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画》教学设计 名师教案(2018年)(最终版)
6《画》教学设计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同时,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所以本课教学设计旨在引导学生在诵读中展开想象,乐于表达,结合图画感知自然美。
另外,应当明确——古诗是识字的载体,识字始终是一年级教学的重点。在这个重点教学的过程中,学生除了通过反复认读、多次强化巩固认知以外,教学中还要大力开掘多种方式,通过多种途径来识字。如在看图中识字,在表演中识字等,让识字自然地与阅读、看图、想象、游戏整合在一起,让识字变得更轻松。课前准备
1.写有反义词的头饰;一幅山水画(题写“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2.预习生字,朗读课文。(学生)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观察图画,引入诗句
1.教师呈现一幅彩色的大幅的课文插图。(画上有山、水、花、鸟,并题写课文:“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2.教师引学:小朋友,你们看到了些什么?(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评价并板书“山、水、花、鸟”)3.教师引问:会认这四个字吗?引导学生个别读、自由读、齐读,抽读等多种读书方式进行朗读。
4.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图上还有——),小组内互相说一说自己还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发现画上有题字或诗句。5.教师导言:仔细看,画上题了哪些字?
预设:如生发现题字是课文的四句诗,就直接板书课文的四句诗。如不能发现,则直接引导学生与书上的《画》作比较。6.学生读诗。
7.教师引学:这四句诗中,你们认识哪些字呢?读一读。哪些字不认识?请用铅笔标出来。
设计意图:由看画引入读诗,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发现图中有诗,诗中有画。在读诗看画中认识事物和生字,把读诗、学字引入活动情境中,引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致。
二、初读古诗,正确识字
1.学生朗读诗句,对于在自学过程中用铅笔标出不认识的字,借助课文的拼音多读几遍。
2.学生充分朗读,同桌互读互考。同桌之间充分发挥合作和帮扶的精神,把会读的大声读一遍。如果发现同桌读错了,一定要教给同桌多读几遍。3.全班齐读,齐读之后轮读。考查学生是否都会读了。4.教师用生字卡片抽读要求会认的“近、色”等10个生字。注意倾听下列生字的发音:“色”是平舌音,“声”是翘舌音;“近、远、还”是前鼻音,“声、听”是后鼻音。有错及时纠正。5.学生读生字,教师检测。(1)学生自由读。
(2)重点抽读,用生字卡片抽读,主要抽读“声、色、近”3个易错的重点字。(3)抽读重点字。(4)全班齐读。
6.导学:生字我们都认识了,再读古诗,你能把它读好吗?请大家再一次自由地大声朗读古诗,争取把字音读得更准确,句子读得更通顺。7.学生自由练习读古诗,教师巡视指导读诗节奏,纠正字音。
8.师导学:下面我们开展一个朗读比赛,比一比读古诗的时候,谁声音最洪亮,句子读得最正确、最流畅。
9.学生先在小组内赛读,选出优胜者一名,然后派优胜者进行组与组之间的赛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评选出你认为读得最好的选手。设计意图:本环节遵循了汉字认知规律——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结合古诗这个语境,不仅能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汉字的意思,而且还能在语境中加深对汉字音、形的印象,感受汉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先看图读诗句,再识字。通过初读古诗,读通句子,认读和积累本诗中的词语,学生们扫除了生字障碍。读通、读顺了课文,对课文的内容、思想也有了整体的感知。通过多种方式的诵读,引导学生在交流与合作中感悟和体验语言的优美。
三、熟读成诵,感知大意
1.教师导言:同学们朗读得很棒啊!我想很多同学都已经熟读成诵了吧,我们来比一比谁背得最快。2.学生自由背诵。
3.教师抽测学生背诵古诗情况,表扬背诵好的同学,鼓励背诵稍慢的同学。4.教师引言:大家背得不错!你们在朗读背诵的时候有什么疑问吗?(这首诗写的景色跟我们平时看到的景色正好相反。)5.教师引问:是呀,真有点怪!怎么“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呢?怎么“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呢? 6.教师引问:我们平时看到的景象是怎样的?哪位同学见过“山”?说说“山”是什么样的。(教师归纳,板书或课件呈现:“远看山无色,近听水有声。春去花不在,人来鸟儿惊。”)7.学生正确朗读两首诗,比较两首诗有什么不同。远看山有色,远看山无色,近听水无声。
近听水有声。春去花还在,春去花不在,人来鸟不惊。
人来鸟儿惊。
8.教师总结:我们游览时,看到的自然景色大多数是“远看山无色,近听水有声。春去花不在,人来鸟儿惊”。而课文所说的景色却刚好相反。大家想一想,在哪种情况下才会“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呢?引出课文题目。
9.学生演一演,说一说,读一读。(1)来——去 什么是“来”,什么是“去”?找学生现场演一演,体会“来、去”的意思,同时知道这组词语表达了相反的意思。
(2)远——近哪种情况算“远”,哪种情况算“近”?通过课件演示,体会“远、近”的意思,同时知道这组词语表达了相反的意思。
(3)你还知道哪些意思相反的词语?先找一找,然后再说一说或演一演。生汇报:有—无 高—矮 多—少 早—晚(4)同桌相互读一读反义词。
(5)教师引领学生游戏:我们一起来做个“找朋友”的游戏吧,我说一个词,你们来说它的反义词,看看谁先找到朋友。
设计意图:在对比中领会诗句的意思,从而体会诗句描写的奇怪现象,原来诗句说的是“画”。组织表演等活动,理解反义词的意思并巩固识字。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多媒体课件出示课文插图,趣味提示,指名背诵古诗。(学生背诵一句,课件出示一句:“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2.多种形式背诵古诗。(1)师生搭档每人背一句。
