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教版六年下册,瓶子的容积教学设计
瓶子的容积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27页例7和“做一做”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能熟练掌握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并利用公式计算不规则圆柱的体积或容积。2·让学生经历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掌握问题解决的策略。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渗透转化的思想,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变通性,提高数学的应用意识。【学情分析】
《瓶子的容积》 是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第三单元例7。学生已经掌握了圆柱的体积计算方法,以及用“排水法”解决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学生对用“转化”的思想解决问题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方法。【教法与学法】
教法:教师可以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出发,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生活中不完整的圆柱的容积问题。通过例7,向学生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和策略,利用装在瓶子里的水的体积不变的特性,把不规则图形转化成规则的图形来进行计算。教师可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合作学习,进行观察、比较、猜测、操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经历问题解决的全过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法:学生通过实践操作,进一步理解掌握水瓶容积的计算方法。学生可采用如下学习方法:转化迁移的方法、比较分析法、总结归纳法。【教学重点】
灵活运用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和策略。【教学难点】
通过设疑、猜想、实践操作、验证的过程,完成水瓶容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教具、学具准备】
空矿泉水瓶,装有部分水的矿泉水瓶,土豆,水果等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1.师生交流,复习旧知:
⑴师:什么是体积?什么是容积?
生: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体积。容器所容纳物体的体积。师:怎么计算圆柱的体积和容积?要注意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回忆圆柱的体积和容积计算方法,为解决新问题做好铺垫。)
⑵出示土豆,水果等。
①这些物体和我们学过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等立体图形在形状上有什么不同?(这些物体是不规则的物体)
②想要计算这些物体的体积,你有什么办法? A.同桌讨论。B.学生汇报。
③教师小结:把不规则物体完全浸入到水中,物体的体积等于它完全浸入水里后所排开水的体积,这叫“排水法”。我们把西红柿放入量杯中,完全浸入到水中,所以物体的体积就等于什么?生:物体所排开的水的体积,即上升水的
体积。
⑶出示空瓶子:
师:空瓶子浮在水面上,无法完全浸入水中,怎样计算出它的体积或容积呢?我们把空瓶子放入水中,它会浮在水面上。无法完全浸入水中,排水法还管吗?那该怎样计算出它的容积呢? 生:可以看标签,还可以把瓶子里装满水,再倒入量杯里,读刻度就测出来了。师:可是如果既没有标签,有没有量杯,你们还有办法吗?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板书课题:瓶子的容积)(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到并不是所以计算不规则图形的体积或容积都能用“排水法”,那还有什么方法可解决不规则图形的体积或容积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互动新授
(一)出示例7 ⑴阅读与理解:
1.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2.求的问题是什么?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学会自己收集信息,理解题意。)⑵分析与解答: 1.小组合作探究。
每组用两瓶装同样多的水的矿泉水瓶边做演示,边思考下列问题: ①这个瓶子是一个完整的圆柱吗?能够直接计算容积吗? 生:(这个瓶子不是一个完整的圆柱。瓶子是一个不规则物体,瓶子的下半部分水是圆柱体,水的体积能直接计算。上半部分空气是不规则物体,不是圆柱。无法直接计算容积
②瓶子的容积等于什么?(瓶子的容积等于水的体积+空气的体积。)③那能把不规则的图形也转化成圆柱呢?
(设计意图:通过在小组中参与合作交流,既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表达能力、倾听的能力。)2.全班交流汇报。
①生:我们把瓶子正放。水的体积可以求出来:
3.1482182
再把瓶子倒置,瓶子里水的体积没有变。
空气的体积也转化成什么?(一个底面直径是8厘米,高是7厘米的圆柱)
空气的体积可以这样求:
3.148272
再把水的体积和空气的体积加起来就是瓶子的容积。
②生:我发现水的体积和空气的体积是两个同底不同高的圆柱。可以把它们拼接成一个大圆柱,计算更简便!
3.1482(7+18)列式:
2(设计意图:让学生汇报讨论交流的结果,并参与评价。让学生经历观察思考、分析综合的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学生初步演绎推理能力,渗透数学思想,体验数学研究的方法。锻炼了学生的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
3.回顾与反思,回顾这道题,我们利用了什么体积不变的特性?(水的体积不变。)用了什么方法计算空气的体积?(把瓶子倒置,把空气的体积转化成了圆柱体进行解决。用了“转化“”的思想方法。)那我们还用“转化“”的思想解决过哪些问题?(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整理思路,自我反思的能力。)
4.小结:在刚才的学习中我们用了什么数学思想和策略呢?
