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台阶》教学设计
《台阶》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台阶》出自苏教版九下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的学习主题是“疑为学之始”,要求学生“读书要善于发现,善于发问,善于独立思考”。单元提示这样要求:“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疑问,正是独立思考的结果,也是正是独立学习的开始。善于发现,就是读书是能够找出内容、语言方面看似有矛盾的地方,再通过多角度的深入思考分析,求得更好的理解,甚至提出与作者不同的看法。学会这种读书方法,你就走进了较高的阅读境界”。对本文而言,整体把握故事内容,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父亲”形象的特点,是我们学习本文的目标之一。不仅如此,按照本单元读书要“善于发现,善于发问,善于独立思考”的理念,还要求我们在探究质疑方面,对学生多些引导,让他们获得更多裨益。所以在读懂人物形象的基础上,我把读懂作者、读出自己、读出问题作为本课的主要任务。
刚读这篇小说,就被作者那细腻的文笔,常见的事物,质朴的叙述,浓浓的深情,一个勤劳朴实、忠厚善良、坚忍不拔的人物的刻画,深深打动了我,本着回归文本让学生学习《台阶》的理念,认真研读文本,拟定了以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把握父亲形象的特点及意蕴,学习父亲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2、理解课文围绕“台阶”组织材料,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写法。
3、训练、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质疑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学习作者命题立意组织材料的方法,训练、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质疑的能力。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出示 课件 1):
歌曲《父亲》的背景音乐中,多媒体出示一幅右边图片,按字竖排打出一段话:“有人说,人生 / 是一级一级 的台阶 / 许多人渴望 / 在台阶上找到 / 自己的高度 / 父亲是不是 / 也如此„„”
(教学设想:调动学生的多方面感觉,唤起他们的回忆,营造适宜本文课堂教学的氛围。)
二、检查预习
1、生朗诵收集到的写父亲的精彩片段,其他同学说出感悟。
2、出示课件2(课前先学的第2题)请同学板书生字的注音,集体订正。
3、师配乐并充满深情地朗诵一首自由诗:父亲的背影 生命就能开叶散枝 总是和牛粘在一起
四季收成
那荣华都是虚假的表象 就在他挥洒的汗水里 只有土地永远不会把人抛弃
体味父亲的艰辛 祈盼风调雨顺 劳动是如此崇高无比 父亲虔诚的像个孩子 当他每一凝眸 从日落到黄昏 就传递着秋天的信息 梦中也是丰收的希冀
踩着父亲走过的田埂 土生土长的父亲 我明白了什么是坚持习惯了与土地相依 每一块土坷垃 有一天他会老去
都有过他创造的奇迹 就让一捧黄土掩了他的躯体
父亲传递着
我沧桑多年的父亲 那流淌在五千年历史里的东西 总是谆谆告诫他的儿子 读懂了他
与土地的血缘不会断
就读懂了中国农民的本质
读完让学生用一句话谈谈感受,引入本课教学。
三、读懂人物
1、学生感知课文内容(出示课件3,课件中包含下面五行的文字。)
快速浏览课文,试讲述故事情节。
①.为什么“父亲总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
②.为了造起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父亲都作了哪些准备工作? ③.新台阶建成之后父亲是何种感觉?父亲又有什么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教学设想:引领学生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梗概,为分析人物做初步准备。)
师引领复述可以包含以下要点:
①提高自己的身份与地位;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追求被人认同、被人尊重。
②准备造台阶——一年到头几乎不得休息;一块砖,一片瓦,一角票;几十年如一日;为造台阶的工匠们做准备工作,不辞辛劳。
③台阶低意味着经济地位低下,父亲由此形成了自卑的心理。这种自卑心理长期存在,难以一下消除,所以台阶高了,处处感到不对劲、不习惯、“不自在”;挑水闪了腰;“父亲老了”,身体垮了。
2、赏析细节(出示课件4,课件4是右边的图片,并且配有这样的文字:故事可以虚构,但细节不可以捏造。赏析小说中的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
(教学设想:深入文本,赏析细节,可以抓住父亲的“倔强”性格,引领学生深入文本,用圈点勾画的方法赏析细节,加上批注,全面细致地把握人物形象。)(设计说明:在上课实践中,学生对课文第五节的后半部分,第十、十一、十二节,第十三节,第十七节,第十九节,第二十六节等比较感兴趣;事实上,这些片段,或体现父亲的辛劳、体格健硕,或体现父亲的坚韧与对目标 的坚定,或体现父亲朴实厚道,或体现父亲具有中国传统农民的任劳任怨与谦卑的性情等。这些正好是理解本小说情节内容、把握人物形象的关键语段。我重点和学生共同赏析了踏黄泥、放鞭炮、磕烟灰三个精彩片段,配上音乐,让学生细细品读,更深刻地感悟父亲的性格与品质。这个环节花费的时间是比较长的。)
四、读懂作者
1、出示课件5: 请以“父亲是一个 的人”为话题填空
(教学设想 :父亲是一个坚强要强、朴实勤劳、任劳任怨、谦卑的人。在上述“分析父亲”的基础上,这样的问题,学生几乎可以顺口就可以回答出来。)师小结:父亲的故事是无声的,父亲用自己的行动教育着孩子们,告诉我们什么是人生;告诉我们什么是生活;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刻苦学习,拼搏奋进,父亲的一生可能是平凡的,平凡的让我们不愿向他人谈起,父亲的一生可能是清贫的,让我们无法在别人面前衣着炫耀,父亲的一生也可能是默默无闻的,在众人中父亲可能普通的像一块随处可见的鹅卵石,可父亲在你跌倒了时,他会扶起你来,教会你怎样站立,在你困难时,鼓励你勇敢的面对困难和挫折,在无言的大海中,让我们分享了失败与成功。所以父亲是平凡的,又是伟大的。、结合老师的板书,师生共同分析作者写作目的。(出示课件6下列图片并且配有这样的文字:作者在父亲身上倾注了怎样的情感?)
