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范亮德《细胞膜》透法制教育教学设计
第三章
第1节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教学设计
独山高级中学
高一年级
范亮德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必修1第三章第1节的内容,在学习了四大有机物大分子之后来学习细胞膜,在编排上,前面的知识为本节的学习起来一个铺垫作用。同时本章节的学习又为后面细胞膜的具体结构和功能起了一个铺垫作用。学情分析:
通过初中的学习同学们对细胞膜并不陌生,讲解起来学生也较容易接受。重要的是如何培养学生去探究发现细胞膜的功能,并理解细胞膜的物质与其功能的关系。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学习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
(2)体验科学家研究细胞膜的历程。2.能力目标:
(1)用人或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制备细胞膜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3.情感目标:
(1)认同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
(2)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中蕴含的科学道理,养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科学素养。
(3)初步了解《边界管理条列》,培养学生的相关法律意识。教学重点:
1.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
2.细胞膜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教学难点:
1.用人或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2.细胞膜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教授法、读书指导法、讨论法。教学准备:多媒体、PPT、教具(气球)
教学设计:
一、导入
在导入中渗透法制教育
在黑板上写出“38”数字然后问同学们这个数字很熟悉吧,那写成“38线”再问同学们熟悉吗?讲解“38线”是韩国和朝鲜以北纬38°为军事分界线,也就是朝鲜和韩国的边界线,将其两个国家分隔开来。那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妈妈的大陆板块像一只什么动物啊?雄鸡!同学们都知道我国的地图像一只雄鸡,这只雄鸡是靠什么来圈定的呢?那就是我国和其他国家的边界线和海岸线。我国的边界线上有边防人员,日夜保卫着祖国的稳定和安宁,使外国的坏人和一些恐怖分子不得入侵我国。
渗透法制教育----《边界管理条例》
边界是国家领土主权的标志,具有重要的法律地位,需要予以严格的保护与管理。
1.边界标志的保护。边界标志是边界的代表,具有神圣的法律地位,必须得到严格的保护。因此,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应当保护边界标志,不得损坏、拆除或者擅自移动、设立边界标志。损坏、拆除或者擅自移动、设立边界标志的,一般由公安机关视情节轻重责令其具结悔过,或者以罚款和拘留;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刑事任。
边界对于一个系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细胞作为一个生命系统,它有没有边界呢?40页第一段的最后一句告诉我们:细胞也是有边界的,它的边界就是这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细胞膜。
二、细胞壁
三、细胞膜的提取
三、细胞膜的分子组成
【学生分两组讨论】:材料一: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脂溶性物质能够优先通过细胞膜,并且细胞膜能够被溶解脂类物质的溶剂溶解。
材料二:人的消化液中含有许多能够水解蛋白质的物质,称为蛋白酶。用蛋白酶处理细胞膜,会使细胞膜分解。
四、细胞膜的功能
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创设情景]:如果我们把细胞膜比喻成我们学校的围墙,那么学校就被分隔为校内环境和校外环境。学校围墙保证了我们有一个安静有序,不被外界因素所干扰的学习环境。学校围墙使我们有一个良好的环境,更好的学习;细胞膜的作用也是如此,它将细胞内外环境分隔开来,有利于细胞生命的生存。
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创设情景]:如果我们把细胞比喻成我们的教室,细胞膜控制着物质的出入,那么教室的门就控制着老师、学生和经允许的相关人员的出入。但是这种控制作用是相对的,如水汽和空气则可以自由出入我们的教室。病毒、病菌和有害物质侵入细胞,危害生物体,就相当于坏人、小偷通过非法途径进入我们教室,他们通过撬门砸碎玻璃,弄坏锁进教室行窃,搞破坏。
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创设情景]:这种方式好像是录取学校和高考考生通过录取通知书来传递信息。在录取通知书通过快递公司传递过程中,为了保证传递的准确无误,考生要有一个准确详细的姓名和地址。同样,在间接交流中,激素通过靶细胞膜上的受体来识别靶细胞,这样可以保证激素准确无误地作用于靶细胞。
[创设情景]:这种方式就好象是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直接、准确并迅速。[创设情景]:这种方式就好象是人与人之间通过打有线电话来传递信息。
第二篇:范亮德 独山高级中学 (民中)细胞膜教学设计的一些看法
参考:
通过刚才的资料分析探究和实验探究,我们感受到了细胞膜的存在,也了解了细胞膜的组成成分,每种物质的存在都有它一定的作用,那么细胞膜由这些物质组成决定了它 有什么样的功能呢?
