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映潮教例评析100例

时间:2019-05-13 00:59: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余映潮教例评析100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余映潮教例评析100例》。

第一篇:余映潮教例评析100例

余映潮教例评析100例

1.充分利用课文,进行语言教学 ——《羚羊木雕》教例评析 [教例简述]

教学步骤一:根据课文练习二,安排分角色朗读课文,体味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步骤二:学生简说课文中的矛盾,理解文章内容。教学步骤三:利用课文特点,教给一点似乎看不起眼而又实实在在的知识——怎样把对话描写中的“说”这个“内容”写好。师生进行了如下内容的品读。

1.“说”这个词是常常用的。如: 奶奶突然说:“算了吧,这样多不好。” 2.对话中有时不用“说”这个词。如: “您已经给我了。”

“是的,这是爸爸给你的,可并没有允许你拿去送人啊!”3.对话有时用其它的“说”。如: “那只羚羊哪儿去啦?”妈妈突然问我。“不!”我哭着喊了起来。

4.在“说”字之前加上“态度”。如:

“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妈妈坚定的说,“那么贵重的东西怎么能随便送人呢?要不我和你一起去!” 5.用“神情”表示“说”或在“说”字之前加上“神情”。如: “要说实话„„是不是拿出去卖啦?”妈妈变得十分严厉。“爸爸不是说给我了么?”我小声地说。6.带动作地“说”或以动作表示“说”。如: 妈妈站起来,一边递过糖盒一边说:“您不知道那是多么名贵的木雕!” “送给谁了?告诉我。”妈妈把手搭在我的肩膀上。

教学步骤四:进行怎样写把“说”写好的片段练习——根据下面的对话,要求学生在横线上填入适当的内容:

“那只羚羊哪儿去啦?”。“爸爸不是说给我了么?”。

“我知道给你了,可是现在它在哪儿?”。“我把它收起来了。”

“放在哪儿了?拿来我看看。”。

“要说实话„„是不是拿出去卖啦?”。“没有卖„„我送人了。”。“送给谁了?告诉我。”。“送给万芳了,她是我最好的朋友。” “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那么贵重的东西怎么能随便送人呢?要不我和你一起去!” “不!”。

[评 析]

这样的一节课,给学生的印象何其深刻。这样的一节课,让学生的兴趣何其盎然。

教师细心地从课文中发现了一个极有训练价值的内容——“千姿百态表示‘说’”,教师又周密地设计了这样的教学——让学生知道如何用“千姿百态”来表示“说”。

这就是:充分利用课文,进行语言教学。

对学生进行语言教育,从教师的角度来讲,有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就是要把教材用好、用够。这就要求我们养成细读课文的习惯,把落实语言教学的眼光深入到课文的深处。

对学生进行语言教育,对教师来说,还须巧妙设计教学,就是要求你把最能落实基础知识、最能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教学内容科学而艺术地组织起来,实施教学。

这就叫“吃透教材”,有了这一个“吃透”,教学就成功了一半。

中学语文教材,是精选的语言现象之一。聪明的教师就知道对它的充分利用,就知道让它发挥举一反三之功效,就知道让它一以代十。谁能说,学生学习了这一课,他不会想到“千姿百态表示‘笑’”、“千姿百态表示‘想’”、“千姿百态表示„„呢? 2.异彩纷呈教《背影》 ——《背影》教例评析 [教例简述]

例一(见《语文教学与研究》1982年第1期P20 王松泉文)。

一、课内交流段落提纲:

回家奔丧——丧事毕,赴南京,父子同行

南京送别——事虽忙,不放心,亲自送行 看行李,拣座位,再三叮咛 穿铁道,见背影,几度落泪 北京思父——持父信,见背影,泪光晶莹

二、讨论:

1.本文人物描写的手段有哪些?2.本文怎样描写父亲?3.这些描写各安排在什么场景?4.为什么要这样穿插安排?

三、反复朗读,体味作者真挚、深切的感情。

例二(见《教学月刊》1987年第8期P14 张兆龙文)。

一、将第六段作为讲析的切口。板书: 背影

买橘子:外貌——落泊潦倒动作——一片深情

分离时:走几步、回头、说; 混入、再找不着 两次落泪

二、父亲送行的地方、动作、言谈?板书:

车站

终于自己送——爱子心切看 讲 拣 嘱——无微不至

我自责、负疚

三、当时的家境?原因?板书:

奔丧

祖母死,父亲差使交御——祸不单行 还亏空,办丧事、赋闲——家境惨淡

四、读首段,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

读末段,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课文所饱含的真挚的父子之情。

例三(见《语文教学通讯》1992年第3期P13 徐绍仲文)。

朱自清的《背影》是一篇语言十分朴素自然的散文。他对动词的重复使用(如两次使用“踌躇”)、同义动词(如“嘱咐”、“嘱”、“嘱托”)、动词同其它动词或助词的联合使用(如“看了看”、“须穿过”、“须跳下去”、“爬上去”)、动词的照应使用(后边的“走过去”同前边的“穿过”、后边的“探身下去”同前边的“跳下去”、后边的“爬上”同前边的“爬上去”)等则是非常具体的说明。通过对这些动词的分析,就可体会到父亲真诚朴素的情感。抓住了这些特点来教学,就会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精度,就必然能节省许多时间。

[评 析]

《背影》的教例丰富多彩,可谓智者见智。以上三例,是《背影》教学设计中的一隅: 从教学思路来看,例一为“顺向思路”,教者主要地是从篇首讲至篇末;例二为“逆向思路,教者从重点段落讲起,一步步地回溯;例三为“选点突破”思路,抓住文中“动词”的使用规律和表达作用进行咀嚼。

从教学的着眼点看,例一重在篇的理解,例二重在段的讲析,例三则重在线条的集聚。教学的“切口”越来越细小,讲析和品评越来越细腻。

从讲授的主要内容看,例一呈“并列式”,人物分析、场境分析、情景分析、情感分析可形成几个板块;例二呈“回扣式”,教师先突出中心段,以后每讲析一个层次都回扣一次中心段;例三呈“聚焦式”,所有的内容都从不同角度指向“动词”这个中心。

从板书设计看,例一可形成篇式整体性板书,例二可形成局部式分层板书,例三则可形成笔记式条文板书。

若细心咀嚼,以上三个教例还可以启迪我们:1.如何就这些设计再加以改进;2.如何就这些设计加以组合;3.我们还能设计出哪一种别致的思路? 细细的体味再加上一些挑剔,就可以创造新的模式。

3.板块碰撞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例评析 [教例简述]

这是周章轼老师的一个教例(见人民教育出版社《教与学》1994年9期)。步骤一,拉出“百草园”这一板块的线条:

景物:

长吟的鸣蝉

肥胖而伏的黄蜂

碧绿的菜畦

紫红的桑椹

冲向云霄的叫天子

(动态多彩生机勃勃)

活动:

听油蛉低唱

翻断砖头 按斑蝥

拔何首乌

摘覆盆子

听故事

拍雪人

(愉悦身心乐趣无穷)

心态:乐在其中,十分依恋

步骤二:拉出“三味书屋”这一板块的线条:

景物:

黑油的竹门

挂匾的书房

有鹿和古树的画

狭窄的小园

(静态单调沉郁窒息)

活动:

拜孔子

拜先生

死读书

偷偷地描画

悄悄地溜玩

(枯燥无味束缚不了)

心态:兴趣转移、单调无聊

步骤三:将“百草园”与“三味书屋”进行对比——板块碰撞:

两幅画面不同两类活动不同两种情致不同两种心态不同

两相比照的结构传旨揭要的构思

文旨:表现了热爱生机勃勃的大自然、追求自由快乐的天真童稚,客观上反映出私塾教育的陈腐内容和落后方式。

[评 析]

这个教例,淡淡地表现出过程,鲜明地表现出结果。这个教例,基本上不表现方法,突出地表现了思路。

教者的“三部曲”很具魅力:牢牢把握课文结构特点,先品读一个板块,再品读一个板块,然后对比施教——进行板块碰撞,在对比之中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旨,理解课文的构思技巧。

教者的“三部曲”令人回味:两个板块的“分部”教学是对教材的理解性品读,两个板块的“碰撞”教学则是对教材的升华式品读。这种整体式的板块碰撞深化了阅读理解的层次,使教学内容具有生动的立体感,自然也就提高了教读的品位与质量。

由这个响亮的“板块碰撞”,笔者联想到比较式阅读教学——

比较式阅读教学,一个恢宏庞大的教学方法子系统,多少有识之士阐发了真知灼见,多少能工巧匠设计了精彩教案。人们说它是研究教材的能见度极高的“视角”,人们说它是事半功倍的好方法,人们说它是发展学生思维的必由之路„„

但有非常重要的一点人们还没有说破:

比较阅读教学,阅读教学中一种基本的优秀的教学设计思路!请认真地运用这种教学设计思路吧,它将让多姿多彩的教学方案玉立在你的教学蓝图上。

4.一线以串珠

——《最后一课》教例评析 [教例简述]

这是《最后一课》的第一个教时。学生已经预读过课文,了解过课文故事中的背景。第一个教学环节:阅读,思考。(15分钟)思考题:韩麦尔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要求:阅读全文。综合全文内容,根据思考题表达见解。自读课文15分钟,并拟出发言要点。(学生活动)第二个教学环节:讨论,朗读。(30分钟)1.学生发言,认为韩麦尔先生:

①是一个可怜的人 ②是一个原先不大负责的人 ③是一个严厉的人 ④是一个普通的人 ⑤是一个温和而严肃的人 ⑥是一个有勇气的人 ⑦是一个忠心耿耿的人 ⑧是一个爱国的人 ⑨是一个留下了高大形象的人„„

2.教师调控,组织讨论三种“见解”。

①韩麦尔是一个普通的人 ②韩麦尔是一个“可怜”的人 ③韩麦尔是一个爱国者 ①韩麦尔先生是一个普通的人:

镇上的一位教师。平平常常工作了40年。课堂教学的管理水平不大高。有时还“玩忽职守”„„ ②韩麦尔先生是一个“可怜”的人:

最后一次上课。明天就要永远离开这个地方。一动也不动地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脸色惨白,话说不下去。教了一节课又一节课„„

③韩麦尔先生是一个爱国者:

换上礼服,纪念这最后一课。自责及对阿尔萨斯人直率的批评。赞美法语。说明语言好比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恨不得把全部知识都教给我们。内心的极大悲痛。使出全身的力量写“法兰西万岁!”(课文七处点到韩麦尔先生的爱国。)在讨论中重点放在第③种“见解”。结合讨论,诵读韩麦尔先生的大段独白,诵读课文最后一部分,想象、描述这一精彩的特写镜头,体会其中的情感,掀起课堂教学的高潮。

3.讨论,点拨。

作者为什么不把韩麦尔写成一个“高大”的“英雄”,而让他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出现? 教师点拨:

正因为普通,韩麦尔先生才能够代表千千万万的法国人,他那热烈而深沉的爱国情感,才能被理解成所有法国大众所具有的,才能使这篇小说所表现的成为整个法国民族的共同心声„„

[评 析] 作为中小学教材,《最后一课》在我国已有超过大半个世纪的历史。它的教学内涵,实在是太丰富了。

于是像许多名篇一样,在设计教案时往往让人翻来覆去,颇费踌躇。但此教例很有个性特色。

切入的角度好。教师扣住作品“一点两线”(“最后一课”的激情点和两个人物的思想发展线)这一艺术构思,开课便切入到一个主要人物身上,一线以串珠,相当成功地拎起了一连串的教学内容。

讲析的角度好。教师变逐段讲析为选点突破,将选点突破设计成多角度透视,通过“韩麦尔”这个点,不仅立体地多侧面地透视到人物的方方面面,还透视到课文的人物塑造艺术、结构艺术、主题表达艺术。这又是一个角度的“一线以串珠”。

控制的角度好。教师设计的线条明晰,引导学生从三个侧面理解人物形象。对初一的孩子们来说,这叫适度。从教师把握的讨论内容看,具有相当的精度,从教学内容来看,有着较大的浓度。整个教例显得丰满,流畅,对“韩麦尔”的讨论联结着每一个教学步骤,这也是“一线以串珠”。

从此教例看来,名篇教学的最佳意境似乎应该是:在明快单纯的教学视点中激荡出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

5.分类式课堂笔记 ——《〈论语〉六则》教例评析 [教例简述]

教师第一次定向:

同学们,我们先用半个小时的时间,诵读课文,分“则”理解课文,熟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步骤: 1.诵读。

2.逐“则”落实,教师顺势将六则语录按内容分类,将“而”的例句按用法分类。3.自由背诵。

4.分“则”背诵。5.背诵比赛。6.全班齐背。

教师第二次定向:

请同学们拿出活页式分类笔记,用10多分钟的时间,整理课堂笔记。同学们进行操作,撷取课文内容,分类做好笔记。大体有: 1.在“作家作品”类记下:

《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2.在“成语”类记下: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温故知新 不耻下问 三人行必有我师 3.在“文言虚词”类记下: 而

顺接 故而知新 敏而好学 学而时习之 择其善者而从之

转接 人不知而不愠 学而不厌 思而不学则殆

4.在“名言警句”类记下:

①不耻下问 三人行必有我师 学而不厌 敏而好学(用于学习态度)②学而时习之 温故而知新 默而识之(用于学习方法)③人不知而不愠 三人行必有我师(用于思想修养)下课之前,同座同学互相交换、检查课堂学习笔记。

[评 析] 这个教例的“眼”,在指导学生做“分类式课堂笔记”。

如何指导学生做笔记,是学法研究的一个小小的分支,在这个方面的研究几乎是空白。亟需我们用创造性的作法去填补。

“分类式课堂笔记”在这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其优点在于: 1.变单课式笔记为知识块式笔记,眉目清晰,知识量充沛。

2.变学生在单课笔记中的“记录员”身份为分类整理的“操作员”身份,学生的思维方式有了质的变化。

3.变单一利用课文材料为多角度利用课文材料,课文材料因此而增值。4.培养了学生积累资料、研究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和检索能力。

5.有利于单元小结、综合复习乃至毕业、升学考试的总复习。只要坚持分类积累,复习课中这些资料会令人爱不释手。

„„

说的好处愈多,作教师的我们就会愈感到不安,我们反思:

在传统的作法中,学生花大量时间记录的知识零散的课堂笔记,包括教师苦心设计的大量板书,在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提高教学效率上,其利用价值到底如何? 学习笔记,这教学中永远占有相当地位的有利于学生一生的知识天地,为什么还得不到开发性的研究? 6.教学设计要弦外有音 ——《小橘灯》教例评析 [教例简述]

策划用两个课时教完。第一课时,充分熟悉课文,理解课文思路。第二课时,分析讨论小姑娘形象,了解照应笔法。

现在是第一课时。教师:《小橘灯》贵在一个“小”字。“小”字在文中一共出现了20余个。请同学们朗读课文,并圈出文中的“小”字。

师生双边活动,综合出:①写小姑娘,用了两“小”:小姑娘,小手,表现小姑娘年龄小,个子小。这与说的是大人的话、做的是大人的事形成鲜明的对照。

②写家庭环境,用了六“小”:小屋,小炭炉,小砂锅,小凳子,小矮桌,小刀。这些足以说明家境和生活的艰苦。

③写制作小橘灯,用了三“小”:小橘碗,小筐,小竹棍。这些表现了一颗童心,一腔热忱,一种温暖。教师:《小橘灯》贵在一个“小字”,平中见奇,“小”中见大,开掘出具有深刻意义的主题。可谓文小情深。现在我写出下面的关于课文三个“场面”的提纲,然后请同学们钻研课文,咀嚼品析,根据这种模式继续写下去:

“我” 初见 探望 告别

学生读书、归纳、写提纲、交流,教师评点、点拨,教学过程中一步步出现: 小姑娘 打电话 照护妈妈 制送小橘灯 描写层次 形貌 家境 精神 描写角度 速写 概写 特写 主要表达方式 叙述 描写 抒情 作者感受 怜爱 敬佩 赞赏激动 穿插内容 背景 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 记叙要素 起因 发展 高潮 暗线 王春林 王春林 王春林 情节 买橘 赠橘 制灯赠灯 „„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相机诱导,并因势利导,重点解决上面内容中的三点:①情节结构,②描写表达的侧重点,③家庭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作用。

[评 析]

此教例的弦外之音动人心弦。

我们且不说第一块教学内容是为了从“小”字身上引出第二板块教学内容,且不说第一板块的教学内容从一个小巧的角度将学生导入课文,且不说第二板块的内容闪耀着学生积极思维的光彩,也且不说教师怎么确立了这么美妙的教学视点。我们单看这教学设计的弦外之音,就有无限趣味。1.《小橘灯》贵“小”,——全文的20余个“小”字。教师一语既出,满堂惊奇。这就是所谓“惊疑效应”。教师一语既出,皆觉新鲜。于是就产生“悬念效应”。两种效应共振,学生在高度的“注意”中研读课文。2.“小”中见大,——文中三个场面的内涵。

由于教师提供了分析课文脉络的基本思路,学生产生强烈的试探欲望,这是“共生效应”。由于同学们一个一个问题的发现,便带动“发现”得更多的欲望,这是“完形效应”。由于教师设计新颖,调动活跃,学生在饶有兴味之中对教师深深叹服,这是“魅力效应”。三种效应相互渗透,共同支撑起课学教学的框架,形成一种“整体效应”。弦外之音轻轻奏鸣:

为教之初,就要考虑对学生学习心理的调控;要用教学设计的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情绪;要让课堂教学产生持久的“正效应”。

7.不落俗套

——《枣核》教例评析 [教例简述]

1.读全文,迅速领会全文主题:依恋故土。

2.以“依恋故土”为中心进行“一词经纬”式教学: 第一步理解,对故乡的依恋,表现在枣核上。阅读课文,品味“航空信”、“再三托付”、“在车站等”、“殷切地问我”、“托在掌心”、“像比珍珠玛瑙还要贵重”、“揣”以及“想„„、想„„、想„„、想„„”的游子心境。顺带对课文的悬念、释念的表达技巧进行理解。

这就是:几颗生枣核,悠悠思乡情。

过渡:珍爱枣核,就是依恋故土;后花园的家乡味,也是依恋故土。第二步理解,对故土的依恋,表现在花园中。花园的特点是充满家乡味道——垂柳、睡莲池。最凝集思乡情的是花园中的制作——“北海”。品味“亲手”、“细心人”、“小凉亭”、“红庙”、“白塔”的表达作用。

最生动地表现思乡情的是追忆北海。品味“时常在月夜”、“眼前就仿佛闪出一片荷塘佳色”。这就是:设景造物,追忆联想,情系故乡。

过渡:课文写友人的依恋故乡之情是写友人富裕的生活联在一起的,为什么要这样写? 第三步,带出对环境的描写,对友人家庭的描写:

家庭事业都如意,各种新式设备都有了,可浓浓的思乡情却是“年纪越大,思乡越切”。这就有力地烘托了友人的思乡之情,有力地烘托了课文的主题。

第四步,顺势品读课文的点题段: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

收束点示:民族感情——实质上就是爱国感情。

[评 析]

为什么说这个教学设计不落俗套?原来,此课一般的教学方案是以枣核为线索,牵联起全课的教学内容,如按要枣核、受枣核、话枣核的层次进行,或按索枣核、候枣核、问枣核、托枣核、揣枣核、谈枣核的更细的层次进行,这种教学设计的一个毛病就是把文章后面的一部分——做“北海”、忆“北海”也纳入到“话枣核”中去,这就有悖于文章的逻辑层次。课文的预习提示中提示了一句:他“用哪些方式表达对故乡的思恋”可能就是要我们注意这一点。因此此课的教学设计就别辟蹊径,以“依恋故土”提挈起全文的教学,可谓“挈领而顿,百毛皆顺”。

于是我们就想到了课文教学中不少俗套的教学设计,有的相沿已成习惯,在大面积上有不少人在运用。如:

《春》:盼春——绘春——颂春 《听潮》:海睡图——海醒图——海怒图 《我的叔叔于勒》:盼于勒——见于勒——避于勒 《我的老师》:第一件事——第二件事——第三件事——第四件事„„

俗套的教法禁锢着我们的创新意识,束缚着我们的创造性,让我们对教材的研读及教学设计的思维停滞在浅白的层次上,久而久之形成一种教学设计上的懒惰。

因此,在教学设计上,我们要不断激发自己的创造意识,追求教学设计中的新意,力求形成自己的特点和风格。

准确、实用而又不落俗套的教学设计,才有鲜活的生命。8.课中活动充分

——《过故人庄》教例评析 [教例简述]

这是马军老师的一个教例(见《中学语文教学》1999年第5期P7)。教学思路:读与品。

品读诗的意境时,老师这样提问: 1.同学们,透过诗,你们看见了什么?(有的说:我看见了青青的山,绿绿的地,清清的溪水和金灿灿的菊花。有的说:我看见了谷垛堆堆的稻场,郁郁葱葱的菜地。有的说:我看见了村民们。有的说:我看见了捉迷藏的孩子„„)2.同学们,透过诗,你们听见了什么?(同学们的兴致更高了:我听见鸡在叫:“喔!”“喔!”鸭子“嘎!嘎!”„„我听见诗人与朋友在举杯祝福„„)3.同学们,透过诗,你们闻到了什么?(同学们纷纷发言:我闻到了稻香!我闻到了菊花香!我闻到了泥土香,我闻到了大自然的清香„„)4.同学们,透过诗,你们感受到什么样的情?(朋友的热情„„诗人与朋友之间纯朴的友情„„诗人喜爱大自然的心情„„)

[评 析]

这是一个微型教例。

“好诗都是富于启示性的,言近而意远,能够通过一两个鲜明的形象唤起读者的想象,启发读者在自己的头脑中构成无数新鲜的画面。”教者深知这一点,在他的巧妙点拨下,同学们尽情想象,仿佛在与诗人同行,仿佛携着诗人的手走进生活,感受到乡野生活的气息。

对这个简洁明了、明白如话的教例,从“教学艺术”的角度上也许没有很多的评价语可说,但它从设计思想上给我们以启迪:

教师变换了“讲析”的角度,设置了非常充分的“课中活动”,学生的活动充分而又热烈。值得注意的就是这“课中活动”。

在阅读教学中,好多好多的教师没有注意对“课中活动”进行深刻的设计。所谓阅读教学的“课中活动”,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与安排下,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地占有时间、进行有形式也有内容的学习语言、发展智能、培养情操的操作演练;就是课堂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目标,充分地想办法让学生“活”起来、“动”起来。

“课中活动”这个概念很好理解,然而多少年以来,它却几乎成了课堂教学结构是否改革的一根标尺:凡是死讲硬灌的,凡是满堂讲的,凡是教师独占讲台的,基本上都没有像样的课中活动,有的只是老师的讲。所以,虽然“课中活动”只有四个字,但是要把它做好、做得有艺术性、做得有科学性,却也是十分的不简单。

所以,为了更好地更快地让学生掌握好语文这个工具,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迎接未来生活对他们的挑战,我们要正确认识“课中活动”,让这个美丽的万花筒“靓”起来。

9.诵读 品析 积累 ——《卖炭翁》教例评析 [教例简述]

这是一节教读课。

第一个环节:自读。(8分钟)读课文,读注释,再读课文,自讲课文。第二个环节:诵读。(12分钟)读第一遍,要求读准字音。读第二遍,要求读得顺畅。读第三遍,要求节奏鲜明。读第四遍,要求读出情感。读第五遍,要求读出“情景”。读第六遍,要求集体背诵。第三个环节:品析。(15分钟)1.教师:我们可抓住课文的哪一点来理解课文、分析课文。同学们发言:①抓“苦”:烧炭苦,卖炭苦,炭被抢更苦。②抓“炭”:烧炭,送炭,失炭。③抓对比描写:对卖炭翁的刻画,对宫市使者的刻画。④抓卖炭翁的人物形象:外貌,心情,遭遇。⑤抓卖炭翁周围的的环境: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卖炭(经营)环境,社会环境。⑥„„

教师:我们就抓住诗中的两组对应性的艺术描写诗句来理解课文吧。①分析对卖炭翁的肖像描写。

②分析对卖炭翁的生活环境的描写。③对比分析对宫市使者的描写。形成如下板书:

对比卖炭翁:面、发、指、衣、心 辛劳、穷困、挣扎、痛苦

使 者:把、称、回、叱,系 专横跋扈,肆意掠夺

第四个环节:练习(10分钟左右)1.写出含下列字词的四字词语。①伐 ②薪 ③面 ④鬓 ⑤辙 ⑥苍苍 2.写出文中相应的词语或诗句。

①状其劳动环境之脏(尘灰)②写其长期烧炭之劳(烟火)③绘其饱经风霜之衰(苍苍)④诉其生活无着之苦(心忧炭贱愿天寒)3.说说卖炭翁被抢之后的心情。(痛苦中酝藏着愤怒。)

[评 析]

我们可以从如下两个方面来评析这个教例的美点。教路严谨,目的明确。

自读,意在训练学生自学自悟,疏通文意。诵读,意在培养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技能。品析,意在点拨学生品读课文的基本思路。练习,意在教给学生检验所学知识的方法。整个教例的主旋律是:让学生学会读书。

四个教学环节形成一个“诵读、品析、积累”的鲜明的课堂教学思路,很有层次感,很有可操作性。手法多样,教学有方。

一开始就变学生的默默聆受为主动感知。

诵读六遍既让学生有了阅读初感,为整体品析作好铺垫,又让课堂教学书声琅琅,热气腾腾。品析课文的第一个设问实在妙极。这一问实际上“反客为主”,把学生顺利地带上了品读课文的初阶。抓住“对比”这一条线来分析赏读课文,可谓切中肯綮。

练习设计别出心裁,全是“活”题。第1题意在“迁移”,第二需要反向品评揣摩,第3题则须进行联想和想象。

四个教学环节,给人以“入之愈深,而其见愈奇”之感。

以上只是就课评课。

评析之后掩卷沉思,忽然有思想火花闪现:

诵读,品析,积累:这是否应当成为阅读教学的“三要素”? 10.在课型设计上进行技术创新 ——《卖炭翁》教例评析 [教例简述]

主导教法:说读法。课型结构:板块式。1.导入(2分钟):

介绍作者,简介时代背景,检查预习情况。2.第一个教学板块:朗读。(9分钟)①读第一遍,要求读准字音。老师纠正读音中的误处。②老师纠正之后,学生读第二遍。③认读、掌握课文中的一些字词。

3.第二个教学板块:说——说译文。(8分钟)教师以句子为单位读课文,每读一句,学生集体杂然地翻译文句,然后教师检查几个句子。如:“夜来城外一尺雪”、“宫使驱将惜不得”之类。

学生再读课文。

4.第三个教学板块:说——析文句。(10分钟)教师以句子为单位,以对句子的表达作用进行理解为重点,要求学生发言。教师示范: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这句话写人物,写了人物烧炭的地点和劳作的艰苦过程,点明炭的来之不易。学生发言,教师相机点拨。学生杂然地再读课文。

5.第四个教学板块:说——品字词。(8分钟)请同学们用一个句子谈谈对课文的理解,请大家用“„„用得好„„写出了”说一句话。如: “尘灰”用得好,它写出了卖炭翁的劳动环境之脏。“烟火”用得好,它写出了卖炭翁的其长期烧炭之劳。同学们发言,教师再组织学生读课文。

6.第五个教学板块:说——作想象。(7分钟)①第一层次,同学们想象并描述一个特写镜头。如眼角深深的皱纹,如汗水,如黑指„„ ②第二层次,同学们想象并描述一个动景。如大雪之下的卖炭翁在拼命拉车赶车。

③第三层次,同学们想象并描述老人的一种心情。如早起去卖炭的心情,如卖炭翁被抢之后的心情。

[评 析] 这节课上得真美!这是文言文教学中一个崭新的课型——说读课。

教者在课型设计上进行了大胆的技术创新,将“讲”的成分降低到最小的程度,而让“读”与“说”去占据课堂,去占据学生。老师不用多讲,同学们说说读读、读读说说,已经深刻理解了课文。“说译文——析文句——品字词——作想象”拉出了明快的教学线条。

我们说,这一节课是全体学生认真参与的朗读课,是对学生进行语言与思维训练的实践课,是一节对学生进行初步文学赏析训练的析读课,也是一节有成效的文言文背读课。

它使我们展开联想:

既然有“说读”课的出现,我们能不能进行更有力的技术创新,设计出听读课、想读课、写读课、演读课、辨读课等更多更美的新型? 它让我们深入思考:

进行文言文课型的设计,要注意这样几个方面:第一,要彻底改变文言文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既要降低难度,又要简化讲析;第二,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促进高效教学;第三,要教给方法,提供示范,培养学生自读、自品、自悟的能力,把学生的语言“积累”和自读能力的长进放在一个坚实的基础之上。

11.抓住“难”字讲文章 ——《老山界》教例评析 [教例简述]

1.学生阅读课文,并完成练习一:填表说明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2.再阅读课文,请同学们谈谈老山界是一座什么样的山。(同学们自由发言)3.抓住同学们谈及的“老山界是红军长征中第一座难走的山”一句,从此处切入,让同学们读课文,找出文中写了哪些“难”。

(同学们阅读、讨论:

(1)登山难:①高、陡、险——特别是雷公岩;②敌人追击、形势紧迫——夜里必须翻过这座山;③部队负载笨重——走走停停。

(2)生活难:①粮食缺,肚子饿;②山中露宿,寒气逼人;③山高路陡,十分疲劳。总之是:前进难,歇脚难,吃饭难,睡觉难,攀山难,伤病员行动难,处境难„„)4.红军战士是怎样对待如此巨大而众多的困难的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用诵读原文的方式,回答老师的问题。

(①以坚强的革命意志、互助团结的力量克服困难。诵读“快要到山顶”一段。

②以革命英雄主义、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克服困难。诵读两次写火把的段落,诵读“半夜里忽然醒来”一段。

③以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靠民众的支持克服困难。诵读“又传下命令来”、“到了山顶”等段。)5.这篇文章中有许多生动感人的描写,正是因为它们,红军的战斗经历才如此生动感人。大认为文中哪些地方的描写是精彩的?(研读“半夜里,忽然醒来”一段: ①诵读。

②表情诵读。

③读析所感、所见、所闻,划分段落层次。④品味段中动词的使用。⑤品味段中的比喻句。

⑥体会作者在写景中流露出来的情感。⑦背读此段。)

[评 析]

此教例思路清晰。先拉“线”。利用课后练习

一、引导学生清理课文脉络,了解课文内容。再铺“面”。以一个“难”字带起全文的内容:文中写了哪些“难”,红军怎样克服“困难”。把课文内容认认真真地耕耘了一遍。

再攻”点”。选取课文精彩片段,反复研读、体味,扎扎实实地进行语言训练。

在从“线”到“面”再到“点”的思路延伸中,教者紧紧抓住“难”字进行引导,过渡圆润、自然、轻巧,重点难点突出,程序推进合理。

此教例还突出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训练。首先是读得多。学生们在读中识“难”,在读中摆“难”,在读中议“难”,最后还要背诵一个精段。其次是想得多。不论是根据课文填写表格,还是找出“难”的描写内容,或是体会克服困难的几个方面,同学们都得开动脑筋紧张地进行思维。

读得多和想得多,决定了课堂教学结构的变化。学生的活动在课堂中显得活泼、热烈,他们真正占有了语文讲析中的宝贵时间。

因而老师也是在真正地引导。12.面对十二三岁的少年

——《纪念白求恩》教例评析 [教例简述]

这是《纪念白求恩》的第一课时。

教学准备工作:关于白求恩的几个小故事。请几个同学准备好,要求能生动地讲述。教学过程由两个主要环节组成。

一、进入课文。此环节约20分钟。

1.导语之后,录音机里传来庄重浑厚的声音:白求恩生平„„

2.教师顺势过渡,切入课文,要求学生阅读两遍课文,用波浪线划出每一段中介绍白求恩的句子。3.听故事:①白求恩在前线为伤员献血的故事,②白求恩连续69个小时为115名伤员做手术的故事,③白求恩牺牲的经过。

要求思考:这几段文字可以分别与文中的哪段文字对号?故事中的“叙”与文章中的“叙”有什么不同。4.再阅读课文,看每段“叙”后还“议”了什么

二、讨论课文。此环节约20分钟。

问题一:同学们能否从文章内发现本课的一点儿写作特色,例如结构方面的、用词方面的等等。同学们讨论出来的内容有:①全文每一段都先叙后议,边叙边议;②全文使用了很多四字词语,其中有很多成语;③第二段使用了对比的方法进行议论;④作者议论了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这些内容的排列有一个明显的顺序;⑤作者在议论中渗透着深情„„

问题二:你最喜欢课文中的哪些内容? 同学们喜欢有内容主要有:①文中对比议论的部分,②文中结尾段的议论。喜欢有原因是语言生动,节奏感鲜明,包含的内容丰富。(教师播放上述片断的朗诵录音。)教师布置思考题:考虑各段的层次划分,重点句的确定,段意的归纳。收束本节课的教学。

[评 析]

多年来,国内的语文杂志上基本没有发表关于《纪念白求恩》的教学研究文章。即使有少量的例证性的内容,也大多开篇就是论点、分论点、论据等内容。

事实上,本课教学中凡是以论点、论据的介绍为开端,并继之以此为教学内容的,几乎没有不冷场的。因为,这篇课文面对的只是十二三岁的少年。一篇文笔活泼的优秀文章,面对活泼幼稚的少年,采用的只是固定模式的教学程序,教学也就会因为没有恰切的契合点而逊色。

此教例正是由于考虑了教学对象,因而在教学设计上便有一些特色。

第一、巧妙穿插。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了播放录音和讲故事两种穿插手段,前者烘托了教学气氛并进行了教学铺垫,后者不仅很好地聚集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让他们对白求恩有了更形象更深刻的了解,为理解课文中的议论作了扎实的铺垫。教师在此的技巧是——将学生与历史的距离拉近,使粗线条变得血肉丰满。

第二、巧作引导。教师在讨论课文的这个环节中,设计了两个非常好的提问,第一个提问放手让学生去捕捉,去发现;第二个提问放手让学生去品评,去咀嚼。教师和学生都享有主动权,而且,教师还获得了学生“喜欢”的内容的宝贵信息。教师在此的技巧是——将学生与教材的距离拉近,让陌生的内容变得亲切美好。

本课是不是不再讲解有关议论的知识了呢?不是的。看教学过程中的那两个思考题,正是为下节课的进行而设下的伏笔。而且,由于此节课的侧面铺垫,下节课的分析将顺利进行。

13.思路明晰单纯

——《生命的意义》教例评析 [教例简述] 一 预习要求

1.熟读课文,认读词句,将课文划分为两个层次,概括其层意。

2.寻找与“生命的意义”有关的课外各类片断材料,每人一至三则。二 教学设计

第一个课中活动:品读课文的第一层次。1.学生读课文“描景”这一层次。2.教师评价,教师范读。

3.学生再读,教师再评价,着重指出几个地方,学生再学读。4.学生自由品读。第二个课中活动:背读课文的第二层次中的名言。1.教师范读。

2.指导读好课文中这段名言的重音:

最宝贵 只有 仅有的一次 整个 全部 最壮丽 3.指点背读的方法:要抓住段中的那个设问句。4.学生学读、学生背读。

第三个课中活动:学读课文中的句式。1.教师讲解一种句式:详略式。

①这种句式先总写一句,然后围绕这一句再展开写,以便更细腻、更深入地进行描述,如:

(略)就在这里,故乡的同志们英勇地牺牲了。(详)他们为了改变那些生于贫贱、生就作奴隶的人们的命运,为了使他们的生活变得美好,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②进行句式运用练习——教师说“略”,学生接着说“详”: ·(师)就在这里,篮球赛紧张激烈地进行着。(生)„„„„ ·(师)在战士们的脚下,洪水在咆哮着。(生)„„„„ ·(师)这时候,我心里有好多话想说。(生)„„„„ 2.有时间的话,教师讲解第二种句式:反复式。

这种句式于递进式的反复之中表现出对句意的强化,如: 保尔缓缓摘下军帽。哀思,深沉的哀思充满了他的心。第四个课中活动:联读课外有关“生命的意义”的材料。1.学生自由朗读。

2.教师朗读自己准备的课外材料。课尾小结:

不论在哪个年代,不论在什么岗位,不论处境如何,我们这仅有的一次生命,都要为人类的进步事业作出贡献。要记住这样一句名言:应该让别人的生活因为有了你而更加美好。

[评 析]

这一课美在思路设计——明晰而又单纯。

全课主要由四个板块构成:品读——背读——学读——联读,内容实在,操作性强。这种教学思路就叫做“板块推进”式教学思路。

这种板块式的教学结构在有机的联系之中表现出明晰的步骤,能够有效地解决课堂教学过程中“无序”的问题,不管是对于无经验的年轻教师还是对于比较成熟的教师,都有实实在在的运用价值。

这种板块式的教学结构要求教师精心地研读教材,把课文中的教学内容科学合理地、严密有序地安排进各个教学板块,从而提高教师理解、处理教材的水平。

这种板块式的教学结构容易形成教学节奏,能够比较顺利地展现课堂教学中教与学、疏与密、快与慢、动与静、轻与重的相互关系,使课堂教学波澜生动,抑扬合理,动静分明,教学的清晰性和生动性得到了鲜明的表现。

这种板块式的教学结构中的每一个板块都着眼于解决教学内容的某一角度、某一侧面的问题,于是这种板块就是一种半独立的“小课”或者“微型课”,在这种“微型”课之中,教师又可以充分地展示自己的调控技巧,使课堂教学呈现热气腾腾的教学局面。

“板块推进”,一种优秀的教学设计思路。14.《春》教学设计集评 ——《春》教例评析 [教例简述] 设计一。(于漪)1.理解课文层次:盼春——绘春——颂春。2.读析“盼春”部分中作者的心情。

3.读析“春草图”四个句子的描写内容。

4.“春花图”五个描写句各用了什么艺术手法,产生了怎样的艺术效果。5.作者借助哪些事物把春风的特点具体而形象地表现出来? 6.“春雨图”中的正面、侧面描写。

7.写春天里的人,抓住了哪几个方面的特点。8.“颂春”部分歌颂了春天的哪几个特点。

设计二。(王曼筠)1.学生自读课文。归纳课文提纲。2.表情朗读。

3.讨论:作者用了哪些优美、贴切的词、句、比喻来描写不同的景物,你最喜欢哪些。4.讨论:你认为草、花、风、雨这四段哪段最难写?(风最难写)5.重点分析“春风段: ①特有的性格,②特有的气味,③特有的音响,④大自然特有的和煦。6.借鉴此法,集体口头创作小作文《春风》。

设计三(王松泉)1.读析第一自然段:春回大地——(写时)2.读析二至六段:春色明丽——(写景)春草:特征、范围、情态(教师详讲)春雨:本身特征、雨景特征(教师详讲)春花:多、美、甜、闹、广(学生分析练习)春风:情态、气味、声音(学生分析练习)3.读析第七自然段:春早人勤——(写人)4.读析第八至十段:春意催人——(写意)