(讨论明确:作者以农民的儿子作为故事叙述者,叙述父亲为盖新屋而拼命苦干的一生,表现农民艰难困苦的生存状态和他们为改变现状而不懈努力的精神,作品兼有崇敬和怜悯双重感情色彩。)
五、读出自己
今天,我们学习了李森祥的台阶,了 解了一位普通农民艰辛创业的经历,这是一位普通农民为实现生活理想的奋斗史。也许在别人看来,他的理想是微不足道的,然而父亲却付出了一生的血汗。父亲的默默无闻,让我们感觉到平凡中孕育着伟大。想想我们的父亲,他们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出示课件7,即右上方图片,在图片上方设置了这样的文字:谈谈你心目中的父亲。两相比较,你有怎样的感受?)生畅谈感受。
(教学设想:课堂教学的有效拓展是十分必要的。只是,这个拓展必须是建立在有助于加深理解文本的基础上的拓、是有助于培养学生将语文紧密联系生活的能力的拓展,而不是信马由缰、游离到本堂课主题之外的“胡扯闲拉”。)
六、结束语
从凄楚、辛酸中走来的父辈,可能他们的愿望、追求,在儿子的眼里,不是耀眼、精彩的。但却是实实在在的,他们血管中流淌着的那份坚韧不拔、拼命硬干的生命因子,恰是撑托事业辉煌的砥柱。让我们从心底祈愿,造好了新屋、砌上了九级台阶的劳苦的父辈们能尽享这份收获和喜悦,感谢父亲!(在播放刘和刚的歌曲《父亲》中结束本课)
七、板书设计
坐台阶 台阶高,受人尊重 建台阶 踏黄泥 父亲:人老体衰 筹台阶 砍柴火
种田地
担谷子
编草鞋
塞角票
捡卵石 捡砖瓦
嫌台阶 台阶低,地位低--------------------父亲(要强的农民 有志气、不甘人后 有长远的生活目标 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附: 资料链接
一、关于作者
李森祥,当代作家,浙江省作协的专业作家。1987年开始文字创作,代表作有小说《小学老师》、《抒情年代》《传世之鼓》等。作品充满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其艺术特色是文字简洁、善抓细节。他与高峰合著的《王中王》受到人们的重视。《台阶》是作者亲历农村生活的深刻感受。
中央电视台热播过的《天下粮仓》,李森祥便是该剧的策划。作为浙江电视台制作中心主任,李森祥长期从事影视剧创作、拍摄、策划工作,有很强的艺术感受能力。
二、课外推荐阅读:
1、尤天晨《父爱昼夜无眠》,《读者》2001年19期;
2、朱自清《背影》(苏教版八年级上册);
3、(法)巴尔扎克《高老头》。
《台阶》预习作业
1.收集写父亲的文章并摘录精彩片段,并写写感受。摘录: 感受:
2.给加点字注音。
凹凼()()涎()水 蹿()上 ....揩汗()筹()划 黏()性 ...撬()石板 尴尬()()过瘾()....门槛()硌()了一下 ..3.解释词语。
①低眉顺眼 ②微不足道 ③大庭广众
④若有所失 4.请同学们速读课文,把握故事情节。读完根据课文内容,仿照下面的例子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动词。
(嫌)台阶-----()台阶-----()台阶-----()台阶 5.下面句子的横线上填写的有关词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1)白天,他陪请来的匠人一起干,晚上他一个人搬砖头、担泥、材料,干到半夜。
(2)他抽了一筒,举起烟枪往台阶上磕烟灰,磕了一下,感觉手有些不对劲,便猛然愣住。他忽然,台阶是水泥抹的面,不经磕。
(3)自那次腰闪了之后,似乎失去了这个兴趣,也不愿找别人聊聊,也很少跨出我们家的台阶。偶尔出去一趟,回来时,一副 的模样。A.筹划 醒悟 怅然若失 B.筹划 省悟 失魂落魄 C.省悟 计划 茫然失措 D.醒悟 计划 怅然若失 6.在文章找出对父亲的细节描写,并给它加批注。
《台阶》巩固练习
一、根据所给拼音写汉字
xián()水 kāi()汗 chóu()划 qiào()石板 gān gà()()门kǎn()
二、根据课文内容,仿照下面的例子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动词。()台阶-----()台阶-----(造)台阶-----()台阶
4、说说下列句子属于哪种描写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A.父亲的两手没处放似的,抄着不是,贴在胯骨上也不是。
B.父亲身子晃一晃,水便泼了一些在台阶上。我连忙去抢父亲的担子,他却很粗暴的一把推开我:不要你凑热闹,我连一担水都挑不动吗!
