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蜜蜂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
《蜜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初读课文,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实验内容及过程。
2、过程与方法:
(1)、给学生足够时间读课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2)、抓住关键词语感受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及作者的精神品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教育学生要多观察、多思考、多实践。
教学重难点:弄清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么做的,结论又是怎样得出的。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认识一种大家都很熟悉的昆虫(板书课题:蜜蜂)关于蜜蜂你了解些什么呢?蜜蜂除了会采蜜、酿蜜、传粉外,还有什么本领呢?
师:你们知道的可真不少。老师还听说蜜蜂有辨别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她总能回到原处。你相信吗?对于听说的东西,我们最好还是要想办法求证一下。法国生物学家法布尔就为了证实这个听说,做了一个实验。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他做的实验。
二、初读感知课文内容。
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正确,读通顺。
(1)请你们默读课文,遇到生字新词圈起来,多读几遍。(2)同桌互相听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词,指名读。
(2)指名分段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你认为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3、指名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作者是怎样的一个人.4、教师出示法布尔的资料,介绍法布尔。
三、学生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2)同桌相互交流知道了什么。
过渡:同学们,你们有兴趣跟着作者一起去做这个试验吗?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2)谁想当小小讲解员,说说“我”的试验是怎么做的。◆先说给同桌听听。
◆再请两三名学生说给全班同学听。
(3)说说在这个试验中,哪些做法是不可少的,为什么呢?
(4)朗读“这时候„„几乎要触到地面”这句话,假如你当时看到这种情景会怎样想?
四、课堂练习
1、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开火车读生字“论、试、验、袋、证、概、减、阻”,并指名组词。
(2)学生交流识记生字方法和写字的经验。(3)学生书写
(4)抄写本课词语表中列出的词语。
五、总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作者,也了解了作者所作的实验。下节课,我们将深入了解这位伟大的昆虫学家。
六、布置作业:
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第二篇:三年级语文上册蜜蜂教学设计
三年级语文上册《蜜蜂》教学设计
马文勇
一、学习目标
1、认识“试、验、证”等10年生字。会写“论、试、验”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无论、试验、纸袋”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
3、理解课文内容,经历探究蜜蜂辨别方向能力的试验过程,激发学生动手探究自然奥秘的兴趣。
4、通过查资料,进一步了解有关蜜蜂的知识。
二、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
2、理解课文内容,经历探究蜜蜂辨别方向能力的试验过程,激发学生动手探究自然奥秘的兴趣。
三、教学准备
1、生字词卡片
2、师生共同搜集有关蜜蜂的资料。
四、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交流资料,激趣导入
1、教师引述。上堂课我们领略了植物王国的奇妙,这堂课我们将走进昆虫世界。想探究一下昆虫世界的奥秘吗?
2、板书课题。今天要探究的对象是蜜蜂。对于蜜蜂,你知道些什么吗?除了采蜜外,还有什么本领?(做向导、辨认方向)
3、把自己从书上或网上查到的资料与大家交流分享。
今天我们跟随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一块来探索蜜蜂到底有无辨认方向的能力的秘密。你们愿意吗?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注意有生字的地方,把字音读正确。想想课文讲了作者做了一项什么试验?
2、学生读课文。
3、学习生字词。
(1)出示本课生字,指生当小老师读。(2)去掉拼音带词读。
(3)分析生字结构,说说识记方法。(4)提出不理解的字词,共同讨论解决。(5)提醒学生注意多音字(闷 几 尽)
4、说说课文讲了作者做了一项什么试验?
三、学习课文一、二自然段,了解试验过程。
1、读课文,说说是什么原因让作者想到做这样的试验呢?
2、联系实际说说当你听到一些话或事时,你是很快就相信,还是会表示怀疑,会像作者一样去寻找真相吗?
