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别墅的文脉和风格

时间:2019-05-13 00:26: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析别墅的文脉和风格》,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析别墅的文脉和风格》。

第一篇:浅析别墅的文脉和风格

浅析别墅的文脉和风格

建筑的文化取向表达了建筑在精神层面的需求。在别墅设计中,烙印着文化取向和价值观念的居住者的生活方式极大地影响着设计的最终形式。比如以塌塌米的尺寸为建筑模数,以推拉门分割空间,建筑通透,空间变化丰富多样,而且住宅内的和室往往并不需要直接对外的采光,在形式上如同通常建筑设计中所忌讳的“黑房间”。

对地方建筑传统的深入了解和仔细研究,也有利于建筑设计的地域性特征的形成。例如斯蒂文·霍尔所设计的温雅住宅,基地位于马萨诸塞州的海边,设计师并没有简单采用常规的建筑形式,比如当地常见的维多利亚橡木农舍、海边的船长住宅等。相反,设计师希望建筑可以表现更加深层的文化内涵,在他对当地建筑传统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之后,从当地印地安人传统的建屋方式中得到灵感:传统上,当地的印第安人建窝棚时,会选择海边已经风干的鲸鱼的骨架作为建筑的主要支撑结构,在骨架上覆以树皮或动物皮革作为墙体。温雅住宅就是以木构架模仿鲸鱼的形态,在设计上继承了印第安人的部分手法,使建筑表达了鲜明而独特的地域文化特征。

对地方建筑文脉的了解,也是人文环境分析的必要组成。所谓文脉(context)就是指建筑所处环境中周围建筑的特征和风格。在特定的地区,尤其是在具有某些历史风格或乡土风格的地段,更是需要对当地的地方建筑特征进行分析、概括和总结,从而做到建筑风格的和谐与统一,以及建筑精神气质的一脉相承。例如美国阿肯色州的集合住宅,相邻的建筑是古典的维多利亚式建筑,为呼应邻里建筑的风格,住宅运用多变的屋顶造型和木檐板的外墙,取得与当地风格相一致的特征,在使建筑具有历史感的同时,顺应了地方的建筑文脉。

此外,了解并尊重别墅业主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也会赋予别墅以个性特征。例如,弗兰克·盖里的诺顿住宅是为一个早年做过救生员的剧作家而设计的。由于当年的救生员生活对业主的一生有着巨大的影响,他希望住宅能够协助他保持对这段生活的记忆。于是在别墅设计中,业主的书房被独立出来,处理成海边救生员小屋的形式。再比如,博道克斯住宅是为一个丈夫是坐轮椅的残疾人家庭所设计的三层建筑,一部为方便丈夫进入各层楼的电梯成为建筑设计的中心元素,通过电梯的帮助,丈夫可以方便地通达建筑的主要部分,同时建筑的开窗也不同于一般的做法,而是分别按照正常的视野以及丈夫卧做的视线高度,作出不同的设计,充分体现了对残疾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细节的理解和顺应。

第二篇:北美别墅流行的原因及其主要风格

北美别墅流行的原因及其主要风格

英国记者麦克雷在其《2000年的世界》一书中阐述道:“美国的优势和大国之尊,既不表现在天然资源的丰富,也不表现在经济规模的强大,甚至也不表现在政治影响的广泛,美国

强权最为隐秘而且最具杀伤力的表现还在于文化上的扩张和渗透能力。”与世界许多大国相比,美国的历史最短、文化积淀最浅,是一个极为年轻的国家,但历史发展到现在,在全球一枝独秀的只有美国。特别是20世纪后期,美国的影响日趋凸现出来。从一定程度上来讲,真正深入人心的影响力量,不是美国的经济和军事力量,而是他们的文化。美国文化被称为“强势文化”,就连发过等西欧老牌文化大国也不得不出台政策和法律抵制这种文化的入侵,更不要说处在高速发展的中国。美国人讲究实用主义并且毫不掩饰其功利性的价值观,这对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的中国来讲,倒是一个非常值得鉴戒的对象。

什么是北美风格?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几乎世界各主要民族的后裔都有,因而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建筑风格,其中尤其受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以及美国各地区原来传统文化的影响较大。互相影响、互相融合,并且随着经济实力的进一步增强,适应各种新功能的住宅形式纷纷出现,各种绚丽多姿的住宅建筑风格应运而生。因此,美国的别墅装饰设计呈现出多元的丰富多彩的国际化倾向。美国的建筑,尤其是住宅,是集当今世界住宅建筑精华之大成后又融合了美国人自由、活泼、善于创新等一些人文元素,使得美国的住宅成为国际上最先进、最人性化、最富创意的住宅。

因此,北美风格实际上是一种混合风格,不像欧洲的建筑风格是一步步逐渐演变而来的,它在同一时期接受了许多种成熟的借助风格,相互之间又有融合和影响。

北美别墅的特点和主要风格

美国的住宅分为两大部分:民间住宅和风格化的住宅。前者没有尝试模仿某种风格,只是一些比较简单的由非专业人员建造的一个庇护所而已。

大多数风格化的住宅或多或少都是依据于四个主要时期的建筑风格:古典时期的风格,文艺复兴时期的古典风格,中世纪时期或者现代风格。古典风格参照了古罗马或古希腊时期的纪念物,和它较为类似的文艺复兴时期的古典风格是起源于15世纪的意大利,对古典建筑的复兴。这两种古典风格具有许多相同的建筑细部。

第三种传统分割出现在中世纪时期,在时间上连接古典风格和文艺复兴古典风格,这一时期的建筑风格主要是参照教堂建筑纯正的哥特风格,也有居住建筑,英国和法国这一时期的建筑对北美的别墅装饰设计及建筑物打造的影响最大。第四种传统风格是现在主义风格,开始于19世纪晚期并延续到现在。它没有过多的装饰,外部效果简洁城市,新的结构技术的应用使其空间有了变化的余地。

其它影响北美住宅的风格有西班牙风格,包括北美地区西班牙殖民地的简单建筑和西班牙本土精巧的建筑。东方和埃及的建筑或多或少的成为北美住宅的参照。在不同时期对每种风格不同的解释又产生了新的北美住宅风格。风格融合在美国居住建筑中也是很常见的。

第三篇:《中国文脉》读后感

《中国文脉》读后感

余秋雨先生是中国最值得尊敬的文化人物,他学风严谨,善思求真,具有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不凡气度和才情,二十多年前他孤身一人走遍中华大地,考察并阐释诸多被埋没的文化遗址,《文化苦旅》等著作轰动一时;十多年前他又不辞艰辛穿越全球数万公里,考察人类最重要的文明故地,对当代世界文明作出了一系列全新思考和紧迫提醒。在《中国文脉》一书里,他以“文脉”提纲挈领,生动解读中国三千年文化史,让那些隐没的高级生命潜流和审美潜流纲举目张。他以高视野、新角度和强烈的文化使命感写作本书,目的是“清理地基,搬开芜杂,集得高墙巨砖,寻获大柱石础,让出疏朗空间,洗净众人耳目,呼唤亘古伟布,期待天才再临”,期待中华文化的复兴。

《中国文脉》,全文近三万字,共计425页,粗线条概括了中国文化(以文学为主径的小文化)的经脉。余秋雨先生的文化眼光、概括力和艺术感觉都是超常的,表达力更是一流,因此文章写得中气充沛、淋漓酣畅。而这种驾驭历史、囊括文化、指点江山、评判古今的做法,没有宏大的视野、敏锐的洞察力、鲜活的欣赏力与聪颖的表达智慧,也无法奏其功。

余秋雨先生像一位画坛巨匠,以充沛的才情,饱蘸深情的笔墨,大气磅礴地勾勒出漫长的中国文脉画卷,流露对中华文学家园的满腔抚爱和关切之情,时而工笔重彩,绘声绘色;时而妙笔生花,汪洋恣意;时而清新点染,灵光流动……

先秦:画卷从充满了稻麦香和虫鸟声的《诗经》开始,蜿蜒曲折,饱满生动:百花齐放绚丽多姿的先秦诸子;行吟在江风草泽边孤傲而烂漫的屈原;

