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自然的文字》教学设计
《大自然的文字》教学设计
昆明市宜良县藏方小学 方勇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培养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自然中充满各种知识。【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观察、了解、探索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同学们,从老师的表情中你读懂了什么?(微笑----)真聪明,你们读懂了老师脸上的文字。对,是高兴,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度过这有限的四十分钟。
2、同学们,提到文字,我们首先会想到印在书本上的文字,写在白纸上的文字。但今天,我们要讲的文字既不是写在白纸上,也不是印在书本上。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前苏联自然科学家、科普作家伊林的《大自然的文字》(板书:大自然的文字)(多媒体出示)
3、作者简介:伊林,前苏联自然科学家、科普作家,代表作有《十万个为什么》等。
4、齐读课题,质疑: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生:大自然这本书上的文字到底是什么呢?这上面写了什么?这些文字有什么作用?„„)
师:这些问题都提得很好,归纳起来就是两个问题,即:大自然文字是什么?写在什么上面的?从这些文字中,我们又能读懂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浏览课文,思考:课文介绍了哪几种大自然的文字?(边读边用笔圈出)
2、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板书:星座、云朵、石灰石、花岗石。
师:可以看出同学们在刚才的阅读中读得非常认真,准确的找出了课文中介绍的几种大自然的文字。从这些文字中,人们读懂些什么呢?学生再读课文
3、学生自由读第2—6节.大自然就是一本书,它的“文字”就是天上的星星、云,还有地上的石灰石、花岗石,那么我们可以把大自然这本书分成上下两册,请同学们依据课文内容给上、下册分别取书名。
。教师引导归纳可分为天书和地书两类。(板书:天书 地书)学生再依据课文内容填取:()的天书和()的地书。(师板书:神奇 有趣)。
板书设计: 24 大自然的文字
天 地
书 书
(神奇)(有趣)
三、精读感悟,读懂大自然的“文字
(一)学习二三自然段,解读大自然的“天书”。
1、重点指导学习第2自然段。
课件出示第2自然段,引导学生圈出写了哪种大自然的文字,这种文字写在什么上面的?它能告诉我们什么?(同桌讨论后做填空题。)大自然是一本书,(北极星)是大自然文字,它写在(天空),告诉我们(有北极星的那边就是北方)
2、让学生运用在第2自然段中学到的方法学习第3自然段。(1)课件出示白云、砧状云图,学生观察后猜测会出现什么样的气象。
学生默读第3自然,并做填空题。
大自然是一本书,()是大自然文字,它写在(),告诉我们()(2)师生检查订正(3)理解“预兆”
3、勤劳的人们在生产劳动和生活中不断积累着智慧,“看云识天气”早已是他们的习惯了。发挥你们的聪明才智,根据老师出示的农谚说一说你的理解。云是天气的招牌:
云往东,一场空,云往西,水凄凄;云往南,雨成潭,云往北,好晒谷。乌云块块叠,雷雨眼面前。火烧乌云盖,有雨来得快。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日出胭脂红,无雨也有风。太阳正午现一现,以后三天不见面。
(二)自主探究。请大家试着用学习2、3自然段的方法,学习5、6自然段。归纳学习要点,自由朗读5、6自然段,围绕“大自然的地书有哪些文字?”这些文字写在什么上面的?它告诉我们什么?这几个问题同位展开交流讨论。
1、汇报交流地上的文字——石灰石 石灰石
谁能到前面给大家介绍石灰石,它是什么样子的?它能告诉我们什么? 介绍完之后,其他同学补充介绍。教师相机出示石灰石的图片。
根据课文内容填一填:
大自然是一本书,()是大自然文字,它写在(),告诉我们()
2、汇报交流地上的文字——花岗石
在森林里行走,有时会忽然看到树林当中立着一块很大的花岗石,上面披着青苔,就像披着毛皮一般。普通人的疑问是:()?学生回答原文句子“它是怎么到这儿来的呢?”
