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走月亮教案设计
一、教材内容分析
《走月亮》 选自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2课,通过抒情式的写作手法让学生们感受到散文的美。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富有个性,思维敏捷新颖,对散文的把握已经具备初步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具有一定的把握。本班学生整体的学习素质较强,学习状态总体不错,但也存在基础不太好的同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因材施教,引导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对课文有较好程度的把握。
三、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能力:。有感情地朗读散文,并背诵重要语段。体味散文所描绘的意境。
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感知文意,赏读散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于和阿妈走月亮的喜爱之情。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散文的意境,能够用自己语言转述文中的情景(2)教学难点:体会散文的优美之处和作者的情感
五、教学方法:朗读法、讲解法
六、教学用具:多媒体
七、教学课时:一课时
八、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流程:布置预习,课文导入,阅读朗诵,整体感知,字词分析,重点解析,课堂总结,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具体的教学环节如下:
课时1 课前预习
1、查阅资料,大致了解有关的相关知识
2、吴然,1945年生,云南宣威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春城晚报高级编辑。编辑之余,为少年儿童写作散文。已出版散文、散文诗集《歌溪》、《一碗水》、《我的小马》(台湾版)、《小鸟在歌唱》、《天使的花房》等10多部。曾获中国作协第二、五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以及宋庆龄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图书奖等多项。作品选入上百种选本
3、提前读课文掌握生字生词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已经接触过不少关于月亮的古诗词,谁跟起来背诵一下?在诗人的眼中月亮是这些样子的,那在今天课文作者眼里月亮又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一起来走月亮吧。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王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老师播放课文录音,此期间让同学们标注生字词的注音。
2、学生齐读
设计意图:使学生能够流利、正确地朗读课文
三、研读课文,领会主旨 1.通过读课文,谁能说说“走月亮”是什么意思? 2.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读完这篇文章后,你有怎样的感受?
四、走进文本,品味妙处
1、月亮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排比)
2、阅读第4、6自然段,月亮还照亮了哪些地方呢?——月亮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照亮了可爱的小水塘,照亮了飘香的果园。
3、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作用?(拟人)
4、从果园那边,飘来果子的甜香。是雪梨,还是火把梨?都有。(设问句)
5、现在的稻谷就要成熟了,稻田像一片月光镀亮的银毯。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比喻)
6、阿妈温暖的手拉着我,我闻得见阿妈身上的气息。从温暖一词你能感受到什么?
7、阅读第8自然段,思考文中都写了她们走过了哪些地方?——我们走过月光闪闪的溪岸,走过石拱桥;走过月影团团的果园,走过庄稼地和菜地„„
五、知识梳理,检验提高
1、阅读4、6、8段,我和阿妈走月亮时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在文中找出来,读一读,品一品。(联想回忆)
2、课文为什么反复写“啊,我和阿妈走月亮”?(出现了四次,抒发和阿妈走月亮的欣喜之情,直抒胸臆,也起到了在结构上串联全文的作用)
3、从果园那边,飘来果子的甜香。通感的用法
六、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教师总结——《走月亮》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运用了大量描写、抒情、联想、回忆的手法,抒发了我和阿妈走月亮的欣喜愉快地心情,也表现了阿妈对我的爱和关怀,更表现了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2、作业布置—— 摘抄文章的好词好句。
七、板书设计
第二篇:走月亮教案设计
《走月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课型:新授 授课时间:9.10 主备人:王秀丽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中的生字,理解课文中出现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月色下的美好意境,背诵课文。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浓浓的亲情 教学难点:
体会“我”与阿妈浓浓的亲情 教法:启发引导 学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师生谈话导入(2分)
师:同学们,你们和妈妈一起散过步吗?你们去过什么样的地方?当你和妈妈在一起时,你有什么感受?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一位小朋友和她的妈妈一起散步,再来感受一下吧。(板书课题:
7、走月亮)
二、学习生字词(16分)
1、教师朗读课文,配以多媒体课件(文章伴随着钢琴曲出示)。
2、学生自读课文。(先要求学生独立阅读,初步扫除语言障碍;再请学生在小组中互相帮助纠正读音;最后点名分段阅读课文,达到全班师生集体正音。)
3、分段检查(开火车分段朗读课文)
4、交流不明白的词语
(此时教师可向学生介绍云南、洱海、白族,使学生对美丽的云
南风景有初步的印象。)
5、认读生词。(自读,指读,开火车读)
教师此时要特别注意指导“载”的读音,在这里是“运载(zài)”。
6、让学生说说自己记住生字的方法。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6分)
1、通过读课文,谁能说说“走月亮”是什么意思?
