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细胞器”一课核心问题的教学设计实践研究
“细胞器”一课核心问题的教学设计实践研究
谢燕
(双流永安中学 邮编:610219)
摘要:本节课以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细胞器进行教学设计,探讨核心问题在本节教学中的应用,探讨重难点的处理方法,让学生轻松掌握重难点。本节课通过让学生不断地通过各种形式解决三个核心问题,从而掌握重点。
关键词:核心问题 细胞器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时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3章第2节内容,而本节内容细胞器是重点内容,本课时主要能够识别细胞器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二、教学目标
(1)举例说出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2)培养学生阅读教材、获取信息的能力及合作交流探究能力。
三、教学用具
学案、多媒体课件、投影仪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自主预习:
课前给学生发了一张本节内容基础知识填空清单,绝大部分内容学生通过预习教材就能在教材中找到。这样做旨在帮助学生熟悉课本,并且把握住本节内容重要知识点。以下是学案预习内容
图1
(二)新课导入
展示繁忙的工厂图片,并介绍“工厂一般都由若干个车间和部门组成,如:采购原料的部门,对原材料进行初加工的车间,再加工的车间,质监部门,销售部门等等,而一件优质产品是通过各车间和部门之间的配合生产出来的。细胞内也存在类似的部门或车间吗?你能举出例子吗?”
学生根据预习,能够回答出:动力车间-线粒体、能量转换站-叶绿体等。但学生并不能回答完整。
(三)讲授
1、前测题-检测预习效果(5min)
前测题以简单的选择、判断、简单知识的提问等形式进行,目的是检测学生的预习效果。本堂课采用简单知识提问:如果把细胞比作工厂,那工厂的各个车间相当于细胞的哪些结构?
“动力车间”——线粒体
“养料制造车间”、“能量转换站”——叶绿体
“生产蛋白质的机器”——核糖体
脂类合成“车间”——内质网
蛋白质进行加工的“车间”及“发送站”——高尔基体 “消化车间”——溶酶体 “仓库”——液泡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细胞器是中心体,而接下来我们就对这八种细胞器进行系统的学习。
通过提问,既可以检测学生预习情况,又相当于对细胞器进行了总结。
2、小组合作交流讨论(10min小组完成,5min小组展示点评)
笔者设计了一个表格,根据教材对细胞器进行归纳总结,学生需要仔细阅读教材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表格内容。
图2
此处表格的填写,因归纳总结的能力要求较高,有部分学生填写存在错误,有些甚至并没有及时完成表格中内容的填写。
教师将小组讨论的成果选了两个小组进行展示,其他小组进行点评,指出需要补充和修改的地方,最后教师展示答案,请学生订正。
3、精讲细胞器(约7min)
呈现八种细胞器图片,并提问各细胞器的名称(若学生有回答不出来的细胞器,就给学生时间让其查阅教材),让学生再从形象层面认识细胞器,介绍线粒体外膜、内膜,叶绿体外膜、内膜,并请学生思考:线粒体内膜折叠形成嵴有何生理意义?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得出这种方式可以增大内膜表面积,从而增大细胞内化学反应的表面积。
内质网、高尔基体为单层膜结构,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区别?其中内质网是由膜连接而成的网状结构,高尔基体是由单层膜形成的一层一层的结构,并且有囊泡。除此之外,溶酶体、液泡也为单层膜结构。
无膜结构为核糖体、中心体。教师介绍核糖体为大小两个亚基组成,分别是蛋白质和RNA(此处第三章第三节细胞核也会介绍,因此让学生提前进行了解目的是让学生清楚认识核糖体是无膜结构),教师介绍中心体由两个互相垂直排列的中心粒及周围物质组成,着重强调一个为中心粒,而两个互相垂直的中心粒则为中心体。
此处通过两个问题进一步的提问和教师重点的强调,让学生对细胞器有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4、细胞器的其他相关内容(2min)
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忆预习内容
①我们介绍的这八种细胞器存在于细胞的什么部位?细胞质中除了细胞器外还有什么?
②要分离这八种细胞器采取的方法是什么?
5、课堂练习(10min)
例1.下列物质中,不在核糖体上合成的是()
A.麦芽糖酶 B.雌性激素
C.胰岛素 D.载体蛋白
例
2、下列模式图表示几种细胞器,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蓝藻没有E也能进行光合作用
B.细胞器B、F的化学成分中不含磷脂 C.植物细胞都含有C、E、F D.A、D及植物细胞的液泡都是单层膜结构 两道例题进行细胞器内容的检测,从实际课堂中发现这两道题对于学生来说存在一定的难度,这两道例题对于知识点具有概括性,而学生需要经过一定的思考甚至讨论才能得出答案,笔者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思考和讨论,其中例2提问了A-F各细胞器的名称。这两道题激发起学生积极的思维碰撞,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而到此,一节课的时间转瞬即逝,进行课堂总结。这就是本节学习的八种细胞器,我们要能够认识这八种细胞器的形态、分布及功能。
五、教学反思
本节教学内容的设计简洁,层次清晰。教材上基础内容、学生一看就会的知识点通过基础知识填空进行课前预习并通过前测题进行检测,课堂上解决需要应用、需要讨论的核心问题,而核心问题的解决依靠学生活动进行解决,如:小组讨论表格的填写、问题串等形式。核心问题解决与否用两道例题进行检测。
此外,笔者上课时进行提问,若书上有的知识点学生仍没回答出来,则让学生翻书再进行回答,不会直接给出学生答案,如完成活动1细胞器表格的填写后,展示细胞器的图片,学生仍回答不出细胞器的名称,笔者让学生翻书查看后再进行回答。这样通过引导能让学生自己在课堂上主动参与掌握知识点。
整个课堂表现为教师轻松,而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积极进行思考、讨论等活动解决问题。较好地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大多数时间是学生在课堂中参与,而教师只是起到引导,并请其他学生点评的作用。而这样的课堂才能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让学生掌握获取信息和合作交流等能力。笔者认为要达到这样的理念有以下措施:
(1)基础知识课前预习。教材上简单的知识点,学生通过阅读就能理解的内容通过基础知识填空在课前预习完成,而预习可以通过前测题进行检测,这样可不必再课堂上用宝贵的40分钟时间再重复简单易懂的知识点。
(2)选择有价值的活动及例题。课中核心问题设计的活动及例题要有讨论、思考价值,即活动及例题并不是基础知识填空,而是对教材中知识点的概括。教学设计中的问题既要能够解决该探究中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又要能够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调动学生解决的兴趣,本节内容表格的填写及两道例题都达到了这样的目的。
(3)通过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结论。课中核心问题是对教材中知识点的概括或涉及到前几章的内容,如:表格中动植物共有的细胞器需要通过教材P46图3-7总结得出,原核细胞唯一的细胞器的填写需要第一章的知识点。高一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不足或对之前的知识点有所遗忘,就会存在困难。教师通过引导让学生再仔细阅读教材图3-7,或翻书到第一章让学生寻找答案,获得结论。学生暂时不能解决的问题给出学生解决的途径,而不是直接给出学生答案,既能让学生加深知识点的理解,又能获得自己掌握知识的成就感。