刚才了解到细胞膜是动物细胞最外面一层物质,50%是脂质,而我们在讲脂质的时候,讲到了脂质的一个特点,鸡、鸭、鹅、鸟的最外层羽毛可以防水,是因为脂质具有疏水的特点,可以把水隔开;细胞又生在水环境里面。关于细胞膜的功能,由此你会有什么猜想呢?
1、模型制作,视频动画—体验膜的分隔作用
用保鲜膜或者白色透明的塑料袋,制作细胞简单模型:
向保鲜膜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放入核桃代表细胞核,核桃外贴一些橡皮泥代表内质网,两小个棒状橡皮泥垂直结合代表中心体,石榴粒代表溶酶体,高尔基体也可以用橡皮泥做,花生代表线粒体,注意他们的大小比例以及独特的形状。最后加入几滴红墨水,然后将做好的这个细胞放入装有水的玻璃缸中。请学生观察,与此同时播放一个视频: 闪电雷鸣、浪花击石,环境很恶劣(几秒钟),接着放草履虫或变形虫在水中生活的视频。提问:(1)、细胞里面的物质出来没有?红墨水出来没有? 没有出来是什么原因?
(2)、外界环境如此恶劣,草履虫(变形虫)的生活受到严重影响没有? 它细胞内的物质是否与外界的水环境融为一体,为什么?由此说明细胞膜具有什么作用?
------------------因为有膜把里面的物质与外界隔开了,说明膜具有分隔的作用,将细胞与外界分割开来。
还可以:打鸡蛋于玻璃上,蛋黄不溢出-----分隔作用
2、资料分析,实验操作—推测膜的选择作用
出示资料于PPT上:①1859年,欧文顿选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膜的通思考、分析,在透性进行了上万次的研究。发现凡是易溶于脂质的物质,容易穿过膜,反之,不易溶于脂质的物质,也不易穿过膜。
与此同时,让学生观察之前让他们分别将两瓣玫瑰花瓣 放于冷水和开水中的现象,补充: 花瓣之所以有红色,是因为细胞里有这种色素。结合资料分析,试着解释烧杯中的现象,由此可以说明细胞膜的什么作用?小组合作探究、讨论,交流表达。
这个实验也可以换为: 蓝墨水鉴定种子活性的实验。向煮熟的玉米种子和未煮过的玉米种子加入一定量的蓝墨水,一段时间后。切开种子,观察胚乳颜色变化。煮熟的百年蓝,未煮的未变颜色。
这两个都可以设计为让学生自己动手探究,小组间讨论,分析原因,代表发言。其他组的成员补充说明,教师完善。最后学生自己得出正确结论。
(这一环节考察了教师的课堂管理,教学组织能力,并且现象的出现需要时间,因此在课前就让他们操作,有开水,注意安全。总之,这里你要用你的语言体现出你的课堂管理,教学组织能力)(一个烧杯中的水变红,一个不变。冷水中(正常情况下)不变色,说明细胞里面的色素没有出来,是受细胞膜的控制的,开水中(异常情况)出现红色,细胞中的色素出来了。开水破坏了细胞膜,细胞膜的控制作用丧失。资料分析说明,膜对物质进出细胞具有选择性)
所有的物质细胞膜都可以控制进出细胞吗?------相对性
这点你可以用你的设计,,3、模拟膜上信息传递,理解膜的信息功能
在糖类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人的血糖是稳定的,不能高也不能低,糖类是细胞的能源物质,被细胞消耗,多余的糖以多糖的形式也储存在细胞中,也就是说当血糖浓度过低时,细胞可以通过分解储存的糖类来升高血糖,当血糖浓度过高时,细胞通过加快消耗血液中的糖类来降低血糖。但是,全身各处那么多细胞,谁知道什么时候血糖高,什么时候血糖低呢? 谁告诉它?-------------胰岛细胞
出示资料分析:PPT 血糖浓度恒定在一定范围,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引发相应的症状。血液中血糖含量升高后就会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一种叫做胰岛素的激素,胰岛素就携带了血糖升高的信息,通过血液循环将胰岛素传递给其他部位的细胞,其他部位的细胞通过细胞膜上的受体就会收到血糖含量升高的信息,并通过降低血糖来源、增加血糖消耗,从而降低血糖。
由此你可以得出说明结论?
