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认识厘米__用厘米量》名师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2 23:21: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1课时《认识厘米__用厘米量》名师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1课时《认识厘米__用厘米量》名师教学设计》。

第一篇:第1课时《认识厘米__用厘米量》名师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认识厘米 用厘米量 中原区伊河路小学 褚瑞婕

一、学习目标

(一)学习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2~3页例

1、例

2、例3的相关内容及相关的做一做,练习一的第1、2题。

“认识厘米”是“图形与几何”这一部分的课程内容。《课程标准》要求:在教学中,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发现知识,形成技能。

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长、短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但不一定能进行量化比较。本节课作为长度单位这一单元教学的开始,首先,教材展示了很久以前人们用身体某部位作为长度单位量的过程,并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其次,适时引入刻度尺,并借助厘米刻度尺认识“厘米”这一长度单位,通过看、量等学习活动形成1厘米的长度表象。最后,揭示了用厘米刻度尺测量长度的方法,体会测量的本质——数出“单位长度”的个数。本节课的学习,对之后的“认识米”及其他长度单位的认识积累了一定的测量活动经验,更对体会测量的本质开始了理性的思维探索。

(二)核心能力

“认识厘米,用厘米量”这节课,通过建立1厘米长度的表象,培养了学生的估测能力和空间观念;用刻度尺、身体部位测量的活动,积累了测量活动经验,培养了学生初步掌握用刻度尺测量的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

(三)学习目标

1.在了解长度单位产生的过程中,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借助刻度尺,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形成1厘米实际长度的表象,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3.在测量的过程中,会用尺量物体的长度(整厘米),会初步地估计物体的长度。

(四)学习重点 建立1厘米的长度表象,学会用尺子量物体的方法。

(五)学习难点 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六)配套资源

实施资源:第1课时《认识厘米 用厘米量》名师教学课件、《认识厘米 用厘米量》随堂小测,《认识厘米 用厘米量》课时作业、刻度尺、答题卡等。

二、学习设计

(一)课前设计 1.预习任务

(1)古代,人们常用身体的某一部分的长度作为工具来测量物体的长度。他们会把什么作为测量的工具?看一看教科书第2页,去寻找答案吧!

2.练习。(1)说一说。

1()

1()

1()

(2)试一试,填一填。数学书长约(你的跳绳长约(你的房间长约((二)课堂设计 1.导入

(教师出示两支铅笔,一支长一些,一支短一些)师:你知道哪根长吗?怎样想的?

师:我们可以看出来或用比一比的方法知道谁长谁短。可是这两支铅笔到底有多长,就需要量一量长度了。

【设计意图:在导入环节,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从比长短出发,总结比长)拃(zhǎ)。)庹(tuǒ)。)步。短的一些方法,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提出想知道铅笔有多长,需要量出它们的长度,产生学习的必要性,引出本节的学习内容。】

2.问题探究

(1)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课件出示右图)师: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师:这是古代人用自己两臂伸开的长度在测量大石头的宽度。(课件出示下图)

师:你知道古代的人们最早用什么方法来测量的吗?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师:古代的人们选用自己身体的一部分长度作为测量工具,用这个工具的长度作为标准来测量其它物体的长度。我们也来试一试吧。(分别介绍并示范一庹、一拃、一脚)

活动1:用拃量课桌的长。全班汇报

师:大家都用拃作单位量,量的都是课桌长,为什么量的结果不一样呢? 师:有没有什么好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呢?(2)认识厘米

师:为了保证测量结果是一样的,需要统一长度单位。为了准确、方便地表示物体的长度,人们发明了测量长度的工具——尺子。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种尺子——厘米尺,请拿出你的厘米尺,看一看,并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课件出示放大的厘米尺,并指导学生认识厘米尺。①刻度线

师:这一条一条的竖线就是刻度线。②数 师:还记得吗?0在尺子上表示起点,测量时要从这里开始。其他的数是尺子上的刻度,表示从0到这个数之间有几个长度单位,如从0到1表示一个长度单位。从0到3呢?每两个刻度之间的间隔是一样大的。

③标注“厘米”或“cm”

师:厘米尺上的文字“厘米”表示尺上的一个大格的长度是1厘米。“厘米”是一个长度单位,可以用英文字母表示为“cm”。

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厘米”这个国际上通用的统一的长度单位。你能在你的厘米尺上找出1厘米吗?

