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科技小制作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旋转木马这个科技小制作的内容,是在我园实施的课题“科技小制作中科学与艺术的整合”中产生的。首先,它自身的美观性和可探索、可操作性,符合“科学”、“艺术”整合的要求。其次,它制作的难易程度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材料的收集方便、环保,同时作品还具有一定的游戏性和趣味性,幼儿在做做玩玩的过程中,能体验到制作所带来的成就感和乐趣,并引发他们探究的欲望。
活动目标
1.尝试看流程图学习旋转木马的制作。
2.掌握钻孔和十字剪制的技能,学习剪贴相同图形进行装饰。
3.感知木马旋转,体验自制玩具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材料:一次性杯子、前端可弯曲的吸管、彩色纸、广告纸。
2.工具:剪刀、固体胶、双面胶。
3.制作范例1个。
4.制作步骤流程图(见右图)。
活动过程
1.回忆情境,演示范例,激发幼儿制作的欲望。
2.了解制作的步骤和所需材料、工具。
(1)教师:要做旋转木马,需要用到哪些材料呢?(一次性纸杯、前端可弯曲的吸管、彩色纸、广告纸。)
(2)教师:旋转木马怎么做呢?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制作流程图(展示制作步骤图),你能看懂吗?这些图都表示什么意思呢?
(3)教师用儿歌小结操作流程。
小吸管,洞里钻,长的钻上面,短的钻旁边;
吸管头,十字开,小花伞,撑起来,木马四边粘;
旋转木马转起来,真呀真好玩。
3.了解制作要点。
在制作的过程中,哪些步骤你不太会做?
(1)打洞。洞的位置与大小。(图一)
(2)十字剪制。吸管的前端裁开成十字型,方便粘贴及花伞的平稳。(图二)
(3)伞形的制作。先将正方形的纸剪成圆形,从边到中心点剪一条直线,再粘贴起来。(图四)(4)同样图形。先将纸进行折叠,再画出图形,然后进行剪贴。(图五)
4.幼儿制作,教师指导
(1)遇到困难能主动先想办法解决,然后可以向同伴学习或向老师求助。
教师:那么多的难题都解决了,我们就可以制作了。在制作之前,老师还有要求:在制作时,你们可能还会遇到一些困难,你们一定要自己先想办法解决困难,解决不了的,可以向小朋友或者老师求助。
(2)节约使用材料,注意制作安全,及时收拾工具、材料,保持整洁等。
教师:要节约使用制作材料,使用工具时注意安全,制作结束要及时收拾好工具和剩余材料,保持整洁。
5.幼儿探索游戏:旋转木马。
(1)自由玩自制的旋转木马,体验成功的喜悦。
(2)幼儿交流:为什么旋转木马能够转起来呢?
活动评价
分享到: 收藏本文 QQ空间 新浪微博 QQ微博 复制网址 活动目标: 1.能够利用气球、旧报纸粘贴成立体的球形并用棉签、水粉、毛线等绘画装饰 2体验制作、创造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气球、旧报纸、水粉色、棉签、毛线、瓶盖、彩纸、剪刀、胶水 活动过程:
一、游戏变魔术,引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出示气球)这是什么?以变魔术的口吻:变、变、变。(出示气球面具)气球变成什么了?猜一猜是怎样变成的?
二、欣赏制作图,激发幼儿制作的欲望
1.(播放课件)引导幼儿逐步观察面具的制作方法。
吹气球——用剪成椭圆形的报纸粘贴三至四层——粘贴一层废旧楠圆形白纸——晾干一下,剪开——用水粉色绘画、装饰
2.粘贴好的气球还可以做成什么?幼儿自由讨论,开拓幼儿的思维。
三、幼儿操作,教师指导,使幼儿获得成功的体验 1.幼儿合作制作纸气球,并商量装饰成什么。2.制作要求:(l)粘贴的报纸要均匀,制作出和别人不一样的作品。(2)注意卫生,保持桌面、衣服整洁。(3)制作结束把作品放好并晾干。
教师巡视,根据幼儿在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导,引导幼儿友好合作。
四、介绍、展览幼儿的作品
1.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制作的作品:气球变成了什么? 2.引导幼儿进行评价:他们的作品好在哪里?和别人的作品有什么不同?
小火车(制作)教案
教材分析 岭南版美术教案(一年级)
这一课是要学生在前课纸盒堆砌,自由造型的基础上,进入“专题”制作的练习。教材要求学生用纸盒堆砌小火车模型。这比前课增加了难度(纸盒和瓶盖大小要合乎小火车的比例,要选用同规格的纸盒和瓶盖,数量要多一点等)。
在制作方面,既可单人完成,也可集体合作(如车厢的形式确定后,则大家可依样制作,然后连接成型)。不过,课前的材料准备,就显得更为重要。
教师必须很好利用孩子对火车“向往”的心理,调动学生选择材料和构思制作的积极
性;并注意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
教学目的
教给学生工艺制作的简易技能和模仿造型的能力,在作业制作中受到集体主义思想的熏陶。
作业要求
一、造型要基本符合火车的形状特征。
二、火车头要尽量表现为现代化的、电气化的。能区分火车头与车厢不同的形状。
三、车头、车厢、轮子各部分能排列成串,整体统一。
课前准备
一、课前发动学生收集可供制作小火车用的纸盒和瓶盖。纸盒的大小,要基本一致。
二、准备快干的粘合剂。
教学过程
一、引导学生谈论火车特点(不论乘过、见过或从影视中、图片上看到的),然后导入
本课。
二、让学生从阅读课本中懂得用纸盒制作小火车的方法(教师应作示范和说明)。
三、学生进行作业(个人或分组,可视实际情况决定)。
一、小火车的制作有两个难点:一是火车头外形的表现;一是车厢轮子的粘贴(两侧、两边要对称)。轮子粘后要待干涸才能使车厢立起排列成串。要提示学生制作时多加注意。
二、仅一节课时间,学生单人不可能完成制作一列小火车的任务。可视实际情况,增
加课内或课外制作时间,也可分组集体完成作业。
三、收集制作材料需有较长的时间,如有困难,可根据当地实际,改用其他材料,只
要利用旧废材料,便于学生收集就行。
四、收集制作材料有困难的,也可由一两位学生负责制火车头,其余同学每人制一
个车厢,全班只制成一列火车也可。
五、小火车排串成列之后,要让学生自己评议、调整、修改。
制作笔筒
教材分析:
在我国古代的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之外,笔筒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课学生的笔筒作品,大多采用的塑料瓶设计和制作的。利用废旧的瓶子剪去瓶口后变成筒状,再美化、装饰成笔筒,学生在造型活动中会体验其中的乐趣。本课教学应加强与生活的联系,是学生将学到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应用在笔筒的设计制作之中,达到提高审美素养、培养设计能力与创造能力的目的。
教学目标:
1.利用塑料瓶等废旧材料做笔筒,学会用彩色纸剪贴的方法对瓶筒进行美化装饰。
2.初步感受笔筒文化,通过自主探究和交流掌握设计制作笔筒的方法,启发创意。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创造思维能力及审美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用废旧瓶制作、装饰实用的笔筒。难点: 装饰设计的美与创新。制作步骤
1.取一塑胶瓶,将瓶口锯掉,保留底部备用。
2、将竹筷裁切成比塑胶皿高的长度,并用棉绳以8字形绕法,缠绕固定。
3、每转绕完一圈,便再次套入竹筷,反复一直绕到需要的长度为止。
4、竹筷上下两端均以同样方法缠绕,直到足够围绕塑胶皿外围的长度,便可将它粘贴固定。
5、可再加上一圆形木块做底座增加美感。
课堂小作业:
帮一帮、做一做
要求:
1、颜色鲜艳,造型夸张
2、装饰精致、美观
课堂小结:
瞧!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利用废旧塑料瓶制作了一件件漂亮的笔筒,其实我们身边还有许多废旧
材料,相信通过你那一双双善于发现的小眼睛,加上灵巧的双手,一定能制作出更多精美的作品,装饰 我们的生活!
rn手工小制作:降落伞
活动目标1.尝试用不同的碎布块制作伞面,体验自我创作和同伴协作的乐趣。2.学习系结,以及系死结的方法。3.丰富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
活动准备1.幼儿已有认识降落伞的经验。2.挂图或录像;各种大小、颜色不同的正方形布块;细线绳;玩具塑料小人;小木珠;剪刀;画笔。活动过程
1.出示跳伞挂图或播放录像,引起幼儿兴趣。
2.教师介绍提供的操作材料。提问让幼儿讨论:这些东西,我们可以怎么来利用它们做降落伞? 3.教师示范讲解。
(1)伞面的制作。教师:怎样才能使降落伞更美丽呢? ①提醒幼儿用画笔装饰或者用剪刀修剪。②提醒幼儿可以相互合作,共同制作。(2)线和伞面的固定。
①线和伞面的固定方法:用3~4根线运用“打结”的方法,拴住伞面的四个角。②重点讲解打结,打死结的方法及系扣要领:教师出示一段细绳,示范打结的方法。要求将绳两头拉紧,防止松散。重复打多次结便形成了死结。4.幼儿练习打结,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打死结。5.结论:如何固定塑料小人或木珠在“伞”下面? 6.户外活动:玩降落伞。活动延伸区角中摆放木珠、绳子等,供幼儿日常练习打结,制作降落伞。
rn小学生科技小制作-自制小镜框一.教学目的:1练习设计小镜框的面和支架。2练习近平贴技术。3镜框面的装饰。二.教学重点:设计镜框的面、条、背板、支架、支架座。三.教学难点:锯割和粘接四.工具和材料:锯、砂纸、乳胶、直角尺、笔。23*18.5厘米三合板一块。五.制作步骤:1.画图:设计镜框的面、条、背板、支架、支架座。2.锯割:先锯条板、锯支架座、支架、锯背板、锯镜框面、锯镜框面的内口要锥子钻一个孔,再把锯条卸下来,把锯条插入镜框面的孔里再把锯条按上。注意锯条的安装,锯柄为下,齿尖朝下用眼看或用手摸。3.打磨:(1)把砂纸裹在打磨棍上进行打磨。(2)把砂纸着成四——五折,用大拇指摁着砂纸进行打磨。(3)把砂纸平方在工作台上颗粒朝上,右手拿住木件或捏住木件,木件要垂直向前推再向后拉,反复几次后,木件能利在工作台上,这样为合格。4.粘接:胶要少放,胶不能过多,多了不爱粘。俗话胶多不粘饭多不甜,那多适合呢?把胶抹在木件上放在粘接处向前推向后拉反复几次,觉得有点涉跋后,把木件停放在应放的位知。木件外有点胶为合适。(1)找出第一层粘接的位置,把背板放在镜框的背面画上三条线为粘接的里线,把五毫米宽的木条平帖在线外边,这是第一层。再把十毫米的木条粘第一层木条上,第二层外边对齐。5.粘接支架:把支架粘在背板上。6.支架座可以创新:学生可以自行设计,插接的、活动的支架等。7.插背板要等胶干后在插为好。8.整体打磨:先用新砂纸打磨,再用旧砂纸打磨,这样就可以打磨光。9.上清漆:上三遍为好。10.插图:
小学科学教案:《小风车》科技制作
2012-11-06 |风车制作进一
设计背景:让学生把愉悦的心情带人科技制作课堂,必须解放学生的眼、口、手等感官。
《小风车》首先给出一个背景,是让学生由此产生对风车的兴趣,接着让学生观察风车的各部件让他们想想、看看,悟出怎样制作的技法,再写出自己的设计思路。这是培养学生做任何事都必须先想好了再做的习惯,改变那种做到哪里是哪里做不好就拆掉的坏习惯。其次,明确我们今天要制作一件风车的活动目标。再让学生看看手边的工具和材料以及向你介绍的一种制作方法,想想说说自己的制作方法,然后把自己的设计思路写出来。完成后,可以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比,评比可以根据准确、速度、美观、牢固、灵活等条件进行。把风车真正玩起来,使课堂教学由课内向课外拓展,给学生进一步自由。
最后,进一步向课外拓展。让学生观看更多的风车让学生选出自己最喜欢的进行创作,并努力使自己的作品更美观、更灵活。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学会小风车的制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力;
2、通过小风车的制作,培养学生对现代科技的兴趣和爱好,养成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习惯;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与人合作和积极进取的意识。
活动准备
1、教师:课件一个。作品若干。
2、学生:卡纸、一次性纸杯4个,工具:小剪刀1把,胶水、木筷、牙签。
活动过程
分5个小活动进行
活动一:
创设情景 激发兴趣
1、观看一段录象,看看录象中哪些作品你最喜欢,它们各叫什么名字?(各种风车、电扇)
2、欣赏其他班同学的一些风车模型。
3、仔细观察,先看看这些风车是怎样装配起来的?它们是由什么材料制作的?