汉代:忍辱负重奋笔疾书“以史立身”的司马迁;

三国:丛林边上的文化望族曹家父子仨人曹操、曹丕、曹植;竹林里风骨飘逸、奇谲多才的魏晋名士阮籍、嵇康;在田园中气定神闲、流淌洁净淡远之气的陶渊明;在唐诗巍峨顶峰潇洒行走的几男子:李白、杜甫、王维;宋代数个同时足踏在文化巅峰和政治巅峰上瘦骨嶙峋的身影:王安石、司马光、范仲淹、苏轼;元代定国安邦的奇才耶律楚材;在酒和山水中浸润的怪才黄公望;明清六百年的郁闷中,一枝独秀的曹雪芹……他们是文脉画卷中俊俏的峰峦,余先生用诗意充沛的笔墨夹叙夹议,让那些在漫长历史长河中渐渐模糊的形象清朗而感人。同时,对影响文脉至深的科举制度进行了深刻批判和公正评价,并深入剖析文脉之根——精神之脉和人格之脉,于中国文明有重大意义的佛教文化,精辟论述其生命力、影响力和独特魅力;对玷污集体人格的负能量——小人,展开精细解剖和分类,具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在阅读《中国文脉》过程中,我总是忍不住会想起明朝文学家杨慎所作《临江仙》中的两句“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的,在中国文脉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屈原、司马迁、陶渊明、李白、杜甫、苏东坡、关汉卿、曹雪芹……就像滚滚长江,呈现过一波又一波让人瞩目的璀璨,但是随着时间推移,终究会淘尽一些璀璨,有些璀璨也注定会成为不可复制的经典,就像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纪君祥等一大批文化天才合力创作的元杂剧,让中国文脉在元代突然超常发达,但是元代之后,风华耗尽的元杂剧,像一个衰落的英雄,完成了生命过程便轰然倒下,拒绝有人以“振兴”的说法来做人工呼吸、打强心针。尽管后世怎么投入力度,也无法追赶元杂剧的依稀踪影。对此,余秋雨评价说:“文脉,从来不是一马平川的直线,而是由一组组抛物线组成。要想继续往前,必须大力改革,重整重组,从另一条抛物线的起点开始。一切需要刻意“振兴”的文化,都已经与文脉无关。而且,极有可能扰乱了文脉的自然进程。现在社会上经常有人忙着要把那些该由博物馆保护的文化遗产折腾到现实生活中来,而且动静很大,我就很想让他们听听元杂剧轰然倒地的壮美声响。

然而当我从“文脉”的本意在于“脉”出发,品读完了余文以后,却惶恐地感到,或许是我错误地理解了余先生对于“文脉”的定义!人家原本不是把“文脉”解释作“文学衍生”的脉络或脉搏,而应别有它意,否则不可能出现我上述那么多问题。于是重新审视,哦,原来问题的症结点在于余先生强调的是“等级构成文脉”。原来他不是在文学的长河里搜寻鱼群迁徙的痕迹,而是在比较哪条鱼最大!梁山泊英雄排座次、大学排名录、富豪榜是世俗爱好的做法,用在文化上自然也可区分大树与细草,但却与文脉无关。你完全可以在文学品相上区分等级,例如把先秦诸子分成孔子、孟子为第一等级,老子、庄子为第二等级,韩非子、墨子为第三等级,别人也可以见仁见智地作其他区分,但你却无法把文脉分成等级。尽管你可以说文脉到了唐朝呈现得最为旺盛,因为有了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李商隐杜牧,你却无法说唐朝文脉的第一等级是李白杜甫、第二等级是王维白居易、第三等级是李商隐杜牧……

我认为在21世纪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任何一个学者都是狭陋的,都不可能实现知识的全覆盖。能做的只是:在自己熟悉的领域里概括,否则会时而显露知识的罅隙,留下硬伤。当以文学人物的“吨位”为坐标来排序时,恰恰是舍弃也就割裂了文脉。经典不可复制,此话掷地有声,既承认了人类一切文化壮举由盛而衰的必然规律,同时也提出,敬畏经典,对经典高山仰止,不啻是当今传承经典、保护经典,乃至延续中国文脉应该有的一种积极态度。如此,才能重整重组,在大力改革中创造与推进新的中国文脉。中华文化的灿烂与辉煌,很难用语言来表达。从黄帝时的甲骨文开始,经历悠悠几千载,中间涌现过多少精彩的诗篇?雕凿过多少令人惊叹的石刻?描绘过多少美妙的线条……

第四篇:苏州园林的文脉

苏州园林的文脉

地处美丽富饶的长江金三角的苏州,杏花春雨,田土膏腴,人口富稠,得天独厚。春秋时期吴王就凿池为苑,开舟游式苑囿之渐,但越王句践一把火烧掉了姑苏台,只剩下旧苑荒台供后人凭吊,苏州的“王气”似乎也随着姑苏台一起化为了历史,苏州渐渐远离了政治中心。晋永嘉以后,衣冠避难,多萃江左,文艺儒术,彬彬为盛,苏州又渐渐成为温雅富贵的人间天堂。诞生于东晋的苏州私家文人园林,在“大吴胜壤”的滋育下,迈着蹒跚的步履,经历了数千年的跋涉,走到了辉煌的巅峰,成为全人类的宝贵财富。1997年,苏州古典园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苏州园林乃文人园,是“士”文化的艺术载体。士即知识阶层,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代表士的原型①。当士以其独特面貌出现于其他社会群体面前时,即萌发了知识分子的自我意识、风节操守意识和“舍我其谁”的社会责任感。“士志于道”,未被异化的士恪守士道,道不同则不相为谋,他们汲汲追求人格的完成与完美。但专制王权和士道之间的冲突时时发生,士道难伸,志难展,精神上的苦闷引起了对自由王国的向往。早在《论语》中就出现了“避世之士”、“逸民”、“隐者”等,他们或因看不惯剧烈的社会变革而隐,或为清高自守、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而隐,或隐居以干禄。春秋战国时期,士的趋向常常关系到国家的成败,所以当时士君关系比较平等,可以不从征召,不应聘命,也完全有权利择主而事,而不是依附于某一个君主,因而具有较为独立的人格以及优越的社会地位。

苏州私家园林与中国的山水诗、山水画同时诞生于血与火交织的魏晋时期。那是一个既重哲理,又执著于审美情感艺术实践的时代,是人的意识、人的本质力量觉醒的时代。人们深情于人生,常常在寻求人的精神的永恒与肉体的永恒,甚至将自然之理置于皇权之上,强化了人与客观自然的联系。在这种隐逸文化的精神气候下,士人啸傲行吟于山际泽畔,体会自然真谛,讲究艺术的人生和人生的艺术,诗、书、画、乐、饮食、服饰、居室和园林,融入到人们的生活领域,普遍追求“五亩之宅,带长阜,倚茂林”②的高品位的精神生活。于是,士人的山水园林,作为士人表达自己体玄识远、高寄襟怀的精神产品,如雨后春笋,绽芽破土。士人在园林中,既可享受山水之乐,又能免跋涉之劳,并在营造第二自然中得到艺术的乐趣。

南方吴姓士族受侨居大姓的控制,在东晋政权中不占主导地位,但其代表家族如吴郡的顾、陆、朱、张也分得了一杯羹。据《抱朴子》记载,苏州顾、陆、朱、张四大姓的庄园,都是“僮仆成军,闭门为市,牛羊掩原隰,田池布千里”、“金玉满堂,伎妾溢房,商贩千艘,腐谷万庾”。顾氏为四大家之一,辟疆官郡功曹、平北参军,性高洁。顾辟疆园,当时号称“吴中第一私园”,以美竹闻名,文徵明《顾荣夫园池》用“水竹人推顾辟疆”称美,也有“怪石纷相向”③。辟疆园已经属于家宅中的园林了。与之齐名的是刘宋时名士戴禺而的宅园。戴禺页的父亲戴逵,出身士族,然终身不仕,而且傲视权势之人,《晋书》将其列为“隐逸”。戴逵是当时著名的画家、雕塑家,善铸佛像及雕刻,曾积思三年,刻高六丈的无量寿木像。他的儿子戴勃和戴禺页都在当时有高名,他们继承了乃父的道德和艺术,山水画虚灵、疏淡,更是著名的雕塑家。戴禺页“巧思通神”,早年随父亲客居浙江剡县,兄死后,卜居苏州齐门内,据《吴郡图经续记》载:“士共为筑室,聚石引水,植林开涧,少时繁密,有若自然。三吴将守及郡内衣冠,要其同游野泽,堪行便去,不为矫介,众论以此多之。”