(2)学生分小组在组内互相背诵。(3)男女生互相比赛背诵。(4)教师点名挑战背诵。(5)学生互相点名挑战背诵。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体现了一年级趣味阅读的思想。在各种形式的诵读中,激发学生背诵的欲望,使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同时又在诵读中巩固识字教学。
二、自学生字
1.指导学生读课文,画出生字,多读几遍,记住字形。2.小组内利用生字卡片识记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3.教师导学:拿出生字卡片,找同学说说自己是怎么识记的,说说自己的识记方法。
(1)“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土+厶=去”;“米+一=来”。(2)小帽子。组词:彩色、红色、白色、有色、无色。(3)听,左右结构,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左边是“口”,右边是“斤”,合起来就是“听”。组词:听见、听到、听声、听说。
(4)无:可以用区别形近字的方法识记,“无”和“天”都是四笔,“无”第四笔是“竖弯钩”,“天”第四笔是“捺”。也可以利用换一笔变新字的方法识记,“天”换一笔变成“无”。
(5)远、还、近:都有“辶”。用偏旁归类法来识记。“近”——“斤”加走之旁;“远”——“元”加走之旁;“还”——“不”加走之旁。(6)不:猜谜语识字。谜语:“木不出头”。组词:不好、不用。(7)声:上下结构的字。组词:声音、大声、声乐、声母。4 5.同桌之间互相考查识字。
6.游戏:识字大转盘。(课件出示转盘,转盘上面标有本课生字)让学生上来转转盘,转到哪个字,就用那个字组词并说一句话。巩固识字。设计意图:识字教学要注意儿童特点,将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本环节通过多种形式的识字教学,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同桌互考、识字大转盘游戏等活动方式,引领学生掌握多种识记汉字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三、指导书写
1.呈现“水”“去”“来”“不”4个要求会写的字,让学生观察这4个字的笔顺、笔画特点。
2.教师逐字范写,学生书写。
3.教师整体范写,仔细观察生字的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水”的竖钩写在竖中线上,横撇从横中线起笔。“去”的竖在竖中线上,第一横短,第二横长。“来”的竖要在竖中线上,撇、捺要舒展。注意“不”的竖要在竖中线上,最后一笔点从竖中线和横中线交叉处起笔。
4.学生独立书写,同桌互评,互相借鉴,教师巡视指导。5.学生在书上描红,对比自己书写与书中不同之处。6.学生再写,班级展示。
设计意图: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指导书写时必须细致。不仅应该从整体上观察生字,还要从笔画的占格位置、正确笔顺,生字的大小,甚至笔画从哪里起笔,怎样收笔都要提醒。教师范写指导要贯穿整个的学生书写过程。
四、积累诵读
1.教师导言:(充满激情)这首诗可真有趣呀!短短几十个字就描绘了这么美的一幅景象。你们还知道哪些有趣的诗吗?(学生拓展背诗,产生喜爱朗读古诗的情感。)2.回家请爸爸妈妈猜今天学的谜语诗,如果猜对了,就画一幅美丽的山水画送给他们作为奖励。
3.搜集更多古诗,参加下周班级开展的“古诗诵读会”。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通过开展“古诗诵读会”的形式,引导学生积累古诗,激发学生兴趣,丰富积累。考虑到孩子的年龄特点,通过回家为爸爸妈妈猜谜语的活动再现情境,加深印象的同时感受到成就感。板书设计 画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教学反思
反思《画》这篇课文的设计与实践,总的来看非常务实:务实的思想、务实的设计、务实的过程,使学生真正在情境中学习,体现了语文教与学的理性回归。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本课识字写字是重点。课堂上,以读为主,始终让“读”贯穿学习。采用不同方式朗读,学生边读诗句边认生字,让孩子既在文中识记生字,又注意了生字的应用。老师在其中少范读、带读,把充分读诗的机会交给学生,而老师在其中借机点拨对重点词的理解,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到赏图、读诗、识字是轻松的,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成为学习的主人。2.在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能够从学生学习习惯不好、缺乏自主、合作能力的特点出发,充分发挥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组织、协调作用,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第二篇:2018年部编一年级语文上册《画》教学设计
2018年部编一年级语文上册《画》教学设计
画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偏旁字归类等方法,认识0个生字和2个偏旁会写“水、去”2个生字。
2、朗读课文。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
3、联系生活经验,理解“有一无”“远一近”“来一去”3组反义词。教学过程:
一、猜谜激趣,引入新课
1、出示谜语。让学生猜猜是什么,再说说是怎么猜出来的。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
2、出示课文,教师范读。让学生猜猜谜底是什么。
3、出示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正音,感知课文 出示插图,引导学生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在插图的相应位置出示“山、水、花、鸟”4个字。
2、学生试着自己读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来认一认。
3、引导学生看插图,读古诗,圈出诗中描写的景物。
4、同桌互读诗句。相互指出不正确的读音,互相教一教,读一读。
5。指名分行读,其余同学反馈评价,有错及时纠正。男女生赛读,全班齐读。
三、认读生字,指导朗读
1、指导学生用加一加的方法识字。
(1)出示:远、近、还。请学生带读这3个字。引导学生寻找这3个字的相同点。认识偏旁走之。用加一加的方法记记这3个字。(2)在具体情境中理解“远、近”。引导学生观察后说一说:在教室里,哪些同学离老师比较远?哪些同学离老师比较近?哪个同学离自己最近?哪个同学离自己最远?
(3)出示本课其余生字。提间:还有哪些字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来记?