第二篇:高中生物必修1细胞器教学设计
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人教版)
第三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2节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中相关具体内容标准为:
1、“简述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属于了解水平;
2、“举例说出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了解水平;
3、“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属于独立操作水平。
本课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①(必修)分子与细胞》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是第三章的重点内容之一。它是后面将要学习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蛋白质的合成、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等的最根本的基础。通过学习,使学生从系统的角度来认识到细胞,认识系统内的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及细胞器之间是怎样分工合作,协调配合来完成细胞的生命活动的,为后面学习细胞的能量的供应和利用奠定细胞学基础。
本节课应有2课时完成。考虑到学生第一次接触到多种细胞器,现安排第一课时的主要内容是“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和少量的“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内容。
为了达成这一目标,确定本节教学的具体目标如下。
(一)、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2、讨论细胞中结构与功能的统一、部分与整体的统一。
(二)、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能在观察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加强学生对细胞微观结构的认识。
2、通过绘制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结构模式图,锻炼学生的绘图能力,加深对线粒体和叶绿体结构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1、通过学习建立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部分与整体统一的观点,有利于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细胞中的几种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二)、教学难点:
1、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三、教学用具准备
课件、学案。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放映一张工厂车间的图片。提出问题:
①一件优质的产品是如何通过个车间和部门之间的配合产生出来的? ②细胞内也存在类似工厂的各种车间吗? ③细胞内的各种“车间”是怎么样的? 引起学生对细胞器的感性认识,导入课程学习。
(二)、细胞器之间的分工
1、要认识细胞器,首先要想办法分离各种各样的细胞器,用什么样的方法呢?
引导学生阅读资料“分离细胞器的方法”。分离出各种细胞器后,观察需要用光镜和电镜。
2、利用学案,老师讲解线粒体和叶绿体。
⑴教师播放光镜和电镜下线粒体的幻灯片引导观察: 线粒体存在于那些植物细胞中? 线粒体的形态是怎么样的? 线粒体的结构是怎么样的? 它的内膜有什么特点?
为加深理解,教师带领学生绘制线粒体的结构模式图。通过资料分析,得出线粒体的功能。
⑵教师播放光镜和电镜下叶绿体的幻灯片引导观察: 叶绿体是植物细胞所特有的吗? 叶绿体的形态是怎么样的? 叶绿体的结构是怎么样的? 它的内膜有什么特点? 为加深理解,教师带领学生绘制叶绿体的结构模式图 叶绿体有什么功能?
⑶通过列表比较线粒体和叶绿体。
3、指导学生带着思考题阅读P45~46的课文内容。填写学案:
每个细胞器的分布、形态、结构、功能分别是怎样的? 经过阅读使学生对各种细胞器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⑴通过牛奶引出核糖体,教师继续播放电镜下的核糖体幻灯片引导观察: 核糖体的结构是怎么样的? 它有什么功能? 核糖体有哪些种类?
⑵教师继续播放电镜下的内质网的幻灯片引导观察: 内质网的结构是怎么样的? 内质网有什么功能? 内质网有哪些种类?
⑶教师继续播放电镜下的高尔基体幻灯片引导观察: 高尔基体的结构是怎么样的? 它有什么功能?
4、剩下三个相对简单,可以提问学生来回答,教师随时点拨。⑴教师继续播放电镜下的溶酶体幻灯片引导观察: 溶酶体的结构是怎么样的? 它有什么功能?
⑵教师继续播放电镜下的液泡幻灯片引导观察: 液泡的结构是怎么样的? 它有什么功能?
⑶教师继续播放电镜下的中心体幻灯片引导观察: 中心体的结构是怎么样的? 它有什么功能?
5、通过巩固练习来总结8种细胞器。通过投影,出示设计的表格,引导学生完成。通过完成表格,归纳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本节课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6、教师分别播放动植物细胞亚细微结构模式图,简要回顾细胞器。通过对比,让学生找出动植物细胞的异同点,并列表。
7、简单讲述细胞质基质和细胞骨架。
(三)、总结
1、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
2、无膜的细胞器:核糖体、中心体
3、含有单层膜的细胞器: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液泡
4、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比较
归纳: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动物及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中心体
五、教后反思
本节课的内容多,记忆困难,容易混淆。在教学中能否引导学生进入一种最佳的学习情境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应当通过观察图片、讨论等形式增加学生的直观印象,充分地调动起来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从而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因为条件有限,没有安排学生亲手做“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实验,否则学生的印象或更加深刻。
第三篇:一课研究之《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实践
一课研究之《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实践
一、“数”还是“不数”
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之前,我们进行了前测:给定一个平行四边形(底6cm,高4cm,邻边5cm),让学生想办法得到它的面积,结果如下:
前测表明,本课学习之前,58%的学生已经知道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底乘高”,在追问“为什么是底乘高”的道理时,50%的学生已然能“拼剪成长方形”加以思考。这让我们聚焦这样一个核心问题: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教学要不要设置“数”单位面积的活动?为什么?