设计四(王聚元)1.诵读,理清结构。领会感情。

2.用“同义替换”法指导学生品味、咀嚼课文的语言。

①调换词语。如“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改为“小草一下子从土里钻出来”。②增删词语。如“舒活舒活筋骨”句改为“舒活筋骨,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事去”。

③改变语序。如“野花遍地是”句改为“遍地的各种各样的有名字没名字的野花,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

④改用平实说法。如“不错的”句改为“不错的,春风是十分柔和的”。3.诵读。领会文中语言文字的精妙。

[评 析]

以上四例设计,大多出自名家笔下。

从对教材的处理角度看,设计一与设计二相近,都是抓“五幅图”的讲析;设计三从写时、写景、写人、写意的角度讲析课文,设计四则专从语言分析方面着手。

从教法设计来看,设计一是语文讲析课中的“工笔描绘法”,析得精,讲得细,品得深。设计二线条较粗,使用了“选点突破法”,重在讲析一个精段。设计三的线条也比较细腻,使用了“讲析法”和“点拨法”。设计四则设置一条教学线索来带动教学内容,主要用了“比较法”。

每一个教学设计都注意突出了朗诵、背诵。

从教师作用看,设计一突出精美的讲析,设计二突出课堂调控与组织,设计三突出讲读示范,设计四则突出练习设计与引导。

从学生的活动看,设计一重在听、品、感受;设计二重在品、想、说;设计三重在听、品、析;设计四重在比、品、练。

诵读穿插于其中。美文《春》,引出了多少精美实用的教学设计!15.只取一瓢饮

——《济南的冬天》教例评析

[教例简述]

课型:自读课;课时:一节课。课堂教学设计为两个步骤。

一、熟读课文。15分钟。1.听课文配乐朗诵。2.学生自由诵读课文。

3.学生阅读自读提示,再读课文。4.学生边读课文边概括段意。

二、选点突破。20分钟。

1.同学们讨论,选出文中的精段之一——“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一段作为学习的重点。2.教师布置学生诵读此段,并在黑板上写下:

①中心句,②层次划分,③描写顺序,④动词的使用,⑤色彩美,⑥化静为动,⑦修辞手法,⑧诵读时的情感。

3.给学生5分钟的时间,任选以上内容中的一至二项,从此段中找出答案,准备参加课堂发言。4.教师要求学生依次自告奋勇起来解答上述问题,教师的点拨、小结与同学们的诵读穿插其间。学生解答并经教师修正的内容是:

①中心句是:“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

②全段分为三层:小雪呀|看吧„„粉色|就是„„。③描写顺序为:山上,山坡,山腰。④动词的使用:树尖用“顶”,山尖用“镶”,山坡用“穿”,山腰用“露”,几个字各得其所。文中两个“露”字的含义不同。

⑤文中描写色彩的词有: 青黑,白,蓝,银,暗黄,微黄,粉色。⑥化静为动的主要技巧是运用了比喻、拟人的手法。⑦从修辞手法看,主要是拟人。文中的三个“好像”,并不都表示比喻。⑧诵读中不仅要读好文中的描写部分,而且要读好首尾两句,其中的“最”“呀”“就”“吧”“太”是充分凝聚了作者的情感的。

课堂上还留有几分钟,学生赛背“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这一段,课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

[评 析]

此教例的教学设计,体现了自读课文的一种教法:熟读、了解一篇,品析、记诵一节。教学设计的思想很明确:选取一个精段进行突破——只取一瓢饮!教学过程的安排极为细腻。从大的环节来看,有铺垫过程(前15分钟),有深入过程(后25分钟),有收束过程(赛背课文),循序渐进,线条明晰。从教学的主体部分来看,教师十分细心地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有层次地分析理解课文,思路分析,形象分析,语言分析,语感体验等内容有机地融汇在一起,以其特有的知识密度充实于一个精段的小小的“空间”。

教学的双边活动的安排也很合理。教师在课堂上没有多少语言,重在严密地组织教学进程,学生在课堂上没有多少时间懈怠,自读自悟的内容相当丰富。

45分钟的时间,能够这样处理好一篇课内自读课文,确实令人赞叹。

当然,这节课也有弱点。教师若能根据此精段的多角度的分析训练,点示学生要注意和模仿这样的阅读方法,去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那就更能够显现教师教学设计的高度了。严格说来,每一篇课文的阅读教学,都应该有阅读能力训练方面的点示。

16.开发学习潜能

——《松鼠》教例评析 [教例简述]

这是南昌市三中张富老师的一节开发学习潜能的教改试验课(详见《中学语文教学》1992年第7期)。课型:学课。时间:45分钟。

一、教师宣布学习重点。

①细致观察抓住事物的特点,②用拟人的方法说明事物,③先总写,后分写。

二、教师用问题把学生引进教材。①本文题目有什么特点? ②本文抓住松鼠的什么特点去写? ③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去写的? ④本文先总后分,请指出哪是总,哪是分。⑤先总写后分写,这种写法有什么优点? ⑥本文可以分为几段?请说出段意。

⑦如果要把这篇课文压缩为一句话,应是文中的哪一句? 请同学们把老师提出的这7个问题重复一遍。(同学们放声复述。)

三、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在书上做自读笔记。(一般不问老师,同时要求快速。)

四、小组交流讨论。

(四人小组先相互检查读书笔记的完成情况,接着讨论难回答的问题。)

五、学生回答问题,谈对教材的理解。

①学生合上书本,就老师提出的7个问题放声作答。②5个学生起来单独作答。

③全班同学再将全部问题连起来答一遍要求做到不漏不颠倒。

六、教师精讲课文,学生修改自读笔记。教师就前述7个问题作简单讲析。

七、师生总结。

学生各自进行口头小结,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评 析]

张富老师把课型分为“学课”、“习课”。此节课是一节粗线条、高要求的“学课”。

教学设计的最大特点是:训练学生能大量听记老师提出的一连串的问题,在自学讨论之后能一次作答。教学设计的主导思想是:培养学生自学的习惯和大量吸收、大量输出、快速吸收、快速输出的能力。这种不同凡响的大胆创新需要以下“意识”的支撑: ①让学生系统地掌握学法的意识; ②培养学生能力开发学生智力的意识; ③开垦学生潜在才能的意识; ④教师限时讲授的意识;

⑤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追求课堂教学高效率的意识; ⑥大运动量、快速训练的意识。这便是观念的转变、改换。

由此我们想到了当代科学提出的“开垦人”这样一个重大的课题;

由此我们想到了著名学者的研究结论:普通人只发展了他蕴藏能力的十分之一;

由此我们想到了魏书生的“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的课堂教学六步法; 由此我们想到了钱梦龙的“认读——辨体——审题——问答——质疑——评析”的自学指导六步法。由此我们想到:

只有想办法,给动力,加压力,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地“运动”起来,让学生在课堂地上真正地“投入”,才有可能在训练中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

17.穿插几次练习

——《大自然的语言》教例评析

[教例简述]

教学本课,要求带初一《中国地理》课本。两节课的教学中,安排了四次“大型”练习”。第一次练习安排在熟悉课文阶段。

练习题:通读全文,就“物候学”写出200字左右的解释性简介性的文字。

(学生进行课堂交流。教师简评并指出:物候学的知识散布在全篇课文之中。学习中应该仔细搜寻并且要将它们有条理地加以整理。在此方面养成习惯,将十分有利于做读书摘要和积累专题资料。你们看,如果我们按物候学的定义——研究的范围——研究的方法——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的顺序来介绍,不就让人一目了然了吗? 第二次练习安排在课文梳理阶段。

练习题:对这篇课文的层次划分,有四种不同的意见。选出你所赞成的一种分法并说明理由。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10‖1112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10‖1112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10‖1112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10‖1112

(学生纷纷发表意见。教师肯定说,A、B两种分法都是可以的。但同学们发现没有,不论在哪一种分法当中,第⑥至10段始终是一个整体,我们是否可以探究一下这几段之间的关系呢?)第三次练习安排在课文讲析阶段。练习题:参照《中国地理》,根据第⑦⑧两段的内容,综合画一幅地理简图,然后根据简图,就教材内容口头说明。

练习方式:三个同学演板,其它同学画在纸上。

(教师评讲时指出:圈、点、勾、画是读书时的“必要动作”。“不动笔墨不读书”是指读书时要做笔记,写心得,但有时画画圈,列列表,也是很有助于阅读理解的。

第四次练习安排在课文收束阶段。

练习题:复述课文的第一段。要求注意条理性,注意选词选句。不要“背诵式”的“复述”。(学生认真表达,教师择其有代表性的内容略作评讲。)

[评 析]

教学之中穿插练习是常有的事。但课堂教学中的练习设计,也确实“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此教例中的几次练习的设计和安排,大而化之来看,起码有紧扣学习重点、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劲头、活跃课堂教学节奏及气氛、锻炼学生的动手动口能力、让学生占有大量学习时间等等优点。

但我们还可以把眼光投向练习设计的深处。

第一,几个练习都是立体的。如第一个练习,1.表层含义是让学生透彻地了解“物候”和“物候学”;2.内层含义是用这种手段让学生扫描、进入、熟悉课文,以增强读文收效;3.间接地支持课文学习重点;4.训练了一种整理材料的技能。又如练习二,巧妙地将选择答案作为一种手段,以求达到让学生反复归纳概括、进行综合性的分析、思维的条理性受到训练的目的,同时又很好地让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认识,并顺势将教学引入到需要研究的主要部分。

第二,练习的的编制形式和出现的时机安排得非常恰当。如练习三,安排在讲析⑦⑧段之前,且要求绘制一个经纬交织的标出了城市位置的简图,而且还要求讲解。有了这样扎实的铺垫,语段的语言分析、写作特点分析何愁不得以顺利进行?再如练习二,选择语言最美的一段进行强化训练,在课的刹尾阶段还抓紧时间让学生多受一些语言的熏陶。

看来,课堂教学练习的设计和使用,需要运筹帷幄,需要独具匠心。18.引进一点参读材料 ——《皇帝的新装》教例评析 [教例简述]

这是卢传福老师的一个教例(见《中学语文教学》1988年7期P14)。对《皇帝的新装》的讲析已近尾声。教师印发给学生一个古代故事: 狂人之细布

昔狂人,令绩师绩锦,极令细好。绩师加意,细若微尘,狂人犹恨其粗。绩师大怒,乃指空示曰:“此是细缕。”狂人曰:“何以不见?”师曰:“此缕极细,我工之良匠,犹且不见,况他人耶?”

狂人大喜,以付绩师。(南朝《高僧传(初集)》)(注释:绩师:纺织师 加意:特别用心地织 恨:不满意,嫌)参照注释疏通句义后,要求学生与《皇帝的新装》进行比较。师:我们先来看看这两篇文章在题材和主题上有什么相似之处。生:《皇帝的新装》中“美丽的新装”根本不存在,《狂人之细布》中的“细缕”也同样是不存在的。生:《皇帝的新装》揭露了统治阶级的穷奢极欲、挥霍无度、卑劣愚蠢;《狂人之细布》表现了封建社会剥削者爱慕虚荣、贪婪愚蠢的丑态,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的病状。

师:接下来我们比较两篇文章的结构。生:情节曲折,故事完整,结构紧凑。

生:两篇文章都是以物为线索展开故事、安排结构。生:两篇文章的情节结构相似,《皇帝的新装》中的故事,以骗开始,以骗结束;《狂人之细布》中的故事、也贯穿一个“骗”字。

师:南朝梁《高僧传》比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早一千多年。不同时代、不同国度,为什么会产生如此类似的故事? 生:两个类似的故事,都是从真实生活中产生出来的,都反映了当时的经济的、政治的现实。师:这恰恰说明了“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评 析]

这个教例的美点在于引进了一篇参读资料,从教学手法上讲,这叫“插入式比较阅读”,比较的角度是“求同”,比较的重点是题材、主题和结构。

比较阅读实际上是一种“小单元教学”,对于本课教学来讲,它起码有三个优点:

第一,开扩了学生的眼界,他们对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有如此相似的内容觉得十分奇妙,觉得有无限的趣味,增强了学习课文的兴趣。

第二,增加了学生思维的深度。两篇文章放在一起,使学习的内容具有立体感,学生思考的联系面扩大,思索的层次增加,有助于对课文的进一步的理解。

第三,使学生有较为持久的心理亢奋,在反复的比较之中不断延伸着自己的注意力,保持着自己的注意力,课堂教学效益增加。

从教学改革的角度来讲,比较阅读教学也具有它独特的意义: 比如,比较阅读是中学生必须掌握的阅读技能之一;

比如,比较阅读所形成的对比度、新异点,是对学生“注意”的积极强化; 比如,比较阅读教学的普遍实施,将大面积提高教师的阅读教学操作技能。„„

所以,语文的课文阅读教学之中,要多引进一些参读资料。

19.教读

——《天上的街市》教例评析 [教例简述]

本教例根据宁义辉老师《怎样朗读〈天上的街市〉》(《语文教学与研究》1981年第6期)改编。教法:教师讲如何读好每一句诗,并演示;学生跟读,模仿,体会,再反复朗诵。第一节:突出诗的“神”、“奇”的意境。

①用叙说故事的语气,轻慢地朗读“远远的街灯”五个字,重音放在“街灯”上,“明了”则要读得轻快,表现出一种惊喜。

②读“好像”时要略停,表示诗人在展开奇妙的联想,再用较缓的语调读下去,重音落在“明星”上,因为“明星”与“街灯”相映衬,又都是光明的象征。

③三、四句的读法 与一、二句基本相同。第二节:突出天上“美丽的街市”。①读第一句,语调要轻缓柔美,“我想”要稍稍拖长,重读“缥缈”和“空中”,表示强调,仿佛沉浸在离奇美妙的幻想之中。

②第二句是诗人美好的愿望,对“定然”和“有”要读得铿锵有力,然后提高语调,加强音量,热烈地吟诵“美丽——的(轻)——街市”。③第三句既是进一步的想象,又是具体的描述,可降低音量,放慢速度,绘声绘色地读,好像真有一条美丽的街市出现在天上。

④第四句,是对天河的惊叹和赞美。读时语气要肯定,表示确信无疑,重读“没有”,而用清亮、柔和的拖音读“珍奇”二字,以激起人们对美丽、奇妙的天街的无限向往。

第三节:突出天河中的牛郎织女。

①“你看”后作较长的停顿,以表示诗人的遐想和提醒人们的注意。读“那浅浅的天河”时重音放在“天河”上,“浅浅”二字则延长字音,放慢速度,以强调“天河”之水清亮可鉴。

②用一种畅想、舒缓的语气读“定然是不甚宽广”一句,音量稍大,以增强对幻想的确信。③在轻轻读过“那隔着河的”之后,要把“牛郎织女”按两个音步的节奏读得格外清楚、响亮。“定能够”一句是他们自由幸福生活的生动写照,读时可略带夸张的语气,以逼真地表现他们骑着牛儿来往的欢乐情趣。

第四节,突出理想境界的自由幸福。

①“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是诗人对欢乐美好生活的进一步的描绘,要缓慢、甜美、饶有兴味地读,表达出这一理想境界自由,安谧、和平的气氛。

②读最后两句诗时,声音要高昂清朗,节奏可稍快一些,特别是句尾的语调要略向上扬,然后轻轻吸气,恰到好处地结束全诗的朗读,以表示含蓄隽永,余味无穷。

[评 析]

此教例首先给我们一个启示:教学设计也要善于借鉴、化用。善于从别人的分析文章中发现可以供教学设计的珍贵素材,也是一种创造性思维。

这个教例的明显特点是:

第一、以教带析。教师在教学生朗读的过程中,要分析诗的意境、情感、形象、结构,要讲解联想、想象,要说明词义、句义。这些内容与诵读方法的教学内容紧密交织,相互缠绕,融为一体,渗透自然。

第二,以讲带读。教师讲一句,试读一句;讲一段,范读一段,;轻松优美的语调读进了学生的心中,激发了他们朗读的兴趣和热情。学生们边朗读,教师边指点,气氛越来越醇浓,以至读得神思飞越,沉浸在神话般的意境之中。

第三,可以想见,课堂教学一定是动静有致,张弛相宜,师生合作的组合方式多种多样,思想教育,文学教育,美育教育乃至字词落实在教学之中有着和谐的共振。

20.美读

——《天上的街市》教例评析 [教例简述]

这是余映潮老师的一个教例。主导教法:诵读法,比较阅读法。

1.教读——体味诗的音乐美。(12分钟)教师分四步,指出:读诗,要把节奏读好,要注意读好诗中的停顿,要把重音读出来,还要把诗的韵脚读好。

以上每一步中,都有教师的范读和学生的学读及学生的自读。2.讨论——品析诗的图画美。(10分钟)教师:《天》的画面是很美的,几乎每一句诗都是一幅美丽的画面。下面请同学们做这样一个作业,用“美在„„”这个短语,就诗的内容,说一句话。

(同学们准备,积极地自动起来发言。)教师小结,讲析诗的表达目的。

3.品味——感受诗的情感美。(8分钟)教师:诗的情感,显露于诗的字里行间,表现出微波荡漾的感情,低吟浅唱韵味。第一节:表现出一种惊喜;第二节,表现出一种赞美;第三节,表现出一种欢乐;第四节,表现出一种甜美。

老师范读。一节一节地带读。

4.引读毛泽东词《蝶恋花·答李淑一》(15分钟)。教师:《天》是诗人的诗,《蝶》是领袖的词,两者都有想象,前者想象星空,后者想象月宫。前者表现了了对美好的理想生活的向往,那么后者呢? 请同学们根据我们刚刚所学的读诗的“三美”把这首词读一下。要求读出词的豪放雄浑的气魄。(老师示范读,同学们学读,男生读,女生读。)在读析中让学生体会到,这首诗表现了对为理想而献身的先烈的颂扬。最后,男、女生分别读诗和词,比较其不同的风格和韵味。

教师小结:我们在读诗和散文时,就要进行美读,美读,就是要体味音乐美,品析图画美,感受情感美。

[评 析] 这个教例内容博大。45分钟之内,结合教学进行了学法熏陶——读诗,就要体味音乐美,品析图画美,感受情感美。45分钟之内,教学了一首诗一首词——诗与词的组配如此的协调与和谐,它们相互映衬,将各自的美点表现得如此鲜明。

然而这只是教学设计与实施教学的艺术。

更重要的还在于思想:阅读课堂教学需要朗读,需要美读!这是因为:非朗读不足体会到文章的铿锵之声,音乐之美;非朗读不足以体会到文章的启承转合、急迫舒缓;非朗读不足以体会到文章的气势、神韵、风格„„

朗读不仅仅是活跃课堂和调动学习的学习热情,也不仅仅是课堂教学中的穿插,更重要的是它让学生充分地占有时间,让学生得到充分的语言训练和技能训练。

让我们的课堂教学多一些美读吧,这样,我们的学生就多了一些目视其文、口发其声、耳闻其音、心通其情、意会其理的综合阅读活动;这样,课文教学中语感的和主题的,联想的和创造的,审美的和道德的教育内容,就都融于朗读之中了。

21.把“球”抛给学生

——《蚊子和狮子》教例评析 [教例简述]

教学过程分为两个步骤。

一、评“读”

1.学生自由诵读课文。

2.几个同学分别朗读课文,其它学生听读。3.请同学们评议这几个同学的朗读。同学们评议的内容有:

①蚊子说的一段话不能读得太蛮横。应读出一种藐视、嘲笑的口气。②读“开战”的部分,速度要快,要突出狮子的狼狈。③“吹着喇叭”处,要读出蚊子的得意。④“叹息”这一部分,要读出一点讽刺意味。

⑤两段之间要自然停顿。第二段要读得平稳、有力。⑥“最强大”与“小小的”要读出反差。⑦肯定句的语气要与否定句的不同。„„

二、答“疑”。

教师请同学们解答老师的疑问:

1.蚊子的两次“吹着喇叭”在意思的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2.蚊子的话语是表现了蚊子的自信还是骄傲? 3.蚊子的“说话”是不是太罗嗦? 4.蚊子“叹息”的一段话,能不能说明蚊子认识了自己的错误? 5.课文中大起大落的情节是否合理? 6.全文点示寓意的关键词句在哪里? 同学们认真惴摩课文内容,纷纷解答“老师”不懂的内容”,其中有些“见解”甚至掀起了课堂教学的高潮。如对第3个问题的答“疑”。

学生一:蚊子的话并不罗嗦。第一,这些话表现了蚊子的自信;第二,这些话表现了蚊子的策略,它用辱骂、鄙视的语言激怒狮子,以便战胜狮子;第三,与蚊子“吹着喇叭”的特点非常吻合;第四,话越多,与失败形成的对比越强烈„„

学生二:是太罗嗦了!你们看,“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强”、“我比你强得多”这些句子不仅重复罗嗦,而且表达也不生动。我们学习语文,难道要学习这样的表达吗? „„

[评 析]

有人说,评价一个教学设计的优劣,要看三点。第一,看其是否因材施教;第二,看其是否因文施教;第三,看其是否因能施教。

有调查报告说,学生心目中的语文课,应做到四“要”:课堂气氛要活跃,教学手段要多样,锻炼机会要均等,教育方法要巧妙。

我们若用上述观点来进行评价,这个教例应该是很优秀的,这是一节朴实活泼、简炼丰满的课。教师有很高的操作技巧,他“大智若愚”,把解决问题的“球”抛给了学生。于是学生的活动便“满堂生辉”。看“评读”中的议论,看“答疑”中的见解,是多么令人欣喜!这一“抛”,实际上“抛”出了教师的魅力,谈笑之中,“樯橹灰飞烟灭”,主要教学问题迎刃而解。虽然说是极短的一篇课文,也可以看出教师指挥若定的风度。

那么,“抛”球的价值在什么?在“省时不省力”。省时,是把大量的学习时间省给了学生;不省力,是教师要花更多的精力和智慧,才能迈开这改革的一步。

“把‘球’抛给学生”,——留给我们意味深长的思考。

22.一次多篇

——《寓言三则》教例评析 [教例简述]

课时:一节。课文类型:自读课文。教学内容:初中语文第一册《寓言三则》。

教学目的:了解寓言的特点,学习阅读寓言的方法。

教学重点:诵读;教给学生“通过品味关键词来理解寓言的含义”的阅读方法。教材处理方式:教读——带读——自读。教学过程如下:

第一步,学习“自读提示”,了解寓言的特点,粗知寓言的读法。(5分钟)第二步,切入课文《蚊子和狮子》(教读,10分钟)。1.请学生自告奋勇为“蚊子”配音,朗读课文。2.学生评论“配音”的“质量”,说明为什么应该这样读,为什么不应该那样读。从而初步理解“蚊子”骄傲自大、目空一切的性格特点。

3.教师顺势讲解,阅读理解寓言的方法之一,是品味关键的词语,如课文中的两“吹”一“叹息”„„ 第三步,过渡到《赫尔墨斯和雕像者》(带读,10分钟)。1.诵读课文,同学们自讲这则寓言的大意。

2.组织讨论,确定需要重点品味的词语:一“笑”,两“想”,三“问”。3.教师带领学生品味重点词语,理解赫尔墨斯爱慕虚荣的性格。4.表情诵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寓意。

第四步,过渡到《浓烟和烟囱》(自读,15分钟)1.学生畅读课文,就重点词语的品味在书上圈、点。

2.分学习小组讨论,哪些是重点词语,为什么要品味这些重点词语。3.推选两位主持人,主持对这则寓言的学习: ①分角色朗读并进行评议。②再进行表情朗读小竞赛。

③品析文中的两“笑”——嘲笑、冷笑。

④从品析中理解“浓烟”洋洋自得、不可一世的性格特点,进而理解课文的寓意。第五步,教师总结:(5分钟)这三则寓言的主人公各各不同,有神,有动物,有事物。赫尔墨斯有“权力”,蚊子有打败狮子的骄人胜利花环,浓烟有才气——是天生的舞蹈家。它们的共同的弱点是,它们不能够正确地对待自己,特别是在权力、荣誉、才华面前不能够正确对待自己。这三则寓言,以其深刻的寓意,在警示着我们。

[评 析] 感受之一:

教读——带读——自读,多么明晰的教学思路,多么科学的教学程序。在这密切相联的“三步”之中,同学们进入到一种特定的“角色”情境之中,充分地表现出他们对课文的语言文字的理解水平,充分地表现他们在长期的以教师为主的讲析之中被压抑了的个性,生动地表现出朗读教学的熏陶性和感染力。

感受之二:

在教学艺术直接显露的背后,是教材处理的艺术。教师在此大胆地将三则寓言当作一个整体来处理,以“通过品味关键词来理解寓言的含义”为训练线索,成功地进行了“一次多篇”式的整体阅读教学。

“一次多篇”,简言之,就是在一次教学过程中,或者是一节课中上几篇课文。这种设计思路的出现,主要是由于教材中用“短文两篇”、“诗词五首”、“小小说三篇”之类的形式安排了不少的课。这种思路的设计目的,主要是让教学更好地顺应教材,同时也着眼于进行高效率的阅读教学。

一般地讲,这种教学模式不追求“比同求异”,而是根据教材的编排自然地处理课文,讲究课文彼此之间的联系和取舍。在本课“教读——带读——自读”三步的背后,一定有着教师对三则寓言在教学中作用的深刻研究。

我们在进行“一次多篇”的教学时,要非常注意对“多篇”彼此之间关系的研究,确定各篇在这“一节课”中各自的作用,并巧妙地用教学线索将各篇有机地联系起来。

23.讲求教学生动的艺术

——《山的那一边》教例评析 [教例简述]

这是熊芳芳老师的一个教例。

这节课在湖北省中学语文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获得一等奖第一名。课时一节,分为三个教学板块。1.理解。

①读变化——读课文开头三段与课文结尾三段,理解山村由贫穷、落后、封闭走向了富裕、文明、开放。

②说变化——学生们用“过去„„现在„„”的句式组织课文内容,进行说话,如:“过去山上收几颗粮食,现在会选良种、配农药、用化肥了”„„

过渡:课文的特点在于用事实说话,让我们来品味作者是怎样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来叙说事实的。2.品味。

①老师读4—7自然段,有意不读“竟然”、“却”、“总算”、“确实”、“果然”、“真个”六个词。同学们评议这些词删掉后的表达效果如何。将这些词还原,学生朗读课文4—7段,体会这些词的读法。

②村民们看解放军,是“竟然每天都洗脸”、“竟然每天都扫院子”,现在请同学们从解放军看村民的角度,用“竟然”来说话。如“村民们竟然不洗脸”、“竟然连厕所都没有”„„

③同学们说的,正表明了山村的贫穷与落后,面对这种状况,解放军是怎样做的呢?师生一起品读第11段。

④解放军做了实实在在的事,说了实实在在的话,文明的春风吹进了山村,它的变化令人难以置信,现在让我们再用“竟然”一词,来说说山村的巨大变化。

过渡:山,其实还是那座山;沟,其实也还是那条沟。有了部队在春风中播下的文明种子,山村也就有了丰硕的金秋。如今事隔11年,山的那一边又是什么样子呢?现在,假设中央电视台组织一个小记者团去山村采访,大家愿意去吗? 3.运用。

同学们根据生活的真实发挥想象,“编辑”“一分钟新闻”,学习用事实说话,并进行“现场解说”。(同学们“采访”的角度有:山村新环境,小学的变化,山村的群众艺术馆,山村的工业发展,大学毕业生回山村之后,跛子的经商,三十岁的桂花的生活„„)

[评 析]

这一节课,内容扎实,教学过程生动活泼。

在“理解、品味、运用”三个教学板块中,教师都能巧妙地给学生以“抓手”,让学生以此为依托进行有读有品、有品有说的课堂活动,生动的教学局面形成在每一个教学层次中,学生情绪热烈,争先恐后,以致于在最后一个学习板块中出现了有声有色、情采飞扬的佳境。

这就是教学生动的艺术带来的高效学习。那么,什么是教学生动的艺术呢? 课堂教学活泼热烈,有情感,有趣味,有活动,有训练,有积累,可以说是课堂教学生动;课堂上的开讲好,收束好,有起伏,有动静,有张弛,也可以说是课堂教学生动;课堂结构新颖,教师的讲解精彩,师生配合默契,也可以说是课堂教学生动。因此,我们说教学生动的艺术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它不像“课的起始艺术”、“掀高潮的艺术”那样单纯,它的内涵丰富,表现形式多姿多彩。

我们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讲求教学生动的艺术呢? 讲求教学生动的艺术,从教学的实际过程讲,大致上应注意这样五个方面:第一,教学结构优雅;第二,教师情致丰富;第三,学习氛围浓郁;第四,有效活动充分;第五,学生身心愉悦。

教学生动的艺术是教学艺术的高尚境界,是高效率教学的突出保证,也是一位有修养的有创新意识的语文教师的重要标志。

教学生动的艺术,应成为我们执著的追求。

24.设计精妙的朗读练习

——《刘胡兰慷慨就义》教例评析 [教例简述]

这是余映潮老师的一个教例。全课由两个主要的教学板块构成。第一个板块:

自读课文《刘胡兰慷慨就义》有如下三个课后练习:

一、用广播速度朗读全文,体会贯穿全篇的悲壮感情。处理好停顿的声音和强弱。

二、分角色朗读,注意表达出闫军的凶恶、狡猾;刘胡兰的英勇不屈、大义凛然。

三、理清课文记叙的要素。

教者把这三个课后习题当作一篇教案来处理:

把习题“三”提前,提到第一位——学生认真地自读课文,理清课文记叙的要素。把习题“一”摆到第二位——全班诵读,个人诵读,体会课文中的悲壮感情。

把习题“二”作为第三步骤——小组分组活动,说说朗读《刘胡兰慷慨就义》应如何处理语气语调(①播音员的话,②刘胡兰的话,③阎军的话)。分角色朗读并推选代表,进行小组竞读,看哪一个小组读得最好。

第二板块:

1.教师设计如下练习,请同学们体会,每一句用怎样的语调和情感来读,将自己的体会用带“地”的短语(如“愤怒地”)表示,填写在文中的括号中。

2.同学们讨论、比较,最后形成如下共识: ①阎:“是不是共产党?”(凶狠地)②刘:“是!”(坦然地)③阎:“为什么参加共产党?”(凶恶地)④刘:“共产党为老百姓做事。”(干脆有力地)⑤阎:“今后你还要给共产党办事?”(威胁地)⑥刘:“只要有一口气活着,就要为人民干到底。”(坚定地)⑦阎:“只要今后不给八路军办事,就不杀你。(狡猾地)⑧刘:“那是办不到的事!”(坚强有力地)⑨阎:“你真的愿意死?”(不解地)10刘:“死有什么可怕!要杀就由你们吧,我再活17岁,也是这个样子。”(大义凛然地)3.根据上面的体会再次分角色演读。

[评 析]这是一个典型的单篇课文整体阅读教学的例子。

没有想到,如此简短的一篇自读课文,教者设计出如此精美而实用的训练线条。这个教学设计可谓尺水兴波,生动活泼。最为美妙的波纹在第二个教学板块中荡漾。

对文中10句对话的朗读语调及情感把握的讨论,无疑是把所有的学生引入了课文。教师巧妙地把一篇短文变成了一泓起伏的碧水,让学生在其中探索深浅,体会沉浮,练习游泳的本领,实践游泳的技能。

可以想到,深刻理解课文之后的学生,他们朗读课文的境界,与常规讲析法的效果相比,是何等的不同。

这美妙的教例让我们激动。但,这样的好课,我们也能设计出来吗? 这就需要我们从中得到这样两点重要的启示:

1.教学设计,需要教师深刻地研究课文,要找到并把握课文表达感情的支点,教师自己由此而洋溢着尽快地进行教学的渴望。

2.教师要努力把自己感受到、体味到的蕴含在字里行间的丰富内容,寻找一种最佳的让学生深层次参与的活动,让学生也感受到体味到,以此营造气氛,渐入佳境。

25.无提问式教学设计 ——《一面》教例评析 [教例简述]

这是《一面》教学的第一课时。教学的主要程序安排如下:

一、学生朗读课文(约10分钟)要求:1.大声地有感情地阅读课文。2.诵读中体会词语的感情色彩。3.体会文中两大层次的不同读法。

二、学生默读课文(约10分钟)要求:1.画出文中表示时间的语句。2.画出文中表示地点的语句。3.弄清楚第一部分共38个自然段的层次。

三、教师简短讲析,学生根据下面的提示自由选读有关内容,在阅读的过程中作一点圈点勾画(约15分钟)1.故事的一个场景。2.文章的两个层次。

3.关于鲁迅的三次外貌描写。4.作者的四次情感抒发。

四、学生根据要求自由评析课文(约10分钟)教师先作品读示范。

每个学生选择下面内容之一,写一点简单的评析文字。1.“我结结巴巴的”这一段中词语的感情色彩。

2.“我费力地从里衫„„”这一段中词语的感情色彩。3.第一次外貌描写的角度。

4.第二次外貌描写的方位和重点。5.第三次外貌描写的表达作用。

6.“这一来不会错了”这一段中词的含义、标点用法、段意。7.“这一来不会错了”这一段中的情感。

6.第二部分的表达方式以及它在全文中的作用。

[评 析]

“就教学设计而言,为教之初就要着眼于学生对教师的‘摆脱’。这是‘导’的战略。” ——钱梦龙

“学生的大脑这个‘仓库’里没有宝,我们的老师喊一万声‘芝麻开门’也是徒劳的。” ——碧 野

两位名人说话的角度不同,表达的思想却是一致的,是说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多多地进入到课堂教学的智能训练之中。

语文课中学生往往所得甚少,原因之一是教师讲得太多,所以有人说,课堂教学的失败,从教师的角度来检查,是“患在才多”。这个教例的鲜明特点就是教师讲得少。

课堂教学活动中最为明显的就是没有“提问设计”。

这种“无提问式教学设计”着眼于让学生的课中活动丰富——课堂时间几乎全交给了学生且学习的知识内容丰满。教师把自己的才华隐含在教学设计中:

第一,全节课由进入课文、梳理课文、理解课文、品读课文四个板块构成,课堂教学步骤清晰,坡度分明。

第二,没有“提问”但有“问题”。“问题”的表述很有艺术性,从形式上看是让学生寻读,选写,从安排的目的上则是暗示了课文的写作技巧和学习重点。

第三,教师提出了学生应学、乐学的内容。“问题”的设计覆盖了课文的学习重点和大部分课后练习。学生的头脑中有了“宝”,下一步(第二节教读课)的教学就有了依托。

第四,既给了学生严格的要求,又给了学生充分的学习自由,学生在课堂上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学习实践,从而达到“知能共进”。

所以,这样的“无提问式教学设计”有它的优势。它启迪我们:

教学设计是智力加知识的产品;

阅读课,要着眼于学生,上得朴素一些,实惠一些; 学生有了积累,教师才能更好地进行“深加工”、“精加工”。26.弄清楚课文好在哪里

——《一件珍贵的衬衫》教例评析 [教例简述]

此教例参考宋子江老师的论文《怎样弄清楚课文好在哪里》(《中学语文教学》1988年9期)设计而成。教学主要内容如下。

一、学生自读课文

要求弄清楚内容、体裁、人称、写法等。

二、提问:你认为课文好在哪里? 学生纷纷作答:

①用了倒叙的手法,②首尾呼应,③首尾抒情议论,④用词准确,⑤写了周总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关怀。„„

三、教师调整:根据课文内容,我们要说清楚“课文好在哪里”,重点究竟应该放在哪里? 学生继续踊跃发言:

①好在主题鲜明,②好在结构完整,③好在情感丰富,④好在充分表现了周总理的崇高形象。„„

四、教师导向:好!我们就来看课文是怎样把周总理的形象写得光彩照人的!大家阅读课文,分组讨论,写发言提纲。

五、学生讨论、发言。教师有条理地组织板书: 写“我”

看:慈祥的目光 充满了 充满了 听:窗帘唰地拉开 电话是总理打来

感:像在询问 百感交集 泪水„„

写“工作人员”

遵照总理指示送“我”去医院 回答总理电话中的询问

领导指示送新衬衫

写总理,不放过每一个细节,尽情铺叙。

六、教师继续导向:刚才有同学谈到这篇课文“好在情感丰富”,我们再来讨论一下这个问题。学生讨论、发言,教师有条理地板书:

课文开头:点示衬衫意义,点示课文主题,点示全文的取材立意,情感丰富。课文中间:反复抒发内心感受,反复穿插点示主题的议论,情感激动。课文结尾:扩展主题,升华主题,以小见大,情感深切。写情感,从头至尾穿插议论抒情,反复激荡。

七、教师小结:要说《一件珍贵的衬衫》好在哪里,主要就好在上面值得学习的这两点。

[评 析]

面对这个教例,我们说:好精美!一篇常常被认为学生一看就懂的“没有什么讲头”的文章,在几个回合之间被教师讲析得溢光流彩。这里面就有学问。

学问之一在于教师读教材的水平,教师自己要能够明确课文究竟好在哪里。如果揣摩透了作者布局谋篇用词造句的心思,乃至钻研到文章如出己手,那就必然能够切中肯綮,左右逢源。

学问之二在于教师讲析课文,也要讲究详略取舍,要从课文中找出最能体现这篇课文的“个性”特点作为突破口,牵一发而动全身,从而使这篇课文在一类课文中闪烁出它所具有奇光异彩来。学问之三在于运筹策划的水平要高。此教例中,教师尽量地“引”,在“引”中掌握学生对教材的实有领会能力,然后巧妙地“导”,将教学流程导到教学主线上来,随之而来的是精心地“点”,点出课文的精粹之处,精华之处,最后是有力地“结”。

总的来说,学问在于思想上要有“教出课文好在哪里”这根弦,再“平淡”的课文,也要使学生知之,好之,乐之。

27.课堂活动的设计要有厚度 ——《第二次考试》教例评析 [教例简述]

这是胡明道老师的一个教例。主导教法:读写结合法,教学活动的主要角度就是“写”。教学主要程序:

1.阅读、讨论、理解课文。

2.读写训练:教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个题签,请大家巧用课文材料,根据题签上的题目创编故事。各组派代表抽签:

①假如你是陈伊玲的弟弟,请根据课文内容,以“我终于找到了姐姐”为题创编。

②假如你是苏林教授,你在回家的路上碰到一位老朋友,你兴奋地讲起了陈伊玲的故事,想想应该如何妙用课文材料。

③假如你是陈伊玲,第二天到工厂向领导汇报被录取的经过,想想该怎么讲。④假如你也是复试场上的评委之一,说说你参与了一场怎样的辩论。

⑤假如你是在复试前一天的晚上被从火中救出的李大妈,看到复试失常的陈伊玲,你及你周围的乡亲们该如何想,如何做? „„

同学们写作、交流。老师评讲、点拨。

这样的课叫做课文作文。

课文作文:要研读课文,要多向思考,要精心设题,要构思全段。

课文作文:不要重复原文,不要违反原文,不要脱离原文,不要拘泥原文。

[评 析]

这节课,胡老师称之为“扩思训练”,是为学生作文“找米下锅”,是在为学生送“聚宝盆”。从教学设计的本质上看,这是一节很有“厚度”的学生充分活动的读写课。这个教例的“厚度”,就出在这些个“假如”之上。现在让我们回顾一下:

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往往喜欢“宕开一笔”,让学生展开一下想象,如: 假如你是记者,受冰心奶奶委托,到重庆去看望了当年的“小姑娘”。说一说你们是如何进行交谈的。假如“我”十几年后在另一个铁路工地上知道有一个“成渝”的模范工人,“我”怎样兴奋地找到他并谈到十几年前的往事? „„

这些“假如”,都是一种“单向假设”式的提问设计,它们往往被用于课文阅读教学的收束阶段,作为能力“迁移”训练、作为活跃教学气氛的一种手段出现。从课堂教学结构的角度看,它只是一个小小的教学环节。

而上面教例却放开了思路,对“单向”的假设进行变角,进行叠加,用多个“假如”来结构阅读课的教学过程,于是,这多个“假设”就组合成为一个“多向假设”的问题群,从而构成教学的主要内容,作为教学的主体方式和主体环节出现在课堂上。

那么我们如何看这个教学设计的厚度呢? 1.从教学形式看,它融阅读、写作、思维训练于一体,既是一种“课文作文”的形式,也是一种“创境作文”的形式。教材作为教学中的一个例子,不仅为学生的阅读提供了一个范本,同时也为学生说、写训练提供了一个取之不尽的聚宝盆。

2.从学法指导上看,它训练学生根据课文具体情景进行创造想象,启发学生懂得读书要会读出言外之意,教给学生一种“潜台词阅读法”。培养学生一种善于联想、善于想象、善于品味的阅读习惯。

3.从思维训练上看,它不仅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灵活性,多向性,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科学性。学生既要读懂课文,又要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合乎情理的创造,思维的品质能够得到良好的训练。

4.从教学效率上看,它使绝大部分学生充分地动起来,教学中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学生在积极地进行思考和表达。不同角度的“假设”将他们引进课文,又将他们带出课文,将他们带进思绪飞驰的王国,教学能在充满欢悦和求知意趣的气氛中取得最佳效果。

28.上出文学作品的文学味 ——《鞋》教例评析 [教例简述]

《鞋》的教学思路设计如下: 1.学生自读课文,就自读提示进行自我提问,对课文圈点批画,每人读5遍。

2.教师侧重于“表达技巧”进行示范,要求学生各自独立地写分析短文,每人只写一个方面的体会,角度要小。

3.小组交流,讨论小说的表达技巧。

4.教师巡视,选出各组的代表在班上发言。5.老师述评,总结。教学所得如下:

《鞋》中有这样一些写作技法。

1.侧面表现法。这是此篇小小说最为突出的构思方法。主人公“大个子军人”始终没有在文中出现,他的高大的、英雄的形象和他的英勇的战斗的生活细节,全凭读者从“瘦个子军人”的话语中去体味、去想象。

2.悬念层叠法。小说开篇就是一个悬念。接着“瘦个子军人”的出现又是一个悬念,小说直到结尾,写完了,还留下了让人深思的悬念。

3.虚实结合法。“大个子军人”在一个傍晚上的出现是“虚”,“瘦个子军人”的“又是一个傍晚”是实,“大个子军人”补鞋是“虚”,别人交补鞋费是“实”,主人公的英勇战斗和负伤是“虚”,“瘦个子军人”的语言动作是“实”。全文虚虚实实,相映生辉。

4.意外结尾法。主人公在战场上失去了双腿,这个事实是在小说的结尾抖落出来的,正是这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一笔,使全文的立意徒然升华,也使读者悟到,此之前的种种悬念、铺垫,就是为了这浓重的令人心动的一笔。

[评 析]这个教例精巧、朴实、流畅,是典型的自读课型,且又充满了文学气氛。“侧面表现”,“悬念层叠”,“虚实结合”,“意外结尾”,这些内容呈现出一片文学色彩。

《鞋》这篇课文在初中语文第二册教材中。对初中一年级的学生,能够这样上吗? 这得看看教材对我们的要求。

我们说,这种设计艺术的运用,是有教材依据的。

中学语文教材在让教师对学生进行文学熏陶方面进行了足够的暗示。别的不说,就拿初中一年级语文教材的课后练习来讲,就已经渗透了那么多的内容。如:

《最后一课》中的“照应”,《榆钱饭》中的“线索”,《挺进报》中的“伏笔”,《天上的街市》中的“联想”和“想象”,《花市》中的“详写”和“略写”,《我的老师》中的“感情线索”,《第二次考试》中的“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驿路梨花》中的“悬念”,《同志的信任》中的“细节描写”,《社戏》中的“烘托”,《老山界》中的“以声写静”等等。

这好像在启示我们:老师们,在你们的教学之中,是否注意到对学生的文学知识的教育呢? 所以,《鞋》的教学设计是合情合理的。这个教例对我们的启发有:

第一,要充分利用文学作品课文这个载体,让学生从小就受到文学知识的教育。

第二,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运用“整体赏析”的教学设计艺术,对学生进行文学教育,进行赏读能力的培养。

一句话,对文学作品,就得上出它的文学味。29.赛读赛讲,分层互促 ——《狼》教例评析

[教例简述]

预习要求:熟读课文,看注释。教读这一节课,共分四个环节。

一、学生提问比赛(10分钟)鼓励成绩差的学生提出不懂的地方,进行质疑问难。鼓励成绩好的学生踊跃解答问题。解答欠周全的,由教师补充。

若学生已提不出问题,教师可向学生提问,如“意暇甚”与“意将隧入”的两个“意”的词义是否相同等等。

二、学生分析比赛(15分钟)学生中有好、中、差三个层次。设计三个问题供分析: 1.《狼》故事情节(差等生)2.狼之黠(中等生)3.《狼》的主人公是狼还是人,为什么?(优等生)同学们自由选择,先笔写五分钟发言提纲,再讨论、发言,教师小结。要鼓励、表扬勇于向难度大的问题“进攻”的差学生。

三、学生背诵比赛(10分钟)要求最多10分钟背完全文。成绩差而背诵快的,得表扬。

四、学生做练习比赛(10分钟)练习形式:油印或者投影。第一层次练习。解释词义:

①一狼得骨止 止有剩骨 ②狼不敢前 恐前后受其敌 ③一狼洞其中 以攻其后 第二层次练习: ①解释词义:

其一犬坐于前 一狼洞其中 意将隧入 ②指出加点词的含义: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顷刻两毙 第三层次练习:

①写出含加点词的成语。

积薪其中()并驱如故()前狼假寐()弛担持刀()②找出表现狼阴险狡诈的句子,并把它们译成现代汉语。

缀行甚远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目似瞑,意暇甚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丙狼之并驱如故

要求:

第一、二层练习为必做题,第三层次练习为选做题,选得多而做得正确的,发小奖品。

[评 析]

这个教例很具创造性。

教者把关切的目光投向语文差生,用分层次互相促进的方式让差生尝试到成功的喜悦,用激励、鼓动、表扬的手段让差生感受到他们在语文课堂上的地位。

教者也同样重视成绩好的学生,让他们当小老师,对他们提高要求,鼓励他们参与竞争,好学生也因教学标高不同而感受到老师的信任,在学习中始终有一种动力。

赛问、赛讲、赛背、赛练,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有竞争性,激励性,课堂教学流程加快,流量增加,流速提高,紧凑的教学结构,有助于从根本上提高学习效率。

学生在课堂上有了广阔的空间。他们积极的心理机制被成功地诱发,集中思维能量,运足个人才思,一次次地向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发起“进攻”,意志、自信等心理品质受到良好的培养。

赛读赛讲,分层互促,这样的设计思想适用于语文教材中很多精美的短篇。30.一个全新的教学设计 ——《狼》教例评析 [教例简述]

这是余映潮老师的一个教例。主要教学环节如下:

读——读懂词意。(6分钟左右)1.同学们读课文,读注释。

2.请同学们向老师自由提问,看还有哪些字不认识,哪些字词的意思弄不懂。读——读顺句子。(6分钟左右)1.同学们杂然地习读课文,要求做到不掉字,不换字,不倒字,不多字,不“哽”字。2.教师重点辅导两个句子的读法。

①两狼之并驱如故。②其一犬坐于前。读——读评故事。(14分钟左右)1.全班同学分段朗读课文,每读一段之后,一个同学读课文中的编者已写好的评点。同学们从屠户的角度、从情节的角度理解课文内容。

2.全班同学再分段朗读课文,每读一段之后,一个同学读自己写的课文评点。同学们从“狼”的角度理解课文内容。3.同学们继续分段朗读课文,每读一段之后,老师自说对课文的评点。引导同学们从“语言表达”的角度理解课文内容。

如此读读评评、评评读读,三读三评。

读——品读意味。(8分钟左右)1.全班同学分组朗读课文,2.每个同学以“„„表现了„„„”或“„„写出了„„”说一句品析课文语言的话。4.教师就最为重要、最为精彩的内容小结,学生记录:

课文语言简洁生动。如开头20字,写出了故事的时、地、人、环境,渲染出了紧张的气氛;又如结尾20字,点出主题,寓意深刻;中间100多字,写出了一个波澜起伏、扣人心弦的故事。凡写人、狼的动作神情之处,无不表现人、狼的性格特点。文章正是通过一连串简练生动的描写,把狼的“变诈”、屠夫的机智,表现得淋漓尽致。

读——演读情境。(3分钟左右)1.师生用读故事的语调朗读课文,读出情景,读出高潮。2.课堂小结,完成板书: 狼 黠——增笑

[评 析]从文言文教学的角度看,这是一个全新的设计。新意之一:

没有串讲,没有翻译,有的只是:朗读。所谓“教学千法读为本”,是指出声的诵读。“读懂词意——读顺句子——读评故事——品读意味”的教程既表现了教者思路的科学严密,更表现了教者是真正地在用朗读的方法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意蕴。

新意之二:

没有分解,没有切割,有的只是:评点。

“读读评评、评评读读,三读三评”是本教例最有特色最有创意的闪光点。师与生融为一体,用“多角度反复”的方法评点课文,阅读视点的变化引来了课文的三维的立体的动感。这既是优美的教法,也暗含着学法的熏陶。

新意之三:

没有大段的讲解,没有滔滔的分析,有的只是:品味。

每个同学以“„„表现了„„„”或“„„写出了„„”说一句品析课文语言的话——这个有力的教学问题引发出学生对课文每一个细节的咀嚼品析,学生在此时是学习的主人,学生在此时也酝酿了教学的高潮。

这个全新的教学设计,表现出教者对所教学的内容有着多么丰富的感受。31.抓住“高尚”一词进行突破 ——《荔枝蜜》教例评析 [教例简述]

在学生充分预习、诵读课文的基础上,教师紧扣“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多么高尚啊”一句,抓住“高尚”一词进行反复突破,设计了三个问题,牵动对课文的教读。

第一个问题:作者赞叹了小蜜蜂的高尚。大家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蜜蜂品质的高尚? 引导学生品味、讨论,了解到:

劳动品质的高尚:满野嘤嘤嗡嗡,忙得忘记早晚;最爱劳动;一年四季都不闲着;整日整月不辞劳苦;出出进进,飞去飞来,沸沸扬扬„„

奉献的精神高尚:从来不争,也不计较什么;酿的蜜多,自己吃的可有限;继续劳动,继续酿蜜;工蜂最多活六个月„„

第二个问题:作者从什么样的角度描述、赞叹了小蜜蜂的高尚? 引导学生分析,懂得: 三种角度,层层递进

所见 沸沸扬扬(高涨的劳动热情,争先恐后的情态)所闻①不闲着(一年四季)②不争(从来)③不计较(从来)④不辞劳苦(整日整月)

所感①一个颤(外表、内心)②三个对比(对人、给人;不是、而是;渺小、高尚)

第三个问题:作者先是不喜欢小蜜蜂,后来又用充满感情和力度的“高尚”来赞美小蜜蜂。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引导学生讨论、分析。理解:

①以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为线索来组织材料、从而突出中心的写法。

②由物及人,以物喻人,咏物抒怀,由此及彼,借歌颂蜜蜂来达到歌颂劳动人民目的的巧妙构思。

[评 析]

教师抓住“高尚”一词,纵横决荡,编织起教学过程的彩带。其教学思路的构思,极像写作方法中的“一词经纬法”。

以“高尚”为突破口所设计的三个问题,实在是很高妙的。

第一问,把学生引入课文,对课文进行整体扫描并从中筛选出主体信息。这一步要达到的目的,是对课文主要内容的进一步的熟悉和理解。

第二问,又把学生引进课文,让学生品评文中的美词佳句,让学生领略对蜜蜂劳动场面的泼墨式的尽情描绘,让学生欣赏从正面、侧面表现同一事物的写作技巧。这一步要达到的目的,是对重点内容、重点段落的挖掘、分析、探究。

第三问,再把学生引入课文,让学生从头到尾地寻找作者感情发展的脉络,从整体上理解先抑后扬、尺水兴波的写法和以物喻人的构思。这一步要达到的目的,是对课文布局谋篇、构思立意的品味和赏析。

以一词引出三问,开口小,便于左右逢源,又便于纵向开拓,教师真正地在引导,学生是真正地是在学习。由于学生可以占有大量的课堂教学时间,朗读、吟诵、答问、讨论各种形式可有机穿插其间,教学的场面自然生动活泼。32.巧妙化解教学难点 ——《小麻雀》教例评析 [教例简述]

全课教学的主要环节如下。

1.检查预习时同学们从情节、场景、作者心情等不同角度拟出的课文提纲:(情节:受伤的小麻雀——被猫捕咬——猫口余生——作者怜惜。场景:雨后院落——厨房——卧室。

作者心情:难过——紧张、关切——难过、怪怨——怜悯。)2.用一句话素描“小麻雀形象”:

(①不知它来自何方,也不知它去向何方。②它没有力量,没有健强的身躯,没有逃跑的机会。③它不会飞,不会逃,也不会反抗。④它不知道如何保全自己,它幻想赦免和救星„„

所以,它是一个毫无反抗力也不能反抗的被压迫在最底层的弱者的形象。)3.正是因为它的弱小和无助,作者才对它寄予无限的关切和同情。为了表现这样的关切和同情,作者突出了哪个方面的描写内容?(分析:寻求希望的疑虑的眼神、想象中痛苦不安的眼神、惊恐的绝望的呆滞的眼神、耐人寻味的有所醒悟的眼神以及作者难过、关切、同情、希望的情感波澜。)4.小麻雀的醒悟便是作者的希望。讨论一下,小麻雀在生死攸关的时刻明白了什么?(①人类是朋友。②弱者,只有掌握自己的命运才是唯一的出路。③越是没有活下去的希望便越要反抗。④不要幻想赦免。⑤弱者若不坚定起来,命运便会继续欺侮它„„)5.继续讨论一下,小麻雀是小小的动物,它能够明白什么吗?作者为什么写它“明白”了什么呢?(作者把小麻雀人格化,移情于物,含蓄地表达了“我”悟出的一点道理,也含蓄地表达出人们所应悟出的道理。)

[评 析]

这个教例的特点之一,就是教学步骤的有序性。第一个环节称为“拉线条”,即从不同的角度梳理课文脉络,理解文章思路。第二个环节称为“绘形象”,这是一个重要的铺垫步骤:不花大力气了解小麻雀的形象,就不可能理解到它最终会明白什么。

第三个环节称为“明重点”,抓住小麻雀的眼神和作者的情感进行分析,既紧扣课文构思特点,又深刻领会文章的内蕴。

第四个环节称为“求发散”,学生讨论中表达的内容越丰富,对课文的理解就越透彻。第五个环节称为“作引申”,教师点出课文“移情于物”的妙处,为同学们阅读理解同类课文准备了一把入门的钥匙。

此五个环节层层深入,教学线索由细到粗,课文重难点巧妙地化解在各个环节之中,过渡圆润,程序严密。

这个教例的第二个特点,是教学活动的多样性。第一个环节是阅读,提炼,多角度思考; 第二个环节是阅读,归纳,口头表达; 第三个环节是阅读,讲析,品读;

第四、第五个环节有点拨,有讨论,有归纳。

学生活动的时间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教师的引导、点拨精要及时,教学内容深刻而实在 33.根据课后练习安排自读课文教学 ——《海滨仲夏夜》教例评析 [教例简述]

课型:自读课。课时:一节课。教学程序如下。第一步:初读课文

要求:①有感情地诵读,②将“霞光”、“灯光”、“星光”、“月光”四个词分别批在课文适当的地方,③用波浪号划出自己认为用得精彩的动词,④反复读两遍,约10分钟。

第二步:引读课文

要求:读课文练习一,根据练习一的内容,完成对课文中依次描绘的三组画面的概括。

1.第一组画面(1—3段)描绘了从

这段时间里海滨仲夏夜的景色,作者以

、、为主要观察对象。第一段以

为背景描绘霞光,写出了霞光的 和

。第二段着重写

的 和

的特点。第三段由

光引出对

光的描绘。

2.第二组画面(4—7段)描写了在幽美的夜色中,海滨沙滩上的情景。

3.第三组画面(8—12段)描绘了从

这段时间里月光下沙滩上

的情景。(相互检查、讨论,时间6分钟)第三步:研读课文

根据练习二,讨论下列问题。1.哪些词语准确地描绘了动态的霞光,哪些词语准确地表现了霞光的色彩变化? 2.写星光的出现,选择了怎样的时空背景?这对突出启明星的特点有什么作用? 3.怎样写出灯光星光的交相辉映,哪些词语准确地描绘了灯光的动静? 要求认真研读课文,写出发言要点。时间20分钟。第四步:点读课文

要求根据练习三的内容,找出文中的比喻句,说说这些比喻起了什么作用。自由发言,时间5分钟左右。

评 析

此教例别具特色。

除了第一个教学步骤之外,其它三步均完全依据课后自读练习安排教学内容,形成教学程序。

这是不是一种随意的、懒惰的表现?恰恰相反,教师是花费了很大的精力来研究全课的内容及练习设计的。

他发现了课后练习设计中的“隐含信息”。第一,练习设计紧扣单元教学重点 :“要了解作者是怎样运用叙述和描写的,要学习课文中准确、生动的语言„„。”

第二,练习设计呼应了课文自读提示。课文自读提示说:“阅读时要认真思考本文描绘了哪几幅画面,„„又是怎样融情于景的。同时,体会贴切的比喻对准确再现景物所起的作用”。

第三,课后的这三个练习排列有序,逻辑层次分明,由粗而细,由易到难,由面至点,符合教学过程中学生认知、理解、鉴赏能力的渐进发展过程,与教学流程保持一致。

第四,此三个练习设计暗示了教学重点和教学方法。教学的重点是体味文中的景物描写,教学方法则是自读、讨论、自由发言。

由此,教者得到深深的启迪:

课后练习设计是教材编者对课文的精心的提炼,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是一种具有指向性质的训练因素的优化组合。

自读课文的课后练习经过教材编者的精心组合,往住用简洁的内容表现出教材的训练意图,线条明快地点示出教材的处理角度。

所以,利用课后练习来安排和组织教学,不失为一种创造,不失为一种机智。34.联系 归纳 比较 辨析 ——《桃花源记》教例评析 [教例简述]

这是《桃花源记》的第一节课,任务是介绍课文作者、写作背景、疏通字词,明白课文内容。

上课后,教师要求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高声诵读课文,并以四人学习小组的形式,让学生试讲课文(每个学生讲一段),然后教师简介作者和课文写作背景。这个环节约15分钟。

接着教师交代这节课的主要学习任务:用自己的辛勤劳动,通过联系、归纳、比较、辨析的方式弄通本课中的词义。

先请同学们从一词多义的角度进行归纳:

①便舍船 屋舍俨然 ②忘路之远近便扶向路 ③捕鱼为业 不足为外人道也 ④乃大惊 乃不知有汉 ⑤往来种作 设酒杀鸡作食 ⑥阡陌交通 才通人 ⑦寻向所志 寻病终 ⑧忘路之远近闻之 ⑨屋舍俨然 欣然规往 10既出 皆出酒食 11随其往 延至其家 12遂与外人间隔 遂迷

请同学们再从同义词、近义词的角度探寻: ① 具 咸 皆 悉 并

② 问 答 言 语 云 道 说 ③ 要 延 ④ 穷 尽 ⑤ 若 如 ⑥ 未 无 ⑦ 欣 怡 ⑧ 及 诣

再请同学们从古今词义的区别上进行辨析: 课文中古今词义区别大的:

①阡陌 ②交通 ③妻子 ④绝境 ⑤无论 ⑥从来 ⑦间隔 课文中古今词义区别不大的:

①远近②鲜美 ③缤纷 ④土地 ⑤良田 ⑥往来 ⑦男女 ⑧衣着 ⑨水源 10魏晋 11高尚 12捕鱼 13处处 14南阳

还请同学们做两个练习:

1.找出文中的美词: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 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 屋舍俨然 良田美池 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 怡然自乐

2.找出含下列字的成语:

①穷(山穷水尽)②怡(心旷神怡)③乐(乐此不疲)④尽(无穷无尽)⑤津(无人问津)⑥复(无以复加)⑦病(无病呻吟)⑧云(人云亦云)⑨迷(迷途知返)10若(门庭若市)以上环节约30分钟。

[评 析]

这个教例在落实字词上很有几招。

一、教师把自己钻研教材的思路变成学生学习的思路。针对课文内字词运用的特定情况,采用综合归纳、比较辨析的方法,引导学生在教材中游弋逡巡,从一词多义、同义词、古今双音词词义的区别等角度切入,整理出一组又一组、一群又一群的字词词义理解的“组合”,从而:①告诉了学生一种研读文言文、理解字词的方法,②训练了一种基本的探索研究的能力,③积累了一批文言文的字词卡片,④以学生自读、发现、讨论的活动为主,改变了教师串讲、学生记录的教学结构,⑤在比较辨析中加深了对词义的理解,⑥增加了课堂教学的知识密度,使学生始终处于忙碌的探求之中。

二、教师安排的两组练习,从教学艺术看,也是相当精彩。第一个练习意在培养学生品读鉴赏的能力,第二个练习则更意味深长一些:①考察了对字词的理解,训练了学生的印证能力,②激发了学生的联想、迁移与表达,课堂教学气氛热烈,③扩大了学生知识面,④巧妙地告诉学生一种加深词义理解的学习方法。这样的字词课很有优势,它既在传统课型上有所改革,又在应试应考上卓有成效。

35.多角度利用课文

——《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教例评析 [教例简述]

课堂教学的主要步骤如下:

1.学生自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2.学生思考:课文是从哪些方面丰富人物形象、增加人物形象的光彩的?(同学们回答的内容有:叙述科学家自己不同侧面的事例,记叙国家领导人的接见,进行细节性的描写,在记叙中适当穿插议论以点染人物崇高的思想境界,进行景物的描写以渲染环境气氛和人物的内心活动等等。)3.组织同学们就课文内容进行不同层次的“写”。①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写“一句话人物素描”。

(竺可桢,孜孜不倦地在气象研究的领域跋涉的卓越科学家。)②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写竺可桢墓志铭。

(到他光辉的一生结束时,才同他心爱的科学研究分手。)③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写竺可桢纪念词。

(细心的观察,翔实的纪录,深入的研究,科学的著述,情系物候的研究,将毕生精力奉献给气象科学。他的研究成果,在今天以至今后,都会在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中长久地放出光彩。)④从课文中找出论据,并给论据配以能够支撑的论点。

·23年如一日,到北海公园观察物候——持之以恒,才有成功的希望。

·钢笔式的温度表不知磨坏了多少外衣口袋的盖布——滴水能穿石,铁杵能磨针。

·70多岁还到野外考察;临终的前一天,还坚持作气象记录——执着的追求是事业成功的保证。·83岁高龄,取得科学上的新成就——科学探索无止境。„„ 4.课堂小结,教师介绍学法:

我们学习课文,或者读一篇有价值的文章,学法之一是“创造性组合”,要利用原文,通过自己的“写”创造出新的文字组合。在“迁移创造”之中,一篇课文可以由平面而立体,由单纯而丰厚;同学们的思维也可由平静而渐趋活跃,乃至企求更新更美的发现。

[评 析]

这个教例的设计很有个性。

对这个教例,可从两个角度来看。

从课堂教学的程序看,教师在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及变“读”为“写”的教学之中,设计出从易到难的角度多变的教学内容,表现出层层推进的教学思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从课文的整体阅读教学出发,淡化提问设计,不将提问作为阅读、讲析课文的抓手;注重“问题”的设置,将“问题”作为学生开启课文大门的钥匙。因此,课堂教学中用于讲析的时间大大减少,用于实际训练的时间大大增加。

从训练的取材与手法来看,教师巧妙地利用教材本身含有的材料,充分地反复地利用课文,对学生进行阅读和写作的训练,进行大量的思维训练。教学的过程中产生了三种正效应:第一,学生思维活跃;第二、课堂场面活跃;第三,加深了对课文的钻研、理解。

从教学过程中的隐形效果来看,教师的作法令人回味。第一,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暗示学生也要用变化的观点、运动的观点来理解、运用学习课文材料;第二,教给了学生“创造”的角度,培养了学生“创造”的意识和兴趣。

教例给我们这样的启示:

在设计教学活动的时候,必须打开思路,想得开阔,想得新颖,想得长远,不仅要多角度地讲析课文,还要能够多角度地利用课文。

多角度地利用课文,是一种教学智慧。36.变序式教学 ——《谈骨气》教例评析 [教例简述]

这是徐开质老师的一个教例(详见《中学文科参考资料》1986年9期P11)。教学过程分为四个块板。

一、阅读三个故事 1.老师范读。

2.学生分成三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反复阅读其中一个故事。要求弄清楚:写的什么人,谈的什么事,说明了什么问题。

3.阅读后交流、检查。

①第一个故事:写南京爱国将领文天祥;谈他拒绝高官厚禄的劝诱,英勇牺牲;说明文天祥有骨气。②第二个故事:写齐国一个穷人;谈他宁可饿死不吃嗟来之食;说明这个穷人有志气。③第三个故事:写民主战士闻一多;谈他宁可倒下,也不愿屈服,说明闻一多有骨气。

二、理解三句名言。1.教师板书名言。

2.学生查字典,弄清词义,明白三句名言的意思。

3.要求学生简析,指出三个故事分别与哪一句名言切近。①第一个故事:富贵不能淫。②第二个故事:贫贱不能移。③第三个故事:威武不能屈。

三、提炼一个观点。

1.学生从三个故事中归纳出一个看法: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2.要求学生在书本上找出这个看法。

3.教师讲解:从议论文角度讲,这个看法叫做论点,从文章的写法讲,这叫开门见山提论点 4.教师启发学生体会第2、3、4自然段的内容,并明确这是阐释论点的。

5.教师讲析:三个故事就是根据这开头四个自然段的看法去写的(古今)人,谈的(三个方面)事,共同说明问题(中国人有骨气)。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做举例论证。

6.提问:既然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那么我们无产阶级的骨气是什么?引导学生阅读最后一个自然段。7.学生根据前面讲述的内容分段落。

四、完成一个作业。

保留“谈骨气”原题目作文,换下书中三个事例,自己另举三个。[评 析]

为什么说此教例是“变序式教学”? 因为它的教学步骤的安排不同于常规的顺序。

教学《谈骨气》的常规步骤是读课文,分层划段,讲论点、论据、论证,析词、句、篇。此教例的教学步骤是读课文、看故事、析名言、找观点、悟写法、作迁移。这样“变序”的优点是什么?

一、从侧面入手,用迂回的方式讲析议论文,符合初一学生的认知水平。

二、从“故事”的讲析为发端,顺水流舟式地推出几个知识点,平实,圆润,自然。

三、教学思路新颖,教学趣味性强,教学环节彼此呼应,教学过程流畅。这样“变序”的技能从何而来? “变序”的技能首先来源于教师的教学预见性。教师要善于预见到教学过程中学生将会遇到的困难,设法减小困难的坡度,“变序”便是方法之一。其次来源于教师的周密的运筹,像下棋一样,这一着走下去,实际上是后几着的“伏笔”。再次是来源于教师的实践,期望“妙手偶得”,那是碰运气的事,重要的是要自己多设计、多修改、多实践,悟出一些道道来。

37.酝酿教学高潮

——《新诗三首》教例评析 [教例简述]

这是王学勤老师的一个教例。

这节课在湖北省中学语文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获得一等奖。主要教学过程如下。第一首:

1.激情导入,创设一种慷慨悲壮的氛围,把学生带入第一首诗。2.指导朗读,读出此诗的战斗性,读得节奏分明,语音响亮。

3.让同学们拟战斗口号并与诗的力量相比,使同学们体会到这首诗的强烈感染力。4.老师范读,同学们再读,读出“慷慨悲壮”之情。

(过渡。过渡语以“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将一、二两首诗联了起来。)第二首:

1.老师读诗,指出:黄浦江流淌的不仅仅是江水,也有苦难同胞的泪水。2.同学们品诗。品味“横冲直闯”、“一齐搬进”、“猥亵”、“我哭了,我把眼泪交给你储藏”等语句的含义。同学们朗读。

3.播放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录相片断给同学看,教师从“悲愤”的角度,再次调动同学们的感情。4.同学们用不同的形式诵读此诗,读出“悲愤自豪”之情。(过渡。过渡语以“爱国之情”“建设新生活”将二、三两首诗联了起来。)第三首:

1.老师范读,同学们用一个字概括诗所表达的内容——“美”。2.教师指导学生从语速、语调、情感方面美读这一首诗。3.同学们演读,课堂气氛和谐而热烈。

4.全班再读此诗,读出“愉悦赞美”之情。[评 析]

这个教例有不少的美点。如,整体思路的清晰,“情”以贯之的教学线索,不同情感的品味感受,过渡的圆润自然,教师情感的丰富,语言的优美干净等。

特别优秀的是课堂上时有教学的高潮出现。

第一首诗,在“口号”与诗的比较之后,学生读出了高潮。

第二首诗,在品味讨论时有一个小高潮,在播放录相片断之后,学生又读出了高潮。第三首诗,在美读教学之后,同学们演读时,又读出了高潮。组织并掀起课堂教学的高潮,是一种精湛的教学艺术。

所谓教学高潮,是指在教师精心的铺垫、巧妙的点拨、恰当的引导之下,课堂上出现的学习激情高涨、学习兴趣浓厚、参与意识倍增的热烈精彩、生动活泼的教学场面。

教学高潮之所以极具魅力,是因为:

教学高潮具有情感性。在教师的演讲之中,在学生的争论之中,在沸沸扬扬的竞读之中,在全力以赴的创造性复述之中,高密度的教学内容,生动的表达方式,群情激动的教学氛围,无一不叩击着学生的心弦,使他们振奋,使他们昂扬,使他们受到非同一般的熏陶感染。

教学高潮具有凝聚力。教师的精妙启发,教师的着意点染,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亢奋状态,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学生们跃跃欲试,思考学习内容,争先恐后,表现自己智慧的火花,他们在教学高潮中有着专注的投入。

教学高潮具有愉悦感。激情的辩驳,成功的答问,欢快的场面,热烈的交流,尽情的品味,紧张而又友好的竞赛,这些课堂教学中闪烁着“暖色调”的内容撩拨着学生的心绪,他们时而惊叹别人见解的高明,时而享受自己成功的喜悦,在快乐的气氛中进行着高效率的学习。课堂教学中有了高潮,就有了意境,有了激情,有了力度,有了波澜。

38.巧用教学挂图

——《中国石拱桥》教例评析

[教例简述]

钱梦龙老师在讲《中国石拱桥》时,在首尾两个环节中运用了教学挂图《赵州桥》。首先看课始的那个环节。(例见《语文学习》1993.3.11)钱老师第一个环节便是出示《赵州桥》教学挂图,要求学生先不看书,说清楚图上所示的大拱与四个小拱的位置关系。学生积极发言:

“大拱的两边各有两个小拱。” “大拱的两边的顶部共有四个小拱。” “桥身的左右两边有两个小拱。” “大拱的两端各有两个小拱。” “大拱的两端的上面各有两个小拱。”

根据学生所述,钱老师一一在黑板上描绘其形,可是没有一种能与教学挂图相符合。钱老师示意学生看书:“在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继而师生一起讨论句中的“肩”与“各”为什么用得准确„„

再看课末的那个环节。(例见《语文学习》1988年第10期P4)钱老师最后利用教学挂图《赵州桥》布置学生写一篇说明文:介绍教学挂图《赵州桥》。在布置作文时,钱老师又“挑”起一点小小的争论,他问学生:这篇文章应该先从哪里写起?师生的讨论也很热烈。

[评 析]

挂图,是教学的“道具”之一。

涉及语文课文的教学挂图,在课堂上的主要用途,是直观地印证、解释课文的某些内容。但在此教例中,教学挂图却被创造性地、巧妙地使用。第一种用法是很巧妙的,它妙在具有“激发性”。教者把它运用于“求证与证明”之中,教学的序幕一拉开便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学生都希望自己的“解答”与课本所说的一致,都希望尝到这一片成功的喜悦,从而跃跃欲试,议论纷纷。于是,消极的、被动的、受压抑的教学气氛不复存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童趣一下子得到发挥。第二种用法更加巧妙,它妙在具有足够的“训练性”。教者把它运用于“相似与不是”之间——图、文内容相似但写作时又不能照搬,从而设置了一项很有力度的综合性的读写训练。学生必须调动大量的旧知识来生动地有条理地说明教学挂图《赵州桥》,但同时又不会觉得难度太大而无法攀登,因此写作的专注力和创造性都会跃入最佳状况,深层次的读写思维活动在同学们中间顺畅地进行。

尽管目前的课堂教学中教学挂图的使用频率相当低,甚至许多教师根本没有运用教学挂图来稍微活跃一下课堂教学的气氛和给学生一点新奇,但从此教例中我们仍可深深体会到,我们不仅要提倡在语文教学中运用教具和挂图,还要提倡艺术地使用教学挂图,使之为增加课堂教学效果而放光彩。

39.破解语言密码

——《中国石拱桥》教例评析 [教例简述]

这是一节段落模式训练课。

1.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就全文内容归纳段意。

2.讲析学习内容:从课文中学到一种精妙的说明段的表达形式——“说明+X”式。①说明+描写

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②说明+阐释

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③说明+观感

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就连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唐朝的张(族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④说明+印证

早在十三世纪,卢沟桥就闻名世界。|那时候有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过中国,他的游记里,十分推崇这座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并且特别欣赏桥栏柱上刻的狮子,说它们“共同构成美丽的奇观。”⑤说明+评价

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⑥说明+点示

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联,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3.学生学写“说明+X”式。

要求:每人写一段说明性语言,选用一种“说明+X”式。

参考文题:我喜欢的一„„:一个小动物、一张小报、一件衣报、一个生活用品、一个景点、一个学习用品、一个纪念品等。

[评 析]

这个教例充满创造的精神,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其关键之处就是教师破解了语言组合的一种密码,即说明段的一种表达规律:每一段都分为两个层次,先是进行说明,然后根据表达的需要安排或描写、或阐释、或评价等等。

其可贵之处是教师进行了思维的迁移,把自己的这种创见变成一种教学设计,与学生一起“资源共享”。于是学生就得到了目可见、耳可听、手可写的极为清晰的语言模式训练。由于概念的高度清晰,这种模式也许可以终身不忘。

不仅如此,经过了这种训练的学生在阅读分析方面、在理解语言表达的规律方面也许就会有一些很理性的意识,也许会由此找到一点“悟”的门径。

这就给我们两个方面的启示:

第一,我们对汉语言组合的“密码”破解得太少,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设计之中给学生点示的语言结构与组合的规律太少,这可能是语文教学效率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二,语言教学可以尝试“量化”,可以尝试像数学教学内容那样的台阶化,就像上面这节课一样,一个点一个点地进行语言训练。也许,语文教材“不过是个例子”的说法可以由“语文教材是科学的训练语言的蓝本”所替代。那个时候,初、高中全套语文教材的语言训练点排列细密而训练的层面又明显递增,随之而来的便是教学效率的明显提高。

40.探求因果,一线串珠 ——《死海不死》教例评析 [教例简述] 教师开讲语:《死海不死》是一篇饶有趣味的科学小品。从课文的构思布局看,作者使用了三处妙笔:开头写死海的奇特现象,这叫“悬一笔”,中间穿插传说和神话故事,这叫“插一笔”,末尾处再附带说说死海的现在和将来,这叫“补一笔”。这三笔决定了文章的趣味性。如果我们来探讨课文的严密性,可以交给你们一把钥匙:课文中处处有因果关系。请大家阅读、讨论。

学生圈点勾画,互相讨论。

教师组织第一次讨论:从全文的脉络看,课文内有怎样的因果关系?(课文开头的“海水中竟没有鱼虾、水草,甚至连海边也寸草不生”的“死”,与“人在水中不用担心会被淹死”的“不死”,是“果”,海水的咸度高、浮力大是“因”。)(死海的咸度高浮力大是“果”,死海在特殊地理环境中的形成是“因”。)教师组织第二次讨论:从说明的重点语段看,段内有否因果关系?(第四段的内部层次中,先是由果及因的解释:浮力大是因为咸度高,咸度高是因为死海里含有多种矿物质;后是由因及果的解释:由于咸度高,海水比重大于人,由于人的比重小,所以浮在海面上。)(第六段也是因果说明,咸水湖的形成是“果”,特殊的地理环境是“因”。)教师组织第三次讨论:文章中更小的层次内也是否含有因果关系?(第七段中,游客多是“果”,海水环境好是“因”;由于有人类活动这个“因”,便有了死海“不死”这个“果”。)(第八段中,由于“死海的蒸发量大于约旦河输入水量”的“因”,便会有“死海真的要死 ”这个“果”。)教师收束语:课文内部隐含着如此严密的因果关系,作者为什么不如此写来,又偏要去“悬一笔”、“插一笔”、“补一笔”呢?请同学们思考,咱们再进行探究品味。

[评 析]

这个教例的设计,精辟、实在、巧妙。

精辟:教者拉起了一根重要的、具有课文写作本质特点的线索——探求写作思路中因果关系的安排,带动了从全文布局到精段内部结构到非重点段落内部关系等大大小小的彩珠。这种从一条线索带动全文内容的教学设计称之为“一线串珠式整体阅读教学”。

实在:由于教学主线突出且贯串的内容、层次丰富,因而显得实惠、实在。首先,突出了课文本身的主要特征,详尽地分析了各种层次的逻辑关系,其次,把课文的思路——死海的特征,死海的形成、死海的现在和未来——清晰地剖析出来,再次,把精段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为进一步的讲解作了铺垫。教师是实实在在地把学生引入了课文,引入了思维训练和表达训练的较佳环境。

巧妙:教师的开讲语具有丰富的知识含量,表达新颖,是进一步讲读的铺垫和伏笔(教师在收束语中已有呼应),这是巧妙之一。很难讲清楚的“死海不死”竟在第一、三次讨论中解析得清清楚楚,这是巧妙之二。如果教师还安排一节课,解决“三笔”的作用及精段的分析等问题,这篇课文的教学便可以说是相当精彩的。

41.高效背诵

——《口技》教例评析 [教例简述]

这是《口技》教学中的一个环节,此时课文讲析的任务已经完成。教学时间还有30分钟。教师:《口技》一文,不到370字,根据教学要求,应当全文背诵。现在大家聚精会神、齐心合力,在老师带领下反复朗读、背诵。

下面用两分钟快速诵读,诵读之中要默想:开头——画面一——画面二——画面三——结尾。(学生诵读)教师:下面再用两分钟快速诵读。诵读之中默想,哪儿是正面写声、哪儿是侧面写声。(学生诵读)教师:现在咱们用“抢记法”背第一段,注意,抢记中也有规律,大家可扣住几个动词和几个“一”,加快背诵速度。

(全班同学两分钟之内背完)教师:下面咱们用“竞争法”背第二段,谁先背完谁举手。竞争要讲究技巧,背诵本段可以用“画面浮现法”,可以用“分层消化法”,可以用“情节线索法”,可以用“紧扣字词法”等,下面竞赛开始。

(全班同学争先恐后,三分钟背完)教师:第三段三个句子,很简单,一分钟背下来。(学生背诵)教师:背第三段咱们用了“限时法”。下面背高潮段第四段。此段自由背诵,以快为原则,不但要很快背下来,还要介绍你背诵的技巧和方法。

(全班四分钟背完)(学生介绍背诵方法:①分层消化法,——按绘声——评论——侧面烘托三个层次背 ②电影镜头法,——火起——人犬声、风火声、抢救声——听众表情 ③记忆线索法——声音的先后顺序 ④表情诵读法 ⑤说书法„„)(介绍背诵方法四分钟)教师:第五段与第一段遥相呼应,词句基本相同,我想同学们已经能够背了。

下面咱们利用下课前的几分钟进行“答背”,即我点什么,你们就背什么,开始: ①背开头和结尾。

②背第二段中写“醒”的场面描写。③背第四段中“失火”的场面描写。④背出四处侧面描写的句子。[评 析]

《口技》一文,共363字,平时教学中,一般用两节课讲析,有少数教师用三节课讲析,在松散的教学结构中浪费了不少宝贵的时间。

此教例是用两节课讲完全文并让全班同学能背诵全文。背诵花去30分钟,“工作”效率很高,故称为“高效背诵”。

背诵效率高,有如下原因:

第一,教学程序合理。教师先对学生进行心理调整,要求大家“聚精会神”,然后进行三遍铺垫性全文诵读,其后才带领学生进入紧张的背诵阶级段,最后还进行了巩固性检查。

第二,教学方法巧妙。教师主要的技巧在于设置了一个背诵的“激励机制”,采 用“抢记法”、“限时法”、“竞争法”、“自悟法”、“检查法”等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使他们不断尝试到成功的喜悦,学习情绪饱满。

第三,穿插的内容丰厚。在铺垫性诵读阶级,教师巧妙穿插对课文写作艺术的复习、回味,在指导背诵阶段,穿插了背诵方法的指导、点拨,还特别穿插了学生背诵技巧的介绍。

知识训练和技能训练结合进行,教学频率高、密度大,效果当然不错。42.提倡课堂智能练习——《口技》教例评析 [教例简述]

这是余映潮老师的一个教例。

教学基本任务:品读、积累,并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

时间分配:教师大约15分钟,学生大约30分钟。以学生活动为主。1.读。

第一次朗读——请同学们读得沸沸扬扬。第二次朗读——请同学们读得字正腔圆。第三次朗读——请同学们读得层次分明。第四次朗读——请同学们读得有景有情。2.说。

①这篇课文可用一个“善”字拎起。“善”在哪里,怎样写“善”?请同学每人用“善在„„它写出了”说一句话。②从“口技表演”的角度,形成课堂教学的简略板书:一字立骨——善——声音有大小 有内外 有高低 有动静 有远近有分合 有疏密 有点面 有张弛 有明暗

3.做——讨论、完成课堂智能练习:(1)指出用法特别的词的意思。

善()宴()乳()一()呜()(2)你一定能找出课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

〖CD#38〗(3)下面的词古今词义区别较大,试说说看。但 觉 是 毕 目 意 少 虽 名 色 股 走

(4)解释词义之后,你认为下面五个词属于()。妙:众妙()毕备 〖WB〗以为妙()绝 绝:以为妙绝()〖DW〗群响毕绝()指:手有百指()〖DW〗不能指()其一端 坐:稍稍正坐()〖DW〗满坐()宾客 起:大呼火起()〖DW〗夫起()大呼(5)瞧,课文中还可以找出不少的近义词呢。

群响毕绝——()满坐寂然——()变色离席——()大啼——()一时齐发——()中间„„之声——()撤屏视之——()惊觉欠伸——()(6)现在,该轮到你独立地进行发现了!你该积累一个怎样的词语板块呢?

