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3 00:02: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

第一篇: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

13、在大海中永生

教学目标 :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用“不仅„„也„„”造句;

4、缅怀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学习他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情怀。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缅怀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学习他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情怀。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读课文:

要求:

1、学生大声朗读课文,将生字词划出来;

2、不会读的字词对照生字表多读几遍。

二、学生字

1、学习本课生字,指读。

2、要求:读一个生字,按照课文内容,用这个字组词。

3、描红

三、读课文

1、要求:轻声读课文,如果你是老师,你想让同学们掌握哪六个词语?将这六个词语划出来,写在自己的笔记本上。

2、学习词语,并请他讲讲积累这六个词语的原因。

3、将刚才自己划出来的六个词语在自己本子上抄写两遍。

四、再读课文

1、求默读课文,找出文章中的关联词“不仅„„也„„”;

2、在笔记本上用这组关联词语写话或造句。

五、抄写本课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

昨天,老师请你们收集邓小平爷爷的故事,你收集了吗?学生交流,过渡导入

二、读议1、2两小节。

1、朗读课文。

2、听后指导朗读。

三、读议3、4两小节。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练说:

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还会把邓爷爷的骨灰带往______。

邓小平爷爷的骨灰飘向祖国的万里海疆,祖国人民说:“__________________。”

邓小平爷爷的骨灰飘向香港、澳门,香港、澳门的同胞说:“_____________。” 邓小平爷爷的骨灰飘向台湾,台湾同胞说:“_________________。” 邓小平爷爷的骨灰飘向世界各地,世界人民说:“________________。”

3、指导朗读第3小节最后一句及第4小节。

四、读议5、6、7三小节。

1、自由读课文,谈谈新的感受,新的认识。

2、重点指导朗读邓小平爷爷的话。

3、练说:

邓小平爷爷,我想对您说:“____________。”

4、指导朗读最后一小节。

五、总结课文。板书设计:

13、在大海中永生 永生 不仅„„也„„

教学反思:

14、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抄写高尔基给儿子的信,理解其中含义,联系实际说说自己的感想。

4、感受本文语言的清新,选择迁移运用于实践活动。

5、通过阅读感悟课文,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用自己的心灵去体会 “给予”的内涵,并深刻领会“给予是一种快乐”,初步懂得人生快乐在于付出的道理。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高尔基信中最后两段话的意义。

2、教育学生初步懂得人生快乐在于付出的道理。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指导看图,导入新课

1、结合画像(高尔基像)

同学们,你们知道画中这位老人是谁吗?告诉你们,他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中的主人公之一——高尔基。(板书:高尔基)

高尔基是谁呢?预习过课文的同学一定知道,谁能用文中的一句话简单介绍一下?(明确:高尔基是一位伟大的作家)

2、简介高尔基

高尔基是前苏联无产阶级文学的伟大代表,他出生于一个贫苦的木工家庭,早年丧父,寄居外祖父家中。8岁就开始独立谋生,做过各式各样的苦活儿,工余渴求知识的他勤奋读书,终成一位伟大的作家。他的作品很多,著名的有《在人间》、《母亲》、《海燕之歌》等。

3、揭示课题。

(1)我们这篇课文中还有一个小主人公,他是谁?(明确:文中小主人公是“他的儿子”“他”指“高尔基”)(板书:他的儿子)

(2)老师还没有将文题写完整呢?同学们看还差一个什么字?(明确:差一个“和”字。提示学生这篇课文讲述的就是发生在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这对父子间几件事)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看拼音读课文,出声试读课文。

2、画出带点的词语。

3、标自然段序号。

三、教师示范,指导自读。

1、生字读音指导。

教师示范,学生跟读,要求学生注意“欣”是前鼻音,“芳”是后鼻音。

2、结合课后习题3进行“读一读”的训练。

3、朗读技巧指导。

本文内涵丰富而深刻,抒情气息浓郁,要求学生朗读时把握好朗读基调。

4、教师范读,学生体会。

5、学生再读课文,教师行间巡视,相机指导。

6、学生轻声齐读课文。

四、指导写字

过渡:经过课文的初读、再读,相信同学们画出的生字字音一定读准了,这些生字应该怎样正确书写呢?

1、提示“妻、瞧”二字的正确笔顺,这两个字笔画繁多,书写时要学生注意字的形体匀称。

“芳”要注意把中间一“横”写长一些。“欣”是左右结构,且左右相等。

2、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临写。教师行间巡视,进行辅导,提示写字姿势。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学习生字“妻、芳、欣、瞧、镢”,要求学生读出正确读音。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xiu xin fang cha yan()养()赏()香()紫()红

二、精读课文,感悟整体。

1、文中的两位主人公分别是谁?(明确:高尔基、他的儿子)

2、课文中讲述了关与伟大作家高尔基和他的10岁儿子只见几件生活小事。(明确是两件生活小事:一是“栽花赏花”二是“写信教子”

三、评析第2~5自然段

1、那些自然段讲述第一件小事?(明确:第2~5自然段)

2、学习第二自然段(1)指名朗读。

(2)这一自然段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同学们具体谈谈。(有一年、意大利的一个小岛)

(3)学生是背诵。

(这一自然段进行了背景交代,简洁明了)

3、学习第3自然段。(1)指名朗读。

(2)提问引读:高尔基的儿子几岁了?能不能将“只有”去掉换成“高尔基的儿子十岁”为什么?

(去掉后就不能体现强调年龄小的意思。而且,这里的“只有”于下一句“还没有镢头那么高”语义紧密相连,去掉了语义久不连贯了)(板书:只有 还没有)(3)来到岛上后,他的儿子做了些什么?(明确:种花。用文中原句表达)(板书:顾不上 一直 各种各样)

(4)你们猜一猜,这个小小年龄的孩子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明确:“只有10岁”的儿子这样做,使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向父亲表达爱?)(板书:爱)

(5)同学们与文中“儿子”年龄相仿,你们有没有向你的家人表达自己的爱?(学生自由发言,进行说话训练和传统美德教育)(6)试背诵

4、学习第四自然段(1)指名朗读。

(2)用文中一句话概括这个自然段的大意。(明确:儿子种的花全都开了)

(3)这一自然段写的很美,同学们一定和老师有同感,美在哪儿呢?

(色:姹紫嫣红; 味:阵阵芳香、引来一直只蜜蜂)(4)写作指导及训练,学会课文的写法。

同学们平时作文时应学会观察,从不同角度去描写事物,这样就会使文章增色。

5、学习第5自然段(1)指名朗读。

(2)高尔基欣赏儿子种的花是心情怎样?

