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风筝》教学设计修改及说明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体会秋天里放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
2、练习查阅课外资料,初步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3、积累课文中生动的词语,引导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设计理念】
1、尊重学生个性化理解,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体现语文学习的个性化,多元化。
2、引导学生把自己当作课文中人物去感受,去体验,去思考。
3、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和习惯。【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在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过程中,伙伴们的心情起伏变化,并找出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教学难点】
引导理解孩子们的心情变化的同时,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孩子们的心情变化写具体的。
【教学方法】
搜集资料、创设情境、合作交流。【教学准备】
1、搜集有关风筝的文字资料和图片。
2、幻灯片:
课文中描写心情的重点句。古诗《村居》。【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分解目标〗
1、联系生活,抓住动作和心情说出自己放风筝的经历。
2、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情感。〖教学过程〗
一、出示古诗《村居》诵读感知
二、朗读课文,体验情感
1、默读思考:
你认为做、放、找哪一部分最有趣?
2、小组交流:
将自己认为最有趣的内容介绍给大家,并说出自己认为最有趣的理由。
3、全班交流。
让学生畅谈自己的个性化理解,在尊重学生意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到“做、放”都很有趣,如果有学生认为“找”也很有趣,应予以特别肯定和鼓励。
4、联系自己放风筝时的情景,说说哪些部分的情景感受和你最相似,并试
着有感情地读一读。
⑴ 指名读。
⑵ 说说自己是带着怎样的心情读的。
⑶ 学生评价,教师小结。
⑷ 有相同经历感受的同学齐读。
修改说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从自己感兴趣的活动、自己的亲身经历感受,再回到课文,他们有朗读的欲望,乐于表现自己。
三、抓住重点词句,品味课文,体会心情的变化
1、感悟做风筝的乐趣:
⑴ 男同学有感资料,初步培养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女同学倾听,比比谁更认真。
⑵ 通过朗读和倾听,你明白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⑶ 师生合作解决下列问题:
① “憧憬”的意思,几个小伙伴精心地做着风筝,风筝做好以后,该是什么样的情景呢?谁能想象一下?(这就是“憧憬”)
谁能用“憧憬”说一句话。
② “依”的认读及“依然”的意思。
(用换词法“仍然”,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③ 为什么做好的风筝什么都不像,我们却依然快乐?(修改说明:仔细想一想,这一句更能表现孩子的纯真快乐。)
⑷ 感情朗读,假设你就是课文中的孩子。
(指导读出“快活”的心情,强调“依然”。)
指名读,挑战读,再指名读,齐读。
引导学生把自己当作课文中的人物去感受,去体验,去思考,引导学生入境入情地读。
2、感悟放风筝的乐趣:
⑴ 轻声读课文,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
⑵ 哪些词语体现了放风筝的动作?(托、牵、跑、叫。)
哪些句子最能体现我们当时的心情?
⑶ 出示重点句:
“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
① 你认为这句话中哪个词最能反映出“我们”当时“快活”的心情?(板书:拼命。)
② 想象一下当时我们会喊些什么?
③ 感情朗读,读出“快活”的心情。
指名读,挑战读,再指名读,齐读。
3、体会找风筝的心情,感悟童真童趣:
⑴ 自由朗读课文描写找风筝的部分,找一找哪些句子最能体现找风筝的心情。
⑵ 学生分别找出以下三句话,教师用幻灯片出示:
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那风筝越来越小,倏地便没了踪影。
我们都哭了,在田野里四处寻找,找了半个下午,还是没有踪影。
我们垂头丧气的坐在田埂上。
⑶ 学生连起来读这几句话,整体体会“我们”当时心情的变化过程。
⑷ 找出最能表现当时心情的词语。
板书:大惊失色 千呼万唤 垂头丧气
理解“垂头丧气”(可让学生表演),相机指导“丧”字,注意“丧”是平舌音,“丧”字下面没有一撇。
⑸ 指名读,教师范读,再挑战读,齐读。
教师的示范性朗读,不仅是学生模仿的对象,更是学生挑战的对象。
⑹ 小组讨论:
“我们”在水磨坊那儿能找到心爱的“幸福鸟”吗?
