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鸟的天堂教学设计及评课
篇一:鸟的天堂教学设计及反思
篇二:《鸟的天堂 》评课稿
评《鸟的天堂》一课
上午第二节,我有幸聆听了颜老师执教的《鸟的天堂》一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课堂上,颜老师以她优美的教学语言,娴熟的教学技巧,独创的教学设计把学生带到了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世界,巧妙地将语文实践和人文精神的熏陶融为一体,充分展示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无穷魅力.《鸟的天堂》是一篇讲读课文,记叙了著名作家巴金先生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表现了大榕树的庞大,茂盛,以及被称为鸟的天堂的名不虚传,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中这种生命现象的热爱和赞美.剖析颜老师执教的《鸟的天堂》,我有如下感受: 第一,教师的设计理念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把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把学习的时间,空间还给了学生,让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课堂上,教师紧紧围绕这是一株怎样的榕树 这一问题,让学生边读边思考来展开教学.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找出了关键词句,重点段落,很容易就想象出榕树的枝叶茂盛景象和群鸟纷飞的壮观景象,逐步将课文的重点突出,难点突破.第二,教学特点与课型特点吻合.《鸟的天堂》是写景抒情的文章,行文优美.颜老师执教时采用以读为主的教学特点,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用自由读,指名读,默读,齐读等形式,使学生一个比一个读得好,让学生在读中积淀语言,内化语言.第三,多媒体为教学起到了辅助作用,为学生提供了直观感性材料.课文在写榕树大,茂盛,主要通过对枝干和绿叶的描写,展示了孤木成林的榕树的勃勃生机;写众鸟活动的热闹场面,主要写了数量多,种类多,而且鸟儿生活得自由,快活.在
学生朗读的基础上,教师展示了课件,让学生直观感知鸟的天堂,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当然,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听了颜老师执教的《鸟的天堂》这一课,我觉得教学的深度还不够.作为五年级的学生,不仅仅是让学生读熟课文,理解词语,教师有必要分析作者的写作方法,表达方法,让学生从中领悟一些写作技巧,为习作的谋篇布局奠定坚实的基础.篇三:《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与评价
《 鸟的天堂》教案
教学内容:小学语文教科书十一册第十八课
教材分析:《鸟的天堂》是我国著名作家巴金的作品。课文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表现了大榕树的庞大、茂盛,以及被称作“鸟的天堂”的名不虚传,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中这种生命现象的热爱和赞美。教学目标:
1、学会 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纠正、逼近、做巢、树梢、静寂、应接不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那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4、领悟作者捉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动态描写和寄情于景的表达方法。教学重难点:
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体会“鸟的天堂”的含义;想象众鸟纷飞的美丽壮景。
教学方法:
2、以读带讲,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朗读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
3、引导学生运用“读—画—说—读”的方法自学,训练学生边读边思考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挂图、重点句段投影片。
教学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学习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情景。
教学过程:(略)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认识大榕树的奇丽及群鸟纷飞的壮观景象,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感知大榕树的静态美
1、出示课件:观赏大榕树
[设计目的:只有入境,才能生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创新
思维。] 〈1〉、谈印象,感受大榕树的特点。板书:大、美
〈2〉、自由朗读,然后画出描写大榕树“大”和“美”的特点的词句。
2、引导理解:
(1)、“那是许多株茂盛的榕树,看不出主干在 什么地方。”
(2)、“我见过的不少榕树,这样大的还是第一次看见。”
(3)、“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4)、“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体会榕树那长势旺盛,充满活力,充满生机的美。)
3、激发情感,指导朗读。
(1)、出示课件,老师描述:看!这榕树枝多叶茂,绿得多么可爱,一簇树叶堆在另一簇上面,密密层层的。阳光照在翠绿的叶子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一阵微风吹来,鲜美翠绿的叶子,一动一动的,像在那长呀长呀。多么美丽而又充满生气的榕树啊!同学们,如果你亲眼看到这榕树,会怎么样?
[设计目的:通过本环节,给学生创设一个生活中的情境,鼓励学生有独到的见解,并适时指导学习课文内容及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发展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2)、配乐朗诵,学生带着喜爱、赞美的感情朗读自己最欣赏的句子。
(3)、把自己认为写得最好的句子背下来。
(4)、小组讨论:为什么榕树会有这般美丽又充满活力的景象?