4、对同学的制作提出问题。
5、思考:想拥有一架小风车吗,用什么办法?
活动二:
仔细观察、设计方案
1、在观察中发现什么问题吗?同桌说说,小组说。台前展示在观察中发现的问题,或者给这些作品作作评价?
2、教师介绍一种制作方法(教师制作)
“方方正正纸一张”。请同学准备一张正方形的稍厚的白纸(彩纸也可)。
“对角剪开四片连”。先将纸对角折好,再用剪刀剪开对角线,不要完全剪断,四片要有连接的地方。在风车的正面和反面都涂上喜欢的颜色。(如果用的是彩色纸就不必涂色了)
“每隔一角中心卷”。剪开对角线后一共有八个角,按照顺序间隔着卷四个角到中心。
“图钉钉住吹就转”。用图钉钉住卷起的四个角和纸的中心,钉在铅笔杆上,风车就做好了。用嘴吹风车的叶片或跑动就会转动。(卷好的四个角也可用浆糊粘牢)
3、将观察到的和想到的东西写在自己的“点子站”里。
4、学生设计制作(初次写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要多加指导)
活动三:
巧手制作、拓展思维
1、展示已经写好的作品设计思想。
2、如果把想法变成现实,在制作时可能会遇到什么困难?
3、师、生合作做一种小风车。
4、各小组根据自己的设计思路开始制作。
活动四:
评价激励、保持创作热情
1、请各小组长推荐出自己小组最好的作品,上台展示,并做简单介绍。
2、学生进行作品介绍
3、玩小风车
活动五:
活动延伸、继续创新
大家做的作品老师都很满意,可我相信同学肯定还想把自己的作品做的更加漂亮、结实,刚才有的同学在议论想改进自己的作品,还有的同学想另做一个更难、更漂亮的呢。这很好!那么就请你在家里或课外把它完成,我们在下次科技制作课继续比赛,祝大家成功!
相关链接:
玩纸风车
纸风车,潮人叫风。做风,可先找来一张稍厚的纸,大小随各自的意,将规则或不规则的纸刮成一个正方形,再将其分别四线对折,便成了一个小正方形。找来剪刀,沿那四张纸没有相连的角的斜线一直剪进去,至斜线的四分之三部位停下来,这张正方形的纸张就成了八个角,剪线余下的四分之一相连接着。掀起第一个纸角至中心点,再依次将第三、五、七等四个角掀至中心点,并相叠起来,不要压平,让其自然弯曲。四个角迭起来后,可用削圆的竹枝或铁丝将四个角串起来,再穿过纸背,让纸背与四个角自然伸展。限制在杆固定的位置,这样,纸张便好似风扇的扇页,有坚挺的角,也有圆润的弯处,竹枝或铁丝穿过的孔可稍微挖大点。将风正面迎风,纸张便迎风转动,转速与风力成正比,风大则快,风小则慢,无风则停。这是由于风的速度而带动纸张旋转
将风放在顺风的地方,它就会迎风飞舞,乐趣无穷。
儿童们做几个风,插在门缝上,窗框旁,桌椅上,让其自由自在地随风吹鼓,与时间赛跑。有时也会持在手上,举到身前,迎风奔跑,跑快了就转快,跑慢了就转慢,随机性强,儿童们的心绪也全系在这小风上,忘记了路途,忘记了时间,不知不觉中目的地到了,也记不起累来了。
做风,是一次手工劳动,使儿童们学会将平面化为立体,将静态变为动态,在制作中锻炼静心作业,劳动创造的习惯。
风怎样吹起?
大气为什么会运动?是什么力量驱使它运动的呢?原因是错综复杂的。水平的风,垂直的升降气流,不规则的乱流运动,都各有其复杂的成因。这里先就风的成因谈起吧。
自从十七世纪出现了气压表,指出空气有重量因而有压力这个事实以后,为人们寻找风的奥秘提供了开窍的钥匙。十九世纪初,有人根据各地气压与风的观测资料,画出了第一张气压与风的分布图。这种图不仅显示了风从气压高的区域吹向气压低的区域,而且还指明了风的行进路线并不直接从高气压区吹向低气压区,而是一个向右偏斜的角度。
一百多年来,人们抓住气压与风的关系这一条从实践中得来的线索,进一步深入探究,总结出一套比较完整的关于风的理论。风朝什么地方吹?为什么风有时候刮起来特别迅猛有劲,而有时候却懒散无力,销声匿迹?这完全是由气压高低、气温冷暖等大气内部矛盾运动的客观规律在支配着的。人们不仅用这种规律来解释风的起因,而且还用这些规律来预测风的行踪。
制作潜望镜
七节 周四 2012.10.11
一、教学内容:潜望镜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制作潜望镜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 2.过程与方法;初步掌握分割、组合等基本制作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设计制作,享受制作的乐趣;通过对作品的评价交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重点:掌握潜望镜的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分割、组合等基本的制作技巧并有所创新。
四、教学准备:硬纸板、美工刀、剪刀、铅笔、两面胶、透明胶布、镜片等。
五、教学过程:
一、交流信息,引入课题 1.自由谈话,了解学生:
谈话:我们今天开始进行小制作活动小组的活动,今天我们做一军事侦察工具——潜望镜。在五年级,我都了解了潜望镜的,现在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潜望镜是什么样的和它的工作原理。
小结:同学基本上了解了潜望镜。今天我们就来制造潜望镜。
二、活动过程
1)理解潜望镜工作的原理。
潜望镜中利用了两块平行的平面镜将光线两次镜面反射 2)材料和工具:
硬纸板、美工刀、剪刀、铅笔、两面胶、透明胶布、镜片等。3)制作方法
做潜望镜只需要两面一样大的小方镜和一块硬纸板。假如你的小镜子长十厘米,宽七厘米,这样,你就应该准备一张宽4×7=28厘米的硬纸板。纸板的长度可以根据条件自己决定。纸板长一些,潜望镜就可以做得高一些。制作潜望镜
在纸板上划出三条平行线,象图中所表示的一样,每条线之间的距离都是七厘米。把涂黑的部分剪去。用刀子沿着虚线划一个痕迹(注意不要划透)。然后,利用桌边折一下,这样就做成一个长方形的盒子,用牛皮纸把它粘好。制作潜望镜
用白胶布把小镜子象下图中那样粘好(要使小镜子和长纸盒之间的交角等于45°)。两面小镜子平行对好。这样,一个潜望镜就做成了。如果你手中的小镜子不足十厘米长,你可以根据勾股定理来算一算纸盒的尺寸,条件是保证镜面和纸盒之间的夹角为45°。
4)制作过程,分组活动:
(A)教师一同参与,要注意到后面几组的同学,适当指导,提醒学生要注意多交流,积极尝试,及时鼓励敢于创新的学生,发现问题及时纠正。(B)老师看到大多同学都已经完成,就组织参观作品。
三、反思评价,延伸拓展
《变废为宝 保护环境》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本次活动,了解自己身边废物污染的情况,使学生认识到作为废物的垃圾对环境污染的危害。
2、学会利用废旧物品制作工艺品,美化生活。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3、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养成良好的环境道德和环境行为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学会利用废旧物品制作工艺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养成良好的环境道德和环境行为习惯。
三、教具、学具:
旧报纸 易拉罐 塑料瓶 玻璃瓶 药盒 废布 胶水 针线 彩笔 双面胶 剪刀等。
四、教学过程:
(一)活动过程:
1、课件出示:
(1)一组环境被严重污染了的图片。
(2)让学生谈谈自己在放学路上观察到的环境污染现象。(3)谈谈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2、教师向学生出示一组学校环境优美的图片
师:正是由于有强烈的环保意识,才使得我们的校园如此美丽。收起饮料瓶,清理垃圾箱,擦洗墙面不文明语言,不随地吐痰等一些细小的行为都是在为保护环境做贡献。
3、环保大行动落实
我们在认识了垃圾的类别和危害后,就应该积极行动起来,为了我们地球妈妈的健康,为了我们共同生活的这一片天地,保护环境,保卫地球。现在就用我们的智慧,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一起来寻找拯救环境的良药。以小组为单位,大家共同探讨,交流分享。(1)以小组为单位,创写环保的公益广告。
(2)奇思妙想,联系实际,让学生说说生活中的浪费现象如何改善?
如:一次性筷子是对木材的极大浪费,可以发明可食用的各种味道的筷子,既减少了浪费有促进了消费。启发学生从各个方面想象。
(3)在校园里号召大家合理丢弃垃圾,不要污染环境。
4、生活中有许多东西是可以回收利用的,也有许多东西可以制作成小玩具、小装饰,来美化我们的生活。
课件出示:废旧物品制作的小玩具、小装饰 展示几件手工制作,激发学生的动手创作的欲望 下面让我们也来试一试:
(1)取出一些废弃物:旧报纸、易拉罐、塑料瓶、药盒、废布等(学生可以组为单位带来材料)
(2)请你发挥想象,可以用这些废弃物制作什么小物品呢?(组内讨论,自己思考)(3)学生分组进行制作
学生可以自己独立制作,也可以全组共同制作(4)活动后展示作品,评出各奖项。同学们的手真巧,原来我们可以用我们的双手变废为宝。请大家在自己的作品上写上要求大家保护环境的话语,然后评出最佳创意奖和优秀设计奖等若干奖项。
(二)活动总结
环保及自然资源与我们的生存息息相关。环保不只是一句口号、一种观念,而应该是一种生活方式。大家应该把环境保护意识付诸每个小小的行动,少一分破坏,多一分建设,珍惜任何可以再利用的资源,通过我们的眼睛观察,我们的头脑思考,我们的心灵体会,把废弃物中可以再利用的丰富资源,用我们的聪明智慧与灵巧双手,赋予它们新的艺术生命力!同学们,让我们用自己的慧思巧手,将它们“化腐朽为神奇”吧!
