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写田园 赞乡村》习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观察、了解乡村的风光及生活,激发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2、掌握“抓特有景物,用修辞方法”来描写乡村风光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掌握“抓特有景物,用修辞方法”来描写乡村风光的方法。
一、激情导入
1.同学们,我们在第六单元展开了“走进田园、热爱乡村”的学习活动,了解了古今中外各具特色的田园生活,拜访了朴素、恬静的乡下人家;走进了如诗如画的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荷兰;漫步乡间田野,聆听了欢快、柔美的麦哨,2.这节课,让我们完成六单元的习作,写一写田园风光、赞一赞乡村生活!(板书:写田园、赞乡村)齐读
3.出示习作要求。
这是六单元的习作提示,翻开书116页,自己读一读习作板块,然后用笔勾出本次习作的要求。
(出示)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把自己最想写的内容写下来。可以写自己经历的,也可以写听到的、看到的或想到的,可以是景物、人或事,也可以是感受或体会。写的时候,把要想写的内容表达清楚,还要注意运用积累的优美词句。写完后认真读一读,改一改。
(指名说,然后出示)
可以写的内容真多呀!但是这所有的内容都有一个统一的要求,那就是要描写哪儿?
出示:
1.写作的内容是乡村生活或田园景物(可以写自己的经历、听到的、看到的或想到的,可以是景物、人或事,也可以是感受或体会。)
2.写的时候,把要想写的内容表达清楚,还要注意运用积累的优美词句。
3.写完后认真读一读,改一改。来,自己读一读。
二、回顾课文,学习写作方法。1.集体交流想写的内容。看看第一条,你想写什么呢?
如:乡村的山水、树木,乡村的丰收田野,乡村的、果园,写自己的乡村生活体验等等。2.同学们想写的东西真多,今天,咱们就重点学习,怎样才能把你熟悉的乡村景物写清楚,让读了你文章的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呢?
3、咱们来看看,从课文里是不是能够学到好办法? 出示:
鸡,乡下人家照例总要养几只的。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鸣,在竹林中觅食;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乡下人家》)
在天堂般的绿色草原上,白色的绵羊,悠然自得。黑色的猪群,不停地呼噜着,像是对什么表示赞许。成千上万的小鸡,成群结队的长毛山羊,在见不到一个人影的绿草地上,安闲地欣赏着这属于它们自己的王国。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牧场之国》)
(1)这是我们学过的课文里的两段话,自己读一读,看看你能学到什么好方法?
(生读)
(2)预设一:我学到了使用修辞手法。(板书:用修辞手法)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办法。
都有哪些修辞手法呀?找到句子读一读。还学到了什么方法?
预设二:我知道要抓住景物的特点来写。预设三:我知道可以写乡村特有的景物。
预设四:如学生不能说到要抓住乡村特有景物来写。请同学们看看,这两段话,都写了哪些乡村景物啊?(鸡、绵羊、猪群、小鸡、山羊、草原)这些景物哪里才有啊?(乡村)
只有些乡村特有的景物才更吸引人呢?(板书:抓特有景物)所以、抓住乡村的特有的景物来写,也是写好乡村风光的好办法。
4、同学们再看看这两段话,同样是写乡村特有的景物,同样运用了修辞手法,但它们又有所不同。仔细的看看,你发现了吗?
生:我发现前一个自然段只写了一种景物——鸡,第二个自然段却写了几种景物。
我们也可以像这样,可以在一个自然段里介绍一种景物,也可以写几种景物。
5、刚才,从课文里知道描写乡村风光的时候,要抓住乡村特有的景物,运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来描写乡村美景,还知道一个自然段可以介绍一种景物,也可以介绍几种景物。
三、习作练笔,小试牛刀。
1、出示乡间小路图:
现在,请你看看这乡间小路,是不是乡村特有的景物?结合咱们刚才学到的方法,你想到什么好办法向别人介绍它了吗?
(1)看这三幅图,都有什么乡村特有的景物啊?(2)如果要请你介绍这里的风景,你准备介绍什么? 嗯,你这介绍一种;你介绍了三种。
(3)无论介绍几种,都可以。但是别忘了,还得再介绍的时候,用上我们所说的修辞手法。如果想好了,请你在自己的草稿本上写下成一段话。
2、学生练笔。师巡视。
3、反馈,重点评价学生使用了怎样的修辞方法来描写了乡间小路。
四、撰写片段,引领提升。
1、刚才,咱们从课文里学到了抓住特有的景物,用上修辞手法来描写乡村美景的好办法。老师相信,除了这三幅图上的美景,你们看到的乡村美景还要更多、更美,请你选择你看到过的印象最深的一处乡村美景,用上巧妙的修辞方法,把它写成一段优美无比的文字,让大家都来欣赏。
2、学生撰写片段。教师巡视
3、展示。谁来展示你写那一道独特迷人的乡村美景?