三、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父亲的准备是十分漫长的。他今天捡回一块砖,明天又捡进一片瓦,再就是往一个黑瓦罐里塞角票。虽然这些都很微不足道,但他做得很认真。
于是,一年中他七个月种田,四个月去山里砍柴,半个月在大溪滩上捡屋基卵石,剩下半个月用来编草鞋和过年。
大热天父亲挑一担谷子回来,身上着一大片大汗,顾不得揩一把,就往门口的台阶上一坐。他开始“磨刀”。“磨刀”就是过烟瘾。烟吃饱了,“刀”快,活做得去。
台阶旁栽着一棵桃树,桃树为台阶遮出一片绿阴。父亲坐在绿阴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这时,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 飘去。
父亲磨好了“刀”。去烟灰时,把烟枪的铜盏对着青石板嘎嘎地敲一敲,就匆忙地下田去。
冬天,晚稻收仓了,春花也种下地,父亲穿着草鞋去山里砍柴。他砍柴一为家烧,二为卖钱,一元一担。父亲一天砍一担半,得一元五角。那时我不知道山有多远,只知道鸡叫三遍时父亲出发,黄昏贴近家门口时归来,把柴靠在墙根上,很疲倦地坐在台阶上,把已经磨穿了底的草鞋脱下来,垒在门墙边。一个冬天下来,破草鞋堆得超过了台阶。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内容。
2、在文中划出概述父亲辛勤劳动的句子。说说这表现了父亲怎样的精神?
3、品析文中划线句子的含义。
(1)父亲坐在绿阴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这时,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 飘去。
(2)一个冬天下来,破草鞋堆得超过了台阶。
第二篇:《台阶》教学设计
《台阶》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故事情节,体会作者的感情。(2)把握父亲形象的特点。
(3)学习作者命题立意、组织材料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1)复述课文,整体把握文章的故事情节。
(2)合作、讨论、探究父亲的形象和文章组织材料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父亲的感情,体会作者对土地家园和父老乡亲的深厚感情
(2)感受父亲性格中的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培养对待人生的积极健康的心态。
●教学重点:把握故事内容,分析父亲形象,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理解父亲形象的意蕴和组织材料的详略安排。
●教学方法:1.复述法。本文以农民的儿子作为故事叙述者,围绕“台阶”命题立意,鲜明的人物形象的塑造是在情节的发展变化中完成的。通过认真阅读,复述故事情节,理解人物的思想性格及其意蕴。2.研讨探究法。引导学生抓住全文的关键性语句,理清文章的思路,整体把握课文。质疑研讨,理解父亲形象的深层意蕴,感悟文章的主旨。●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引导学生抓关键性语句,理清文章思路,分析父亲形象,领悟主旨。[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背景音乐《愚公移山>透过朱自清先生饱含深意的《背影》,我们分明看到了困顿前行中的父辈的身影,今天学习的李森祥的《台阶》将以小说的视角为我们展现父辈们现实的生活画卷和深沉的精神世界。
二、诵读感知,整体把握
1.出示投影检查学生的字词预习情况。
(1)注音:凹凼(dàng)
揩(kāi)
黏(nián)
尴尬(gān gà)硌(gâ)
烦躁(zào)
(2)释义:揩:擦、抹。尴尬:神色、态度不自然。烦躁:烦闷急躁。微不足道:非常藐小,不值得一提。大庭广众:人很多的公共场合。
2.学生通感全文,指名学生简要讲述故事情节。教师提示阅读要点:(1)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2)父亲是怎么造起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的?
