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教版四年级作文整体单元教学教案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作文整体单元教学教案设计
本年级八单元习作重点
1、按一定的顺序写,突出一点奇特之处(第一单元,写一处自然景观);
2、写观察日记(第二单元,观察感兴趣的人和物);
3、写童话(第三单元,写童话、讲童话、演童话);
4、写动物的特点,表达真情实感(第四单元,写喜欢的动物)
5、写导游词(第五单元,介绍一处“世界遗产”);
6、写具体,写通顺,写出自己的感受(第六单元,看图作文、写事);
7、写清楚、具体,注意书信的格式(第七单元,写事,写读后感,写信);
8、想象丰富,内容具体,语句通顺(第八单元,想象作文)
学会用修改符号修改习作;
作文的能力。
教学目标
1、写一个你喜欢的动物。
2、可以写它的外形、脾气等特点,也可以写它怎样捕食、怎样嬉戏、怎样休息等习性,还可以写和它之间发生的事情。
3、要按一定的顺序写,写出对它的喜爱。
4、写完后要多读几遍,认真修改。
课前准备
1、观察自己喜爱的小动物
2、收集、积累查找有关动物的资料。
3、动物头饰若干、《动物世界》录像资料。《动物狂欢节》音乐。
教学重难点
1、按一定的顺序写。
2、表达自己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发兴趣
1、谈话。同学们,我们刚学了几篇与动物有关的课文,那爱子情深的麻雀、古怪的猫、可爱的雪猴、善解人意的小鸟,在作者的笔下是那样的生动形象,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动物世界》,去看看那些人类的朋友们过的怎么样。(播放录像《动物世界》)
2、启发。《动物世界》的录像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生畅谈感受)
播放“动物世界”录像,引入新课。提问:动物世界里的动物有趣吗?有哪些动物,它们长得什么样子?
小结:同学们介绍了录像里的这么多小动物,现在大家将课前看到的动物也说给大家听一听。
二、学生自愿结合,小组练说。
1.喜爱同一种小动物的学生自愿结成小组,讲自己喜欢什么小动物,再讲它的外形,生活习性、与人类的关系和用处等。(讨论中鼓励学生质疑,特别是对某种小动物不太了解同学,可以向喜欢这种小动物的同学咨询。)
2.各小组推荐成员,讲一讲喜欢的小动物。(①说说动物的外形。如眼睛、耳朵各有什么特点?②说说各种动物的叫声有什么不同?③说各种动物的生活习性和作用。)
三、摆设擂台,分组交流
1.抓住特征、指导描述。
2.每组推选两名代表上台交流,学生相互评议,教师相机点拨。
(1)外形主要讲:身子、头、耳朵、鼻子、眼睛、嘴、舌头、脖子、尾巴、腿等。
(2)说说动物的脾气、活动情况(如捕食、嬉戏、休息的情况)。
(3)还可以写你和它之间发生的事情。
四、习作指导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各种动物的特点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类动物,也有不同的特点。例如同样是猫,有的调皮活泼,有的懒惰,有的温顺,有的凶猛,各有各的特点,因此,观察时一定要认真仔细,找出它们各自的特点,弄清它们的生活习性,了解它们对人类的用处。
1.点击课件:
①松鼠是一种美丽的小动物。它玲珑的小面孔上,嵌着一对闪闪发光的小眼睛。一身灰褐色的毛,光滑得好像搽过油。一条毛茸茸的大尾巴总是向上翘着,显得格外漂亮。(注:先总写松鼠外形美丽,然后按头部、身体、尾巴的顺序具体写外形美。)
②一身乌黑的羽毛,光滑漂亮,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一对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那样活泼可爱的小燕子。(注:带点的词语把小燕子的样子写得惟妙惟肖。)
2.复习《猫》、《白鹅》,了解描写动物的方法。
3.学生作文。
①提出作文要求。(怎样才能写出小动物的样子和生活习性呢?)
a、写自己最熟悉的动物,仔细观察它的外形──头部、身子、叫声和动作各有什么特点。从颜色、形状、大小及作用等方面去写。此外,还要写它的动作情态。
b、写出动物的生活习性。如吃食、睡觉、活动等。
②学生完成初稿,教师个别辅导。
六 点拨写法习作交流
七、概述习作的情况。
八、进行习作交流。
1.选出初稿中描写动物外形较精彩的片断,由小作者自己朗读,大家欣赏后讨论:这段好在哪里?
2.挑选初稿中对动物生活习性或动作情态描写不具体的片断让学生集体修改。
3.学生根据老师的评改建议,修改自己的文章并誊写。
四.我喜爱的小动物教学设计
习作要求:
本组教材围绕“作家笔下的动物”这一专题,编排了中外作家写的四篇文学作品,前两篇《白鹅》《白公鹅》,是不同作家写同一种动物;后两篇《猫》和《母鸡》,是同一作家写不同的动物,学习要点是感受作家笔下栩栩如生的动物形象,比较不同的表达特点。口语交际和习作是说说写写自己喜欢的动物,学习通过具体的事例把动物的特点写具体,并学习运用一定的手法表达自己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第一阶段:留心观察,提出任务。(习作准备,随堂布置和检查)
1.提前两个月(开学初)就布置学生饲养一种小动物,有目的地、细致地观察它的外形、脾气、进食、嬉戏、睡觉等情况,做好观察笔记。每两周检查一次写观察笔记的情况。(教师抽检,小组长检查)
学习提示:同学们可以根据家庭情况和个人爱好,选择合适的小动物来饲养:条件允许的,可以养小狗、小猫这类比较费时费力的;条件不允许,也可以养小乌龟、小金鱼、蚕虫等比较容易照顾的。
2.课外阅读有关写小动物的文章。可结合人教版的同步阅读《千纸鹤》,阅读描写动物的一组课文。
3.搜集所饲养的动物的有关资料。途径有查书报、看电视、上网等;也可通过与人交流、访谈后记录整理有用的资料。
设计说明:只要学生有了饲养小动物的生活经历,有了观察体验,写什么的问题就迎刃而解。由于这次作文准备的周期比较长,所以要增加定期检查的环节,把任务落实到位。在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历后,再通过搜集资料和阅读相关文章来丰富和充实体验,习作之“炊”就不仅有“米”,而且有“鱼”有“肉”。
第二阶段:读中取法,读中学写。(单元阅读课,8课时)
1.读中取法,摘抄笔记。
学习提示:本单元四篇课文内容都与动物有关,从不同的角度写出了动物的生活习性、外形等特点。同样写动物,观察角度不同,心理体验不同,运用的表达方法就不同,语言也就各具特色。同学们要注意学习这些课文是怎样具体地写出动物的特点以及怎样表达自己喜爱之情的。
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要做好读书摘抄笔记,把每篇课文的好词佳句和饱含作者感情的词句抄在工作纸上。下面整理本单元课文的表达特点,供读写训练和摘抄笔记作参考:
《白鹅》主要写了鹅的叫声、步态和吃相,突出了鹅高傲的特点。语言风趣幽默,运用对比的手法刻画鹅的形象,如鹅与狗的叫声对比,鹅与鸭的步态对比。运用反语,明贬实褒,透露自己对鹅的喜爱之情。
《白公鹅》用拟人的手法写白公鹅走路的姿态和平时的活动,突出了鹅的“海军 上将”派头,用调侃的语言表达对鹅的喜爱之情。
《猫》通过细致的观察,用具体的事例、形象的描写,把猫的古怪性格和小时候的活泼可爱的形象描绘得淋漓尽致。在平实细腻的字里行间透露出对猫的喜爱之情。
《母鸡》以作者的感情变化为线索,描写了自己对母鸡看法的变化,描写了母鸡负责、慈爱、勇敢、辛苦的特点。语言亲切自然。
2.读写结合,迁移练写。在这四篇文章中选择你最喜爱的,模仿其中的写法写一个片断。
学习提示:可以写你饲养的小动物,也可以根据不同文章的写法,选取你熟悉的其他小动物来练写,例如仿照《白鹅》,可以试着写写大公鸡,写出它的故作姿态,悠然自得;仿照《白公鹅),可以用上拟人手法写写善通人性的狗;仿照《猫》和《母鸡》,可以学习细节描写,运用具体的事例,写写你家的猫,你养的小乌龟等。
不管你写哪种小动物,都要注意抓住它的外形、性格、生活习性等某一方面写具体。
附:工作纸
姓名:
饲养动物名称:
饲养时间:
观察内容:
观察结果:
课外阅读文章篇目:
搜集的资料名称及来源:
观察日记情况:
共计写了 篇,共计写了 字。
我喜欢
仿写片断:
从课文摘抄的好词佳句:
从课外摘抄的好词佳句:
从习作指导课上学到的:(习作指导课上填写)
设计说明:教材的每一篇课文都应该成为学生语言学习模仿的例子,从中学习怎样遣词造句,怎样布局谋篇,怎样表情达意。如果每一课能够学到一招,练习一回,学生的习作水平就能切实有所提高。
此外,工作纸的设计,方便直观综合地检查学生持续性的、灵活性的、类别不同的作业。
第三阶段:交流分享,指导成文。(口语交际与习作指导课,2课时)
1.竞猜激趣。我们来做个一人叙述、一人猜的游戏。用两三句话说出你喜欢的小动物的特点,让对方猜猜是哪种小动物。猜对了双方都将得到一颗小星星。
2.分组交流。
(1)把喜欢或饲养同一种小动物的同学分为一组,相互交流动物的特点、饲养心得、自己和小动物之间的故事。
(2)拿出工作纸,比一比谁做得最好。
(3)说说你准备给你的作文起什么题目,把你想到的题目写下来。
3.汇报分享。
汇报形式:推荐一名代表作整体汇报,或整组分工依次汇报。
汇报内容:饲养的动物的特点、最优秀的工作纸、最有创意的作文题目。
4.教你几招。
(1)一种小动物,可写的内容很多,但要结合你观察的重点和感受,集中笔墨,选择一两个重点,举几个例子详细写,其他特点或情况可略写。要把自己的感情写进去。
(2)要把你搜集到的资料写进去。
(3)注意借鉴学习本单元课文的写法,把文章写生动。如对比、拟人等手法,具体细致的描写等。
5.个人写作。
设计说明:这一环节通过同伴的交流,整理习作材料和思路,既是口语交际,也是习作指导的过程。这种交流既能互相检查,又能互相借鉴 第四阶段:多元评改,修改完善。(习作评析课,1课时)
1.朗读自改自评。
学习提示:你来当自己文章的第一位读者,朗读自己的习作,拿起手中的红笔,为文中的精彩生动处画上波浪线,把错漏的地方悄悄地改过来。再为自己的文章定个级别吧!(级别有金奖、银奖、铜奖)
2.小组互评。
学习提示:把写同一种小动物的同学分为一组,互评互改。评改要求:第一,用波浪线画出文中精彩生动的地方。第二,圈出错别字。第三,定级别。
3.各小组推荐精彩佳作或片断,师生共同赏析。
赏析重点:有个好题目,写出了动物的特点,表达了自己的真情实感,语言通顺连贯,学用了本单元课文的表达手法。
4.学习借鉴同学的佳作,第二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5.请爸爸妈妈写几句评语。再改一改自己的习作。
6.誊清修改好的作文,上交给老师批改、定级。
设计说明:“好作文是改出来的。”设立自改、他改、师长改三个步骤,目的是让学生慢慢习得修改作文的习惯,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第五单元创编导游词教学设计
习作要求:
长城、颐和园、秦兵马俑„„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我国的“世界遗产”,我们来写写介绍“世界遗产”的导游词。先确定自己要介绍的景点。可以讲景点风光,也可以讲与景点有关的故事、传说,还要提示参观游览的注意事项。写好以后,可以根据所写的导游词,模拟导游进行讲解。
课前准备:
1.学生搜集有关我国“世界遗产”的资料;
教学目标:
1.学习导游词的格式和写法,会写导游词。
2.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体会“世界遗产”的魅力,感受中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教学重点:导游词的格式及写法。
教学难点:将资料中的语言,转化为导游词中的实用性语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了解“导游词”,理解习作要求。
1.播放一段录像——北京天坛公园导游员迎接游客时的情景。
导游:“各位广东来的朋友,你们好!欢迎大家来到首都北京,我姓张,大家叫我小张就可以了。非常高兴今天能够陪同各位一起游览从前皇帝祭天的地方——天坛。现在就让我们沿着当年皇帝登坛的路线开始游览,请大家跟我走。”
2.谈话:录像短片中的小张是干什么的?
师: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导游员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职业。导游员引导游客游览时的讲解词,称为“导游词”。(板书:导游词)刚刚同学们听到的那几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导游词”的写法。(板书:学写)
谁来读一读这次习作的要求?
设计意图:尽管家庭旅游越来越时尚,但很多学生对“导游员”“导游词”还是没有更多具体的认识。录像短片的播放,能够创设情境,帮助学生了解或回忆曾经听过、见过的情景,对“导游词”产生直观感知。
3.演示文稿:《语文园地五》习作要求。
话,就是导游词的开场白,也称“前言”。(板书:前言)
指名读,认真听,说一说本次习作有哪些要求。
4.教师讲解习作要求:
(1)确定自己要介绍的“世界遗产”。
师:我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遗产”的景观共有29处,在第五单元的学习中,同学们已经有所了解。可以从中选择一处,作为自己介绍的对象。
(2)选取最有特色的内容向大家介绍师:一个景点,可以介绍的东西很多,要选取最有特色的内容。
(3)提示参观游览的注意事项。
师:可以适时提醒游览时的注意事项,或提出“当文明游客”的要求。
二、范文引路,学习写法。
1.出示范文《天坛导游词》(附后)
师:导游词的题目,一般都是景点的名称,这样可以使人一目了然。按照本次习作的要求,同学们可以选取景点中最有特色的内容写,不一定面面俱到,因此题目也可以是:“×××导游词”“××风光简介”“××的传说”等
2.学生自行阅读,思考:
(1)导游词有哪些内容?
(2)导游词在语言上、写作顺序上有什么特点?
3.交流讨论,教师指导写作方法:
(1)导游词的具体内容,一般有前言、总述、分述、结尾四个部分。
前言,是导游员在陪同游客参观、游览前,向大家表示问候、欢迎和自我介绍的话,如录像中小张讲的那几句,既简短、亲切,又有引出下文的作用。(例文中的第1自然段)
总述,是对游览景点的一个总的介绍。(例文第2、3自然段)
分述部分是导游词的重点,要按游览顺序,对所选景观逐一进行生动、具体的解说,使游客尽情饱览景点风光,领略世界文化遗产的艺术魅力与风韵,留下美好回忆。(例文4—14自然段)
结尾,在游览结束后,应对游览的内容作一小结,并向游客表示感谢和告别。(例文的最后一段)
(适时板书:前言、总述、分述、结尾)
(2)导游词的特点:内容真实,语言生动,按游览顺序叙述,适时对游客提出注意事项。
为了使导游词更加真实、生动、有条理,同学们应收集有关这个景点的资料。因为是向游客作介绍,所以引用的数据、资料必须真实,不能道听途说、添枝加叶。当然,涉及到的一些故事、传说、笑话,可以另当别论。(板书:内容真实、语言生动、言之有序、适时提示)
三、运用写法,口头编写《颐和园导游词》。
师:本单元我们学习了3篇描写名胜古迹的文章,其中大家最熟悉的是北京的颐和园,根据课文内容和课前收集的资料,请同学们想一想,如果我们编写一篇《颐和园导游词》,该怎样写?