四、拓展活动,交流资料:
同学们,学了《风筝》这篇课文,你们知道“风筝”这个称呼究竟是怎么来的吗?你还知道哪些有关风筝的知识?(检查学生搜集资料的情况和学生对资料袋的学习情况。)
第二篇:教学设计修改说明
教学设计修改说明
我上一次花了很多的时间设计的《倒数的认识》的教学设计,却在真正的实践中出现了很多问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之后再国培老师们的悉心指导下,学校教师进行分析探讨,找出了其中所蕴含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办法和意见。
原来的教学设计是通过游戏的方式引出课题,激发起学生学习这节课的兴趣,但是在板书设计上有所不足,板书应该更全面。在教学求倒数的方法时未能设计全面,只讲解了真分数和假分数求倒方法,而没有涉及小数和带分数求倒方法,学生在课后习题中出现一些问题。通过学生课后练习和学校教研组成员研讨使我明白这节课上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修改。
在各位前辈的指导帮助之下我一步步地完善了这一课的教学设计,使其真正的体现新课改的精神。同时通过这一课时教案反复研究修改,是我教学方法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让我对以后的教学工作有了更为清晰的规划。
第三篇:《风筝》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修改(最终版)
《风筝》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找出文中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体会秋天里放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
3、指导用查字典、换词、逐字理解等方法理解词的意思。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在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过程中,伙伴们的心情起伏变化,并找出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教学难点:
在引导理解孩子们的心情变化的同时,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孩子们的心情的变化写具体。试着模仿作者的方法续写一段。教学过程:
一、唤起情感,复习引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0课《风筝》,齐读课题。这些词语又和我们见面了,跟它们打打招呼。
2、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请同学们打开书快速默读课文,回忆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谁来用一句话简单地说说。那么再回想一下,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分别是由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来写的呢?
3、引入课文:课文的第1自然段告诉我们,作者童年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现在就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去感受他们童年最大的快乐!(板书:快乐)
二、读中悟情,以情促读。
(一)感悟做风筝的快乐。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的第2自然段,边读边体会,你从哪些句子看出他们做风筝时很快乐。
2、学生汇报。(1)理解“憧憬”
① 在做风筝的时候,大家的心里都会想些什么呢?(学生自由畅谈。)是啊,心中怀着这些美好的愿望,这就憧憬。
② 我们还可以用查词典的方法来理解这个词。(出示词语解释)读。词典可以告诉我们这个词的准确意思。(3)做好的风筝什么也不像,为什么我们却依然快活呢? 预设:因为是我们亲手做的;引:亲手做的过程让我们感受到快乐 依然可以飞起来,依然可以带来快乐;
(4)谁愿意带着快活的心情读读这句话。指名读。可示范读,齐读。
(二)感悟放风筝的快乐。
1、过渡:风筝放飞了,我们的心情也跟着起飞!指名读第三自然段,你又从哪些句子体会到我们放风筝时很快乐呢?(指板书)(1)“一个人用手托着,……,渐渐高过树梢了。”和小伙伴在一起玩,的确是一件非常快活的事情。
(2)(生汇报,评价:你是用心在体会)出示句子“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这句话里,你觉得哪些词语最能反映出“我们”当时的快乐心情?(变红:快活地喊叫、拼命的奔跑)
①结合你们放风筝的经历想象他们会快活地喊叫什么呢?(生:风筝你飞高点儿吧。师:带着这种激动读读。生:幸福鸟!飞到云彩上面去。师:带着这种兴奋读读。)齐读
快活地喊叫、拼命的奔跑是我们放风筝时的什么?(动作)看,作者就是抓住放风筝时的动作,写出快乐的心情。
②(同学们再读读这个词语“翩翩飞舞”),我们经常用它来形容什么?(蝴蝶、跳舞的人……)可是,一只什么都不像的风筝,在作者的眼中却像色彩斑斓的蝴蝶、像婀娜多姿的舞者一样翩翩飞舞,越飞越高。你觉得此刻飞起来的仅仅是风筝吗?随着风筝一起飞起来的还有他们的快乐。
(三)体会找风筝的心情
1、快乐还在持续着,但天有不测风云,意外发生了。在这一段你感受到孩子们心情的变化了吗?(从快乐到着急)
2.师:你从哪个词体会到伙伴们很着急,很伤心呢?(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大惊失色是什么意思呢?
