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望月》

时间:2019-05-13 00:08: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语文教案《望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语文教案《望月》》。

第一篇:语文教案《望月》

24望月

教材简析:

本文是一篇散文,记叙了“我”在甲板上赏月时,聪明好学、爱幻想的小外甥和“我”比赛背诵写月亮的诗句以及小外甥对月亮的独特而富有童趣的想象。作者文笔生动活泼,聪明好学、爱幻想的小外甥跃然纸上。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并随课文理解词语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品读、听写第二自然段,感受课文描绘的美好意境,受到美的熏陶。

4、引导学生搜集、拓展相关的阅读内容,感受望月的乐趣及小外甥的聪明好学、想象力丰富。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体会欣赏描写月光的句子,理解小外甥对月光产生想象的句子的意思。

2、通过朗读训练,启发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受和反映世界。教学准备:月下江景图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

1、谈话导入。月亮是美丽的,美丽的月亮一直是古今中外文人墨客们笔下生辉的题材。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著名作家赵丽宏先生的散文《望月》,共同感受他笔下那美丽的月色。

2、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有关月亮的诗句?请大家背诵。出示课题 24 望月(齐读课题)

二、感知大意

1、请大家打开课本,朗读课文,完成以下要求:

(1)思考:文中是说谁在望月?他们望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2)读准生字词,读通课文。提示:文中的省略号

2、交流讨论:

(1)文中是说谁在望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相机解释:小外甥(板书: “我” 小外甥)

提问:文中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认为他是一个怎样的孩子?(2)同学们初读课文,读懂的真多,大家有没有把生字词读准、课文读通呢?(出示生字词)镀金 比喻 船舱 外甥 峨嵋 瞳仁 ①一生领读,其余跟读,及时纠正、鼓励。

②文中哪些句子、段落你觉得较难读,提出来大家一起练练。

3、总结:初读课文,同学们真认真,但要真正读懂一篇课文,还要对其中的内容细细地体会。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哪些段落写赏月,哪些写背诗喻月?

2、指导学生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1—2节):写“我”在甲板上见到的月夜美景。

第二段(3—20 节):写小外甥和“我”的愉快交谈。

第三段(第21节):写“我”凝视月亮消失的地方,展开了幻想,留下美好的回味。

四、学习第一段

过渡: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品味作者眼中的月亮。

1、师读课文,让学生闭上眼睛用心地听,仔细想想你的感受是怎样的?

2、同学们,想不想把这幅画画出来?

3、学生细读课文,思考作者描绘的“图画”上有哪些景物以及这些景物是什么样子的?

交流:

景物:月光 江面 芦荡 树林 山峰

江面„„光斑在跳动

芦荡 树林 山峰„„镀上花边

4、学生当场打开画笔进行绘画,其他同学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评议。

5、播放第一段录音(诵读),再看看同学画的图感受意境。

6、看图,尝试背诵第二自然段。

五、作业

1、描红

2、课文中的古诗你熟悉吗?把它们找来读一读,议一议诗的意思。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并跟随着作者的脚步在这夜深人静的时候悄悄地来到江轮甲板上望月。渐渐地,我们被这月光下美丽而幽静,空旷而辽远的江景陶醉了。

2、让我们打开课本,再来读一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象画面,让这段优美的文字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里。

二、学习第二段

过渡:正当“我”尽情地欣赏着“月夜江上美景”的时候,小外甥也来赏月了。仔细阅读课文的第二段,边读边体会,小外甥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1、交流。(板书:聪明好学 爱幻想)

2、再读读课文第二段,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的聪明好学,用——画出。

3、学生交流:他向我挑战背诗。“他眼睛一眨就是一句。” 板书:背诗

4、师:小外甥是怎样向我挑战的?(指名读第5节,读出挑战的语气)

5、现在我们让读读他们比赛吟诵的诗句,把你喜欢的诗句多读几遍,体会体会诗句的意思。

谁来把自己喜欢的诗句读给大家听听。生:“少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师:诗人小时幼稚可笑。你能把他那天真烂漫、稚气可爱的样子读出来吗? 生:“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师:听了你的朗读,我感受到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谁再来看着画面读一读。生:“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师:你能背诵全诗吗?李白想要表达的是什么思想感情呢?你能把这种感受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吗?

生:“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师:天上月,水中影。谁也想读这一句,说说这句诗让你感受到什么?(月影离人那么近,更增添了游子的新愁。)生:“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师:没有了月亮,只有江中渔火相伴,思乡的忧愁使得诗人难以入眠,我们该怎样读好这一句呢?还有谁想读?

生:“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师:能说说它的意思吗?这么美的景色,你能将它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吗?

6、作者和小外甥就这样你一句,我一句,不分胜负。现在我们来分角色朗读5—13自然段,注意体会他们赛诗时的那份热情。

哪桌同学愿意读给大家听听,请大家做评委,听一听谁吟诵得最美。

7、作者和小外甥仅仅吟诵了这几句诗吗?你怎么知道的?

(这里的省略号告诉我们,他俩还吟诵了许多写月的诗句。这不由得让我们再一次感受到小外甥的——聪明好学)

8、此时,凝望着这月夜美景图,你想起了哪些诗句呢?咱们也来赛赛诗,不重复别人吟诵过的诗句,看看哪位同学吟诵得多,吟诵得美。

过渡:古往今来,吟诵月亮的诗句多如繁星,咱们五()班的同学也和小外甥一样聪明好学,眼睛一眨就是一句。小外甥不仅向“我”挑战,对背诵月的古诗,而且问“我”“月亮像什么?”

9、再读课文,想想在爱幻想的小外甥的眼里,月亮又是什么样儿的呢?用 画出。

出示:“像眼睛,天的眼睛。”

师:多巧妙的比喻啊!(板书:喻月)形态各异的月亮镶嵌在天幕上,多么像天的眼睛啊!小外甥是怎样说出这句话的?“不假思索”是什么意思?

(不加过多的考虑,脱口而出,说的那么自信,那么肯定。)谁再来读读这句话。还有谁也想读?

10、在爱幻想的小外甥的眼里,月亮是眼睛,天的眼睛。多么独特的想象啊!这是一双怎样的眼睛呢?

(1)出示句子,谁来读一读小外甥的话。

“这是明亮的眼睛。它很喜欢看我们的大地,所以每一次闭上了,又忍不住偷偷睁开,每个月都要圆圆地睁大一次„„”

(2)(绘制简笔画——“眼睛”)师:就像小外甥想象的,月亮是天的眼睛,它睁大了眼睛,我们就看到了白玉盘似的圆月,难怪诗人李白在《古朗月行》中写到—— 生:“少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它若是眯上眼睛,我们就看见了一弯新月,诗人白居易在《暮江吟》中对它作了描写——生:“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它半睁半闭,就成了李白笔下的——“峨眉山月半轮秋”了。

(3)再仔细读读这段话,相信你一定会有新的感受,可以在文中作一些批注。谁来读读,并谈谈你的感受。(月亮是有生命的,月亮是有感情的,像一位慈祥的母亲,又好似我们亲密的朋友,与我们的地球妈妈同呼吸,共命运。)

谁能把月亮和我们之间这种深深的情谊读出来,再指名读。

(4)月有阴晴圆缺,这是自然现象,可是,在爱幻想的小外甥心里,却成了一个现成的童话故事,他描述得绘声绘色,让我们有滋有味地读出来。

11、总结过渡:我们不仅从小外甥的话语、神态和样子看出他是个爱幻想的孩子;文中还有哪些句子表现了他的聪明好学、爱幻想甚至是其他一些特点呢?