2、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读完这篇文章后,你有怎样的感受?
四、练习背诵。(8分)
五、全文总结:(1分)
同学们,通过大家的学习,你们很好的掌握了生字词语的认读及正确书写,并通过朗读,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很好,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来检测一下同学们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六、课堂检测:(8分)
1、注音:
月盘 柔和 白兔 风俗
2、在括号中填写合适词语:
()的月光()的鹅卵石
()的花瓣()的小路
()的果子()的小水塘
3、检查背诵。
七、板书设计:
走月亮
月儿明亮 月光柔和 我和阿妈走月亮
八、教后札记:
《走月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课型:新授 授课时间: 9.10 主备人:王秀丽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体会月光下作者获得的无限乐趣。
2、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谈自己的切身体会。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浓浓的亲情,并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细心体察生活细节的能力。教学难点:
发挥学生的想象,让学生情感在读中体悟、升华,真正使学生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品味文章的语言美。教法:启发引导 学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1分)
师:这节课,让我们再次随着作者一起和阿妈手牵着手漫步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走月亮”吧。
二、品读课文(18分)
师:请同学们体会着月色下的美好意境自读课文,然后找出最喜欢的自然段,多读几遍,并试一试谈谈自己的感受。
全班交流,指导朗读。
1、学生可能谈到秋天月夜的美好。
第二自然段:秋天“月儿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照亮
了„„照亮了„„也照亮了„„”
月光洒满人间,月光下的各种景物清晰而又静谧,这迷人的月夜使“我”和阿妈感受到月夜景色的美好。
(让学生根据文本展开想象,月光还照亮了哪些地方。)第四自然段:“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
月光下的溪水清澈美丽,“我”和阿妈欣赏到清澈美丽的溪水,闻到了溪水中山草和野花的香味,看到倒映在溪水里的月亮,看到了鹅卵石间的无数个可爱的小水塘和倒映在小水塘里的数不清的月亮。秋风轻拂,无数个小水塘中的无数个小月亮随着微波轻轻摇荡。
(请学生描述自己通过文本所想象到的美景,并通过朗读宣泄看到这般美丽的景色时的心情。)
第六、七自然段:我们走过了那么多的地方,耳闻秋虫唱歌和夜鸟拍打翅膀的声音,嗅到了野花的香气和果园里成熟了的果子的香气,目睹了沿途的美景和空中美丽的月亮及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就像到了仙境一样。
(引导学生合理想象: ①、秋虫夜鸟此刻在做什么? ②你能想象一下果园里的景色吗?
③作者都嗅到了野花的香气,那她会看到怎样的景色呢? ④引导学生想象第七自然段的两处省略号所蕴涵的内容。)
2、当作者看到这么美丽迷人的景色时,内心会有什么感受呢? 除了月夜下迷人的景色使小作者感到愉快、高兴,还有没有其他原因呢?让我们再来读一读,找一找。
第三自然段:在明亮、柔和的月光下,阿妈喜欢领着“我”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漫步,我们手牵着手欣赏月下美丽的景色,该有多么幸福哇!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回想自己和妈妈一起漫步时的幸福心情,理解作者的感受,并有感情地朗读。)
第四自然段:阿妈领着“我”欣赏月下美丽清澈的小溪,使“我”想起白天阿妈带着“我”到溪边嬉戏玩耍时好玩儿的情景,更感到幸福甜蜜。
(教师引导学生回想自己和妈妈一起玩时的体验,来感受作者此时幸福甜蜜的心情,并通过个性化的朗读宣泄出来。)
第七自然段:在迷人的月下,阿妈拉着“我”的手,“我”感到阿妈的手越来越温暖了。我们贴得很近,“我”都闻得到阿妈身上那熟悉的气息,这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母亲和孩子之间那种浓浓的亲情。
(引导学生回想和自己的妈妈在一起时的情景,感受妈妈身上的温暖气息,并个性化的朗读。)
第七自然段:“我”突然看见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好像也在天上走着,走着„„月儿牵着闪烁的小星星走哇走,不就是在和阿妈与“我”比赛吗?不,阿妈就是那美丽的月亮,“我”就是那闪烁的小星星,我们已经融入到大自然的怀抱。
(引导学生想象此时的景色,并个性化的朗读。)
3、也可能学生在一个自然段中即体会到了景色的美,也体会到了情美,教师可随机进行指导。
三、调动学生的生活实际,谈感受(6分)
1、你有没有和妈妈在一起感到幸福的时刻?把你的感受在小组里讲一讲,然后全班交流。
2、你有没有和家人在一起感到幸福的时刻?把你的感受在小组里讲一讲,然后全班交流。
教师随机点拨:其实亲情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细心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会发现我们被浓浓的亲情包围着,是那样的温暖,那样的幸福、快乐。
四、整体回顾(6分)
1、《走月亮》这篇文章用优美的文字,把我们带入了一个诗情画意般的美景,同时让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亲情,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
受伴随着音乐,再读全文,用心和阿妈一起走月亮!