读之前提示:听他读的时候,请你注意听他写了哪些特有的景物,用上了什么修辞手法来写。
重点评议:
(1)选选择的是乡村里特有的什么景物?
(2)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方法来描写这些景物的特点?
4.还觉得描写乡村景物难吗?现在,同桌之间请互相读一读他写的内容,看看,他写了什么乡村特有的景物?用上了修辞手法没有。看看有没有哪个地方你可以给他提出建议,让他写得更加精彩,最后自己修改修改。
学生互评、修改。
5、修改后展示。教师根据学生习作情况进行挑选,随机组织过渡语形成完整的文章。
五、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会了抓住乡村特有的景物,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来写出乡村景物的特点。乡村美景还有很多,一篇的文章里往往要写几个方面的景物,下节课,我们将运用这些方法,按照一定的顺序把你心中那最美的乡村介绍清楚,可以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来写呢?请看(出示:顺序写作示意)。
①按地点变化的顺序写; ②按春夏秋冬的顺序写; ③按景物的类别写; ④按先总后分的顺序写。
相信你们会写出一篇让人赞美的佳作来。附:板书设计 写田园 赞乡村 抓特有景物 用修辞方法
第二篇:走进田园,热爱乡村教学设计
篇一:走进田园 热爱乡村教案设计
“走进田园 热爱乡村”课外阅读指导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观察、了解乡村的风光及生活。激发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2、通过写乡村生活,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乡村的风光及生活。
【教学难点】进行习作指导,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教具准备】乡村生活图片,【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我们生在农村,相信大家对农村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花一草,以及小鸡、小鸭、小狗都很熟悉吧,本单元向我们介绍了古今中外各具特色的田园生活,那一幅幅自然质朴、清新美好的画面,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今天,我想和同学们一起分享一下你们的美好乡村的美丽景象。我们再次走进田园和乡村,感受一下田园的美景和乡村的生活。
二、观察图片
首先想请大家听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引导学生欣赏多姿多彩的田园风光,感受乡村丰富多彩的田园生活,激发对乡村生活的热爱。
师你从这首歌中听到了什么?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象?
生自由交流!
三、汇报交流
各组选取代表介绍自己所读的乡村故事。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可以提出问题和建议。
⑴ 生把自已听到的、或看到的、学到的、读到的好文章中、景物、人或事与大家分享一下。
⑵ 内容表达要清楚,注意运用平时积累的优美词句。
四、评选出本班读书小明星
五.请同学们欣赏散文(师生配乐读)
六、给学生推荐几篇文章
刘国林的《可爱的草塘》巴金的《繁星》
七、总结课外阅读的好方法
1、读文段2、划语句
3、说感受
4、感情读
八、课后作业
如果让你夸夸自已的农村,你想写什么呢? 篇二:走进田园热爱乡村(优质课教学设计)走进田园 热爱乡村
【教学目标】
1、能清楚明白地讲述乡村见闻或感受,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提高准确、形象运用语言的口语表达能力。
2、在与同学、老师的交际活动中,培养乐于表达、用 心倾听、文明交流的良好交际习惯,发展合作精神。
3、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激发热爱田园的情怀。
【课前准备】
1、学生观察乡村的生活场景,形成自己独特的感受。
2、教学课件。
一、听歌导入,明确口语交际的主题:播放《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听后,师:听了这首歌,根据课前搜集资料,你一定能猜出我们本节课口语交际的主题是:走进田园。
二、介绍田园风光、乡村生活印象,明确口语交际的注意事项。
1、我为同学们带来了几幅图片,看完后,要说说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喜欢它。(播放ppt)
2、学生谈话
a、教师引导学生用询问的形式,帮谈话者把话说清楚、明白,努力做到打动人。
b、教师帮助概括:田园风光美、独特,乡村的事情有趣,动物可爱,食物绿色好吃„„或你为大家介绍了你家乡的美景、趣事、美食„„乡村的一切都是那么丰富多彩!
3、通过刚才我们的口语交际,同学们明白了说话和听话时应该做到什么?说明白讲清楚,可辅助图片、动作等帮助;认真听,要应对,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问。语言和态度都要注意文明,有礼貌。
三、请同学到家乡做客,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1、家乡这么美,现在你要请同学到你的家乡去做客,(板书:请到我的家乡来)你会先说什么呢?学生交流,教师概括:可先发出邀请,再介绍家乡;也可先介绍家乡,引起人的兴趣,再发出邀请。
2、哪位同学先来邀请你的同学?