(出示)“打了个呵欠”,“摇摇晃晃”说明什么?他自己困了,说月亮也困了,多天真哪。

三、学习第三段

小外甥聪明好学,爱幻想,他的天真活泼深深地感染了作者,也感染了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

1、(出示)假如你是作者,此时此刻,你站在甲板上,久久地凝视着月亮消失的地方,面队着那山、那水、那树;那满天的繁星,飘动的云烟,你会想到些什么呢?(学生闭目遐思、幻想。)

2、引导学生把幻想的东西说出来,或试着用一段话写下来。

四、总结

古诗是我国优秀民族文化中的瑰宝!多读、多背、多想,不仅能陶冶人的性情,更能启迪人的智慧,开发人的想象力。

五、拓展延伸

1、拓展阅读:课外阅读描写与月亮有关的诗文。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李白的《月下独酌》等等。

2、搜集月亮在我国古代诗文中有趣的美称。

玉免(著意登楼瞻玉免,何人张幕遮银阙——辛弃疾);玉轮(玉轮轧露湿团光,鸾佩相逢桂香陌——李贺);玉蟾(凉宵烟霭外,三五玉蟾秋——方干);蟾蜍(闽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团——贾岛);婵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此外,月球还有许多别致的雅号,如玉弓、玉桂、玉盘、玉钩、玉镜、冰镜、广寒宫、嫦娥、玉羊等。

附板书:

“我”

背诗

聪明好学

望月

小外甥

喻月

爱幻想

第二篇:语文《望月》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望月》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语文《望月》教案1

一、教材简析:

本文是一篇散文,记叙了“我”在甲板上赏月时,聪明好学、爱幻想的小外甥和“我”比赛背诵写月亮的诗句以及小外甥对月亮的独特而富有童趣的想象。作者文笔生动活泼,聪明好学、爱幻想的小外甥跃然纸上。

二、教学目标 :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给课文分段,并概括大意。

4、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光和小外甥对月光产生想像的句子的意思。

5、通过朗读训练,激发学生主动积累诗句的兴趣,启发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受和反映世界。

三、重点难点:

1、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光和小外甥对月光产生想像的句子的意思。

2、通过朗读训练,启发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来感受和反映世界。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有关月亮的诗句?请大家背诵。

2、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有关月亮的课文,中间也有不少月亮的诗句,请同学们仔细读课文。

3、出示课题21望月(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自学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2)自由轻声读课文,自学生字词语,结合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部分词语。

(3)再读课文,提出一些自己不懂的问题。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检查词语读音,提示注意点。

3、学生质疑,理解部分词义:对学生提出的一些问题,能解决的当堂解决,不能解决的放到下节课。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是不是单单写月亮的?除了写赏月外还写了什么?

2、指名回答。

3、指导学生给课文分段?提示:课文哪些段落写赏月,哪些写背诗句?

第一段(1—2):深夜,我在甲板上欣赏月下的江景。

第二段(3—13):小外甥和我比赛背诵写月亮的诗句。

第三段(14—20):小外甥对月亮的独特而富有童趣的想象。

第四段(21——)我独自一人在甲板上展开了幻想的翅膀。

(四)课堂练习

1、写字练习,教师进行指导。重点指导:斑、絮、呵欠

2、用钢笔描红。

3、写出近义词。光点()凝望()惊奇()封闭()聚集()幻想()清幽()闪耀()

4、抄写词语。

(五)学习第一段

1、自由朗读课文第一段,注意朗读时的感受。

2、学生交流。引导学生说出:作者描写的月光下江景太美,在我们面前展示了一幅动人的图画。板书:月下江景 美丽如画

3、同学们,想不想把这幅图画画出来?学生思考:作者描绘的图画上有那些景物以及这些景物是什么样子的?

4、出示图画,请同学们看看,是不是你们脑海中浮现的画面。播放课文第一段录音,学生边看图,边听录音,感受图画的整体意蕴。

5、让学生回忆课文,尝试背诵。

(六)学习课文第二到三段

1、自读课文,思考:你觉得小外甥是个怎样的孩子? 学生交流后板书:聪明好学 爱幻想

2、学习第二段

3、学生自由读课文。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外甥的聪明好学、爱幻想的特点? 学生自由读后交流。

4、出示句子:“是月亮把我叫醒了。”小外甥调皮地朝我眨了眨眼睛,又仰起头凝望着天上的月亮出神了。教师质疑:月亮怎么会把小外甥叫醒呢?

5、出示句子:小外甥聪明好学,爱幻想,和他交谈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

6、分角色朗读课文。

了解诗句的意思。

(1)学生解释。

(2)教师点拨理解。

7、指导读诗,背诵。(出示整首诗读读、背背)

8、你还知道哪些有关月亮的诗句吗?(学生自由背诗后指名回答,师出示搜集的有关诗句进行补充,学生选择其中的感兴趣的1、2句读读、背背)

9、教师口述,引入情境: 诗句是美妙的,月光是美妙的,这两种美妙的东西一起滋润着我们的心田,使得我们无比畅快,沉醉在美丽而幽静、空旷而辽远的气氛中。

10、出示句子:诗,和月光一起,沐浴着我们,使我们沉醉在清幽旷远的气氛中。

11、学生反复朗读,体会句意,体会意境。

12、小结谈话,激发学生主动积累诗句的兴趣。学习了第二段课文,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什么? 正是由于小外甥聪明好学,才积累了数不清的美妙诗句,也因为这美妙诗句的熏陶,小外甥变得更加聪明,爱幻想。我国古代优美的诗句多如天上的星星,只要勤于积累,必有丰厚的回报。

(七)学习第三段

1、过渡: 他的聪明好学还体现在哪里?爱幻想又体现在哪里?让我们来继续学习课文。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讨论交流。出示句子1:“像眼睛,天的眼睛。”“这是明亮的眼睛。它很喜欢看我们的大地,所以每一次闭上了,又忍不住偷偷睁开,每个月都要圆圆地睁大一次……”

4、继续读课文,重点读读描写小外甥说话时的动作、神情的句子。

出示句子:

⑴突然,小外甥又冒出一个问题来……

⑵他瞪大眼睛等我的回答,两个乌黑的瞳仁里,个又一个亮晶晶的小月亮闪闪发光。

⑶……小外甥几乎不假思索地回答。

⑷他绘声绘色地说着,仿佛在讲一个现成的童话故事。

⑸小外甥打了哈欠,摇摇晃晃走回舱里去了。圈出你认为应该重读的词语,有感情地朗读,细细品读。学生交流感受。引导学生说出:小外甥活泼可爱,天真好奇,爱幻想,而且善于幻想,头脑里装满了奇妙有趣的东西。

5、分角色朗读这一段。

五、教学结束:

布置作业

1、摘抄描写月亮的诗句。

2、背诵课文。

3、收集有关山水的诗文,举行赛诗会。

语文《望月》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新词。

3、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光和小外甥对月亮产生想象的句子的意思。

4、通过朗读训练,激发学生主动积累诗句的兴趣,启发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受和反映世界。

二、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光和小外甥对月亮产生想象的句子的意思。

3、通过朗读训练,激发学生主动积累诗句的兴趣,启发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受和反映世界。

三、教学准备:

及辅助活动:赛诗会

四、教学过程:

(一)背诗导入,板书揭题

1、同学们知道哪些有关月亮的诗歌?请大家背一背,一人一句。

2、揭题

(二)初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1、明确:读通全文,划出不理解词句,想清解决。

2、学生读文,自学字词

3、指名分段朗读。

4、词义质疑:清辉:淡雅清纯的光辉。凝望:出神地看 绘声绘色:形容叙述、描写生动逼真。(联系课文)云絮:絮,像棉絮的东面。淡淡的云朵。剪影:照人脸或人体轮廓剪纸成形。这里指事物的轮廓。不假思索:假,借用。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做事迅速。晶莹:光亮而透明 隐隐约约:看起来不很清 5、存疑: “诗,和月光一起,沐浴……,……清幽旷远”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是不是单单写月亮的?除了写月亮还写了什么?