胰岛素携带血糖升高的信息,可是只有胰岛(是胰脏细胞团,位于肝脏下面)的细胞知道这个消息呀,其他:头部细胞不知道,肌肉细胞不知道,臀部细胞不知道、、、、、怎么办?细胞不能移动,如何才能将血糖升高的信息传递出去呢?此时就需要邮递员了,那么谁最合适呢?血液!
血液不断地流动就将胰岛素传递给远方的靶细胞,靶细胞通过细胞膜上的受体就会收到血糖含量升高的信息,并通过降低血糖来源、增加血糖消耗,从而降低血糖。
模拟化学信号交流:
第4组第一桌第一位同学A,在卡片上写着: 唱首歌。
通过第2为同学B(信使:选A的同桌一个同学作为信使)
把卡片送到第一组第一位同学C那里,组与组间的过道相当于血管,从第4与第3组间 的过道走到第2组与第1组间的过道后,再走到第一组第一位同学那里
然后C同学就唱歌。
出示资料分析:PPT-----奇闻异事,激发兴趣 网上爆料,贵州一母猪产下八名男婴。
试从生物学得角度分析,这个新闻的真实性。这种情况的真实性。
(体验生物知识在生活中判断是非的运用)
人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而受精卵是精子与卵子结合形成。人的卵子与任何精子都可以结合吗?教师补充为什么不可以。------膜上蛋白
同样的道理猪的卵子与任何精子都能结合吗?
猪不可能产下男婴,是假的新闻。由此说明细胞膜的什么作用?----识别,信息交流。
出示资料分析:PPT-----------胞间连丝图
最后小结:
喜剧扮演 穿插3个功能
运用编排小品的形式,将这3个功能融进小品内容里面去。
如果是喜剧小品,那最好不过了。
这个小品的内容,我没有想好。只有这样一个构想而已。
剧情:电影院看电影需要门票
分隔作用:
让几个同学在教师外学哑剧,在外面捣乱,但不发出声音,里面的同学没有收到他们的影响,教室的墙壁相当于细胞膜。保障了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因为没有钱,进不去电影院看电影,所以在外面捣乱,但没有影响到里面的人)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在教室两个门口分别让两个同学把关,随机允许或不允许同学进出教室。或者有票的才能进出。
(电影院看电影需要门票)
信息交流:
门口不能进去的同学A就是一个细胞,写上一张纸条交给B , B把纸条给C,C出来接A进去。
你可以发挥想象,把这个小品骗得更加有剧情,有逻辑,又能体现细胞膜的这几种作用,又幽默那就更好了。
剧情可以大胆的想,其他的也可以。这个环节的时候,你可以找几个同学帮你的忙充当学生,扮演。
最后,你朗诵那首诗做总结。最后强调4个字:
控制
兴(信)
奋(分)
你也可以自己总结。总之越简单越好,越顺口越好,越好记越好。
今天我和王老师讨论了一下,她的建议是: 把各个细胞器打彩印出来,每组发3个,每组将三个细胞器图片贴在一张大的白纸上,小组合作,归纳所贴细胞器的 形态结构特点
功能
分布。然后贴在黑板上展示,并让小组代表介绍所贴细胞器的特点。其他组的同学补充,教师最后补充。
也可以和我们今天讨论的那个游戏结合起来:
小组代表展示,介绍时,先不贴图,先介绍形态结构特点,让其他组的同学猜是什么细胞器,然后再将图片贴上去,最后接着介绍功能和分布。其他同学可以补充说明。
这样的设计的话,学生做的多,说的多,老师说的少,相对较符合学校的要求。就是不知道可不可行?