学生小组讨论,研究有关颐和园的资料。
集体汇报、讨论。
教师分别请每个小组出一名代表,就“前言”“总述”“分述”“结尾”部分进行口头作文。教师评点,适时组织全班学生讨论该怎样写。
设计意图:口头编写同一篇导游词,可以体现较强的训练功能。第一可使学生在小组交流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第二通过集体汇报和教师的即兴评改,可使学生进一步感悟导游词的写作方法;第三,通过同一内容的不同汇报,可使学生找出自己的差距,从同伴那里学习多角度表达。另外,“颐和园”是本单元的精读课文,学生对其语言已较为熟悉,选它作为训练内容,有利于本次习作难点的突破。
四、教师小结口头编写中的问题,布置本次习作。
师:导游词是游览时的讲解词,是为口头表达而写的,因此语言要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另外,风景是可以直接看到的,而景点名称的由来,风景背后的神话、传说、故事等等,却鲜为人知。因此,在导游词中加入这些内容,也能增加旅游的神秘感。
你打算介绍哪一处世界遗产,介绍其中的哪些有特色的内容呢?
指名学生说一说,教师适时给予选材方面的指导。
师:同学们,拿起笔,写下你独具魅力的导游词,并用你生动的讲解,向人们展示祖国优秀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吧。相信这些自然文化景观定会因为你的解说,更加绽放异彩,妙趣横生 设计意图:教师的小结针对学生口头练习中的问题进行,是对习作的进一步指导,能够强化学生的认识。由于每个学生习作内容不同,因此教师的指导除了共性之外,还要有一些个性。个性化的指导可以体现在对习作主体——“有特色内容”的选择上,不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教师便可当堂进行点拨,帮助学生选好习作材料。
五.学写导游词教学设计
习作要求:
长城、颐和园、秦兵马俑„„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我国的“世界遗产”,我们来写写介绍“世界遗产”的导游词。先确定自己要介绍的景点。可以讲景点风光,也可以讲与景点有关的故事、传说,还要提示参观游览 的注意事项。写好以后,可以根据所写的导游词,模拟导游进行讲解。
课前准备:
1.学生搜集有关我国“世界遗产”的资料;
2.教师撰写范文《天坛导游词》,制作录像短片。
教学目标:
1.学习导游词的格式和写法,会写导游词。
2.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体会“世界遗产”的魅力,感受中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教学重点:导游词的格式及写法。
教学难点:将资料中的语言,转化为导游词中的实用性语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了解“导游词”,理解习作要求。
1.播放一段录像——北京天坛公园导游员迎接游客时的情景。
导游:“各位广东来的朋友,你们好!欢迎大家来到首都北京,我姓张,大家叫我小张就可以了。非常高兴今天能够陪同各位一起游览从前皇帝祭天的地方——天坛。现在就让我们沿着当年皇帝登坛的路线开始游览,请大家跟我走。”
2.谈话:录像短片中的小张是干什么的?
师: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导游员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职业。导游员引导游客游览时的讲解词,称为“导游词”。(板书:导游词)刚刚同学们听到的那几句话,就是导游词的开场白,也称“前言”。(板书:前言)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导游词”的写法。(板书:学写)
谁来读一读这次习作的要求?
设计意图:尽管家庭旅游越来越时尚,但很多学生对“导游员”“导游词”还是没有更多具体的认识。录像短片的播放,能够创设情境,帮助学生了解或回忆曾经听过、见过的情景,对“导游词”产生直观感知。
3.演示文稿:《语文园地五》习作要求。指名读,认真听,说一说本次习作有哪些要求。
4.教师讲解习作要求:
(1)确定自己要介绍的“世界遗产”。
师:我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遗产”的景观共有29处,在第五单元的学习中,同学们已经有所了解。可以从中选择一处,作为自己介绍的对象。
(2)选取最有特色的内容向大家介绍。
师:一个景点,可以介绍的东西很多,要选取最有特色的内容。
(3)提示参观游览的注意事项。
师:可以适时提醒游览时的注意事项,或提出“当文明游客”的要求。
设计意图:习作前明确写作要求很重要,是对学生良好审题习惯的培养。教师对每一条要求进行适当的解释,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写作要求,了解撰写导游词的基本方法。
二、范文引路,学习写法。
1.出示范文《天坛导游词》(附后)
师:导游词的题目,一般都是景点的名称,这样可以使人一目了然。按照本次习作的要求,同学们可以选取景点中最有特色的内容写,不一定面面俱到,因此题目也可以是:“×××导游词”“××风光简介”“××的传说”等 2.学生自行阅读,思考:
(1)导游词有哪些内容?
(2)导游词在语言上、写作顺序上有什么特点?
3.交流讨论,教师指导写作方法:
(1)导游词的具体内容,一般有前言、总述、分述、结尾四个部分。
前言,是导游员在陪同游客参观、游览前,向大家表示问候、欢迎和自我介绍的话,如录像中小张讲的那几句,既简短、亲切,又有引出下文的作用。(例文中的第1自然段)
总述,是对游览景点的一个总的介绍。(例文第2、3自然段)
分述部分是导游词的重点,要按游览顺序,对所选景观逐一进行生动、具体的解说,使游客尽情饱览景点风光,领略世界文化遗产的艺术魅力与风韵,留下美好 回忆。(例文4—14自然段)
结尾,在游览结束后,应对游览的内容作一小结,并向游客表示感谢和告别。(例文的最后一段)
(适时板书:前言、总述、分述、结尾)
(2)导游词的特点:内容真实,语言生动,按游览顺序叙述,适时对游客提出注意事项。
为了使导游词更加真实、生动、有条理,同学们应收集有关这个景点的资料。因为是向游客作介绍,所以引用的数据、资料必须真实,不能道听途说、添枝加叶。当然,涉及到的一些故事、传说、笑话,可以另当别论。(板书:内容真实、语言生动、言之有序、适时提示)
设计意图:导游词是应用文的一种,是学生首次接触,给出一篇符合本次习作要求,格式较为标准的范文是很有必要的。学生可以从阅读中直接感悟写法,并将写法灵活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三、运用写法,口头编写《颐和园导游词》。
师:本单元我们学习了3篇描写名胜古迹的文章,其中大家最熟悉的是北京的颐和园,根据课文内容和课前收集的资料,请同学们想一想,如果我们编写一篇《颐和园导游词》,该怎样写?
学生小组讨论,研究有关颐和园的资料。
集体汇报、讨论。
教师分别请每个小组出一名代表,就“前言”“总述”“分述”“结尾”部分进行口头作文。教师评点,适时组织全班学生讨论该怎样写。
设计意图:口头编写同一篇导游词,可以体现较强的训练功能。第一可使学生在小组交流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第二通过集体汇报和教师的即兴评改,可使学生进一步感悟导游词的写作方法;第三,通过同一内容的不同汇报,可使学生找出自己的差距,从同伴那里学习多角度表达。另外,“颐和园”是本单元的精读课文,学生对其语言已较为熟悉,选它作为训练内容,有利于本次习作难点的突破。
四、教师小结口头编写中的问题,布置本次习作。
师:导游词是游览时的讲解词,是为口头表达而写的,因此语言要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另外,风景是可以直接看到的,而景点名称的由来,风景背后的神话、传说、故事等等,却鲜为人知。因此,在导游词中加入这些内容,也能增加旅游的神秘感。你打算介绍哪一处世界遗产,介绍其中的哪些有特色的内容呢?
指名学生说一说,教师适时给予选材方面的指导。
师:同学们,拿起笔,写下你独具魅力的导游词,并用你生动的讲解,向人们展示祖国优秀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吧。相信这些自然文化景观定会因为你的解说,更加绽放异彩,妙趣横生。
设计意图:教师的小结针对学生口头练习中的问题进行,是对习作的进一步指导,能够强化学生的认识。由于每个学生习作内容不同,因此教师的指导除了共性之外,还要有一些个性。个性化的指导可以体现在对习作主体——“有特色内容”的选择上,不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教师便可当堂进行点拨,帮助学生选好习作材料。(第六单元看图习作胜似亲人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仔细观察《胜似亲人》的画面,展开想象,把图的内容说清楚、具体,再以范文引路,接着结合范文,写一篇作文,尽量把想到的内容写完整。
二、设计理念
看图习作,主要通过大胆想象、猜测来培养学生想象能力,从而激发创新思维、激发学生说的愿望、写的兴趣。范文引路的方法是有利于学生的仿写,而这种仿写不仅有利于再造想象的发展,而且为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这样,学生就能把说、写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学生写起作文来,就不怕“无米下锅”了。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仔细观察画面,了解图意;发挥想象。
2、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能力,从而使学生在想象中激发创新思维。
3、能语言通顺地把想的内容口述清楚。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生通过想象,激发对写作的兴趣,并能体会人间真情。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讲评范文。
难点:通过想象、猜测把图意口述清楚过想象。
教学过程:
一、谈话设境,导入课题
1、师:同学们,在每个人的生活中,都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你希望别人对你伸出援手吗?„„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见过、听过或者亲身经历过人与人互相帮助的事情吗?„„
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幅美丽的图片。(出示幻灯片)图上画了些什么?今天,我们要一起赖看一幅跟亲人有关的图,这幅图的名字有一个“亲”字,叫做《胜似亲人》。(齐读)
2、学生交流 质疑:同学们,我们都知道这个社会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关系,谁来说说你所知道的有哪些关系?
二、明确习作要求 自由读习作要求,思考:
a、读了习作要求你知道了什么?
B、有哪些具体要求? 指名说,师板书:
看图习作:胜似亲人 生活中的故事
服饰猜关系? 亲身经历的
可能发生什么事? 听到的
自拟题目 见到的
3、指导看图
A、开展想象、补充画面,创新思维
(1)、引导观察:图画着谁和谁?她们在干什么?她们也许是什么关系?
(引导:从人物的衣着、外貌、动作、表情、身份、年龄来猜)
(2)、指名汇报 B、读提示,理解题目的含义。
“胜”是什么意思?
“胜似亲人”说明了什么?
师:小姑娘与老奶奶是什么关系呢?你们是怎么知道的?(胜似亲人)理解题目“胜似亲人”
师:“胜”的意思是„„“胜似亲人”就是不是亲人,却比亲人还亲。
(“胜”、“似”都有超过的意思。不是亲人,却比亲人还亲。)
a、“胜似亲人”说明什么?
b、她们不是亲人,可能是(指名说)
(1)、想象老奶奶与小姑娘之间可能发生了什么事。
(2)、想象图上她们之间可能发生什么事?(从木盆子、脸盆、衣服、被单展开想象)
5、指导看图。
(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1)生交流看到内容。
(按从人到物的顺序引导学生说具体)
(2)猜测图中人物关系。在小组内说说她们可能是什么关系?(可引导学生注意人物的服饰,她们也许是邻居)
6、仔细观察,捕捉细节
引导观察她们的服饰各有什么特点?想想这反映了什么?(苗汉亲如一家)
5、全班交流。
师:仔细观察画面,老奶奶正在干什么?
(学生可能会说,老奶奶正搂抱、抚摸着小姑娘)
师:老奶奶为什么要搂抱、抚摸着小姑娘?请仔细观察画面,好好想一想?(学生可能会说,因为小姑娘帮助老奶奶洗衣服,老奶奶感谢她。)
师:事情可能发生在什么时候?(可能,也可能„„)
师:小姑娘是怎样帮助老奶奶洗衣服的呢?老奶奶又是怎么感谢她的呢?请你再次看图,仔细想一想,把小姑娘洗衣服的过程想清楚,然后跟小组里的同学讨论一下。
课件出示:想一想,小姑娘是怎样帮老奶奶洗衣服的呢?老奶奶是怎样感谢她的。
三、小组讨论,师巡视、指名反馈
(师相机追问:小姑娘一拿起衣服就洗吗?要不要先打水?你仿佛看见她是怎么打水的?小姑娘正在洗着衣服,我们又仿佛可以听见传来„„(声音);我们又仿佛可以看见小姑娘脸上„„;老奶奶看见了这样的情景,就„„)
四、思路升华
(1)教学引导:合理想象,丰富画面
1、引导进一步思考:小姑娘为什么要给老奶奶洗衣服?
2、老奶奶没有亲人可依靠吗?
3、她们是怎样认识的?
4、小姑娘一直这样照顾老奶奶吗?
5、小姑娘平时是怎么做的?
6、老奶奶搂着小姑娘会说些什么?
7、为什么说她们胜似亲人?
8、、想象画面上的人物会讲些什么,想些什么,让画面上的人物活起来。
9、、引导仔细观察图上老奶奶、小姑娘的动作、神态,想象她们的内心活动。
10、指导写细节抒真情:把老奶奶的表现,小姑娘的表现用一段话表达出来,体现“亲”字。
(2)、小组交流、讨论
(3)派代表汇报,其他同学补充。
4、教师小结:刚才同学们说得不错、观察得很仔细,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写好看图作文?
板书:1)仔细观察 2)展开想象 3)描写具体
五 范文引路,提高习作水平
1、(出示范文)同学们,老师这儿有一篇关于这幅图的作文,你们看看认为这篇文章好在哪?还有什么不足之处?(引导:逐句、逐段朗读用词是否恰当、语句是否通顺、内容是否按照图的意图写等等。)
2、自由读。
3、小组合作,派代表汇报。
4、教师小结:刚才同学们都把组内同学的看法说出来了。那么现在请同学们把看图所说的内容和根据这篇范文,我们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整理后串起来,就是一篇生动、具体的作文。
六 编写提纲
同学们,你们所说的思路很有创意,赶快拿起笔来,别让灵感稍纵即逝。
1、自己拟订一个题目,编写作文提纲。
2、展示学生提纲,讲述自己是如何构思。
6、提出要求,试写片段
师:同学们都能根据画面,展开丰富的想象,把小姑娘帮助老奶奶洗衣服的过程想得很具体。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不能让每位同学将自己的想法,在这里一一交流,那么赶紧把它写下来吧,下面请拿出笔和作文纸,写一写小姑娘帮老奶奶洗衣服的过程,写的时候要注意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还要注意人物的动作,表情,对话描写,赶快动笔吧,看谁写的又快又好!(课件出示要求:把小姑娘洗衣服的经过写清楚,把小姑娘和老奶奶的动作、表情和对话写具体
七、试写片段讲评
1、试写片段,评议修改
(电脑出示:片段1)小姑娘晾好衣服了,老奶奶走过来,一把把她紧紧地搂在怀里,感激地说:“孩子,谢谢你,谢谢你!”小姑娘不好意思地低下头。
(电脑出示:片段2):小姑娘晾好衣服了,湿漉漉的双手在围裙上擦了擦。这时,老奶奶扶着墙壁颤巍巍地从里屋走了出来,望着架子上的衣服,眼角有些湿润了。她抬起手,用袖口擦了擦眼角,一把将小姑娘搂在怀里,脸上的皱纹舒展开来,像一朵盛开的菊花。她枯瘦的手轻轻地抚摸着姑娘油亮的秀发,又爱抚 地拍拍,满是皱纹的脸紧紧地贴着姑娘白嫩、红润的脸蛋。小姑娘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嘴巴抿着,双手不自在地绞着围裙。老奶奶一个劲地说:“孩子,总是让你忙着,奶奶真过意不去!谢谢你,谢谢你!”小姑娘的两颊飞起了红云,洋溢着快乐的笑意。
这两段话的赏评重在指导学生把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写具体
2、图后想象
师:是的,这么一位美丽、善良的小姑娘,用她的爱心让老奶奶得到了比亲人还好的照顾,她们以后的生活将会是什么样子的呢?你能大胆、合理地猜测一下吗?
师:说的真不错,我们可以把它放在习作的后面,作为故事的结尾。
3、习作题目
师:这么感人的一个故事,我们可以用“胜似亲人”来做题目,除此之外,你认为还可以取什么题目?
