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加几公开课教学设计简案

时间:2019-05-13 00:36: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9加几公开课教学设计简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9加几公开课教学设计简案》。

第一篇:9加几公开课教学设计简案

《9加几》教学设计

秦州区五里铺中心小学

叶兵兵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科书第88-89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掌握9加几的进位加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2.培养学生初步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学数学的意识。在学习中互相带动学习心理水平的提高。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教具准备:实物投影、投影片、九加几的算式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复习铺垫

谈话引入。(复习1和几组成几与10加几等于十几的习题)

二、自主尝试,探究算法 创设情报境,教学例1

三、练习巩固提高。

1.圈一圈,算一算。(“做一做”第1题)2.想一想,填一填。

3、算一算。

4、连一连。5.总结归纳

四、游戏——我要回家

五、课堂小结。

六、课外作业:做一做第3题

板书设计:

9加几

《9加几》教学设计

授课学校:五里铺中心小学

授课教师:叶 兵 兵 二〇一二年十一月三十日

第二篇:公开课教学简案

英语公开课教学简案

时间

2010.6.1 授课老师

孙胜权

课型

新授

课题

语法

强调句型

授课班级

高二(1)班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常见的强调句型 2.学会运用强调句型

教学难点

It +be + 被强调部分+that/who/whom+ 其他.该句型在一般疑问句和特殊疑问句中的变化

It is / was …that …”的句子是否是强调句型的辨别

对谓语动词的强调

教学过程

Step1 Greetings

Step 2.Lead--in introduce sentences with emphasis

Step 3.presentation 1.It +be + 被强调部分+that/who/whom+ 其他.(陈述句)

2.Be +it + 被强调部分+that/who/whom+ 其他?(一般疑问句)3.Wh-

/How

+ be+it + 被强调部分+that其他?(特殊疑问句)4.not until 用于强调句型

5.It is / was …that …”的句子是否是强调句型的辨别 6.对谓语动词的强调

Step 4.Practice

Step 5 Summary and more practice

Step 6 Homework(练习册 P 69 二, 三,P70 四)

第三篇:公开课简案参考格式

教学设计格式及案例

每一篇教学设计需含:授课课题;教学目标;我的教学主张(对于学生、教学、课堂、有效课堂、课堂文化、学习思维等的认识);设计理念(这节课为何要这样设计);教学流程(简案)等几个部分。

每个简案尽量控制在2P。

案例一:

课题:文言文翻译

执教:

学科:语文

班级:高三(5)班

教材:高三复习

【教学主张】

高三教学更多应注重教学的有效性。我所理解的有效教学应当是合理利用学习时间,但又不是单纯追求“短期效率”的教学。有效教学不仅要注重学生现在的发展,而且还要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可持续发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沉淀下来的应当是一种思维方式和探究精神。因此,有效教学应当是基于探究精神的教学,应当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的一种愉悦的情绪感受和积极的审美体验。

【设计理念】

本课主要是基于“有效教学”的理念,针对本次高三期中调研考试文言文翻译部分出现的问题,和学生一起来分析失分原因,探索得分方法,寻找分数的增长点,并且通过训练让学生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和注意点,且能在实践中灵活运用。

【简案】

一、教学目标:

灵活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增强学生注重平时积累的意识。

培养学生关注语境的意识,并能通过分析语境推断句子的含义。

二、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关注语境的意识,并能通过分析语境推断句子的含义。

三、教学过程:

(一)下发讲义,课前预习。

(二)明确高考对文言文翻译的要求。

(三)1、通过对典型句子错误翻译原因的分析,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培养学生将平时掌握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灵活迁移到练习中的意识。

2、即时演练,巩固翻译方法。

(四)1、结合具体语段,培养学生关注语境的意识,并能通过分析语境推断句子的含义。

2、即时演练,增强语境意识。

①注意断头句补出主语。

②注意句子中间的主语更换。

③注意根据语境合理推断词义和省略部分。

(五)布置作业,进一步巩固。

(六)板书

文言文翻译

基本方法:对 留 删 调 补 换

增长点:平时积累

语境推断

案例二:

课题: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1执教: 夏晓静

学科:数学

班级: 高二(2)

教材: 苏教版必修二

【教学主张】

教育不是管束人,而是发展人;不是死守教室,而是走进生活;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学会创造;不是记住别人的思考,而是产生自己的思考。体验才是真正的学习、深刻的学习,是学习的核心,是开发悟性的途径,也是素质教育的特征

【设计理念】

本节主要内容是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性质定理及其应用。通过对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类比能力,加深对转化和降维思想的理解。本节重点是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及性质定理,难点是性质定理的证明。例题的教学,可类比平面几何中的结论“垂直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猜出结论,引导学生证明。根据证明过程总结出判断两个平面平行课转化为证明其中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分别平行,这说明两平面平行转化为直线与平面平行、直线与平面平行转化为直线与直线平行。

【简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两平面平行、两平面相交的定义。

2、会画平行或相交平面的空间图形,并用字母或符号表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3、掌握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并能运用其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二、重点:

1、了解空间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

2、两个平面平行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及其应用。

难点:掌握两个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的证明及应用

三、教学过程:【情境引入】

空间直线和平面的位置关系有哪几种?请同学们借助长方体举例说明;平面与平面呢?