2、让我们尝试着背诵全文。
五、小练笔(8分)
说到亲情,我们眼前会浮现出这样的画面:小路上,妈妈伸展双臂迎接蹒跚学步的幼儿;风雨中,爸爸手持雨伞呵护着放学归来的孩子;月夜下,奶奶教小孙孙数天上的星星„„
在浓浓的亲情中,我们一步步长大成人。
这伴随生命每一刻的亲情,你感受到了吗?同学们想一想,说一说,然后写在小本本上。
六、板书设计:
走月亮
走过:溪岸桥果园
(“我”和阿妈)看到:山树草花星星闪烁美好景色 浓浓亲情
听到:秋虫唱鸟拍翅膀„„ 想到:洗衣裳做小船看水塘
七、教后札记:
第三篇:走月亮
《走月亮》教学设计
金堂县港青学校:刘琳琳
教材分析:
《走月亮》是一篇散文。读着这篇文章,人们就会不由自主地走进一幅如诗、如梦、如世外桃源般的画卷中:明亮而柔和的月光下,阿妈牵着我的小手,走啊走,走过村头,走过大道和小路,走过小溪和水塘,走过溪岸和拱桥,走过果园和菜地„„山之高,村之静,水之香,塘之趣,果之甜,虫鸣、鸟飞、溪流、人语,无不充盈着温馨、甜美之情。“啊,我和阿妈走月亮!”这句话的感叹号中包含着多少温暖的感觉和幸福的滋味!学情分析:
学生学习语文的目的就是让他们生活得更快乐、幸福、充实。教师要给学生的学习历程注入新鲜的生活源泉,融入丰富多彩的生活场景,让他们接受生活的感染与召唤,从而感悟文本,努力营造“大语文”环境,巧妙地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进到语文的学习中来,领悟文本,赋予文本新的生命力,并引导学生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做生活的强者,做生活的主人。教学措施:
本文语言静妙,别致,富有诗意,要引导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重点词句来体悟感情,突破教学重难点。
1、在通读、认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文章结构的特点。(先写景,再抒情,最后说明在什么地方走月亮;说明写景的观察点,而且是以呼告的语气,请求阿妈。前面的写景抒情是到哪个地方走月亮的愿因。)
2、细读品味,理解感悟,“以生为本”,把课堂的时间还给学生,以学生的诵读为主线,让学生个人读,小组读,然后抓住学生感受最深的地方引导学生理解、感悟。
3、学习反复句,通观全文,体会“我和阿妈走月亮”出现四次的作用,看似重复实则妙笔之句,充分表达了“我”和阿妈走月亮时无比幸福和喜悦之情,细细咀嚼这种情致、意趣,虽是秋夜,却让人心中涌起融融的暖意。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课文中出现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月色下的美好意境,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生活细节的能力,背诵课文。
3、在读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体会月光下作者获得的无限乐趣。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谈自己的切身体会。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指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浓浓的亲情,并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生活细节的能力。
难点:
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发挥学生的想象,让画面浮现在学生的脑海中,激发学生读的欲望,让情感在读中体悟、升华,真正使学生感受到文章的意境美,品味文章的语言美。教学准备:
导学案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中的生字,理解课文中出现的词语。
2、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文中的一些词语。
难点:
初步理解“走月亮”的意思。教学过程
一、师生谈话导入
1、上一课,我们学习了《古诗二首》,知道古人对明月非常喜欢,写下了许多佳作。今天,我们要跟着一位伟大的现代作家——吴然,去看看他眼中的明月,请进入今天的学习--《走月亮》。
2、齐读课题,思考应该读出什么语气。