我们利用了体积不变的特性,把不规则图形转化成规则图形来计算。
三、巩固练习: 1.课本第27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2.看图计算。比赛:谁算得又对又快。3.解决问题。
①一瓶装满的矿泉水,小明喝了一些,把瓶盖拧紧后倒置放平,无水部分高10cm,内直径是6cm。小明喝了多少水?
② 有一个内直径是10厘米的瓶子里,水的高度是15厘米,把瓶盖拧紧后倒置放平,无水部分是一个圆柱,高5厘米,这个瓶子的容积是多少?
③ 一个酒瓶高30厘米,底面直径是10厘米,酒瓶里酒高15厘米;把酒瓶盖紧后使其瓶口向下倒立,这时酒高25厘米(如图)。这个酒瓶的容积是多少?
④拓展提高。小红有一瓶汽水,汽水瓶的容量为7.5升,喝了一些,剩下如图,你能帮他算一下,瓶里还有多少汽水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新知,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四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设计意图:通过师生交流,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
五、布置作业:
1.怎样计算不规则图形的体积或容积? 2.怎样把不规则图形转化成规则的图形?(自己举出四个例子进行说明。)
【板书设计】
瓶子的容积
瓶子的容积=水的体积+空气的体积
方法一:
3.14827+3.14821822
=3.14×16×(7+18)=3.14×16×25 =1256(cm³)=1256(mL)方法二:
3.1482(27)+18
=3.14×16×25 =1256(cm³)=1256(mL)答:瓶子的容积是1256 mL。
第二篇:人教三年级下册面积教学设计
《面积》教学设计
乌鲁木齐市第93小学
陈艳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71~72页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说一说、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涂一涂等活动中,理解面积的意义,形成正确的表象,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能力,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
2.在比一比活动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性,初步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面积的意义,建立面积的表象。教学难点:在操作中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教具、学具:
教具:多媒体课件;面积相近但形状不同的长方形。学具:水彩笔,单位面积的图形若干,作业纸。教学过程: 一.感知面积。1.情境导入,(1)出示两块黑板报的版面。引发思考:要换新的板报,擦哪块黑板用的时间短?为什么?
(2)总结:黑板面的大小不同。2.感知物体表面的大小。
(1)请学生找找其他物体的面并汇报交流。(2)拿起数学书,组织学生找出数学书的面。(3)师生击掌,说说谁的手掌面大,谁的手掌面小。(4)引导学生在自己的身体上找找哪个部位的面比手掌面小。(5)说明: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3.感知封闭图形的大小。
(1)课件出示一些物体的画面,说明将它们的一个面画了下来,说说这些图形的形状。
(2)引导思考:哪个图形的面积最大?哪个图形的面积最小?(3)总结:它们都是封闭图形。
(4)出示一个角的平面图形,将它变成封闭图形,再给它涂上颜色。(5)说明: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的的面积。4.引导学生小结什么是面积。二.比较面积。
1.出示两个面积相近但形状不同的长方形,引发学生思考:怎么比较出它们面积的大小。
2.展示比较的过程。让学生体会到统一比较标准的必要。3.组织学生比较作业纸中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
4.引导学生思考:要想知道咱们85小操场的面积,还能用这些办法吗? 三.创作:创作图形,使它的面积占7个方格。四.全课总结
第三篇:小瓶子 大学问 教学设计(冀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
11、小瓶子 大学问 教学设计(冀教版六年级下科学)
一、目的要求:
1、能正确分析出生态系统中各种成分对维持生态平衡所起作用。
2、能设计制作一个生态系统模型,研究生态平衡的问题,并能发现自己设计制作的生态系统模型存在的问题,并改进方法。
3、能提出自己具体的研究与生态平衡相关的问题,意识到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并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观点。
4、能用自己的话说出生态平衡的含义,举出3个以上实例说明人与生物圈有哪些关系。
二、教学重点
1、能正确分析出生态系统中各种成分对维持生态平衡所起作用。
2、能提出自己具体的研究与生态平衡相关的问题,意识到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并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观点。
三、教学难点:
能设计制作一个生态系统模型,研究生态平衡的问题,并能发现自己设计制作的生态系统模型存在的问题,并改进方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谈话:平时我们见过许多瓶子,不知有谁利用过发挥他的长处?