(3)新屋造好了,父亲怎么样?学生依据阅读提示,高效搜求相关的重要信息。教师针对学生的感知,补充,整理:
父亲觉得自家的台阶低,望着人家高高的台阶,羡慕不已,他不甘心低人一等,立下宏愿,也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父亲体壮如牛,吃苦耐劳,他相信自己的力量,他下定决心,开始漫长的准备。他终年辛苦,准备了大半辈子,积铢累寸,终于建起了有九级台阶的新屋,一辈子的心愿得以实现,心头的喜悦真是无法形容。父亲为此付出的代价是沉重的:新屋落成了,人也衰老了,身体也垮了。
3.学生速读全文,就课文内容提出疑难问题,分析评价和心得体会。
教师启发、引导、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对交流中不太准确的理解,一般不予纠正,留待深入理解课文时解决。
学生的感知可能有:1)小说以农民的儿子为故事叙述者,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2)课文围绕“台阶”命题立意,安排材料的详略。“台阶”是全文的焦点,显豁突出。
3)文中着力塑造了父亲这一非常要强又老实厚道的农民形象。4)课文的关键句是“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父亲对高台阶新屋的追求,深层地说是对社会地位的追求,突出父亲希望受人尊重的思想性格。5)新台阶砌好后放鞭时,父亲喜悦的神情描写是非常个性的,很有特色。
4.合作研讨。学生小组内研讨以下问题,然后把讨论的结果在全班交流。
(1)为什么“父亲总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2)“新台阶砌好了”,为什么父亲反而处处感到“不对劲”了?(3)作者为什么在老屋的三级石板上用了那么多笔墨?(4)“父亲坐在绿阴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这时,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这一处描写表现父亲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为什么不作心理描写?(5)为什么新屋的主体工程写得简略,造台阶反而写得详细?父亲放鞭炮时的神情有什么特色?
(6)为什么“回来时,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这种心态怎么理解?(7)从父亲苦干大半辈子盖起新屋,砌上了九级台阶的生活经历,你受到怎样的启示?你是如何看待父亲这个人物形象的? 教师点拨、明确:
(1)因为台阶是地位的标志。人家高的有十几级,自家台阶只有三级,被人小看,“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想有地位而没有地位,所以总觉得自家的台阶低。
(2)台阶低,意味着经济地位低下,父亲由此形成了自卑心理。这种自卑心理长期存在,难以一下子消除,所以台阶高了,反而处处感到不习惯,不对劲。(3)这篇小说题为“台阶”,先在老屋的台阶上做文章有多方面作用。
第一,写三块青石板的来历,可以写出当年父亲的力气是多么大,后面写造新屋的时候托石板闪了腰,前后就形成对比。
第二,写石板粗糙,可以暗示当年经济条件更差。
第三,写“我”在台阶上跳来跳去,表明那时年幼,而新屋造好,“我已长大成人了”,说明准备盖房前后用了一二十年。写小孩能连跳三级,可见台阶之低。写父亲在台阶的坐姿,又是写台阶之低。
第四,写父亲的脚板,写出了父亲终年辛劳的形象,也说明家庭的贫困。
(4)这篇小说是用第一人称写的,不允许写别人的心理活动,只能以形写神。父亲抽烟时专注地望着别人家高高的台阶,他羡慕,他向往,他在谋画怎样加快准备,争取能早日造起高台阶的新屋,像人家一样气派,也叫人羡慕。
(5)文章的详略是由中心而定的,题目是“台阶”,所以主体工程可以略写,造台阶则要详写。
父亲的神情很有特色。他奋斗了大半辈子,高高的台阶就要砌起来,新屋就要完工,他心里的高兴是无法形容的,他一辈子老实厚道低眉顺眼,高兴起来也自有他高兴的样子。作者微妙地写他左也不是右也不是、异乎平日而又与众不同的样子,他手足无措,想挺胸挺不直,笑也是尴尬的笑。这副喜悦的样子是非常个性化的。
(6)父亲干了一辈子,劳动就是生命,在他的精神世界中,劳动是创造,劳动有收获,劳动体现了自己的价值,一旦不能干活,就失去了这一切,所以感觉若有所失。(7)父亲是一个非常要强的农民,他有志气,不甘人后,他要自立于受人尊重的行列,他有长远的生活目标,他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父亲又是一个老实厚道的农民,他用诚实的劳动兴家立业,不怕千辛万苦。同时,父亲身上有着中国传统农民所特有的谦卑。当九级台阶砌好后,他却不好意思坐上去。5.教师引导分析父亲形象的意蕴。
(1)从人类需要层次论的角度:人都有获得社会和他人尊重的需要,提高地位,赢得尊重,是父亲最大的心愿。
造新屋,当然首先是为了改善居住条件。但是,建筑物,无论大小,都具有人文性。“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这篇小说着眼在台阶,写父亲对台阶的要求,就是对地位 的要求,就是对尊重的要求。