支持“数”的老师认为:(1)教材中安排了“数”单位面积;(2)“数”是求一个平面图形面积的基本方法;(3)虽然有一半多的孩子已经知道了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但还有一半左右的孩子不明就理,需要利用课堂活动习得。
支持“不数”的老师认为:(1)本课的重点并非“数”单位面积,而是“转化”,因此要把更多的时间集中在“转化”上;(2)前测数据表明,学生有足够的经验自主习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了,再回到“数”,是舍本逐末。(3)基于学情,如果有学生想到了“数”就呈现,如果没有学生想到“数”就不呈现。
二、“怎么数”
(一)“怎么数”单位面积
贴合学路,找准起点,我们发现学生在三年级下学期已经充分地积累了“整格”单位面积“数”的经验:能借助数单位面积探索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根据长和宽边上的单位面积的数量推算长方形的面积(包括变式),甚至对半格的单位面积数法也已涉及。(见图1)
学生会如何去“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
(1)先整再零。先数“整格”的单位面积,再数“不满整格”的,把不满整格的当作半格来数。20个整格,8个半格,共24平方厘米。(详见图2,下同。)
(2)移成整格。将不满整格的“小三角形”想象平移(或旋转),变成整格再数,每行都为6个面积单位,有4行(或上面两行各5个单位面积,下面两行各7个单位面积),共24平方厘米。
(3)移成长方形。将一部分三角形(或梯形)想象着平移,变成长为6厘米、宽为4厘米的一个长方形,得到面积为24平方厘米。
(二)“怎么数”的思维意蕴
在用数单位面积解决平行四边形面积这个新问题的时候,学生要聚焦一个核心问题——不满整格的该怎么“数”。我们分析第一种数法是承接源经验,紧紧依托“整格”单位面积“数”的经验,并将“不满整格的按半格来数”;第二种数法是承接过程经验,借助平移或旋转,将“不满整格的”变换成整格的来解决;第三种数法是将经验上升为想象,通过想象平移,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来数。我们发现学生较喜欢后两种,尤其是转化成长方形,深入人心。
学生为什么喜欢后两种方法?主要原因有二:一是转化思想的前经验与潜能力。皮亚杰说过,7岁儿童就已经具备了面积守恒观念。在教学中,学生已经多次接触类似的经验(见图3)。二是思维发展的必然。小学儿童的思维逐步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他们更乐于借助用“优化”来思维。与一个一个地数相比,整体平移变成长方形更容易数。在“数”的过程中,有新的方法出现,最终走向“不数”。
三、“不数”
(一)“不数”是目的不数,是基于建立“面积计算”的模型。在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探索中,学生借助“数单位面积”,通过若干个不同的长方形,利用不完全归纳法发现长方形的面积可以用“乘法”进行计算,进而得到面积计算公式。在这个过程中,数单位面积的意义就在于从“数”走向“不数”。
本课的一个重要的过程性目标,就是让学生体会到任何平行四边形可以通过图形转化得到其面积计算公式,其中平行四边形的“数”与长方形的“数”异曲同工,有助于学生建立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模型。而且使学生明白,只要能将未知面积计算公式的图形转化成已知面积计算公式的图形,就能求出其面积。如此一来,为今后求三角形、梯形等图形的面积提供了策略与方法。
(二)“怎么数”是“数”与“不数”的桥梁
综上分析可知,本课的教学要沟通“数”与“不数”。数,只是一个引子;不数,才是最终目的。“数单位面积”对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来讲,已经不再是重要经验了。本课的“数”是要在“怎么数”中升华出“转化”思想,是转化思想的“元认知”。
基于以上的认识,我们进行了教学实践。
【片断一】
师:今天我们要研究一个平行四边形,确定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你想知道什么信息?(出示一个无数据的平行四边形)
生:我想知道它的底和高。
生:我想知道每条的长度。
师:好吧。(出示图中数据)现在你知道它的面积是多少吗?
教学中,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现有起点和心理需求,引导学生先猜测后验证。面对一个新图形,教师引导学生运用以前学习长方形面积的经验,“数单位面积”自然浮出水面。
(二)贴合学路,探究“怎么数”
【片断二】
师:下面,让我们来听听同学们的想法。
生:我是先数整格的,再数半格的,最后加起来,是24平方厘米。
生:我是把平行四边形的这个部分割下来,然后填补到这里,就变成了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面积就是长×宽。
师:同学们请看,跟原来长方形的相比,“数”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困难是什么?
生:有半格。
师:以前,我们是没有这个经验的,今天,我们是怎么解决的?
生:把半格的跟半格的拼起来,变成一格。
生:我们可以一个个去拼,也可以把整部分(用手比画)切下来拼成一个长方形,这样就很容易数出来了。
师:既然如此,数格子帮了我们这么大的忙,那么,借助它应该可以快速地说出下面这些平行四边形面积吧。来,试试看。
(第3幅学生无法口答)
师:看来,“数格子”并不是万能的。那么,还有别的方法得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吗?
生:我们可以把左边的小三角形剪下来,拼到右边变成长方形,得到了长方形的面积也就得到了平行四边的面积。
师:你是怎么想到的?