指名二人现场表演,其他同学评价或补充。
3、你也试着发出你的邀请吧!学生各自请同学,教师巡视指导。
4、你请了哪位同学到你的家乡去做客?谁来把刚才的邀请的情景来表演一遍?引导学生进行评价。
四、同学们能顺利请到同学到你的家乡去做客,一是说明你的家乡有吸引人的地方,二是说明你的口语表达和人际交往能力很强。
1、今天来到咱们课堂上的有听课的老师,如果能请到老师到你的家乡去做客,一定是一件非常高兴的事。你们想不想试试?
2、下面我们分小组,出示要求:
1、小组成员之间互相介绍家乡的美景、趣事、特产等。
2、尽量做到语言清楚明白,能打动人。
3、认真倾听,礼貌辩论或补充。
4、选出一位发言代表,并帮他说得更好,发言代表邀请老师,可获得“口语交际小能手”笑脸,小组相应获得“口语交际优胜小组” 奖章。
3、邀请老师,赢得奖章。
五、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或感受? 小朋友,爱说话,听我来把乡村夸。
田园风光美,看了就陶醉。
农村趣事多,听了乐呵呵。
我说得认真,你听得用心,我说不明白,你就把话问。
你一言,我一语,咱们聊得真开心。篇三:第六单元 走进田园 热爱乡村
第六单元 走进田园,热爱乡村
主 备 人:肖能
备课组成员:何朴 肖能 李鑫
备课时间:2011年5月11日 星期二
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围绕“走进田园,热爱乡村”这一专题,编排了四篇课文。
《乡下人家》描写了富有诗意的乡村生活,《牧场之国》展现了异国的田园风光,《古诗词三首》更是生动地再现了一幅幅乡村风光、田园意趣的图画,《麦哨》则侧重于描绘了乡村儿童在乡间田野无拘无束、充满乐趣的童年生活。
每篇文章虽然从不同角度描写了乡村的景色和生活,描写方法也各具特色,但都表达了同样的情感,即对乡村田园生活由衷地热爱、赞美与向往。
配合本组专题,在21课的后面和语文园地里相应地安排了“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习作”“展示台”等项训练,即引导学生开展观察、了解乡村景物和生活的活动;说、写有关农村的景物和生活情况,对田园风光的感受、体验,活动过程中的见闻、趣事,表达自己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向往;“我的发现”引导学生发现和体会作家描写景物的语言特点。进行课文教学时,教师要统筹安排,加强教材整合的意识,把读与思、读与写,读书与活动结合起来。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读课文,感受充满了诗情画意的田园美景。
2、体验洋溢着泥土气息、自然质朴的乡村生活,并由此产生热爱与向往之情。
3、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能抓住景物的特点,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掌握习作方法。
4、认识生字生词,按课标要求会写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5、体会文章的表达方式,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6、带领学生品味优美语言,积累精彩句段,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提高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7、围绕“走进田园,热爱乡村”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激发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兴趣,培养学生口头表达和书面的能力。
8、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三首古诗词,能默写前两首古诗。通过诵读、解读、悟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课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祖国诗词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体会作家描写景物的语言特点,积累词句,养成认真阅读、多读多想的好习惯。
3、培养通过语言文字想象画面的能力,结合词句展开想象,并能描述出来。
4、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能抓住景物的特点,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掌握习作方法。
5、感悟乡村的欢快、柔美生活,能有感情朗读。
6、体会乡村生活的欢快、柔美,和我们这些整天忙忙碌碌的现代人相比较,他们才是真正的生活的主人,是自己生命的主人,是真正快乐、幸福、自由的主人。
第三篇:习作三 学写读后感教学设计
习作三 学写读后感
教学目标:
1.读懂例文《从〈海伦·凯勒传〉想到的》,从中感知读后感的写作方法。
2.领悟本次习作要求,选择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并能抓住书中印象最深的内容,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和见解,并能自拟题目。教学重难点:
1.读懂例文《从〈海伦·凯勒传〉想到的》,从中感知读后感的写作方法。
2.从例文中学习读后感的写法,并运用到实践中去。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齐读名言,感受读书的乐趣。
读书使我们视野开阔,读书使我们情趣高雅,读书使我们学会思考,读书使我们的人生更加丰富充实。
2.同学们,你们一定读过很多书吧,你们最喜欢哪本书?读后有什么收获?
3.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在阅读中我们学会了思考,感悟了人生,提高了素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习作3”。(板书课题)
二、读例文,感悟写法 1.读《海伦凯勒传》后,张佳星心潮澎湃,写下了自己读后的感受,下面我们就来读一读。自读例文,思考:(1)例文围绕《海伦凯勒传》写了哪些内容?(2)读完后你有什么收获? 2.讨论交流。
(1)例文内首先叙述了这本书的主要内容,然后又谈了自己读后的感受,最后以海伦凯勒的一句话作总结。
全文洋溢着小作者真挚的情感,读完以后,有种迫不及待想找来原著读一读的欲望。
(2)怎样写读后感呢?