人的需要总是在自己视野的范围里,由比较而产生的。父亲看别人家高高的台阶,目光那么专注,他羡慕那个气派,他感叹“我们家的台阶低!”尊重的需要使他产生希望和理想。人的需要是建立在现实可能性的基础上的。父亲以他的力量,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可谓理想远大。他的血管里有民族特质中拼命硬干、坚韧不拔的精神。
(2)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角度:父亲创业之所以如此艰难,根源在于生产力水平低下。这篇小说固然讴歌了父亲坚韧不拔的毅力和艰苦创业的精神,但是更有一种凄楚、辛酸的情感笼罩全篇。
父亲造的新屋,规格并不很高,不过是屋基高些,台阶从三级增至九级。但是他为此付出了大半辈子的辛劳。年轻时,三百来斤的石板一下子能背三趟,也没觉得花了太大的气力。新屋造好了,人也老了,身体也垮了。
小说告诉我们,父亲创业的艰难困苦,根源在于农村经济极端落后。小说深沉地响着时代对先进的生产力的呼唤。
6.变换人称练习。请学生速读全文,试用第三人称说说小说的故事梗概。
教师示例:××家的老屋只有三级台阶,他眼看人家台阶高,受人尊重,决心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可是凭他的经济条件,要造这样的新屋得准备大半辈子。他想聚沙可以成塔,凭自己一身力气,干他十年二十年,总有一天可以造成新屋。他苦干了大半辈子,一砖一瓦地捡,一角钱一角钱地攒,终于盖起了新屋,砌上了九级台阶。屋造好了,人却老了,身子也垮了。
三、说话延伸:请学生从家居住房变化的角度,谈谈自己对社会发展引发的人们思想观念(如按揭买房)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的独特的体察和感悟。
四、课堂小结:从凄楚、辛酸中走来的父辈,可能他们的愿望、追求,在儿子的眼里,不是耀眼、精彩的。但却是实实在在的,他们血管中流淌着的那份坚韧不拔、拼命硬干的生命因子,恰是撑托事业辉煌的砥柱。让我们从心底祈愿,造好了新屋、砌上了九级台阶的劳苦的父辈们能尽享这份收获和喜悦,感谢父亲!
五、课堂练习
六、布置作业
第三篇:台阶教学设计
《台阶》教学设计
课时安排 : 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把握父亲形象的特点及意蕴。
能力目标
1.把握课文的叙述角度,体悟作品兼有崇敬和怜悯的双重感情色彩。
2.学习抓住关键语句,理解故事内容和人物思想感情的阅读方法。
3.理解课文围绕“台阶”组织材料,安排详略的写法。
德育目标
感受父亲性格中的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培养对待人生的积极健康的心态。
教学重点
把握故事内容,分析父亲形象,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父亲形象的意蕴和组织材料的详略安排。
教学方法
1.讨论法。
2.研讨探究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CAI课件、打印好的讲义资料、投影仪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一、导语
说起台阶,都很熟悉:每天,踏着台阶,走进教室,走向更高的殿堂。今天,作者李森祥就带我们去一户农家的台阶上走一走!
二、容及步骤
(一)自主学习
师:这节课,让我们师生一起走进语文学习的乐园。老师为大家设计了四方面的学习内容:
1、读台阶——朗读小组;
2、说台阶——人物评论组;
3、品台阶——语言赏析组;
4、画台阶——板书设计组。同学们同意吗,(同意)!好!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喜好,自主选择其中一方面的学习内容,然后组成学习小组,读台阶同学坐第一组,说台阶同学坐第二组,品台阶同学坐第三组,画台阶同学坐第四组。稍微考虑一下。1、2、3、开始
师:现在,大家都有自己的选择,接下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讨学习。
(二)交流学习
师:看得出来,大家研讨很热烈,接下来我们四个小组互相交流一下学习成绩,这期间,大家可以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第一组,朗读小组
生:这篇文章是一篇小说,父亲家的老屋只有三级台阶,在当地有一种说法,台阶高,主人的地位就高,于是父亲决心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他辛苦地劳动了大半辈子,终于盖起了新屋子,台阶高了,父亲却老了,身体也累垮了。这篇文章较长我们在这选读其中的一部分,10~~~16自然段,不是文章的高潮,但我们认为小说的主题在这里得到了体现。
朗读10~~~16自然段(学生齐读10自然段,分读11、12、13、14、15、齐读16自然段)
师:同学们认为他们读得怎么样啊?
生:我认为陈星同学读得好,有感情特别是13自然段。
师:可以说同学们读得很认真,听的同学更认真,点评的同学也很专业。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通过研究,提出了人类需要的层次论,认为人的需要由低到高,共有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尊重的需要。那么父亲花去半辈子的精力去建造的高台阶是哪一种需要呢?当然是尊重的需要!
