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矿泉水瓶子的容积教学设计
矿泉水瓶的容积
银川市西夏区第二小学 胡向亮
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27页例7及相关内容。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练运用圆柱的体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使学生通过经历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掌握问题解决的策略,培养应用意识。
3、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转化、推理和变中有不变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培养问题意识,体会转化思想
教学难点:通过实践操作、合作交流,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准备:一满瓶矿泉水、一个瓶底是正方形的少半瓶红茶、一个空瓶子、一个苹果、一个西红柿和一个不规则的石头,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活学生经验,引出问题
1.出示水果、西红柿、大小不同的石头。
提问:想要计算这些物体的体积,你有什么办法?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提出解决方案。
师强调:把不规则的物体放到盛适量水的(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体)规则的容器中,并且完全浸入水中,物体的体积等于它所排开水的体积,计算容器的底面积和水面上升的高度,两者相乘就是物体体积。教师出示空矿泉水瓶子,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空瓶子会飘浮在水面上,无法完全浸入水中,怎样才能计算出它的体积呢?(学生:给空瓶子装满水,利用排水法计算体积)3.怎样计算出空瓶子的容积呢?
学生a:看矿泉水瓶上的商标(经过讨论,商家为防止水瓶因热胀冷缩使瓶子破裂,通常要给瓶子预留一些空间)学生b:给空瓶子装满水,然后把水倒进量杯里,测出水的体积就是瓶子的容积。4.如果没有别的容器,同学们能想出办法求出瓶子的容积吗? 板书课题:矿泉水瓶子的容积
二、利用转化方法,计算瓶子容积
1.教师演示操作:将装满的矿泉水分两次倒进纸杯里,这样行不行呢?
2.小组合作交流
要求: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矿泉水,先选一位同学喝掉一部分,再把你的想法同小组成员进行交流。3.交流分享自己的设想和操作方法。
4.板书结果:空气的体积+水的体积=瓶子的容积
5.师:瓶中剩下的水是圆柱体,可以求出水的体积;空气部分的体积是不规则的,不能直接算出体积,怎么办?(将瓶子倒置)倒置前后,空气的体积变了没有?(没变)什么变了?(空气的形状)变成什么形状?(圆柱体)
6、课件演示并小结:我们利用体积不变的特性,把瓶子的容积转化成两个完整、规则的圆柱。只要求出这两个圆柱的体积,把两者相加就能解决瓶子的容积。要计算空气和水的体积,需要知道那些数学信息?(瓶子的底面积和水的高度,倒置后空气的高度)。高度可以测量出来,瓶子的底面积能直接测出来吗?(半径、直径还是底面周长,那个数据测出来误差会更小?结果更准确些?)小组再次合作,测出有关数据计算出瓶子的容积。6.交流展示。
7.课件演示,回顾反思,把计算出来的结果和标签上的数据比较,发现什么?分析原因。
三、拓展提高
1、课件出示:一瓶盛满的红茶,它的底面是正方形,喝掉一些后,你知道喝掉多少红茶吗?
学生说想法后,师出示:底面边长:6cm,倒置后空气部分高:10cm 学生独立计算后课件出示答案。
如果在喝掉一部分红茶,喝掉多少?怎么办呢? 对比一下解答以上两个问题,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倒置的方法,将不规则物体体积转化成规则物体,方便计算)
2、再次回顾反思
我们利用转化思想,把不规则物体体积转化成规则图形来计算体积,不仅丰富了我们解决问题的思考方向,更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解决问题策略,这样的策略在生活中很常见也很实用。回忆一下在小学阶段那些数学知识的学习都用过转化思想?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出示课件,和同学们共同回顾。
四、畅谈收获
这节课,我们利用矿泉水瓶,通过探究、讨论、操作和交流等活动,运用转化方法,解决不规则物体的容积,希望同学们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学以致用,把它运用到生活中去来解决跟多的数学问题。