引(引原文)——感(谈感受)——联(联系实际)——结(总结全文)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一个好的标题对文章至关重要。读后感的题目可以是《西游记》读后感、读《西游记》有感、勇敢与忠诚
——读《西游记》有感 3.小结:
一篇成功的读后感就要让人产生一种读书的欲望,为了达到这一点,读书时一定要边读边思、边感受:书中主要写了什么?你从中了解了哪些知识或得到了哪些启示?
三、明确要求,完成习作。
1.你一定也读过不少书,选择一本你最喜欢的,抓住书中给你印象最深的内容,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和见解,题目自拟。
2.确定习作材料,完成习作。
学生进行练写,在学生练写的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板书:
习作3 学写读后感
引(引原文)—感(谈感受)—联(联实际)—结(总结全文)
第四篇:写小动物的习作--教学设计
“欣赏写小动物的习作”教学设计
●目标定位
欣赏写小动物的作文精彩片断,掌握更多的描写动物的方法,积累语言材料,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要点阐释
通过阅读欣赏一个个描写动物作文的片断,学习如何描写动物的外形、习性,积累大量的描写动物的词句,在鉴赏能力提高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练习内容
欣赏描写小动物的习作。●课前活动
搜集并阅读大量的描写小动物的作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阅读并欣赏大量的描写动物的作品,学习并积累描写动物的写作方法:描写外形的方法,描写生活习性的方法。
2、积累有关动物描写方面的语言材料。教学重点
欣赏习作,进一步学习写小动物的表达方法。教学难点
学习写小动物的表达方法。授课类型 写作欣赏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激趣
同学们,老师知道大家喜欢动物,有句话叫做“爱屋及乌”,相信大家一定因为喜欢一个个可爱的动物而喜欢描写动物的文章,更渴望自己也能写把动物写得具体生动。今天我们上一节动物习作的欣赏课,相信大家会像走进了有趣的动物园。
二、欣赏外形描写的片断。
1、研读赏析
师:让我们先来认识小兔子吧!(课件出示习作片断)
兔子浑身长满了毛茸茸的白毛,远远看去像一团棉花。它的一双红眼睛被白毛包住了,嵌在眼窝里,像镶着两颗红宝石。白兔两只长长的耳朵,足有二寸半,里面一层是粉红色的皮,外面毛茸茸的,我想它的听觉一定很灵敏。小白兔的鼻子扁扁的,嘴唇分成三瓣,总是不停地耸动着,不知是因为害怕,还是随时在根据气味寻觅食物。前腿又短又小,后腿又长又有力,在动物王国里它还算是个长跑健将呢。兔子尾部有一条又短又小的尾巴,正如俗话所说的:兔子尾巴长不了。
(1)写动物时常常要把动物的外形特点写清楚,写作顺序非常重要,请大家阅读写小兔子外形的习作片断,看作者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2)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作者的写作顺序非常明显,按先整体后部分的顺序把小白兔的外形介绍得很有条理。第一句话“兔子浑身长满了毛茸茸的白毛,远远看去像一团棉花。”是对小白兔整体的描写。后面依次写了小白兔的“眼睛、耳朵、鼻子、嘴唇、前后退、尾巴”,这样的顺序使得读者读起来感觉清楚条例。
(3)抓住了小白兔的什么特点?我们可以学到什么样的写作方法呢?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概括:
①红眼睛像两颗红宝石 ②长长的耳朵外面毛茸茸的 ③嘴唇三瓣儿,不停地耸动着 ④前腿短小,后退长而有力 „„
师生小结:再写动物外形时,最重要的是要抓准动物的特点。
(4)这段写小动物的片断哪些语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可以学到什么样的表达方法?
①远远看去像一团棉花(作者运用了打比方的方法)
②嘴唇分成三瓣,总是不停地耸动着,不知是因为害怕,还是随时在根据气味寻觅食物。(进行有趣的联想)
③在动物王国里它还算是个长跑健将呢。(拟人的手法给文章增添了不少趣味。
④如俗话所说的:兔子尾巴长不了。(富有生活气息的俗语亲切好玩儿)„„
(5)有感情地朗读,再来体味作者写作方法的巧妙吧!