(明确:“心里说不出的高兴”,“说不出”极言高兴,不仅仅是高兴,还有对远方儿子深深的思念之情,他把“盛开的花朵”比作“儿子红扑扑的脸庞”,由此可见)(3)试背诵。

四、评析第6~9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关于标点符号使用的说明。(两处半引号表示引用了信中的两个自然段,末一句中的单引号和表示信中的引用部分)

3、提问引读:“我的儿子在岛上留上了美好的东西——鲜花。” 一句中“美好的东西”指什么?(指鲜花,破折号起解释说明的作用

4、提问:这封信中最重要的依据是什么?(明确:“你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更愉快”)

5、讨论:联系第7、8自然段,理解“给”、“拿”的内涵。(明确:“给”是留给人们美好的东西,“拿”即是向人们所取。付出永远比索取更令他人和自己愉快)(父亲在信中谆谆教诲自己的儿子,希望他成为一个人个高尚的人,这更是一种博大深沉的爱)(板书:爱)

6、说话训练:结合实际或联系课文,谈谈自己对“给”,永远比“拿”“愉快”„„一句的理解。

7、试背诵6~9自然段。

五、指导背诵

指导:抓住表示时间的词语“有一年”、“春天到了”、“傍晚”、“不久”、“你回去了”、“那时候”等词语理解顺序,边想边背。

第三课时

一、迁移练习。

1、练笔。三个话题,自选一个

2、高尔基的儿子读了爸爸的信之后,一定有许多的想法,让我们帮他写一封回信,把心中的想法传达给远方的爸爸。

3、如果说儿子栽花给高尔基留下了美好的东西——鲜花,给高尔基带来了愉快;那么高尔基的信给儿子带来的又将是什么呢?请大家从老师这一省略号,展开丰富的联想,选择写一段话。

4、生活中,你也一定给予过别人美好的东西,当时你的心情也一定非常得愉快,以“给予是一种快乐” 为题,写下当时的情景和你的心情。举例如下:

A、读了您的信„„

B、“给”永远比“拿”快乐 C、你快乐所以我快乐

二、拓展与延伸 高尔基(1868—1936)世界无产阶级的第一个伟大代表。他生于木工家庭,早年丧父,寄居外祖父家。只上到小学三年级,8岁开始发表作品,早期作品多描写俄国沙皇统治下人民的痛苦和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以文艺作品抨击黑暗,宣传革命。曾主持

《真理报》文艺栏。著名作品《海燕之歌》、《母亲》等对国际工人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对无产阶级文学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三、作业设计:

1、补充习题P31第三项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春天到了,儿子种的花()。春风吹来,()的花儿(),散发出(),引来了()。

傍晚,彩霞()。高尔基(),(),心里()。瞧,那些盛开的花朵()!

3、联系课文内容,说说你对“‘给’永远比‘拿’愉快”这句话的理解,再把你的理解写下来。板书:

教学反思:、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只有 还没有

顾不上 一直 各种各样

15、艾滋病小斗士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默读课文,围绕中心问题认真思考,科学认识艾滋病,关爱艾滋病患者.教学重难点 :

感情朗读课文,科学认识艾滋病,关爱艾滋病患者..教学准备:了解艾滋病的一些知识.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解题,推知大意。

1、揭示课题,指名读题,说说自己对题目的理解。

2、师简要的介绍一下艾滋病的知识。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自学,让学生自学课文。,2、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课文,随时正音。

(2)读后说说“小斗士”是谁?文章通过几件事,表现了“小斗士”的勇敢坚强?作者为什么写这篇文章?

(3)用

一、两句话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3、学生朗读课文,从整体上感知课文。

(1)学生默读课文,讨论分段。

(2)交流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第一节)写恩科西去世,引起世界许多人的关注。

第二段:(第二——四节)写恩科西的遭遇。

第三段;(第五——七节)写恩科西顽强地与病魔作斗争并关心着和他一样患病的儿童。

第四段:(第八——九节)写该怎样面对天灾,恩科西为我们作出了榜样。

三、指导写字。

四、作业: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书写课后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指名读课文,说说“小斗士”是一个怎样的人?

二、细读课文,感悟内容。

(一)细读课文2、3、4节,感悟“不幸”。

1、读悟课文第2节。

(1)学生自由朗读,思考:从这一段你读懂了什么?

(2)让学生抓住相关的词语,朗读体会这一段中所包含的情感。

(3)指导学生感情朗读。

2、读悟第三、四节。

(1)让学生默读第三、四节,体会艾滋病的可怕。

(2)指名读课文,体会恩科西遭遇的不幸,命运的无辜、不幸、可怜。

(二)细读课文5、6、7、节。

1、自由读第5、6节,恩科西知道自己的病情后是怎样做的呢?

2、自由读第7节,同位说说从这一段中你知道了什么?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5、6、7节。

(三)细读课文8、9节,感悟“关注”。

1、自由读课文第8、9节,说说恩科西是哪一天离开人世的?

2、学习:第九节的内容。

(1)指名读。

(2)体会曼德拉的话的含义。(就是激励人们在天灾面前要像恩科西那样正视现实,敢于拼搏,做顽强抗争的斗士。)

三、联系实际,培植信心。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说说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法?

2、人生不如意的事常有,遇到挫折、失败、伤残、疾病等“灾难”,我们该怎么办?

(1)号召学生遇到“灾难”要顽强抗争,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对自己、对生活从满信心。

(2)同情、帮助、尊重遇到“灾难”的人,培植他们战胜“灾难”的信心。

板书设计:

顽强抗争

15、艾滋病小斗士(恩科西)

珍爱生命

关爱他人 教学反思:

习作四

教学要求:

1、懂得把想对别人倾诉的心里话用笔写下来,可以方便与他人人交流思想感情。

2、认真阅读例文,明确与他人交流感情要真实,语言要得当。教学重难点:

重点:懂得把想对别人倾诉的心里话用笔写下来,可以方便与他人交流思想感情。

难点:认真阅读例文,明确与他人交流感情要真实,语言要得当。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最近在与部分同学的聊天中,老师了解到有的同学有一些心事,有很多话想对别人说,可是又不方便当面讲,憋在心里却又挺难受。这该如何是好呢?请大家帮忙想想主意。(把想说的话写下来,然后想办法交给他,进行书面交流)

二、读懂例文

1.请同学们读读赵洁同学写给老师的这篇文章。思考这样几个问题:

(1)赵洁在文中对老师说了什么?

(2)从哪些词句中能够体会作者的感受?

(3)想一想,当赵洁写完这篇文章,并把它交给老师后,她的心情如何?

(4)猜一猜,老师读了这篇文章后,可能会说什么?做什么?