八、布置习作任务。
板书设计:
看图习作:胜似亲人 生活中的故事
服饰猜关系? 亲身经历的
可能发生什么事? 听到的
自拟题目 见到
第七单元作文给王虹一封信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
谈话:在你的成长中,一定发生过许多故事,有的让你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有的让你感受到失败的痛苦,有的则让你烦恼至今,还有的让你感悟到深刻的道理。今天我们就借助这个机会,请你向大家说说你的事情,让大家共同分享你成长的时光。
二、多形式展开
A、成长的故事可以采用编演短剧或配乐讲故事等形式交流。
B、“从《乌塔》想起的“可把自己的经历与乌塔进行对比,着眼于乌塔的 独立精神和自理能力,不要只一味批评家长的束缚。
C、围绕“如何与周围人交往”或“怎样才能过个有意义的生日”进行讨论,举行一场小型辩论会,搜集一些资料,用事实来说服人。
1、按确定的方案进行演练。
2、全班交流。
3、共同评议。
A、引导学生发现小伙伴的长处和进步,善意地提出问题和改进方法、鼓励学生从多角度进行评价。
B、谈谈听了他人的成长故事后,自己有何打算。
二、明确习作内容及要求
1.写自己或别人的成长故事。要写得清楚具体。
2.写“从《乌塔》想到的”。写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3.给“需要帮助的王虹”写回信。要把想说的意思写清楚,书信格式正确。
三、指导习作
1.根据自己选择的话题理出提纲。
2.交流提纲,分组指导。
话题一:写谁的什么事。阅读本单元课文学习如何写。
话题二:《乌塔》主要讲了什么事?你对文中什么问题最感兴趣?对此你的看法是什么?(建议联系生活实际举出例子)。
话题三:王虹遇到了什么烦恼?你的看法是什么?你认为她该怎么做?(指导书信格式)(3.教师点拨写法
(1)、认真审题,写出特点。
三项习作,不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有各自的特点,习作时要注意把特点体现出来。
① 写自己或别人成长的故事。要求写得既有趣又能给人以启发。写时还要把事情交待清楚,注意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方面的描写,对最能体现有趣和给人以启发处要写具体。
② “从《乌塔》想起的”中“想”的内容从何而来呢?
A、“想”从认真阅读、深入思考中来。从《乌塔》中想到什么呢?关键是逐字、逐句、逐段地读懂《乌塔》一课所反映的问题,并进行深入思考,只有读得精,才能想得深。
B、“想”从联系生活实际中来。把《乌塔》所反映的成长中的问题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要用事实说话,不能空发议论。
C、“想”从丰富的联想中来。《乌塔》揭示了成长中的一些问题,可以由这些问题延伸出去,谈一谈在成长中遇到的其它问题。
(2)写回信应注意格式:称呼、正文、结尾、署名和日期等五个部分。回信的特点要表现在写正文时先要回答来信中的问题,再写自己想要告诉对方的事情。回答问题时要情真意切,要用事实说话,少谈或不谈大道理。
四、学生起草,教师巡视。
五、放声朗读,进行修改。
引导学生运用从《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课中学到的修改方法。
六、学生交流,互相评议。
七、习作交流与讲评。
1.指名读习作,集体评议。
2.每个话题选出代表作讲评。
八、修改誊抄。
1.生根据讲评修改习作,可同桌互相提建议修改。
2.誊抄习作。
作文讲评
朗读展示优秀习作
① 教师在批改中挑选优秀习作,用实物投影仪展示习作,小作者朗读自己文章。
② 全班同学听后逐一评议,交流哪些方面值得学习。A、内容充实具体。
B、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C、运用了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语句通畅。
D、正确使用标点,不写错别字。
小组交流互相评议前后四人互相朗读、交流自己的习作,互评互议。
修改誊写,张贴展览、发表
① 各自修改自己的习作。
② 将修改后的习作在学习园地里张贴展览。
③ 鼓励学生投稿。
板书设计:
话题一:成长中故事 话题二:读《乌塔》
1、回忆事
1、寻找令你感慨之处
2、过程具体
2、寻找中国孩子与外国孩子的不同。
3、真情实感
3、发表看法
第八单元《我们的奇思妙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2、能用通顺、具体的语言写下自己的奇思妙想。
教学重难点:
想象要合理;想象要有新意。
教学准备:
1、搜集反映社会生活、生产建设日新月异的资料图片。
2、进行了一次社会调查
3、教学过程:
一、引导回顾,激趣导入
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师:同学们,当你按动遥控器看电视的时候,当你打开冰箱取冷饮的时候,当你拨通电话与同学交谈的时候,当你登陆互联网查阅资料的时候,是否感受到了科学技术的巨大威力。学习了本组课文之后,我们了解到已经过去的100年真可以称得上是呼风唤雨的世纪,因为科学技术的威力,许多伟大的发明让我们的幻想变成了现实。“莱特兄弟梦想着能像鸟一样在天空中飞翔,于是制造出了第一架飞机;瓦特呢,看到水壶里的水烧开了,水蒸气把壶盖顶起来了,想到了水蒸汽的力量,发明了蒸汽机„„乔治发明了机器人„„正是科学家们的这些奇思妙想,才有了许许多多伟大的发明。这些伟大的发明,其实都来源于科学家们一个个小小的奇思妙想。(板书:奇思妙想
2、在上节课的口语交际课上,同学们也都展开了想像的翅膀,畅谈了自己的奇思妙想。这节课,就让我们把自己的奇思妙想记录下来吧。
二、自主读题,明确要求
1、请同学们打开书157页,自己读习作内容,看看这次习作都有哪些具体要求?
(学生说要求,老师随机出示。)
2、联系今天的的作文主题“我们的奇思妙想”来谈谈在习作中怎么做到这些要求?
想像要丰富:内容新奇奇特,想像大胆,但想像要合理。
内容要具体:抓住事物的特点,用一些修辞手法。要写得有趣。
语句要通顺:没有语病。
3、老师认为,要是同学们的作文还能做到:“叙述有顺序,取材很新颖,表达有个性”的话,相信你的作文就更加
第二篇: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整体教案设计 (完整)
17长城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认读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盘旋、城砖、城墙、屯兵、堡垒、打仗、呼应、肩膀、智慧、凝结、气魄雄伟”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3.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知道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教学重、难点:
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
PPT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学导入
1.谈话激学
2.引入课题。板书课题
3、看长城图片,谈感受
二、展示学生搜集的资料;
三、检查生字自学情况
1.个别读;
2、齐读
3、指出难读的拼音,全班拼读。
4、去掉拼音读词语,指出难写的字:旋、嘉、垒、智慧、隔 5.堂练写难写字。
四、细读课文,感悟体会
1、昨天大家已预习课文,谁拉说说读了课文,你知道什么?(指名说。)(学生可能会交流到长城很长、长城高大坚固、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等等。)
2、出示全文的中心句最后一自然段:(课件出示:)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1)“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指什么?(长城)(2)指名理解“气魄雄伟”和“奇迹”的意思;
(2)请同学们再仔细读课文,想一想你从哪儿体会到长城气魄雄伟?为什么说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3、学习第一自然段:(出示句子,交流)
远看长城,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
(1)这段话作者抓住哪方面写长城气魄雄伟?(长城的长),你从哪里知道?(学生抓住“长龙”“一万三千多里”“蜿蜒盘旋”等词语体会。)(2)结合图文理解“崇山峻岭”和“蜿蜒盘旋”;(3)这段话作者是从哪里看长城?(板:远看长城)
(4)作者用运用什么说明方法写出了长城的长?(打比方、列数字)(5)小结:作者在这段描写中,分别运用了打比方和列数字的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长城长,突出长城气魄雄伟的气势,这是我们今后在习作中需要学习的一种方法,用打比方、列数字把事物写具体的写作方法。
⑦指导朗读:请同学们朗读第一自然段,看看你能不能读出长城的气魄雄伟?(指名读、男生读、齐读,给予鼓励。)
4、学习第二自然段:
(1)请全班读第2自然段,看看这一段这段话作者从哪里看长城?(板:近看长城)你从哪儿知道的?(从北京出发„„长城脚下)写出了长城的什么特点?(高大坚固)
(2)这段话写出了长城的什么特点?(高大坚固)(这个句子是这段的中心句,它概括了全段的主要意思,它后面的几句话都是围绕捉这句话写的。)
(3)同学们看看从哪些句子看出长城高大坚固?四人小组交流交流(4)个别说 A、从哪些词看出长城高大坚固(方砖、平整、五六匹马可以并行。两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有一座方形的城台)
B、理解长城的结构(设计):请同学们参考书上第二幅图和文字,试着用简笔画画出长城的结构图。(标出瞭望口、射口、垛子、城台)
C、说说当时秦始皇的军队是怎样利用垛子、瞭望口、射口、城台传递信息,进行防守和打击敌人的?(学生根据搜集的资料和生活想像展开。)
D、小结:可见长城的设计十分巧妙,特别在军事防御上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你觉得古代劳动人民怎么样?(聪明、有智慧等)
(5)指导朗读:作者从高大坚固写出长城的气魄雄伟,请大家用气魄雄伟的语气读读这一段。
五、归纳这两段的学习方法,帮学生归纳学习方法:读段落——找句子——品重点词——指导读。
六、总结:长城不但很长,而且高大坚固,气魄雄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古代建筑,所以说它在世界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再读“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那么,长城又是怎样建成的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板书
17、长城
远看:长
(气魄雄伟、奇迹)
近看:高大坚固
联想: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假如你登上了长城,看到高大坚固的城墙绵延起伏,摸着巨大的条石,踩上平整的方砖,领略巧妙的设计,你会想起什么?
二、学习第三段:(出示)
1、引入: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作者浮想联翩,谁来读第三自然段?(指名读)
出示:“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
(指屏幕)划出动作的词(站、踏、扶)从这些动作的词说明了当时作者就在——联想
⑴ 作者想到了什么? 出示句子
⑵ 你从哪里看出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的辛苦和智慧?(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并且指导朗读。)
(3)学生汇报
(4)出示句子:“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
A、同学们算算相当于多少个同学的重量?你从这体会到了什么?B你从哪些词可看出看出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的辛苦?(数不清的条石、两三千斤重、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可见为了修筑长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付出了多少血汗啊!
C、你能联想到当时劳动人民修筑长城的哪些情景?(学生展开想像)
2、课件出示:“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从“才”你体会到了什么?再读这一句话。
3、指导朗读: 你能读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修筑长城的不易? “指名读、小组读、齐读”(5)教师小结:
A、在崇山峻岭之间修筑长城,怎能不流血流汗,怎能不付出大量的人力?古代劳动人民巧妙设计长城,不正体现劳动人民的智慧吗?
B、假如这时你站在长城上,你想对古代劳动人民说些什么呢?
C、正是这雄伟的长城,正是这伟大的劳动人民,让作者激动、感慨。让我们再次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1)学到这里,你知道为什么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吗?(2)指名说:师小结:原因是
一、因为它又长又高大坚固、气魄雄伟。二是在当时条件极其落后的情况下,古代劳动人民用自己的血汗和智慧建成这伟大的建筑,真了不起!(3)指导读。
三、创设情景,感情升华 1、再次朗读全文。
2、你学了课文有什么话要说?(学生自由谈话)
四、课外延伸: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每年会迎接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外国朋友来,他们一定也会参观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如果你是一位导游,你会怎样把长城介绍给这些外国朋友呢?请你写一篇长城的导游词。
五、板书
17、长城
远看:长
(气魄雄伟、奇迹)
近看:高大坚固
联想: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
18、颐和园
教学目标 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长廊”等15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激发探究我国“世界遗产”的兴趣。
4学习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颐和园的优美景色,受到情感的熏陶。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写作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教学准备:
PPT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预习:
1读课文两次,给生字注音。在文中划出与生字有关的词语。
2课文按什么顺序游览的?写在书上。分别读文中2—5段的第一句话,划出2—5段作者游览的地点。(三角形)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用“——”线划出)
3搜集颐和园的风光图片或文字资料。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导语:在我国的首都北京西郊,有一个世界著名的皇家园林。它就是颐和园,(教师板书课题:齐读两次题目)那里有著名的长廊、佛香阁、昆明湖、十七孔桥等人文景观。今天就让我们寻着作者的足迹,一同来饱览颐和园的美景。2出示幻灯片,认识颐和园的几个著名景观,从直观入手,对颐和园的美景先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二、检查生字预习情况:
1、个别读---齐读---读个别说难读的拼音--再全班拼读:廊、筑、提、栽
2、个别说容易写错的字:廊、雕、栽、殿,堂练本写容易错的词语。去掉拼音读词语。
四、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1、作者是按顺序写颐和园的?全班读2——5段第一话。四人小组交流。
2、个别说,生边说师边板书:长廊——万寿山——昆明湖(游览的顺序)
3、课文是围绕着哪句话也的?(第一自然段)
五、学习第二自然段:长廊部分
一、齐读第二自然段
这段话哪个词是描写顺序的词?(进了、绕过)“有名”你还能说说它的近义词吗(著名、出名、闻名)理解“神清气爽”
这段话写了长廊的哪两个特点?(长、美)
哪里看出长廊的长? 汇报
出示句子:“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700多米长,分成273间。”
哪个词语让你体会到长廊的长?(一眼望不到头、有700多米长,分成273间)这里运用了什么方法来写?(列数字)(6)、哪里看出长廊的美?
A、汇报。B、出示句子:“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使人神清气爽。” C、写了长廊的什么美?(画美,颜色美,两旁的风景美)D、欣赏长廊的 “横槛”上的画)(7)有感情地朗读。(8)、多元写话,表达心声。
同学们假如你就置身在长廊之中,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徐徐吹来,移步换景,那几千幅各不相同的画就展现在你的眼前,此时此刻你一定有很多话想说吧!把你此刻最想说的话写下来吧!
出示:我想说:“()。”(9)小结学法;读——找重点词理解——品——读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A、生字词。B、学习方法:读——找重点词理解——品——读
二、学习万寿山部分。
1、出示自学提示:(1)、在万寿山脚下,作者看到什么?他们有什么特点?你是从哪些词句体会到的?用——划下来。
2、学生自学。
3、汇报:A、看到什么?(佛香阁、排云殿)B、他们有什么特点?(佛香阁:高、排云殿:大、美)
C、你是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耸立”一词感受到佛香阁高;“一排排”感受到排云殿占地面积大;“金碧辉煌”是看出排云殿排云殿华美)D、出示图片欣赏——感情朗读。
4、登上万寿山,又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1)根据小状元的阅读练习进行自学的检验。小状元的问题如下:
(1)找出这一自然段中体现作者观察顺序的词语,依次写()、()、()、()
(2)用波浪线划出文中的比喻句。这个比喻句用()和()来比喻(),突出昆明湖的()和()的特点。
(3)“慢慢地滑过”中的“滑”还可以换什么词。这个“滑”字用的好,既可以说明游船、画舫行驶得(),又衬托出昆明湖的()
5、学生汇报——老师引导。
6、指导朗读。
三、畅游昆明湖。
1、小声读,划出这段话中每一句话主要写什么景物?
2、指名说:师板书:堤岸
石桥
垂柳
小岛
葱绿
十七孔桥
石柱
石狮
1、这一段更让你体会到昆明湖的什么特点?(大|、静、绿)
2、指导读。
四、第六自然段
1、结尾总结了颐和园的什么特点?(美丽)
2、它与哪个自然段相呼应。
3、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都说颐和园美丽,这叫什么?(首尾呼应)
五、总结课文的写作特点
课文层次清楚,语言优美生动,全文如一幅展开的山水画卷,再现颐和园的美丽景象,蕴含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美。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民族自豪感。
六、做练习:
七、作业:
1、颐和园的景美,课文的语言也很美,我要有感情的多读几遍,把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2、小练笔:我要学习《颐和园》的写法,记一次游览活动。板书:
18、颐和园
(总写)颐和园是一个美丽的大公园(分写)长廊:长、美
万寿山:山下往上看:佛香阁、排云殿
在山上看:宫墙、昆明湖、城楼、白塔
昆明湖: 堤岸
石桥
垂柳
小岛
葱绿
十七孔桥
石柱
石狮 总写::颐和园美丽
19、秦兵马俑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8个,两条绿线中的7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 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
4、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 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抓住过渡句统领全文的结构和内容。课前准备:兵马俑资料的搜集。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兵马俑的宏大精美。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展示图片举世无双的秦兵马俑是我国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它出土于西安以东30千米的临潼。课文《秦兵马俑》把我们带到那举世无双的珍贵文物面前,让我们饱览它们的精美,感受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宏伟气势。我们一起去神奇的地下王国看一看吧!