3、作者是怎样做这个试验的?请默读第二自然段,先看看他的实验可以分哪几步。
4、学生画,回答,(用“先„„接着„„然后„„最后„„”)教师板书:捉蜜蜂 做记号叫女儿等走两里路放飞蜜蜂
5、请男同学齐读第二自然段他做实验的步骤,你能从试验过程中感受到法布尔是个怎样的人?(做事认真,十分严谨)
6、其实,法布尔写到“打开纸袋,把它们放出来”,就已经说清了试验的过程,为什么还要后面的内容呢?自由读读,跟同桌讨论一下。(出示该段文字)(说明法布尔边试验边观察蜜蜂的活动情况,还动脑筋思考)
我们再一起读读第二自然段,感受法布尔的实验过程和他所表现出来的态度。
7、现在你有什么话想对作者说?或你有什么想说的话?
三、书写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测、括、确、误、途、超”,组词朗读。
2、小组内交流各自识记生字的方法。
3、同桌提醒写字注意事项,介绍写字经验。
4、学生书写。
四、总结。
五、作业。
1、熟读课文。
2、抄写生字。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法布尔是法国著名的科学家,他写了《昆虫记》这一本书,我们还学习了这一课的生字和新词。现在,我们再复习一次生字和新词吧。
2、出示生字词,学生齐读。
3、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这篇课文讲的是?(生答)法布尔为了验证蜜蜂是否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做了一个试验,证实蜜蜂确实有辨别方向的能力。法布尔推测,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但是,事情证明:蜜蜂飞回来了。
二、精讲课文
(一)试验结果
1、默读第3、4、5自然段试验结果部分,蜜蜂是什么时候飞回来的?一边读一边画出有关的句子。
2、学生汇报,教师随即点拨,出示句子。
(1)没等我跨进家门,小女儿就冲过来,脸红红的,看上去很激动。她高声喊道:“有两只蜜蜂飞回来了!它们两点四十分回到蜂窝里,满身都是花粉呢。”
小女儿很激动,为什么?(没想到,而且,我也推测它们可能会不了家了)指导用激动的语气读。
(2)第二天我检查蜂窝时,又发现十五只背上有白色记号的蜜蜂。这样,二十只蜜蜂中,十七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的回了家。
“准确无误”指什么?(是的,逆风没有使它们迷失方向,沿途陌生的环境没有让他们偏离方向,他们准确无误的回家。)指导朗读,读出重点词。
蜜蜂不仅有辨认方向的能力,而且这种能力还很强。请同学们看第五自然段。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来呢?(出示句子:)哪个词语最能体现蜜蜂辨认方向能力强?(准确无误、确确实实、尽管„„但„„)请同学们看看这个词,这是一组关联词,尽管他们逆风而飞,尽管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他们确确实实的飞回来了。指导读出重点词。
课文中第一自然段还有一组关联词也强调了蜜蜂辨认方向的能力很强?请你找出来。(“无论„„总是„„”)
这两组关联词都说明了蜜蜂辨认方向的能力很强,所以,试验的结果是:(蜜蜂确实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3、蜜蜂辨认方向的能力这么强,但是还有三只蜜蜂怎么没有回来?(学生发挥想象,自由讨论、汇报)
(三)研究结论,激发探究
1、法布尔通过试验,得出的结论是什么?(出示、齐读最后一段)为什么说蜜蜂靠的不是超强的记忆力?你从课文那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1)蜜蜂被装在纸袋里不可能看到行走的方向也看不到沿途的景物。所以我觉得蜜蜂辨认方向不是靠记忆力。
(2)在放飞时刮起了大风,蜜蜂逆风飞行,又飞得很低,它们不可能是在高空中“眺望”到遥远的家园。所以我认为蜜蜂认路靠得不是记忆力而是一种本能。
2、什么是本能?当时法布尔为什么无法解释? “本能”指人和动物不学就会的本领。
3、由于法布尔生活在离我们现在100多年前,当时的研究条件十分有限,他不能解释这种本能。
蜜蜂是利用视觉、嗅觉的功能,依靠地形、地物与太阳位置、偏振光来定位的;面在近处则主要靠颜色和气味来寻找巢门位置的。在没有明显标志物时蜜蜂也会迷巢的。偏振光导航是蜜蜂特殊的本领,蜜蜂复眼顶部的一少部分小眼能够利用天空中紫外偏振光进行定向和导航,并通过在巢脾的竖直平面或水平面上的舞蹈,将蜂箱、食物和太阳三者联系起来加上视觉、嗅觉建成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
4、在我们课本57页的资料袋也给我们介绍了蜜蜂的一些资料,让我们一起读一读。
四、总结
法布尔出生于法国南部山区一个贫苦家庭。是对动物,植物的兴趣把它带入了科学研究的殿堂。他没有上过正规大学,主要靠自学成才。法布尔的成功来源于他科学严谨的态度和认真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像法布尔那样做事抱着严谨的态度,像蜜蜂一样勤勉一生。相信每个同学都能酿出属于自己的甜蜜!