3、看作者简介:
吴然,1945年生,云南宣威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春城晚报高级编辑。编辑之余,为少年儿童写作散文。已出版散文、散文诗集《歌溪》、《一碗水》、《我的小马》(台湾版)、《小鸟在歌唱》、《天使的花房》等10多部。曾获中国作协第二、五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以及宋庆龄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图书奖等多项。作品选入上百种选本,其中《民族小学》、《新年礼物》、《珍珠泉》、《杨梅会》等被编入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科书。
二、初读课文理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要求学生自主阅读,再请学生互相帮助纠正读音;最后点名分段阅读课文。
(2)词语闯关:
洱海
月盘
柔和
淘气
牵着
坑坑洼洼
风俗
泼剌
汩汩
浇灌
蚕豆
沉甸甸
稻穗
镀金
银毯
田埂
嗅见
闪闪烁烁
2、再读文章,理解:
什么叫做“走月亮”?(生:走月亮是我国南方特有的风俗。指的是在月光下散步的情景。)
思考:我和阿妈走过哪些地方?如果按照“我和阿妈走月亮”这样的线索分段,应该怎么分?
第一部分(1—3):交待文章的时间、地点、人物及时间,“我”和阿妈在“小路上”走月亮。
第二部分(4—5):写“我”和阿妈在“溪边”走月亮。
第三部分(6—7)写“我”和阿妈在“田梗上”走月亮。
第四部分(8—9)写走月亮带给我的感受。(1)思考全文情感基调,归纳文章主要内容。
a:本文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往往借助具象,写景状物来抒发主观情感。思考:通过刚才的读,你能领悟到文章表达的情感吗?(本文通过写“我”和阿妈走月亮抒发了“我”与阿妈间浓浓的亲情。
b:学习归纳主要内容:
课文讲谁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走月亮看到了什么?结合段意及本文情感基调,归纳文章主要内容:这篇课文通过“我”和阿妈走月亮所见,所感,表达了“我”与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与“我”的幸福与快乐。师总结:刚才我们概括的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我们刚才用的是什么方法呢?(段意合并法)
三、小结。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课文,在读中感受月光下的美景,体会“我”和阿妈间浓浓的亲情。
2、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意境和情感。
3、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谈切身体会。
4、学习文章中的修辞手法:拟人、比喻、排比、通感。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师:今天我们继续随着云南作家吴然去进一步了解具有南方地方特色的风俗:走月亮。
2、齐读课题。
二、细读课文,品味语言,体会意境美。
(一)我和作者走月亮:
1、读课文,理清文章大致顺序。(课件)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 那么文中写了几次“啊,我和阿妈走月亮呢?”,对,是四次,根据我和阿妈走过不同的地方,可以将文章分做四个意义段。
第一段:(1-3)是“我”和阿妈在小路上走月亮。第二段:(4-5)是“我”和阿妈在小溪边走月亮。第三段:(6-7)是“我”和阿妈在田埂上走月亮。
第四段:(8-9)我和阿妈只是静静地走着。走过了许多地方。
3、用段意合并法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分部分学习课文(课件)
文中4次“啊,我和阿妈走月亮.”,这句话将我和阿妈走过的这些地方很自然串连在一起,使这篇文章结构清晰,自然。那么,我每到一个地方看到些什么,听到些什么,又有怎样的感受呢。(播放课件:每到一个地方看到什么)1.学习第一部分,小路上走月亮
(1)请你读一读课文的第一部分,边读边体会吧。(播放课件:第一二自然段)读了这一部分,你能说说“我”在小路上走的感受吗?