模型火箭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个趣味性非常强的科技课,它由两大部分组成。
1、制作能够飞到空中的火箭
2、制作后的比赛,看谁的火箭飞的高。
一、火箭的制作
制作火箭的要求:
1、制作一个完整的火箭的模型。
2、火箭只需要借助气体的压力升空。
3、制作的材料要环保。
二、火箭的选材 既然是能飞的火箭,则必须有箭身,箭尾,箭翼等装置。由于火箭是借助气体的压力而升空,所以制作火箭的材料的重量要适中。
三、制作应注意的事项。
1、注意各部分的材料的尺寸及重量。
2、注意瓶中水的重量。
3、试验的组织,在做好模型后一定要进行试验,把火箭调到最佳状态。
4、在试验的过程中,注意观察,并做好计录,填好表。
纪录表 空瓶不装水 装1/3的水 装1/2的水 装2/3的水 装满瓶的水 高度排名
四、比赛的组织,维持比赛的次序、注意比赛的安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五、总结与评价
能够制作一个完整的气动火箭的模型是制作课的核心内容,在制作过程中,学生肯定会遇到一些问题,老师应提前进行预设,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思考,合作解决问题。在比赛完后应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教 案
课题;《气动模型火箭》小学科技制作实验本五年级上册第二课 教学目标:
1、了解、掌握火箭升空的原理。并能制作完整的能升空的火箭。
2、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探究能力。
3、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制作课的乐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能够制作完整的模型。
教学难点:制作材料的选择、尺寸及安装过程。教学过程:
一、活动准备(提前布置)
大号的饮料瓶2个,塑料薄膜,棉线,气针,粘胶带,剪刀,钳子,锥子,气筒。
二、活动方法
1、气动模型火箭是利用压缩空气的原理,利用空气的气压冲开木塞,火箭随即升空。
2、各部件的制作。
三、制作过程
1、制作箭身
先用锥子把软木塞钻一个洞,然后在饮料瓶中装一些水,塞上软木塞,并把气针插入软木塞的中。图1
2、制作底座支架 用铁丝轧制一个发射支架(支架的大小应刚好把火箭模型放稳)图2
3、尾翼的制作
将塑料片剪成三片大小相同的平行四边形。图3
4、组装
将尾翼粘在塑料瓶的底部,注意三个尾翼之间的角度应该是120度。把火箭放到支架台上即可。图4
5、试验
用气筒向塑料瓶中充气,瓶内的气压增加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冲开软木塞,火箭随即升空,在试验的过程中填好表格,根据试验的记录来调整瓶中水的重量。从而使火箭能达到最最高高度。
6、增加运载回收装置 为了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利用瓶身给火箭增加一个运载舱。将降落伞和舱内的“卫星”连接。将塑料薄膜或一快步剪成一个直径大约为30厘米的圆形,将6根或8根棉线的一端系在薄膜的周围,然后将棉线的另一端系在一块,制成降落伞。把降落伞系在一个橡皮上面即可。
四、比赛
先把队员分成几个队,选一块平地,摆好支架把火箭固定好即可开始比赛,老师和其他学生做裁判,那个队员的火箭飞的最高就获胜。
小结:在这节制作课中,同学们学到了许多的知识,尝到了制作的乐趣,也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同时也遇到了许多的困难,并自己克服了困难。从而增强了学生的克服困难的信心。课后练习
1、回家后在改进自己的火箭
2、收寻有关我国火箭的资料
课后反思
启动模型火箭这一节制作课的特点是取材容易,制作过程难易适中,作品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作品本身也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应注意以下几点:
1、少数学生由于很少动手制作或是没有找到合适的材料而放弃制作,从而对制作兴趣不大。
2、对试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重点注意,如火箭飞的不是很高,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应该引起学生的思考,让学生能够自己动手解决问题。
3、比赛很重要,比赛可以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从中体会到科技制作课的乐趣。
4、对没有做成功的学生应积极的鼓励帮助他们建立信心。
《自制简易净水器》教学设计;
宁安市宁西学校朱海生;
一、教学目标:;
1、学会制作简易净水器;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验动手能力和创;
3、学生经历实践,感受动手制作的成功乐趣;
二、活动重点:;
1、学会制作简易净水器;
2、感受化学实验制作的成功乐趣;
三、活动难点:;能有序地填充各种必备的净水材料;
四、学生分析:;学生以学过水的净化、保护水资源,对自然界中
《自制简易净水器》教学设计
宁安市宁西学校 朱海生
一、教学目标:
1、学会制作简易净水器。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验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学生经历实践,感受动手制作的成功乐趣。
二、活动重点:
1、学会制作简易净水器
2、感受化学实验制作的成功乐趣。
三、活动难点:
能有序地填充各种必备的净水材料。
四、学生分析:
学生以学过水的净化、保护水资源,对自然界中水的成分、除杂所需的必备材料和原理有所了解,对过滤的操作已经掌握,希望通过自己动脑和动手来制作简易的净水装置的兴致很高。
五、教具、学具准备:
饮料瓶、塑料管、清洗过的沙子、纱布、蓬松棉包、活性炭、清洗过的小卵石10数枚、剪刀、钻子、烧杯。
六、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
首先简单介绍世界及我国水资源现状。
(二)明确活动目的
生活中,被污染或不干净的水随处可见,我们如何初步过滤一下浑浊的水呢?我们经常到野外游玩,野炊时,如果要初步过滤浑浊的河水用于煮饭,怎样用身边的物品(饮料瓶、手绢、细沙、小卵石等)制作一个简易净水器。说说你必须选择那些材料?每种材料的用途是什么?
明确:纱布与卵石过滤较大物质(不溶物质)
石英砂过滤较小物质(不溶物质)
活性炭吸附可溶物质(有色有味的物质)
蓬松棉吸附最小物质(不溶物质)
本次校本活动的主题就是利用自己准备的和老师提供的材料来自制简易净水器。
(三)设计制作方案。
1、简要写出自己的制作方案。
2、小组交流。
3、抽生交流评价。
4、制定最佳制作方案。
①取一个空的塑料饮料瓶,剪去底部,约二之一
②在瓶盖处用钻子钻一个孔,把准备的塑料管插入孔中。
③把瓶口处倒过来放,依次放入膨松棉、纱布、活性炭,纱布、石英砂、纱布、小卵石
(四)制作净水器
学生分组、动手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五)检验自制简易净水器的净水效果
1、准备好净水器,下端与接水的烧杯相连。
2、把污水沿玻璃棒倒入净水器中,观察净水效果。
(六)交流评价
1、各小组汇报净水效果以及经验教训。
2、想一想,你的净水器还可以怎样改进?
(七)拓展延伸
李明同学在家里自制“橘汁”,家中已有绞肉机、纱布及其它必需用品,请你帮助李明同学提取“橘汁”。
1、李明同学还需要的用品有:(玻璃杯、筷子、饮料瓶、剪刀)
2、你准备如何制作过滤器?(将饮料瓶距瓶底10厘米处剪断,取上半部分倒置,在其中垫上洁净的纱布)
3、如何从橘子中提取“橘汁”,请说出操作步骤:
将橘子洗净、去皮,放到绞肉机中绞碎,将碎橘及汁液倒入玻璃杯中,用凉开水冲洗绞肉机2——3次,将洗涤液转入玻璃杯中;在制好的“过滤器”下面放另一个玻璃杯以承接滤液,将碎橘及汁液沿筷子慢慢倒入“过滤器”中,过滤完毕后,滤液即为“橘汁”。
(八)布置作业
利用家中的物品自制净水器,可以创新和改进。下周活动时上交作品。
七、板书设计
自制简易净水器
一、材料:饮料瓶、塑料管、沙子、纱布、蓬松棉、活性炭、小卵石、剪刀、钻子
二、方案:
1、取一个空的塑料饮料瓶,剪去底部。
2、在瓶盖处用钻子钻一个孔,把准备的塑料管插入孔中。
3、把瓶口处倒过来放,从下到上依次放入膨松棉、纱布、活性炭,纱布、石英砂、纱布、小卵石
八、活动反思
“自制简易净水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化学》中的家庭小实验。该实验使学生对水的净化原理,以及“用具有吸附作用的固体过滤液体,不仅可以滤去液体中的不溶性杂质,还可以吸附掉一些溶解的杂质,除去臭味”等知识有更深刻的记忆。
本次活动学生很感兴趣,动手制作的积极性很高,净水效果总体不错,多数学生比较满意自己的作品。只是由于学生自己准备的沙子和小卵石的质量和数量问题,导致个别小组净水效果不是很好。再者学生活动中用钻子打眼这一环节也浪费了时间,建议该工作放家里进行,或者直接选用带插管的饮料瓶。
第二篇:科技小制作教学设计
科技小制作课程教学设计
一.课程背景
我校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国家课程实施计划的要求,在特色学校创建过程中,为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与时代需求,结合农村学生实际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开发的一门校本课程。
人类在执着追求科学技术进步,教师必须执着追求教育创新,培养科技创新之苗,储备科技创新力量,使学生养成科技创新的意识。惟有这样,我们才能不辜负人类的重托;惟有这样,我们才可以自豪的说:“我是一个合格的教师。”科技创新的生力军是下一代,教师要使下一代树立创新的理想和信念,首先自己先要坚定不移的树立创新的理想和信念,有了这种信念,学生启发久了,自然就养成了习惯,一个科技小组带动一个班级,一个班级带动一个学校,一个学校辐射一个地区„„一个学校的科技氛围体现着一所学校的师生科学素养,体现着一所学校不断创新的精神面貌。我校近年来课改效果显著文化课成绩突出,但要立足长远实现创办名校的目标就必须注重科学文化的积淀,切实提高学生的素质。为了营造校园科技创新氛围,增强科技创新意识,我们必须坚持将《科技制作》作为学校课程持久、有效地开展下去,这也是新课程赋予我们每一位科学老师新的使命。
《科技小制作》学校课程方案的拟订和课程的开发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提高科学素养,促进全面发展”为宗旨,积极组织和引导学生亲近科学、勇于探索,扎实有效地开展新世纪科技制作活动,倡导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良好风尚,在全校师生中广泛传播科技创新理念,兴起科技制作热潮,营造校良好的科技教育氛围,突出学校课程科技活动的特色。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以课改为载体,努力实现学校课改总目标。在学校课程开发、实施中,本着“激发科学兴趣,培养创新意识,增强动手能力”为目标,发展以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核心,以“陶冶学生情操,完善学生人格,丰富学生科技活动”为宗旨,大力倡导科技风气,营造特色校园,探索校园科技创新之路,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让师生与课改同成长,把学校办出特色,办出质量。具体目标如下:
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领略到科技教育的价值与意义,提高学生爱科学、学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素质,引导同学们养成良好的动手制作习惯。
2、老师在学校课程开发和实施中,发展教研和科研水平,形成我校一支良好的学校课程开发和实施的教师队伍。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创设情景,提供制作材料,进行课堂教学及课后活动,引导学生认识科技制作的重要性。
2、理解科技制作的原理,学会观察,学会探究,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
1、积极营造科技创新氛围,兴起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风尚,培养学习情趣,增强科技意识,提高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
