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教案1

时间:2019-05-13 00:51: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教案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教案1》。

第一篇: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教案1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爷”、“棵”等十个生字,认识“父”“人”等5个偏旁,会写“不、开、四、五”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读出一定的语气。

3、结合上下文了解“暖和的衣裳”、“绿色的小伞”指的是什么,初步知道人与树的关系,知道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发展。教学重点、难点

1、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引导学生发现识字规律。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读出一定的语气。教学准备:

学生:观察生活环境中的树木,把喜欢的树画下来,准备张贴。

结合自己的观察,向爸爸妈妈了解人们为保护树木做了哪些事。

教师:查找有关树木的资料,以及人类保护树木的各种方法。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认识“爷”、“棵”等十个生字,认识“父”“人”等5个偏旁,会写“不、开、四、五”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读出一定的语气。

二、教学重点: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引导学生发现识字规律。

三、教学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读出一定的语气。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1、学生朗诵表演《轻轻地》。问:小朋友还记得小兔、小狗是怎样爱护小草的吗?一起朗诵。

2、出示课题。谈话:大家这么爱护小草,又是怎样对待树木的,齐读课题。

3、启发学生质疑: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借助汉语拼音读课文,把生字画出来多读几遍,记住生字的读音。

2、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开火车读,重点指导“穿、暖、冷、伞、热”。

3、再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4、检查朗读。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教案(1)认识自然段。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相机指导。

教师通过范读或领读指导学生读好课文中的轻声词语。指导学生初步掌握自然段的停顿。

5、齐读课文。

(三)认记生字

1复习“木、日、穴”4个偏旁。(指名认读)2指导认识四点底等5个新偏旁。3交流识记字形的方法。

(四)指导书写生字“不、开”

1、指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书空“不、开”的笔顺,按笔顺先描写,再独立写两个。

2、展评:学生自查字纠。

五、作业布置:把“不、开”每个字

六、板书设计:不、开

七、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读出一定的语气。

2、结合上下文了解“暖和的衣裳”、“绿色的小伞”指的是什么,初步知道人与树的关系,知道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发展。

二、教学重点: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引导学生发现识字规律。

三、教学过程: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读出一定的语气。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做“开火车”游戏,认读要求会写的字。

2、听写生字“不、开”。

(二)、学习课文、指导朗读

1、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交流读懂了什么?(2)指导朗读,注意停顿。

2、讨论第二段。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教案

(1)出示“掉光叶子的小树”图,引导学生观察说话。问:小树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

(2)引导学生观察说话。问:爷爷在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

(3)读第二段,找出写爷爷保护小树的句子,引导学生质疑。问: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4)引导学生看图,理解“暖和的衣裳”指什么。启发想象:这时候,小树的心情怎样?如果你是小树,会对爷爷说什么?(5)指导朗读,师范读,学生模仿。

3、学习第三段。

(1)看图说话。出示“枝繁叶茂的小树”图,指导学生观察。问:这是什么季节,小树有什么变化?

(2)讨论过渡:小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那小树又是怎样帮助爷爷的?(3)四人小组自读第三段。看图体会爷爷和“我“的心情,读出高兴的语气。

4、朗读全文。指名分段读,分男女生读,齐读。

(三)、指导书写生字“

四、五”

1、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认识“四”中的新笔画“竖弯”,知道“五”的第二笔“竖” 要斜一点。

2、指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引导学生书空笔画笔顺,先描红再独立写。

3、展评:学生自查自纠。

(四)、扩展活动

了解人们为保护树木做哪些事,树木又为人类做了哪些事。

五、作业布置: 把“

四、五”每个字带拼音写两行。

六、板书设计: 四、五

七、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结合上下文了解“暖和的衣裳”、“绿色的小伞”指的是什么,初步知道人与树的关系,知道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发展。

二、教学重点: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引导学生发现识字规律。

三、教学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读出一定的语气。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

四、五”