《矿泉水瓶的容积》教学设计
银川市西夏区第二小学
胡向亮 2015-3-26
第二篇:冬阳爱心社收集矿泉水瓶子策划书
收集矿泉水瓶活动策划
活动目的:提倡环保、低碳,构建和谐、健康、文明、绿色校园。
活动时间:2011年11月26日,星期四晚上19:00点整。参与人员:冬阳爱心社全体社员。
人员主要分配情况如下:
袁加宽主要负责联系车辆和在现场秩序维护,进行数据统计把收集的废品进行处理。
活动前一天晚上进行会议安排
办公室成员负责提前短信通知全体社员,让全体社员在19:00以前一定要到10栋大厅集合,并佩戴社团工作牌。
组织部负责协助组织人员,帮助收集瓶子,运送瓶子。 因为有8栋宿舍,其中男生宿舍有两栋,所以,我就期活动做如下安排,如有安排不周到的请谅解。
全体男生负责收集2栋和10栋,每楼()由部长安排人,并在活动结束后帮助做一下后期工作。由于男生太少,所以全体男生一栋一栋的收集,这样速度会快一点。
女生分配如下:
策划部:全体女生负责收集1 栋宿舍的瓶子,每楼()人部长安排并从组织部调几个人帮助收集。
外联部:全体女生负责收集3 栋宿舍的瓶子,每楼()人部长安排
组织部:全体女生负责收集4 栋宿舍的瓶子(协助策划部的除外),每楼()人部长安排
外联部:全体女生负责收集5栋宿舍的瓶子。每楼()人部长安排
宣传部:全体女生负责收集6栋宿舍的瓶子。每楼()人部长安排
文艺部:全体女生负责收集 9 栋宿舍的瓶子。每楼()人部长安排
办公室女生打散了分在其它几个部的成员里,务必达到各部成员数目相差无几,各部成员相互合作,把活动做好,做成功。
另外,把矿泉水瓶等废品收集到10 栋宿舍外的草地上,便于统计和集中处理。
注:各部部长如果是女生的话,由部长负责带领社员收集,如果不是,就由部长选取一个成员来负责带领其他成员收集。
第三篇:容积和容积单位教学设计文档
课 题:容积和容积单位 主 备 人:牛晓菲 课 型:新授课
学习内容:课本50---51页及53页1---3题。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实验,指出常用的容积单位升和毫升。
2.通过操作知道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及体积和容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3、通过看书交流会说体积和容积单位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学习重点:建立容积和容积单位观念,知道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的关系. 学习难点:理解容积的含义和升、毫升的实际大小. 学习方法:探究教学法、小组合作交流、归纳教学法。
学习准备:量杯、量筒、矿泉水瓶子、1立方厘米和1立方分米的容器各一个、一盆水。
评价设计:
1、通过活动、提问、板演检测学习目标1的达成率。
2、通过评价样题,检测学习目标2、3的目标达成率。
评价样题:
1、填空
3升=()毫升 2700毫升=()升
2.57升=()毫升 640毫升=()升
2.4升=()毫升 3.5升=()立方分米
500毫升=()升 760毫升=()立方厘米 学习流程:
一.铺垫孕伏.
1.什么是体积?
2.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3.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是怎样计算的?
二.探究新知.
我们已经学习了体积和体积单位,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一个新的知识:容积和容积单位.(板书课题)
(一)建立容积概念.
1.学生动手实验(每四人一组,每组一个有厚度的长方体盒,细沙一堆)
实验题目:计算出长方体盒的体积.
把长方体盒装满细沙,计算细沙的体积.
2.学生汇报结果.
长方体盒的体积:先从外面量出长方体盒的长.宽.高,再计算其体积.
细沙的体积:细沙的体积就是长方体的体积,但要从长方体里面量长.宽.高,再计算其体积.
教师追问:计算细沙的体积为什么要从长方体里面量长.宽.高?
3.师生共同小结.
师:这个长方体盒所容纳细沙的体积,就是长方体盒的容积.我们看见过汽车上的油箱,油箱里装满汽油.这就是油箱的容积.长方体鱼缸里盛满水,它就是鱼缸的容积.
师生归纳:容器所能容纳的物体的体积,就是它们的容积.(板书)
4.比较物体体积和容积的相同和不同.
相同点:体积和容积都是物体的体积,计算方法一样.
不同点:体积要从容器外量长.宽.高;容积要从里面量长.宽.高.
所有的物体都有体积;但只有里面是空的能够装东西的物体,才能计量它的容积.(出示长方体木块)
(二)认识容积单位.
1.教师指出:计量容积,一般就用体积单位.但是计量液体的体积,如药水,汽油等,常用容积单位升和毫升.(板书:升 毫升)
2.出示量杯:这就是1升的量杯.
出示量筒:这就是刻有毫升刻度的量筒.
3.教师演示升和毫升之间的关系:
①认识量筒上1毫升的刻度,找出100毫升的刻度.
