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教案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教案
【全册教材总目标】
一、学习习惯
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
2、继续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培养朗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朗读、背诵的习惯。
3、继续培养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勤查字典的习惯。
4、继续培养专心听别人讲话的习惯;能够当众说话,声音响亮,态度大方;养成爱护学习用品的习惯。
5、继续学习写钢笔字的正确姿势和方法,并养成习惯;培养预习课文的习惯。
6、继续学习写毛笔字的正确姿势和方法,并养成习惯。
7、继续培养留心观察的习惯;能够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籍;培养读书做记号的习惯。
8、培养写日记的习惯;能够做到爱护图书,并养成习惯。
9、培养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学会使用工具书,并养成习惯。
10、培养自己通过多种渠道学习语文和修改作文的习惯。
二、汉语拼音
继续巩固汉浯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
三、识字写字
1、准确认读303/287个生字。
2、能够按笔顺正确默写206/181个生字。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3、继续学习用钢笔写字,提高书写的速度。
4、继续练习写毛笔字,知道各类汉字的间架结构和运笔特点。
四、口语交际
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基本内容。能讲述课文听写的故事。
2、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3、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
4、能当众说话,做到语句比较通顺,有礼貌。
5、讨论问题能主动发言,说清楚自己的意思。
6、养成先想后说的习惯。
五、阅读
1、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
3、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4、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像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5、继续学习按要求预习课文。能借助字典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提出疑难问题,初步养成预习的习惯。
6、能阅读程度适合的少年儿童读物,了解主要内容。
六、习作
1、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造句。能理顺次序错乱的句子。
2、学习有顺序、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写出文从字顺的短文。
3、能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句子。
4、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叹号、冒号、引号、顿号、书名号、省略号,认识破折号。
5、学习从内容、词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作文。【教材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特点】
教材着眼于21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致力于加强小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为他们全面素质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本着上述指导思想,本册课本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1、培养习惯,打好基础。
(学会通过多种渠道学习语文和修改作文)
2、强调积累,注重渗透。
(安排50%左右的篇目背诵全文或片断,安排“读读背背”、“成语积累”)
3、力求简化,便教利学。
(课文篇幅不长,课型简单,练习目标明确,要求适度,可操作性强;阅读、作文、写字“三合一”)【教材的安排】
本册课本主要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十)”、“阅读”、“习作”和“练习”组成。
全册课文安排了7个单元。每单元安排阅读课文3~4篇,共28篇。课文分精读、略读两种。右上角有△者为略读课文,意在扩大学生的阅读量,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阅读,不列入考试范围。每单元安排习作1篇,共7篇。每单元安排练习1个,共7个。【教学时间安排】
“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十)”,可安排2~3课时的教学时间。
阅读课文,略读课文一般每课1课时;精读课文短篇的可安排2课时,稍长的可安排3课时。
习作课文,每篇可安排2课时。
综合练习,每个可安排3课时。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结合自己平时的学习,明确学习语文的重要性。
2、通过认真看图,掌握学习语文的途径,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3、使学生养成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指导学生如何修改作文。教学重点
1、通过看图,掌握学习语文的途径。
2、学会修改作文。教学准备
1、实物投影仪
2、挂图。
3、学生日记。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同学们,从小学到中学语文一直是门很重要的功课,你知道为什么要学好语文呢?学好语文有什么意义?
2、要想学好语文是不是就是上好语文课,读好语文书呢?请你们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说一说你平时是怎样学习语文的?
二、指导看图,了解、掌握学习语文的渠道。
1、过渡:刚才同学们说了很多学习语文的途径,除了这些还可以有哪些渠道学习语文呢?我们一起来看图。
2、学生看图,思考:有哪些学习语文的渠道?
3、汇报交流,相机板书:广播电视、电脑、参观、访问、图书、讨论„„
4、讨论:在这么多的渠道中你喜欢采用哪些形式去学习语文?为什么?在运用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5、小结,通过看图,讨论交流我们掌握了多种学习语文的渠道希望你们能学以致用。请大家说说看本学期自己准备怎样学好语文?
三、总结。
语文与我们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它是很重要的交际工具,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学习语文,学好语文。希望大家说到做到,做生活的有心人,学习的小主人。第二课时
一、导入质疑,明确修改的重要性。
1、(板书:文章不厌百回改)提问: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2、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说明了什么道理呢?
二、指导如何修改作文。
1、过渡:我们都明白了修改的重要性,那到底如何修改呢?我们一起来学习。
2、讨论:一篇文章写好后,要修改些什么呢?
3、对,找出这些毛病后我们要运用规范的修改符号,来修改符号,来修改也就是我们平时做修改病句所使用到的符号,只不过那是句子,现在将句子组合成文章。
4、回忆复习所学修改符号。
5、自学书上例文《小花猫》
6、汇报:这篇文章中修改了哪些部分?毛病在哪儿?
7、练习:
⑴实物投影显示两篇学生日记,边讲评边运用修改符号修改。⑵同桌互相批改一篇习作并交流。
⑶实物投影显示修改后习作,集体评议。
8、讨论总结:如何修改作文?
三、总结。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要想写出好文章就要多修改,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写作中文章不厌百回改,期待着你们写出一篇篇优秀的文章。第一单元 教学内容
1.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2.只拣儿童多处行 3.早
4.古诗两首习作1 练习1 单元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单元的生字,两条绿线中的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的意思,“儿童不解春何在”这句诗的意思。通过阅读、思考,能联系上下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要写梅花,能按顺序对照插图介绍三味书屋的陈设。
4.通过朗读、想象,感受植树前后的巨大变化,体会到植树带来的好处,和诗歌中的小朋友一起分享植树的快乐。感受到春天的花儿和儿童是那么生机勃勃,令人快乐。感受鲁迅先生那种“为革命时时早、事事早,奋斗一生”的伟大精神,树立起珍惜时间的观念 1.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九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两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的意思。
4、通过朗读、想象,感受植树前后的巨大变化,体会到植树带来的好处,和诗歌中的小朋友一起分享植树的快乐。教学重点:
抓住植树前后的巨大变化,引导学生通过对比、想象等方法,感受到自然的和谐。教学时间: 两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生字;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教学准备
课文录音 生字新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春天来了,我们久封的心门也随着这暖暖的春光被打开,总是希望能够出去走走、看看。大家能不能告诉我,如果出游,你会选择哪里?
2、大家说的地方不少,可是我们都可以用几个词语来概括它们的特点。(春色满院、桃红柳绿、姹紫嫣红、春意盎然„„)去这样的地方游玩,我们的心也醉了,那里的风是那样的柔、水是那样的清,那里的春光也格外明媚。让我们和一群植树的孩子一起出发吧!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二、初读课文:
1、这又是一首诗歌,读诗歌的要求是什么?(除了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外,还要把诗歌的节奏读出来。)
2、自由读,教师巡视。
3、开火车读教师出示的词语,教师注意帮助学有困难的学生。歌谣
绿袍
裸露
煎熬
寂寞
松鼠
叽叽
支撑
锨
镐
4、齐读词语,注意读准字音,读好“裸露”(边音)“撑”(后鼻音)
5、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注意纠正错误。教育学生在同学读书的时候不要打断,有问题先用铅笔在书上轻轻地画上记号。
6、学生点评。
7、听了大家的读,我们把许多隐藏的“地雷”挖了出来。请大家再朗读课文,在读之前,想一想刚才的哪些问题是需要我们注意的。想好了再读,希望能够比刚才有一个提高。
8、有进步吗?把自己的进步告诉大家。由于时间关系,选择一个自然段,向大家展示。
9、指名读,评价。
三、初步学习第一、第八自然段。
1、请一、二两组的同学读第一自然段,三、四两组的同学读第八自然段,我来读课题。读完,你们发现了什么?(第一、第八自然段结构相似,前后呼应,有点题的作用)
2、想一想上学期学的《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再读一读,想想有不同的地方吗?
3、从“荒山野岭”到“青山碧岭”,这仅仅是文字上的不同吗?下节课我们接着学习。
四、学习生字。
1、“谣、袍、裸、寞、叽”想一想他们有没有同胞兄弟?他们和他们的兄弟区别在哪里?把他们的特征记牢。
2、和学生共同书写“鼠”,帮助学生摆好间架结构。
3、描红。
4、写《习字册》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通过读文,体会课文所表达的中心思想,理解“春光染绿我们双脚”这句诗的含义。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 投影片 课文录音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
1、上节课,我们找出了两个关键词,一个是——“荒山野岭”,一个是——“青山碧岭”,你们说老师应该分别用什么样的粉笔来书写这两个词呢?
2、看到“荒山野岭”,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3、那“青山碧岭”呢?
4、让我们打开书本,看看诗人用他手中的笔为我们描绘出一幅怎样的“青山碧岭”画面吧!
二、学习三-七自然段:
1、自由读。告诉大家,我们都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哪些场景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能不能通过你的朗读来告诉大家,或者是你的感动、或者是你的快乐!
3、学生朗读,教师、学生共同评价,教师点拨。①“煎熬”
什么是煎熬?如果你是裸露的山岩,你来诉说自己的痛苦吧。
②“林涛”
什么像波涛一样上下翻涌?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把你感受到的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来。心中有图画,脑中放电影,你就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了。
③小鸟、松鼠、小兔、小猴
我来问问你:“小鸟,你为什么到这里搭窝筑巢?”“小松鼠,你快活得叫什么呢?”“小兔、小猴你们呢?”谁来读读,把这种快乐、安全、衣食无忧的感觉读出来,你们现在就是小鸟、松鼠、小兔、小猴的代言人。
④“浑浊”—“碧波”,“咆哮”—“轻抚”
读一读这两对词语,给你怎样的感受?
4、诗人给我们描述的画面是多么美好呀!齐读。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从“荒山野岭”到“青山碧岭”,是谁的功劳?一起读第二自然段。
2、锨、镐的声音是多么单调,可是为什么是“歌谣”?
3、齐读。
四、再次学习首尾自然段:
1、“我们”因为什么而快乐?
2、春光特别喜欢“我们”,染绿了“我们”的双脚,“我们”以自己的行动让春光更加美丽
五、朗读全诗:
1、齐读。
2、尝试背诵。板书:
1、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荒山野岭———————青山碧岭
裸露、煎熬
林涛、动物的家
2、只拣儿童多处行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绳子,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儿童不解春何在”这句诗的意思。
4、通过朗读训练,感受到春天的花儿和儿童是那么生机勃勃,令人快乐。
教学重点:
理解“儿童不解春何在”的意思,理解诗句内容。
教学难点:
感受春天的花儿和儿童是那么生机勃勃,那么令人快乐。
教学课时: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2.初读课文,感受课文所表达的情感,理清课文脉络。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准备
课文录音
相关的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示课题,简介作者
1、出示春景图:谈话:每年春天,我们都要去春游。谁能给大家描绘一下春游时的情景?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春天的文章。
2、板书课题:22 只拣儿童多处行
3、简介作者: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她的作品大多书写童心的纯真和母爱的深挚,情真意切。
4、读题质疑:题目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只拣儿童多处行”呢?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读课文。
二、学生自学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明确要求: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读顺句子,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2、学习生字。
指名读词语
3、学生质疑。
联系上下文理解:座无隙地 忸怩 烂漫
查字典理解:成千盈百 儿童不解春何在 使出浑身解数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指名分段读文,思考:作者的游览路线是怎样的?画出表述作者行踪的词语。
2、交流画出的词语。
颐和园门 知春亭畔 湖边 玉澜堂
3、安作者游览路线,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1-2):我们迎着儿童的涌流,挤进颐和园去赏春。
第二段(3-4):我们在知春亭畔和湖边看到许多儿童在热热闹闹地赶春。
第三段(5-8):我们在玉澜堂的院子里,与孩子们共赏开得正旺的海棠花。
第四段(9--):我的感想,告诉人们春游时,“只拣儿童多处行”,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
4、练习有感情朗读。
四、课堂练习
1、写字指导。
2、学生描红,临写。
3、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习课文第1、2两自然段,理解课文所表达的内容和情感。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准备
投影片、课件资料、及朗读课文课件等。教学过程
一、过渡导入
1、提问:“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是什么意思?“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呢?
2、指名回答。
3、抓住“只拣儿童多处行”提问:课文中写了哪些地方儿童多?
根据回答板书:颐和园门知春亭畔湖边玉澜堂院里
4、过渡:现在我们就随着冰心奶奶一道去儿童多的地方“找春天”!
二、学习第一段
1、自由读第一段,画出表述儿童多的句子。
2、交流出示句子。
“从香山归来,路过颐和园,看见成千盈百的孩子,闹嚷嚷地从颐和园门内即出来,就像从一只魔术匣子里,飞涌出一群接着一群的小天使。”
3、说一说这句话应该扣住哪些关键]词语来读,在下面画上记号。
成千盈百闹嚷嚷挤飞涌出小天使
4、指名读然后齐读。
5、完成课后练习5第一小题:这句话用“魔术匣子”比喻什么?“小天使”比喻谁?这样写你觉得怎样?
学生回答。
6、教师引读第二自然段。
三、学习第二段
1、这一段与第二段一样,也是些许多儿童在热热闹闹地赶春。我们应该怎样来学习呢?
2、学生按照上述步骤自学课文。
(1)自由读,画出表现“儿童多”的句子。
(2)交流画出的句子,并说说应该扣住哪些关键词语来读。
出示句子:
我们本想在知春亭畔喝茶,哪知道知春亭畔已是座无隙地!
„„东一堆,西一堆,叽叽喳喳,也不知说些什么,笑些什么,个个鼻尖上闪着汗珠,小小的身躯上散发着太阳的香气息。
湖面无数坐满儿童的小船,在波浪上荡漾,一面一面鲜红的队旗,在东风里哗哗地响着。„„在转弯的地方,总和一群一群的孩子撞个满怀,他们匆匆地说了声“对不起”,又匆匆地往前跑。
(3)反复朗读这些句子,读中感悟。
(4)学生畅谈体会。
三、小结
刚才,我们随着冰心奶奶一道去颐和园寻找春天,我们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情景呢?(颐和园门口儿童多,知春亭畔儿童多,湖面儿童多,湖边儿童多)可能是儿童欢快活泼的身影把春天遮住了吧,我们暂时还没有找到春天。春天到底在哪里呢?让我们下节课到玉澜堂去看看。
四、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1.继续学习第三、四自然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春天的气息与儿童的旺盛生命力。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准备
投影片、教学课件、课文朗读录音 教学过程
一、过渡
这节课,我们继续寻找春天。
二、学习第三第四段。
1、自由读第5自然段,提问:你们找到春天了吗?春天在哪里?
