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观摩名师课堂的几点体会马家店小学李玉盛
观摩名师课堂的几点体会
马家店镇刘家店小学
李玉盛
前几天有幸参加了在沈阳市举办的全国小学语文名师语言表达教学观摩研讨会。听了名师的几节作文课,还有专家做的报告,让我就像突然在阴雨天见到了阳光一样,作文教学的很多问题都看到了解决的希望。特别是崔峦专家的报告,是我明确了作文教学的发展方向。身为农村的语文教师最头疼的就是语文的作文教学了,学生占有的读书资源和素材极少,作文的实际操作更加困难。这次沈阳的观摩研讨会犹如一场及时雨,为农村小学的作文教学提供了养分。下面就学习的一些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语文教学往往是从小学中年级开始进入作文教学.其实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就应该开始重视作文教学了.从学说完整通顺的一句话到书写句式的造句都是作文入门的开端。然而小学生的语文功底差.观察能力低.更没有组织和驾驭语言能力,作文时经常是下笔无话可写,或者是茶壶煮饺子——有话吐不出。即使是东凑西拼勉强完成一篇习作,也是内容空洞,条理分不清,或者是词不表意.马头牛嘴对不上,让教师无法修改,苦不堪言。
那么,如何进行小学低年级语文作文的教学? 这里就谈谈我在学习中的几点体会。
一、、从“仿写”起步,引导兴趣写作
我们首先可以通过让学生仿照课文中精彩的句子、段落来练习写作,在课内给予点拨,课外阅读中给予引导,并鼓励学生进行仿定,使学生掌握句子修辞手法的运用、开头结尾的呼应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刻画,环境描写的衬托等知识,其次我们根据学生的思维发展,逐步引导从机械仿写过渡到变通仿写,最后发展成创造性仿写,在“仿”中求“创”,“仿”中求“活”,“仿”中求“新”,以提高写作能力。
二、指导目的阅读,积累写作素材
对小学生而言,作文难,怕作文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并将阅读变成每个学生的自觉行动。首先,我们可以通过在班内开展读书法动,指导学生读书的方法,让学生把优美的词句、精彩的段落抄到读书笔记上,养成读书必动笔的习惯;同时还要求学生挤时间背下来并写下心得体会,从而为作文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和写作材料,为写好文章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通过搞课外阅读知识竞赛,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学阅读的习惯。
三、增加生活体验,开掘身边资源
学生通过广泛阅读,积累了大量素材,但是我们还必须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否则,学生还会出现作文提笔难、内容空泛的问题。小学生智能发展还处于低级阶段,“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意志的内控力弱,我们要根据“情绪性”的特点,先指导定向观察,把学生带进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并创造性表达的欲望。在此基础上,我们继续引导学生把目光投向广阔的生活天地,随机观察,随时注意观察日常生活中有意义的、有趣的事物,学生一旦养成了随机观察的习惯,他们捕捉生活素材的能力会不断地增强,从而头脑里的材料也就越来越丰富,作文时便会“文思泉涌”,得心应手。
作文贵在真,只要教师能适当引导学生们是有米下锅的,就会熬出一锅好粥。
学习体 会
东港市马家店镇双山东小学
那吉惠
3月27日和28日,我有幸参加了在沈阳空军俱乐部举行的“全国小语名师语言表达教学观摩研讨会活动”。这是一次重视加强语言文字运用与作文教学的研讨交流活动,主讲教师有江苏名师许嫣娜、原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崔峦、辽宁省基础教育教研培训中心小学语文教研员崔凤琦、河南名师于溟慧、福建省语文学科带头人何捷等。本次活动从上课、评课、讲座等方面入手,以互动的方式就加强语言文字运用的问题进行了研讨。让我们小学语文教师足不出省就能得到了全国小学语文著名特级教师的专业引领,零距离与专家们进行了对话;观摩了专家们各具特色的课堂教学风采,学习、吸纳了他们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精湛的教学艺术;也丰富了自身的理论素养和专业素养,提升了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水平。现将我的一些学习收获与同行们分享。
名师的课堂给我的第一感觉是自然、本色。观摩了名师们那么多节课,没有一点的花架子,也没有表面的轰轰烈烈,更没有表演,有的是扎扎实实的语言文字训练,看到的是孩子们在课堂中真实的成长过程。名师的课设计精巧,总是非常巧妙找到了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支点。
何捷老师的作文课《读文本,练习说话写话》让孩子们在游戏中说话,在游戏中写话,在游戏中学会速记,这样的作文教学,孩子们感兴趣,作文不再是头疼的问题,这样的课堂是快乐的,这样的作文是快乐的。崔峦老师的讲座《加强语言文字运用的几点建议》是自身经验和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智慧的浓缩。其中那些练笔的具体做法非常接地气,很好用。
走进专家的讲堂、名师的课堂,他们以丰富的人生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精湛的教学艺术向所有参加会议的教师展示了语文教学的崇高境界,使大家在听课活动中如沐春风,如饮甘露,充分领略了语文课堂教学无穷的艺术魅力,让我们真正走进了改革前沿的语文课堂。当然,名师的课堂不能模仿,不能迁移,那我们该收获什么呢?我认为应该学习他们的这种理念、精神、人格和境界,同时还得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文化底蕴。
2015—4--4
落实年段学习目标 加强语言文字运用
------------崔峦老师讲座体会
