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欣赏 乐曲《查尔达斯舞曲》片段 教学设计
欣赏 乐曲《查尔达斯舞曲》片段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查尔达斯舞曲》原是意大利作曲家维里奥?蒙蒂的一首带有吉普赛风格的小提琴曲,包括“慢—快—慢—快”4个主题,乐曲慢板主题悠扬而舒缓,快板主题急促欢快,从而形成鲜明的对比,后来该曲被改编成多种乐器的独奏曲目并广为流传。通过对这首歌曲的欣赏,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大号、小号、长号、圆号这4种乐器的认识,提高聆听不同乐器音色、辨认乐器名称的能力。2学情分析
孩子们对欣赏教材上的古典音乐不感兴趣,这是许多教中、高年级的音乐教师头疼的问题。如何让孩子乐于参与敢于表现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本课教学设计以管弦乐队演奏为切入点,用激动人心的演奏会吸引孩子的眼球,从而知道乐曲的结构,四个主题段落分别用四种乐器演奏,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去表现音乐,将他们不喜欢的古典音乐变成这么动感有魅力的。本课通过聆听乐段找出演奏乐器、用舞蹈表现音乐来调动学生的主动学习性,让孩子在舞蹈中感受音乐旋律与节奏,从而熟悉音乐主题,进一步感受音乐与动作之间的联系,对音乐主题有更深层的理解。
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能够关注古典音乐,辨认乐器,为进一步认识更多乐器打好基础。3重点难点
辨认乐器,感受不同乐器演奏出不同的情绪、速度,能够主动参与律动,熟悉音乐主题,并能感受音乐与动作之间的联系。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
一、热情导入
师用西洋乐器—萨克斯演奏所学歌曲《土风舞》,带领学生一起唱起来、跳起来,激起课堂气氛。
活动2【讲授】
二、听赏视频
1、邀请学生欣赏管弦乐演奏会,提出疑问,引出课题《查尔达斯舞曲》。(播放管弦乐队演奏视频《查尔达斯舞曲》(完整版)。)
2、提问:这段乐曲的速度有没有变化?根据速度的变化,你觉得乐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学生自由回答后请几个学生来贴一贴速度术语)
3、师介绍曲名:这首乐曲是意大利作曲家蒙蒂所创作的——查尔达斯舞曲。设计意图: 大部分学生对古典音乐不感兴趣,以学生感兴趣的音乐会版本《查尔达什舞曲》吸引住学生的眼球,让学生古感受古典+流行完美结合的新音乐模式带给人们的震撼,并让学生初步感受乐曲慢-快-慢-快的结构特点,为下面的欣赏学习做铺垫。活动3【活动】
三、走进乐曲
(一)1、听A部分主题,听辨乐器音色特点
①提问:四位演奏家藏在了乐曲当中,聆听第一段,看是谁演奏的?(第一段音乐是大号演奏,大号的音色是低沉的,乐段速度慢,旋律有忧郁感。)②提问:乐曲速度有什么变化?(慢—快—慢—快)
2、低沉的音乐可以用什么方式来表现?(学生聆听完自由发言:唱歌、跳舞的方式去表现乐曲。)A第一遍:老师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乐段,引导学生从速度、情绪、节奏等方面来比较
B第二遍教师在聆听过程中用手势引导学生感受旋律的高低起伏,师生用双手握球的感觉向前拉伸体验吹长泡泡,提示学生感受乐句。设计意图: 本环节主要是通过音乐活动来让学生熟悉慢板音乐主题。设计“泡泡手之舞” 老师双手划小圈与大圈,引导学生发现在长音处划大圈,是让学生将听到的音乐通过内心的感知再用肢体动作表达旋律的高低起伏、力度的强弱以及句式的呼吸感,体验“音乐即动作”,对乐段进行图谱制作,视听结合,对熟悉主题节奏很有用处。(二)听B部分主题,听辨乐器音色特点
1、聆听第二段,看是谁演奏的?音色是怎么样的?(第二段音乐是圆号演奏,圆号的音色是圆润的,乐段速度很快,节奏感强,奔放、欢快。)