五、作业
1、摘抄好词句。
2、阅读讲述关于其它动物有趣的故事的书籍。板书设计:
14、蜜蜂
听说 ——做实验——飞回来 无法解释本能
第三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蜜蜂》教学设计范文
【设计理念】
以读为主,充分挖掘本文的教育功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老师的主导作用。【教材分析】
课文的作者是法国生物学家法布尔,写了他做的一个试验,即证实蜜蜂是否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首先写听说蜜蜂有辨别方向的能力,想做个试验;再写实验的过程。过程大体是:在自家花园的蜂窝里捉了二十只蜜蜂,在背上做上记号,叫女儿守在窝边,“我”走出二里多路,放飞蜜蜂。然后写“我”途中的学习、观察和猜测以及试验的结果。结果第二天17只蜜蜂没有迷失方向,先后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最后通过实验得出结论:“我尚无法解释蜜蜂为什么有辨别方向的能力,留下悬念,让学生去不断探索。【学情分析】
作者所做的实验尽管离学生的实际较远,但是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受到启发,并能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无论、试验、纸袋”等词语,结合课文理解“推测,沿途,本能”的意思。
2.学习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体会课文介绍实验过程的方法,学习“边做——边看——边想”的构段方法;积累语言,通过体会“几乎、大概”感受科普说明文中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学习运用四组关联词。
3.感受法布尔“勤动手,善思考,细观察”严谨的科学品质和求实的科学作风,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培养对自然界、对科学知识的热爱。【教学重点】
1.会认识十个生字,正确读写“无论、试验、纸袋、政事、飞散、几乎、搭盖、减少、阻力、遥远、推测、包括、检查、准确无误、确确实实、超常、记忆力、本能、“等词语。
2.学习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学习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3.积累语言。【教学难点】
学生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学习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教学准备】 1.生字卡。
2.留心和收集有关蜜蜂的有趣知识。
3.布置学生查阅有关蜜蜂的资料,有条件的学生可以阅读法布尔的《昆虫记》。【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
1.出示“蜜蜂”的图片,提问:同学们,你们对蜜蜂有什么了解呢?(学生汇报)
2.师:蜜蜂有很强的辨别方向能力,无论被抛弃到哪里,它都能自己飞回原处。这种能力是怎样发现的呢?法国科学家法布尔,是第一位在自然环境中研究昆虫的科学家,他穷毕生之力深入昆虫世界,在自然环境中对昆虫进行观察与实验。同学们,我们曾经学过《蜜蜂引路》这篇课文,谁能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个什么故事吗?(学生回答)3.法国著名科学家,科普作家法布尔为了证实蜜蜂会辨别方向的能力做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实验,你想知道是个怎样的实验吗?让我们走进《蜜蜂》这篇课文一同去看看,同时也看看实验的结果怎样。
二、初读课文,想办法认识生字,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词,读通句子。2.检查生字:
试验证实阻力推测沿途超常陌生准确无误
几乎(jī)几个(jǐ)尽管(jǐn)尽力(jìn)闷热(mēn)纳闷(mèn)(多种形式检查,单个读,齐读,男、女生接读等。)
3.检查句子,重点指导三个带有多音字的句子:
“那些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
“这时候起风了,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 “尽管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他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三、一边读一边想问题(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或者做了一个什么试验。)
1.提出默读要求:集中注意力,不出声,不指读,边读边想。设问:为了证实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么做的,结论又是怎么得出的? 2.建议学生边读边勾画出课文中的句子,自己再读一读。3.有意识参与小组交流,进行点拨、评价。
4.组织全班交流,引导学生将自己的体会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四、再次学文,了解作者严谨的科学作风。
作者因为听说蜜蜂有这样的本领,所以做了这样一个试验,最后得出了试验的结果。这就是科学家们研究问题的方法
1.引导学生自由小声读课文,找一找,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作者严谨的科学作风。2.对学生的看法理解给与评价。3.引导思考。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五、教学效果测评
1.同桌互听读课文,互评,相互帮助,有感情地读课文。2.用自己的话把布尔作试验经过讲出来。
六、拓展性学习
1.组织交流,帮助整理。
2.向学生推荐法布尔的《昆虫记》。3.小组交流了解有关法布尔的资料。4.全班交流,说说自己学了课文的感受。
七、板书:
为什么要做试验? 实验的结论如何? 给我什么启示?