2、指名回答:春天在玉澜堂的院落里,在玉澜堂庭院的几棵大海棠树上。
春天是什么样子?
出示句子,学生圈出关键词语,反复朗读。
走进玉澜堂的院落里,眼睛一亮,那几棵大海棠树,开满了密密层层的淡红的花,这繁花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空隙,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
3、完成课文后的练习5(2):这句话中用“喷花的飞泉”比喻什么?这使你觉得怎么样?
4、学生交流。
5、教师范读第6自然段。
学生圈出关键词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6、指名尝试背诵。
7、指名读第7自然段。分角色读。
8、教师范读第8自然段。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9、提问:“朋友,春天在哪里呢?”你有没有新的发现?
指名回答:春天在儿童多的地方!春天在儿童身上!
教师引读课文。
10、齐读第四段。
(1)进行句式变换,理解句意。
(2)出示句子:
当你春游时,记住“只拣儿童多处行”,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
你能把句子换个说法,不改变愿意吗?
学生练习,并且读句子.11、完成课后练习5(3):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就能找到春天?
12、学生讨论交流。
13、练习背诵第7——9自然段。
三、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第7——9自然段。
2、默写词语。
板书设计:
2、只拣儿童多处行
颐和园门 知春亭畔
湖面湖边
儿童多处就是春 玉澜堂
(花儿——儿童)
3.早
学习目标:
1、正确地朗读课文,学会生字新词,并能理解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并能试背描写梅花的句子。
2、通过阅读、思考,能联系上下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要写梅花,能按顺序对照插图介绍三味书屋的陈设。
3、在阅读中感受鲁迅先生那种“为革命时时早、事事早,奋斗一生”的伟大精神,树立起珍惜时间的观念。教学重、难点
找出文中描写梅花的句子,并理解作者写梅花的用意。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初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2.学习课文第一、二两段。教学准备
三味书屋内陈室的挂图、生字新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谈论“早”
1、教师板书:早 2、设问:想到什么?
3、揭示课题,齐读
4、设问:最想了解什么?
5、教师归纳小结:为什么要用“早”做课题?“早”有什么来历?含义是什么?
二、初读课文,了解“早”
1、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读准生字词的读音,并能联系上下文想想词语的意思,有不懂的做上记号,可以问问同桌,还不能解决的准备提问。
2、指名读文,相机正音。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3、汇报自己读懂的地方,并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4、汇报自己在读文过程不懂的地方。
5、师生通过读文、讨论等方式共同解决。
五、指导书生字
1、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后,指名板演。
2、引导评价,适当范写。
3、学生用钢笔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六、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练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继续学习课文第二段。
2.着重理解作者写梅花的用意,以及鲁迅先生事事早,时时早的精神。教学准备 投影文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选读课文,感悟“早”
1、在这篇课文中,你最喜欢哪节?有感情地读一读,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一节?
2、指名读学生自己选定的小节,感情朗读汇报,并说说喜欢的原因。(学生一般都是选择第五节和最后一节,重点指导学生朗读)
四、精读课文,品悟“早”
1、课文哪几节与“早”有关?(5~8小节)
2、精读5~8小节,课文一共写了哪几种“早”?
3、品评两种“早”的异同。请同学们任选一种“早”进行批注式阅读,如“你读懂了什么?”或者“这一节主要写了什么?”等。可在文章的旁边写下自己的感想、发现等,准备汇报。
4、根据学生汇报的顺序,引导学生深入体会:
A、学生汇报第五节的内容:
a、这一节主要写了梅花的冰清玉洁的韵致和梅花开花的早。
b、课文写的梅花美吗?理解“冰清玉洁”,能通过你的读使我们感受到吗?
c、自由练读,指名读,范读、齐读。
d、这么美的文字,你愿意记在自己的心里吗?
e、课文为什么要写梅花的“冰清玉洁”和开花时的早?
B、学生汇报第六节:
a、这一节主要写了鲁迅书桌上“早”的来历。
b、说说自己读完后有什么样的感受?
c、指导朗读最后一句话。
d、你觉得这个“早”字与写梅花有联系吗?
e、交流、讨论。
f、师生经过交流、讨论,达成以下共识:一借梅花的冰清玉洁来形容鲁迅的品德高尚; 二借梅花的开花早说明鲁迅为了革命事业时时走在时间的前面,奋斗了一生。
五、联系实际,深化“早”
1、师小结过渡,并引读最后一节。
2、“东风第一枝”指的是什么?
3、学到这儿,你最想说什么?
六、图文对照,联系“早”
1、再读课文,了解写作的顺序。
闻到清香——了解清香来源——梅花的特点——想到书桌上“早”——要珍惜时间,学做梅花
2、图文对照,了解三味书屋的方位。
3、自由练说,指名说。
4、试对教室练说。
七、总结课文,升华“早” 作者由蜡梅的清香纯净引出鲁迅书桌上“早”的来历,进而彰显鲁迅“时时早,事事早,奋斗一生”的人格品质,希望同学们也能像鲁迅先生那样,勇做“东风第一枝”!板书设计 3.早
梅花开得早,冰清玉洁
以花喻人
鲁迅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
4.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理解作业 4中带点词语和诗句的意思,说说《宿新市徐公店》所描绘的意境。
3、通过领会诗句内容,感悟古诗选词炼局的精妙和丰富的内涵,从中受到美的熏陶。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有感情的朗读与背诵。教学课时 两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游园不值》。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歌的哲理意趣,理解诗歌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3.有感情的朗读与背诵《游园不值》。教学准备
图片、挂图及有关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春天是万紫千红的,春天是千姿百态的,占往今来无数诗人用饱含深情的诗句描写赞美春天。谁能背诵有关春的古诗? 即使是同样的风、同样的雨、同样的花,在不同的诗人眼里也是不相同的。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两首从不同的角度来写春的诗,让我们来欣赏。
二、初读指导
1.白渎两首古诗,要求渎准字音。
2.标出停顿的符号,画出不理解的问语。3.检查自渎情况:
(1)指名读占诗,相机正音。
“篷”、“杖”后鼻音,“怜”前鼻音。(2)指名画出停顿。
游园不值
绝句 应怜/屐齿//印苍苔,古木/阴中//系短篷,小扣/柴扉//久不开。
杖藜/扶我//过桥东。春色/满园//关不住,沾衣/欲湿//杏花雨,一枝/红杏//出墙来。
吹面/不寒//杨柳风。
三、复习学占诗的方法
还记得我们学占诗的“四步法”吗? 第一步:释诗题; 第二步:知济人; 第三步:明诗意; 第四步:悟诗情,四、用“四步法”学习《游园不值》 课堂交流。
1、释诗题:
值,遇到的意思。
那“游园不值”怎么理解呢? 2.知诗人:
作者是宋代叶绍翁(简介叶绍翁)。3.明诗意:
(1)交流难理解的词。
怜,爱惜。小扣,轻轻地敲门;
柴扉,柴门。屐齿.鞋印,脚印。屐,木头鞋。(2)朗读诗句。①“开火车”朗读。
②女生渎,男生想象诗意。③齐渎,;
④逐行朗读,逐行理解。⑤指名试说诗意:
真是舍不得让屐齿踩在青苔亡,轻轻地敲打柴门却久久不开。春色满园是关也关不住的,-枝红杏悄悄地探出墙来;,4.悟诗情:
(1)作者喜爱春天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作者看到那枝红杏后,心情如何?想到㈠十么?(2)创设情境(看图画,听音乐)现在,你就是叶绍翁,你来到友人家敲门,门久久不开,抬头正看见一枝红杏探出墙来。你来朗诵这自诗,让别人来体会这种情感。指名朗诵,体会情感: 有感情地背诵涛句。指名表演背诵。(3)再次试说诗意。
现在,你已想象出诗人所描绘的情景,体会到了诗人的感受,请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你所感受到的内容。5.体会写法。
作者如果不写那枝出墙的红杏,而去描写满园的春景,你认为哪种写法更好?为什么? 诗人正是采用丁以少胜多的写法,使后两句充满厂理趣,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五、配乐齐诵全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理解诗句
2.通过《宿新市徐公店》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喜悦的心情 3.有感情朗读、背诵这首诗
4.培养学生运用方法理解诗句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张 教学过程:
一、揭题、释题、了解作者:
1、以前我们学过哪些描写春景的古诗?《咏柳》、《绝句》、《春晓》,这些古诗都从不同侧面、角度向我们展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和美丽。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有关描写春景的古诗《宿新市徐公店》。
2、以前学习古诗理解诗句时常用哪些方法?(释、调、连、补、留)
3、今天也用这“五字法”理解这首诗。范读。同时大屏幕打出背景图。配乐范读、齐读
4、介绍诗人: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写的。他一生为官清廉,为奸相所害,被罢官闲居十五年。他的诗大量吸收民间语言,描述细腻,形象鲜明,平易自然。因为他长期居住农村,对农村的田园生活十分熟悉,所以描写自然景物也就更加真切感人,别有风趣。
5、下面光看题目意思: 宿:过夜新市:地名
公:古代对男子的尊称(在新市姓徐的人开的客店里过夜)作者住在新市徐公店时见到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感情呢?
二、小组自学,初读理解。要求:
1.不理解的字、词划出讨论,初步理解每句诗意。2.诗中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暮春时节的美丽。
三、导读古诗,感受诗意。1.指名读,检查读的情况。
2.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字、词提出来,一起讨论、交流。3.齐读一、二句:
A.写了哪几种景物?有什么特点?
篱落:篱笆。疏疏:稀疏。径:小路。深:深远
理解时“调”一下:稀疏的篱笆旁边,有一条小路深向远方。板书:篱笆一径
这句诗是作者站在徐公店外,远望到的。紧接着作者收回视线,从远望到近观,又看到了什么呢? B.齐读第二句,又抓住了什么景物? 板书:树头
理解:树头:树枝头。未:没有。阴:树荫。为什么没形成树荫?(因为叶子未长大)。理解时应“补”枝头上的花已经落了,但叶子还未长大,还没有形成树荫。这一点,可见这一天天气怎样?(丽日当空,地面上有斑驳的树影,星星点点的光斑。)C.同桌对说这两句诗意——指句说——齐读这两句(多媒体出示画面)
D.这稀疏的篱笆,长长的小路,叶儿不浓密的树,构成了一幅清新、质朴的农村景色图,你们看画面,这叫静态描写(板书)。在这一背景下,作者又看到一幅更为活泼生动的图画,那就是后两句所表达的。多媒体出示后两句画面(齐读三、四句)
4、理解三、四句:
A.抓住哪些景?板书:儿童黄蝶菜花
走:跑。急走:快跑。
诗意:儿童奔跑着追逐黄色的蝴蝶,追到没有? B.女生读第4句:
处:地方寻:寻找为什么无处寻?
诗意:黄色的蝴蝶飞入金黄色的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C.两句诗意连起来,指名说诗意
D.再看图(后两句动画图)这两句写儿童捕蝶的情景。“跑、寻”这叫动态描写(板书),儿童奔跑、扑蝶„„读来使我们倍感亲切、耳目一新。E.自由读全诗,体会诗人心情? F.检查:指名读全诗,齐读 板书:喜爱
一、重点赏析,体会情感。
1.诗中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暮春时节的美呢?(多媒体出示)
填空:诗中通过----------、---------、----------、----------这些情景来说明是----------季节的景色,表达了作者的----------------------------心情。2.诗中前两句是静态描写,后两句是动态描写,全诗动静结合,情景交融,充满了春的气息,特别是后两句,儿童捕蝶的画面跃然纸上,栩栩如生,仿佛就是眼前。说说看,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呢?听到了什么呢?[想象练说](几个孩子在丽日当空,花香扑鼻的大好春光中,正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奔跑着,追逐着黄色的蝴蝶„„,仿佛听到了孩子们的嬉笑声、欢呼声、失望的叹息声,„„)
作者看到这一切感到多么富有情趣,多么富有诗情画意(板书)呀!3.边想象画面边背诵。(配乐)
二、绘幅彩画,深化理解。
1.这首诗有静有动,有声有动,情意盎然,充满童趣。如果我们把这首诗画下来,要画哪些景物?(篱落一径枝头儿童黄蝶菜花)
2.在这些景物中,要用上哪些颜色?
板书:黄(绿)(黄)
补充板书,完成板书。3.自由动手绘画。(配乐)
(我们学了这首诗,看到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村童扑蝶图,感受到了诗人对春天和乡村生活的爱,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呀!真是诗中有情,诗中有画啊!想画下来吗?)4.评析学生作品(实物投影打出)
三、课外延伸,引导练笔
按这首诗的三、四句的意思进行改写,描写捕蝶这一场面,写时要注意动态描写,扣住“急走、追、寻”等词语去进行想象发挥。题目为《捕蝶》。
四、板书:
诗
宿新市徐公店
情
喜爱
画:篱落、一径、枝头(静)
画
追入
儿童黄蝶菜花
(动)
意 色:黄(绿)(黄)
习作1《二八月,看巧云》
教学目标:
1、读懂例文《二八月,看巧云》,感知基本内容,了解二八月的云多姿多彩。
2、结合“习作要点提示”,明白写好景物的要领。
3、能按要求完成作业,连续观察春天的晚霞,注意写出它的特点。教学重点:
按照顺序抓住过程,按时间顺序细致描写。难点: 抓住景物特点。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连续观察春天的朝霞、晚霞,观察时注意填写好记录:形状、色彩、多云、少云、云厚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自然的景色是美丽的,春天的晚霞更是美丽无比。我们如果能把这美景写下来,让别人一起分享,那该多好啊!有位小作者,她把二八月的巧云写得多姿多彩,美极了。
二、学习例文,感知写法
1、轻声读例文,想想:文章写了云在哪些方面的特点?作者在写云的造型时着重写了云哪些奇巧?分几种情况来写?
2、小结:作者详略有当,重点写了云的形状,分三种情况,抓住了景物的特点和变化。
三、结合习作要点,归纳写法:
1、写景的时候抓住景物的特点以及它的变化来写。
2、写作过程要按照一定顺序。
四、细读例文,明确写法:
1、读例文,讨论:小作者怎样描写云的形状和奇巧的?