②用量筒量100毫升的红色水倒入1升的量杯,一直到量杯满为止.
板书:1升=1000毫升
4.学生演示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间的关系:
①把1升的红色水倒人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盒里
小结:1升=1立方分米
②把1毫升的红色水倒入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盒里
小结:1毫升=1立方厘米
5.小结:容积单位有哪些?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6.反馈练习.
3升=()毫升 2700毫升=()升
2.57升=()毫升 640毫升=()升
2.4升=()毫升 3.5升=()立方分米
500毫升=()升 760毫升=()立方厘米
(三)计算物体的容积.
1.教学例1.
一种汽车上的油箱,里面长8分米,宽5分米,高4分米.这个油箱可以装汽油多少升?
8×5×4=160(立方分米)
160立方分米=160升
答:这个油箱可以装汽油160升.
2.反馈练习.
一个长方体水箱,从里面量长12分米,宽6分米,深5分米,这个水箱可装水多少毫升?
12×6×5=360(立方分米)
360立方分米=360000毫升
答:这个水箱可以装水360000毫升.
三.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容积和体积有什么不同点?计算容积应注意什么?
四.随堂练习.
1.填空.
(1)()叫做容积.
(2)容积的计算方法跟()的计算方法相同.但要从()是长、宽、高.(3)6.09立方分米=()升=()毫升
1750立方厘米=()毫升=()升
435毫升=()立方厘米=()立方分米
9.8升=()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2.判断.
(1)冰箱的容积就是冰箱的体积.()
(2)一个薄塑料长方体(厚度不计),它的体积就是容积.()
3.选择.
(1)计量墨水瓶的容积用()作单位恰当.
①升 ②毫升
(2)3毫升等于()立方分米.
①0.3 ②0.3 ③0.003
4.一种背负式喷雾器,药液箱发容积是14升.如果每分钟喷出药液700毫升,喷完一箱药液需用多少分钟?
五.布置作业.
1.手扶拖拉机的油箱,从里面量长3分米,宽2.3分米,深1.6分米.这个油箱可以装柴油多少升?每升柴油重按0.82千克计算,装的柴油重多少千克?(得数保留整数)
2.把调查的实际数字填在括号里.
一小瓶红药水是()毫升.
一瓶墨水是()毫升
汽车(或拖拉机)油箱的容积是()升
六.板书设计.
容积和容积单位
容器所容纳物体的体积,就叫做它们的容积.
1升=1000毫升 1升=1立方分米 1毫升=1立方厘米
例6.一种汽车上的油箱,里面长8分米,宽5分米,高4分米.这个油箱可以装汽油多少升?
8×5×4=160(立方分米)160立方分米=160升 答:这台油箱可以装汽油160升. 教学反思:
第四篇:容积和容积单位教学设计
《容积和容积单位》教学设计 淖毛湖农场学校宋宏天 目标确定的依据:
1、通过实例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能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以及1升、1毫升的实际意义。
2、体验某些实物(如土豆等)体积的测量方法。学习内容:
人教版数学小学五年级下册38页例5及练习九1-6题。教材分析:
本教学设计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小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教材首先直接给出了容积的概念,并说明计量容积,一般就用体积单位。然后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的药水瓶、饮料瓶上的容积单位,发现L和ml这两个容积单位,然后介绍了计量液体的体积常用容积单位升和毫升,以及它们与体积单位之间的关系。接下来教材设计了一个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具体实践操作与观察对比中,利用瓶装矿泉水和量杯来感知L和ml这两个容积单位的实际大小。然后再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上标有毫升和升,目的是使学生将新知与生活体验联系起来,有利于学生更加深刻地感知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以及细心观察的良好习惯。
然后教材介绍了长方体和正方体容器容积的计算方法,并特别强调要从容器里面量长、宽、高。利用例5计算小汽车油箱的容积,来巩固长方体容器容积的计算方法以及体积单位与容积单位之间的关系。学情分析:
容积和容积单位的教学是在体积和体积单位之后,学生对体积有了一定的认识,体积单位已掌握,并很明白其大小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进率,能用其解决问题。容积的概念较抽象,理解是重点,教学中应让学生多说。从表象抽象出概念,在教学容积单位以及它们的关系时,让学生多观察感知。因此本节设计以学生自学,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动手实践为主,感受升和毫升,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学到知识。学习目标:
1、准确理解容积的概念,学生认识常用的容积单位:升、毫升;
2、掌握升与毫升间的进率以及它们和体积单位的关系。
3、通过动手操作,小组合作等探究活动,理解容积和体积的联系与区别,能利用体积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评价任务:
1、通过自学理解容积的概念,明白容器的容积就是内部盛放物体的体积。
2、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感受1升、1毫升的大小,实验验证1L=1000mL,知道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的关系,实际演练容积单位换算。
3、进行实物对比,明确不是所有物体都有容积。
4、独立解决例5的问题,掌握正方体、长方体容器容积的计算方法。
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容纳1升液体的量杯和1000毫升液体的量筒各一个、长方体木盒一个、注射器一个、纸杯4个、矿泉水瓶4个等。课时安排: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复习提问
3分钟
(1)什么叫做物体的体积?