乱世中有条件肥遁于庄园、闲居南村者,“其中由于总藏存这种人生的忧恐、惊惧,情感实际是处在一种异常矛盾复杂的状态中。外表尽管装饰得如何轻视世事,洒脱不凡,内心却更强烈地执著人生,非常痛苦。这构成了魏晋风度内在的深刻的一面。”④

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全盛时期,古典园林艺术从自然山水园向写意山水园过渡。盛唐吴画家张擅写山水泉石,高低秀丽,咫尺重深。他在所著《绘境》书中提出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艺术创作理论,“外师造化”即获得自然之道,“心源”则借用佛经《菩提心论》中用语,指不为妄心所扰的虚静心态。意思是说,只有对大自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观察、体验,才能领悟自然的本性和真谛,才能有创造的源泉;但必须将领悟到的自然造化,通过内心的融会贯通,提炼升华,用创造性的想像,构思出有意境的形象,使其具有审美价值,所以,“中得心源”是关键。强调了将外在于心的“道”,内化为众生之“心”,运用到艺术上,则强调了“心悟”、“顿悟”等心理体验,艺术成为一种自娱的产物、寻求内心解脱的一种方式。

宋文人在知性反省、造微于心性的理学的影响下,认为“惟其与万物同流,便能天地同流,”⑤如郭熙、郭思《林泉高致》所称:“林泉之志,烟霞之侣”、“不下堂筵,坐穷泉壑,猿声鸟啼,依约在耳,山光水色,氵晃漾夺目,此岂不快意实获我心哉”。寂寂渡口,疏疏人行,萧条古寺,松林佛塔,都那么安宁平静,人与自然是那么娱悦亲切,“山居之意裕如也”,士大夫追求儒雅,厌弃“金玉锦绣”、错彩镂金,嗜尚“蔬笋气”、山林气,欣赏出水芙蓉,雅淡神逸,鄙视粗俗的声色狗马、朝歌暮嬉的感官享受,热衷于园林雅赏、书斋雅玩,这样,宋代的士大夫文人构筑起宇宙间最美好、最精雅的境界,虽丈室容膝,却可六合神游。诗画渗融的写意式山水园林走上了精雅一途。苏州是宋代文学的中心之一,文人以诗画入园,私家文人园有50多处,园林中一丘一壑自风流,一草一木皆有情。其中大多属于“归来”主题:蒋堂的隐圃、叶清臣的小隐堂、程致道的蜗庐、胡元质的招隐堂、范成大的石湖别墅、史正志的渔隐……朱长文有别业“乐圃”,他自己撰文阐释道,他“乐”的是春秋隐士长沮、桀溺的田耕之乐,商山四皓采芝隐逸之乐,严子陵、郑弘渔樵之乐,陶渊明、白居易隐居之乐。他在邃经堂中讲论六艺,在“琴台”弹琴、墨池亭挥毫,“钓渚”垂钓,徜徉于鹤室、蒙斋、见山冈、华严庵、草堂、西丘、笔溪、招隐、幽兴等景点,看花赏月。园内树木众多,“高或参云,大可合抱”,并且姿态各异;花卉药草,名类繁多。苏舜钦在北宋激烈的党争中无罪遭贬,遂将满腔政治愤懑写入了“沧浪亭”三字题咏中,他既有如屈原般忠而被谤、无罪被黜的遭遇,自然对渔父之歌产生了思想共鸣,他也要“潇洒太湖岸”,扁舟急桨,“撇浪载舻还”,做一名渔夫,“迹与豺狼远,心随鱼鸟闲”。

自此以后,隐逸文化精神成为苏州园林的主旋律。

经过宋元易代的苏州士人,信守着夷夏防线,又失去了传统“学而优则仕”进身之路,思想苦闷,民族情绪终元之始,没有稍减。士人中假客于江皋,缨情于好爵者有之,厌恶世事、避身远祸者有之,隐逸林泉,高蹈全志者有之,既然是兴亡千古繁华梦,那就去做酒中仙、林间友、尘外客,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村家,去享受松花酿的酒,春水煎的茶。

元末的苏州,在统治者“以功诱天下”政策的激励下,成为重要的商业贸易中心:“是邦控岛夷,走集聚商舶。珠香杂犀象,税入何其多。”⑥马可波罗惊叹苏州“漂亮得惊人”。文人士大夫受商业文化的浸染,已经不再像许由、庄周、陶渊明那样,去隐居山林、田园,而是依附于城市,流涟于市井,辗转城镇,交游唱和,笙歌玉宴,以“得从文酒之乐”为幸事。诗人杨维桢诗曰:“贫贱易屈,贵富易淫。故大隐在关市,不在壑与林。”⑦追求不受利禄束缚的纯真之心、逍遥之身,“隐丘复事王侯”及时行乐和辞官退隐,讥陶、汉之邵平“占清高总是虚名”。时江淮、杭州畔烽烟四起,富贵而淳厚的苏州,就成为达官贵人、豪隽之士与夫羁旅逸客首选之地,且元末在吴地称王的张士诚及其重臣,“颇以仁厚有称于其下,开宾贤馆,以礼羁寓”,“一时士人被难,择地视东南若归”。于是,姑苏、昆山、华亭等林薮之美,池台之胜,远近闻名。江南小城镇吸引了大批士

人,促使小城镇文化的兴盛和城镇士人园的发展。⑧

明初,朱元璋以各种方式屠杀、摧残吴中文人,吴中文人几乎遭到灭顶之灾。“吴中四杰”、“北郭十才子”等几乎都无善终,士人朝不保夕,出处皆危。“寰中士夫不为君用,罪至抄答刂”,⑨“贵溪儒士夏伯启叔侄断指不士,苏州人才姚润、王谟被征不至,皆诛而籍其家”,君臣关系成为主奴,士大夫动辄受杖刑而死,文徵明于嘉靖三年(1524)在北京任待诏时,写给其岳父的信中说,为了是否应该在皇太后的尊号上更改几个字,竟“杖死者十六人……充军者十一人……为民者四人”。残酷的现实,使士人惊悚、抑郁、彷徨、苦闷,逐渐泯灭了建功立业的理想,崩溃了政治自信心,却在心灵深处日益确立起以自然、适意、清净、淡泊为特征的人生哲学与生活情趣,以企求内心得到平衡。隐逸文化心态,成为地域性的文化精神。无论是归隐下野者还是官至宰相者,都将“治园亭,杂莳花木”作为一项高雅的文化建设活动。吴宽“朝执一卷日哦其中,每良辰佳节为具召客,分题联句为乐,若不知有官者”,⑩与东晋名士风度毫无二致。至于绝意仕途、适情任性的苏州文人则出现得更多。他们“不肯折腰为五斗米,不肯掉舌下七十城。但好觅诗句,自吟自酬赓”[11],放达孤傲,不随时俗,给个人的心灵空间注入拓张、驰骋的活力。这种隐逸文化心态,自明至清,稳定地成为地域性的文化精神。吴地文人大多为诗书画全才型的人物,对生活和艺术有着独特的追求,善于将内心构建的超世出尘的精神绿洲、精心外化为“适志”、“自得”的生活空间的能力,于是,这一方方小园,成为一篇篇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官至内阁重臣的王鏊,“以志不得行归里”[12],在苏州东山陆巷村筑园,林泉之心愿始得满足,欣然以“真适”名园。园中全以湖光山色、风月禽鸟、稻蔬花木成景。诗曰:“家住东山归去来,十年波浪与尘埃”,“黄扉紫阁辞三事,白石清泉作四邻”[13],自此过着“十年林下无羁绊,吴山吴水饱探玩……清泉一脉甘且寒,肝肺尘埃得湔浣”[14]的生活。