韦老师你看看这种设计是否具有可操作性、、、、、、。你那里还要什么意见吗?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你来到我的面前 是否
有—条无形的碳链 冥冥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浸润了我的每—个细胞 你的声音如糖
让我拥有了无尽的能量
每—刻
都在想念你苏丹IV般的容颜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你己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我无法逃避 也无法控制 对你的 思念 念、、、、、、
第三篇:范亮德“生物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交流讨论资料1
生物
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交流讨论材料
独山高级中学
高一年级
范亮德
主题:统一思想 认识意义 把握原则 狠抓落实 主持人:韦荣建 时间:
地点:
生物组办公室
参会人员:韦荣建、罗惠才、田应萍、柏礼明、杨泽燕、宋培焕、内容:
根据组内成员发言,归纳、整理讨论内容如下:
一、政策背景
1.中小学法制教育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中小学法制教育,是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的法定责任。
2.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的明确要求。加强中小学法制教育,是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加强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基础工作。
3.胡锦涛总书记在2010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要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要把德育融入学校课堂教学、学生管理、学生生活全过程,创新德育观念、目标、内容、方法,充分体现时代性,准确把握规律性,大力增强实效性”。
4.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及法律常识办公室印发的《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规定把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作为对学生实施法制教育的主要途径,要求“将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相结合,渗透到相关学科教学中”。
5.从“一五”普法到今年启动的“六五”普法,都把中小学生作为普法工作的重点之一。
二、现实背景
1.2008年,我省发生瓮安“6.28”事件,部分在校学生参与,涉嫌违法犯罪,引起省委、省政府及教育部对中小学法制教育问题的高度重视。
2.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事件时有发生,而且呈上升趋势及低龄化、团伙化、危害程度严重化趋势,形势比较严峻。贵阳某中学“9.27”案件、贵定某中学“9.16”案件、榕江某中学“4.01”案件便是其中的典型案件。青少年学生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内因或主观原因,就是由于法治观念淡薄,缺乏基本的法律常识。
3.由于受不良思想的侵袭,一些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扭曲,没有正确的是非观、荣辱观,缺乏分辨是非和守法用法的能力。
4.加强中小学生的法制教育具有现实的必要性、紧迫性,是预防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引导其健康成长、培养社会主义合格人才的重要举措。
三、对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1、是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必然要求。
2、是落实《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的具体要求。
3、是教学体现教育性的客观要求。
4、学科中客观存在法制教育内容、法制教育契机和法制教育便利。
5、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具有人力、时间、载体上的优势。学科教师是学校最大的群体,学科教学占据着最多的时间,学科有教学内容作为依托。这是其他途径难以比拟的。
6、符合学生的心理活动,方法上具有优势。由于需要渗透的内容和学科知识紧密关联,借助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内容上比较贴切,形式上比较自然,学生更加认同,更乐于接受。
7、有利于丰富法制教育的内容。学科知识的丰富性为拓展法制教育创造了有利条件。由于受时空限制,学校不可能开展太多的法制教育专题活动和课外活动,只能择“重要的”进行,范围受到制约。而学科凭借自身优势,完全可以把一些平时不好讲或讲不到、学生又应该知道的法制内容,顺势介绍给学生。
四、中小学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的内涵是什么?
贵州省教育厅《关于在全省普通中小学实施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的通知》(黔教法发〔2011〕152号文件)指出: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是以中小学各学科的教学内容为依托,充分利用学科中固有的法制内容、教育契机和教学便利,在各学科的教学活动中,有意识、有计划、有机适度地渗透相关法制知识和法治理念的教育,以增强学生法制意识,激发学生法制情感,培养学生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习惯和能力。
依托:依靠;凭借
(1)没有学科教学,法制教育便失去基础。(2)法制内容与学科内容有密切联系。
(3)学科教学为主,法制内容渗透为辅(不能本末倒置、喧宾夺主)固有的:
(1)教材本身包含有(2)可以引申、联系
(3)可以借用、“借题发挥”(抄袭作业-《著作权法》)(4)可以创设 教学活动中:
上课、辅导、作业、实验、实际操作、考试……
渗透:(平均每19课时有一个渗透点,要求体现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1)有“机”可乘,才能渗透(2)有机结合(3)有主次之分
(4)有分量、程度上的控制
五、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应当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应当遵循的原则是:尊重教学、科学导入,分量适中、目标恰当,有机统一、一箭双雕。简述如下:
1、尊重教学:即尊重《课标》,尊重教材,尊重教学活动,不破坏教材原意、教材内容,不破坏教学结构和教学程序,不打乱学科教学秩序,不占用过多教学时间(不超过5分钟)。
2、科学导入:即在教学过程中,因势利导,科学、巧妙地导入法制内容,使法制内容在教学中顺势而出、合情合理、贴切自然。
3、分量适中:即法制教育内容的分量恰到好处,既满足法制教育的需要,又不形成教和学两方面的负担,冲淡教学主题。
4、目标恰当:尊重学生的认知能力,尊重学生的生活、社会经验,既满足学生成长和走入社会的基本需要,又不超越学生的接受能力。
5、有机统一: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实验、练习、活动、作业、辅导等教学环节中,法制内容和学科内容都要相互融合,有机地统一起来。
六、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对教师有什么要求?