[设计目的:通过想象,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助于让学生设身处地地进行学习,老师用提示的方法,为学生创造一个研究学习的氛围,使学生能有兴趣地进行发现和探究。]
4、体会作者的情感。
榕树的美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形态奇异,树枝繁茂,树叶苍翠。更重
要的是在于它蕴含着无比旺盛的生命力。同学们,作者看着这一棵巨大的美丽的榕树时,感情怎样?从哪一句看出来?
板书:美丽的南国的树
指导学生用喜爱、赞美的语气朗读第八自然段最后一句。
5、归纳写法。
作者抓住了榕树的形态、大小、颜色等方面写出了榕树旺盛的生命力,使我们感受到榕树的美,这种写法叫静态描写。
板书:静态
二、体会鸟儿的动态美。
1、学生小结学习“描写榕树特点”这部分的学习方法:找出特点,品 赏词句,读中体会。
2、观看课件:问:你觉得这里怎么样?
板书:多、热闹
3、学生运用学法自学“鸟的活动”部分。
(1)、读课文,想一想作者从哪几方面具体描写鸟多和热闹的场面?找出句子并加以理解。a、引读有关句子,边读边画(画:鸟),帮助学生理解:a、鸟儿活动的变化过程。(起初??后来??接着??)b)、鸟多、热闹的场面。(到处??到处??有的??有的??有的??)c)、作者兴奋的心情。(成千上万的鸟汇聚在这里,这是作者从未见过的热闹、壮观场面,作者被深深的吸引。)
b、划出描写画眉的动作的词 “飞、站、叫”。(点面结合描写了鸟的兴奋、可爱,说明榕树上鸟非常多,非常热闹,表达了作者兴奋愉快的心情。)
4、读课文,填空并把板书补充完整。
(1)、填空 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
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2)、板书 : 到处??到处?? 大小花 黑
应接不暇飞 叫 扑 兴奋
[设计目的: 此环节通过品词句,在理解词句含义的基础上,让学生
参与板书设计,发表见解,更能体现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5、反复朗读,加深理解,体会感情。
6、再看课件:“听那动听的鸟叫声”。问:你们听到鸟儿唱什么吗?
(引导学生围绕课文的内容和中心想象,使学生更有兴趣地进行探
索。)
7、归纳写法。
这一段作者抓住鸟的活动变化,描绘了鸟的天堂里鸟是那么多,大的小的,颜色各异万千,叫声动听,展现了百鸟齐汇的热闹场面。这种写法叫做动态描写。
板书: 动态
三、顾 全文,整体探究。
1、大榕树能成为鸟的天堂。除了大榕树枝繁叶茂、生机勃勃之外,还
有什么原因?
投影画面:晚霞、河面。用上“因为??所以??”句式说说
大榕树能成为鸟的天堂的三个原因。让学生感悟到这里的人们保护榕树,爱护鸟的自觉性行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境界美。1)、大榕树枝繁叶茂。2)、大榕树周围景色幽静、环境安宁。3)、农民不许人捉鸟,鸟儿受到保护。
四、总结。(投影榕树全景)
1、文写了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所见的不同景象,说说你喜欢哪一次?为什么?
2、同学们,“鸟的天堂”之所以成为鸟的天堂,其中最重要的是鸟受到人们的保护。可惜的是,作者当年游历的地方鸟儿不再是
那么多。叫得不再那么欢。什么原因?除了河水受污染,农药毒杀,大片土地开发影响鸟儿觅食,造成自然生态不平衡之外,更为重要的是人为火药枪打鸟的问题。可喜的是,现在保护生态环境已逐步
成为人们的共识,希望鸟儿会在这个“天堂”生活得更加快乐。希
望祖国的山山邻邻、江河湖畔,出现更多的“鸟的天堂”!