2、引导学生用想到的方式去变现这段热情欢快的音乐。
3、观察老师表现乐段的方式,看有什么特点。
4、师生一起跳起来!感受快板的节奏。设计意图: 本环节主要通过学生观察老师舞蹈动作,发现切分节奏,而切分音与舞步有关,从而培养学生欣赏舞蹈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感受音乐与动作之间的联系。(三)听C部分主题,听辨乐器音色特点
1、热情的舞蹈过后,慢板的音乐又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感受?又是谁演奏的?(第二段音乐是长号演奏,长号音色是壮丽的,乐段速度很慢,旋律舒展优美。)
2、学生当长号演奏家,随乐用bong模唱音乐主题,熟悉主题旋律。(四)听C部分主题,听辨乐器音色特点
1、第四段音乐是小号演奏,小号的音色是嘹亮的,乐段速度很快,节奏感强,热情欢快。
2、引导学生随乐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来表现乐段。
3、分组表演(小号演奏组、舞蹈表演组、伴奏配乐组)。活动4【练习】
四、一起表演
回顾乐段。巩固四种乐器涵盖的知识,回忆四段乐段的表示方式,师生一起随乐参与表现。① 慢板 泡泡手之舞
② 快板 拍手、踏步,感受快板 ③ 慢板 长号演奏,随乐模唱
④ 快板 舞蹈、小号手自由参与,感受越来越快的快板 设计意图: 在熟悉四段音乐主题的基础上再完整表演一遍《查尔达斯舞曲》,这个时候学生对乐曲的结构是很明了的,所以本环节重点是如何将聆听音乐后的感受随乐用肢体、模唱等形式,主动参与并开心表现出来。
活动5【讲授】
五、课堂小结
音乐会结束了,五彩的旋律已经留在同学们的记忆中,这节课学习了铜管家族四位成员,希望以后的课堂能欣赏更多的作品,更多的乐器!
第二篇:初中音乐《查尔达什舞曲》教案
初中音乐《查尔达什舞曲》教案
一、教材
我今天说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初中音乐七年级教材上册第六单元中的一节欣赏《查尔达什舞曲》,歌曲的曲式结构是复三部曲式。这首乐曲是意大利小提琴家维托里奥·蒙蒂最著名的两首小提琴曲之一。通过这节的学习,学生能够对西方音乐有更深的了解。
二、学情
七年级的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参与意识和交往愿望较强,在学习上已形成自己的初步经验,表达情感的方式较之小学生有明显变化。通过多种形式的艺术实践活动,巩固和提高表现音乐的基本技能。扩大音乐欣赏的范围,更有意识地将音乐的人文内涵融入教学中。由于受社会环境等综合因素影响,学生大多热衷于流行音乐,追星现象屡见不鲜;而对于西方乐曲,却知之甚少。
三、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根据新标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我将设计以下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熟悉欧洲音乐的一般特征,理解作品丰富的情感内涵,增强对音乐的感受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对比、讨论等方法,欣赏《查尔达什舞曲》,提高音乐的感受力。
知识与技能:认识各种弦乐器,了解乐曲不同部分在速度上的变化。
根据教材的编写意图,融进新标的教学理念,以及充分体现音乐学科的教育功能和人文精神的理念我制定的教学重点是了解西洋管弦乐队的组成以及西洋管弦乐队中的弦乐器组。难点是了解乐曲不同部分在速度上的变化。
四、教法学法
根据中学生年龄特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实行四多:即多听、多想、多讨论、多创作,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活跃学生的思维能力,加深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使学生更准确的表现和感受作品的内容及情感,真正体现“快乐音乐”的宗旨。我采用的教法有:情景创设法、启发法。