出示花岗石的图片,教师质疑“它是怎么到 这儿来的呢?” 花岗石 指名朗读这一段,思考这个问题。
学生交流花岗石的来历。教师出示:认识大自然文字的人,立即会说,它不是人搬来的,而是冰搬来的。那些冰块从寒冷的北方“爬”过来,沿路把大大小小的石块带着一起走。
④学生自由阅读这一部分,并找出里面的动词,圈画出来。体会地壳运动的动词“搬、穿、爬、带、走”的准确和巧妙。思考“爬”为什么用引号?作者运用的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地质搬迁,而且还体现了速度之慢。(板书:花岗岩 地质之迁)
⑤指导朗读第6段,重点指导疑问句“它是怎么到这儿来的呢?”和动词“搬、穿、爬、带、走”,加深感悟大自然的神奇。
3、教师引导重点品读第六自然段。
(1)教师范读,学生思考:课文是怎样把森林里的花岗石介绍得具体、生动、形象的呢?
(2)讨论交流:
(3)教师小结。
A、运用打比方,使语言形象生动。B、巧用设问,增加文章的趣味性。
C、借助拟人的手法,活灵活现地写出了大自然的神奇。
四、拓展延伸:
(1)师:同学们,课文学到这里,我不由得想到许多的自然现象,比如燕子低飞,是在告诉我们天将要下雨.(2)课件出示“蚂蚁搬运蚱蜢、大树的断面木纹”
它告诉我们什么?(3)-你们还想到了些什么呢?
(4)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交流自己懂得的大自然的文字。
五、学习第七自然段,懂得认识大自然的文字的方法。
同学们,大自然丰富多彩,奥妙无穷,让我们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并不断破译大自然。只有这样,我们人类才能与大自然和谐共处;才会有一个温馨安宁的家园。认识大自然的文字有什么方法,你知道吗/?轻声读第七自然段。师生归纳,板书:
方法:
观察
读书
请教
五、课堂小结
大自然是丰富多彩、奥妙无穷的。它蕴含无限的知识和学问,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就带着一双发现的眼睛,走进大自然,去发现、了解大自然的文字,让大自然更好地为我们人类服务。
六、课外作业:小练笔
选择一种大自然的文字,仿照课文,试着把这种文字介绍的生动、具体、形象。
板书设计:
大自然的文字
天 地
书 书
(神奇)(有趣)
星座
辨别方向
石灰石
白云 预测气象
地质变迁
花岗石
方法:
观察
读书
请教
第二篇:《走进大自然》教学设计
第2课
走进大自然
教学领域:造型 表现 教学目标:
1.认识大自然中的色彩,并能叫出他们的名字。2.熟悉做画工具,学习使用方法,训练调色能力。
3.感受大自然是美丽的,色彩是美丽的,用这些色彩来画成的图画也是美丽的。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认识色彩并大胆地开展调色练习。
2.教学难点: 能感受到大自然的色彩美感,激发情感共鸣,并把这种感情一直延续到做画过程中去。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教师寻找学校或学校附近比较适合课堂教学的自然风景点。2.学生准备:水粉颜料、水粉笔、洗笔罐、调色盒、抹布、报纸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具准备情况,稳定学生情绪
(二)导入阶段:
请同学们品尝各种水果糖。设问:吃了什么颜色的糖?觉得是怎样的味道?(学生感受、讨论并回答)欣赏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到大自然中去,寻找更丰富的色彩。(分组到操校园里寻找)
(三)发展阶段:
1.认知常见的颜色红、橙、黄、绿、蓝、紫。(说到什么颜色时能举出相应色彩的事物)
2.欣赏三段音乐设问:音乐里表现的是什么颜色?你是怎么听出来的(学生感受、讨论并回答)
3.色彩居然有这么大的魅力,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表现大自然吧!老师想起了一种自然现象,叫彩虹,谁能说出彩虹颜色的名称来? 4.把学生分成七组,分别以颜色命名。(小组长挥挥彩旗与彩旗想应的一组小朋友就站起来。)
5.欣赏小朋友的作品 看了画以后,谁说说它是用什么方法来表现的? 6.每组的桌上都摆放了我们上课用到的物品,先和组内的小朋友商量一下,再告诉大家,你们这组将怎样利用他们来表现大自然的色彩美
(四)生练习,师巡视指导: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表现形式,重新组合每组的阵容,开始用色彩来进行创作。
(五)讲评:
把学生作品连成一片,进行作业交流。每组留下一名小朋友,作为这幅画的解说员,其他人和老师充当观众,一起来参观我们的《走进大自然》画展。
(六)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感受?大家一起来交流。
(七)拓展:欣赏大师的作品。
是啊!世界在我们的眼里是多么新鲜、神气和美丽,艺术大师们也用丰富的色彩表达着对大自然的热爱。我们一起看看他们的作品吧!