4风筝没有唤回来,孩子们会怎样呢?默读5——8自然段,你又体会到他们怎样的心情?你是从哪些句子或词语体会到的?用笔勾画出来,跟同学交流交流。…..现在请你把跟同学交流的结果在班上说说。
5.你还从哪些词语感受到他们很难过?做做“垂头丧气”的样子。带着这样的神情读读这句话。
你们看,作者就是用上哭、垂头丧气这些表示心情的词来写出他们很伤心、难过的。你还知道哪些表示伤心、难过的词?如果你把这些词放进去作文里,也能表达这样的心情。
三、拓展练笔
1.这只让我们牵肠挂肚,寄托了我们这么多情感的风筝,到底有没有找到呢?端起书,读读最后一个自然段。他们找到了吗?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痴迷,把他补充完整。
四、总结
其实风筝有没有找到并不重要,孩子们为这只风筝笑过、哭过,快乐过、伤心过。这只风筝带给作者童年的乐趣才是最珍贵,最难忘,永远也丢不掉的。(板书:童趣)板书设计: 10 风筝 做风筝
快乐
放风筝
童趣 找风筝
伤心
第四篇:第二次教学设计及修改说明和反思
“的”、“地”、“得”的区分与应用
教 学 设 计
教学目标:
1.能够从字形上区分“的”、“地”、“得”,知道他们读音相同,用法不同;
2.在理解用法的基础上学会实际运用这三个字。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导入):
有三个好朋友,虽然长相不同,但却有一样的名字“de”。(课件出示三个“de”)当我们找他们做游戏时,他们很苦恼不知道我们叫的是谁,相信乐于助人的你肯定想要帮助他们做回自己。
二、认识“de”
师:三个好朋友有一个共同的名字“de”,读轻声,是结构助词,在短语、句子中起连接作用。(同时课件出示)但是,在书面语中要写成不同的字,这样可以使书面语言精确化。(同时课件出示相关文字)
三、师:下面跟随老师一起去深入了解一下这三个朋友。1.“的”
(课件出示相关短语)
(1)敬爱的总理、鲜艳的花朵……(2)鸟的天堂、泰山的景色……(3)我的妈妈、你的朋友……
师:你可以自己读一下,感受“的”的不同用法(稍微停顿,留下阅读时间)。通过阅读,我们发现“的”后面全是名词,那前面呢?你看一下(稍微停顿,留下思考时间)。
师小结:我们可以归纳总结为:形容词+的+名词,名词+的+名词,代词+的+名词,当然,这里边最常出现的是形容词+的+名词(同时课件中圈出)这些句子你来读:
(1)小明的妈妈送给他一双新球鞋。(2)草原上盛开着漂亮的野花。(3)西湖的美景真是让人叹为观止。2.“地”
(课件出现相关短语)
高兴地唱、开心地笑、仔细地研究……
师:通过刚才对“的”学习,再来读一下这组词语,你发现不同了吗?(稍微停顿,留下思考时间)。这组带“地”的词语,“地”前面的词语用来形容后面的动作怎么样的。师小结:我们可以归纳总结为:形容词+地+动词。(1)每一次考试后,我都会开心地告诉爸爸妈妈我的好成绩。
(2)老师说过,作为学生,要用心地学习。3.“得”
(课件出示相关短语)跑得快、笑得甜、唱得好听……
师:你可以自己读出规律吗?(留下思考时间)
师小结:“得”后的词语用来补充说明“得”前面的动作怎么样。我们可以归纳为动词+得+形容词(1)你看看那个小妹妹,哭得好伤心。(2)操场上,小明跑得真快。
4.师:你是不是已经了解三个好朋友了?老师给你个小歌谣,帮助你记忆:
小马快跑de de de, 名词之前白勺的,形后动前土也地,动后形前双人得。
5.拓展练习(填空):
(1)一群美丽()鸟儿,正在天空中自由自在()飞翔,我看()入了迷。
(2)小花绽放出美丽()笑脸,正向我们招手。(3)他()作业丢了,可定着急()不得了。(4)看着妈妈满意()笑容,我也开心()笑了。
修改说明:
开学之后,我把暑假的微课带入我的教学,这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孩子们乐于接受这种新颖的授课方式。而这种授课方式也给孩子的预习、复习帮到了许多。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我也发现了自己设计的不足:把三个“de”系统的总结为“形容词+的+名词”或“动词+得+形容词”等,孩子理解起来并不容易,因为年级还小,孩子对词性还不太了解,我这样做,反而加大了孩子理解的难度,因此,课后,我对自己的教学进行了修改,把“de”放入句子中,让孩子在品读中自己悟规律,总结一带而过,告知孩子即可。反思:
微课进入日常教学,真的是帮了我很大的忙,它毕竟是新鲜事物,孩子们接触起来更喜欢,这有效提高了我的课堂教学效率。但在使用微课过程中,我还存在不足,这需要我继续学习。
在“de”的讲解应用中,我对理论知识过于注重,忽视了实践练习,因此,效果并不是很好。因此,课后,我对自己的设计进行了修改,重新搬进课堂,效果明显好了许多,孩子也不再对苦恼“de”兄弟的混淆。
第五篇:《风筝》教学设计教学(模版)
昆仑中学 联系电话
孙爱玉
***
《风筝》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① 知识与能力: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进行探究性学习。② 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亲情的含义;了解科学的儿童教育思想;学习鲁迅的自省精神;理解作品的批判性。教学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课时安排 两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