2、指名回答:板书:景比赛想象

3、我们应怎样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1—2)深夜,“我”在甲板上欣赏月下的江景 第二段(3—13)小外甥和“我”比赛背诵写月亮的诗句。第三段(14—20)小外甥对月亮的独特而富有童趣的想象。第四段(21)“我”独身一人在甲板上展开了幻想的翅膀。

(四)课堂练习

1、进行写字指导甥瞳仁锁絮幽欠

2、钢笔描红、临写。

3、写近义词 光点()凝望()惊奇()封闭()

4、抄词: 清辉流动封销不假思索光斑瞳仁 闪烁挑战剪影绘声绘色沐浴比喻 云絮呵欠

(五)学习第一段

1、师读课文,让学生闭上眼睛用心地听,仔细想想你的感受是怎样的?

2、同学们,想不想把这幅画画出来?

3、学生细读课文,思考作者描绘的“图画”上有哪些景物以及这些景物是什么样子的? 交流。景物:月光江面芦荡梅林山峰 江面----浮光跃 芦荡梅林山峰----镀上花边

4、学生当场打开画笔进行绘画,其它同学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评议。

5、播放第一段录音(诵读),再看看同学画的图感受意境。

6、看图,尝试背诵。

(六)学习第二段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出示句子:“是月亮把我叫醒了。”小外甥调皮地朝我眨了眨眼睛,又仰起头凝望着天上的月亮出神了。教师质疑:月亮怎么会叫醒人?

3、出示句子:小外甥聪明好学,爱幻想,和他交谈是一件愉快的事情。聪明而又好学体现在哪里? 角色读5--11节。

4、了解诗句意思。

5、指导读诗、背诗。

6、教师口述,引入情境,诗句是美妙的,月光是美妙的,这两种美妙的东西一起滋润着 “我们”的心田,使我们天比舒畅,美丽而幽静,空旷而辽远的气氛中。出示句子:诗,和月光一起,沐浴着我们,让我们清幽旷远的气氛中。反复朗读,体会意境。

7、小结谈话,激发学生主动积累诗句的兴趣。学习了第二段课文,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什么?(小外甥聪明好学,爱幻想)

(七)学习第三段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提问:这一段写的是什么?(板书:想象月亮)小外甥是怎样想象月亮的?画出有关句子,连起来说一说。出示句子:“像眼睛,天的眼睛”“这是明亮的眼睛。它很喜欢看我们的大地,所以每一次闭上了,又忍不住偷偷睁开,每个月都要圆圆地睁开一次……” 你觉得小外甥的想象怎么样?请联系你的生活经验去感受一下。自由读句子,指名读。

3、讨论交流。(想象奇特,富有童趣)

4、继续读课文,找出描写小外甥说话时的动作,神情的句子。出示句子: 突然,小外甥又冒出一个问题来…… 他瞪大眼睛等我们回答,两个乌黑的瞳仁里,各有一个这晶晶的小月亮闪闪发光。……小外甥几乎不假思索地回答。他绘声给色地说着,仿佛在讲一个现成地童话故事。圈出你认为应重读的词,读,品味。学生交流感受。

5、分角色读这一段。

(八)学习第四段。

1、齐读课文

2、提问:这一段写什么?(板书:独坐甲板,展开幻想)

3、启发谈话:在小外甥的感染下,作者也情不自禁地展开了幻想的翅膀。你们想不想随作者一起去幻想一下?闭眼。五、听录音,展开幻想。闭眼,现在,你变成了作者,甲板上只留你…… 引导说说幻想中的东西。六、作业 1、背诵课文 2、赛诗会(课外)

(九)游戏辅助,加深理解。

1、第一个活动:看题目,背古诗。

⑴六个词语各代表一首古诗,请选手选择。

⑵依次看题目背古诗,背不出可以朗读。[通过看诗题背古诗,检查了学生对写月诗的积累情况。]

⑶小结:刚才各组同学都表现不错,特别是朗读时很投入,很有感情。

2、不过,刚才的游戏只是个热身赛,接下来的游戏难度就增加了,但也更有趣了!

3、第二个游戏:给图画配古诗。⑴每个词语后面是一幅画,老师已经给图画配上了一首诗,也请同学们根据画面内容来配一首古诗,看看我们配的古诗是否相同。

⑵依次看图画配古诗,并朗读古诗。[让学生根据自己对图画内容的理解来绘图画,配上适当的古诗,实际检查了学生对写月诗的理解情况。]

⑶小结:能给图画配上合适的古诗,看来同学们不光会背古诗,而且对古诗还有一定的理解。

4、同学们有没有发现我们刚才所朗读的这些诗除了都写月亮之外,还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板书:幽远的思念)[通过恬当的小结,揭示了传统的月亮文学,也达成了教学目标。

5、第三个游戏:唱月亮的歌曲。月亮在诗人眼中是个宠儿,在其他的艺术家心中也是最为钟爱的,例如歌曲当中就经常出现月亮。

⑴谁来唱几句有关于月亮的歌曲?

⑵我们学校合唱队曾经唱过一首歌叫《月光光》,非常好听,我们班有好几个合唱队员,我们来欣赏一下他们的表演。

⑶请同学们说说听完后的感觉。

⑷我怎么听着听着想睡觉呀?请合唱队员解释一下。

⑸小结:怪不得听着听着,我好像回到了儿时,躺在摇篮里沉沉睡觉,原来月亮确能引发人无尽的遐想。(板书)

(十)分组合作,借月抒怀。

⒈除了诗、歌曲还有很多种艺术形式可以借月亮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这样吧,我给大家创造一个机会,学做一回艺术家。

⒉多媒体出示:“现在你是一个艺术家,请你用编歌、写诗、书法、画画、朗诵、写话等形式通过月亮来表达你的情感。”

⒊学生汇报,说清楚作品是什么?为什么创作这幅作品? [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形成依赖于主体的亲身实践,在写诗、画画、编歌等实践中,学生把感知、理解、内化的知识转化为了运用的能力。]

⒋总结全文。聆听着同学们的汇报,老师更深刻地感受到月亮是一首恬静的诗,是一曲委婉的歌,是一幅含蓄的画,是一段绵长的情,让我们在《小白船》优美的旋律中,再一次领略一下美丽的月景带给我们幽远的思念和无尽的遐想。

五、教学结束:

作业:

《练习册》P54、二、三)收集有关山水的古诗,背一背,准备赛诗会。

语文《望月》教案3

一、教材解读:

《望月》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24课,是当代散文家赵丽宏的一篇写月散文,文章以“望月”为聚焦点,角度独特、构思新颖,清新优美——语言美、形象美、意蕴美,作者用生动活泼的文笔记叙了“我”在甲板上赏月,聪明好学、爱幻想的小外甥和“我”比赛背诵写月亮的诗句以及小外甥对月亮的独特而富有童趣的想象。一个聪明好学、爱幻想的小外甥形象跃然纸上。课文既有丰富鲜活的语言表达,又有优美如画的意境呈现,还有人物形象的诗性流淌。是一篇很容易激起学生审美情感教育的课文。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默写课文第二自然段。

2、理清课文条理,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光和小外甥对月光产生想像的句子的意思。

3、通过朗读训练,激发学生主动积累诗句的兴趣,启发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受和反映世界。

三、教学重难点:

理解想象的句子,启发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受和反映世界。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总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跟月亮有关的诗句?能背诵给大家听听吗?

[ 李白的《静夜思》、《古朗月行》、《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王维的《竹里馆》、《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历来,月亮被看作是皎洁直率的象征,是清纯高洁的象征,是离别的生发意象,许多大诗人对月亮都情有独衷,因此中国古代咏月诗数量巨大,内容丰富。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有关月亮的课文,中间也有不少月亮的诗句,请同学们仔细读课文。

板书: 24、望月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

明确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2、课文的主要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的内容。

3、划出初读课文时的疑难问题。(可以和同桌讨论)

三、检查初读情况。

1、学习朗读生字词语。

出示词语:

外甥 娥眉 瞳仁

镀 比喻 船舱

清辉 凝望 晶莹 云絮 剪影 不假思索 隐隐约约 绘声绘色

指名朗读,齐读。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提示注意点。

3、交流初读课文后的收获,学生质疑。

四、再读课文,理清课文的条理脉络,并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把它读好。

提示思考:课文是不是单单写月亮的?除了写月亮还写了什么?