五、作业:
1、收集有关鸟的天堂的材料,为导游写一篇解说词。
2、朗读课文,把自己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板书设计:
鸟 的 天 堂
枝:不可记数
大 根:垂 伸
大榕树
(静态)绿、垂
美
展示堆 颤动美丽的南国的树
到处??到处?? 多 大的 小的 花的黑的的确是鸟的天堂
鸟 应接不暇
(动态)
飞叫 扑
欢
评析:本节课我注意创设情境,激起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参与动机,改变了一问一答的教学模式,放手让学生去品词析句,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去认识美和 感受美。
一、词悟词,引导学生识美
在引导学生认识大榕树的静态美时,先出示“大榕树”的课件,整
体感受榕树,再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后,让他们各抒已见,读出自己认为最美的地方,并说出美在哪里,然后概括归纳,领会课文是从榕树的大小、形状、颜色三个方面写出其静态美的。最后,投影出示一些重点语句,借助教学挂图、让学生图文对照,细读重点句,找出关键词语,使学生在看图、品词、悟句中仔细认识榕树的静态美。
认识了榕树的静态美后,放手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去学习动态美,通过“到处是鸟声到处是鸟影”,“有的飞过来,有的在扑翅膀”,“我的眼睛真是应接不暇??”等句子去认识“鸟的天堂”的动态美。并引导学生通过“动态美”和“静态美”的对比,进一步认识“鸟的天堂”的整体美。
二、放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赏美
在分析完全文后,再播放全文的课件,让学生从抽象的文字描述中
转入直观感知,带着欣赏的心情领略大自然的美,接着播放音乐,让学生闭上眼睛,让刚才所看到的图象在脑中再浮现一次,使他们对课文所描述的美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又受到美的教育、美的熏陶。
第二篇:《鸟天堂》评课稿(集锦)
《鸟天堂》评课稿(集锦5篇)
《鸟天堂》评课稿1对于王老师的《鸟的天堂》这堂课,我的感受如下:
1、利用多媒体再现促感悟。
小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较弱,理解事物比较直观,要领悟文字所表达的内涵,应充分调动他们的形象思维,通过形象思维的引路,把语言文字描绘的情景“转换”成生动的“图像”材料,让学生在身临其境般的体验中陶冶情感,加深感悟。王老师通过让学生反复诵读,获得课文内容,初步认识后,借助电教手段播放了“鸟的天堂”录像,把学生带进一种特定的环境中,学生神情专注而投入,让学生感悟文章的重点句,反复诵读。当再读到“百鸟欢闹”这一段时,学生已学沉浸在期中,仿佛身临其境,此时再让学生写写你仿佛看到的情景,达到了一定的效果。
2、词品句加强朗读。
文章的组词成句构段的方法研究是提高学生对语言感受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教学中,王老师抓住有关的句子进行揣磨,欣赏不断地提高其对语言感知的敏锐程度。如:教学第8自然段中“这棵榕树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翠绿的颜色明亮地在我们的眼前闪耀,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让学生体会到榕树的旺盛的生命力;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受。这样,从而在心灵上与作者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促使学生语感不断地增强。通过反复地诵读加强对课文的理解。
3、注重个性的体验和感受。
王老师设计这节课非常注重学生独特的体验和感受。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个性品质,那么在课堂如何体现学生的这种个性反映呢如何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呢一位教育家曾说过:“阅读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因此,学生在阅读中不是消极地接受,而是积极的创造发现。例如:让学生模仿文章写鸟多,美,后欣赏视频后,让学生模仿段落进行防写。在让学生模仿小画眉的感受注重学生自己个性的表达。开发学生的潜力,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鼓励学生创新。,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
《鸟天堂》评课稿2人教版语文第七册《鸟的天堂》是巴金先生的作品,作者记叙了他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具体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第二天早晨群鸟活动的景象。作者第一次描写“鸟的天堂”,运用先整体后部分的方法,先写远看榕树的情景,再写近看榕树时枝干和绿叶的情态,突出它的静态之美。在饱含情感的描写之后,作者发出由衷的赞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周老师执教《鸟的天堂》第二课时,便着重引导学生学习了这一部分,给我们展示了一堂清新的语文常规课。
虽然是一堂公开课,但老师没有走一般人想在一堂课上讲完整篇文章的套路。而是大致理解课题后,分析文章的前一部分写榕树的几个重点段。教师这样选材既符合教学课时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这样能深入分析这几个段落,把教学的重点、难点突破。
在教法运用方面,教师的'教法是灵活多样的。如在导入时,老师用一个美丽的传说引出鸟的天堂的由来,语言优美,引人入胜,不仅调动了学生,更为课堂设置的良好的情境。
