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9《我的信念》说课稿
《我的信念》
一、说教材:
《我的信念》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散文随笔。本单元以人生为主题,主要是讴歌理想,阐述信念,论说人生修养,并能贴近生活,容易联系自己的人生体验,领悟课文深长的意味。本单元还要练习朗读,学习课文的表达技巧。
《我的信念》作者是玛丽·居里,这是作者在晚年对自己一生的回顾和信念的抒写。从作者的工作、生活、事业、名利、人际关系、业余爱好及科学趣味中可以读出崇高,可以领悟伟大的成就、杰出的贡献是从何处而来。下面就《我的信念》的教学设计作简要说明。本文是对玛丽·居里一生的回顾,内容简单。课前要求学生到图书馆、阅览室查阅报刊书籍或网上查询,搜集整理玛丽·居里的有关资料。为更好地了解这一伟大的科学家作铺垫。
二、说目标:
根据教材定位特点及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本课设计两课时,确立三个目标。(出示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
朗读教学要常抓不懈,“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是新课标对七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之一。同时第二单元单元要求提出“还要练习朗读”的要求。朗读课文既能矫正语音,提高阅读水平,又可以进入情景,进入角色,把握文章内容,领悟语言美。
2、感受居里夫人的人格美,激发献身科学的热情。
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灵魂,新课标十分注重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因此,在有感情地朗读文章的基础上,学生可感受到居里夫人的伟大与崇高,心灵会受到感染,荡起以她为楷模,向她学习的涟漪,从而立志献身科学。
3、积累语言,学习语言特点并加以运用。
新课标提出“语文的基本素养要通过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通过语文基本技能的训练来实现。”写作与口语交际成功的关键在于语言的积累、感悟与运用。因此确立该目标。
三、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由对居里夫人的简介采用问题“大家知道她是谁吗?”导入,并出示居里夫人的画像作形象感知。
出示第一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
2、感受居里夫人的人格美,激发献身科学的热情。
(二)检查预习: 问题是:(出示投影)
1、给加点的字注音:
结茧 蹂躏 懊恼 猝然 奢望 魅力 获益匪浅
2、交流居里夫人的有关资料。
此环节意在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字词的检查主要为课文的学习扫清字词障碍,大致掌握学生预习的情况,接着交流玛丽·居里的材料,给学生一个展示的机会,提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这样设计也体现大语文教育观。
(三)整体感知:
1、学生朗读课文,五名学生分段读,让学生调动听觉和视觉感受居里夫人伟大的人格。教师就学生的朗读作必要的点评指导。(如:字词的读音、朗读的停顿、语气等。)
2、学生自由朗读,在朗读的基础上思考:(出示投影)
(1)居里夫人在文中陈述了自己在哪些方面的事迹?线索是什么?(2)根据内容试写一句话:居里夫人是一个 的人。
这样带着问题来读,学生的朗读就有了目的,有了方向。课程标准(七—九年级)阶段目标中强调:“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设计这两个问题,就是要求学生整体把握全文内容。
(四)问题探究:
新课程重视提高学生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最终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通过学习名人精神,形成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与新课标中“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能在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中同时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理念相吻合,是语文课的重要任务。也是本课的重点与难点。
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默读课文,提出两个问题:(多媒体出示)
1、结合课文内容谈一谈,居里夫人的自述体现了她怎样的人格魅力?
这一问题意在通过占有文本材料,把握居里夫人的坚韧不拔,充满自信,淡薄名利,献身科学的精神。
2、小组讨论:假如你是玛丽·居里,发现镭元素后,你会怎样做?你又怎样看待居里夫人放弃了“申请专利”呢?希望同学们实话实说!新课标提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小组讨论的形式既能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又可取长补短,使自己的展示更全面,完美,同时还可提高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
(五)拓展延伸:(多媒体出示问题)问题是:
随着科学知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开始申请专利,仅第24届北京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就有8项专利通过初审,即将正式向国家有关部门报批。作为一名中学生,你对中小学生申请专利这一现象有何看法?