[评 析]

这节课是文言文教学中一节典型的“诵读,品析,积累”课。“读、说、做”三步既表现了一种教法,也点示了对文言课文的一种学法。最有新意的是这一份《课堂智能练习》——我们在观摩课中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练习。它充满了创造性,真是匠心独运。

这份“智能练习”可能表现了教者这样一种思考:大面积上的阅读教学,存在着两个比较严重的问题。一个是课堂积累太少,学生的课堂学习笔记主要被图形板书所覆盖,从语言理解、语言品析、语言运用的角度来看,它们的价值有限。二是技能训练力度不够,学法指导、思辩训练、联想迁移训练和语言文字处理能力的训练都比较薄弱。而设计得比较好的课堂练习就能解决一些这两个方面的问题。

从上面的“智能练习”可见,学生们不仅仅只是“做”练习;他们要“做”,还要分析、归类、联想、概括、发现。这样,“练习”的层次就高了——它训练了“知”,也训练了“智”与“能”!这种“翻新”给我们以启示:原来,在有心人的眼中,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细节内,都有着广阔的创造空间。

我们提倡这种有价值的课堂智能练习。43.让学生过一把“问”的瘾 ——《答记者问》教例评析 [教例简述]

这是马君慧老师的一个课例。此课曾获得湖北省中学语文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步骤一:

①导入。②板书课题:答 记者 问 ③同学们看课文,说说“答记者问”应该怎样问,怎样答。步骤二:

①读课文,②理解课文中有七问七答,③从课文的七问七答中理解到“答记者问”应有中心话题。④学生分组分段承包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

步骤三:

学生进行语言表达的实践,对老师进行采访:

①请问老师,你是什么地方的人,现在在哪里工作? ②您可以告诉我们吗,您当时为什么要选择教师这一职业? ③您在工作中,是喜欢好学生,还是喜欢差学生? ④家长和老师认为踢足球影响学习,您对这个问题是怎样看的? ⑤不少家长也反对我们看课外书籍,认为看课外书籍是浪费时间,您认为是这样吗? ⑥老师,您除了教书外,还有什么其它爱好?(教师对学生的采访作精彩的回答,课堂上时起掌声。)步骤四:

学生整理对老师的采访,写成“答记者问”并在课堂上交流。[评 析]

此教例内容单纯,角度新颖,形式活泼,省时高效,具有较为明显的优点。教师在设计这个教例时显得特别勇敢。

面对一篇“没有嚼头”的课文,教师决定的是:让学生学习“采访”,让学生参与语言实际运用的训练。此时课堂上的同学们俨然成了小记者,他们要问老师了,他们要过一把“问”的瘾。这是何等的让学生兴奋的事!原来几乎所有的课都是老师问学生的呀!老师大胆地全方位地开放地将学生的思维引向自由的空间,引导他们放胆地想,放胆地问,让同学们最大限度地参与、投入。

于是:

课堂教学气氛和谐、活跃,程式化的呆板的讲析教学在这里完全改变了模样。生动活泼的听说读写的活动让同学们兴趣盎然。

师与生在课堂上成了相互沟通思想与情感的朋友。但我们不能不想到: 《答记者问》,对很多老师来讲,是一篇“不好对付”的课文,在实际的教学中,它时常像一个被遗弃的孩子,在课本的角落中躺着。

为什么有的老师又能如此优秀地处理好这一课的教学呢? 这里面恐怕有一个教学智慧的问题。

教师的教学智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教学设计、宏观构想的水平,一个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调控、应对、引导、撩拨、激励的微观操作水平,一是丰富的学识、广博的见闻在课堂上恰到好处的运用。

试问,如果马老师思想平平、腹中空空,他敢让学生问吗? 44.细细地讲个片段

——《苏州园林》教例评析 [教例简述]

此教例根据宋子江老师的论文《也得细细讲个片段》(《语文教学之友》89.10)改编。教学内容为《苏州园林》第四段,课时安排为《苏州园林》讲读教学的第二课时。教学的主要内容如下:

1.诵读《苏州园林》第四段,用序号标出段中的句子。2.讲析此段的结构,顺序。

(这一段共11句。开头一句总说,笼罩全段,是一个中心句。②③两句说假山,④至11句说池沼。“假山和池沼”的语序,也就是这一段的说明顺序。)3.讲析②③两句。

(第②句说假山的艺术性。“堆叠”用得恰当,简直无可替换。“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句,先说艺术,突出艺术;“可以说”三个字是一个评论性状语,不能省,它起着赞美的作用。第③句具体说明假山的形态。“或者„„或者„„表示非此即彼,足见假山无一不是精心堆叠。“重峦叠嶂”“几座小山配合着花木”的含义是说假山太逼真了。写游览者的感觉,是从侧面说明假山的艺术效果。“生平多阅历”两句,又典雅又形象,既是赞美,又点出了假山艺术性强的原因。)4.讲析④至11句。(第④句开始说池沼,“至于”显示了层次。“引用活水”是言之有序,先说水源。“大多”措词严密,一个“活”字,点出池水特点。第⑤句第⑥句说明池沼的种类。“模样”一词用得准确。“往往”既说明桥梁安排之多。又避免了一概而论。用“安排”而不用“建造”,正是要体现设计者的匠心。第⑦句中,“雷同”比“相同”好,且读起来响亮。第⑧句中“齐整”用得很有讲究,是指将石块砌齐了成为整齐的样子,用“齐整”实在比“整齐”恰当。写石岸的形态,是从正面说,“高低屈曲任其自然”8个字说得十分贴切,特别是“屈曲”二字真是苦心孤诣。第⑨句说岸边的景致。“布置”这个词包含了经过用心设计的意思,“几块”、“些”说出了疏朗点缀之意。冒号后的内容解释为什么作这样的点缀,且照应全文总说,再次点出“图画”。1011两句写到池沼里面。引用的诗句中,一个“戏”字,精练、生动、活泼,富有情趣。

5.全段文字在文中的作用。

(分项说明,照应第二段总说中“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

[评 析]

此教例很精美,它既表现出教师教学设计的水平,更表现出教师玩赏教材的技艺。

从教学思路看,教者的方案与课文结构特点默契,采用了总分式的教学程序,先总后分,有开有合,如同一篇文章,理路清晰。

从讲析教材看,教者重在品析,将课文片段的美点点示得淋漓尽致。我们细细咀嚼教者的讲析,可以窥见隐含于其中的三种品析角度:其一,文理性品析;其二,文学性品析;其三,文意性品析。还可以窥见隐含于其中的三种品析手法:其一,评价;其二,诠释;其三,点化。

引导学生这样地细细品味,学生对祖国的语言文字产生深厚的感情,对课文如何不读得有滋有味? 引导学生这样地细细咀嚼,再一遍一遍地口诵心惟,直至烂熟于心,学生对作文的细节自能心领神会。引导学生这样细细领会,学生知道字字句句都有讲究,懂得了精读该怎么读法,学着去尝试尝试,慢慢就会养成好习惯。

细细地讲个片段,考的是语文教师的基本功夫。细细地讲个片段,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教读训练。45.有的课,不是教出来的 ——《读报常识》教例评析 [教例简述]

这是胡明道老师在《读报常识》教学中的“单元总结课”。(见洪镇涛、潘纪平主编的《单元教案》P70)教学的主要内容:读报知识大奖赛。

一、课前准备工作:

1.同学们自荐、公议,物色主持人、记分员各2人。2.大家读课文,针对本单元的知识点,每人向主持人献1—2个竞赛题。3.在老师的指导下,由主持人、课代表等将同学们提供的题目进行梳理,并制成卡片,做好竞赛准备工作。4.将班级划分为四个小组,每组派出五人组成代表队参加大赛,以积分最高的小组为优胜。

二、竞赛:

1.必答内容之一:读新闻一则,由各组1—3号同学分别回答下面各题。①将此新闻改为一通讯,你准备用什么题目,详写哪些内容?②如果请你对这则新闻写一篇评论,你拟用哪种评论样式,评论的论点是什么? ③如果要求以这则新闻为事实依据去进行采访,请你找现场的同学作模拟采访。

2.必答内容之二:说报比赛,由每组4号同学完成——将4份报纸同时给四个组的4号同学,限定5分钟读完一版,然后进行说报比赛。

3.必答内容之三:写消息,由每组5号同学完成——为今天的“读报知识大奖赛”给校广播站写一篇消息。

4.抢答内容之一:读报常识题若干。5.抢答内容之二:办报纸的题目若干。

[评 析]

有的课不是讲出来的,不是教出来的,而是“活动”出来的,“实践”出来的,上面的课例就是证明。这个课例启示我们:

第一,作为教者,要注意执行教材的编写意图。

基于“联系生活,扎实、活泼、有序地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这个指导思想,义务教材的“选材”角度发生了深刻变化,不仅在应用写作和听说训练中安排了大量的实践内容,而且专门设计安排了读报单元和图书使用单元。对于这些内容,教学的模式必须发生根本的变化。试想,如果我们离开了操作、离开了实践去“讲”采访、去“讲”办报、去“讲”借书,这样的教学与教材的编写意图相去是多么的遥远。因此,我们必须运用活动课型、运用实践课型、运用技能训练课型来组织教学。

第二,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设计的问题应该具有大的牵引性和覆盖面。

“读报知识大奖赛”这个命题的牵引性和覆盖面有多大?大到让语文活动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大到每一个学生都以主人公的身份进入到学习之中,大到足以让学生认认真真地把全单元的学习内容扎扎实实地过一遍。在这样的活动中,对语文知识的吸收与表达,对语文技能的学习与运用,既有速度的要求,又有强度的要求。由于大块的时间交给学生解决问题,学生的积极思维能得到充分的训练和发展。正因为如此,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那浓厚的学习语文的气氛,学习的那份欢乐,那份认真,也是一般的语文课中难以见到的。46.《白杨礼赞》句典

——《白杨礼赞》教例评析 [教例简述]

教师:同学们知道,我们的学习工具有字典、有词典,我想,也应该有句典。今天咱们预习了《白杨礼赞》,我很希望大家为课文编一部“句典”。今天大家回家后,每人从文中选出一句或几句话,然后或自己理解,或查找资料,写出你所选句子的注解。这样的作品汇集在一起,不就成了《白杨礼赞》的句典了吗?现在我给大家示范一下。

▲ 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起笔一句,直点礼赞对象,抒发了对白杨的崇敬赞美之情,“实在”一词充满了情感,“不平凡”点明了中心,感情号表达了情感的丰厚。

第二天的课堂上,同学们纷纷发言。

▲ 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一个“扑”字,生动地写出了景物迎面急速而来,“黄绿错综”总写黄土高原的粗犷平坦。▲ 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主宰”写出高原色彩的“单调”,与上文“黄绿错综”相呼应,“无边无垠,坦荡如砥”两个短语极写高原的辽阔和平坦。

▲ 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极普通”和“不平凡”构成“白杨树”的性格、身份的两个有代表性的侧面,“然而”和“实在”更加肯定了“白杨树的不平凡”。

▲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这一句总写白杨树的外形特征。“力争上游”富有动感,它的奋斗结果就是两个“笔直”。▲ 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

——这是一个单句,句子的重点在复杂的定语,它生动描绘了白杨树在恶劣环境下坚韧不拔、顽强奋斗的品质。

▲ 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八个形容词或者说八个褒义词语分三个层次表达,激情好浓崇敬好深,好像在赞美白杨实际上已经在赞美伟大的抗日军民。

„„

[评 析]

这个教例妙不可言。

“句典”这一设计思路,实在是优雅。

记得魏书生说过,一方面,教师帮助学生学习;另一方面,学生帮助老师教学。我们从教学设计角度来体会这句话,是否可以这样理解:让学生在帮助老师教学时自己完成学习任务。

这个教例中学生在怎样帮助老师呢? 帮助老师在句义理解上备了课,几十张句义理解的卡片是教师一夜之间能完成的么? 帮助老师在句义理解上讲了课,一个又一个同学的讲解,五彩缤纷,“风格”各异。此起彼伏的发言使课堂教学极为活跃。为教师深化教学内容作了充分的铺垫。总之是帮助老师“讲”出了一节好课。这个教例中的学生又学到了什么呢? 学到了老师创造性的思维方式。窥见了老师备课活动之一斑。在语言训练上得到了实惠。

初步地然而实在是深刻地理解了课文内容。这一节课,真可谓美文美教。

它使我们思索:在一节课中,教师怎样才能让学生懂得多一些呢? 47.给课文提点意见

——《地球是圆的吗?》教例评析

[教例简述] 课时:一节。

教学内容分为三个板块:

1.速读课文,理解说明的顺序。(5分钟)2.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说明方法,理解课文语言平实的特点。(10分钟)3.细读课文,给课文提点意见。(约30分钟)教师:这篇课文,与《看云识天气》编在同一课,是为了进行比较,让同学们了解平实说明与生动说明,了解“准确的语言”对说明事物的重要性。但是老师认为,这篇课文恰恰在语言上有些毛病,所以想请大家细心研读课文,给课文提点意见。学生分组活动,研读课文,讨论,发言。同学1:“既有趣也很重要”中,“既„„也”显得〖HT5,7K〗口〖KG-*3〗罗嗦,应改为“有趣而重要”。

同学2:“所以我们使用的地球仪都还是正圆形的”这个句子中用错了概念,“正圆”与“椭圆”相对,是平面图形,“正圆形”可以改成“球形”或“圆形”。

同学3:“那时候,由于人们还不懂得有地心引力,要回答这个问题是很难的”这个句子中,“由于”可以删去。

同学4:“他把宇宙比作鸡蛋,地就像鸡蛋中的蛋黄”这个句子中,“地”应当写作“地球”。同学5:“随着测量技术的不断进步,„„现在测得地球的赤道半径为6378140米„„”这个句子中,“随着”与“现在测得”配搭不当,应修改。

同学6:“在陆地上旅行的人,如果向北走去,一些星星就会在南方的地平线上消失”这个句子中,应在“一些星星”前加上“就会发现”,然后删去句中的“就会”。

同学7:“古时候的人,由于活动的范围很小,只看到自己生活地区的一小块地方,因此单凭直觉,就产生了种种有关‘天圆地方’的说法”这个句子中,“人”与“产生”配搭不当,应修改。

同学8:刚才所说句子中的“由于”也可以删去。同学9:“这个争论延续了有半世纪之久”这个句子中,“有”应当删去。„„

[评 析]

这是阅读教学中的一个特例。

把语病众多的课文安排在“准确的语言”这个单元中,使人感到特别意外。教师见机而作,就汤下面,对课文的处理方式也很特别。既然如此特别,那么这个教例有没有什么普遍意义? 有的。

它警示我们,作为编者,千万要注意教材的典范性;作为教者,一定要有敏锐的眼光,不仅要能看到课文的佳美之处,还要能鉴别出课文中的瑕疵乃至错讹。记得曾有《飞向太平洋》一文,在很多年中进入过多种教材,直到义务教材产生前夕才被人指出“语病甚多”。这对我们当时认认真真的品味,对我们的津津有味的讲析,实在是严肃的批评。

它启示我们,语文教学中应该也有必要给学生增加质疑、挑剔、否定、反驳、辨误、修正能力的训练。从语文学习来讲,从面向未来来讲,这种具有力度具有刚性的语文素质,其存在意义并不亚于领悟、品味、赏析等比较从容比较柔美的语文素质。审视的眼光,辩证的思考,科学的考察,认真的修正,在生活上、学习上、事业上更具有强者的意味。从这一点看,语文教学确实还应增加一点“野性”。

48.生动活泼地导读

——《核舟记》教例评析 [教例简述]

这是特级教师胡明道的一个教例(详见湖北大学《中学语文》1986年第3期)。导读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粗读课文,正音上口。

布置学生限时阅读,要求粗略地知道课文写的是什么。学生参照注释,读顺课文,教师巡视、答疑,出示小黑板(难字正音)。二、二读课文,激发兴趣。导读题:

1.核舟的作者是谁,为什么说他是“奇巧人”?2.文章除了第一段是总的概略介绍外,还有没有其它的总的介绍?3.第六段中哪一句与“奇巧”人相照应?4.文中哪些段落是具体说明呢?5谁能翻译、讲解第一、六段? 三、三读课文,自议自解。

这一遍阅读以2—5段为主。方法是分组阅读竞赛。教师安排各组阅读的内容及评分记分的方法。第一组阅读第2段,要求在讲台上摆好船舱和窗户,写出对联;第二、三组分别阅读第3、4段,要求排雕塑剧,指定一人执导,并指出重点字词。第四组阅读第5段,要求在小黑板上画出船背题字及篆章。

每组推选代表到讲台讲解或排演,教师当即指导学生根据具体形象背诵,注意重点词、句的落实。四、四读课文,反馈验收。

教师设计了一套竞赛题,组织学生抢答。抢答的内容主要有:1.为词、句的翻译选正确答案,2.判断对短语、词、句理解的正误,3.又快又准地翻译句子。五、五读课文,熟读成诵。组织学生看板书:

核舟奇巧

船舱

篷窗对联

船头

苏黄佛印

船尾

楫、炉、壶二舟子

船背 题名、篆章

空间顺序

技亦灵怪亦哉 然后采取“接力”背、“承包”背等各种方法组织背诵。

[评 析]

导读课是语文阅读教学诸多课型中的一种。它的重要特征就是教师以导为主,注重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学生以读为主,主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学习知识,提高能力。

此教例中,教师“导”的艺术表现在:

第一,合理设计教学程序,五个阅读步骤渐次深入,形成完美的层进式的课堂教学结构。

第二,巧妙安排教学思路,五个阅读步骤是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形式,其内在的思路则为:引导学生感知 → 扫除“外围” → 重点“攻坚” → 测试学习效果 → 巩固教学成果。

第三,精心穿插激趣的手段,五个阅读步骤中,第一、二步为铺垫性步骤,第三、四、五步为主体性步骤。教师着眼于主体性步骤,穿插了实物演练法、表演法、图示法、竞赛法、形象记忆法等多种手段。学生沉浸在生动活泼、欢快愉悦的学习气氛之中,精神奋发,兴趣盎然,身心俱益;教学气氛由平静渐趋热烈,直至沸沸扬扬;教学节奏由舒缓而逐步加速,直至密锣紧鼓。“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此诗句可以形象地表现教学达到高潮时课堂上合谐的师生关系。

49.诵读+诵读式评析 ——《听潮》教例评析 [教例简述]

(预习:①出示导读图示,要求理清课文结构,②布置诵读,特别强调海睡、海醒、海怒“三部曲”。)教学环节一,导入。(5分钟)教师:我们采用一种优雅的方式诵读课文:边诵读边评析。这评析不是一般的讲析,也要用诵读的方法进行。每个重点片断朗诵、评析三至五次。下面先读析第一个精彩片断,同学们读、老师析。

教学环节二,读析精彩片断一。(10分钟)学生读:海在我们脚下沉吟着„„停止了一切的思念情绪。(全班诵读)教师朗读式评析:波浪吻着岩石睡了,海睡了,岛睡了,星星睡了,听潮的人也像要睡了。大海,悄悄展开了它幽静的和平的愉悦的神秘。

学生读:海在„„(女生诵读)教师析:这是海之歌的第一乐章,是轻柔甜美的摇篮曲,梦幻曲。作者连用几个比喻句,从听觉、视觉、嗅觉等不同角度,微妙地表现了潮音的低微,海潮的温柔,涛声的甜美。海的寂静,就像披着轻纱的朦胧的梦。

学生读:海在„„(男生诵读)教师析:“沉吟”一段,是两个描写句。第一个句子总提,第二个句子解说,三个分号表示节奏的舒缓轻柔,“低低的,轻轻的”放在句子之前,要读得格外细腻轻缓。

学生读:海在„„(领读、和读)教师析:“沉吟着”有态,“温柔”有情,“芳醇”有味,“低低”、“轻轻”有声,“拂过琴弦”有形有声,“落花飘零在水上”有形有声有色,这一切无不充满诗情画意,令人遐思,令人陶醉。

学生读:海在„„(几个男女生合读)教师析:从涛声的角度看,“沉吟着”表现了大海的宁静和波浪的节奏,“朦胧的月光”喻涛声的温柔,“玫瑰的晨雾”喻涛声的细腻,“情人的蜜语”是那样轻细甜美,“微风拂过琴弦”既似有声又似无声。海浪声渐闻渐渺,直至杳然无迹。此时的海潮,宁静,柔和,安谧。

教学环节三,学生准备读析的诵读稿。(10分钟)第一组准备“海醒”的读析,第二组准备“ 海怒”的读析,第三组准备“夫妻对话”的读析。教学环节四,读析精彩片段之二、三、四。(20分钟)学生读,学生析;教师读,学生析;女生读,男生析„„

[评 析]

这是极为创新的教例。课文是美文,教师就设计了美读、美析、美听的优雅的教学方式。

美读:选定特别精彩的片断,确定诵读的方式,师生配合,边读边析,读读析析,析也是读。同学们在这样的气氛与环境之中,读得专注投入,能够读出情感、韵致。

美析:对课文的讲析,采用诵读的方式,反复多遍,语言竟是那样精美。不仅是教师评析,学生也积极地参与,模仿着老师的语言与评析角度,锤炼自己所要表达的内容,这形式也实在充满了美。

美听:课文读得美,析得美,特别是课文的讲析的也用诵读的方式,整堂课的语言文字情感都那么美好,学生还能不美美地赏析、美美地听!人们常说的课文的美育、语感的培养,欣赏能力的训练,在这样的课中都可以得到体现。这样的课,美,自然,教学效率高。50.提问之美

——《惠崇〈春江晚景〉》教例评析 [教例简述]

这是钱梦龙老师的一个教例(详见《语文教学之友》1984年第7期)。钱老师在28分钟内教学了《惠崇〈春江晚景〉》和《江南春》两首七绝。两首诗的教学思路大致相同,这里仅评析第一首诗的教学。

教师提了这样几个主要问题:

1.这首诗是写早春,盛春,还是晚春?(①学生读诗、思考、议论。②学生讨论、发言:此诗写的是早春。理由有:春江水暖、桃花初绽、蒌蒿满地、芦芽冒尖。)2.这首诗中有一句特别有名,你们猜是哪一句?(①学生读诗。②学生发言:这句诗是“春江水暖鸭先知”。理由:用了拟人化手法,形象,人们从鸭子的嬉戏游闹中想到了水温的回升。教师小结:看到鸭子欢快地游动,就推想鸭子已经知道了水温的回升。这里表现了诗人的观察力、想象力,“先”是这句诗的诗眼。)3.诗中写到一种鱼,它怎么样?(学生议论,教师点拨:“正是河豚欲上时”点明了早春物候的特点。这里有一个词你们要注意,是早春的说明——学生答“欲”——一个“欲”字,说明河豚将要上。)4.画是静止的,作者却写得一片活态,栩栩如生。现在让我们来体会诗人准确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齐读、背诵、默写这首诗。

(学生活动)

[评 析]

此教例的提问之美在哪里? 美之一,在课堂教学结构。

在课文教学的起始阶段,教师“一石激起千层浪”,用“这首诗写的早春、盛春、还是晚春”这个精美的提问牵动了学生对全篇课文的深刻理解,从而提高了读诗的质量,加深了学生思维的层次。

在课文教学的进行阶段,教师用两三个问题形成课堂教学的主流。对“春江水暖鸭先知”的赏析和对“正是河欲上时”的品味这两个教学步骤,极好地优化了课文教学信息,拉出了明晰生动的教学线条。

在课文教学的收束阶段,教师设计了“读、背、默”这个非提问式的教学问题,酿造出课文教学的高潮,巧妙地将学生的理解、品评、赏析引向实践,引向体验。

美之二,在课文教学程序。

第一个问题单刀直入,辐射全诗。教者的意图在于利用此问引导学生〖ZZ4〗全面感受。第二、三两个问题先后有序,有的放矢。教者的意图在于引导学生〖ZZ4〗选点深化。

第四个问题要求明确,目标显豁。教者的意图在于让学生的课堂所得得到〖ZZ4〗巩固强化。教学程序便由此而显得清朗醒目。教师提问设计的立体思维便由此可见。

第二篇:余映潮教例评析100例

>

余映潮教例评析100例

1.充分利用课文,进行语言教学 ——《羚羊木雕》教例评析 [教例简述]

教学步骤一:根据课文练习二,安排分角色朗读课文,体味课文所表达的

思想感情。

教学步骤二:学生简说课文中的矛盾,理解文章内容。

教学步骤三:利用课文特点,教给一点似乎看不起眼而又实实在在的知识

——怎样把对话描写中的“说”这个“内容”写好。师生进行了如下内容的品读。

1.“说”这个词是常常用的。如:

奶奶突然说:“算了吧,这样多不好。”

2.对话中有时不用“说”这个词。如:

“您已经给我了。”

“是的,这是爸爸给你的,可并没有允许你拿去送人啊!”3.对话有时用其

它的“说”。如:

“那只羚羊哪儿去啦?”妈妈突然问我。

“不!”我哭着喊了起来。

4.在“说”字之前加上“态度”。如:

“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妈妈坚定的说,“那么贵重的东西怎么能随便

送人呢?要不我和你一起去!”

5.用“神情”表示“说”或在“说”字之前加上“神情”。如:

“要说实话„„是不是拿出去卖啦?”妈妈变得十分严厉。

“爸爸不是说给我了么?”我小声地说。

6.带动作地“说”或以动作表示“说”。如:

妈妈站起来,一边递过糖盒一边说:“您不知道那是多么名贵的木雕!”

“送给谁了?告诉我。”妈妈把手搭在我的肩膀上。

教学步骤四:进行怎样写把“说”写好的片段练习——根据下面的对话,要求学生在横线上填入适当的内容:

“那只羚羊哪儿去啦?”。

“爸爸不是说给我了么?”。

“我知道给你了,可是现在它在哪儿?”。

“我把它收起来了。”

“放在哪儿了?拿来我看看。”。

“要说实话„„是不是拿出去卖啦?”。

“没有卖„„我送人了。”。

“送给谁了?告诉我。”。

“送给万芳了,她是我最好的朋友。”

“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那么贵重的东西怎么能随便送

人呢?要不我和你一起去!”

“不!”。

[评

析]

这样的一节课,给学生的印象何其深刻。

这样的一节课,让学生的兴趣何其盎然。

教师细心地从课文中发现了一个极有训练价值的内容——“千姿百态表示

‘说’”,教师又周密地设计了这样的教学——让学生知道如何用“千姿百态”来表示

“说”。

这就是:充分利用课文,进行语言教学。

对学生进行语言教育,从教师的角度来讲,有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就是

要把教材用好、用够。这就要求我们养成细读课文的习惯,把落实语言教学的眼光深入

到课文的深处。

对学生进行语言教育,对教师来说,还须巧妙设计教学,就是要求你把最

能落实基础知识、最能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教学内容科学而艺术地组织起来,实施教学。

这就叫“吃透教材”,有了这一个“吃透”,教学就成功了一半。

中学语文教材,是精选的语言现象之一。聪明的教师就知道对它的充分利

用,就知道让它发挥举一反三之功效,就知道让它一以代十。谁能说,学生学习了这一

课,他不会想到“千姿百态表示‘笑’”、“千姿百态表示‘想’”、“千姿百态表示

„„呢?

2.异彩纷呈教《背影》

——《背影》教例评析

[教例简述]

例一(见《语文教学与研究》1982年第1期P20 王松泉文)。

一、课内交流段落提纲:

回家奔丧——丧事毕,赴南京,父子同行

南京送别——事虽忙,不放心,亲自送行 看行李,拣座位,再三叮咛

穿铁道,见背影,几度落泪

北京思父——持父信,见背影,泪光晶莹

二、讨论:

1.本文人物描写的手段有哪些?2.本文怎样描写父亲?3.这些描写各安排在 什么场景?4.为什么要这样穿插安排?

三、反复朗读,体味作者真挚、深切的感情。

例二(见《教学月刊》1987年第8期P14 张兆龙文)。

一、将第六段作为讲析的切口。板书:

背影

买橘子:外貌——落泊潦倒动作——一片深情

分离时:走几步、回头、说;混入、再找不着

两次落泪

二、父亲送行的地方、动作、言谈?板书:

车站

终于自己送——爱子心切看 讲 拣 嘱——无微不至

我自责、负疚

三、当时的家境?原因?板书:

奔丧

祖母死,父亲差使交御——祸不单行

还亏空,办丧事、赋闲——家境惨淡

四、读首段,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

读末段,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课文所饱含的真挚的父子之情。

例三(见《语文教学通讯》1992年第3期P13 徐绍仲文)。

朱自清的《背影》是一篇语言十分朴素自然的散文。他对动词的重复使用(如两次使用“踌躇”)、同义动词(如“嘱咐”、“嘱”、“嘱托”)、动词同其它动词或

助词的联合使用(如“看了看”、“须穿过”、“须跳下去”、“爬上去”)、动词的照

应使用(后边的“走过去”同前边的“穿过”、后边的“探身下去”同前边的“跳下去”、后边的“爬上”同前边的“爬上去”)等则是非常具体的说明。通过对这些动词的分析,就可体会到父亲真诚朴素的情感。抓住了这些特点来教学,就会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

精度,就必然能节省许多时间。

[评

析]

《背影》的教例丰富多彩,可谓智者见智。

以上三例,是《背影》教学设计中的一隅:

从教学思路来看,例一为“顺向思路”,教者主要地是从篇首讲至篇末;

例二为“逆向思路,教者从重点段落讲起,一步步地回溯;例三为“选点突破”思路,抓住文中“动词”的使用规律和表达作用进行咀嚼。

从教学的着眼点看,例一重在篇的理解,例二重在段的讲析,例三则重在 线条的集聚。教学的“切口”越来越细小,讲析和品评越来越细腻。

从讲授的主要内容看,例一呈“并列式”,人物分析、场境分析、情景分

析、情感分析可形成几个板块;例二呈“回扣式”,教师先突出中心段,以后每讲析一

个层次都回扣一次中心段;例三呈“聚焦式”,所有的内容都从不同角度指向“动词”

这个中心。

从板书设计看,例一可形成篇式整体性板书,例二可形成局部式分层板书,例三则可形成笔记式条文板书。

若细心咀嚼,以上三个教例还可以启迪我们:1.如何就这些设计再加以改

进;2.如何就这些设计加以组合;3.我们还能设计出哪一种别致的思路?

细细的体味再加上一些挑剔,就可以创造新的模式。

3.板块碰撞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例评析

[教例简述]

这是周章轼老师的一个教例(见人民教育出版社《教与学》1994年9期)。

步骤一,拉出“百草园”这一板块的线条:

景物:

长吟的鸣蝉

肥胖而伏的黄蜂

碧绿的菜畦

紫红的桑椹

冲向云霄的叫天子

(动态多彩生机勃勃)

活动:

听油蛉低唱

翻断砖头

按斑蝥

拔何首乌

摘覆盆子

听故事

拍雪人

(愉悦身心乐趣无穷)

心态:乐在其中,十分依恋

步骤二:拉出“三味书屋”这一板块的线条:

景物:

黑油的竹门

挂匾的书房

有鹿和古树的画

狭窄的小园

(静态单调沉郁窒息)

活动:

拜孔子

拜先生

死读书

偷偷地描画

悄悄地溜玩

(枯燥无味束缚不了)

心态:兴趣转移、单调无聊

步骤三:将“百草园”与“三味书屋”进行对比——板块碰撞:

两幅画面不同两类活动不同两种情致不同两种心态不同

两相比照的结构传旨揭要的构思

文旨:表现了热爱生机勃勃的大自然、追求自由快乐的天真童稚,客观上

反映出私塾教育的陈腐内容和落后方式。

[评

析]

这个教例,淡淡地表现出过程,鲜明地表现出结果。

这个教例,基本上不表现方法,突出地表现了思路。

教者的“三部曲”很具魅力:牢牢把握课文结构特点,先品读一个板块,再品读一个板块,然后对比施教——进行板块碰撞,在对比之中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旨,理解课文的构思技巧。

教者的“三部曲”令人回味:两个板块的“分部”教学是对教材的理解性

品读,两个板块的“碰撞”教学则是对教材的升华式品读。这种整体式的板块碰撞深化

了阅读理解的层次,使教学内容具有生动的立体感,自然也就提高了教读的品位与质量。

由这个响亮的“板块碰撞”,笔者联想到比较式阅读教学——

比较式阅读教学,一个恢宏庞大的教学方法子系统,多少有识之士阐发了

真知灼见,多少能工巧匠设计了精彩教案。人们说它是研究教材的能见度极高的“视角

”,人们说它是事半功倍的好方法,人们说它是发展学生思维的必由之路„„

但有非常重要的一点人们还没有说破:

比较阅读教学,阅读教学中一种基本的优秀的教学设计思路!

请认真地运用这种教学设计思路吧,它将让多姿多彩的教学方案玉立在你 的教学蓝图上。

4.一线以串珠

——《最后一课》教例评析

[教例简述]

这是《最后一课》的第一个教时。学生已经预读过课文,了解过课文故事

中的背景。

第一个教学环节:阅读,思考。(15分钟)

思考题:韩麦尔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要求:阅读全文。综合全文内容,根据思考题表达见解。自读课文15分钟,并拟出发言要点。

(学生活动)

第二个教学环节:讨论,朗读。(30分钟)

1.学生发言,认为韩麦尔先生:

①是一个可怜的人

②是一个原先不大负责的人

③是一个严厉的人

是一个普通的人

⑤是一个温和而严肃的人

⑥是一个有勇气的人

⑦是一个忠心耿耿的人

⑧是一个爱国的人

⑨是一个留下了高大形象的

人„„

2.教师调控,组织讨论三种“见解”。

①韩麦尔是一个普通的人

②韩麦尔是一个“可怜”的人

③韩麦尔是一

个爱国者

①韩麦尔先生是一个普通的人:

镇上的一位教师。平平常常工作了40年。课堂教学的管理水平不大高。有

时还“玩忽职守”„„

②韩麦尔先生是一个“可怜”的人:

最后一次上课。明天就要永远离开这个地方。一动也不动地瞪着眼看周围 的东西。脸色惨白,话说不下去。教了一节课又一节课„„

③韩麦尔先生是一个爱国者:

换上礼服,纪念这最后一课。自责及对阿尔萨斯人直率的批评。赞美法语

。说明语言好比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恨不得把全部知识都教给我们。内心的极大悲痛

。使出全身的力量写“法兰西万岁!”(课文七处点到韩麦尔先生的爱国。)

在讨论中重点放在第③种“见解”。结合讨论,诵读韩麦尔先生的大段独

白,诵读课文最后一部分,想象、描述这一精彩的特写镜头,体会其中的情感,掀起课

堂教学的高潮。

3.讨论,点拨。

作者为什么不把韩麦尔写成一个“高大”的“英雄”,而让他以一个普通

人的身份出现?