2、朗读课文比赛。

(二)联系现实的环境状况

(三)实践活动。

1、引导学生积累词汇。

(1)出示课后“读读说说”中左边的词组:暖和的衣裳、绿色的小伞、漂亮的衣服、雪白的云朵。指名读,并用这些词组练习说话。(2)出示“ 读读说说”中左边的词语,完成词语搭配。

教师引导学生完成“暖和的()。问:还有什么是暖和的? 四人小组补充完成“绿色的()。漂亮的()。雪白的()” 交流,教师相机指导。(3)扩展练习。

完成词语搭配:清清的()高大的()

弯弯的()可爱的()四人小组练说“什么样的什么”形式的词组。选择自己喜欢的词组练习说话。四人小组派代表在班级交流。

2、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编课本剧,在全班表演。

3、开展“小记者采访“的活动,了解人们为保护树木做了哪些事,树木又为人类做了哪些事?

挑选几名“小记者“在班中自由采访,教师巡视点拨。挑选几对在班中展示采访过程,引导学生评价。

第二篇:爷爷和小树教案1

教学目标:

《爷爷和小树》

居敬小学

黄吉

1、认识“爷、棵、到、给、穿、暖、冷、开、伞、热”10 个生字,会写“不、开、四、五”4个字。认识一种笔画“ ”和5个偏旁“父、刂、冫、人、灬”。

2、能通过观察两幅图,小组合作学习等理解课文内容,培养看图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了解人和植物的关系,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爱护它。教学难点: 理解“暖和的衣裳”、“绿色的小伞”,了解人和植物的关系。

教学准备:

1、可拼成本课合体字的偏旁、部件卡片,爷爷和小树的头饰。“棵、穿、伞”的猜字图。

2、学唱歌曲《小松树》 教学过程:

一、激趣,揭题。

1、看图猜想,激发兴趣:师课件出示课文插图,请小朋友猜一猜这两幅图大概讲了什么事?

2、师出示课题“爷爷和小树”,请学生读准“爷爷”。

3、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记住“爷”字的?

4、师出示“爷爷”、“爸爸”,学生观察,说说自己的发现。认识偏旁“父”。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爷爷和小树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我们来读读课文。

(一)读课文,读准字音。

1、提示读课文要求:请小朋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也可以向周围的小朋友请教,遇到难读的句子就画下来。

2、请小朋友找一个自己读得最好的句子,读给小组里的同学听。听一听谁读得最正确。

3、指名分段读课文,及时纠正字音。

4、教师范读后学生齐读课文。

(二)自主识字。

1、学生说说自己认识这些生字吗?在哪儿见过?(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

2、教师随机点击生字,学生练读。

3、小组里说说自己的识字方法,并选择好的方法,向全班介绍。师随机进行偏旁教学。

4、找朋友游戏:四人小组里学生分别准备好偏旁或部件的卡片,教师报一个字,就请学生找到小组里的朋友组成字,看看谁最快。

5、猜字游戏:

(1)一个学生指字,另一个背对着黑板猜。其他同学当裁判。

如:一个学生指“冷”,另一个同学如果猜的是“冷”,其他同学就说:“冷冷猜对了,请你快快回到座位上。”如果猜的是“暖”。同学们就说:“暖暖猜错了,请你想一想„„”

(2)看图猜字。师出示“穿、棵、伞”三个字的图,学生集体猜字。随机请学生说说自己会“穿什么”或“今天穿了什么”;自己知道哪些“伞”。

三、细读课文,理解句子。

(一)学习第一段

1、听老师范读,你听出什么了?(教师范读时把“我、门口、小”这几个词读得突出些。)

2、学生自己练习读。

3、同桌互读,相互纠正。

4、指名读。

5、你能用上“我家门口有-------------”说话吗?

6、再读课文第一段。

(二)学习课文第二段。

1、教师课件出示冬天刮北风的景象,请学生想象北风中的小树感到怎样?

2、看到小树冷了,爷爷做了什么?指名学生朗读课文。

3、指名说说句子的意思。

4、板书:穿衣,不冷。

5、教师范读,你听出了什么?(教师范读时,突出“暖和的衣裳”。)

6、看看图,说说“暖和的衣裳”指什么?有什么用?你还知道暖和的--------?