(我感觉夜晚在小路上走非常美。一轮明月渐渐地从河海那边升起来了,皎洁的月光柔和地照在点苍山,大青树,还有村头大道和小路上)多美的乡村月夜呀!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这部分内容吧。
读的时候是不是要很大声音呢?不能啊,为什么呢?山村的夜晚很安静,应该用低缓、柔和的语气来读。好,听老师读一读,自己练一遍。(理解排比修辞手法的运用)
月亮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排比句的作用:不仅使描写细腻,形象生动,更增强了韵律感,使语言富有气势。
拓展思维:月亮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照亮了
(可爱的池塘),照亮了(飘香的果园)。(2)小结:第一部分我和阿妈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走月亮,一起融入了着宁静而柔美的夜色中。2.学习第二部分 小溪边
a小结刚才学法:(1)分析结构:这篇文章是抒情散文,每一部份都是通过先写景,将自己所看到的听到的,多种感官感受到的东西写出来,再抒发情感,最后写自己在哪里走月亮。(2)刚才学习时,通过读—勾—再读想象—找修辞感受—再读的方式进行。B试着自己读一读。
C归纳点拨,分析句子:
(1)走啊走着,我们来到小溪边,请读读第二部分。(播放课件:四五自然段)(2)在溪边我又看到什么,想到了什么呢?
(我看到小溪水的景象,想起白天在这里玩耍的情景。)(3)你最喜欢里面的哪些句子?(播放课件:细细的溪水)
(我最喜欢:“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床。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从你的读中我们感觉到小溪很美,你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么?(播放课件:小溪图)
(我想到溪水很清,山草和野花的香味飘荡在空中,月光倒映在水中,水流,他们也在流。)
是啊,水在流,香味在流,月光也在流,此情此景,令人沉醉。我们来读读这句话。
每个小水塘里都“抱”着一个月亮,为什么说“抱”呢,看图想一想。(播放课件:每个小水塘)
(是因为许多鹅卵石中间,有一些水,是个圆圆的小水塘,水面上映着月亮倒影,就像环抱着月亮一样。)
这是什么修辞方法?对,拟人。无数的小水塘,像妈妈一样紧紧地抱着无数的小月亮,多温馨,多可爱。一起读读这些句子吧。
(4)大家想不想也到小溪边看看呀?请欣赏。(播放课件:画面)看了画面你想说什么。是啊,潺潺流淌的小溪,美丽迷人的野花,在这样的小溪边漫步,多快乐呀。(播放课件:四五自然段)
这么美的句子,你能读一读,并且背下来么? 让我们随着音乐背诵这部分吧。3.快速学习第三部分
我和阿妈沿着小溪走啊走,来到田埂上,我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呢?请自己读读第三分。(播放课件:听到看到闻到)谁来说说?
听到:秋草唱歌,夜鸟拍翅膀,鱼儿跃出水面,沟水汩汩。看到:沉旬旬的稻穗,像很毯的稻田。闻到:果子的甜香。
这鱼儿的欢跃,果子的甜香,沉甸甸的稻穗,都向我们在报告着一个令人振奋的喜讯——丰收,这是多么令人激动啊,我们读时应该读出什么语气呢? 对,读出丰收的高兴,喜悦让我们随着音乐来读读这部分。4.学习第四部分
走过了田埂,走过了溪边,走过了许多地方。读一读最后一部分。(播放课件:最后两段)
(走过月光闪闪的溪岸,走过石拱桥;走过月影团团的果园,走过庄稼地和菜地„„)还会走过哪呢?你能模仿这个句式说说么?(播放课件:走过月光闪闪的)
(走过月色浓浓的小树林,走过小山坡。)
(走过凉风习习的小河边,走过石拱桥。)我和阿妈静静地走着,拉妈妈温暖的手,闻着妈妈身上的气息,此时此刻我有什么感觉呢?(播放课件:做后两段)是啊,多么温馨甜蜜,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啊。我们来读一读(配乐)
这是多美的夜晚,多么幸福的时刻啊。同学们课文读完了,请你们想一想课文为什么反复写“啊,我和阿妈走月亮”。(播放课件:为什么多次写)
(因为我和妈妈每到一个地方,感觉那里的景色太美了,感觉很愉快,所以反复的说,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这句话表达了我和阿妈很幸福与快乐。)
对,每一次都是他内心真情的自然流露,每一次都是因为他无比的幸福与快乐。同学们,这就是反复,体会到反复句的精妙了吗?反复句使情感的表达更加充沛,文章更有感染力了。
这篇课文写的这么美还因为作者运用了许多修辞方法。
有排比句,比喻句,拟人句,疑问句,感叹句,祈使句等,多种句式的变化,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真是一篇佳作呀。(五)总结全文(播放课件:课文板书)
读着《走月亮》,我们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了温馨与快乐,感受到了的浓浓亲情,不知不觉步入了月夜那如诗如画的意境之中。(六)练习成语(播放课件)
同学们你们喜欢走月亮吗?你们爱天上的明月吗? 噢,那就要多积累有关月亮的好词好句呀。下面让我们就来欣赏一些有关明月的成语吧。
1.有关月的成语,第一个字是月。(播放课件:月字成语)