2、指导学生用换一换的方法识字。
出示:米一来、无一天、爸一色、近一听,指导学生找找每组字的不同,在反馈的过程中认识斜刀头。
3、指导学生用反义词来识字。
(1)出示:远、无、来。让请学生说说和这些字意思相反的字。(2)课间操“说反话”。
4、复习巩固。
(1)在新语言情境中认字。学生认读:“远山、白色、远近、听说、无声、还是、还有、走来、走去。”
(2)发给学生字形相近的字卡,引导学生认读。(3)发给学生意思相反的字卡,引导学生认读
5、出示没有拼音的课文,学生齐读。
四、教师范写,学生练写
1、学生观察范字“水、去”,注意田字格里的关键笔画。
2、教师示范“水、去”,提示书写要领,学生书空。
3、学生书写,写完一个反馈点评。学生对照自己写的字,再书写,写得不好的字可以多写几个,争取一个比一个好。
第三篇: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影子》教学设计 名师教案(2018年)
9.《影子》教学设计
【教材简说】
影子“就像一条小黑狗”,“它是我的好朋友”。本课以简洁、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孩子们介绍了“影子”和“人”总是“形影不离”这一重要特点,读起来亲切上口,活泼俏皮,非常符合儿童年龄特点。【教学目标 】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飞、马、鸟”三个字,认识两种笔画“竖折折钩”和“横斜钩”,认识两个偏旁“反犬旁、宝盖头”。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学会识别“前、后、左、右”四个方位。
4.认识有关影子的一些现象,激发观察自然的兴趣。【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学习生字词,了解方位,理解“影子就像一条小黑狗。”这句话。【教学准备】
1.找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让学生在操场上做“踩影子”的游戏,观察自己和同学影子的变化。2.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谜语揭题,激发兴趣 1.课件出示谜语
人人有个好朋友,乌黑身子乌黑头,就像一条小黑狗,阳光下面跟你走,谜底是什么?(影子)
指导读好 yǐng后鼻韵母,“子”读轻声。
2.回忆课前“踩影子”的游戏,说说玩后的感受: 3.相机识字
学习生字“影”。有一个小朋友叫京京,他和我们一样做过踩影子的游戏看着这个字,说说怎么记住“影”字。(京京在太阳底下玩,那三撇就像他的影子。)4.同学们,你们想了解有关“影子”的知识吗?这节课我们学习《影子》。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欣赏课件动画。
京京不但仔细观察了自己的影子,他还写了一首小诗,想不想听听?
2.鼓励学生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课文,多读几遍。(提示学生读课文时遇到不会读的字可拼拼音,实在有困难的可以问问同学或老师。)3.检查字音,识记生字。
课件出示:前、后、常、跟、着、黑、狗、它、朋、友、左、右。
注意引导学生读准字音:“前、跟”是前鼻音,“影、常、朋”是后鼻音,“常、着”是翘舌音,指名读,开火车读,其他同学认真听他读准了没有?鼓励读对的跟他读一读,大胆出来当小老师带着大家读。
4.识记生字:你记住了哪些生字,怎样记的? 同桌小朋友互相交流,全班交流,要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记字形,又要提倡整体识记。如,“影、前、常、黑”等字不宜拆分成部件来记,整体识记反而更好。“狗、跟”可利用形旁表义的特点来认记;还可联系以前学过的熟字认识“着、朋”。5.教师指导识记“狗、它”。
(1)学习新偏旁“反犬旁”和“宝盖头”。跟老师说一说偏旁名称。(2)找一找带有这两个偏旁的字:狗、它。说一说怎么记住这两个字。(3)学生根据画面说说怎么记住“黑”字。
(4)辨字、认字:课件出示三个头饰(男孩、女孩、动物的头)老师一个个指过去说:“他、她、它都是我们的好朋友,到底是哪个tā呢?谁能从这儿找字贴上去?”
5.游戏识字。课件出示 贴钩钩
6.找字组词:教师出示“看”,让学生从本课生字中找出与“看”字形相似的字,再分别口头组词。
三、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1.课件出示引读课文 2.学习第一节。
(1)课件出示插图,说一说,这位小朋友在做什么?太阳在小朋友的哪个方向,影子在小朋友的哪个方向?(太阳在小朋友的前面,影子在小朋友的后面。)想一想,小朋友怎样走,影子会在他前面?(背着太阳走)(2)指导读句:影子/在/前,影子/在/后。
说说,影子在谁前,在谁后?你座位的前面是谁?后面是谁? 句式:我的前面是(),后面是()。或()在我的前面,()在我的后面。
(3)看图讨论:和影子在一起玩,小朋友快活吗?从图上哪儿可以看出来?猜一猜,他心里会怎么想呢?
(4)小朋友心中很快活,我们读这些句子的时候,就应该用喜欢的语气来读。范读,学生仿读、自由练读:影子是个小黑狗,常常跟着我。同学们常常和影子在一起玩吗?你还常常做哪些事?说一说。句式:我常常()
(5)谈话:说影子是个“小花狗”行不行?为什么?(影子是黑的)那位小朋友家喂过小狗,说说小狗是怎样跟着你玩得?(引导说出小狗经常跟着人,喜欢跑前跑后)再读读句子,读出你对影子喜欢的语气来。2.学习第二节 教师引导学生自学
(1)课件出示插图,说一说太阳在小朋友的哪边,影子在小朋友的哪边?(太阳在小朋友左面,影子在小朋友右面)想一想,这位小朋友怎样走,影子会在他的左面?(小朋友往回走)
(2)根据节奏提示,练习读句:影子/在/左,影子/在/右
(3)看图理解句子:你喜欢你的朋友吗?从图上哪儿可以看出来这位小朋友把影子当作了自己的好朋友?