2、同桌交流
3、归纳总结:在云的造型上描写它形状的奇巧,而后分三种情况来写,每一处都抓住云的变化特点。
五、练习写景。
1、明确这次习作的要求、内容。
2、说说课前观察的情况。
3、同桌练说,相互交流提示。
4、习作,教师巡回指导。第二课时
一、学生继续习作。
二、学生修改,最后誊写。
1.老师采用“对比评改”的方法,选择一篇较好的,一篇较次的习作,让学生讨论比较,从中获益。2.学生自查自改,3.学生誊写。
板书设计
习作
1、二八月
看巧云
形状 变化特点
颜色
练习1
教学要求:
1.学习猜字谜、创作字谜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2.通过诵读积累知识和情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3.用钢笔描红一段话,注意整体布局。4.学会请别人帮忙,合理使用礼貌用语。教学重点:诵读与赏析、口语交际
教学准备:师幻灯片(谜语等)生朗读“诵读与赏析”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学习猜字谜、创作字谜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通过诵读积累知识和情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练习1
二、第一题(语文与生活)
1、第一部分
(1)出示灯谜,让学生说说这是什么?谜面是什么?
(2)请学生根据出示的谜语各猜一个字,告诉学生:猜字的谜语叫字谜。(3)学生猜谜。(注意猜的过程和方法)(4)交流答案。看谁猜的对,猜的快。(弟
尧
猫
臭)
(5)学生说说各自猜的方法,教师总结。
2、第二部分
(1)教师在总结学生猜的方法的基础上提问:字谜是怎样创作出来的?(2)学生根据各自猜的方法再次考虑后回答
小结:第一则是运用了形象化的描述;第二则是用了“转转盘”的方法,巧妙地借用了偏旁表义的造字规律;第三、四则,都是一半描写字形,一半影射字义。(3)鼓励学生用以上的方法创作字谜。(可用书上提供的字,也可以自己选)
3、第三部分
(1)同桌之间交流各自创作的字谜,互相提意见。(什么方法? 形象吗?)(2)猜谜。(班级)
并说说创作所用的方法,给予表扬和鼓励。
三、第二题(诵读与欣赏)
1、诵读
(1)自由朗读,读出韵味,读出感情。(2)指名读,相机正音。
(3)学生朗读课文,做到熟读成诵。
(4)在熟读成诵的情况下,想象一下作者所描绘的情景。(5)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2、欣赏
(1)引导学生根据经验想象文中的感情和景色。(结合课后的作文阅读)(2)引导学生找出篇中自己体会最深的一句或几句话,想一想,说一说:(春天来了,大地受到春雨的滋润,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以及人们的欣喜。)(3)让学生联系自己对春天的丝丝小雨感受来说说自己读了后的体会。
(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想象,学习和欣赏把感情融入到景物描写中去的方法)
四、作业:
1、课堂:写下自己创作的字谜。
2、课后:背诵《丝丝小雨》
再创作字谜竞猜 第二教时
教学要求:用钢笔描红,注意整体布局;学会请别人帮忙,合理使用礼貌用语。
一、猜字谜
二、第三题(写好钢笔字)
1、指导
(1)指读题目,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学生朗读这段话,指明这段话选自《早》。
(3)引导学生观察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放在一行中的位置。
(4)让学生说出哪些字不宜和其他字写整齐,写成一样大小。
(5)教师重点指导“鲁迅、迟到、事事”等词和整体布局。
2、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注意起笔、运笔和收笔)
(2)教师根据描红情况及时小结。
(3)学生仿写。(要求一气呵成,注意行款布局)
3、反馈
(1)展示写得好,写得有进步的。
(2)对写得不好的,进行纠正。
三、第四题(口语交际)
1、审题
(1)启发谈话:当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一些麻烦,碰到一些困难时,如果得到别人的帮助,那么,这些困难和麻烦就不算什么了。
那请别人帮忙时,你该怎样说?别人请你帮忙时,你该怎样说?
(2)指名读,指明这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2、指导
(1)读一读题中三种场合下所遇到的困难和麻烦。
(2)针对每一个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清楚每种场合遇到的困难和麻烦各是什么,在这种场合下应该怎么向别人说清楚自己的要求,该用什么样的礼貌用语。
(学生交流,教师板书:说清楚
话得体
有礼貌)
(3)分组分问题练说。(注意全过程中礼貌用语的使用)
(4)每组每个问题推荐代表讲话,师生评议。
3、反馈
(1)指名上台分角色(帮助者和被帮助者)表演。
(师生评议:有无达到“说清楚 话得体
有礼貌”的要求
(2)评议小结。
四、作业
1、课堂:写钢笔字。
2、课后:练习册-单元自测 板书:
练习1
猜字谜
编字谜
口语交际——请你帮个忙
说清楚 话得体
有礼貌
第二单元
教学内容 5.梦圆飞天
6.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 7.克隆之谜习作2 练习2 单元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单元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想象课文所描写的情景,体会“神舟”5号发射时人们无比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能结合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些场面谈谈自己的感受。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们为什么把地球和火星称为太阳系中的“孪生兄弟”,激发学生探究宇宙奥妙的兴趣和培养热爱科学研究的志向。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激发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情操。梦圆飞天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6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想象课文所描写的情景,体会“神舟”5号发射时人们无比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能结合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些场面谈谈自己的感受。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熟读通,体会中国人民实现飞天梦想的无比喜悦与自豪。教学课时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6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熟悉课文,质疑问难。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生字新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导入课题,简介“神舟”5号发射成功的有关情况。
2、播放神舟5号发射录像。
3、师生谈感受。
二、初读课文
1.课文是如何记录这一激动人心的历史性时刻的?
2.布置学生自读课文。
3。提出要求:
(1)保持良好的读书姿势,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
(2)读准生字新词,根据上下文理解生字新词的意思。
(3)把课文读通读顺,遇到难读的句子或者长句多读几遍,并把不懂的或有疑问的地方做上记号。
(4)边读边思考:课文描写了哪些激动人心的场面?是如何描写的?
4.检查学生自读情况。
(1)按自然段读课文。
(2)布置其他同学认真听(3)正音:“澎、控”是后鼻音,“乳、执”是翘舌音。
5.布置学生默读课文,找出自己最喜欢的部分反复朗读。
三、交流感悟
1.听写部分词语。
2.安排学生代表上台朗读课文,简单赏析课文。
3.质疑问难:
(1)哪些场面给你的印象最深?
(2)你对课文中的词语或句子有什么独到的见解?
(3)教师给予解答。
(补充资料)A俄罗斯塔斯社在今日头条显著位置,报道了中国“神舟”五号发射的消息。称:“38岁的中国人杨利伟是第431位进入太空的地球人,并且是第一个中国公民。”
B 航天员在太空失重环境中,吃饭有几种吃法。一种是坐着不动,像在地面上就餐一样,自己把食物往嘴里送。另一种吃法是把要吃的一口大小的食物块放在半空中,食物在空间不动,人飞过去用嘴凑上去咬住它。吃饭的时候要闭着嘴吃,千万不能叫食物残渣漏到嘴外边去,否则食物渣子会在空中飘浮不落,很难清除,如果自己或同伴把它吸到鼻子里就不好办了。
四、安排写字练习
指导写习字册,教师巡回指导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准备在课堂上朗读
2、思考:课文按什么顺序记叙,可以分几个部分?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精读感悟。
2.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氛围,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去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
3.通过学习,解决遗留的问题。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投影文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2、指名朗读课文,指出优缺点,教师进行现场指导。
3、师生共同复习第一课时内容。
二、精读感悟
1、简单指导,理清课文脉络。
(1)点名事件发生的时间。
(2)重点写人们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为“神舟5号”送行时的激动人心的场面。
(3)写发射的场面扣人心弦。
(4)写杨利伟在太空中问候大家。
(5)点名了此次发射飞船的重大意义。
2、朗读1自然段。强调这是一个不寻常的日子。
3、朗读2-5自然段。
感受人们为神舟5号送行场面的热烈。在送行的人中,有“与宇航员朝夕相处的教练、专家”,有“手举鲜花的少先队员”,他们“人人脸上写满了喜悦与自豪”。朗读时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通过朗读把当时的气氛表达出来。
师生朗读,体会喜悦心情。
通过“身着乳白色航天服”,“面向五星红旗肃然伫立”等语句,指导学生体会杨利伟严肃庄重的神情。
指导学生读好“总指挥长同志,我奉命执行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准备完毕,待命出征,请指示”这句话,体会杨利伟同志出征前的坚定意志和必胜信心。
4、指导朗读感悟“发射”情节。
指导读好“随着发射时间一秒一秒地逼近,人们的心弦都绷得紧紧的,似乎可以听见自己急促的呼吸声”一句想象当时的进展气氛。
反复让学生演练“十、九、八„„点火„„起飞„„” 读出现场特有的气氛。
点名读,分角色读。播放发射录像,激发学生想象力。
再指导朗读,注意展开想象,读出气势。
“一片欢腾,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澎湃的激情„„”这句话朗读时要读出节奏感,读出内在的一层比一层更强烈的人的感情。
5、指导朗读杨利伟的话。
(1)请学生读第三部分。
(2)杨利伟的话有两处。第一处是当飞船运行到第七圈,距地面343千米时,杨利伟神情地向地球发回的问候。“向世界全国人民问好!„„”读这段话时,注意指导学生体会杨利伟当时的激动和难以抑制的豪迈之情。
(3)请男同学和女同学轮流朗读。
(4)请小组中朗读得最好的同学到台上朗读。
三、合作探究
1、老师提问:在神舟5号”飞船发射的过程中,哪些场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布置小组合作探究。
3、指导方法:
(1)再读课文,进行系统思考。
(2)默读课文,自己在文中画出相关句子。
(3)在小组中进行讨论,说出自己的感触。
(4)开展互动,朗读自己最感动的部分。
4、全班交流。
四、课堂练习
1、朗读练习。
2、把自己搜集的有关太空知识的图片和资料进行交流。
第3 教时 教学目标:
1.总结课文,质疑问难。
2、课堂表演,再现课文为我们描写的情景。把自己搜集的有关太空知识的图片和资料进行交流。
教学重难点:学生的吸收消化,再现课文为我们描写的情景。
一、师生总结
1、播放课文录音,对课文做简单的回顾。
2、师生互问互答,对课文进行总结。
3、对教学的下一环节进行动员指导。
二、课堂表演
教师的话:我们将要表演的《梦圆飞天》反映了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后酒泉大地上人们欢庆的热烈场面。
片段:
出示字幕:现场指挥员不时传出的各种指令,重重地敲打着人们的心。零号指挥员开始最后10秒倒计时:10、9、8、7、6、5、4、3、2、1。O 师:为什么激动?
生:因为倒计时的时候就要发射了。
师:对,首次发射的激动,把它读出来,零号指挥员开始
生大声读10、9、8、7、6、5、4、3、2、1 师:从你们的声音表情看出了激动,还想说什么?生:我觉得这十秒钟是全世界关注的十秒钟。vyYo生:我想到了我在跳水到了最后十秒钟,我的心像兔子在跳。
师:这是怎样的10秒呢?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期盼凝聚的10秒!虽短犹长的10秒!9 牵动13亿中国人的心,吸引全世界的目光的10秒,让人们激动、紧张、担忧的10秒。
零号指挥员倒计时 hx$(M
生:10、9、8、7、6、5、4、3、2、1 师:从哪体会到到了最激动的时刻。
生:因为到了中国人最自豪的时间。
师:请零号指挥员开始十秒倒计时。
生倒计时。
师:多么紧张的十秒啊。谁再说一说。
生:我觉得这十秒让我非常紧张。
师:课文里哪个词可以表现。I 生:重重的敲打。
生再读。
师:这十秒多么重大,让我们零号指挥员一起发令。生读。
师:伴随着滚滚的浓烟,神舟五号冲上了辽阔的碧空。
出示:神舟五号升天情景。
三、资料交流
1、教师说说资料交流的意义。
2、小组进行交流。
3、班级交流,教师指导。
四、练习布置
1、练习册。
2、课后练习3、4题。板书设计 5.梦圆飞天
送行----发射----问候----梦圆 6.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们为什么把地球和火星称为太阳系中的“孪生兄弟”,激发学生探究宇宙奥妙的兴趣和培养热爱科学研究的志向。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们为什么把地球和火星称为太阳系中的“孪生兄弟”,激发学生探究宇宙奥妙的兴趣和培养热爱科学研究的志向。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学习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由课题入手,初步把握“孪生兄弟”的含义。教学准备
生字新词卡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板书“孪生兄弟”,指名说说含义,逐步补全课题“地球的”“火星”,简要说明地球与火星的关系。2.用课件演示两者的真实图片,作一个初步的了解。
3.课文为什么把火星和地球称为孪生兄弟?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1.带着心上问题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全文。(2)不理解的字词同桌相互质疑。(3)思考交流“课文为什么把火星和地球称为孪生兄弟?” 2.检查自读情况,扫清阅读障碍。
3.思考交流“课文为什么把火星和地球称为孪生兄弟?” 4.分析理解课文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想:从哪里可以看出火星和地球是“孪生兄弟”?(兄弟俩长得太太像了)分别表现在哪些方面?