教师点拨:

正因为普通,韩麦尔先生才能够代表千千万万的法国人,他那热烈而深沉 的爱国情感,才能被理解成所有法国大众所具有的,才能使这篇小说所表现的成为整个

法国民族的共同心声„„

[评

析]

作为中小学教材,《最后一课》在我国已有超过大半个世纪的历史。

它的教学内涵,实在是太丰富了。

于是像许多名篇一样,在设计教案时往往让人翻来覆去,颇费踌躇。

但此教例很有个性特色。

切入的角度好。教师扣住作品“一点两线”(“最后一课”的激情点和两个

人物的思想发展线)这一艺术构思,开课便切入到一个主要人物身上,一线以串珠,相当

成功地拎起了一连串的教学内容。

讲析的角度好。教师变逐段讲析为选点突破,将选点突破设计成多角度透

视,通过“韩麦尔”这个点,不仅立体地多侧面地透视到人物的方方面面,还透视到课

文的人物塑造艺术、结构艺术、主题表达艺术。这又是一个角度的“一线以串珠”。

控制的角度好。教师设计的线条明晰,引导学生从三个侧面理解人物形象

。对初一的孩子们来说,这叫适度。从教师把握的讨论内容看,具有相当的精度,从教

学内容来看,有着较大的浓度。整个教例显得丰满,流畅,对“韩麦尔”的讨论联结着

每一个教学步骤,这也是“一线以串珠”。

从此教例看来,名篇教学的最佳意境似乎应该是:在明快单纯的教学视点

中激荡出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

5.分类式课堂笔记

——《〈论语〉六则》教例评析

[教例简述]

教师第一次定向:

同学们,我们先用半个小时的时间,诵读课文,分“则”理解课文,熟读 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步骤:

1.诵读。

2.逐“则”落实,教师顺势将六则语录按内容分类,将“而”的例句按用

法分类。

3.自由背诵。

4.分“则”背诵。

5.背诵比赛。

6.全班齐背。

教师第二次定向:

请同学们拿出活页式分类笔记,用10多分钟的时间,整理课堂笔记。

同学们进行操作,撷取课文内容,分类做好笔记。大体有:

1.在“作家作品”类记下:

《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2.在“成语”类记下: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温故知新

不耻下问

三人行必有我师

3.在“文言虚词”类记下:

顺接

故而知新 敏而好学 学而时习之 择其善者而从之

转接

人不知而不愠 学而不厌思而不学则殆

4.在“名言警句”类记下:

①不耻下问

三人行必有我师

学而不厌

敏而好学

(用于学习态度)

②学而时习之

温故而知新

默而识之

(用于学习方法)

③人不知而不愠

三人行必有我师

(用于思想修养)

下课之前,同座同学互相交换、检查课堂学习笔记。

[评

析]

这个教例的“眼”,在指导学生做“分类式课堂笔记”。

如何指导学生做笔记,是学法研究的一个小小的分支,在这个方面的研究

几乎是空白。亟需我们用创造性的作法去填补。

“分类式课堂笔记”在这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其优点在于:

1.变单课式笔记为知识块式笔记,眉目清晰,知识量充沛。

2.变学生在单课笔记中的“记录员”身份为分类整理的“操作员”身份,学生的思维方式有了质的变化。

3.变单一利用课文材料为多角度利用课文材料,课文材料因此而增值。

4.培养了学生积累资料、研究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和检索能力。

5.有利于单元小结、综合复习乃至毕业、升学考试的总复习。只要坚持分

类积累,复习课中这些资料会令人爱不释手。

……

说的好处愈多,作教师的我们就会愈感到不安,我们反思:

在传统的作法中,学生花大量时间记录的知识零散的课堂笔记,包括教师

苦心设计的大量板书,在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提高教学效率上,其利用价值到底如何?

学习笔记,这教学中永远占有相当地位的有利于学生一生的知识天地,为

什么还得不到开发性的研究?

6.教学设计要弦外有音

——《小橘灯》教例评析

[教例简述]

策划用两个课时教完。第一课时,充分熟悉课文,理解课文思路。第二课

时,分析讨论小姑娘形象,了解照应笔法。

现在是第一课时。

教师:《小橘灯》贵在一个“小”字。“小”字在文中一共出现了20余个

。请同学们朗读课文,并圈出文中的“小”字。

师生双边活动,综合出:①写小姑娘,用了两“小”:小姑娘,小手,表

现小姑娘年龄小,个子小。这与说的是大人的话、做的是大人的事形成鲜明的对照。

②写家庭环境,用了六“小”:小屋,小炭炉,小砂锅,小凳子,小矮桌,小刀。这些足以说明家境和生活的艰苦。

③写制作小橘灯,用了三“小”:小橘碗,小筐,小竹棍。这些表现了一

颗童心,一腔热忱,一种温暖。

教师:《小橘灯》贵在一个“小字”,平中见奇,“小”中见大,开掘出

具有深刻意义的主题。可谓文小情深。现在我写出下面的关于课文三个“场面”的提纲,然后请同学们钻研课文,咀嚼品析,根据这种模式继续写下去:

“我”

初见

探望

告别

学生读书、归纳、写提纲、交流,教师评点、点拨,教学过程中一步步出

现:

小姑娘

打电话

照护妈妈

制送小橘灯

描写层次

形貌

家境

精神

描写角度

速写

概写

特写

主要表达方式

叙述

描写

抒情

作者感受

怜爱

敬佩

赞赏激动

穿插内容

背景

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

记叙要素

起因

发展

高潮

暗线

王春林

王春林

王春林

情节

买橘

赠橘

制灯赠灯

……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相机诱导,并因势利导,重点解决上面内容中的三点:

①情节结构,②描写表达的侧重点,③家庭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作用。

[评

析]

此教例的弦外之音动人心弦。

我们且不说第一块教学内容是为了从“小”字身上引出第二板块教学内容,且不说第一板块的教学内容从一个小巧的角度将学生导入课文,且不说第二板块的内

容闪耀着学生积极思维的光彩,也且不说教师怎么确立了这么美妙的教学视点。我们单

看这教学设计的弦外之音,就有无限趣味。

1.《小橘灯》贵“小”,——全文的20余个“小”字。

教师一语既出,满堂惊奇。这就是所谓“惊疑效应”。

教师一语既出,皆觉新鲜。于是就产生“悬念效应”。

两种效应共振,学生在高度的“注意”中研读课文。

2.“小”中见大,——文中三个场面的内涵。

由于教师提供了分析课文脉络的基本思路,学生产生强烈的试探欲望,这

是“共生效应”。

由于同学们一个一个问题的发现,便带动“发现”得更多的欲望,这是“

完形效应”。

由于教师设计新颖,调动活跃,学生在饶有兴味之中对教师深深叹服,这

是“魅力效应”。

三种效应相互渗透,共同支撑起课学教学的框架,形成一种“整体效应”。

弦外之音轻轻奏鸣:

为教之初,就要考虑对学生学习心理的调控;要用教学设计的手段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情绪;要让课堂教学产生持久的“正效应”。

7.不落俗套

——《枣核》教例评析

[教例简述]

1.读全文,迅速领会全文主题:依恋故土。

2.以“依恋故土”为中心进行“一词经纬”式教学:

第一步理解,对故乡的依恋,表现在枣核上。

阅读课文,品味“航空信”、“再三托付”、“在车站等”、“殷切地问 我”、“托在掌心”、“像比珍珠玛瑙还要贵重”、“揣”以及“想„„、想„„、想

„„、想„„”的游子心境。顺带对课文的悬念、释念的表达技巧进行理解。

这就是:几颗生枣核,悠悠思乡情。

过渡:珍爱枣核,就是依恋故土;后花园的家乡味,也是依恋故土。

第二步理解,对故土的依恋,表现在花园中。

花园的特点是充满家乡味道——垂柳、睡莲池。

最凝集思乡情的是花园中的制作——“北海”。品味“亲手”、“细心人

”、“小凉亭”、“红庙”、“白塔”的表达作用。

最生动地表现思乡情的是追忆北海。品味“时常在月夜”、“眼前就仿佛

闪出一片荷塘佳色”。

这就是:设景造物,追忆联想,情系故乡。

过渡:课文写友人的依恋故乡之情是写友人富裕的生活联在一起的,为什

么要这样写?

第三步,带出对环境的描写,对友人家庭的描写:

家庭事业都如意,各种新式设备都有了,可浓浓的思乡情却是“年纪越大,思乡越切”。这就有力地烘托了友人的思乡之情,有力地烘托了课文的主题。

第四步,顺势品读课文的点题段: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

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

收束点示:民族感情——实质上就是爱国感情。

[评

析]

为什么说这个教学设计不落俗套?原来,此课一般的教学方案是以枣核为线

索,牵联起全课的教学内容,如按要枣核、受枣核、话枣核的层次进行,或按索枣核、候枣核、问枣核、托枣核、揣枣核、谈枣核的更细的层次进行,这种教学设计的一个毛

病就是把文章后面的一部分——做“北海”、忆“北海”也纳入到“话枣核”中去,这

就有悖于文章的逻辑层次。课文的预习提示中提示了一句:他“用哪些方式表达对故乡 的思恋”可能就是要我们注意这一点。因此此课的教学设计就别辟蹊径,以“依恋故土

”提挈起全文的教学,可谓“挈领而顿,百毛皆顺”。

于是我们就想到了课文教学中不少俗套的教学设计,有的相沿已成习惯,在大面积上有不少人在运用。如:

《春》:盼春——绘春——颂春

《听潮》:海睡图——海醒图——海怒图

《我的叔叔于勒》:盼于勒——见于勒——避于勒

《我的老师》:第一件事——第二件事——第三件事——第四件事„„

俗套的教法禁锢着我们的创新意识,束缚着我们的创造性,让我们对教材 的研读及教学设计的思维停滞在浅白的层次上,久而久之形成一种教学设计上的懒惰。

因此,在教学设计上,我们要不断激发自己的创造意识,追求教学设计中 的新意,力求形成自己的特点和风格。

准确、实用而又不落俗套的教学设计,才有鲜活的生命。

8.课中活动充分

——《过故人庄》教例评析

[教例简述]

这是马军老师的一个教例(见《中学语文教学》1999年第5期P7)。

教学思路:读与品。

品读诗的意境时,老师这样提问:

1.同学们,透过诗,你们看见了什么?

(有的说:我看见了青青的山,绿绿的地,清清的溪水和金灿灿的菊花。有 的说:我看见了谷垛堆堆的稻场,郁郁葱葱的菜地。有的说:我看见了村民们。有的说

:我看见了捉迷藏的孩子„„)

2.同学们,透过诗,你们听见了什么?

(同学们的兴致更高了:我听见鸡在叫:“喔!”“喔!”鸭子“嘎!嘎!”„

„我听见诗人与朋友在举杯祝福„„)

3.同学们,透过诗,你们闻到了什么?

(同学们纷纷发言:我闻到了稻香!我闻到了菊花香!我闻到了泥土香,我闻

到了大自然的清香„„)

4.同学们,透过诗,你们感受到什么样的情?

(朋友的热情„„诗人与朋友之间纯朴的友情„„诗人喜爱大自然的心情„

„)

[评

析]

这是一个微型教例。

“好诗都是富于启示性的,言近而意远,能够通过一两个鲜明的形象唤起

读者的想象,启发读者在自己的头脑中构成无数新鲜的画面。”教者深知这一点,在他 的巧妙点拨下,同学们尽情想象,仿佛在与诗人同行,仿佛携着诗人的手走进生活,感

受到乡野生活的气息。

对这个简洁明了、明白如话的教例,从“教学艺术”的角度上也许没有很

多的评价语可说,但它从设计思想上给我们以启迪:

教师变换了“讲析”的角度,设置了非常充分的“课中活动”,学生的活

动充分而又热烈。

值得注意的就是这“课中活动”。

在阅读教学中,好多好多的教师没有注意对“课中活动”进行深刻的设计。

所谓阅读教学的“课中活动”,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与安排下,学生在课堂

上充分地占有时间、进行有形式也有内容的学习语言、发展智能、培养情操的操作演练

;就是课堂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目标,充分地想办法让学生“活”起来、“动”

起来。

“课中活动”这个概念很好理解,然而多少年以来,它却几乎成了课堂教

学结构是否改革的一根标尺:凡是死讲硬灌的,凡是满堂讲的,凡是教师独占讲台的,基本上都没有像样的课中活动,有的只是老师的讲。所以,虽然“课中活动”只有四个

字,但是要把它做好、做得有艺术性、做得有科学性,却也是十分的不简单。

所以,为了更好地更快地让学生掌握好语文这个工具,为了让学生更好地

迎接未来生活对他们的挑战,我们要正确认识“课中活动”,让这个美丽的万花筒“靓

”起来。

9.诵读

品析

积累

——《卖炭翁》教例评析

[教例简述]

这是一节教读课。

第一个环节:自读。(8分钟)

读课文,读注释,再读课文,自讲课文。

第二个环节:诵读。(12分钟)

读第一遍,要求读准字音。

读第二遍,要求读得顺畅。

读第三遍,要求节奏鲜明。

读第四遍,要求读出情感。

读第五遍,要求读出“情景”。

读第六遍,要求集体背诵。

第三个环节:品析。(15分钟)

1.教师:我们可抓住课文的哪一点来理解课文、分析课文。

同学们发言:①抓“苦”:烧炭苦,卖炭苦,炭被抢更苦。②抓“炭”:

烧炭,送炭,失炭。③抓对比描写:对卖炭翁的刻画,对宫市使者的刻画。

④抓卖炭翁的人物形象:外貌,心情,遭遇。⑤抓卖炭翁周围的的环境

: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卖炭(经营)环境,社会环境。⑥„„

教师:我们就抓住诗中的两组对应性的艺术描写诗句来理解课文吧。

①分析对卖炭翁的肖像描写。

②分析对卖炭翁的生活环境的描写。

③对比分析对宫市使者的描写。

形成如下板书:

对比卖炭翁:面、发、指、衣、心

辛劳、穷困、挣扎、痛苦

使

者:把、称、回、叱,系

专横跋扈,肆意掠夺

第四个环节:练习(10分钟左右)

1.写出含下列字词的四字词语。

①伐

②薪

③面

④鬓

⑤辙

⑥苍苍

2.写出文中相应的词语或诗句。

①状其劳动环境之脏

(尘灰)

②写其长期烧炭之劳

(烟火)③绘其饱经风霜之衰

(苍苍)④诉其生活无着之苦

(心忧炭贱愿天寒)3.说说卖炭翁被抢之后的心情。

(痛苦中酝藏着愤怒。)

[评

析]

我们可以从如下两个方面来评析这个教例的美点。

教路严谨,目的明确。

自读,意在训练学生自学自悟,疏通文意。

诵读,意在培养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技能。

品析,意在点拨学生品读课文的基本思路。

练习,意在教给学生检验所学知识的方法。

整个教例的主旋律是:让学生学会读书。

四个教学环节形成一个“诵读、品析、积累”的鲜明的课堂教学思路,很

有层次感,很有可操作性。

手法多样,教学有方。

一开始就变学生的默默聆受为主动感知。

诵读六遍既让学生有了阅读初感,为整体品析作好铺垫,又让课堂教学书

声琅琅,热气腾腾。

品析课文的第一个设问实在妙极。这一问实际上“反客为主”,把学生顺

利地带上了品读课文的初阶。抓住“对比”这一条线来分析赏读课文,可谓切中肯綮。

练习设计别出心裁,全是“活”题。第1题意在“迁移”,第二需要反向品

评揣摩,第3题则须进行联想和想象。

四个教学环节,给人以“入之愈深,而其见愈奇”之感。

以上只是就课评课。

评析之后掩卷沉思,忽然有思想火花闪现:

诵读,品析,积累:这是否应当成为阅读教学的“三要素”?

10.在课型设计上进行技术创新

——《卖炭翁》教例评析

[教例简述]

主导教法:说读法。

课型结构:板块式。

1.导入(2分钟):

介绍作者,简介时代背景,检查预习情况。

2.第一个教学板块:朗读。(9分钟)

①读第一遍,要求读准字音。老师纠正读音中的误处。

②老师纠正之后,学生读第二遍。

③认读、掌握课文中的一些字词。

3.第二个教学板块:说——说译文。(8分钟)

教师以句子为单位读课文,每读一句,学生集体杂然地翻译文句,然后教

师检查几个句子。如:“夜来城外一尺雪”、“宫使驱将惜不得”之类。

学生再读课文。

4.第三个教学板块:说——析文句。(10分钟)

教师以句子为单位,以对句子的表达作用进行理解为重点,要求学生发言。

教师示范: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这句话写人物,写了人物烧炭的地点和劳作的艰苦过程,点明炭的来之不

易。

学生发言,教师相机点拨。

学生杂然地再读课文。

5.第四个教学板块:说——品字词。(8分钟)

请同学们用一个句子谈谈对课文的理解,请大家用“„„用得好„„写出

了”说一句话。如:

“尘灰”用得好,它写出了卖炭翁的劳动环境之脏。

“烟火”用得好,它写出了卖炭翁的其长期烧炭之劳。

同学们发言,教师再组织学生读课文。

6.第五个教学板块:说——作想象。(7分钟)

①第一层次,同学们想象并描述一个特写镜头。如眼角深深的皱纹,如汗

水,如黑指„„

②第二层次,同学们想象并描述一个动景。如大雪之下的卖炭翁在拼命拉

车赶车。

③第三层次,同学们想象并描述老人的一种心情。如早起去卖炭的心情,如卖炭翁被抢之后的心情。

[评

析]

这节课上得真美!

这是文言文教学中一个崭新的课型——说读课。

教者在课型设计上进行了大胆的技术创新,将“讲”的成分降低到最小的

程度,而让“读”与“说”去占据课堂,去占据学生。老师不用多讲,同学们说说读读、读读说说,已经深刻理解了课文。“说译文——析文句——品字词——作想象”拉出

了明快的教学线条。

我们说,这一节课是全体学生认真参与的朗读课,是对学生进行语言与思

维训练的实践课,是一节对学生进行初步文学赏析训练的析读课,也是一节有成效的文

言文背读课。

它使我们展开联想:

既然有“说读”课的出现,我们能不能进行更有力的技术创新,设计出听

读课、想读课、写读课、演读课、辨读课等更多更美的新型?

它让我们深入思考:

进行文言文课型的设计,要注意这样几个方面:第一,要彻底改变文言文

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既要降低难度,又要简化讲析;第二,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调

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促进高效教学;第三,要教给方法,提供示范,培养学生自

读、自品、自悟的能力,把学生的语言“积累”和自读能力的长进放在一个坚实的基础

之上。

11.抓住“难”字讲文章

——《老山界》教例评析

[教例简述]

1.学生阅读课文,并完成练习一:填表说明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

2.再阅读课文,请同学们谈谈老山界是一座什么样的山。

(同学们自由发言)

3.抓住同学们谈及的“老山界是红军长征中第一座难走的山”一句,从此

处切入,让同学们读课文,找出文中写了哪些“难”。

(同学们阅读、讨论:

(1)登山难:①高、陡、险——特别是雷公岩;②敌人追击、形势紧迫——

夜里必须翻过这座山;③部队负载笨重——走走停停。

(2)生活难:①粮食缺,肚子饿;②山中露宿,寒气逼人;③山高路陡,十

分疲劳。

总之是:前进难,歇脚难,吃饭难,睡觉难,攀山难,伤病员行动难,处

境难„„)

4.红军战士是怎样对待如此巨大而众多的困难的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用

诵读原文的方式,回答老师的问题。

(①以坚强的革命意志、互助团结的力量克服困难。诵读“快要到山顶”一

段。

②以革命英雄主义、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克服困难。诵读两次写火把的段落,诵读“半夜里忽然醒来”一段。

③以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靠民众的支持克服困难。诵读“又传下命令

来”、“到了山顶”等段。)

5.这篇文章中有许多生动感人的描写,正是因为它们,红军的战斗经历才

如此生动感人。大认为文中哪些地方的描写是精彩的?

(研读“半夜里,忽然醒来”一段:

①诵读。

②表情诵读。

③读析所感、所见、所闻,划分段落层次。

④品味段中动词的使用。

⑤品味段中的比喻句。

⑥体会作者在写景中流露出来的情感。

⑦背读此段。)

[评

析]

此教例思路清晰。

先拉“线”。利用课后练习

一、引导学生清理课文脉络,了解课文内容。

再铺“面”。以一个“难”字带起全文的内容:文中写了哪些“难”,红

军怎样克服“困难”。把课文内容认认真真地耕耘了一遍。

再攻”点”。选取课文精彩片段,反复研读、体味,扎扎实实地进行语言

训练。

在从“线”到“面”再到“点”的思路延伸中,教者紧紧抓住“难”字进

行引导,过渡圆润、自然、轻巧,重点难点突出,程序推进合理。

此教例还突出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训练。

首先是读得多。学生们在读中识“难”,在读中摆“难”,在读中议“难

”,最后还要背诵一个精段。其次是想得多。不论是根据课文填写表格,还是找出“难

”的描写内容,或是体会克服困难的几个方面,同学们都得开动脑筋紧张地进行思维。

读得多和想得多,决定了课堂教学结构的变化。学生的活动在课堂中显得

活泼、热烈,他们真正占有了语文讲析中的宝贵时间。

因而老师也是在真正地引导。

12.面对十二三岁的少年

——《纪念白求恩》教例评析

[教例简述]

这是《纪念白求恩》的第一课时。

教学准备工作:关于白求恩的几个小故事。请几个同学准备好,要求能生

动地讲述。

教学过程由两个主要环节组成。

一、进入课文。此环节约20分钟。

1.导语之后,录音机里传来庄重浑厚的声音:白求恩生平„„

2.教师顺势过渡,切入课文,要求学生阅读两遍课文,用波浪线划出每一

段中介绍白求恩的句子。

3.听故事:①白求恩在前线为伤员献血的故事,②白求恩连续69个小时为

115名伤员做手术的故事,③白求恩牺牲的经过。

要求思考:这几段文字可以分别与文中的哪段文字对号?故事中的“叙”与

文章中的“叙”有什么不同。

4.再阅读课文,看每段“叙”后还“议”了什么

二、讨论课文。此环节约20分钟。

问题一:同学们能否从文章内发现本课的一点儿写作特色,例如结构方面 的、用词方面的等等。

同学们讨论出来的内容有:①全文每一段都先叙后议,边叙边议;②全文 使用了很多四字词语,其中有很多成语;③第二段使用了对比的方法进行议论;④作者

议论了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这

些内容的排列有一个明显的顺序;⑤作者在议论中渗透着深情„„

问题二:你最喜欢课文中的哪些内容?

同学们喜欢有内容主要有:①文中对比议论的部分,②文中结尾段的议论

。喜欢有原因是语言生动,节奏感鲜明,包含的内容丰富。(教师播放上述片断的朗诵录

音。)

教师布置思考题:考虑各段的层次划分,重点句的确定,段意的归纳。

收束本节课的教学。

[评

析]

多年来,国内的语文杂志上基本没有发表关于《纪念白求恩》的教学研究

文章。

即使有少量的例证性的内容,也大多开篇就是论点、分论点、论据等内容。

事实上,本课教学中凡是以论点、论据的介绍为开端,并继之以此为教学

内容的,几乎没有不冷场的。

因为,这篇课文面对的只是十二三岁的少年。一篇文笔活泼的优秀文章,面对活泼幼稚的少年,采用的只是固定模式的教学程序,教学也就会因为没有恰切的契

合点而逊色。

此教例正是由于考虑了教学对象,因而在教学设计上便有一些特色。

第一、巧妙穿插。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了播放录音和讲故事两种穿插手

段,前者烘托了教学气氛并进行了教学铺垫,后者不仅很好地聚集了学生的注意力,而

且让他们对白求恩有了更形象更深刻的了解,为理解课文中的议论作了扎实的铺垫。教

师在此的技巧是——将学生与历史的距离拉近,使粗线条变得血肉丰满。

第二、巧作引导。教师在讨论课文的这个环节中,设计了两个非常好的提

问,第一个提问放手让学生去捕捉,去发现;第二个提问放手让学生去品评,去咀嚼。

教师和学生都享有主动权,而且,教师还获得了学生“喜欢”的内容的宝贵信息。教师

在此的技巧是——将学生与教材的距离拉近,让陌生的内容变得亲切美好。

本课是不是不再讲解有关议论的知识了呢?不是的。看教学过程中的那两个

思考题,正是为下节课的进行而设下的伏笔。而且,由于此节课的侧面铺垫,下节课的

分析将顺利进行。

13.思路明晰单纯

——《生命的意义》教例评析

[教例简述]

预习要求

1.熟读课文,认读词句,将课文划分为两个层次,概括其层意。

2.寻找与“生命的意义”有关的课外各类片断材料,每人一至三则。

教学设计

第一个课中活动:品读课文的第一层次。

1.学生读课文“描景”这一层次。

2.教师评价,教师范读。

3.学生再读,教师再评价,着重指出几个地方,学生再学读。

4.学生自由品读。

第二个课中活动:背读课文的第二层次中的名言。

1.教师范读。

2.指导读好课文中这段名言的重音:

最宝贵

只有

仅有的一次

整个

全部

最壮丽

3.指点背读的方法:要抓住段中的那个设问句。4.学生学读、学生背读。

第三个课中活动:学读课文中的句式。1.教师讲解一种句式:详略式。

①这种句式先总写一句,然后围绕这一句再展开写,以便更细腻、更深入

地进行描述,如:

(略)就在这里,故乡的同志们英勇地牺牲了。(详)

他们为了改变那些生于贫贱、生就作奴隶的人们的命运,为了使他们的生

活变得美好,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②进行句式运用练习——教师说“略”,学生接着说“详”:

·(师)就在这里,篮球赛紧张激烈地进行着。(生)„„„„

·(师)在战士们的脚下,洪水在咆哮着。(生)„„„„

·(师)这时候,我心里有好多话想说。(生)„„„„

2.有时间的话,教师讲解第二种句式:反复式。

这种句式于递进式的反复之中表现出对句意的强化,如:

保尔缓缓摘下军帽。哀思,深沉的哀思充满了他的心。

第四个课中活动:联读课外有关“生命的意义”的材料。

1.学生自由朗读。

2.教师朗读自己准备的课外材料。

课尾小结:

不论在哪个年代,不论在什么岗位,不论处境如何,我们这仅有的一次生

命,都要为人类的进步事业作出贡献。要记住这样一句名言:应该让别人的生活因为有

了你而更加美好。

[评

析]

这一课美在思路设计——明晰而又单纯。

全课主要由四个板块构成:品读——背读——学读——联读,内容实在,操作性强。

这种教学思路就叫做“板块推进”式教学思路。

这种板块式的教学结构在有机的联系之中表现出明晰的步骤,能够有效地

解决课堂教学过程中“无序”的问题,不管是对于无经验的年轻教师还是对于比较成熟 的教师,都有实实在在的运用价值。

这种板块式的教学结构要求教师精心地研读教材,把课文中的教学内容科

学合理地、严密有序地安排进各个教学板块,从而提高教师理解、处理教材的水平。

这种板块式的教学结构容易形成教学节奏,能够比较顺利地展现课堂教学

中教与学、疏与密、快与慢、动与静、轻与重的相互关系,使课堂教学波澜生动,抑扬

合理,动静分明,教学的清晰性和生动性得到了鲜明的表现。

这种板块式的教学结构中的每一个板块都着眼于解决教学内容的某一角度、某一侧面的问题,于是这种板块就是一种半独立的“小课”或者“微型课”,在这种

“微型”课之中,教师又可以充分地展示自己的调控技巧,使课堂教学呈现热气腾腾的

教学局面。

“板块推进”,一种优秀的教学设计思路。

14.《春》教学设计集评

——《春》教例评析

[教例简述]

设计一。(于漪)

1.理解课文层次:盼春——绘春——颂春。

2.读析“盼春”部分中作者的心情。

3.读析“春草图”四个句子的描写内容。

4.“春花图”五个描写句各用了什么艺术手法,产生了怎样的艺术效果。

5.作者借助哪些事物把春风的特点具体而形象地表现出来?

6.“春雨图”中的正面、侧面描写。

7.写春天里的人,抓住了哪几个方面的特点。

8.“颂春”部分歌颂了春天的哪几个特点。

设计二。(王曼筠)

1.学生自读课文。归纳课文提纲。

2.表情朗读。

3.讨论:作者用了哪些优美、贴切的词、句、比喻来描写不同的景物,你

最喜欢哪些。

4.讨论:你认为草、花、风、雨这四段哪段最难写?(风最难写)

5.重点分析“春风段:

①特有的性格,②特有的气味,③特有的音响,④大自然特有的和煦。

6.借鉴此法,集体口头创作小作文《春风》。

设计三(王松泉)

1.读析第一自然段:春回大地——(写时)

2.读析二至六段:春色明丽——(写景)

春草:特征、范围、情态

(教师详讲)

春雨:本身特征、雨景特征

(教师详讲)

春花:多、美、甜、闹、广

(学生分析练习)

春风:情态、气味、声音

(学生分析练习)

3.读析第七自然段:春早人勤——(写人)

4.读析第八至十段:春意催人——(写意)

设计四(王聚元)

1.诵读,理清结构。领会感情。

2.用“同义替换”法指导学生品味、咀嚼课文的语言。

①调换词语。如“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改为“小草一下子从土里钻

出来”。

②增删词语。如“舒活舒活筋骨”句改为“舒活筋骨,抖擞精神,各做各 的事去”。

③改变语序。如“野花遍地是”句改为“遍地的各种各样的有名字没名字 的野花,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

④改用平实说法。如“不错的”句改为“不错的,春风是十分柔和的”。

3.诵读。领会文中语言文字的精妙。

[评

析]

以上四例设计,大多出自名家笔下。

从对教材的处理角度看,设计一与设计二相近,都是抓“五幅图”的讲析

;设计三从写时、写景、写人、写意的角度讲析课文,设计四则专从语言分析方面着手。

从教法设计来看,设计一是语文讲析课中的“工笔描绘法”,析得精,讲

得细,品得深。设计二线条较粗,使用了“选点突破法”,重在讲析一个精段。设计三 的线条也比较细腻,使用了“讲析法”和“点拨法”。设计四则设置一条教学线索来带

动教学内容,主要用了“比较法”。

每一个教学设计都注意突出了朗诵、背诵。

从教师作用看,设计一突出精美的讲析,设计二突出课堂调控与组织,设

计三突出讲读示范,设计四则突出练习设计与引导。

从学生的活动看,设计一重在听、品、感受;设计二重在品、想、说;设

计三重在听、品、析;设计四重在比、品、练。

诵读穿插于其中。

美文《春》,引出了多少精美实用的教学设计!

15.只取一瓢饮

——《济南的冬天》教例评析

[教例简述]

课型:自读课;课时:一节课。

课堂教学设计为两个步骤。

一、熟读课文。15分钟。1.听课文配乐朗诵。2.学生自由诵读课文。

3.学生阅读自读提示,再读课文。

4.学生边读课文边概括段意。

二、选点突破。20分钟。

1.同学们讨论,选出文中的精段之一——“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一段作

为学习的重点。

2.教师布置学生诵读此段,并在黑板上写下:

①中心句,②层次划分,③描写顺序,④动词的使用,⑤色彩美,⑥化静

为动,⑦修辞手法,⑧诵读时的情感。

3.给学生5分钟的时间,任选以上内容中的一至二项,从此段中找出答案,准备参加课堂发言。

4.教师要求学生依次自告奋勇起来解答上述问题,教师的点拨、小结与同

学们的诵读穿插其间。学生解答并经教师修正的内容是:

①中心句是:“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

②全段分为三层:小雪呀|看吧„„粉色|就是„„。

③描写顺序为:山上,山坡,山腰。

④动词的使用:树尖用“顶”,山尖用“镶”,山坡用“穿”,山腰用“

露”,几个字各得其所。文中两个“露”字的含义不同。

⑤文中描写色彩的词有:青黑,白,蓝,银,暗黄,微黄,粉色。

⑥化静为动的主要技巧是运用了比喻、拟人的手法。

⑦从修辞手法看,主要是拟人。文中的三个“好像”,并不都表示比喻。

⑧诵读中不仅要读好文中的描写部分,而且要读好首尾两句,其中的“最

”“呀”“就”“吧”“太”是充分凝聚了作者的情感的。

课堂上还留有几分钟,学生赛背“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这一段,课在热

烈的气氛中结束。

[评

析]

此教例的教学设计,体现了自读课文的一种教法:熟读、了解一篇,品析、记诵一节。

教学设计的思想很明确:选取一个精段进行突破——只取一瓢饮!

教学过程的安排极为细腻。从大的环节来看,有铺垫过程(前15分钟),有

深入过程(后25分钟),有收束过程(赛背课文),循序渐进,线条明晰。从教学的主体部

分来看,教师十分细心地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有层次地分析理解课文,思路分析,形

象分析,语言分析,语感体验等内容有机地融汇在一起,以其特有的知识密度充实于一

个精段的小小的“空间”。

教学的双边活动的安排也很合理。教师在课堂上没有多少语言,重在严密

地组织教学进程,学生在课堂上没有多少时间懈怠,自读自悟的内容相当丰富。

45分钟的时间,能够这样处理好一篇课内自读课文,确实令人赞叹。

当然,这节课也有弱点。教师若能根据此精段的多角度的分析训练,点示

学生要注意和模仿这样的阅读方法,去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那就更能够显现教师教学

设计的高度了。

严格说来,每一篇课文的阅读教学,都应该有阅读能力训练方面的点示。

16.开发学习潜能

——《松鼠》教例评析

[教例简述]

这是南昌市三中张富老师的一节开发学习潜能的教改试验课(详见《中学语

文教学》1992年第7期)。

课型:学课。时间:45分钟。

一、教师宣布学习重点。

①细致观察抓住事物的特点,②用拟人的方法说明事物,③先总写,后分

写。

二、教师用问题把学生引进教材。

①本文题目有什么特点?

②本文抓住松鼠的什么特点去写?

③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去写的?

④本文先总后分,请指出哪是总,哪是分。

⑤先总写后分写,这种写法有什么优点?

⑥本文可以分为几段?请说出段意。

⑦如果要把这篇课文压缩为一句话,应是文中的哪一句?

请同学们把老师提出的这7个问题重复一遍。

(同学们放声复述。)

三、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在书上做自读笔记。

(一般不问老师,同时要求快速。)

四、小组交流讨论。

(四人小组先相互检查读书笔记的完成情况,接着讨论难回答的问题。)

五、学生回答问题,谈对教材的理解。

①学生合上书本,就老师提出的7个问题放声作答。

②5个学生起来单独作答。

③全班同学再将全部问题连起来答一遍要求做到不漏不颠倒。

六、教师精讲课文,学生修改自读笔记。教师就前述7个问题作简单讲析。

七、师生总结。

学生各自进行口头小结,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评

析]

张富老师把课型分为“学课”、“习课”。

此节课是一节粗线条、高要求的“学课”。

教学设计的最大特点是:训练学生能大量听记老师提出的一连串的问题,在自学讨论之后能一次作答。

教学设计的主导思想是:培养学生自学的习惯和大量吸收、大量输出、快

速吸收、快速输出的能力。

这种不同凡响的大胆创新需要以下“意识”的支撑:

①让学生系统地掌握学法的意识;

②培养学生能力开发学生智力的意识;

③开垦学生潜在才能的意识;

④教师限时讲授的意识;

⑤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追求课堂教学高效率的意识;

⑥大运动量、快速训练的意识。

这便是观念的转变、改换。

由此我们想到了当代科学提出的“开垦人”这样一个重大的课题;

由此我们想到了著名学者的研究结论:普通人只发展了他蕴藏能力的十分

之一;

由此我们想到了魏书生的“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

自结”的课堂教学六步法;

由此我们想到了钱梦龙的“认读——辨体——审题——问答——质疑——

评析”的自学指导六步法。

由此我们想到:

只有想办法,给动力,加压力,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地“运动”起来,让

学生在课堂地上真正地“投入”,才有可能在训练中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

17.穿插几次练习

——《大自然的语言》教例评析

[教例简述]

教学本课,要求带初一《中国地理》课本。

两节课的教学中,安排了四次“大型”练习”。

第一次练习安排在熟悉课文阶段。

练习题:通读全文,就“物候学”写出200字左右的解释性简介性的文字。

(学生进行课堂交流。教师简评并指出:物候学的知识散布在全篇课文之中

。学习中应该仔细搜寻并且要将它们有条理地加以整理。在此方面养成习惯,将十分有

利于做读书摘要和积累专题资料。你们看,如果我们按物候学的定义——研究的范围—

—研究的方法——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的顺序来介绍,不就让人一目了然了吗?

第二次练习安排在课文梳理阶段。

练习题:对这篇课文的层次划分,有四种不同的意见。选出你所赞成的一

种分法并说明理由。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10‖1112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10‖1112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10‖1112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10‖1112

(学生纷纷发表意见。教师肯定说,A、B两种分法都是可以的。但同学们发

现没有,不论在哪一种分法当中,第⑥至10段始终是一个整体,我们是否可以探

究一下这几段之间的关系呢?)

第三次练习安排在课文讲析阶段。

练习题:参照《中国地理》,根据第⑦⑧两段的内容,综合画一幅地理简

图,然后根据简图,就教材内容口头说明。

练习方式:三个同学演板,其它同学画在纸上。

(教师评讲时指出:圈、点、勾、画是读书时的“必要动作”。“不动笔墨

不读书”是指读书时要做笔记,写心得,但有时画画圈,列列表,也是很有助于阅读理

解的。

第四次练习安排在课文收束阶段。

练习题:复述课文的第一段。要求注意条理性,注意选词选句。不要“背

诵式”的“复述”。(学生认真表达,教师择其有代表性的内容略作评讲。)

[评

析]

教学之中穿插练习是常有的事。但课堂教学中的练习设计,也确实“可以

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此教例中的几次练习的设计和安排,大而化之来看,起码有紧扣学习重点、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劲头、活跃课堂教学节奏及气氛、锻炼学生的动手动口能力、让

学生占有大量学习时间等等优点。

但我们还可以把眼光投向练习设计的深处。

第一,几个练习都是立体的。如第一个练习,1.表层含义是让学生透彻地

了解“物候”和“物候学”;2.内层含义是用这种手段让学生扫描、进入、熟悉课文,以增强读文收效;3.间接地支持课文学习重点;4.训练了一种整理材料的技能。又如练

习二,巧妙地将选择答案作为一种手段,以求达到让学生反复归纳概括、进行综合性的

分析、思维的条理性受到训练的目的,同时又很好地让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认识,并顺

势将教学引入到需要研究的主要部分。

第二,练习的的编制形式和出现的时机安排得非常恰当。如练习三,安排

在讲析⑦⑧段之前,且要求绘制一个经纬交织的标出了城市位置的简图,而且还要求讲

解。有了这样扎实的铺垫,语段的语言分析、写作特点分析何愁不得以顺利进行?再如练

习二,选择语言最美的一段进行强化训练,在课的刹尾阶段还抓紧时间让学生多受一些

语言的熏陶。

看来,课堂教学练习的设计和使用,需要运筹帷幄,需要独具匠心。

18.引进一点参读材料

——《皇帝的新装》教例评析 [教例简述]

这是卢传福老师的一个教例(见《中学语文教学》1988年7期P14)。对《皇帝的新装》的讲析已近尾声。教师印发给学生一个古代故事:

狂人之细布

昔狂人,令绩师绩锦,极令细好。绩师加意,细若微尘,狂人犹恨其粗。

绩师大怒,乃指空示曰:“此是细缕。”狂人曰:“何以不见?”师曰:“

此缕极细,我工之良匠,犹且不见,况他人耶?”