生:我是通过刚才数格子得到的启发。
数单位面积的方法虽好,但“数”的经验孕育了“剪拼转化”的方法。至此,学生的思维的脉络体现得淋漓尽致。
(三)回顾总结,执果索源
如果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推导的角度来教学,当然要用到“剪拼法”,但会显得比较突兀,而从学生“面积经验模型”出发,数单位面积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第四篇:E-Learning教学设计的三个核心问题
E-Learning教学设计的三个核心问题:信息切割架构、原形速成、通用认知
Three Core Issues for Instructional Design of E-Learning:Chunking and Structuring Information, Rapid Prototyping and General Cognitive Processes
高利明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技术系
100871
Tel: 010-62885660 E-mail: lmgao@pku.edu.cn 2002年初,当我为研究生准备教学设计(ID)方面的阅读材料时,有一个问题多次出现在我的脑海,迫使我回答:现在教学设计领域有太多的模式和理论,教学设计的过程也变的越来越复杂;与此同时,E-Learning 又要求我们把教学设计做的即有效、又简洁。那么问题的症结在哪里,我们又该怎样找到恰当的答案呢?本文作者在对几篇ID实践与ID理论研究文献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对于上述问题的可能答案,那就是把我们对教学设计的注意力集中到这样三个问题上:信息切割、原形速成和通用认知过程。然后,文章对这三个问题分别做了讨论。
关键词: 教学设计
信息切割
通用认知 引言
由于当前学术界对E-Learning的界定不同,有的学者认为它是网络教育、有的认为它是数字化学习、还有的认为它代表教育信息化。因此需要说明,本文中对E-Learning的理解限定在“网络教学”的范畴,文中所讨论的问题都是以网络教学为对象。E-Learning在文中的使用为的是切合这次第六届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GCCCE2002的主题。问题的提出
2002年初,当我为教学设计课程搜集和准备专业阅读资料时,有一个问题多次出现在我的脑海,迫使我回答:现在教学设计领域有太多的模式和理论,教学设计的过程也变的越来越复杂;而与此同时,网络教学E-Learning的发展却要求我们把教学设计做的即有效、又简洁。这个矛盾该怎样解决呢?怎样才能找到恰当的答案呢?
本文作者在对几篇教学设计研究文献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对于上面所述问题的可能答案,在此希望求得与会者的指教。那就是把我们对教学设计的注意力集中到如下三个问题上:信息切割架构(Chunking and Structuring Information)、原形速成(Rapid Prototyping)和通用认知过程(General Cognitive Processes)。3 E-Learning对教学设计的呼唤
网络教学走到了一个需要回顾与思考的时刻。对此不少学者都较为认同: 2002年第1期的《中国远程教育》卷首语的作者苏辛在谈到网络教育时认为:“当前对“研究”本身进行研究也许是很有必要的。”[1] 也是在这一期杂志上,本文作者在《对网络教学的一些体验与思考》一文中指出,“在线教学已成为我们教育领域一个持久性的特征。现在正是我们(对它)提出困惑和问题的时候了。教育的未来很可能就架构在我们今天对这些问题思考的基础上。”“我们要想明智的利用网络教育,就需要首先对它提出质疑,质疑的问题应包括:(1)在线教学的优点是什么?不足是什么?(2)在虚拟环境中我们可以学习什么?不能学习什么?(3)是不是有些东西在另外的环境中能学习的更有效?[2] 2001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办事处UNESCO-ACEID在曼谷召开了题为“Using ICT for Quality Teaching, Learning and Effective Management的第7届国际教育年会。大会的主题报告是由大家熟悉的UNESCO教育副总干事、著名远程教育专家Sir John Daniel所做的,他的报告,受到了与会者的热烈响应,其中有如下论述:“在我看来,好的学习需要对独立学习和交互学习进行恰当的配比。”“我通过观察发现,学习者的年龄越小,他们的学习所需的交互含量越大。这也就是我们毫不奇怪的看到如下事实的原因:在在线学习中,研究生水平的最成功;而其他水平的在线学习则辍学率可能会到80%。Sir John Daniel还指出,“我们花了太多的时间谈论ICT技术的巨大威力,而对于究竟运用ICT来获得什么考虑的太少。”“我们应该对在线学习和在线教学的产出能力(productivity)进行更多的研究。研究的目的在于让教师们更专注于对教学活动的设计,以达到真正提高学生学习的产出能力。[3] 从上面对于E-Learning的讨论可以看到一个清晰的线索,那就是学者门正在从不同的角度把对E-Learning研究的重点集中到了教学设计这样一个颇具共性的问题之上。无论是对独立学习的E-Learning,还是对交互学习的E-Learning;无论是对成功率很高的研究生水平在线学习,也无论是对辍学率很高的其他水平的在线学习,要想取得优良的教学效果,都离不开成功的教学设计。至于那些只有漂亮界面和新颖技巧,而缺乏丰富的教学内容,甚至违背学习规律的网站和网课,则更是失之于没有进行良好的教学设计。关于媒体作用的温故与知新
E-Learning教学设计是本次大会的选题,也是作者近来学习和思考较多的问题。在教学设计中媒体设计是一个基本内容。我们应该看到,正是E-Learning的蓬勃发展给教学设计提出了新的课题,带来了新的生机。这是因为,如果哪里的网络教学只是把普通院校的课程拷贝下来,传送出去,而不去做有效的教学设计,那是很难不遭挫折的。其次,由于网络教学具有许多独特的优势与资源,只有设计的好,才能达到提高教学质量、扩大教学规模、降低教学成本的效果。无怪乎Reiser把网络教学当作近10年来教学设计发展的6种趋势之一。
提到Reiser的那篇“History of Instructional Design and Technology”文章[4],我还要感谢北京大学的汪琼和清华大学的张建伟两位学者,是他们不约而同的把这篇文章推荐了给我,使我读后很受启发。我认为,文中的有关媒体作用的观点对于我国网络教学的发展颇有参考价值:
如果对教学设计的发展历史做一回顾与总结,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有关媒体作用的重要启示,那就是对于媒体的预期效果和实际效果应该进行认真的分析和比对。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重复出现的有关媒体预期效果与实际效果的轮回怪圈:每当一种新的媒体进入教学运用的时候,人们都会对它产生极大的兴趣,并对它在未来教学中的作用寄予热情的期待。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热情冷淡了,媒体使用的实际结果也总结出来了,它告诉人们媒体的效果是十分有限的。然而,此时另一种新的媒体又在教育运用中出现了,人们又开始对新的媒体焕发出了良好效果的期待,到末了还是效果不佳。不过,接下去还有更新的媒体。。如此往复不断。