(4)指导读句:影子是你亲密的好朋友,应该怎样读这个句子呢?读下句: 影子是个好朋友,常常跟着我。
3.小结:影子像是调皮的小黑狗,常常跟着你,影子又像是个好朋友,常常陪着你,你走到哪里,影子就会跟到你哪里,真是形影不离。
四、熟读课文,练习背诵。
1.自己读读课文,想办法记下来。
2.边读边做动作,加深对课文的记忆。
五、感情诵读,实践运用
1.请你们自己带上表情和动作把课文读一读,背一背!2.配乐唱歌,情感升华。
(1)播放《小燕子》歌曲。让我们轻松一下,听听《小燕子》这首歌。
(2)尝试改编歌词,自由哼唱:今天我们学习《小影子》,你能不能把《小燕子》的歌词改一改,试唱一下《小影子》?
(3)出示改编歌词,唱歌《小影子》:小影子,穿黑衣,天天跟我上学去。我在前来它在后。影子说,我是你的好朋友!小影子,穿黑衣,天天跟我上学去。我在左来它在右。影子说,我是你的好朋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自由读一读课文,再现课文中的生字。
2.开火车认字、词:影、前、后、它、跟着、黑狗、朋友。3.会背课文的同学站起来,背背课文。
二、观察说话
1.进一步理解太阳光和影子的关系,练习说话。
(1)课件演示,观察,让学生各抒己见,最后得出结论:影子的位置跟太阳的位置正好反。
(2)看图说一说:影子在前,影子在后,影子在左,影子在右。2.结合身边人和事说话。
说给同桌听:我的前面是(),我的后面是(),我的左边是(),我的右边是()。
2.全班交流。3.小组认字比赛
以五人为一单位,拿出各自准备的生字卡片,围成一圈,让圈中间的同学介绍手中的字。
如: 我的前面是马字,一匹马的马;我的后面是友字,朋友的友;我的左面是飞字,飞机的飞;我的右面是鸟字,啄木鸟的鸟。……
如果有说错的小组成员可及时纠正,比比谁说得又快又对。
三、指导写字
1.课件出示“鸟、马、飞”三个字,学生观察。2.学习新笔画“竖折折钩”,学写“鸟、马”。
(1)教师利用一截电线,由“竖”弯成“竖折折钩”,在动态演示中帮助学生了解笔画形状,知道是一笔写成的。
(2)让学生找一找三个生字中带有这个笔画的字,书空,引导学生分辨“鸟”和“马”的区别。
(3)观察“鸟”和“马”的田字格中的位置,教师范写。(4)学生临写。
3.学习新笔画“横斜钩”,学写“飞”。
(1)比较“飞”和“九”,引出新笔画。指导学生区别“横斜钩”和 “横折弯钩”。(2)看教师范写“飞”,跟教师书空,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3)书写练习,个别辅导。
四、阅读在线
课件出示:教师讲述“杯弓蛇影”故事,引导学生认读这个成语。
五、引导探究
1.激趣:学了课文之后,你还有什么有关影子的问题想研究(或教师提问)?(预设:什么时候影子最长,什么时候影子最短? 什么时候影子很清楚,什么时候影子很模糊?
什么时候人们喜欢影子,什么时候的人们不喜欢影子?……)
2.引导探究:希望同学们课后再去研究研究,能干的同学也可学着课本上小朋友的样子,写一段小诗。板书设计 9.影子
影子在前,太阳在()。影子在后,太阳在()。影子在左,太阳在()。影子在右,太阳在()。
第四篇: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画》教案
6画
学习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认识“辶、”2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掌握意思相反的词:“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
3.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
学习重点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认识“辶、”2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掌握意思相反的词:“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
学习难点
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
教学过程
一、借助谜语,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从开学到现在,我们已背过不少儿歌,现在我们一起背诵其中的一首(课件:出示谜语)《我会猜》)“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这首儿歌是个谜语,谁知道谜底?(生说“手”)
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一首谜语诗,看看谁能猜出来是什么。(课件出示)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认读生字。
1、观察这幅美丽的山水画,你来看一看都有什么?这些景你觉得美吗?美丽的景色就像画一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课《画》,这篇课文中也有山,有水,有花,有鸟,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篇课文是怎么描写的。
(引导学生从整体观察图画,再由远到近地观察,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然后教师范读课文,让学生很快进入古诗描绘的优美的情境中。)
三、初读古诗,认识生字
(一)自学生字。(课件出示自学提示)
1.轻声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在诗中画出生字,并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音。
2.小组合作认读生字。
(二)检查识字。1.课件出示课文,用红色标出生字。
2、方法多样,学习生字。(1)学生自由读。
(2)教师加上拼音后指名学生领读,要求大声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3)开火车、齐读等多种方法巩固读音。
(4)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以抢读方式检验学生掌握程度。3.交流识字方法(学生说,老师总结)。4.再用生字口头组词。
四、精讲点拨,理解诗意
1.指名读诗,把字音读准确。
2.学习质疑。(我们把诗读正确了,诗中有什么地方你还不懂的吗?)如:为什么山远看还能看得清楚颜色?为什么近着听,却听不到水的声音?为什么春天去了,花没有谢掉?为什么人来了,鸟不惊?等。你喜欢把哪句诗讲给大家听?
3.根据学生的提问,观看屏幕,理解诗意。
A.“远看山有色”:多媒体课件演示“山”的图片,师描绘远山:远远看去,一座座青色的山峰连绵起伏,多美呀!为什么山远看还能看得清楚颜色?(画上的山)用你的声音读出远山的美来。引读“远看——”
B.“近听水无声”:演示“水”的图片,师述:哗哗的流水从山间流出,请一位同学上台来听流水的声音,其他同学把耳朵贴在书上听一听,能听到流水的声音吗?为什么?(画上的水)。那么,这一行该怎么读呢? 为什么你要这么读?谁也想来读?
C.“春去花还在”:演示“花”分解图片,师述:春天到了,百花盛开,现在春天过去了,花怎么还在开放呢?(画上的花)。人在画外看,却如画中游。谁能把这一行读好呢?