2.学生自由朗读例文,思考问题。

3.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上述问题。

4.大组交流、汇报。

三、小结

第二课时

一、指导习作

1.其实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一个不想轻易说出口的“小秘密”,这些心里话可能是想说给妈妈听的,也可能是想说给老师或好朋友听的。可能是为了某件事表示歉意,可能是传达最真的问候,也可能是诉说委屈或提些建议„„下面就请大家闭上眼睛,静静地问一问自己,今天你最想跟谁说说心里话,说点什么呢?

2.学生自己进行心灵独白。

3.可以和自己最好的朋友交流,也可以不说给任何人听,直接写下来。

4.愿意在大组交流的同学发言,师生共提补充、修改意见。

二、学生练写

1.学生练写草稿。

2.在学生自愿的情况下,教师个别指导。

3.学生修改草稿。

4.学生誊写作文。

三、小结 板书:

习作四

小秘密

歉意

。。。

练习四

教学目标:

1、学习改正错别字,并能在了解词义的来源的基础上,指出为什么会写错别字。

2、读背八个成语,学习通过成语词典了解成语故事。

3、写好钢笔字。处理好笔画繁简相差较大的字在一起时的位置和大小。

4、练习口语交际,学习在别人面前的流畅表达和提问题。

5、学写毛笔字。教学重点:

诵读与积累、口语交际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语文与生活”

1、教学第一部分。

(1)创设情景:小芳正在做作业,爸爸指出她写的“兰球”的“兰”字写错了,小芳不服气,爸爸说出了篮球的“篮”字的来源。

(2)学生读这段文字。思考:爸爸说的是否有道理?

(3)指名回答问题并说出道理。

(4)教师介绍“兰、蓝、篮”的来源(为第二部分教学做准备)。

2、教学第二部分

(1)学生读四个句子,找找有无错别字。

(2)学生试着改句中的错别字。

(3)师生共同改正错别字。让学生说出理由。

(4)教师小结,错误的原因:不了解词义的来源而出错。

3、教学第三部分

(1)学生读这四个成语。教师指出这几个词语都有错别字。

(2)学生指出其中的错误,并思考为什么会出错。

(3)指名改正错别字,说出理由。(因为不了解词义的来源而写错了)

(4)教师拓展:在学习和生活中要注意词义的来源,把语文学习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养成时时学,处处学的好习惯。

第二课时

一、教学“诵读与积累”

1、熟记词语

(1)学习词语,请同学自由认读

(2)全班交流,教师范读,指导读准字音。

(3)同桌讨论每条成语的大概意思

(4)学生练说这些成语的意思。(让学生知道每个成语都有一个警世劝戒的哲理。)

(5)通过读讲故事,引导学生学习查成语词典。

(6)学生练习背诵

二、教学“写好钢笔字”

1、指导

(1)指读题目,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要求学生朗读这段话,指明这段话选自《在大海中永生》

(3)引导学生观察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放在一行中的位置。

(4)让学生说出那些相邻的字的繁简相差较大,笔画的间架要匀称。

(5)教师重点指导“撒大海、爱戴”等词的间架写法和整体布局。

2、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教师注意对学生写字习惯的养成教育)

(2)教师根据描红情况及时小结。

(3)学生仿写。要求一气呵成,注意行款布局。

3、反馈

(1)展示写的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对写得不好的字,进行纠正,强化训练。

第三课时

一、教学“口语交际”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帮助学生弄清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2、指导

(1)创设情境:模拟“新闻发布会”的形式,让全体学生参与,召开“小小新闻发布会”。

(2)分组推选“发言人”上台发布新闻。(学生通过看电视、听广播或了解周围发生的事,搜集一两条有价值的新闻)(要求“发言人”的新闻要有一定的价值,通顺、流畅)

(3)“听众”现场提问,(鼓励学生勇敢地提出问题,做到问题有针对性,表达清楚,流利)“发言人”当场给予回答。

(4)师生评议

3、反馈

(1)评议后,推选一名同学上台做为“发言人”表演,全班同学提问题,“发言人”回答。

(2)评议小结

二、教学“学写钢笔字”

1、出示学生优秀书法作品让学生欣赏

2、学生对照自己的毛笔字谈感受

3、审题。明确本次学写的偏旁(身字旁、舟字旁)和例字(射、船)

4、指导

(1)教师边范写边讲解“身字旁、舟字旁”的书写方法。

(2)学生练习、反馈,发现问题再指导

(3)教师讲解“射、船”的写法,学生练写。

5、练习

(1)学生再次练写,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2)学生练习,教师指导两个字的位置和大小。

6、反馈

(1)展示写的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指出不足,进一步纠正。

板书:

练习四 兰、蓝、篮

第二篇: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 芒东镇杞木寨完小 徐光春李娜

2014年9月1日 第一单元 1 窃读记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柜、哎哟”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

4、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里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重点难点

抓住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书籍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望。

2、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情景导学展示目标

(一)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读书吗?

(二)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及新词,提高学生自学生字、新词的能力。

2、初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自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我”因无钱买书而偷偷躲在书店看书。)

2、画出说明窃读滋味的句子。(“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这种窃读的滋味,你是从哪儿感受到的?把描写作者动作和心里活动的语句画出来,说说自己的体会。

三、点拨升华

1、品读“窃读”的滋味。

2、是什么原因鼓励我“窃读”?

四、变式训练(一堂清)

1、在文中画出并正确读写词语。

五、课堂小结拓展

1、在你眼里,作者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第二课时

一、情景导学展示目标

(一)导入

(二)目标

1、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里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

2、感悟作者对知识的渴望,体会窃读的意义。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这篇文章写得真实感人,你认为哪儿写得好?互相交流一下。

2、“窃读”算偷吗?

三、点拨升华

四、变式训练(一堂清)

1、边读边画你认为文章写得精彩的地方,把它填写在读书记录卡上。

五、课堂小结拓展

1、搜集名人读书故事,以及有关读书名言。板书设计 窃读记 找书窃读

担忧惧怕——快乐 急切饥饿——饱读 麻木——轻松

写法:心理活动细致动作 课后反思: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一、激情导学展示目标

(一)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看什么课外书?

(二)目标

1、认识3个生字,能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读懂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分角色朗读课文,把握谈话的主要内容。

3、能从对话中得到怎样读书和学习的启示,进一步开展有关阅读的综合性学习。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文章体裁与以往有什么不同?(本文是对话形式的访谈录。)

2、仔细默读课文,找一找季羡林先生对于读书提出了哪些见解,结合见解交流自己的感受。

三、点拨升华

四、变式训练(一堂清)

1、同桌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后互相评议。

五、课堂小结拓展

采访爱读书的人,做一份访谈记录。板书设计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访谈录)

1、写好文章多看书

2、三贯通学好外语

3、积累古诗文 课后反思: 走遍天下书为侣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伴侣、娱乐、百音盒、毫不犹豫、一趟、背诵、零次、编写、某种”等词语。

2、正确琉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抄写自己喜欢的段落。

3、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及反复读书的方法,并受到启示。

4、感受作者对阅读的热爱,继续开展关于阅读的综合性学习,逐步培养阅读的习惯。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书的情感,对阅读的热爱。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学展示目标

(一)导入:同学们,如果让你独自驾舟环游世界,只能带一样东西供自己娱乐,你会选择带什么呢?