师:谁能用一句话完整地说一说1厘米在哪里吗? 师:每相邻两个数字之间的距离都是1厘米。

①同桌以厘米尺上的1厘米为标准,互相比一比、看一看1厘米的长度。②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的长度,睁开眼睛再比一比1厘米有多长。③找一找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课件出示下图:

师:你们食指宽大约1厘米,田字格宽大约是1厘米,图钉长大约是1厘米。(3)用厘米量

师:我们认识了厘米尺,也认识了“厘米”这个长度单位,那怎样用尺子来量物体的长度呢?(课件出示测量纸条)同桌讨论。

师:把尺子的刻度0对准纸条的左端,看右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大家看,这样量可以吗?

教师课件出示其他测量:

①把纸条的左端对准尺子的最左端,看右端的刻度。

②把纸条的左端对准刻度1,看右端对准刻度6,6-1=5(厘米)师: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把物体的一端对准刻度0,看另一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也可以一端对准其他刻度,看另一端对着的刻度,两个刻度相减,得到的差就是物体的长度。

师:请用你的尺子测量一下数学书的宽。

师:如果尺子上只能看到下面3个刻度,你能用它量出2厘米吗?

师:可直接量出4厘米和6厘米,还可以把刻度4作为起点,6-4=2,量出2厘米的长度。

师出示刻度完整的尺子,用数一数的方法验证刻度4到6是2厘米。

【设计意图:介绍古人测量物体的方法,并通过动手测量,引发认知冲突,让学生亲身体会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再通过观察、比较、量一量、想一想、比一比等丰富的活动,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长度表象,让学生在亲身经历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中掌握测量物体的方法。】

(4)巩固练习

①课本第4页做一做:看一看,铅笔长()厘米。你是怎样想的? ②想一想,纸条长()厘米。你是怎样想的? ③课本第8页练习一第1、2题。

师:估出图中的曲别针、火柴棒各有几厘米长,再量一量。

师:你们知道自己身体上的一些数据吗?照样子,量一量自己的手掌宽、一拃长、一步长,把数据记录在书上。

3.课堂总结

师:今天我们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师:今天我们一起通过测量活动,明白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认识了厘米刻度尺,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知道了1厘米有多长。还学会了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三)课时作业 1.填一填。同样用步长测量教室的长,老师的测量结果是15步,学生的测量结果是20步,这是因为长度单位(【答案】不相同,统一。

【解析】考查目标1。因为老师的一步和学生的一步长度不一样,所以测量结果也不一样。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选一选。

1)长度是1厘米的物体是(①食指的长 【答案】②

【解析】考查目标2。①是食指的长,比1厘米长,食指的宽大约1厘米。③是课桌的长,比1厘米长得多。检测目标2的达成。

2)下面()是错误的测量方法,()是正确的测量方法。)。

③课桌的长)。需要()长度单位。

②图钉的长

【答案】(②和③)

(①)

【解析】考查目标3。②被测物体没有放正,需要紧贴尺子。③从尺子的边开始量,应从刻度线0开始测量。

3.找到一节5号电池,估一估它的长度,再量一量。

估计:(测量:(【答案】略。

【解析】考查目标3。利用建立的1厘米的单位长度观念,结合生活中的实际物体进行估计,既可以检测单位长度的建立,还可以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厘米)厘米

第二篇:第1课时认识厘米和用厘米量

长度单位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2.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等于100厘米。

3.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4.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并能依据估量的长度合理选取长度单位。

5.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重点难点】

1.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认识线段。2.建立长度观念,会选取合适的长度单位,会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指导】

1.注意让学生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统一长度单位,教材是从两种情况来说明的,教学时,教师根据实际情况,从一种情况来说明也是可以的。如只让学生用“拃”作计量单位去测量同一长度,来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但不论哪一种情况,都确实要让学生通过切身体会来感受统一长度单位。