1、交流:(课文写了四部分内容)

一、深夜,我在甲板上欣赏月下的江景。(1-2)

二、小外甥和我比赛背诵写月亮的诗句。(3-13)

三、月亮像什么——小外甥对月亮的独特而富有童趣的想象。(14-20)

四、我独自一人在甲板上展开了幻想的翅膀。(21)]

2、学生朗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有感情朗读。并说明喜欢的原因)

五、课堂练习

1、用钢笔描红。(教师进行适当指导)

2、抄写词语

3、有感情朗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

品读课文

二、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光和小外甥对月光产生想像的句子的意思。

2、通过朗读训练,激发学生主动积累诗句的兴趣,启发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受和反映世界。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授:

师:你们有谁留心观察过月夜的景色,那是什么样的呢?能给大家描绘一下吗?(指名交流)

乡村的月夜是静谧的,美丽的。江上的月夜又怎样一幅美丽的景色呢?请同学们读课文第一部分(1-2),让我们随作者一起去欣赏这美丽的月夜江景吧。

二、学习第一段

1、自由朗读课文第一段,注意朗读时的感受。

2、指名朗读课文,谈谈读后的感受?

3、出示句子:

月亮出来了,安详地吐洒着它的清辉。月光洒落在长江里,江面被照亮了,流动的江水中,有千点万点晶莹闪烁的光斑在跳动。江两岸,芦荡、树林和山峰的黑色剪影,在江天交界处隐隐约约地伸展着,起伏着。月光为它们镀上了一层银色的花边……

你觉得那些词语写出了江面及两岸在月光照耀下的景色特点?

引导学生说出:作者描写的月光下江景太美,在我们面前展示了一幅动人的图画。

板书:月下江景 美丽如画

4、指导有感情朗读课文,尝试背诵。

三、品读课文第二段

1、指名朗读课文。

2、出示句子:“是月亮把我叫醒了。”小外甥调皮地朝我眨了眨眼睛,又仰起头凝望着天上的月亮出神了。

教师质疑:月亮怎么会把小外甥叫醒呢? 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3、分角色朗读课文中对诗。

评价交流。齐读

4、指导大致了解诗句的意思。

5、交流:这一组对话前面两句有提示语,后面几句没有,你能给他加上适当的提示语吗?

(1)学生加上提示语后交流,读。(建议加上“脱口而出”、“不假思索”、“话音未落”等词语。)

(2)讨论:你觉得自己加上提示语后读起来感觉如何?为什么作者在这里没有再加上提示语?

(引导学生感受这里的对诗很快,照应“一眨眼就是一句”,语言干净利落,符合当时的情景。)

5、指导读诗,背诵。

6、出示句子:

诗,和月光一起,沐浴着我们,使我们沉醉在清幽旷远的气氛中。

齐读,有感情朗读,体会句意,体会意境,说说自己的理解。

师:是呀,诗句是美妙的,月光是美妙的,这两种美妙的东西一起滋润着我们的心田,使得我们无比畅快,沉醉在美丽而幽静、空旷而辽远的气氛中。

三、课堂小节

读了第二段课文,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什么?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学生同桌交流,再在班级中交流。)

师:正是由于小外甥聪明好学,才积累了数不清的美妙诗句,也因为这美妙诗句的熏陶,小外甥变得更加聪明,爱幻想。我国古代优美的诗句多如天上的星星,只要勤于积累,必有丰厚的回报。

四、布置作业

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第三课时

一、教学内容:

品读课文

二、教学目标:

1、学习,朗读课文的第三部分,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小外甥对月光产生想像的句子的意思。启发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受和反映世界。

2、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的部分段落。通过说话训练,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月夜的景色是美丽的,课文是如何描写的呢?

(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师:这一堂可我们继续学习《望月》。我们知道文中的小外甥是一个聪明好学的孩子,他积累了许多的诗句。我们能和他比一比吗?谁也能来背诵一些描写月亮的古诗呢?

过渡:

小外甥是好孩子?他的聪明好学不仅体现在他积累了许多的古诗文,他还是一个爱幻想的孩子。让我们来继续学习课文。

二、学习第三段

1、学生自由读课文。

(1)在小外甥的眼里月亮像什么?

出示句子:“像眼睛,天的眼睛。”“这是明亮的眼睛。它很喜欢看我们的大地,所以每一次闭上了,又忍不住偷偷睁开,每个月都要圆圆地睁大一次……”

(2)读一读,谈谈你的感受。(你觉得小外甥的想象怎么样?请联系你的生活经验去感受一下。)

通过讨论引导感受到:小外甥的想象很奇特,把月亮想象成天的眼睛,即新鲜,又十分自然贴切。“月有阴晴圆缺”,有时候,月亮完全看不见,这是月亮闭上了眼睛;有时候月亮又圆又亮,这是月亮睁大了眼睛;有时候月亮半闭半睁,有时侯月亮眯成一条缝……还富有童趣,月亮喜欢看我们的大地,是羡慕我们人间的美好生活吧!

(3)指导朗读课文之中小外甥想象月亮的句子。

2、指名继续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找出描写小外甥说话时的动作、神情的句子。

(1)出示句子:

突然,小外甥又冒出一个问题来……

他瞪大眼睛等我的回答,两个乌黑的瞳仁里,个又一个亮晶晶的小月亮闪闪发光。

……小外甥几乎不假思索地回答。

他绘声绘色地说着,仿佛在讲一个现成的童话故事。

小外甥打了哈欠,摇摇晃晃走回舱里去了。

(2)指名朗读上述句子,可以先圈出你认为应该重读的词语,然后有感情地朗读,细细品味。

学生交流感受。引导学生感受:小外甥活泼可爱,天真好奇,爱幻想,而且善于幻想,头脑里装满了奇妙有趣的东西。

板书:爱幻想

3、分角色朗读这一段。组织学生进行评价。

三、品读第四段

(一)齐读课文。

师:读了最后一段话,你有何感想?

(在小外甥的感染下,作者也情不自禁地展开了幻想的翅膀。)

(二)让我们也一起和作者去感受一下这美丽的月夜,去展开丰富的幻想吧。

1、播放课文完整的配乐朗诵,学生闭目静听,感受文章的整体意韵美。

2、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师:请不要睁开你的眼睛,现在,你就在甲板上,沐浴着月光。此刻你在想什么?也许你想到了星星,想到了太阳,……你展开了幻想的翅膀,在广大的天空中尽情地飞呀,飞 ……

(学生闭目遐思、幻想。)

2、现在请你把你幻想的东西说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学生进行交流,教师组织大家进行必要的评价。)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何感受?读完了课文,你还有什么想说的吗?还有什么想和大家一起交流讨论的吗?

五、布置作业

抄写喜欢的句子。

你眼中的月亮像什么?用几个句子写出你心中的月亮。

语文《望月》教案4

教学目标

1.理解“不假思索”、“绘声绘色”等词语;了解文中省略号和单句成段、省略提示语和衬托的写法;积累运用关于月的古诗词。

2.理解“凝望”、“出神”,体会小外甥望月的情景并想象朗读;在读文中,抓住

细节、标点、特殊写法感受外甥的聪明好学、想象力丰富,并有感情朗读。

3.想象写月亮的比喻和童话,感受望月的乐趣及写作的美好;在望月情境中,产生美好的想象和写作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不假思索”、“绘声绘色”、“凝望”、“出神”等词语;体会小外甥望月的情景并想象朗读;在读文中,抓住细节、标点、特殊写法感受外甥的聪明好学、想象力丰富,并有感情朗读;积累运用关于月的古诗词。

难点:想象写月亮的比喻和童话,感受望月的乐趣及写作的美好;在望月情境中,产生美好的想象和写作的愿望。

教学准备

课件、学习单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交流你心中想到的美好文章。(板书:美好)

环节一、复习导入

【回望“美好”——月】

1.上节课,我们跟随作家赵丽宏一起去望月。还记得那美好的月景吗?(课前板书:望月)

夜深人静,置身江中,看,月亮出来了(出示:图、提示)(音乐)(引导全班背诵课文第2自然段。)

2.这迷人的月景还吸引了谁也来到了甲板上?(出示:图)

3.这节课让我们跟着小外甥继续去——齐读课题。(出示:课题)

环节二、精读感悟人物

【初见“美好”——人】

1.小外甥是怎么望月的?浏览全文,找找答案。(出示:语句)

?交流:这句话你读懂了吗?他是怎么望月的?