2.考考你,填成语。同学们记得真快。(播放课件:月字成语填空)3.有关明的成语。(播放课件:明字成语)(七)作业(播放课件:作业)1.选择文中喜欢的段落背诵。2.做摘录笔记。
3.试着仿写一段:我和阿妈在什么地方走月亮。
第四篇:《走月亮》说课稿
放飞想象
快乐阅读
——《走月亮》说课稿
桐城市孔城中心小学 崔爱平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走月亮》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散文。本单元以“明月”为主题,主体课文有两首古诗、一篇散文和一篇报道。本文以优美的语言、欢快幸福的笔调,描写“我”和阿妈在月光下散步时的所见和所感。读着这篇文章,使人不由地走进一幅如诗、如梦、如世外田园般的画卷中:明亮而柔和的月光下,阿妈牵着我的小手,走啊走,走过村头,走过大道和小路,走过小溪和水塘,走过溪岸和拱桥,走过果园和菜地……山高、村静、水香、塘趣、果甜、虫鸣、鸟飞、溪流、人语,无不充盈着温馨、甜美之情。
本文语言精妙、别致、富有诗意,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发挥学生的想象,充分地读,认真地品,尽可能地多背一些,要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品味重点语句体悟感情,突破教学重难点。在读中感受月光下的美丽景象,体会月光中作者获得的无限乐趣,并由景及情,体会“我”和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
2、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教材特点、以及学生实际,计划两课时完成本课教学任务,下面主要介绍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为:
①知识与技能:积累文中优美的句子,了解反复这一形式的表达效果。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②过程与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理解课文内容,在感情朗读中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③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月下景色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感情。体会浓浓的亲情,体会月光下作者获得的无限乐趣,激发学生爱父母,关心家人的美好情操。
3、教学重、难点
本文给我们最主要的感受是文辞优美,因此把引导学生在读中感受月光下的美丽景象,体会月光中作者获得的无限乐趣,并由景及情,体会“我”和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把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发挥学生的想象,谈自己的切身体会作为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
《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的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阅读中要重视自读自悟,整体感知,培养学生自我阅读能力;要珍视学生感情语言的个体性、差异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树立开放的语文学习观,力求使课堂成为生活的、本真的、人文的课堂。
1、教法
①读与想象结合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教会学生学习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会是一蹴而就的。所以引领学生通过文字向画面,发挥想象,抓住重点词语理解文章,解决教学重点。
②读与品味语言结合法;词语的理解仍是四年级教学的重点,文本语言精妙、别致、富有诗意。通过引导学生品味重点词语体悟感情,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发挥学生的想象突破教学难点。
2、学法
与教法相适应,采用“读读——想想——议议——练练”的学习方法,在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中,理解课文,培养能力,发挥想象,陶冶情操。
三、说教学流程
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和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下面首先给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第一课时的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引入新课。
1、“同学们,你和妈妈一起散过步吗?你们去过哪些地方?当你和妈妈在一起散步的时候,你有什么感受?