2.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形成厘米和米的正确表象。认识长度单位,不仅要让学生知道一些单位名称和单位之间的进率,更重要的是了解每一个长度单位的实际长度,能够在实际中应用。

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学时应注意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摸一摸、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了解1厘米、1米大致有多长,从而初步建立起厘米和米的长度表象,加深对抽象概念的理解。

3.把握好线段的教学要求。

过去线段是从“线段是直线上两点间的一段”来教学的,现在教材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改编了教材。因此教学线段时,不应再从线段与直线的关系来教学,而应采取直接描述的方式。如果教师要补充线段的练习,尽量不要将直线与线段进行对比。

4.注意让学生先估量物体的长度,再来选取合适的单位。教学时可先让学生比较量较长物体长度和较短物体长度时所用的单位有什么不同,再通过实际活动让学生感受选取正确测量单位的必要性,并能够根据测量对象正确选择长度单位。

【课时安排】建议共分5课时:

第1课时认识厘米和用厘米量……………………1课时 第2课时认识米和用米量…………………………1课时 第3课时认识线段和量画线段……………………1课时 第4课时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1课时 第5课时练习课……………………………………1课时 【知识结构】

第1课时

认识厘米和用厘米量

【教学内容】

教材第2、3页的内容及第8页练习一的第1、2题。【教学目标】

1.通过量一量,认识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体会1厘米的实际长度。

2.学会用厘米作单位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3.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测物体长度的意识。4.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重点难点】

1.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

2.体验1厘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厘米有多长。【教学准备】

刻度尺,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若干个),纸条,图钉。

【情景导入】

今天是我们新学期的第一课,大家也都有了新课桌,就让我们来量量新课桌有多长吧!

以前人们常用“拃(zhǎ)”作为测量单位,张开大拇指和中指两端的距离就是一拃,大家跟老师一起来量吧,老师量的有3拃长,同学们呢?(5拃长)量的都是课桌长,为什么我们量的结果不一样呢?

对!有的人的一拃长些,有的人的一拃短些,这就需要有统一的长度单位。这节课我们就学习用厘米作单位来量长度。(板书课题)

【进行新课】 认识厘米

(1)认识刻度尺

提问:拿出直尺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汇报。引导小结:

①有数,按顺序读一读。问:最左端是几?尺子上的零表示什么?叫零刻度。

②有线,有长有短,叫刻度线。

③有字母“cm”,表示厘米,厘米是一种常用的长度单位。(2)认识1厘米

师:下面我们来认识1厘米,1厘米有多长呢? 课件演示直尺从0刻度到刻度1的距离就是1厘米。让学生明白尺子上从0刻度到刻度1之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提问:请同学们在你的尺子上找出1厘米,看看还有哪段长是1厘米。

学生活动:在尺子上找出1厘米。学生汇报,师生共同交流。

小结:尺子上每相邻的两条长刻度线之间的一大格的长度都是1厘米。

(3)感受1厘米

师:我们知道1厘米在尺子上有这么长,请同学们找一找我们的身边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的。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找身边1厘米长的物体。学生汇报,师生共同交流。

师:你们能一下子找到这么多长大约1厘米的物体,真不错。如果让你用手势表示1厘米大约有多长,你会吗? 学生用手势汇报。

教师介绍并示范用手势比划1厘米长度的方法:伸出左手食指,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掐着左手食指的宽,再抽出左手的食指,右手拇指和食指之间的距离大约就是1厘米。

师:小朋友们,你现在知道1厘米有多长了吗?拿出你的手指放在直尺上量一量,看看你的哪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再用两个手指在尺子上比一比1厘米有多长,看着两指之间的距离,把它记在脑子里。

(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4)认识几厘米

师:我们知道1厘米有多长,那么4厘米又有多长呢? 课件演示:从刻度0到刻度4的长就是4厘米。

提问:(1)4厘米有几大格?5厘米有几大格?8厘米呢?(2)你还能在尺子上找到更多的4厘米的长度吗? 学生活动:在尺子上找出4厘米的长度。学生汇报,师生共同交流。小结:在尺子上几厘米就是几大格。用厘米量(1)估一估

学生活动:每组发一张5厘米长的彩色纸条,用手指比一比,估一估,这张纸条大约有多长?