这一环节主要引导学生多角度地全面地分析问题,发表建议。并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的热点、焦点,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这与新课标的“关心学校、本地区的和国内外大事,就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相互讨论”的理念相吻合。这一环节能衡量学生人生观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帮助学生对人生做出正确的选择。
(六)作业:(多媒体出示)
找出最能打动你的句子,品味本文的语言特点。作业的设置为下节课的学习打基础,做铺垫。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由上节课的基本内容导入,帮助学生回顾知识。齐声朗读课文既可检验学生读的能力,又可为本课时的目标达成做铺垫。
(二)多媒体出示目标:
积累语言,学习语言特点并加以运用。
(三)问题研讨: 问题是:
1、本文语言的特点是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请找出自己最喜欢或你认为给自己触动最大的语句,并说明理由。
《课程标准》阶段目标指出:“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因此,把握语言特点,品味体会语言的涵义是阅读教学的一项主要任务。在开始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提出这两个自主性的问题,直奔目标,学生也易掌握。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
(四)语言实践活动:
问题是:请朗读体会下列可作为格言警句的句子,体会语言特点,模仿其中的任何一句写出自己的名言。(请2—3名同学到黑板写出自己的格言,并注上名字。)例句:
1、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我们必须有坚韧不拔的精神。
2、像它们一样,我总是耐心地把自己的努力集中在一个目标上。
3、人类也需要梦想家—他们受事业的强烈的吸引,既没有闲暇也没有热情去谋求物质上的利益。
4、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仅是一个技术人员,而且是一个小孩儿,好像迷醉于神话故事一般,迷醉于大自然的景色。
设计这个拓展练习,意在落实本课的工具目标,检验一下学生是否真正把握了本文质朴平实的语言特点。另外学生自由选择一句进行仿写,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还可以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五)作业:
1、课外阅读艾芙·居里的《居里夫人传》和爱因斯坦的《悼念玛丽·居里》,并搜集与居里夫人一样的科学家的资料,梳理存入自己的资料库。
2、积累摘抄并背诵文中有关可作为名言警句的句子。
这一作业的设置引导学生由课内向课外拓展延伸,丰富自己的素材,拓宽知识面,为写作打基础。积累语言,背诵一些经典名言,也是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的有效手段。自评:
在说课之前,我曾组织学生试讲过。通过试讲,我认为本节课主要有两个特点:
一、整个教学过程都较成功地体现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1、课内外结合,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形成。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以居里夫人的自述为主,但关于居里夫人的其他材料需要学生自己动手、动脑从课外各种媒体中去采集。另外作业的设置,课外阅读艾芙·居里的《居里夫人传》与爱因斯坦的《悼念玛丽·居里》,也是引导学生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如果通过这样的组织养成学生会采集信息、爱阅读报刊、能根据内容进行概括总结的习惯,相信我们的语文教学会受益匪浅。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学科的基本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本节课突出了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如听说读的训练渗透于课堂的各个环节中。最能突出说的训练集中体现在学生自由发言、自主探究的环节中。如“小组讨论:假如你是居里夫人,发现镭元素后,你会怎样做?你又怎样看待居里夫人放弃了‘申请专利’呢?”“怎样看待中学生申请专利的现象”都体现了学生的主导地位。结合学生的实际,他们有话可说,氛围很是浓烈。写的训练体现在模仿句子写名言的语言实践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体现学生的不同个性,满足学生展示自我的欲望。
2、遵循认知规律,体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精神。
本节课学生对居里夫人人格魅力的感受由占有文字材料到内化为学生自己献身科学的激情,由品味语言特点到模仿运用,层次明晰,目标较易达成。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学习自主性除表现在课前搜集资料外,在“结合课文内容谈一谈,居里夫人的自述体现了她怎样的人格魅力?”“根据内容试写一句话:居里夫人是一个 怎样的人。”“模仿例句写名言的语文实践活动”中,都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回答其中的问题除了要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之外,还必须有自己的主观色彩,展示自己的独特个性。其次,无论是对语句的理解还是简要地说明理由、评价现象,都需要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自主选择进行表达。
合作学习主要体现在“小组讨论:假如你是居里夫人,发现镭元素后,你会怎样做?你又怎样看待居里夫人放弃了‘申请专利’呢?”的问题上,只有相互合作讨论得出的答案才能表述得更全面,更完整,才能展示自己的才华。
探究性学习更是自始至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对字词的识记及各个问题的回答,都是由陌生到熟悉,由未知到已知。这些问题的解决都是同学们相互交流、共同探讨、爱动脑,不断深入探究问题的结果。
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的教学理念。在整节课的各个环节中,我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只起到开发课程资源,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的作用。
以上是我实施《课程标准》,实践《我的信念》一课的一点粗浅的认识。
第二篇:我的信念说课稿
《我的信念》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单元分析《我的信念》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四课。本单元以“人生”为专题组织文章,侧重于理想和信念。编者目的是想通过学习,让学生受到熏陶、感染,得到教育。本单元的阅读教学,要求是在理解课文内容方面要联系学生的人生体验,深入思考,反复咀嚼,领悟课文的意味,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全面把握课文内容。
(二)课文分析
本文是居里夫人这位科学家对于自己生活、事业的真情流露,是自己内心世界的告白。本文体现居里夫人一生致力于科学研究,她具有志趣高洁,不图名利,追求自由与宁静,目标如一,坚忍不拔的优秀品质。
二、重点的确立及依据
新课标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正视并重视学生发展,选择最合适的内容,以满足学生生命成长的需要。因此,当我准备教这一课时,我问自己:学习这篇文章对一个初一学生来说到底有什么意义?我究竟应该给学生什么?教学重点究竟是什么?