师:(出示投影)抓住了(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就等于拿到了走进这篇文章的钥匙,文章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呢?第二小组汇报成果!生:(1)他是一个不服老的人,从文章28自然段“我连忙去抢父亲的担子,……….动吗!”可以看出来。
(2)父亲是一个老实厚道的人,从文章9自然段可以看出来。
(3)父亲又是一个有毅力的人。文章10自然段有表现。
生:可是我们在预习文章时感到这篇文章内容特别的辛酸,文章笼罩在一种悲凉的气氛中。
生: 我也有同感,我们在设计板书时,作者为什么写的这么悲。
生:农村的现实情况就是这样,只是我们没有深刻的体会罢了,不是他一个人苦,其实其它的农民都和作者父亲一样的生活,很辛苦。
师:三位同学目光敏锐,善于发现问题,父亲悲苦的根源在哪里呢?在于农村的生产力水平低下。作者以崇敬的心情讴歌了父亲艰苦奋斗品质,而且以怜悯的心情展现了农民艰难困苦的生活状态,从而发出了时代的呼唤,我们要时刻关注农村发展,时刻关心农民生活。
生:老师我也有问题,我们一直在说父亲,讲父亲,可文章的题目为什么不叫父亲呢?这样的题目是不是太平淡了?
生:我认为本文以<<台阶>>为题一方面表现了本文的感情线索,另一主面也在表现了中心,父亲的优秀品质和农村的贫困落后都是利用台阶来表现出来的。可以说台阶是全文的文眼,像《背影》一样描写父爱,题目却是背影一样的道理。师:是的,这篇文章和《背影》的写作手法相似。背影是整篇文章的线索,那么《台阶》也是这篇文章的线索。联系过去所学的,融会贯通,这样好的学习方法很好!语言赏析组又有哪些收获呢?
生:文章语言精心之处有好多,我们选择了几处地方来赏析。
(1)13段:“专注的目光”这个神态描写,写出了父亲对别人家台阶的羡慕,“摇来摇去的树枝就好像绵长的思绪”,他下定决心:也要建高台阶!
(2)7段:可以看出父亲不甘心低人一等,想实现多年的愿望。
(3)10段;可以看出来父亲马拉松式的准备,一砖一瓦的捡,一角一分的捡。体现了父亲的辛苦。
生:我们在分析人物描写方法时,可以采用老师平时经常使用的方法,就是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以第一人称说人物的心里话。
师:大家可以多尝试一下多种学习方法,收集好的学习方法,相互进行交流。
生:老师我们组朗读课文时,我觉得第24段写的很精彩,一系列表示时间的词语、一系列的动词、一系列的神态描写,生动而真实地再现了台阶要建成时父亲的高兴心情。
师:那你读给大家听听吧!
生:读第24段。
师:你读的非常有感染力,那种心情仿佛就在眼前!同学们对父亲的理解非常深刻,台阶是父亲的……来谈谈(出示投影)
生:台阶是父亲的生命。
生:台阶是父亲的尊严。
生:台阶是父亲的理想。
生:台阶是父亲的心灵沉重负担。
师:父亲为了台阶费尽心血,付出了辛劳请同学们以”为了台阶,父亲付出了………….”说一句话(出示投影)。
我们分析过后一起来关注一下板书组的设计,说一说设计意图。
生:这个板书一方面根据小说的情节发展,让大家明确本文的结构及部分内容;另一方面力求突出本文的线索。(两名同学上黑板板书九级台阶)
生:板书好后解说
师:画父亲像总结板书
三、拓展学习
师:同学们学的很认真,你们的聪明才智让老师佩服。(出示投影罗中立的油画《父亲》)岁月的沧桑在父亲脸上刻满深深的褶痕。面前的父亲端着用他亲手种的粮食熬出的稀汤,目光凄迷、呆滞,微张的嘴巴露出仅剩的一颗老牙……在这里老师想和大家交流一下对这篇课文的学习感受。
“我想对父亲说……………..”