汇报结果。

问题:这张纸条到底有多长呢?请大家用尺子去量一量。

(2)量一量

学生活动:动手测量出纸条的长度。汇报:测量的方法和测量的结果。讨论:哪种测量的方法最好。

课件演示最好的测量方法:测量时,物体的左端对准0刻度,物体的右端对准数字几,它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学生合作再测量一次。

(3)量一量下面的物体的长度约是几厘米。数学书的长、宽,铅笔的长,橡皮的长、宽。【课堂作业】

1.看一看,铅笔长厘米。(教科书第4页的“做一做”。)

2.辨一辨:这样测量蜡笔的长度对不对,为什么?(课件出示)

答案:1.8 2.小明测量蜡笔的长度对。【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各种方法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和用厘米测量,还运用刚学会的知识去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希望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多发现问题,多思考问题,并用学过的知识去解决问题,这样你们就会变得更聪明、更能干。

【课后作业】

1.教材第8页练习一的第1、2题。

2.完成《创优作业100分》中本课时的练习。

第1课时认识厘米和用厘米量 认识厘米

用厘米尺量

刻度尺

用厘米尺量的方法 每1大格都是1厘米 几大格长度就是几厘米

1.学生已经知道1厘米的实际长度,基本掌握了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2.在认识厘米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拿出尺子,帮助学生认识尺子上的刻度及实际长度。然后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3.认识1厘米的时候,教师介绍0→1是1厘米,这里学生的学习很顺利,进而转入1→2是几厘米的学习。这时学生的认识还停留在以0为起点的认识水平,因此当教师问1→2是几厘米的时候,学生很自然说是2厘米。这时教师应该强化起点,引导学生看清楚1→2的起点是1,而不是0,这样学生就会顺利说出1→2也是1厘米,从而不会出现误解。

没有0刻度怎么办

数学课上,山羊老师让同学们用直尺量一量身边的物体。小兔拿出尺子一看,傻眼了!原来他的尺断了。这可怎么办呢?小兔急得直掉眼泪。同桌小熊见了,对小兔说:“不要急,我有办法!”只见他拿起笔,把小兔尺子上的3改为0,4 改为1,5改为2……。这被后桌的小猴全看在眼里,他眨了眨眼后说:别改了,看我的,说着拿出一把小刀,先把小刀的左端对准刻度“3”,右端正好对着刻度“6”。小兔看了,立刻说:“这把小刀是6厘米。”小猴摇了摇头说:“你再仔细看看!”

小兔伸出手指数了数,恍然大悟:“应该是3厘米!”

小猴说:“这就对了!当不以„0‟刻度为起点测量时,要用物体末端对准的刻度减去起始端对准的刻度,即6-3=3(厘米)。”

第三篇:第1课时 认识厘米 用厘米量

第1单元

长度单位

第1课时

认识厘米

用厘米量

【学习内容】:

课本P2-3,例1、2、3

【学习目标】:

1.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用身体作计量单位去测量同一长度,来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3.认识尺子并知道尺子的作用,能用尺子进行正确地测量物体。(限整厘米)

4.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了解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学习重点、难点】:

认识厘米,并学会用厘米测量。

【学习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谈话:古时候人们是怎样测量物体的长度呢?

学生发挥想象,各抒己见。

[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的熟悉的事物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组织活动,体验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组织学生用身体作标准量同一长度。

1.教师先明确活动的方法。

2.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汇报。

得出:因为每个人的手不同,所以量的结果不同。因此,有必要用一个统一的长度来测量物体。

三、认识尺子

1、为了准确、方便地表示物体的长度,人们发明了带有刻度的尺子。

2、介绍认识尺子。

为了便于交流,尺子上的刻度作了统一规定。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尺来量。

[设计意图]:介绍认识尺子提高学生的知识面,为下面的学习作准备。

四、操作活动,建立表象

(一)、认识厘米

1、投影出示厘米尺,师生一起观察厘米尺子:在尺子上用不同的颜色标出1厘米的长度,说明前面正方体的一边正好是1厘米。

2、让学生量图钉的长度。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师:“请小朋友拿出自己的尺子,量一量图钉大约有多少长。”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得出一个图钉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长。