根据大纲要求及教材内容,我在学习指导时围绕学习目标,主要通过看、听、讨论等要素,让学生去感知乐曲。我采用的学法有:讨论法、表演法。
五、教学用具
为了更好地学习歌曲,我采用:多媒体。
六、教学过程
本节教学过程的主要环节是:情境导入—新教授—拓展延伸—堂小结等环节组成,首先是情境导入环节。
创设情境,导入新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基于此在导入环节,我采用提问的方法进行导入。首先,我会提问学生都喜欢什么乐器,学生进行自由回答。接着,我会让学生来介绍一下自己喜欢的乐器,学生自由回答,我会对学生的回答做出鼓励性的评价。从而引入《查尔达什舞曲》,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我的教学活动中。
新教授
分析歌曲属于本节的重点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我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因为新标理念指出,在音乐教学中,应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环节一:
首先,学生随着视频,完整欣赏歌曲,视听结合、动静结合、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启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激发他们的兴趣与求知欲。我会先播放乐曲《查尔达什舞曲》。并让学生思考一个问题:这首乐曲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简单说一下自己对这个乐器的了解。学生讨论回答后我点评并总结:这首乐曲是由小提琴演奏的,小提琴是一种弦乐器,总共有四根弦。小提琴广泛流传于世界各国,是现代管弦乐队弦乐组中最主要的乐器。它在器乐中占非常重要的地位,是现代交响乐队的支柱,也是具有高难度演奏技巧的独奏乐器,与钢琴、古典吉他并称为世界三大乐器。接着,我再次提问学生,对这首乐曲又有多少了解。学生讨论回答后我点评并总结:《查尔达什舞曲》是意大利小提琴家、作曲家维托里奥·蒙蒂最著名的两首小提琴曲之一,“查尔达什”是出现于19世纪中叶的一种匈牙利的民间舞蹈,其音乐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称“拉绍”,速度徐缓而富于歌唱性,2/4或4/8拍子,这是男子独舞者出场时的音乐;第二部分称“弗里斯”,2/4,这段舞曲节奏鲜明,速度迅急而情绪热烈,用来伴奏男女双人舞。《查尔达什舞曲》这首曲子即以这一舞曲的典型特点写成,听到它,就好像在我们的面前展现出一幅匈牙利人民生活的民俗画面。
环节二:
其次,带着学生进行分段聆听,感受每一段乐曲速度和画面的变化。先请学生聆听第一段乐曲,聆听完后学生进行讨论总结,教师进行补充。第一段的速度是慢板,一开始是d小调,先由小提琴在低音区演奏出节奏自由、充满激情的引子,然后奏出深沉而略含忧愁的主题,并且这一主题组成了查尔达什舞曲特有的“拉绍”段落。在这一小调色彩的抒情旋律发展之后,又出现另一只流畅而华丽的小调旋律。这两支旋律都具有鲜明的匈牙利及吉普赛音乐的特点。这一段乐曲就像一个男子独奏者出场。接着,在请学生继续聆听第二段,并进行讨论总结。第二段的速度是快板,乐曲转入查尔达什舞曲快速而活泼的“弗里斯”段落,形成欢快而奔放的气氛。这段舞曲音乐由A、B两段频繁出现的16分音符组成的乐句组成,并用切分节奏来进行处理,使乐曲十分活泼。我会对学生的回答做出肯定性的评价。
环节三:
最后,我将带领学生再次完整的欣赏整首《查尔达什舞曲》,请学生说一说乐曲整体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学生自由回答,我会对学生的回答做出评价及总结。乐曲先由小提琴在低音区演奏出节奏自由、充满激情的引子,然后奏出深沉而略含忧愁的主题;接着是流畅而华丽的小调旋律,这两支旋律都具有鲜明的匈牙利及吉普赛音乐的特点;最后乐曲在重现B段16分音符组成的乐句之后,音乐又转入从A段演变过来的、以大调来演奏的明朗的曲调,反复一遍又将乐曲推向热烈的高潮后将全曲结束在明朗的大调上。
拓展延伸,角色扮演
在拓展延伸环节,为了让学生能更好的提升欣赏能力,我会请学生一起来欣赏二胡版的《查尔达什》,并说一说和小提琴版的有什么区别。
小结作业
常言道:“编框编篓,全在收口”,在这节的最后,我采用了归纳式的收尾。请学生一同来回顾本节的重要知识点,并对学生活跃的堂表现做积极地点评。在作业的设置上,我会采用开放式的作业。请学生回家后欣赏别的版本的《查尔达什舞曲》。
第三篇:欣赏《瑶族舞曲》教学设计(推荐)
欣赏《瑶族舞曲》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欣赏管弦乐合奏《瑶族舞曲》,并用打击乐器伴奏。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背唱 《瑶族舞曲》主题,并能随着音乐做声势练习。
2、技能目标:引导学生结合音乐要素(力度、速度、情绪等)听赏音乐,进一步培养其音乐感受、欣赏能力。通过课前、课堂实践活动,培养主动学习音乐的兴趣。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民族民间音乐的情趣,增强和培养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操。
教学设计思路:欣赏围绕:看——听——想——说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打击乐器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在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瑶族舞曲》的两段主题,下面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回顾这两段旋律吧。
生:第一遍演唱《瑶族舞曲》主题一,第二遍演唱时加入声势练习。
师:主题一的旋律优美抒情同学们是用慢速演唱的,那么要演唱欢快、热烈的情绪应该用怎样的速度? 生:回答用快速。
生:演唱主题二,唱完一遍后在加速唱一唱,和主题一的演唱速度形成鲜明的对比。第三遍加声势练习。
师:小结:同学们唱的都很好,把两段不同的情绪基本演唱出来了。那么你们想不想听听由葫芦丝演奏的这两段旋律呢? 今天老师就请同学们欣赏葫芦丝演奏的《瑶族舞曲》。
师:欣赏视频并介绍有关瑶族的人文风貌。(瑶族遍布我国的南方,在广西、湖南、云南、广东、海南等省区都有瑶族的身影,他们大多住在山区,因此被称为山地民族。瑶族以农业为主,精于织染和刺绣,瑶族的服饰非常漂亮,瑶族妇女善于刺绣,在衣襟、袖口、裤脚镶边处都绣有精美的图案 花纹。发结细辫绕于头顶,围以五色细珠,衣襟的颈部至胸前绣有花彩纹饰。男子则喜欢蓄发盘髻,并以红布或青布包头,穿无领对襟长袖衣,衣外斜挎白布“坎肩”,下着大裤脚长裤瑶族的节日比较多,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阳节、干巴节、新米节、目莲节等,盘王节(又叫达努节或瑶年)是最大的节日。瑶族人民喜爱唱歌,每逢节日或 喜庆,都要唱起嘹亮动人的歌谣。)
二、欣赏管弦乐合奏《瑶族舞曲》
(一)完整欣赏
1、师:瑶族舞曲的旋律富于歌唱性、抒情委婉、热情欢快,极具欣赏性。今天老师请同学们欣赏由我国著名的指挥家彭佳鹏指挥的管弦乐合奏《瑶族舞曲》。在欣赏前教师提问“同学们都知道管弦乐其有哪些?”
2、生:小提琴、大提琴、小号、大管、圆号、长笛、双簧管、等等。
3、接下来就让我们来欣赏这些乐器组合成乐队演奏的《瑶族舞曲》,在欣赏的过程中思考以下的问题:乐曲描绘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场面?表达瑶族人民怎样的心情?你是从乐曲的哪些特点中得到这样的感知的? 全曲可分为几个部分?