“凝望”仔细地看

“出神”想象(板书:想)

?我们发现了小外甥望月时动作、神态的细节(板书:细节)想象着他“仰起头凝望”的动作、“出神”的神态读这句话,他就能出现在眼前。

范读,你看到他了吗?

谁也能想象着他的动作神情读,如果能带上动作神情去读,就更生动了。

2.他都想了什么呢?

3.这个孩子不得了,凝望着月亮,出神地想到诗句,脑海中还产生疑问,【熟识“美好”——人】

1.其实他可比你们想象的厉害多了,让我们赶紧走进课文,走近这个孩子。(出示:读书要求)

(1)第5段(出示)

交流:“我一句你一句”(积累多、充满自信)语言

“眼睛一眨就是一句”(聪明、知识丰富、反应快)动作

你已经会关注人物语言、动作的细节了。

“挑战”——敢和大作家对诗(积累多、充满自信)提示语 你还从提示语读出了感受,真了不起。(板书:提示语)

(2)6—11段(出示)

交流:他能对出很多诗(聪明、知识丰富)

省略号单独成段(还对了很多诗)

从这个标点读出的内容比上面的.句子更丰富。(板书:标点)他们是怎么对这些诗的?(一人一句)你怎么看出来的? 无提示语(出示提示语标红的语段)这里没有提示语提醒你呀?

前边我们知道了提示语有很大的作用,这里为什么又不加了?(连贯、更表现出小外甥的聪明机灵)

一句一段不用提示语了,用什么提示你的?

(省略号里的诗句应该也是一人一句,看来他们难分胜负)不用提示语,而是单句成段,这种构段方式多独特,它也是在告诉我们小外甥是聪明自信地对诗。(板书:段式)

汉语多神奇,一种段式、一个标点、一处提示语都告诉了我们小

2.出示文段指导朗读

他们可不光能帮我们认识小外甥,还能帮助我们通过朗读展现出那个聪明好学、充满自信的小外甥。

指名一生指导读 自信语气和动作

你看到小外甥的动作了吗?听到他的声音了吗?

再找一生(师生3人合作读)(评价鼓励)

你好像真的回到五六岁了

想想五六岁的时候怎么说话

再自信一点真是腹有诗书气自华

只读语句指名两生读。男女生分角色读。

3.情景积累运用对诗

(1)省略号变大让我们也加入,和他们一起对指名对诗 总结:你们能对出这么多呢,真是和小外甥一样聪明!

(2)小外甥心中有诗,而诗中有月,月中还有情呢!古人喜爱月亮,认为月是美好事物的化身,他们共赏一轮月,却各自抒发着不同的情思。

当李白回想少时,便写下......当苏轼心系故土,便吟出......当张继泊船江枫,便诵出......(音乐起)

(情境图)(随机出示诗句)

当望见水面升起的明月,小外甥可能会想到......当看见水烟笼罩江面为月披上轻纱,我会沉醉地吟诵......当看到宁静的湖水中美丽的月影,小外甥会情不自禁地吟诵......当想起离别多日的故乡,我触景生情地低吟......4.总结引读:

此时此刻,月亮的清辉洒落在我们肩头,美妙的诗句萦绕在我们身边,你有何感受?

多情的诗句,滋润着我们;

美丽的月色,亲吻着我们;

语文《望月》教案5

一、学习目标。

1、培养独立鉴赏诗词的能力,形成个性化的审美情趣。

2、培养丰富的联想、想象能力。

3、积累咏月的诗词。

二、学生活动。

1、课前准备:利用书籍、报刊、网络收集关于咏月的诗词、佳句,誊写在小卡片上。

2、小组评析其它咏月的诗词佳句。组长记录有价值的赏析,综合成一篇赏析短文,全班交流。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诵明月之词,歌窈窕之章”这是历代文人墨客的雅事,今天我们将通过《十五夜望月》来学会如何赏析这些名句佳作。

(二)赏析《十五夜望月》。

教师印发《十五夜望月》的赏析文章,让学生加以体会,并进一步展开讨论,哪些地方特别精彩?哪些地方有不同的见解或补充?

在唐代咏月的篇章中,这是较为著名的一首。诗人在万籁俱寂的深夜,仰望明月,凝想入神,丝丝寒意,轻轻袭来,不觉浮想联翩,那广寒宫中,清冷的露珠一定也沾湿了桂花树吧?这样,“冷露无声湿桂花”的意境,就显得更悠远,更耐人寻思。

同是望月,那感秋之意,怀人之情,却是人各不同的。诗人怅然于家人离散因而由月宫的凄凉,引入了入骨的相思。他的“秋思”必然是最浓挚的。这首诗意境很美,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美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环境气氛,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加上一个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非常委婉动人。

(三)诵明月之诗。

小组之间把准备好的有关“明月之诗”的小卡片,相互交换赏析,组长记录学生的赏析或评价,大家动手把有价值、有个性的见解综合成一篇赏析文章,全班交流。

(四)思维训练。

用媒体展示不同角度所看见的月,(诸如:海上明月、沙漠月升、小楼新月、水中望月等)学生对自己有所感悟的图景发挥想象、进行联想。

(五)学生小结。

你认为这堂课好不好?说明原因。

这既是使学生总结所得的过程,也是教师了解学生所需的过程,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因此,学生即使否定了这堂课,教师也要辨证地接受学生的否定。

语文《望月》教案6

教学目标

1.综合音乐、图画等多种手段,在朗读、欣赏、吟诵、表演、想象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充分感受月光下美的意境,感受散文、诗歌、童话等不同视野下月亮的风格,创生出自己对月亮文化的独特感受。

2.让学生自主选择性地阅读,在丰富的月亮文化的熏陶、传承、感染和建构中审美、启智、激趣。

3.启发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受和反映世界。

教学重点:

充分感受散文、诗歌、童话视野下的月亮,让学生建构起自己的月亮文化。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通过网络搜索、文本阅读等多种学习途径,阅读有关月亮的童谣、诗文、神话、故事等,欣赏有关月亮的音乐、图画等不同的艺术表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自古以来,月亮和艺术有着不解之缘,文学当然也不例外。从人类有文学的那天起,月亮就成了文人墨客心目中的女神。她在遥远的星空中向我们讲述着永远也讲不完的故事,给了文人墨客们无限的灵感。这一课,让我们和著名作家赵丽宏一起走上江轮的甲板,去欣赏江中的月亮,激发我们的情思与灵感。

2.齐读课题。

二、走入散文世界,沐浴月色清辉

1.课前同学们已经读了课文,说说,你最喜欢读课文的哪些部分?

2.我们先和喜欢散文的同学一起,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走上江轮的甲板,去欣赏江中的月色。

3.我们欣赏过日出喷薄的壮阔,也赞叹过晚霞满天的绚丽,月光的美是一种怎样的美呢?自己轻轻地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4.月光的美是一种怎样的美?

5.欣赏着这安详的、晶莹的、朦胧的月色,我们仿佛在聆听一首优雅的月光曲。请一个同学把这一段连起来,把这种意境读出来。

三、步入古诗殿堂,品味优雅意境

1.月夜的江景实在太美了,把小外甥都叫醒了。他一定是在梦境中看到了月亮。凝望着天上的月亮,每个人都会出神,都会陶醉,都会在心中涌动起浓浓的诗情。我们的祖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古往今来,月亮一直被反复吟诵着。

2.师生齐背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秋》

3.写月亮的诗多如繁星,小外甥也知道许许多多。他和舅舅一起,你一句我一句吟诵起来。下面同桌一个做舅舅,一个做外甥,一起把下面的内容读一读。读前想一想,月下吟诗应该在怎样的气氛里?他们吟诵的每句诗应该读出怎样的情趣?