八、布置作业 1.指导书写生字。(归类识字)
(1)左右结构的字中,有“论、试、证、误”四个字都是言字旁,一起出示,引导学生观察规律,形声字,左形右声,左窄右宽。
[1][2]下一页
第四篇: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蜜蜂 教学设计
《蜜蜂》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精读课《蜜蜂》、丛书:《变色龙》。双线主题:
1.人文性主题:学习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2.工具性主题:
阅读主题: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课文,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积累语言。
表达主题:学习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学习运用多样的句式表达,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方法。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正确书写14个生字词语正确读写“无论、试验、纸袋、证实”等词语。
2.学习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3.积累语言 教学重难点:
通过默读,理解课文主要内容。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展示蜜蜂图片,激趣导入。
1、谈话
同学们,我们曾经学过《蜜蜂引路》这篇课文,谁能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个什么故事吗?今天我们学习的《蜜蜂》是法国著名科学家,科普作家法布尔写的。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自主识字。
2、课件出示生字新词:
试验 概括 准确无误 推测 超常(自由认读,指生认读,全员跟读。)
3、指导写字:重点指导书写左宽右窄“概”“减”、半包围“途”、上下结构“袋”四个字。
4、自由读文:读正确、读流利。(做到“六不”要求:不错读、不加字、不丢字、不重复、不断读、不唱读)
5、学生汇报读(逐段),并指导练读:读通读熟。
三、读文感悟
(一)整体把握
1.默读课文,思考:作者做了一项什么试验?
2.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叙述这次试验的?(提出疑问、进行试验、得出结论)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课文先写()的情景,再写(),最后写()。
3.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后,了解每一部分的内容。具体做法:集中注意力,不出声,不指读,边读边想还可以动笔画出重要的词语和句子。
2、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集体交流,说说: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样做的,结论又是什么?先和同桌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二)重点感悟
1、指导学习方法
①选择“感悟点”,(重点感悟第二—五段)。感悟思想内容: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②品词析句、体会作者严谨的科学精神: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样做的?通过哪些词句可以体会作者严谨的科学精神。
2、自读自悟
学生根据上述学习提示,进行自读自悟。
四、小组交流。
1、指导“说悟”方法: ①说“感悟点”的思想内容。
②说通过哪些词句读懂的(品词析句)?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字词复习(认读词语)
试验 纸袋 飞散 几乎 遥远 沿途 飞散 推测 记忆力 准确无误 确确实实
2、谈话,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法布尔为了证明蜜蜂有辨别方向的能力做了一个实验,今天我们再来看看他是怎样做试验的?这节课我们深入研读这篇课文——齐读课题
二、汇报交流
(一)整体回顾,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课文主要写了法布尔为求证蜜蜂能否辨别方向而进行试验的过程。
(二)品读重点
读第一自然段:作者提出的疑问是什么?细读第二—五段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样做的?通过哪些词句可以体会作者严谨的科学精神。
1.试验都有哪些环节?