玛丽﹒居里这位伟大女科学家以自己的勤奋和天赋,在物理和化学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并因此成为唯一一位在两个不同的科学领域,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著名科学家。本文是这位科学家对于自己生活事业的真情流露,处处闪耀着这位伟大科学家灼人的人格魅力。从本单元的编排特点来看,几篇课文均具有较强的思想性,意在一读促思,引发学生对人生的领悟与思考,因此,从单元教学目标看,我把本文教学重点之一定为“知道居里夫人的生平事迹,感受居里夫人的人格美”。
阅读是搜集和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而梳理是处理信息的一种重要方法,只有经过梳理才能更好理解文章,所以,我把本文的教学重点之二定为“通过对文意的概括,梳理文章内容”。
三、重点突破 本节课由课前准备——走近玛丽﹒居里、课堂讨论——理清行文思路、课后作业——记录点地感悟三大环节组成。
第一环节:课前准备——走近玛丽﹒居里
1、要求学生熟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查阅不懂得词语,梳理文意,画出不理解语句。
2、查阅居里夫人的资料,包括居里夫人的生平经历,居里夫人的小故事,居里夫人的贡献等,同时要求学生阅读三篇文章:爱因斯坦的《悼念玛丽﹒居里》、艾芙﹒居里(居里夫人之女)的《居里夫人传(节选)》和梁衡的《跨越百年的美丽》
此环节设计目的是如果学生对于居里夫人的印象仅仅是诺贝尔奖获得者,学校墙上有着肖像画的杰出科学家,就进行课文的理解与分析,就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这是远远不够的。让学生收集资料阅读文章在于丰富学生文化内涵,使居里夫人的形象在他们心中渐渐清晰、鲜活而完整起来,她成了学生真正“认识”的一个人,他们对于他的经历、行为的了解使他们具有了读懂居里夫人思想的可能,真正具有与他“对话”资格,这样才能达到被文章熏陶感染的目的。
第二环节:课堂讨论——理清行文思路 首先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本
请学生大声朗读课文,自主完成老师出示的问题:
1、本文的题目是“我的信念”那么居里夫人的“信念”是什么?
明确: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我们必须有坚韧不拔的精神最重要的,还是我们自己要有信心
2、信念如此重要那么“我的信念”是因何而产生出来的?
3、“我”如何在“我的信念”支撑下生活工作?
4、因为坚持“我的信念”达到怎样的成就? 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解答上述自主学习中出现的疑难问题。然后小组选代表回答问题,教师作适当引导和补充在班上讨论研究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并在这个基础上采用用自己语言概括的方法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行文思路:“我的信念”是什么——怎么来的——在这一信念下怎样工作生活——坚持这一信念达到怎样成就。
在这一环节设计中,我想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给学生以充分独立思考空间,接着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充分交流、讨论后明确答案,使其知识体系明朗化。最后通过反馈交流方式让学生对问题答案有个总结,同时又是培养学生推理,归纳,概括表达能力的良好契机,教师再此给以恰当的引导,查漏补缺,为下一步研读突破难点做了必要铺垫。
其次深入探究一些难理解的语句。
1、“我之所以如此,或许是因为某种力量在鞭策着我——正如蚕被鞭策着去结它的茧子一般。”“某种力量”是指什么?