我们看到,20世纪初期爱迪生所乐观预言的“电影将形成的对教育的革命”并没有实现;50至60年代颇受关注、也引发了不少争论的电视教学也效果甚微。那么80年代人们所做的有关计算机将会彻底改革教学的预言又是怎样的呢?从90年代中期所获得的有关美国学校的数据看来,预见中的“革命”也没有出现。现在的问题是,未来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会不会比上述的那些已有媒体的作用更大些呢?对此,Reiser的观点是,在未来的10年中,计算机、计算机网络以及其他的数字媒体将为教学带来比以往其他媒体更大的影响。但是,从历史发展的观点看,可以预见,这些已经和即将实现的对教育的影响,无论它们是在学校环境中产生,还是在企业培训环境中产生,都会比人们所热情期待的要慢的多、窄的多。笔者认为,读了Reiser的见解,会有利于我们更客观、更冷静地对待网络教学。温故而知新。5 教学设计的6个发展趋势
前面谈到了网络教学与教学设计两者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可以说,网络教学设计正是近10年来教学设计的一个发展趋势。根据Reiser的归纳,与此平行的教学设计的发展趋势还有如下5种,它们有的是理论方面的发展,也有的是实践方面的发展:[4](1)绩效技术 performance technology(2)建构主义
constructivism(3)电子支援系统
electronic performance support systems(4)原形速成rapid prototyping(5)网络教学
using the internet to deliver instruction(6)知识管理
knowledge management 对于这6钟发展趋势的分析,由于篇幅所限,我这里只简单提及如下几点:(1)绩效技术展宽了教学设计的眼界与范畴;(2)建构主义为教学设计提出了理论上新的原则和依据;(比如要求学习者解决复杂与真实的问题,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在知识建构过程中的主动地位。)
(3)电子支援系统EPSS改变了教学设计者的工作;(在过去的10年中相当数量的教学设计人员把工作的重点从设计培训课程转向了设计电子支援系统。)
(4)原形速成为教学设计,特别是为多媒体作品的设计,在实践方面开拓了捷径。(5)网络教学的普及对教学设计提出了另类的(不同于面授的)、高质量的、精品型的设计需求,同时也为教学设计人员提供了新的更广阔的从业机会。
(6)知识管理是这样一个概念:把过去只存在于某些个人或小组中的、不为广泛人群所知道的有用知识进行汇集、筛选和推广。这对于企业绩效的改善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它对教学设计的发展也是影响深刻的。可以预见,随着知识管理的升温,企业内的教学设计人员的职责将发生变更和延伸,他们不仅要关注绩效问题,而且要对企业知识的定位和良好进入(locating and improving access)开展研究。因为这两者是员工学习与培训的基本出发点。
在讨论了教学设计的发展趋势之后,我们会很自然地想起本文开始曾经提出的问题:“现在教学设计领域有太多的模式和理论,教学设计的过程也变的越来越复杂;而与此同时,网络教学E-Learning的发展却要求我们把教学设计做的即有效、又简洁。那么我们又该怎样找到恰当的答案呢?”笔者认为,如下的3个问题特别关键。其一是针对内容的“信息切割与架构Chunking and Structuring Information”;其二是针对过程的“原形速成 rapid prototyping”;其三是一种“中观”的观点(区别于宏观观点与微观观点),探究人类认知的“通用过程General Cognitive Processes”。笔者对于这3个问题的思考虽然时间已久,但认识和体验尚很粗浅,恳切希望得到批评指正。信息切割与架构
教学是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不同层次切割的。在进行信息切割时,考虑学习者的已有知识和已有经验是十分重要的。这会有利于确切把握学习者的认知负担cognitive load。所谓认知负担是指学习者在思考、记忆、学习时所遇到的心智重荷。当学习者遇到教学难点时他的认知负担就很重。
6.1 信息切割
讨论信息切割是与人类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密切相关的。有关人类信息加工过程我们知道包括选择性知觉selective perception、短期记忆short term memory、长期记忆 long term memory 等环节。这里有一个元认知metacognition的概念对于教学设计是很重要的。如果我们把元认知一词的英文前缀meta与数据data组词,就是计算机科学中的元数据。其意义是关于数据的数据。举例来说,标题、作者和文件大小等参数(数据)就是一些关于“文件”的元数据。同样的逻辑,元认知则指的是学习者对自己认知和学习方式的认知。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学会学习”的那层意思。毫无疑义,元认知对于学习者学习效率与学习效果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元认知会受那些条件的影响呢?它们有:
(1)学习者对学习的关切与重视程度;(2)学习者的好奇心与求知欲;(3)信心。
下面我们具体讨论有关信息切割与信息架构的一些问题。
在网络教学中,特别是在使用超文本、超媒体方式组织知识内容的时候,合理的切割与架构信息是非常重要的。过去的单一线性的组织信息的方式确有缺陷,那么超文本、超链接方式的信息组织是不是就一好百好了呢?不是的。事实上这种非线形的、跨越式的信息组织方式,是需要精心设计,恰当切割的,否则会出现许多负面效果,比如网络迷失、内容结构不清晰、浏览路径过长、消耗时间过多等。因此,合理地分割信息与组织信息是帮助学习者降低认知负担的重要步骤。设想在网络教学中,如果不能进行合理的信息切割,每幅网页中需要记住的信息过多,学习者通过连续阅读网页来学习新概念的能力就会受到挫折。
写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两个很典型的实例。一个是负面的例子,2002年春节期间,我尝试用最短的时间教会我先生使用PowerPoint软件,我总以为有着理科背景的成年人,学会使用计算机软件总应十分容易,不料他却时常焦急地喊道,“等等,等等,你只要先把一种功能教会我就行,别忙着告诉我这个软件还可以做什么。”他的话实际上体现了一种对于不恰当的教学设计的反抗,而启示我们进行交互式教学设计的必要性。另一个例子是成功的。即美国学习公司的示范课程(网址是learning.com),该课程不仅生动活泼、交互性强,而且特别突出的优点是该课程的设计者把“数据库”和“检索”这样的抽象概念为3-5年级的小学生讲的清清楚楚,内容上既无偏颇,又很能引起学生门的兴趣。我经初步尝试使用后深为感叹。他们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合理的信息切割与架构,有效降低了学习者的认知负担。[5] 为了降低学习者的认知负担,在网络教学设计时,应该考虑如下5个方面的问题:
(1)短期记忆只能容纳2-7项内容;
(2)避免在一幅计算机屏幕上出现过多的概念;(3)设计者要努力提取教学内容的精髓;(4)呈现的信息要有很好的逻辑关系;
(5)最好在一个屏幕上能展示一个完整的内容。
6.2 信息架构
信息在我们的长期记忆中是相互关联的架构起来的,每片信息在每一个学习者的脑中都拥有数量不同的概念连接concepts connection。哪片信息的概念连接越多,我们对它的记忆越牢固。比如,对于“恐龙”这样一个信息,就会具有动物、植物、火山、地质、冰河时代、侏罗纪公园等概念连接。
可以想象,当一个人对恐龙的认知只有“动物”这样一种概念连接时,他的理解是很单纯也很初步的,记忆也是不深刻的。而当他了解了恐龙的习性、它的生存年代和它的消失原因后,就会建立起另外一些新的概念连接,这时的学习就深刻了许多。当然,如果学习者还观看过侏罗纪公园的电影,把恐龙与电影中的恐龙故事联系了起来的时候,他就会有更多的体会。就可能通过电影这一概念连接,再次加深已有概念间的联系,使他们相互连贯沟通。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在学习上“根深方能叶茂”的意思。