4、完整欣赏《瑶族舞曲》
教师讲解:这里是维也纳金色大厅,是世界著名的音乐圣殿。很多知名的音乐家都在这里演出过,他们都觉得能在这里演出就是至高无上的荣誉。这位指挥家叫彭佳鹏,他指挥的乐队是维也纳国家民族歌剧院交响乐团。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教师简单提问和介绍管弦乐器。要求同学生一边欣赏画面,一边聆听各种乐器不同的音色以及演奏出的效果。
5、同学们在欣赏的过程中根据老师的提示将乐曲分为了三个部分,并用手势表示出来。
6、师:欣赏完了优美动听的《瑶族舞曲》,同学们说一说这首乐曲描绘了一个怎样的场景?
7、生:描写了瑶族人民在节日里载歌载舞的场面。
8、教师小结: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好,这首乐曲描绘了瑶寨人在节日的夜晚,围坐在篝火旁,载歌载舞的热烈场景。
(二)分乐段欣赏:
师:刚才我们为乐曲分了三段,请同学们和老师再次欣赏音乐片段,我们今天着重欣赏乐曲的第一部分。联想一下瑶族人民在节日里载歌载舞的情景。在欣赏过程中学生用打击乐器伴奏。学生展开联想,畅所欲言。
1、引子:乐曲模仿优雅的长鼓节奏轻轻奏响,描写月光下瑶寨的男女老少从各自家中纷纷进入寨中的旷地的情景。逐渐带起第一部分。
2、第一部分(A段)
师:一边欣赏一边启发学生联想:瑶族人们在夜幕降临后来到空地上围着篝火载歌载舞的情景。小提琴奏出柔和委婉的主题似见一位窈窕的少女翩翩起舞,婀娜多姿,美轮美奂。随着主题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姑娘纷纷加入舞蹈行列。气氛逐渐热烈,管乐奏出活泼欢快的主题,恰似一群小伙子情不自禁地闯入姑娘们的行列,欢腾舞跃起来,尽情抒发了兴奋的心情。
生:一起唱主题一的旋律,女生随音乐舞蹈,男生用打击乐器伴奏。演奏到主题二时男生加进来很女生一起拍手跺脚。体会瑶族人民载歌载舞欢乐、热烈的场面。同时也体会音乐中速度与情绪的关系。
教师小结:速度在音乐中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因为各个音乐形象的特点都是或多或少与进行的一定速度相关,为了表现不同的情感和场面,需要配合不同的速度和力度,才能完整地塑出准确的音乐形象。
三、欣赏民乐合奏《瑶族舞曲》
1、师:今天老师还要请同学们欣赏一段由我国名族乐器演奏的《瑶族舞曲》同学们知道的名族乐器有哪些?
2、生:二胡、琵琶、扬琴、柳琴、阮、古筝、笛子等
3、师:播放视频。并在播放过程中向学生介绍民族乐器。
4、生:在欣赏的过程中随音乐做声势练习或轻轻哼唱或自由表现。
四、教师总结:
今天我们欣赏了三个不同版本的《瑶族舞曲》,乐曲形象生动的向我们描绘了瑶族人民载歌载舞欢庆节日的动人场面,让我们也身临其中。音乐神奇的,它能带给我们无尽的想象。相信这一优美的旋律将永远留在同学们的心中。
第四篇:《斯娃尼尔达圆舞曲》教学设计
斯娃巴尔达圆舞曲
教学目标:
(一)通过欣赏,感受和体验圆舞曲的风格特点,喜爱圆舞曲这种艺术形式。
(二)聆听《斯娃巴尔达圆舞曲》,感受圆舞曲的风格特点,能够从音乐中辨认出圆舞曲音乐。教学重难点:
能够辨别这首乐曲的不同情绪、风格。了解圆舞曲的发展。
教学流程:
(一)导 入:
1、背景介绍
是舞剧名作《葛蓓莉娅》中的选曲。作者德利勃,被称为“法国芭蕾音乐之父”据说它最早是一首钢琴曲,后开经轻歌剧《蝙蝠》作为声乐圆舞曲于1883年2月底举行首次演出。同年3月1日又在维也纳剧院公演。2 作者介绍
法国歌剧、芭蕾舞剧作曲家,同时也是一位管风琴家。
雷奥·德利勃德利布出生於圣日尔曼迪瓦尔(即今日萨尔特省拉夫赖士),父亲是一个邮差,在他年幼时已过身;母亲则是业馀的音乐演奏家,而祖父亦曾当过歌剧歌手,因此德利布自少便从家人中接触音乐。1847年他考入巴黎音乐学院,阿道夫·亚当学习作曲,当时也学习声乐和键盘。毕业后先后在国家歌剧院(ThéâtreLyrique)、巴黎歌剧院(Paris Opéra)、圣皮埃尔德夏尤教堂(Saint-Pierre-de-Chaillot)等担任合唱指挥、伴奏或风琴演奏手。1871年与莱昂蒂内(Léontine Estelle Denain)结婚。