第三篇:大自然谢谢你教学设计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大自然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给予辛勤劳动的人民丰厚的回报。
(2)增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力、感受力和欣赏力,主动去保护环境。
2.情感与态度
(1)愿意亲近大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感受大自然的美。
(2)通过了解大自然带给我们的礼物,培养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情感。
3.行为与习惯’
(1)能积极地投人到学习活动中去,逐步培养爱提问、爱实验的习惯。
(2)体会大自然的美,进而培养保护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4.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交流、课件展示、观看录像,了解大自然带给我们的礼物,做到感谢大自然,保护环境。
教学重难点
1重点:(1)知道大自然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给予辛勤劳动的人民丰厚的回报。
(2)体会大自然的美,进而增强环保意识。
2.难点:通过了解大自然的信息,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体会大自然的美,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设计: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大自然的风景图片。
学生准备:跟家长一起搜集大自然带给我们的礼物。
教学过程
活动一:大自然的礼物——米饭、丝绸
(课件展示美丽的自然风景)
师:请同学们尽情地享受自然风景,感受一下自然之美!
学生在美丽的自然风景中尽情享受。
师:接下来是猜一猜环节,当我播放完一个画面时,请同学们思考并展开讨论。
(课件展示画面)
画面一:教材第30页图一
生:农民伯伯在稻田里插秧。
画面二:教材第30页图二
生:农民伯伯收获稻谷。
画面三:教材第30页图三
生:稻谷变成香甜的米饭。
画面四:教材第30页图四
生:养蚕,喂桑叶。
画面五:教材第30页图五
生:蚕宝宝长大了,开始吐丝。
画面六:教材第30页图六
生:春蚕吐出的丝织成漂亮的丝绸。
注意:在看图一思考一讨论一得出结论的过程中,老师要起到引领、点拨的作用,让学生把看到的画面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自己得出结论。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通过讨论自己得出结论,从而提高求知欲,锻炼小组合作的能力。】
活动二:大自然会给辛勤劳动的人们丰厚的回报
师:接下来播放一组视频资料,请同学们仔细观看,然后回答老师的问题哦!
视频一:建筑工人建成了漂亮的可以居住的房屋。
预设:生看完视频后积极展开讨论,说出建造房屋的材料有泥沙、钢材、木材等。
师:同学们真棒!我们住的房屋,是用泥沙、钢材和木材建成的。大自然给勤劳的人们丰厚的回报。
师:我们继续看视频。
视频二:农民伯伯好好管理果树,硕果累累,我们吃到了好吃的水果。
预设:农民伯伯给果树剪枝,收获果实,我们吃到了好吃的水果。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我们吃的水果,是大自然中的种子、阳光、空气、水和土壤,以及人们辛勤劳作的结晶。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师小结:其实,大自然带给我们的礼物还有很多,我们在课下还要继续探索,然后再在课堂上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优化课堂,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记忆力等多项能力。通过让学生观看视频,激起他们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活动三:大自然中的快乐
师:请同学们回想一下,在大自然中有哪些快乐呢?