2、“许多美好快乐的记忆”和“孤独地过着求学的岁月”二者矛盾吗?“孤独”和“美好”各指什么?
3、“我们没有申请镭的专利,也就抛弃了一笔财富。”现在许多人都爱钱,而她为什么这样做哪?
4、“人类需要寻求现实的人”和“人类也需要梦想家”二者是否矛盾?他们各是什么意思?
5、最后一段中为什么说科学家也应是“一个小孩”?
以上问题均先由学生作答,实在探究不出的,可查阅语文资料书,然后由教师点评指证。最后归纳居里夫人的形象:坚忍不拔,执着勤奋,专心致志,心境宁静,兴趣浓厚,沉静温和,勇于克服弱点,战胜困难。
这一环节设计可以将问题和学生阅读有关居里夫人的材料联系起来,更有助于学生对文章内容的进一步理解。
最后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 同学交流课前搜集到的与居里夫人有关的资料,能加深对居里夫人人格魅力的把握和精神世界的探寻。
第三环节:课后作业——记录点地感悟
这节课每个同学都能感到居里夫人她伟大的精神品质,学习后你认为怎样才能克服自身的缺点和不足,培养自己成为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请你以此为内容写一篇300字左右小作文。
这一环节设计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文章。遵循“大语文”观念中与生活外延紧密结合的原则,通过找差距,写感悟使自己对自身有正确的认识,对自身的不足有所改进,以达到道德熏陶和情感教育的目的,从而更好突破重点。
第三篇:9我的信念说课稿
《我的信念》
一、说教材:
《我的信念》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散文随笔。本单元以人生为主题,主要是讴歌理想,阐述信念,论说人生修养,并能贴近生活,容易联系自己的人生体验,领悟课文深长的意味。本单元还要练习朗读,学习课文的表达技巧。
《我的信念》作者是玛丽·居里,这是作者在晚年对自己一生的回顾和信念的抒写。从作者的工作、生活、事业、名利、人际关系、业余爱好及科学趣味中可以读出崇高,可以领悟伟大的成就、杰出的贡献是从何处而来。下面就《我的信念》的教学设计作简要说明。本文是对玛丽·居里一生的回顾,内容简单。课前要求学生到图书馆、阅览室查阅报刊书籍或网上查询,搜集整理玛丽·居里的有关资料。为更好地了解这一伟大的科学家作铺垫。
二、说目标:
根据教材定位特点及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本课设计两课时,确立三个目标。(出示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
朗读教学要常抓不懈,“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是新课标对七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之一。同时第二单元单元要求提出“还要练习朗读”的要求。朗读课文既能矫正语音,提高阅读水平,又可以进入情景,进入角色,把握文章内容,领悟语言美。
2、感受居里夫人的人格美,激发献身科学的热情。
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灵魂,新课标十分注重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因此,在有感情地朗读文章的基础上,学生可感受到居里夫人的伟大与崇高,心灵会受到感染,荡起以她为楷模,向她学习的涟漪,从而立志献身科学。
3、积累语言,学习语言特点并加以运用。
新课标提出“语文的基本素养要通过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通过语文基本技能的训练来实现。”写作与口语交际成功的关键在于语言的积累、感悟与运用。因此确立该目标。
三、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由对居里夫人的简介采用问题“大家知道她是谁吗?”导入,并出示居里夫人的画像作形象感知。
出示第一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
2、感受居里夫人的人格美,激发献身科学的热情。
(二)检查预习: 问题是:(出示投影)
1、给加点的字注音:
结茧 蹂躏 懊恼 猝然 奢望 魅力 获益匪浅
2、交流居里夫人的有关资料。
此环节意在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字词的检查主要为课文的学习扫清字词障碍,大致掌握学生预习的情况,接着交流玛丽·居里的材料,给学生一个展示的机会,提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这样设计也体现大语文教育观。
(三)整体感知:
1、学生朗读课文,五名学生分段读,让学生调动听觉和视觉感受居里夫人伟大的人格。教师就学生的朗读作必要的点评指导。(如:字词的读音、朗读的停顿、语气等。)
2、学生自由朗读,在朗读的基础上思考:(出示投影)
(1)居里夫人在文中陈述了自己在哪些方面的事迹?线索是什么?(2)根据内容试写一句话:居里夫人是一个 的人。
这样带着问题来读,学生的朗读就有了目的,有了方向。课程标准(七—九年级)阶段目标中强调:“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设计这两个问题,就是要求学生整体把握全文内容。
(四)问题探究:
新课程重视提高学生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最终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通过学习名人精神,形成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与新课标中“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能在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中同时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理念相吻合,是语文课的重要任务。也是本课的重点与难点。
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默读课文,提出两个问题:(多媒体出示)
1、结合课文内容谈一谈,居里夫人的自述体现了她怎样的人格魅力?