马家店
孙红儒
3月26日至28日,东港市教师进修学校组织我们到省城沈阳进修学习。专家们的讲座使我们受益匪浅,其中崔峦老师的讲座印象尤为深刻。具体体会如下:落实年段学习目标 加强语言文字运用。
落实年段学习目标,就是要在阅读教学中增强课标意识、目标意识、年段意识,使所上的课是那个年段的,符合那一类课型的、符合那一种文体特点。课堂上落实三个维度学习目标,要既得意又得言、得法、得能。
加强语言文字运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修订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在阅读教学中,要从语言文字入手,把握文本内容,体会情感而得意,更要关注语言形式、表达方法而得言。要增强语言文字运用的意识,丰富语言文字运用的内容和形式,如低年级运用词语说话、写话,抓住常用句式、有特点的句式进行迁移运用。中高年级结合文本的内容、语言、段式、文章的写法,设计灵活多样的小练笔。要大力改进字词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习作教学,丰富学生的语汇,发展口头语言和书面表达能力。要加强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激活学生自主表达的欲望,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解决生活所需的实用的表达能力。
呈现学生学习过程,就是说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非要靠学生亲历亲为的语言实践不可。在教学中,老师一定不要过于强势,一定要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思考,读出自己的感受,提出困惑和问题。要让学生真读、真思、真议、真练,让学生经历真实的学习过程。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老师要进行学习方法、学习策略的指导,用有效的导和引促成阅读教学的高质量,提升每个学生的学习力。
结合我校工作实际,对现在我们的阅读教学提出了几点思考:
一、关于课文内容的分析。处理好课文内容与课文作为范例的关系,也就是分析课文的度。
二、关于写字教学。小学语文教学应打好学生写字的基础,要求规范。
三、关于个性化的语言。教师太强势,过于强调人文色彩,语文课要有语文味 ……
如何提高课堂的时效性:
一、教学目标明确,年级特点突出。重视与学生的对话、年段特点、阅读提示。
二、夯实语文基础。
三、指导学习。
1、朗读的指导要有针对性和时效性。
2、重视阅读体验和感觉。
四、教学创新,让阅读有兴趣。
2015年4月4日
第二篇:2016年小学名师课堂观摩体会
小学英语名师课堂观摩体会
薛庄中心完小王全平
2016年9月24日,我有幸到临沂参加了全国小学英语名师本真课堂教学观摩活动,观摩了沈峰老师和黄慧老师的两节示范课,聆听了两位名师对对话教学及阅读教学的讲座。虽然去临沂一小的路有些漫长和曲折,但是两位名师的风采,她们独到的见解,都让我受益匪浅。
沈峰老师执教的对话课《A telephone call》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她在随后的讲座中也针对她所执教的这节课谈到了关于对话教学的一些看法。一段对话就是一个语篇,具有整体性,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该明确三点:对话讲的是什么;整篇对话是如何进行的;学生在学完这篇对话后学到什么,即语用目的何在。反观我自己的课堂,在教学中只是想着如何操练重点句型,对于语用这一方面关注的不够,甚至很少涉及,学生在学过之后只知道在对话中学习了几个句型,却不知道这篇对话的不仅仅是为了对话而对话,不了解整个对话的逻辑所在,不知道在何种语境中正确运用,这都是我需要思考和改进的地方。
沈老师的讲座中还有一点给我的启发特别大——教师要做一个好的聊天者。一个好的聊天者应该找准话题,善于倾听,真诚回应。这一点在课堂的Free talk环节表现的特别
明显。在沈老师给我们展示的她的一节优课中,在Free talk 环节她是这样做的:首先根据本课话题设置几个key words,然后给学生2分钟的时间让他们思考,最后是学生发言时间。这种free talk 的方式不仅给了学生思考的时间,还锻炼了学生思维的连贯性,而且学生的参与度高,参与面广,师生也做得了有效的倾听和回应。反思我自己的课堂,在平常的教学中free talk 无外乎有这几种:师生问好,表演上一节课的对话,针对本课话题的问答。大多数的形式都是老师问,学生答,学生被老师牵着鼻子走,学生不会主动去开启一个话题,只是被动的回答老师的问题,这样的talk 一点也不free,而且禁锢了学生的思维。
以上是我参加这次教学观摩活动的思考与体会。通过这次活动,我开阔了眼界,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以及自己与名师之间的差距。同时我对自己也提出了许多问题去思考,怎样让自己的语言更优美?怎样让孩子喜欢上课?怎样培养孩子的能力?相信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一定能拉近距离,不断进步。
第三篇:“名师大课堂”小学语文观摩体会
“名师大课堂”小学语文观摩体会
把准重点,以学定教,有效实施整体概括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目标要求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学会默读;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强调学生“初步学会默读;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第十二届“名师大课堂”小学语文观摩报告会上,聆听了广东省特级教师游彩云老师执教的《触摸春天》,她是这样落实培养中年级学生的“初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阅读能力的。
[案例]
师:这篇课文讲一件什么事?简练的主要内容,这有点难,我们想想:把握一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有什么方法?
