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学设计 诉不尽的乡思 道不尽的乡愁 - 副本 - 副本
诉不尽的乡思
道不尽的乡愁
群文阅读课
将军墓中学 语文组 王晶
学习目标:
能通过找意象、看节日、读情感词等三种方法把握诗篇的思乡之情。
学习篇目:
《静夜思》 《月夜忆舍弟》《鹧zhè鸪gū天·十里楼台倚yǐ翠微》 《次北固山下》 《闻雁》 《诗经.采薇》 《春夜洛城闻笛》 《枫桥夜泊》 《天净沙 秋思》 《踏莎suō行.候hòu馆梅残》 《邯郸冬至夜思家_》《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除夜作》《新年作》
一、导入:
导入语:2017年新春到来之际,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大型文化节目《中国诗词大会》霸占了荧屏。正如主持人董卿所言:“人生自有诗意!”的确我们的生活中不应当只有眼前的蝇营狗苟,还应该有诗和远方!在诗的国度里有亘古不变的传说,有人类永恒的故乡!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诗歌的天堂,趣探究诗歌里的思乡情!学生活动1:请同学们诵读所给诗篇,概括所读诗篇的思想情感。教师点拨:思乡之情
二、初示学习目标:
能通过三种方法把握诗篇的思乡之情。
三、寻找古人的思乡元素
教师导语:“诉不尽的乡思,道不尽的乡愁”一直是古代文人 永远绕不过的话题。哪么在这些向我们轻轻诉说古老的思乡之情的诗歌中有没有一些文化元素或者关键词语承载了诗人的情感? 学生活动2:诵读第一组诗篇(分小组完成),找出诗篇的重点意象。
小组分配:第一组:1.2首;第二组:3首;第三组:4.5首; 第四组:6.7首;第五组和第六组:8.9.10首。小组展示:诵读原诗;找出意象;阐释意象。教师点拨: 望月怀乡:
(1)夜晚是思乡之时,而有月亮的晚上更是想家。
(2)千里共婵娟,不管身在何方,不管和家乡的举例有多远,共享的都是同一轮明月。
(3)月的阴晴圆缺和人的悲欢离合。杜鹃啼血:
(1)杜宇声声不忍闻
(2)“布谷,布谷”和“不归,不归” 鸿雁传书:(1)候鸟北归(2)苏武牧羊 折柳送别:
(1)“柳”与“留”
(2)柳的生命力顽强与游子到新环境适应新的环境 客船、古道、候馆:特定地点勾起乡思情
意象诉乡思
客船、古道、候馆 折柳送别
望月怀乡 杜鹃啼血 鸿雁传书
教师结语:也许是天上的一轮姣姣明月,也许是一声声悲鸣的杜鹃啼叫,也许是一只多情的北归鸿雁,也许是一折柳,一客船,一古道,都能勾起游子的思乡之情。假如这一个个多情的物象又撞上了一个个美丽的“佳节”呢?
学生活动3:诵读第二组诗篇(全班活动),找出诗篇的节日。小组展示:诵读原诗;找出节日;阐释作用。
佳节倍思亲
新年 除夕
冬至
重阳节
教师结语:或一个个多情的物象或一个个美丽的“佳节”,他们都深深地承载这一个个漂泊在外的游子的思乡之情。而当游子的思乡之情喷薄欲出的时候,他们便会向着茫茫苍穹,向着大好河山深情地呼喊:“啊,我亲爱的故乡啊!”