2、让学生在“兴趣”、“特色”中,发挥特长,学会学习;感悟到“探索”、“制作”的乐趣。三.课程实施
1.实施对象和课时安排。
《科技小制作》学校课程在3-6年级开设,周课时为一节,将纳入课时计划,本课程由担任科学课程的老师具体实施。在实施过程中要做到有计划,有措施,精心备课,认真上课,确保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
2、完善课程的管理机制,促进课程和谐发展。
学校成立学校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具体领导、组织、协调学校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根据课改规划,制定学校学校课程开发方案,建立相关的课程管理制度和工作制度,如学校制定学校课程课堂常规管理记录表,采用“每课一记”的形式,及时反馈,及时处理。确保课程健康运行。
3、发挥科技制作创新的内涵,提高课程的实施水平。
在实施过程中,努力贯彻新课程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努力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获取知识的直接性、学习方式的多样性、活动结构的开放性,内容生成的动态性、个体群体的互动性和教学评价的多元性。转变单一的知识授受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方式,努力提高课程的实施水平。
4、认真编写学校课程教材。
在建设学校课程的过程中,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我校学生实际,按课程实施方案与细则,组织老师认真撰写课程设计课案,在这基础上编写出本课程的教材。
5、营造校园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
开辟各类宣传阵地,来提高广大师生对科技活动的认识程度;学校定期举办科技节活动,鼓励学生动手、动脑,积极参与,并对学生的优秀成果进行展示,使学生感受到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
6、加强学校课程、学校教材的科学研究。
就这一课程的开发实施,设立相关课题,组织教师参与学校课程的研究,以提高课程开发和实施的能力,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四.课程评价
加强对学校课程开发和实施的评价,是提高学校课程开发与实施质量的保证。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校课程的目标和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教学设计,优化教学过程,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和课程建设的发展。
1、坚持评价内容的多维化。一是对课程本身进行观察评价,在实施过程中分析评价课程目标、内容、方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以及时调整。二是对学生的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科技制作的原理的理解,更重视学生多方面潜能的发展;不仅关注结果,还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尤其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的进步与变化。加强过程的管理,以促进课程的健康发展。三是对教师实施这一课程的态度、水平和绩效的考核评价。
2、坚持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主要采用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之间的互评相结合,多种评价方式并行。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互评,更让家长参与课程评价活动。要在学习活动的情景中评价学生,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背景进行个性化评价。同时,要帮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
3、坚持评价方式的多样化。把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结合起来。提倡采用成长记录袋的评价方式,搜集能反映学生在该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资料。如:关于学生课堂上表现、上课兴趣的记录,学生制作失败后的自我反思、师生的评价和家长的信息反馈。做到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在重视定性评价中,教师要客观地描述学生制作的进步与不足,并提出建议。用代表性的事实来评价学生,对学生的行为表现予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做到正面引导。
让科技气息时时荡漾在学生的课内外生活之中,用“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理念为学生插上一双双科技的翅膀。
五.课程指导
1、科技小制作的特点。
科技小制作的特点就在于一个“小”字。“小”在哪里呢?(1)结构简单。一般只要制做几个零件,再组装起来就做好了。(2)材料好找。很多材料在家里就可以找到,如空纸盒、牙膏皮、泡沫塑料、罐头筒、废圆珠笔芯、坏了的玩具、铁丝、铁片等。(3)加工容易。多数项目工艺技术要求低,小学生可以掌握。(4)花钱少。有些项目甚至可以不花钱,不会增加家庭负担。(5)见成果快。不少项目只要一天、半天就可以做成,这符合少年儿童心理,容易推广普及。2.活动形式(1)开设科技课,使学生普遍受到科学教育,并辅导学生制作。(2)建立兴趣小组,辅导学生制作。(3)鼓励学生自己选题,独立完成小制作,必要时给予适当的辅导。3.活动内容和辅导方法(1)依照图纸、说明,或印制好的材料进行制作。(2)以培养创造能力,发展智力为中心的科技小制作。主要以制做儿童喜爱的玩具为主,有下列几种形式: ①教师介绍一种小制作的方法和科学道理,并用实物演示,引起学生兴趣,学生根据这个道理自己去创新制作。如“小鸡吃米”,是利用杠杆原理制作的抽拉玩具,抽拉时两只鸡头运动方向一致或相反,是由于杠杆力点、支点的位置不同。学生在了解道理之后,各自设计、制作了许多新颖的杠杆抽拉玩具,如我坐火箭去太空、小猫钓鱼、打乒乓球、过峡谷等。②变废为宝的科技小制作。教师利用实物讲解如何利用废旧钟表的齿轮和废旧玩具设计制作新的玩具。有些学生受到启发,自己完成了构思新颖、质量较高的活动玩具,如手操纵电动旱船、电动碰碰车、机器人、滑稽人跳舞、猫头鹰和老鼠等。③专题科技制作竞赛。根据不同年级提出不同专题要求,各班学生人人设计制作,班内选拔出代表队,再进行年级竞赛。如一次四、五、六年级进行风力车比赛。我们规定赛车的轮子必须是用厚纸自制的,不能用现成轮子或其他代用品,其他大小、重量、样式不限。又一次进行橡皮筋动力车比赛,只限定必须用统一规格和长度的橡皮筋,其他不限。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设计制作的赛车多种多样,充分发挥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培养了他们的创造能力。4.注意事项(1)要按年龄、知识水平、动手能力、兴趣爱好分开档次,选择不同的制作内容。低年级要选择很容易制作成功的内容,如小降落伞;中、高年级则要从难度上有所提高。(2)要提倡创新。(3)不包办代替。(4)强调制作中要注意安全。
2、小发明成功的因素。
在明确了新颖性、先进性、实用性、科学性是衡量小发明的质量标准以后,同学们一定会跃跃欲试,希望自己能搞出优秀的小发明来。但是,步入小发明的成功之路,还要懂得小发明的成功要素。下面谈谈小发明成功的五个要素。
1、善于学习勤于思考。任何创造发明都需要知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知识就没有创造发明。不可想象,一个一无所知的人会有发明创造。在历届全国及各省、市青少年科学创造发明比赛中参赛的作品,绝大部分都是运用课本上知识的结果。这里仅举两个例子说明。
3、创造性的学习有哪些特点呢?
(1)善于学习,兴趣广泛,知识面广,能牢固掌握各种基础知识。
(2)不死记硬背,注重理解,能灵活运用知识。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创造思维能力。
(3)有强烈的创造意识和欲望,多疑好问,想象力丰富。触类旁通,善于把各种知识组合起来思考问题。
第三篇:五年级科技小制作习作教学设计(定稿)
五年级科技小制作习作教学设计
————杜生旺
【教学理念】
开展制作小制作的活动,借助这一活动,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为学生创设良好的习作氛围,扩大习作空间,避免单调、枯燥、缺乏情趣的习作套路,调动全部感官进行观察,积累生活和学习的经验,激发他们作文的积极性,让学生乐于表达。
【教学目标】
1.结合制作小制作的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回忆,唤醒原有生活体验,为学生提供作文素材。
2.指导学生写清楚、写具体做小制作所用的材料、制作方法和过程。
3.初步学会介绍小制作一类文章的写法。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确定写作重点,把小制作的过程写清
三、明确重点楚、写具体。
【习作要求】
1.初步学会介绍小制作一类文章的写法。
2.写清楚、写具体小制作所用的材料、制作的方法和过程。
【习作准备】提前布置学生在课前个人独立完成或几个人合作完成小制作。完成后,要在一张卡片上写上小制作的名称、设计者及简要的说明。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1.教师导入:同学们,前不久我们学校举行了一次创意大赛,同学们制作了各种各样独具匠心的作品。请大家展示出来。“小制作介绍会”现在开始!
2.分组介绍。全班分为四个大组,同学们把自己的小制作向伙伴们推销,注意语句要简明扼要,引人。最后在组内再推选出几个受欢迎的、有创意的小制作。(学生们兴趣盎然地介绍起自己的小制作来。教师此时深入各组,参与评选,准备让他们在全班作介绍。)【设计意图:作文其实是对话交流的过程。学生通过交流,激活了思维,有了表达的强烈需要,习作自然就水到渠成。】
二、展示作品
1.导入:同学们,你们现在就是场外评委,请大家认真看,仔细想,在这些优秀作品中,哪个最漂亮?哪个最有创意?哪个最有趣?(教师把学生交上来的参展作品在展示台上依次展示。)
2.作品介绍:在选出几个有代表性的小制作后,教师可以让作者或其他同学对小制作进行有顺序的介绍。(学生这时可能更多介绍的是小制作的外形,而忽略了制作的过程。)
【设计意图:写作的素材来自生活。让学生按顺序介绍自己的小制作,在交流介绍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与自信。】
三、明确重点
师:很好。刚才几位同学把小制作的外形描绘得很生动、形象。这些小制作的外形要不要作为我们今天的重点去写呢?(学生可能会形成两种不同的意见)
师:请同学们看一看“习作要求”(出示习作要求),它要求我们把“制作的方法和过程”写出来。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习作重点,做到详略得当。】
四、完成习作
1.师:同学们,你们手中的作品都是自己亲手制作的,大家对它的制作方法和过程一定还记忆犹新吧?如果有一些地方已经遗忘了,相信你看了下面的提纲,一定会有新的启发和收获。
投影出示下面的提纲:
想一想制作的材料:
要吸制作的顺序:
制作的动作:(如一些贴切的动词)
你在制作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自己是如何克服的?
你在制作的过程中,心情有什么变化?
2.编写提纲、口述片断
让学生再次观察自己的小制作,回顾自己当初的制作过程,编写提纲。
让学生在提纲的帮助下,介绍自己做小制作的情况——所用的材料、制作的方法和过程。
教师着重引导学生弄清楚写小制作时的几个注意点:
(1)为了让文章条理清楚,我们可以用哪些表示顺序的词呢?(先、然后、再、以后;首先、接着、然后、最后;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第四步……)
(2)在写制作过程的时候,我们还要注意写好表示动作的词,想一想,在制作时有哪些动作?
(3)一件小制作成功了,你如何来形容它的样子呢?