7、指导读第二段,读出爷爷的关心和小树的高兴。学生练习读,同桌同学互读。

8、指名读,其他同学听听哪儿读得好,哪儿读的还不够。

9、小树不冷了,它会对爷爷说什么话?引导学生分别戴上头饰开展口语交际。

10、演一演第二段。

(三)第三段。

1、在爷爷的精心照料下,小树安全地渡过了寒冷的冬天,到了夏天,小树变样了。(教师出示课件:夏天枝叶茂盛的小树)

2、你发现小树的变化了吗?

3、夏天到了,小树是怎样回报爷爷的呢?板书:撑伞,不热

4、指名学生朗读课文。读后评议,哪读得好,哪儿读得还不够,应该怎样读。

5、看图说一说,夏天,绿色的小伞指的是什么?你还知道绿色的------?

6、爷爷在树下乘凉心情会怎样?爷爷会说些什么呢?小组进行讨论。

7、演一演第三段课本剧。

四、连读全文、背诵。

(1)看着填空练习背诵。

我家()小树。

()天到了,()给小树穿上()。小树不冷了。

()到了,小树给爷爷()。爷爷()了。

(2)教师出示图画,让学生看图练习背诵。

(3)试着独立背诵。

(4)同桌互背,相互纠正。

(5)指名背诵,背下来的奖励一朵小红花。

五、学唱童谣。

爷爷和小树,下雪了,爷爷给小树穿上稻草衣裳,小树不冷了,大热天,小树给爷爷撑开绿伞,爷爷不热了,爷爷,真好!小树,真好!

六、拓展说话:春天和秋天,爷爷和小树之间会发生什么事?

七、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

八、巩固练习

1、成生字本上的作业,每个生字写3遍。

2、唱一唱《小松树》

九、课外延伸:

1、演一演《爷爷和小树》

2、读一读:《树》

树是一座吹不倒的凉亭,农夫们累了,就会跑到他那里休息,他从未嫌弃过谁。

《小小的船》

居敬小学

黄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感受晴朗夜空的美丽,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看懂图意,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识11个生字,挑选其中的几个生字写一写。教学重难点:

1、识字认字,朗读课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迷语。

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

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弯刀。

学生猜谜——月亮。

师:你们平时见到的月亮什么样?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出示有关月亮的照片。)

师:多么神奇的月亮!我国古代的人们创造了许多有关月亮的神话传说。想不想听听?

教师配乐讲《嫦娥奔月》的故事。

远古时代,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烤得大地冒烟,海水枯干,人们都倒在地上喘不过气来。有一位英雄叫后羿,这一天,他拉开神弓一口气射下了九个太阳,只留下了一个让它给咱们带来光明和温暖。王母娘娘因此给了后羿一包长生不老的仙药,他就交给了妻子嫦娥保管。

有一个叫蓬蒙的坏人一心想得到这包药。有一天,他趁后羿不在就威逼嫦娥交出长生不老药,嫦娥急中生智,一转身将药吞了下去,她的身子便飘了起来,飞到空中。因为她舍不得离开后羿,便飞到离地球最近的月亮上去了。这就是嫦娥奔月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

师:蓝蓝的天空,闪闪的星星,弯弯的月亮,一幅多么美丽的图画呀!有位老爷爷把它写成了一首儿歌。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篇课文。你们一定想把它读好,对么?那么,你想给自己提出什么要求?

学生自己提出对自己的要求,教师整理。2.学生自己读课文。要求把字音读准。

师:请你打开书,一边指一边读。比一比谁最先能把字音读准。

指名读。评读。

三、细读课文

1.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师:谁愿意读读这些句子?

师:“弯弯的月儿”什么样呢?我们一起画一画吧。(老师在黑板上画,学生在纸上画。)

师:你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弯弯”的事物?