学生活动4:诵读第三组诗篇(诵读法),找出诗句中直接抒发作 者情感的词语。
(1)全体起立,大声诵读6句诗。
(2)全体起立,大声诵读6句诗,重读直接抒发情感的词。小组展示:诵读原诗;找出情感词;阐释作用
直抒情感不可少
四、再读学习目标:
能通过(找意象)(看节日)(读情感词)这三种方法把握诗篇的思乡之情。
五、再读今人的思乡情怀
教师结语:在一个个多情的物象里,一个个美丽的“佳节”里,在诗人喷薄欲出的呼喊里我们品味了古人绵绵的思乡情。斗转星移,时代变迁,思乡是人类亘古不变的话题。
学生活动5:找出下列诗篇是如何抒发诗人的思乡之情的。《乡愁》余光中 《乡愁》席慕容
六、我来说乡愁
在我的心中,乡愁是每次回家妈妈等待的背影,是每次离家时妈妈一句一句的叮咛,是妈妈在渐行渐远中逐渐模糊的脸庞。
乡书断肠人 家书 乡关
故园在我心中,乡愁是„„
一、找出下列诗篇的重点意象:
1.静夜思
唐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月夜忆舍弟 唐 杜甫
戍(shù)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3.鹧zhâ鸪gū天·十里楼台倚yǐ翠微
北宋 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惊梦觉jiào,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4.次北固山下 唐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5.闻雁 唐 韦应物
故园眇miǎo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zhāi闻雁来。
6.诗经.采薇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7.春夜洛城闻笛
唐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sàn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8.枫桥夜泊
唐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9.天净沙 秋思 元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0.踏莎suō行.候hòu馆梅残
北宋 欧阳修
候hòu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pâi。离愁渐远渐无穷,迢tiáo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lán倚。平芜wú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二.找出下列诗篇中的节日
11.邯郸冬至夜思家_
唐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xī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1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3.次北固山下 唐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4.除夜作 唐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zhāo又一年。
15.新年作_
唐 刘长卿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shān然。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三.找出下列诗句中直接抒发作者情感的词语。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次北固山下》唐 王湾 断肠人在天涯。——《天净沙.秋思》元 马致远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唐 杜甫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渔家傲.秋思》 宋 范仲淹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黄鹤楼》唐 崔颢 聒醉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长相思》纳兰性德
第二篇:《道不尽的论语》读后感
2011-2012学年春季学期第十三组《论语》导读期中作业
组号:第十三组
姓名:姜红
学号:201101030104
上课时段:周五第三、四节