德利布最著名的作品都是和舞台剧有关,他先后共完成了超过20出的歌剧和轻歌剧和三出芭蕾舞剧,他亦有创作艺术歌曲等作品,但室乐、管弦乐作品则近乎欠奉。
他的作品与法国民间音乐有着密切的联系,旋律流畅优美,管弦乐配器清澈秀丽,是雅俗共赏的精品,在各国颇为著名。他的舞剧音乐对欧洲芭蕾舞音乐的发展起了一定作用,柴可夫斯基等的舞剧音乐都深受其影响。此外,他还写有三十多首浪漫曲、歌曲以及一些合唱曲。(二)作品欣赏
1.请学生体验音乐与感受、体验这首乐曲的风格,发表自己的见解,进行评价。2.结合欣赏简要说明:乐曲的背景、理解这首乐曲的音乐情绪和风格特点。
(三)相关知识的学习
圆舞曲又叫华尔兹,起源于奥地利北部的一种慢三拍子农民舞曲“连德勒”。18世纪~19世纪、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等人的交响曲作品中出现了这种舞曲,随着古典音乐的发展,它的速度不断加快、和声色彩进一步丰富、19世纪初、圆舞曲还难登大雅之堂,由于奥地利首相梅特涅的偏爱与推崇,得以同高雅的小步舞曲分庭抗礼,进而赢得大众欢迎进入浪漫音乐时期以后,著名作曲家竞相创作圆舞曲,推动了圆舞曲的发展。近代圆舞曲可分为维也纳式和法国式两种主要类型。前者通过三拍子中第二拍稍早出现的处理,突出韵律动感;后者则由三拍子(3/8或3/4拍)转为六拍子(6/8拍),并伴以不断加快的演奏速度,把音乐推向高潮。圆舞曲的用途和表现内内容都比较广泛。可用于交际场合伴舞(多为维也纳式),也可用于歌剧、舞剧音乐,还常常以独立的器乐和声乐圆舞曲形式演奏或演唱。
第五篇:人教版二年级音乐下册第六单元童年的游戏《欣赏 玩具交响曲(片段)》教学设计
《玩具交响曲(片段)》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人教课标简谱版,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童年的游戏。乐曲短小、精炼、通俗易懂。莱奥波德.莫扎特创作的《玩具交响曲》是不同作家创作的同名交响曲中最早、也是最有名的一首。在这首作品中,各种鸟鸣声、玩具发条的声音和铃声的运用,营造了一种儿童的氛围。
【学情分析】
小学二年级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但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善于模仿,身心可塑性强。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主要采用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玩中体验,玩中创造。在游戏中让学生理解教材中比较抽象的内容,建立学生的表象。将所学到了理论进一步在生活中应用,从而达到教者的目的。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聆听乐曲,感受音乐情境丰富音乐想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模唱主题、打击乐器伴奏、律动、画图谱等活动感受音乐形象。
3.知识与技能:能够利用打击乐器为乐曲进行伴奏。
教学重点:感受音乐形象,激发丰富的音乐想象力。
教学难点:为乐曲伴奏。
【教学准备】
多媒体、玩具、三角铁、数码钢琴。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好,请你把从家中带来的小玩具拿出来跟老师分享一下!