【知识导引】1.平面和平面的位置关系:

平面和平面的位置关系有以下两种关系:

位置关系

公共点

符号表示

图形表示

2.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判定定理:。

该定理可简单概括为:。

定理的符号表述为:

练习:判断下列命题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若平面α内的两条直线分别平行于平面β,则α与β平行

若平面α有无数条直线分别与平面β平行,则α与β平行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

两个平面分别经过两条平行直线,这两个平面平行

过已知平面外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与已知平面平行

问题探究:(1)两个平面平行,那么其中一个平面内的直线与另一平面具有什么位置关系?

(2)如图,设,,我们研究两条交线、的位置关系?

分析:

3.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

性质定理:。

该定理可简单概括为:。

定理的符号表述为:

给出问题:性质定理如何证明?

【典型例题】

例1:如图: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求证:平面C1BD∥平面AB1D

1例2:求证:如果一条直线垂直于两个平行平面中的一个平面,那么它也垂直于另一个平面.。

案例三:

课题:牛顿第二定律

执教: 陈晓冬

学科: 物理

班级: 高一(10)班

教材: 人教版必修一

【教学主张】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是物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让学生感觉物理知识的有趣、有用,从而对物理产生兴趣。

【设计理念】

讨论测定生活中汽车的加速度,回顾用运动学求加速度的方法,在探究a与F、m关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这一角度测定汽车加速度的思路,在规定了力的单位后,再引导学生总结出牛顿第二定律的一般表达式,并会运用牛顿第二定律。

【简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文字内容、数学公式及各物理量的意义及相互关系

2.知道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牛顿”是怎样定义的3.会用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

以实验为基础,归纳得到物体的加速度跟它的质量及所受外力的关系,进而总结出牛顿第二定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渗透物理学研究方法的教育,体验物理方法的魅力

二、重点难点:

牛顿第二定律的推导及意义

三、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人们在选车的时候,会考虑汽车的加速性能(加速度),假定汽车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思考有什么方法可以测定汽车加速度?

学生会用运动学方法测算出汽车的加速度,开拓学生的思路,一些对汽车了解的人可以从汽车技术手册中的数据推算出汽车的最大牵引力,从而大致计算出加速度,判断加速性能。为什么呢?

回顾

什么是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其原因是什么?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实质是产生了加速度,那么物体的加速度、力、质量之间究竟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总结]物体的加速度跟物体所受的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我们可以用数学公式把这种关系表述为: 或,把比例式写成等式,其中k为比例常数,是否还存在什么困难?k是多少呢?理解1牛顿的力是怎么定义的?进一步的到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即F=ma。

通过一定的计算,发现两种算法有较大误差,请分析原因所在,引导学生知道F应该指合力。从而理解根据汽车的受力推算出汽车的加速度的方法。

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

例1:下列对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F=ma及其变形公式的理解,正确的是

A.由F=ma可知,物体所受的合力与其质量成正比,与其运动的加速度成反比

B.由可知,物体的质量与其受的合力成正比,与其运动的加速度成反比

C.由可知物体的加速度与其所受合力成正比,与其质量成反比

D.由可知物体的质量可以通过测量它的加速度和它所受到的合力而求出

例2.质量为1kg的物体放在水平面上,现用6N的向上拉力拉它,加速度为多少?若用15N向上拉力,加速度为多少?

例3.某质量为1100kg的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试车,当达到100km/h的速度时关闭发动机,经过70s停下来。假定试车过程中汽车受到阻力不变。求

1.汽车受到的阻力多大?

2.重新起步加速时牵引力为2000N,产生的加速度应为多大?

(结合例题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几个特性)

阅读科学漫步:在遥远的太空中牛顿第二定律还能使用吗?1966年曾在地球上完成了以牛顿第二定律为基础的测定质量的实验。

第四篇:教学设计(简案)

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

写一种你喜欢的动物

陈凤兰

教学目标

1、按一定的顺序观察你喜欢的动物外形特点,了解它的生活习性等。

2、结合自己查找的资料,能抓住动物的特点写具体。

3、培养学生的写作和修改习作的能力与习惯。教学重点、难点

能够按一定的观察顺序,把动物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等方面写具体,生动。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猜谜语。

2、板书课题:写你喜欢的一种动物。

二、指导观察

1、复习《翠鸟》的写作方法

2、出示课件:小鸭子图片

3、自己观察鸭子的外形特点

4、小组里说一说:小鸭子的外形特点

5、班上汇报

6、了解鸭子的生活习性。

三、指导写作

1、说一说:你怎样写自己喜欢的动物。

2、明确习作要求

3、练习写作

四、初稿展示,评改。

五、总结。

第五篇:教学设计简案

《鸭子骑车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故事内容,能复述故事大意和自己感兴趣的情节。

2.学会阅读绘本的方法:细心观察,展开想象,享受阅读的乐趣。3.感受到鸭子的勇敢、快乐和坚持。(调皮、可爱)【教学过程】

一、观察图片,揭题。1.出示图片:

师:小朋友都喜欢读书吗?那么今天我们要读的是哪一本书呢?先卖个关子。你看到了什么?