狂人大喜,以付绩师。

(南朝《高僧传(初集)》)

(注释:绩师:纺织师

加意:特别用心地织

恨:不满意,嫌)

参照注释疏通句义后,要求学生与《皇帝的新装》进行比较。

师:我们先来看看这两篇文章在题材和主题上有什么相似之处。

生:《皇帝的新装》中“美丽的新装”根本不存在,《狂人之细布》中的

“细缕”也同样是不存在的。

生:《皇帝的新装》揭露了统治阶级的穷奢极欲、挥霍无度、卑劣愚蠢;

《狂人之细布》表现了封建社会剥削者爱慕虚荣、贪婪愚蠢的丑态,深刻揭露了封建社

会的病状。

师:接下来我们比较两篇文章的结构。

生:情节曲折,故事完整,结构紧凑。

生:两篇文章都是以物为线索展开故事、安排结构。

生:两篇文章的情节结构相似,《皇帝的新装》中的故事,以骗开始,以

骗结束;《狂人之细布》中的故事、也贯穿一个“骗”字。

师:南朝梁《高僧传》比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早一千多年。不同时代、不同国度,为什么会产生如此类似的故事?

生:两个类似的故事,都是从真实生活中产生出来的,都反映了当时的经

济的、政治的现实。

师:这恰恰说明了“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评

析]

这个教例的美点在于引进了一篇参读资料,从教学手法上讲,这叫“插入

式比较阅读”,比较的角度是“求同”,比较的重点是题材、主题和结构。

比较阅读实际上是一种“小单元教学”,对于本课教学来讲,它起码有三

个优点:

第一,开扩了学生的眼界,他们对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有如此相似的内容

觉得十分奇妙,觉得有无限的趣味,增强了学习课文的兴趣。

第二,增加了学生思维的深度。两篇文章放在一起,使学习的内容具有立

体感,学生思考的联系面扩大,思索的层次增加,有助于对课文的进一步的理解。

第三,使学生有较为持久的心理亢奋,在反复的比较之中不断延伸着自己 的注意力,保持着自己的注意力,课堂教学效益增加。

从教学改革的角度来讲,比较阅读教学也具有它独特的意义:

比如,比较阅读是中学生必须掌握的阅读技能之一;

比如,比较阅读所形成的对比度、新异点,是对学生“注意”的积极强化

比如,比较阅读教学的普遍实施,将大面积提高教师的阅读教学操作技能。

……

所以,语文的课文阅读教学之中,要多引进一些参读资料。

19.教读

——《天上的街市》教例评析

[教例简述]

本教例根据宁义辉老师《怎样朗读〈天上的街市〉》(《语文教学与研究》

1981年第6期)改编。

教法:教师讲如何读好每一句诗,并演示;学生跟读,模仿,体会,再反

复朗诵。

第一节:突出诗的“神”、“奇”的意境。

①用叙说故事的语气,轻慢地朗读“远远的街灯”五个字,重音放在“街

灯”上,“明了”则要读得轻快,表现出一种惊喜。

②读“好像”时要略停,表示诗人在展开奇妙的联想,再用较缓的语调读

下去,重音落在“明星”上,因为“明星”与“街灯”相映衬,又都是光明的象征。

③三、四句的读法 与一、二句基本相同。

第二节:突出天上“美丽的街市”。

①读第一句,语调要轻缓柔美,“我想”要稍稍拖长,重读“缥缈”和“

空中”,表示强调,仿佛沉浸在离奇美妙的幻想之中。

②第二句是诗人美好的愿望,对“定然”和“有”要读得铿锵有力,然后

提高语调,加强音量,热烈地吟诵“美丽——的(轻)——街市”。

③第三句既是进一步的想象,又是具体的描述,可降低音量,放慢速度,绘声绘色地读,好像真有一条美丽的街市出现在天上。

④第四句,是对天河的惊叹和赞美。读时语气要肯定,表示确信无疑,重

读“没有”,而用清亮、柔和的拖音读“珍奇”二字,以激起人们对美丽、奇妙的天街 的无限向往。

第三节:突出天河中的牛郎织女。

①“你看”后作较长的停顿,以表示诗人的遐想和提醒人们的注意。读“

那浅浅的天河”时重音放在“天河”上,“浅浅”二字则延长字音,放慢速度,以强调

“天河”之水清亮可鉴。

②用一种畅想、舒缓的语气读“定然是不甚宽广”一句,音量稍大,以增

强对幻想的确信。

③在轻轻读过“那隔着河的”之后,要把“牛郎织女”按两个音步的节奏

读得格外清楚、响亮。“定能够”一句是他们自由幸福生活的生动写照,读时可略带夸

张的语气,以逼真地表现他们骑着牛儿来往的欢乐情趣。

第四节,突出理想境界的自由幸福。

①“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是诗人对欢乐美好生活的进一步的

描绘,要缓慢、甜美、饶有兴味地读,表达出这一理想境界自由,安谧、和平的气氛。

②读最后两句诗时,声音要高昂清朗,节奏可稍快一些,特别是句尾的语

调要略向上扬,然后轻轻吸气,恰到好处地结束全诗的朗读,以表示含蓄隽永,余味无

穷。

[评

析]

此教例首先给我们一个启示:教学设计也要善于借鉴、化用。善于从别人 的分析文章中发现可以供教学设计的珍贵素材,也是一种创造性思维。

这个教例的明显特点是:

第一、以教带析。教师在教学生朗读的过程中,要分析诗的意境、情感、形象、结构,要讲解联想、想象,要说明词义、句义。这些内容与诵读方法的教学内容

紧密交织,相互缠绕,融为一体,渗透自然。

第二,以讲带读。教师讲一句,试读一句;讲一段,范读一段,;轻松优 美的语调读进了学生的心中,激发了他们朗读的兴趣和热情。学生们边朗读,教师边指

点,气氛越来越醇浓,以至读得神思飞越,沉浸在神话般的意境之中。

第三,可以想见,课堂教学一定是动静有致,张弛相宜,师生合作的组合

方式多种多样,思想教育,文学教育,美育教育乃至字词落实在教学之中有着和谐的共

振。

20.美读

——《天上的街市》教例评析

[教例简述]

这是余映潮老师的一个教例。

主导教法:诵读法,比较阅读法。

1.教读——体味诗的音乐美。(12分钟)

教师分四步,指出:读诗,要把节奏读好,要注意读好诗中的停顿,要把

重音读出来,还要把诗的韵脚读好。

以上每一步中,都有教师的范读和学生的学读及学生的自读。

2.讨论——品析诗的图画美。(10分钟)

教师:《天》的画面是很美的,几乎每一句诗都是一幅美丽的画面。下面

请同学们做这样一个作业,用“美在„„”这个短语,就诗的内容,说一句话。

(同学们准备,积极地自动起来发言。)

教师小结,讲析诗的表达目的。

3.品味——感受诗的情感美。(8分钟)

教师:诗的情感,显露于诗的字里行间,表现出微波荡漾的感情,低吟浅

唱韵味。第一节:表现出一种惊喜;第二节,表现出一种赞美;第三节,表现出一种欢

乐;第四节,表现出一种甜美。

老师范读。一节一节地带读。

4.引读毛泽东词《蝶恋花·答李淑一》(15分钟)。

教师:《天》是诗人的诗,《蝶》是领袖的词,两者都有想象,前者想象

星空,后者想象月宫。前者表现了了对美好的理想生活的向往,那么后者呢?

请同学们根据我们刚刚所学的读诗的“三美”把这首词读一下。要求读出

词的豪放雄浑的气魄。

(老师示范读,同学们学读,男生读,女生读。)

在读析中让学生体会到,这首诗表现了对为理想而献身的先烈的颂扬。

最后,男、女生分别读诗和词,比较其不同的风格和韵味。

教师小结:我们在读诗和散文时,就要进行美读,美读,就是要体味音乐 美,品析图画美,感受情感美。

[评

析]

这个教例内容博大。

45分钟之内,结合教学进行了学法熏陶——读诗,就要体味音乐美,品析

图画美,感受情感美。

45分钟之内,教学了一首诗一首词——诗与词的组配如此的协调与和谐,它们相互映衬,将各自的美点表现得如此鲜明。

然而这只是教学设计与实施教学的艺术。

更重要的还在于思想:阅读课堂教学需要朗读,需要美读!

这是因为:非朗读不足体会到文章的铿锵之声,音乐之美;非朗读不足以

体会到文章的启承转合、急迫舒缓;非朗读不足以体会到文章的气势、神韵、风格„„

朗读不仅仅是活跃课堂和调动学习的学习热情,也不仅仅是课堂教学中的

穿插,更重要的是它让学生充分地占有时间,让学生得到充分的语言训练和技能训练。

让我们的课堂教学多一些美读吧,这样,我们的学生就多了一些目视其文、口发其声、耳闻其音、心通其情、意会其理的综合阅读活动;这样,课文教学中语感 的和主题的,联想的和创造的,审美的和道德的教育内容,就都融于朗读之中了。

21.把“球”抛给学生

——《蚊子和狮子》教例评析

[教例简述]

教学过程分为两个步骤。

一、评“读”

1.学生自由诵读课文。

2.几个同学分别朗读课文,其它学生听读。

3.请同学们评议这几个同学的朗读。

同学们评议的内容有:

①蚊子说的一段话不能读得太蛮横。应读出一种藐视、嘲笑的口气。

②读“开战”的部分,速度要快,要突出狮子的狼狈。

③“吹着喇叭”处,要读出蚊子的得意。

④“叹息”这一部分,要读出一点讽刺意味。

⑤两段之间要自然停顿。第二段要读得平稳、有力。

⑥“最强大”与“小小的”要读出反差。

⑦肯定句的语气要与否定句的不同。

……

二、答“疑”。

教师请同学们解答老师的疑问:

1.蚊子的两次“吹着喇叭”在意思的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2.蚊子的话语是表现了蚊子的自信还是骄傲?

3.蚊子的“说话”是不是太罗嗦?

4.蚊子“叹息”的一段话,能不能说明蚊子认识了自己的错误? 5.课文中大起大落的情节是否合理? 6.全文点示寓意的关键词句在哪里? 同学们认真惴摩课文内容,纷纷解答“老师”不懂的内容”,其中有些“

见解”甚至掀起了课堂教学的高潮。如对第3个问题的答“疑”。

学生一:蚊子的话并不罗嗦。第一,这些话表现了蚊子的自信;第二,这

些话表现了蚊子的策略,它用辱骂、鄙视的语言激怒狮子,以便战胜狮子;第三,与蚊

子“吹着喇叭”的特点非常吻合;第四,话越多,与失败形成的对比越强烈„„

学生二:是太罗嗦了!你们看,“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强”、“我比

你强得多”这些句子不仅重复罗嗦,而且表达也不生动。我们学习语文,难道要学习这

样的表达吗?

……

[评

析]

有人说,评价一个教学设计的优劣,要看三点。第一,看其是否因材施教

;第二,看其是否因文施教;第三,看其是否因能施教。

有调查报告说,学生心目中的语文课,应做到四“要”:课堂气氛要活跃,教学手段要多样,锻炼机会要均等,教育方法要巧妙。

我们若用上述观点来进行评价,这个教例应该是很优秀的,这是一节朴实

活泼、简炼丰满的课。

教师有很高的操作技巧,他“大智若愚”,把解决问题的“球”抛给了学

生。

于是学生的活动便“满堂生辉”。看“评读”中的议论,看“答疑”中的

见解,是多么令人欣喜!

这一“抛”,实际上“抛”出了教师的魅力,谈笑之中,“樯橹灰飞烟灭

”,主要教学问题迎刃而解。虽然说是极短的一篇课文,也可以看出教师指挥若定的风

度。

那么,“抛”球的价值在什么?在“省时不省力”。省时,是把大量的学习

时间省给了学生;不省力,是教师要花更多的精力和智慧,才能迈开这改革的一步。

“把‘球’抛给学生”,——留给我们意味深长的思考。

22.一次多篇

——《寓言三则》教例评析

[教例简述]

课时:一节。课文类型:自读课文。

教学内容:初中语文第一册《寓言三则》。

教学目的:了解寓言的特点,学习阅读寓言的方法。

教学重点:诵读;教给学生“通过品味关键词来理解寓言的含义”的阅读

方法。

教材处理方式:教读——带读——自读。

教学过程如下:

第一步,学习“自读提示”,了解寓言的特点,粗知寓言的读法。(5分钟)

第二步,切入课文《蚊子和狮子》(教读,10分钟)。

1.请学生自告奋勇为“蚊子”配音,朗读课文。

2.学生评论“配音”的“质量”,说明为什么应该这样读,为什么不应该

那样读。从而初步理解“蚊子”骄傲自大、目空一切的性格特点。

3.教师顺势讲解,阅读理解寓言的方法之一,是品味关键的词语,如课文

中的两“吹”一“叹息”„„

第三步,过渡到《赫尔墨斯和雕像者》(带读,10分钟)。

1.诵读课文,同学们自讲这则寓言的大意。

2.组织讨论,确定需要重点品味的词语:一“笑”,两“想”,三“问”。

3.教师带领学生品味重点词语,理解赫尔墨斯爱慕虚荣的性格。

4.表情诵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寓意。

第四步,过渡到《浓烟和烟囱》(自读,15分钟)

1.学生畅读课文,就重点词语的品味在书上圈、点。

2.分学习小组讨论,哪些是重点词语,为什么要品味这些重点词语。

3.推选两位主持人,主持对这则寓言的学习:

①分角色朗读并进行评议。

②再进行表情朗读小竞赛。

③品析文中的两“笑”——嘲笑、冷笑。

④从品析中理解“浓烟”洋洋自得、不可一世的性格特点,进而理解课文 的寓意。

第五步,教师总结:(5分钟)

这三则寓言的主人公各各不同,有神,有动物,有事物。赫尔墨斯有“权

力”,蚊子有打败狮子的骄人胜利花环,浓烟有才气——是天生的舞蹈家。它们的共同 的弱点是,它们不能够正确地对待自己,特别是在权力、荣誉、才华面前不能够正确对

待自己。这三则寓言,以其深刻的寓意,在警示着我们。

[评

析]

感受之一:

教读——带读——自读,多么明晰的教学思路,多么科学的教学程序。在

这密切相联的“三步”之中,同学们进入到一种特定的“角色”情境之中,充分地表现

出他们对课文的语言文字的理解水平,充分地表现他们在长期的以教师为主的讲析之中

被压抑了的个性,生动地表现出朗读教学的熏陶性和感染力。

感受之二:

在教学艺术直接显露的背后,是教材处理的艺术。教师在此大胆地将三则

寓言当作一个整体来处理,以“通过品味关键词来理解寓言的含义”为训练线索,成功

地进行了“一次多篇”式的整体阅读教学。

“一次多篇”,简言之,就是在一次教学过程中,或者是一节课中上几篇

课文。这种设计思路的出现,主要是由于教材中用“短文两篇”、“诗词五首”、“小

小说三篇”之类的形式安排了不少的课。这种思路的设计目的,主要是让教学更好地顺

应教材,同时也着眼于进行高效率的阅读教学。

一般地讲,这种教学模式不追求“比同求异”,而是根据教材的编排自然

地处理课文,讲究课文彼此之间的联系和取舍。在本课“教读——带读——自读”三步 的背后,一定有着教师对三则寓言在教学中作用的深刻研究。

我们在进行“一次多篇”的教学时,要非常注意对“多篇”彼此之间关系 的研究,确定各篇在这“一节课”中各自的作用,并巧妙地用教学线索将各篇有机地联

系起来。

23.讲求教学生动的艺术

——《山的那一边》教例评析

[教例简述]

这是熊芳芳老师的一个教例。

这节课在湖北省中学语文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获得一等奖第一名。

课时一节,分为三个教学板块。

1.理解。

①读变化——读课文开头三段与课文结尾三段,理解山村由贫穷、落后、封闭走向了富裕、文明、开放。

②说变化——学生们用“过去„„现在„„”的句式组织课文内容,进行

说话,如:“过去山上收几颗粮食,现在会选良种、配农药、用化肥了”„„

过渡:课文的特点在于用事实说话,让我们来品味作者是怎样用富有表现

力的语言来叙说事实的。

2.品味。

①老师读4—7自然段,有意不读“竟然”、“却”、“总算”、“确实”、“果然”、“真个”六个词。同学们评议这些词删掉后的表达效果如何。将这些词还

原,学生朗读课文4—7段,体会这些词的读法。

②村民们看解放军,是“竟然每天都洗脸”、“竟然每天都扫院子”,现

在请同学们从解放军看村民的角度,用“竟然”来说话。如“村民们竟然不洗脸”、“

竟然连厕所都没有”„„

③同学们说的,正表明了山村的贫穷与落后,面对这种状况,解放军是怎

样做的呢?师生一起品读第11段。

④解放军做了实实在在的事,说了实实在在的话,文明的春风吹进了山村,它的变化令人难以置信,现在让我们再用“竟然”一词,来说说山村的巨大变化。

过渡:山,其实还是那座山;沟,其实也还是那条沟。有了部队在春风中

播下的文明种子,山村也就有了丰硕的金秋。如今事隔11年,山的那一边又是什么样子

呢?现在,假设中央电视台组织一个小记者团去山村采访,大家愿意去吗?

3.运用。

同学们根据生活的真实发挥想象,“编辑”“一分钟新闻”,学习用事实

说话,并进行“现场解说”。

(同学们“采访”的角度有:山村新环境,小学的变化,山村的群众艺术馆,山村的工业发展,大学毕业生回山村之后,跛子的经商,三十岁的桂花的生活„„)

[评

析]

这一节课,内容扎实,教学过程生动活泼。

在“理解、品味、运用”三个教学板块中,教师都能巧妙地给学生以“抓

手”,让学生以此为依托进行有读有品、有品有说的课堂活动,生动的教学局面形成在

每一个教学层次中,学生情绪热烈,争先恐后,以致于在最后一个学习板块中出现了有 声有色、情采飞扬的佳境。

这就是教学生动的艺术带来的高效学习。

那么,什么是教学生动的艺术呢?

课堂教学活泼热烈,有情感,有趣味,有活动,有训练,有积累,可以说

是课堂教学生动;课堂上的开讲好,收束好,有起伏,有动静,有张弛,也可以说是课

堂教学生动;课堂结构新颖,教师的讲解精彩,师生配合默契,也可以说是课堂教学生

动。因此,我们说教学生动的艺术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它不像“课的起始艺术”、“

掀高潮的艺术”那样单纯,它的内涵丰富,表现形式多姿多彩。

我们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讲求教学生动的艺术呢?

讲求教学生动的艺术,从教学的实际过程讲,大致上应注意这样五个方面

:第一,教学结构优雅;第二,教师情致丰富;第三,学习氛围浓郁;第四,有效活动

充分;第五,学生身心愉悦。

教学生动的艺术是教学艺术的高尚境界,是高效率教学的突出保证,也是

一位有修养的有创新意识的语文教师的重要标志。

教学生动的艺术,应成为我们执著的追求。

24.设计精妙的朗读练习

——《刘胡兰慷慨就义》教例评析

[教例简述]

这是余映潮老师的一个教例。

全课由两个主要的教学板块构成。

第一个板块:

自读课文《刘胡兰慷慨就义》有如下三个课后练习:

一、用广播速度朗读全文,体会贯穿全篇的悲壮感情。处理好停顿的声音

和强弱。

二、分角色朗读,注意表达出闫军的凶恶、狡猾;刘胡兰的英勇不屈、大

义凛然。

三、理清课文记叙的要素。

教者把这三个课后习题当作一篇教案来处理:

把习题“三”提前,提到第一位——学生认真地自读课文,理清课文记叙 的要素。

把习题“一”摆到第二位——全班诵读,个人诵读,体会课文中的悲壮感

情。

把习题“二”作为第三步骤——小组分组活动,说说朗读《刘胡兰慷慨就

义》应如何处理语气语调(①播音员的话,②刘胡兰的话,③阎军的话)。分角色朗读并

推选代表,进行小组竞读,看哪一个小组读得最好。

第二板块:

1.教师设计如下练习,请同学们体会,每一句用怎样的语调和情感来读,将自己的体会用带“地”的短语(如“愤怒地”)表示,填写在文中的括号中。

2.同学们讨论、比较,最后形成如下共识:

①阎:“是不是共产党?”(凶狠地)

②刘:“是!”(坦然地)

③阎:“为什么参加共产党?”(凶恶地)

④刘:“共产党为老百姓做事。”(干脆有力地)

⑤阎:“今后你还要给共产党办事?”(威胁地)⑥刘:“只要有一口气活着,就要为人民干到底。”(坚定地)

⑦阎:“只要今后不给八路军办事,就不杀你。(狡猾地)⑧刘:“那是办

不到的事!”(坚强有力地)

⑨阎:“你真的愿意死?”(不解地)

10刘:“死有什么可怕!要杀就由你们吧,我再活17岁,也是这个样子

。”(大义凛然地)

3.根据上面的体会再次分角色演读。

[评

析]这是一个典型的单篇课文整体阅读教学的例子。

没有想到,如此简短的一篇自读课文,教者设计出如此精美而实用的训练

线条。

这个教学设计可谓尺水兴波,生动活泼。

最为美妙的波纹在第二个教学板块中荡漾。

对文中10句对话的朗读语调及情感把握的讨论,无疑是把所有的学生引入

了课文。教师巧妙地把一篇短文变成了一泓起伏的碧水,让学生在其中探索深浅,体会

沉浮,练习游泳的本领,实践游泳的技能。

可以想到,深刻理解课文之后的学生,他们朗读课文的境界,与常规讲析

法的效果相比,是何等的不同。

这美妙的教例让我们激动。但,这样的好课,我们也能设计出来吗?

这就需要我们从中得到这样两点重要的启示:

1.教学设计,需要教师深刻地研究课文,要找到并把握课文表达感情的支 点,教师自己由此而洋溢着尽快地进行教学的渴望。

2.教师要努力把自己感受到、体味到的蕴含在字里行间的丰富内容,寻找

一种最佳的让学生深层次参与的活动,让学生也感受到体味到,以此营造气氛,渐入佳

境。

25.无提问式教学设计

——《一面》教例评析

[教例简述]

这是《一面》教学的第一课时。教学的主要程序安排如下:

一、学生朗读课文(约10分钟)

要求:1.大声地有感情地阅读课文。2.诵读中体会词语的感情色彩。3.体

会文中两大层次的不同读法。

二、学生默读课文(约10分钟)

要求:1.画出文中表示时间的语句。2.画出文中表示地点的语句。3.弄清

楚第一部分共38个自然段的层次。

三、教师简短讲析,学生根据下面的提示自由选读有关内容,在阅读的过

程中作一点圈点勾画(约15分钟)

1.故事的一个场景。2.文章的两个层次。

3.关于鲁迅的三次外貌描写。4.作者的四次情感抒发。

四、学生根据要求自由评析课文(约10分钟)

教师先作品读示范。

每个学生选择下面内容之一,写一点简单的评析文字。

1.“我结结巴巴的”这一段中词语的感情色彩。

2.“我费力地从里衫„„”这一段中词语的感情色彩。

3.第一次外貌描写的角度。

4.第二次外貌描写的方位和重点。

5.第三次外貌描写的表达作用。

6.“这一来不会错了”这一段中词的含义、标点用法、段意。

7.“这一来不会错了”这一段中的情感。

6.第二部分的表达方式以及它在全文中的作用。

[评

析]

“就教学设计而言,为教之初就要着眼于学生对教师的‘摆脱’。这是‘

导’的战略。”

——钱梦龙

“学生的大脑这个‘仓库’里没有宝,我们的老师喊一万声‘芝麻开门’ 也是徒劳的。”

——碧

两位名人说话的角度不同,表达的思想却是一致的,是说教学中,首先要

让学生多多地进入到课堂教学的智能训练之中。

语文课中学生往往所得甚少,原因之一是教师讲得太多,所以有人说,课

堂教学的失败,从教师的角度来检查,是“患在才多”。

这个教例的鲜明特点就是教师讲得少。

课堂教学活动中最为明显的就是没有“提问设计”。

这种“无提问式教学设计”着眼于让学生的课中活动丰富——课堂时间几

乎全交给了学生且学习的知识内容丰满。教师把自己的才华隐含在教学设计中:

第一,全节课由进入课文、梳理课文、理解课文、品读课文四个板块构成,课堂教学步骤清晰,坡度分明。

第二,没有“提问”但有“问题”。“问题”的表述很有艺术性,从形式

上看是让学生寻读,选写,从安排的目的上则是暗示了课文的写作技巧和学习重点。

第三,教师提出了学生应学、乐学的内容。“问题”的设计覆盖了课文的

学习重点和大部分课后练习。学生的头脑中有了“宝”,下一步(第二节教读课)的教学

就有了依托。

第四,既给了学生严格的要求,又给了学生充分的学习自由,学生在课堂

上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学习实践,从而达到“知能共进”。

所以,这样的“无提问式教学设计”有它的优势。

它启迪我们:

教学设计是智力加知识的产品;

阅读课,要着眼于学生,上得朴素一些,实惠一些;

学生有了积累,教师才能更好地进行“深加工”、“精加工”。

26.弄清楚课文好在哪里

——《一件珍贵的衬衫》教例评析

[教例简述]

此教例参考宋子江老师的论文《怎样弄清楚课文好在哪里》(《中学语文教

学》1988年9期)设计而成。

教学主要内容如下。

一、学生自读课文

要求弄清楚内容、体裁、人称、写法等。

二、提问:你认为课文好在哪里?

学生纷纷作答:

①用了倒叙的手法,②首尾呼应,③首尾抒情议论,④用词准确,⑤写了

周总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关怀。„„

三、教师调整:根据课文内容,我们要说清楚“课文好在哪里”,重点究

竟应该放在哪里?

学生继续踊跃发言:

①好在主题鲜明,②好在结构完整,③好在情感丰富,④好在充分表现了

周总理的崇高形象。„„

四、教师导向:好!我们就来看课文是怎样把周总理的形象写得光彩照人的

!大家阅读课文,分组讨论,写发言提纲。

五、学生讨论、发言。教师有条理地组织板书:

写“我”

看:慈祥的目光

充满了

充满了

听:窗帘唰地拉开

电话是总理打来

感:像在询问

百感交集

泪水„„

写“工作人员”

遵照总理指示送“我”去医院

回答总理电话中的询问

领导指示送新衬衫

写总理,不放过每一个细节,尽情铺叙。

六、教师继续导向:刚才有同学谈到这篇课文“好在情感丰富”,我们再

来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学生讨论、发言,教师有条理地板书:

课文开头:点示衬衫意义,点示课文主题,点示全文的取材立意,情感丰

富。

课文中间:反复抒发内心感受,反复穿插点示主题的议论,情感激动。

课文结尾:扩展主题,升华主题,以小见大,情感深切。

写情感,从头至尾穿插议论抒情,反复激荡。

七、教师小结:要说《一件珍贵的衬衫》好在哪里,主要就好在上面值得

学习的这两点。

[评

析]

面对这个教例,我们说:好精美!

一篇常常被认为学生一看就懂的“没有什么讲头”的文章,在几个回合之

间被教师讲析得溢光流彩。

这里面就有学问。

学问之一在于教师读教材的水平,教师自己要能够明确课文究竟好在哪里。如果揣摩透了作者布局谋篇用词造句的心思,乃至钻研到文章如出己手,那就必然能

够切中肯綮,左右逢源。

学问之二在于教师讲析课文,也要讲究详略取舍,要从课文中找出最能体

现这篇课文的“个性”特点作为突破口,牵一发而动全身,从而使这篇课文在一类课文

中闪烁出它所具有奇光异彩来。

学问之三在于运筹策划的水平要高。此教例中,教师尽量地“引”,在“

引”中掌握学生对教材的实有领会能力,然后巧妙地“导”,将教学流程导到教学主线

上来,随之而来的是精心地“点”,点出课文的精粹之处,精华之处,最后是有力地“

结”。

总的来说,学问在于思想上要有“教出课文好在哪里”这根弦,再“平淡

”的课文,也要使学生知之,好之,乐之。

27.课堂活动的设计要有厚度

——《第二次考试》教例评析

[教例简述]

这是胡明道老师的一个教例。主导教法:读写结合法,教学活动的主要角

度就是“写”。

教学主要程序:

1.阅读、讨论、理解课文。

2.读写训练:教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个题签,请大家巧用课文材料,根

据题签上的题目创编故事。

各组派代表抽签:

①假如你是陈伊玲的弟弟,请根据课文内容,以“我终于找到了姐姐”为

题创编。

②假如你是苏林教授,你在回家的路上碰到一位老朋友,你兴奋地讲起了

陈伊玲的故事,想想应该如何妙用课文材料。

③假如你是陈伊玲,第二天到工厂向领导汇报被录取的经过,想想该怎么

讲。

④假如你也是复试场上的评委之一,说说你参与了一场怎样的辩论。

⑤假如你是在复试前一天的晚上被从火中救出的李大妈,看到复试失常的

陈伊玲,你及你周围的乡亲们该如何想,如何做?

……

同学们写作、交流。

[评

析]

这节课,胡老师称之为“扩思训练”,是为学生作文“找米下锅”,是在

为学生送“聚宝盆”。

从教学设计的本质上看,这是一节很有“厚度”的学生充分活动的读写课。

这个教例的“厚度”,就出在这些个“假如”之上。

现在让我们回顾一下:

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往往喜欢“宕开一笔”,让学生展开一下想象,如:

假如你是记者,受冰心奶奶委托,到重庆去看望了当年的“小姑娘”。说

一说你们是如何进行交谈的。

假如“我”十几年后在另一个铁路工地上知道有一个“成渝”的模范工人,“我”怎样兴奋地找到他并谈到十几年前的往事?

……

这些“假如”,都是一种“单向假设”式的提问设计,它们往往被用于课

文阅读教学的收束阶段,作为能力“迁移”训练、作为活跃教学气氛的一种手段出现。

从课堂教学结构的角度看,它只是一个小小的教学环节。

而上面教例却放开了思路,对“单向”的假设进行变角,进行叠加,用多

个“假如”来结构阅读课的教学过程,于是,这多个“假设”就组合成为一个“多向假

设”的问题群,从而构成教学的主要内容,作为教学的主体方式和主体环节出现在课堂

上。

那么我们如何看这个教学设计的厚度呢?

1.从教学形式看,它融阅读、写作、思维训练于一体,既是一种“课文作

文”的形式,也是一种“创境作文”的形式。教材作为教学中的一个例子,不仅为学生 老师评讲、点拨。

这样的课叫做课文作文。

课文作文:要研读课文,要多向思考,要精心设题,要构思全段。

课文作文:不要重复原文,不要违反原文,不要脱离原文,不要拘泥原文 的阅读提供了一个范本,同时也为学生说、写训练提供了一个取之不尽的聚宝盆。

2.从学法指导上看,它训练学生根据课文具体情景进行创造想象,启发学

生懂得读书要会读出言外之意,教给学生一种“潜台词阅读法”。培养学生一种善于联

想、善于想象、善于品味的阅读习惯。

3.从思维训练上看,它不仅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灵活性,多向性,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科学性。学生既要读懂课文,又要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进

行合乎情理的创造,思维的品质能够得到良好的训练。

4.从教学效率上看,它使绝大部分学生充分地动起来,教学中的绝大部分

时间是学生在积极地进行思考和表达。不同角度的“假设”将他们引进课文,又将他们

带出课文,将他们带进思绪飞驰的王国,教学能在充满欢悦和求知意趣的气氛中取得最

佳效果。

28.上出文学作品的文学味

——《鞋》教例评析

[教例简述]

《鞋》的教学思路设计如下:

1.学生自读课文,就自读提示进行自我提问,对课文圈点批画,每人读5遍。

2.教师侧重于“表达技巧”进行示范,要求学生各自独立地写分析短文,每人只写一个方面的体会,角度要小。

3.小组交流,讨论小说的表达技巧。

4.教师巡视,选出各组的代表在班上发言。

5.老师述评,总结。

教学所得如下:

《鞋》中有这样一些写作技法。

1.侧面表现法。这是此篇小小说最为突出的构思方法。主人公“大个子军

人”始终没有在文中出现,他的高大的、英雄的形象和他的英勇的战斗的生活细节,全

凭读者从“瘦个子军人”的话语中去体味、去想象。

2.悬念层叠法。小说开篇就是一个悬念。接着“瘦个子军人”的出现又是

一个悬念,小说直到结尾,写完了,还留下了让人深思的悬念。

3.虚实结合法。“大个子军人”在一个傍晚上的出现是“虚”,“瘦个子

军人”的“又是一个傍晚”是实,“大个子军人”补鞋是“虚”,别人交补鞋费是“实 ”,主人公的英勇战斗和负伤是“虚”,“瘦个子军人”的语言动作是“实”。全文虚

虚实实,相映生辉。

4.意外结尾法。主人公在战场上失去了双腿,这个事实是在小说的结尾抖

落出来的,正是这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一笔,使全文的立意徒然升华,也使读

者悟到,此之前的种种悬念、铺垫,就是为了这浓重的令人心动的一笔。

[评

析]这个教例精巧、朴实、流畅,是典型的自读课型,且又充满了文学气

氛。“侧面表现”,“悬念层叠”,“虚实结合”,“意外结尾”,这些内容呈现出一

片文学色彩。

《鞋》这篇课文在初中语文第二册教材中。对初中一年级的学生,能够这

样上吗?

这得看看教材对我们的要求。

我们说,这种设计艺术的运用,是有教材依据的。

中学语文教材在让教师对学生进行文学熏陶方面进行了足够的暗示。别的

不说,就拿初中一年级语文教材的课后练习来讲,就已经渗透了那么多的内容。如:

《最后一课》中的“照应”,《榆钱饭》中的“线索”,《挺进报》中的

“伏笔”,《天上的街市》中的“联想”和“想象”,《花市》中的“详写”和“略写

”,《我的老师》中的“感情线索”,《第二次考试》中的“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驿路梨花》中的“悬念”,《同志的信任》中的“细节描写”,《社戏》中的“

烘托”,《老山界》中的“以声写静”等等。

这好像在启示我们:老师们,在你们的教学之中,是否注意到对学生的文

学知识的教育呢?

所以,《鞋》的教学设计是合情合理的。

这个教例对我们的启发有:

第一,要充分利用文学作品课文这个载体,让学生从小就受到文学知识的

教育。

第二,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运用“整体赏析”的教学设计艺术,对学生

进行文学教育,进行赏读能力的培养。

一句话,对文学作品,就得上出它的文学味。

29.赛读赛讲,分层互促

——《狼》教例评析

[教例简述]

预习要求:熟读课文,看注释。

教读这一节课,共分四个环节。

一、学生提问比赛(10分钟)

鼓励成绩差的学生提出不懂的地方,进行质疑问难。鼓励成绩好的学生踊

跃解答问题。解答欠周全的,由教师补充。

若学生已提不出问题,教师可向学生提问,如“意暇甚”与“意将隧入” 的两个“意”的词义是否相同等等。

二、学生分析比赛(15分钟)

学生中有好、中、差三个层次。设计三个问题供分析:

1.《狼》故事情节

(差等生)

2.狼之黠

(中等生)

3.《狼》的主人公是狼还是人,为什么?

(优等生)

同学们自由选择,先笔写五分钟发言提纲,再讨论、发言,教师小结。要

鼓励、表扬勇于向难度大的问题“进攻”的差学生。

三、学生背诵比赛(10分钟)

要求最多10分钟背完全文。成绩差而背诵快的,得表扬。

四、学生做练习比赛(10分钟)

练习形式:油印或者投影。

第一层次练习。

解释词义:

①一狼得骨止

止有剩骨

②狼不敢前

恐前后受其敌

③一狼洞其中

以攻其后

第二层次练习:

①解释词义:

其一犬坐于前

一狼洞其中

意将隧入

②指出加点词的含义: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顷刻两毙

第三层次练习:

①写出含加点词的成语。

积薪其中

()

并驱如故

()

前狼假寐

()

弛担持刀

()

②找出表现狼阴险狡诈的句子,并把它们译成现代汉语。

缀行甚远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一狼径

去,其一犬坐于前

目似瞑,意暇甚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丙狼之并驱如故

要求:

第一、二层练习为必做题,第三层次练习为选做题,选得多而做得正确的,发小奖品。

[评

析]

这个教例很具创造性。

教者把关切的目光投向语文差生,用分层次互相促进的方式让差生尝试到

成功的喜悦,用激励、鼓动、表扬的手段让差生感受到他们在语文课堂上的地位。

教者也同样重视成绩好的学生,让他们当小老师,对他们提高要求,鼓励

他们参与竞争,好学生也因教学标高不同而感受到老师的信任,在学习中始终有一种动

力。

赛问、赛讲、赛背、赛练,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有竞争性,激励性,课堂教

学流程加快,流量增加,流速提高,紧凑的教学结构,有助于从根本上提高学习效率。

学生在课堂上有了广阔的空间。他们积极的心理机制被成功地诱发,集中

思维能量,运足个人才思,一次次地向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发起“进攻”,意志、自信

等心理品质受到良好的培养。

赛读赛讲,分层互促,这样的设计思想适用于语文教材中很多精美的短篇。

30.一个全新的教学设计

——《狼》教例评析

[教例简述]

这是余映潮老师的一个教例。

主要教学环节如下:

读——读懂词意。(6分钟左右)

1.同学们读课文,读注释。

2.请同学们向老师自由提问,看还有哪些字不认识,哪些字词的意思弄不

懂。

读——读顺句子。(6分钟左右)

1.同学们杂然地习读课文,要求做到不掉字,不换字,不倒字,不多字,不“哽”字。

2.教师重点辅导两个句子的读法。

①两狼之并驱如故。

②其一犬坐于前。

读——读评故事。(14分钟左右)

1.全班同学分段朗读课文,每读一段之后,一个同学读课文中的编者已写

好的评点。同学们从屠户的角度、从情节的角度理解课文内容。

2.全班同学再分段朗读课文,每读一段之后,一个同学读自己写的课文评

点。同学们从“狼”的角度理解课文内容。3.同学们继续分段朗读课文,每读一段之后,老师自说对课文的评点。引导同学们从“语言表达”的角度理解课文内容。

如此读读评评、评评读读,三读三评。

读——品读意味。(8分钟左右)1.全班同学分组朗读课文,2.每个同学以“„„表现了„„„”或“„„写出了„„”说一句品析课

文语言的话。

4.教师就最为重要、最为精彩的内容小结,学生记录:

课文语言简洁生动。如开头20字,写出了故事的时、地、人、环境,渲染

出了紧张的气氛;又如结尾20字,点出主题,寓意深刻;中间100多字,写出了一个波澜

起伏、扣人心弦的故事。凡写人、狼的动作神情之处,无不表现人、狼的性格特点。文

章正是通过一连串简练生动的描写,把狼的“变诈”、屠夫的机智,表现得淋漓尽致。

读——演读情境。(3分钟左右)

1.师生用读故事的语调朗读课文,读出情景,读出高潮。

2.课堂小结,完成板书:

黠——增笑

[评

析]从文言文教学的角度看,这是一个全新的设计。

新意之一:

没有串讲,没有翻译,有的只是:朗读。

所谓“教学千法读为本”,是指出声的诵读。“读懂词意——读顺句子—

—读评故事——品读意味”的教程既表现了教者思路的科学严密,更表现了教者是真正

地在用朗读的方法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意蕴。

新意之二:

没有分解,没有切割,有的只是:评点。

“读读评评、评评读读,三读三评”是本教例最有特色最有创意的闪光点

。师与生融为一体,用“多角度反复”的方法评点课文,阅读视点的变化引来了课文的

三维的立体的动感。这既是优美的教法,也暗含着学法的熏陶。

新意之三:

没有大段的讲解,没有滔滔的分析,有的只是:品味。

每个同学以“„„表现了„„„”或“„„写出了„„”说一句品析课文

语言的话——这个有力的教学问题引发出学生对课文每一个细节的咀嚼品析,学生在此

时是学习的主人,学生在此时也酝酿了教学的高潮。

这个全新的教学设计,表现出教者对所教学的内容有着多么丰富的感受。

31.抓住“高尚”一词进行突破

——《荔枝蜜》教例评析

[教例简述]

在学生充分预习、诵读课文的基础上,教师紧扣“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

又多么高尚啊”一句,抓住“高尚”一词进行反复突破,设计了三个问题,牵动对课文 的教读。

第一个问题:作者赞叹了小蜜蜂的高尚。大家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蜜蜂品质的高尚?