主中吴风雅之盟者30余年的文徵明,54岁时曾授职翰林院待诏,他目睹了官场的凶险和黑暗,十分直白地说:“谁令抛却幽居乐,掉鞅来穿虎豹鞋。”旋即辞职,57岁时获准南归苏州,写了一首《还家志喜》:“绿树成奶径有苔,园庐无恙客归来。清朝自是容疏懒,明主何尝并不才。林壑岂无投老地,烟霞常护读书台。石湖东畔横塘路,多少山花待我开。”不啻一首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他自构玉磬山房,以翰墨自娱,也在父亲的停云馆内会友论文。

明太仆寺卿徐泰时,因“慷慨任事,直往不疑”,对工部尚书的奏章也“指摘可否”,还“笔削之”,得罪了上司,遭弹劾归吴,“一切不问户外,益治园圃”,筑东西两园(东园即今留园前身),与好友袁宏道、江盈科等“置酒高会”。

布衣终身的沈周,以书诗画传家,在相城西宅构园“有竹居”,作为读书论文、会客的地方,他在《庐山高图》诗跋中写道:“英名利禄云过眼,上不作书自荐,下不与公相通。”孤高绝俗。因科场案受牵连遭牢狱之祸的苏州才子唐寅,彻悟了人生,“此生已谢功名念,清梦应无到古槐”,筑圃桃花坞,自号六如居士,名园为桃花庵,日饮其中。“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闲来写幅丹青卖,不使人间造孽钱”。

拙政园主王献臣为弘治进士,迁为御史,因弹劾失职武官,被东厂(明特务机构)所诬而被降职、贬谪,正德四年(1509)失意回乡。自比西晋潘岳,“余自筮仕抵今,馀四十年,同时之人或起家至八坐,登三事,而吾仅以一郡亻卒老退林下,其为政殆有拙于岳者,园所以识也。”[15]

明末文徵明曾孙文震孟为天启状元,官至副宰相。他为人刚方正直,是复社人员,因反对阉党专权,曾先后触逆了天启、崇祯的三位权臣,连遭廷杖、贬职、调外以至削职为民等处罚。他筑药圃(即今艺圃),以《楚辞》香草名园,以示洁身自好。其弟文震亨构私园径名香草王宅,结构殊绝,时被誉为“尘市中少有的名胜”。他们的书画格韵兼胜,咸有家风。

清代文人基本沿袭着苏州园林的隐逸文脉,继续高吟田园诗,重谱《渔歌子》。他们一蓑烟雨任平生,愿意当渔父,如网师园,网师就是渔翁,在中国文化中的渔翁,早就是隐栖江湖的高士的标志了。愿意在城市一弯夫妇耦耕桃花源(耦园)。他们像陶渊明一样淡泊,乐天知命,审容膝而易安。“卷石与勺水,聊复供流连”(曲园),壶园、残粒园、一枝园、半枝园、纟见园、半园等

都表示了知足的心迹。

闲静轩窗靖节诗,萧疏树石云林画,这就是苏州文人园的神采。优游徜佯园中,你会感受到古代文人搏动的心跳,聆听到他们的感慨隐忧。

今日苏州,又出现了“当代版”私家园林[16],如画家叶放筑南石皮记庭园,蔡廷辉筑翠园、醉石山庄,陆德明筑悦湖园。诚然,人们不再需要到传统文化提供的人生模式中去找寻精神退路,而是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自我调正,精神世界的新的攀升。

注释:

①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引言》,第6页。

②孙绰:《遂初赋叙》,见《世说新语》注引,第140页。

③龚明之:《中吴纪闻》卷1引唐陆羽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④李泽厚:《美的历程》,第102页。

⑤《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卷6,四库全书本。

⑥黄时鉴:《元朝史语言》,北京出版社,1985年版,第133页。

⑦杨维祯:《铁崖古乐府》卷6,四部丛刊初编·集部。

⑧参孙小力:《元末东吴一带文人的隐居》,复旦大学出版社《中西文化新认识》1988年版,第142~149页。

⑨《明会要·刑法一·律令》。

⑩王鏊:《吴宽神道碑》。

[11]高启:《青丘子歌》。

[12]《明史》卷181《王鏊传》。

[13]王鏊:《己巳五月东归三首》之二。

[14]王鏊:《游穹隆山》。

[15]文徵明:《王氏拙政园记》引。

[16]见拙文《苏州园林的“当代版”及其文化意蕴》,《光明日报》2002年4月20日。(作者单位:苏州大学文学院)

第五篇:中国文脉读后感

中国文脉读后感范文(精选12篇)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文脉读后感范文(精选12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文脉读后感1

从《山河之书》到《中国文脉》如果说前者是闪耀在中华文化长河上的亮丽一景的话,后者便是前者的缔造者。如果说我是一个从不懂历史,一向崇尚科技的理科女时,我却被余老师用那么通俗,简洁,干净而又赋予魅力的语言吸引着,我从来不知道浸着历史味道的散文,如此让人醉,你为我们讲述的不是那铁骑血腥的历史,娓娓道来的而婉诺一位婀娜多姿的少女,携着远古文化气息,那么亲切地走来了,你所有的怀疑,被她微微一笑征服了。

那种美是我从不曾目睹的,那种爱是迷失自我的岁月里,光辉的一笔,那是生命里的切切私语,是生存状态自然程现,就是她让我心里像点着了一场大火,让我的思考从平淡、消极、颓废,又回到了重新思考、平淡、感知、美好。

可灼伤感还是有的,有那么一天开始,我不那么热衷于我的工作了,那不怨我,因为我心底的渴求的,我掂着脚也够不着,我的心力憔悴了,心的火还在烧着,燃烧是一种让人睁不眼睛的吞噬。火焰以一种灼热而飘忽的狞笑,快速地推进着毁灭。那一刻,我这一边已经准备刹时化为灰烬,哪知有一双手伸了进来,把伤残的我救出。

我从梦魇中醒来,生命那么触手可及,连楼兰姑娘也在为我婉惜,我还是要重整旗鼓,高昂地走下去。

正像我对数理化的宣扬,那种数字美,那种简洁美,那种约定美,那种不用粉饰的美,那么高傲地推动着生产力。我想用我的力量,用我感召的力量,为我亲爱的祖国尽微薄之力,这是我的青春!踏着青的遗迹,我的人生带着年龄的冗余前进着,可时间已经付不起,匆忙的身影,让一种东西停止了,而让一种东西无力了,我没有自信了,带着的清高的外表,却感到了那种来自心底的弱弱,生活,你让我伤透了。

西天最后的一丝余光铺开了夜的序,我开始了我争渡的最礼相遇,不知道算不算爱上了你。

我的书房里,泛泛的灯光里,我席地而座的随意,散落一地的书,干瘪的水果,茶杯,酒杯,咖啡。你应该知道,我不想睡!

中国文脉读后感2

我平时读书,喜欢挑作者,喜欢挑书的封皮。

寒假里,阅读组推荐了几部书,我先上网搜了一下所有书目的介绍,打算选出自己比较喜欢的来读。第一眼,我就看到了余秋雨的名字,毫不犹豫先搜寻了他的《中国文脉》,屏幕上,黑色的封皮,厚重典雅,配以一簇大红的零星碎片在左下角,撩拨着我的心,所以当即拍下了这本书。这部书一共分三个部分:

一是中国文脉。余秋雨先生追溯到了我国古诗的源头——《诗经》,还谈到了诸子百家中的老庄孔孟,从体裁上来看还赏析了楚辞、秦碑、汉赋等;然后纵横大唐诗文,点评南唐李煜,盛赞了宋代豪放词风及爱国情怀。随后,他论元杂剧、明清小说,最后来到近现代,回望了王国维、陈寅恪等学者。这一路写来,就像一把梳子把中国杂乱的文学史按年代、体裁及历史作用清晰地梳理开来,让我的脑中的历史文学知识立即呈立体状。

二是笔墨历史。作者纵览历史,回望过往,从甲骨金文,一直写到清代和近代。那些写了汉字之于其他语言的不同之处。它的书写是一种集体人格程序,有风范和表情,不仅是集体的审美,更有韵致,推进了文化的美学品格。汉字千年,历久弥坚,汉语魅力,当并不只遣词达意,更须在用典引文、在修辞造境之上。