讨论完后,可以让学生畅谈学习的收获。
指名几个学生当众介绍,教师引导学生自评、互评。
(评价的着眼点是有没有把制作的方法、步骤说具体,讲清楚。)
3.拟定题目,完成习作学生根据刚才的观察和口述,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加工,完成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觉围绕话题进行审题、立意、选材和构思等方面的训练。先说后写,就是让学生把构思用语言表达出来,然后再进行书面作文,让学生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口”。这是由内部语言向外部语言的转换,有了这个转化过程,学生可以从口述中意识到自己表达的不足,也可以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修正,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敏捷的思维能力。】
第四篇:科技论文小制作
小制作
十月又一次到来,每当看到提着箱子结伴向实验楼走去的学弟学妹们,不禁想起了去年参加科技节小制作的时候。
当王老师说:“今年的科技节又要到了,希望你们踊跃报名啊。”于是我们怀着期待报名参加了小制作项目。
时间一晃,便到了小制作训练的日子。那天中午,我们早早的吃完了饭,等待着一点钟的到来。我们带着纸笔走向实验楼。近一点半时,开始下发工具,并简单的教会我们如何操作后,便让我们自行练习。我看着黑板上简短的步骤,心里想:“哈哈,这么简单,肯定难不倒我。”可是,当我右手拿着电烙铁,左手拿着焊锡丝时,却不知道怎么办了,我看着涂先琳的样子照葫芦画瓢,结果,本应该是一个漂亮光滑的小白圆点,被我焊成了一个又扁又平的东西,根本就不符合要求。于是我又焊了一个,可这次连形状都看不出来。后来回到家,开始不断地练习,可是仍没有什么效果。眼看着自己的耐性被一点一点耗光,却无能为力。
但是我知道,一定不能放弃,于是即使在难看,也一定要继续练下去。于是,从最初的不成形渐渐变成一个点,又从一个点变成一个漂亮的小圆球,自信被一点一点找回,直到参赛那天,我充满自信,一个又一个标准的图案从我手中焊出,既兴奋又开心,最后满意的上交了我最完美的作品。
最后结果出来了,我获得了三等奖,虽然有些失落,但这些失落瞬间被美好的回忆一扫而空,我只要享受了这一过程,几等奖又有什么关系呢。这次活动,我付出了努力、时间与汗水,可也回报给我了耐心、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我认为这次活动很值得。
学弟学妹们再一次提着箱子出来了,看到他们脸上会心的微笑,我想他们也会收获一些自己想要的吧。
第五篇:科技小制作教案
1、科技小发明讲座
一、教学内容
激发学习兴趣,认识一些小发明和小制作的例子。
二、活动目的: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活动的主要内容.2.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3.尝试构思创造方案.三、教学重点难点:
明白“为什么参加这个兴趣活动”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五、教学准备
一些小发明和小制作的事例
六、教学过程:
1.询问学生:为什么参加这个兴趣活动,你认为这个活动小组主要是学习什么? 2.说明活动作用:(1)参加县每年一次的三小比赛,争取获奖,好的甚至参加全省全国的创新大赛;(2)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使自己更聪明.人类因为有梦想,所以有了各种各样的发明创造。因为想飞得更高,所以发明了飞机;因为想听得更远,所以发明了电话„„生活是这些发明创造的源泉,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却总是能激起人们创造的灵感。大家一定知道万有引力定律吧?那还多亏了不偏不倚正好砸在牛顿头上的那颗苹果。您也许因生活中的种种不方便之处而萌发各种小小的发明创造,以及各种干活多快好省的小窍门,让我们一起分享因您的发明在日常生活中所带来的快乐。
3.小发明和小制作举例:(1)中国的四大发明。
(2)铅笔的发明:从碳——两个木条夹——加橡皮,成为现在常用的铅笔。
(3)去年我到北京参加了第二届“全国中小学劳技教育重新作品邀请赛”颁奖大会,看到许多富有创意的小发明。
“妈妈抱”童鞋:有抱过小孩的朋友一定有这样的感受,下雨天的时候,小孩的鞋子总是会把大人的衣服蹭得很脏。于是聪明的人们针对这一情况发明了一种特制的童鞋。这种童鞋和一般童鞋相比,鞋尖上方多出一块半圆形的橡胶“外衣”。当下雨天小孩鞋子很脏的时候,可以先把那层“外衣”向下翻,把脏的表面隐藏起来,这样大人的衣服就不会被蹭脏。人们还可以根据需要把橡胶层设计成鲜艳可爱的动物图案,又时尚又实用。这一发明大受妈妈们的欢迎,于是这种童鞋就有了一个温馨的名字——“妈妈抱”童鞋。
创新作品:能让色盲者看见的红绿灯
问题提出:色盲者因为自己生理的缺陷,所以我们驾驶车辆,怎样让他们同样享受自己驾驶的乐趣?
改造方法:把传统的红绿黄灯图标改造,如红的用圆形,绿的用箭头,黄的用两个竖长方形。
其它说明:该作品已经申请专利,在这次比赛中获得金奖,并且被评委点名表扬。
创新作品:不咬纸的回形针
问题提出:在使用回形针的时候,经常会把纸咬破。需要资金:几分钱 改造方法:
1.把回形针的头向外弯曲; 2.在头上加衬衫别针上的小塑料珠
3.简单介绍发明思路,学生尝试完成创造方案。
4.布置下次活动的内容和材料:(1)内容:泡沫盆景
(2)材料:取泡沫塑料一块、钙塑板一块、红色和棕色植绒纸各一小块、塑料盘一只,黄、绿、黑丙烯颜料少许,小刀和胶水。其它自选材料。
附下次泡沫盆景制作方法 泡沫盆景
废弃的泡沫塑料,经过设计和加工,可以制作成饶有情趣的仿山水盆景。
取泡沫塑料一块、钙塑板一块、红色和棕色植绒纸各一小块、塑料盘一只,黄、绿、黑丙烯颜料少许,小刀和胶水。
制作方法
1.根据你的创意和构思,将泡沫塑料用手和小刀刻挖成大、中、小山体各一块,再将山体底部用美工刀削平。
2.在山体上用颜料涂上颜色,趁颜料未干时再点上层层黑色,使其与山体颜色自然融合产生一种犹如绿色植被的感觉。
3.用美工刀将钙塑板切成长条,顶部削成斜面如屋顶状。再将长条按需要切成长短不一的小块,制成5—6个房体,再用颜料画出门窗。
4.剪一块比屋顶面积略大些的红色的植绒纸,对折后粘贴在屋顶上作房顶。
5.用美工刀切一小块钙塑板,削成5—6艘船体,画出船舱,用大头针作成桅杆。
6.将棕色植绒纸剪成陆地和岛屿。
7.将制成的各部件根据构想在塑料盘内进行布置,待布局满意后再用白胶进行固定。
2、小发明创造技法-扩大增加法和缩小省略法
一、教学内容 放大和缩小
二、活动目的: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活动的主要内容.2.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3.尝试构思创造方案.三、教学重点难点: 放大和缩小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五、教学准备:剪刀、手电筒
六、教学过程:
一、小发明创造技法之扩大增加法
书报上的字太小,老年人看不方便,就借助放大镜来看。放大镜的作用,就是把字“扩一扩”。
原来的电视屏幕较小,看电视节目费力,所以大屏幕彩电相继问世。这是把屏幕的面积和电视的体积“扩一扩”。
很多人喜欢看围棋比赛,但棋盘太小,不可能像看篮球一样观战。于是,把棋盘的面积和棋子的大小“扩一扩”,做一个特大的棋盘挂在墙上演示比赛,让棋迷们一饱眼福。
伞是人们常用的挡雨避阳工具,有人将它的面积扩大、再扩大,变成了街头巷尾设摊者使用的晴雨大伞、露天海滨浴场游客享受的太阳伞,使伞又找到了新的用途。瞧,“扩一扩”、“加一加”也会变得很奇妙,会引发出相当不错的发明。当你把一样物品进行扩大面积、扩大声音、扩大距离、延长时间、延伸长度、加高高度、增加数目、增添配料等扩增处理,物品的功能和用途可能就会发生本质的变化。这种“扩一扩”、“加一加”的小发明技法叫作扩大增加法。
新式邮筒 一般的邮筒只有一个或二个投递口,信投进去后都混在一起,先拣后分,费时又费力。上海的李文彪同学设计了一个新式邮筒。这个邮筒有三个投递口,分别投寄本市、外地和航空邮件。邮筒里分成三格,而且能旋转。这样,邮递员开门取信时,只要转内格,就可以按类取信了。由于收信后不用再拣,就省事多了。这个小发明就是从增加投递口的个数入手设计的,它在第一届全国青少年创造发明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多功能喷杆 山东张桂杰同学发明了一种“多功能喷杆”,在第三届全国青少年创造发明比赛中获一等奖。他是将原有喷洒农药的单喷杆改成相连的双喷杆,同时喷杆的张角和喷头的方向可以调节。使用这种双喷杆喷洒农药,可以同时喷两垄,既可以向一个方向喷,也可以在叶片上下对喷,因此提高了喷药效率,也节省了劳力。这项小发明也是从增加数目着手设计的。
足球射门网 上海的滕惠玲同学是个足球迷。她每次看足球比赛时,总要为球员“临门一脚”功夫差而遗憾万分。她想到,足球射门得分的功夫,主要是靠平时磨练出来的。于是,她设计了一个有趣的辅助器材--足球射门网。她把球门分割成9个小射门区,并在每个区域后面装上1个小网兜。她还根据射球角度的难易程度,给每个小射门区规定了一个分数,守门员难守的4个死角分数高,容易射进的角度分数低。这样,教练训练队员时,可按训练的要求,进行有趣的射门比赛。踢进的球被网兜套住,得分就一清二楚,拾球也方便。足球专家和教练说:这个小发明具有实战性、趣味性等特点,是训练射门角度的好帮手,业余、专业运动员都能用。在第九届全国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中,该发明荣获一等奖。这个小发明实际上是作者将一个球门分割成了9个小球门,增加了球门的数量。
防滑剪枝剪
山东的中学生林峰家里承包了几亩果园,他和爸爸给果树剪枝时发现,用枝剪剪细的树枝还可以,剪稍微粗的树枝时,树枝会在刀口上向前滑脱,要剪几次才能剪掉,既费时又费力。能不能不让树枝向前滑动呢?在老师的指导下,他在剪刀刀口外侧安装了一块带锯齿的铁板,既不影响刀口的切割效果又防止了树枝滑脱。瞧,他只是在原来枝剪上加了一块小铁板,就解决了大问题,完成了一项小发明--防滑剪枝剪,并在第七届全国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中获二等奖。
当你的发明处于困境的时候,你不妨有意识地把发明目标“扩一扩”或“加一加”,也许会拓宽发明的思路。
二、小发明创造技法之缩小省略法
你知道吗?世界上第一台电脑有一间房子那么大,重30吨。后来,科学家使用集成元件,使电脑的体积不断缩小,缩到电视机大小,而且功能增强了,从而使电脑迅速普及到千家万户。现在,又相继出现了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可穿戴式电脑。电脑越来越精致、小巧的发展变化过程,就是逐步缩小体积、省略部分元器件的结果。
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使用一些袖珍物品,如随身听、袖珍小电筒、折叠雨伞、液晶小彩电等,它们都是通过“缩一缩”技法研制出来的。缩小后的东西体积小,造价低,便于搬动、携带,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很大方便。
运用缩小、缩短、减少、减轻、分解、折叠、卷曲、删减等手段进行发明创造的技法,叫做缩小省略法,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缩一缩”、“减一减”方法。这也是一种可行的发明思路。
节省木材的火柴
“嚓”,我们常常划了根火柴,火柴梗燃不到1/2就扔了,这多可惜!广西的钱峰同学建议:把火柴梗的长度缩短1/3至1/2,再配一支能插进火柴梗的套管。用的时候,把火柴梗插进套管。这样,既节约了木材,又增大了火柴盒的容量。他的着眼点就在于“缩短长度”。