2、积累拓展片段
(1)我们再来欣赏两段话(课件出示两个片段)片段一
这条可爱的小狗,它的名字叫黑子。它浑身上下都长着墨汁一般黑色的毛,只有四只脚带有白色的斑点花纹。黑子的尾巴稍微带有一丝白色,而且黑子走路时总是翘得老高老高,神气得像将军。它那一双宝石般的眼睛闪着光芒,使坏人见了就提心吊胆。
片断二
鸽子羽毛是洁白的,头顶上却有着火烧云般的红色,远看就像披了一件雪制的斗篷。颈上是一圈银灰色的羽毛,在金灿灿的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鸽子那一对大而有力的翅膀,像两把展开的扇子。有时,它们上下拍动着翅膀,在碧蓝的天空中悠闲自在地飞翔。
(2)找到自己喜欢的句子,体会他们的表达方法,并多读几遍,积累自己喜欢的词句。
三、欣赏生活习性的描写:
1、阅读范文
写动物当然要写动物的生活习性,每个动物的生活习性都有其有趣的特点。大家拿出课前发的例文,读一读。
我家的小白猪
我家养了两头小白猪。它们全身雪白,一对大耳朵像两把有力的扇子,忽上忽下不停地扇动;鼻子长长的,一对圆圆的鼻孔,像两个小山洞;鼻子下面藏着个大嘴巴,不仔细看,真不会发现鼻子下面还有张嘴;鼻子上面有一双让人捉摸不透的小眼睛,满脸的皱纹,实在不怎么好看。农忙时,妈妈下地干活,让我在家喂它们。我把猪圈门打开,把调好的食料放在猪圈门口,馋嘴的小猪鼻子尖极了,香味早被它们嗅到了,还没等我把猪食倒在食盆里,它们就一拥而上,把满满的一盆猪食给拱洒了。猪食溅到我脸上、裤腿儿上、褂子上,气得我顺手拿起棍子想揍它们。可刚举起棍子,它们就“嗷嗷”地叫起来,似乎在向我求饶。看着它们那可怜的样子,我又不忍心让棍子落下去了。
小白猪渐渐长大了,更暴露出了它们的本性--贪吃、贪睡。每当妈妈喂它们时,它们便狼吞虎咽,大口大口地吃起来,还不停地发出哼哼声。吃饱了,就挺着滚圆的大肚子,用脚把土扒到身子底下,倒头就呼呼地睡起来。
小猪刚来我家时总惹人生气。或许是因为环境陌生的缘故,它们一次又一次勇敢地翻越猪圈往外跑,可是大门插得死死的,怎么也不能超越第二道防线跑出去。过了一两天,它们也就老实了,找个水窝,用嘴拱啊拱,然后躺在里面,还不停地弄得泥水飞溅,当然小白猪也就变成小泥猪了。家中的人不管它们在院子里如何折腾,只要它们不往外跑,就谢天谢地了。
有时候,它们又让人哭笑不得。一天上午,爸爸要垫猪圈,就把它俩赶到院子里。它俩刚从猪圈里出来,就满院子撒欢儿,吓得几只母鸡满院惊飞,“咯咯”地叫。再看它俩,什么也不顾,好像终于得到自由似的,又好像来到了一个新的世界,一会儿到炭堆里去乱拱,弄得灰头灰脸的,一会儿又拱拱小树、弄弄花草。一上午,整个院子被折腾得不成样子。可能是折腾累了吧,晌午,它们好不容易趴在暖和的地方呼呼睡起了大觉。
我家的小白猪虽然贪吃贪睡又淘气,但我仍然十分喜欢它们,因为它们给我增添了无穷的乐趣。
2、抓住特点
谁来说说哪些段落写的是小白猪的生活习性?(2、3、4、5)抓住小白猪的什么习性特点?(贪吃、贪睡、淘气)
3、默读赏析
哪些语句你很感兴趣,就反复阅读欣赏,学习作者巧妙的写法,积累有关词句。
4、赏析交流(1)小组交流(2)全班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抓住以下精彩的亮点进行赏析
①馋嘴的小猪鼻子尖极了,香味早被它们嗅到了,还没等我把猪食倒在食盆里,它们就一拥而上,把满满的一盆猪食给拱洒了。
(成语“一拥而上”、动词“拱”以及关联词语“还没„„就„„”运用形象地写出了小白猪贪吃的特点,②可刚举起棍子,它们就“嗷嗷”地叫起来,似乎在向我求饶。看着它们那可怜的样子,我又不忍心让棍子落下去了。
(“似乎在向我求饶”准确地表达出了作者对小白猪的喜爱,“似乎”一词非很有必要,写出了人与动物之间特殊的感情交流方式。)
③吃饱了,就挺着滚圆的大肚子,用脚把土扒到身子底下,倒头就呼呼地睡起来。
(小作者观察真细致,“挺”、“扒”、“倒头”、“睡”等一连串动词运用巧妙地写出了小白猪贪睡的特点。)
④再看它俩,什么也不顾,好像终于得到自由似的,又好像来到了一个新的世界,一会儿到炭堆里去乱拱,弄得灰头灰脸的,一会儿又拱拱小
树、弄弄花草。一上午,整个院子被折腾得不成样子。
(小作者观察小白猪时进行恰当的联想,由小白猪在院子里撒欢儿联想到“获得自由”和“来到了一个新的世界”,而且作者将这样的联想用句式“好像„„又好像„„”连接起来,既准确,又流畅。)