(1)、学生自由回答。

师:看!弯弯的月儿多像一条小船。

对比体会:弯的月小的船,小的船两头尖。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2)、指导学生朗读,读出自己的体会。

(3)、自由读。指名读。集体读。

2.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师:一个晴朗的夜晚,我们坐在院子里抬头仰望。只见蓝蓝的天空,无数颗星星一闪一闪的,还有一轮弯弯的月亮,多美啊!让我们飞上蓝天,坐到月亮上去,这时你又会看到了什么?(1)、学生展开想象自由回答。

师:再来读读这两句,把我们的想象读出来。(2)、学生自由练读。3.有感情地朗读全文。(1)、指名读。比赛读。评读。

课中操:随着歌曲“小小的船”学生自由表演唱。

四、学习生字

1.学习生字。

师:你记住了哪些生字?能说说是怎么记住的吗?随着学生的介绍,教师出示相应的生字课件,巩固识字。

2.巩固生字。

师:这些生字从课文里跑出来了,你还认识它们吗?自己读一读。

五、学写生字

课件出示要写的生字。师:你有什么想提醒大家注意么?(1)、学生自由发言。(2)、教师指导写生字。

六、课后延伸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想知道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阳 光》

居敬小学 黄吉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也、长、山、出”4个字。认识2个笔画“しㄥ”和1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受阳光的美好与宝贵,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课文插图:太阳从连绵起伏的群山背后冉冉升起,由红彤彤逐渐变得亮晶晶。你们看,红红的太阳照亮了什么地方?

2、板书课题,学习“阳”字,认识“”旁。

二、初读课文

1、小组自由学习课文。

2、指名逐段试读课文,评议。

3、同桌读。(能读准安音,读通课文就给同桌画上一个红太阳。)

三、识字

这些生字娃娃排着队走遍了阳光照射的每一个角落。现在我们看看,它们藏在课文的什么地方?

1、学生在课文中圈出生字,读一读。

2、同桌互读生字卡片。

3、交流:哪个生字最难记?给小朋友们提个醒。

游戏:登山看日出。(用生字铺成的山路)

四、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A、读句子,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联系实际理解“阳光像金子”,给学生增加感性认识。

理解“洒遍”一词。

B、指导朗读

2、学习2、3、4、自然段。

A、教师范读。

B、小组自读后,选择在家喜欢的段落进行学习、讨论、交流。

C、汇报、展示、质疑。随机出示句子:

田里的禾苗,绿了。山上的小树,高了。

田里的禾苗,因为有了阳光,更绿了。山上的小树,因为有了阳光,更高了。

a 小组派代表说说对句子的理解,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b小组派代表朗读,其他组可以竞争朗读,评议。

c指导朗读。

河面闪着阳光,小河就像长长的锦缎了。

a 小组代表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b 感受河面上波光粼粼,像绿色锦缎般美丽。

并思考:你觉得它(小河)还像什么?

c 汇报,评议,指导朗读。

早晨,我拉开窗帘,阳光就跳进了我的家。

a 指小组读,说说为什么喜欢这句话。(着重理解“跳进”一词)

b 观察插图中小女孩的神情,感受阳光的美好。

c 指导朗读。

谁也捉不住阳光,阳光是大家的。

a 齐读句子。

b 小组派代表质疑解疑。(重点理解“捉不住,大家的”

c指导朗读。

3、学习最后一自然段。

A、学生朗读、评议。

B、小组讨论: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交流、评议。

五、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1、齐读课文,注意有感情。(配乐)

2、评选朗读能手。

3、背诵全文。

A、出示课文插图,教师指插图,指导背诵。

B、想像画面,同桌互背,指正。集体背诵。

六、指导写字

1、出示“我会写”。学生观察后,自由说怎样才能写好这些字,其他同学补充。教师范写,生写。

2、展示学生作业,点评。

七、读读说说

1、开火车读带有“日”字旁的字。

2、教师随意指一个字,学生组词,比比谁是“组词大王”。

八、扩展活动

1、说说阳光可爱吗?为什么?

阳光可以帮人类做些什么事?如果地球没有阳光,那会怎样?