(二)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提高自主识字能力。

2、初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字典理解词语。

2、默读课文,想一想作者为什么选择书陪伴自己旅行呢?

(1、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

2、我愿意坐在自己的船里,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

3、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读了这几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从哪儿体会到的?

三、点拨升华

四、变式训练(一堂清)

1、正确、美观地书写本课生字。

五、课堂小结拓展

1、收集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第二课时

一、激情导学展示目标

(一)导入

(二)目标

1、体会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及反复读书的方法,并受到启示。

2、感受作者对阅读的热爱,逐步培养阅读的习惯。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默读课文,说一说作者是怎样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的?结合作者的读书方法,说一说自己的体会。

三、点拨升华

四、变式训练(一堂清)

1、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和段落。

五、课堂小结拓展

1、这篇课文通篇都用了假设来贯穿全文,作者通过层层递进的假设,一步步表明自己的观点。把自己对书的独特而浓厚的情感贴切地表现给我们的。

2、背诵第七自然段。板书设计:

3、走遍天下书为侣 朋友家故地 假设比喻反问列举 课后反思:

4、我的“长生果”

一、激情导学展示目标

(一)导入:同学们,什么是长生果?

(二)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读书和习作的方法。

3、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悟出的道理。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通读全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及新词。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自主学习。

3、思考:文中的“长生果”指的是什么?(作者认为书就是人类文明的“长生果”。)

4、作者写了少年读书、作文的哪几件事?

5、作者从读书中悟出了什么道理?从书中找到你感受最深的语句,做批注。

三、点拨升华

1、作文《秋天来了》得了“甲优”。

2、命题作文《一件不愉快的往事》受到好评。

四、变式训练(一堂清)

1、正确读写本课生词。

2、补充文中成语。(略)

五、课堂小结拓展

板书设计:

4、我的“长生果”

“香烟人”小画片津津有味 连环画如醉如痴 文艺书籍囫囵吞枣 中外名著黯然神伤 课后反思: 第二单元 5古诗词三首 教学要求

学会本科的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积累三首古诗词,默写《泊船瓜洲》和《秋思》。

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3、通过诗句的描写和叙事,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重点难点

1、通过多种方法感知诗词大意。

2、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学展示目标

(一)导入:同学们,还记得李白的《静夜思》吗?

(二)目标

1、学习古诗《泊船瓜洲》。理解大意,体会作者的感情。

2、学习生字、新词,能默写《泊船瓜洲》。

3、运用已经掌握的方法学习古诗。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诵读古诗,读准诗句。

2、借助注释资料,理解诗句的意思。

三、点拨升华

1、诗题“泊船瓜洲”该怎样理解?(指诗人停船在瓜洲后,望着仅仅一江之隔的京口,不禁引起了浓浓的思乡之情。)

四、变式训练(一堂清)

1、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五、课堂小结拓展

1、学习古诗,我们要采用一定的方法,读古诗,知作者,解诗句,展想象,悟真情。第二课时

一、激情导学展示目标

(一)导入:

(二)目标

1、学习古诗《秋思》。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2、学习生字、新词,能默写《秋思》。

3、运用已经掌握的方法学习古诗。

4、整体把握三首古诗词的作者所采用的表达方法的相同点与不同的。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诵读古诗,读准诗句。

2、借助注释资料,理解诗句的意思。

三、点拨升华

这首是写了秋天时,诗人给家里写信,表达了作者思乡怀亲的情感。

四、变式训练(一堂清)

1、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五、课堂小结拓展 背诵古诗。第三课时

一、激情导学展示目标

(一)导入:

(二)目标

1、学习古诗《长相思》。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2、学习生字、新词,能默写《长相思》。

3、运用已经掌握的方法学习古诗。

4、整体把握三首古诗词的作者所采用的表达方法的相同点与不同的。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诵读古诗,读准诗句。

2、借助注释资料,理解诗句的意思。

三、点拨升华

哪几个词最能表达作者的思乡之情?(“故园无此声”虽寥寥几个字,却把将士的内心世界袒露无余,使作者的思乡之情自然酣畅的流淌出来。

四、变式训练(一堂清)

1、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五、课堂小结拓展

1、这三首诗有什么相同之处,又有什么不同之处呢?(这三首诗词所表达的主题都是一样的,都抒发了对家乡深深地思念和热爱。三首诗词的表达方法各异:《泊船瓜洲》是写景诗;《秋思》是叙事抒情;《长相思》则是写景与叙事于一体。课后反思: 6 梅花魂 教学要求

学会本课的生字,正确读写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能结合课文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积累词句。

3、懂得梅花的高尚品格,体会老华侨眷恋祖国的感情。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内容。

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学展示目标

(一)导入:同学们,说一说你对梅花的了解。

(二)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2、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理清文章脉络。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2、借助字典弄清字的部首、笔顺、笔画。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

3、朗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梅花写了哪几件事?(第一件:外祖父常常教外孙女读唐诗宋词。第二件:外祖父对一副墨梅图分外爱惜。第三件:外祖父因不能回国而难过地哭起来。第四件:外祖父在离别前把宝贵的墨梅图送给外孙女。第五件:船快开时,外祖父又递给外孙女绣着梅花的手绢。)

三、点拨升华

四、变式训练(一堂清)

1、正确读写词语。

五、课堂小结拓展 第二课时

一、激情导学展示目标

(一)导入:

(二)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联系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2、了解梅花的高尚品质,体会老华侨眷恋祖国的感情。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你最喜欢哪些语句,结合自己所掌握的学习方法谈谈自己的感受。

2、画出文中引用的三句诗,查找出它们的出处,解释各句的意思并说明表达的情感。(寄托了老人对祖国的思念之情。)

3、最后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点明中心)课文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联系?(前后互相照应,全文结构严谨,表达了外祖父爱梅花,并在爱梅花中寄托了爱祖国的情感。)

三、点拨升华

1、这梅花魂就是外祖父的爱国心,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就是海外赤子的一片赤子之情。

四、变式训练(一堂清)

五、课堂小结拓展 板书设计:

爱国心教我读诗落泪 梅花魂民族魂分外珍惜墨梅图,分别赠送墨梅图 临别又送梅花卷

赤子情不能回国而痛苦 课后反思: 7 桂花雨

一、激情导学展示目标

(一)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桂花吗?