任课教师:王丽云
《道不尽的论语》读后感
读完《道不尽的论语》这本书,发现它最大的特点,就是贴近现实生活,不死板,不教条,处处洋溢着时代的气息和青春的动力,有着丰富的时代体验。它论古时处处不离今日。从国际风云到国内政治,从吴仪访美到金庸小说,凡可以和《论语》相印证者,信手拈来,运用自如。使我受益良多。正如其他人所说的那样,宿正伯的解读文笔简约、文风朴实、行文流畅,没有故作高深,也不流于肤浅,言之成理,持着有故,读来或使人会心一笑,或叫人豁然开朗。确实,它是一部能令浸淫《论语》多年的长者欣慰的解读,又是一部能引领初涉国学的懵懂青年登堂入室的启蒙读物。
《道不尽的论语》一书分为三个部分,一、读《论语》 读什么,二、学孔子 学什么,三、《论语》今解。在读《论语》读什么一章中又分为红尘即正道;天地有大美;人间有正气;《论语》之不足。在红尘即正道一节中又提到两点内容。第一,夫子有心,予忖度之。它讨论的主要问题是生死问题,其中,几乎所有的宗教都对人类生活持这样一种态度:人类的一切行为,应当以获取“超越世界”的良好果报为目的。但孔子不同,《论语》不同。孔子对“超越世界”的态度是“存而不论”,它更注重于“现实世界”。他认为抛开现实问题于不顾,去探索“他界”问题,不是人类所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不难看出,孔子的思想蕴藏着一个很深刻,很重要的价值取向,红尘即正道。第二,红尘分野,担当精神。儒家与其他宗教思想的根本分野就在于如何对待“红尘”,及如何对待俗世生活。其他宗教思想对待“红尘”的态度是遁离,是逃避,是鼓励人们出家或出世。去追求天国,来世的幸福。但是如果人人都脱离尘世生活,那么他们怎么生活呢?人类又要怎样繁衍呢?显而易见,这样的思想是行不通的。儒家则不同,“红尘”才是儒家所集中关注的。孔子认为,只有解决好、处理好红尘中的问题,社会才会进步,人类才能活得真正的幸福!人类的理想社会,不在遥远的天国,而在人世间。做好红尘中的事,乃是人类最堂堂正正的事业!但当起社会发展重任的,正是红尘中的“凡夫俗子”们!所以说:红尘即正道。
红尘即是正道这一价值取向对中国的影响极其深远。首先,它强调了人类行为的主体性和高贵性,使得中国人特别是中国的精英分子视积极入世,经世济民为理所当然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态度,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义不容辞的人生责任!使得中国人在行走天地间时胸怀坦荡、正气浩然。其次,它强调了世俗行为的正当性和合理性,使得中国人自古即视享受生命,享受生活为理所当然—当然,前提是不违仁,不违忠恕之道,最后儒家思想是关于红尘的思想,是“教义在人间”的学说,所以其是非对错都可以得到证实。避免了因“教义”分歧引发的一系列问题,是社会更加安定和谐。
天地有大美中强调两点内容。第一,是天地至美,生生和谐。正如“红尘即正道”的价值取向曾深刻影响国人生活一样,生生和谐作为一种恒久的,高尚的追求,也始终根植于中国人的心灵之中,成为中国文化的重
要内涵之一。如今,我们若是能够深刻领会生生和谐这样的至美大道,于人则可达观畅怀,去浮躁之气,于国则可和谐共建。另一点则是极高明而道中庸。《礼记.中庸》中谈到“君子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中庸强调的是“静若处子,动若脱兔”的祥和与极致,而不是世人所错认为的胆小怕事。读《论语》若能真正领会中庸之道,则可一生受益匪浅。
人间有正气一节中,深刻诠释了人间正气。亦如孔子所说,人间有正气,是不言而喻的。之所以这么说有两点原因,第一,真善美是“天”之禀性,第二。人类自身是有“天良”的。人间有正气主要从两方面说明。从一定程度上说,儒家思想就是关于道德的思想,在这一节中,主要介绍了两点内容,仁义道德,礼义廉耻;人性化倡导真善美。它很好的阐述了“道德”与“人性”,强调如果做到倡导真善美,避免假大空,就会很好的实现道德与人性的同一。
《论语》有高远的意境,丰富的蕴涵,积极的意义,高超的方法论。在解决道德问题,培养社会主义等方面都可以发挥有益的作用,但它也有不足之处。如:信仰约束力不足;思维方式太过务实;道德要求太过严苛;权利缺失等。
学孔子 学什么一章中提到关于孔子的五点精神,我觉得它们真正突显了孔子在那个时代的灵魂。兼容并蓄,推陈出新;因革报益,与时俱进;直抒胸臆,实事求是;躬亲实践,细处着乎;襟怀坦荡,自信从容。其中的每一点都将孔子的思想精炼凝聚。宿正伯没有以有色眼睛看待孔子及其他的思想,客观评价了孔子的一言一行。再结合现实问题,分析得十分透彻,不仅让我们感知孔子在春秋战国时代的风采,也同样给予了我们关于如何在当今社会生活、生存很大启迪。总而言之,在物欲很流,节奏飞快的社会里,世人的心态越来越浮躁。重新品味一下孔子的做人原则,生活态度,对于我们是十分有益的!
《论语》今解是本书的重点部分,它虽然不像其它书籍一样有详尽的注释,但宿正伯对于论语的解释却别具一格,虽然仅仅是将论语中的语句翻译过来,但是接下来的讲解确是博古通今,他论古时处处不离今日。从国际风云到国内政治,从吴仪访美到金庸小说,凡可以和《论语》相印证者,信手拈来,运用自如,让人受益匪浅。