D.“人来鸟不惊”:演示“鸟”的分解图片,师述:枝头上站着一只可爱的小鸟,咱们来跟它打个招呼吧。请一个同学上来,和下面的同学一起说:“嗨,小鸟,你好呀!”哎呀,小鸟不理我们,这是怎么回事呀?(画上的鸟)。谁会读这行诗?
5.指导学生把整首诗连起来读好。(出示古诗,注意停顿,不要唱)6.最后熟读成诵。(背诵时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山、水、花、鸟”来背)7.找反义词。
师:同学们背得真好!在这篇课文中还藏着一些相反意思的生字朋友呢,你能帮忙找出来吗?请同学们再次去读课文,用圆圈把它们画出来。远—近有—无 来—去
8、反义词拓展
左—右 高—矮 来—去 哭—笑 白—黑 早—晚
四、书写生字,课外延伸。1.指导书写“水、去、来、不”。
(1)呈现4个要求会写的字,让学生观察这4个字的笔顺、笔画特点。(2)教师整体范写,仔细观察生字的笔画位置。
(3)学生在书上先描红再独立书写,同桌互评,互相借鉴,教师巡视指导。(4)班级展示。
五、课堂小结
师总结:今天我们学的课文是一首谜语,谜底是画(学生齐答)。孩子们,你们喜欢玩猜谜游戏吗?下面我出示谜语,你来猜一猜谜底是什么。(出示课件)头戴小红帽,身穿大白袍。走路摇摇摆,游泳稳又快。千条线,万条线,落在水里看不见。
板书设计
画
远 看 山 有 色,山近听 水 无 声。水 春 去 花 还 在,花 人 来 鸟 不 惊。鸟
作业设计
1.熟背课文《画》。
2.练习册语文《新课堂》完成。
教学反思
第五篇:2017最新部编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语文园地七
教学目标:
1.认识家庭成员,借助拼音读词语,第二个字要读轻声。2.总结一些特殊偏旁和表意字的关系,了解形声字。3.区别笔画相似、写法不同的字。4.借助拼音把故事读通顺。教学重点:借助拼音读故事。
教学难点:总结表意字和形声字的规律。教学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识字加油站
说说自己家人都有谁?
教师出示词语,让学生认真读一读。
看看图中的小朋友还有什么家人,借助拼音读词语,注意第二个字要 读轻声。
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
二、我的发现
(一)出示两组词语,让学生认读。
(二)观察这两组词语,说一说你都发现了什么?
指导:“明、晚、昨、时”都是日字旁的字,都和时间有关。“妈、奶、姐、妹”都是女字旁的字,都和女性有关。
(三)在日常生活中,你在哪里见过带有这些偏旁的字。
三、字词句运用 比一比,写一写。
(一)出示“了、才、长、山、儿、四、我、心”八个生字,自己读一读。
(二)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三)教师范写生字,讲注意点。“了、才”,“了”是弯钩,“才”是竖钩,“长、山”,“长”是竖提,“山”是竖折;“儿、四”,“儿”是竖弯钩,“四”是竖弯;“我、心”,“我”是斜钩,“心”是卧钩。
(四)学生范写,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并逐一点评。
第二课时 看图写词语,再说一两句话。
1、认真观察图画,看看图画上都有什么?教师引导学生按顺序说。
2、发挥想象,试着让学生说一两句话。
3、在田字格中写一写。
四、日月积累
(一)出示句子,学生借助拼音熟读。
(二)指名读,教师领读。
(三)学生试着说一说句子的意思。
(四)教师逐句讲解意思。
(五)全班齐读。
五、和大人一起读
(一)借助拼音把故事读通顺。
(二)标自然段。
(三)指名读课文。
(四)“糟啦,糟啦!月亮掉在井里啦!”在文中出现四次,朗读时候声音要洪亮,以表达猴子们着急的心情。
(五)月亮真的掉进水里了吗?
(六)读熟之后可以把故事向大家讲一讲。
教学反思:
12.雪地里的小画家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竹、牙、几、用、马”5个字。认识2个偏旁。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爪子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难点: 偏旁、笔顺 教具准备:
投影 录象 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板块一:揭示课题
(一)板书课题。
(二)看到题目,你想到了什么问题?(“小画家”指谁?它们都画了什么?)板块二:创设情境 看录像,激发兴趣 你看到了什么?
板块三: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一)自由读,读准字音。
(二)指名读。注意第五句要读出问的语气。
(三)齐读。
(四)自由读,提出不懂的问题。板块四:精读感悟 理解课文
(一)自由读,用横线画出课文写了哪些小画家?
(二)它们都画了什么?
(三)青蛙为什么没参加?(了解“冬眠”)
(四)动物画画和画家画画有什么不同?你是从哪句知道的?
(五)看课后读读连连,做一做。(巩固理解课文)
(六)你还知道什么动物也会在雪地上画画?画出来的是什么画? 板块四:交流展示 背诵课文。自由背,老师引背,指名背诵,齐背。板块五:布置作业1、2、第二课时
板块一:复习巩固 背诵课文
板块二:自主、合作、展示 学习生字
(一)投影出示生字。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二)说记法。自由说,四人小组互说,指名说。
(三)数笔画:用 几 为 竹 牙 加法: 加 洞 群 步 着 多读: 参
(四)扩词。
你想用哪个字组词?重点用“用、洞、参、群”组词。
(五)用“参加”说话。板块三: 指导书写
几:第一笔是竖撇,写在竖中线的左边,第二笔是横折弯钩,起笔与撇的起笔相连。
用:最后一笔竖要写在竖中线上。
马:第二笔“竖折折钩”的第一个“折”要写在横中线上,最后一笔的“横”要写得长一些。
竹:左边的“竖”不要带“钩”,整个字不要写“分家”了。
牙:第一笔“横”要短一些,第二笔“竖折”的“竖”要短,“横”要长。板块四:拓展积累 书写生字 读、背课文 阅读儿歌《小鱼,你睡在哪里》
小鱼,你睡在哪里
夜里很黑,夜里很静,小鱼小鱼,你睡在哪里? 狐狸的脚印通向洞里,小狗的脚印通向窝里,松鼠的脚印通向树洞,老鼠的脚印通向地洞。河里没有,水里没有,你地脚印,哪也没有。黑乎乎的,静悄悄的,小鱼小鱼,你睡在哪里?