那么在教学设计中我们应该如何组织和架构教学信息呢?如下的4个问题是需要回答的:
(1)选取哪些信息?在内容的选取上应严格把守“必要”关。何为必要?是指那些能让学习者最快理解、最快使用和最快掌握的信息。尽量减少那些会过多增加学习者认知负担的内容。通俗的说,就是把那些会让学习者“坐飞机”的内容去掉。
(2)如何使信息关联起来?进行教学设计时需先将内容要点开列出来,再用易于观看,易于理会,易于记忆的方法将各部分内容间的相互关联勾画出来。比如象恐龙概念连接图那样的图示。在此过程中我们还要设想和预测学生会有哪些另外的联想,他们对勾画出的概念连接会提出什么新的问题?
(3)这些信息以及概念连接将如何传送和展现?信息的传播使用什么媒体?是图示?是照片?是声音?是电影?此外,评估学习效果的媒体采用什么?是答卷?是实验报告?是论文还是网页设计。它们都于如何组织架构教学信息有影响。
(4)教学信息如何运用?所架构的信息是仅仅用来引起注意?是要说明某个问题?还是要帮助学习者记忆?另外,还要考虑的是,所架构的信息是供学习者自学的呢?还是用于教师的讲授?
如上4个方面的问题如能妥善回答,相信我们所进行的信息架构就会收到比较切实而良好的教学效果。此外,还有一点需要重视的,就是当我们架构教学信息时,其一是要有清晰的逻辑关系。因为合乎逻辑的组织方式利于学生的理解与记忆。其二,是需要认真的将教师进行的信息架构与学生已有的知识架构对应起来。因为如果我们知道了学生记忆中的相关信息是如何架构的,就可以在组织教学内容时,有意识地将他们的已有架构导入,将所教的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架构进行联系,这样有助于他们的学习,有助于他们把新知识纳入已有架构,并更容易的记住他们。总之,教学信息的组织方式与学习者记忆中的相关信息组织方式越接近,对于学习者越有利。原形速成
自从90年代开始,教学设计工作者对于原形速成(Rapid Prototyping)的兴趣日渐浓厚。所谓原形速成是一种教学设计方法。它之所以受到推崇,是因为采用它可以只用较之传统教学设计少的多的时间、而能开发出符合更高质量要求的作品或教材来。原形速成所依赖的是对于教学需求的敏锐分析和对教学需求的合理排序。对于那些最基本、最优先的教学需求要在原形设计中首先考虑和保证。并且有意识的将一些从属的和次要的需求留待后续步骤处理。这是我们联想到了细化理论的实质是在教学设计的最初阶段就要把握住设计的全貌(big picture)。当然,原形速成还要伴有相应的持续评估和修订还要有持续的评估和修订。
原形速成的方法涉及如下步骤:首先是在教学设计的开始阶段就简要提出(开发)一个最终成果的雏形(即原形),然后在接下去的设计过程中不断对其进行考验和修订,直至一个符合设计要求的成果产生。我们在这里认为Walter Dick在他的教学系统设计
(2)原形速成是一个设计与开发同步进行的过程。这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网络教学设计,多数依赖高科技。参与设计开发的技术人员在一开始是回答不了那么多的有关教学设计的问题的。只有在开发过程中他们才会逐渐体会某些教学设计的规律和原则。这也就是再设计的开始。其二,网络教学常常是多种专业人员的团队工作。他们的学术背景不同,工作经验各异,会有诸多交流与协商方面困难。而最终是需要通过快速形成的原形来进行准确和畅通的交流。
(3)通常,一个网络教学的设计原形应能体现如下内容: ①用户界面的功能; ②程序事件流程;
③为学习者提供怎样的导航; ④让学习者实施那些操作;
⑤最后完成时将哪些和什么样的艺术与媒体内容加入。
事实上,原形速成是一个运用范围十分广泛的设计方法。它在计算机科学中,工程设计中都发挥者重要的作用。我们在E-Learning 中强调原形速成的必要性,首先因为它是一种交互式设计的体现;此外,也因为它能帮助我们从过细、过繁的设计流程解放出来,能在教学设计的开始阶段就对最终的成果进行关注和斟酌。原形速成无论对于网络课程的设计,还是对于多媒体课件的设计,都是一条通向成功的捷径。人类认知的“通用过程”
本文在这里提出人类认知的通用过程General Cognitive Processes是想引起各位学者对它的共同探究。我们都知道,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人类需要学习的知识每时每刻都在飞速的增长,学科越分越细,一个人所能掌握和精通的领域在整个知识世界里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小。作为教学设计工作者应该如何应对这种挑战呢?我们能够在理论上与实践上习为此做些什么样的有开创性的努力呢?一种可能的思路就是总结成功学习者的共同特征,从他们身上分析与剥离出那些能使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学习者共同取得成功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与通用思维方式。然后围绕这些东西重点地组织教学,千方百计帮助学生真正学会和掌握它们,并受用终身。
关于人类认知的通用过程,是一种“中观”的观点。这种观点力图从跨学科的横断面来寻求那些客观存在的、但过去被我们忽视的利于人类学习成功的因素。这种企图和愿望不是没有依据的,而且已经有人在这方面开展了初步的研究工作。Lev N.Landa就是其中的一位。这位现在美国,有27篇文章被译为15种外语的心理学家,是前苏联教育科学研究院的著名学者。他在那本大家熟知的由Reigeluth主编的绿书Green Book《教学设计理论与模式第2卷(Instructional-Design Theories and Models Volume 2)》中发表了一篇有关培养通用思维方法的文章:“Landamatics Instructional Design Theory and Methodology for Teaching General Methods of Thinking”。具体介绍了他本人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有兴趣的同行不妨一读。文中的如下观点是颇具启发意义的,值得我们在设计新型网络教学模式时参考。
(1)信息时代人们认知方式变化也同知识增长的速度一样快吗?——不是。(2)教学中是所有内容都在持续更新吗?——不是。
(3)一些有效的、成功的思维方式是与具体学科的内容无关的,是具有一般性的。
(4)任何科学界、实业界的成功人士是不是在运用某些相同的认知方法和学习方法处理他们各自的事物?——是。
(5)如果我们认为“如何”教与教“什么”同样重要,那么帮助学生学会和掌握认知的一般规律就应该成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比如,教他们尽早懂得、尽早运用什么是定义;什么是证明和陈述;怎样给出问题的结论等概念,以帮助学生尽早达到“触类旁通”的境地。
(6)现在我们的教师对于涉及思维方法方面的内容了解的不多,也不善于教学生如何思考。(7)同时,我们的学生对于自己的思维运作毫无知识,也缺乏对于自己如何学习的理解。
(8)因此造成的结果是,学生们学了不少知识,但当他们运用这些知识设计一个实验,或有效地解决一个现实问题的时候却表现的令人失望。[8] 参考文献
[1] 苏辛.中国远程教育.2002.(1).[2] 高利明.中国远程教育.2002.(1).[3] John Daniel, Raja Roy Singh Lecture, The seventh Annual UNESCO-ACEI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Bangkok, Thailand, December 2001 [4] Robert A.Reiser, ETR & D.Vol.49,No.2,2001,pp 57-67 ISSN 1042-1629 [5] http://
