有组合图形?(学生说;课件展示。)
5、练眼力:看看这个组合图形是由哪些基本图形组成的?
(学生试着分一分,老师总结:可见,几个基本图形组合在一起就是组合图形,同样的,一个组合图形也可以分成几个基本图形。运用这样的思想,可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很多问题。)
二、情景出示,体验探索
1、课件出示情境:小华家新买了住房,计划在客厅铺地板(客厅平面图如下)。大家能帮小华计算一下要买多大面积的地板吗?7m 4m 6m 3m 2、客厅平面图,要铺地砖需要知道什么?
3、面积如何求?小组一起研究,在老师发的平面图纸上试一试,寻找计算办法,并计算出得数。(小组内研究、计算)
4、在黑板上展示不同的计算办法,让小组代表讲解本组解决思路和办法。
前三种方法有什么共同点?(板书:分割法)
第四种方法有什么特点?(板书:添补法)
5、如何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呢?引导学生总结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三、解决问题,强化应用
1、请大家运用学到的知识,帮助大队辅导解决一个问题:中队旗到底有多大?
学生在答题纸上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展示不同的解决方法和计算结果,教学反思《组合图形的面积教学设计与反思》。
2、出示零件平面图,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对比。 54mm 20mm 30mm 10mm 27mm 3、一块草坪,如下图。你能算出它的面积吗?现在有两家公司联系,A公司说种一平方米草要5元,B公司说种同样的草一共需要2500元。如果让你决定,你会选择哪家公司?
4、还有两幅组合图形,你能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面积吗?学生独立完成,组内交流。
四、小结
谁来说一说,这节课你都学习了那些知识?有什么收获?
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时,要根据图形本身的特点,灵活地选择计算方法(分割法或添补法)。
五、趣味思考题
学校校园里有一块长方形的地,想种上红花、黄花和绿草。一种设计方案如图。你能分别算出红花、黄花、绿草的种植面积吗?
【板书设计】
组合图形的面积
分割法添补法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遵循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原则,通过学生合作探究,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突出了转化思想,能够结合实际,让学生体验生活中的数学,加强了数学的乐趣。
一、通过学生动手摆一摆,辨一辨,认识组合图形的特点。
学生用七巧板动手摆出一个自己喜欢的图形,本事这个类似游戏的活动就充满了挑战和趣味,学生非常积极地参与其中。学生把不同的基本图形拼在一起,就是经历了组合图形形成的过程,对于组合图形的特点有了充分的感性认识,为下一步把组合图形分割成不同的基本图形打好了基础。在认识了组合图形后,又以游戏的形式做“练眼力”一题,让学生把七巧板拼好的作品分成不同的基本图形,这是为新课情境的解决办法做提示,也是为抽象的数学图形的分割做好基础。
二、学生经历探索过程,在同伴的合作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教学。
教师设置情境,请学生四人一小组帮助小华计算客厅的面积。 7m 4m 6m 3m每个小组都可以在平面图上画一画、写一写、算一算。然后选出不同的.做法展示全班展示,让小组代表解释本组的思路和方法。当时黑板上展出的学生的做法共有六种,经过学生的讲解分析和判断,大家一致拿掉了非常复杂的两种分割方法,并阐明了理由。这个过程很好地把“分割法”和“添补法”进行了展示,并且在不好的展示范例中发现了分割越简单越好计算为上策,以及不论采取什么方法,只要能找到相关数据才是对的办法的结论。这些教学中的重难点都不是老师传授的,而是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究、计算、体验和对比得到的,是学生自己经历了学习的过程,效果较好。
三、课堂练习紧扣生活实际,并注重教学难点的进一步实践。
随后出现的课堂练习,均从实际生活情境中来。首先队旗的面积计算,这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能够引起他们的计算热情。同时中队旗这个组合图形可以用分割法或者添补法转化成不同的基本图形,使学生进一步体验组合图形计算的多样性。接着计算的零件的面积,则是学生体会根据各种组合图形的条件,有效地选择计算方法并进行正确的解答。练习的第三题则设置了哪个公司的报价划算的情境,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验数学的实用性。其后跟着的两道练习,都是不断加强本节课的学习要点,注重学生的实际问题的解答能力。
本节课没有得到很好突破的,正是在教学难点部分。老师没有吃透教材,对于学生真正的难点心中并不明确。学生用分割法或者添补法转化成基本图形并不存在困难,而是选择了某种分割法或者添补法后能够找到相关的数据来进行计算,这才是突破的重点。首先老师在思想上认识不够,所以在课堂上强调不够;同时教学环节的而设计上就没有注意突出这一点。如果在练习中加入错题分析,以学生的错来引出难点突破,或者加入一道:看分割好的组合图形你需要找到哪些数据的练习,效果应该会更好一些,这样显得重难点突破,集中力量突破,数学课堂的效率才能够得到更好的提高。
认识平面图形教学设计3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观察、实践操作、讨论等活动过程,使学生能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经过想象与推测,拼摆出这一组立体图形不同的位置关系和形状;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与位置。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拼搭、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和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意识,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思维能力以及与同伴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认真倾听他人意见,乐于与人合作,从不同角度欣赏他人的良好心态。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根据从一个方位看到的平面图形能拼摆出多种不同位置关系和形状的立体图形。
教学难点:能根据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图形,经过想象与推测,拼摆出这一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三、教学准备
正方体实物,教学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谈话引入
1.复习旧知
课件出示题目:下面图形是小华从什么位置看到的?连一连。
教师引导学生概括:我们已经分两次学习了有关“观察物体”的知识,知道了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物体形状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观察物体时要从不同角度全面地去观察。
2.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观察物体”。
板书课题:观察物体(三)。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整理小学阶段有关“观察物体”的知识与要求,一方面是为了复习旧知,另一方面也为系统地学习新知打下基础。
(二)操作体验,理解运用
1.教学教材第2页例1。
(1)学习例1(1)(课件出示题目要求)。
①教师:想一想,可以怎样摆呢?
