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进位加法 教学设计 教案

时间:2019-05-12 23:32: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12. 进位加法 教学设计 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12. 进位加法 教学设计 教案》。

第一篇:12. 进位加法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会在20数板、数射线上进行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

2、掌握“凑十”算法,鼓励算法多样化,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2.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凑十”算法,理解算法多样化。

3.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给这幅蝴蝶图编一个数学小故事。

汇报:蓝蝴蝶有9只,花蝴蝶有5只,一共有几只蝴蝶? 问:可以怎样列式? 汇报:9+5=14 问:这个和是怎样算出来的呢?怎样才能算得更快呢? 师:我们请20数板来帮忙探究一下。

二、新课探索

1、探究一

师:谁来在数板上摆出9+5? 汇报:先摆9片,再摆5片。师:添上的5片怎么摆? 汇报:在9的后面直接摆下去,不够再摆到下一行。师:你是怎么想的?

汇报:先把9加到10,再10加4等于14就简单了。算式:9+1+4=14,师:从这个算式中我们可以看到第一个加数不变,把第二个加数5拆成了1和4,9+1=10,然后再加4等于14就简便了。师: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汇报:9片摆一行,5片摆一行,5片加5片等于10,10加4就是14。算式:5+5+4=14,师:从这个算式中我们可以看到第二个加数不变,把第一个加数9拆成了5和4,5+5=10,然后再加4等于14就简便了。

讨论:9+5可以有这么多不同的摆法和算法,那么这些方法有什么共同点呢?小组讨论一下。

小结:这些算法都是先凑成十。再计算比较简便。

与10有关的计算大家都已经很熟悉,所以在做加法时,可以把加数通过分拆先凑成10再计算。这种计算方法叫做——凑十法。(板书:凑十法)

师:这两种方法你会选择哪一种呢?一般来说看较大数,拆较小数比较便捷。师:计算时,除了数板能帮忙,还有谁也能帮忙呢? 师:我们也可以在数射线上用凑十法来计算。

2、探究二

师:我们用数射线来算一算7+5是几? 师:从7往前跳5格应该怎么跳? 师:为什么先跳3格? 汇报:先把7加满10。师:接着怎么跳?

汇报:再从10向后跳2格。师:这是为什么?

汇报:先进到整十数,凑成十,再加剩下的数。

师:对了,在数射线上也可以用凑十法来计算。

3、探究三

师:我们已经学会了用数板、数射线的方法来凑十计算,像这样的加法题我们称为“进位加法”,凑十计算可以使我们的计算更简便。师:这题怎么做呢?你是怎么想的?

生:把5拆成3和2,7先加3等于10,再加2等于12 师:为什么把5拆成3和2呢?

生:因为7加3可以凑十,再加2等于12,比较容易 师:这题又怎么算呢?

生:把5拆成1和4,9先加1等于10,再加4等于14 师:同样是5,为什么两题拆的方法不同呢?

师小结:在凑十时,要根据具体的加数进行拆分,不能盲目拆分。

三、课内练习

1、练习一

2、练习二

3、练习三 师:9+6= 先想:9+()=10,所以6拆成()和()? 师:8+5你是怎样想的?

4、练习四

课堂小结 师:说说你今天的收获。

师:先将其中一个加数拆成两个数,然后和另一 个加数凑成十。再进行计算就简单了。

课后习题

五、课后作业:

1、练习册P27

第二篇:《进位加法》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进位加法

主备人:刘长荣

第二课时 进位加法

教学内容:

课本P11---P12例3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的交流,发现100以内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多种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性。

2、能选择合理的算法,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3、能运用数学知识尝试解决问题。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教学重点:

1、通过学生的交流,发现100以内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多种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性。

2、能选择合理的算法,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进位的方法。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出示课件)

1、出示第8页主题图。问:二(1)班和二(3)班能合乘一辆车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情景图,从而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激发解决问题的兴趣。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1.教学例3。

独立思考,小组讨论交流。

2.汇报各自的计算方法。

3.小结。今天学的内容有什么特点?你能给这种算式取个名字吗?板书课题:进位加法。

4.列竖式计算。学生汇报,并说明计算方法。

5.总结算法。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指名汇报,引导学生总结: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也可以从十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设计意图]:在尝试、交流中掌握计算方法初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理解算理。