生:把握中心句
师:板书: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生:写谁在干什么?
师:写事的文章,要写出什么?
生: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师:一件事情的原因、经过、结果,边说边板书:
起因 经过 结果
抓住关键词句
知道这个方法,我们去实践一下。你找一找,哪些句子能体现出来,默读课文,画关键词句,串联起来,就是我们课文的主要内容了。
生:默读,画找关键词句。
师:我采用提问法,写了谁?他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带着这个思考去画。
师:巡堂,我们要珍惜笔墨,不得不要的词语才画,主要内容是很间接的。我请一个同学试试看。
生:安静在小区的绿地上……
师:这个开始有没有问题?哪里用错了?
生:安静在花丛中穿梭
师:我们在这句话前面加个时间
生:早晨
师:开头有了,经过呢?
生:安静在一株月季花前停下来,她慢慢地……
师:把我的去掉,主要是讲安静的生:继续说下去
师:可以说,这是课文的最主要的内容,当然,中间部分可不可以简练一点呢?
生:我觉得有问题,她不知哪里有什么?她又不知道哪里有蝴蝶,怎么抓呀?
师:在这个中间部分,还可以简练一下,看看老师这样概括行不行,对比一下自己的。刚才的同学也大体上把故事的内容把握住了,以后在写事的文章,就要这样去概括课文。
评析;从游老师的这个教学片段中,我深深地感觉到,名师是非常注重学法指导的。但她的指导不是单纯的说教,而是在学生已有初步的“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上的指导,随文而导,顺学而导,并在学生充分思考的基础上,引导总结学法:“串联法”、“抓住关键词句”、“要讲清人物、时间、地点、起因 经过 结果”等方法。这在阅读教学中,在课堂中,指导学生会阅读,这是非常必要的。对我们中年级的阅读教学更为重要,因为“初步能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的阅读能力是中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目标,因为初学,因此也是目标中的难点。游老师就是把准了这点,用比较多的时间进行师生互动,加强导学功能,一步一步地渗透阅读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在初读文本中主动、积极地学会阅读,学会思考,从而很好掌握阅读的方法,进行举一反三,形成能力。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老师也是课堂上教学的主人,游老师很好地处理好学生主体和老师主导的和谐统一,实施了中年级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因此,我们作为中年级一线的语文教师,在组织初读活动时,要让学生充分地进行个体默读思考,并能以精读课中的所习阅读方法迁移到略读课,此基础上组织汇报交流,根据学情反馈、文本课型特点进行学法指导,实施有效整体初读教学,经过一堂课一堂课的日积月累,逐渐形成孩子的概括能力。
当然,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的方法,除了游老师说的方法外,我们在具体文章中,也该有具体的指导。如在教学《记金华的双龙洞》《颐和园》等一类的游记中,我们就采用“划过渡句找景点串联法”来把握大概内容;在《夜莺的歌声》、《小英雄雨来》等故事性强,篇幅长的文章中,就采用“谁干什么”拟小标题的方法来引导概括;如《自然之道》是讲一个故事的,就在引导把“六要素”讲清楚,说一句通顺的话;在《黄河是怎样变化》、《蝙蝠和雷达》等科普性说明文中,就引导学生想想全文讲了几方面的内容,然后找关健词概括每部分的内容,再连起来讲通顺……当然,方法可以灵活运用的,但必须是在学生充分读的基础上引导,在学生已有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才能实施有效整体初读,培养中年段目标之重点“初步概括能力”。
第四篇:参加全国小学数学名师课堂观摩体会
绿城之秋“2013全国小学数学 名师课堂教学观摩活动”的体会
百色市第一小学 苏 程
2013年10月26、27日,我和本校的26名同事有幸参加了由广西师范学院小学教育研究中心主办、广西师范学院初等教育学院协办的在南宁三中逸夫体育馆举办的“2013全国小学数学名师课堂教学观摩活动”这次活动,汇集了全国的名师,整个体育馆座无虚席。特别是名师们轻松、幽默的教学艺术和教学风格,不但深受学生喜爱,而且使我受益匪浅。名师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专家的风采,让人叹为观止,让我大开眼界,学到了许多教学方法和经验,直面小学数学教学的专家,使我深感我在教学中和名师之间的差距。通过这次观摩活动,反思自己历年来的课堂教学方法,感悟颇多,这次观摩活动,他将为我提高课堂教学水平起到很大的作用。