教师课件演示教材中的两种摆法。
课件出示问题:还可以怎样摆?
教师:请大家拿出4个小正方体,同桌合作动手摆一摆,摆完看一看,你们所摆的小正方体从正面看是不是符合要求的图形(注意:摆小正方体时,要面靠面地摆)。
②同桌合作操作,教师巡视。
③反馈交流,利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所摆的图形。
④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只要一行摆三个,另外一个可以放在这三个小正方体前面或后面的任意位置,或者如下图所示:
前后每行各摆两个(课件出示摆法)。
(2)学习例1(2)(课件出示题目要求)。
教师:请大家先静静地想一想,想好了再摆一摆,摆完后请同桌互相验证,看一看从正面看到的形状究竟有没有变。
①学生独立思考并操作。
②同桌互相验证,如发现有问题的请你帮助同桌纠正错误。
③反馈交流,展示多种摆法。
先把3个小正方体摆成一行。另外两个小正方体可以摆在这3个小正方体中的任意两个的前面或后面;另外两个小正方体摆在这3个小正方体中的任意一个的前面或后面(可以把一个摆在前面,一个摆在后面)。
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只要一行摆三个,另外两个可以放在后面或前面的任意位置(课件出示多种摆法)。
(3)想一想:如果再增加1个同样的小正方体,要保证从正面看到的形状不变,可以怎样摆?
①学生独立思考。
②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实物投影展示多种摆法。
③提出问题:你有什么发现?
④概括总结:
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拼摆立体图形,有多种摆法。
【设计意图】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应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教学例1时,教师先引导学生了解拼摆的方法,然后组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感悟到“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拼摆立体图形,有多种摆法”。
2.教学教材第2页例2。
(1)出示例2(课件出示教材插图)。
(2)教师:刚才我们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能拼摆出多种不同的立体图形,现在根据兰兰从正面、左面和上面这三个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你能摆出她所观察的立体图形吗?请你尝试着摆一摆。
(3)学生独立思考,尝试拼摆,教师巡视指导。
(4)集体交流。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能摆出不同的立体图形吗?
你发现了什么?
(5)引导学生总结方法。
(6)教师:根据这三个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你能摆出不同的立体图形吗?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概括得出:根据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拼摆立体图形,结果只有一种。
(7)尝试练习(课件出示教材第2页“做一做”)。
【设计意图】充分放手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采用“独立思考──尝试拼摆验证”的方法,既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拼摆出原来的立体图形,可以让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同时也有效地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巩固练习,深化提高
1.课件出示教材第3页练习一第1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交流: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课件出示教材第3页练习一第2题。
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像这样只根据一个方向或两个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拼摆成的立体图形是不确定的(结果不只一种),只有根据三个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拼摆的立体图形才是确定的。
3.课件出示教材第3页练习一第3题。
4.小明搭了一个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左下图,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右下图。搭一个这样的立体图形,小明最少需要个小正方体,最多需要()个小正方体。
【设计意图】练习题的设计要围绕着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同时还要体现从易到难的层次性。通过练习让学生再次认识到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拼摆出的立体图形是不确定的,从三个方向观察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四)全课总结,布置作业
1.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是怎样学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和学习方法,不但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应用了数学中概括总结的学习方法,同时深化了所学知识。
2.完成教材第3页练习一第4题。
认识平面图形教学设计4
教学内容:
认识图形
教学要点:
1、能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行和圆这些平面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2、通过七巧板拼组图形,能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4、初步感受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知道这些常见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初步了解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在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以及多种解决问题方法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小组合作开放型的学习环境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敢于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点:
从物体表面抽象出平面图形。]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实物与图形
教学难点:
建立平面图形的观念
教学准备:
图形卡纸、实物、学具等。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1、复习立体图形。
小朋友们还记得这些图形朋友吗?(课件出示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
2、启发学生动手操作,用学具摞出体。
你能把这些图形平平的面画下来吗?学生在纸上画一画。]
二、展示交流,探究新知
1、想一想:你们画下的图形有什么特点?
2、学生小组讨论并且小组小结最后派代表全班交流。]
教师小结
不同点、共同点
长方形对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直的平面的
正方形4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直的不断开的
圆没有角(即封闭的)
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
三、反馈与检测
1、说一说,你身边哪些物体的面是你学过的图形?
2、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画一画自己喜欢的图形?
小组内评一评,各小组展示作品。]
3、练习一第1题。
请小朋友涂一涂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知道各涂什么颜色吗?小组讨论合作,反馈汇报哪些涂成黄色,哪些涂成蓝色,哪些涂成紫色,哪些涂成红色?
4、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拼一拼图形。
[同桌合作比一比哪一桌拼的最好?全班交流展示。]
5、第2题:数一数有几个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
[独立完成,说说你是怎么数的?有什么好方法?]