(“一会儿到炭堆里去乱拱,弄得灰头灰脸的,一会儿又拱拱小树、弄弄花草。”其中的“一会儿„„一会儿„„”“乱拱”“灰头土脸”将小白猪淘气的特点表达得淋漓尽致。)
„„
四、美文共享
1、小组内交换自己搜集的描写小动物的文章,从写作顺序、抓住特点、精彩表达等方面去赏析。
2、谈赏析收获 教师引导学生谈赏析收获,不要局限学生的思维,学生从哪个方面,哪个角度谈都行。
●例文点评 奶奶家的大花猫
奶奶家有只大花猫,它已经八岁了,相当于人到了五十岁的年龄,显然已经算“老爷爷”了。但手脚还是很灵活,上房、上树都不成问题。
这只猫长的非常胖,大概是奶奶总喂它好吃的吧!它的身子大部分是黄褐色,之间布满了灰色和黑色的条纹,一对棕色的耳朵警惕的竖立着,两只眼睛像灯泡一样亮,时圆、时细。
大花猫非常懒,我习惯叫它“懒虫”。每天它吃完了就睡,睡完了又吃,到了晚上它也不去捉老鼠。有一天中午,我实在看不惯它那懒洋洋的样子,按捺不住自己的心情,拿着柳枝,冲进屋子训了它一顿,它好象听懂了,灰溜溜地出去了,我跟着它到了外面,满以为它已经痛改前非去“辛勤工作”了,谁知,它溜到草垛,晒着暖暖的太阳又呼呼大睡起来„„
“懒虫”也非常调皮,一天我写作文的时候,要抄用一下门口的对联,就出去看了看,回来后,看见“懒虫”坐在我的位置上正在专心致志的啃我的笔,我火冒三丈,使劲把它往下推,“嘿!”它就是不下去!我给你来点厉害的,我把我大伯叫了过来,大伯一下子把懒虫赶到了地下,这一下子“懒虫”好像摔得不轻,它坐在地上半天才“明白过来”,我心里暗自高兴:“哼!小样儿,跟我玩,你还嫩点!”正当我洋洋得意的时候,忽然懒虫一个鲤鱼打挺“嗖”地一下钻入柜下,还没有等我反映过来,柜下传来吱吱的惨叫,仔细一看,大花猫的嘴里多了一只肥大的老鼠„„这时懒虫翻着眼睛看了我一眼,迈着平稳的步伐四平八稳的走了出去,示威似的。
这就是奶奶家的花猫,懒惰、调皮,但关键时刻还不失“英雄本色”!点评:
小作者的这篇习作语言活泼,富有生活气息,如:“它已经八岁了,相当于人到了五十岁的年龄,显然已经算‘老爷爷’了”,“大花猫非常懒,我习惯叫它‘懒虫’”,这些有趣的语言让人读来感到亲切有趣。小作者抓住了大花猫“懒”“调皮”的特点,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等写作方法把大花猫写得活灵活现,如“忽然懒虫一个鲤鱼打挺“嗖”地一下钻入柜下”“满以为它已经痛改前非去‘辛勤工作’了,谁知,它溜到草垛,晒着暖暖的太阳又呼呼大睡起来„„”。文中的动词描写也准确且多样,如“啃”“坐”“钻”“翻”等词,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大花猫的调皮,●教学反思
这节写作欣赏课的课前,教师安排学生搜集了大量的有关描写小动物的文章,这个搜集过程的本身就是很好的学习,学生通过查找,阅读,比较,选择,对此类文章的写作方法有了较为具体的认识。习作欣赏课上,教师领着学生逐一赏析有关“外形描写”“生活习性描写”的精彩片断,使学生积累了语言,进一步掌握了写作的方法,学生知道了怎样抓特点,并进一步学习了如何通过比喻、拟人等手法表现动物特点等等。如果将此写作欣赏课安排在写作指导课之前,会更好地发挥它的引领作用。
第五篇:《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
《乡村四月》与《四时田园杂兴》
冯玲玲 教学目标:
1.正确、有节奏地朗读古诗,理解诗的基本意思。
2.比较阅读中诵读品味,想象诗中描绘的意境。领会诗人对田园生活的 赞美热爱之情。
3.迁移“才了……又”或“昼出……夜”创编一句,感悟乡村人们的辛劳。教学重难点:
1.在诗句中想象画面,领会诗人对田园生活的赞美热爱之情。
2、迁移“才……又” 或“昼出……夜”创编一句,感悟乡村人们的辛劳。教学流程:
一、走近田园,了解诗题
1.孩子们,咱们尤溪有着“美丽乡镇”的美誉。你瞧!油菜地里赛黄金,百花园里香气飘,田间秧苗绿油油,山间竹林翠荫荫,房前鸡觅食,屋后鸭成群,溪边人们忙捣衣。秀丽的乡村风光,多彩的田园生活,吸引了我们,也吸引了历代的文人。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宋代翁卷的《乡村四月》和宋代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
2.孩子们,读了诗题,你发现这两首诗分别是写哪里的?——乡村、田园。哦!两首诗写了乡村风光,田园生活。
3.那分别是什么时候的?