2、画一幅图,表现阳光的美好。

第三篇:《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教学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

《爷爷和小树》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一册的一篇课文。课文有三个自然段五句话,写天冷了,爷爷爱护小树,照顾小树;天热了,小树给爷爷遮挡烈日,渗透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文字活泼,富有情趣,且配有两幅生动有趣的插图,适合低年级儿童的审美情趣和阅读心理。根据课文特点和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征,本课第一课时可通过“看、读、演、议”进行教学。

教学要求:

1.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应该爱护小树,初步懂得一些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2.参加讨论并且发言。知道“衣裳”、“绿伞”在句子里指的是什么;知道“爷爷真好”、“小树真好”的原因。

3.学会本课生字词。认识“小字头”和“四点底”。

4.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能够积极参加讨论并且发言。知道“爷爷真好”,“小树真好”的原因。

教学难点:

能够积极参加讨论并且发言。

教学过程:

一、看——了解图意,培养观察能力

出示多媒体课件:

1.爷爷给小树“穿衣服”的活动画面,孙子好奇地问爷爷什么。

2.爷爷在树下摇扇乘凉的活动画面,孙子高兴地在树下边跑边叫。

边出示图画边指导学生整体看图,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有什么。再分别说说图上是什么季节,小树长得怎么样。爷爷在干什么。孙子会问爷爷什么,爷爷怎么说。可同位互说,指名说,把话说完整、说清楚。

二、读——弄懂课文,培养读书能力。

课文较短,且通俗易懂,可引导学生通过自读自悟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可这样引起读的兴趣:刚才同学们看得认真,说得更好,书上有没有你说得好呢?

1.图文对照,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

2.把本课生字和要求认识的字在文中画出,并多读几遍。

3.检查读书情况

(1)利用卡片检查字词读音。

(2)检查读书时可指名分段读、同位对读、指读全文。注意纠正平、翘舌音,轻声音节的读法。注意指导长句子的读法。

4.说说课文写了什么。

5.细读课文,引导自悟。

(1)说说小树在哪里。

(2)天冷了,谁帮谁做了什么?“衣裳”指的是什么?小树还可以穿什么“衣裳”过冬?

指导学生怀着高兴的心情读第1自然段。

(3)图文对照,自学第2自然段。

天热了,谁帮谁做了什么?

“绿伞”指的上什么?并用“绿”练习说话。

朗读提示:图上的爷爷和孙子心情怎样?该怎样读好这段话?

(4)齐读第3段

结合课文内容讨论:为什么说“爷爷真好”、“小树真好”?

指导学生用赞扬的语气读第3自然段。

6.赛读。

经教师指导,同学都能熟练地朗读课文,这时可让同学分组比赛读,每组选出最好的再比,可配上轻快的音乐。

读完后师生共同评议,指出优点和不足,以调动学生的读书兴趣。

在学生读熟,读出感情后,可再进行背诵练习。

三、演——深化理解,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教材只是例子,可以灵活运用,借助文中直观形象的插图,引导学生想象人物对话的内容,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激发学生学习和创造的热情。

创设情境:大屏幕展示文中的两幅插图,在黑板上画出大大的房子,并配以合适的音乐。

让学生3人一组分别扮演爷爷、孙子和小树。尽量让更多的小组有机会上台表演,要求在课文基础上有所发挥。

例:

孙子:爷爷,外面这么冷,您在干什么呢?

爷爷:我们冷,小树也会冷的,我要给小树穿上暖和的衣裳,它就不会冻坏了……

小树:(微动着树梢,用双手做树梢)谢谢爷爷,我真的不冷了,以后,我也会帮助您的。

四、议——发散思维,增强环保意识

1.小树和爷爷的关系怎样?

2.如果没有人的帮助,小树会怎样?村木会给人带来什么好处?

3.你帮树木做过什么?今后打算帮助树木做点什么?