小结方法。
四、拓展提高练习
取长方形纸一张,对折再对折。
取正方形纸一张,对折再对折。
取正方形纸一张,对角折再对角折。]
观察结果。
五、总结:今天你们学到了什么?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个有什么特点?
你有什么想问的`?
教学反思:
本课是在学生认识立体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我在课上引导学生用自己手中的物体,发现它们身上存在的平平的面,然后在纸上把它们拓下来,从而得到要认识的平面图形,再仔细观察,发现这些图形的特点,能够在找出它们,并能用这些平面图形拼组新的图形,培养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认识平面图形教学设计5
一、教学课题
《平面图形的镶嵌》
二、教案背景
《平面图形的镶嵌》是在苏科版八上教材中以数学活动的形式呈现的。课标中已将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活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将所学过的知识有机地结合,增强对知识的理解;注意与实际问题有机地结合,进一步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增强应用意识。
三、教材分析
(一)学习目标分析:本课是在信息环境、资源环境中让学生通过实例认识图形的镶嵌,理解构成镶嵌的条件,在发现只用正三角形、正四边形、正六边形可以镶嵌的基础上,上升到任意三角形、四边形可以镶嵌平面,再将图形的镶嵌知识由平面拓展到空间。通过学生思考,相互讨论,动手操作,丰富学生对镶嵌的认识,提高动手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增强审美意识。
(二)资源环境分析:现代信息技术及各种有效的资源既能调动学生思维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其创新精神,又能使学生活跃思路,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考问题。为此,我构建了图形镶嵌的图片资源、拼图动画资源、现场实物操作资源等环境。在思考、操作、欣赏与提高各板块的活动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让学生欣赏图形的镶嵌、感受到图形镶嵌的魅力;在合作学习、快乐体验中达到学习目标。整个活动过程中学生积极性很高,最后学生在欣赏图片中,将图形的镶嵌知识由平面拓展到空间,从而达到了活动的高潮。
(三)学生学习心理分析:
1、我所面对的教学对象是八年级学生,他们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对事情有自己的看法,他们的学习在很大的程度上受着兴趣、情感的支配。
2、这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新异刺激,可使其充分集中注意力,更激发他们参与活动的内在动机。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从儿童心理学角度看,儿童具有直观、形象的`思维特征。所以我同时又在信息环境的氛围中采用具体、形象的教学形式,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引导下清楚的了解到图形镶嵌的实质。学生在整个活动中思维活跃,从接受灌输的被动地位转变为发现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的主体地位,构成了探究式的学习氛围。
四、教学方法
本课力求突出数学综合实践的特点,以问题为主线,以“图案欣赏——探究镶嵌——拓展应用”的模式展开教学,学生在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的过程中积累数学经验,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课件展示拼图的图片。 【本课开始展示拼图的图片,勾起学生美好回忆,拉近生活和数学的距离,再辅以上述问题,激起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课件上展示生活中瓷砖的图片。
师:生活中,地砖铺地,墙砖贴墙,都要求砖和砖之间不能重叠,不留有空隙,而且要把地面或墙面覆盖。从数学角度看,用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一种或几种平面图形进行拼接,使图形之间没有空隙,也没有重叠地铺成一片,这就叫做平面图形的镶嵌。
【从生活中铺瓷砖的事例中,提炼出平面图形镶嵌的概念,学生便于理解。】
(二)探索活动:
师:只用同一种全等的图形,哪些图形可以镶嵌呢?先从最简单、最特殊的平面图形开始究。
生:先研究等边三角形。
生:也可研究正方形。
师:我们就从这两种图形开始研究。
【这一问题的提出,想带领学生先从同一种全等的图形开始研究镶嵌,但全等的图形,涉及的范围较大,于是采用从一般到特殊的方法,降低问题的难度。】
师:用全等的等边三角形可以镶嵌平面吗?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动手操作。
4(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课前准备好的边长是5厘米的等边三角形集中到一起。)生:可以镶嵌!
师:全等的等边三角形为什么可以镶嵌平面?
生:我知道了,等边三角形的3个内角和为180,可以构成一个平角。6个内角可以在一个顶点处构成一个周角,因此可以镶嵌。
师:很好!用全等的正方形可以镶嵌平面吗?为什么呢?
(可以!有了前面的问题做铺垫,这个问题很好回答了。)生:正方形的4个角可以够成一个周角,在一个顶点处构成一个周角,因此可以镶嵌。
师:全等的任意三角形可以镶嵌吗?请同学们小组讨论。
(学生热烈的讨论着,教师深入到各小组,倾听学生们的讨论,鼓励学生大胆的讨论,对其中合理的回答给予肯定,对有困难的小组及时进行指导。)
生:可以的。任意1个三角形的3个内角都可以构成1个平角。用6个这样全等的三角形可以进行镶嵌。我是这样镶嵌的:
【这一问题的解决是以后学习的关键,学生独立回答,比较困难,因此这里采取小组合作,教师指导的教学方法。学生在合作中学习与人交流,通过交流,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清楚的解释这一问题,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师:回答的非常完美!(学生给予热烈的掌声。)
师:全等的任意四边形能否镶嵌?请小组讨论。
生:任意1个四边形的4个内角可以构成1个周角,而且在镶嵌的时候要把相等的边互相重合。(学生答毕,教师展示课件中任意四边形可以镶嵌的动画,学生一目了然。)
师:能镶嵌的图形在一个拼接点处有什么特点呢?