读过《道不尽的论语》后,我看到了这样一类人,他们因为一贯的勤奋,才能使他们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仍能坚持手不释卷;因为一贯的善思,才能使他们在繁杂喧嚣的尘世,仍能保持应有的沉静做独立的思考;因为一贯的社会责任,才能使他们在大家都“向钱看”的潮流中不为所惑,仍以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为重。我也懂了,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需要像宿正伯这样的青年,需要像他这样怀抱理想、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青年。我想他的著作可以带给大家的应该不仅仅是他所阐释的《论语》思想,而且是每个人对如何不断完善人类自身的反省精神。我更懂得了,只有入世,只有在红尘中历练才能体现出一个人的价值。
第三篇:关于朋友的作文:道不尽的朋友
关于朋友的作文:道不尽的朋友
?摘要:?好的朋友必须是率真的。一个人做到“正派”并不难,但要做到“正直”就非常之难了。一个正直的朋友是真诚、坦荡、刚正不阿的,当他看到别人的缺点、错误就要说出来,尤其是敢于对自己亲近的人直接说出来,这是一般人很难做到的。而人生倘能得一如此出于真爱的“直友”,便为一大幸事。这样的“直友”在你怯懦的时候能给你勇气,这样的人格就像一面镜子能够影响你的人格„„
?朋友是生命里一页最美丽的风景。所谓朋友必须相对于两个人而言,只有两个人心性相怡,彼此坦诚相待,才能互称朋友。朋友不受地位、年龄、性别、地域和民族的限制,但缺少了任何一方的真诚,便是自作多情的巴结,便是撂不开情面的敷衍,抑或是表面朋友、酒肉朋友,甚至并不能称之为朋友。??好的朋友必须是率真的。一个人做到“正派”并不难,但要做到“正直”就非常之难了。一个正直的朋友是真诚、坦荡、刚正不阿的,当他看到别人的缺点、错误就要说出来,尤其是敢于对自己亲近的人直接说出来,这是一般人很难做到的。而人生倘能得一如此出于真爱的“直友”,便为一大幸事。这样的“直友”在你怯懦的时候能给你勇气,这样的人格就像一面镜子能够影响你的人格。
??好的朋友必须是宽厚的。宽厚的朋友一般诚恳,大度,当别人犯了错误或做了对不起自己的事,尤其是伤了自己的名或利,他能既不顾名声又不顾实利地站在对方的立场去设身处地地体谅朋友,这样的人是罕见稀少的,但一个人若能做到如此便是真朋友了。真朋友懂得让步,真朋友不会得理不饶人,真朋友能让人内心妥帖安稳,精神能够得到净化和升华。因无宽厚之心而失去朋友的事例太多了,有许多名人在这方面还留下败笔„„
??好的朋友必须是益友。一个人不管相貌猥琐还是仪表方正,如果总是说官话、套话、应酬话,或者总是说逢迎拍马、虚伪附和的话,内心并无坦诚,这样的人不是朋友!而这些人颇具迷惑性,常常假以朋友的面孔出现,看似多情,实际上充满个人目的。故欧阳修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在人生的道路上无任何益处予对方,那就不能算是朋友,至少不能算是益友,一个益友就像一本厚厚的百科辞典,能传播给我们无尽的生活真谛。
??好的朋友未必都是超功利的。朋交是一种带有农耕文明烙印的风气,是弱势群体寻求生命保护与精神慰藉的一种方式,所谓“义结金兰”、“歃血为盟”等等,它的出现一开始就带有功利性。后经过传统文化的升华,认为唯“利”而结交者不能算朋,只有因“义”而结交者方可为友,真正的朋友必须是重义轻利的人,必须把朋友看得高于一切,重于一切。西汉的刘向就曾告诫:“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乃知交心”。古人还告诫:欢乐时,朋友们会认识我们;患难时我们会认识朋友„„这些话都不错。其实换一角度看,今天的社会互利互惠的朋友,在商场相互依赖结伴而行的挚友亦不在少数。过去,人们对“实用主义”朋友嗤之以鼻,今天“超功利”是
美德,而“互利互惠”也应视为美谈!时代在变化,奢谈不食人间烟火的朋友、单纯给予的朋友,可能使人感到不真实、难以效仿„„我们从道德范畴看,“毫不利己”固然高尚,但“利人利己的双赢”更应得到提倡,因为这样的朋友易得,这样的相处对朋友对社会都有利!因此,我们对“快餐朋友”、“名片朋友”等不必过多非议„„
??十年前,我的一位老友写了篇《交友漫谈》,将朋友分为“善交”、“真交”、“用交”三类。究其实朋友毋须分类,最多不过是感情的轻重之分。朋友与身份地位无必然的关系,与聪明愚笨学识水平也没有直接的联系。像王国维这样的国学大师,在处理与朋友罗振玉关系时竟陷入苦恼甚至绝境。按徐世平先生新近提出的观点,这恰是王国维自沉的主要原因。
??好的朋友是一篇清新淡远的散文。他没有小说那疯狂跌宕的情节让你无法喘息,也没有诗歌那玄妙深奥的主题让你苦思费解。而散文,你不怕忘了情节,也不必去追问结局,你可以慢慢地读,在有闲的时候,在快乐或忧伤的时候。也可以随时放下,做你该做的事,再长的时间拾起来重读,也一样能感受其中的意境。