(2)读读、记记两者的相似之处。
(3)师述:课文以四个“同样”所表达的内容表现了含义,突出了文题和主题。再读读理解。(4)引入:由此人们也作出了这样的推测――――火星也和地球一样有水和生命存在。5.为什么会作出如此推测呢?自读下文思考,并弄明白课文又介绍了几个方面的内容。6.简单分析交流后给课文划分层次,概括大意。第一段(1):“孪生兄弟”推测火星上有水和生命存在。第二段(2-5):推想火星上水的两种来源。第三段(6-8):阐述地球上能留下水并孕育生命而火星却不能的原因。7.按段读课文,把握每一段的主要内容。
三、小结
四、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熟读课文。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们为什么把地球和火星称为太阳系中的“孪生兄弟”?弄明白两者的相似之处与差异之处。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齐读课题。
2.说说人们为什么把地球和火星称为太阳系中的“孪生兄弟”?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3.这孪生兄弟有什么相似之处与差异之处呢?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
二、精读课文
(一)学习第二段。
1.指导学生观看一组关于火星表面情况的图像,说出自己的观察所得。2.从课文中找出相关语句证明火星上曾经有水的存在。“2003年3月„„分析„„证实„„”可见,火星有水的推断是具有科学根据的。
哪句话又能证明推断的可信性呢?读句“科学家研究分析了„„亚马逊河。”激发探究“火星上的水从哪里来”的兴趣。
3.齐读第3 自然段,说说水来源的第一种猜测,读读第4自然段,说说水来源的第二种猜想。多读把握领会。也可同桌间合作介绍水来源的两种推测。
4.课件演示,指名学生作模拟介绍,说明水来源的推测。5.读课文进一步把握内容。
(二)学习第二段
1.过渡:火星与地球,同样是行星,环境相似,水的来源相似,“为什么地球上的水不但能留下来,而且孕育出生命而火星上的水,原本可能比地球还多”,“为什么没能留住呢?” 2.带着问题讲课文,找出原因。3.指名交流,分析指导。
(1)原因:火星本身的致使缺陷:火星比地球小得多,对物体的吸引力也小得多。
(2)找出具体描述的句子,读读,体会作者形象化的的写法写出了气体脱离火星表面的过程。如“大逃亡、裹挟着”赋予人的性格。
4.水是生命的源泉,地球上的生命得以生生不息;火星的表面留不住水,那么肯定就不存在生命了。你认为呢?科学家又是怎么认为的呢?引导读句理解“然而„„”
5.可是,在没有充分的科学根据可以证明之前任何结论都不能武断(辨别“果断”),科学的探究态度必须是严谨、一丝不苟,来不得一丝马虎。
火星上生命的存在与否,这是个怎样的谜?你想知道吗?那么,请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努力去探究吧。科学的大门正为你敞开着。
三、结合板书,总结全文
1。弄明白“为什么说火星是地球的‘孪生兄弟’?” 2.齐读全文,作内容的整体回顾与把握。
四、作业 选用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6.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 相似处
同样„„有水和生命存在 差异处
水没能留住
努力探究科学奥秘
生命存在(谜)
7.奇妙的克隆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激发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情操。教学重难点:
1、体会“克隆”的含义及其奇妙。
2、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激发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教具准备:挂图、生字卡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掌握课文内容,了解“克隆”意义。教学准备
生字新词卡片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通过前两课的学习,我们对科学充满了好奇,对生活充满了幻想,今天我们学习第七课《奇妙的克隆》(板书),也是有关科学奥秘的。看课题,同学们有什么问题?(克隆是什么,奇妙在哪里,克隆有什么作用?)
2、交流有关克隆的资料。
二、初读课文
1、读准宇音,认清生字字形,读顺每句话,把全文读通。
2、画不懂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了解它们的意思,仍然不懂的请做上记号。
3、边读边思考课前提的问题。
三、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课文,帮助纠正字音和读得不通顺的地方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
2、了解词语的掌握情况,对学生不懂的词语教师作适当讲解。
四、分段指名读课文
提出学习要求: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按照怎样的顺序介绍克隆的?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五、指导书写生字
1.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后,指名板演。2.引导评价,适当范写。
3.学生用钢笔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六、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练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有关克隆的知识和克隆研究的方法。2.激发学生共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情愫。教学准备 投影文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按照怎样的顺序介绍克隆的?
二、精读课文:
学习第一至第四自然段:
1、默读第一自然段:什么是克隆?文中是怎样说明的?
2、怎样读第一自然段,谁来试试?
3、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画出写动物的“有性繁殖”“无性繁殖”的句子,它们有什么区别?你是怎么理解的?小组交流,汇报。
4、教师引读“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部分。
5、植物是如何克隆的呢?自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画出写“植物都有先天克隆的本领”的句子,文中介绍了哪几种植物的克隆?奇妙在哪?(就„„就„„就„„)(注意分号)
6、你读懂了省略号了吗?你能再举些例子吗?
7、你还读懂了什么?根据收集的资料谈谈“压条”和“嫁接”。学习第五自然段:
1、高等动物可不可以克隆呢?自读第五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
2、第一只克隆羊叫什么?名字是怎样得来的?“多利”的诞生有什么意义? 学习第六至第八自然段:
1、克隆技术是怎样造福人类的?你读懂了什么?除书上的,你还了解哪些?(小组讨论交流)随机引导理解、感情朗读:
从“„„可以„„也可以„„”体会克隆技术在培育优质、高产的粮食、蔬菜新品种,培育品质优良的家畜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从“„„还可以„„,从而„„”体会克隆在保护生态方面的重要意义。
从“„„能够„„能够„„,一旦„„就能„„”体会克隆技术在医学上的意义。
2、教师引读
学习第九自然段:
克隆技术正向人类展示它诱人的前景,那么,它在哪些方面,有什么样诱人的前景呢?请你联系生活实际,发挥想像。(小组讨论交流,再在全班交流)
三、总结课文,了解说明方法
1、齐读全文:课文写了什么,按照什么顺序写的?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2、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想法?
师:克隆技术造福于人类,这是科学家们的巨大贡献,我们要学习科学家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精神。
四、作业:作文《假如我是克隆专家》
板书:
7。奇妙的克隆
克隆是什么 神话 动物 植物 低等生物
↓
“多利”
诞生 了不起
爱科学
↓
造福人类
食物 畜牧 生态 医学
学科学
↓
诱人前景
习作2 教学要求
1,通过阅读《拔河》这篇作文主,再根据自己的拔河体验,了解其习作中存在的问题。
2,认真阅读老师的批语,了解“眉批”和“总批”的内容及位置,读懂教师的修改意见,明确写好作文的具体要求。
3,参照老师的修改意见,积极讨论交流后,认真修改作文,并从中掌握修改作文的步骤和方法。教学时间 两课时
一,情境渲染,明确要求
1,投影出示拔河情景的图片,同时播放拔河现场的录音,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再现当时的情景。2,学生就拔河的过程,抓住时间、地点、人物、事情。
3,教师导入:有一位同学就这次比赛写了一篇《拔河》的作文,我们这节课的任务就是来帮助他修改修改。4,教师板书课题,提示本次习作的内容和要求。二,初读内容,查找缺点。
1,投影出示《拔河》的内容,学生边朗读边找出这篇作文中存在的问题。2,学生联系自己的拔河体验,小组讨论后派代表在班上汇报。
3,指导学生读懂课本上老师的修改意见,比较老师批语和学生汇报之同的不同,进一步明确修改作文的具体要求。
4,教师引导学生认识眉批和总批,及时小结:眉批一般用以指出作文中字、词、句、段方面的优缺点。三,再读作文,明确改法
1,学生默读全文,思考本篇作文如何修改,可用铅笔在文中作适当的批注。2,引导学生讨论,同桌各揉已见,小组内交流。
3,教师点拨:写好《拔河》这篇作文,除了注意写清拔河前、拔河中、拔河后的具体过程,还要注意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4,学生再次欣赏拔河的录音,重点讨论第五自然段中场面描写的改法。
5,师生共同小结:在这篇作文中要侧重写好第一次比赛的场面,不仅要写出场景的气氛,还必须抓住典型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进行具体刻画,做到点面结合,文章才会生动、活泼、感人。四,学生修改,最后誊情
1,学生作文,力求做到成文迅速连贯,一气呵成。
2,教师行间巡视,个别辅导,尽量避免打断学生的思路。
3,教师采用“对比评改”的方法,选择一篇较好的,一篇较次的习作,让学生讨论比较,从中获益。4,学生自查自改,最后誊清。
练习二
教学要求
1,学习“看”的同义词和近义词,学生积累同义词和近义词。2,诵读和熟记12个词汇。
3,用钢笔描红一段话,注意整体布局。
4,学会大胆、合理地进行想象和连贯表达意思。5,学写毛笔字。教学时间
根据学生情况和教学时间安排课时。[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
1,教学第一部分。(1)创设情境。
(2)让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比较用“看”和“紧盯”哪个更好。(3)让学生通过比较说出什么情况下用“看”,什么情况下用“紧盯”,并得出在这种情况下应该用“紧盯”的结论。
(4)学生读出题中所列的“看”的同义词、近义词。2,教学第二部分。
(1)鼓励学生想想还有哪些和“看”意义相近的词,然后说出来,看谁说得多。(2)让学生思考并说出各个词的适用场合。
(3)要求学生说出几个使用所列词语的完整句子,体会这些词在句中的作用和好处。3,教学第三部分。
(1)让学生读题中的五个词,进一步了解它们的意思,辨别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2)让学生仔细阅读五个句子,尝试在空白处填上最恰当的词语。(3)教师评议,看词语填得是否贴切、生动、准确、通顺。4,教学第四部分。(1)学生读八个成语。
(2)教师指出这些词中都含有“看”的字眼,让学生在词中找找看,拿不准的可以查查字典。(3)师生共同讨论得出答案。二,教学第二题 1,诵读词语。
(1)出示词语,请同学自由认读。(2)全班交流,教师,指导谁准字音。(3)同桌讨论每条成语的大概意思。(4)学生练说这些成语的意思。
(5)通过读讲成语故事,引导学生学习查成成语词典。2,积累反馈。三,教学第三题。1,指导。
(1)指读题目,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要求学生朗读这段话,指明这段话选自《梦圆飞天》。
(3)引导学生观察书写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放在一行中的位置。
(4)让学生说出哪些相信的字的繁简相差较大,笔画的间架要匀称。(5)教师重点指导“浩瀚、脚印”等词的间架结构和整体布局。
2,练习
3,反馈。
二,教学第四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帮助学生弄清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2,指导。
(1)学生根据课前准备,分别就是未来的衣食住用行展开畅想。
(2)分组推选同学上台将自己对未来的畅想说出来,要求语言表达通顺、流畅。
4,反馈。
五,教学第五题
1,出示学生优秀书法作品让学生欣赏。
2,学生对照自己的毛笔字感受。
3,审题。
4,指导。
(1)教师边范写边讲解“工、母”的书写方法。
(2)学生练习、反馈,发现问题再指导。
5,练习。
(1)学生再次绳其祖武,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2)学生在米字格中练习,教师指导两个字的位置和大小。
第三单元 8 海伦•凯勒
教学要求
1、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她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喜悦,感到生命有了新的开始”,“知识打开了海伦的眼界,增强了海伦生活的勇气和信心”等句子的含义。
4、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教学难点
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脉络。教学准备
生字新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新课。
1、中国的张海迪、南京的聋哑儿童周婷婷的事迹你们听说过吗?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
2、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位外国大姐姐的事迹,她就是海伦•凯勒。简介:
海伦•凯勒,美国女学者,一岁半时因病成了一个盲聋哑人。在家庭教师沙利文热情关怀、精心辅导下,她凭着自己顽强的毅力,学习数学、自然、法语、德语,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哈佛大学女子学院,1940年毕业。她在一生中完成了14部著作,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赢得了世界舆论的赞扬。
3、本文讲了她的什么事呢?
二、初读课文
1、出示生字词卡片,开火车朗读,纠正读音。识记字型。
2、指名朗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提示:“吮”不要读成yun,霖应读前鼻音,“挠”声母是n。
3、默读全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哪些地方读不懂,做上记号。
(课文主要讲了海伦在老师指导下摸盲文,拼写单词,艰苦地训练自己的说话能力。
三、理清脉络
1、轻声读课文,想想课文可以分几段,每段讲了些什么?
2、分小组讨论。
3、全班汇报。
第一段:讲海伦在一岁半时,一场大病给她带来的灾难。
第二段:在沙利文老师的热情关怀、精心辅导下,海伦如饥似渴地学习盲文,拼写单词。第三段:海伦经过艰苦的努力,使自己的说话能力和一般人没什么两样。
第四段:海伦大学毕业时,决心像自己的老师一样,为更多和自己一样不幸的人服务。
4、分段朗读。
四、作业
1、用钢笔描红,临写。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自读自悟,体会海伦对生活的无比热爱和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准备 投影文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课文主要写了海伦哪些事情?
二、学习课文第一段
1、默读第一段,思考:这一段告诉了我们什么?你是从哪儿知道的?
2、同桌交流。
3、出示词句。
双目失明双耳失聪隔绝倾诉
天哪,谁能想到,当时,她才是个一岁半的娃娃呀!她面对着的是„„她不能„„也不能„„
4、从这些词句中你能看出什么?朗读,体会她的痛苦和悲哀。
5、假如是你,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海伦又是怎么做的呢?
三、学习课文第二段
1、就在这时,沙利文老师来到了海伦身边,她是怎样做的?默读课文,划出有关句子。
2、四人小组讨论。
3、集体交流:
(1)沙利文老师开始怎样教海伦摸盲文、拼单词的?后来呢? 理解句子“沙利文老师把海伦的一只手放在„„拼写了‘水’字。”从这里可以看出她是一位怎样的老师?(有耐心、有智慧,善于启发海伦用触觉去学习知识)“沙利文老师心疼地布用把他的手指一一包扎起来。”(老师倾注了更多的爱)读课文,读出老师对海伦的期待、鼓励、爱护。(2)海伦开始的表现怎样?
理解她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喜悦,感到生命有了新的开始。
“猛然醒悟”说明了什么?读后你知道了什么?(老师的爱给了海伦巨大的信心和力量)(3)海伦接着做的是什么?找出句子读一读。理解:“学会了„„学会了„„”“她不分昼夜,像一块干燥的海绵吮吸着知识的甘霖。” 读了上面的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海伦坚韧不拔的学习精神)
反复朗读,体会海伦在学习中所经受的常人难以想象的磨练和他的顽强的毅力。(4)“知识打开了海伦的眼界,增强了生活的勇气和信心。”从哪里体会出来? 朗读,体会出心中美丽的世界和她对生活的无比热爱。
四、有感情朗读第二段,进一步体会老师对海伦的爱和海伦对知识的渴求。
五、作业
1、抄写词语
2、朗读
3、造句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1. 继续学习第三段。
2. 2。把会感动的语句背下来,复述课文。教学准备 投影文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用“喜悦”、“如饥是渴”说一句话。
2、朗读第二段,沙利文老师开始怎样教海伦摸盲文、拼单词的?海伦又是怎样拼命学习的? 过渡:海伦是怎样学说话的?
二、学习课文第三段
1、指名朗读,思考:萨勒老师怎么教海伦说话的?海伦是怎样练习的?
2、同桌互读并讨论。
3、全班汇报。理解:“萨勒让海伦摸清„„怎样发音。”这是靠什么来学习说话。“我夜以继日的努力,反复高声朗读„„”“夜以继日”是什么意思?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海伦学说话的艰辛以及她拼命学习的精神。)你能通过朗读把海伦的精神读出来吗?
4、海伦努力的结果是什么?自读理解。读、说、朗读体会。
“她说话的能力和一般人没什么两样了。”应如何读这句话?(读出惊喜、终于成功了的语气)
“海伦回到家里,大声喊道:爸爸妈妈,我回来了!刹那间,爸爸和妈妈紧紧地抱住海伦,流下了兴奋的眼泪。”
有感情朗读,说体会。
三、学习第四段
齐读,想想海伦为什么会永远流在人们心中。(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为他人服务的精神)
四、通读全文
1、自读全文。海伦的哪些做法最让你感动?为什么?读读说说。
2、你有什么启发吗?