生:记得又一次我的脚烫伤了,父亲一边满我一边送我去医院,我当时很不理解他,我都这样了父亲还骂我,可是一天母亲让我去叫父亲吃饭,我很不乐意,心想机子不知道吃饭吗,当我走房门时,看到了父亲黝黑的皮肤,和那岁月的痕迹我的眼泪流了下来,我明白了父亲的骂也是一种爱.生:……………..同学们已经长大,懂事了,让我们深深的说一声谢谢您父亲。(放音乐崔金浩的《父亲》)
四结束语
走进父亲我们有太多想说的话,就让我们在心里默默的说一声:“父亲您辛苦了”,希望同学们以后有所建树,我想这是对父亲最好的报答。
六、布置作业
课外寻找关于“父亲”的文章、诗歌进行自主阅读。
推荐书目:苏童《父爱》、梁实秋《代沟》、周国平《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
板书设计
台阶
李森祥
(三级台阶)老屋要强、老实厚道的农民
地位尊重父亲:
(九级台阶)新屋执著、坚忍不拔的毅力
台阶教学反思
本文在人教版八年级上第二单元,在单元提示中有这样的内容:这个单元是以爱为主题,诉说对普通人特别是对弱者的关爱,从课文中感悟“爱”的博大,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由此看来,我们应报有对父亲博爱的情感去学习这篇小说,挖掘父亲内心深处可爱的可贵的品质。台阶是一篇关于父亲的文章,文中的父亲是一个农民,一辈子和土地打交道。他家的台阶很低,所以感觉地位也低人一等,是一个卑微的角色,但卑微者未必脆弱,父亲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坚强。一节课上完我感到心里轻松了很多,但回想起课堂的教学过程还是有很多的不足:
其一:我在设计这节课时,力求让学生自主地学习,给学生更多的选择空间、施展空间。以学生为主体,自主学习,学生可以在四方面的内容中自由选择其中的一项内容来学习,而在“交流学习”这一环节中,教师要求学生按小组顺序进行交流,学生的自主性就没有正真体现出来,现在想来,这一环节也可以完全开放,让学生自主决定交流的先后顺序。这样,就能够更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能激发他们的竞争意识。整个课堂能更有气氛更有自主性了。
其二,课堂上学生是在思考,但是没带多少感情,只是为了问题而在思考,没把自己放在文章里。原因在于,我没有很好的投入感情,我的激情欠缺,必然导致学生的激情欠缺。是整个课堂不活跃,老师教的死板,学生学的死板,学习热情没有真正调动起来,没有成为课堂的主人。事实上,我现在分析来看,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老师对他们的确良不信任,害怕他们在课堂上出错,影响教学效果。而这种做法无形中极大地扼杀了这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使他对自己的学习更没信心,从而造成恶性循环。既然是课堂,就要呈现学生学习的过程,出现点差错又何妨?应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热情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生都爱这个课堂,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课堂的主人。
第四篇:2009《台阶》教学设计
《台阶》教学设计
八年级王凤艳
一、教学目的1.培养阅读小说的能力——抓住关键语句,理解内容和人物情感
2.理解作品围绕台阶选材、安排详略等写法
3.谈谈父亲形象的含义,感受父亲性格中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对待人生
二、教学设想
本文是一篇课内自读课,引导学生根据“自读要点”展开讨论,教师帮助归纳、总结。这篇文章字面并不难懂,但作者流露于笔端的感情不易把握。教学中要抓住关键词、句的分析,以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把握故事内容,分析父亲形象,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父亲形象的意蕴。
四、教具使用:多媒体课件
五、课堂类型:讲读课
六、教学方法
教法:读法;情境设置法;研讨法。
学法:
1、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勤动笔墨,积极读书。
2、诵读法: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从中体会课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3、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学习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我们曾透过饱含作者对父亲困顿前行中的父辈的身影,体会到父亲对儿女那深沉而厚实的爱;今天学习的李森祥的小说《台阶》,体会作者通过独特的视角,为我们展现父辈们现实的生活画卷,去感受父辈那深沉的精神世界。
(二)组织教学
1.检查预习
2.作者简介:
(三)新课讲授
1.让学生诵读感知,整体把握
教师提示阅读要点:
2.学生复述文章内容,给文章分段。教师启发、引导、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全文,结合老师给的的阅读提示来概括、复述本文。段:建造台阶的愿望——建造台阶的准备——建成后
3.问题研讨——父亲形象分析
通过复述,再次熟悉课文,同时也对文中的主人公父亲形象有了初步的感知,接下来的问题研讨环节中,促使同学们能从中让父亲的形象逐渐丰满起来。
课文哪些情节最能表现父亲的形象?父亲的形象有什么特点?立下造屋目标,并为之付出长期艰辛的劳动——勤劳、顽强
建成新屋后的喜悦、局促、不自在——淳朴、善良、谦卑
建成新屋累垮身体,不服老——倔强
小结归纳(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他是一个非常要强的农民,有志气,不甘人后,希望受到别人尊重。他是一个有着长远生活目标的人,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他是一个老实厚道的农民,他用诚实的劳动兴家立业,不怕千辛万苦。