生:在一个顶点处,可以构成360
生:相等的边互相重合。
师:这两位同学的回答结合在一起,就非常全面了。
师:用全等的五边形能镶嵌平面吗?请说明理由生:不能!
生:因为在图形的每一个拼接点处,无法用五边形中的某些角构成周角。
【在学生动手操作,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又从特殊回到一般,比较几种图形的共性,用比较归纳的方法得到能够镶嵌的图形在一拼接点处所具有的特点。通过这一特点的归纳,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交流与合作的过程中感受新知。】
师:一木工厂的废料堆里,堆放着大量废木料,都是形状、大小相同的不规则的四边形。如果把它们做成比较规则的四边形,须锯掉一些边角,就要浪费很多木料,有人建议用这些木料来铺地板,你说行吗?为什么?
生:可以,因为全等的任意四边形能够镶嵌。
【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价值所在。】
(三)拓展延伸:
师:若等边三角形与正方形的边长都相等用等边三角形与正方形的组合能镶嵌平面吗?为什么?
小组讨论研究。
生:在一个顶点处用3个等边三角形和2个正方形可以镶嵌。
师:当等边三角形与正方形组合镶嵌平面时,设一个顶点周围有m个等边三角形的内角,n个正方形的内角,那么,这些角的和就应该满足方程:360 90 60nm由此得到方程的正整数解为23 nm因此可以组合镶嵌平面。 【这一问题的设置,是将镶嵌从同一个图形拓展到多个图形研究。学生回答这个问题时,主要是通过动手操作,得出结论。教师则从理论上讲解,学生能够建立新的知识体系,为学生进一步探索提供可能。】
(四)作品欣赏:
师:著名的版画家埃舍尔的作品《骑士》,是由深、浅骑士镶嵌而成。杨振宁的书《基本粒子发现简史》就是以《骑士》作为封面的
师:在这幅图中,你看到了人脸还是花瓶?
生:花瓶!人脸!!花瓶和人脸!
师:这幅图片是由人脸和花瓶镶嵌而成!
师:这节课我们主要探讨的是平面上的镶嵌,现实生活中,还存在许多空间镶嵌的例子:例如,蜂巢由正六边形镶嵌而成,足球由正五边形和正六边形镶嵌而成,乌龟壳上的图案由一些不规则图形镶嵌而成
六、教学反思:个人认为,数学综合实践课不同于其他的数学课,教学时,应结合学生的实际经验和已有知识,在信息环境、资源环境中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数学,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认识平面图形教学设计6
教学内容: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在操作活动中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2、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在生活中普遍存在。
3、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体会“面在体上”;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
体会“面在体上”。
教学准备: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三棱柱、一盘沙子、一盒印泥、1~2张白纸、一盒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些物体娃娃,认识的,就跟它们打个招呼。好吗?(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三棱柱)
生:你好,长方体!你好……
师:画到纸上的立体图形,你还能认出来吗?淘气给我们带来了一个闯关游戏,你们愿意来试试吗?
生:愿意。
师:你们真棒!立体图形都掌握得很好。
二、探究与体验。
1、从体上取面,体会“面在体上”。
师:拿出你们准备好的学具,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三棱柱摸一摸它们的每个面,有什么感觉?
生:平平的……
师:喜欢这些平平的面吗?
生:喜欢。
师:那谁能想办法把你喜欢的这些平平的面从这些立体图形上面取下来,展示给大家看。
生1:老师,你看!我是这样把我喜欢的'这个面在沙子上一按,就行了。
生2:老师,我是在我喜欢的面上涂了印泥,然后再纸上一按,就行了。
生3:我是把我喜欢的这个面放在纸上,然后用笔沿着它的边滑下来的。
生:……
师:用你喜欢的方法把你喜欢的平平的面取下来。
生取面,分类展示较好的作品,提问作品中的各个面是哪个立体图形上面的哪个面,并指给大家看。
2、认识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
(1)认识长方形。
师:(手指学生展示的长方形作品)能给它们取个名字吗?
生:长方形。
师:对!他们就叫长方形,仔细观察它们有什么特点?(注意指导学生观察的方法。)
生:有四条边,四个角……(反问学生:你是怎么发现的,说出你的方法。)
师:长方形有四条边,仔细观察相对(师打手势帮助学生理解“相对”是什么意思。)的这两条边,能发现什么秘密?
生:这两条边是相等的。
师:看着好像是相等的,那到底是不是呢,还需要我们验证一下。(师生验证结果。)
归纳总结:我们今天认识的第一个新朋友长方形有四条边,四个角,而且对边是相等的。
(2)认识正方形。
师:(手指学生展示的正方形作品)能给它们取个名字吗?
生:正方形。
师:仔细观察,它有什么特点?
生:有四条边,四个角……
师:正方形也有四条边,四个角。仔细观察正方形和我们刚才认识的第一个新朋友长方形有什么不一样?
生:正方形四条边都是相等的。
师:同样,也需要验证!(师生验证结果。)
归纳总结:我们今天认识的第二个新朋友正方形也有四条边,四个角,但是它的四条边都是相等的。
(3)认识三角形。
师:(手指学生展示的三角形作品)能给它们取个名字吗?