板块四:布置作业1、2、书写字词 练习扩词
教学反思:
13乌鸦喝水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只、石、多、出、见”5个生字。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懂得在困难面前要开动脑筋想办法的道理。4.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学重点难点: 1.会认、会写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在困难面前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课件。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板块一:动画课件激趣,配乐谈话导入。
有一只乌鸦在蔚蓝的天空中飞翔,飞呀飞呀,飞了很长时间,口渴了,到处找水喝。它找到水了吗?喝到水了吗?请听课文。
配乐动画课件范读。听了课文,你觉得这只乌鸦怎么样?
(通过画面、音乐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投入到学习之中。)板块二:读文识字。
(一)在读课文的时候,遇到不认识的字,你怎么去解决?(二)自由读课文、认字。(三)出示生字卡片认读并扩词。
(四)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检查读书情况。(引导学生独立去读文、识字,培养读书能力。)板块三:读文感悟,理解课文。
(一)怎样读才能把课文读得有感情呢?自己试着去读一读。(二)指名朗读课文,并说出朗读的见解,师生进行探讨。
1.第一自然段,要读出“着急”的语气。“到处”要重读,它写出了乌鸦找了好多地方都没有找到水,急得团团转。2.第二自然段的第一句要用“高兴”的语气读,因为乌鸦发现了水。第二句用“着急”的语气读,因为乌鸦喝不着水。“可是”“不多”“又小”要读出转折之意。句尾的“?”表示疑问,读问句时语调要上扬,句末的“呢”要重读。(教师可进行范读,然后学生练读。)
3.第三自然段要用“高兴”的语气读,因为乌鸦想出办法来了,心里很高兴。
4.做动作理解“放”“渐渐升高”,并用“渐渐”说一句话。要读得慢一些。实验演示:往装了水的瓶子里放小石子,使学生明白水的升高是因为石子占了水的位置,把水挤了上来。
(三)指名读自己喜欢的一个自然段。
(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共同探讨如何朗读及多种形式的读,培养学生的个性化朗读能力,使学生在朗读中自然流露出对课文的理解、体会。)板块四:发散延伸。
讨论:如果没有小石子,乌鸦会怎么办?
(培养学生通过多种办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思维。)板块五:布置作业 巩固积累
第二课时 板块一:复习巩固 指名复述课文内容。
板块二:积累词语(词语花篮)。
(一)读一读“词语花篮”中的词。
(二)收集自己喜爱的词语。
(培养学生积累词语的习惯和能力。)
板块三:延伸拓展,发展思维。
有一天,还是这只乌鸦,它又用同样的办法,去喝瓶子里的水,可是它却没喝到,这是什么原因呢?那么,在什么情况下,乌鸦才能喝到水呢?请同学们分四人小组做试验,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培养学生合作、发现、探究的学习能力。)板块五:学习生字。
(一)投影出示生字。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二)说记法。自由说,四人小组互说,指名说。
(三)数笔画:乌
加法:鸦 处 找 办 旁 许 法 放 进
多读:高
(四)扩词。
你想用哪个字组词?重点用“处、办、旁、许、放、高”组词。
(五)用“办法”说话。板块六:指导书写五个生字
1.实物投影仪出示“描描写写”中的五个生字。学生观察笔顺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说一说用什么方法去记忆字形。3.提醒学生在书写时注意的地方。
只:上下结构,下面的“八”最后一笔是“点”,不要写成“捺”。
石:第一笔是“中横”,下面的“口”要写得扁一些。多:上、下两个“夕”大小不是一样的。整个字不要横着写。出:“竖”要写到竖中线上,“竖折”的“竖”要短。见:最后一笔是“竖弯钩”,注意和“贝”字的区别。板块七: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13乌鸦喝水
找水 喝不着 想办法 喝着水
教学反思:
14.小蜗牛
教学目标:
认识“住、孩”等12个生字,会写“对、妈”等四个字。认识2个部首。借助汉语拼音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四季的特点。教学重点:
认识“住、孩”等12个生字,会写“对、妈”等四个字。认识2个部首。教学难点:
借助汉语拼音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四季的特点。教学准备:
1.观察蜗牛的外形特征,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2.蜗牛图片,蜗牛生活背景,幼儿观察记录。3.电教器材:投影仪。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板块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都见过蜗牛吗?蜗牛啊非常可爱,今天我们就和蜗牛来交朋友,好不好?蜗牛啊也有爸爸妈妈,蜗牛会和爸爸妈妈发生什么事呢? 板块
二、认读课题 激发兴趣
(一)谁认识黑板上的三个字?
(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小蜗牛》大家齐读。
(三)有谁见过蜗牛?长什么样子?
提出质疑,引发幼儿探究蜗牛的生活习性和简单的生物知识。(软体动物,吃植物叶子,会伤害庄稼和花草,在潮湿的环境下生活)
(四)观察蜗牛的爬行动态,想想它们一家在干什么呢?引发情感。(螺旋形的外壳,半透明的柔软身体上还有花纹,两只触角非常灵活)
(五)你能想象出蜗牛一家它们在干什么?(构思一副惹人喜爱的“蜗牛的一家”创作画,相互交流自己的故事。)板块
三、初读理解 激发情趣
(一)蜗牛我们已经很了解了,想不想到课文里去看看,讲的是什么故事?