三是用了三个话题来说中国的上古时代,从猜测皇帝到感悟神话,然后写殷墟甲骨,考古记事。余先生回溯了黄帝和炎帝的时代,他列举了很多史家对于上古中国历史的质疑,认为华夏文明皆是外来,或者,认为上古根本不存在什么三皇五帝,都是后人的神话传说。

以我的学识,读起本书来觉得有些费劲,但却有一种“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感觉。我通过阅读本书,把上大学时期学到的古代文学史回顾一遍,又亲近了中国历史。在品读“中国文脉”的过程中,似乎能从余秋雨先生的文字中听到中国古人的呼吸,感受到他们身上的体温。循着这条脉络,我感觉自己好像在探寻自己生命和文化的源头。余秋雨先生说自己想通过梳理中国文化的脉络来重塑人格,我想他做到了,对于我而言,我读过他的这本书后就深深地感受到自己的精神像被一位高深的长者智者导引着,忘记了眼下的喧闹与物欲,忘记了世俗的纷扰,只想徜徉于中国文化的洪流中,去感受、去思索、去探寻、去收获,这不正是重塑自己人格吗?想来,在当今社会中能让人摆脱纷繁陆离的世界,精心潜读的书籍真的不是很多呀!

对于中国文字,我虽然每天都在教,但是它的演变、他的美、他的精髓我从未想过,读了本书,我刹那间发现原来汉字竟然是一种艺术,感谢余秋雨先生带我领略了一座如此令人目不暇接的艺术宝库,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还可以把这座宝库的钥匙交给学生,让他们也同我一样感受中国汉字的魅力,这是一件多么好的事情啊!至于最后的一部分内容,我只做了了解性的阅读,觉得他有很多历史的专业知识,我有些看不懂。最受益的还是前两个部分的内容。

中国文脉读后感3

有人的地方就有社会,有社会的地方就有文化,而文化,则是依靠文字为载体,传递独立人格的思想内涵,观念主张,它在一代又一代岁月的风化中日臻完善,嬗变为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

先秦的诸子百家,大众的儒家思想,端午清明的节日风俗……是我们的精神文化;琴棋书画,笔墨纸砚,文学作品……是我们的物质文化,二者都是我们这个民族万千人民的智慧结晶。

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思想的巨人以文字点燃文化的火炬,即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以科学民主思想代替封建迷信,但并不止步于此,正如余秋雨所说:这种转化更有一种接近本源性的物质基础,即“钢笔文化”代替“毛笔文化”。五四斗士们自己也使用毛笔,但他们是用毛笔在呼唤着钢笔文化。毛笔与钢笔之所以可以称之为文化,是因为它们各自都牵连着一个完整的世界。

展望建国xx周年的今天,各种文化思潮此起彼伏,我们接纳优秀的外国文化,理解不同的文化差异,包容各自民族的个性,但不管怎么说,我们都离不开传统文化,因为只有她,才赐予我们第二重血与肉,才让我们在浓浓历史迷雾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心灵归属。

在历史的观照下,我们寻找现实生活的脉络和意义,如同久旱逢甘霖,我们遇见文字,如饥似渴写下内心孤独与沉思的独白,大胆而羞怯的表达我们的爱情与希望,耳边厮磨迷茫与犹豫不决。似野草,春风吹又生,似烟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似,却又不是,然而记录文字,就是塑造我们自己。

希望你的文字里,有余光中“听听那冷雨”的鲜活匠气,有鲁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冷峻深邃的思想,更有春秋《诗经》“爱而不见,搔首踟蹰”的热烈敦厚……

站在历史的雄伟长城上,看国破家亡,兵荒马乱之中,中华文化霎时可能陨灭,但在一批批忠贞文化志士的保护下,一息尚存。因为坚定,因为执着,他们使传统文化历久弥新,而现在,处于新世纪,新未来的我们,作为千千万万大学生的我们,难道不应该在心底保存对传统文化的虔诚信念,为她,更好的雕琢自己,为她,更好的取精去粕,为她,更是为我们泱泱大国——中国。

文化相传的过程,是我们民族精神灵魂的解闪耀与解放。行走在文化丝绸之路,愿每一个文字,每一篇文章,每一个世界都能使你心灵更加丰满充盈,拥有自己的理解与感悟,开启心智,涌现你独一无二的魅力,展现当代大学生的丰神俊貌!

中国文脉读后感4

喜欢读《中国文脉》,源于它的名字;坚持读下去,因为它的内容深深地吸引了我;反复读几遍,得益于它博大精深的深层内涵和对文化的思考。

谈到文化,势必是一个极为博大深远的话题。它是民族,一个国家的根源,是我们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作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历经千余载岁月的涤荡,我们获得了不计其数的文化瑰宝。面对如此之繁华盛景,一个中国人,若是对自己的文化渊源一无所知,甚至鄙薄,显然是极端可怕的。这不禁让我们意识到,品鉴和把握先祖赋予我们的财富,并将其不断延续,推向高峰,是每一个炎黄子孙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古往今来,文化洪流奔涌不息,其之大,浩浩荡荡,其之深,难寻其底,其之绚丽多姿,琳琅满目。正如我上文所说,把握和品鉴其精髓是关键所在。而文学的发展变迁正是华夏文化延续变化的一条清晰而又重要的主线,它的活力充分展现了我国文化肝盛的生命力和璀璨的精华。因此,抓住这条主线,有助于我们更准确,更深刻地领悟文化的神韵精髓。

于是,我仔细研读了余秋雨先生的《中国文脉》。然而我惊喜的发现,这本书从一开始就深深地吸引了我。作者开篇第一句即指出“中国文脉,是指中国文学几千年发展中最高等级的生命潜流刘和审美潜流。”这正与我的想法不谋而合,指明了我所追寻的方向,将文学的主线升华为了文脉,这正是其根源所在。

点明主题之后,《中国文脉》以中国文字起源为原点从《诗经》讲起,到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及楚辞,再到秦汉时期的统一与书同文对文学的影响,汉赋及《史记》,魏晋(:中国文脉读书心得)时期的三曹及“竹林七贤”等文人雅士的诗作文采,再到唐宋诗词,元曲及明清小说,一气呵成,展现出一条清晰的脉络,既是文学的发展,亦是历史的变迁,生动地为我解读了中国文化的演化过程。

纵观全书,开始的两个篇目,《中国文脉》和《笔墨历史》是总体纲领,它们酣畅淋漓地揭示了三千年中国文学的精神主脉,以及作为文脉载体的中国书法史,之后是对每个时代文脉分别以个体进行精细论述,使全书更加丰满充实。作者站在研究者个人的角度,展现的是研究者个人的史观和研究心得,并不过分强调说教,虽有争议,但对于像我这样非专业平民,能够站在研究者的肩膀上,努力借助研究者的眼睛,鸟瞰浩瀚的中国文脉,“窃取”某些硏究者的点滴研究成果已经获益匪浅。

大浪淘沙,历史沉浮,那一条贯穿中国文化的文脉正逢抉择的关键。我们面对着继承与发扬的机遇与挑战,余先生的作品点明了社会的现状与背景的潮流。经典不可复制,此话掷地有声,既承认了人类一切文化壮举由盛而衰的必然规律,同时也提出,应当敬畏经典,保护经典,如此,才能重整重组,在大力改革中创造与推进新的中国文脉。

中国文脉读后感5

借着暑假这个空闲的假期,我花了7个小时把余秋雨的《中国文脉》读完了。总体感觉给自己的中国文学史复习了一下。复习过程比较轻松。有笑着感叹的地方,也有不甚满意的地方。