教师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目标下注重学生主体发展的精神。在教学中培养学生从倾听到想像,从感受到理解的种种体验。例如,教师在教学写榕树这一段落之前,先让学生整体感受文章。她不是让学生浏览课文或读一下课文,而是让学生闭上眼睛,教师在音乐的伴奏下,饱含感情地朗诵课文。这一设计,教师强调了学生的听,突出了学生听觉,但同时,教师也训练了学生的想像能力,在闭起眼睛听的同时,必然随着教师的朗读脑中想像出一幅幅画面。
多媒体为教学起到了辅助作用,为学生提供了直观感性材料。课文在写榕树大、茂盛,主要通过对枝干和绿叶的描写,展示了孤木成林的榕树的勃勃生机,在学生朗读的基础上,教师适时展示了课件,让学生直观感知“鸟的天堂”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作为一名新教师,周婵老师的课可圈可点。没有完美的课堂,每一次的不完美,正是为了下一次的完美蜕变。虽然,周老师的课在教学的方法和技巧上还有一些不足,但相信凭着周老师过硬的基本素质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这些问题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经验的积累而迎刃而解。我们相信,周老师一定会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
《鸟天堂》评课稿3《鸟的天堂》是人教社教材十一册的一篇讲读课文,记叙了著名作家巴金先生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表现了大榕树的庞大、茂盛,以及被称为“鸟的天堂”的名不虚传,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中这种生命现象的热爱和赞美。剖析江老师执教的《鸟的天堂》,我有如下感受:
第一,教师的设计理念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把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把学习的时间、空间还给了学生,让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教师让学生紧紧围绕“阅读提示”的“三步曲”展开自学、小组学、全班交流学习情况,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找出了重点段落7、8、12、13自然段,很容易就想象出榕树的枝叶茂盛景象和群鸟纷飞的壮观景象,逐步将课文的重点突出、难点突破。
第二,教学特点与课型特点吻合。《鸟的天堂》是写景抒情的文章,行文优美。江老师执教时采用以读为主的教学特点,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用自由读、指名读、默读、齐读等形式,让学生在读中积淀语言、内化语言。
第三,多媒体为教学起到了辅助作用,为学生提供了直观感性材料。课文在写榕树大、茂盛,主要通过对枝干和绿叶的描写,展示了孤木成林的榕树的勃勃生机;写众鸟活动的热闹场面,主要写了数量多、种类多,而且鸟儿生活得自由、快活。在学生朗读的基础上,教师展示了课件,让学生直观感知“鸟的天堂”,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当然,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听了江老师执教的《鸟的天堂》这一课,我也有一些想法:第一,学生的朗读没有“飞跃”。虽然学生读的形式很多,教师也在尽量体现以读为主的教学特点,但是每次朗读时教师给学生的要求不明确,导致学生的朗读至始至终一个腔调。第二,教学深度不够。作为六年级的学生,不仅仅是让学生读熟课文,理解词语,教师有必要分析作者的写作方法、表达方法,让学生从中领悟一些写作技巧,为习作的谋篇布局奠定坚实的基础。
“前车之鉴,后世之师”,通过这次评课,也让我在教学中不断反思着、跋涉着、成长着……
《鸟天堂》评课稿4周老师执教《鸟的天堂》第二课时,便着重引导学生学习了这一部分,给我们展示了一堂清新的语文常规课。
虽然是一堂公开课,但老师没有走一般人想在一堂课上讲完整篇
文章的套路。而是大致理解课题后,分析文章的前一部分写榕树的几个重点段。教师这样选材既符合教学课时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这样能深入分析这几个段落,把教学的重点、难点突破。
在教法运用方面,教师的教法是灵活多样的。如在导入时,老师用一个美丽的传说引出鸟的天堂的由来,语言优美,引人入胜,不仅调动了学生,更为课堂设置的良好的情境。
教师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目标下注重学生主体发展的精神。在教学
中培养学生从倾听到想像,从感受到理解的种种体验。例如,教师在教学写榕树这一段落之前,先让学生整体感受文章。她不是让学生浏览课文或读一下课文,而是让学生闭上眼睛,教师在音乐的伴奏下,饱含感情地朗诵课文。这一设计,教师强调了学生的听,突出了学生听觉,但同时,教师也训练了学生的想像能力,在闭起眼睛听的同时,必然随着教师的朗读脑中想像出一幅幅画面。
多媒体为教学起到了辅助作用,为学生提供了直观感性材料。课文在写榕树大、茂盛,主要通过对枝干和绿叶的描写,展示了孤木成林的榕树的勃勃生机,在学生朗读的基础上,教师适时展示了课件,让学生直观感知“鸟的天堂”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作为一名新教师,周婵老师的课可圈可点。没有完美的课堂,每一次的不完美,正是为了下一次的完美蜕变。虽然,周老师的课在教学的方法和技巧上还有一些不足,但相信凭着周老师过硬的基本素质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这些问题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经验的积累而迎刃而解。我们相信,周老师一定会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