4.请两位同学扮演舅舅与小外甥吟诗。全班同学评点。

5.男女同学一起扮演舅舅、小外甥对诗。

6.此情此景中,一定有许许多多吟诵月亮的诗句,在我们的耳畔回响起来,让我们也参与到他们的咏诗中去,也来你一句我一句。

7.月下吟诗,这是一种多么美好的感觉啊。这些绝妙的诗句引着我们走进了古典,走进了美的意境。

8.一起清唱 《水调歌头中秋》

四、迈进童话乐园,唤起纯真童心

1.每个诗人的眼睛里,都有一个自己的月亮,每个孩子的眼睛里,也有一个自己的月亮。还记得你们在那个静静的夜晚,看着天上的月亮,展开了幻想的翅膀,提出了好多好多好奇的问题,你悄悄地跟月亮说了些什么呀?

2.小外甥跟你们一样,在他的眼睛里,月亮就充满了童年的纯真与幻想。自己读读小外甥充满童话般的语言。

(1)请一个同学扮演小外甥。

(2)在评读中体验小外甥纯真的童心,神奇的话语。

3.小外甥用童话的眼睛去看月亮,用童话的语言去说月亮,用童话的心灵去感受月亮。一起朗读小外甥充满童趣的话。

4.多么纯真的童心,多么神奇的话语呀!(引读)小外甥回到船舱里了,甲板上又只留下了我一个人——我久久凝视着月亮消失的地方,轻轻地展开了幻想的翅膀……

五、张开幻想双翼,走进月神文化

1.小外甥的话深深打动了舅舅,也深深打动了我们每一个人,让我们也插上幻想的双翼,飞向月亮。(伴随着迈克杰克逊的《童年时代》美妙歌声)你们可以用散文的语言、诗的语言或者童话的语言,去抒发自己对月亮的情感。

2.学生书写自己眼中的月亮。

3.交流。

4.有一位著名的学者说,中国文化起源于月神文化。月神文化,映射出我们民族的圣洁、祥和与仁慈。让我们走向月亮女神,走近月亮文化,沐浴着她的清辉,让她圣洁的月光永远滋润我们的心田。

语文《望月》教案7

教学目标:

1.学习朗读诗歌并能背诵默写。

2.体会诗歌意境,理解诗歌内容。

3.学会鉴赏诗歌。

教学重点:

体会诗歌意境,理解内涵。

教学难点:

学会鉴赏诗歌

教学时数:

1教时

教学方法:

边读边议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多媒体展示一轮圆月挂在夜空的画面,皓月当空,月色如银,如此美景,会勾起你无尽的遐想,今天且让我们跟着唐代诗人王建走进他的《十五夜望月》,感受他的思绪。

(二)揭示本课的环节及任务

今天我们的中心任务就是一个字——读,具体任务是:读顺、读义、读景、读情、读味、读韵。

(三)六步闯关

1.大声读——把诗歌读顺畅。学生自由读,小组内轮读,熟读成诵,毛遂自荐当堂背诵。

2.说读——读懂诗歌的意思。边读边说,用自己的话把诗句的意思说出来。小组内轮流说,互相交流,派代表在全班发言。

3.默读——仔细阅读,摘录诗中所描写的景物,用恰当的词语概括这些景物的特点。

(银白的地面、熟睡的鸦雀、飘洒的冷露、芳香的桂花),抽查展示自学作业。

4.议读——体会诗中意境,理解作者感情。边读边议,小组互相讨论:(1)从以上景物描写概括诗歌描写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一种怎样的意境氛围;(一幅安静、凄清的秋夜景色,为秋思创造伤感的氛围)(2)结合景物意境揣摩诗人在中秋之夜仰望夜空,会有怎样的心理感受?(孤独寂寞,对家人、友人的深切思念),各小组派代表发言,教师相机点拨。

5.品读——品析诗味。咬文嚼字,用比较换词法等品析诗中精美词句。小组互相讨论。

(1)诗人写望月,却没有写到月光,从何处体现?(“地白”:给人予积水空明、澄清清冷之感,从侧面突出了月色皎洁)

(2)“树栖鸦”从听觉还是视觉来写?写鸦雀有什么作用?(既是听觉也有视觉,烘托夜的寂静,衬托诗人内心的孤独)

(3)“冷露无声湿桂花”蕴含怎样的情感?(用寒意、清冷烘托诗人寂寞凄清的心理。)

(4)“落”换成“在”好吗?(“落”写出了愁思随着月光的泻落从上而下,富有动感,形象新颖)。小组充分讨论后,学生自由发言。

6.美读——读出诗歌的韵律。指导学生朗读诗歌,注意感情基调、朗读语调、朗读节奏、朗读重音。

(四)课外延伸

收集有关咏月的诗歌。

板书设计:

景 → 境 → 情

银白的地面 安静 孤独寂寞

(皎洁的月色)凄清 对亲人的熟睡的鸦雀 伤感的 深切思念

飘洒的冷露 秋色夜景

芳香的桂花

语文《望月》教案8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听写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2、学会本课3个生字,并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感受望月的乐趣及小外甥的聪明好学、想象力丰富。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听写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2、学会本课3个生字,并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难点:

1、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光和小外甥对月光产生想像的句子的意思。

2、通过朗读训练,启发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来感受和反映世界。

教学方法:

交流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

小黑板、挂图

教学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感知课文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3个生字,并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进程:

一、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有关月亮的诗句?请大家背诵。

2、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有关月亮的课文,中间也有不少月亮的诗句,请同学们仔细读课文。

3、出示课题24望月(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自学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2)自由轻声读课文,自学生字词语,结合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部分词语。

(3)再读课文,提出一些自己不懂的问题。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检查词语读音,提示注意点。

3、学生质疑,理解部分词义:

对学生提出的一些问题,能解决的当堂解决,不能解决的放到下节课。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是不是单单写月亮的?除了写赏月外还写了什么?

2、指名回答。

3、指导学生给课文分段?

提示:课文哪些段落写赏月,哪些写背诗句?

第一段(1—2):深夜,我在甲板上欣赏月下的江景。

第二段(3—13):小外甥和我比赛背诵写月亮的诗句。

第三段(14—20):小外甥对月亮的独特而富有童趣的想象。

第四段(21——)我独自一人在甲板上展开了幻想的翅膀。

四、课堂练习

1、写字练习,教师进行指导。重点指导:斑、絮、呵欠

2、用钢笔描红。

【语文《望月》教案】相关文章:

1.《望月怀远》教案

2.初中语文《望月怀远》教案设计

3.望月的教案之四

4.《望月》语文教学设计

5.《望月怀远》的教案设计

6.《望月怀远》教案分享

7.望月怀远优秀教案

8.关于《望月怀远》教案设计

9.高中语文:张九龄《望月怀远》教案范本

第三篇:望月教案

24、望 月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通过品读江上之月、诗中之月、幻想中的月体会月的美妙、充满情趣。

3、激发学生主动积累诗句的兴趣,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受和反映世界。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对于月亮,我们并不陌生。说说你印象中的月亮是怎样的?是的,月亮一直是神圣的象征,以其旷远和神秘寄寓着人们幽远的思念和无尽的遐想,今天让我们走进作家赵丽宏的“望月”(指导读好课题)(太亮了,也态耀眼了。想想看怎样读才是月亮的感觉?柔和多了,美美地读一读。)

2、请同学们浏览课文,看看课文写了哪些人眼中的月亮。

3、交流,板书:我、诗人、小外甥

过渡:同学们的概括能力真强,让我们先去欣赏一下作者(我)眼中的月吧。

二、精读品悟。

(一)欣赏江上之月。

1、谁来把这部分文字读一读?