认识平面图形教学设计7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97页的整理与反思和98-99页练习与实践1-6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巩固线段、射线和直线的概念,进一步认识相互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能画出相应的图形。
2、使学生巩固角的概念,进一步认识角的分类及各类角的特征,能比较熟练地量角和画指定大小的角。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垂线和平行线的概念。
3、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判断的能力及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
对学过的平面图形进行系统整理,促使知识转化为技能,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设计:
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从今天起我们将对小学里学过的几何初步知识进行系统复习,老师将和大家一起在画一画中复习线和角,在围一围中复习近平面图形,在比一比中复习立体图形。今天我们先用画一画的方法复习线和角。
二、复习线段、射线和直线
1、用两点画线:根据已知的两点,你能画怎样的线?看看你画的线有什么特点?
(先独立画线,然后互相说一说各自的发现再填在表格里)
名称
图形
联系
区别
指出:线段、射线和直线都是直的,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线段有两个端点,是有限长的;射线只有一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射线和直线都是无限长的。
2、完成练习与实践2、3。
三、复习角
刚才,我们用画一画、说一说、填一填的方法复习了线段、射线和直线的知识,接下来请同学们用同样的方法来复习角。
1、让学生自己画一个任意角。
让学生过一点画两条射线,说一说这两条射线组成了什么?(板书:角)
你能说说怎样的图形是角吗?(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围成的图形,叫做角。)
提问: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指出:角的大小与两边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画的长短无关。追问:角的大小的计量单位是什么
认识平面图形教学设计8
教学内容:
教材第139~140页复习的全部习题。
教学要求:
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和掌握本单元学习的知识,弄清.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区别;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和画图的能力,以及空间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
每人准备硬纸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各一个,直尺和三角尺。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提问:大家回忆一下,我们这一单元学习了哪些平面图形?
今天这节课就来复习这些平面图形。(板书课题)通过复习,要进一步认识这些平面图形的特征,掌握好这些图形的概念和相关的一些知识,要能认识一些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二、复习角和垂线、平行线
1.复习线段、射线和直线。请同学们先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
再画一条射线。追问:射线能量长度吗?直线呢?请大家再画一条直线。
我们已经分别画了线段、射线和直线。(出示线段、射线和直线)谁来说一说,线段、射线和直线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线段和直线有什么关系?
2.复习角和角的分类。
提问:我们还学习过角。怎样的图形是角?(画一个角)我们学过哪几种角?
请同学们看第2题,在练习本上画出题里的几个角。(指名两人板演)
提问画的各是什么角,并说明理由。
小结:我们学过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直角、平角和周角各是多少度?(板书:直角=90平角=180周角=360)直角和平角有什么关系?
3.复习垂线和平行线。
提问:怎样的两条直线是互相垂直的`?(板书:互相垂直)怎样的两条直线是互相平行的?(板书:互相平行)垂直和平行是两条直线不同的位置关系。现在请同学们做第3题,在书上过a点画出已知直线的垂线和平行线。
提问:垂线是怎样画的?(老师画一组垂线)平行线是怎样画的?(老师画一组平行线)都画对了吗?
三、复习多边形
1.复习了平行四边形。
请同学们再用画平行线的方法,把第4题里的两条线段作为平行四边形的两条边,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
追问:你画出的是什么图形?(板书:平行四边形)为什么是平行四边形?(板书: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2.复习三角形。
提问:怎样的图形是三角形?(板书:三角形三条线段围成)按照角的大小,三角形可以分成哪几类?是怎样分的?
说一说下面图里各是什么三角形。
我们还根据边的特点,认识过哪几种三角形?
下面三角形中哪些是等边三角形或等腰三角形。
请同学们做第5题,把每个三角形里三个角的度数量出来,写在角里,然后告诉老师,各是什么三角形。量好后向学生提问各是什么三角形,为什么。
追问:一个三角形是不是直角三角形,或者是不是钝角三角形,是怎样判断的?判断一个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要根据几个角是锐角来判断?
3.复习梯形。
提问:谁来说一说,第6题里三个各是什么图形?第二个为什么是梯形?(板书: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根据什么说第三个图形是平行四边形的?
追问:梯形和平行四边形不同在哪里?
4.画高。
现在请同学们看第6题,在书上分别画出三角形、梯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高。(出示图形,指名一人板演。老师巡视)
提问:和高垂直的边叫做这个图形的什么?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在画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小结: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都有高。在这些图形里,高和底是互相垂直的线段,高和底又是互相对应的。
5.学生操作。
(1)请同学们拿出一个平行四边形。
你能在这个平行四边形上画一条线段,再沿画的线段剪开成两个图形,把它拼成一个长方形吗?请大家试一试。谁来说一说怎样画和剪,怎样拼。(老师再演示)
想一想,你是沿这个平行四边形的什么剪开的?为什么要沿高剪开才能拼成长方形?
(2)请同学们拿出一个梯形,像老师这样对折,(示范)再打开。
大家看着这个图形想一想,怎样剪下一个小三角形,就能拼成一个长方形?你是怎样剪和拼的?(老师再演示)
提问:剪下的这个小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为什么会是直角三角形?