这一问题意在通过占有文本材料,把握居里夫人的坚韧不拔,充满自信,淡薄名利,献身科学的精神。
2、小组讨论:假如你是玛丽·居里,发现镭元素后,你会怎样做?你又怎样看待居里夫人放弃了“申请专利”呢?希望同学们实话实说!新课标提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小组讨论的形式既能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又可取长补短,使自己的展示更全面,完美,同时还可提高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
(五)拓展延伸:(多媒体出示问题)问题是:
随着科学知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开始申请专利,仅第24届北京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就有8项专利通过初审,即将正式向国家有关部门报批。作为一名中学生,你对中小学生申请专利这一现象有何看法?
这一环节主要引导学生多角度地全面地分析问题,发表建议。并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的热点、焦点,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这与新课标的“关心学校、本地区的和国内外大事,就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相互讨论”的理念相吻合。这一环节能衡量学生人生观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帮助学生对人生做出正确的选择。
(六)作业:(多媒体出示)
找出最能打动你的句子,品味本文的语言特点。作业的设置为下节课的学习打基础,做铺垫。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由上节课的基本内容导入,帮助学生回顾知识。齐声朗读课文既可检验学生读的能力,又可为本课时的目标达成做铺垫。
(二)多媒体出示目标:
积累语言,学习语言特点并加以运用。
(三)问题研讨: 问题是:
1、本文语言的特点是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请找出自己最喜欢或你认为给自己触动最大的语句,并说明理由。
《课程标准》阶段目标指出:“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因此,把握语言特点,品味体会语言的涵义是阅读教学的一项主要任务。在开始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提出这两个自主性的问题,直奔目标,学生也易掌握。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
(四)语言实践活动:
问题是:请朗读体会下列可作为格言警句的句子,体会语言特点,模仿其中的任何一句写出自己的名言。(请2—3名同学到黑板写出自己的格言,并注上名字。)例句:
1、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我们必须有坚韧不拔的精神。
2、像它们一样,我总是耐心地把自己的努力集中在一个目标上。
3、人类也需要梦想家—他们受事业的强烈的吸引,既没有闲暇也没有热情去谋求物质上的利益。
4、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仅是一个技术人员,而且是一个小孩儿,好像迷醉于神话故事一般,迷醉于大自然的景色。
设计这个拓展练习,意在落实本课的工具目标,检验一下学生是否真正把握了本文质朴平实的语言特点。另外学生自由选择一句进行仿写,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还可以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五)作业:
1、课外阅读艾芙·居里的《居里夫人传》和爱因斯坦的《悼念玛丽·居里》,并搜集与居里夫人一样的科学家的资料,梳理存入自己的资料库。
2、积累摘抄并背诵文中有关可作为名言警句的句子。
这一作业的设置引导学生由课内向课外拓展延伸,丰富自己的素材,拓宽知识面,为写作打基础。积累语言,背诵一些经典名言,也是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的有效手段。
第四篇:9《我的信念》说课稿
《我的信念》说课稿
一、说教材: 《我的信念》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散文随笔。本单元以人生为主题,主要是讴歌理想,阐述信念,论说人生修养,并能贴近生活,容易联系自己的人生体验,领悟课文深长的意味。本单元还要练习朗读,学习课文的表达技巧。
《我的信念》作者是玛丽·居里,这是作者在晚年对自己一生的回顾和信念的抒写。从作者的工作、生活、事业、名利、人际关系、业余爱好及科学趣味中可以读出崇高,可以领悟伟大的成就、杰出的贡献是从何处而来。下面就《我的信念》的教学设计作简要说明。
本文是对玛丽·居里一生的回顾,内容简单。课前要求学生到图书馆、阅览室查阅报刊书籍或网上查询,搜集整理玛丽·居里的有关资料。为更好地了解这一伟大的科学家作铺垫。
二、说目标:
根据教材定位特点及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本课设计两课时,确立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高阅读水平,成良好的朗读习惯;
朗读教学要常抓不懈,“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是新课标对七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之一。同时第二单元单元要求提出“还要练习朗读”的要求。朗读课文既能矫正语音,提高阅读水平,又可以进入情景,进入角色,把握文章内容,领悟语言美。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法和讨论法,体会文本,学习语言特点并加以运 用;
新课标提出“语文的基本素养要通过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通过语文基本技能的训练来实现。”写作与口语交际成功的关键在于语言的积累、感悟与运用。因此确立该目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居里夫人的人格美,激发献身科学的热情。