第一,教师要提高思想认识。法制教育是教师的法定责任,是素质教育、德育为先的具体要求,是教学教育性原则的具体贯彻,它使“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有了更具体的依托。
第二,教师要增强紧迫感。第三,教师要形成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的习惯。要增强责任心,增强主动性,把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变成自觉的教学行动和自然的教学习惯。
第四,要提高自身的法制素养。要多学习法制知识,解决好“一桶水”和“一碗水”的关系;要为人师表,做遵纪守法的楷模,不但用知识,更要用行动感化学生。
第五,要精心备教。要舍得花时间、精力,精心准备拟渗透的法制内容,认真研究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的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时间利用率,增强教学吸引力和感染力,通过有效教学真正实现学生学科素养和法制素养的双提升。
第六,要主动探索创新。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是一项新要求、新任务,还有许多需要探讨的问题,教师要在遵循教育教学客观规律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创新。
四、在教学的哪些环节可以渗透法制教育?
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练习、课外辅导、考试考查、实践活动等环节,都蕴藏着法制教育契机,都可以渗透法制教育。至少,《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要求的任务,应当完成。
第四篇:细胞膜的教学设计
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概述细胞的基本结构。2.简述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3.举例说出线粒体、高尔基体、溶酶体、中心体、液泡、内质网、核糖体、叶绿体等8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4.尝试操作显微镜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同细胞中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部分与整体的统一性的观念。三。过程与方法:
(1).通过进化观点资料搜集,增强信息获取处理能力(2).通过问题探讨,培养合作交流能力
(注:黑色字为学习活动设计,红色字体为学生活动)[第一课时] 1利用实验 导入新课——教师演示实验: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蒸馏水和盐酸,然后加入等量的玫瑰花瓣,请学生观察试管颜色的变化。学生将会观察到加盐酸的试管颜色变红,而加蒸馏水的试管没变色。此时教师及时引导学生推测其变色的原因是:细胞膜在盐酸作用下遭到破坏,使玫瑰花细胞内中的色素出来了,从而说明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是细胞的边界,引出今天的内容:细胞膜——系统的边界。通过演示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并能够活跃课堂气氛。
过渡:教师提出问题:如果要研究细胞膜的化学组成,我们应该怎么做?学生通过讨论,必然会得出答案,首先必须获得细胞膜?
过渡:教师提出问题:如果要研究细胞膜的化学组成,我们应该怎么做?学生通过讨论,必然会得出答案,首先必须获得细胞膜。
1.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由教师展示高等动物细胞、高等植物细胞、细菌细胞、哺乳动物红细胞四张图片,让学生选出符合研究细胞膜的细胞,并说明理由。
学生通过讨论,一般会得出三种答案。
教师进行纠正总结:高等植物和细菌外面有细胞壁,不容易获得细胞膜。而高等动物虽没有细胞壁,但细胞内还有一些细胞器含有膜,而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内没有细胞核和其它众多的细胞器,可以避免细胞膜与其它膜结构混在一起。因此选择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通过设置问题情境,找到探究的方向,避免学生在进行实验时盲目实验,失去探究意义。通过对问题的思考激起学生的探究热情,为学生主动探究做铺垫。那么有了材料以后,我们用什么方法才能获得细胞膜呢?
此时教师展示红细胞在不同溶液中的图片,通过观察,学生很快得出结论:用蒸馏水可以使细胞吸水涨破从而获得细胞膜。
多媒体播放这个实验,同时教师加以讲解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①红细胞要用生理盐水稀释。②注意盖盖玻片的方法,防止出现气泡。③用吸水纸吸引时,注意不要把细胞吸跑。④上述操作均在载物台上进行。⑤实验中持续观察细胞的变化。
过渡:通过制备细胞膜,知道细胞膜确实存在,从而引出细胞膜的成分。
2.细胞膜的成分
学生活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细胞膜的成分有哪些?