??好的朋友是一杯静心的清茶。两个知心的朋友,一如茶和水彼此能够抛却私心杂念融合在一起,便焕发出了人生至真至诚的友谊。一杯好茶清清爽爽,一对好友平平淡淡。
??好的朋友是一眼清澈的甘泉。浅薄的人胸无城府,往往轻诺寡信,不知自重。好的朋友清淡如泉,心甘如饴,他永远默默地温润你干渴的心田,就像真正的学问和艺术一样,看似平淡却犹为奇崛,厚积而薄发。
??好的朋友是一轮皎洁的明月。他没有太阳那种间或特有的热辣,让你无以承受,也没有星星那样的渺茫,让你感觉到无足轻重的失望。而月亮,你永远希望它悬挂在你的窗前,静静照亮你孤寂的夜空,默默呵护你希望的梦乡。??好的朋友是映雪的梅花。他总是用自己独有的玲珑剔透和芳香纯洁默默为你营造一份诗意的生活情境,静静地陪你一同追寻春天的希望。
??好的朋友是心灵的拐杖。人们只会感谢拐杖而不会埋怨拐杖——在你疲倦不堪、伤痕累累的时候,在你痛苦寂寥、苦闷彷徨的时候,他能有力地撑起你的心灵,慢慢引你走出人生落寞的沼泽。
??友情可以幻化为爱情。心灵的拐杖如果是相互的而又发生于异性之间,就有可能由友情转换为爱情。世界上神圣化永恒化的爱情也许很少,低标准看爱情是普遍存在的,有时与友情也是相通的;高标准求证爱情,往往找不到答案。不过,连友情都没有的人,很难有所谓爱情„„
??亲情的基础上也能产生友情„„
??十多年前,与几位友人在长江古渡边漫步,友人要我解释怎样才算朋友?我信口答道:在与他相处时,你能从内心发出快活愉悦的感受,就是朋友!??结交一个好的朋友,犹如在漆黑的夜里,划亮一根火柴,能让你眼前一片光明。又如清晨打开窗子,微风携来新鲜的空气,能让你身心舒畅。能经得住时间考验的朋友乃是真朋友,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便是此意,一如陈年的佳酿越陈越香。
??结交一个好的朋友能让你终生受益无穷。然而,一个人能够结交一个真朋友是极其不易难乎其难的。所以鲁迅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许多人终其一生,也难得一真正知己。
第四篇:道不尽情深缘浅散文
柳絮染红了脸颊,细雨亲露着长发,流光篆刻着邂逅的梦。相思滞留在三生石畔,等待,找寻了千年。花红散尽、红颜不再,道不尽情深缘浅。
流光萧瑟了黯然,烛红褪色一尘梦幻。飞星刺破死去的漠然,绚烂而终将消失。一曲韶华、一屋流光,随梦初入红尘。
一场烟花消失天际,一次花开随风而散,一个大梦霎时初醒,一段邂逅悄然诀别。挽一片韶华,携一点清露,淡笑于茫茫无尽虚空。
柳絮纷飞的季节,诉说着花红柳绿。茫然无措的时刻,找寻着古老传说。叶落色藏的荒芜,看尽轮回一叶。兴衰成败的寂夜,冰冷了这个世界。
当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一切不再重要。当忘记了梦为何物,麻木里为生而活。当不知道如何快乐,苍碎的生命无多。当没有人了解悲喜,也要坚守心的距离。
岁月改变的不止是模样,还有心境。面对同样的风景,却没有了当初的简单的快乐。
当所有人不理解时,依旧坚守着执念而独自上路,当所有的艰难困境充斥着生活时,唯有咬紧牙挺上去。当无尽的寂寞空虚布满了黑夜,一遍遍的告诉自己一个人也可以生活,生活,一切别无选择。
一段路走到尽头,已发现没有了归途。一个梦追寻了许久,已被现实分化的分不清真伪。一个人成了谜之后,记起他的人早已没有…
本想诉说,言语洒落无法拼凑。何必诉说,言语的无力说不清莫名的心境。起点和终点一起模糊随后消散,拔剑而不知所为的苍碎…
莫言多余误自身,千万解语无一人。人事多喘何秋风,随心天地共此生。
默默里承受着,而将消沉、随月华洒落于是消失不见。游走荒山野林,奔驰沙漠高原,在一幅风景消失的背后期待着无论欢喜失落,用心情篆刻出适当形象。入世若水三千变幻莫测,出世遨游千古成败上善若水
第五篇:道不尽江南杂文随笔
夜雨纷纷伴着雷声,这是家乡多雨的季节。它不慢不快,好像到了该下的时候就来了。没有人问它,为何来了,是不是算算她到了,自然便是时候了。
凌晨5点,街上路人少得可怜,雨让这些夜行人不敢丝毫逗留,都赶着脚步的走,一声雷声,更是那“一鼓作气,再而慌,三而疾”的诳语。闪电伴着光幕,一刹那照耀这灰暗的人间,小时候最怕打雷和闪电了,以为这是上天对于世间所有的不公,发出的声讨和惩戒,小时候一直恐慌不安,这或许是孩童时期,对于上天的敬畏和做错事的后怕所导致的,但可惜的是,到了及冠之年,再也没有那种恐惧感了。赶路的人和早起的人,开始交错,他们也许会有一面之缘,但或许就是两个不同的世界的人,知道那头有你的名字,却始终错过遇见。雨遇见路人,遇见早起的人,在遇见的这段时光里,正好在他们身上都看见了时间和拼时间所追逐出来的希望。
夜,慢慢的加紧。雨,也越来越急促,好像在最后那点黑暗里下个痛快,到晨曦时分,又停了下来,让人们知道,在雨夜时分,它也曾经怒吼过。雨下过的世界,好像一切都变得清明,它用千万个孩童纯洁的心灵,换来了这场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