三角形日历
现在各家使用的日历普遍呈长方形。山西的关雁龙认为,这样的传统日历样子不新颖,又浪费了纸张。他从众多图形中选择了三角形,因为它具有外观形状显得最大、能节约近50%的纸张、最易于加工等突出特点。于是,他将日历芯和日历挂牌均设计成三角形,发明了“三角形日历”。全国只要有1/10的日历按三角形设计生产,每天就可节约百万元。他用“减少面积”的思路,敢于突破人们习惯的旧有模式,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该发明在第五届全国青少年科学创造发明比赛中获二等奖,并申请了专利。
另外,采用折叠、卷绕的方法也能起到缩小减少体积、重量、长度的作用。如卷曲:胶卷、胶布、磁带、钢卷尺、皮卷尺等。“柔”的物品通过卷曲后由长变短,便于携带;长而“刚”的东西,通过卷曲后则达到了“柔化”、变轻的效果。
折叠:折叠椅、折叠剪、折叠伞、折叠杯、折叠桌、折叠沙发床、木工用折叠尺等,物体的体积变小,从而节省了空间,增强了灵活性。
伸缩:伸缩教鞭、伸缩钓鱼竿、拉杆式笔等。既能拉长使用,又能缩短,收藏、携带方便。
此外,省略也是将一个物品更新的有效方法。如: 隐形眼镜省掉了镜框和镜架,代之以装在眼睛里的镜片。数码相机省略掉胶卷,免去了经常换冲胶卷的麻烦。
气球炮竹用五彩气球取代各种火药鞭炮,省去了噪音、空气污染的干扰和火灾隐患。无线电话省略电话线,再将电话小型化,可将其随身携带。
无线话筒省略电源线,讲话或唱歌非常方便。
当然,不是任何物品都可以缩小、省略的,这要求同学们在发明过程中,既要考虑节省、方便,又要注意某部件在整体中的特殊功能和实用价值,有时也可以用更轻便、方便、耐用的材料或部件来取代物品的某一部分。教学反思:
3、如何完成一项科学小发明
一、教学内容:
激发学习兴趣,理解完成一项科学小发明的过程。
二、活动目的: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活动的主要内容.2.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3.尝试构思创造方案.三、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完成一项科学小发明的过程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五、教学准备
一些小发明和小制作的事例
六、教学过程:
完成一件小发明并不是“眉头一皱,计上心来”这么简单,它要经过选题、构思设计、制作、实践检验与改进、成功等步骤。
搞小发明的第一步,就是要确定发明的对象,考虑研究什么问题,这就是选题。对青少年来说,应从自己所熟悉的生活实际出发,在学校、家庭及周围的生活圈中去寻找发明题材。如当你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一些困难时,你肯定会说:“要是有某某东西就好了。”这个你想的所要发明的东西就可作为发明对象。不过,同学们在选题时,一定要结合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设计制作能力,不要空想办不到的发明。
体裁选好后,接着是构思设计。也就是根据基本的科学原理和经验,设计出选题对象的形态、结构、方法与实施方案。构思时尽可能想出多套设计方案,再根据可行性与实用性精选出最佳结构方案。方案以取材简单、巧妙易行、缺点最少为好。
构思成熟后,就可以开始制作了。制作时应尽可能利用现有条件,在少花钱甚至不花钱的前提下制作出精巧的作品。某些技术上的问题,可以向老师和家长请教,有时还可以找一些有关厂家帮助制作部分部件。
小发明样品完成后,还要进行实践检验与改进。即将作品拿去使用一段时间,在使用中发现问题,并向家长老师和同学广泛征求意见,看还有没有改进或不合理的地方。然后综合各方面的意见,对小发明加以改进。几乎每件优秀的小发明都是“改”出来的。
至此,你将会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接下来,就可申报参加各级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申请专利或向报刊投稿了。参赛的申报文件主要包括组委会提供的申报表、项目说明和证明材料,其中,项目说明内容为:发明的选题是怎样发现的、发明方案是怎样设计的、发明作品是怎样制作的?这项发明如何体现出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你的创造性贡献是什么?进一步完善该发明的建议和设想。附上外观图(最好还有黑白照片)、结构图、原理图和其它必要的图表资料。凡涉及医疗保健用品、动植物新品种和国家保护的动植物的小发明项目,还必须提供有关部门的证明材料。科学小发明是一件人人能做的事,也是一项趣味无穷的实践活动。只要大家用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大胆探索,动手实践,勇于突破条条框框的束缚,就会有所创新,有所发明。教学反思:
4、制作乒乓球捡球器
一、教学内容: 制作乒乓球捡球器
二、活动目的: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活动的主要内容。
2.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3.能制作简易的乒乓球捡球器。
三、教学重点难点: 自主制作简易的乒乓球捡球器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五、教学准备
一个矿泉水瓶、一根塑料空心管、胶水 橡皮筋
六、教学过程:
1、制作的原因:打乒乓球时,乒乓球球往往会滚得到处都是,弯腰去捡,费时费力,有必要制作一个简易、实用的乒乓球捡球工具。
2、制作的过程:
方法一:将矿泉水瓶的瓶底剪掉,在瓶底部分把瓶壁剪成3厘米的片片条状(四周内折乒乓球不外掉即可),接着在矿泉水瓶口下放剪一个乒乓球可以滚出来的洞,这个洞是用来方便我们取球的。然后我们将塑料空心管插进矿泉水瓶瓶口并用胶水固定。
方法二:将矿泉水瓶的瓶底剪掉,在剪口上方1厘米初用橡皮筋成“井”型攀折,井口比乒乓球稍小即可,接着在矿泉水瓶口下放剪一个乒乓球可以滚出来的洞,这个洞是用来方便我们取球的。然后我们将塑料空心管插进矿泉水瓶瓶口并用胶水固定。一个简易、实用的乒乓球捡球器诞生了。教学反思:
5、制作不倒翁
一、教学内容: 制作不倒翁 陀螺仪
二、活动目的: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活动的主要内容。
2.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3.尝试构思创造方案。
三、教学重点难点: 制作不倒翁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操作法
五、活动准备
常用鸡蛋或乒乓球,胶水,一些重物及装饰物品若干。乒乓球、白色硬纸、橡皮泥、彩笔、胶水、剪刀等。瓶盖或硬纸片 火柴或细棒 薄纸片 彩笔
墨水瓶 木塞 钢珠
六、教学过程:
(一)制作方法:不倒翁(1)
1、在鸡蛋的尖顶端开个小孔,用吸管或其他任何方式将蛋清,蛋黄取出,形成较完整蛋壳。
将小重物放入鸡蛋中,用胶水固定在底部(可倒入细沙或滴入蜡液,不超过四分之一高),用装饰品或颜料将鸡蛋外部按喜好装饰即可。
3、操作及现象:将其左右压倒,仍顽强的恢复到竖直状态。
4、原理解释:
不倒翁不会倒,一方面因为它的结构上轻下重,重心很低;另外,当它向一边倾斜时,重心和桌面接触点不在同一条铅垂线上,重力作用会使它摆动回原位置.5、不倒翁精神:做人也要将“重心”放低些,当遇到“外力”时,才能顽强“不倒”!
(二)介绍第二种方法:不倒翁(2)
1.制作材料:乒乓球、白色硬纸、橡皮泥、彩笔、胶水、剪刀等。2.制作方法:
(1)把乒乓球用剪刀去掉一半,将橡皮泥捏成团填在半个乒乓球内抹平。(2)把白色硬纸剪成一扇形,扇形的弧长应稍大于乒乓球的圆周长,并将扇形两边对接做成一圆锥形。
(3)将纸圆锥与乒乓球粘接起来,用彩笔在乒乓球上画出头像,白色的锥形帽子也可用孩子熟悉的图案或花纹进行装饰。这样一个可爱的不倒翁就制成了。
(三)除此方法外,还可利用雪碧瓶的底部(去掉底托)与瓶的上部,用类似方法制作。教学反思:
6、自动给水器
一、教学内容: 制作自动给水器
二、活动目的: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活动的主要内容。
2.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3.理解大气压原理。
三、教学重点难点:
明白自动给水器的工作原理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操作法
五、教学准备
1000ml可乐瓶一个,矿泉水瓶一个,直径0.5厘米的塑料管40厘米。502胶水
六、教学过程:
1.小玲的奶奶每天要给鸡喂水,特点腿脚不灵便,你有没有好的方法帮助她? 2.组装步骤:
(1)在矿泉水瓶盖处钻2个直径0.5厘米的孔。
(2)把塑料管截成长30厘米作定位水管、10厘米的为供水水管,分别插入,其中一条长的插至瓶底,另一条至瓶口。
(3)把可乐瓶取其底部10厘米出裁下作接水盆,在接水盆上、下各钻一个直径0.5厘米的孔。
(4)给水管插入下孔,定位水管插入下孔。(5)用铁丝把供水瓶和接水盆连接固定即成。
3、使用方法 :拧开供水瓶盖倒满水后拧回,在接水盆里倒入适量的水。
当接水盆里的水低于水位线时,供水瓶中的水便源源流出。当接水盆的水高于水位线时,供水瓶又停止供水。
4、适用范围:给小动物喂水 教学反思:
7、自制小火箭
一、教学内容: 自制小火箭
二、活动目的: 1.认识反冲力现象。
2.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制作一个小火箭。
三、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反冲力现象。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操作法
五、教学准备
一张香烟盒的锡箔纸、一根缝衣针、一根曲别针以及一盒火柴。
六、教学
六、教学过程:
(一)方法一:
1、将一根缝衣针和一根火柴并排贴紧,再将锡箔纸包在外面,紧紧地把针头和火柴头包在一起,然后把缝衣针抽了出来,火箭主体就做好了。再把曲别针掰开成45度角,做成一个支架,把“火箭”放在支架上,等待发射了。划好一根火柴,小心翼翼地给支架上的“火箭”点火,瞬间,“火箭”飞出去。
2、实验原理:反冲原理———“火箭”中的火柴和缝衣针并排放在一起,抽出缝衣针之后,留下的通道就是喷气口了。当从锡箔纸外面点火时,火柴头受热而燃烧,燃烧后的气体顺着喷气口喷出,形成反冲力,“火箭”由此升空。如今的喷气式飞机、火箭的运行,都是利用这个原理
(二)方法二:
1.备好锡纸片。
课前准备一张香烟盒中的锡纸片,先把锡纸片浸泡在水中,约三十分钟左右,小心地剥去锡后面的那层纸(为了卷火箭筒时不松散),只留下薄薄的锡片,晾干后备用。
2.制作发射架。
截一段约10㎝长的中空玻璃管,用打湿的纸堵住其中的一头,插到墨水瓶纸盒里,使之倾斜35°左右(如下图所示)。
3.制作小火箭。
剪下一张3㎝×4㎝大小的锡片,捏下3~5个火柴头上的火药放到锡片中央,用一根牙签一头放在火药上将锡纸卷成一个圆筒,卷的过程中要把没牙签一头的锡纸片反折过来再继续卷。按照下图a~b的方法卷成火箭筒。
4.发射小火箭。
火箭筒卷成后,小心地把牙签从火箭的尾部抽出(注意牙签抽出后留下的洞不能被堵死,否则不能发射成功),然后把火箭装入发射架,让火箭头(有火药的部分)露在外面,点燃火柴燃烧有火药的火箭头(如下图)。当火箭头里面的火药受热后迅速燃烧,产生大量的气体从火箭尾部的洞口喷出,产生的反冲力推动小火箭冲出发射架1~2米远。
5、特别提醒:火药不能太多,卷火箭的牙签装入发射管之前一定要抽出,抽出牙签后留下的喷气口不能被堵塞,否则会有一点点危险性;点火发射时不要对着有人的地方或自己的眼睛不能靠得太近。教学反思:
8、日光灯清洁器
一、教学内容:
日光灯清洁器
二、活动目的: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活动的主要内容。
2.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3.能日光灯清洁器。
三、教学重点难点: 自制放大镜。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操作法
五、教学准备
材料:一个破碎的小灯泡、酒精灯、镊子、小纸板一块。
六、教学过程:
(一)日光灯清洁器
1、在教室里打扫卫生时,最难对付的是日光灯灯管,它高高地装在天花板上,只有架起梯子,或把课桌椅高高叠起,爬上去才能够得着,但是擦洗还是很不方便的,而且有危险。应该设计制作一个不用爬高就能清洁日光灯的小工具。
2、做法:找来一个大号饮料瓶,截取带着瓶口的一段,高度约为15厘米,在截口两边用剪刀各剪一个U形凹口,宽度稍稍比日光灯管直径大一些:接下来在瓶内塞人海绵并粘牢。最后找一根直径与瓶口相同的棍子,插进瓶口,并用销钉销牢。一把目光灯洁洁器就做好了。
3、用法很简单:举起清洁器,将U形凹口对准日光灯管,来回移动几次,灯管上的灰尘就擦干净了。清洗器的海绵也能用水清洗。
4、活动小结。教学反思:
9、杆秤小制作
一、教学内容: 制作杆秤
二、活动目的: 1.知道杆秤的原理。
2.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3.进一步认识平衡原理。
三、教学重点难点: 制作误差范围最小的杆秤。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操作法
五、教学准备
杆、钩/挂盘、提钮、秤砣(质量稍大的物体均可)
六、教学过程:
1、制作、标零做一根长40厘米的杆秤,靠近粗的一端1厘米处和6厘米处分别钻两个小孔。在孔中固定穿钉。用粗铁丝弯一个钩做为秤钩挂在第一个穿钉上/或用挂盘吊在穿钉上;用一根较粗的线拴在第二个穿钉上做提纽。再用细线吊一个0.25千克的重物的秤砣。提起提纽,将秤砣挂在秤杆上,移动所挂的位置,直到杆秤处于平衡。此时在秤杆内侧刻出秤砣所挂的位置,这个位置就是定盘星,是刻度的零点。
2、标刻度将质量为0.5千克、1千克、1.5千克的物体分别挂在秤钩上,调整秤砣的位置,使杆秤平衡秤砣的位置就是秤的0.5千克、1千克、1.5千克的刻度处,这几个刻度间距离是均匀的。根据这个规律即可以在秤杆上找出2千克、2.5千克等刻度的位置,把每0.5千克刻度间的距离等分成10份,每份间的距离就代表0.05千克。
3、扩展量程为了增大杆秤的称量范围,可以再装一个提纽(称做二纽),二纽的位置应离秤钩更近一些,它的位置是这样确定的:在头纽和秤钩之间用钢绳在秤杆上套一活结,作为二纽;在秤钩上挂上头纽最大秤量(如2.5千克)的重物,提起绳子(该绳至少应能提起5千克的重物),将秤砣向离开绳子的方向移动,直到秤杆平衡为止;若这个位置距提绳太远,可将提绳位置向向秤钩移近一些,相应地秤砣位置也向秤钩移近一些;找到满意的位置后,记下这两个位置,它们就分别是二纽的位置和二纽的起点刻度(如2.5千克),在二纽的位置钻孔,装上Π形穿钉和提纽。按2中的方法依次找出3千克、3.5千克、4千克、4.5千克、5千克等刻度位置,并进一步作出每相隔0.1千克的刻度。
4、标定精确度杆秤刻度标定后,可用标准秤校准,得出自制杆秤的误差范围。
5、活动小结。教学反思:
10、制作简易走马灯
一、教学内容: 制作简易走马灯
二、活动目的: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活动的主要内容。
2.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3.学习热空气的利用。
三、教学重点难点: 制作简易走马灯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操作法
五、教学准备
8开白纸一张,红纸,细铁丝20CM左右,胶水,剪刀,子母扣等。
六、教学过程:
1.把白纸剪成一方一圆,方的为36*12CM,圆的直径12CM,方的作圆筒,圆的作顶盖。
2.把圆筒一端边剪成许多小齿,粘上胶水,以便贴顶盖。3.作顶盖上的风轮:把圆形纸中央剪出4个小窗门,每个窗门半开着,方向要一致。作完之后把它粘在圆筒上。
4.用细铁丝作支架,做成双环状套在台灯灯泡上,尖端顶在顶盖的圆心处,为了耐用,圆心处可用搭扣的一片固定。5.剪粘踏飞燕奔马图样。也可以用彩笔画马的图形。
6、调试: 把做好的走马灯套在台灯的支架上,打开电灯,走马灯就会徐徐转动。
(制作前提示要求:精美,灵巧,转动平稳,并注意安全)教学反思:
11、热风轮的制作方法
一、教学内容: 热风轮的制作方法
二、活动目的: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活动的主要内容。
2.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3.思索空气对流现象。
三、教学重点难点: 思索空气对流现象。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操作法
五、教学准备
15瓦平底灯泡连圆木灯座一只,250mm铁丝一段,大头针一根,揿钮一粒,空可乐瓶一只,易拉罐底壳一块,502胶水。
六、教学过程:
1、空气的对流可以形成风,在火炉上方放上一片又薄又轻的纸片,纸片会向上飘动;滑翔机之所以能在天空中飞翔,也是受到了暖气流的作用。
2、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利用暖气流使风轮转动的热风轮。
3、制作方法:
制作风轮:在易拉罐底壳上按图一画好(实线为剪切线、虚线为折线),剪下折好,并在它的圆心处装上揿钮。如果找不到易拉罐底壳,也可用直径60mm的圆卡纸替代。
制作支架:用502胶水将大头针粘在铁丝一端,另一端弯成一个小圆圈套进灯座上,同时用灯罩卡子固定。
制作外罩:剪去可乐瓶的顶部和底部,并在下部开几个长方形的通风口,做成外罩。
热风轮的装配与调试:参照图三,装上灯泡和风轮,套上外罩,点亮电灯,热风轮便开始旋转起来。
4、原理探究: 点亮电灯,热风轮自动旋转起来;熄灭电灯,热风轮就停了下来。这一切是不是很有趣呢?那么,这到底是什么原理呢?那是因为,空气受热膨胀,热空气的比重比冷空气小。由于灯周围的空气受热上升,下面的冷空气进行补充,如此循环形成对流,推动了风轮的转动。大家还可以动手做一下,看看热风轮如果不用外罩,会不会转动?能不能利用这个热风轮做成一个走马灯?其实,热风轮不用外罩也可以,但是效果不如用外罩明显,因为相比较而言,不用外罩的话对流就不够集中。如果要把它改装成一个走马灯,只要选一张透明的薄纸,画上图画,按风轮的外径围成一个圆纸筒粘在热风轮的周围,走马灯就做成了,大家试试吧。教学反思:
12、简单潜水艇的制作
一、教学内容:
制作简单的潜水艇。
二、活动目的: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活动的主要内容。
2.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3.能自主地控制简单潜水艇的沉浮。
三、教学重点难点:
能自主地控制简单潜水艇的沉浮。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操作法
五、教学准备
一个有窄口的塑料瓶、黏土、一段塑料软管、几个硬币、胶带。
六、教学过程:
1.在塑料瓶的一侧挖二三个洞。在瓶子的同一侧,用胶带把三四个硬币固定上去。这些硬币有重量,可使潜水艇往下沉。
2.把塑料软管放入塑料瓶的窄口里,再用黏土把软管和瓶口的缝隙封好。
3.把这个玩具潜水艇放到一盆水里,让潜水艇灌满水。
4.从软管把空气吹入潜水艇。在你吹气的时候,潜水艇内的水会从洞口被逼出来。
5.当潜水艇充气到一定程度时,它会慢慢升到水面上。
你只要控制潜水艇内空气的量,就可以使潜水艇在水中浮沉了。怎么会这样?空气的重量比水轻,当你把潜水艇装满气时,潜水艇变得比水还轻,所以会上升到水面上。教学反思:
13、制作潜望镜
一、教学内容:
制作潜望镜
二、活动目的:
1.能制作出简易的潜望镜。
2.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3.尝试构思创造方案。
三、教学重点难点: 能制作出简易的潜望镜。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操作法
五、教学准备
一块30×40厘米的硬纸板;两面10×7.5厘米的小镜子;胶纸;一个圆规;一把剪刀;一把锋利的小刀;铅笔;尺子。
六、教学过程:
1.在硬纸板上画三条平行线,从一条长边开始,每隔7.5厘米画一条线。在距顶部7.5厘米处画一横线,剪掉标有×的小正方形(如图)。另一端标○的地方剪一个直径大约为4厘米的圆孔。
2.沿三条铅笔线折叠做成一个长方形盒子,用胶纸把两面镜子固定在盒子里面,使镜面对着镜面并与盒子成45度角。3.在盒子底部粘一硬板纸作底,把剪下来的小方形粘在顶部。潜望镜就做好了。
3、做潜望镜只需要两面一样大的小方镜和一块硬纸板。假如你的小镜子长十厘米,宽七厘米,这样,你就应该准备一张宽4×7=28厘米的硬纸板。纸板的长度可以根据条件自己决定。纸板长一些,潜望镜就可以做得高一些。
4、在纸板上划出三条平行线,象图中所表示的一样,每条线之间的距离都是七厘米。把涂黑的部分剪去。用刀子沿着虚线划一个痕迹(注意不要划透)。然后,利用桌边折一下,这样就做成一个长方形的盒子,用牛皮纸把它粘好。
5、用白胶布把小镜子象下图中那样粘好(要使小镜子和长纸盒之间的交角等于45°)。两面小镜子平行对好。这样,一个潜望镜就做成了。如果你手中的小镜子不足十厘米长,你可以根据勾股定理来算一算纸盒的尺寸,条件是保证镜面和纸盒之间的夹角为45°。教学反思:
14、自制小喷泉
一、教学内容:
自制小喷泉
二、活动目的: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活动的主要内容。
2.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3.思索为什么瓶子里的水会喷出来。
三、教学重点难点:
思索为什么瓶子里的水会喷出来。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操作法
五、教学准备
一个带有瓶塞的广口瓶,并端来一盆水和一个空盆,两根长短不同的细玻璃管,其中较短的玻璃管的一端有喷嘴
六、教学过程:
首先在瓶塞上钻上两个直径与玻璃管粗细一样的小孔,把玻璃管插入孔中。
然后,在瓶中放适量的水.把带有细玻璃管的瓶塞盖上并拧紧,短管在瓶里伸得长些,长管在瓶里伸得短些。
最后她把瓶子倒过来。让短管的一端浸在盛满水的盆里,长管的一端放在无水的空盆里。只见盆里的水通过细玻璃管喷射而出,这样,小喷泉就制成了。教学反思;
15、延时滴灌器
一、教学内容:
制作延时滴灌器
二、活动目的:
1.进行节约用水的教育。
2.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制作一个延时滴灌器。
三、教学重点难点: 制作延时滴灌器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操作法
五、教学准备 1.废弃输液管一根; 2.空饮料瓶一个; 3.10mm螺母一个; 4.毛巾一条。
六、教学过程:
1、就地取材,将一个饮料瓶放在窗台,输液管一端插进瓶中,另一端放到花盆中。在管子的中间折一下,用螺母套住。用于调节水滴的大小,改变流速。
2、制作过程中注意瓶子这头儿要高于花盆。在饮料瓶中灌上满满的一瓶水,调节螺母高低,改变水滴大小,控制流量。水可以一滴一滴地流进花盆里。有了这个滴灌器,您就放心大胆的走吧,出门几天都不怕。另外,在冬季有暖气时,也可用于调节房间的湿度。输液管一端在饮料瓶中,置于窗台,另一端放暖气片的毛巾上,注了水的毛巾加热后会将水蒸气不断的散发到房间里,可以起到改变屋内湿度的作用。预防感冒噢!