这两天的时间安排得很满,我们分别观摩了张齐华、范新林、黄世忠、蔡宏圣、强震球五位小学数学名师的课,并聆听了他们的讲座。在观摩活动中,我认真做笔记,生怕落下什么,做好笔记,回来后慢慢咀嚼,让他们慢慢地转化成自己的,使之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的指导自己进行教学,慢 蔡宏圣老师的教学风格是善于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在不断的思考中理解和掌握知识,他注重“数学的价值不在模仿,而在创新,数学的本质不是技能二是思想”,所以,他的教学学生爱学、易学、易懂。强震球老师的教学风格更是别具一格,教师教的艺术和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使人触动,使学生学在其中,乐子其中。张齐华老师轻松、幽默的教学风格和驾驭课堂的神韵和风采不但深受学生喜爱,更是让所有老师叹服。在张齐华老师的课上,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画面,当有学生提出不同意见时,张老师没有忽略前一位学生的心理感受,而是面带微笑着对他说:“有人挑战你了,高兴吗?”“高兴!”学生自信地回答。当出示了练习题时,张老师会伴着温暖的眼光问:“同学们,有困难吗?那么,谁先来说?”在展示学生作品时,张老师会用关注 的目光问:“你想给这份作业提点什么?”“还有什么需要补充吗,对于他的方法想不想说点什么?”然后转身告诉其他学生,没有必要迷信别人。当觉得没有其他答案时,张老师会提醒大家:“没有不同想法也可以大声说出来。”他的话语不由得让人感到温馨。“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有人说,语言的舒展即是思想的流畅,语言的优美源于思想的精致,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智慧之花。课堂上,常听到张老师不失时机的赞美:“非常善于联想!”“很不错!”“哎呀,真了不起!”“太棒了!”不经意的一句评价语,一句鼓励话,他娓娓道来,或幽默、或诙谐、或深情、或睿智,总能将学生的学习情绪调适到最佳状态,使之产生自主学习的积极心理倾向。他那流转自如的教学语言,亦诗亦歌亦画的教学韵味,用渲染创设美好的意境,用真情激起心灵的震撼,用启迪拨开重重的迷惑,用诱导触发深远的思考,使课堂时时弥漫着与生命萌发相通的浓郁的人文气息。他用真情言说引发学生的真知灼见,他用自信从容催发学生的创新火花,他用诗情解读引领学生走向数学学习的美妙境界,课堂上时时有“倾听幼竹拔节声”的情景图。这种独特而富有魅力的课堂评价,诠释着师生新角色,灵动演绎着课堂。分享他的课堂,我们分明感到在教育生命的跋涉中,智慧如芬芳的野花,在课堂里一路绽放,每踏出坚实的一步,便会看到山花烂漫。
让我们见识了专家的创新精神,独树一帜的个性。名师的点点滴滴,我都如获珍宝。确实,为什么原来我在进行教学时想不到这些呢?名师的一席话豪不夸张地说:“胜读十年书”。名师们善于让学生数学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创设一个个精彩游戏着手,看似简单,但妙用无常,让孩子在非常轻松愉快的游戏中掌握了知识,真正做到了“乐在其中、玩在其中、学在中玩”。名师的课堂不但是一种求知的课堂,而且也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从名师的经典课堂教学,引发了我的深思:“教师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上好课的前提,但是不去研究怎么上课,怎样上好课,我们应该教什么?怎样教?不研究学生的思维发展,是上不好课的。”
总之,我相信,通过这次参加小学数学名师经典课堂观摩研讨会,我将把学到的名师们的宝贵的经验财富运用到我的教学实践中,在不断实践和研究中改革、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第五篇:参加“全国小学名师课堂观摩研讨会”的体会
参加“全国小学名师课堂观摩研讨会”的体会
烈山区二实小
郝学华
我于2012年3月3日、4日两天参加了淮北市全国小学名师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听了专家和名师的课,感受颇丰,受益匪浅。下面,我从两方面来谈谈自己的收获。
一、关于朗读
在新课标实验稿里,就强调了朗读在小学语文课里的重要作用,一些教学论著也阐述了朗读的作用及方法。但实际的语文课上,还是鲜有学生的朗朗书声,老师的指导也是蜻蜓点水。由此,导致了学生整体朗读水平不高,不会读书者更是大有人在。学生书都不会读,更别说表达等语文能力了。