2、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一位小朋友和她的妈妈一起散步,再来感受一下吧。”(板书课题:走月亮)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简介作者吴然和《走月亮》以及云南的洱海、点苍山。
2、教师配乐范读课文。
3、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三)交流反馈,开放课堂。
1、检测学生生字词掌握情况。(注重对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训练。)
2、提问:谁能说说“走月亮”是什么意思?(这是对学生搜集资料等自学能力的考察。)
3、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要求学生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
4、读完这篇文章后,你有怎样的感受?(尝试让孩子去总结、概括)
接下来重点说的是第二课时的教学安排: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教学开始,可设计这样的导语:孩子们,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在月光的照射下的乡村景色美丽极了,真是令人陶醉。我和妈妈伴着虫鸣、鸟飞以及果园那边飘来的果香在明亮的月光下散步,我和妈妈都去了哪些地方?小作者发现的这些美丽的景色,我们大家是否曾经留意过。现在我们一定要用心来读课文,体会作者是用了多么美丽的语言写出了我们也许曾经有过的感受。
(二)细读品味,理解感悟。
要培养学生细心体察生活细节的感受力,要培养学生丰富而细腻的感情,用这种情愫的陶冶,让学生触景生情。新课标倡导:以生为本的新理念,要我们把课堂的时间还给学生。所以,本课教学,以学生的诵读为主线,抓住了几处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感悟。
1、布置学生自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
要求画出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思考这些语句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在读的过程中想象美丽的画面,体悟阅读中的情感乐趣。)
2、小组交流。
这样富有诗意的文章,学生不仅喜欢自己反复诵读,更愿意把自己体会到的感情与他人交流,小组交流中给每个孩子充分的时间,他们可以说、可以读,可以争论,在生生交流中学生对课文的认识有了一个更深的理解。
3、汇报交流。
教师通过重点语句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文章的语言美和其中蕴涵的真挚的亲情。
①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床。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
“流着”一词两次使用,朗读时要强调。香味在流,月光在流,怎么可能?但正是这种语言,才将本无感情的自然之物附上甜美、欢快、幸福的情绪,如流水绵绵不绝。
“多少可爱”引导学生读出喜悦的心情。
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一个“抱”字:形象地写出了小水塘的形状以及倒影在水中的月景,同时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使得月亮、水塘和我们都显得那么和谐,那么美好。
②我们走过月光闪闪的溪岸,走过石拱桥;走过月影团团的果园,走过庄稼地和菜地……
小作者和妈妈伴着月光走过许多的地方,除了从重叠用“走过”这个词感受到,还可以从文中的哪些词语看出来? 引导学生想象:我和阿妈还去了哪些地方?月光照在那儿又是什么样?(孩子会有很多奇异和美丽的想象。这样的交流也是一种美的陶醉,这样的阅读正是快乐的源泉。)
4、共同探究。
①课文为什么反复写“我和阿妈走月亮”?
“我和阿妈走月亮!”在文中出现四次。看似重复,实则妙笔之句,充分表达了小作者和阿妈走月亮时无比幸福和喜悦之情。既抒发了跟阿妈走月亮的欣喜之情,也起到了在结构上串联全文的作用。
②为什么说这是一个“多美的夜晚”?
③如果你和爸爸或妈妈走月亮,你想去哪里走月亮,动动你的五官,说说你在走月亮时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闻到什么?想到什么?
语文教学重在体悟,学生的感受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美的欣赏是不能缺少的。我们教给了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更要引导他们学会合作、学会探究、学会感悟,感悟文美、景美、情美、人更美。
作者情不自禁的赞叹也同样会感染我们,让学生深情地读:“多美的夜晚啊,我和阿妈走月亮!”读了课文,孩子们更进一步体会到乡村月夜的美丽,体会到作者和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
(三)联系实际,畅谈感受。
你有没有和妈妈在一起感到幸福的时刻?把你的感受在小组里讲一讲,然后全班交流。
师:其实亲情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细心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会发现我们被浓浓的亲情包围着,是那样的温暖,那样的幸福、快乐。
(四)整体回顾,总结全文。
《走月亮》这篇文章用优美的文字,把我们带入了一个诗情画意般的美景,同时让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亲情,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伴随着音乐,再读全文,用心和阿妈一起走月亮!