2、学习新课:
▲交响与和谐——生态平衡 A、活动目标
1、能设法找到3种以上有关当地(或周围)生态系统平衡的资料。
2、能正确分析出生态系统中某一成员消失后对生态平衡的影响。
3、能从所搜集到的资料中分析出生态系统平衡是一个动态平衡。
4、能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观点。B、活动过程
1、分成三层进行: ⑴、课前查找资料。
⑵、课上讨论、分析资料:认识生态平衡的动态平衡。⑶、阅读科学在线,认识人工生态系统——生态农业,并以此实例来认识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2、检查学生查找有关生态平衡的资料,可以是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的实例,也可以是生态平衡维持得比较好的实例,也可以是生态农业做得比较好的案例,如比较典型的“桑基鱼塘”、“蔗基鱼塘”。
3、以具体的实例介绍什么是生态平衡,怎样的一种状态就是生态平衡。在理解了什么是生态平衡的基础上,让学生阅读教材里的资料,黑尾鹿与大灰狼的故事是比较典型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的实例。
4、引导学生学会用科学的眼光看待自然界的生物和非生物,可能学生从小受文学作品的影响,不喜欢大灰狼、狐狸等等一些被加人人文色彩的动物,认为这种动物“很坏”。在客观情况下,动物没有谁好谁坏之分,在生态系统内它们的存在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尽管在生态系统中“弱肉强食’’是很残酷的,但它是动物谋求生存的小可避免的方式。
5、小结:
⑴通过阅读此材料让学生意识到,生态系统中的平衡一旦被打破.带给生态系统的将是毁灭性的打击.人类能够做的只能是维护这种平衡,人们看似好意的行为有时反而办了坏事,违反了自然规律。
⑵自然界适者生存的规律既推动着捕食者(掠取)的发展,也推动着被捕食者(猎物)的发展。黑尾鹿与大灰狼的故事正说明了这一点。生态系统中虽然总是存在着你死我活的争斗,但也正是这种争斗促进了生物间的和谐发展。
⑶让学生把课前搜集的一些有关生态平衡的资料进行交流,在交流了这些资料之后,让学生讨论教材给出的话题。
⑷通过讨论使学生认识到生态平衡不是一成不变的,所谓的平衡是一个动态的平衡,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平衡。
6、阅读科学在线、认识人工生态系统——生态农业,并以此实例来认识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只要学生理解了,在生态系统里谁是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即可。教学时可以先出示科学在线中的图例部分,鼓励学生根据箭头分析图片之间的关系,进而分析生态系统各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
▲做个生态瓶 A、活动目标
1、能合理地制定生态瓶研究方案。
2、能设计合理的记录表,坚持进行长期观察记录,提出自己具体的生态瓶研究问题。
3、能说明自己设计制作的生态系统模型的原理
4、能说出3条以上保护生态平衡的意义。
5、能发现自己设计制作的生态系统模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法。
6、能举出3个以上实例说明人与生物圈有哪些关系。B、活动过程
1、此活动以小组为单位,是制定生态瓶研究方案.把自己的生态瓶做好,制作本小组的记录表格,确定本小组下一步研究的问题,阅读科学在线的内容,讨论人与生物圈的联系。
2、指导学生回忆上几节课研究过的生态系统是由哪些成员组成的?池塘 的生态系统是什么样的,陆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都各是什么样的?