根据小组讨论交流的情况,教师相机总结。

第四篇:《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

《爷爷和小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不”“开”2个字,认识5个偏旁“冫、灬、人、刂”。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课文。

3.初步感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爱护它们。

教学重点:

认识10个生字,会写两个字,知道课文中的“衣裳”指的是什么。教学难点:

识记生字,练习朗读。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课件。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小朋友们请看大屏幕,看看谁来看望我们啦?(出示爷爷图。)和爷爷打声招呼吧。(出示词语:爷爷。)(生齐读“爷爷”一词)轻声读得真好,叫得多亲切啊,爷爷听了一定很高兴的。和爷爷站在一起的又是什么呢?(小树)和小树也打声招呼吧。(出示词语:小树。)(齐读“小树”一词)。爷爷和小树在一起,爷爷是老人,老人和小树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5课。大家一起把课题读一遍。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把课文读正确。

1、请同学们轻轻打开书本,翻到69页,轻声自由读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看着拼音拼一拼,然后把藏在课文里的生字宝宝用笔圈出来多读几遍。

2、生自由读课文。

3、小朋友们读的真认真,把生字宝宝都吸引过来了,看,他们都到老师这儿集合了,你们认识他们吗?自己先试着读一读。

4、谁愿意当小老师领着大家读,其他小朋友仔细听听他是不是都读对了。

5、学生领读,师适时正音。主要是注意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

6、谁想自己试试,请个别学生认读生字。

7、生字宝宝要提高难度考考同学们了,去掉拼音你们还认识他们吗?(指名认读生字卡片,并随机正音。)

小朋友们真聪明,这些生字宝宝都认识了。现在老师还要教你们认识几个偏旁。(点击鼠标:出示“到、冷、热”四个字的偏旁“冫、灬、、人、刂”)

8、生字宝宝又要和小朋友捉迷藏了,你们看,它们都躲到苹果树上了。(点击鼠标:屏幕上出现了一棵满是苹果的苹果树,树上结满了又大又红的苹果,每个苹果上写着由生字组成的词。)谁能把这些苹果摘下来呢?方法很简单,你只要读准了苹果上的词语,苹果就掉下来了。

9、小朋友们真是摘苹果能手,现在这些词语娃娃要回家了,他们回到了课文的句子里,你们能找到他们吗?(点击鼠标,出示带有生词的五个句子。)谁能读读这些句子呢?指名读句子。

三、读通课文,初步认识自然段。

1、小朋友们顺利过了句子关,现在老师让这些句子回到课文中去,看看小朋友们还会读吗?不要急着读,这篇课文中藏着一个小小的秘密(出示全篇课文。)你们仔细观察,课文有三个地方空了两格,我们把一行前面空两格叫一个自然段的开头,空了几次课文就有几个自然段。你们看看,我们这篇课文空了3次,就说明有3个自然段,为了一眼就能看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我们就在每个自然段前面写上顺序号。现在请小朋友们拿出笔,给文章的自然段写上序号。

2、现在请三个同学来读课文,一个人读一个自然段。其他同学拿好书,注意读书的正确姿势,认真听,听听他们是不是把字音读正确了。

四、学习课文1、2自然段,初步感受树木是人类的好朋友,人人都要爱护它。

(一)学习第1自然段

1、同学们已经能把课文流利地读下来了,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课文。

现在我们要学习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请一个同学读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学认真听,边听边想:这棵树种在什么地方?

2、谁能用“我家门口有_____”说句完整话呢?

(二)学习第2自然段

1、冬天到了,北风呼呼的刮着,天多么冷啊,小树光秃秃地站在门口,在寒风中冷得直发抖。如果此时此刻,你就是寒风中的小树,你会说些什么呢?(出示掉光叶子的小树,并伴随着寒风呼啸的声音。)生畅所欲言。

2、小树小树别害怕,你看谁来了?(出示课文插图)爷爷在做什么?(爷爷在给小树穿上暖和的衣裳。)

3、齐读这句话。

4、“暖和的衣裳”在这里指什么?(稻草)

5、除了“衣裳”是暖和的,什么东西也可以是暖和的呢?

6、小树穿上暖和的衣裳有什么感觉呢?此时的小树心情怎样?

7、师指导朗读师

8、课文的第二自然段讲得就是这幅图的内容,(出示第二自然段的内容。)谁能来读读这段话呢?(师强调拿书姿势)

9、读得真好,你觉得爷爷对小树怎么样?如果你是小树,你会对爷爷说些什么呢?