四月——这里的四月指的是农历四月初夏时节
四时——这里的四时指的是(四季)诗人范成大在一年四季里有感而发,即兴创作了60首诗歌,总的题目就是——四时田园杂兴。请看——出示资料
范成大晚年所作《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以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划分五组,每组各12首。描绘了农村景物、风俗人情和农民生活,是古代田园诗的集大成者。这类诗在南宋末期产生极大影响。
我们今天要学的是其中的一首。写的也是夏日所见。4.了解了诗题,我们再来读读诗题。二.多重诵读,读通诗句
1.孩子们,请打开课本,自由读一读,注意诗中的生字和多音字,争取把古诗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读第一首,正音了,书写蚕桑。
师评:读得字正腔圆,这里一个多音字,一个生字都念准了。了(liao),了在这什么意思?(结束)就如同老舍先生说母鸡的叫声没完——没了。了也是结束的意思。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最后一句。
3.指名读第二首,正音昼、耘、供
第一行诗带有两个生字,一个翘舌音,一个前鼻音,他念准了,咱们一起读。在这首诗中也有一个多音字,请看,供在字典里有两个读音,当它做从事之意念gong;当它做准备着东西给需要的人应用,念gong。那你认为这里应该念——为什么?一起来读读带生字和多音字的两行。
4.孩子们,读诗读准它还不够,要读出节奏,读出韵味来。读七言古诗一般就是四三停顿;另外,我们来看看这两首诗,押的什么韵?(an a)。
5.听老师读,你也能像老师一样注意节奏停顿,句尾词音读到位,这样就更有诗的味道了。孩子们自由试一试。
分组读:我们来赛一赛,1、2组读第一首;
3、4组读第二首。看看哪两组读出了诗的节奏与韵味。
三.比较阅读,找大同
1.读着读着,你发现这两首诗在内容上都写了什么?都写人们忙碌的劳作(板书:人忙)2.请你默读两首诗,哪里写出了人忙,请你用横线划出诗句来。(出示)逐首交流。
3.参与广:孩子们,再去读读这几句诗,有哪些人在忙呢?请圈出人物来。
交流:村庄儿女 童孙。村庄儿女就是——童孙就是——村庄的男女老少都在忙,这么多人参与,这正是乡村四月——闲人少。(板书)
4.农活多:那他们在忙些什么农活呢?读读诗句,圈出农活来。交流:蚕桑、插田、耘田 绩麻 耕织 种瓜。一起来读读这些农活。我们再来了解一下农活。
图片帮助理解:蚕桑就是——采摘桑叶喂蚕;插田呢?——插秧;那耘田就是——用草耙子除去田里的杂草,(耘田的工具搜索不对)那除去地里的杂草叫——锄禾;除去豆地里的杂草叫——锄豆,这与耘田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再来看看绩麻,谁知道?——把麻搓成线,所以绩是绞丝旁。耕织就是——耕地织布,男耕女织。谁不懂耕织?(小孩),哪句诗告诉你了?——童孙未解供耕织。那他会干什么?(在桑树下学种瓜)。你从哪儿知道的?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吗?