材料一:1859年,欧文顿选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动物细胞膜的通透性进行了上万次的研究。发现凡是易溶于脂质的物质,也容易穿过膜,反之,不容易溶于脂质的物质,也不容易穿过膜。
材料二:科学家对细胞膜化学成分深层分析发现,细胞膜会被蛋白酶分解(提示:蛋白酶是生物体内普遍存在的只对蛋白质分解起催化作用的物质)。
学生根据已有的化学知识,不难得出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同时教师补充细胞膜的成分除了蛋白质和脂质,还有少量的糖类,并用柱形图的形式展示各成分的比例。
过渡:从图中可以看出蛋白质的比例比较高,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承担者,细胞膜的各项功能与膜上的蛋白质密切相关。因此,细胞膜有很多功能,接下来我们学习细胞膜的功能。
3.细胞膜的功能
学生阅读课本42页,联系生活经验,理解细胞膜的功能。
这部分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知识抽象,学生缺乏感性认识,所以,笔者主要采用讲授法并借助视频图像,重点将“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等细胞膜的功能形象直观地介绍给学生,帮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拓展思维的空间。
(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膜的出现是生命起源过程中至关重要的阶段,它将生命物质与外界环境分隔开,产生了原始的细胞,并成为相对独立的系统。细胞膜保障了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展示动画),可以看出有些物质可以从外界进入细胞,而有些物质则不容易进入。细胞内的某些物质可以排出到细胞外,而有些成分则不能出去。由此可见,细胞膜像边防检查站一样,对进出细胞的物质进行严格的“检查”,所以,细胞膜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细胞需要的营养物质可以从外界进入细胞,细胞不需要,或对细胞有害的物质则不容易进入。细胞产生的废物及分泌的抗体、激素合成后可以排到细胞外,而细胞内的核酸等重要成分却不会流失到细胞外。
(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信息交流有三种形式:第一种激素分泌传递作用过程(动画)。例如: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随血液到达全身各处,与靶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
第二种是细胞可以通过细胞膜的直接接触来传递信息(图片)。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就是这种方式。
第三种是胞间连丝(图片)。
相邻两个植物细胞之间形成通道,携带信息的物质通过通道进入另一个细胞,例如高等植物细胞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也有信息交流的作用。
对多细胞生物来说,如果没有信息交流,生物体不可能作为一个整体完成生命活动,由此也可以看出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重要性。
除了以上提到的几种功能外,细胞膜还有很多功能。我们在第4章将会深入体会细胞膜的功能与相适应的关系。
过渡:我们都知道植物的最外层是细胞壁,那么细胞壁是植物细胞的边界吗,请阅读课本回答?
4.细胞壁
通过阅读课本,学生知道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有支持和保护的作用。没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因此不是细胞的边界。同时教师提示学生细胞壁具有全透性。5.当堂知识达标自测 完成达标检测
6.学生总结反思本专题主要知识
第五篇:浅谈物理教学中如何透法制教育
浅谈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
思南县第三中学 杨先春
近年来,我校同思南县公安局、思南县法院多次开展了“法律知识进校园”的活动,但是收效甚微。我觉得有两方面的因素:一是时间短,内容少。二是例子不够接近学生的生活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要想使学生走近法律,当然离不开学生的学习和老师的教学环节。学校的教育有双重性,一是教师的教,二是教师的育,怎样育呢?首先要让学生知道一定法制知识。我们知道“百年树木,十年树人”。中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正处于生理和心理的生长发育阶段,具有极强的可塑性。从小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进行法制教育,不仅可以预防和减少学生违法犯罪,更重要的是促进他们养成依法办事、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另一方面还可以实现“小手拉大手”使法制教育影响整个家庭乃至社会。从而逐渐达到“人人知法、人人守法、人人相互监督”的目的。而加强学校法制教育的时效性,既是当前我国中小学校普法教育实现新高的突破口,也是目前我国中学生普法教育的薄弱环节。因此,有必要将现行各学科的教学进行全面的开发,把开发出来的法制因素在各学科的教学中有“机”的进行渗透,从而在各学科的教学中增加法制含量,加大法制意识的培养力度,由此形成一个完整的实施法制教育的学科体系,真正在课堂教学中唱响法制教育的旋律。物理学科虽然不是法制教育的主渠道,但只要充分挖掘法制素材,合理选择渗透时机,同样能实现科学与法制教育的双丰收。