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灵魂,新课标十分注重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因此,在有感情地朗读文章的基础上,学生可感受到居里夫人的伟大与崇高,心灵会受到感染,荡起以她为楷模,向她学习的涟漪,从而立志献身科学。
三、说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通过阅读文本,对文意的概括,梳理文章内容;了解居里夫 人的生平事迹,从中体会居里夫人的人格美和科学精神;
2、难点:理解文中包含哲理性的句子,三、说学情 七年级是初中学段的起始阶段。学生经过小学六年的学习已有一定的认知水平和人生体验,对外界有一种新鲜感和期盼,但往往停留在表层,难以深入。这个特点表现在语文学科,就是仅满足于对字词句的理解,而对文章的社会价值和 深刻的思想内涵认识不足。因此要借助学生的阅读期待,引导组织他们自主、合作、探究地从事学习,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文本理解、体验、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四、说教法 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学科的基本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课堂教学的本质特征就是要调动同学们的课堂积极性,使同学们积极动脑学会语言的表达技巧及体会文章的语言美。本节课突出了学生听、读、说、写能力的训练。如听说读的训练渗透于课堂的各个环节中,此我制定了一下教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因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创设情境法、朗读指导法、诱导点拨法、探究法。(创设情境法,在教学中采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居里夫人的图片
来创设情境,调动学生思维。)(朗读指导法,有感情的朗读是课文朗读的最高境界,但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较难达到,因而应加强朗读指导,我将通过示范读、指导读等形式从停顿、节奏情感等方面入手交给学生朗读技巧。)(诱导点拨法,《新课标》强调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是学生的引导者,因此我诱导学生思维,指点迷津、宏观调控完成教师的点拨、引导任务。)(探究法:新课标要求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因此我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为学生搭建交流沟通的平台,使信息呈立体交叉式传递,也更能体现面向全体学生和我的课堂我做主的新理念。)
五、说学法学法上,我贯彻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的指导思想,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采用的学习方法是朗读法、讨论法、勾画圈点读书法(朗读法,通过多种形式朗读,理解课文的情感及形象的语言,培养语感。)(讨论法,学生小组讨论有利于发挥学习主动性和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的合作、创新精神及学习方法,学会积极主动地阅读与理解。)(勾画圈点读书法,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抓重点字词,找重要语句来理解课文,养成动手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由对居里夫人的简介采用问题“大家知道她是谁吗?”导入,并出示居里夫人的画像作形象感知。
(二)检查预习: 问题是:(出示投影)
1、给加点的字注音:
结茧
蹂躏
懊恼
猝然
奢望
魅力
获益匪浅
2、交流居里夫人的有关资料。
此环节意在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字词的检查主要为课文的学习扫清字词障碍,大致掌握学生预习的情况,接着交流玛丽·居里的材料,给学生一个展示的机会,提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这样设计也体现大语文教育观。
(三)整体感知:
1、听范读录音,帮助学生确立本课的感情基调,进一步体会重音、停顿等技巧。学生对比初读情况查找不足。然后自由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新课标要求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培养初步的语感)
2、检查朗读:指名朗读,其余学生从语速、语调、停顿等方面进行评价,师做及时点拨。
3、感知内容:学生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概括主要内容。教师适当提示:
(出示投影)
(1)居里夫人在文中陈述了自己在哪些方面的事迹?线索是什么?(2)根据内容试写一句话:居里夫人是一个的人。
这样带着问题来读,学生的朗读就有了目的,有了方向。课程标准(七—九年级)阶段目标中强调:“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设计这两个问题,就是要求学生整体把握全文内容。
(四)问题探究:
新课程重视提高学生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最终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通过学习名人精神,形成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与新课标中“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能在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中同时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理念相吻合,2
是语文课的重要任务。也是本课的重点与难点。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默读课文,提出两个问题:(多媒体出示)
1、结合课文内容谈一谈,居里夫人的自述体现了她怎样的人格魅力?