引导学生品味、讨论,了解到:

劳动品质的高尚:满野嘤嘤嗡嗡,忙得忘记早晚;最爱劳动;一年四季都

不闲着;整日整月不辞劳苦;出出进进,飞去飞来,沸沸扬扬„„

奉献的精神高尚:从来不争,也不计较什么;酿的蜜多,自己吃的可有限

;继续劳动,继续酿蜜;工蜂最多活六个月„„

第二个问题:作者从什么样的角度描述、赞叹了小蜜蜂的高尚?

引导学生分析,懂得:

三种角度,层层递进

所见

沸沸扬扬

(高涨的劳动热情,争先恐后的情态)

所闻①不闲着

(一年四季)②不争

(从来)③不计较

(从

来)④不辞劳苦

(整日整月)

所感①一个颤

(外表、内心)②三个对比

(对人、给人;不是、而

是;渺小、高尚)

第三个问题:作者先是不喜欢小蜜蜂,后来又用充满感情和力度的“高尚

”来赞美小蜜蜂。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引导学生讨论、分析。理解:

①以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为线索来组织材料、从而突出中心的写法。

②由物及人,以物喻人,咏物抒怀,由此及彼,借歌颂蜜蜂来达到歌颂劳

动人民目的的巧妙构思。

[评

析]

教师抓住“高尚”一词,纵横决荡,编织起教学过程的彩带。其教学思路 的构思,极像写作方法中的“一词经纬法”。

以“高尚”为突破口所设计的三个问题,实在是很高妙的。

第一问,把学生引入课文,对课文进行整体扫描并从中筛选出主体信息。

这一步要达到的目的,是对课文主要内容的进一步的熟悉和理解。

第二问,又把学生引进课文,让学生品评文中的美词佳句,让学生领略对

蜜蜂劳动场面的泼墨式的尽情描绘,让学生欣赏从正面、侧面表现同一事物的写作技巧

。这一步要达到的目的,是对重点内容、重点段落的挖掘、分析、探究。

第三问,再把学生引入课文,让学生从头到尾地寻找作者感情发展的脉络,从整体上理解先抑后扬、尺水兴波的写法和以物喻人的构思。这一步要达到的目的,是对课文布局谋篇、构思立意的品味和赏析。

以一词引出三问,开口小,便于左右逢源,又便于纵向开拓,教师真正地

在引导,学生是真正地是在学习。由于学生可以占有大量的课堂教学时间,朗读、吟诵、答问、讨论各种形式可有机穿插其间,教学的场面自然生动活泼。

32.巧妙化解教学难点

——《小麻雀》教例评析

[教例简述]

全课教学的主要环节如下。

1.检查预习时同学们从情节、场景、作者心情等不同角度拟出的课文提纲

(情节:受伤的小麻雀——被猫捕咬——猫口余生——作者怜惜。

场景:雨后院落——厨房——卧室。

作者心情:难过——紧张、关切——难过、怪怨——怜悯。)

2.用一句话素描“小麻雀形象”:

(①不知它来自何方,也不知它去向何方。②它没有力量,没有健强的身躯,没有逃跑的机会。③它不会飞,不会逃,也不会反抗。④它不知道如何保全自己,它

幻想赦免和救星„„

所以,它是一个毫无反抗力也不能反抗的被压迫在最底层的弱者的形象。)

3.正是因为它的弱小和无助,作者才对它寄予无限的关切和同情。为了表

现这样的关切和同情,作者突出了哪个方面的描写内容?

(分析:寻求希望的疑虑的眼神、想象中痛苦不安的眼神、惊恐的绝望的呆

第三篇:余映潮(定稿)

余映潮-人物简介

余映潮

余映潮,著名语文特级教师,全国中语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湖北省荆州市教科院原中学语文教研员,多家国家级中学语文专业杂志的封面人物。曾被张定远先生誉为“中青年语文教师课堂学艺术研究的领军人物”。(余映潮 著名语文特级教师,全国中语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湖北省荆州市教科院原中学语文教研员,多家国家级中学语文专业杂志的封面人物。曾被张定远先生誉为“中青年语文教师课堂学艺术研究的领军人物”。著述丰富,已发表各类教学文章1300余篇,出版了《中学语文教例品评100篇》、《余映潮阅读教学艺术50讲》、《听余映潮老师讲课》、《余映潮讲语文》等七本专著。创建了全新的“板块式、主问题、诗意手法”阅读教学艺术体系,总结出了“思路明晰单纯,提问精粹实在,品读细腻深入,学生活动充分,课堂积累丰富”的教学设计30字诀。精彩的课堂教学受到各地中小学语文教师的普遍欢迎。

本文来源于 语文资源网()

[1]

余映潮-精湛的课堂教学艺术

1.定位准确。

映潮所进行的课堂教学艺术研究,是着眼于服务广大基层教师的。他说过:“多年来,我所面对的、所接触的,是大面积的农村初中的语文教学。有个性的教学风格、教学经验、教法设计不能解决大多数语文教师的‘温饱’,所以我更注重研究大众化的语文教学艺术,力图找到一些具有共性的、一般的语文教师都能接受的教学经验,力图为提高大面积的语文教学水平做一些教学艺术的普及工作。”他还说过:“我认为,让艺术的教学设计走进千万个普通语文教师的课堂,是语文教学改革所要达到的一个基本境界。这个境界的实现,主要靠语文教师自己的努力和语文教学科研的导向。”可以说,到目前为止,像他这样服务方向明确的研究工作,还真不多。2.提炼精细。

近年来,映潮不仅对数百节课进行了研究与评析,而且还对所提炼出来的基本规律进行了教学实践,所以,他的研究就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他提出的语文阅读课堂教学“诵读、品析、运用、积累”的四要素,他总结的语文阅读教学设计“目标明确、课型新颖、思路清晰、提

问精粹、品读细腻、活动充分、评点精美、积累丰富”的32字口诀,他推介的“一词经纬式、一线串珠式、选点突破式、多角反复式、板块并列式、美文助读式、读写结合式、一次多篇式”等八种教学设计思路,他提出的教材处理“简化、优化、美化”的三种基本手法,他主张的“课堂教学的高层次境界是学生活动充分”等等。总体风格是线条简单、明晰生动,是大众化的带有一定艺术性的先进的教学设计理念,能够为广大教师所接受和运用。3.积淀丰厚。

与其他名师相比,映潮同志精美生动的课堂教学被人们发现得较晚,也没有多少媒体对其进行有力度的宣传,这恰恰给映潮以充分的思考与时间,让他能够锲而不舍地有条有理地进行自己的探索,因而理论的丰富、资料的积累与教学经验的积淀都非常厚实。除了前面所介绍的种种教学设计的理念,他这种厚实的积淀还表现在:他连续12年带领弟子进行课堂教学艺术的研究,共作了近150场关于课程、教材、教法与教学设计的报告,在他的九百余篇各类教学论文中,有近二百篇是关于课堂教学艺术的。他还有大量的教学设计方案,仅2000年以来,就有《故乡》、《马说》、《回忆我的母亲》、《曹刿论战》、《满井游记》等几十篇的创新教学设计发表。4.勇于创新。

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的研究与推进上,映潮同志是一个孜孜不倦的创新者。首先,他有明确的课型创新意识,有在进入新时期之后深入探索的自觉性。他提出了“课型创新”的新理念并以朗读教学为主要内容进行了教读课、品读课、辨读课、说读课、演读课、联读课等新课型的探究。其次,他创造了“板块式教学思路”,他的学术报告《板块式阅读教学设计的六种思路》在第三届“语文报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上受到欢迎。在这样一种教学创意下,教学结构呈“板块”状而又灵活多姿,组合丰富,可以充分地表现教师设计教学时的技艺、创新意识与审美意识。在阅读教学中运用板块式思路,可以使教学结构更加清晰,使教学程式更加有序,使教学内容更加优化,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对于传统的教学结构而言,板块式教学设计是一种很有特色的创新,是很有力的挑战。再次,他多角度地丰富了学生的课中活动,在他的课堂上,语言积累活动、有表情诵读活动、分层评说活动、反复品读活动、智能练习活动、课文集美活动、读写结合活动、妙点揣摩活动、探求感悟活动、思绪放飞活动等不同层次、不同方式的语文实践活动都能有机地得到安排,真正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突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余映潮-科研成果

从事课堂教学艺术研究、专题研究、教学论文写作研究、试题研究、中学生文学社团活动研究5个方面研究20余年,培养了一大批课堂教学能手、写作能手、试题研究专家、文学社团优秀辅导教师。勤奋地展示着自己高超的论文写作艺术,著述丰富。到目前为止,已发表大小各类教学文章1200余篇,出版《中学语文教例品评100篇》、《中考作文技法》、《怎样学语文》、《余映潮阅读教学艺术50讲》、《听余映潮老师讲课》共5本专著。

余映潮-主持课题

“板块式教学思路”

“板块式思路”也可叫做“分步组合式思路”,就是将一节课或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分为几个明显的而彼此之间又有密切关联的教学“板块”,即教学的过程、教学的内容呈“板块”状并列而又一步一步地逐层深入。这是一种大众化的实用的而且具有一定艺术性的教学设计思路。

板块式教学结构呈“板块”状而又组合丰富,灵活多姿,可以充分地表现教师设计教学的技艺、创新意识与审美意识。它主要用于一节课的教学,使这节课布局完美、内容厚实;它也可以用到一个教学步骤之中,使这个教学步骤显得丰满细腻;还可以用到单元的综合学习活动之中,使这种活动的教学层次清楚而内含丰富。总之,对于传统的教学结构而言,板块式教学设计是一种创新与突破。

这种教学设计具有如下明显的特点: 1.教学过程中的“板块”显现得比较鲜明。2.每个教学“板块”各自合理地占有一定的时间。3.每个教学“板块”集中力量重点解决一个教学问题。

4.各个教学“板块”之间大致上呈现出一种由浅入深、由感知到品评、创造的逻辑顺序。5.“板块”的“任务”表现在两个方面。有时它们明确地表现出教学活动的目的,有时它们明确地表现出教学活动的内容。

6.一节课或一篇课文,如果用“板块式思路”来安排教学,一般由三至六个“板块”进行结构;超过六个“板块”则会显得力不从心,匆匆带过。

另外,就教学的有序性而言,“板块式思路”还表现出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课堂教学清晰的教学层次表现为“一步一步地向前走”,即由浅入深地、由易到难地、由知识到能力地向前推进。第二,课堂教学的具体内容构成完整的教学板块,即“一块一块地来落实”,将全课的教学板块连缀起来看,呈现出一种层进式的教学造型。此类教学设计,不管是三步、四层,还是五块、六点,都显现出鲜明的“分层推进”的特点,都显得步履扎实,思路清晰。

余映潮-教育名言

强化课型创新,优化教材处理,简化教学思路,细化课中活动,诗化教学语言,美化教学手段。

第四篇:余映潮

余映潮《语文阅读教学艺术50讲》

语文教师钻研教材,应运用如下一些方法,力求有自己独特的发现:挖掘以求深,辨误以求真,考查以求准,发散以求活,变角以求新,对比以求博,类联以求趣,系统以求全,探幽以求奇,创新以求异。

蒙田的短文《热爱生命》不是很好教学,但笔者在课文中整理出一个精美的“哲言”板块,将它与教学设计联系起来,课堂教学就有了一个学生互赠“哲言”的活动——①热爱生命。②我们的生命受到自然的厚赐,它是优越无比的。③如果我们觉得不堪生之重压而白白虚度此生,那也只能怪我们自己。④只有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⑤生活乐趣的大小是随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的。⑥靠迅速抓紧时间去留住稍纵即逝的日子,凭时间的有效利用去弥补匆匆流逝的光阴。⑦坏日子,要飞快去“度”、好日子,要停下来细细品尝。

品读要求一个“深”字,解决“深入课文”的问题,解决课文“如何好”“为什么美”的问题。

品读,就是精读、深读,就是对课文的赏析、体味,就是从不同的角度,或选点,或铺面,对文章进行品评赏析,从字里行间看出作者遣词造句的功夫与用心,看出文中的美点妙要,品出力透纸背的意蕴。

“品读”是一种“铺展”的艺术,是一种对语言文字的再表达的艺术。

品读,由于含有一个“品”字而变得深刻而又优美,它要求我们在研究教材时力求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与发现。这“独特的发现”正是具备功力和思维灵活的表现。实施课堂教学之前如果能有“品读”这一步,教师便有“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感觉。

品读是应该分层次进行的。首先是“析读”,再就是“研读”,再就是“鉴赏。

如对《木兰诗》中“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这两个诗句的品赏:

①唤女声与流水声、嘶叫声,一面是亲情,一面是战情。②唤女声与流水声、嘶叫声,一面是思家之情,一面是卫国之情。木兰毅然服从了后者,勇敢地奔赴前方。

③爷娘唤女的亲切、关怀、熟悉的声音与黄河水声、胡骑鸣叫声的陌生、凄厉、可怕形成鲜明的对比,深刻反映了木兰复杂、矛盾的心情。④“黄河流水鸣溅溅”写自然环境的严酷,“燕山胡骑鸣啾啾”写战争环境的严峻。

⑤“不闻”与“闻”对照鲜明,深刻表现了木兰忠贞报国的精神。⑥两次“不闻”表现了木兰从军的坚定,两次“闻”表现了木兰所经受的历练。

⑦两个诗句,写出了木兰离开家乡,走上征途——远征,再远征。⑧两个诗句句式相同,音节相对,反复咏叹,渲染出悲壮的气氛。

巧读——对课文进行多角度的巧妙创造。

如对课文《卓越的科学家竺可帧》中的内容,可进行如下方面的创造式的“再表达”。

①写一句人物素描:

•竺可桢,孜孜不倦地在气象研究的领域里跋涉的卓越科学家。②写竺可帧墓志铭:

•到他光辉的一生结束时,才同他心爱的科学研究分手。③写竺可帧纪念词:

•细心地观察,翔实地记录,深入地研究,科学地著述,情系物候研究,将毕生精力奉献给气象科学。他的研究成果在今天以至今后,都会在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中长久地放出光彩。

④找出课文中能作竺可桢“照片”简介的句子:

•这位面容清瘦、精神矍铄的老人,就是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在野外细心地观察物候。

•竺可桢和他的随身四宝。

•1964年2月6日下午1点半钟,竺可桢应邀来到中南海毛主席的住处,向毛主席汇报了自己研究的经过和结果。

•1973年5月27日下午5时,周总理在人民大会堂西大厅会见美国科学家代表团,竺可桢也参加了。

•70多岁的竺可桢,从我国古代大量的史书、方志以及古人的日记、游记、诗词中寻觅古代气候的线索,写成了《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这部著作。

•1974年2月6日,是竺可桢临终的前一天,在病危时,他还不忘作科学研究的记录,用颤动的手执笔,在床上写下这天的天气情况。

⑤整理议论文的论据:

•23年如一日,到北海公园观察物候。(持之以恒,才能成功)•钢笔式的温度表磨坏了多少外衣口袋的盖面。(滴水能穿石,铁作能磨针)

•70多岁还到野外考察;临终前一天,还作气候记录。(执著的追求是成功的保证)

•83岁高龄,取得科学上的新的成就。(科学探索无止境)•不是亲自观察所得,他还注明“局报”二字。(尊重事实,科学严谨)

与其说这是“巧读”,还不如说这是一份别出心裁的教学方案,巧读就是这样与教学设计、与教学艺术紧密相连!

巧读——对课文的特点巧作概括。

如我们可以对很多课文的写法进行“一句话概括”。①《白杨礼赞》——主题句反复。②《核舟记》——写左必写右。③《狼》——写人必写狼。④《口技》——写正面必写侧面。⑤《醉翁亭记》——镜头剪辑构思法。⑥《春》——画面展现构思法。⑦《听潮》——乐章承接构思法。⑧《驿路梨花》——场景变换构思法。⑨《我的叔叔于勒》——悬念层叠构思法。⑩《爱莲说》——音美,形美,意美。⑾《死海不死》——悬一笔,插一笔,补一笔。

⑿《捕蛇者说》一一60年的存与亡,逼租时的安与危,平居时的忧与乐。

这种“巧读”有时真有“一语中的”的妙处,然而得来却要下很大的功夫。

所以,如果再让我们说一说“巧读”的话,那就是作为一个教师,要想方设法将课文中最有训练价值的内容提炼出来,还要想方设法将提炼出来的这些内容用最有效的方法让学生进行习得。

让学生在短短的时间中学到丰富的语言内容,这就是语文教师的教学艺术。

《语文教学与研究》 《中学语文教学》

助读:做课文赏析笔记

做课文教例笔记

做课文资料目录卡片(从部分刊物中精选)

春的教学案例 设计一:(于漪)

①理解课文层次:盼春—绘春—颂春。②读析“盼春”部分中作者的心情。③读析“春草图”四个句子的描写内容。

④“春花图”五个描写句各用了什么艺术手法,产生了怎样的艺术效果。

⑤作者借助哪些事物把春风的特点具体而形象地表现出来。⑥“春雨图”中的正面、侧面描写。⑦写春天里的人,抓住了哪几个方面的特点。⑧“颂春”部分歌颂了春天的哪几个特点。设计二:(王曼筠)

①学生自读课文。归纳课文提纲。②表情朗读。

③讨论:作者用了哪些优美、贴切的词、句、比喻来描写不同的景物,你最喜欢哪些?

④讨论:你认为草、花、风、雨这四段哪段最难写?(风最难写)⑤重点分析“春风”段:

a.特有的性格;b.特有的气味;c.特有的音响;d.大自然特有的和煦。

⑥借鉴此法,集体口头创作小作文《春风》。设计三:(王松泉)

①读析第一自然段:春回大地——(这是写时)②读析二至六段:春色明丽——(这是写景)春草:特征、范围、情态(教师详讲)春雨:本身特征、雨景特征(教师详讲)春花:多、美、甜、闹、广(学生分析练习)春风:情态、气味、声音(学生分析练习)③读析第七自然段:春早人勤——(这是写人)④读析第八至十段:春意催人——(这是写意)设计四:(王聚元)①诵读,理清结构。领会感情。

②用“同义替换”法指导学生品味、咀嚼课文的语言。a.掉换词语。如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改为“小草一下子从土里钻出来”。

b.增删词语。如将“舒活舒活筋骨”句改为“舒活筋骨,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事去”。

c.改变语序。如将“野花遍地是”句改为“遍地的各种各样的有名字没名字的野花,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

d.改用平实说法。如将“不错的”句改为“不错的,春风是十分柔和的”。

③诵读。领会文中语言文字的精妙。[评析]以上四例设计,大多出自名家笔下。

从对教材的处理角度看,设计一与设计二相近,都是抓“五幅图”的讲析。设计三从写时、写景、写人、写意的角度讲析课文。设计四则专从语言分析方面着手。

从教法设计来看,设计一是语文讲析课中的“工笔描绘法”,析得精,讲得细,品得深。设计二线条较粗,使用了“选点突破法”,重在讲析一个精段。设计三的线条也比较细腻,使用了“讲析法”和“点拨法”。设计四则设置一条教学线索来带动教学内容,主要用了“比较法”。

每一个教学设计都注意突出了朗诵、背诵。

从教师作用看,设计一突出精美的讲析,设计二突出课堂调控与组织,设计三突出讲读示范,设计四则突出练习设计与引导。

从学生的活动看,设计一重在听、品、感受;设计二重在品、想、说;设计三重在听、品、析;设计四重在比、品、练。

诵读穿插于其中。

美文《春》,引出了多少精美实用的教学设计!(摘自武汉出版社《中学语文教例品评100篇》)

除此以外,还有“课文背景资料”“课文释疑资料”“课文评析资料”“课文练习资料”等等,都应该做些笔记。严格地说,优秀的教师都应该像这样积累助读资料,对每一篇课文,都应该建立课文资料的目录索引卡片。

请看,这样的课文助读资料该有多大的威力。人家的聪明、人家的殚精竭虑,都在为你理解课文出力,都在为你的教学设计出谋划策,都在为你撰写教学论文提供借鉴。有人说世界上没有一劳永逸的事,但类似于“课文资料目录卡片”这样的资料,是做一次便可以永远重复使用的,这正如一句歌词所说:“你走进我的视野,从此不再陌生。”

教材处理的艺术

教材处理是语文教师的基础功力。一般来讲,我们在这方面应该有这样一些基本素养:第一,能根据教材的篇章特色,确定对教材的处理;第二,能根据教材的文体特色,确定对教材的处理;第三,能根据教材的内容特色,确定对教材的处理;第四,能根据教材在全册或单元中的“地位”,确定对教材的处理。

教材处理的基本原则就是要简化教学头绪,优化教学内容。这一点,试用修订本初中语文教学大纲作了明确的要求:“语文教学中,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新的课程标准(试验本)在这方面又升华了一步,直接对教材编写提出了要求;“教材内容的安排应避免繁琐化,简化头绪,突出重点,加强整合,注重情感态度、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本章将从课文整体阅读教学的角度例说如下教材处理的艺术:

一、整体处理;

二、长文短教;

三、难文浅教;

四、短文细教;

五、浅文趣教;

六、美文美教;

七、一课多篇;

八、提炼组合。

如《羚羊木雕》的语言学用课——千姿百态表示“说”: 教学步骤一:朗读课文。教学步骤二:整体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步骤三:利用课文特点,教给一点似乎看不起眼而又实实在在的知识——怎样把对话描写中的“说”这个“内容”写好。师生进行了如下内容的品读。

1.“说”这个词是常常有的。如: 奶奶突然说:“算了吧,这样多不好。”

2.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有时省略表示“说”的字词。如: “您已经给我了。”

“是的,这是爸爸给你的,可并没有允许你拿去送人啊!” 3.对话中有时用其他的“说”。如: “那只羚羊哪儿去啦?”妈妈突然问我。“不!”我哭着喊了起来。

4.在“说”字之前加上“态度”的修饰。如:

“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妈妈坚定地说,“那么贵重的东西怎么能随便送人呢?要不我和你一起去!”

我要把裤子换过来。她却满不在乎地说:“算了吧,反正我已经站了一个钟头,要是再换过来,你还得站两个钟头„„”

5.用“神情”表示“说”或在“说”字之前加上“神情”。如: “要说实话„„是不是拿出去卖啦?”妈妈变得十分严厉。“爸爸不是给我了么?”我小声地说。6.带动作地“说”或以动作表示“说”。如:

妈妈站起来,一边递过糖盒一边说:“你不知道那是多么名贵的木雕!”

“送给谁了?告诉我。”妈妈把手搭在我的肩膀上。

教学步骤四:浓缩课文内容,进行怎样把“说”写好的深入理解式的练习——根据下面的对话,在横线上填入适当的内容:

“那只羚羊哪儿去啦?”妈妈突然问我。“爸爸不是说给我了么?”我小声地说。

“我知道给你了,可是现在它在哪儿?”妈妈的目光紧紧地盯着我。

“我把它收起来了。”

“放在哪儿了?拿来我看看。”妈妈好像看出我在撒谎。“要说实话„„是不是拿出去卖啦?”妈妈变得十分严厉。“没有卖„„我送人了。”我觉得自己的声音有些发抖。“送给谁了?告诉我。”妈妈把手搭在我的肩膀上。“送给万芳了,她是我最好的朋友。”

“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妈妈坚定地说,“那么贵重的东西怎么能随便送人呢?要不我和你一起去!”

“不!”我哭着喊了起来。

教学步骤五:运用所说的“千姿百态表示‘说”’的知识,就下面的“场景”进行说话片段练习:

下午放学了,我很晚才回家,妈妈在村口等着我„„

这种教学是艺术的,然而又是朴实的,从深处看,这也是一种研究性学习,教师教给学生的,固然是一种知识,一种语言表达的模式,但同时也是一把钥匙,教师所开启的不仅仅只是“千姿百态表示‘说’”这把锁,他还会让学生想到千姿百态表示“喜”,千姿百态表示“怒”,千姿百态表示“哀”,千姿百态表示“乐”„„

心,刚刚放下一半。那口憋在胸腔里许久的叹息,未及发出,便兀自燃烧成一股热浪。人似一团发酵的面粉,外烘内烤成一枚圆鼓鼓的面包,喷涌而出的汗珠,就是这面团蒸发的水汽。偶有一丝轻风擦过,必是裹挟着沸腾,让你冲动得沉默,沉默得疯狂,疯狂得无聊,无聊得死不瞑目。一天又一天,太阳不肯回家去,而你在阳光下渺小,在汗水中绝望,在绝望中超脱。——《夏天也是好天气》

对短课文的教材处理,应该在“细”字上下功夫。这个“细”字指的是:

怎样教得细一点,怎样教得深一点,怎样教得多一点,怎样教得实一点,教学层次怎样精细一点,教学的角度怎样丰美一点。由此,我们可见探索短文细教重要的作用与意义:它让我们关注如何充分有效地高质量地利用课文,让我们研究如何合理而科学地利用教学45分钟,让我们注重教师多角度品味课文的能力,让我们设想如何巧妙地安排课堂教学的层次,让我们考虑如何尽可能地创造出学生活动充分的学习局面,让我们探究如何形成细腻优美的课堂教学结构„„所以,一般来说,在短文细教上进行过艰苦探求的人,在教学效果上一定比较好,在教学设计的艺术上一定是高人一筹的。

这是《秋魂》的教学片断。(1)先请同学们朗读下面的片断:

①如果你种下的是莠子,秋天收获的定是一片杂草;如果你种下的是秕子,秋天收获的定是一把糟糠;如果你什么也不种,秋天收获的则是一片空白。

②如果你种下的是葵花,秋天收获的是一片金黄;如果你种下的是甘蔗,秋天收获的定是蜜糖。

对美文的教材处理,手法丰富,角度细腻,在精心思考之中,时时都会有美丽的光辉闪现。如:

1.美教,就是从朗读的角度处理课文,将课文视为一篇不可多得的朗读材料,让学生在朗读之中体会到文章的铿锵之声,音乐之美;体会到文章的起承转合、急迫舒缓;体会到文章的气势、神韵、风格„„

2.美教,就是从积累的角度处理课文,将课文视为一个小小的语言文字的聚宝盆,让学生在美的欣赏、美的陶醉之中阅读课文,背诵课文。

3.美教,就是从语言的角度处理课文,带领学生在美的语言中徜徉,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进行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的教育。

4.美教,就是从模式学用的角度处理,将课文视为表达形式优美、表达技巧娴熟、表达模式精细的写作范式,让学生进行品味,进行欣赏,进行学用。

5.美教,就是从发现的角度处理课文,用审美的眼光去教学优美的文学作品,指导学生对课文的人物形象塑造、表达方式运用、表现手法应用、谋篇布局技巧等等内容进行“美点寻踪”,进行“妙要列举”,进行“妙点揣摩”。

6.美教,就是从思维训练的角度处理课文,将课文视为内涵丰富的思维训练材料,借此组织多姿多彩的课堂创造活动。

7.美教,就是从阅读技能的角度处理课文,将课文视为内容丰满、表达精湛的阅读训练材料,让学生习得阅读理解、分析鉴赏的技能技巧。

8.美教,就是从情感的角度处理课文,让学生在入情入境的赏读之中,领略文中的美好情韵,发展美好情感,培养健美心态,完善健全人格。

上面所列各种角度有着不同的层次,有着不同的操作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单项进行,也可以综合进行。但不论怎么处理,不论怎么设计,在一课之中或一节课之中,课堂上不可能始终洋溢着“美”——美教,应是一两个占有时间较长的、学生活动比较丰富的、内容与手法都比较美的“教学板块”。

《七根火柴》

第一个教学板块——学读课文,理解内容。(18分钟)1.导入

2.学生各自圈读字词

霎时

栗子

寒颤

粘粘

吝惜

一瘸一拐

倚着

挪动

脸颊

腭下

呆滞

翕动积攒

腋窝

小心翼翼

偎依

贮满

蓦地

擎着

3.老师点出需要认读的10个词语

挪动

脸颊

腭下

呆滞

翕动

积攒

腋窝

偎依

贮满

蓦地

4.反复落实

5.朗读课文——有如下四个方面的朗读要求:

(1)茫茫的草地,恶劣的气候,可怕的黑夜,无路的征途,难耐的饥饿——一个动人心魄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阴冷的环境里。我们朗读课文,就要注意叙述中低沉的语调,这就叫做:朗读,要把握基调。

同学们读“草地的天气就是这样奇怪„„半个晚上”这一部分。(2)一声低微的“同志”,让我们看到无名战士。濒临死亡的他出现了,他是在雨中淋着的,是倚着树杈半躺着的。奄奄一息的他,与其说是熬过了风、雨、雷交加袭击的夜晚,不如说是为了要把这七根火柴献给战友们才坚韧地活下来的。我们朗读课文,就要读清楚对无名战士的外形的描写,这就叫做:朗读,要读清层次。

同学们读“卢进勇蹒跚„„同志——”这一部分。

(3)无名战士的声音,他的语言,表现了他处境的艰难,生命的垂危,但同时又表现了他的眷念,表现了他的情感。他数火柴的声音虽然微小,却让人感到无比深沉;牺牲前的反复嘱托,真可谓语重心长,最后一句话虽是断断续续,没有说完,但极其深刻地表明了他对革命事业的无比忠诚和对战友的深情厚谊。我们此时的读,就要读出人物此情此境下的言行,要注意的是:朗读,要控制语速。

同学们朗读“那同志„„在火旁„„”这一部分。

(4)无名战士终于把生的希望留给了部队,留给了战友,他的形象成了一支路标,成了一座丰碑。此时的读,就要做到:朗读,要渗透情感。

同学们朗读“就在这一瞬间„„方向„„”这一部分。6.进行学法指导:阅读小小说,第一步是用“概括”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任选角度,用“这是一个____________的故事”这个句式说话,对课文内容进行概括。

同学们说出来的内容可能有:

一个中国红军战士的故事。一个无名战士的动人的故事。一个发生在茫茫草原的故事。一个发生在风雨侵袭饥寒交迫的行军途中的故事。一个七根火柴的故事。一个用最后的生命之火保存火种的故事。一个最需要火柴的人不用火柴的故事。一个是将生的希望留给战友的故事。一个关于牺牲的故事。一个通过卢进勇的眼睛写出来的故事。一个与草地化为一体的牺牲者的故事。一个表现我们的军队能够经受住严峻的考验的故事。一个表现我们的军队能够战无不胜的故事。这是一个悲壮的在读者心中引起极大的情感震撼的故事。一个用生命保护生命的故事。„„ 第二个教学板块——速读课文,分析人物(10分钟)

1.同学们表情朗读课文中写无名战士献火柴到牺牲的这一部分。2.请同学们用“无名战士是一个„„的人”这个句子说一句话。3.教师示范,同学们发言。其内容可能有:

他是一个无名战士。是一个用生命保护了火柴的无名战士。是一个牺牲时好似一尊塑像的人。是一个牺牲时手指着长征部队前进方向的人。是一位红军战士。是一个牺牲在草地上的无名战士。是一个变成了一座“路标”的人。是一个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现了无私无畏关心他人的人。是一个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现了我军能够经受住严峻的考验的人。

第三个教学板块——选读课文,揣摩妙点。(15分钟)1.同学们速读课文。

2.教师:预习时要求同学们“从任何角度,用一句话说一说对课文的理解”。这句话应该这样说:“妙在„„写(用)得好,它表现了„„”;或“它写出了”“它说明了„„”“它点出了„„”。

3.教师举例示范。4.同学们发言。

同学们发言的内容可能有:

妙在阴冷自然环境的描写。妙在那凄风冷雨的一夜是不知如何度过的。妙在竟然是奄奄一息的无名战士先发现了卢进勇。妙在无名战士的出现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妙在透过卢进勇的眼睛写出无名战士“依着树杈半躺在那里”的形貌。妙在对无名战士脸色的描写非常细腻。妙在对无名战士说话时“嘴唇翕动”和“挤出了几个字”的描写。妙在“红红的火柴头聚集在一起,正压在那朱红的印章的中心,像一簇火焰在跳”的生动而有深意的描写。妙在无名战士话语中省略号的运用。妙在通过卢进勇的感受写出了无名战士的牺牲。妙在“路标”这个比喻的运用。妙在故事突出了一个微小却非常感人的场面和一个动人心魄的瞬间。妙在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间。妙在对卢进勇的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为表现无名战士服务的。妙在一个“火”字贯穿全文。妙在开头的暗示。妙在结尾的烘托„„

老师指出,最为重要的是:

①妙在饥寒交迫这个严酷环境的设置。②妙在“火”字贯穿全文。

③妙在一个无名战士用自己的生命之火为大家保护了火种。④妙在在一个惊心动魄的瞬间表现了一个悲壮的故事。⑤妙在一个无名战士的“路标”意义。

于是,美美地读,美美地说,美美地品,就成为这一节课“美教”的支点。

课型设计的艺术

《故乡》

教学板块之一:理解内容。

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这来的便是闰土„„可以听他自己去拣择”这一部分。

2.请同学们准备就课文内容谈自己的理解。

教师点拨:理解课文内容或者理解课文片断的内容,要注意运用“多角度品析”的方法,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如情节、人物、环境、人物活动、表达方式、描写角度、结构层次、修辞手法、段落大意、表达目的、情感表达等各个方面去进行理解,力求自己有独到的发现,有自己的心得体会。

3.同学们发言,进行合作的学习。

如对“这来的便是闰土”这一段,同学们说:

从表达方式看,这是一个描写段,它给我们一种苍凉之感。从人物看,少年闰土的活泼能干、勃勃英气已经荡然无存,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生活在痛苦中的中年闰土的画像。

从描写顺序看,由远而近,依次描写身材、脸色、眼睛、头上、身上、手,符合观察习惯,先远望身材,再注视脸面,而后打量全身。

从情感表达看,记忆中的闺土变成了这般模样,“我”的心里是多么难过,沉重的语气表达出深深的悲哀与同情。

从表达目的看,这段肖像描写,着重写变化,反映当时农民的苦难。

„„

教学板块之二:揣摩妙点。1.教师点拨:“妙点揣摩”,是品读文学作品的一种方法,从老师来说,运用这种读法可以备课,可以写文章;从同学们来说,运用这种读法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能够锻炼并增强自己的阅读欣赏能力。进行“妙点揣摩”,同学们可运用“多侧面发现”的方法,可从词语运用、句子内容、形象塑造、情节结构、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达技巧、构思特点以及同学们可以发现的其他方面体会课文中写得好的地方、写得精妙的地方,以使自己透彻地理解、品味课文。

2.同学们读课文,圈点勾画,准备自己的发言,教师组织同学们互相交流、讨论。

3.教师进行妙点揣摩示范。

4.同学们进行课堂发言,教师与同学们的对话穿插其中。如对“我这时很兴奋——我也说不出话”这几段的妙点揣摩,师生在讨论中这样说:

妙在“阿!闰土哥,——你来了?„„”这句话中用了5种标点,充分表现出“我”见到久别之友的欣喜、激动之情以及因闰土的变化而产生的惊异与悲凉。

妙在“想要连珠一般涌出”用得好,它表现“我”沉浸在儿时的回忆中,与一声“老爷”形成很大的反差。

妙在“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表现出闺土的神情和心态。他为重逢而欢喜,又为彼此的差异、自身的不幸而感到凄凉。

妙在“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的细腻描画,它写出了闰土在称呼上的迟疑,表现了他难以言状的心理活动。妙在“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的“终于”用得好,表现他心里有一个选择的过程,而最后终于压抑了自己的情感。

妙在一声“老爷!„„”隔绝了所有的嘘寒问暖,隔绝了所有的往事谈论,以后便没有了闰土的“问”,而只有他的“沉默”,只有他的“答”,于是所有的文字都用来表现闰土的苦。

„„

教学板块之三:评说人物。1.同学们再读课文。

2.教师组织同学们准备评议中年闰土。

教师点拨:所谓评说人物,就是对人物形象进行概括,进行评议,通过这种概括与评议来认识小说中人物的典型意义。同学们在对小说中的人物进行评说时,要注意综合全文内容,运用“多层次表达”的方法,由浅入深地表达自己对人物的理解。这里所说的“多层次”“由浅入深”,是说先从对人物的外貌、语言描写的角度来评说,再从人物经历、命运的角度来评说,再从小说塑造人物目的的角度来评说。也就是要先从人物的形态外貌说起,说到他(她)的身份、生活、性格、命运及其代表意义。

3.教师进行人物评说示范。

教师再点拨:同学们可用一个或长或短的句子,来说出你对人物形象的认识与理解,说这个句子时,可用平实性的语言,也可用文艺性的语言。4.同学们评说的主要内容有:

中年闰土:是一个身材增加了一倍的人,是一个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的人,是一个脸上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的人,是一个眼睛周围都肿得通红的人,是一个头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的人,是一个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的人,是一个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一样的人,是一个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神情的人,是一个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伸石像一般的人,是一个拿起烟管来默默吸烟的人„„

中年闰土:是“我”少年时代的朋友,是一个中年时与我产生隔膜的人,是一个满脸愁苦、麻木迟钝、善良忠厚、勤劳朴实的人,是一个饥寒交迫、在磨难中挣扎、在痛苦中煎熬的中年农民,是一个外形穷苦、心情愁苦、语言悲苦、精神困苦、生活劳苦的人,是一个像一尊“木偶”的人,是一个行将被旧中国吞噬的饱经忧患的中年农民。

教师归纳:

中年闰土是一个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忠厚老实的贫苦农民形象,是旧社会千万个“闰土”的代表,是旧中国农民日趋贫困的一个缩影,是一个从农民的角度反映了旧中国农民痛苦生活的形象,是一个反映出旧中国农民不仅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而且在精神上也套上了沉重的枷锁的形象,是一个表现了农民的悲剧根源在于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的人„„

教学板块之四:回扣课文主题,课文学习小结。1.提问:作品写了闰土的巨大变化,写了他的痛苦和麻木,作者想通过这告诉人们什么?