五、作业
1、引号有哪些用法?完成课后习题4。
2、在第2课中,你能找到类似的用法吗?
3、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板书: 海伦•凯勒
生病
失聪失明
奋斗
复聪复明
不屈不挠奋斗
奉献
永生留名
9二泉映月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四、五自然段。
2、学会本课19个生字,绿线中的10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夜景色和由琴声联想《二泉映月》乐曲丰富内涵的语句的意思,并能选用部分词语写一段话,来描写自己所观察到的月夜景色。
4、通过朗读和背诵课文的训练,感受民间艺人阿炳创作不朽名曲《二泉映月》的艰辛历程,学习他敢同命运抗争,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教学重、难点
在第五自然段创设音乐情境,让学生在倾听、感受、朗读、感悟中深切理解语言文字的内涵,并能熟读成诵 教学时间:3课时 预习要求
1、收集阿炳的生平资料,对阿炳生世有必要的了解。听听《二泉映月》这首曲子。
2、读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在生字上注上拼音。
3、不理解的词通过查字典并能联系上下文解决。
4、有疑问的地方作上记号。
5、初步理解下列词语:
萦绕 倔强 饱经风霜 升腾 跌宕
坎坷 积淀 委婉 连绵 教学准备
1、将《阿炳生世录》材料课前印发给学生。
2、录音带2盘,《二泉映月》和配音朗读。
3、第五自然段部分内容打印。
4、第4自然段最后一句打印。
5、词语卡片: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了解民间音乐家阿炳的经历及他创作《二泉映月》的艰辛历程。2。学习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教学准备
阿炳的图片 录音课文
《二泉映月》的磁带 教学过程
一、播放《二泉映月》,导入新课。
1、同学们,喜欢欣赏音乐吗?为什么?(音乐能抒发人的思想感情,陶冶人的性情„„)今天这节课上,王老师想先播放一段曲子,请同学们仔细聆听,用心体会,听完后谈谈第一感觉。
2、播放乐曲《二泉映月》(节选)
3、谈谈听完乐曲后的感受
(悠扬、婉转、悲伤、深沉、优美、高昂„„)
4、了解曲名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曲子叫什么名字? 板书课题:二泉映月
二、明确学习目标,了解阿炳生世。
1、同学们,这首曲子的名字叫《二泉映月》,而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就是介绍“二泉映月”这首曲子的,课题就叫“二泉映月”。看了课题,你想了解关于“二泉映月”的哪些问题。
(1)《二泉映月》这首曲子是谁谱写的?
(2)在什么情况下谱写的。
(3)这个曲子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老师依次在课题后打上?)师:上述问题,只要通过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读书,就很容易解决。
2、同学们,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通过课前预习,谁能说说这首曲子是谁谱写的?
3、课前,王老师要求大家听听《二泉映月》的曲子,并收集有关阿炳生世的资料。现在谁来说说你对阿炳有哪些了解。
三、精读1~4节,了解创作背景。
1、同学们,下面我们来讨论第二个问题:《二泉映月》这首曲子是阿炳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作的呢?请带着这个问题反复读读1~4节,要把这四小节读正确、读通顺。
2、学生自读,老师巡视。
3、分节指名朗读。教师评价并随机点拨:
(1)出示“饱经风霜”一词指导朗读好这个词和所在的句子。
(2)出示“卖艺度日”一词,从这个词中你体会到什么?出示另一个成语:度日如年。这句话该怎么读?
4、同学们,阿炳是在什么情况下创作《二泉映月》的,哪一节回答了这个问题?(第4自然段)再细细读读第4自然段,然后自己试着说说阿炳是在什么情况下创作《二泉映月》这首曲子的?
5、指名说,畅所欲言,教师随机板书:
时间:中秋夜
地点:二泉
环境:月光、流水
心境:想到„„听到„„
6、再指名练说,把板书中的关键词都用上,完整地说清阿炳创作二泉映月的背景。
7、再读读第4自然段,边读边体会,你觉得哪些词语、句子比较难理解?
(1)什么叫“静影沉璧”?(出示词语,结合插图体会)(2)“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一句怎么理解? ①出示“渐渐地,渐渐地,„„倔强的呐喊„„”一句。
②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结合阿炳的生世,体会体会这句话的含义。(从课文第3节和阅读材料中去找答案)③四人小组讨论,推荐一名代表汇总。
④请四人小组的代表发言,老师随机点拨体会“坎坷”“饱经风霜”等词。⑤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8、指导朗读第4节。
同学们,第4小节写到了似水的月光,淙淙的流水,多么美好的中秋之夜,但饱经风霜的阿炳却回想起了辛酸的往事。美好的景,伤心的情,构成了多么强烈的对比。我们要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来体会他当时创作《二泉映月》时的情境。(1)指名读,评价。
(2)集体朗读。
四、小结
同学们,这一堂课同学们围绕课题提出了三个问题,通过读书和讨论,已经解决了两个问题。(老师把课题旁的前两个“?”擦掉)还剩下的这个“大问号”我们下一堂课再来解决。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二泉映月》的琴声变化和所表达的丰富内涵。
2。感受阿炳创作《二泉映月》的艰辛,学习他敢于与命运抗争,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的理想的精神。教学准备
投影片 相关课件 《二泉映月》的磁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课前写上第一课时的板书,倒好录音带)教师用语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同学们,在一个中秋之夜,阿炳在邻家少年的搀扶下来到了二泉。似水的月光,淙淙的流水,勾起了阿炳辛酸的往事,他心中百感交集,但纵有千言万语能对谁说。他是个艺人,此时,他要借用琴声来倾吐自己积淀已久的情怀。板书:倾
二、学习第5
1、当时的阿炳是怎么做的呢?(出示插图,用实物投影仪)谁能有感情地读一读第5节的前面三句话,把我们带入当时的情景(1)学生自读自练(2)指名读、评价
2、紧接着,课文用优美的文字描绘了阿炳拉出的琴声的旋律和其中包含着的思想感情。(出示段落)这也是我们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师:同学们,这段话在文字上写得很有特色,请大家先反复地朗读比较,看谁能体会到这段文字在表达上的特色。(2)学生自读自悟,老师巡视,个别交流点拨。(3)指名谈感受。
①三次写到旋律,每次写到旋律后又写出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教师划出描写旋律的句子)②语句表达比较整齐。(教师圈出重点词:赞叹、怀念、思索;表达、抒发;爱、爱、爱、爱)③指名读好这段话,让大家完整地体会这段文字在表达上的特色。
3、引导质疑
同学们,刚才读的这段文字,就是阿炳拉出的琴声的旋律和包含的思想感情,课文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但是你是否感觉到还有哪些句子或词语体会得还不够深刻。(1)学生质疑。老师圈出重点词语,“委婉连绵”、“升腾跌宕”,“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师问:想用什么方法来加深体会?
(2)播放配音朗读的磁带。在配音朗读中体会“委婉连绵”“升腾跌宕”等词语的意境以及旋律中的思想感情。
4、开展朗读比赛
(1)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听读欣赏,你对这段文字的理解是否更加深刻了。下面开展一次朗读比赛,全班分四个组,每组推荐一名朗读高手,看哪一组能夺冠军。(2)各组推荐一名同学到讲台上。
(3)师:除了四位选手外,其它的同学都是评委。都有权发表你的观点。为了提高本次比赛的质量,让选手朗读得更好,让评委点评得更好,我建议大家各自先好好地再朗读一遍,以作好赛前的充分准备。全体学生自读自练。
(4)四位选手依次朗读,并依次评价,最后评选出冠军,对其余三位也给予鼓励。最后再让冠军者谈谈获胜的经验。
5、同学们,从这段文字中我们体会到了乐曲的旋律以及旋律中包含的思想感情,这样,本课的主要问题也解决了。(擦掉课题旁的“?”)这段文字写得好不好?想不想把它背下来。老师暂且用“|”把它分成三部分,你只要背诵其中的一部分就可以了。其中第三部分内容最长,也最难背,不知有哪些同学敢选择第三部分来背。(1)熟读试背。(2)指名背诵。
三、迁移写话
1、师:同学们,第一课刚上课时,王老师让大家听了一小段《二泉映月》二胡曲,并且凭直觉谈了感受,通过学习了课文,现在再来听听这首《二泉映月》的曲子,你一定会谈出很多的感想。阿炳把对人生的体验和追求通过乐曲告诉了我们,此时你想给阿炳说些什么?请把想说的话写下来。
2、交流,老师点评、修改。
四、课外作业
1、背诵4、5自然段。
2、在观察的基础上完成练习4。板书设计:
9.二泉映月
中秋夜 二泉 月光 流水
想到„„听到„„倾吐„„
10.郑和远航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归纳课文主要内容,初步懂得详写、略写的作用。
4.通过学习感受以郑和为代表的中国古代人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激发学生振兴中华的情怀。教学重点:
教育学生学习郑和为代表的中国古代人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课文,激发学生振兴中华的情怀。教学准备:录音机、投影仪。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习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准备
挂图
课件 朗读资料 生字新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都知道哥伦布在1492年发现了新大陆,可你们知道吗?我国早在明代就有一位著 名的航海家,第一次下西洋的时间比哥伦布早了八十多年!它的名字叫郑和。
2.揭示课题,质疑。
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以这位航海英雄为主人公的。
补充板书:26 郑和远航
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呢?(郑和是什么样的人?郑和远航到底有多“远”?远航途中发生了哪些事情?
二、初读课文
1.同学们带着刚才的问题自读课文,试着从课文中找找答案。(学生读书,教师巡视指导)
2.组织反馈交流,了解课文内容。
3.逐段指名朗读(同学之间相互评议)4 自学生字,认读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1)学生自由组合,展开交流,教师巡视,参与学习。(2)反馈学习体会。5.练读词语。(出示投影片)指名读,小组读,抽读。
6.这篇课文运用了许多生动形象的词语,你读书时读懂了哪些词语的意思?
7.反馈理解词语的情况。
8.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朗读初步感知了课文内容,课文也读得通顺、流利了,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和郑和一起经历一次远航。
三、作业
1.抄写生字。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通过课文,感受郑和等人的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2.学习课文详略得当的写法。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准备
投影片、教学课件、课文朗读录音教学 教学过程
一、自读课文
思考:如果把全文分成两段,可以怎么分?
1.反馈:说说这样分的理由。第一段(1—5):写郑和第一次远航。第二段(6—7)写郑和共有七次远航。
这样分段,可以看出全文的内容重点和写作特点。2.默读第1—5自然段,根据“扬帆起航”、“友好交往”、“战胜凶险”三个标题把第一段分成三个层次。3.组织反馈。
二、精读课文
1.自学第1-3自然段,思考:
(1)郑和第一次远航的时间和地点是什么?(2)为什么把远航的大船叫做“保船”? ①反馈,交流。②指导朗读。出示投影片:
将近中午,身材魁梧的郑和健步走上指挥船。他双手抱拳向岸上的人群告别,接着高举起令旗,大声喊道:“起航!”
a.练读,体会应该读出什么语气。b.角色表演。2.自学第4、5自然段。(1)分组讨论:
郑和在航行中和各国进行了哪些友好交往?他们在途中遇到哪些困难,又是如何克服的?(2)指导朗读。
①练读第4自然段,在读中体会文字中流露出来的友好之情。②哪些词语表现了航行的凶险?找出来读一读。③面对危难,郑和有什么表现? ④组织讨论,反馈。
三、略读第6、7自然段
1.学生自由朗读,边读边思考体会:
读了这两个自然段,你对郑和的形象又有了哪些新的了解?
2.讨论:为什么略写其余六次远航?
3.郑和远航有什么重要意义?
4.组织学生反馈、交流。
四、总结全文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的主要内容 2.你能试着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吗?
3.分小组反馈,交流。
4.总结:我们和郑和一起经历了一次重大的远航,在众多欢呼声中“扬帆起航”,途中和各国友人“友好交流”,一次又一次“战胜凶险”,真是令人回味无穷啊!我们还感受到以郑和为代表的中国古代人民的开拓、探索精神,作为炎黄子孙,我们为此而感到骄傲。
五、作业
1.完成习字册上的练习。
2.写一则200—500字的读后感,互相交流。
板书
扬帆起航
第一次远航
友好交流郑和远航
(详写)
战胜凶险
其余六次远航
(略写)
11、司马迁发愤写《史记》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练习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4、在理解、品味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感受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为了完成父亲遗愿矢志不渝的精神。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了解司马迁的《史记》。2.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一、揭题,解题
1、介绍《史记》。
史记》是我国历史上一部伟大的历史著作,它反映了从黄帝到汉武帝这2600年间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发展过程。同时也是我国古典文学的优秀典范。(板书:
16、司马迁)
2、介绍司马迁。
司马迁是汉代的史官,《史记》的作者。
3、司马迁为什么能写成《史记》这部辉煌著作呢?
4、齐读课题。
二、自由读课文,理解字词
1、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画出不理解的词语。(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3)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自学效果(1)指名读词语。(2)用钢笔描红。
(3)指名读课文,结合正音,理解词义。讲述:把道理或事情讲出来。记载:把事情写下来。
搜集:到处寻找并聚集一起。研读:钻研并阅读。
飞来横祸:意外到来的祸患。发愤:决心努力。
三、再读课文,划分段落
1、默读课文,思考:
(1)司马迁为什么要发愤写《史记?(2)他又是怎样“发愤”写作的?
(3)他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发愤“写作的?(4)结果怎样?
2、对照上述四个问题,分别阅读课文的相关自然段,参照书后练习4中提供的样子,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段(1、2):父亲对司马迁的影响和临终时的嘱托。第二段(3):讲一场飞来横祸降临到司马迁的头上。第三段(4):写司马迁忍辱负重坚持写书。第四段(5):讲司马迁用毕生的心血写成了辉煌巨著——《史记》。
3、指名让学生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作业
抄写词语、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继续学习课文。
2.理解“发愤”的意思。司马迁受刑后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 教学准备 投影文字
一、讲读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思考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
2、司马迁主要受了父亲的什么影响?
3、受了父亲的影响,司马迁是怎么做的?
4、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5、父亲的影响在司马迁成长历程中起着很大的作用,特别是父亲临终时“泪流满面”的嘱托,更对司马迁完成《史记》的写作起着重大的作用。
6、指导朗读父亲的话。
二、讲读第二段
1、轻声读课文第3自然段,思考:正当司马迁专心致志写作《史记》的时候,飞来了一场什么横祸?