(五)课后作业,拓展延伸。
1、完成课文《走月亮》课堂摘录本,摘录好词好句,积累描写景色的段落句子。
2、尝试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小练笔:说到亲情,我们眼前会浮现出这样的画面:小路上妈妈伸展双臂迎接蹒跚学步的幼儿,风雨中爸爸手持雨伞呵护着放学归来的孩子,月夜下奶奶教孙子数天上的星星„„在浓浓的亲情中,我们学会了独立行走,我们一步步长大成人,这伴随生命每一刻的亲情,你感受到了吗?同学们,想一想,说一说,然后写在你的日记本上吧。
四、说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是这样的:
走月亮
吴然
月亮
明亮柔和
“我”和阿妈
在溪边 在田埂上
美好景色
浓浓亲情 这样的板书设计具有举纲张目的作用,同时形象再现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教学重难点。能体现知识结构、突出重点难点、直观形象、有利于学生巩固新知识并具有审美价值。
第五篇:《走月亮》说课稿
《走月亮》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走月亮》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散文。读着这篇文章,使人不由地走进一幅如诗、如梦、如世外田园般的画卷中:明亮而柔和的月光下,阿妈牵着我的小手,走啊走,走过村头,走过大道和小路,走过小溪和水塘,走过溪岸和拱桥,走过果园和菜地„„山之高,村之静,水之香,塘之趣,果之甜,虫鸣、鸟飞、溪流、人语,无不充盈着温馨、甜美之情。
2、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教材特点、以及学生实际,计划两课时完成本课教学任务,下面主要介绍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为。
①知识与技能:积累文中优美的句子,了解反复这一形式的表达效果。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部分。
②过程与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理解课文内容,在感情朗读中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③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月下景色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感情。体会浓浓的亲情,激发学生爱父母,关心家人的美好情操。
3、教学重、难点
文美是本文给我们最主要的感受,因此把引导学生体会文章哪儿美,怎么美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把通过重点词语体会意境、品味语言、感悟情感作为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
1、教法
①读与想象结合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教会学生学习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会是一蹴而就的。所以引领学生通过文字向画面,抓住词语理解文章。解决教学重点。
②读与品味语言结合法;词语的理解仍是三年级教学的重点,文本语言精妙、别致、富有诗意。通过引导学生品味重点词语体悟感情,突破教学难点。
2.学法
与教法相适应,采用读读——议议——练练的学习方法,在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中,理解课文,培养能力,陶冶情操。
三、说教学程序
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和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
一、(一)整体回顾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齐——【走月亮】还记得“走月亮”是什么意思吗?【月光下散步】把散步的感觉读出来,齐—— 作者在哪儿走?【溪边、田埂„„】 月亮有什么特点?【明亮、柔和】
全文的中心段是哪个自然段?【多美的夜晚啊,我和阿妈走月亮!】哪个字是中心?【美】
(二)品读课文
作者为什么说这是一个“多美的夜晚”?请同学们根据重点句划分出的四部分,按顺序找出自己感到美的词句,美美地读一读,边读边想象句子描写的画面。
1.学习课文第一部分:美句赏析
月亮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
排比句的作用:不仅使描写细腻,形象生动,更增强了韵律感,使语言富有气势。
月亮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照亮了-------,照亮了------。2.学习课文第二部分:到溪边走月亮
我们现在跟随作者的脚步,看看这明亮柔和的月光下,溪边的景色。画完的同学结合刚才讲过的月光,再来感受一下你画的词句。没画的同学,再来读一读,看你有没有新的感受。我们看到 : 鹅卵石布满河床、小水塘、水塘抱月 我们听到 : 溪水声
我们闻到 : 山草和野花的香味 我们想到 :“我”和阿妈在溪边的情景
老师读这篇文章的时候,发现很多自然段都押韵了,这个自然段最明显。押韵的文章一定要读出节奏感。自己读一读,看能不能感受到? 给大家两分钟时间,尝试背一背这么优美的句子。2.用学习第二部分方法自学第三部分:到田埂田走月亮
明亮柔和的月光下,不仅溪边景色诱人,秋夜的田埂上,更是弥漫着丰收的喜悦。现在请同学们用刚才学习的方法来学习第6自然段,画出你喜欢的词句,边读边想象你看到什么了,听到什么了,闻到什么了,想到什么了?
给大家一分钟的时间,尝试背一背自己喜欢的句子。3.走月亮给我来的向往和追求。
读第8自然段和前两部分描写走月亮有什么不同?是啊,这段既是对月光闪闪的溪岸,月影团团的果园,石拱桥,庄稼地和菜地这些景的总结;又是对我和阿妈的对话、牵手、气息这些情的总结,而在写天上的星星时,让情与景达到了交融。带着这种感受,自己再读一读这一自然段。
(三)总结升华
现在请同学们结合板书,回到我们开始的问题:“作者为什么说这是一个‘多美的夜晚’?”【景:明亮柔和、引人向往;情:和阿妈在一起的幸福】作者每一次从心底呼出“我和阿妈走月亮”时,都是带着对景的美妙,对情的温暖而呼出的,每一景都是阿妈牵着我走过的,作者写这些景也就是在写——【阿妈】我们来回想自己和父母一起经历过的美好时光,深情地读一读最后这一自然段。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