四、复习小结
这节课复习了哪些知识?你能说出这些平面图形的特征吗?说一说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五、综合练习
让学生在书上做复习第9题。
用小黑板出示,学生回答练习情况,要求说明理由。(老师板书判断符号)
认识平面图形教学设计9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页—第3页、例1。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和了解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形四边形和圆。
2、在观察和操作活动中,能主动与同伴进行交流,发展学生合作意识。
3、在拼一拼、摸一摸、找一找等活动中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及抽象思维能力,增强空间观念。
4、通过几何图形的学习,体会数学美。
教学重难点:
通过观察和操作活动,初步认识和了解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形四边形和圆。
教法设计:
激趣引导法、创设情景法
学法设计:
观察交流法、动手操作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具袋、展板、圆柱、正方体、长方体等立体图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幅美丽的图画,请看大屏幕。(课件依次出现大树、太阳、小草、小鸟、牧童骑牛图。)
你从这幅图中看到了什么?
你真了不起,发现了这幅图中有好多图形。
2、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牧童骑牛图是由哪些图形拼成的?
你们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太阳是由哪些图形拼成的?树是由哪些图形拼成的?这幅画是由哪些图形拼成的?
二、操作交流,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平形四边形图形,
你认识它们吗?上来指一指,说一说
拿出你带来的物体,你能从他们的身上找到上面的图形吗?(小组交流一下,互相说一说你找到了哪些图形)
根据学生的回答在课件上演示立体图形上的平面图形
2、请同学们拿出学具袋,里面有老师给你们准备的各种形状的图片,你们能把这些图片分分类吗?(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
哪个小组上来展示一下,你们小组织分了几类?为什么这样分?
小组1:我们组分了5类,长方形分了一类,正方形分了一类,圆形分了一类,平形四边形分了一类,三角形分了一类。
小组2:我们是按颜色分的
你们的这种分法很有道理,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按形状分类后的.图形。
你们怎么知道这些都是长方形?
长长的,直直的、有4个角。
那正方形是什么样子的?
四四方方的、方方正正的、有4个角
那平形四边形呢?
也有4个角,
谁来说三角形的样子?
3条边,3个角。
圆呢?
圆圆的,弯弯的。
圆的边是弯曲的,其他图形的边是直直的。
三、课堂检测
通过观察,我们知道了这些平面图形的样子了,现在我要考考大家了。
(课件出示图形,学生辨认)
(出示情境图中的“牧童骑牛”图)牧童骑牛图是由什么图形拼成的?现在谁
来说一说?
牧童骑牛图是由长方形、三角形、圆、平形四边形拼成的。
四、联系生活,深入感知。
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我们今天所学的图形,谁来说一说你的发现。
课桌的面是长方形的。
地板砖的面是正方形的。
我们带的红领巾的形状是三角形的。
我们星期一升国旗时,国旗的形状的长方形的。
我们图书角的图书版子的形状是平形四边形的。
我们的画画笔盒子的底面是圆形的。
原来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到生活中去走走,看看!(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图形)
五、谈收获
数学就在我们身边,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平形四边形。
作业布置:
练习一第2题
认识平面图形教学设计10
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立体图形的基础上学习的,为了使学生充分感受知识的连贯性,深刻体会“面在体上”,在教学设计上突出了以下两个方面:
1.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了解了立体图形各面的特征。在教学中让学生借助认识的立体图形拓出相应的平面图形,使学生对立体图形各面的特征有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感受到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学习了图形打下良好的基础。
2.重视学生的观察、发现与表达能力。
在教学中,对学生观察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及表达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把不同大小、不同形状的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放在一起,然后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同时,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等都得到了相应的锻炼,同时对平面图形特征的了解更为深刻。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长方体、正方体、直三棱柱、圆柱、白纸、剪刀等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我带来了很多有趣的图案,和同学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课件出示各种平面图形拼成的图案)
师:同学们,这些图案漂亮吗?它们都是些什么图案呢?
你们知道这些漂亮的图案是由哪些图形拼成的吗?请同学们来认一认、指一指。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将图形贴在黑板上。
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些图形。(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在学习新课之前,创设具体的情境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并使学生初步感知平面图形,为下面的学习作铺垫。
操作实践,学习新知
1.观察发现,感知“面在体上”。
(课件出示一组立体图形)
提问:你们认识这些立体图形吗?
(学生说出这些立体图形的名称)
师:今天我们要认识的这些图形的家就在这些立体图形上,你们能找到吗?现在请同学们4人一组,在学具上摸一摸、找一找,并小组交流你们从哪个立体图形上找到了什么图形。
(小组交流,小组代表汇报)
小结:从长方体上找到了长方形;从正方体上找到了正方形;从圆柱上找到了圆;从直三棱柱上找到了三角形和长方形。
师:同学们通过观察,发现这些图形的家都在立体图形上,老师想把这些图形从立体图形中搬出来放到纸上,你们能帮我想想办法吗?(课件出示课堂活动卡)
生:沿着立体图形表面的边缘描出图形。
师:那就请你们画一画,4人一组,每人画一个图形。画完后,请把它们剪下来。
(学生动手操作)
师:你们剪下的图形和我们以前学过的.立体图形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生:立体图形有好多面,剪下的图形只有一个面,平平的。
师:对,我们今天要认识的这些图形就是平面图形。
2.观察发现,了解平面图形的特征。
(1)认识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
(课件出示大小不同,形状不同的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各一组)
师: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各有什么特征?