新意并不多,把冷饭热炒一遍,模模糊糊都是晓风明月的感觉。好在时间线索比较清楚,分类也比较明确。

最不满意的地方是他因为对曹操的偏爱,冷落了孔明,冷落了三国。对罗贯中缺乏足够的敬意。

其次是他对越是遥远的东西评价越高,越是接近现代的文人和作品,越缺少充分的评价。好像是文脉消失了一样。这个见解缺乏说服力。

第三是对百姓在文学史上地位评价的前后矛盾。前面说稷下学宫里不需要草民。后面又说只有百姓还记得屈原,好像给了屈原无上文学地位的是百姓。

最后是对红楼梦的解读评价,虽然很高,说这是人性生存与美好的幻灭,但是分析软弱无力,缺乏独到见解,又不敢在众多理论中阐明旗帜,不够给力。

为了可以追求语言的生动,很多地方做了一些想象,确实有效果,我往往就是被此逗笑。但是越到后面,越觉得写法出现模式化,就在笑不出来了。

《中国文脉》是一本很不错的书,在这我也推荐大家有机会一定要看下。

中国文脉读后感6

中国文脉,好大的气派!读完余秋雨先生的《中国文脉》一书,我长时间沉浸在一种感动和震撼之中。

中国文学几千年的发展史,著作浩如卷帙,星光璀璨夺目,哪些作品和人物能够经历时间的考验,可以成为穿越时空成为不朽的经典?余秋雨先生站在历史的高度,以他独特的视角,灵动的思考,运用“减法”的研究方法来梳理了中国文学的脉络。他说:“减而见筋,减而见神,减而得脉”。在博而精的文学基础和底蕴之上,他目光如炬,深邃的穿越漫长而悠远的历史,进行了大胆而独到的取舍。

秋雨先生的中国文脉,是中国文学历史发展中最高等级的生命潜流和审美潜流。这股潜流体量不大,不一以贯之,时断时续,就像一条倔强的山脊连成的天际线,绵延不断,生生不息,代代相传。正是这条天际线,让我们知道那个天地之大,以及那个天地之限,并领略了注定要长久包围我们生命的文化仪式。

等级,是文脉的生命;等级,是由品味来决定的。品味决定等级,等级构成文明。秋雨先生的中国文脉,是中国文学的等级和品味,是精神文化层面上的高低之分,是民族大道,人类尊严。文中字里行间都充满着秋雨先生慷慨豪迈的情怀,俯仰天地古今的感悟和对中华文学家园满腔的热爱和关切之情。

从汉字的起源到诗经的出现,从先秦诸子到汉大赋,从魏晋南北朝到大唐盛世,从英杰辈出的宋代到文脉衰弱的元明清。先生用诗意充沛的笔墨夹叙夹议,带领我们去亲近百花齐放绚丽多姿的先秦诸子、僻居荒村气定神闲的陶渊明;去敬仰行吟江边孤傲悲怆的屈原、倍受酷刑而握笔的司马迁;去了解风骨飘逸桀骜多才的魏晋名士、唐诗宋词巍峨顶峰上的诸多身影……那些在历史长河中逐渐模糊的形象,通过他的文字,变得清朗而感性,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的喜怒哀乐和别样情怀。同时,秋雨先生对影响中国文脉至深的科学制度,进行了深刻批判和公正评价,并剖析了文脉的根本,用清新简练的文字表达了精神之脉和人格之脉的深刻思想与启蒙精神。

在饱蘸深情、荡气回肠的笔墨间,我们也不难发现始终云绕着秋雨先生的淡淡忧伤和飘忽的无奈。中国文脉源远流长,有过诸多的辉煌,也有过百年的苍凉。中国现代文学成果寥落,偌大中国没有出现过一个近似于王阳明的哲学家,也没有出过一个近似于曹雪芹的小说家。研究队伍的夸张、伪饰、把玩的风尚大幅贬损了文学的形象。面对当前寂寥的文化良知领域,秋雨先生主张重启文脉之思,重开严选之风,重立古今坐标,重建普世范本,清理地基搬开芜杂,寻获大柱石基,让出疏朗空间,洗净众人耳目,呼唤亘古伟步,期待中华文化的复兴。

现代是如此的荒瘠,我们不要在那里流浪太久。当今社会,物欲横流,人心浮躁。中国文脉在今天的断裂,是中国文学的悲哀,是中华民族魂的失落。

中国文脉她不是一篇散文,她是一种宣言,是一种思想。她对于提高我们的精神生活,防止当今工业社会人性的异化和疏离,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

读《中国文脉》一书至少可以让我们短时间沉静下来,细细体味文中优美的词句,慢慢感悟文学的品味;忘记尘嚣,忘记利益,忘记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耐心地回顾过去,静静地审视周围,回归自然回归本我。

明天,我们还能这样吗?

意志是每一个人的精神力量,是要创造或是破坏某种东西的自由的憧憬,是能从中创造奇迹的创造力!

中国文脉读后感7

早已耳闻余秋雨先生的大名,很有幸一次在超市的.书架上看到余先生的这本书就痛快买了下来,但是能力有限距今断断续续读了已经半年有余才算初步读完。接下来谈谈读完这本书的感悟吧。

何謂中国文脉,“中国文脉是中国文学发展几千年来的一种最高等级的生命潜流和审美潜流。等级是文脉的生命。文学的等级没有像官阶、军衔、财富等这样的东西来界定,它由一种不太明显的东西来定,这种东西叫——品味”。什么是品味,这里我给大家几个品味对人产生影响的例子。我们常说一个人读过什么样的书在他的身上就会有这样的影子。例如他穿衣服的品味,做事的风格等。一个暴富的土豪他的汽车里肯定不会听着舒缓的softmusic。一个饱读诗书的学生也不会去带一条大金链子。

当今社会上某些“成功”人士扛着大师的旗号来以文炫已,以文训世的现象数见不鲜。如某丹在百家讲坛上讲《论语》多少人津津乐道,我当时就在老爹的要求下看了几次,甚至家里还买了他的书,最后听说因在北京大学演讲穿着暴露被轰赶下台。现在还有很多顶着无数头衔到处给人送去心灵震撼的“大师”,请大家一定擦亮眼睛,凡事要有自己的判断。

我发现现在很多小学生盲目的背着并不理解的发蒙文言,例如《三字经》里边有些东西已经明显是错误的、有些电视人永远在绘声绘色的讲述早就应该退出文化记忆的文化残屑、。

面对上述现象先生直言“文脉既隐,小丘成峰。健翅已远,残羽冲鹏。”因此迫切需要来搬开芜杂重新梳理中国文脉。

中国文脉读后感8

最初对余秋雨老师的印象,是在前些年的央视歌手大赛上,他作为文化课考官,在评点歌手答题的同时,为我们普及了很多文化历史知识,当时很多听不太懂,只是觉得他出口成章,各种文学典故信手拈来,让很多人崇拜至极。

后来,读了他最有名的《文化苦旅》,似乎读懂了几分他的苦心,他对于中华文化是如此的热爱如此的维护,一心想推广开来,可是在当今这个人心浮躁一心向钱的社会,他所做的就像是对着大海呐喊一样,声音被隐没在海浪里了。

但是如果有越来越多的人,一起为民族文化呐喊,一起为保留我们灿烂的精华而呐喊,可能这些声音就能汇聚成强有力的音符,能穿透海浪传播到四面八方。

这篇《中国文脉》,余老师是依照历史的顺序,为我们一一清点每个阶段最伟大的文学家。

从《诗经》的吟唱开始,中国文化开始上路,历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伟大的诗人和瑰丽的文学作品。首先,在先秦诸子中,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等级:庄子、孟子;第二等级:老子、孔子;第三等级:韩非子、墨子。

而余老师认为屈原是整个先秦时期的文学冠军。汉赋的成就相对最弱,幸好还有占据历史性学至高地位的司马迁和《史记》。

魏晋文脉,分为三段,第一个在战火硝烟中接续文脉的,是曹操。有很多成为熟语的诗句都是出自他的手笔,例如: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山不厌高,海不厌深。他用干净朴素凝炼的笔墨,以开阔的气势来写宇宙人生。第二段,是阮籍,嵇康两人,真正称得上“魏晋名士”。第三段的主角,陶渊明,他以自己的诗句展示了最鲜明的文学主张,戒色彩,戒繁复,戒深奥,戒典故,并创造了一种以“田园”为标识的人生境界,成了一种千年不移的文化理想。陶渊明为中国文脉增添了前所未有的自然之气,洁净之气,淡远之气。本人也是最喜欢他身上这种悠然淡定的超然气息。