3、教师明确量的正确方法:图钉的一端对准尺子的0刻度,在看另一端对着几。

4、请小朋友量一量自己的手指,看哪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

学生活动,同桌交流。

5、巩固1厘米的表象。

请小朋友用手势比划1厘米的长度。

闭上眼睛想1厘米的长度等。

6、想想在自己的周围,生活中有哪些事物也是大约1厘米长的?让学生去找大约1厘米长的物体。帮助学生形成1厘米的鲜明表象。

(二)、用厘米量

1.我们已经知道了量的方法,也对1厘米有了初步的表象,下面我们就来量一量物体的长度。

请小朋友用手中的尺子量一量老师为你们准备的纸条。注意测量的方法要正确。

2.学生测量纸条。教师巡视,加强个别指导。

3.交流反馈。教师再次强调测量的正确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表象,亲身经历学习数学知识。

五、巩固深化,实践应用。

1、请学生随意拿出自己的一枝铅笔,量一量你的铅笔有多长。量好后同桌交流检查。

2、4人小组合作,每人分别量出3厘米、5厘米、7厘米、10厘米……给大家看。教师个别指导。

3、学生自己选择身边的物品量一量,如一支新铅笔的长,数学本子的长,橡皮的长等。

[设计意图]:学生在各种实践活动中进一步巩固1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建立1厘米的表象。

第四篇:认识厘米用厘米量教学设计(本站推荐)

《认识厘米

用厘米量》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课本1页至第3页例

1、例2及相应的“做一做”题;练习一中的第1至第3题。

二、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知道1厘米实际长度,初步学会用学生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2、在实际测量与交流,了解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初步体会测量单位的必要性。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能力及估测意识。

4、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初步培养合作意识。

三、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知道1厘米实际长度,初步学会用学生尺量物体度的方法。

四、教学难点:

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

五、教具准备:

米尺、学生尺、长短两枝不同的铅笔、宽1厘米白纸条若干条、硬币、回形针、棱长1厘米的正方形等。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测量物体的长度需要统一测量标准,现在我来考考大家。” 学生看课件填空。

在日常生活中像这样用小正方形作为标准来测量物体的长度比较麻烦。出示课件:“在日常生活中,为了准确、方便而又统一地测量物体的长度,人们发明了带有刻度的尺子。”

2、小朋友们拿出直尺,仔细观察直尺上都有些什么? 生:数字、刻度、cm等 课件展示数字、刻度、cm。师:“cm表示什么意思?” 生:厘米。

师:厘米用字母表示就是cm,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比较小但是很重要的长度单位厘米。(板书课题认识厘米,用厘米量)

二、探究新知:

1、我们刚才发现尺子上有很多数字,最小最重要的那个是谁?(0)0在这里表示什么?(起点,测量的时候从它开始量起,0所对应的那条刻度我们称它为0刻度)2、1厘米究竟有多长?0刻度和刻度1之间的长度为1厘米。小朋友在尺子上仔细找找还有从哪儿到哪儿的长度是1厘米。

小结:在尺子上,每相邻两个数之间的一大格的长度为1厘米。

3、认识2厘米、3厘米、4厘米等。

4、用手比划一下1厘米有多长?

5、找一找:生活中那些物体的长度大约为1厘米?

6、课件演示测量图钉、食指的宽和铅笔的长。先让学生猜一猜,在测量。

小结:先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刻度几,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7、学生自己动手测量小棒的长度、作业本的宽度。

8、辨一辨,这样测量铅笔的长度对不对?

9、尺子断了,还可以测量吗? 课件演示。

三、全课总结:今天,我们认识了表示长度的单位:厘米,知道了1厘米大约有我们的一个手指的宽度,还学会了用尺子量图钉、量手指、量铅笔.把“0”刻度 2 对准物体的一端,然后看另一端是几,就量出了物体的长度.