听了于永正和贾志敏两位名师的课,让人如沐春风,心头豁然开朗!对,语文课就是这样上的,朗读教学就该这样进行。
两位名师都是用了一节课的时间,组织学生朗读,指导学生朗读。反观我们平时的语文课,两课时的教学内容,谁又能用一节课来引领学生读书呢?更重要的是,这些名师的课中,看不出机械的读书,重复无用的读书。在不着痕迹中,让生愿读,乐读,会读,把读书当做一种享受。这样一节课读下来,还有什么课文内容学生不懂呢?如于永正老师在教学《爱如茉莉》一课时,于老师先自己范读课文,读得是惟妙惟肖,博得听课教师阵阵掌声。读完后,于老师总结道:“朗读要读得自然,读谁像谁。”之后,找学生上前和他进行表演读。一同学演读女儿,于老师演读妈妈。在表演中,学生演读得不到位,于老师又进行指导。结果,两人表演得声情并茂。后来又互换角色演读,效果同样很好。下面的学生看着、听着、享受着,在享受的过程中,学会了朗读。
而在指导病房里妈妈说的一段话时,于老师引导:“病很重的人是怎样的?”结果学生一下子就进入了角色。于老师在这一节课的朗读指导中,真正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使学生朗读做到了“读谁像谁”。
而贾志敏老师的课,更是强调了读书的三个标准:正确、流利、有感情。说着简单,但在平时的语文课中,能理解这三个标准并能做到少有。听力贾志敏老师的这节课,我才真正理解了正确、流利、有感情这三个读书标准的含义。贾老师引用叶圣陶先生的一句话“小孩读书就像说话,这才是读书”诠释了这三个标准。回头想想我们听过的课,我们自己上过的课,有多少做到了指导学生读书像说话?
在教学中,贾老师由指导学生读词开始,就要求学生干净利落地读词,为下面指导朗读文章打下基础。针对学生读不好书的情况下(学生读书时老是有拖音的现象,不像平时的说话),贾老师重点指导学生朗读第二自然段。贾老师自己范读,引读,指导学生反复读,直到学生熟能成诵,彻底教会了学生朗读,使学生做到了读书像说话。
于永正和贾志敏两位名师的课,都教会了学生朗读,让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理解了课文内容。由此可见,老师在教学中,应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朗读,老师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的书读好了,读透了,对课文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
二、关于“教语文”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平时都是认为自己是教语文的。但参加了这么名师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我就不这么认为了。因为我们平时的课堂是在“教课文”,而不是在“教语文”。
什么是“教课文”?什么是“教语文”?名师的课堂教学和理论讲座给了我们很好的解释。“教课文”所解决的问题是:帮助学生理清课文内容,组织学生分析课文,了解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而“教语文”重在引导学生认好字,写好字,读好书,积累运用好语言,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听说读写的能力。
正像于永正老师所说“忘掉课文内容和老师的分析,剩下的就是所学到的”。但是,反观我们的语文教育留给了学生什么呢?是文章的思想感情,是重点词句的含义,是课文内容的重复„„如果把这些都忘掉,学生还有什么呢?著名专家吴忠豪说:“教师读文本的深度解读对学生不一定有好处,课堂里,而是要组织学生进行情景应用。”
如何做到从“教课文”向“教语文”美丽转身呢?吴忠豪教授引用了新课标里的五个关键词:运用、积累、方法、实践、读书,对如何去真正的“教语文”,培养学生的能力,进行了详细的讲解。这次观摩研讨会里几位名师的课堂教学,也正是围绕着这五个关键词来组织教学的。他们的课,让我真正明白了什么是语文课,明白了如何去教语文!
一天半的时间,十二课时的教学研讨,让我感到意犹未尽。名师们的课堂教学,充分体现了修定后的课标精神。正如课标所写“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他们的教学,给我们指明了以后语文教学的方向!我们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只有这样,老师和学生才会沉浸于语文课堂的快乐之中。
2012年3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