2、月光如水水如天,芦荡、树林、山峰在如水的月色下真让人如痴如醉。自由地读读这段文字,把你认为最美的句子找出来,多读几遍,体会体会。(指导读书:这个同学的习惯很好,边读边圈圈画画,这就是我们通常说得不动笔墨不读书)

3、交流(安详、宁静、朦胧、优美)相机板书、指导朗读

“安详”可是个让人心动的词,它本是形容人的神情,一种温情,从容的神情,用在月亮的身上,让我们感觉到什么呢?(月亮仿佛像一位充满慈爱、温情的母亲)这是静态的美。(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吗?)

光斑跳动:波光粼粼,动有时候更能衬托出静。(你能读出这种动态的美吗?)

隐隐约约:朦胧美。(指课件山影)远处的山、树、芦荡朦朦胧胧,若隐若现,你也试着表现一下好吗?

4、小结并指导朗读:从这段优美的文字里,我们品味出今晚的月光是这样的柔美(板)这是多好的感觉呀!让我们来欣赏一下。(录音)这段动心动情的文字谁愿意来读一读?(配乐)还有谁愿意试一试?

5、评价:如果说第一位同学的声音里,月光是柔和的,宁静的,那这个同学的月光却是皎洁的,安详的,、只要有所感,有所悟,你的声音里就会有一片独特的月光。让我们一起来品味这月夜美景,(齐读)

(二)品读诗中之月。

1、沐浴在明月的清辉下,作者今晚是睡不着的,而今夜难眠的不只是我一个人,还有----,他们来到甲板上比赛背诗,你们想不想试一试?

2、同桌先练习一下。

哪一桌来展示一下对诗的情景?出示诗句(课件)(指导:注意小外甥“眼睛一眨就是一句”)还有哪桌愿意来对一对?

3、你看这每一句诗里,都镶嵌着一轮明月,明月有光人有情,诗人借月寄托着怎样的情思呢?你能从这些诗句中看出来吗?(自由说,点评:这是一轮“思乡、思亲、孤独、忧愁”月。相机板书,朗读诗句)

4、小结:你看,这月有时是诗人孤独惆怅的哀思,有时又化作一片美丽的乡愁,有时又变成诗人的天真与童趣,月啊,在诗人的眼里是那样多情的(板)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多情的诗,多情的月。

5、外甥和舅舅只对了这几句诗吗?从哪儿看出?(省略号)(读书真细心,连标点符号也不放过。)有月的诗多如繁星,你会背哪些有月的诗,知道它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思吗?(2人)你还知道那些写月的诗句?

6、小结过渡:月光下吟诵这些有月的诗句,你们有什么感受?(心旷神怡、神清气爽、仿佛成了诗人)

7、(出示:“诗,和月光一起”一句)不要辜负了这片月色,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受,就在诗和月光里来读一读。清幽的月光伴着美妙的古诗,相互融合,相得益彰,让我们再次沉醉。

8、同学们刚才介绍的都是古诗,其实很多描写月的美文同样令我们陶醉,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的---。这些也都说明月亮不是无情物。

(三)感悟想象之月。

1、月美,诗美。小外甥的兴趣更浓了,对月亮产生了奇妙的幻想。默读16-18自然段,找出小外甥对月亮想象的句子。

2、交流,出示(课件:三句话)读一读,小外甥眼中的月亮象什么?

3、出示(课件):小外甥想了一会儿,说:“这是明亮的眼睛,它很喜欢看我们的大地,所以每一次闭上了,又忍不住偷偷睁开,每个月都要圆圆的睁大一次„„” 这段话可是小外甥绘声绘色地说的,谁也来绘声绘色的读一读 ?(知道读出趣味、调皮)评价:你觉得他读得怎样?再指名读。

4、我眼中的月是这样的柔美,诗人眼中的月却是那样的多情。小外甥眼里的月让我们感觉到什么?(板:有趣、调皮、可爱)

5、出示:“月形”就像小外甥想象的,月亮是天的眼睛,它睁大了眼睛,我们就看到了白玉盘似的圆月,正如李白在《古朗月行》中写道---,它半睁半闭,又成了李白《峨眉山月歌》中的----,它眯成一条线,就是白居易《暮江吟》中的----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月儿真是(板:神奇)

6、小外甥就像在讲一个现成的童话故事,其实它也像一首诗,一首童话般的儿童诗!老师不改一个字,只把这段话重新编排一下,就是一首诗。课件出示: 这是

明亮的眼睛

它很喜欢

看我们的大地

所以

每一次闭上了

又忍不住

偷偷睁开

每个月都要

圆圆地

睁大一次

„„

7、指导:(示范一句)读诗和读文章是有所不同的,诗有它特有的味道。试试看,配上音乐或许更有诗的感觉。(配乐)谁来读一读?再慢一点就更有诗味了。再指名。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

8、学到这儿,你觉得小外甥是个怎样的孩子?

9、想象:我们也和小外甥一样的调皮可爱,一样的富有幻想,(出示要求)你觉得还可以把月亮比作什么?试着写一写,可以是一段话,也可以是一首小诗。让小白船载着我们去遨游。

10、交流,把你写的美文或小诗有感情地朗诵读出来。

11、小结:同学们畅想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的确生活离不开幻想,正像美国大作家马克土温说的:“不要放弃自己的幻想,因为没有了幻想也就没有了创造力。”就像月亮,在我们的眼里是多趣,多变的,而在作家的眼里却是多姿,多彩的,在诗人的眼里又是多情,多愁的,可见只要我们用心观察,就会发现处处都有美,事事都有情(板书:以心观物,万物有情。)

三、作业:

1、积累有月的成语或诗句。

2、编故事,讲故事。在有月亮的晚上,观察一下月亮,再观察一下周围的景物(山、树、人、房屋„„)用心幻想,参加“我与月亮有个月会”故事比赛。

板书:

望月

我柔美(安详、朦胧、宁静„„)诗人多情(思乡、孤独、忧愁„„)小外甥神奇(有趣、调皮、可爱„„)以心观物万物有情

关于“月”的诗句:

好山好水看不够,马蹄催趁月明归。——岳飞《池州翠微亭》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子夜吴歌

(三)秋歌》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李白《军行》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潜《归田园居》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卢纶《塞下曲》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李贺《马诗》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境未磨。——刘禹锡《望洞庭》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袁枚《十二月十五日》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初月如弓未上弦,分明挂在碧霄边。——缪氏子《赋新月》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戴叔伦《兰溪棹歌》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

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司空曙《江村即事》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李白《月下独酌》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 建《十五夜望月》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月夜》 刘方平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八月十五夜月》(唐 杜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杜甫)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望月怀远》(张九龄)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霜月》(李商隐)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中秋月》(苏轼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唐 刘(禹锡

第四篇:望月教案

25、望月

教学要求:

1、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光和小外甥对月亮产生想像的句子的意思。

2、通过朗读训练,激发学生主动积累诗句的兴趣,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受和反映世界。

教学重点、难点:指导学生体会、欣赏描写月光的句子和理解、品析描写小外甥对月亮独特而富有童趣的想象的句子。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歌曲《但愿人长久》 一复习导入

1、月升月落,月圆月缺,月亮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凝望着皎洁的月亮,沐浴着柔和迷人的月色,有多少人为之陶醉,为之思绪万千啊!本文作者同样被月连深深地迷住了,写下了这篇美文。(生齐读课题)在夜深人静的夜晚欣赏月色,咱们读得轻、静一点儿。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围绕“望月”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板书:(赏月

诵月

论月)(我小外甥)

二、学习课文第一段

1、每个人眼中的月亮是不同的,那作者心目中的月亮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地听老师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想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出示课件第二自然段:配《春江花月夜》)

(师范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2、谁来谈谈自己的感受?

3、大家说得很好,下面再轻声读读这一段,画出你认为最美的一句话,并读好它。(生边读边划,师巡视)

4、谁来把你的感受说给大家听听?