根据近两年本人的教学经验并结合书本内容,我觉得物理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十分重要,但也要注意简单化、庸俗化的形式主义,这里说的是渗透,既不是强加附合,更不能喧宾夺主,因此要注意以下几点:
1、提高思想意识,增强法制进课堂的紧迫感。物理教师要不断地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深刻地意识到法制教育是教师的法定责任,是落实素质教育、德育的必然要求,是教育教学性原则的具体贯彻和执行。物理教师深入实际地了解初中生的心理发展动向,法制知识的短缺,就要增强法制知识进课堂的紧迫感,结合新人材的培养需要,把法制知识要始终贯彻于物理教学中。
2、物理教师要形成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的习惯。法制教育是一个长期性的教学过程,所以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增强责任心,增强法制教育的主动性,把物理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变成自觉的教学行动和自然教学习惯,每次备课时,要认真挖掘教学内容中所包含的法制知识,在教学中有“机”乘,融入适当的法律法规,久而久之,便会习惯的把法制知识和物理知识融入一体。
3、找准“渗透点”。物理学科教材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育人因素。因此,法制教育中的渗透必须依托教材,离开了教材就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而教材中的育人因素,大多寓于知识之中,呈隐性状态。例如,在声的利用的教学中,声音可传递信息,可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十五条严禁利用超声技术和其他技术手段进行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严禁非医学的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第十六条,违法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或者卫生行政部门依据职权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于罚款。在光的色散教学中,可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习的主人,教育的对象,这就要求法制教育工作必须既遵循学生认知的规律,又要符合思想教育的规律,只有找准渗透点,思想教育才能直透心田。
4、把握“渗透时机”。结合教材准确渗透,物理学科中渗透法制知识一项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活动,要求物理教师把法制教育写入教学目标,从教学内容出发,挖掘教材中法律知识并将其与教材内容,紧密结合,不断提炼升华,使渗透的内容与学生的文化水平知识结构理解能力相吻合。所以教师教学要从教材出发,觅到源头——渗透点后,引出源源流长的“活水”。例如,在熔化和凝固的教学中,可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显而易见,渗透点是客观存在的,它不可能由施教者任意安排,必须遵循其在教材中所处的特定位置、层次、地位来具体安排,随着教学进度随机渗透,因材施教,法制教育的特点是动情晓理,“情动”而“知书达理”,这就是说渗透的方法、形式、时机都应利于创造最佳的渗透氛围,即学生认知与接受渗透的最佳心理。不能因为渗透而置教学知识于不顾,牵强附会,强行渗透,也不能只顾及教学,对法制教育或敷衍了事或事过境迁才勉强渗透。这样都会破坏课堂教学的整体效应。由此可见,把握好渗透时机是为了获取最佳渗透效果,只有精心设计教学,充分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与方法,方能达到事半功倍的育人效果。
5、掌握“渗透度”。找准渗透点是为了解决育人从哪儿选择突破口,把握渗透时机是为解决什么时间、怎么突破的问题,教师要恰倒好处地处理二者的关系。而在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时,这种渗透如果“透”得不够,不到位,则会功亏一篑,效果不佳;而过“度”则会改变学科性质,变成法制课,这就要求教学中我们要做到既不可偏颇一方,又能抑扬有节,调度有方,处理好渗透的尺度,做到既到位又不越位。法制教育教学中处理好渗透的“点”、“时”、“度”至关重要,找准“渗透点”是重点,把握“渗透时机”是难点,掌握“渗透度”是关键。教师只有做到因材施教、寓情于教,才能有机地熔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智力发展和思想陶冶于一炉,发挥课堂教学法制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总之,法制在物理学科教学中的渗透是一个大课题,有待于我们广大物理教师去探讨和研究。我们要切实按照贵州法律知识课堂和新物理课程标准做,在法制渗透方面探索一些可行的途径,把传授科学知识同法制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教育培养合格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