二、生观看视频——全景
在线视频观看_土豆网视频 秦兵马俑
师问:你感受到了什么?
三、学习第2节:
1. 师:第2自然段写秦兵马俑规模宏大,认真读读这一段,找一找从哪些句子中可以体会到秦兵马俑规模的宏大。2. 生自己读 3. 指名交流
(师补充:三个俑坑总面积达19120平方米,我们学校的占地面积大约13000平方米,三个俑坑大约有一个半我们学校这么大。)
指名当小导游读第2自然段
师过渡:秦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他们有哪些类型,各有什么特点呢?
四、学习第4节: 1.出示自学要求 自学4-9自然段,完成:
(1)读一读,划出描写兵马俑外貌、神态、动作的词。(2)议一议,你喜欢哪一类兵马俑,为什么?
(3)演一演,根据书上的描写摆一个造型,其他同学猜猜演的是什么俑。2.巡视
3.交流(指导朗读)其中第一题可不必讲解,学生大多会做。以节约时间。如:喜欢将军俑的请举手,为什么?
评价
读
(将军俑威风凛凛、神态自若;武士俑英勇无畏、威武凝重;骑兵俑勇猛善战;车兵俑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有团结协作的精神、弓弩手神情专注、箭术高超;马俑形体健壮、跃跃欲试。)每说到一种俑,则放相应的图片。
师:你可以说说你的体会。你也可以读课文,把你体会到的将军俑的个性特点通过朗读体现出来。
过渡: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仔细端详,你会发现它们神态各异。让我们近距离地再看一看。——放视频(神态各异)
六、学习第10节
1.请同学们自己练读这几种神态的描写
2.你能读好哪一种神态,就选这一种来读。(可邀请伙伴)
师评价:能征善战
准备以身殉国的勇士 勇武干练 思乡心切
3.省略号 兵马俑还有很多种神态呢,你能模仿书上的格式,用“有的……好像……”来说一句话吗?(放幻灯)
七、学习第11节
师生接读:秦兵马俑,惟妙惟肖地模拟(军阵的排列),生动地再现了(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宏伟气势),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这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总结:秦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二十世纪考古史上的伟大发现之一”。
1987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将秦始皇陵(包括兵马俑坑)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秦兵马俑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它是全人类的一份珍贵文化财富。
八、课外延伸:
1.师提问:对于秦兵马俑你还想了解些什么?学了课文后你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2.让我们上网找找答案。补充世界八大奇迹 a.埃及金字塔 b.巴比伦的“空中花园”
c.弗所(小亚细亚)的阿泰密斯神殿 d.奥林匹亚的宙斯神像
e.哈利卡纳苏(小亚细亚)的摩索拉斯陵墓 f.地中海罗得岛上的太阳神巨像 g.亚历山大城的灯塔 h.中国的兵马俑 3.自选题:
(1)请你谈谈学了课文后的感受。
附:板书设计
19、秦兵马俑
规模宏大
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将军俑
威风凛凛、神态自若 面积大
武士俑
英勇无畏、威武凝重
数量多
骑兵俑
勇猛善战
车兵俑
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有团结协作
弓弩手
神情专注、箭术高超 马俑
形体健壮、跃跃欲试
语文园地五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以“保护文物”为题,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文物保护意识。2.学写介绍“世界遗产”的导游词,提高书面与口头表达能力。3.领悟并在习作中运用“比照”的写法。
4.背诵积累古诗《望岳》,提高记忆力,感受泰山美景。过程与方法
学习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2.激起名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教学重点:口语交际与习作 教学难点:习作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口语交际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入,揭示话题
1.长城,是华夏儿女的骄傲!然而,她却正在遭受毁灭性的破坏。出示相关报道。
2.你有什么感受?
板书:口语交际――保护文物
二、展开讨论,提出建议
1.3人为一组,围绕保护长城的问题展开讨论,提出建议。人主持,一人记
录,人人发言,充分讨论。教师巡回倾听,引导学生打开思路。
2.各组推荐代表在全班发言,并组织评议。教师适当板书要点,引导把建议相同或相似的归为一类。
3.自由发言:由保护长城开始,交流各人了解的其他文物古迹被破坏的情况,说说怎样加以保护。
二、创设情景,模拟交际
交际过程中,教师要通过点拨、组织评议等方式引导学生把话说清楚、说具体。
三、课堂小结,表扬激励
四、布置作业 预习习作部分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习作
一、创设情景,1.有一批外国游客专门到中国游览“中国的世界遗产”,我们要成立“导游团”评选十佳导游,大家愿意吗?
2.要求:
(1)熟悉景点风光,了解有关故事,明确注意事项;(2)写出并熟悉导游词。
二、交流资料
1.你想介绍哪一处“中国的世界遗产”重点介绍什么? 2.说说你最有特色的内容。
三、阅读范文,借鉴写法
教师出示一篇导游词,让学生自主发现如何写,再默读教材中的揭示语,进一步明确写法与要求。
四、自主完成习作 布置作业:继续习作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习作评讲 教学过程:
1.与同桌、自己的好朋友交换阅读各自的习作,有不明白的地方相互讨论,有需要修改的地方在文中改一改。
2.自荐或推荐在全班交流:(1)当小导游讲解;
(2)宣读全文,或宣读一个片段、一个语句;
(3)可以自荐,也可以推荐他人习作,教师要积极推荐以下方面有代表性的学生习作:内容上丰满者、语言上出众者、表达形式上创新者、表达水平上进步明显者.3.教师小结全班同学本次习作的优缺点。
4.出示普遍性问题,引导全班评议与修改,如错别字、不通顺语句、标点符号使用不当、内容表述不准确等。
5.修改习作中语句等方面的明显问题,订正文中的错别字、错误标点。
6.誊写习作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1.读一读2个例句和小林、小东的对话,引导学生发现比照的表达方法:
2.熟读并背诵4个风景名胜区的有名对联,交流自己对这几副对联的大体理解,感受风景名胜的优美。
3.课外搜集与中国的“世界遗产”有关的图片、诗词、楹联或故事、传说,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世界遗产”的魅力,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并与同学分享信息的习惯。教学过程:
一、我的发现
1.出示句子读一读,学生自主发现悟一悟: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2.结合小林、小东的发现,谈一谈自己的理解。
3.举出实例说一说:在读过的课文或习作书中,你发现了这种“用熟悉的事物来比照”的写法吗? 4.仿照例句写一写,指名读一读,评一评。
二、日积月累
1.读对联。
2.找出欣赏的句子讲讲对它的理解,例:
一径竹阴云满地 半帘花影月笼纱(写出云漫月浓的境界)
一径对半帘 竹阴对花影 云满地对月笼纱
3.读、记、吟。
4.另举几例对联。
5.小组合作讨论交流。6.各组展示。
三、宽带网
1.明确任务:
指名读,说一说本次资料搜集的范围。
2.交流方法:
⑴ 方法展示台:你是采用什么方法搜集资料的?遇到困难是怎么克服的?
⑵ 资料展示会:
展示搜集的图片、文字资料,简要谈谈搜集的过程。
⑶ 老师的建议:
① 建立资料袋,分类收藏。
② 组成合作小组进行收集与整理。
③ 要纠正一些不当作法。
四、布置作业
进一步搜集相关资料,了解我国世界文化遗产。
第三篇: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整体教案设计
17长城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认读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盘旋、城砖、城墙、屯兵、堡垒、打仗、呼应、肩膀、智慧、凝结、气魄雄伟”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3.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知道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教学重、难点:
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
PPT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预习:
1、读课文两次,用括号画出生字词和不理解的词语,并要求把课文读通顺;
2、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介绍长城的?你是怎么知道的?在文中画出表示顺序的词语;
3、读几次文章最后一段话。查字典理解“气魄雄伟”和“奇迹”的意思。用“——”在文中画出体现长城气魄雄伟的句子。从哪些词可以看出长城气魄雄伟?想一想:为什么说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4、搜集有关“长城的故事或资料”。教学过程:
一、激学导入
1.谈话激学
2.引入课题。板书课题
3、看长城图片,谈感受
二、展示学生搜集的资料;
三、检查生字自学情况
1.个别读;
2、齐读
3、指出难读的拼音,全班拼读。
4、去掉拼音读词语,指出难写的字:旋、嘉、垒、智慧、隔 5.堂练写难写字。
四、细读课文,感悟体会
1、昨天大家已预习课文,谁拉说说读了课文,你知道什么?(指名说。)(学生可能会交流到长城很长、长城高大坚固、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等等。)
2、出示全文的中心句最后一自然段:(课件出示:)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1)“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指什么?(长城)
(2)指名理解“气魄雄伟”和“奇迹”的意思;
(2)请同学们再仔细读课文,想一想你从哪儿体会到长城气魄雄伟?为什么说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3、学习第一自然段:(出示句子,交流)
远看长城,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
(1)这段话作者抓住哪方面写长城气魄雄伟?(长城的长),你从哪里知道?(学生抓住“长龙”“一万三千多里”“蜿蜒盘旋”等词语体会。)(2)结合图文理解“崇山峻岭”和“蜿蜒盘旋”;(3)这段话作者是从哪里看长城?(板:远看长城)
(4)作者用运用什么说明方法写出了长城的长?(打比方、列数字)(5)小结:作者在这段描写中,分别运用了打比方和列数字的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长城长,突出长城气魄雄伟的气势,这是我们今后在习作中需要学习的一种方法,用打比方、列数字把事物写具体的写作方法。
⑦指导朗读:请同学们朗读第一自然段,看看你能不能读出长城的气魄雄伟?(指名读、男生读、齐读,给予鼓励。)
4、学习第二自然段:
(1)请全班读第2自然段,看看这一段这段话作者从哪里看长城?(板:近看长城)你从哪儿知道的?(从北京出发„„长城脚下)写出了长城的什么特点?(高大坚固)
(2)这段话写出了长城的什么特点?(高大坚固)(这个句子是这段的中心句,它概括了全段的主要意思,它后面的几句话都是围绕捉这句话写的。)
(3)同学们看看从哪些句子看出长城高大坚固?四人小组交流交流(4)个别说 A、从哪些词看出长城高大坚固(方砖、平整、五六匹马可以并行。两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有一座方形的城台)
B、理解长城的结构(设计):请同学们参考书上第二幅图和文字,试着用简笔画画出长城的结构图。(标出瞭望口、射口、垛子、城台)
C、说说当时秦始皇的军队是怎样利用垛子、瞭望口、射口、城台传递信息,进行防守和打击敌人的?(学生根据搜集的资料和生活想像展开。)
D、小结:可见长城的设计十分巧妙,特别在军事防御上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你觉得古代劳动人民怎么样?(聪明、有智慧等)
(5)指导朗读:作者从高大坚固写出长城的气魄雄伟,请大家用气魄雄伟的语气读读这一段。
五、归纳这两段的学习方法,帮学生归纳学习方法:读段落——找句子——品重
点词——指导读。
六、总结:长城不但很长,而且高大坚固,气魄雄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古代建筑,所以说它在世界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再读“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那么,长城又是怎样建成的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假如你登上了长城,看到高大坚固的城墙绵延起伏,摸着巨大的条石,踩上平整的方砖,领略巧妙的设计,你会想起什么?
二、学习第三段:(出示)
1、引入: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作者浮想联翩,谁来读第三自然段?(指名读)
出示:“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
(指屏幕)划出动作的词(站、踏、扶)从这些动作的词说明了当时作者就在——联想
⑴ 作者想到了什么? 出示句子
⑵ 你从哪里看出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的辛苦和智慧?(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并且指导朗读。)
(3)学生汇报
(4)出示句子:“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
A、同学们算算相当于多少个同学的重量?你从这体会到了什么?B你从哪些词可看出看出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的辛苦?(数不清的条石、两三千斤重、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可见为了修筑长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付出了多少血汗啊!
C、你能联想到当时劳动人民修筑长城的哪些情景?(学生展开想像)
2、课件出示:“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从“才”你体会到了什么?再读这一句话。
3、指导朗读: 你能读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修筑长城的不易? “指名读、小组读、齐读”(5)教师小结:
A、在崇山峻岭之间修筑长城,怎能不流血流汗,怎能不付出大量的人力?古代劳动人民巧妙设计长城,不正体现劳动人民的智慧吗?
B、假如这时你站在长城上,你想对古代劳动人民说些什么呢?
C、正是这雄伟的长城,正是这伟大的劳动人民,让作者激动、感慨。让我们再次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1)学到这里,你知道为什么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吗?(2)指名说:师小结:原因是
一、因为它又长又高大坚固、气魄雄伟。二是在当时条件极其落后的情况下,古代劳动人民用自己的血汗和智慧建成这伟大的建筑,真了不起!(3)指导读。
三、创设情景,感情升华 1、再次朗读全文。
2、你学了课文有什么话要说?(学生自由谈话)
四、课外延伸: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每年会迎接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外国朋友来,他们一定也会参观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如果你是一位导游,你会怎样把长城介绍给这些外国朋友呢?请你写一篇长城的导游词。
五、板书
17、长城
远看:长
(气魄雄伟、奇迹)近看:高大坚固
联想: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
18、颐和园
教学目标 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长廊”等15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激发探究我国“世界遗产”的兴趣。
4学习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颐和园的优美景色,受到情感的熏陶。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写作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教学准备:
PPT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预习:
1读课文两次,给生字注音。在文中划出与生字有关的词语。
2课文按什么顺序游览的?写在书上。分别读文中2—5段的第一句话,划出2—5段作者游览的地点。(三角形)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用“——”线划出)
3搜集颐和园的风光图片或文字资料。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导语:在我国的首都北京西郊,有一个世界著名的皇家园林。它就是颐和园,(教师板书课题:齐读两次题目)那里有著名的长廊、佛香阁、昆明湖、十七孔桥等人文景观。今天就让我们寻着作者的足迹,一同来饱览颐和园的美景。2出示幻灯片,认识颐和园的几个著名景观,从直观入手,对颐和园的美景先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二、检查生字预习情况:
1、个别读---齐读---读个别说难读的拼音--再全班拼读:廊、筑、提、栽
2、个别说容易写错的字:廊、雕、栽、殿,堂练本写容易错的词语。去掉拼音读词语。
四、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1、作者是按顺序写颐和园的?全班读2——5段第一话。四人小组交流。
2、个别说,生边说师边板书:长廊——万寿山——昆明湖(游览的顺序)
3、课文是围绕着哪句话也的?(第一自然段)
五、学习第二自然段:长廊部分
一、齐读第二自然段
这段话哪个词是描写顺序的词?(进了、绕过)
“有名”你还能说说它的近义词吗(著名、出名、闻名)理解“神清气爽”
这段话写了长廊的哪两个特点?(长、美)
哪里看出长廊的长? 汇报
出示句子:“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700多米长,分成273间。”
哪个词语让你体会到长廊的长?(一眼望不到头、有700多米长,分成273间)这里运用了什么方法来写?(列数字)(6)、哪里看出长廊的美? A、汇报。B、出示句子:“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使人神清气爽。” C、写了长廊的什么美?(画美,颜色美,两旁的风景美)D、欣赏长廊的 “横槛”上的画)(7)有感情地朗读。
(8)、多元写话,表达心声。
同学们假如你就置身在长廊之中,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徐徐吹来,移步换景,那几千幅各不相同的画就展现在你的眼前,此时此刻你一定有很多话想说吧!把你此刻最想说的话写下来吧!
