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讲究悌道,敬重亲邻》教案

时间:2019-05-13 00:22: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一课《讲究悌道,敬重亲邻》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一课《讲究悌道,敬重亲邻》教案》。

第一篇:第一课《讲究悌道,敬重亲邻》教案

《讲究悌道,敬重亲邻》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能熟读并理解《讲究悌道,敬重亲邻》中所学内容的含义。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兄弟姐妹及其长辈的尊重和孝心。

3、学会与同学合作交流,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意见。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悌的内涵。

难点:联系生活实际,以多种方式表达对兄弟姐妹及其长辈的尊重和孝心。教学方法:

(1)通过多媒体的演示、讲解、提问等方式。

(2)通过小故事,小组之间的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悌的内涵:

悌,一个心一个弟,心中有弟是为悌。悌之道是属于儒家伦理的范畴,指敬爱兄长,友爱兄弟。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的宗法关系。常与“孝”并列,称为“孝悌”。儒家文化里非常重视“孝悌”之道,把它看作是实行“仁”的根本条件。

《论语.学而》中说:“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意思是:一个人孝顺爹娘,敬爱兄长,是不会触犯上级的,更不会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君子守住了这个根本,道也就产生了。”

如果说孝之道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使命,那么悌之道便是人遵循宗亲关系,维护家族顺序的一种良好品德,更是处理外在关系的一种延伸。悌的重要意义:

《弟子规》中讲到“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这句话非常的精彩,里面包含了两层意思可谓意义深远,用两个词来准确的概括就是:秩序和情感。

兄弟本是同气连枝,都是父母血脉的延续,但是如果没有一种秩序来确定这样的关系,情感也势必将受到牵动;但如果只用秩序而不用情感去维护这种关系,便有损兄弟情分。所以,古人又提出了“友恭”这一说辞,这也正是悌之道的意义所在了。“入则孝、出则悌”,并不是要分出尊卑,并不是要我们泯灭个性、一味的顺从,而是让人们学会孝道的秩序和礼仪。

我们为什么要提倡悌道:

俗话说,家有家规,国有国法,这家规、国法便是一种长幼有序的秩序,老百姓过日子讲究长幼有序,皇室更是如此,在嫡长子继承制的封建社会里,太子储君的用度和其他皇子是不一样的。《大明宫词》中太平公主在书房撒娇喜欢太子的明黄色桌椅装饰,武则天叫人给公主也弄一套,然而一向软弱的皇帝却下令从此以后太子改用朱红色,为得就是守护太子的威仪。康熙皇帝是我我国历史上功绩卓越的一位圣主,然而康熙帝做的最有争议的一件事大概就是立二皇子为太子了,晚年又对立储之事废而立、立而废,乱了悌道最终导致九王夺嫡,手足相残。

当今社会有很多因为家庭问题闹得绝交的兄弟们,这样,上对不起祖宗的阴德,下对不起父母的养育了。悌是孝的补充,只有兄弟和睦,家庭才能安宁,正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而只有家庭安宁才能家国安乐,亦所谓:“家和万事兴”。

中华德育故事动画片中选取了很多兄友弟恭的故事,这些故事都是历史上真实的圣贤人物,我们一起看看他们在兄弟姊妹之间是如何做的,他们又得到了什么样的福报?这些故

事中又有那些我们需要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经典故事解读】

在“话悌”小结里,我们简单的介绍了悌的概念和重要意义,以及我们为什么要提倡悌道的原因。那究竟要怎么守护悌道?有传统文化的资深学者提出了悌的四个方面,即长幼有序、谦和礼让、以身作则、关爱体贴。长幼有序谓之威仪,谦和礼让不失礼仪,以身作则谓之教化,关爱体贴谓之爱敬,这也是宗亲关系中由礼及情的一个过程。

长幼有序不失威仪

我们村里有几户大家族,合家几代都在一个院子里生活,一个男人成家以后最主要的事情就是盖房子,一来显示家境殷实,二来是为了给儿子准备婚房。有人说山西人不管在外面挣了多少钱,最有成就的事情便是回乡后盖一处九连环的大宅院。这大宅院其实也是兄弟情深的一种象征,有头有脸的人家家风是很严谨的,伦常有道,秩序井然,父亲说话那就是圣旨一样,兄长安排家庭运转,做弟弟的心里再不愿意,也只能背后发发牢骚,这就是一种威仪。就像我们中华德育故事中《陈昉百犬》里陈昉家一样,连狗都是很有规矩的。