这一问题意在通过占有文本材料,把握居里夫人的坚韧不拔,充满自信,淡薄名利,献身科学的精神。
2、小组讨论:假如你是玛丽·居里,发现镭元素后,你会怎样做?你又怎样看待居里夫人放弃了“申请专利”呢?希望同学们实话实说!
新课标提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小组讨论的形式既能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又可取长补短,使自己的展示更全面,完美,同时还可提高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
3、本文语言的特点是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4、请找出自己最喜欢或你认为给自己触动最大的语句,并说明理由。《课程标准》阶段目标指出:“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因此,把握语言特点,品味体会语言的涵义是阅读教学的一项主要任务。在开始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提出这两个自主性的问题,直奔目标,学生也易掌握。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
(五)语言实践活动:
问题是:请朗读体会下列可作为格言警句的句子,体会语言特点,模仿其中的任何一句写出自己的名言。(请2—3名同学到黑板写出自己的格言,并注上名字。)例句:
1、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我们必须有坚韧不拔的精神。
2、像它们一样,我总是耐心地把自己的努力集中在一个目标上。
3、人类也需要梦想家—他们受事业的强烈的吸引,既没有闲暇也没有热情去谋求物质上的利益。
4、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仅是一个技术人员,而且是一个小孩儿,好像迷醉于神话故事一般,迷醉于大自然的景色。设计这个拓展练习,意在落实本课的工具目标,检验一下学生是否真正把握了本文质朴平实的语言特点。另外学生自由选择一句进行仿写,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还可以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六)拓展延伸:(多媒体出示问题)问题是:
随着科学知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开始申请专利,仅第24届北京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就有8项专利通过初审,即将正式向国家有关部门报批。作为一名中学生,你对中小学生申请专利这一现象有何看法?
这一环节主要引导学生多角度地全面地分析问题,发表建议。并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的热点、焦点,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这与新课标的“关心学校、本地区的和国内外大事,就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相互讨论”的理念相吻合。这一环节能衡量学生人生观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帮助学生对人生做出正确的选择。
(七)作业:
1、课外阅读艾芙·居里的《居里夫人传》和爱因斯坦的《悼念玛丽·居里》,并搜集与居里夫人一样的科学家的资料,梳理存入自己的资料库。
2、积累摘抄并背诵文中有关可作为名言警句的句子。
这一作业的设置引导学生由课内向课外拓展延伸,丰富自己的素材,拓宽知识面,为写作打基础。积累语言,背诵一些经典名言,也是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的有效手段。
板书设计
我的信念
玛丽 居里
人格魅力
工作
坚忍不拔、执着、勤奋、自信
生活
简单、安静
宗旨
淡泊名利、献身科学
自评:
在说课之前,我曾组织学生试讲过。通过试讲,我认为本节课主要有两个特点:
一、整个教学过程都较成功地体现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1、课内外结合,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形成。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以居里夫人的自述为主,但关于居里夫人的其他材料需要学生自己动手、动脑从课外各种媒体中去采集。另外作业的设置,课外阅读艾芙·居里的《居里夫人传》与爱因斯坦的《悼念玛丽·居里》,也是引导学生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如果通过这样的组织养成学生会采集信息、爱阅读报刊、能根据内容进行概括总结的习惯,相信我们的语文教学会受益匪浅。
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学科的基本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本节课突出了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如听说读的训练渗透于课堂的各个环节中。最能突出说的训练集中体现在学生自由发言、自主探究的环节中。如“小组讨论:假如你是居里夫人,发现镭元素后,你会怎样做?你又怎样看待居里夫人放弃了‘申请专利’呢?”“怎样看待中学生申请专利的现象”都体现了学生的主导地位。结合学生的实际,他们有话可说,氛围很是浓烈。写的训练体现在模仿句子写名言的语言实践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体现学生的不同个性,满足学生展示自我的欲望。