(二)哪位同学想读一读课文?那就让几位同学一人读一段吧?
相机指导:蜗牛妈妈的话要读得亲切,充满鼓励。小蜗牛的动作很慢,读小蜗牛的动作时,要读出蜗牛慢行的状态。
(三)学习课文之前啊,老师想看看你们预习的怎么样?
出示屏幕:哪位同学认识屏幕上的字?来读一读
相机指导读得不标准的同学的发音等。
(四)接下来咱们做个游戏吧?看看哪些同学能最快的说出老师出示的词语,谁就是最棒的。
(五)同学们可真棒,看来同学们预习的都很充分。
(六)出示背景图。
师:今天的天气真好,小蜗牛想出去玩,咱们看看小蜗牛去哪玩了?哦,这里有暖暖的阳光,有青青的草地,有美丽的鲜花。看,谁来了?拿出蜗牛卡片,“小朋友们好,我是蜗牛爸爸,看我身上的花纹漂不漂亮啊?还有比我更漂亮的呢,你们猜是谁?”(蜗牛妈妈)还有呢?(蜗牛宝宝)。它们一家日在玩什么游戏呢?(师生共同想象描述情景。)
(七)今天呀,我们已经认识了蜗牛的一家,和他们成为了好朋友,那么我们下节课就一起去看看小蜗牛都在妈妈的要求下,去了哪些地方呢? 板块四:作业布置 对照插图 反复朗读课文 巩固学习的生字词
第二课时
板块一:复习导入
蜗牛的一家我们还记得吗?我看看你们还记得多少?
出示词语,指名读。
这节课啊我们就继续去和蜗牛的一家交朋友,看看小蜗牛都去哪里玩儿了? 板块
二、感知课文
(一)首先请同学们打开语文书,大声的读一读这篇课文,看谁读得认真。
(二)表扬已经读完还能做好的同学,现在请你们拿起笔,画一画小蜗牛一共去了几次树林?
小蜗牛每次都是什么季节去的?又是什么时候回来的?
指名回答:一共去了三次树林。第一次是春天去,夏天回来;第二次是夏天时去,秋天时回来;第三次是秋天时去,冬天时回来。
原来小蜗牛每个季节都去了树林,那么书中告诉我们小树林里一年四季有哪些明显的特点? 春天:树发芽。
夏天:叶子多、密、绿,草莓成熟。秋天:地上长满蘑菇,树叶变黄。冬天:树叶落光,地上有雪。
(三)小蜗牛爬呀爬,可是每次到树林都需要一个季节的时间,这说明什么呢? 指名回答:说明小蜗牛爬的很慢
板块
三、总结课文 布置作业
(一)读了这篇课文,同学们有什么收获呢?
预设:时间过得很快;要珍惜时间;做事情不能太慢。
(二)其实啊,我们知道了,蜗牛的它的习性就是比较慢,可是蜗牛也在不停的爬,我想这说明了蜗牛做事情很认真,只要认真就一定能做到,而且蜗牛也欣赏到了四季的美啊,春夏秋冬,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景色。板书设计:
春天 小树发芽
夏天 叶子绿 草莓 小蜗牛
秋天 叶子黄 蘑菇
冬天 叶子落 雪 教学反思:
口语交际.小兔运南瓜 教学目标
1.学习按顺序观察几幅连续的图画,培养观察能力。
2.能根据所提供需的图画,合理想象,说出完整的有意义的故事。激发学生说话兴趣和自信心。
3.能够做到语句比较通顺,图意表达基本完整。4.讲故事时态度大方,声音响亮。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根据图意,说出情节完整,生动、有趣的故事。教学过程 板块
一、课前积累
(一)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一个热身运动:好词读读看!老师准备了一些词语,请同学们跟老师读。着急:抓耳挠腮、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高兴:眉飞色舞、手舞足蹈、喜出望外、兴高采烈。
(二)好的词语不但要记住,更重要的是恰当运用,使我们的说话更精彩。板块
二、激趣导入
同学们,愿意听故事吗?以前,我们都是听别人讲故事、从书上读故事。今天,我们来看图讲故事,还要评出故事大王,好吗? 出示图画,齐读课题“小兔运南瓜”。板块
三、指导观察图画,看图说话
(一)三幅图连着,总结总体内容:
师:请把三幅图连在一起,看一看,想一想:三幅图上画的是谁?在它身上发生了什么事?
生:独立思考,同桌同学互相说。全班交流。师:引导学生总结三幅图的总体内容。
出示填空:(一天早晨,小兔高高兴兴地到南瓜地里收南瓜。可是,南瓜___,小兔___。它看见马路上___,这给小白兔以很大的启发,它就„„。)
(二)观察各幅图的具体内容: 师:同学们说得很完整了,怎样才能编出完整生动的故事呢?口诀是我们的好帮手。生:齐背。
一看题目记心上,(记住题目有方向)二看画面正中央。(主人公在画中央)
三看人物干什么?(主人公要重点讲,神态动作连续想。心理活动要考虑,说话用语要恰当。)
观察第一幅图,要求:插上想象的翅膀思考:主人公小兔子,在哪儿发现了怎样的南瓜? 出示:
小兔蹦蹦跳跳地来到菜园:“哇!好大的一个南瓜呀!”小兔高兴得___。这南瓜___。
师:你能看图说一说,这南瓜是什么样子的吗?