2、讨论“横祸”,理解“酷刑”。(1)这场横祸是怎么引起的?
(2)什么是酷刑?从受酷刑可以看出司马迁是个什么样的人?
3、指导朗读第二段课文。
三、讲读课文第三段
1、司马迁受刑后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呢?请同学们默读第三段,用“——”画出司马迁怎么想的句子,用“~~~~~”画出司马迁怎么做的句子。
2、出示司马迁是怎么想的句子。
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但想到《史记》还没有完成,便打消了这个念头。他想:“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我如果就这样死了,不是比鸿毛还轻吗?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
(1)他为什么想雪溅墙头,了此残生?(2)他又为什么打消了这个念头?
3、出示司马迁怎么做的句子。
司马迁重又摊开光洁平滑的竹简,在上面写下了一行行工整的隶字。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司马迁事业高于一切、荣辱置之度外的可贵品质。
四、讲读第四段
1、指名读这段,思考:为什么说《史记》是司马迁用生命写成的?
2、组学生讨论。
3、指导朗读。
4、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五、作业
1、完成文后习题4。
2、朗读课文,试着复述课文。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复述课文
一、复习
1、听写。
历史辉煌耻辱讲述专心致志 记载搜集研读悲愤飞来横祸
2、“发愤”是什么意思?司马迁是怎样发愤写成《史记》的?
二、复述课文
1、指名读课文。
2、指名说出课文的段落大意。
3、同桌互相复述课文。
4、指名复述课文,评价。
三、总结课文
1、司马迁是怎样“发愤”写作的?
2、故事的什么地方使你最感动?
3、齐读课文。
四、作业
1、朗读课文。
2、复述课文。
板书:
11、司马迁发愤写《史记》 遵照嘱托
遭受酷刑
完成巨著 发愤著书
前无古人
12.精读与略读
教学要求:
1.自主学习课文,感知并读懂课文,理解词句,体会思想感情。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学习选择哪些读书方法和怎样略读。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师要抓住精彩之处引导、点拨,把文章中所交给的读书方法通过讨论总结出来。教学准备:
1.相关的教学投影片。第一课时
一.揭题,审题 二.指导自读课文
1. 揭示课题。2. 审题:
(1)什么叫“精读”?什么叫“略读”?(2)你通常会采用什么方法? 1. 轻声自读课文,要求:(1)要有一定的速度;(2)弄清这篇课文写了哪几方面,主要写哪几件事?(3)在自己认为最有收获的句子下面作记号。2. 组织交流。
3. 指名分节读课文,要求:读通、读顺课文,注意正确、流利。4.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思考:哪些句子让你受益匪浅?为什么? 5.相机出示句子,指导理解:(1)俗话说的“一目十行”,就是指这种走马观花式的快速阅读方法。提问:(1)“一目十行”失什么意思?(2)走马观花是什么样的?
(3)你这样读过哪些文章?有什么帮助(4)这样的方法给了你什么好处?
(2)通过略读,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知道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的基本内容,从而确定它是否须要精读,或哪些地方须要精读。提问:(1)这句话你同意吗?(2)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3)这个“须要”是指什么?为什么这里用的是“须要”而不是“需要”?
1. 齐读。2. 浏览课文,思考。
1.按要求轻声自读课文。2.小组交流学习结果。3. 指名汇报。4. 指名补充。5. 听读,评议。6. 听读,思考。7. 指名交流。
8. 在老师的指导下理解重点语句,体会思想感情,并进行有感情地朗读。12.精读与略读
选择哪些读书方法 怎样略读习作3(新闻报道)
教学要求:
1、通过阅读例文,感悟“新闻报道”的写作特点,初步掌握“新闻报道”的写作方法,并能把这种方法运用到习作实践中去。
2、能按照写“新闻报道”的方法,写一次竞赛活动。教学重难点:
要求能做到“新、真、短、快”,以简洁的文字,真实的内容,迅速报道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教学时间:
2课时(其中包括书面习作1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收看过新闻联播吗?
2、播音员报道的新闻都是由记者撰写的“新闻报道”。
3、今天我们要来学做小记者,了解“新闻报道”的写法。
二、自学例文,了解这则新闻报道
1、自读,再指名读。
2、思考,讨论:例文每一自然段写了什么?
3、讨论:读了这则报道知道了什么?
三、明白新闻报道的框架
1、我们读了例文,就能对这次男篮比赛情况有了比较清楚的了解。为什么能产生这样的效果呢?自读习作3第二部分,发现报道的写作特点。
2、讨论 1)、例文各部分写了什么?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 2)、归纳,板书:
标题:题目突出重要内容
导语:交代结果
主体:事情经过 结尾:补充交代
四、指导写好一次体育比赛或学习竞赛
1、可以组织一次拔河或跳绳比赛等。
2、学生口述比赛情况,注意体现出报道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及为什么等因素。
3、指导确定标题,突出重要内容,然后按导语:交代结果;主体:交代事情经过;结尾:补充交代这一格式开始落手报道内容。
五、学生写作,教师巡视指导。
要求报道的事件清楚,重点突出,语言规范。第二课时
一、学生继续习作。
二、讲评所写报道,指导学生修改。
三、学生誊写习作。
板书设计
习作3(新闻报道)题目突出重要内容
导语:交代结果
练习3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了解书法在我国的悠久历史,感悟书法在生活中的作用。懂得学好书法需要持之以恒,从而激发学生热爱书法的感情。
2、诵读与积累旨在巩固前面所学词语,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和背诵量,激发学生积累语言材料的兴趣,丰富学生的语言积淀。
3、指导学生读贴练字,引导学生赏析汉字美,创造汉字美。
4、口语交际旨在培养学生能在生活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学时间:
3课时(自主安排)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习语文与生活
1、读短文回答问题 1)
自读短文
2)
出示:恍然大悟 理解:一下子明白了。
这位青年一下子明白了什么?
3)
学生联系上下文,比较中思考。
“学了一年就觉得很好”与“磨穿的砚台”比较,发现这位青年与老师的差距在哪里? 想一想,这位青年会怎么想? 4)
再读全文,得出结论
学习书法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持之以恒。
2、联系现实生活谈谈对“练字”的看法
1)
出示题目:现在电脑普及了,我们不需要花这么大的工夫练字了。
虽然现在电脑普及了,但我们还需要花很大的工夫练字。2)
你同意哪个观点,请说说你的看法。3)
两个阵队展开辩论,摆事实,讲道理。
小结:书法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学书法可以陶冶情操,磨练人的意志,而且,写字是衡量一个人语文素养高低的重要标志。所以,老师也认为虽然现在电脑普及了,但我们还需要花很大的工夫练字。
3、列举我国著名的书法家
1)
你知道哪些著名的书法家?
2)
同学之间展开竞赛,看谁知道的多?
各自在纸片上写一写书法家的名字,评选出最熟悉书法家的优秀者。3)
优胜者说说自己所知道的书法家的故事。如:王羲之父子、欧阳修、黄庭坚、颜真卿等。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习诵读与积累
1、出示与郑和有关的“准韵文”。
2、学生练习流利朗读12个词语。要求:读准字音,尝试理解词语
3、联系《郑和远航》这篇课文,说说你所理解的词语意思。参考注释如下:
讲和通好:指相互和解,并建立友好的关系。五湖四海:泛指世界各地或全国各地。
振臂一呼:振:挥动。挥动手臂,一声号召。
络绎于途:络绎,往来不断,前后相继。形容沿途过往的人马车船不断。观风问俗:指观察了解风俗人情。
互通有无:用自己有的去交换自己没有的。指相互交换。心悦诚服:心里喜悦而真诚佩服。
二、写好钢笔字
1、出示:郑和远航,规模之大,时间之长„„也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
2、指名朗读。
3、说说如何写好横线上的字。注意:
1)写单个字,要观察字的间架结构,观察的主要参照不再是“格子”,而是字的笔画与笔画,偏旁与偏旁之间的结构关系。
2)写一行字,还要讲究字与字之间的穿插、避让和布局。
4、读贴,书空,交流写好字的诀窍。
5、指定时间内独立描红,临贴。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口语交际:我来说一说
1、读一读口语交际的题目要求。
2、归纳所列话题:
1)
同学过生日,要不要送礼物?
2)
爸爸妈妈要我们星期天参加补习班,我们要不要参加? 3)
广告上说的,我们该不该相信?
3、生活中,我们常遇到一些问题,有时甚至常让我们陷入两难的境地,你还遭遇过什么问题?
4、学生再举例,教师继续罗列于黑板。
5、你对哪个话题最有看法,请你来发表你的看法。
6、学生四人小组讨论,推选代表,写下同学的看法。
7、代表心里“编”写提纲,试着有条理地表达自己以及同学们的看法。
8、教师及时指导:
1)
恰当地点拨,使讨论逐渐深入。
2)
充分尊重学生意见,只要言之有理,都给予肯定。3)
鼓励不善发言的大胆表达自己观点。
二、学写毛笔字
1、出示:土、牛
2、说说这两个字的间架结构。
3、教师示范:
土:第一笔横要短而轻柔,长度约为第三笔横的二分之一。第二笔竖要正直有力,敢于冒尖。第三笔横要舒展稳健。整个字的造型犹如一个“正三角形”。牛:撇要粗短如牛角,竖要中直如“牛脊”,字的重心在横中线之上。长横和直竖犹如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
4、学生欣赏中国方块字的几何造型美。
5、学生临写。教师指导。
第二篇:小学语文第十册教案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奇思妙想
1、宣布游戏规则
2、一起来学《田忌赛马》
二、新课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赛马过程
(1)课文写了田忌和齐威王几次比赛?我们先看第一场(一学生贴赛马图,师演示动画。)
(2)很明显,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三场比赛
下来,田忌都失败了。他们又进行了第二场比赛(请两名同学演示课件)。这次比赛田忌以二比一获胜了。
(3)还有其他方法能让田忌取胜吗?请大家在指上列出你的方法。(请学生演示课件)(相机出示句子: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
(4)这次比赛得归功于谁的帮助?孙膑怎么会想出这种方法呢?他是怎么想的?(出示句子:虽然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但是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快不了多少。所以,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
(5)万一齐威王也换马的出场顺序呢?为什么不会?课文哪里可以看出齐威王非常得意?理解“得意洋洋”、“讥讽”、“轻蔑”等词。(指导朗读出得意洋洋的语气)
(6)看来,孙膑不仅观察了马,还揣摩了齐威王的心理,可以看出孙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7)齐威王的第一次胜利靠的是实力,那田忌的第二次胜利靠的是什么?
3、朗读训练
(1)小组读(2)分角色读
三、小结
第三篇:小学语文第十册教案
二、教学过程:
(一)、审题训练明起因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十二课——晏子使楚。(齐读课题)请同学们打开课文,快速找出最能解释课题的一句话(齐王派大夫晏子出使到楚国去)练说什么是“晏子使楚”?
2、什么叫出使?(代表一个国家去外国执行外交任务)那么这次晏子出使就代表着——(生答:齐国)
3、请同学们边读第二自然段完成练习。(幻灯投影练习题)
①、因为楚王仗着自己国势强盛,所以()。
②、如果楚王侮辱了晏子,就不仅(),而且()。
③、如果晏子挫败了楚王,就不仅(),而且()。
4、交流
①、因为楚王仗着自己国势强盛,所以(想趁机侮辱晏子,显显楚国的威风)。(板书:想显显威风)。
②、如果楚王侮辱了晏子,就不仅(是显了楚国的威风),而且(侮辱了齐国。)
③、如果晏子挫败了楚王,就不仅(灭了楚国的威风),而且(维护了齐国的尊严)。
(二)、训练理解句子含义知进过
1、一个要侮辱晏子显显威风,一个要挫败楚王,维护自己和齐国的尊严。(板书:侮辱、挫败)。两人之间展开了针锋相对的较量,课文哪些自然段就是写他们较量的经过?共有几个小故事?
2、请同学们快速默读3——5自燃段,用找出晏子是怎样挫败楚王三次侮辱,维护齐国尊严三个重点句。
3、交流:(用幻灯出示三个重点句)
①、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我要是访问“狗国”,当然在得钻狗洞。
②、放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放问下等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就派到这儿来了。
③、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一到楚国,就做起强盗来,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
4、明确学习任务:
这节课我们就通过练习理解这三句话中含着的意思,来读懂这篇课文。
理解句子含义是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我们知道理解句子含义先要从字面上想句子贩意思,再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含着的意思。
5、下面我们先来理解第一名话的含义。
①、齐读句子
②、晏子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楚王关了城门,叫他钻洞)。
楚王为什么这么做?(要侮辱晏子身材矮小。板书:身材矮小)
那晏子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你怎么理解?
③、请同学们完成课后习题二⑴,看看你的答案和老师板书的是否差不多。(板书:是个狗国)
④、晏子真了不起,以牙还牙,胜了楚王,谁能把晏子这话读一读。
有感情地练读晏子所说的话。
⑤、师引读,生读晏子的话。(师故意漏读“只好”二字)
⑥、讨论:为什么“只好”二字不能漏?请在“只好吩咐”下这样小黑点,我们等会还要学习。
6、理解第二句话的含义。
⑴、请同学们按刚才联系上下文理解第一句话含义的方法:
①晏子为什么说这话?②楚王这么说是侮辱晏子什么?③晏子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⑵、理解第二句话的含义。
要求学生谁想好了,就把含义写到黑板上。
⑶、评议:句子含义谁理解得好?请含义理解最好的同学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
生: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
既然有这么多人,为什么打发你来呢?不中用
上等国——上等人
下等国——下等人是下等国
最不中用——最下等国
⑷、好,我们就选这位同学的意见,请最好的那位同学板书,其他同学完成课后练习题二(2)。(生板书:不中用,是下等国)
⑸、晏子真是好口才,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又一次挫败了楚王,请大家练读第4自然段,等会请你把自己认为读得最好的句子读给大家听。(练读——评议)
⑹、分角色朗读。
⑺、请在“楚王只好陪着笑”下面加上小黑点,楚王是不想笑也得笑,笑得多么勉强,多么,多么无可奈何!真是偷鸡不成反蚀把米,但楚王不肯善罢甘休,一计不成是又生又一计,第三次较量又开始了。
7、理解第三句话的含义
⑴、请同学们按上面的学习方法再理解晏子说的第三句话的含义。
⑵、含义想好了,请自由地到黑板上来写写。
⑶、评评谁的含义写得正确,(请写得正确的同学说理由)
若生第三句理解有困难,则辅助练习:
柑桔在淮南(),在淮北(),原因是()。
齐国人在齐国(
第四篇:苏教国标版美术第十册教案
五年级美术教案 主备人:孙华 1.我的梦想
教学目标:1.培养审美情趣
2.掌握观察的方法和想象画技巧 重点:掌握观察的方法 难点:掌握想象画技巧 教具:范画、录像 教学活动:
一、导入:
同学们,你能告诉老师你梦想自己长大后会成为怎样的人?从事怎样的工作? 你能说一说吗? 许多伟大的成就,源于儿时的梦想,美丽的梦,给人力量。
二、出示课题:
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录象,大家想看看吗? 出示录象
那位同学有和这个同学一样的梦想?谁能说一说,想象自己长大后会变成什么模样?