(二)目标

1、认读本课的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领悟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3、通过自读自悟和交流,体会作者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和新词。

2、借助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3、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主要写了作者小时候在故乡摇桂花的乐趣。)

4、再读课文,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三、点拨升华

1、“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因为母亲用感情去体味它们,所以感觉自然不一样。)

2、“于是,我又想起了、、、、、、阵阵桂花雨”。(淡淡的一句话,却传递出了作者对故乡桂花的深深怀念。)

四、变式训练(一堂清)

五、课堂小结拓展

1、同学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在你们的童年生活中一定也有许多不能忘怀的有趣的事,小组交流。

课后反思: 小桥流水人家

一、激情导学展示目标

(一)导入:

(二)目标

1、认识6个生字,读读记记“婀娜、舞姿、粼粼、波纹、干涸、点缀、浮现、潮湿、流通、舒服、印象”等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3、默读课文,想象文章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边读边在句段旁作批注。

三、点拨升华

四、变式训练(一堂清)

1、正确读记生词。

2、摘抄文中优美的语句。

五、课堂小结拓展 反思:

第三篇:五年级语文上册《落花生》教学设计[范文模版]

五年级语文上册《落花生》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五年级语文上册《落花生》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设计理念:

1、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落花生》这篇课文,要抓住重点句子,引导学生加深理解,让学生学得充分,学得深刻。学习时教师应抓住父亲所说的这几句话,作为学习该文的突破口,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教师要善于质疑,设置悬念,让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地去思考和解决问题,才能培养学生求异性思维。这篇文章的写作特点是借物喻人,赞扬的是落花生奉献精神。落花生没有努力去炫耀自己,而是默默地生长,虽外表不好看,但它有用,有益于人类,有着内在的美,有一种默默奉献的精神。文章否定的是那种“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

3、在学习该篇课文时,应该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7个生字。能正确抄写第10自然段,会用“居然”造句。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重点句。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哪些内容是详写的,哪些内容是略写的,并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4.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教学难点: 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重点句。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哪些内容是详写的,哪些内容是略写的,并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准备:

1、让学生了解有关花生的常识和生长特点。

2、查找有关作者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设计一 1、指名三位同学上台介绍自己的名字并说说名字的含义。

师:哪两个同学能够勇敢地站到讲台上将你们的名字介绍给后面的那么多老师?

两个学生上台板写并介绍名字

师:同学们,每个人的名字都代表着你们父母对你们的希望,今天老师就布置你们回去问问你们父母你的名字有什么含义,好不好?

生:(齐)好!

2、有位作家许地山给自己取了个笔名叫落华生(板书:落华生)你们猜猜这个名字有什么含义?

师:老师这也有一个名字,作家许地山有一个笔名叫落花生。师板书:落华生

师:你们猜猜这个名字有什么含义?

生1:我觉得这个名字有什么含义?

生2:这个人也许很喜欢吃花生。

……

3、板书课题,了解花生之所以叫“落花生”的原因。

师:那我们今天就学习第15课,学完后就知道作者为什么取这个名字做笔名了。

板书课题,齐读。

二、整体感知,分清主次

1、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文,自由朗读全文,思考课文围绕题目写了哪些内容? 生自由朗读,师巡视指导

2、生读完后生反馈。

生:我觉得是从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四个方面去写的。(师板书)

3、师:对,作者写了四个方面,那是如何写这几个方面的呢?

生:我认为前面三部分是略写的,而议花生是详细写的。

三、重点研读、深入探究

过渡:这一收获居然要用节来收获,这是多么热爱生活的一家人呀。默读3—15自然段,让我们看这热爱生活的一家人是怎么过花生节的,怎么议论花生的?

(一)“赞花生”

1、分角色朗读5-10自然段。

四生读哥哥、姐姐、爸爸和“我”的说话,其他人读旁白

师:你们的朗读就像文中的一家人一样融洽。

2、讨论交流,父亲第一次议论。

⑴师:兄妹们所说的花生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而父亲指出的却是花生常常被人忽视的一个特点。父亲对花生作了几次议论?几次议论有什么不同? 生:两次。第一次把花生与桃子、石榴、苹果作比较;第二次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

⑵师:(出示图片)看,看到什么了?

生:粉红的桃子,鲜红的`石榴,又大又红的苹果,还有花生。

⑶师:想象一下他们会说些什么。

生自由说:

桃子:我是桃子,你们看我皮肤多好,白里透红,百里挑一,你要是尝一口呀,准会甜到心里头,老人小孩都喜欢我。

石榴:这次选美,你们可要选我当冠军,因为我长得极新鲜,红通通地,人们见了我都喜欢我,都想接近我,而且我有助于人体健康。

苹果:在说比美,应该是我第一,先别说我有营养价值有多高,光是我那一身鲜艳的红衣裳,不管往哪儿一站,都是焦点。

落花生:其实这次选美我要本不想来,因为我只想做一个实实在在的人,只想对别人有好处,可不想跟别人比美。

⑷师:齐读父亲的第一次议论。思考:父亲是怎样通过比较说明花生可贵之处的? 生:父亲认为桃子、石榴、苹果高高地挂在枝头,炫耀自己,而花生却埋在地里。

⑸师:回答得真好。该抓住哪些关键词语来突出花生的可贵之处?

生1:我认为应该抓住“埋在地里”“鲜红嫩绿”“高高地挂在枝头上”这些关键词语;

生2:我认为还应该抓住“矮矮地长在地上”。

⑹师:谁愿意来读一读?抽一生读。

师:你认为他读得怎样?

生1:我认为他抓住了关键词语来读。

生2:我认为他读得很有感情,读得很流畅。

生3:他读出了桃子、石榴、苹果那种炫耀自己的语气。

⑺师:你们也想读一读吗?

生:(齐声说)想。

⑻师:好,让我们一起来有感情的朗读。

生有感情的朗读第10自然段。

(二)“学花生”

1、讨论交流,父亲的第二次议论。

⑴师:桃子、石榴、苹果鲜红嫩绿,惹人喜爱,而花生却将成熟的果实理进泥土,等待人们来挖掘,来利用。由此,你体会到花生可贵的品质是什么?