[7] Walter Dick, Lou Carey, James O.Carey, The Systematic Design of Instruction, Longman, pp252, 2001 [8] Lev N.Landa, Instructional-Design Theories and Models Volume 2, Lawrencee Erlbaum Associates,pp341,1999 In the beginning of 2002, when I was preparing the reference reading materials on Instructional Design(ID)for my graduate students, one question appeared to my mind and forced me to answer it for many times: Now there are too many models and theories in the field of ID, and the process of ID becomes more and more complicated, while there is a great demand from e-learning to make the ID process both effective and simple.Where is the crucial reason and how we can find the proper answer? In this article, after synthesis of several research work on ID practice and ID theory, the author has
proposed the possible answer to above question: to focus our attention of ID to such three issues:
Chunking and Structuring Information, Rapid Prototyping and General Cognitive Processes.And then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se three issues separately.Key words: instructional design chunking information general cognitive processes
第五篇:高中生物必修一细胞器一节教学设计
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人教版)
第三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2节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生物①(必修)分子与细胞》第三章第2节的内容。课程标准中相关具体内容标准为:
1.“举例说出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了解水平; 2.“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属于独立操作水平。
学生通过进一步学习,从系统的角度来认识细胞,认识系统内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细胞器之间是怎样分工合作、协调配合来完成细胞的生命活动的,也为后面学习细胞呼吸、光合作用、细胞增殖等知识奠定细胞学基础。
本节计划用2-3个课时完成。考虑到学生第一次接触到多种细胞器,安排第1课时主要引导学生识图,了解细胞器结构和功能等;第2课时利用探究式教学,让学生学习“分泌蛋白的合成与运输过程”,体会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用第3课时专门开设实验课,让学生在实验室里学习高倍显微镜的操作。
二、学情分析: 经过先前的学习,学生对细胞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高中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并且对于探究式教学方式兴趣浓厚,但能力有限,需要加强。教师可以正确引导,使学生投入到生物课学习中来。
考虑到有的学生初中没有学过生物课,基础比较薄弱,而有的学生参加过辅导班,水平较高,在教学活动中要兼顾各个水平和类型的学生,充分促进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准确说出细胞内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特点(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简述细胞器分离方法——差速离心法的原理); 2.描述生物膜系统的概念;
(二)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会基本使用高倍显微镜(能力较强的学生达到熟练操作);
2.制作细胞器的立体结构模型;
(三)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1.探讨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确立“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部分与整体统一”的观点;
2.认同生物膜系统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形成“系统各组分分工合作可使效率大大提高”的理念。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认识几种重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会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的结构;了解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二)教学难点: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细胞是一个统一整体,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五、教具准备:
课件、学案。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放映一张工厂车间的图片。提出问题:
1.一件优质的产品是如何通过个车间和部门之间的配合产生出来的? 2.细胞内也存在类似工厂的各种车间吗?
3.细胞内的各种“车间”是怎么样的? 做出总结:细胞在生命活动中发生着物质和能量的复杂变化,细胞内部像一个繁忙的工厂,在细胞质中有很多忙碌的“车间”,它们统称为细胞器。
通过问题,引起学生对细胞器的感性认识,导入课程学习。
(二)细胞器之间的分工
1.要认识细胞器,首先要想办法分离各种各样的细胞器,用什么样的方法呢? 引导学生阅读资料“分离细胞器的方法”。分离出各种细胞器后,观察需要用光镜和电镜。2.利用学案,教师讲解线粒体和叶绿体。
(1)教师播放光镜和电镜下线粒体的幻灯片引导观察:
线粒体存在于那些植物细胞中?线粒体的形态和结构是怎么样的?它的内膜有什么特点?