2、遵循认知规律,体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精神。
本节课学生对居里夫人人格魅力的感受由占有文字材料到内化为学生自己献身科学的激情,由品味语言特点到模仿运用,层次明晰,目标较易达成。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学习自主性除表现在课前搜集资料外,在“结合课文内容谈一谈,居里夫人的自述体现了她怎样的人格魅力?”“根据内容试写一句话:居里夫人是一个
怎样的人。”“模仿例句写名言的语文实践活动”中,都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回答其中的问题除了要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之外,还必须有自己的主观色彩,展示自己的独特个性。其次,无论是对语句的理解还是简要地说明理由、评价现象,都需要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自主选择进行表达。
合作学习主要体现在“小组讨论:假如你是居里夫人,发现镭元素后,你会怎样做?你又怎样看待居里夫人放弃了‘申请专利’呢?”的问题上,只有相互合作讨论得出的答案才能表述得更全面,更完整,才能展示自己的才华。探究性学习更是自始至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对字词的识记及各个问题的回答,都是由陌生到熟悉,由未知到已知。这些问题的解决都是同学们相互交流、共同探讨、爱动脑,不断深入探究问题的结果。
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的教学理念。
在整节课的各个环节中,我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只起到开发课程资源,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的作用。
以上是我实施《课程标准》,实践《我的信念》一课的一点粗浅的认识。
第五篇:教师资格考试初中语文说课稿:我的信念
《我的信念》说课稿
一﹑说教材 1﹑说教材地位:
我的信念是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散文,本单元以人生为主题,主要是讴歌理想,阐述信念,论说人生修养,并能贴近生活,容易联系自己的人生体验,领悟课文深长的意味。本单元还要练习朗读,学习课文的表达技巧。
《我的信念》作者是玛丽·居里,这是作者在晚年对自己一生的回顾和信念的抒写。从作者的工作、生活、事业、名利、人际关系、业余爱好及科学趣味中可以读出崇高,可以领悟伟大的成就、杰出的贡献是从何处而来。
2﹑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地位﹑作用及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学习分析人物性格特点及富有哲理性句子”,我确定我的教学目标是: ①品味文章中语言的优美性。
②学习课文中朴实的语言及表达语言的生动性。③进一步了解居里夫人及她取得的成就。3﹑说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是根据教材的特点﹑教学目标及学生的实际而确定的.至于教学难点则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言的,是学生经过复习还存有疑问和理解还比较困难的地方.根据这些我确定本篇文章的:
①教学重点:分析人物性格特点,使学生学会欣赏散文的语言美.②教学难点:理解富有哲理性句子.二﹑说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㈠ 教法
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学科的基本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本节课突出了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如听说读的训练渗透于课堂的各个环节中。最能突出说的训练集中体现在学生自由发言、自主探究的环节中。具体做法如下: 1提问法—逐步引导,逐步深入.2自主探究法—学生自主找资料实践,了解课文.3讨论法—几个同学组成一组讨论本篇文章的写作特点.4点拨法—通过老师提问时学生展开联想,拓展思路.我认为,教学方法的最本质特征就是要调动同学们的课堂积极性,使同学们积极动脑学会语言的表达技巧及体会文章的语言美.因此, 我多采用小组讨论和点拨等方法.㈡ 教学手段
为了使我根据教材的特点和教学目标的要求,达到使同学们能够更加体会文章中语言的优美性,所以我决定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进行全程教学.㈢ 说学法
《师说》中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因此,加强学法的指导尤为重要.1﹑我采用讨论的方法,使学生在讨论中思维的到拓展,更加理解文章的含义.2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3 ﹑提倡“笔记式”学习方法,让学生把文章中优美的句子都记录下来.三﹑说教学过程(说教序)1﹑导入新课
采用提问的方法问同学们知道不知道镭是怎么发现的?想了解居里夫人吗?再讲一下居里夫人的成就,引起同学们的兴趣之后与大家打开书共同学习课文。
2﹑检查预习
3﹑朗读课文找几个同学大声朗读课文。4﹑讨论研究:
①分析人物性格特点这一问题意在通过占有文本材料,把握居里夫人的坚韧不拔,充满自信,淡薄名利,献身科学的精神。
②小组讨论:假如你是玛丽·居里,发现镭元素后,你会怎样做?你又怎样看待居里夫人放弃了“申请专利”呢?希望同学们实话实说!
5、说板书(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