生1:我体会到花生默默奉献的精神;

生2:我体会到花生无私奉献的精神;

生3:我体会到花生不求名利,朴实无华的精神;

⑵师:父亲借花生来教育孩子们做什么样的人?用——勾划出来。谁来读读父亲的第二次议论?一生读。

生1:父亲借花生教育孩子做一个对别人有用的人;

生2:父亲借花生教育孩子做一个不求名利、默默奉献的人;

⑶师:作者对父亲的话理解了吗?你从哪里看出的?读出有关的句子。

2、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花生的`品格和做人的道理。

⑴师:你对作者的话理解了吗?什么叫有用的人?什么叫只讲外表体面而对人没有好处的人?结合实际,举例说明。

生1:有些人,你看他仪表堂堂,可是他却没有什么本事;

生2:有一次,我在街上看见一位非常漂亮的阿姨,边走边吃香蕉,吃完香蕉就把皮扔在大街上,如果把过路的老大爷、老奶奶摔到了,怎么办? 生3:有些人,虽然长得很丑,可是他很乐于助人。

生4:我的邻居是个清洁工,他每天天没亮就开始打扫卫生,我觉得他就是一个有用的人。

⑵师小结:其实,我们的身边像那位普通的清洁工一样,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的人有很多,他们就是落花生那样的人。

⑶师:在我们身边有没有像落花生那样的人呢?举例说明。生1:有,老师为了学生在工作上默默奉献 生2:清洁工,为了一方的清洁,宁愿牺牲自己的青春。生3:蜡烛是伟大的,牺牲了自己的身体给我们带来光明。生4:春蚕,为了让人们穿上华丽的衣裳,到死都还在吐丝。生5:太阳,因为你无私地奉献光和热,所以大地才一片生机昂然、万紫千红。

⑷师小结:大家说得真棒,在我们的身边像落花生那样的人和事很多很多,只要你做一个有心人。

3、理解重点字词。

⑴过渡:这就是我对你们的希望。花生做的食品吃完了,可父亲说的话却深深地记在我的心上。

生:老师,不是记。而是印。

⑵师:这样不可以吗?

生1:“记”的东西会忘记,而“印”是深深地印在心里。

生2:还可以用“刻”字啊!

生3:正是因为“印”得深刻,作者才将名字改为“落华生”吧?

⑶师:对,同学们的理解能力可真强。相信你们也可以用你们的慧眼去发现第一段中也有一个用得好的词。

生:居然

⑷师:是什么意思呢?

生1:不可思议

生2:意想不到的,说明他们很高兴。

⑸师:谁能用这个词造句?

生:小明的成绩很差,可这次考试居然考得很好。

4、拓展延伸。

⑴师:有什么样的生活态度,就会收获怎样的人生,再回到收获节上,读我的体会地句子。课件出示句子“那一夜我们谈到深夜才散,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指名读。

⑵师:许地山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长大后他埋头苦干,默默奉献,成为著名的教授和作家。他也因此取了个笔名叫落花生。在抗日战争中,他为抗日奔波劳累过度而去世,他的确是一位具有花生精神的人,让我们一起读一读他说过的这句话:

(课件出示:我要像花生一样,踏踏实实地做一个淳朴的人,有用的人,我要为中华而生,为中华而贡献。——许地山)

四、总结写法,课外拓展

1、感悟写法——借物喻人。

⑴师:题目是落花生,其实在写人,我们把他叫借物喻人(板书),为了帮助同学们理解这种写法,做人要做有用的人,推荐阅读:茅盾的《白杨礼赞》、陈慧英的《梅花魂》、周敦颐的《爱莲说》。

⑵师:在我们的周围也有许多像花生一样的人和事,让我们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的深刻道理。你能举出例子来说一说吗?注意能用到所学写法。(如:貌不惊人的铅笔、橡皮;像默默无闻的环卫工人,邮递员……)然后结合课后的“小练笔”写一写。

①直抒胸怀。赞美你,__________(赞美周围像花生那样的人)

②借物喻人。__________颂(如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不畏严寒的青松;默默无闻的小草等)

2、感悟写法——详略。

⑴师:这篇课文,从种花生到收花生、尝花生,经历了多少时间,在课文中占了多少篇幅?从尝花生到议花生,经历了多少时间,在课文中占了多少篇幅?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 生1:作者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为了强调我们应该做像落花生那样的人;生2:课文重点写议花生,目的在于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

⑵师:这篇课文的重点是议花生,父亲的议论是着重写的,这样可以突出文章的中心,其它内容略写,但它为文章的主要内容起说明交待的作用,不能不写。我们在写作时也要确定重点,做到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五、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师:学了这篇课文,你想说点什么?把你的想法写下来,在小组内交流。

师:谁愿意毛遂自荐?

生1:我想说:“我要向花生学习”。

生2:做人不能光看外表,要看他是否有用;

生3:不是有一句名言:“用珠宝装扮自己,不如用知识装扮自己”,我觉得说得真好。

生4:我又学会了重点突出、主次分明和借物喻理两种写作方法,我想我的作文能力会更好。

生5:我认为父亲的话有些不对,桃子、石榴、苹果高高地挂在枝头,并不是炫耀自己,而是它们的生长特点。

生6:老师,你不是说现在的社会是竞争的时代,它需要敢于展示自己才华的人吗?难道像桃子、石榴、苹果敢于展示自己才华,错了吗?

师:你们提得真好,的确现在的社会需要敢于展示自己才华的人,桃子、石榴、苹果高高地挂在枝头,并不是炫耀自己,而是它们的生长特点。现在的社会既需要像落花生那样的默默奉献的人,更需要像桃子、石榴、苹果一样敢于展示自己才华的人。

六、布置作业

1、继续完成小练笔。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板书设计:

15、落花生

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

(略)(详)

借物-----------喻-------------------------------有用的人

第四篇:五年级语文上册《红树林》教学设计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大雁塔小学地处着名的古迹大雁塔西侧,毗邻陕西省历史博物馆。创办于1960年。整个校园精心设计规划,形成了一个绿化、美化、净化、文化的优雅育人环境。学校现有48个教学班,教工135名,学生3000多名。学校于1978年分别经省、市、区政府批准定为省、市、区三级重点小学和对外开放学校。1991年被确定为国家教育科研”八五”电化教育实验学校。1998年分别被国家教育部和陕西省教委确定为首批”全国现代化教育技术实验学校”,”陕西省现代化技术实验学校”。学校多次获得多种省、市、区级的先进、优秀等称号。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选编的意图在于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巩固精读的方法。文章从四个方面介绍了红树林:远观红树林,近赏红树林,红树林的繁殖,红树林的精神。文章语言优美生动,堪称写景佳作,所以在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多积累。

教学建议

1.在语言文字方面,教师在教学时,要帮助、引导学生多积累。

2.远观和近赏红树林部分,在朗读时侧重点有所不同,教师在朗读时可作适当的引导和示范,当学生出现不同的感悟方式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

3.课后可安排一篇习作,写一种你了解的植物,有对这种植物的介绍,并进一步挖掘它所具有的精神,从而歌颂身边具有这种精神的劳动者。

教学目标:

1.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3个生字,理解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红树林被称为“奇观”的原因,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应用列提纲的方法梳理课文内容,进而形成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

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培养民自豪感。

5.体会红树林默默奉献,造福人类的精神。学习作者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点

1.了解红树林的壮观、美丽、奇特,体会红树林对大自然不求索取,默默奉献,造福人类的精神。

2.能继续独立应用列提纲的方法梳理课文内容,形成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

3.在阅读实践中巩固精读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和学习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教学过程

一、巧设情境,激趣导入。

1.有这样的一个人,他热爱森林,长白山的茫茫林海,给他留下了许多绿色的梦,但令他从没想到的是:在大海里也有着梦幻般的森林。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他,走进他为之陶醉和震撼的海底奇观——红树林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认为红树林是什么样子的?