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1、完成P11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交流想法。学生汇报并说明算法。

2、完成P12做一做交流观察到的信息。学生汇报。

3、完成P13第4题教师巡视、指导。指名汇报、订正,指两道题说说计算方法。[设计意图]: 通过练习学生能更为熟练地掌握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教师引导梳理。

五、随堂练习

2015年9月28日

第三篇:进位加法教案

进位加法

(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5~66页例1及相关内容。教学目标:

1.经历探究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计算方法的全过程,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算理,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体会所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价值,从中获得价值体验。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笔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竖式笔算方法。教学难点:

理解进位加法“满10进1”的算理。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我能行:口算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美丽的气球,你们想见见吗?(生:想)别着急,答对了,下一个气球才能出现噢!请看 9+5= 8+6=7+4= 30+20= 80-10=

师:同学们真棒,你们的口算能力真不错老师还想考考你们的竖式计算。

2.我能行:竖式计算(出示课件)

谁能把你的计算过程和我们分享一下吗?抽生上台板书 师:看来同学们对以前学过的知识掌握的真牢固!

二、情境教学

1.课件出示情景图: 师:看孩子们表现的这么棒,老师就讲一个故事给你们听吧!想听吗?

上周末,小红和小明去公园游玩,他们来到了车站。发现车站里有很多货车和客车,这时小明说:“这里的车真多呀!我来数数货车,你来数数客车吧”过了一会,小明说有27辆货车,小红说有2辆客车,此时,小明问了小红这样一个问题,“一共有多少辆车?”这个问题把小红难住了,同学们你们能帮帮小红吗? 生:能

师:你们打算用什么法解决,怎样列算式? 生:用加法,27+2=29(辆)

师:怎样列竖式?(注意:在计算加法·减法时,相同数位上的数要对齐)老师边说边写,2写在哪儿?为什么要写在5的下面?生:因为数位要对齐。

师:谁再来说一说写竖式时要注意什么?生:…… 师板书:相同数位对齐

2.课件出示情景图例1(1)师:看同学这么快就帮小红解决了这个问题,老师也想请同学们帮老师解决一个问题。出示情景图例1 引导学生说出:求一共有多少辆车就是要把客车的辆数和货车的辆数合起来。并列出算式27+8=(辆)

(2)师:现在我们已经将算式列出来了,那这个算式怎么计算呢?让我们和同桌一起动动小手,让小棒朋友帮助我们。首先我们要摆出多少根小棒,请你们左边的同学摆出27根小棒。(师:这位孩子的速度真快。嗯!那位孩子的小手真巧)那请右手边的孩子摆出8根小棒。

师:现在请同桌的孩子一起动手移一移,算一算25+8=?(怎么算怎么移?摆完了的同桌互相说说自己的想法)(3)请生上台展示

生1:从8根中拿出5根凑成10……

生2:从25根中拿2根和8根凑成10……

(4)师用ppt再演示一遍。引导学生回答出:先拿出2捆零7根小棒,再拿出8根小棒合在一起,零的7根小棒加上8根小棒等于15根小棒,满十了,我又可以把它捆成1捆。新捆好的一捆和原来的两捆合起来就是3捆,也就是30。然后再加上剩下的5根就是35。所以27+8=35……

(注意: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一)

师:现在我来比赛一下,看哪位孩子把小棒放在书桌左上角,又快又整齐。3.竖式计算

师:如果我们不用小棒帮忙,怎样计算呢? 生1:口算

生2:竖式计算

师:那我们现在就试试,再列竖式的时候应该要注意什么?再列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什么问题?来教教老师写8的时候应该写再哪儿呀?那5加8等于13,13怎么写呢?(13,3写在个位上,1,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师:我们写数时。应该注意什么? 生: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一。

师:那再这两道竖式计算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不一样的? 生:第一个个位相加没有满十,第二个个位相加满十,要向十位进一。师:它们之间的区别就是满十进一(师板书满十进一)这就是我们今天学的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