传说宋朝有个陈昉,他的祖先德高望重,制定了严格的家规。到了陈昉这代,家中十三代同堂,长幼七百余口人。大家或许会问,有那么大的地方住在一起吗?那时候地广人稀,加之陈昉家是在一个独立的庄上,所以自然居住的场所不成问题。有的人又要问了,七百多口人平时都怎么生活呢?据说啊,这陈昉有个八字方针“以德养家,长幼有序”。俗话说:厚德养家,一个家里只有树立了正确的家风和家德,行为做事都有一定的礼仪和道德去约束才能“持刚正而育贤良”。一个家庭里年长的兄弟姐妹需要担得起引领的作用,这就是我们传统文化中所讲到的“悌纲”,是维持正常秩序的必不可少的行为规范。一个大家庭里,首先要秉承的第一礼仪就是长幼有序,各归本位才是一个不失威仪的家族。那陈昉家里又是怎么做到的呢?长辈们亲力亲为带着晚辈学习、耕作、生活。比如田地管理,一年四季衣服的制作和分配,厨房蔬菜、饮食的供应等各种活计都有专人负责,所以全家族人都勤劳节俭,恭敬有爱,过得和乐融融。更为奇特的是,陈昉家中养了大大小小一百多只狗,它们的性情也都特别温顺。每次吃饭,大家都坐在宽广的厅堂里,家里的一百多只狗也都在同一个槽子里吃食,一只狗没到,其他狗就不吃东西。后来,陈家的事迹闻名乡里,很多人家都被感化。十三代同堂,尚且能有序和睦地一起生活,就在于有秩序,这一点也值得我们今天小家借鉴和学习?恭敬长辈、友爱幼小,心存一颗仁爱宽和之心,家就会越来越温暖,诸事也越来越顺畅。

我们再来看看另一个大家族,中华德育故事《郑濂碎梨》中的郑濂一家长幼千余口人,曾被太祖皇帝旌表为“天下第一家”。一次太祖皇帝赐给郑濂两颗梨,郑濂先派人将梨子送回家里保存,按照长幼之道,二弟被派去照料梨子,六弟去帮忙但是碍于长幼秩序被二嫂阻拦了。郑濂得知后对家里人说道:“夫礼、德之范也。教人遵上训下,履行人伦规矩。但礼贵于和。我们是一家人,上敬事以长,下友爱弟妹,无不包含于悌道之中,这才构成了我们现在的大家族!”郑濂的这番话又辩证的告诉我们,守护悌道要长幼有序,但应寓情于理之中,不能教条的去照搬生硬的理论。《彦霄皙箸》的故事正是说明了这个道理,晋朝赵彦霄对待兄长又有分寸又诚心,哥哥赌博,屡劝不听,赵彦宵为了守住祖产于是只好和哥哥分家。后来哥哥荡尽家财,赵彦宵又将哥哥接回来,仍旧让哥哥当家,赵彦宵说:“哥哥您是家中长子,理应打理一家事物,之前是因不不得已才和您分开住,现在哥哥悔过戒赌,长幼有序,这个家还是哥哥您来当才好。传统文化不是死板教条,不通人情的,反而它是最讲辨证的。我们这里讲长幼有序,要遵守悌道,可不能理解成哥哥说什么我们

都得听,让我们做什么就得去做,那就成了“愚悌”了。我们提倡悌道,也是从立足家庭出发,希望我们都能养成谦卑 恭敬 礼待别人之心。

谦和礼让不失礼仪

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礼仪对于我们炎黄子孙来说,更多的时候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教养和品位。礼仪的启蒙和普及是在家庭教育中完成的,一个风尚良好的家庭势必能教导出兄友弟恭的子孙。

小孔融是东汉鲁国曲阜人,是孔夫子的后人,位列建安七子之首,堪称一代名儒。由于受家族圣贤礼教的影响,孔融从小就很敬爱父兄、幼悌弟弟。“小孔融,年四岁。知孝悌,能让梨”这则童谣讲述的是孔融小时候尊敬长辈友爱兄弟的故事。一个四岁孩子的可爱之举引人深省,让大人都汗颜惭愧。父亲看到孔融在分梨的事情上很懂事,便问他:“你为什么把大梨分给我们呢?”孔融稚嫩地回答:“祖母和父亲是长辈,对我有养育之恩,理应得到最大的梨;而哥哥比我年长,又那么照顾我,我应该恭敬哥哥。”父亲又问道:“那弟弟比你年幼,你为什么也给他分了大的呢?”四岁的孔融认真地答道:“弟弟最年幼,我应该对弟弟友悌,大梨也应该让给弟弟;我还小,吃个小梨就够了。”这几句话非常的了不得,这里包含了一个四岁孩子对孝悌、恭敬、谦和、礼让等品质的理解和实践,而且是充分、到位的。在四岁的孔融心里,对待族中长辈和弟兄都有一定的规范和礼仪,谦和礼让的种子从小便种在了他的心中。我们中国的传统的文化是开阔的、发散的,它的精神内涵是延伸的,能做到“入则孝,出则悌”一个孩子的童蒙养正教育算是基本完成了。