2.师:猜一猜,鸭子看着这辆自行车?会想做什么? 3.揭题:是的。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读的书,齐读课题。

二、共同读绘本

1.一只“疯狂”的鸭子

师:有一天在农场里,鸭子冒出一个疯狂的主意。“我打赌,我会骑车!” 现在,(出示画面第一页)自己提出要“打赌”,你觉得这是一只什么样的鸭子?(疯狂,下定决心的)师:瞧,“他一摇一摆地走到男孩停着的自行车旁,爬上去,骑了起来,开始他骑得很慢,而且左摇右晃,但是很好玩。2.一只快乐、坚持的鸭子

师:接下来,鸭子就在农场里快乐地骑了起来!

母牛:

鸭子骑过母牛身边,冲母牛招了招手。(师做动作:“招了招手”)“你好,母牛!”鸭子说。(鸭子说话真有礼貌!)“哞——”母牛应了一声。母牛心里想什么? “一只鸭子在骑车?这可是我见过的最愚蠢的事!” 师:从哪里看出母牛觉得鸭子很愚蠢?

鸭子又会遇到哪些动物呢? 动物们又会怎么看它呢?

评:小朋友们都很了不起,想象很丰富,说得也很生动!敢想敢说二年3班孩子,陈老师,要送给你们32个赞!我们赶紧来看看,大卫夏农是怎么写的吧!

绵羊 狗:

师:现在,鸭子的技术怎样了呢?生当鸭子和狗打招呼:“你好,狗!” 解释:功夫

指导朗读:哪一只小狗来夸夸鸭子?

评:从你的朗读,我感受到你对鸭子的赞美!

猫 马 师:你觉得马会怎么想?你从哪里看出来?

过渡:被马瞧不起,嫌弃速度慢。鸭子会放弃还是坚持?

母鸡这幅图,鸭子骑得怎样?

师:从哪里可以看出?

山羊 猪 老鼠

师:老鼠羡慕鸭子的什么?

温馨提醒:不管技术怎样,骑车,还是以安全为主,小朋友可不能像这样骑车哦!

三、回顾

1.遇到了哪些动物? 2.骑车的技术怎样? 越骑越————

3.这真是一只什么样的鸭子?

四、结尾

1.动物们会想什么? 2.讲述结尾

3.点评:什么样的鸭子?动物?农场?下午?绘本? 一节愉快的课

五、小练笔

1.鸭子可能还会有什么疯狂的主意?会遇到谁?会说什么呢?

2.分享 3.推荐:这节课,我们跟随美国作家大卫夏农笔下那只可爱勇敢执着自信的鸭子,学会了绘本阅读的方法,那就是仔细观察,敢想敢说。如果你还想读读大卫夏农的著作,老师这里有推荐哦!(推荐书)

下载9加几公开课教学设计简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9加几公开课教学设计简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 9 加几》教学设计

    《 9 加几》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标准实验教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 96 页~ 98 页。 教材分析 : “9 加几 ” 的情境活动是学生第一次接触 20 以内数的......

    9加几教学设计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 《9加几》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自主探索9加几的计算方法,并在不同算法的交流中,初步理解“凑十法”的计算思路,能正确进行口算。 2.使......

    9加几教学设计

    9加几教学设计 一、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一册第 96-97面的例题,第99面的习题。 二、 教学目标分解表三、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情......

    《9加几》教学设计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 《9加几》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一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引导学生探索和理解计算9加几的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逐步培养学生探究......

    《9加几》教学设计

    三、 巩固练习1、“想想做做”第一题 师:小猴也在算9加几呢?你知道小猴算的是9加几吗?它在计算时是怎样想的?填好书上的方框。 学生填完后,指名汇报怎么填的。 2、操作练习用小......

    9加几教学设计

    那你最喜欢哪一种方法呢?(统计票数)看来小朋友们都喜欢凑十法,刚才呀!曾老师也听明白了,那请小朋友们看看老师说的对不对,老师说的对吗?那你能像这样说一说吗?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饮......

    《9加几》教学设计[大全]

    《9加几》教学设计 蒋纯锋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册上册教材第96、97页例1,练习十七的第1、2题。 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计算9加几的题目,初步理解“凑十......

    9加几教学设计

    9加几 一、创设情境、复习铺垫 师:小朋友们,——小猴今天来到我们教室和我们一起学习数学,你们愿意吗? 瞧!它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口算口算题,(开火车)师:刚才口算的这些题,你发现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