4.试一试

33+8=25+9= 生上黑板用竖式计算 5.歌曲

利用两只老虎的音调来唱进位加法的儿歌,帮助孩子学习进位加法。

三、随堂练习师:儿歌同学们已经记住了吗?现在老师要带你们进入我们的智慧城堡去闯关,你们敢接受智慧精灵的挑战吗? 生:敢

课件出示相应习题

师:好,请看第一关:小法官。师:现在请看第二关:找车厢。

师:同学们今天的表现真棒,请看第三关:小熊的烦恼。

四、全课小结

师: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了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当个位和个位相加,满十时要向十位进一,十位相加时,要加上进的数。恭喜同学们闯关成功,进入我们美丽的城堡。)

六、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

相同数位对齐满十进一

27+2=29

27+8=35

十个十个

7 +

+ 18 2

5

第四篇:进位加法教案

《进位加法》教案

孙达蕾

课题:领饮料

——进位加法 课型:新授

课时:1课时

一、教材简析:

这副图呈现了运动会操场一角“分发饮料”的情境。进一步学习运用20以内进位加法解决实际问题。该图的主要意图是借助“运动会分发饮料”这种现实情境,引导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同时,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体验数学的价值,从而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

1、基础目标:

进一步学习20以内数进位加法计算方法。能够进行熟练口算。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运用加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道德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小组合作中,与其他同学合作。重点、难点:

20以内数进位加法口算

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三、教具使用:

教学挂图

小黑板

学具盒

四、教法、学法指导:

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进行讨论,从而解决问题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开火车口算

9+8

9+6

9+7

8+6

9+9

8+8

7+6

7+7

9+3

8+5

9+4

7+5(二)、新授:

1、师:同学们,上节课咱们看到了有许多小朋友报名参加运动会。他们进行比赛,到了休息的时间了,小组长来到服务组领饮料,看看有哪些饮料。

生:有矿泉水、雪碧、可

师:你能不能看懂他们在说些什么?

生:有能力的学生说一说图中的意思

师:我们现在来看图讲故事,在小组里面说一说。

生:小组活动。理清情境图中所包含的各种信息。

一组:8瓶矿泉水,7瓶可乐

二组:3瓶雪碧,4瓶可乐

三祖:9瓶雪碧,5瓶矿泉水

2、师:二组一共要多少瓶饮料?

生:7瓶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3+4=7

4+3=7

师:大家真聪明,这么快就解决了问题。那么,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一组一共要多少瓶饮料?

师:哦,一组一共要多少瓶饮料?你能解决吗?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解决问题)

生:8+7=15

师:说一说你们是怎么样算出来的

生:7可以分成2和5,8+2=10,10+5=15

8+8=16,16-1=15

……

师:同学们的想法真多,还可以怎样列式?

生:7+8=15 师:你是怎样算出来的?跟同位互相说一说

生:„„

3、师: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三组一共需要领多少瓶饮料?

师: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小组里面互相说一说 生:小组讨论,汇报交流

4、师:我们知道了每个小组要去领多少饮料,那么你知不知道他们一共要多少瓶矿泉水?

生:我看到了1组领8瓶矿泉水,2组没要矿泉水3组要5瓶矿泉水。可以8+5=13

师:你说的真好,其他同学明白吗?我们要看好了那哪些组要什么样的饮料。不要分错了。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一共要多少瓶雪碧?

一共要多少瓶可乐?„„

(小组讨论,汇报交流)

(三)、小结:

给小朋友分饮料,你都分对了吗?以后我们碰到这种问题你能解决吗?今天同学们有很多想法,积极动脑很好。以后我们继续努力。

六、板书设计:

分 饮 料

8+7=15(瓶)

挂图

8+3=13(瓶)

《退位减法》教案

孙达蕾 课题:投沙包比赛

——退位减法

课型:新授

课时:1课时

一、教材简析:

本幅图表现小朋友正在进行投沙包比赛的情境图。该图有两个意图:一是引导教师组织参与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主动体验中学习知识;二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通过探索交流解决问题,逐步提高学生独立学习的自觉性。

二、教学目标:

1、基础目标:

学生学习20以内数退位减法计算方法 能够熟练进行20以内数退位减法。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根据信息图用减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道德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重点、难点:

学生学习20以内数退位减法计算方法

培养学生根据信息图用减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具使用:

教学挂图

学具盒

四、教法、学法指导:

学生讨论交流,理解信息图的图意,根据已有经验解决问题,在动手操作中突破难点,体会算法。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

师:看看小朋友在干什么?