出示:我想说:“()。”
(9)小结学法;读——找重点词理解——品——读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A、生字词。B、学习方法:读——找重点词理解——品——读
二、学习万寿山部分。
1、出示自学提示:(1)、在万寿山脚下,作者看到什么?他们有什么特点?你是从哪些词句体会到的?用——划下来。
2、学生自学。
3、汇报:A、看到什么?(佛香阁、排云殿)B、他们有什么特点?(佛香阁:高、排云殿:大、美)
C、你是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耸立”一词感受到佛香阁高;“一排排”感受到排云殿占地面积大;“金碧辉煌”是看出排云殿排云殿华美)D、出示图片欣赏——感情朗读。
4、登上万寿山,又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1)根据小状元的阅读练习进行自学的检验。小状元的问题如下:
(1)找出这一自然段中体现作者观察顺序的词语,依次写()、()、()、()(2)用波浪线划出文中的比喻句。这个比喻句用()和()来比喻(),突出昆明湖的()和()的特点。
(3)“慢慢地滑过”中的“滑”还可以换什么词。这个“滑”字用的好,既可以说明游船、画舫行驶得(),又衬托出昆明湖的()
5、学生汇报——老师引导。
6、指导朗读。
三、畅游昆明湖。
1、小声读,划出这段话中每一句话主要写什么景物?
2、指名说:师板书:堤岸
石桥
垂柳
小岛
葱绿
十七孔桥
石柱
石狮
1、这一段更让你体会到昆明湖的什么特点?(大|、静、绿)
2、指导读。
四、第六自然段
1、结尾总结了颐和园的什么特点?(美丽)
2、它与哪个自然段相呼应。
3、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都说颐和园美丽,这叫什么?(首尾呼应)
五、总结课文的写作特点
课文层次清楚,语言优美生动,全文如一幅展开的山水画卷,再现颐和园的美丽景象,蕴含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美。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民族自豪感。
六、做练习:
七、作业:
1、颐和园的景美,课文的语言也很美,我要有感情的多读几遍,把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2、小练笔:我要学习《颐和园》的写法,记一次游览活动。附板书:
18、颐和园
(总写)颐和园是一个美丽的大公园(分写)长廊:长、美
万寿山:山下往上看:佛香阁、排云殿
在山上看:宫墙、昆明湖、城楼、白塔 昆明湖: 堤岸
石桥
垂柳
小岛
葱绿
十七孔桥
石柱
石狮 总写::颐和园美丽
19、秦兵马俑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8个,两条绿线中的7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 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
4、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 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抓住过渡句统领全文的结构和内容。课前准备:兵马俑资料的搜集。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兵马俑的宏大精美。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展示图片举世无双的秦兵马俑是我国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它出土于西安以东30千米的临潼。课文《秦兵马俑》把我们带到那举世无双的珍贵文物面前,让我们饱览它们的精美,感受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宏伟气势。我们一起去神奇的地下王国看一看吧!
二、生观看视频——全景
在线视频观看_土豆网视频 秦兵马俑
师问:你感受到了什么?
三、学习第2节:
1. 师:第2自然段写秦兵马俑规模宏大,认真读读这一段,找一找从哪些句子中可以体会到秦兵马俑规模的宏大。2. 生自己读 3. 指名交流
(师补充:三个俑坑总面积达19120平方米,我们学校的占地面积大约13000平方米,三个俑坑大约有一个半我们学校这么大。)
指名当小导游读第2自然段
师过渡:秦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他们有哪些类型,各有什么特点呢?
四、学习第4节:
1.出示自学要求
自学4-9自然段,完成:
(1)读一读,划出描写兵马俑外貌、神态、动作的词。(2)议一议,你喜欢哪一类兵马俑,为什么?
(3)演一演,根据书上的描写摆一个造型,其他同学猜猜演的是什么俑。2.巡视
3.交流(指导朗读)其中第一题可不必讲解,学生大多会做。以节约时间。如:喜欢将军俑的请举手,为什么?
评价
读
(将军俑威风凛凛、神态自若;武士俑英勇无畏、威武凝重;骑兵俑勇猛善战;车兵俑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有团结协作的精神、弓弩手神情专注、箭术高超;马俑形体健壮、跃跃欲试。)
每说到一种俑,则放相应的图片。
师:你可以说说你的体会。你也可以读课文,把你体会到的将军俑的个性特点通过朗读体现出来。
过渡: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仔细端详,你会发现它们神态各异。让我们近距离地再看一看。——放视频(神态各异)
六、学习第10节
1.请同学们自己练读这几种神态的描写
2.你能读好哪一种神态,就选这一种来读。(可邀请伙伴)
师评价:能征善战
准备以身殉国的勇士 勇武干练 思乡心切
3.省略号 兵马俑还有很多种神态呢,你能模仿书上的格式,用“有的……好像……”来说一句话吗?(放幻灯)
七、学习第11节
师生接读:秦兵马俑,惟妙惟肖地模拟(军阵的排列),生动地再现了(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宏伟气势),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这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总结:秦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二十世纪考古史上的伟大发现之一”。1987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将秦始皇陵(包括兵马俑坑)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秦兵马俑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它是全人类的一份珍贵文化财富。
八、课外延伸:
1.师提问:对于秦兵马俑你还想了解些什么?学了课文后你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2.让我们上网找找答案。补充世界八大奇迹 a.埃及金字塔
b.巴比伦的“空中花园”
c.弗所(小亚细亚)的阿泰密斯神殿 d.奥林匹亚的宙斯神像
e.哈利卡纳苏(小亚细亚)的摩索拉斯陵墓 f.地中海罗得岛上的太阳神巨像 g.亚历山大城的灯塔 h.中国的兵马俑 3.自选题:
(1)请你谈谈学了课文后的感受。
(2)请你看图或观看视频,展开想象,描述你感兴趣的一个秦兵马俑。附:板书设计
19、秦兵马俑
规模宏大
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将军俑
威风凛凛、神态自若 面积大
武士俑
英勇无畏、威武凝重
数量多
骑兵俑
勇猛善战
车兵俑
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有团结协作
弓弩手
马俑
神情专注、箭术高超
形体健壮、跃跃欲试
第四篇: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五单元整体教案设计
第七册第四主题单元——作家笔下的动物
时间:2012.10 单元组成:
13白鹅 14*白公鹅 15猫 16*母鸡 语文园地四
单元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围绕“作家笔下的动物”这一专题,编排了中外作家写的4篇文学作品,前两篇《白鹅》《白公鹅》,是不同作家写的同一种动物,后两篇《猫》和《公鸡》,是同一作家写不同的动物。
这组教材,一是让学生通过读书感受动物的可爱、可敬,二是通过同题阅读,使学生体会到同样是写动物,观察角度不同,运用的表达方法就不同,语言也就各具特色。学生可以从中体会到不同风格的语言表达,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教学本组教材,要引导学生通过充分读书,体会每一种动物的特点,感受动物的可爱,体会几位作家语言的不同风格,比较文章表达上的不同特点。配合本组专题,语文园地也做了相应的安排——“口语交际”和“习作”,让学生抓住特点说、写自己喜欢的动物,表达自己对动物的喜爱之情;“我的发现”引导学生发现作家语言的特点,体会作家表达喜爱之情的特别方式。进行课文教学时,教师应注意到这个特点,把读思、读与写有机的结合起来。单元教学目标:
1、会认29个字,会写25个字。
2、体会同样是写动物,观察角度不同,运用的表达方法就不同,语言也就各具特色。
3、体会到不同风格的语言表达,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4、学会运用“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单元教学重难点:
学会运用“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单元教学措施:
1、识字教学应根据课文中生字的数量多少,难易程度,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并指导学生掌握识字方法,形成初步的识字能力。
2、凭借课文,联系生活,结合图画,利用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指导语文实践。
3、加强朗读,从读入手。以读带讲。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了解自然段的构成,初步形成基本的阅读能力。
4、增强主体意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学习过程,加强句、段的训练。夯实基础,促进发展。
5、注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熏陶感染,潜移默化,体现人文情怀。
6、教学过程中注意抓住重点句子领导孩子进行感悟、理解。必要时可以让孩子进行表演以加深理解。具体教法
1、《白鹅》、《鹅》两篇
以《白鹅》为重点讲解。抓住重点词句带领学生感悟白鹅性格的特点——高傲。同时让学生从鹅的姿态、叫声、步态和吃相来体会鹅的特点。同时通过狗和白鹅的对比来体会白鹅的可爱。这些部分要带领学生反复诵读,表演进行体会。在学习过程中可以结合《学习园地》理解作者用反语来表达的对白鹅的喜爱。本文有较多难理解的词:引吭大叫、狂吠、奢侈、堂倌、窥伺等,注意帮助学生理解。
学习《白公鹅》可以与《白鹅》进行对比学习。如描写白鹅和白公鹅的部分,可以让学生进行对比阅读,体会两位作家描写白鹅的异曲同工之妙。注意这里只要意会即可不用对学生多做要求。
接下来可以放手让学生自行学习体会。如:公鹅与人强占水面,吞食鱼饵等部分。以上两篇文章注意让学生体会
1、作者对鹅的外貌、神态的描写;
2、拟人手法的运用;
3、通过反语来表达对鹅的喜爱之情。
2、《猫》
本文是篇经典文章,相信老师们都有一定教学经验。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体会猫那古怪的性格,从中感悟作者对小猫咪浓浓的喜爱之情。教学本文时注意多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入手进行学习。课文的文字浅显易懂,因此不必在内容上花过多功夫,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同时可以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对小动物的喜爱。
要利用好课文后面的“阅读连接”,同时可以开始指导学生仿写小短文。
3、《母鸡》
本文同样是老舍的文章,但写作的重点从动物的可爱转移到了母爱的伟大,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感悟到母鸡的那种母爱,同时理解作者对母鸡的感情变化过程。
教学过程可放手通过问题:作者为什么前后情感的发生了变化?让学生到课文中去阅读,感悟。学到情深处可以让学生通过朗读来感受母鸡对小鸡无微不至的
教学建议:
建议本单元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引导学生学习。
1、掌握总分结构,初步理解内容。
本组课文结构上都有过渡句,善用总分式,这样使得文章层次分明。在教学时要抓住总起句,层层深入,像剥茧抽丝一样引导学生掌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情感。如《白鹅》一课,先引导学生找出文章的中心句,也是过渡句—“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然后引导学生围绕“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看出的高傲?”这一问题展开讨论。《猫》一课让学生在阅读中围绕“猫的性格确实有些古怪。”有哪些具体的表现进行学习。
2、品读重点词句,领悟表达方法
读书,不但要从字面上理解,还要联系上下文深入体会字里行间包含着的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如学习白鹅叫声的特点,可以引导学生边读边画出重点词语,抓住“厉声大叫,引吭大叫、狂吠”等词,从形态、声音上理解感受作者用词的生动、准确。让学生知道作者表面写白鹅高傲,叫声凶,实际是赞扬它的尽职、勇敢,了解明贬实褒的表达方法。
3、朗读升华情感,体会动物特点
朗读有助于真切地感受课文,有助于因声明义,领略课文的精妙之处,有助于增强语感,以声传情。教学中抓住文中文中描写动物的动作神态的词句反复朗
读或模拟表演,以此感受动物的可爱之处和作者的喜爱之情。如《白鹅》高傲却不令人生厌,而是引人发笑、饶有风趣,让学生读的妙趣横生。《猫》抓住描写猫性格古怪的具体事例,进行比较朗读,进一步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感受作者的口语化带给人的亲切感。
4、课文对比阅读,了解写作风格
学习白公鹅,引导学生与白鹅进行对比阅读,了解两位作家对白鹅的描写相同之处(行文结构)都是先介绍特点,再具体描写。(描写方法)注意拟人手法的运用。善用反语来表达对鹅的喜爱之情。不同之处在于语言风格不同。叙述的语气不同。教学母鸡时与猫进行对比阅读,两篇文章的结构都非常清晰;通过对点滴小事生动具体的描写,来表现小动物的特点,表达喜爱之情。在语言的运用上,是老舍先生一贯的无雕饰的生活化的语言作风。通过同题阅读,学生体会到同样是写动物,观察角度不同,心理体验不同,运用的表达方法就不同,语言也就各具特色。
5、学习写作方法,说写综合训练
通过学习课文学生体会几位作家语言的不同风格,比较文章表达上的不同特点,在此基础上,设置口语交际问题,让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进行习作,让读与思、读与写有机的结合起来。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 开发利用教材资源。
我们的课本图文并茂,有着丰富的学习资源,可以将选读课文麻雀作为精读课文的阅读材料,可以巧用插图使探究立体化,想象出小猫淘气可爱的样子来了吗?观察图片,进一步感受小猫的淘气可爱。视觉上的直观感受使学习的兴趣推向了又一个高潮,在看图过程中学生对猫的喜爱之情会被又一次激发。2开发利用多媒体资源
多媒体资源有利于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播放白鹅和净角出场的录像,能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二者的相似,进而体会作者描写的准确和观察的细致。
3开发利用社会家庭方面的资源
学习本组课文后让学生去动物园,去大自然观察自己喜欢的动物,激发学生观察的欲望,增强学生写作的兴趣。然后结合本单元的写作特点,进行习作。4开发利用课堂上的生成性资源
教师要及时捕捉,准确辨别,有效调控,使这些生成性资源变成教育资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奇思妙想,奇谈怪论,教师都应该去正确的引导,把这些信息看作孩子思维的火花。通过思维的碰撞,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处处留心皆语文,课程资源是无所不在的,只要我们拥有一双慧眼,懂得发现,善于利用,就一定能享受到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的那份乐趣。单元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单元导读 1课时
13、白鹅 2课时
14、白公鹅 1课时
15、猫 2课时
16、母鸡 1课时 语文园地四 4课时
单元导读
教学目标:
1、了解本单元有哪些选文,单元主题。明了本单元的学习任务。
2、浏览四篇课文,了解单元课文的大意
3、引导学生学会根据主题,去搜集资料。教学重点:
1.在课文自然景物的描写中感受动物的可亲可敬可爱。
2.分享孩子同步阅读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等,为学生下一步有效完成本单元学习任务奠定基础。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2.“知识树”。布置学生提前阅读整组课文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1.孩子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组图片(本组课文中的插图),你们发现这些图片的共同点了吗?(引出动物)这节课,我们就要走进作家笔下的动物,一起继续去感受动物的可亲可敬可爱。在本单元中,我们学习将四篇课文,都和这个作家笔下的动物主题有关。
(板书:第四主题单元——作家笔下的动物)
二、了解单元构成,及课文大意。
1.本主题单元共安排四篇选文,我们一起来梳理一下,它们是:(学生说,老师用课件出示四篇文章的课题。)2.孩子们,从课文第四单元的四篇课文里,你感受到了动物怎样的特点?(结合学生回答板书)《白鹅》:高傲
《白公鹅》:派头十足 《猫》:古怪、可爱 《母鸡》:不辞辛劳
【设计意图】结合孩子的感受,老师归纳补充出课文主要内容,让学生概况的了解文章大意以及书中人物的精神内涵。
三、浏览《语文园地》,明了学习任务。
口语交际——交流一下各自喜欢的动物。
习作——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写一写自己喜欢的动物。
日积月累——背诵有关十二生肖的成语
趣味语文——苏东坡的有趣对联。四、学习准备
师:看来这单元的内容真是魅力无穷,那我们为了学好这单元,该做些什么准备呢?
五、小结。
1通过本次单元导读,自己明白了什么? 2对哪一课特别有兴趣,为什么?
3想在接下来本单元的学习中解决什么问题?
板书设计:
第四主题单元——名家笔下的动物
《白鹅》:高傲
《白公鹅》:派头十足 《猫》:古怪、可爱 《母鸡》:不辞辛劳 白鹅
教学目标
1、认识“颈厉”等8个生字。会写“颈、郑”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高傲、郑重、厉声、京剧、倘若、侍侯、脾气、供养、邻近”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体会作者对动物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具体生动描写动物的写法,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
4、抄写课文中生动有趣的句子,注意积累语言。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白鹅的特点,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难点
领悟并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准备
1、认真观察生活中的白鹅。
3、生字词卡片及白鹅的挂图(或制作课件)教学课时 1课时。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环节
第一课时
(一)积累背诵。
诵读《咏鹅》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出示挂图,导入新课。
(三)学习生字,初读课文。◆学习生字,初读课文
1、学习小组检查生字新词的预习情况。(或同桌互教互查)
2、教师分类检查生字词的读音。(如,8个认读的生字,课文中注音的其他词,“待”等容易读错的词语。)
3、指名分自然段试读。(注意正音、读通读准)
4、指导写字。(引导观察、发现,自主识记字形,重点指导笔画多和字形复杂的字。)
◆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这是一只什么样的白鹅?(用课文中的词概括)
1、口头填空:这是一只-----------------的白鹅。(高傲、傲慢、从容不迫、一丝不苟、架子十足、有着老爷脾气、需要人侍侯......)