生:这南瓜颜色金黄,一瓣一瓣围拢来,圆圆的,像一个大车轮。
生:这南瓜圆圆的,比我家的脸盆还大,它已经成熟了,懒洋洋地躺在地上,等待小兔把它运回来呢。
师:给予充分的肯定。并随时纠正孩子们说完整话。师:南瓜可真大呀!小兔── 出示:
小兔___,累得___,可是南瓜___。(搬了搬南瓜,可南瓜睡在地上纹丝不动。)
师:怎样才能把南瓜运回家呢?猜猜看,小兔那时候会想出些什么办法? 出示句式:
这么大的南瓜,怎么运走呢?小兔想:___。眼看着这些办法都不行,它急得___。
⑴用汽车运──太浪费。⑵用背篓背──背不动。⑶切成小块──也不行。
生:同桌交流,然后全班交流。其余同学认真倾听,并给予评价。师:谁愿意把第一幅图讲给大家听。生:交流。听一听、评一评。重点观察第二幅图:
出示:小兔正在发愁时,熊猫骑着自行车飞快地过来,老远就跟小兔热情地打招呼。看着飞快滚动的车轮,小兔___,它想:___。(议一议南瓜与车轮之间的联系。)
讨论一下,他是怎么想的?小组内交流,比一比谁的想象合理、有趣。生:车轮是圆的,能滚动。南瓜是圆的,也可以滚动。我何不让南瓜立起来,像轮子一样滚回家呢?
生:车轮圆溜溜的,滚得那么快,熊猫不费劲。南瓜也是圆溜溜的,它也会滚起来,我也不费力。
生:车轮是圆的,南瓜也是圆的,车轮会滚,南瓜会不会滚呢? 师:神态动作连续想,接下来,小兔在干什么?结果会怎样? 出示:于是,小兔___。观察第三幅图:
师:兔妈妈看到小兔把这么大的南瓜运回了家,什么表情?(妈妈奇怪)小兔子神态什么样?想象妈妈会说些什么?兔子会说些什么? 出示:
兔妈妈从家里出来,看见小兔已经把大南瓜运到家了,感到___,她___地问:“___?”小兔___地说:“___。”妈妈___。同桌交流。板块
四、交流展示
衔接三幅图把故事讲具体、生动
师:请同学们再把三幅图连起来看,你能把故事讲得更有趣,更生动吗?加上一个开头:秋天,南瓜成熟了。
生:自己练习,全班交流,评出“故事大王”。板块
五、教师小结
同学们,说好看图说话,离不开大胆的想象,要想故事说得生动、有趣,要用得上平时的积累,鉴别人的优点。请同学们课后,把这段生动、有趣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相信他们会为你的出色表现感到高兴。板块六:作业布置
把故事口头讲给小朋友们听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八 教学目标
1.启发学生采用偏旁归类的方法复习汉字。
2.通过词语搭配联系,学习准确运用词语,不断积累词语。3.了解词语重叠后在表达上的不同、并学说这样的词。4.学习猜谜语。教学重点:
启发学生采用偏旁归类的方法复习汉字。教学难点:
通过词语搭配联系,学习准确运用词语,不断积累词语。了解词语重叠后在表达上的不同、并学说这样的词。教学准备:
幻灯片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板块
一、谈话激趣
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小朋友们学了许多本领。今天我们就要去语文俱乐部——语文园地八中去大显身手,参加四关擂台赛,看看哪个小组、哪个小朋友是俱乐部的擂主?有信心接受挑战吗? 板块
二、自我展示 过关。
(一)第一关:我会说看谁说得多 1.出示词语
这些词语都是表示职业的,根据拼音认真读一读,这样的词语还有很多,你能说一说吗?
预设:护士 警察 会计
2.看来同学们知道的职业很多啊,那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这几个字。指导学生写“工 厂”,可以在练习本上写两个,提醒孩子注意笔顺。
(二)第二关:字词句运用
1.小火车的形式读书中出示的词语,读得不准确的进行及时纠正。指名读,齐读。这个练习告诉我们,一个字可以组成不同的词语,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可以练习一字组多词,增加你们的词汇量。
2.新年快到了,给家人和朋友写一句祝福的话吧!
请同学拿出课前准备的卡片,根据自己的计划,制作卡片送给家人。写卡片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件事:
想好卡片送给谁,根据对方的年龄特点,设计不同图案。
祝福的内容可以从不同的方面来表达,比如工作、生活、审题等。只要真心想说 的话,都可以写下来,也可以和贺卡上的图画内容相结合来写。
格式正确。如果是送给长辈,可以在称呼前加上“亲爱的,敬爱的”,表示对长辈的尊敬和亲近;正文应该另起一行,开头空两格;最后另起一行偏右,写上是谁送的以及日期。
第二课时
板块
一、自我展示 书写比赛
同学们比一比,看谁能把书中的这几个字写的最漂亮? 相机指导:四个字分为两组。“小、水”的书写规则是先中间后两边,“小”的左右两点应对称,“水”横撇的撇、捺舒展。“月、问”是先外后内的笔顺,字应写方正。
板块
二、交流展示 看谁背得快
(一)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多咏物之作。今存《李峤杂咏》二卷。
(二)词语解释: 解落:解散,散落。能:能够。
二月:本诗指农历二月,指春天。三秋:指农历九月,指秋天。过:经过。斜:倾斜。
(三)诗歌大意:风,能使晚秋的树叶脱落,能催开早春二月的鲜花,它经过江河能掀起千尺巨浪,刮进竹林时可以把万科翠竹吹得歪歪斜斜。
(四)诗歌赏析:这首让人看到了风的力量,能使晚秋的树叶脱落,能催开早春二月的鲜花,它经过江河能掀起千尺巨浪,刮进竹林时可以把万科翠竹吹得歪歪斜斜。板块
三、总结
通过这四关的比赛,可以看出同学们这学期真的掌握了许多知识,个个都是最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