预设
生1:长方形的特征是长长方方的,有4条边,每条边都是直直的。
生2: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是4条边都是直直的,其中一组对边是倾斜的。
生3:三角形有3条直直的边。
师:这些图形的大小不同、形状不同,为什么都是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
生:虽然这些图形的大小不同、形状不同,但是它们的特征是相同的,所以应该属于同一种图形。
(2)认识正方形和圆。
(课件出示大小不同的正方形、圆各一组)
师:正方形和圆的特征各是什么?
预设
生1:这些正方形都有一个相同点:四四方方的,有4条边,每条边都是直直的,并且一样长。
生2:圆不论大小,都是由一条曲线围成的,圆圆的。
3.联系实际,深化对平面图形的认识。
师:找出身边哪些物体的表面是我们今天认识的图形。
(学生畅所欲言,说出自己的发现)
4.小结:我们今天认识的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都是平面图形,都是物体(立体图形)的一个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先利用立体图形画出平面图形,再剪下来摸一摸,不仅使学生感受到“面在体上”,同时也体会到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显著区别,在此基础上进行观察、总结,使学生对平面图形的特征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巩固练习
1.抢答。
师:我这里有很多图形,请你们在看见一个图形时,大声喊出它的名字。
(从准备好的教具袋中拿出各种图形,学生抢答,说出图形名称)
2.完成教材5页1题。
先让学生说说需要涂色的是什么图形,再涂上相应的颜色。
3.画出各种美丽的图案。
放手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图形画出各种美丽的图案。
课堂总结
今天你又认识了哪些图形?
布置作业
教材5页2、3题。
第五篇:《平面向量》单元教学设计范文
《平面向量》单元教学设计
武都区两水中学 王斌
向量是近代数学中重要和基本的数学概念之一,有深刻的几何背景,是解决几何问题的有力工具。向量概念引入后,全等和平行(平移)、相似、垂直、勾股定理就可转化为向量的加(减)法、数乘向量、数量积运算,从而把图形的基本性质转化为向量的运算体系。
向量是沟通代数、几何与三角函数的一种工具,有着极其丰富的实际背景。在本章中,学生将了解向量丰富的实际背景,理解平面向量及其运算的意义,能用向量语言和方法表述和解决数学和物理中的一些问题,发展运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单元教学目标
本章主要包括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平面向量应用五部分内容。通过本章学习,应引导学生:
1.通过力和力的分析等实例,知道向量的实际背景,会运用平面向量和向量相等的含义,会向量的几何表示。
2.通过实例,会算向量加、减法的运算,并会求其几何意义。
3.通过实例,熟练运用向量数乘的运算,并解释其几何意义,以及两个向量共线的含义。
4.能说出向量的线性运算性质及其几何意义。5.知道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其意义。6.掌握平面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其坐标表示。7.会用坐标表示平面向量的加、减与数乘运算。8.解释用坐标表示的平面向量共线的条件。
9.通过物理中“功”等实例,说明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含义及其物理意义。10.体会平面向量的数量积与向量投影的关系。
11.识记数量积的坐标表达式,会进行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
12.能运用数量积表示两个向量的夹角,会用数量积判断两个平面向量的垂直关系。13.经历用向量方法解决某些简单的平面几何问题、力学问题与其他一些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向量是一种处理几何问题、物理问题等的工具,发展运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向量是近代数学中重要的和基本的概念之一,它是沟通代数几何与三角的一种工具。向量对学生来说是比较新的内容,学生对它的学习可以说是充满了探求的欲望,应当说能够使大部分学生在此章节的学习中体会到学习的成功乐趣。学生在学习本单元内容之前,已熟知了实数的运算体系,具备了物理知识.这都为学习向量准备好各方面条件.三、单元教材分析
本章共安排了5个小节及2个选学内容,大约需要12个课时,具体分配如下 2.1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 2课时 2.2 向量的线性运算 2课时
2.3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 2课时 2.4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2课时 2.5平面向量应用举例 2课时
小结 2课时
本章知识结构如下:
1.第一节包括向量的物理背景与概念、向量的几何表示、相等向量与共线向量。教科书首先从位移、力等物理量出发,抽象出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向量,并说明向量与数量的区别。然后介绍了向量的几何表示、有向线向量的长度(模)、零向量、单位向量、平行向量、相等向量、共线向量等基本概念。
2.第二节有向量加法运算及其几何意义、向量减法运算及其几何意义、向量数乘运算及其几何意义等内容。
教科书先讲了向量的加法、加法的几何意义、加法运算律;再用相反向量与向量的加法定义向量的减法,把向量的减法与加法统一起来,并给出向量减法的几何意义;然后通过向量的加法引入了实数与向量的积的定义,给出了实数与向量的积的运算律;最后介绍了两个向量共线的条件和向量线性运算的运算法则。
3.第三节包括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平面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坐标表示、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平面向量共线的坐标表示。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是平面向量正交分解及坐标表示的基础。教科书首先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给出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同时介绍了基底、夹角、两个向量垂直的概念;然后在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基础上,给出了平面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坐标表示,向量加、减、数乘的坐标运算和向量坐标的概念,最后给出平面向量共线的坐标表示。坐标表示使平面中的向量与它的坐标建立起了一一对应的关系,这为通过“数”的运算处理“形”的问题搭起了桥梁。