生:出示玩具。
师:同学们的玩具可真多呀,你们的童年太幸福啦~
师:让我们用这些玩具做个节奏游戏吧。
节奏游戏
1、X
X
X2、X
—
—
—
3、X
X.X
X
师:你觉得你的乐器更适合演奏哪个节奏
生:体会回答
师:玩具的声音交织在一起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回答
【设计意图】
感受玩具音响效果,在思考后聆听音乐会使学生对音乐与生活的关系有更多的感悟。
(二)初步聆听,律动感受
师:你能想象,玩具的声音与交响乐队演奏的音乐融合在一起,那是一种怎样的效果吗?
师:今天老师把这样的有趣的音乐带给你们,让我们一起听听这段旋律,说说音乐带给你了怎样的感受?
生:聆听回答。
师:它为什么会让你觉得开心呢?(进一步提问)
【设计意图】
体验玩具的声音与交响乐队配合时发出的奇妙的音响感受。
(三)、分段聆听、感受音乐
(1)第一主题
师:德国音乐家莫扎特小时候也特别喜欢玩具。这段音乐是他的爸爸老莫扎特为他创作的,名字叫《玩具交响曲》,我们所听到的是《玩具交响曲》中的第一乐章。
今天让我们一起随着音乐感受下莫扎特小时候的快乐时光,仔细听听这段音乐中除了交响乐队中乐器发出的声音外,你还听到哪些有趣的声音,这段音乐的主奏乐器是什么?(第一主题)
生:回答听到了什么声音,主奏乐器是小提琴。乐曲哪些方面感受很深。(学生会被玩具声音所吸引)
师:两种玩具的声音。让我们视唱曲谱找找看这里面有没有藏着玩具声音呢?
生:视唱谱曲。
师:让我们在旋律出现时模仿布谷鸟的动作好吗?
师:那还有一种玩具的声音在乐队演奏什么旋律时发出声音呢?请大家仔细听听找找看!
生:听找
师:这种玩具能发出很大的响声,我们用一个动作代替它的声音可以吗?(拍手)
生:律动伴奏
师:男同学拍手,女同学负责模仿布谷鸟
生:为音乐伴奏。
(2)主题
师:音乐给你呈现出怎样的画面?
生:聆听回答
师:小朋友带着自己的玩具都要一起加入游戏,场面变得更加热闹起来。
师:你仔细听听,都有哪些玩具在里面发出声音?
师:那这些玩具是不是有秩序的出场呀?我们利用课前的3条节奏为这段音乐伴奏好吗?
生:一组一条,讨论应该放在什么位置。
师:让我们一起为这段音乐伴奏吧。
生:设计伴奏位置。
【设计意图】
体验感受玩具的音色在乐曲中的重要作用,学生自主设计律动动作。教师的律动是根据音乐中玩具声音的节奏和特点进行设计的。
(3)师:这段音乐到此结束了吗?那我们听听接下来旋律发生了什么变化?(画旋律线)
生:聆听
师:请你拿出小手跟老师一起画图谱,请你边听边找玩具出现的位置?
生:边画边听
(3)完整聆听
师:请大家完整聆听音乐,乐曲中还运用了哪种打击乐器?它发出的声音是怎样演奏的??
生:聆听回答
【设计意图】
分段感受,在律动的基础上融入伴奏,用图谱简单标记音乐,把复杂的音乐的简单化,低年级的学生更好接受。
(四)、拓展表现音乐
师:同学们想不想跟我一起看看音乐家们是如何表现这首乐曲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播放视频)
生:观看视频。
【设计意图】
学生完整表现音乐,并在观看视频的同时学会模仿伴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小结
师:今天的音乐只是《玩具交响曲》的一个片段,希望同学们有时间回家完整感受一下这首乐曲吧。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