第五篇:《认识厘米,用厘米量》教案

《认识厘米,用厘米量》教案

课题

长度单位 厘米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在活动中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在测量活动中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形成相应的长度观念。

2.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实际长度表象,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和能力。

3.在活动中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增强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愿,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1.了解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会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

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尺子、小棒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案

一、导入

师:这个故事发生在小人国和巨人国两个国家之间。有一天,小人国和巨人国的人见面了,小人国的人说:我们那里有棵树特别高,有100个人那么高,巨人国的人一听,怎么会有这么高的树,就很想去看看,结果去了发现,这棵树只有巨人那么高。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会这样呢?

引导学生发现在描述一个物品的长度时,不同的标准会有不同的结果。

二、新授

环节一:通过活动发现统一测量单位的重要性,并认识“厘米”

1.师:同学们,你们说非常好,巨人想考考你们:你们能用自己的方法说一说数学书有多宽吗?(教师示范对应边)

2.对比发现矛盾:没有统一的长度的单位无法准确的描述物体的长度。

3.引出:如果要准确描述一个物品的长度,就要有一个统一的长度单位。

4.从而引出今天的课题“长度单位 厘米”

5.学写“厘”字,并了解厘米可以用字母“cm”表示。

环节二:认识1厘米,并拓展到“几厘米”

1.猜一猜1厘米有多长。

2.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帮助总结:从数字0到数字1之间的一个大格就是1厘米。

3.寻找生活中长度大约是“1厘米”的物品。

特别说明我们的一根食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

4.直尺上的0—2是几厘米?0—3呢?0—4呢?

直尺上的3—6厘米有多长呢?4—8呢?2—5呢?

5.引导学生发现:有几个大格就是几厘米。

环节三:学会用直尺量物品的长度

1.猜一猜小棒的长度。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提问:怎么样才能知道他们谁说的是对的呢?

用直尺量。

2.怎样量

(1)请学生尝试自己量一量小棒的长度,并说一说你是怎样量的。

(2)教师引导并提问同学:为什么要从0刻度开始量?

(3)教师帮助学生总结测量方法:

第一步:小棒的一端要对准直尺的0刻度线

第二步:观察小棒的另一端对着几

(4)完成练习单第一题,并说说为什么。

环节四:通过练习巩固。

(1)完成作业单第二题,看看谁量的又快又准

(2)完成作业单第三题

三、课堂总结

师:请你们在下课后估一估身边物品的长度,然后量一量,看看你估的对不对。

教学板书

长度单位

厘米 cm

下载第1课时《认识厘米__用厘米量》名师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1课时《认识厘米__用厘米量》名师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认识厘米用厘米量教案

    认识厘米用厘米量教案 认识厘米用厘米量教案1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 通过量一量,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体会1厘米的实际长度。(2) 学会用直尺测量较短物体的长......

    认识厘米,用厘米量教案

    认识厘米,用厘米量教材来源: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 教学内容来源: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的第二节内容“认识厘米、用厘米量......

    认识厘米,用厘米量教案

    教学内容:认识厘米 用厘米量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问题,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在测量活动中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形成相应的长度观念。 2.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

    认识厘米、用厘米量教案

    教学目标(一)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二)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限整厘米数)(三)培养学生观察及动手操作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

    认识厘米用厘米量教学反思

    《认识厘米 用厘米量》教学反思 黄龙中心小学:张杰 我在教学 这部分知识时,考虑到学生初次接触,因此教学重点是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使学生建立起单位长度的观念。在教学本......

    《认识厘米 用厘米量》教学反思

    《认识厘米用厘米量》教学反思 这是我任教数学的第二年,在这个学期里,每一节课我都努力做到认真对待,课前踏踏实实备课,课后对课堂上的得与失进行反思。上完《认识厘米 用厘米量......

    《厘米》教学设计(第1课时)

    认识厘米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3页例1、例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问题,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在测量活动中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形成相......

    认识厘米-用厘米量教案五篇

    认识厘米,用厘米量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2.3页 教学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建立1厘米的表象,初步学会用尺子量物体长度的方法(限整厘米)。 2、初步体会测量单位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