4.第四节包括平面向量数量积的物理背景及其含义、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模、夹角。
教科书从学生熟知的功的概念出发,引出了平面向量数量积的概念及其几何意义,接着介绍了向量数量积的性质、运算律及坐标表示。向量数量积把向量的长度和三角函数联系了起来,这样为解决有关的几何问题提供了方便,特别能有效地解决线段的垂直问题。
5.第五节包括平面几何中的向量方法、向量在物理中的应用举例。由于向量来源于物理,并且兼具“数”和“形”的特点,所以它在物理和几何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本节通过几个具体的例子说明了它的应用。
6.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了解向量及向量符号的由来,向量的运算(运算律)与几何图形形式的关系,本章安排了两个“阅读与思考”:向量几向量符号的由来,向量的运算(运算律)与图形性质。
四、教学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突出向量的物理背景与几何背景
教科书特别注意从丰富的物理背景和几何背景中引入向量概念。在引言中通过日常生活中确定“位置”中的位移概念,说明学习向量知识的意义;在2.1节,通过物理学中的重力、浮力、弹力、速度、加速度等作为实际背景素材,说明它们都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由此引出向量的概念;引出向量概念后,教科书又利用有向线段给出了向量的几何背景,并定义了向量的模、单位向量等概念。这样的安排,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向量在刻画现实问题、物理问题以及数学问题中的作用,使学生建立起理解和运用向量概念的背景支持。
教科书借助几何直观,并通过与数的运算的类比引入向量运算,以加强向量的几何背景。
2.强调向量作为解决现实问题和数学问题的工具作用。
为了强调向量作为刻画力、速度、位移等现实中常见现象的有力的数学工具作用,本章特别注意联系实际。特别是在概念引入中加强与实际的联系。另外,向量也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好工具,例如,和(差)角的三角函数公式、线段的定比分点公式、平面两点间距离公式、平移公式及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都可以用向量为工具进行推导;向量作为沟通代数、几何与三角函数的桥梁,是一个很好的数形结合工具,教科书通过“平面几何中的向量方法”进行了介绍,并在第三章用向量方法来推导两角差的余弦公式。这些处理也都是为了体现向量作为基本的、重要的数学工具的地位。
3.强调向量法的基本思想,明确向量运算及运算律的核心地位。
向量具有明确的几何背景,向量的运算及运算律具有明显的几何意义,因此涉及长度、夹角的几何问题可以通过向量及其运算得到解决。另外,向量及其运算(运算律)与几何图形的性质紧密相联,向量的运算(包括运算律)可以用图形直观表示,图形的一些性质也可以用向量的运算(运算律)来表示。这样,建立了向量运算(包括运算律)与几何图形之间的关系后,可以使图形的研究推进到有效能算的水平,向量运算(运算律)把向量与几何、代数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几何中的向量方法与解析几何的思想具有一致性,不同的只是用“向量和向量运算”来代替解析几何中的“数和数的运算”。这就是把点、线、面等几何要素直接归结为向量,对这些向量借助于它们之间的运算进行讨论,然后把这些计算结果翻译成关于点、线、面的相应结果。如果把解析几何的方法简单地表述为
[形到数]——[数的运算]——[数到形],则向量方法可简单地表述为
[形到向量]——[向量的运算]——[向量和数到形]。
教科书特别强调了向量法的上述基本思想,并根据上述基本思想明确提出了用向量法解决几何问题的“三步曲”。为了使学生体会向量运算及运算律的重要性,教科书注意引导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及时进行归纳,同时还明确使用了“因为有了运算,向量的力量无限;如果没有运算,向量只是示意方向的路标”的提示语。
4.通过与数及其运算的类比,向量法与坐标法的类比,建立相关知识的联系,突出思想性。
向量及其运算与数及其运算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研究的思想方法上可以进行类比。这种类比可以打开学生讨论向量问题的思路,同时还能使向量的学习找到合适的思维固着点。为此,教科书在向量概念的引入,向量的线性运算,向量的数量积运算等内容的展开上,都注意与数及其运算(加、减、乘)进行类比。
5.引导学生用数学模型的观点看待向量内容
在向量概念的教学中,要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创设丰富的情景,例如物理中的力、速度、加速度,力的合成与分解,物体受力做功等,通过这些实例是学生了解向量的物理背景、几何背景,引导学生认识向量作为描述现实问题的数学模型的作用。同时还要通过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或几何问题,使学生学会用向量这一数学模型处理问题的基本方法。
6.加强向量与相关知识的联系性,使学生明确研究向量的基本思路
向量既是代数的对象,又是几何的对象。作为代数对象,向量可以运算,而且正是因为有了运算,向量的威力才得到充分的发挥;作为几何对象,向量可以刻画几何元素(点、线、面),利用向量的方向可以与三角函数发生联系,通过向量运算还可以描述几何元素之 4 间的关系(例如直线的垂直、平行等),另外,利用向量的长度可以刻画长度、面积、体积等几何度量问题。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关注到向量的这些特点,引导学生在代数、几何和三角函数的联系中学习本章知识。
五、教学评价
对本单元的教学我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
1、通过与学生的问答交流,发现其思维过程,在鼓励的基础上,纠正偏差,并对其进行定性的评价。
2、在学生讨论、交流、协作时,教师通过观察,就个别或整体参与活动的态度和表现做出评价,以此来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3、通过练习来检验学生学习的效果,并在讲评中,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4、通过作业,反馈信息,再次对本节课做出评价,以便查漏补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