3、材料制作模拟生态系统——生态瓶。教材中生态瓶制作方法是个范例,模拟池塘生态系统,学生可以按照它来制作,也可以自已设计其他方案。但无论模拟、制作哪一种生态系统,都要认真考虑本课结束前提示栏的内容,想一想你打算模拟的生态系统有哪些成员是必不可少的,怎样才能保持平衡„.然后让学生以组为单位制作自己组的研究方案,对于可能有困难的学生,可以模仿教材给出的范例来做,研究方案必要的几项一定要写清楚.包括试验目的、材料与工具、方法与步骤等。
4、制定好方案之后,就要按照方案制作生态瓶,在制作过程中,注意学生保持教室内卫生,制作完毕注意洗手.生态瓶不要被污染。
5、比较交流:自制的生态瓶还存在哪些问题、怎样去改进。然后组织学生制作记录表格。鼓励学生坚持做好科学观察记录。及时发现并解决遇到的问题。改进自己的生态瓶,也可以重新制作一个生态瓶,比如原来做的是模拟池塘生态系统的生态瓶,感兴趣的学生可以再模拟陆地或森林生态系统做个生态瓶。
第四篇:容积和容积单位教学设计文档
课 题:容积和容积单位 主 备 人:牛晓菲 课 型:新授课
学习内容:课本50---51页及53页1---3题。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实验,指出常用的容积单位升和毫升。
2.通过操作知道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及体积和容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3、通过看书交流会说体积和容积单位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学习重点:建立容积和容积单位观念,知道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的关系. 学习难点:理解容积的含义和升、毫升的实际大小. 学习方法:探究教学法、小组合作交流、归纳教学法。
学习准备:量杯、量筒、矿泉水瓶子、1立方厘米和1立方分米的容器各一个、一盆水。
评价设计:
1、通过活动、提问、板演检测学习目标1的达成率。
2、通过评价样题,检测学习目标2、3的目标达成率。
评价样题:
1、填空
3升=()毫升 2700毫升=()升
2.57升=()毫升 640毫升=()升
2.4升=()毫升 3.5升=()立方分米
500毫升=()升 760毫升=()立方厘米 学习流程:
一.铺垫孕伏.
1.什么是体积?
2.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3.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是怎样计算的?
二.探究新知.
我们已经学习了体积和体积单位,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一个新的知识:容积和容积单位.(板书课题)
(一)建立容积概念.
1.学生动手实验(每四人一组,每组一个有厚度的长方体盒,细沙一堆)
实验题目:计算出长方体盒的体积.
把长方体盒装满细沙,计算细沙的体积.
2.学生汇报结果.
长方体盒的体积:先从外面量出长方体盒的长.宽.高,再计算其体积.
细沙的体积:细沙的体积就是长方体的体积,但要从长方体里面量长.宽.高,再计算其体积.
教师追问:计算细沙的体积为什么要从长方体里面量长.宽.高?
3.师生共同小结.
师:这个长方体盒所容纳细沙的体积,就是长方体盒的容积.我们看见过汽车上的油箱,油箱里装满汽油.这就是油箱的容积.长方体鱼缸里盛满水,它就是鱼缸的容积.
师生归纳:容器所能容纳的物体的体积,就是它们的容积.(板书)
4.比较物体体积和容积的相同和不同.
相同点:体积和容积都是物体的体积,计算方法一样.
不同点:体积要从容器外量长.宽.高;容积要从里面量长.宽.高.
所有的物体都有体积;但只有里面是空的能够装东西的物体,才能计量它的容积.(出示长方体木块)
(二)认识容积单位.
1.教师指出:计量容积,一般就用体积单位.但是计量液体的体积,如药水,汽油等,常用容积单位升和毫升.(板书:升 毫升)
2.出示量杯:这就是1升的量杯.
出示量筒:这就是刻有毫升刻度的量筒.
3.教师演示升和毫升之间的关系:
①认识量筒上1毫升的刻度,找出100毫升的刻度.
②用量筒量100毫升的红色水倒入1升的量杯,一直到量杯满为止.
板书:1升=1000毫升
4.学生演示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间的关系:
①把1升的红色水倒人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盒里
小结:1升=1立方分米
②把1毫升的红色水倒入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盒里
小结:1毫升=1立方厘米
5.小结:容积单位有哪些?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6.反馈练习.
3升=()毫升 2700毫升=()升
2.57升=()毫升 640毫升=()升
2.4升=()毫升 3.5升=()立方分米
500毫升=()升 760毫升=()立方厘米
(三)计算物体的容积.
1.教学例1.
一种汽车上的油箱,里面长8分米,宽5分米,高4分米.这个油箱可以装汽油多少升?
8×5×4=160(立方分米)
160立方分米=160升
答:这个油箱可以装汽油160升.
2.反馈练习.
一个长方体水箱,从里面量长12分米,宽6分米,深5分米,这个水箱可装水多少毫升?
12×6×5=360(立方分米)
360立方分米=360000毫升
答:这个水箱可以装水360000毫升.