10、树木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也应该向爷爷一样关心爱护树木。

11、小树在爷爷的关爱下平安的度过了冬天,到了夏天,小树会对爷爷做什么呢?我们下节课再学习。现在我们来学会写两个字。

六、指导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课件出示“不”的笔顺。师生一起说“不”的笔顺。课件出示“开”的笔顺。师生一起说“开”的笔顺。

(一)指导写“不”字。

1、“横”写在上半格,要写长,“撇”从竖中线往右边一点起笔,“竖”写在竖中线上,上边出一点小头,最后一笔点是“长点”要与左边的“撇”对称。

(二)指导书写“开”字,方法同上。

(三)展示学生书写的“不”和“开”字,进行评改。

板书设计:

5、爷爷和小 穿上 暖和 不冷

第五篇: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

《爷爷和小树》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中宁十小

黄晓丽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以一个儿童的口吻生动地说出人和树的关系:人类保护树木,树木为人类造福。

全课共有三个自然段,两幅插图。

第一段写的是天冷了,爷爷给小树穿上稻草衣裳,让小树暖暖和和过冬。所配插图画面是:爷爷在认真地给小树的树干捆绑稻草。

第二段写的是天热了,小树给爷爷撑开绿伞,让爷爷在树荫下乘凉。所配插图画面是:夏天,小树枝叶茂盛,爷爷悠闲地扇着大芭蕉扇,在树荫下乘凉。

第三段赞扬爷爷和小树真好。

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是让学生知道课文中的“衣裳”、“绿伞”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爷爷真好,小树真好。”要切实引导学生把词放在句子中,把句子放在课文中准确地理解意思,使他们初步学习到联系句子,联系课文理解词句的基本方法。教学目标:

1、认识10 个生字,会写“不、开、”2个字;认识4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根据课文内容完成文后练习。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和练习朗读。

2、能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了解人和花草树木的关系。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图片导入

1、(课件出示图片)孩子们,图片上画的是什么?(小树)你喜欢小树吗?(喜欢)再来看看下一幅图画的是什么?(一位老爷爷)。

2、那么爷爷和小树之间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今天的课文《爷爷和小树》。

出示板书课题(5课《爷爷和小树》)

生跟读课题,强调“爷爷”的第二个“爷”字读轻音。再读课题。

3、认识新偏旁“〩”,爸爸的“爸”和爷爷的“爷”

二、读文识字

1、自读课文,把字音读准确,遇到本课的生字多读几遍,把句子读通顺流畅。然后再完整读一遍课文。

2、学习生字。

(1)出示带拼音和词组的生字。A、生看大屏幕练读 B、指生拼读

C、强调字音:重点“穿、热”是翘舌音;“伞”是平舌音;“爷”整体认读,不能拼读;“暖和”中的“和”读”huo”

板书比较:爷爷和小树 暖和 字相同,读音不同,多音字。(2)去掉音节读,指生领读(3)去掉词组拼音读读,指生领读(4)男女生对读(5)交流识字好方法 A、学习四个新偏旁

出示“到、冷、伞、热”四个字 师:你能指出这四个字的偏旁吗?

生思考后汇报:一一指出偏旁,并讲有关这几个字的识字好方法

拓展含有这几个偏旁的字(生汇报一个字的偏旁,并讲这个字的识字好方法,然后直接拓展含有这个偏旁的字,再学习下一个字)偏旁比较 冫和氵 区分

引导学生明确:“冷”和“热”是一对反义词(6)巩固识字

三、初读课文,标自然段

过渡:孩子们,你们的生字学得真不错。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生字宝宝走入课文,具体去了解爷爷和小树之间的故事吧。

1、听录音读,自由读,2、指名读,男女生赛读,全班读;

3、学习自然段

师:以前老师讲过,第一行前面空了两个格,这样的一部分文字我们就说是一段。那么你看这篇文章共有几个这样的段落?