那童蒙养正养的究竟是什么?其实就是一颗孝悌之心,“入则孝,出则悌”,如果我们能在孩子的敏感期将这样的思想教授给他们,这是非常了不得的事情,真正的教育是用生命影响生命,给孩子树立榜样和教授正确的价值观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弟子规》中讲到:“事诸父 如事父 事诸兄 如事兄”,孔融在悌道中的礼教规范也不仅局限于自己家中,更体现在对待邻居大宽哥一事上。大宽哥是孔融家的邻居,他故意欺骗和刁难过孔融,孔融也曾在祖母的寿诞日里让大宽哥颜面尽失,这是《孔融让梨》这一集动画中最有意思的一个场景,我推荐给各位好好看看。现在,我们主要来讲孔融是怎么转念感化大宽哥的,起初他也是不服气,趁机给他难堪,但是作为泰山都尉的孔宙告诉儿子,做人要“让礼一寸,得礼一尺”,更有“觉人之诈而不说破,待其自愧可也”的教诲。于是,孔融在受到父亲关于谦和礼让的教诲后,主动给大宽写信道歉让他难堪的事情,更发自内心的去理解他,礼待他。可想而知,一个做错事情的人还得到别人的礼待和尊敬,他自己也变羞愧了起来。正是孔融的谦和礼让,在家族中使得三兄弟和乐,在与邻里的相处中也收获了一份友谊,真正做到了“侍诸兄如侍兄”的境地。

孔融之所以能在四岁就对友悌感悟的如此深刻,受益于几个方面: 1.圣贤经典的教诲,在他的言谈中有提及到。

2.孔家的家训“世事让三分,天宽地阔;心田存一点,子种心耕”。3.父亲的提点和教诲。4.自身的体悟。

这几点也是我们现在家庭教育值得思考的几个方面,我们究竟要传递给孩子怎么样的一种成人理念?我们有没有一个贯彻几代人的正确价值观?作为父母有没有在关键时候给孩子做出正确的提点,我们有没有关注孩子微小的精神变化等等。

悌道是一个人从家庭走向社会,开始处理人与人关系的一个过渡,孩子的模仿和学习能

力很强,家庭又是孩子的第一课堂,所以家庭的童蒙养正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我们只有这一个孩子,这一生可能只当一次父母,没有什么比养育一个健康良善的孩子更为重要的事情。所以,中华德育故事这一套家庭学习动画教材非常的好,他教会我们每个人顺应天地人伦的道义,特别是对孩子的影响是一生一世的。

我们知道某部动画片是中国孩子和家长非常依赖的一部动画片、发行八、九年来风靡不减;然而却因情节暴力,引发了“烤羊肉串”之祸震动非常。经有关人士统计,在某动画片全集中,反面一号人物被平底锅砸过9544次,被抓过1380次,可怜的正面一号人物被煮过839次,被电过1755次。我们细心思量,这样的动画片究竟能给您的孩子带来什么样的受益?俗语道:“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人的品行和习惯在幼年时就已形成,既然模仿和学习是孩子的天性,那如果他们能从小接收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启蒙教育,那将是多么庆幸的一件事情。

以身作则谓之教化

说是有一个螃蟹哥哥在沙滩上教螃蟹弟弟走路,可是无论她怎么努力讲解,螃蟹弟弟还是横着歪歪斜斜的走路,不会直行,螃蟹哥哥在后面不停地纠正:“你要走正了,要正着走!”螃蟹弟弟仍旧不能理会,还特别的委屈。这时候旁别的海马看见了,海马对螃蟹哥哥说:“你应该在孩子前面走,让他跟着您走,或许问题就解决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身教甚于言传。

郑均是汉朝时的一代清官,人称“白衣尚书”。郑均少年在家便有高尚的品行,他以身作则感化哥哥的事迹广为流传。哥哥收受贿赂,郑均就脱身为佣去别人家做苦力。一年后,他带着金银布帛回来,将这些东西都送给了哥哥,他对哥哥说:“财物用完了可以再用劳力去换取,若总想着走捷径而去贪污受贿,最后会毁了您一生的名誉啊!”常言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从此以后,郑均的哥哥严于律己,廉洁了起来。