他是一个谦卑的人,有着中国农民所共有的谦卑的特点,当九级台阶造好后,他却不好意思坐上去。
这篇小说固然讴歌了父亲坚韧不拔的毅力和艰苦创业的精神,但是更有一种凄楚、辛酸的情感笼罩全篇。
父亲造的新屋,规格并不很高,不过是屋基高些,台阶从三级增至九级。但是他为此付出了大半辈子的辛劳。年轻时,三百来斤的石板一下子能背三趟,也没觉得花了太大的气力。新屋造好了,人也老了,身体也垮了。
小说告诉我们,父亲创业的艰难困苦,根源在于农村经济极端落后。小说深沉地响着时代对先进的生产力的呼唤。
(四)课堂小结
父亲是一个非常要强的农民,有志气,不甘人后,他要自立于受人尊重的行列。他有着长远的生活目标,有着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父亲老实厚道,吃苦耐劳,用诚实的劳动兴家立业,不怕千辛万苦。同时也有着中国传统农民所特有的谦卑。
八、课后作业:
1.把课后词语加意思、造句写一遍。
2.课外寻找关于“父亲”的文章、诗歌进行自主阅读
九、板书设计
台阶的意义:“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对高”
三级台阶 老屋九级台阶 新屋 要求:地位 尊重父亲形象:要强 老实厚道 愚公移山的精神 坚忍不拔的毅力
第五篇:台阶教学设计
8《台阶》
一、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课文围绕“台阶”组织材料,安排详略的写法。
2.理解“父亲”这个中国农民的典型形象,体会作者的感情。
3.教育学生去关心父母,仔细聆听父母内心的声音,从而化为他们感恩的实际行动。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把握故事内容,分析父亲形象,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
2.难点: 理解父亲形象的意蕴。
三、课时安排:2课时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好教学设计和多媒体课件,并布置学生预习。
2.学生课前预习课文,了解生字词和文章大意。
五、教学内容与步骤: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我们从小就会哼唱《世上只有妈妈好》,可谁又会关注我们身边默默无闻的父亲?在你摔倒时,他会在拐角处给你深情的一瞥;在你困难时,他会鼓励你勇敢的面对困难和挫折,在无言的爱海中,父亲让我们分享了失败与成功。今天,我们就跨上作家李森祥为我们搭建的亲情的小说《台阶》,去感受文中那位平凡而又伟大的父亲。
2. 检查预习,辨音识义。
凹凼(āo dàng)涎水(xián)淌汗(tăng)揩汗(kāi)嘎嘎(gā)黏性(nián)掺水(chān)蹿上(cuān)胯骨(kuà)舀米(yăo)尴尬(gān’gà)聊天(liáo)撬石板(qiào)硌(gâ)了一下
3.复述课文,熟悉小说故事情节。
引导学生通过对三个框架性的问题学习,进行课文复述,了解小说故事情节。①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②新屋有几级台阶,父亲是怎么造起来的?
③高台阶的新屋造好后,父亲变得怎样了?
4.凝望台阶,感受父亲。
设想你是一名摄影记者,来到父亲所在的村庄,要拍摄一组表现父亲形象的照片,你会截取哪些镜头?请给照片取一个标题,再用文字加以描述。①示例:
镜头一:渴慕高台阶
第13自然段
在我的照片里:台阶旁栽着一棵桃树,桃树为台阶遮出一片绿阴,父亲正坐在绿阴里吸烟,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父亲神情专注地望着别人家高高的台阶。
从上文的神态、动作描写中可以看出父亲是一个有奋斗目标,自强不息的人。②(学生分组展示)
③小结:归纳父亲的形象
他是一个非常要强的农民,有志气,不甘人后,希望受到别人尊重。
他是一个有着长远生活目标的人,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他是一个老实厚道的农民,他用诚实的劳动兴家立业,不怕千辛万苦。他是一个谦卑的人,有着中国农民所共有的谦卑的特点,当九级台阶造好后,他却不好意思坐上去。
6.深情朗读,感受父亲:
感悟情感:你能体会作者对父亲的情感吗?(找到抒发作者对父亲情感的语句读一读,再去感悟。)
父亲仿佛是那逐日的夸父,耗尽他毕生的心血来实现他的梦想。尽管最终倒下了,但他仍不失为一个悲壮的英雄,台阶则是他一生志气的丰碑。相信同学们在此时此刻,对父亲这一人物仍处于深深的崇拜与感慨中。在此,老师给你一个机会,从文中挑选自认为最喜欢的一个段落或语句,饱含深情的去朗读,再次感受这位可亲、可敬的伟大的父亲!
7.回首台阶,理解父亲
课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可作者李森祥却用深情的笔触,借助于典型的外貌、动作、神态描写,把这位平凡而又伟大的父亲淋漓尽致的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实际上,我们身边时时刻刻为我们奔波操劳的父亲又何尝不是这样的人呢?请同学们回首生活中难忘的时刻,借助于一幅动情的画面表达心中对父亲的爱吧!
(多媒体展示教师示例)
最难忘的是开学时父亲给我往宿舍楼上搬行李的时候,他肩上扛着行李,缓慢而艰难的挪动着脚步,额头上挂满了豆大的汗珠。面对着父亲,我要说:“爸,您放心吧。儿子在这儿一定好好学习,不辜负您的希望!”
(学生独立写作,完成后举手发言,对学生作品由学生互评)
结束语:
是啊,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只要我们每一个人认真的关注周围的世界,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爱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你会发现世界是多么的美好。正如一首歌所唱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