课件展示教材第32页的画面,启发学生说出大自然中的快乐。
生1:玩蒲公英。
生2:跟小朋友一起光脚在草地上玩耍。
生3:给小树浇水,在树下嬉戏。
生4:在草地上野餐。
生5:在大自然中作画。
生6:给美丽的风景拍照。
生7:河边玩耍。
生8:夏天在大自然中尽情呼吸新鲜空气,感受夏天河
边的美。
生9:收获的季节,帮农民伯伯摘苹果。
师: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的快乐值得回忆,所以我们要对大自然说声:大自然,谢谢您!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美丽的画面,勾起学生的回忆,帮助学生在欣赏画面的同时想起大自然带给我们的快乐,直达主题:大自然,谢谢您!】
活动四:品读诗歌 课件播放诗歌。
大地长出绿头发,我用脚趾梳理它。小草痒得咯咯笑,亲亲我的小脚丫。我也痒得咯咯笑,捂着肚皮乐开花。
师:好美的诗歌,好美的画面,同学们听完也读一读,感受一下!
学生自己品读诗歌。
师:把你读诗歌的感受告诉我们,好吗?
生:春天大地长出小草,我光脚踩在草地上。小草痒得咯咯笑,禁不住亲我的小脚丫。我也痒得咯咯笑,捂着肚子笑开花。(师引导学生说出)
【设计意图:生动形象的诗歌把孩子带到一个浪漫的境界,更让孩子感受到大自然的快乐。】
板书设计
大自然,谢谢您
大地长出绿头发,我用脚趾梳理它。
小草痒得咯咯笑,亲亲我的小脚丫。我也痒得咯咯笑,捂着肚皮乐开花。大自然带给我们很多的快乐 大自然带给我们太多的礼物
第四篇:《走进大自然》教学设计
《走进大自然》教学设计
走近大自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够运用自然界随手可得的材料进行造型游戏《走进大自然》
2、同学之间团结、协作,共同完成作品
3、走近自然,更加热爱自然。
教学重点:
1、是否能积极参与这次活动的全过程。《走进大自然》
2、是否能与同学友好合作。
3、是否对自己的材料特性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4、是否能进一步领略大自然的美丽。
前准备:
1、收集一些沙雕、大地艺术和岩画的作品图片。
2、学生准备相应的工具材料,如:各种废旧物品(瓶子、罐子、彩色纸、绳子、彩色塑料纸、竹竿、芦苇、芦花、高粱穗……)、工具(铲子、水桶、画笔、颜料……)
第一时
一、导入:出示沙雕作品、大地艺术作品等图片沙雕作品
二、讲授新
走进大自然,沙雕是一种以沙和海水为基本材料的雕塑艺术,它通过堆、挖、雕、掏等手段塑成各种造型。沙雕只能用沙和水为材料,不允许使用任何化学粘合剂。作品完成后经过外表喷洒特定胶水加固,在正常情况下一般可以保持几个月。沙雕属于大地艺术的一种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其体积的巨大是传统雕塑难以比拟的,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沙雕是一门边缘艺术,融合雕塑、绘画、建筑、体育、户外娱乐等各大元素。一般的爱好者不需要特别的专业训练,所有的人只要愿意都可以做。《走进大自然》
冰雕是一种用天然的冰加工而成的艺术品。它是俄国人首创的。走进大自然,1740年,欧洲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寒冷天气,除了南部地区外,均被坚冰封锁,所有的河流湖泊都结上了厚厚的一层冰。在这寒冷的冬天里,专横跋扈的俄国女皇安娜伊万诺夫开了一个很残酷的玩笑:下令工匠用冰块在彼得堡的内瓦河上建一座宫殿,用作失宠的王子米歇尔格里申的新婚住所。工匠们无奈,在河上建成了一座长17米,辟有3间冰室的冰宫,冰宫内还摆放着各种造型美观的冰制家具、床上用品以及炊具,宫内的小花园里还“长着”用冰塑的各种花草树木。冰宫修好后,女皇命王子在冰宫中举行了婚礼,并且在那里度过了洞房花烛之夜。安娜伊万诺夫的恶作剧导致了冰雕艺术的诞生。从此,艺术园地中又增添了冰雕这一奇葩。
三、讨论:小朋友们今天你是不是也想来试一试呢?我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个可以让你们挥洒的好地方——沙坑。
(1)、请同学讨论你想让这些地方呈现怎样的效果(喜气洋洋的、冰天雪地的、异国风情的、神秘的、亮丽的……?)