三.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容积和体积有什么不同点?计算容积应注意什么?
四.随堂练习.
1.填空.
(1)()叫做容积.
(2)容积的计算方法跟()的计算方法相同.但要从()是长、宽、高.(3)6.09立方分米=()升=()毫升
1750立方厘米=()毫升=()升
435毫升=()立方厘米=()立方分米
9.8升=()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2.判断.
(1)冰箱的容积就是冰箱的体积.()
(2)一个薄塑料长方体(厚度不计),它的体积就是容积.()
3.选择.
(1)计量墨水瓶的容积用()作单位恰当.
①升 ②毫升
(2)3毫升等于()立方分米.
①0.3 ②0.3 ③0.003
4.一种背负式喷雾器,药液箱发容积是14升.如果每分钟喷出药液700毫升,喷完一箱药液需用多少分钟?
五.布置作业.
1.手扶拖拉机的油箱,从里面量长3分米,宽2.3分米,深1.6分米.这个油箱可以装柴油多少升?每升柴油重按0.82千克计算,装的柴油重多少千克?(得数保留整数)
2.把调查的实际数字填在括号里.
一小瓶红药水是()毫升.
一瓶墨水是()毫升
汽车(或拖拉机)油箱的容积是()升
六.板书设计.
容积和容积单位
容器所容纳物体的体积,就叫做它们的容积.
1升=1000毫升 1升=1立方分米 1毫升=1立方厘米
例6.一种汽车上的油箱,里面长8分米,宽5分米,高4分米.这个油箱可以装汽油多少升?
8×5×4=160(立方分米)160立方分米=160升 答:这台油箱可以装汽油160升. 教学反思:
第五篇:容积和容积单位教学设计
《容积和容积单位》教学设计 淖毛湖农场学校宋宏天 目标确定的依据:
1、通过实例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能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以及1升、1毫升的实际意义。
2、体验某些实物(如土豆等)体积的测量方法。学习内容:
人教版数学小学五年级下册38页例5及练习九1-6题。教材分析:
本教学设计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小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教材首先直接给出了容积的概念,并说明计量容积,一般就用体积单位。然后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的药水瓶、饮料瓶上的容积单位,发现L和ml这两个容积单位,然后介绍了计量液体的体积常用容积单位升和毫升,以及它们与体积单位之间的关系。接下来教材设计了一个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具体实践操作与观察对比中,利用瓶装矿泉水和量杯来感知L和ml这两个容积单位的实际大小。然后再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上标有毫升和升,目的是使学生将新知与生活体验联系起来,有利于学生更加深刻地感知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以及细心观察的良好习惯。
然后教材介绍了长方体和正方体容器容积的计算方法,并特别强调要从容器里面量长、宽、高。利用例5计算小汽车油箱的容积,来巩固长方体容器容积的计算方法以及体积单位与容积单位之间的关系。学情分析:
容积和容积单位的教学是在体积和体积单位之后,学生对体积有了一定的认识,体积单位已掌握,并很明白其大小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进率,能用其解决问题。容积的概念较抽象,理解是重点,教学中应让学生多说。从表象抽象出概念,在教学容积单位以及它们的关系时,让学生多观察感知。因此本节设计以学生自学,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动手实践为主,感受升和毫升,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学到知识。学习目标:
1、准确理解容积的概念,学生认识常用的容积单位:升、毫升;
2、掌握升与毫升间的进率以及它们和体积单位的关系。
3、通过动手操作,小组合作等探究活动,理解容积和体积的联系与区别,能利用体积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评价任务:
1、通过自学理解容积的概念,明白容器的容积就是内部盛放物体的体积。
2、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感受1升、1毫升的大小,实验验证1L=1000mL,知道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的关系,实际演练容积单位换算。
3、进行实物对比,明确不是所有物体都有容积。
4、独立解决例5的问题,掌握正方体、长方体容器容积的计算方法。
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容纳1升液体的量杯和1000毫升液体的量筒各一个、长方体木盒一个、注射器一个、纸杯4个、矿泉水瓶4个等。课时安排: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复习提问
3分钟
(1)什么叫做物体的体积?