《鸟天堂》评课稿5上星期我就有幸听到王校长和孙主任两个人为我们老师们精心准备的公开课。可谓是有兴致至,听王校长的课就像是完成一道数学计算题那样舒心顺畅。然而今天听完孙主任的课后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劳碌了一天之后听了一曲优美的钢琴曲。
课前孙主任和学生之间的激情互动,她富于激情的介绍,大胆的鼓励,孩子们热情的回应。“今天是孙主任给我们上课”“今天上课的地点不在教室”“我自信,我能行”孩子们的学习热情被孙主任给点燃了。
“河面很宽,白茫茫的水上没有一点波浪。船平静地在水面移动。三支桨有规律地在水里划,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记得去年马文杰老师上的一节公开课王校长做点评的时候就说过一定要让孩子们多读书,是的好的文章就要读,再读、再读。听语文老师也说他们参加了以读代讲的学习,足见读书对孩子们的重要性。今天孙主任的课就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点。
跟着孙主任的课好像我就是一只快乐的鸟儿在榕树上自由的飞翔。巴金先生的描写让我们仿佛身临其境,美丽的大榕树,和树上栖息的鸟儿那是一种怎样的风景。同学们一遍一遍的读课文,大家跟着学习课文,感受来自文章和孙主任的魅力的时候。在课件上我们大家也可以很直观地看到有关树和鸟的照片,虽然不是在现场却给我们在现场的一种感受。
听到最后,我又被孙主任的作业给吸引了,她布置的作业就像是玩游戏一样,有四项不同程度的作业,有背诵课文,或找有关鸟的天堂的更多资料与信息,还有可以利用假期去旅游亲自感受一下鸟的天堂。别出心裁的作业设计,让学生完全忘记了是在学习课文。王校长的常态课,孙主任的以读代讲,很好的为我们做了示范。不管是怎么样的课堂都是以学生为依托的。就像鸟儿不管再多都得有大榕树作为依靠。
对于我们航空港区中心学校的全体师生来说,这儿不就是我们的大榕树吗!孩子们就像小鸟一样环绕在这课树的周围。这里何尝不是他们的天堂啊!
第三篇:《鸟的天堂 》评课稿
评《鸟的天堂》一课
上午第二节,我有幸聆听了颜老师执教的《鸟的天堂》一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课堂上,颜老师以她优美的教学语言,娴熟的教学技巧,独创的教学设计把学生带到了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世界,巧妙地将语文实践和人文精神的熏陶融为一体,充分展示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无穷魅力.《鸟的天堂》是一篇讲读课文,记叙了著名作家巴金先生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表现了大榕树的庞大,茂盛,以及被称为“鸟的天堂”的名不虚传,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中这种生命现象的热爱和赞美.剖析颜老师执教的《鸟的天堂》,我有如下感受: 第一,教师的设计理念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把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把学习的时间,空间还给了学生,让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课堂上,教师紧紧围绕“这是一株怎样的榕树 ”这一问题,让学生边读边思考来展开教学.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找出了关键词句,重点段落,很容易就想象出榕树的枝叶茂盛景象和群鸟纷飞的壮观景象,逐步将课文的重点突出,难点突破.第二,教学特点与课型特点吻合.《鸟的天堂》是写景抒情的文章,行文优美.颜老师执教时采用以读为主的教学特点,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用自由读,指名读,默读,齐读等形式,使学生一个比一个读得好,让学生在读中积淀语言,内化语言.第三,多媒体为教学起到了辅助作用,为学生提供了直观感性材料.课文在写榕树大,茂盛,主要通过对枝干和绿叶的描写,展示了孤木成林的榕树的勃勃生机;写众鸟活动的热闹场面,主要写了数量多,种类多,而且鸟儿生活得自由,快活.在学生朗读的基础上,教师展示了课件,让学生直观感知“鸟的天堂”,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当然,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听了颜老师执教的《鸟的天堂》这一课,我觉得教学的深度还不够.作为五年级的学生,不仅仅是让学生读熟课文,理解词语,教师有必要分析作者的写作方法,表达方法,让学生从中领悟一些写作技巧,为习作的谋篇布局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四篇:鸟的天堂评课稿
《鸟的天堂》评课稿
昨天,听了老师《鸟的天堂》觉得在这堂课的教学中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教学思想,落实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开放而有活力。在很多方面值得我去借鉴和学习。具体表现如下:
一、构建和谐的课堂气氛,点燃学生心中的火焰。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知识的兴趣。一个人一旦对某一事情发生了浓厚的兴趣,那他作出的努力会达到惊人的程度。”刘老师的课,充分反映了师生之间的“平等、民主、和谐”的氛围。课堂上每个学生都能各抒已见,畅所欲言,学习积极性非常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只有点燃了学生心灵上的兴趣之火,才能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活跃课堂教学气氛。