按常理,像这么天真烂漫的孩子应该有很高的玩兴。你看——
到小池偷莲蓬,那多刺激呀!——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放放风筝也蛮好玩的——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到河边钓钓鱼,多开心啊——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座莓苔草映身。追追蝴蝶那也是不错的选择。——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范成大的村庄儿童却很懂事,很乖巧——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孩子们,村里的男女老少干了这么多农活,各忙各的,各司其职。难怪诗句中说乡村四月——闲人少;村庄儿女——各当家。
5.强度大:他们是怎么做这些农活的?再去读读这两句诗,你从哪里读出了人忙?继续圈词。
交流:才了……又,刚刚采摘桑叶喂蚕后马不停蹄地去插田,一点空闲也没有。朗读:你来读,读出他们马不停蹄的感觉;不够忙,继续。
昼……夜:白天出去除田里的杂草,晚上还要把麻搓成线。昼就是—日头升高一尺,就是白天了。夜就是—。从早忙到晚,时间真长。你能用四字词语来形容他们忙碌的生活吗?夜以继日、早出晚归、披星戴月。——一件接一件,从早忙到晚。这不正是乡村四月——闲人少吗?
6.想象写话:
孩子们,这些勤劳的人们还会干些什么农活?我们一起来看看: 采茶、点豆、锄禾、砍树、劈柴、纳鞋、补衣、打枷(敲打稻谷、大豆除去它的壳);
你能用“才了______又_____”或者“昼出 夜 ”来写一句吗? 老师把你改一下,昼出 夜 可以吗?为什么? 评:你看,你们都成了一个个小诗人了。7.扣住“乡村四月闲人少”,对比诵读。
不管是《乡村四月》还是《四时田园杂兴》,都向我们展示了初夏人们紧张、忙碌的劳动场景。这可真是——生接读:乡村四月闲人少
师引读:“乡村四月闲人少”——生接读:“才了蚕桑又插田” 师引读:“乡村四月闲人少”——生接读:“昼出耘田夜绩麻” 师引读:“乡村四月闲人少” ——生接读:“村庄儿女各当家”
师引读:“乡村四月闲人少“——生接读:“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虽然,他们生活忙碌,但是心情却——为什么?还有怎样的心情?——有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你也来读读。带着这样的心情一起读读。
四.比较阅读,寻小异
1.刚刚我们感受到了乡村忙碌而快乐的生活。其实,两首古诗在“大同”中也有些许的“小异”,请你再仔细读读,这两首诗内容上有什么不同之处?(板书:景美)
2.聚焦景美
自由读两这一句诗,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画面?
绿遍山原——走进这绿色的山陵和平原,你都见到了什么绿了? 这深深浅浅,或浓或淡的绿
绿在那婀娜柔软的柳枝上——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绿在那山林掩映的村庄里——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绿在那如蓝的江水中——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绿在那春风拂过的江南两岸——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目之所及,哪里都是绿的,让我们仿佛置身于这绿色世界,齐读—— 过:那什么白了?
白满川——(师出示图片)一块块水田里的水都满了,一片白茫茫的,这就是“白满川” 水田里的水映着天空的光辉。水光天光交相辉映。这就是“白满川”。这可是江南稻米之乡独特的风景,它告诉人们可以赶快——插田了。这景也预示着人们忙碌的劳作。
谁能把你看到的画面读出来?(指名2人)——把“绿”和“白”读重一点,绿就更绿了,水光就更亮了;
一个“绿”、一个“白”,呈现乡村的清新明丽。——女生读 一个“遍”、一个“满”,呈现乡村的广阔无垠。——男生读 过:那听到了什么?
子规——子规就是(杜鹃),还叫(布谷鸟),每当春夏之交,江南乡村便到处可听到它的叫声,你听,它仿佛在催促人们干哪些农活呢?
它仿佛提醒人们赶快——它仿佛在告诉人们——它好像规劝人们——
雨如烟——子规不歇,梅雨不停。这雨大吗?那是怎样的雨?(蒙蒙细雨、毛毛细雨)正如朱自清先生在《春》中写到: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这画面用诗中的词来说就是——雨如烟
烟雨蒙蒙,鸟鸣声声——齐读
如诗如画,大自然的交响乐——齐读
孩子们,你们觉得这景怎么样?(板书:美,怎一个美字了得)让我们置身于这如诗如画的农村风光——
五.整体诵读,热爱田园
1.孩子们,学完了两首诗,带着我们的理解再来完整地读一读。
2.你能选择一首背下来吗?试一试,看谁是最强大脑?会背第一首的起立,会背第二首的起立,你能选择一首默写下来吗?把字写端正,写美观,你默写的古诗就是一张精美的书法作品,可以把它张贴在我们的教室里。
六、拓展延伸,丰富田园
这如诗如画、宁静祥和的田园美景,我们可以到乡下去找寻,也可以到古人们留下的大量的田园诗中去找寻,(出示)比如我们之前提到的范成大的60首田园诗,孟浩然、王维、陶渊明、其中这一句最为有名,当然还有很多。课后,带上老师的链接资料让我们在这些田园诗里去感受不同时期的诗人共同的田园情怀!
板书:
乡村四月 四时田园杂兴
宋 翁卷 宋 范成大
景美
人忙 闲人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