生齐声回答: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2)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相邻的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生齐声回答: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每相邻两个体积间的进率是1000。(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
生齐声回答: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教师板书:cm3 dm3 m³
1dm3 = 1000 cm3
m³=1000 dm3
V= abh
V = a3 [设计意图:学习新知前,适当复习有关的知识,对理解容积的意义和建立升、毫升的概念有帮助,同时为学习容积和容积单位作好铺垫。]
二、探究新知
15分钟
(一)导入新课 师:(出示正方体纸盒、塑料盒)同学们,这事两个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大家知道他们的体积分别是多少呢? 生:都是1立方分米
师:请大家想一想,这两个盒子的体积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生:因为这两个盒子的棱长都相等,所以他们的体积也相等。
师:请同学们再想一想,如果把这两个盒子都装满细沙,两个盒子里面装的细沙一样多吗? 生:不一样多。
师:他们的体积都一样大,却装的东西却不一样多,为什么呢?我们学习的知识《容积与容积单位》就是来解决这个问题的。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阶段就给学生设疑,激发学生学习这节课内容的兴趣,并且!暗示了“体积”与“容积”两个概念是有联系的。] 那么什么叫做物体的容积,常用的容积单位有哪些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自学P38,同时解决以下问题:(板书课题:容积和容积体积)
1、什么叫容积?它和体积有什么不同?
学生举手汇报:箱子、油桶、仓库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通常叫做他们的容积。
师:以装满砂子的盒子和装满水的瓶子为例,盒子的容积就是盒子里装满沙子的体积。师:同学们你们认为还有什么物体有容积吗?
生:水桶里装满水,这些水的体积就是水桶的容积。
生:饮料瓶里装满了饮料,饮料的体积就是饮料瓶的容积。……
2、计量容积一般用什么单位?计量液体的体积,常用什么单位?容积单位与体积单位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学生举手汇报:
①、计量容积,一般用体积单位。计量液体的体积,如水、油等,常用容积单位升和毫升,也可以写成 L 和 ml。
1L = 1000ml 师:将烧杯(500ml)的水倒在1L的容器中,几杯可以倒满?
2杯教师一边提问一边演示验证结论
将烧杯(200ml)的水倒在1L的容器中,几杯可以到满?
5杯教师一边提问一边演示验证结论
②、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有这样的关系。
1L = 1dm3
1ml = 1cm3 师:将装满1L的容器里的水倒入1dm3正方体中验证结论 用注射器吸入1 ml的水注入在1cm3正方体中验证结论
3、思考:所有的物体都有容积吗?
师:不是的,因为物体是实心的只有体积没有容积,比如老师现在手中拿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就只有体积没有容积。
学习要求:认真看书、仔细思考,把认为重要的圈圈点点,看完后小组成员围绕思考题展开讨论
[设计意图:根据高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本,充分体现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学是为了让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思考问题的方法,达到会学的目的。]
(二)、小组合作、动手操作
5分钟
1、用注射器抽出1毫升水,看看1毫升的水大约有多少。
2、将一瓶矿泉水倒在纸杯中,看看可以倒满几杯?
3、估计一下,一纸杯水大约有多少毫升,几杯水大约是1升,4、说说在那些物品上标有毫升、升。
5、完成检测题二,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
教师:巡视每组的活动情况,对操作有困难的小组进行指导。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让学生自己认识毫升和升,并且从实验中学生能切实感受1升和1毫升的实际意义。]
(三)、实际应用
10分钟
1、课件出示问题?
(1)如何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容积?公式是什么?(2)计算物体的容积与体积有什么不同之处?
2、出示例5,学生先独立解决问题,再集体汇报。
注意在解决问题时,首先要认真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再看单位是否统一。
3、得出结论(1)、长方体或正方体容器容积的计算方法,跟体积计算方法相同。(2)、计算容积要从容器里面量长、宽、高。
[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白学数学知识,就是为了要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数学源于生活,又为生活而服务。进一步让学生明确学好本课知识的重要性。]
(四)、巩固练习
完成练习九第3、4、5、6题
[设计意图:变换练习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或感想?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把本课学习的知识进行整理、归纳,并且进行检查对本课学习内容理解、掌握的情况,以利于在巩固练习阶段进行补漏。同时进一步巩固对本课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六)板书设计: 容积和容积单位
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1升=1000毫升
1L=1000 mL 升毫升
1升=1立方分米
1L=1dm3 L
mL
1毫升=1立方厘米
1mL=1cm3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