2、你从哪里知道这是一只高傲的白鹅?(引导学生找相关段落,并完成如下板书。)
姿态:左顾右盼
叫声:引吭大叫
步态:从容不迫
吃相:架子十足
◆初识“高傲”
1、朗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你从哪里看出白鹅的“高傲”
2、品词:伸长头颈,左顾右盼。
3、表情朗读:“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四)抄写、积累。
1、写生字。
2、朗读课文,划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背下来。
第二课时
(一)积累背诵
听写词语,比赛背诵描写白鹅高傲的句子。
(二)细读重点句段
◆学习第三、第四自然段,再识“高傲”
1、出示两句话:
⑴鹅的叫声很高傲。
⑵鹅的步态,更是傲慢。
2、讨论:作者是怎样把叫声和步态写具体的?找出重点词句读一读,体会作者的写法。
3、小练笔(填空)
⑴厉声_______厉声_________________大叫厉声______________大叫(从这五个词中你体会到什么?)
⑵鹅的步调_______,_______的,颇像_______________出场。(从这句中你体会到什么?)
◆研读第五、六、七自然段,总结“高傲”
1、引导学生尝试提出问题,并带这问题研读、交流。
如:⑴“鹅的吃饭,常常使我们发笑”,哪些地方使我们发笑?最可笑的是什么?
⑵鹅吃饭时为什么“非有人侍候不可”?是怎么侍侯的?
⑶作者怎样仔细观察鹅的吃相?是怎样具体描写的?
⑷鹅的吃相表现出它的高傲,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2、品读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说说为什么喜欢?
⑴食料简单的句子。(一日三餐、三样东西)
⑵吃法有板有眼的句子。(三眼一板、一丝不苟、从容不迫;先......再......然后......)
⑶鹅老爷脾气的句子。(每逢......就......责备、架子十足)
⑷有人“侍候”的句子。(堂倌、非......不可)
⑸狗“扬长而去”的句子。
3、返顾全文:鹅的“高傲”,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三)表达运用
◆体会情感,朗读背诵
1、作者写鹅的“高傲”,你有什么看法?(透过字面体会作者对鹅深深的喜爱之情)
2、朗读、背诵自己喜爱的部分。
(四)交流汇报
谈谈自己对白鹅的认识、感受。
(五)拓展延伸
在我们生活中肯定也有自己喜欢的动物,回家后请认真观察,看它主要有哪些特点。
(六)板书设计 白鹅
姿态: 左顾右盼
叫声: 引吭大叫 步态: 从容不迫 吃相: 架子十足
教学反思:
14* 白公鹅
教学目标
1、学生能以一定的速度进行默读,能够体会这只白鹅的特点。
2、比较《白鹅》和《白公鹅》在表达上的异同之处,体会作者的语言特点。
3、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具体描写,唤起学生对动物的喜爱之情。教学重难点
通过作者的具体描写初步体会作者表达方式的不同。教学课时
1课时。教学过程
一、积累背诵
背诵上课描写白鹅优美的句子。
二、对比导入
同学们:我们刚刚认识了丰子恺笔下哪只“架子十足”的白鹅,它是那样可笑而可爱。今天,我们又要去认识俄国作家叶•诺索夫描写的鹅。(板书)
白公鹅在学课文之前,让我们大胆推测一下,这只鹅会有哪些特点?谁来说说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根据学生交流随机板书: 高傲、好斗„„
三、初读感知
叶•诺索夫是怎样描写这只白公鹅的?两位作家的描写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同学们已经做出了很多猜想,下面就让我们读一读这篇课文,看看两只鹅到底有什么异同,作者的写法又与丰子恺有哪些异同呢?读书时有了新发现,可以在书上写一写。1、生读书、批注。2、交流初读:
⑴谁来说说这只白公鹅给你的印象是什么?你是从哪些地方读出来的? ⑵这究竟是只什么样的白公鹅?请大家再次默读课文,概括一下:(耀武扬威)的大公鹅(威风凛凛)的大公鹅(派头十足)的大公鹅
⑶好一只拥有海军上将衔的大公鹅,那丰子恺笔下的白鹅又是怎样的呢?谁来概括一下?
(高傲的)白鹅
四、对比阅读
学到这里,同学们讨论一下: 同是白鹅,但不同作者的笔下又各有姿态,两位作家的写法有哪些相同?哪些不同?
1、抓片段,进行对比阅读: 同样是写“步态”,两段的相同点是什么?不同点是什么? ⑴自由读文:
感受白公鹅的派头。
⑵作者怎样写白公鹅的走路: ①每一步动作。②过路的结果。
③被狗追赶时的缓慢行走。
(同:傲慢、派头;异:一个从容不迫、大模大样;另一个慢条斯理,仔细掂量。一个通过对比,一个具体写如何“落步”、过泥泞路、狗在身后追赶的步态。)⑶请几个同学朗读课文。
2、抓重点段,进行对比阅读: ⑴丰子恺怎样写鹅的吃相?
(食料简单、吃法有板有眼、需要等候)⑵叶•诺索夫怎样写鹅的“玩相”?(戏水、抢占地盘、主宰一切)⑶朗读感受鹅在河里的活动:
作者是怎样写白公鹅在水里的活动。①翅膀的扇动有力。②强占地盘。
③公然吞食鱼肉饵。
总的特点:无忧无虑、自由自在 3、请喜欢的同学起来读一读。
五、领悟方法
讨论:两位作者为什么要把这两部分写的这么详细?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1、感受作者语言的能力。
2、写法:拟人、夸张。3、具体的句子(见书)。4、语言:幽默风趣。
5、两位作者对白鹅有什么样的感情? 相同点:
抓特点,围绕特点来写。不同点:
前者抓住一个特点:高傲,围绕总写句(好一个高傲的动物)从三个方面(叫声、步态、吃相)突出其高傲;后者先写大白鹅应当荣膺海军上将衔,然后再写为什么应当荣膺?在解释说明中写出了白鹅的特点。
我们写作文时,就应该抓住事物的特点,突出其特点。
六、作业超市
1、抄写课文中生动有趣的句子。2、阅读《白公鹅》原文。
3、模仿《白公鹅》的方法写一种小动物。【板书设计】
走路的姿势
白公鹅
海军上将的派头
可爱
水中主宰者
教学反思: 猫
教学目标
1.学会4个生字,掌握“稿纸”等词。理解“古怪、尽职、屏息凝视”等词语,积累“生机勃勃”等词语。
2.读懂课文内容,了解猫的特点。
3.品味“说它„„吧”,“蹭”“„„踩印几朵小梅花”,“生机勃勃”等词句,学习精彩的语言,培养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
4.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感情,激发学生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5.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是怎样具体描写猫的特点的。教学难点
学习抓住事物特点真实具体地描写的方法。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教学环节
第一课时
(一)积累背诵
诵读古诗《忆江南》。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学生介绍认识的猫。
2.教师予以归纳。
猫:哺乳动物,面部略圆,躯干长,耳壳短小,眼大,瞳孔随光线强弱而缩小放大,四肢较短,掌部有肉质的垫。行动敏捷,善跳跃,能捕鼠,毛柔软,有黑、白、黄、灰褐色。据说猫还是老虎的师傅呢!
3.教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一学老舍先生写的《猫》。
(三)学习生字,初读课文。
1.明确自学要求。
⑴读准注拼音的生字,把你认为难读的词语和同桌多读几遍。
⑵自由读课文。注意读错的句子要重读,直到读通为止。
2.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
3.检查自学效果。
⑴教师随意地抽出下列词语卡片。指名读一读,其他正音。
任凭
无忧无虑
尽职
稿纸
抓痒
丰富多腔
遭殃
蹭
责打 折腾
枝折花落
⑵教师根据学生的认读情况进行读音上的再强调。重点注意:“蹭、痒、凭、殃,注意“折”的多音。
⑶指名说说生字在书写时应该注意什么。
重点注意“耍”与“要”、“乖”与“乘”、“虑”与“虚”的区别。
⑷教师再次出示以上的生字新词,让学生一起读一读,读中巩固对生字的掌握。出示新词语,指名认读,全班齐读。
⑸理解词语的意思。可以结合生活理解,也可以结合文章中的语言理解。
任凭:无论。不管。
尽职:做好本职工作。
遭殃:遭受灾殃。
丰富多腔:本课指猫的叫声种类多。
无忧无意:没有忧虑。
4.再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⑴自读课文,思考:每个自然段都写了猫的什么特点?作者分别写了什么时候的猫?分别在哪几个自然段中?
⑵交流。
第一自然段:写大花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第二自然段:写大花猫高兴与不高兴时的表情。
第三自然段:写大花猫又胆小又勇猛。
第四自然段:写大花猫小时候逗人爱。
第一至第三自然段写大花猫的特点,第四自然段写大花猫小时候逗人爱。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体会小花猫的可爱
1.自学第四自然段,读懂什么就说什么。
2.学生汇报读懂的内容,教师相机引导。
学生:读懂了小猫很淘气、好玩。
教师引导:哪些句子描写小猫淘气、好玩?找出来,读一读。(引导朗读,要读出小猫的可爱。)
学生:读懂了小猫很勇敢、很坚强、不怕摔、不怕疼。
教师引导:把这些句子找出来,读一读,读出坚强、可爱来。
学生:读懂了小猫很淘气,折腾得花草枝折花落。
教师引导:对,把句子找出来,读一读,读出淘气来。
3.教师归纳:
⑴这么淘气的小猫,如果是你家的,你会怎么评价它?根据老师的指示说说。
这真是一只
⑵老舍又是怎样评价它的?从文中找出两个词语来评价它。(生气勃勃
天真可爱)
⑶读了课文,和老舍先生产生的感情一样么?说一说。(喜欢、喜爱)
⑷一起读一读第四自然段,注意读出喜欢的感情。
四、课堂小结
教师:可爱的一只小猫。全身都洋溢着淘气与生气,它长大后会有怎样的表现?我们明天再学。
(四)抄写、积累
1.抄写词语。
2.背诵第四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积累背诵 课文第四自然段
(二)细读重点句段
自学课文
1.提出要求。
⑴自由读课文第一至第三自然段,说说这三个自然段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
⑵大花猫的古怪性格体现在哪里?找一找,用横线画出来。
2.学生自学。
3.自学反馈。
⑴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⑵大花猫的古怪性格体现在哪里?
(说它老实可是又贪玩
说它贪玩可是又尽职
高兴时温柔可亲
不高兴时一声不吭
它什么都怕,可是很勇猛)
研读品味
㈠学习第一自然段。
1.教师:通过刚才的学习,在我们眼前出现了老实的猫、贪玩的猫、尽职的猫,哪种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
2.学生汇报。
3.教师过渡:作者通过细致地观察猫,才把猫的性格特点写得很具体。作者不但描写具体,写法也独到,请比较两组句子。
A句能换成B句吗?为什么?
A.说它老实吧
B.它很老实。
A.说它贪玩吧
B.它很贪玩。
4.学生讨论。
(A句是通俗的说法,同时还包含着作者的喜爱之情。)
5.教师:你喜欢老实的猫、贪玩的猫、还是尽职的猫呢?选择一种你喜欢的读,请同学们听听他读得好不好?好在哪里?或者还有哪些地方没注意到?
㈡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渎。
2.品味“蹭”字:“蹭”是什么意思?谁能表演“蹭”的动作?大花猫在“蹭”主人时,心里可能在想什么?(“蹭”的意思是摩擦。大花猫在“蹭”主人时,就像孩子在向大人撒娇。)
3.A句和B句哪句更好?为什么?
A.„„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B.„„在稿纸上踩印几个小黑点。
4.教师:那么,大花猫在主人写作时给主人“画”上几朵“小梅花”,它心里又是怎么想的呢?请你用大花猫的口气说说。
5.学生模仿猫的各种叫声,理解“丰富多腔”、“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等词语。
6.指导学生进行表情朗读。
教师:这些都是大花猫高兴时的表现,它要是不高兴时就一声也不出。这只猫的性格可真是倔强呀。
㈢学习第三自然段。
1.教师:大花猫什么都怕,可是它却非常勇猛,不要说对付小虫和老鼠,就是遇上蛇也敢斗一斗。
2.以“我们家的大花猫的确(实在)勇猛”为中心句说一段话。
3.学生说。
(三)表达运用
1.默读全文,思考回答:作者为什么能抓住猫古怪的性格和淘气这两个特点?
2.追问:这篇文章作者为什么写得那么真实具体?
3.教师:学了这课后,你学到了哪些写作知识?
(四)交流汇报
(五)拓展延伸
大花猫小时候逗人爱,长大了也一样讨人喜欢。从老舍的真实具体的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是多么喜爱自己家的猫呀!我想,不仅是猫,只要是小动物,他都会爱它,因为他有一颗爱动物的心。那我们是否有一颗同样的心呢?那就让我们付诸行动吧!
(六)板书设计
猫
老实
贪玩
古怪
贪玩
尽职
可爱
温柔
冷漠
胆小
勇敢
六、教学反思:
16* 母鸡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感受母鸡作为一个母亲的形象,体会母爱的伟大。
3、比较《母鸡》和《猫》在写法上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感受母鸡作为一个母亲的形象,体会母爱的伟大。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背诵积累
诵读诗人罗隐的诗《蜂》。
二、导入新课
最近我们学习了几片描写小动物的文章,文章中表达了作者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揭示了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永恒主题。今天我们将要学习另一篇文章,(板书课题)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对母鸡的什么态度?将向我们揭示了一个什么样的主题呢?
三、学习课文
1、默读课文
要求:圈出生字新词,多读几遍。
a、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b、想想作者对母鸡的态度前后发生为什么了变化?
哪些自然段是写作者讨厌母鸡的?写喜欢母鸡的自然段是?
2、反馈交流并板书
过渡:为什么作者会讨厌这只母鸡,你从哪些词句中看出来的?用笔画出来。
3、学习1-3段
a、根据学生的回答点拨,深化认识:
抓住:颤颤巍巍、如怨如诉,体会母鸡无病呻吟。
趁其不备、狠狠,体会母鸡欺软怕硬、暗箭伤人。
运用夸张的手法体现母鸡拼命炫耀自己。
b、读出母鸡以上的品行。
过渡:作者既然那么讨厌母鸡,后来为什么改变了对母鸡的态度,你找到了秘密了吗?
4、学习4-10自然段
a、要求:自读用笔画一画,这些语句中体现了母鸡什么样的魅力与情怀?
b、点拨并让学生发挥想象,体会母鸡的勇敢、负责、慈爱、辛苦:
母鸡可能会怎样警告自己的鸡雏?
小鸡躲在妈妈的怀抱里会说些什么?
抽学生上台模拟母鸡,小鸡的想法和做法来表演。
四、升华主题
a、看到这令人心灵震撼的一幕幕,作者此时还仅仅是喜欢那么简单吗?(敬佩地读)
难怪作者会这样的赞叹道:读,第九段。
b、作者仅仅是在赞美鸡妈妈吗?