三、出示范画
你想不想看看别的同学画的对未来的梦想?你发现了什么?你觉得他们在表现梦想的那一部分最吸引你?
四、画出你的梦想吧,照亮你努力的方向。你想不想也来画一画? 作业选择:
1.畅谈自己美好的理想:自己会成为怎样的人?从事怎样的工作? 2.用你喜欢的绘画工具和掌握的画法来创作。教学反思 :
2.重复的形
教学目标:1.培养想象力
2.学习在观察中发展创造性的思维并运用绘画的技巧表现。
羊寨中心小学 五年级美术教案 主备人:孙华 重点:学会图案中形的重复变化。难点:运用绘画的技巧表现重复的形。教具:范画、范例 教学活动:
一、导入:
地上的瓷砖一块块排列,屋顶的红瓦一片片连接,衣服上的花儿朵朵相同,图案里的纹样反复不断┄┄ 这些都是重复的形。
二、板示课题
同学们,老师想知道你对在生活里和画面上出现的重复的形有什么样的印象? 请你来说一说自己的看法。
在生活里和画面上,形成秩序感和节奏感。你一定有自己新的想法吧? 分小组就这个话题展开讨论。
三、出示范画
你想看一看别的小朋友的画吗?
你觉得怎样把自己的想法画出来,那一定很有趣。想不想也来试一试?
四、作业选择:
1.观察、寻找生活中重复的形,选择一种有趣的重复的形画出来。2.可以参考例图去创作发挥运用各种绘画方法。教学反思:
3.渐变的形
教学目标:1.培养表现力 2.学习形的渐变知识 重点:培养欣赏美的能力 难点:学习形的渐变知识 教具:范例、图片等 教学活动:
羊寨中心小学 五年级美术教案 主备人:孙华
一、导入: 铁塔层层变小,苹果慢慢变尖,在挨舍尔的画里,鱼儿渐渐变成大雁┄┄ 这些都是渐变的形。这种有规律的变化,需要我们去发现。
二、板示课题
同学们看这张图片,出现了什么变化? 观察它们都是怎样变化的? 试一试,看说的最多。还能画出更多的变化吗?
三、出示范例
寻找渐变的规律,发现了吗?是怎样变化的?
五、作业选择:
1.观察、寻找自然和生活中渐变的形,选择一种最有趣的画出来。2.可以参考例图来创作 教学反思:
4.表情丰富的脸
(一)教学目标:培养绘画能力 2.掌握人物画的绘画技巧
重点:用人物画技巧来表现人的各种表情 难点:能自由运用绘画技巧进行绘画 教具:图片、镜子、范例等 教学活动:
一、导人
同学们你观察过自己的表情吗?
请你照照镜子看看自己的小脸上都能变化出哪些表情来呢? 大笑、愤怒、生气、伤心、惊吓、哭泣、疑虑、困倦┄┄ 小小的脸上变化万千。
羊寨中心小学 五年级美术教案 主备人:孙华 请你好好观察一番,画出表情丰富的脸。出示图片
如果让你也来画一幅画你会怎样来表现?
二、板示课题
你发现人在做表情的时候,脸上的肌肉和五官有怎样的变化? 你觉得有趣吗?谁来说一说,自己的新创意?
三、范例
你又有新的想法了吗?
留心观察周围人们的各种表情,也可自己对着镜子做出各种表情,看看脸上的肌肉和五官有怎样的变化?
同学们还可以上台表演各种表情让大家伙儿看看。小组讨论一个创意并动手协作完成。作业选择:
1.你画的是什么表情,要让人一目了然。
2.可以用绘画去表现,也可以用剪贴添画等方法去表现。教学反思:
5.表情丰富的脸
(二)教学目标:1.培养观察能力 2.掌握绘画的方法
重点:能把看到的表情表现出来 难点:能运用各种绘画方法进行创作 教具:多媒体、范例 教学活动:
一、导人
我们人类的表情十分丰富,动物的表情也不简单哪,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动物们的脸吧!
二、出示多媒体 播放多媒体 你看这只狒狒,一屑不顾的样子,多么滑稽。
羊寨中心小学 五年级美术教案 主备人:孙华 谁来说一说自己最喜欢的动物你为什么喜欢它? 你见过哪些可爱的动物?
老师在网上的动物园看到许多特别的动物表情,大家跟随我一起去看看吧。感谢大自然的创造力,使我们能欣赏到这么多奇异有趣的脸。
三、如果让你绘画你会画出什么样的动物的表情呢? 画一个你最喜欢的动物的表情。
四、作业设计
1、大家可以讨论、描述和模仿各种动物的表情。
2、画一个或几个你觉得最有趣的动物的脸。也可以画一种动物的几种不同的表情。
3.仔细观察、欣赏图片上、影视中和动物园里各种动物的脸。教学反思:
6、表情丰富的脸
(三)教学目标:1.培养创造力审美情趣
2.掌握设计的方法和造型的技巧 重点: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难点:掌握动手设计的方法和运用材料表现夸张的技巧 教具:范例、录像 教学活动:
一、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人类和动物的表情你能告诉老师你有什么发现吗?你能说一说吗? 出示图片
你看,几乎所有的形象,都可以用纸、黏土或其他材料来表现。这些做出来的头像,都表现出强烈或微妙的情感。
二、出示课题:
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录象,大家想看看吗? 出示录象
那位同学有了灵感?谁能说一说,你的想法也应该是很有创意的。
三、你想不想看看别的同学设计制作的作品?
羊寨中心小学 五年级美术教案 主备人:孙华 你发现了什么?你觉得他们的设计那些地方吸引你?
四、你想不想也来做一回小小设计师? 我们用黏土、纸或其他材料,也来表现一个富有表情的脸。作业选择:
1.做时需抓住不同表情的特征,并可以夸张这些特征。
2.争取每个人做的表情都不一样,把作品聚集一起观摩,肯定非常有趣,说一说为什么 教学反思:
7.有表情的面具
教学目标:1.培养想象力
2.学习在观察中发展创造性的思维并运用造形的技巧表现。重点:学会造形并发展发散思维。难点:运用造形的技巧表现自己的想法。教具:范例、、图片 教学活动:
一、导入:
同学们,老师请你参加一个化装舞会,你接受邀请吗?
不过舞会之前需要你绘制自己的面具最好能让大家认不出你来,面具是虚构出来的脸,你可以尽情发挥,大胆绘制。
二、板示课题 从原始宗教仪式,到各种化妆舞会和狂欢的节日,还有小朋友别出心裁的游戏,人们创作了千奇百怪的面具。
三、出示范例
每个小朋友的感受都是不同的,你一定有自己新的想法吧? 分小组就这个话题展开讨论。
你想看一看别的小朋友的造形吗?你觉得怎样? 想不想也来试一试?
羊寨中心小学 五年级美术教案 主备人:孙华 利用厚薄、色彩不同的各类纸张以及其他废旧材料做成有表情的面具。
四、作业选择:
1.选择一种你喜欢的面具做成有表情的面具。教学反思:
8.变化的线条
教学目标:1.培养表现力
2.学习线条的变化和线条的表现知识 重点:培养欣赏美的能力 难点:学习线条的质感 教具:范例、图片等 教学活动:
一、导入:
线条,可以勾画物体的轮廓,又可以描绘他们的明暗和质感,还可以表现作者的风格和情绪。
二、板示课题 有的线短促而激烈,有的线柔美而舒展,有的线粗犷而有力,有的线沉静而舒缓┄┄
三、出示范例
不同的工具画出的线是不同的,你一定要亲自去试一试
尝试不同的画笔画出不同形态的线条,体会线条的变化以及工具和线(如粗细、深浅、刚劲与柔和等特征)的关系。试一试,看谁变的最多。作业选择:
尝试用不同的画笔画出不同形态的线条,体会线条的变化以及工具材料和线(如粗与细、深与浅、刚劲与柔和等特征)的关系。
尝试画些轻重、粗细变化的线以及轻快的线、沉重的线、欢乐的线、愤怒的线等等。
试用富有变化的线描绘一个形象,避免用铁丝框一样死板无变化的线画轮廓,充分体现线条丰富的表现力。
羊寨中心小学 五年级美术教案 主备人:孙华 教学反思:
9.画性格
教学目标:1.培养观察和绘画能力
2.掌握欣赏的方法和绘画的技巧 重点:了解色块与线条所表现的性格
难点:能通过观察进行绘画表现色彩或线条的性格 教具:图片、范例 教学活动:
一、导入:
把性格转换为色块和点线,其实是最直接的事:
干脆利落的折线——表示果断; 轻松柔软的曲线——联系着温和; 形如爆发的色块——象征着暴烈┄┄
你在平时的生活中,还能发现一些什么性格?
一、板示课题
今天老师将带领大家一起去画廊看看哪儿的画家是怎样表现自己的性格的? 出示图片
你觉得这些图片都有些什么性格?
如果让你来联想你会怎样来表现? 谁来说一说,自己的新想法?
三、范例
你又有新的启迪了吗? 作业选择:
1.可以先设想出某一种性格,然后努力用色块、点线表现出来。2.也可先画出各种点线、色块,然后讨论一下它们各自向什么性格。3.教学反思:
10、11水墨人物(一、二)
教学目标:1.培养审美能力
2.掌握水墨人物画的绘制和方法 重点:能把想到的水墨人物用各种手法表现出来
羊寨中心小学 五年级美术教案 主备人:孙华 难点:能运用各种方法进行创作工笔人物、写意人物等 教具:范例实物、图片 教学活动:
一、导人
水墨画在我们中国有悠久的历史,画水墨人物写生时,你的眼光就是水墨的: 五官是勾线还是用点? 头发是干擦还是湿墨?
衣服一遍画成,还是既擦又染,加工多少遍?
二、出示多媒体
老师在网上的画廊里看到许多特别的水墨人物画,大家跟随我一起去看看吧。谁来说一说自己最喜欢的画面,你为什么喜欢它?
观察这些画,试着说一说这些画的画法、色彩、特点和皴法的独到之处。
三、如果让你绘画你会画出什么样的水墨人物呢? 画一个你最喜欢的人吧。
四、作业设计
1、可以用水墨工具写生人物头像。
2、也可以画半身或全身像。教学反思:
12.世界地球日
教学目标:1.培养想象力
2.学习在观察中发展创造性的思维并运用各种表现手法来表现。重点:学会联想并发展发散思维。
难点:运用绘画、拼贴、改画的技巧表现内心的想法。教具:录象、图片、范画 教学活动:
一、导入:
森林的面积缩小,全球气候变暖,物种迅速减少,空气严重污染┄┄
人类要快快重视环境问题的威胁,羊寨中心小学 五年级美术教案 主备人:孙华 保护这唯一的地球,避免无可挽回的灾难。
如果让你来做一个环保小使者,你会怎样宣传自己的想法,能不能让大家更深刻的意识到环保的作用?
二、板示课题
同学们,老师想知道你了解哪些环境问题呢? 请你来说一说。
三、出示录象
每个小朋友想象中的地球都是不同的,你的想法是什么呢?
分小组就这个话题展开讨论。你想看一看别的小朋友的画吗? 你觉得该怎样把自己家园画出来或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 那一定很有趣。想不想也来试一试?
四、作业选择:
1.地球环境日益恶化的现象,你在自己的生活中也观察到了么?你有怎样的感受?
2.创作一幅画,表达自己的忧虑。4.画完后还可以写上简单的文字说明。教学反思:
13.世界地球日
(二)教学目标:1.培养表现力
2.学习利用材料的特点表现自己的画面 重点:培养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难点:学习运用各种材料进行制作的知识 教具:范例、图片等 教学活动:
一、导入:
过去、现在、未来,地球都是我们生存的家园。拯救地球,保护家园,使它永远美丽、安全,是人类共同的心愿。今天,让我们用我们的一些作品,材料? 来为“世界地球日”作一份宣传。
羊寨中心小学 五年级美术教案 主备人:孙华
二、出示图片
这个小朋友用画笔寄托希望,提出倡议。
三、板示课题
你身边有什么样的破坏地球的现象?
四、你了解他们的做法吗?能说一说吗?
五、作业选择:
1.用你的画笔寄托希望,提出建议,发出“拯救地球”的呼喊。2.可以在画上写上简单的文字说明。教学反思:
14.海洋生物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观看海洋的神秘世界
2.通过欣赏学习,引导学生用美术语言画海洋生物 重点:用各种色块、线条表现自己的感受用画面表现海洋生物 难点:用美术材料和辅助工具画出不同的海洋生物 教具:图片、范画、录音等 教学活动:
一、激趣导人
我们很少有机会到神秘的海底世界去欣赏奇异瑰丽的海洋生物,出示图片
如果让你也来画一画你会怎样来表现?
大海的神秘和宽广使我们浮想联翩,今天我们就来画海洋生物。
一、板示课题
1.初步感受尝试研究学习:
老师请你看看这神秘瑰丽的海洋世界吧。你最喜欢什么感觉?说出你的感觉来。
让我们一起看看别人的海洋世界。说说对他们画面的评价。2.引导赏析并模仿成功作品: 出示学生作品。
分析:色彩与画面的关系,找出绘画的规律。游戏:找感觉
想象一下做一条鱼是什么感觉?再试一次。尝试画出鱼的状态来。
羊寨中心小学 五年级美术教案 主备人:孙华 3.引导赏析并构思个人的作品:
看了那么多的画面,有了那么多的感受,你准备画那种什么样的海底世界? 谁来说一说,自己的新想法?
二、创作练习
把你最喜欢或印象最深的对海底的感受画出来。你又有新的想法了吗?