唐代文化上的繁荣,留下最壮丽的一篇。余老师心中唐代诗人的前四名,当属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唐代的文章,写的好的当属韩愈和柳宗元。

宋代文脉的首席,让给了苏东坡,他是一个全才,诗、词、文、书法、音乐、佛理,都很精通。尤其是词作、散文、书法三项,皆可傲视千年。排在他后面是是辛弃疾、陆游和李清照。

及至元代,诗歌、散文不值一提,但戏剧的出现,弥补了中华文明几千年来的一个重大缺漏。关汉卿、王实甫的出现,让中国可以立即在戏剧上与其他文明并肩而“毫无愧色”。明清两代五百多年,中国文脉严重衰弱,还好有一部《红楼梦》以世界性的高度存在着,慰抚了五百年的荒凉。

中国近、现代文学,成就较低。现代作家之中,真正懂文脉的也就是鲁迅。

现代如此荒瘠,如何重新推进中国文脉?余老师说,首先领略两种伟大——古代的伟大和国际的伟大,然后重建自己的人格,创造未来。每个试图把中国文脉接到自己身上的年轻人,首先要从当代文化圈里逃出,滤净心胸,腾空而起,静静地遨游于从神话到《诗经》、屈原、司马迁、陶渊明、李白、杜甫、苏东坡、关汉卿、曹雪芹,以及其他文学星座的苍穹之中。

然后就有可能成为这些星座的受光者、寄托者、和期盼者。

我们在等待……

中国文脉读后感9

近期,好友推荐我有空看一下,余秋雨先生系列书籍。其正在阅读《中国文脉》一书,故亦从此书读开去,以窥端倪。自上周从淘宝天猫购得《中国文脉》一书,即阅之。

深深被余先生文笔吸引,第一次看到有人以人为脉,以史为鉴,融会贯通将史上孤立的人物,孤立的事件,通过文化的启承转接发展串联在一起。使每一个历史人物,宛如昨天,就在眼前,是那么有血有肉活灵活现,个性实足,仿佛隔空在与历史人物对话,仿佛余先生穿越到4000年前的古国,一步一步沿着每个朝代,一路一风景,详细记下了沿途所见所思。真实所见的就如实记叙,道听途说的,难以见证的,多方求证,力求真实。史上没有结果的,想象无穷而符逻辑。

其将文人、政治家等,置身于当时当刻来分析,显其质,传其神。将历史人物以史学家般的研究并给予文学家的独到见解,让枯燥的历史人物生动而易读易懂。

复原人物情感,凸显历史地位,摘其一二感受如下:禹传位于子,结束了禅让选贤,开创了世袭制,实是无奈防争斗;老子之学乃吾友,道法自然,沁人心脾。孔子之学乃吾师,深深教诲,发自肺腑。两者秋水共长天一色,相映趣;一身侠气,四海为家,充满理想,自视过高而缺乏判断力和执行力的李白,时时想报效朝廷,却输得一败涂地;南山脚下,悠然采菊,怡然自得的陶渊明,数百年后才被人记起;聊发少年狂,欲要射天狼的苏东坡,多次被贬谪,等不到冯唐持节云中;当年万里觅封侯,却身老沧州的陆游,至死也未见九州同;本想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辛弃疾,可怜白发生;八千里征途,三十年征战,而怒发冲冠,欲雪靖康耻的岳飞,终究不抵流言,空悲切;不畏汉武,严谨记实,受奇耻大辱后仍不停笔写《史记》的司马迁,人情失恰,不知所踪;死而后已,鞠躬尽瘁的诸葛亮,终究敌不过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曹操。前者忠心耿耿,留下《出师表》受人敬仰,后者雄才伟略,成就一代文豪;墨子兼爱非攻过于理想而不宜推行,孔子仁爱人本现实而易行;持《离骚》,问九天的屈原,一路在问却无人回答,曲高和寡,郁郁寡欢,投江而去!

综观余秋雨先生在本书所写的文人志士,大多壮志未酬,空留遗憾!但是正是这帮豪情高涨,充满斗志却显无奈,似是不懂风情的文人志士,传承发展了中华文化,是真正的民族脊梁!他们那种国家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置生死与度外,不失气节大义的气概,是我等学习的楷模!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中国文脉读后感10

余秋雨先生说,中国文脉,是指中国文学几千年发展中最高等级的生命潜流和审美潜流。

这种潜流,在近处很难发现,只有从远处看去,才能领略大概,就像那一条倔犟的山脊所连成的天际线。正是这条天际线,使我们知道那个天地之大,以及那个天地之限,并领略了一种注定要长久包围我们生命的文化仪式。这股潜流,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不是官方主流;不是民间主流;属于文学,并不从属于哲学学派;虽然重要,但体量不大;并不一以贯之,而是时断时续,断多续少;对周围的其他文学现象有吸附力,更有排斥力。

就个人而言,不经过教育,何能自由取用?

余秋雨进一步说:“如果不分高低,只让每个时间和空间的民众自由取用、集体“海选”,那么,中国文学,能选得到那位流浪草泽、即将投水的屈原吗?能选得到那位受过酷刑、耻而握笔的司马迁吗?能选得到那位僻居荒村、艰苦躬耕的陶渊明吗?他们后来为民众知道,并非民众自己的行为。而且,知道了,也并不能体会他们的内涵。因此我敢断言,任何民粹主义的自由海选,即便再有人数、再有资金,也与优秀文学基本无关。”

这不是文学的悲哀,而是文学的高贵。今天,我们回望历史,那些在云雾中隐约可见的山脊是什么呢?

“文脉的原始材料,是文字。汉字大约起源于五千多年前。……王朝谱牒,甲骨文和金文……终于听到声音了,那是《诗经》。《诗经》使中国文学从一开始就充满了稻麦香和虫鸟声。这种香气和声音,将散布久远,至今还闻到、听到。”

我们看到了,背靠着一大批神话传说,刻写着一行行甲骨文、金文,吟唱着一首首《诗经》,中国文化隆重上路。其实,这也就是以孔子、老子为代表的先秦诸子出场前的精神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及楚辞,再到秦汉时期的大一统与书同文对文学的影响,汉赋及无韵离骚《史记》,魏晋时期的三曹及竹林七贤等文人雅士的诗作文采,再到唐宋诗词,元曲及明清小说,一气呵成,使历史与现实相沟通,文理与形象相交融。

余先生说:“寻得这股潜流,是做减法的结果,……减法更为重要,也更为艰难,减而见筋,减而显神,减而得脉。”然“得脉者难得知音”,所以,余先生只能深深一叹,他主张“在目前必然寂寞的文化良知领域,应该重启文明之思,重开严选之风,重立古今坐标,重建普世范本,这样,文化的复兴才有可能。”

余先生身体力行,为中国文学把脉、梳理、分类、总结,虽有不尽完美之处,但表现出来的中国精神,让人为之感动。

中国文脉读后感11

8月份赴欧洲三国旅游,领队布置回国后的作业阅读余秋雨先生的《千年一叹》、《行者无疆》,老婆则一口气买回了余先生4本书。

先把领队布置的作业做完,这次回南京时,老婆在行李箱里放进了第三本书,闲暇时,取出来一看,书名《中国文脉》,不知是些什么内容,只是按照看前面两本书的习惯,计划每次阅读50页,刚开始有些费力,感觉内容繁杂,看十几、二十页,就想放下,想一想。

近两天,阅读的时候,顺畅了许多,余先生把先人、历史写的鲜活,写的生动,拉近了远古与当代的距离。

《诗经》是世界文明史上最早的一部诗歌,以前觉得好,未认真阅读过,以后有机会,静下心来,认真拜读。

殷王迁都,竟是从奄(今山东曲阜),迁至殷(河南安阳小屯)。奄(今山东曲阜)距离老家只有区区60公里,自己家乡竟然在远古就有些大事件。

甲骨文,一直的了解仅限这字面三个字,现在知道它是祖先占卜的记录,在河南安阳小屯村出土,竟然有几万片,当时杀掉了多少只龟呀?!