带着对母爱的崇敬,读。
五、反复回味,拓展练写
1、同学们,看,老舍先生通过对母鸡态度的变化,为我们塑造了一位“伟大的鸡母亲”的形象,我们还学了老舍先生的另一篇文章《猫》,那么,这两篇文章在写法上各有什么特点?请四人小组讨论讨论。
2、交流:(1)结构上都有一个过渡句。
(2)情感上《母鸡》是先讨厌后喜欢。《猫》是一向喜欢。
(3)都通过动作神态的描写,写出了动物的特点。
3、师:我觉得这两篇文章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离不开敏锐细致的观察。在我们身边,并不缺少爱,缺少的是发现“爱”的眼睛。(课件出示:“爱”的画面)同学们,请用你的笔,模仿5——8自然段的写法,以“爱”为话题写一段话。
六、最后老师再向大家推荐几篇写母爱的文章:老舍《我的母亲》、郭沫若《芭蕉花》、屠格涅夫《麻雀》、王宗仁《藏羚羊的跪拜》。老师相信,只要我们多读多写,一定能够谱写出人世间美妙的爱的乐章的!
板书设计母鸡
负责
讨厌
喜欢
敬佩
慈爱
勇敢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四
学习目标
1.交流自己喜欢的动物。交流时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能根据口语交际的要求进行流利的表达,内容比较充实。
2.写一写自己喜欢的动物,要求具体写出动物的特点,表达真情实感。写好后与同学交流,学习彼此的长处,互相修改习作。
3.学习掌握透过字面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方法,并在说话、作文中运用。
4.积累带动物名称的成语。课前准备
1.实物投影仪
2.观察、记录自己喜欢的动物(外形、脾气、怎样进食、嬉戏、休息),或收集照片,描画动物。
3.查找带动物名称的成语。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谈话导入
高傲的白鹅,性格古怪的猫,慈祥、尽职的母鸡„„在喜爱他们的作者笔下,一只只小动物栩栩如生.同学们,你有自己喜欢的动物吗?在于动物的相处中,你一定觉得很有趣吧!今天,我们通过交流,共同分享这些乐趣,好吗?
二、全班交流
说出自己最喜欢的动物的名称。
三、分组交流 :分组:喜欢同一种动物的同学自由组成一组。
出示要求:
a)具体说出动物的特点;
b)表达真情实感;
c)认真听,进行评议。
分组交流。
四、全班汇报
汇报提示:
形式:可结合展示“观察记录”“动物照片”“动物画像”或表演,进行发言。内容:可从外形、脾气、进食、嬉戏、休息等方面说说特点。
评价提示:
可采用问答、发表看法、评选等方式,促进学生积极互动。
五、拓展延伸
喜欢同一种动物的同学自由组成一组,把自己的“观察记录”“动物照片”“动物画像”等材料组合成一份手抄报,向大家展示自己最喜欢的动物。
第二、三课时
作文
一、展示台
展示各组完成的手抄报,激发兴趣。
二、明确习作要求
学生自读习作提示,:明确要求:具体写出动物的特点,表达真情实感。
三、精彩回放
1、回忆自己和动物相处中发生的事。注意哪些情景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2、与同桌交流印象最深的一幕。
四、习作与评议
1、学生试写,教师巡视,了解情况,个别指导。
2、出示学生习作片段,引导评议,进行修改。
3、四人小组轮流读自己的习作,共同进行评议。教师巡视,及时点拨。
4、每组推选一个精彩片断,交流赏析。
五、修改习作,誊写习作。
展示优秀习作,优秀习作贴在“学习园地”展示,其他同学参观评议。
第四课时 我的发现、自由读文中的三个句子。
2、想一想:小林和小东有什么发现,你同意他们的看法吗?为什么?
3、小林说的“学习运用这种方法”指的是什么? 4、再从课文中找出类似的句子,说说你的发现。(1)自主发现;(2)组内交流。、想想生活中是否有这样的例子,进行交流。6、联系自己的习作,有运用这种方法吗? 日积月累
1、自读成语,要求读的正确。
2、你发现这些词有什么特点/。、自选一个成语,讲讲成语的故事或意思。
4、游戏:成语接龙、竞赛。每组推荐一名学生在括号里填上动物的名称。看看谁是胜者。
九()一毛
对()弹琴
如()得水
()死狐悲
杯弓()影
()毛蒜皮
()立鸡群
指()为马
为()作伥
车水()龙
万()更新
门可罗()
()()点水
顺手牵()
哀()遍野
抱头()窜 课外延伸
尝试积累带有十二生肖的成语。
第七册第五主题单元——我国的世界遗产
时间:2012.10 单元组成:
17长城 18颐和园 19*秦兵马俑 语文园地五 单元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的单元主题是“我国的世界遗产”,包含了两篇精读课文《长城》、《颐和园》和略读课文《秦兵马俑》,这三篇课文都配有精美的实景或实物的照片,展现了中华文化深刻内涵,还安排了很多与主题密切相关的学习内容,如“资料袋”中有相关背景材料的介绍;“口语交际”与“习作”要求学生就自己了解的文物的保护展开交流、以写导游词为内容进行习作练习;“宽带网”建议学生继续搜集相关于中国的“世界遗产的”的资料。
通过学习本组教材,使学生在听、说、读、写、查等活动中,尽可能多地了解我国的“世界遗产”,激发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培养自觉保护文物古迹和热爱祖国之情,培养自觉保护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的意识。教学设计理念:
本单元教学根据学生本阶段的认知心理的特点按照情景与实践相结合教学的思路来进行综合设计:用情境导入与综合实践贯穿整个教学单元的教学过程,把三处名胜课文学习、语文园地和积累运用的教学有机地排在活动的各个环节,使单元的教学的设计的各个环节紧密的围绕在单元主题周围,让语文的学习与感受“世界遗产”的魅力相结合。以此调动学生对单元教材整体产生兴趣的感知,培养学生品味语言领悟写法和认识事物增长见闻的能力,陶冶自身的情感,提倡学生建立“中国的世界遗产之旅”专用资料袋,激发学生的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兴趣。
单元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
1.认识“崇、旋、殿、廊、誉、瞰”等32个生字,会写“隔、屯、柱栽”等32个生字。积累词语,要求会读写认26个词语,会写会运用24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4.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学习按照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描写的方法。5.《语文园地》中的“日积月累”描写名胜古迹的四副趣联及课外搜集的相关资料。
6.培养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实践结合对重点词句的加深理解,提高自身的语言理解的水平和能力。7.培养学生,根据课文的主题进行搜集相关的资料,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提高自身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⑵过程与方法:
1.采用“整体感知、部分体验与主题实践、整体感悟”的方法,进行单元整组教学,在单元各篇课文和课外资料进行联系阅读,更深刻地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通过整体回顾来进行知识和思想的系统整理。
2.在体会课文所描写“世界遗产”美好的同时,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寻找游览名胜的顺序、抓住景物描写的一般方法。并能用自己的语言简单的表述出来。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阅读中感受“世界遗产”的魅力,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世界遗产”的兴趣。
2.认识语文在生活中的价值,热爱语文,享受语文实践的乐趣。提高语文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培养学生整体学习本单元关于中国的“世界遗产”内容的能力,贯穿各部分的知识,系统联系在一起。
2、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之情。
3、培养学生自觉保护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的思想意识和习惯。
4、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用一篇课文学会的方法自己学习相关的课文,举一反三,学习更灵活,兴趣更强。
5、感悟课文内容、认识事物增长见闻、品味语言领悟写法、陶冶情感受到熏陶等方面整合起来阅读课文。
6、重视学生语言的积累,提倡将好的片段背诵下来。注重语言的表达能力的培养。
7、将口语表达的训练与写作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能将自己所表达的思想内容用恰当的书面文字写出来。注意语言的交际与写作的转换,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度及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的综合水平。教学措施:
学习本组课文,感悟课文内容、认识事物增长见闻、品味语言领悟写法、陶冶情感受到熏陶等方面整合起来阅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留心文章的表达方法。调动学生已有的阅读积累和旅游的经历,并围绕这一主题进行资料搜集、整理、阅读交流分享等活动贯穿教学的全过程。本单元的其他内容和活动,都是围绕大自然景物专题安排的。课后的资料袋,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和“习作”,是以文物保护展开的口语交际,以写导游为内容的习作。“宽带网”建议学生继续搜集关于中国的“世界遗产”的资料,提倡学生建立“中国的世界遗产之旅”专用资料袋,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感受“世界遗产”的魅力。教学课时:
单元导读 1课时
17、《长城》 2课时
18、《颐和园》 2课时
19、《秦兵马俑 》 1课时
《语文园地五》 5课时
单元导读
教学目标:
1、了解本单元有哪些选文,单元主题。明了本单元的学习任务。
2、浏览3篇课文,了解单元课文的大意
3、引导学生学会根据主题,去搜集资料。
教学重点:
1.在课文景物的描写中感受我国“世界遗产的魅力”。
2.分享孩子同步阅读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等,为学生下一步有效完成本单元学习任务奠定基础。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2.“知识树”。布置学生提前阅读整组课文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谈话
1.孩子们,大家都知道,为了保护人类社会的共同财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全世界最突出的自然和文化景观评为“世界遗产”,编成《世界遗产名录》。今天,老师就带来了这些景观的图片,看看,你能不能知道分别是哪呢?
2.图片定格为一副展板。现在,这就成了我国的“世界遗产”风光展板,相信这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希望通过今天导读课的学习,我国的世界遗产能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板书:第主题单元——我国的世界遗产)
二、了解单元构成,及课文大意。
1.本主题单元共安排3篇选文,我们一起来梳理一下,它们是:(学生说,老师用课件出示3篇文章的课题。)
2.孩子们,在第五组课文,你想用哪个词来盛赞长城、颐和园和秦兵马俑呢?(结合学生回答板书)
《长城》:气魄雄伟
《颐和园》:景色秀美
《秦兵马俑》:气势雄伟
【设计意图】结合孩子的感受,老师归纳补充出课文主要内容,让学生概况的了解文章大意以及书中世界遗产的魅力
三、浏览《语文园地》,明了学习任务。
口语交际——交流一下如何保护长城。
习作——介绍“世界遗产”的导游词。
日积月累——描写风景名胜的对联
宽带网——收集与中国世界遗产相关的资料。四、学习准备
师:看来这单元的内容真是魅力无穷,那我们为了学好这单元,该做些什么准备呢?
五、小结。
1通过本次单元导读,自己明白了什么? 2对哪一课特别有兴趣,为什么?
3想在接下来本单元的学习中解决什么问题? 板书设计:
《长城》:气魄雄伟
《颐和园》:景色秀美
《秦兵马俑》:气势雄伟
17长城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认读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盘旋、城砖、城墙、屯兵、堡垒、打仗、呼应、肩膀、智慧、凝结、气魄雄伟”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3.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知道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教学重、难点:
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
PPT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预习:
1、读课文两次,用括号画出生字词和不理解的词语,并要求把课文读通顺;
2、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介绍长城的?你是怎么知道的?在文中画出表示顺序的词语;
3、读几次文章最后一段话。查字典理解“气魄雄伟”和“奇迹”的意思。用“——”在文中画出体现长城气魄雄伟的句子。从哪些词可以看出长城气魄雄伟?想一想:为什么说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4、搜集有关“长城的故事或资料”。教学过程:
一、激学导入
1.谈话激学
2.引入课题。板书课题
3、看长城图片,谈感受
二、展示学生搜集的资料;
三、检查生字自学情况
1.个别读;
2、齐读
3、指出难读的拼音,全班拼读。
4、去掉拼音读词语,指出难写的字:旋、嘉、垒、智慧、隔 5.堂练写难写字。
四、细读课文,感悟体会
1、昨天大家已预习课文,谁拉说说读了课文,你知道什么?(指名说。)(学生可能会交流到长城很长、长城高大坚固、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等等。)
2、出示全文的中心句最后一自然段:(课件出示:)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1)“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指什么?(长城)
(2)指名理解“气魄雄伟”和“奇迹”的意思;
(2)请同学们再仔细读课文,想一想你从哪儿体会到长城气魄雄伟?为什么说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3、学习第一自然段:(出示句子,交流)
远看长城,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
(1)这段话作者抓住哪方面写长城气魄雄伟?(长城的长),你从哪里知道?(学生抓住“长龙”“一万三千多里”“蜿蜒盘旋”等词语体会。)(2)结合图文理解“崇山峻岭”和“蜿蜒盘旋”;(3)这段话作者是从哪里看长城?(板:远看长城)
(4)作者用运用什么说明方法写出了长城的长?(打比方、列数字)(5)小结:作者在这段描写中,分别运用了打比方和列数字的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长城长,突出长城气魄雄伟的气势,这是我们今后在习作中需要学习的一种方法,用打比方、列数字把事物写具体的写作方法。
⑦指导朗读:请同学们朗读第一自然段,看看你能不能读出长城的气魄雄伟?(指名读、男生读、齐读,给予鼓励。)
4、学习第二自然段:
(1)请全班读第2自然段,看看这一段这段话作者从哪里看长城?(板:近看长城)你从哪儿知道的?(从北京出发„„长城脚下)写出了长城的什么特点?(高大坚固)
(2)这段话写出了长城的什么特点?(高大坚固)(这个句子是这段的中心句,它概括了全段的主要意思,它后面的几句话都是围绕捉这句话写的。)
(3)同学们看看从哪些句子看出长城高大坚固?四人小组交流交流(4)个别说 A、从哪些词看出长城高大坚固(方砖、平整、五六匹马可以并行。两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有一座方形的城台)
B、理解长城的结构(设计):请同学们参考书上第二幅图和文字,试着用简笔画画出长城的结构图。(标出瞭望口、射口、垛子、城台)
C、说说当时秦始皇的军队是怎样利用垛子、瞭望口、射口、城台传递信息,进行防守和打击敌人的?(学生根据搜集的资料和生活想像展开。)
D、小结:可见长城的设计十分巧妙,特别在军事防御上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你觉得古代劳动人民怎么样?(聪明、有智慧等)
(5)指导朗读:作者从高大坚固写出长城的气魄雄伟,请大家用气魄雄伟的语气读读这一段。
五、归纳这两段的学习方法,帮学生归纳学习方法:读段落——找句子——品重
点词——指导读。
六、总结:长城不但很长,而且高大坚固,气魄雄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古代建筑,所以说它在世界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再读“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那么,长城又是怎样建成的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假如你登上了长城,看到高大坚固的城墙绵延起伏,摸着巨大的条石,踩上平整的方砖,领略巧妙的设计,你会想起什么?
二、学习第三段:(出示)
1、引入: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作者浮想联翩,谁来读第三自然段?(指名读)
出示:“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
(指屏幕)划出动作的词(站、踏、扶)从这些动作的词说明了当时作者就在——联想
⑴ 作者想到了什么? 出示句子
⑵ 你从哪里看出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的辛苦和智慧?(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并且指导朗读。)
(3)学生汇报
(4)出示句子:“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
A、同学们算算相当于多少个同学的重量?你从这体会到了什么?B你从哪些词可看出看出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的辛苦?(数不清的条石、两三千斤重、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可见为了修筑长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付出了多少血汗啊!
C、你能联想到当时劳动人民修筑长城的哪些情景?(学生展开想像)
2、课件出示:“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从“才”你体会到了什么?再读这一句话。
3、指导朗读: 你能读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修筑长城的不易? “指名读、小组读、齐读”(5)教师小结:
A、在崇山峻岭之间修筑长城,怎能不流血流汗,怎能不付出大量的人力?古代劳动人民巧妙设计长城,不正体现劳动人民的智慧吗?
B、假如这时你站在长城上,你想对古代劳动人民说些什么呢?