(鼓励学生大胆地想象,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然后交流课前查阅的资料。)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地轻声读课文,可以同桌合作,可以小组合作,注意生字的读音,把不好读的句子多读几遍,读通顺。

2.红树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默读课文,想一想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红树林的?试着写出课文的提纲。

4.根据课文内容,把文章分成三大部分。

三、精读课文,感悟理解

1.在作者的心目中,红树林是一个海上的世外桃源,是神话里龙宫的大花园,那么,你喜欢海南岛的红树林吗?为什么?

2.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3.学生自读自悟做批注。

(这是一个自我学习、自我体悟的过程,学生在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做批注,谈理解,为下文的合作交流做一个铺垫。)

4.合作交流学习。

(1)说说自己喜欢红树林的原因。

(2)文章的哪个部分或者哪个自然段使你有着这样的感受?抓住重点的句段,精读理解。

(出示“金钥匙”:有些文章,我们阅读时不必通篇细读。在浏览之后,可以选择重要的部分和自己感兴趣的段落,用学过的方法精读。)

远观红树林:涨潮时,红树林在海水中动态的美;退潮时,红树林的芳馨和婀娜、绚丽多姿。

近赏红树林:世外桃园。纵横交错、盘根错节、幽静神奇。

红树林的繁殖:“胎生”的特点,“飘落于地,扎根于土”。简单而令人赞叹。

红树林的精神:首尾照应。理解为什么把红树林比作具有奉献精神的海岸卫士。

(对大自然不求索取,但却默默地奉献,造福于人类。)点题升华。

(3)有感情的朗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应该怎样读?

练习朗读。侧重点有所不同:

①远观部分重点要突出这一海上奇观的雄伟、壮丽,朗读时适合用高昂的语调来表现。

②近赏部分重点突出这一“世外桃源”的幽静、神秘,朗读时适合用舒缓的语调来表现。

③教师相机指导,学生出现不同的感悟方式时,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感受。

5.全班交流。

四、总结全文

1.学完了这篇课文,你想到了什么?

2.学习作者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作者被海南岛琼山的红树林深深吸引,在赞美这一奇观的同时,更要赞美的是红树林的精神,从而进一步赞美具有红树林精神的人,这就是借物喻人的写法。

五、布置作业

学习作者的写法,观察一种你了解的植物,由对这种植物的介绍,进一步挖掘它所具有的精神,从而歌颂身边具有这种精神的劳动者。

课后反思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选编的意图在于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巩固精读的方法。所以,在具体学习文章内容时,根据“金钥匙”的提示(有些文章,不必通篇细读,可以选择重要的部分和自己最感兴趣的段落,用学过的方法精读。)我尝试把精读和略读相结合,教学的前半段,侧重于略读点拨,后半段侧重于精读指导,目标明确又各有侧重。精读、略读都是阅读的基本方法,精读是略读的基础,略读是精读的补充。小学阅读教学应以精读训练为主,但也不是“把培养阅读能力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精读上”。只有精读与略读互相融合,综合运用,才能提高学生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课堂,要引导孩子有目的的略读,有创意的精读。对于略读,我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在学习本课时,学生继续用《雅鲁藏布大峡谷》中学到的列提纲的方法梳理文章内容,整体感知课文。对于精读,我主要教给孩子读书的基本方法:有滋有味地读,抓住关键词语读,在读中感悟理解。学生还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交流探究,共同进步,课堂气氛宽松平和,学得有声有色。

总评:

在本单元的三篇主题课文中,《红树林》是一篇略读文章。略读课文作为阅读教学的载体之一,它在一个教学单元中的定位、目标以及阅读方法等,是有别于精读课文的。王老师在本课教学中力求体现略读课文的教学特点:

1.在教学目标确定上,重在从阅读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根据课标的精神,略读课文旨在通过阅读,快速捕捉信息,粗知文本大意,至于文字的训练,文章的结构、语言修辞等有关知识性方面的,则不是它所要特别关注的,不必作繁锁的讲解和精细的语言文字训练。本课教学,着重在让学生从课文中捕捉三类信息:一是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红树林的?二是所描绘的每一方面都有着怎样的特点?三是作者由红树林联想到了什么?

2.在教学策略运用上,重在自读为主,略而不简。略读课文,必须抓住主要方面,引导学生进行自读自悟、重点探究以及拓展延伸,做到自读为主,略而不简,教略学丰。本课教学,一是注意引导学生凭借课后两个问题,自读自悟。以学生为主,以自读自悟、合作学习为主,突出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切实让学生自读自悟;二是注意引导学生凭借“金钥匙”,精略交互。“略读”与“精读”虽然各不相同,各有侧重,但是只是相对而言的,“精读”“精”到什么程度,“略读”“略”到什么程度,并没有绝对的明确的界限。他们往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配合使用,都是阅读策略、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构成要素。因此,本课教学注意引导学生凭借“金钥匙”,在自读自悟、粗知大意、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进行,“精读”“略读”交互进行,相互配合,努力促进学生阅读策略和阅读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三是注意引导学生凭借“金钥匙”,内引外连。略读课文的教学,还要注意以一篇带多篇,以一点带一片,注意以教材为拓展点,内引外连,进行语文课外拓展性学习与综合性实践。本课教学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课后安排的一篇习作,从课内向课外拓展,努力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3.在学法的指导上,根据本组内容和本课“金钥匙”,本课教学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与训练,培养学习能力与学习习惯。主要突出二项:①继续应用列提纲的方法梳理文章内容,进而形成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②培养学生边读边想、作点批注的习惯。“把最使你感动的地方画下来,也可以在书旁简单写一写自己的感想”。这个要求放在“金钥匙”中提出,目的不是写读书笔记,而是培养学生边读边想、作点批注的习惯。本课设计注意在自学前提出要求,自学后组织交流,目的在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除此之外,这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文章,在教学时还要体现出人文关怀,文以载道,学生在阅读的同时,不仅是知识的获得,更是人生的智慧的提升,是精神的体悟,是生命的涌动和成长。而这一点,也正是本课上竭力在做的。