李白、杜甫、屈原、王羲之、王献之、曹操、曹植、曹丕、李煜、韩愈、柳宗元、司马迁小时候读书时,或多或少读过些上述文化巨匠的诗、词、典故,余先生把他们放在一起,陡然间觉得还要回头再去读一读,范围也要再扩大一些,甚至还有要练练书法的念头。

孔子、孟子、庄子、老子、墨子诸子百家,肤浅的了解一些,《老子》好像见过,厚厚的一个大部头,印象里好像有些晦涩难懂,在学生时代读不进去,跟老婆商议买一本,现在再尝试着读一读,希望能有收获,体验老祖宗的思想精髓。

稷下学堂,战国时代的大学,独立于政治,世界文明史上最早出现,为老祖宗骄傲。

《中国文脉》,与我现在的工作没有直接关系,与我理科出身、高中作文很少及格相距甚远,无心读来,有些收获,他正走入我的生活。

中国文脉读后感12

这是我第二次读这本书了,上一次是在高中。本以为还可以回忆些什么东西,但可惜,除了书上留下的些许印记可以佐证我曾看过,提起书名模糊的好看二字,再不剩其他。以前读书时觉得这本书是在讲中国的文化历史,被余秋雨先生飘逸脱俗、温润厚美、充满灵性的文笔所折服,看过了便罢了,作者的角度就是我的角度,作者对事物的看法就是我的看法,但现在我觉得,没有思考的看书是有量无质的,这次,我很庆幸我可以留下自己一些小小的思考。

这本书以时间脉络为主线,以夹叙夹议的散文形式对中国文化历史上的重要节点作出点评,我觉得本书其实算得上是文学评论,作者对文学作品及穿插在其中的历史人物都有系统点评,这是一项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的事情,因为全面点评需要系统的阅读和鉴赏,而查阅完中国从古至今结合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优秀作品足以见得作者对文学深厚的功底。

对阅读此书的背景介绍到此为止,下面来谈一谈我阅读本书时产生的一些小小思考。

1、艺术风格所折射的生命基调。

余秋雨先生笔下的中国文学背后的作者不再是一个个空洞的文字和符号,他们仿佛站在了人前,诉说他们所经历的喜乐伤悲。每一个伟大的文学作品离不开伟大的作者、画家、诗人、书法家,他们可以统一简称为创作者。但每一个创作者创作这些作品时都离不开特定的历史背景,或是战火纷飞的三国时期,或是一片繁荣国富民强的大唐盛世,亦或是外族入侵改朝换代的明末时期。不同时期的作者所投射出的作品读起来又有不同的感觉,他们可以是豪迈祥和,也可以是萧瑟悲壮,可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爱国情怀,也可以是“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乐观豪迈。

不信?可以问问自己,你印象中的李白是否是一个英姿勃发,充满天真的侠客形象,他拿着酒杯,兴致所达之处,挥斥方遒,他仿佛永远都不会老去。

再比如写下“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的杜甫老先生,他站在破落的房子外,用悲凉的目光投向风雨飘浸下无依无靠的百姓,他已垂垂老矣,抚须长叹间留下这样一句诗。印象中的李白英姿勃发,无法想象他的年老。温厚纯良的杜甫恂恂然一长者也,可实际上,历史考证李白要比杜甫大上将近一轮。由此可见,艺术风格所投射的生命基调里,会在读者心中兑换成不同的年纪形象。

2、文化的传承断裂和延续。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历史是闪耀在蓝色星球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没有哪个国家的文化像中国一样,皑皑屹立千年而不倒,能传承至今而没有被泯灭的文化本身就是一个了不起的事情,而这种文化本身,一定有其独到之处才可以不被历史所淘汰。

首先,我们可以把目光投到秦朝,我们要感谢一个叫做秦始皇的伟人。因为文明的割裂、分化、小化都与文字语言的不统一有关。如果没有秦始皇及时地以强权统一文字,让不同地域不同方言不同种族的人用同一种文字语言,也许中国文脉早已不复存在。文化的传承还带给中国一种集体心理,比如说修竹给人的风雅形象、晚霞给人的凄艳感受、滴水穿石给人的坚韧之意、长年累月给人一种真实,甚至比他们在天文学和植物学上的真实更有意义,这就是文化的传承。历史以来,汉族在政治上被很多民族侵略过,占据过,剥削过,但是,汉族也常常在被外族战胜之后却在文化上战胜了外族,这是历史上屡见不鲜的事情。与世界上其他古老帝国互相远征、互毁文明不同,历史上中国人内战再激烈,也不会自毁文明,即使是游牧种群落入中原,也迟早是华夏文明的一员,去瞻仰一些历史遗迹,去阅读中国传承才来的优秀文化,正是那些东西和那些地方,决定了中国人之所以成为中国人。

读完这本书让我有一种在荒热沙漠上行走的旅人发现甘泉的感觉,余秋雨先生对中国文脉的思考由浅入深,启人思考,受益颇多。但是,他谈到的一些东西我不是那么认可。比如文中提到“在当代的电脑书法中,最丑陋的隶书被大陆诸多机关大量取用,连高铁的车名、站名也包括在内,结果,人民即便呼啸而至,也逃不过那种臃肿、钝滞、笨拙的笔墨”,但我觉得用隶书无伤大雅,我对此的感受没有余老先生那样深刻,往小了说,隶书这种字体似乎并不好看,没有楷书的方正气势,也没有行书的飘洒自如,但是它严谨庄重,好辨认,试想一下在高铁的车名上书写狂草,那么会不会有人坐错站呢?往大了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统一使用一种字体可以达成规范,维持秩序。就像高考只能用黑色来答题一样,制定者无法面面俱到,但终归是一件利大于弊的事情。

因为本人知识储备和能力不足的原因,可能在一些事物角度上看法片面偏颇,看的少想的浅。这都是需要我不断地在阅读思考中去改进和学习的,所以非常庆幸以读书笔记这种形式来督促自己,在读的过程中理解,在写的过程中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发现。

下载浅析别墅的文脉和风格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析别墅的文脉和风格.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文脉》读后感

    读《中国文脉》心得 谈到文化,势必是一个极为博大深远的话题。它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根源,是我们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作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历经千余载岁月的涤荡,我们......

    中国文脉读后感

    中国文脉读后感 中国文脉读后感1 喜欢读《中国文脉》,源于它的名字;坚持读下去,因为它的内容深深地吸引了我;反复读几遍,得益于它博大精深的深层内涵和对文化的思考。谈到文化,势......

    《中国文脉》读后感

    《中国文脉》读后感 《中国文脉》读后感1 有人的地方就有社会,有社会的地方就有文化,而文化,则是依靠文字为载体,传递独立人格的思想内涵,观念主张,它在一代又一代岁月的风化中日......

    作文 文脉 教案(推荐5篇)

    议论文写作之文脉 境由心生 智慧是一种心境,境由心生。 诚然,智慧对人类最基本的要求便是要有抛开物质层面的精神追求。只有不被浮华物质遮住双眼的人,才是有资格称做智慧的人......

    读《中国文脉》有感

    读《中国文脉》有感我读了余秋雨先生的《中国文脉》。这本书从一开始就深深地吸引了我。作者开篇第一句即指出“中国文脉,是指中国文学几千年发展中最高等级的生命潜流刘和审......

    读《中国文脉》有感

    去北京玩的时候,看到了余秋雨的《中国文脉》一书,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竞也是爱不释手,是因为封面的“黑”里透红,还是因为黑色封面上虽小却也很显眼的白色字体余秋雨?说不清是什么原......

    (05)《中国文脉》读后感

    《中国文脉》读后感 读完了余秋雨先生的《中国文脉》,全文近三万字,共计425页,一气呵成,粗线条概括了中国文化(以文学为主径的小文化)的经脉。余秋雨先生的文化眼光、概括力和艺术......

    中国文脉读后感书评

    中国文脉读后感书评我平时读书,喜欢挑作者,喜欢挑书的封皮。寒假里,阅读组推荐了几部书,我先上网搜了一下所有书目的介绍,打算选出自己比较喜欢的来读。第一眼,我就看到了余秋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