2.诵读文中最后一部分。

3.教师小结之一——作者真切地抒发了对现实的强烈不满,表达了希望有新生活的炽热感情。

4.教师小结之二——小说阅读三步法: 理解内容——多角度品析 揣摩妙点——多侧面发现 评说人物——多层次表达

所以.自读课型的设计,有效的“活动”是放在第一位的。在自读课学习活动的设汁与策划时,可根据教学要求有选择地考虑如下角度的学习活动:

快速阅读活动,精细阅读活动,略读浏览活动,概括提炼活动,诗文背读活动,句段品析活动,美点寻踪活动,语言积累活动,内容复述活动,忆读联系活动,表情朗读活动,角色演读活动,专题讨论活动,自读笔记活动,资料整理活动,创编写作活动,质疑求解活动,交流感受活动,迁移扩展活动,小结规律活动,资料助读活动,争议辩驳活动,比较辨析活动,智能练习活动,讲解说明活动,制作演示活动,独立欣赏活动,趣味竞赛活动,智力游戏活动,听读赏析活动,联想想象活动,评说鉴赏活动,创意设计活动,师生对话活动,学法实践活动,技法实践活动,情感体验活动,探讨发现活动„„

教学思路的设计艺术

所以,教学思路的设计艺术就成了我们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话题。在这一章中,主要介绍如下教学思路的设计艺术:板块式思路;线索式思路;选点式思路;反复式思路;穿插式思路;迁移式思路;整体式思路。

“板块式思路”也可叫做“分步组合式思路”,就是将一节课或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分为几个明显的而彼此之间又有密切关联的教学“板块”,即教学的过程、教学的内容呈“板块”状并列而又一步一步地逐层深入。这是一种大众化的实用的而且具有一定艺术性的教学设计思路。

设计“线索式思路”的基本要领是:通过对课文的认真分析,找到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问题,把讨论、解决这个问题作为中心目标,使语言、篇章等方面的学习都成为达到中心目标的过程或手段,并在围绕这个中心问题的讨论中,让学生思维的触角深入到课文的每一处。很明显,这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问题,就是教学设计所要抓住、所要突现的“线索”。它一方面能带动对全篇文章的阅读理解,另一方面又能牵动课堂阅读活动生动有序地进行。

所谓“选点突破”,就是教学设计中的“选点式思路”,就是针对课文的不同特点,选取课文的关键处、精美处、深刻处、疑难处、知识内容丰厚处、手法巧妙处、意义隐涵处等等“有嚼头”的地方进行细腻深入的品读教学,以达到对课文特点、对课文重点内容的深透理解。换言之,所谓“选点突破”,就是对课文进行“点式处理”,积聚一两个闪亮的阅读品析的“点”,进行有的放矢的突破或者说对课文内容进行专项的响鼓重棰式的敲打。这种“专项”,可以是课文的一个精段或者一个精彩的部分,可以是课文某种内容的集合,可以是课文语言表达最为突出的特点,也可以是课文文体特色最浓郁的地方„„

“反复式思路”也叫“整体反复式思路”“多角度反复思路”。这是一种多向式、多角度的教学思路。这种思路的特点是,着眼于课文的整体阅读教学,引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反复地深入地学习、品读课文。

上面所谓“整体”,就是将一篇课文或课文的核心内容作为阅读教学中的一个“板块”来处理,在每一次的阅读品析之中都是以“全文”或“整个部分”的面貌出现;所谓“反复”,就是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角度由浅入深地多次地组织阅读品析教学。“反复式思路的设计对象主要是一些精美的短诗、短文及课文中的重点片断,强调于反复的阅读品析之中传达出课文的丰富内蕴。

这种用“穿插”手法设计的教学思路,就是“穿插式思路”。“穿插式思路”也叫“穿插引入式思路”,这种思路的特点是,或在课始、课末阶段插入、加进与课文相关的其他内容;或暂时中断教学主线;或靠近教学主线有机地“切”进一些学习内容及活动片断。所谓“引入”,就是配合教学内容有机地“牵引”进一些知识内容。总的来讲,一并称为“穿插引入”。

“迁移式思路”也称“迁移创造”式思路。它表现出阅读教学中从读到写、说、听、编、演或变读为写、说、听、编、演的教学设计艺术。这种艺术设计的特点是,从课文出发,淡化提问设计,不将提问作为阅读、讲析课文的抓手;注重“问题”的设置,将“解决问题”作为学生进行历练的过程。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迁移创造”式教学设计也往往是一种“无提问式”的学生活动充分的课堂教学设计。

所谓“整体式思路”,就是从整体而不是从肢解的角度来进行教学的一种思路。它着眼于在教学中用各种方法与手段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整体感悟课文,整体理解课文,整体研读课文,整体赏析课文;着眼于克服目前语文阅读教学中肢解课文、死记硬背、一讲到底、零敲碎打等种种弊端,能非常有效地达到“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的教学要求。因此具有很大的教改意义。

我们如何在教学中运用“整体式思路”呢?

一言以蔽之,就是想方设法在课文某个方面的阅读教学中牵动对全篇文章的理解。

本章介绍了七种教学设计思路,其实教学实践中远远不止这些,所以,我们应该深入探索,追求那些有“原创性”的发现。我们应注意到,语文教学大纲和语文课程标准都表现出对过多的分析和操作性技术性训练的淡化,要求我们“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的机械训练”,课标还要求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我们对教学思路的研究,既是对“教学程序”这种教学策略的研究,也是对“教学手法”这种教学策略的研究。当这种研究与实践进行到一定的程度,我们的教学就会在“有序、灵活、丰富”方面向前跨进一大步,就会闪现出斑斓可人的色彩。

重要教学细节的设计艺术

教学细节的设计与研究,可涵盖很多很多的内容。如:一节课的教学步骤如何规划,一节课怎样起始,一节课怎样收束,教学之中如何过渡,朗读教学如何具体地有层次有步骤地进行,语言学习活动如何生动地有序地一步一步展开,提问设计如何做到既有铺垫又突出主要内容,媒体手段如何有效有序地发挥其辅助功能,在某个教学片段中运用什么样的手段与策略等等。本章研究的是“重要教学细节的设计艺术”,它包括:

一、朗读教学的设计艺术;

二、提问设计的艺术;

三、语言教学的艺术;

四、课中活动的设计艺术;

五、教学手段的运用与创新。

现代文阅读练习的设计

以我们必须对阅读题的训练点或者说考点进行科学的提炼,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胸中有数,头脑清晰,有的放矢,知道应该怎么设计练习,知道该从哪些角度去设计练习。

这种提炼应从已有的大量现代文阅读试题及练习题中立体地、多维地、有层次地进行。

第一,从基本的、通用的、管全局的角度提炼阅读训练点。这些通用的训练点是:1.辨识表达方式;2.理清文章思路;3.概括文章要点;4.解说有关内容;5.品味关键字词;6.品析重要句段;7.探究文章难点;8.自由欣赏美点;9.进行迁移想象;10.表达阅读感受。

也可以将它们表述为如下10个方面的能力:

1.文体辨读能力;2.整体把握能力;3.思路分析能力;4.提炼概括能力;5.词语品味能力;6.句子品析能力;7.文段品读能力;8.手法理解能力;9.自由赏析能力;10.迁移创新能力。

第二,从文体阅读的角度,提炼每种文体特有的阅读训练点。以说明文为例——其常见的训练点主要有:

1.抓住、找出全文的中心句;2.看出或分析全文的结构特点;3.抓住、把握文段的中心句、关键句;4.熟练地给不同结构的段落划分层次;5.快速地判断文中的说明方法;6.简洁地对词语的限制、修饰作用进行评析;7.对文段的内容、对事物的特点能够进行准确的概括;8.根据文章内容对某个知识点进行诠释。

其高层次考点的训练点有:

1.能对陌生的科技内容进行阐释;2.能对文中的语言材料进行“再表达”;3.能对答题的理由进行解说;4.阅读图形,辨识表格,解说表格,或者根据文章某些内容设计表格;5.能对文章的某种表达技巧、某种表达特点进行品味,或者要求对文中的语言进行品味;6.能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或以学生的生活积淀为背景答题。

又如中考记叙文阅读的“考点透视”——在整体上:

明确记叙的中心,理解记叙的要素、记叙的顺序,分析记叙的详略,理清记叙的线索,概括全文内容或概括事件内容或概括人物思想品质,评析人物性格,划分文章层次或指出文章结构模式,领会全文主旨,感受人物形象,理解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对表情达意的作用,从课文内容中体会出作者的态度、观点和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在局部或细节上:

理解中心和材料的关系,理解并品析重要文段,品味人物语言,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对词句的含义进行感受与品味,品味语词、句子、文段在文中的表达作用,辨析文中疑难之处,分析表达技巧或者手法,对文章艺术特色进行自由赏析,叙述自己的感受等等。

在更小的细节上: 如:1.对词语、句子的品析。包括词语的选用;联系语境揣摩词语或句子的特定含义;理解词语或句子的浅表含义和深层含义;体会词语或句子的表达效果与表达作用。2.对段的内容与表达方式的把握。包括找出关键句或中心句,明确段的中心意思;揣摩句与句之间的联系,理解段在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根据文章内容与文中人物对话等等。

第三,从某个考点的角度,提炼这个考点所内含的阅读训练点。如中考现代文阅读“品析型考点”的“内涵”:

品析型考点所考查的是品味与分析的能力,这是中考阅读题包容众多、覆盖宽泛且层次较高的考点。它所考查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1.词语品析;2.句子品味;3.段落理解;4.全文探究。常见的出题角度,从词语的角度看主要有: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词语的感情色彩、词语的准确运用、词语的表达顺序、词语的归位、词语的深层含义、词语的表达效果等等。从句子的角度看主要有:理解句子的大意,理解句子的比喻义、委婉义,理解句子的深层含义,理解句子的表现形式、表现方法和表现对象,理解句子的顺序并将句子归位,理解句子在文中的作用和表达效果,等等。从段落的角度看主要有:把握文段的中心内容,分析文段的表达方式与结构顺序,指出文段的表达作用,品味文段的情感抒发,以及用选择题要求对段的各方面的内容如语言特点、思想内容、表现手法进行综合的理解,等等。从全文的角度看主要有:品析文章标题的含义,文章的思想内容与结构顺序,文章的表现手法,某些段落的相同或相近的写法,文章的情感体现,文章某个方面的特点等等。

文言文阅读练习的设计艺术

文言文的书面练习主要包含基础知识、诗词赏析、阅读三个方面的内容,重点是阅读。除诗词赏析外,文言文中几乎所有的练习都可以在“阅读”中解决,如:1.实词的理解;2.虚词的理解;3.有关文学文化知识的了解;4.佳词美句的积累;5.特殊语言现象的理解;6.句读及朗读;7.句意理解与翻译;8.词、句表达作用、表达效果的分析;9.段落的分析及段意的理解;10.精段的文学赏析;11.段、篇写作方法的理解;12.文章的主旨意趣、人物形象的分析等等。

我们的教学方案的设计,从指导思想上讲,需要贯彻如下四个方面的重要理念:

1.要体现语文课程的性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2.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3.要突出全新的教学与学习的方式: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要表现语文课程的开放性:注重跨学科的学习,注重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我们的教学方案的设计,从突出教改特色上讲,需要渗透如下十个方面的理念:

1.要讲求从课文整体的角度进行阅读教学。2.要注意简化教学头绪,强凋内容综合。3.要让学生进行“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

4.应进行“平等对话”式教学;应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探索。

5.要注重学生基本阅读技能的训练,注重对学生信息处理能力的培养。

6.注重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7.要关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创造性思维能力,指导学生进行“创造性阅读”。

8.要注重语言积累、感悟和运用;要注意“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与审美情趣”。

9.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尝试进行“跨学科教学”。10.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在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进行教案设计,其直接结果就是使我们的教案能够“立意高远”。

教学方案的立意,要研究“教什么”和“怎么教”;更重要的,是研究为什么要“这样教”。课标理念就是我们决定“这样教”的“依据”。在这样有力的“依据”指导下,教案设计就能表现出教案的理性色彩,将教案用于实际教学之中,就能表现出面貌一新的教学特色。

基本要求之二:要在比较深刻的理性思考下进行教案设计。所谓“比较深刻的理性思考”,就是要进行深思熟虑,要对教案设计进行多方位的立体的思考,要从优质高效的角度来考虑自己的备课。

所谓“比较深刻的理性思考”,指的是从“设计”本身表现出来的思考深度。理性思考深刻的课,其课型是创新的,其教学思路是严密而又灵巧的,其教学内容经过有角度的选取、提炼且用得恰到好处,其教学活动经过精心的安排已比较充分地表现出各自的表达作用,其教学细节优美得当已经过认真的琢磨,甚至连教师的课堂语言也经过筛选。

因此可以说,一节阅读课的优劣高下之分,首先决定于设计者的有质量的理性思考。比较优秀的课从其教学理念上看,能成功地组织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从教学设计与教学过程来看,其教学层次科学而又严谨,生动而又自然;从其外在的形态来看,表现出一种建筑之美;从其内在的结构来看,表现出一种或彼此承接、或起承转合、或拾级而上、或渐入佳境的层次之美;从其活动的细节来看,则表现出一种圆润、自然、细腻和富有文气之美。

概括地说,如果某篇课文或某一节课的教学设计表达出如下方面的特点:

1、课型新颖,2、思路明晰,3、层次细腻,4、手法生动,5、活动充分,6、积累丰富;我们就可以说,这个教学设计表现出了比较鲜明的理性思考的特征。

这就是笔者提炼出来的教学艺术设计的“24字口诀”。在这24个字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活动充分,积累丰富”这8个字。课堂的民主和谐与优质高效,教师的设计艺术与教材研读,教学的生动活泼与扎实训练,学生的有效活动与知识落实,都在这看似平常而实难做到的8个字之中了。

“一课多案”的教学设计,就某篇课文的教学,可以有如下思考角度:

l、不同教学思路的“一课多案”。

2、不同教材处理的“一课多案”。

3、不同 活动方式的“一课多案”。

4、不同教学手段的“一课多案”。

5、不同执行对象的“一课多案”。

第五篇:余映潮

余映潮:我的2012年的暑期生活(强烈推荐爱

教育的人一读)

我的2012年的暑期生活

(一)我的暑期,比一般的老师来得早,从6月初就开始了;这是因为我没有教学任务的原因。我的暑期,差不多与一线的教师同时结束;老师们开始上班的时候,我也就准备开始自己的讲学工作了。

每年的暑期我都比较安静,6月份到9月初,基本上不外出,婉拒一些活动邀请,安心地待在家中,读教材,写文章,备课,准备讲稿。

每天都起得早,每天都睡得晚。

做这些事需要时间,需要耐性,需要精细,需要每天都做,需要慢速地进行。2011年的暑期,在家狂写90天,准备了一系列的新课,写了20几篇文章,整理了两本书稿,《余映潮的中学语文教学主张》和《这样教语文——余映潮创新教学设计40篇》已经于2012年正式出版。

2012年的暑期好像复杂了一些,有了一些不可不去的活动,如国培,如人教社的活动,如语文出版社的活动。

但仍然把大量的时间留给了自己,同样也有约80天的时间呆在家中。每天都有工作,早上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手提电脑。一天的时日就要结束,最后一件事是电脑关机。隔一段时间去看我的老爸,也装模作样地把电脑带上。

余映潮 忙碌的日子里每天的生活各有不同,但良好的工作习惯永远不会改变:每天做一点,韧性就是激情。

2012年的暑期,在家中的时候,同样做出了很多的事: 1.写出了10个地方的秋季培训书面计划。2.为明年刊物上的专栏撰写了大约30篇长短文章。3.用做读书笔记的方式研读了中小学课文50篇。4.备出了五个新课。5.写了两个全新的讲座稿。

6.整理出了一本近15万字的书稿《语文教师的智慧》(出版社取名《致语文教师》)。这是空前的“量”。在非常难受的酷热里。成天的写作其实是一种折磨。

笔下流淌出来的好像都是文字,其实是一分一秒消逝的时间。不敢去计算一下每天的消耗。

(二)我一口气写了10篇解读新课标的短文。

决不像有的人在那儿讲什么新旧课标的对比,讲什么修订课标的经过。写出来的,全部是对一线教师有用的实实在在的内容。如:

新课标中的提醒、告诫与要求

——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多年来,中小学的语文课堂教学发生了一些不可思议的变异,不少奇形怪状的形式与模式让人们趋之若骛,如:

将“小组”与“合作”等同,称之为“小组合作”,有的学校里学生永远相对而坐,教学中的大量时间都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出现,“小组”取代了“班级”。不少地方的“导学案”中大量浅层次的作业耗费了学生的大量课余时间,然后又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此“导学案”进行低层次的反复。

滥用教学评价手段,每个教学环节甚至每个小组“展示”及每个学生发言之后都要暂停教学由教师给学生打分。

硬性限制教师的讲授时间,毫无根据地规定教师在一节课上只能讲多少分钟。淡漠教师的指导作用与教导作用,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展示”成为课堂活动的主流,学生在课堂上基本没有个人的安静思考与独立的阅读。

不少的地方课堂教学浮躁,花样别出,连朗读之类的课堂活动也要学生不断地起立、坐下;每个四人小组都配有“白板”,机械的教学手段取代了灵动多姿的课堂交流活动。

概括起来,这些流弊无非表现出三个方面的特点: 1. 学生课内的阅读活动以整齐的小组活动的形式出现。2. 学生的课外时间被繁琐的低层次的作业所占领。3. 教师的指导作用被淡化与削弱,课堂教学质量低劣。

对此,2011年版新课标明显地表现出了一定的忧虑并明确地提出了一些需要语文教学 界关注的要求:

1.对教师的教学素养与教学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

(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合理利用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和现代教育技术,努力探索网络环境下新的教学方式;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重视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启迪学生智慧,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

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

写作教学应抓住取材、立意、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指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

2.用“防止”一词强调要突出学生个人的阅读与思考:

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3.强调对学生整体进行的实实在在的课堂训练: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训练,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尤其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想象力,开发创造潜能,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4.指出在思想情感教育方面要少让学生说空话、说套话。

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科学的思维方式、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与帮助他们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语文能力的过程融为一体的,不应该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渗透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5.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把握分析的“度”: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但要防止逐字逐句的过深分析和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

6.对作业与作文的改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重视学生读书、写作、口语交际、搜集处理信息等语文实践,提倡多读多写,改变机械、粗糙、繁琐的作业方式,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学会学习。

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并且抵制抄袭行为。

上述所有文字中,有一句话最一语中的,最让人深思:

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

像这样的短文,无论写作的速度有多快,基本上都需要一天的时间。10篇短文,就耗去了我差不多10天的时间。

(三)我用“精细品析”的方法研读了约50篇课文,以小学的课文为绝大多数。像这样的研读,一篇短小的课文也需要两个小时以上:

三上 25 矛和盾的结合

发明家手持矛和盾,与朋友比赛。

对方的矛如雨点般向他刺来,发明家用盾左抵右挡,还是难以招架。在这紧张危急的关头,发明家忽然产生了一个想法:“盾太小啦!如果盾大得像个铁屋子,我钻在铁屋子里,敌人就一枪也戳不到我啦!”

可是,这样固然安全,自己却变成了只能缩在壳里保命的蜗牛与乌龟。自卫,是为了更好地进攻呀!

对了,在铁屋子上开个小洞,从洞里伸出进攻的“矛”——枪口或炮口。当然,这铁屋子还要会跑,得装上轮子,安上履带。于是,发明家发明了坦克。

坦克把盾的自卫、矛的进攻合二为一,在战场上大显神威。1916年9月15日,英军的坦克首次冲上战场。德国兵头一回见到这庞然大物,吓得哇哇直叫,乱成一团,一下子退了十公里!

是的,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

余映潮评点:

全文两部分:叙议结合。

第一段,开始假设情景,简明,生动,有叙事感,画面感。第二段,描述假设的情景,引出一个关键词:想法。

第三四段,具体写“想法”,深化这种想法,以顺利引出“坦克的发明”。这一段,可以品动词。

第五段,写坦克。这一段为什么好?值得品析。

首句好。层次好。描述好。关键词是“大显神威”。概写加上细写。第六段,点题、说理。

这是一篇“设事说理”的文章。设,假设一个事例;说理,表现了两个方面的道理,一是坦克的原理,一是事物的道理。

教学设计中可以抓住“道理”一词来进行“以词带篇”的品读活动。

全文有两个关键句:

坦克把盾的自卫、矛的进攻合二为一:这个句子与文章的标题相呼应。

是的,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个句子说理,点题。

这个课,能不能运用“四精”的方法进行教学:精选词汇,精学句式,精品段落,精讲知识。我想是可以的,语言的学习与运用,是语文课程的根本任务。语文的课文阅读课,一定不能上成“课文解读”课。

(四)我用极为创新的方法写试题研究的短文。

这种写法的创新表现在难度:我不仅评说试题,我还顺势根据人家的选文再拟一些可能是更有质量的试题。

像这样的一篇短文,有时需要断断续续几天的时间,写一写,放一放,再写一写。

如:

2012年安徽省中考《成长是一件怎样的事》阅读题简明评点

成长是一件怎样的事

乔叶

和许多人一样,小时候,我一直以为成长是因为年幼。我学习,我锻炼,我劳动,都是因为我还小,还得成长。而一旦长大,就不需要再付出任何努力。仿佛成长是一种储蓄,只要存够了一定的数额,就可以坐享其成,再无旁忧。

后来才明白,不是这样。

成长是一件最漫长的事情,漫长至终生。年龄阶段不同,成长的主题不同:一岁成长的是身体,十岁成长的是知识,二十岁成长的是情感,五十岁成长的是智慧„„无论哪一方面的侧重,对于一个有悟性的人来说,成长都是一种必然的状态。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学,就是成长的另一种说法。

成长是一件最丰饶的事情。因为成长,今天的麦苗是鲜绿的,明天就会变成金黄。因为成长,今天的玫瑰是含苞的,明天就会娇艳绽放。但不是所有的成长都有着明朗绚丽的色调,有些成长,注定是那种深沉厚重的乐章。你知道种庄稼有一道程序叫“蹲苗”吗?就是天旱的时候也不去浇水,没有水庄稼就不能往上长了,但是为了生存,它们就会拼命地往下扎根,吸取土层深处的水。这样,它们的根就能扎得牢牢实实的,再一浇水,就会长得又壮又稳。“蹲”,是一种必要的积蓄过程。不扎实地“蹲”,就不可能延展出发达的根系去获得最丰厚的滋养,就不可能在低潮之后充满爆发力地重新站起来。“蹲”,以一种外表的低姿态,隐含着一种内在精神的拔节。“蹲”,是另一种意义的成长。

成长是一件最深情的事情。每当我做了一件糟糕的事情,我就对自己说:不要紧,吸取教训,如果明天遇到了相同的情况,你一定会做得好一些,因为,你还会成长。每当我看到镜子里又憔悴了一分的容颜,我就对自己说:别忧伤,谁的身体都会老去,幸亏你的内心还在成长,这比什么都重要。我清楚地知道,永远有比自己年轻的人。但我并不觉得任何比我年龄小的人都是年轻的,同时也不敢认为比我年龄大的人都比我衰老。因为有无数的人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年轻,没有让自己得到有效的成长,而真正知道成长意义的人,往往都是那些在生理上不再年轻的人。我私下里认为,这是命运对知晓学习的人一种额外奖赏。

一直感觉到自己的成长,一直知道自己在成长,这让我感觉幸福非常。1.针对“成长”,本文提出了什么观点?请用一句话概括。2.文章开头,作者为什么要说“和许多人一样”? 3.第二段在内容上强调什么?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4.第四段中,“蹲苗”的比喻是为了阐释什么道理?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5.联系第五段内容看,画线句中“额外奖赏”指什么?

余映潮评点:

这篇试题的选文多美啊。乔叶这篇《成长是一件怎样的事》值得各个年龄段的读者欣赏,当然也适合在考场上的少年们进行品析与思考。

选文之美在哪里?美在在思想内容,成长是一件需要每个人努力一辈子的事。美在文章章法,第三、四、五三个段各有角度地阐释了作者的成长观。美在语言表达,读起来给人以生动流畅、一气呵成之感。美在手法运用,文章的开头部分,运用了一种“反差”的表达技巧;第4段,则是“以喻为论”,把道理说得浅显而又深入;文章结尾段,从“我”的角度抒情,既呼应第6段,又自然地收束了全文。

根据这篇选文设计的五个考题,也各有自己的“表达作用”。

第1题是文意把握题,考查对文章形式的观察能力和各段关键句的提炼组合能力;这个题,不仅是很好的检测题,也提醒我们关注阅读复习中的细节与角度。第2题,实际上是考查对作者写文章的表达目的的分析;这个题,难在回答时的表述,少的考生可能能够意会,而难以用概括的语言表述,这实际上对教师的复习工作也是一种提醒。第3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在结构上起重要作用的“段”的认识能力;这个题表现出阅读试题中普遍出现的一种设题角度,也提醒我们这是复习备考中必须覆盖的内容之一。第4题着眼于“手法”,考查学生的认识能力、分析能力与阐释水平。第5题出得巧妙,既是语言理解题,又是内容概括题。

这样的美文,还可以让我们继续设计美题: 1.用简洁的话语阐释:成长是这样的一回事。2.分析文章第一段的表达作用与表达效果。3.自由赏析第4段,分析它的4个以上的美点。

4.提取、组合第5段中的两个句子,以浓缩第5段的内容。„„

(五)2012年底,我给《语文教学通讯》(B刊)写作了10年的一个专栏就要收笔了。10年来,我就“教学细节的设计艺术”给“名师讲坛”专栏一共写了80篇文章,自成一个系列。2013年,我将给《语文教学通讯》再写一个新的专栏。专门谈语文教师如何进行自我训练,计划同样写10年,共100篇文章。

2012年,我还给《中学语文教学》开设了一个专栏,名曰“微型讲座”,谈的都是教学艺术方面的小话题。

2013年,这个专栏还要继续下去。

于是,暑假里写出了《语文教学通讯》明年要用的全部文章,写出了《中学语文教学》明年上半年要用的文章。它们一共18篇。

有些内容写得是很精彩的:

珍视提升教学素养的自我训练,能够让我们在漫长的工作岁月里上下求索。坚持的力量让丑小鸭有华丽的转身,但一定先要有理想的高度。

优质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教研能力,做一名智慧的语文教师,应该是每一位有责任心的语文教师的追求,应该是每一位优秀青年教师的追求。

这种追求的价值在于让自己拥有智慧,富有实力,有益于工作,有益于学生。其中: 耐力是一种智慧。

它能表现一个人对人生与事业之路坚持跋涉的发展观。

要成为优秀的教师,一定要有坚持力。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从小处做起,坚持学习、工作、创造;万难不屈,发展自己。这就是“智慧”。

„„

难文浅教,是教师教材处理方面必须习练的一门重要技巧。思考得多了,尝试得多了,实践得多了,必定有深刻的领悟。下面都是一些比较实用的方法。

进行大量铺垫。如《香菱学诗》的教学,需要运用多则材料,把故事的背景和人物关系介绍清楚,为顺利地进行教学进行扎实的铺垫。

变换品析方向。如七年级《再别康桥》的教学,不从爱情诗的角度而从校园诗的角度 去进行教学,就能大大降低难度。

巧设活动方式。如在小学里教学《七律长征》,就不能像在初中里教学《长征》那样引导学生去进行有难度的品析。设计一个“透过诗句我想象到„„”的话题,可以让学生们有很多的话说。

预设一个角度。如《锦瑟》的教学,很难有教学的入口,无法“切进”课文进行教学,我们可以“假设《锦瑟》是一首爱情诗”,于是学生就有了品读鉴赏的抓手。

„„

(六)2012年暑期,与往年一样,还收集了2012年全国各地所有的高考语文试题,将它们发给了全国各地100位左右的教研员和教师朋友。

还收集了2012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110套。

今年的中考试题的收集工作,与往年相比,分外困难。甚至可以从试题收集过程之中感受到社会生活风气与工作风气的变化。很多的试题都是不能进行编辑的扫描版,不少的试题隐匿了答案,怎么搜寻也不见。

但我仍然坚持着收集了下来。许多年来,这也是一种工作习惯。

我年年收集的高考、中考试题,都没有独享过,我将它们发给了许多人。我一个人消耗了时间,其它人就不用消耗了。每年,都有人迫不及待地询问我:收集工作完成了吧? 每年,都有感谢的话语发给了我:

余老师好!

余老师最辛苦、最无私!

凡是尝试过收集的老师都有这样的同感:十分困难。骗人者有之,扫描者有之,需注册登录者就更普遍了。余老师是真的辛苦!

很长的暑假接近尾声,痛恨自己的懒惰。

愿余老师强壮、快乐!

先生:

辛苦了!人心不古先生古,世风浑浊师独清。先生的辛勤、严谨与坚守令人敬佩!见贤思齐,向先生学习,跟先生走。诚谢先生!

谨致伏安。

余老师,您辛苦了,谢谢您发来的2012年中考题,解决了我们的需要,要不怎么说我们总是在您身下乘凉呢!谢谢,祝您夏日清爽。

余老师好!

每次收到您发来的中考、高考语文试题集锦都非常感动,您麻烦了自己,给大家提供了方便,真的谢谢您!

顺祝暑安!

余老师:

近好!

每年,你都要悉心收集中考试题,付出辛劳甚多,今年尤甚,向你表示敬意。再次表示深深的谢意。多保重身体。

非常感谢余先生!这是及时雨呀!

余老师:

你真的很厉害。

这可能是目前全国最全最可靠的2012中考题库了。„„

(七)我的非常艰苦的工作是写书。

华东师大出版社约我写一本《致语文教师》。

我在暑假中将它整合了出来,我给这本书的命名是《语文教师的智慧》。它的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 成长絮语 耐力是一种智慧 趁着年轻多做事 练好四项基本功

没有业余时间就没有优秀的成果 进入教学研究,永不言迟 教师的第一科研能力是提炼能力 先做好一个方面的专题研究 不同深度的磨练产生不同高度的水平角度:创造与创新的着眼点 用自信迎接挑战 体验成长的乐趣 因为工作,所以幸福 研究名师,发展自己 不离学术,不离实践 自己训练自己 人多的地方没有积雪 随时把思想所得变成文字 一定要有指标要求 教学资料与文献意识 成长规划的意义和方法 第二章 教学智慧 教学理念的创新 教材研读的创新 教学创意的创新 教学思路的创新 教材处理的创新 教学手法的创新 提问设计的创新 课中活动的创新 语言教学的创新 教学细节的创新 朗读教学的创新 教学方案的创新 第三章 治学方法 课文研读法 自建仓库法 精品收藏法 案例分析法 多向运思法 横向联系法 纵深探究法 发现命名法

写这本书的时候,正是武汉的酷暑。下面是8月1日的工作日记: 一整天的时间,开始写《致语文教师》的第二章。

整个上午都不能动笔,一直在策划体例。下午开始写作,到晚上、到深夜,写出了两节计10000字左右的初稿。

写得眼睛逐渐朦胧起来。

今天白天天气非常炎热。楚天都市报讯:昨日午后武汉市区最高温度飙升至37.5℃。今年江城7月下旬11天持续高温35℃以上,这是继1966年同期出现后46年来的首次,11天中高温达36℃以上的高温达10天,昨日突破37℃,达到酷暑标准。

(八)2012年的暑假之中,我参加了两次重要的讲学活动。

一次是语文出版社于8月4日在湘西自治州举办的教材培训活动。可谓山路弯弯,漫长遥远。来去的路上,乘坐火车就花去了我的大约26个小时。

艰苦的历程,表现于下面的记载:

路很难走;提前10天订票,都没有买到软卧票,只购到一张硬卧。2日晚上10点多的火车。

火车上我似睡似醒地过了一个通宵,抱着我的手提电脑过了一夜。

3日上午9点10分,车到怀化,准时准点;然后转乘10点08分的K534次从怀化到吉首。中午12点到达吉首。

„„

在这次活动上,我讲了一节示范课《如何写一篇游记》。居然得到大家的赞赏。2012年8月10日的《语言文字报》(第615期)在头版上以大幅标题与大幅照片进行了介绍:

看似平常却奇崛——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示范课掠影

本报上期头条报道了我社举办全国初中语文教学研讨会的消息。特级教师余映潮在研讨会上以语文版教材初中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写作训练为内容,现场展示了示范课《如何写一篇游记》,受到与会代表的好评。不少读者来电询问课堂详情。现选登余老师在示范课上的部分精彩镜头,以飨读者。

选登的五幅照片占去了头版的一大半位置。其中有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先生听课的照片,身后是许多教师的听课时专注神态的背景,这幅照片名为《代表听课入神》。

„„

一次是人教社于8月18日在九江温泉镇举办的“语文教师与作家同行”活动。6月份,人教社给我发来邀请函:

第六届“人教杯”语文教师与作家同行——文学作品解读与教学观摩研讨会会议通知 文学作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文学作品的解读与教学,直接关系到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为帮助广大一线教师准确了解中学文学作品教学的要求,把握教材中文学作品选编的特点,更深入地解读文本,体会文本魅力,提高文学作品教学质量,兹定于2012年8月18日在江西九江召开“第六届‘人教杯’语文教师与作家同行——文学作品解读与教学观摩研讨会”。会议将邀请10—15位著名作家(大部分为课文作者)与一线教师面对面交流。„„

8月初,人教社请我讲曹文轩的《孤独之旅》,说曹文轩将听课评课。准备这个课的过程非常艰苦,我一共设计了五种教学思路。

8月18日,人民教育出版社“第六届‘人教杯’语文教师与作家同行——文学作品解读与教学观摩研讨会”在九江市星子县龙湾温泉宾馆锦绣厅进行。

上午8点半,开幕式。

到会的作家有:梁衡、曹文轩,舒婷,赵丽宏,王宏甲、叶廷芳等,还有巢宗祺先生,还有人教社的罗社长、王本华等。

不少省市的教研员到会。参加会议的约400人,大大突破了会议预计的人数。开幕式后,无数的教师涌向会场前面,摄影,签字,场面壮观、热烈。„„ 中午1点35,星子县的30位新九年级学生到场。两点过5分,我的《孤独之旅》开讲。

曹文轩坐在第一排首席的位子上听课,坐他旁边的是人教社王本华。尽管学生的情况不是很好,但我的课推进顺利。

这个课大约上了52分钟。这是我的第164个新课,是2012年我讲的第82节课。然后王君教学梁衡先生的《夏感》,梁衡先生坐在我旁边,专心听课。王君课完之后,我开始《孤独之旅》的说课,曹文轩评课。

曹文轩的评课非常精彩,连续讲了20分钟。他对《孤独之旅》的教学大加赞赏。他说: 我刚才跟余老师握了一下手,因为我特别感激他对《孤独之旅》的解读。那么,他刚才在解读过程中,我一边听,一边暗暗得意我居然写了这么好的一个东西。早一天看到他讲,我就早一天高看我一眼,可惜有一点迟了。

我特别佩服他掌握场面的能力,因为大家都知道那些学生并不是他的学生,是临时抽来的学生。萍水相逢,之前也没有任何的交流,也没有什么照应,那么他很快就把那些孩子完全控制在他手里。他让我想到了一个指挥一个乐队,这个乐队从来没有和他配合过,他就凭他的多年的教学经验,很快就把这个乐队变成他自己的乐队。整个从头到尾,我认为演奏得非常好。虽然他手里并没有拿指挥棒,但是我们仍然可以看到黑管、长笛、钢琴应拍开始,让我领略到了中小学语文的教师之美。这是我的第二个感受。

另外,感谢余老师在讲这篇课文的时候,对这篇课文周边资料的掌握。他知道的东西太多太多了,为什么他能够把后面的课文讲得那么透彻,那么的准确,他一定在之前广泛地了解了我的作品,同时了解了我的文学思想。这一点是非常非常清楚的。另外,我刚才跟余老师说,你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在台上表现出来的那种风范,儒雅、淡定,那种不慌不忙的、非常好的节奏的把握,所有的这一切都让我非常的赞赏。我想,如果孩子们能有这样的一个语文老师,真是他们一生的幸福。

我特别感谢余老师在解读《孤独之旅》时候,用了那么多的篇幅去讲自然和杜小康的关系。这是一个把我的课文彻底看穿了的人,彻底读懂了的人。

„„

对于这次活动,有报道进行了这样的评价:

教师在作家面前执教他的作品,作家从作家的角度评点作品的解读与课堂教学,这个活动的创意,让第一天的活动高潮迭起,让与会老师眼界大开。下午的活动,因为余老师的《孤独之旅》与曹文轩对教学的评点而让所有的参会者激动。大家说,这种精彩的“华山论剑”,几十年才遇到一次。回望两天的活动,有三大热点:才华横溢潇洒健谈的曹文轩、朦胧迷人的舒婷、细致通透的余映潮。

„„

2012年,我有近90天的“暑假”,我读了许多书,写了许多文,做了许多事。2012年,在我近90天的“暑假”中,我没有完整地休息过半天以

下载余映潮教例评析100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余映潮教例评析100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余映潮

    如何引导学生将美文读美 余映潮老师说过:“从教学过程来看,没有朗读的课只是‘课’,它不是美的语文课。”学生读好课文是一节课教学成功的关键,感情到位,文章理解自然就顺水推舟......

    余映潮学习心得

    怎样备好一节有档次的课 在学习聆听了余映潮老师的讲座,我感触颇丰。从这短短的两天中,我明白了,在教育这条路上,我需要学习的内容还有很多很多,下面我就把这俩天中我最有感触的......

    余映潮学习体会(推荐)

    八中听课学习体会 3月15日、16日有幸参加了在张店八中举办的张店区余映潮语文工作室第三次培训。全国著名特级语文教师余先生的语文“潮水之家”为我们语文教师带来了又一次......

    苏州园林余映潮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余映潮 一、导入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之所以获得“天堂”的美称,在很大程度上由于它拥有一批全国以至世界知名的古典园林。今天我们一起学......

    余映潮论文

    绪论 语文是人类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语文教学课堂是培养学生文化素养与语文素质的主要阵地。教师的教育思想能够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先进的文化教育不仅仅是培养学......

    社戏(余映潮)

    余映潮 社戏 一、我们今天学习《社戏》,请同学们把笔拿出来我们学习《社戏》二、作者简介 PPT出示:请学生读鲁迅简介及《社戏》简介两个简介中“我”为什么要打上引号? 学生......

    余映潮推荐[五篇范文]

    特级教师余映潮老师推荐—— 中考考前必读的十篇写作范文 例文1:河南省一考生 同在一个屋檐下 我惊讶地问妈妈:“为何在屋里走动时,总怕踩到地雷似的?”妈妈笑着回答说:“大家不......

    余映潮老师

    余映潮老师(以下简称师):好,同学们上课! 学生(凤岗中心小学五(3)班学生,一下简称生):老师您好。 师:同学们好,请坐。 师: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美文《威尼斯的小艇》。一起来把白威尼斯的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