3、这种简易的滴灌器有几个特点:流量小,时间长,持续稳定,节约用水。水可以一滴一滴,源源不断的流入所需要的地方。
16、制作一个有趣的扣扣罐
一、教学内容:
制作一个有趣的扣扣罐
二、活动目的:
1.进一步认识声音是怎么产生的。
2.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制作一个有趣的扣扣罐。
三、教学重点难点: 制作一个能发声的扣扣罐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操作法
五、教学准备 棉线、扣子
六、教学过程:
第一步:利用棉线穿过皮筋后对折,棉线两端合并后穿入纽扣的一个孔。
第二步:棉线带着皮筋穿过纽扣,让纽扣套在皮筋的正中间,看起来象是纽扣长了耳朵。
第三步:两个小朋友合作,用另一根皮筋在罐子底部缠绕,把纽扣的两个耳朵固定在罐子底部两侧。
第四步:将棉线穿过纽扣的另一个孔,绳子两端合并,成为双绳。第五步:在双绳上每隔一段打一个结。
第六步:用拇指和食指轻捏着绳子往下滑动,就可以让扣扣罐发出声音了。教学反思:
17、制作简易乐器
一、教学内容:
制作皮筋琴、牧神笙、呜呜板、石笛子、玻璃木琴。
二、活动目的:
1.能制作发音较准的乐器。
2.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3.培养学生的乐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 能制作发音较准的乐器。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操作法
五、教学准备
大吸管一支、小吸管(5公分长)1支、牙签1支、剪刀、胶带、描图纸。塑胶碗、塑胶袋、橡皮筋、笔或筷子。
六、教学过程:
(一)皮筋琴的制作: 材料准备:
有盖的纸盒1只、较硬的纸(比如香烟盒或扑克牌的纸)1张、相同的皮筋4根、一元硬币1枚、大头针、小塑料片、剪刀、尺、笔、胶水。制作过程:
1.从硬纸上剪下一条4厘米宽度的纸,纸的长度是纸盒的宽度的两倍;如果纸的长度不够,可以剪两条与纸盒宽度一样的纸;
2.将纸折成一个边长是1厘米的长三棱形,多余的一边用胶水粘在另一个面上;
3.将纸盒的底部朝上,在纸盒的中央放一枚硬币,沿硬币画一个圆。用大头针沿圆孔扎出密集的小孔,使圆形部分脱落;
4.将两条三棱形的纸分别粘在纸盒(有孔的一面)的两端,做成弦马(琴架);
5.将皮筋套在纸盒上,用小塑料片轻轻拨动皮筋,发出声音;
6.调整皮筋的松紧,使皮筋分别发出“ 1.2.3.4”四个不同音节的声音。注意事项:
1.为了能将硬纸折成菱形,可以先用尺在纸上画出直线,将纸画成宽度为 1厘米,长度不变的四等份;用尺和大头针沿直线划一下,使纸能够沿着痕迹轻松地折起来;
2.防止皮筋的滑动,可以分别在支架上剪四个小缺口。
(二)牧神笙的制作方法: 材料准备:
几段竹子或中空的塑料管、橡皮泥或黏土、胶带、剪刀。制作过程:
1.将竹子或塑料管切成不同的长度(在5厘米~20厘米之间)。2.把一块块橡皮泥或黏土塞入管子的末端,或用胶带把末端封起来。3.依照管子的长度排列;最短的在一端,最长的在另一端。把没有橡皮泥或黏土的那一边排成一直线,再用胶带把排好的管子固定好。4.把管子上有开口的那一边放在你的下嘴唇上,再轻轻地吹气,使气流吹过管口。
(三)其他一些小乐器的设计制作 1.乐器名称:制作响笛
材料准备:一个纸板筒、一根织针、一块软木塞 制作过程及方法:
(1)把一根织针插进一块软木塞里。(2)再把软木塞推进一个纸板筒里。
演奏方法:在纸板筒顶端的侧面吹气,时而拉动织针,使软木塞上下移动。2.乐器名称:呜呜板
材料准备:木板、绳子、美工刀、电钻、砂纸 制作过程及方法:
(1)将木板用刀削成平滑的、像机翼的形状。然后再用砂纸打磨光滑。(2)用钻打一个穿绳子的孔。(3)将绳子打结。
演奏方法:拿到宽敞的地方旋转。玩时确信没有人和物,然后再转。3.乐器名称:石笛子
材料准备:河滩上带孔的小石头 制作过程及方法:
到河滩上或海岸边寻找带孔的小石头,石孔的直径应该为 1至2厘米左右。
演奏方法:用嘴唇堵住石孔的下半部分,对准石孔的上角用力吹。4.乐器名称:玻璃木琴
材料准备:玻璃杯4个、水、木制汤匙 制作过程及方法:
找4个大小和形状差不多的玻璃杯。把其中一个杯子装快要满的水。第二个杯子里装水到离杯口约2厘米的地方。第三个杯子里装水到离杯口约4厘米的地方。第四个杯子里不要装水。演奏方法:用一根木制汤匙轻轻敲打每个玻璃杯的侧边。每个玻璃杯会发出不同的音调。5.乐器名称:会唱歌的酒杯
材料准备:一只倒入 2厘米高水的酒杯
演奏方法:制造音乐的方法是摩擦酒杯的边缘。在酒杯里倒入 2厘米高的水。用手把玻璃杯的底座压在桌上。把另一只手的三根手指弄湿;用这根手指轻轻地、慢慢地摩擦杯口的边缘。
提示:你可以比较用力地摩擦或是比较轻地摩擦,直到你发现自己可以使杯子发出清楚的音调为止。6.乐器名称:单弦“古筝”
材料准备:一段钓鱼的尼龙线、一块木板(约3厘米厚、60~90厘米长)、一根钉子、一把铁锤、一个小桶、重物(如一些小石头)、2块小木板(大小、形状和冰棒差不多)制作过程及方法:
(1)木板的一端钉入一根钉子,要钉牢。(2)把尼龙线的一端绑在钉子上。
(3)把木板平放在桌子上,再把绑在钉子上的线拉过来,让线垂在桌边。(4)把小桶绑在垂下的线上。
(5)现在弹一弹线。你会听到很小的声音,因为线在大木板上摩擦,不能自由振动。
(6)为了让线和大木板隔开,把两块小木板从侧边立起来,放在线的两端。(7)现在在线上弹几下,听一听发出的声音。
(8)改变小桶里的重量,再弹一弹线。听听音调的变化。
(9)保持桶内重物的量,但把两个支撑的木片移得近一点,然后再拨一拨线。当两块木片之间的线长度越来越短时,音调也会越来越高。7.乐器名称:芦笛
材料准备:普通的吸管一根、剪刀一把 制作过程及方法:
把吸管的一端压平,两个角剪掉。
演奏方法:把剪好的那一边轻轻地放在你的嘴唇之间,然后轻轻地吹。8.乐器名称:摇铃
材料准备:准备一些小东西,如小石子、生的米粒、纽扣、螺丝钉、螺丝帽、回形针、弹珠、塑料小颗粒、干燥的豌豆、图钉 制作过程及方法:
把其中一种小东西倒一点到瓶子里,然后把瓶子摇一摇。接着再轮流放入其他的小东西,看看哪一种东西可以发出最好的声音。当你找出最喜欢的声音后,就把盖子用胶带封死,并把瓶子涂上你喜欢的图案做装饰。9.乐器名称:鼓
材料准备:空的容器(如塑料盒)、厚纸板卷成的棒子、塑料提袋、坚固的绳子、胶带、剪刀、细棒子 制作过程及方法:
(1)把塑料提袋从侧边剪开,摊成一大张。
(2)把一个容器放在塑料纸上,然后沿着容器的边缘剪下,但要多留7厘米~10厘米的宽度。(3)请一位同学帮你把剪好的塑料纸放在容器上并拉紧。
(4)把塑料纸拉紧时,就用绳子把塑料纸绑牢,或用胶带把塑料纸固定好。演奏方法:用手指在鼓面上拍,或用细棒子敲打 教学反思:
18、制作万花筒
一、教学内容: 制作万花筒
二、活动目的:
1.能制作出可以看到美丽花型的万花筒。
2.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3.进一步认识反射和折射现象。
三、教学重点难点:
能制作出可以看到美丽花型的万花筒。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操作法
五、教学准备
1.旧手电筒玻璃片三片(直径要相同,最好有一片是磨砂的); 2.硬纸板圆筒一个(可用装薯条的纸筒代替);
3.绿豆大米大小的彩色的小碎玻璃渣以及彩色透明的塑料胶片碎渣东10几粒(大小搭配);4,等长等宽的小镜子三条(镜子店的下脚料即可,长度比纸筒略短即可); 5,胶带或胶布(固定小镜子)
六、教学过程:
万花筒看起来很奇妙,实际上很简单,万花筒的原理就是利用组成等边三角形的镜子面互相反射折射堆积在一角的碎彩色玻璃而形成规则的美丽图案,随着转动万花筒的通身,碎玻璃渣的流动随机变化出千奇百怪的美丽花型,所以顾名思义叫做万花筒。
(一)制作方法一:
1、在万花筒的底层你可以使用两个手电筒的玻璃片来间隔一些彩色的碎玻璃渣(间隔1CM即可以利于彩色玻璃渣的流动),或者添加一些彩色透明的碎胶片,(最好用手工剪切一些具有几何形状的---不一定需要规则的形状,米粒大小即可),最外层的玻璃片最好选用磨砂的玻璃,实在找不到可以在里面衬上一层硫酸纸(制图用的类似于磨砂玻璃的半透明纸,其功能主要是为了透光性好。)
2、万花筒的中间主要是用三片镜子玻璃制作的等三角柱体(镜面一律向内互相反射从而产生了复杂的图案),三条小镜子镜面向内用胶带粘贴捆好。
3、万花筒的目镜也使用相同半径的手电筒玻璃片,一片等大的圆形纸板在圆心处挖出一个直径1CM的圆孔作目镜。
4、三角镜子柱装入纸筒内卡紧,纸筒的一端是两片玻璃组成的空心小盒子,里面放入彩色的碎玻璃渣胶片渣等,直通的另一端是目镜。最后就是美化外壳了,可以随自己的想象力用美丽的包装纸包裹,这样一支奇妙的万花筒就制作好了,很好玩的,可以带给你很丰富的想象力和奇妙的开心感觉。
(二)这里介绍一款用玻璃球作物镜的万花筒(物镜采用玻璃球而不是两片玻璃夹住的彩色碎玻璃)
神奇的万花筒 材料:
塑料薄镜3面、透明玻璃球、硬纸板、彩色包装纸、透明塑料薄膜、小刀 制作方法:
1.3面长宽一样的镜子对在一起,用胶带固定住,使之成一个三角空心体。要注意,使镜子的映照面朝向内侧;
2.空心体的一头,卡一个玻璃球,也用胶带固定;
3.三角体的外面卷上硬纸板,使玻璃球只露出个头;
4.另一头空心处粘上透明的塑料薄膜,并挖一个观察洞;
5.后在三角体的外层粘上好看的彩色纸,用透明胶带固定住就可以了。
快举在眼前看看,能看到什么?哇!能看到外面的东西哪!这就是它的神奇之处,一般的万花筒只能看到里面的东西,这个神奇的万花筒还可以看见外面的景色呢!
(三)原理:万花筒里会有如此令人眼花辽乱的图案最主要是由于光的折射原理,光波传播到不同介质的交界面时,进行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称为光的折射。由於光在不同介质中波速不同,以致进行方向发生改变,但光的频率则不改变。光由光速快的介质传入光速慢的介质,则经折射后,光的进行方向靠近法线,折射角变小。玻璃杯盛满清水,插入竹筷观察,筷子好像自水面处折成两截,就是最好的例子。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