①布置预习:反复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圈点勾画文中不理解的词或句子,提出问题。可从网上查阅鲁迅的资料,准备交流。②预习课后练习二,准备与同学们交流。教师
①教师应多准备一些资料,以便引导学生多角度理解课文。②把课后练习融于教学的过程中。③可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提出问题,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设计
整体感知
一、导入
先请大家来听一首好听的歌曲(放苏红的《三月三》),这首欢快的歌是不是把我们带回了无忧无虑的快乐的童年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的《风筝》,就是鲁迅(周树人)回忆自己和弟弟周建人童年时围绕风筝发生的一件事。无论是当年管错了,还是醒悟后的自责及无法补救的沉重,还有洋溢着的浓浓的手足之情,这篇文章中所包含了复杂的情感,请大家细细体味。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这篇文章的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吧。板书课题并出示目标。
二、作者及背景知识简介:鲁迅(1881年9月25—1936年10月19日),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 落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散文诗集 《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风筝》选自散文诗集《野草》。该集收录了鲁迅1924—1926年所作的23篇散文诗,主要是用曲折幽暗的象征手法表达20年代作者内心世界的苦闷和对现是社会的抗争。
《风筝》写于1925年1月24日,恰逢农历正月初一,发表后因其对传统的封建的儿童教育思想的强烈抨击,深受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的欢迎和喜爱。
三、检查预习
1、教师范读或让学生听配乐录音。
2、注音和解释词语:
①注音:什么 什物
堕落
下坠
模范 模样 宽恕 发怒 嫌恶 凶恶 诀别 决定
②解词:丫杈 憔悴 嫌恶 惊惶 瑟缩 苦心孤诣 伶仃 宽恕(过渡)要感知理解课文内容,体验作品的情感和美感,就先要听读课文,并在听读中思考问题。
四、质疑探究
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组:
a.这篇课文回忆的是什么事情?请你概述一下。b.听读课文以后,你有哪些感受?(教师可针对学生不同的感受启发提问)为什么“我”不许小兄弟放风筝?事隔几十年为什么要讨小兄弟的宽恕?为什么说不许小兄弟放风筝是“对于精神的虐杀”?鲁迅对待自己的错误态度与一般人有什么不同?小兄弟为什么全然忘却,毫无怨恨? c.课文中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大家一起研讨。
学生听读课文后,讨论回答,学生间相互评论、补充.教师再带领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帮助学生多角度地理解课文。[教师小结] 这篇课文的意蕴很丰富。有手足情;游戏对于儿童的意义;“我”的自省精神;小兄弟无怨恨的思想内容。又集中表达了“我”的惊异、悔恨、补过、悲哀的情感。抓住“我”情感经历这条主线,为感悟课文思想内容做准备。因初步感知,教师要及时引导,尊重学生独特理解。
五、自主质疑,合作探究
学生四人小组设疑,可小组内互问互答,教师巡视引导、点拨、补充,不同意见全班讨论。教师做好充分准备,回答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引导学生深入下去。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别。
(可请学生把问题记在课堂笔记本上)[问题探究] ①为什么“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联系下文)②画出描写故乡风筝时节的“春光明媚”的句子,说说作者为什么把往事的回忆放在这样的画面中展开?(多角度讨论探究)③为什么说“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近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北京天空中荡漾了”? 师生讨论后,教师加以评述。[教师小结] 作者在北京的冬季看到天空中的风筝所引发的惊异和悲哀(引出下文),在“春光明媚”的画面里展开了对往事的回忆,使现实中严冬的“寒威”与回想中春日的“温和”互相映衬,既增添了回忆往事哀婉动人的力量,又使文章带上几分明丽的色彩,透露出作者不满黑暗现实、向往光明天地的心情。布置作业
①精读课文,再提问题,继续研讨。②课后“读一读,写一写”。第二课时
继上节课的学习基础,进一步探究疑难。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整体感知了课文中兄弟之间的手足之情,明白了游戏于儿童的意义,感悟到鲁迅严于解剖自己、知错必改的精神,感受了作者由惊异、悲哀到后悔自责及心情沉