小组讨论一个创意并动手协作完成。
四、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大家的感受非常敏锐丰富,下课以后希望大家继续研究一下海洋世界。在音乐声中整理好自己的东西。下课 作业选择:
1.有机会到“海底世界”或水族馆去参观,也可以欣赏图片。
2.画你看到过的海洋生物,也可以精心描绘一个单独的形象,也可以画出争奇斗艳的海洋世界。
3.还可以用各种材料表现海洋生物。教学反思:
15.海洋怪兽
教学目标:1.培养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2.掌握绘画的方法
重点:能把想到的怪兽表现出来 难点:能运用各种绘画方法进行创作 教具:多媒体、范例 教学活动:
一、导人
你知道那些海洋怪兽?那一种最有趣? 在童话和神话里还是你的梦中里的? 很多海洋怪兽都是从海里出来的。
二、出示多媒体
老师在网上的商店里看到许多特别的海洋怪兽,大家跟随我一起去看看吧。观察这些怪兽,说一说这些怪兽的外形、色彩、特点的与众不同之处
三、如果让你设计你会设计出什么样的怪兽呢?
羊寨中心小学 五年级美术教案 主备人:孙华 让我们先来看一下同学们是怎样画的?欣赏同学成功作品。画一个你最喜欢的海洋怪兽。
四、作业设计
1、可以画出你想象的海洋怪兽。
2、也可以用你各种材料把它做出来。教学反思:
16、会唱歌的乐器
教学目标:1.培养创造力审美情趣
2.掌握绘画的方法和造型的技巧 重点: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难点:掌握写生的绘画方法 教具:范例、录像 教学活动:
一、导入:
同学们,五彩斑斓的编钟,沉静如水的古筝,金光灿灿的管乐,造型幽雅的提琴┄┄你能告诉老师你所了解的乐器吗? 你能说一说吗? 出示图片
你看,会唱歌的乐器,家族成员多,模样很美丽。
二、出示课题:
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录像,大家想看看吗? 那位同学有了灵感? 谁能说一说,你学过乐器吗?你最熟悉那些乐器?你最喜欢那些乐器?为什么?
三、你想不想看看别的同学画的乐器? 你发现了什么?
你觉得他们的绘画那些地方吸引你?
四、你想不想也来画一画这些可爱的乐器? 作业选择:
1.你最欣赏那些美丽的乐器?从造型、色泽等方面讨论一下:它美在哪里?
羊寨中心小学 五年级美术教案 主备人:孙华 2.画出你最喜欢的乐器,也可以描绘人们正在演奏的样子。3.开个小小展览会,看谁的画最受欢迎,说一说为什么。教学反思:
17.心灵手巧——我做的乐器
教学目标:1.培养想象力
2.学习在制作中发展创造性的思维并运用各种造形的技巧表现。重点:学会立体造形并发展发散思维。难点:运用造形的技巧表现自己的设计 教具:范例实物、图片 教学活动:
一、导入:
我做的乐器,不一定是为演奏乐曲。
主要是做出想象中的造型,学会享受创作的乐趣。
二、板示课题
同学们,老师请你欣赏当代设计师的设计。请你来说一说自己的感受。每个小朋友的感受都是不同的,你一定有自己新的想法吧? 制作的材料有纸、黏土、竹┄┄ 分小组就这个话题展开讨论。
三、出示范例
你想看一看别的小朋友的设计吗? 你觉得怎样? 想不想也来试一试?
四、作业选择:
可以用某一种材料来做个乐器,也可以用多种材料综合起来做。即可做某一种已有的乐器,也可以自己设计的乐器。教学反思:
羊寨中心小学 五年级美术教案 主备人:孙华
18.小乐队
教学目标:1.培养表现力
2.学习构图和表现的绘画知识 重点:培养欣赏美的能力 难点:学习构图知识 教具:范例、图片 教学活动:
一、导入:
动作随着节拍,姿态伴着旋律,丰富而又和谐,多样而又和谐。板示课题
二、出示范例
选择一种乐器将它巧妙绘画,再组合描绘成有趣的,优美的群像。
学校里有小乐队吗?经常去看看他们的演出或排练吗?同学们的表演让我们感到更亲切,画出他们演出或排练时的情景。试一试,看谁观察的细腻。
三、比一比看看谁的画面最精彩?
四、做游戏
模仿小乐队吹、拉、弹、唱,进行模拟音乐会。
五、作业选择:
1.可以画你想象出来的小乐队。
2.注意人物和乐器的大小,高低、横竖、位置的穿插变化,讨论一下为什么。教学反思:
19.乐器的联想
教学目标:1.培养观察和绘画能力 2.掌握欣赏的方法和绘画的技巧 重点:培养创新与想象能力
难点:能通过观察进行绘画表现音乐和乐器之间的关系 教具:范例、图片 教学活动:
一、导入:
羊寨中心小学 五年级美术教案 主备人:孙华 乘着音乐的翅膀,我们激情飞扬;插上想象的翅膀,我们奇思妙想。画个想象的乐器,奏出更奇妙的音响。
二、板示课题
今天老师将和大家一起去童话世界看看 出示图片
你觉得这些画面美在何处?
如果让你来画一幅图你会怎样来表现? 谁来说一说,自己的新想法?
三、范例
你又有新的启迪了吗? 作业选择:
1画想象的乐器不需要拘泥于真实,可以多一点大胆的、自由的、幽默的联想。2用自己喜欢的手法进行绘画。教学反思:
20.全身人物写生
教学目标:1.培养绘画能力 2.掌握造形的方法
重点:能把看到的姿态用各种手法表现出来 难点:能运用各种绘画方法进行创作 教具:范例实物、图片 教学活动:
一、导人
据说一个身材匀称的大人,你的配画也应该是你智慧和想象力的结晶!请你来欣赏一下吧。
二、出示图片
谁来说一说自己最喜欢的配画,你为什么喜欢它?
观察这些配画试着说一说这些故事的配画构图、色彩的特点和图案的独到之处。
三、如果让你设计绘画你会画出什么样的图片呢?
画一个你最喜欢的寓言故事或神话故事各种方法表现你的想法
四、作业设计
羊寨中心小学 五年级美术教案 主备人:孙华
1、你听过、看过并喜欢哪些寓言、神话故事?选取故事中最动人的情节、场面来画。教学反思:
21.动态人物
(一)教学目标:1.培养观察能力
2.掌握观察的方法和绘画的技巧 重点:掌握观察的方法
难点:掌握动态人物的各个关节的转折变化 教具:范画、录象 教学活动:
一、导入:
同学们,你知道吗?人在运动的时候,重心失去静止时的稳定,却展现出了多姿多彩的动态。你能说一说你喜欢的作品吗?
二、出示课题:~ 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录象,大家想看看吗?
在体育课、运动会、操场上注意观察同学们各种运动姿态和特征。观察描绘动态人物时,更要注意人体各个关节部位的转折变化。
三、出示范例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别的同学画的画面吧? 你觉得他们在表现人在运动的哪一部分最吸引你?
四、你想不想也来试一试? 作业选择:
1.观察描绘动态人物时,要注意人体各个关节部位的转折变化。2.先将大概的动态画出来再添加必要的细节。教学反思:
羊寨中心小学 五年级美术教案 主备人:孙华
22.动态人物
(二)教学目标:1.培养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2.学习在观察中发展创造性的思维并运用各种表现手法来表现。重点:学会联想并发展发散思维。
难点:运用各种材料进行制作表现内心的想法。教具:录象、图片、范例 教学活动:
一、导入:
用铁丝、废纸和黏土„„
做出的这些活泼生动的小人儿多叫人喜爱。
如果让你来创造一个人物作品,能不能让大家更惊奇?
同学们,老师想知道你想做出些什么样的形象呢?请你来说一说。出示录象
小朋友想象中的作品都是不同的,你的想法是什么呢? 分小组就这个话题展开讨论。你想看一看别的小朋友的作品吗?
你觉得该怎样把自己想象的人物作品做出来? 那一定很有趣。想不想也来试一试? 作业选择:
1.可以用废纸、黏土或铁丝电线进行制作动态人物。2.可以模仿例图,也可以自己观察、创造。教学反思:
23.运动中的动物
教学目标:1.培养表现力
2.学习利用材料的特点表现陶艺动物 重点:培养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难点:学习运用陶土材料进行制作的知识 教具:范例、图片、陶土 教学活动:
羊寨中心小学 五年级美术教案 主备人:孙华
一、导入:
雁飞鱼跃,鹤舞鹿奔。和人类比起来,许多动物都是运动健将。它加强我们对泥土的感觉,在《动物世界》里,我们欣赏过它们矫健的身影。
二、出示图片
试一试,看谁能说出这些动物的运动特点? 还能说出更多的变化吗?
三、板示课题
你身边有什么样的动物?
你了解它们的特点吗?能说一说吗?
四、观察欣赏图片、影视片中动物的运动姿态。试着说一说,他们的运动特点。
五、作业选择:
1.观察欣赏图片、影视片中动物的运动姿态,表现出动物运动的动态。2.可以画、也可以用各种材料去做。教学反思:
24.我喜欢的体育活动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表现运动的场景
2.通过欣赏学习,引导学生用美术语言运动的动作 重点:用各种色块、线条表现自己对运动的理解 难点:用美术材料和辅助工具画出不同的体育活动 教具:图片、范画 教学活动:
一、激趣导人
体育活动生龙活虎,真令我们激动。
总想让那些英姿飒爽的动作,在我们的画上永驻。
二、出示图片
如果让你也来画一画你会怎样来表现?
体育课上,你学会了哪些运动?运动会上,你又喜欢哪些项目?打球?赛跑?游泳?
运动展示人类更辉煌的前景,激发人们建设和创造的自信。
三、板示课题
羊寨中心小学 五年级美术教案 主备人:孙华 你最喜欢什么运动?说出你的感受来。
看了那么多的画面,有了那么多的经验,你能尝试画出你对运动的感觉来吗?谁来说一说,自己的新想法?
四、创作练习
把你最喜欢或印象最深的运动画出来。你又有新的想法了吗? 小组讨论一个创意并协作完成。
五、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作业选择:
1.把你最喜欢的运动画出一两种。
2.可以画出你或同学们运动时的姿态,也可以画出比赛场上热烈气氛。教学反思:
25.我知道的职业
教学目标:1.培养观察能力 2.掌握绘画的方法
重点:能把想到的职业表现出来 难点:能运用各种绘画方法进行创作 教具:多媒体、范例 教学活动:
一、导人
三百六十行,行行不可少。既有各自的辛苦,也有各自的骄傲。不同的职业,有各自的情趣。不同的职业,也有不同的特征和面貌。
二、出示范画
老师在网上的画廊里看到许多特别的画面,大家跟随我一起去看看吧。观察这些画面,说一说这些画面的色彩、构图的独到之处。
三、你都知道哪些职业?能说一说吗?
四、如果让你绘画你会绘画出什么样的职业呢?
让我们先来看一下同学们是怎样画的?欣赏同学成功作品。画一个你最喜欢的职业吧。
作业设计
1、在讨论中说说你知道哪些职业,描述你较熟悉的职业的特征,然后用线条和色彩画出来。
羊寨中心小学 五年级美术教案 主备人:孙华 教学反思:
26、外貌有特征的人
教学目标:1.培养观察力审美情趣
2.掌握绘画的方法和造型的技巧 重点:培养绘画力和创造力 难点:掌握夸张的绘画方法 教具:范例、图片 教学活动: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来看一看在我们班谁长的最有特点? 他的特点是什么,你能说一说吗? 出示图片
外貌有特征的人,往往惹人注目。也较容易被人记住。在你的记忆里,这样的人是谁呢?
二、出示课题:
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图片,大家想看看吗? 出示图片
那位同学有了灵感? 谁能说一说,你的绘画,也应该是充满创造力的、新鲜感的。
三、你想不想看看别的同学绘画的有特征的人? 你发现了什么?
你觉得他们的绘画那些地方吸引你?
四、你想不想也来做一回小小漫画师? 作业选择:
1.从生活或影视片中回忆一个身材或相貌有明显特征的人。2.可以把他画出来,也可以把他做出来。
3.开个小小展览会,看谁的设计受欢迎,说一说为什么。教学反思:
羊寨中心小学
第五篇:小学语文第十册《早》教案
小学语文第十册《早》教案
(一)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作者写梅花的用意。情感目标:凭借课文语言材料,教育学生学习鲁迅先生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并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难点
1、结合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写梅花的用意。
2、通过鲁迅先生的事实,教育学生要时时早,事事早。教学准备 投影仪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大家知道鲁迅吗?展示:鲁迅(1881.9.25~1936.10.19),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头发像刷子一样直竖着,浓密的胡须形成了一个隶书的“一”字。毛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鲁迅先生一生写作计有600万字,其中著作约500万字,辑校和书信约100万字。http://baike.baidu.com/view/2004.htm 我们今天来学习一篇关于鲁迅先生的文章,一起来说《早》(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2,播放课文视频范读。
听课文录音,提出学习要求:为什么以“早”为课题?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二、检查预习及生字词认知情况。
1、出示生字图片:师:谁来读给大家听听,谁来当小“老师”,一起读读。(提出要求读准字音,认清生字字形。)
2、出示词语图片:指名读,分小组读,开火车读。要求在课本中找出这些词语的位置标记出来。
3、检查课文预习效果:
1、指名读课文,帮助纠正字音和读得不通顺的地方,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
2、了解词语的掌握情况,对学生不懂的词语教师作适当讲解。
3、快速阅读课文,回答: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三、重点段落重点讲解。
2、第二部分
(1)过渡:“三味书屋”到底是什么样子?它有哪些特别之处?我们来学习.(2)小组学习2—4节,想一想:每节都告诉了我们什么? 学习第2节,想想: ①自由朗读,你知道了什么? ②一进门就闻到了一股清香,当时,作者心里是怎样想的? 第3节
①指名读,其余同学划出描写方位的词语。
②自由读1—6句,根据插图找到正确的方位。集体辨位,教师指导看图,提问:作者是按从哪到哪的顺序写的?
③自由练习介绍“三味书屋”的摆设。第三部分
过渡:大家喜欢腊梅吗?腊梅是怎样的一种花呢?让我们走进后园去看看?
1、读课文,边听边划出描写梅花样子的词语句子。(1)指导朗读。
(2)是呀,梅花太美了!除了美丽之外,梅花还能带给大家什么?齐读第5节的最后两句,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2、自读6、7节。
(1)谁来述说“早”的由来。
(2)大家想想:从这些事中,可以看出鲁迅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这一个小小的“早”字对他有什么作用?
3、鲁迅这样做,同学们你有什么想法?学生畅所欲言.三、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