第五篇:五年级语文上册《天马》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全文以简短的篇幅,精炼的文字描写了1969年出土的这一东汉时期的艺术品的造型,表现了设计者的构思和独立的匠心,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卓越的创造才能。

全文五个自然段按其叙述顺利,可分为四部分:⑴介绍“天马是1969年出土的东汉时期的艺术珍品;介绍铜奔马的艺术成就;⑶介绍铜奔马制作的科学原理;⑷总结赞扬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卓越的创造才能。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新学到的词语,联系上下文说说”卓越;“构思奇妙”“匠心独运”等词语的意思。

(2)选择一件自己喜爱的工艺品,仔细观察一下,再学习课文的写法,把观察到的和想到的内容写下来。

(3)学会观察方法,培养学生在全面观察的基础上进行重点观察的能力。

(4)理解课文内容,向学生渗透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天马”所体现的奇特艺术想象力。

2.了解铜奔马在整体上保持平衡所包含的科学原理。

3.从构思设计上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教具准备:挂图、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都知道,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为之而骄傲。这节课,就让我们一同认识我们五千年文化中最骄艳的一朵小花,我们五千年文化中最璀璨的一颗明珠,它,就是名闻中外的艺术珍品--“天马”。

(板书:天马)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1.出示生字词:

[1]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要认真听,注意读音是否正确。

你对那些词不理解?谁能来解答?你是怎样解答的?(学习方法的指导)

你认为那个字容易写错?怎样写漂亮?

2.指名朗读课文

你从这篇课文中读懂了什么?哪些地方你不明白?

(从课题或从不懂得句子中提出问题)质疑方法的指导。

三、学习课文

同学们,让我们共同去领会一下这匹天马无穷魅力。

1、自读第一节

你从这一段中知道了什么?

朗读。

2、过渡:旅游局为什么要把天马作为中国旅游的图形标记呢?

3、默读全文,思考:旅游局为什么要把天马作为中国旅游的图形标记呢?

[1]朗读第二段:从这段中你体会到什么?(天马的历史价值)指名朗读

天马是什么样子?特别在哪里?

小组讨论、交流:

(1)第三、五段:默读:课文描写了天马身体的哪些部位,是如何描写的?从这些描写我们知道了什么?分页标题#e#

朗读指导:怎样表现出这是一匹难得的好马是朗读的要点。

(2)过渡:其艺术成就最淋漓尽致的体现,还在第六节。

这节写了什么?(板书:奔跑)

讨论结合理解词语。你从这段中体会到什么?

小结:同学们都知道,“马踏飞燕”的飞燕,而是一只龙雀,龙雀是传说中天上的神鸟,是传说中的风神,飞行速度很快,这匹骏马从飞燕身上飞快地踏过,而龙雀安然无恙,可见马的动作是何等的轻快。我们不由得为它惊人的速度而惊叹,都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杰出的艺术创造力而拍案叫绝。

出示句子:我们不敢肯定汉明帝迎取的就是这件工艺品,但至少可以说,这种题材的工艺品在当时就是非常珍贵的。

体会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作用。

(3)过渡:我们平时也见过许多雕塑作品,它们一般来说都有一个很大很重的底座,但这匹铜马却不是这样的,它全身的重量都集中在足下的这只小小的飞燕上,这就有一个怎样保持平衡的问题。

自读体会,让学生充分讨论,了解天马精确的平衡,了解古代劳动人民已掌握了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

朗读指导:怎样表现出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惊叹!

4、小结:

五、学习第七节,总结全文。

1、齐读

2、体会中心

本节写了什么?在全文有什么作用?本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引申[演示:歌曲]

由于近代清王朝的腐朽统治,我们暂时的落后了。五千年的文化是我们的骄傲,但同时更是我们的神圣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要把我们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扬光大,要让我们的祖国更加强大。

就像刚才歌中唱的那样,为了早日看到黄河母亲的欢笑,看到黄河母亲的歌唱,让我们一起去努力吧!我坚信我们的祖国一定会像这匹扬蹄飞奔的骏马一样,大步地跨向新的世纪,大步地跨向新的辉煌!

第二课时

一、直奔中心,学习第3——6自然段。

1.简要回顾,指名看图说说天马的外形。

2.出示

这个飞行时的瞬间形象无比神奇,其高超的设计构思,就是在两千年后的今天,也令人叹服叫绝。

⑴理解“神奇”“高超”“叹服叫绝”。

⑵提问: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神奇、高超,令人叹服叫绝?

3.理解“激发人们的想象力”。

自由朗读思考:

[1]结合课文理解“体态轻盈”“神形兼备”的意思。

作者抓住天马的哪些方面写的?怎样进行描写的?

二、读写结合,强化训练。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强化段与段的联系的训练,填上适当的关联词。

幻灯出示:“马踏飞燕”()外形逼真,()构思奇妙,()被称为“艺术珍品”。

3.进行小练笔:选择一件自己喜爱的工艺品,仔细观察一下,再学习课文的写法,把观察到的和想到的内容写下来。

下载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语文五年级上册的教学设计

    语文五年级上册的教学设计 语文五年级上册的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掌握理解本课词语。2、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了解我国历史上的巾帼英杰黄道婆对我国纺......

    五年级语文上册《鲸》教学设计

    五年级语文上册《鲸》教学设计模板 五年级语文上册《鲸》教学设计要怎么设计怎么编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五年级语文上册《鲸》教学设计模板,欢迎大家阅读! 1.了解鲸的形体、种......

    五年级语文上册《挑山工》教学设计[定稿]

    一、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挑山工一心向着目标,脚踏实地,一个劲儿往前走的精神。2.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学会本课的生字和新词,体会含义深刻......

    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小麻雀》教学设计 [内容简析] 这篇课文讲的是一只还不会飞的小麻雀(普季克)住在屋檐下的窝里,它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妈妈不断地告诫它要小心,掉下去会很危险,但......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设计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开国大典》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认识5各生字,会写14各生字,能正确读写“典礼、委员、协商、外宾、诞生、电钮、瞻仰、......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学设计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24、最后一分钟 课型:阅读 教师: 教学目标(三维融通表述):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5个生字 2.了......

    五年级语文上册口语交际教学设计

    五年级语文上册口语交际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1)进行口语交际,广泛接触革命电影,了解革命前辈的英雄事迹,从中受到教育。(2)指导学生写作,学会写场景作文和梗......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16、黄山奇松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相关词语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