劝善时讲究方式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用行为教化别人容易得到认可,用空话来教育别人只能导致争吵。就像郑均对他的兄长,以身作则用心良苦,所以他的哥哥感悟很深,一下子就幡然醒悟了过来。

我们民间流传的一句话叫做“富在深山有远亲﹐贫在闹市无人问”,说的是什么呢?就是兄弟之间只看重金钱,而不看重情感的事情,甚至攀比,年轻时候比日子,然后比孩子,再比孙子,看着哪家过的不如自己会很开心,看着兄弟家的孩子教育出了问题也会觉得庆幸,幸亏不是自己家的孩子。我们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人?很多,就是怕别人比自己强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所说的“恨人穷”。其实,兄弟之间本是同气连枝,兄弟之间有事情,大家应该一起面对解决才对。

如果《郑均悟兄》讲的是兄弟之间精神共同成长的故事,那《朱显焚券》的故事则是从物质上为我们演绎出了兄弟情深的一幕。元朝时,真定有一户人家,祖父在世时将家里的银钱和产业分给了两个儿子。朱显一家兄弟少,又善于经商,日子越过越好;而堂兄家由于不善理财,钱财很快花光了,日子越过越拮据。堂兄去世后,朱显看着堂侄儿们生活艰难心里很难过,他语重心长地对弟弟说:“咱们和堂兄虽不是亲兄弟,但是在祖父眼里我们都是他最疼爱的儿孙,一家人互相扶持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昉儿他们年少丧亲已是人间至痛,再没有我们的关怀,他们该多悲凉啊!”于是,兄弟两个人召集了各房兄弟到祖父坟前,朱显拿出分家券烧毁,又接来侄子们一起居住,教育他们读书。兄弟、从兄弟本是同气连枝,在祖父看来都没有轻重之分,朱显如此做不是有违祖父的遗命,实际上是在慰藉祖父的在天之灵,正是大孝的表现,也是大悌的表现。中华德育故事《田真叹荆》也是讲述了兄弟分家的故事,当主张分家的二嫂要扬言砍掉紫荆树论斤分配,院子里的紫荆树竟一夜枯萎,最终他们放弃了分家,紫荆树又伸展出了新枝。树木亦有灵性,同树连枝不忍骨肉分离,才以此显现警示世间人,警示人们要珍惜兄弟情分。

女人在家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一个男人的素质再高也会被邪恶的枕边风吹得立不住脚,一个男人素质再低也会被贤内助扶持的大有作为,动画片中有一个马夫听从妻子的贤能建议,一跃从马夫变成大夫。家庭生活中也一样,兄弟能和睦还有赖于妯娌的相处。崔少娣感化妯娌的故事,也算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悌道”的一个延伸面了。俗话说:“麻雀多了嘴多,女人多了事多”,妯娌们如果有嫌隙势必会影响到兄弟之间的感情,所以说女子对于家庭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崔少娣嫁到苏家是最小的妯娌,四位年长的嫂嫂们干起活来总是推三阻四,争吵不休。今天二嫂不想去打水,少娣去帮忙; 明天三嫂不想干家务,少娣去接管;

后天大嫂的账面出现了亏空,少娣悄悄的帮忙补上;= 婆婆心疼的问起时,少娣总是笑着说:“我是最小的媳妇儿,理应多干一点儿。”悌妯娌和、兄弟和、家庭才能和!在和人聊天的时候,有人说,妯娌难相处,大概是因为大家都想在婆婆面前或者外人面前争出一个高低吧,其实这是心量小,自私的一种表现。所以,我们做女人的千万不要在外人面前搬弄妯娌的是非,在外人看来整个家族的和谐才是令人赞许的,中国有句古话叫“家丑不可外扬”从另外一个层面上来讲就是在维护一种家族的和睦,这是很重要的,“静坐常思自己过,闲谈莫论他人非”同时这也是一个人修持自身首要做到的。我们中华民族是非常有归宿感的民族,讲究家族荣誉,讲究落叶归根,所以兄弟之间本应同气连枝,荣辱与共,更要以身作则成就一个和谐幸福的家庭。

关爱体贴谓之爱敬

如果说长幼有序、谦和礼让、以身作则都在讲悌道的伦理和责任,那么下面我们就来讲讲悌道中的温情故事,比如《伯鱼十往》,伯鱼一晚上去照看生病的侄子十余次;比如《文本乞恩》中的主人公,为了保住弟弟,不惜在皇上面前冒死求情。下面这个《李绩焚须》的故事更是为我们演绎出了一幕温情的画面。