反馈:三个段落。大屏幕标注。学生动手标注。

四、再读课文,完成练习

过渡:刚才同学们给课文标出了自然段,下面我们先来看看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并完成练习

1、多媒体出示第一自然段

“ 我家门口有一棵小树。”讲了 有。(指名说)出示练习(1)、我家门口有______________。

(2)、有。

2、复习第二段内容,完成练习:

(1)刚才我们一起熟悉了课文第一段的内容,那么下面老师看看谁的记忆力最好,能完成下面的填空题:(课件出示第二段的内容)

(冬天)到了,(爷爷)给小树穿上(暖和的衣裳)。小树(不冷)了。

(2)课文中的爷爷给小树穿上了暖和的衣裳,那我们来看看暖和的除了衣裳还有哪些? 多媒体出示练习,指名完成练习:

暖 和 的 棉 衣 暖 和 的 帽 子 暖 和 的()

3、复习第三段内容,完成练习:

(1)看来同学们对于课文内容都记得真不错,那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第三段的内容,(夏天)到了,(小树)给爷爷撑开(绿色的小伞)。爷爷(不热)了

(2)我们来看看除了形容小树是绿色的小伞,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绿色?

多媒体出示练习,指名完成练习:

绿色的小伞

绿色的____ 绿色的森林 绿色的田野 绿色的草地

五、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不、开”,学生观察,2、教师范写,学生书空,并且用这两个字口头组词,3、出示“不、开”组成的词,4、学生描红,教师随即指导。

六、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到了很多知识,同学们对于小树的理解一定比以前更多了,那么我希望你们下去之后也能多多关心关心小树,爱护爱护小树。在这节课结束的时候老师送同学们一首儿歌,加深你们对课文的认识:

大树

炎热的夏天,大树撑起绿色的大伞,带给人们一片阴凉。

寒冷的冬天,大树脱光了绿色的衣裳,带给人们温暖的阳光。

教学反思

1.本课的训练重点是理解词在句子里的意思,理解句子在课文里的意思。教学时,要着重引导学生读课文,结合句子想词的意思,结合课文想句子的意思,千万不要一上来就让学生看课本插图,把教学重点转移到看图理解词句方面去。

2.要从一年级学生刚刚开始学习课文的实际出发,妥善安排突破教学重难点的教学方法。光让学生听不行,最好把重点要讲的内容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耳听、眼看,然后模仿练习,这样才能让更多的学生听懂、学会。

3.识字要寓于阅读之中,阅读的过程就是学生逐步掌握音形义的过程。本课八个生字要通过试默帮助学生找到自己学习上的难点,让学生针对难点练字,才能有效地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下载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教案1word格式文档
下载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教案1.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1、巩固识记10个生字,学写“不”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爱护它。【课前准备】图片、生字卡片......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 预设教学目标: 1、认识“爷、棵、到、给、穿、暖、冷、开、伞、热”10个生字,会写“不、开、四、五”4个字。认识一种笔画“”和5个偏旁“父、刂、冫......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

    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 执教人: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会写"不、开、四、五"4个字。 2、借助两幅图理解课文内容,培养看图说话的能力。......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 授课人:中江县永丰小学周宇 一、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不、开、四、五”四个字。认识1 笔画“乚”和五个偏旁“父、刂、冫、人、......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 《5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 执教时间:2013年11月20日 执教者:赖店前埔小学茅雪红 教学目标 1、认识十个生字,会写四个字。认识笔画“竖弯”和4个偏旁"刂......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 徐淑芳 【教学目标】 1. 认识10个生字和立刀旁、两点水、四点底、人字头四个偏旁。 2. 能读通课文,读懂读好课文第1~2自然段。 3. 初步感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合集]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丁霞) 一、教材分析 《爷爷和小树》是一篇富有童趣的课文。它以孩子的口吻、孩子的视觉、孩子的语言,叙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亲密和谐的关系。冬天,热心、慈......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 德外小学 张晓翠 【设计意图】 小学一年级学生对学习汉字不陌生,但是运用随文识字的方法容易冲淡学生对汉字的记忆,如果复现次数不够的话,识记效果就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