生齐声回答: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2)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相邻的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生齐声回答: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每相邻两个体积间的进率是1000。(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
生齐声回答: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教师板书:cm3 dm3 m³
1dm3 = 1000 cm3
m³=1000 dm3
V= abh
V = a3 [设计意图:学习新知前,适当复习有关的知识,对理解容积的意义和建立升、毫升的概念有帮助,同时为学习容积和容积单位作好铺垫。]
二、探究新知
15分钟
(一)导入新课 师:(出示正方体纸盒、塑料盒)同学们,这事两个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大家知道他们的体积分别是多少呢? 生:都是1立方分米
师:请大家想一想,这两个盒子的体积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生:因为这两个盒子的棱长都相等,所以他们的体积也相等。
师:请同学们再想一想,如果把这两个盒子都装满细沙,两个盒子里面装的细沙一样多吗? 生:不一样多。
师:他们的体积都一样大,却装的东西却不一样多,为什么呢?我们学习的知识《容积与容积单位》就是来解决这个问题的。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阶段就给学生设疑,激发学生学习这节课内容的兴趣,并且!暗示了“体积”与“容积”两个概念是有联系的。] 那么什么叫做物体的容积,常用的容积单位有哪些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自学P38,同时解决以下问题:(板书课题:容积和容积体积)
1、什么叫容积?它和体积有什么不同?
学生举手汇报:箱子、油桶、仓库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通常叫做他们的容积。
师:以装满砂子的盒子和装满水的瓶子为例,盒子的容积就是盒子里装满沙子的体积。师:同学们你们认为还有什么物体有容积吗?
生:水桶里装满水,这些水的体积就是水桶的容积。
生:饮料瓶里装满了饮料,饮料的体积就是饮料瓶的容积。……
2、计量容积一般用什么单位?计量液体的体积,常用什么单位?容积单位与体积单位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学生举手汇报:
①、计量容积,一般用体积单位。计量液体的体积,如水、油等,常用容积单位升和毫升,也可以写成 L 和 ml。
1L = 1000ml 师:将烧杯(500ml)的水倒在1L的容器中,几杯可以倒满?
2杯教师一边提问一边演示验证结论
将烧杯(200ml)的水倒在1L的容器中,几杯可以到满?
5杯教师一边提问一边演示验证结论
②、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有这样的关系。
1L = 1dm3
1ml = 1cm3 师:将装满1L的容器里的水倒入1dm3正方体中验证结论 用注射器吸入1 ml的水注入在1cm3正方体中验证结论
3、思考:所有的物体都有容积吗?
师:不是的,因为物体是实心的只有体积没有容积,比如老师现在手中拿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就只有体积没有容积。
学习要求:认真看书、仔细思考,把认为重要的圈圈点点,看完后小组成员围绕思考题展开讨论
[设计意图:根据高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本,充分体现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学是为了让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思考问题的方法,达到会学的目的。]
(二)、小组合作、动手操作
5分钟
1、用注射器抽出1毫升水,看看1毫升的水大约有多少。
2、将一瓶矿泉水倒在纸杯中,看看可以倒满几杯?
3、估计一下,一纸杯水大约有多少毫升,几杯水大约是1升,4、说说在那些物品上标有毫升、升。
5、完成检测题二,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
教师:巡视每组的活动情况,对操作有困难的小组进行指导。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让学生自己认识毫升和升,并且从实验中学生能切实感受1升和1毫升的实际意义。]
(三)、实际应用
10分钟
1、课件出示问题?
(1)如何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容积?公式是什么?(2)计算物体的容积与体积有什么不同之处?