2)、你觉得可以利用哪些物品来造型。
3)、自由分组,回家准备,讨论设计方案。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感受?大家一起来交流。
四、讲评
五、小结
教学随感:对大地艺术、沙雕、冰雕有了深入的了解,学生感叹于大自然的神奇和伟大。激发了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
第二时
一、导入:其实我们小朋友就是一个天生的大地艺术家,因为我们小朋友没有一个不喜欢玩泥巴,没有一个不喜欢堆雪人。今天老师看到每组小朋友已经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玩具,废旧物品和颜料。看来一场比武较量的争夺赛马上就要开始了。
二、讨论
你准备怎么做?老师举例:九月的田野是青草长得最茂盛的时候,那青青的草儿就像大地的头发,我想邀请几个同学与我一起把田埂两边的青草编成小辫子。扎上彩纸做的蝴蝶结,远远望去,那田埂定会像
一个盛装的小姑娘。、学生交流创作思路,同学和老师可以使其思路更趋合理。
2、学生可以单独或小组合作完成某一作品。
3、也可以公开招组员,如:我想用沙(泥)做一个童话里的城堡,:谁想与我合作?
三、分组进行制作制定比赛要求:(1)保持堂纪律,注意安全。(2)立意新颖,构思巧妙。
(3)能与同学团结合作。(4)制作完之后能及时清扫场地。
四、进行评比:评出最佳方案奖、最佳设计奖,最佳制作奖
五、讲评:学生互相进行评论,老师点评
六、小结
七、后拓展:可以装饰其他墙面、树杆、山石等
教后随感:由于是户外活动,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和大自然融为一体,随意的排列组合成有趣的形状,作业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五篇:《走近大自然》教学设计
《走近大自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够利用自然界中垂手可得的材料进行造型游戏。
2、同学之间团结、协作,共同完成作品。
3、走进自然,更加热爱大自然。
教学重难点:
1、是否能积极参与这次活动的全过程。是否能与学生团结合作。
2、是否能对自己所选材料的特性有近一步了解,是否进一步领略大自然的美丽。
课时:2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幅欣赏图片、有关录像资料、电教设备。
学生:收集各种废旧瓶子、彩色纸、绳子、竹竿等,带小碗或小盘子。
教与学活动的过程:
第一课时
一:通过录像、实物投影设备观看岩画、沙雕等装饰大自然的造型活动的录像。欣赏大地艺术作品的图片。
请学生谈一下观看的感受,说一说这种艺术形式与自己以前接触过的艺术形式有何不同。
二:出示教师制作的小冰花,请学生看一看、摸一摸,引起学生兴趣。根据自己的经验说一说它是怎样做成的。
三:看看自己带的材料哪一些直接就可以用来制作小冰花,哪一些还需要进行改造再做。
2-3人一组,制作小冰花的胚子。
四:将冰花胚放到小碗或小盘里,拿到操场上使其上冻。
在等待冰花上冻的时间里,学生观察自己学校的校院里哪一个地方、适合进行什么样的大地艺术创造活动。并根据各组讨论结果分配各组下节要准备的工具材料。
五:将冻好的小冰花小心的取出,大家一起玩一玩,并把它吊到学校里的松树上,再运用带来的其它材料,把松树打扮成圣诞树。
六:收拾整理,整队回班。
第二课时
一:带队来到校园里。将材料工具放好。
回忆曾经学过的课文“雪地里的小画家”中小动物是怎样在雪地里作画的。利用带来的工具在沙地上仿造一下各种小动物的脚印。体会造型的快乐。
二:各组派代表交流自己组上节课讨论得要进行的艺术活动的创作思路,教师和其他同学可以提出建议,使其思路更趋合理。可以根据造型内容交换各组需要的工具、材料。
三:小组合作完成作品。教师要指导组长分配任务,鼓励每个人都要发扬合作精神,还要注意安全。
四:“大地艺术展”,互相参观。
五:收拾与整理。
教学评价:
1、是否能积极参与这次活动的全过程。是否能与学生团结合作。
2、是否能对自己所选材料的特性有近一步了解,是否进一步领略大自然的美丽。
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