生:投沙包 师:这个游戏怎么玩? 生:小组讨论

生:一共玩2分钟。到了点看看谁投中的多,谁就赢了 为学生看图整理信息打下基础(二)、新授:

1、师:小朋友说了些什么? 师:那么谁赢了? 生:我可以算一算 师:怎么样来算?

生:算一算每个小朋友投中几个就知道了

2、师:我们看看1号运动员投中了几个?

生:投了16个,9个没中

师:可以用什么方法计算?

生:减法

师:小组讨论,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讨论,教师指导)

生:16-9=7(个)

把9分成3和6,16-6=10

10-3=7 9+7=16

16-9=7

师:大家的想法很多,你更喜欢哪种算法?

3、师:那么其他运动员投中了多少个呢?

生:他们投了几个,减去掉在外面的就知道他们投中了多少

师:大家说得真好,我们小组把他们分出名次来,每个同学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怎样算的。学生小组交流讨论 教师巡视

4、生:2号运动员11-3=8(个)10-3=7,7+1=8

8+3=11

11-3=8

3号运动员12-6=6(个)师:谁赢了? 生:2号运动员

师: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提问并解决

(三)、小结:

今天我们解决的问题用的什么方法?(减法)。这次的减法跟以前有什么不一样?这叫作退位减。你学会了吗?

六、板书设计:

退 位 减

16-9=7

挂图

11-3=8

12-6=6

第五篇:不进位加法 教学设计

《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教学设计

两家子中心小学 霍丽霞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课本P11---P12例1 教学目标:

1、联系已有的知识,让学生经历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加法)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能正确的进行口算。

2、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与他人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数位的概念,正确掌握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数位的概念,认识到相同数位相加。

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演示法、谈话法等。

教具:口算卡片,小黑板,捆扎好的练习本,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听算。

5+20= 30+6= 60+3= 5+40= 50+20=

30+60= 60+30= 50+40= 3+50= 40+10=

(二)、谈话导入

1、老师:假如我们班一起去参观博物馆。问:我们班学生多少人?答:67人

语文老师和数学老师一共多少人? 答:2人 合作探究:

2、根据这些信息大家能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你会列式吗? 小组讨论一下。

3、如果不会算,可以摆小棒,拨珠,想一想,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计算,看谁的方法好。

(三)、小组讨论、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1、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组织教学例1。

2、学生说想法及理由。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计算方法。

3、先尝试写竖式,再讨论总结列竖式应注意的问题。

4、完成P12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计算方法。

5、总结算法:计算时要注意,个位上的数要加在个位上,整十要加在十位上,先从个位算起!

(四)、练习,实践应用

1、堂上练习

2、黑板做题

3、评讲巩固

(五)、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又学会了什么?教师引导梳理

(六)、随堂练习

下载12. 进位加法 教学设计 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12. 进位加法 教学设计 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不进位加法教学设计

    《不进位加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课本P12---P13例1、例2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下,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

    不进位加法教学设计

    不进位加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计算百以内加法的经验,探索并理解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能用竖式计算和在100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并会用“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算......

    100以内进位加法教学设计

    100以内进位加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算理。 2.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重难点:理解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不进位加法》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不进位加法 主备人:刘长荣 第一课时 不进位加法 教学内容: 课本P8---P10例1、例2 教学目标: 1.具体情境下,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2.......

    珠算进位加法-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一)使学生初步学会“满十破五进一”的拨珠方法。(二)初步掌握“满十破五进一”的拨珠规律,正确进行计算。(三)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让学生掌握“满十破......

    进位加法

    《进位加法》教学设计 ------梁爽 教学内容:教材65页例1,教材66页课堂活动第1题,练习十三1、2题 教学目的: 1、探索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 2、学会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和竖式计算......

    连续进位加法教案

    连续进位加法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领会算法的多样化。 过程与方法:培养独立思考、处方探究和合作交......

    连续进位加法教案

    连续进位加法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万以内加减法(二)》,第一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连续进位加”的内容。课本P15~P17。 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在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