重的感情经历,初步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那么,我们从中还能感悟些什么?本节课继续研
读课文。
二、精读课文
教师朗读指导(声音、语调、速度、感情)。
指名朗读课文(3—12段),对课文主体内容再交流探究。
朗读时,可分读、齐读或重点读。次整体感知,同时布置思考问题准备在预习与思考前提下,小组内交流,选共性和有代表性问题合作探究。小组之间相互派代表问答,教师引导深化,不同意见全班讨论。(教师应引导学生解决好如下问题)):合作探究 学生可边读边思考或读完整体思考。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组 第一组:
a、从语段中找出描写小兄弟观望他人放风筝的语句,分析一下作者从哪几方面写的?他为我们勾画了一个什么样的儿童形象?对小兄弟流露出什么感情?(结合书中插图体会)b、用自己的话描述“风筝事件”,在对“我”的描写中,流露了什么感情? c、文中所说的“对于精神的虐杀这一幕”具体指前文的哪件事? d、如何理解“精神的虐杀”?
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点拨,全班交流、补充。[教师小结] 这部分为我们刻画了一个天真、活泼、聪明、瘦弱的小兄弟形象,而“我”是一个野蛮粗暴的“虐杀者”,文中隐含着对小兄弟的可怜、同情和痛楚的手足之情,也隐含着深深的 自责。(第4题可放开让学生说,教师不一定给评价)第二组:
快速默读,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讨论。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
a、看到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行为的书,为什么说是“不幸”? b、作者为什么总想补过?那心为什么“只是很重很重地堕着”? c、待到小兄弟惊异地笑着说:“有过这样的事吗?”为什么“我不觉得宽松反而觉得沉重”? 从中你又感悟到了什么? d、根据自己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谈谈对本文主旨的认识。教师小结:
作者一接触科学思想,就认识错误,设法补过,并不因为自己当初的动机是好的就原谅自己,不因为当初的想法是受了传统的影响而宽恕自己,也不因为时间相隔久远就不
了了之。他的心情是那么沉重,可见他是多么严厉地解剖自己,他的为人是多么严肃认真,他的精神正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第三组:(教师要重点指导第三组的问题,可由浅入深引导)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
a、为什么说“悲哀”是无可把握的? 为什么说“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吧,——但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教师点拨。「教师小结」
作者要讨弟弟的宽恕,抚平他精神的创伤,而弟弟却全然忘却,毫无怨恨;“我”因无法补过而心情只能一直沉重下去,这是怎样的一种悲哀啊!而这种悲哀既意想不到,1 “无可把握”,想摆脱也不可能了。当年虐杀者与被虐杀者都被愚昧观念所支配,彼此都不以为有什么错,现在虐杀者有了觉悟而后悔痛苦,而被虐杀者已经全然忘却。课文一
再强调“我”的沉重和悲哀,不仅表现个人的悔恨,而是对这种普遍的精神麻木状态的忧虑
和痛惜的感情。即使在今天,我们仍然可以从中得到极大的教育意义。体验拓展
文中说“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你小时候也做过许多游戏,玩过不少玩具吧?请你选一个最难忘的说给同学们听听。「教师小结」
《风筝》不仅是表现了人内心美好的感情,而且给人以深沉的思想力量。深刻的主题,无论从哪个角度阅读,都有意在言外的收获。通过学习课文,你感悟最深的是什么 呢?反复思索以后并用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让自己的感情更真挚、美好,思想更丰富、深刻。教学小结
由于这篇课文是学生进入初中后第一次接触鲁迅的文章,这篇文章又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整体感知课文时,不要求学生一下子理解透彻,而是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探究一个个局部性问题,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全文。在指导学生探究时,引导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拓展了学生的思路,激发了学生独特的感受。尽管两节课下来,学生还有些地方不太懂,但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有所提高。另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