提起徐茂公,我们知道他是唐朝开国的元老,其实徐茂公本名叫李绩,因受唐高祖李渊的赏识,赐姓李。李勣一生历事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出将入相,深得朝廷信任和重任,被朝廷倚之为长城。正是这样一位开疆拓土之人,同时也是一位温情的男子。徐茂公为宰相时,有一次回家探亲,正值姐姐患咳疾很严重,徐茂公就亲自上山采来百合为姐姐烧火煮粥,一阵风来竟把李勣的胡须烧着了。李绩身为一品朝臣能够亲自为姐姐煮粥,实在是难得的,因为这段感人的故事,后人就把兄妹姐弟之间的深厚感情与关爱体贴比喻为“焚须煮粥”。李绩为姐姐煮粥难道是因为家里仆人不够用吗?只是感念血脉相连,姐弟情深啊!

如果说李绩贵为宰相又是男子,尚且能细心照顾姐姐是不易的,那么《中华德育故事》中《韩郑鞠叔》的郑氏在孤寡艰辛之境能恪守悌道,对小叔子关爱有加,最终使其成为一代文豪更是难能可贵了!

我们说“长嫂如母”唐朝韩会的妻子郑氏是韩愈的嫂嫂,韩愈生下才周岁父母就过世了,全靠着嫂嫂的抚养。郑氏不仅将韩愈从一个襁褓孩童养育成了一个七尺男儿,更是在精神上和品行上严格要求他,终使韩愈成了一代文豪。,郑氏对待弟弟韩愈便是可谓是含辛茹苦,我们通过几个情节来看一下郑氏是怎么对待这位失去父母和兄长的四弟的。

情节一:幼时,天冷了,嫂嫂给韩愈添置棉衣,吃饭时,嫂嫂总是先喂饱韩愈自己才吃饭。情节二:在失去丈夫,家境衰落之时,嫂嫂靠给别人浆洗衣服赚钱养家,可是她毅然决然的将韩愈送到学堂上学。

情节三:当韩愈因受到朝中大臣赏识而骄傲的时,郑氏却严肃的教育韩愈,她说:“得到萧大人的赏识固然很好,可是四弟不能因此生起傲气,越是有才,越是要韬光养晦 勤恳

内敛。”

在当时的社会中,没有家族的支撑,失去了丈夫,一个女子带着两个孩子生活可想是多么艰难的事情。动画片中《穗女抚弟》的故事也是讲出了女子独自抚养兄弟的艰难,她们的精神难能可贵。所以,郑氏记着丈夫的话,一直将韩愈养大成人,她让韩愈衣食无忧已是难得,又能让其接受教育亦属不易,更在关键时候严格要求小叔子的品行更是难能可贵了。

嫂嫂去世后,韩愈悲痛欲绝,并为嫂嫂守丧一年。

守护悌道,友爱兄弟,担负重托,因为有这些道德礼仪的维护,郑氏才能不仅将韩愈抚养长大,更助其成人成才。正是郑氏对悌道的守护,才让历史上少了一个孤苦伶仃的孩子,多了一个安邦社稷的朝臣,多了一位睿智的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结语:

郑均脱身为拥感化兄长,李绩焚须煮粥传为佳话,朱显焚券合家养育幼侄,许武放弃功名教育弟弟,敬女危难之时代姐出嫁,王览争鸩舍身救兄等等这些故事都在告诉我们悌的重要性,我们今人如果能学习古圣先贤为人处世的哲学,特别在悌道上能为下一代做出表率,那将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

小家不宁,国家不安,就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收尾时看到了一家灭门的惨案,宁夏一个嫌疑人将其父母、祖父母、妻子、孩子割喉杀害。我们姑且不去究竟惨案背后的原因,一个人立于天地之间不知孝悌是多么可怕的事情。

孔夫子是非常重视孝悌之道的,他认为孝悌是做人、做学问的根本。而在五伦之中((封建宗法社会以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为“五伦”)只有兄弟之情是永远长久的。父子之间、夫妻之间能相处的情分,也就二三十年到头,而兄弟相处的情分,却是自幼至老,长达七八十年之久。若从无猜忌、相亲相爱,兄弟间的恩情快乐可是恒久无尽的呀!

(二)、教师小结:在生活中无论是对待兄弟姐妹、长辈还是对待朋友都要谦恭有礼,懂得尊重别人,自然就容易融入团体,为大家所接纳,同时也得到别人对自己的尊重。

(三)延伸

1、对照今天学习的内容,想一想以前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够? 自己今后该怎么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证明吧!

下载第一课《讲究悌道,敬重亲邻》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一课《讲究悌道,敬重亲邻》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