(2)教师播放光镜和电镜下叶绿体的幻灯片引导观察: 叶绿体是植物细胞所特有的吗?叶绿体的形态和结构是怎么样的?它的内膜有什么特点?
叶绿体有什么功能?
为加深理解,教师带领学生绘制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结构模式图。(3)通过列表比较线粒体和叶绿体。
3.指导学生带着思考题阅读P45~46的课文内容,提出问题:每个细胞器的分布、形态、结构、功能分别是怎样的?通过阅读,使学生对各种细胞器有一个初步的认识。(1)通过牛奶引出核糖体,教师继续播放电镜下的核糖体幻灯片引导观察:
核糖体的结构是怎么样的?它有什么功能?核糖体有哪些种类?(2)教师继续播放电镜下的内质网的幻灯片引导观察:
内质网的结构是怎么样的?内质网有什么功能?内质网有哪些种类?(3)教师继续播放电镜下的高尔基体幻灯片引导观察: 高尔基体的结构是怎么样的?它有什么功能?
4.剩下三个相对简单,可以提问学生来回答,教师随时点拨。
教师继续播放电镜下的溶酶体、液泡和中心体的幻灯片引导观察:
溶酶体、液泡、中心体的结构是怎么样的?它们分别有什么功能?
5.通过巩固练习来总结8种细胞器。通过投影,出示设计的表格,引导学生完成。通过完成表格,归纳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本节课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6.教师分别播放动植物细胞亚细微结构模式图,简要回顾细胞器。通过对比,让学生找出动植物细胞的异同点,并列表。
7.简单讲述细胞质基质和细胞骨架。
★第二课时:关于“分泌蛋白的合成与运输”的探究性教学
(一)创设情境:通过糖尿病引入胰岛素,简单介绍分泌蛋白的背景知识。组织学生观察模拟实验“同位素示踪法研究豚鼠胰腺腺泡分泌过程”。
(二)提出问题:生物体内的分泌蛋白是如何合成并运输到细胞外的?
(三)自主探究:
1.让学生分好小组(4-6人一组),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自主探究。教师需要安排好各阶段的时间,做好计划,然后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分泌蛋白的合成与运输过程。
2.经过20分钟的小组探究后,请各组的代表上台讲述探究的结果,小组间进行交流、讨论。教师在此期间可以适当指导,不要偏离方向。
3.探究结束后,教师进行总结: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在核酸的指导下,合成各种氨基酸,这些氨基酸在内质网中连接成肽链,并初步进行折叠和包装后,以囊泡的形式运送到高尔基体,在高尔基上,蛋白质被进一步修饰和包装,再以囊泡的形式运送到细胞膜内侧,最后被分泌到细胞外。这个过程需要消耗有线粒体提供的能量。
(四)课堂总结:教师带领学生做课后习题(课本p50基础题)★第三课时(有条件的学校,教师组织到实验室上课):
(一)复习引入:前面我们通过图片和资料学习了细胞器的分布、形态和功能。那么实际生物体中的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分布和形态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
(二)课件展示实验原理,教师讲述:
1.叶绿体的观察:植物绿色部位的细胞中含有叶绿体。如果将叶片的横切片制成临时装片,就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叶绿体。某些植物幼嫩的叶也可直接用于观察叶绿体。
2.线粒体的观察: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内含细胞色素氧化酶系。健那绿是一种碱性染料,可以专一性地对线粒体进行染色。与线粒体内的细胞色素氧化酶系发生作用时,染料始终保持氧化状态,呈蓝绿色;而线粒体周围的细胞质中的染料被还原为无色的状态。通过染色可以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到呈现蓝绿色的线粒体。
3.讲解方法步骤:教师讲解并逐步演示最佳方案的实验方法步骤,并让学生理解实验步骤。
(三)学生分组实验:1.组织学生观察示范片;2.巡视,指导学生实验;3.组织学生分组实验,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四)分析讨论:
1.选择观察叶绿体的实验材料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2.具有较多线粒体的细胞在功能上有什么特点? 3.为什么用健那绿染液作为观察线粒体的染色剂? 4.细胞中的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5.你在实验过程中,哪些做得比较好?又有哪些不足?
七、板书设计:
(一)总结:
(1)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2)无膜的细胞器:核糖体、中心体
(3)含有单层膜的细胞器: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液泡(4)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比较:
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动物及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中心体。
(二)1.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在探究性学习之后给出):
2.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概念:由各种细胞器膜、核膜、细胞膜等结构共同构成,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保证了细胞内多种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
八、教学评价与反思:
很多实际问题需要在上完课之后才能总结与解决,但通过观察其他教师上课可以看出,《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这一节主要讲述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在课堂上学生通过互相讨论、合作,思维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主动参与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实验探究及应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把复杂的问题具体化,把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都有很大提高,使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中,从而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初步学会生物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本部分内容依据此目标,从不同的侧面对学生进行能力训练。
课标要求学生能够利用多媒体收集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所以在本节中,通过多媒体将细胞亚显微结构图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在观看了大量的图片后,通过陈述、观察现象,交流结果,学会鉴别、选择有价值的信息,并且与同学分享收集的信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对各种生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特别是细胞器进行比较、分析,掌握他们的结构特点,在此基础上了解和掌握了它们的功能。此过程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利用多媒体收集信息的能力和分析信息的能力。
附:小组讨论问题
1、教学设计中的行为动词的设计如何符合课标精神?
2、如何处理教学中的反思,如何进行反思,应不应该在教学设计中出现?
3、教学设计的重点难点的呈现,用不用行为动词,与教学目标的关系,基于什么的重难点?
4、教学设计时是否需要体现板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5、每节课的重难点是否需要根据学生的不同而有区别?
6、假如教学过程中没出现预期的结果该怎么办?
7、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应该写得详细还是简单为尚?
8、如何在探究中正确引导学生的问题?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