二、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关注他们的独特感受。
在整个课堂实施过程中,刘老师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所想、所说,不断用激励性的话语从正面加以引导。如“相信你们一定能做到”,看似平常的语言却蕴涵着教师对学生提出的要求,不显得那么生硬,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的:“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在教学中,刘老师能照顾差生。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能引领他们深刻体会课文的主题;对于胆小的学生能给予他们鼓励,对于答错问题的学生给予方法、尊严,对于积极发表见解的学生给予热情、成功,整节课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及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使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获取了知识、培养了能力。
三、突出了语言文字训练。
刘老师紧扣单元训练重点,联系上下文,引导学生对重点词语、句子反复推敲、品析,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如对中心句的理解,在学生理解了其含义后,最后还引导学生理解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重视“读”的训练,做到读前有要求,读中有指导,读后有评议,使整个教学过程变成不同要求的读书活动。
四、精心地设计教学过程
整个教学过程,采用了变序的结构。从结尾段的中心句入手,以“疑”为线索,以“思”为核心,设计了“引疑—质疑—析疑—解疑”的教学思路。在速读全文后,姚教师有意识地抓住文章结尾段的中心句“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一句中,为什么前一个“鸟的天堂”要用引号?力争起到从中心句入手、引疑的作用。接着,把学生提出的问题插入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加以解决,使析疑、解疑的过程成为语言文字训练和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
五、重视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语文课堂,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课堂,还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阵地。在这堂课上可以窥见姚老师平时的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是多么执着与重视。例如在朗读课文时,要求学生边读边想,让学生在书本上划划,随手写上一些读书后的感想和体会。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和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是何等的重要。这一点我想听课的老师都会有此感受
第五篇:鸟的天堂 评课记录
《鸟的天堂》听课记录
对于刘老师的《鸟的天堂》这堂课,我的感受如下: 1,利用多媒体再现促感悟.小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较弱,理解事物比较直观,要领悟文字所表达的内涵,应充分调动他们的形象思维,通过形象思维的引路,把语言文字描绘的情景“转换”成生动的“图像”材料,让学生在身临其境般的体验中陶冶情感,加深感悟.刘老师通过让学生反复诵读,获得课文内容,初步认识后,借助电教手段播放了“鸟的天堂”录像,把学生带进一种特定的环境中,学生神情专注而投入,让学生感悟文章的重点句,反复诵读.当再读到“百鸟欢闹”这一段时,学生已学沉浸在期中,仿佛身临其境,此时再让学生写写你仿佛看到的情景,达到了一定的效果.2,词品句加强朗读.文章的组词成句构段的方法研究是提高学生对语言感受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教学中,刘老师抓住有关的句子进行揣磨,欣赏不断地提高其对语言感知的敏锐程度.如:教学第8自然段中“这棵榕树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翠绿的颜色明亮地在我们的眼前闪耀,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让学生体会到榕树的旺盛的生命力;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受.这样,从而在心灵上与作者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促使学生语感不断地增强.通过反复地诵读加强对课文的理解.3,注重个性的体验和感受.刘老师设计这节课非常注重学生独特的体验和感受.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个性品质,那么在课堂如何体现学生的这种个性反映呢如何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呢一位教育家曾说过:“阅读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因此,学生在阅读中不是消极地接受,而是积极的创造发现.例如:让学生模仿文章写鸟多,美,后欣赏视频后,让学生模仿段落进行防写.在让学生模仿小画眉的感受注重学生自己个性的表达.开发学生的潜力,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鼓励学生创新.,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