2.画出自己感兴趣的的句子或段落,细细品味,有感情地多读几遍,看你能感受到什么?(先小组交流,再集体展示)
我来说一说:第1自然段。填空::为了证明蜜蜂(),无论(),它总(),所以我()。
3.我来说一说:
试验环节;首先在我家花园里捉了一些蜜蜂,放在纸袋里,接着我在它们身上做了记号,我叫小女儿在旁边等,最后自己带着蜜蜂走了俩公里,把它们放了出来。
试验结果;二十只蜜蜂有十七只回来了。
试验结论;蜜蜂考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无法解释的本能。
4.你对蜜蜂还有那些了解?四人小组合作交流。
5.教师小结;文中的法布尔从小小的蜜蜂身上发现了戴主任的奥秘,所以我也要像他一样,(善于观察,勤于动脑动手,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
6.我会仿写:句中“首先,接着,然后,最后”是表示顺序的词,谁能把自己做的一件家务事,照样子说一说。
7.把自己感兴趣的地方有感情地读一读。
三、拓展阅读
我们学完了《蜜蜂》这篇课文,你一定想知道其他昆虫的情况吧?《变色龙》这篇文章会告诉我的。
1、出示“学习单”
学习方法提示 学习内容要求
整体感知悟内容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丛书》文章:《变色龙》通过描写------------,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2.变色龙是什么样子?它是怎么变色的? 3.学生汇报交流 四.好书推荐:法布尔的《昆虫记》 五.课堂练笔(作业)
用“首先,接着,然后,最后”这些表示顺序的词,把自己做的一件事,有条理地写下来。教学反思:
1.摆正师生关系,用民主指导取代权威传授 2.注重互动交往,营造良好氛围
不足之处:教学环节的人文主线体现不够充分,学生个性化解读的机会不多,没有把学生的情感进行提升,应该让学生在充分的情感体验中获得,并能把这种美好的情感用艺术的形式表达出来,让我们的孩子在过程中受到美的薰陶,潜移默化地接受审美教育。
第五篇:人教版(新)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蜜蜂》教学设计(精选)
《蜜蜂》 【学习目标】
1.学习通过细节描写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2.学习第一人称的写法.【学习过程】
一、交流资料,检查预习
1.教师引述。上堂课我们领略了植物王国的奇妙,这堂课我们将走进昆虫世界。想探究一下昆虫世界的奥秘吗?
2.板书课题。今天要探究的对象是蜜蜂。对于蜜蜂,你知道些什么吗? 3.检查预习(出示导学单)导学单
读一读 和同桌读一读认识的字、句子或段落 认一认 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意思 写一写 听写,注意下面几个字的写法
想一想 细节描写体现了人物的什么心理活动? 把自己从书上或网上查到的资料与大家交流分享。①学生自由读课文。②检查生字词。③交流完成助学单。
二、精讲点拨,随文得法
1.读课文,思考:作者做了一项什么实验?用“——”画出有关句子。2.作者从试验中得到了什么结论?用“-----”画出有关句子。细节描写体现了人物的什么心理活动? 3.读了课文,法布尔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4.把课文当中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5.你喜欢读哪一自然段,能读给大家听听吗?
6.结合课文有关内容想象一下:假如你是第一次或第二次回来的蜜蜂,中途可能会遭遇到什么情况,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可先让学生充分想象)
7.第一人称写法有什么好处?
三、拓展阅读,学法迁移
查查资料,进一步了解有关蜜蜂的知识。导学单《带刺的朋友》+《法布尔的故事》 读一读 我认识的字:
找一找 找一找细节描写,并多读几遍。背一背 我喜欢的句子或段落。
想一想 这两篇文章讲了什么? 1.阅读丛书《带刺的朋友》 用第一人称写法有什么感受? 细节描写体现了人物的什么心理活动? 2.阅读丛书《法布尔的故事》 说说你对法布尔有哪些了解?
我的发现
四、巩固运用,学以致用
看来,自然界的确有无数解不开的奥秘。由于法布尔生活在离我们现在100多年前,当时的研究条件肯定十分有限,他不能解释这种本能。在几十年后,有一种研究结论,你们听听有没有道理。(教师讲述奥地利生物学家费里希的研究成果)如果同学们对蜜蜂的知识感兴趣,可以去查查资料,自己再做一番探究。
作业布置: 1.读一读主题丛书上《有趣的动物》一组的文章。2.课外阅读:《昆虫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