C、正是这雄伟的长城,正是这伟大的劳动人民,让作者激动、感慨。让我们再次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1)学到这里,你知道为什么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吗?(2)指名说:师小结:原因是
一、因为它又长又高大坚固、气魄雄伟。二是在当时条件极其落后的情况下,古代劳动人民用自己的血汗和智慧建成这伟大的建筑,真了不起!(3)指导读。
三、创设情景,感情升华 1、再次朗读全文。
2、你学了课文有什么话要说?(学生自由谈话)
四、课外延伸: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每年会迎接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外国朋友来,他们一定也会参观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如果你是一位导游,你会怎样把长城介绍给这些外国朋友呢?请你写一篇长城的导游词。
五、板书
17、长城
远看:长
(气魄雄伟、奇迹)近看:高大坚固
联想: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
18、颐和园
教学目标 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长廊”等15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激发探究我国“世界遗产”的兴趣。
4学习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颐和园的优美景色,受到情感的熏陶。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写作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教学准备:
PPT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预习:
1读课文两次,给生字注音。在文中划出与生字有关的词语。
2课文按什么顺序游览的?写在书上。分别读文中2—5段的第一句话,划出2—5段作者游览的地点。(三角形)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用“——”线划出)
3搜集颐和园的风光图片或文字资料。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导语:在我国的首都北京西郊,有一个世界著名的皇家园林。它就是颐和园,(教师板书课题:齐读两次题目)那里有著名的长廊、佛香阁、昆明湖、十七孔桥等人文景观。今天就让我们寻着作者的足迹,一同来饱览颐和园的美景。2出示幻灯片,认识颐和园的几个著名景观,从直观入手,对颐和园的美景先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二、检查生字预习情况:
1、个别读---齐读---读个别说难读的拼音--再全班拼读:廊、筑、提、栽
2、个别说容易写错的字:廊、雕、栽、殿,堂练本写容易错的词语。去掉拼音读词语。
四、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1、作者是按顺序写颐和园的?全班读2——5段第一话。四人小组交流。
2、个别说,生边说师边板书:长廊——万寿山——昆明湖(游览的顺序)
3、课文是围绕着哪句话也的?(第一自然段)
五、学习第二自然段:长廊部分
一、齐读第二自然段
这段话哪个词是描写顺序的词?(进了、绕过)
“有名”你还能说说它的近义词吗(著名、出名、闻名)理解“神清气爽”
这段话写了长廊的哪两个特点?(长、美)
哪里看出长廊的长? 汇报
出示句子:“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700多米长,分成273间。”
哪个词语让你体会到长廊的长?(一眼望不到头、有700多米长,分成273间)这里运用了什么方法来写?(列数字)(6)、哪里看出长廊的美? A、汇报。B、出示句子:“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使人神清气爽。” C、写了长廊的什么美?(画美,颜色美,两旁的风景美)D、欣赏长廊的 “横槛”上的画)(7)有感情地朗读。
(8)、多元写话,表达心声。
同学们假如你就置身在长廊之中,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徐徐吹来,移步换景,那几千幅各不相同的画就展现在你的眼前,此时此刻你一定有很多话想说吧!把你此刻最想说的话写下来吧!
出示:我想说:“()。”
(9)小结学法;读——找重点词理解——品——读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A、生字词。B、学习方法:读——找重点词理解——品——读
二、学习万寿山部分。
1、出示自学提示:(1)、在万寿山脚下,作者看到什么?他们有什么特点?你是从哪些词句体会到的?用——划下来。
2、学生自学。
3、汇报:A、看到什么?(佛香阁、排云殿)B、他们有什么特点?(佛香阁:高、排云殿:大、美)
C、你是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耸立”一词感受到佛香阁高;“一排排”感受到排云殿占地面积大;“金碧辉煌”是看出排云殿排云殿华美)D、出示图片欣赏——感情朗读。
4、登上万寿山,又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1)根据小状元的阅读练习进行自学的检验。小状元的问题如下:
(1)找出这一自然段中体现作者观察顺序的词语,依次写()、()、()、()(2)用波浪线划出文中的比喻句。这个比喻句用()和()来比喻(),突出昆明湖的()和()的特点。
(3)“慢慢地滑过”中的“滑”还可以换什么词。这个“滑”字用的好,既可以说明游船、画舫行驶得(),又衬托出昆明湖的()
5、学生汇报——老师引导。
6、指导朗读。
三、畅游昆明湖。
1、小声读,划出这段话中每一句话主要写什么景物?
2、指名说:师板书:堤岸
石桥
垂柳
小岛
葱绿
十七孔桥
石柱
石狮
1、这一段更让你体会到昆明湖的什么特点?(大|、静、绿)
2、指导读。
四、第六自然段
1、结尾总结了颐和园的什么特点?(美丽)
2、它与哪个自然段相呼应。
3、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都说颐和园美丽,这叫什么?(首尾呼应)
五、总结课文的写作特点
课文层次清楚,语言优美生动,全文如一幅展开的山水画卷,再现颐和园的美丽景象,蕴含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美。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民族自豪感。
六、做练习:
七、作业:
1、颐和园的景美,课文的语言也很美,我要有感情的多读几遍,把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2、小练笔:我要学习《颐和园》的写法,记一次游览活动。附板书:
18、颐和园
(总写)颐和园是一个美丽的大公园(分写)长廊:长、美
万寿山:山下往上看:佛香阁、排云殿
在山上看:宫墙、昆明湖、城楼、白塔 昆明湖: 堤岸
石桥
垂柳
小岛
葱绿
十七孔桥
石柱
石狮 总写::颐和园美丽
19、秦兵马俑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8个,两条绿线中的7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 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
4、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 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抓住过渡句统领全文的结构和内容。课前准备:兵马俑资料的搜集。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兵马俑的宏大精美。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展示图片举世无双的秦兵马俑是我国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它出土于西安以东30千米的临潼。课文《秦兵马俑》把我们带到那举世无双的珍贵文物面前,让我们饱览它们的精美,感受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宏伟气势。我们一起去神奇的地下王国看一看吧!
二、生观看视频——全景
在线视频观看_土豆网视频 秦兵马俑
师问:你感受到了什么?
三、学习第2节:
1. 师:第2自然段写秦兵马俑规模宏大,认真读读这一段,找一找从哪些句子中可以体会到秦兵马俑规模的宏大。2. 生自己读 3. 指名交流
(师补充:三个俑坑总面积达19120平方米,我们学校的占地面积大约13000平方米,三个俑坑大约有一个半我们学校这么大。)
指名当小导游读第2自然段
师过渡:秦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他们有哪些类型,各有什么特点呢?
四、学习第4节:
1.出示自学要求
自学4-9自然段,完成:
(1)读一读,划出描写兵马俑外貌、神态、动作的词。(2)议一议,你喜欢哪一类兵马俑,为什么?
(3)演一演,根据书上的描写摆一个造型,其他同学猜猜演的是什么俑。2.巡视
3.交流(指导朗读)其中第一题可不必讲解,学生大多会做。以节约时间。如:喜欢将军俑的请举手,为什么?
评价
读
(将军俑威风凛凛、神态自若;武士俑英勇无畏、威武凝重;骑兵俑勇猛善战;车兵俑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有团结协作的精神、弓弩手神情专注、箭术高超;马俑形体健壮、跃跃欲试。)
每说到一种俑,则放相应的图片。
师:你可以说说你的体会。你也可以读课文,把你体会到的将军俑的个性特点通过朗读体现出来。
过渡: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仔细端详,你会发现它们神态各异。让我们近距离地再看一看。——放视频(神态各异)
六、学习第10节
1.请同学们自己练读这几种神态的描写
2.你能读好哪一种神态,就选这一种来读。(可邀请伙伴)
师评价:能征善战
准备以身殉国的勇士 勇武干练 思乡心切
3.省略号 兵马俑还有很多种神态呢,你能模仿书上的格式,用“有的……好像……”来说一句话吗?(放幻灯)
七、学习第11节
师生接读:秦兵马俑,惟妙惟肖地模拟(军阵的排列),生动地再现了(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宏伟气势),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这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总结:秦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二十世纪考古史上的伟大发现之一”。1987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将秦始皇陵(包括兵马俑坑)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秦兵马俑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它是全人类的一份珍贵文化财富。
八、课外延伸:
1.师提问:对于秦兵马俑你还想了解些什么?学了课文后你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2.让我们上网找找答案。补充世界八大奇迹 a.埃及金字塔
b.巴比伦的“空中花园”
c.弗所(小亚细亚)的阿泰密斯神殿 d.奥林匹亚的宙斯神像
e.哈利卡纳苏(小亚细亚)的摩索拉斯陵墓 f.地中海罗得岛上的太阳神巨像 g.亚历山大城的灯塔 h.中国的兵马俑 3.自选题:
(1)请你谈谈学了课文后的感受。
(2)请你看图或观看视频,展开想象,描述你感兴趣的一个秦兵马俑。附:板书设计
19、秦兵马俑
规模宏大
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将军俑
威风凛凛、神态自若 面积大
武士俑
英勇无畏、威武凝重
数量多
骑兵俑
勇猛善战
车兵俑
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有团结协作
弓弩手
神情专注、箭术高超
马俑
形体健壮、跃跃欲试
语文园地五
教学目标
1、以“保护文物”为话题,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文物保护意识。
2、学写介绍“世界遗产”的导游词,提高书面与口头表达能力。
3、领悟并在习作中运用“比照”的写法。
4、背诵积累古诗《望岳》,提高记忆力,感受泰山美景。
5、根据需要围绕专题搜集资料,提高搜集、处理信息资料的能力。教学准备
师生准备与中国的“世界遗产”有关的音像图文资料,搜集有关文物保护的资料,搜集泰山风景图片资料,有条件的地方教师可制作课件。
第一课时 宽带网
一、明确任务
指名读“宽带网”下面的话,说一说本次搜集资料的范围、要求:课外,搜集与中国的“世界遗产”有关的图片、诗词、楹联或故事、传说,感受这些“世界遗产”的魅力。
二、交流方法
1、方法展示台:近一段时间,你是采用什么办法搜集资料的?遇到了困难是怎么克服的? 教师随机板书,如:
留心书报中散见的资料,随时发现,随时摘抄、剪贴或复印; 查阅或购买有关的旅游类书籍、杂志、碟片;
在语文教材和古诗读本中查找相关诗词;
登录相关网站,如直接输入关键词“世界遗产在中国”;(有条件的可让学生当堂搜寻并展示);
调查访问游览过的亲朋好友,看门票、游览手册、照片; 从中学、小学各科教材中查找;
观看有关的电视节目,可从《中国电视报》中关注相关预告;
2、资料展示会:展示一下你已经搜集的图片、文字资料、简要谈谈搜集的过程。
3、老师的建议:
a、建立“中国的世界遗产之旅”专用资料袋或资料本,分类收藏。b.组成合作小组进行搜集与整理资料。
c、要纠正一些不当做法,如完全由家长代劳,只搜集不阅读的“假性占有”。资料过于深奥、乱剪书报等。
4、全班的决议:
按照个人提出建议全班形成决议的方式,决定展示交流的形式、时间、评比表彰办法等。如可在一定范围内(班上或校内、社区内)让学生自主举办“中国的世界遗产图片展”等。
三、课后实践
学生进一步搜集相关资料,为“口语交际”“习作”和专题展示活动做准备。
第二课时 口语交际
一、激情引入,揭示话题
1、师:长城,是中华民族的根,是中华民族的魂,是华夏儿女的骄傲!然而,令人痛心的是,长城正在遭受毁灭性破坏,已被世界古遗址基金会列入全球100处最濒危遗址名单。
教师大屏幕快速显示长城被毁的骇人听闻的事例(见《长城如父》,作者董耀会)
也可出示教材中关于长城被毁坏的报道。
2、当你得知这些信息,你有什么感受呢?有什么想法呢? 板书:口语交际——保护文物
二、展开讨论,提出建议
1、四至六人一组,围绕保护长城的问题展开讨论,提出保护长城的建议。一入主持,一人记录,人人发言,充分讨论。教师巡回倾听,引导学生打开思路。
2、各组推荐代表在全班发言,并组织评议。教师适当板书要点,引导把建议相同或相似的归入一类。
3、自由发言:由保护长城开始,交流各人了解的其他文物古迹被破坏的情况,说说怎样加以保护。
三、创设情境,模拟交际
教师可创设以下情境,师生、生生自主选择进行模拟口语交际,如:
1、劝说游人不乱丢垃圾,不乱涂乱画。
2、向村民宣传保护长城的重要性和文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
3、向有关领导汇报少先队员的建议。
4、即兴演讲:“保护文物,人人有责。”
在模拟交际过程中,教师要通过点拨、组织评议等方式引导学生把话说清楚、说具体些,做到言之有序、言之有理。
四、课堂小结,表扬激励
第三、四课时习作
一、创设情境,引发“习作”的需要
1、创设情境:有一批外国游客,专门到中国游览“中国的世界遗产”,邀请咱们班全体同学担任导游,我们成立“导游团”,评选十佳小导游,大家愿意吗?
2、揭示要求;要当好导游,首先要熟悉景点风光,了解有关故事、传说,明确参观游览的注意事项;然后写出导游词,熟悉导游词。今天,我们就来学写导游词,让这批外国游客大开眼界,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我国的“世界遗产”。
二、交流资料,确定“习作”的内容
1、师生交流,随机点拨:你想介绍哪一处“世界遗产”?重点介绍什么?
2、指名说一说自己确定的最有特色的内容。
3、各人自主说一说,相互说一说最有特色的内容。
三、阅读范文,借鉴“习作”的写法
教师出示或朗读一篇导游词,让学生自主发现如何写导游词,再默读教材中“习作”下面的揭示语,进一步明确写法与要求。自主习作,完成“习作”的内容
四、模拟讲解,展示“习作”的成果
1、指定二至四名同学,宣读“导游词”,进行模拟讲解,根据“游客’’意见共同修改与完善。
2、读一读自己的习作,适当修改;改动较大者重新誊写。
第五课时习作评讲
一、交流习作
1、与同桌、自己的好朋友交换阅读各自的习作,有不明白的地方相互讨论,有需要修改的地方用修改符号在文中改一改。
2、自荐或推荐在全班交流:可以朗读,也可以当小导游讲解;可以宣读全文,也可以宣读一个片段、一个语句;可以自荐,也可以推荐他人习作,教师要积极推荐以下方面有代表性的学生习作:内容上丰满者、语言上出众者、表达形式上创新者、表达水平上进步明显者,等。
二、评议问题
1、教师小结全班同学本次习作的优缺点。
2、出示普遍性问题,引导全班评议与修改,如错别字、不通顺语句、标点符号使用不当、内容表述不准确等。
3、修改习作中语句等方面的明显问题,订正文中的错别字、错误标点。
第五篇:单元整体教学
“单元整体教学”的概念界定及基本流程
1、概念界定:
“单元整体教学”是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的一种单元集体备课、教学的理念和意识,即以主题型语文教科书的主题单元为依托,在整合教科书选文内容、活动内容、练习内容与链接的丰富的课外课程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全盘考虑的教学。
这是基于文本,而又不囿于教材的一种教学形式,是立足于教材本身,执教者本着整体观的教学思想,对一组主题、体裁、题材及语言表达上能寻找到连接点的教学资源进行统整、再开发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
与单篇备课、教学相比,“单元整体教学”更强调学习资源的整合与生成,着眼于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实践性,重视学生“学”的过程,强调一个时段内语文实践活动的“整体推进”,以求实现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语文能力的逐步提升。
2、基本流程及说明
整体感知→部分感悟→整体回顾
(整体观照,确定目标)(资源重组,推进能力)(把握规律,整体提升)
整体感知”是在单元内容学习之前,进行单元“导读”。其具体操作为:以学生生活经验“导趣”,以单元导语“导学”。以“文本、插图”导读,以“实践活动”导行,使学生初步了解本单元内所有学习内容的大意,初步感知单元专题的情感意识,孕育求知欲望;与此同时,教师相机指导收集相关资料,为部分感悟做准备。
“部分感悟”指分块学习。该环节是一个“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学习活动过程。它依据教材特点,可顺课次学习;也可依学生意愿,从多数学生最感兴趣的一课开始,进行精读训练,其余内容,可根据深浅难易度酌情采用不同学习方式;还可根据学习需要进行学习内容的重组。同时,在进行分块学习时加强序列性,注重能力的增量,实现语文素养的提升。
“整体回顾”,即学完本单元后,进行整体回顾交流:我学到了哪些知识,我掌握了哪些学习本领,在此基础上发现规律,深化收获,并相机向课外拓展:一面组织汇报课外阅读、课外实践感受,交流积累收获;一面发现新的问题,引向更广阔的实践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