2、出示例5,学生先独立解决问题,再集体汇报。
注意在解决问题时,首先要认真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再看单位是否统一。
3、得出结论(1)、长方体或正方体容器容积的计算方法,跟体积计算方法相同。(2)、计算容积要从容器里面量长、宽、高。
[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白学数学知识,就是为了要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数学源于生活,又为生活而服务。进一步让学生明确学好本课知识的重要性。]
(四)、巩固练习
完成练习九第3、4、5、6题
[设计意图:变换练习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或感想?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把本课学习的知识进行整理、归纳,并且进行检查对本课学习内容理解、掌握的情况,以利于在巩固练习阶段进行补漏。同时进一步巩固对本课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六)板书设计: 容积和容积单位
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1升=1000毫升
1L=1000 mL 升毫升
1升=1立方分米
1L=1dm3 L
mL
1毫升=1立方厘米
1mL=1cm3
课后反思
第五篇:《容积和容积单位》教学设计
《容积和容积单位》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容积的含义,认识容积的单位,掌握容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和容积的计算方法。
2、通过动手操作、小组合作等探究活动,理解容积和体积概念的联系与区别,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教学重点:
理解容积的含义以及升与毫升的实际大小,会进行单位间的换算。教学难点:
理解容积与体积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实验法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问好)老师感觉同学们今天的精神状态很好,希望这节课大家都能有精彩的表现!你们知道我们吃饭用的碗,喝水用的杯子蕴含着哪些数学知识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容积和容积单位》。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容积和容积单位。
1、容积的含义。(1)、自学课本38页第一段,初步感知容积的含义。(2)、抽生说说对容积的理解。
(3)、师生结合生活实际认识容器、容积的含义。(课件出示)
2、认识容积单位。
(1)、自学书本38页第二段,认识容积单位。(2)、抽生说说容积单位,教师板书。
(3)、课件出示生活中用L和mL计量液体体积的例子。(4)、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见过L和mL。
3、感受1L和1mL的实际大小。
(1)、小组活动:将1L水倒入纸杯中,看看能倒几杯?感受1L水的多少。
(2)、教师演示:用注射器抽1mL水,看看大约有多少滴?感受1mL的大小。
(二)容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容积单位与体积单位之间的关系。
1、容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1)、小组活动:将1L水倒入2个500mL的量杯中看看有什么发现。(2)、汇报交流:1L=1000mL
2、容积单位与体积单位之间的关系。
(1)、小组活动:将1dm3的沙子倒入1L的量筒中看看有什么发现。(2)、汇报交流:1L=1dm3。
(3)、课件演示:1L橙汁倒入1dm3的正方形容器中。(4)、学生自主推倒1mL=1cm3。
(三)、容积与体积的联系与区别。
(1)、小组合作结合实例说一说容积与体积的联系与区别。(2)、汇报交流。
(3)、师生共同归结容积与体积的联系与区别。(课件出示)
(四)、容积的计算。
1、课件出示例5。
2、自主阅读,理清思路。
3、抽生板演,集体交流。
三、课堂练习。(课件出示)
1、练习九1题。
2、填一填
4升=()毫升
3600mL=()L
2.05L=()L()mL
0.8dm3=()mL
3050cm3=()L
5.2dm3=()L()mL
3、一个长方体鱼缸,从外面量,长宽高分别是51cm、41cm、31cm,从里面量长宽高分别是50cm、40 cm、30 cm,鱼缸能盛水多少升?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大家收获了什么?
五、作业设计:
1、练习九2题。
2、一种微波炉,产品说明书上标明:炉腔内部尺寸400×225×300(单位:mm)这个微波炉的容积是所少升?
3、一个长方体油箱,长6dm,宽5dm,高4dm,做这个油箱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铁皮?如果每升油重0.85kg,这个油箱可装油多少千克? 板书设计:
容积和容积单位
1升 =1000 毫升 1L=1000ml 1L=1dm3 ↓
↓ 1000mL=1000 cm3 ↓
↓ 1ml=1cm3
附:课堂检测。
《容积和容积单位》课堂检测
一、仔细辨别。
1、计算容积或体积都是从容器外面进行测量的。()
2、对于一个容器来说,它的体积数一定大于容积数。()
3、一只杯子装满水是1升,杯子的容积就是1立方厘米。(二、用心填空。
2.4 L =()ml
500 ml =()L
785 ml=()cm3=()dm9.04 dm3=()L()ml)
三、实践应用。
一个水池长600dm,宽500dm,高150dm。这个水池最多能容纳多少L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