5、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6、我们把这几个最能体现月亮动态之美的词语圈出来,你再把它读一读,相信会读得更美。

(生:我喜欢“月亮出来了,安详地吐洒着它的清辉。”因为“安详”给人感觉月亮像一个人一样。

7、范读:月亮出来了,安静地吐洒着它的清辉。那大家认为这里用“安详地”好,还是“安静地”好呢?

8、此情此景,怎一个“美”字了得!美文要美读,有没有同学自己推荐自己读读这如诗般的美文?(指名读)

10、老师想请我们班美丽的女生来读,一定能把美文读得更美。(配乐,女生动情朗读。)

三、学习课文第二段

1、如果让我们沐浴在这沉静如水的月色之下,那感觉该是多么美好!难怪作者晚上不睡觉,到甲板上欣赏美丽的夜色。其实睡不着的不但有作者,还有小外甥,这都是月亮惹的祸。

(出示“我”和小外甥图片画面)

2、谁愿意读读作者和小外甥月下对诗的部分?(指名读)

3、(出示诗文)这些诗句你有不懂的吗?

3、这些诗中都镶嵌着一轮明月,每一轮明月都蕴涵着诗人不同的深意。有借月表达思乡情的诗句?表达诗人满腔愁绪的是?想念弟弟的是? ……

5、下面老师做作者,谁愿意当小外甥,我们也来一番月下吟诗诵月如何?(师生分角色吟诗,生生分角色吟诗)

6、不知同学们发现没有,诗句后面是什么? 生:省略号。

7、在这里省略了什么?

生:省略了很多有关月亮的诗句。

7、正如书中所说,写月亮的诗? 生:多如繁星。

8、是啊!繁星数不清,诗歌说不完。月亮在诗人眼中是个宠儿,千百年来,人们借月亮来寄托思念,抒发情怀的诗作数之不尽。你还知道哪些有关月亮的诗歌吗?不妨我们也来对对诗如何?

9、想到的就自己站起来对。有的同学真是眼睛一眨就是一句。

(生纷纷踊跃站起来对诗。)……

10、(配乐)让我们在这样动情的音乐声中好好的颂颂这有月的古诗。(生动情吟诵)

11、月下吟诗是多么美好的感觉啊!诗,和月光在一起,沐浴着我们,是我们沉醉在清幽旷远的气氛中。

三、学生第三段

1、让我们回到甲板上,看看小外甥的眼睛里,月亮是怎样的呢?(学生找到后交流)

2、你觉得小外甥的想象怎样?

生3:比如月亮每月十五都变圆,就是每个月都要圆圆地睁大一次。

3、他绘声绘色地像在讲一个童话故事。“绘声绘色”是什么意思? 生1:说得有声有色。

生2:形容说得很逼真,很生动,就像真的一样。

4、你能绘声绘色地给大家讲讲吗?

(生自由练读,师提示圈画出能体现“绘声绘色”的词语。)(指名读)

5、小外甥眼中的月亮像人一样,充满灵性。老师不改一个字,它同样还是一首诗呢!信吗?不信?瞧!(出示: 月亮像什么 月亮像什么 像眼睛 天的眼睛 这是

明亮的眼睛 它很喜欢 看我们的大地 所以

每一次闭上 又忍不住 偷偷睁开 每个月 都要圆圆地 睁大一次)(师配乐范读)

6、试着读读看,相信你能读出诗的味道,诗的美。

(学生带着惊喜,兴味盎然地自由练读,再配乐指名读,齐读。)

7、多美,多有灵性的月亮啊!多么纯真、爱幻想的小男孩啊!在小外甥的感染下,作者也情不自禁地展开了幻想的翅膀。你想不想跟随作者一起去幻想?

8、(动情叙述)闭眼(放乐)现在你成了作者,甲板上只留下你一个人,久久凝视着月亮消失的地方,轻轻地展开了幻想的翅膀 ……飞呀,飞呀,月亮在你心目中像什么……(学生闭眼展开想象)

9、也像诗人一样写出自己的幻想。

(学生拿起笔写自己的幻想,优美的音乐萦绕着课堂。)…………

赏江中月

望月

颂诗中月

论幻想中月

第五篇:《望月有感》教案

望月有感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标题注释

1.河南:唐时河南道,辖今河南省大部和山东、江苏、安徽三省的部分地区。

2.关内:关内道,辖今陕西大部及甘肃、宁夏、内蒙的部分地区。阻饥:遭受饥荒等困难。

3.浮梁大兄:白居易的长兄幼文,贞元十四、五年间任饶州浮梁(今江西)主簿。

4.於潜七兄:白居易叔父季康的长子,时为於潜(今浙江临安县)县尉。

5.乌江十五兄:白居易的从兄逸,时任乌江(今安徽和县)主簿。

6符离:在今安徽省宿州市。白居易的父亲在彭城(今徐州)作官多年,就把家安置在符离。

7.下邽:县名,治所在今陕西省渭南县。白氏祖居曾在此。注释

1、世业:世代传下的产业。

2、羁旅:犹漂泊。

3、寥落:冷落。

4、干戈:本是两种武器,这里指战争。

5、根:喻兄弟。

6, 吊影:对影自怜,身边没有亲人,独对着自己的身影感伤。

7.千里雁:指离群之雁,孤独的雁。

8.九秋蓬:秋天蓬草脱离本根随风飞转,古人用来比喻游子在异乡漂泊。

9.九秋:秋天。译文

自从河南地区经历战乱,关内一带漕运受阻致使饥荒四起,我们兄弟也因此流离失散,各自在一处。因为看到月亮而有所感触,便随性写成一首来记录感想,寄给在浮梁的大哥、在於潜的七哥,在乌江的十五哥和在符离、下邽的弟弟妹妹们看。

时势艰难兵荒马乱,家业空空;

兄弟漂泊旅居异地,各自西东。

战乱以后处处寥落,田园荒芜;

骨肉分离漂泊流浪,失散途中。

离群孤雁相隔千里,形影相吊;

同根兄弟随风飞散,恰似秋蓬。

天涯海角共看明月,无不垂泪;

今夜思乡你我同心,五地相同。赏析

这是一首感情浓郁的抒情诗,约作于公元799年(唐德宗贞元十五年)秋天。其时诗人到符离(安徽省宿州市),曾有《乱后过流沟寺》诗,流沟寺即在符离。题中所言“弟妹”,可能和诗人自己均在符离,因此合起来就有五处。公元799年(贞元十五年)春,宣武节度使董晋死后部下叛乱,接着中、光、蔡等州节度使吴少诚又叛乱。唐朝廷分遣十六道兵马去攻打,战事发生在河南境内。当时南方漕运主要经过河南输送关内。由于“河南经乱”使得“关内阻饥”。全诗意在写经乱之后,怀念诸位兄弟姊妹。

此诗读来如听诗人倾诉自己身受的离乱之苦。在这战乱饥馑灾难深重的年代里,祖传的家业荡然一空,兄弟姊妹抛家失业,羁旅行役,天各一方。回首兵燹后的故乡田园,一片寥落凄清。破敝的园舍虽在,可是流离失散的同胞骨肉,却各自奔波在异乡的道路之中。诗的前两联就是从“时难年荒”这一时代的灾难起笔,以亲身经历概括出战乱频年、家园荒残、手足离散这一具有典型意义的苦难的现实生活。接着诗人再以“雁”、“蓬”作比:手足离散各在一方,犹如那分飞千里的孤雁,只能吊影自怜;辞别故乡流离四方,又多么像深秋中断根的蓬草,随着萧瑟的西风,飞空而去,飘转无定。“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两句,一向为人们所传诵。诗人不仅以千里孤雁、九秋断蓬作了形象贴切的比拟,而且以吊影分飞与辞根离散这样传神的描述,赋予它们孤苦凄惶的情态,深刻揭示了饱经战乱的零落之苦。孤单的诗人凄惶中夜深难寐,举首遥望孤悬夜空的明月,情不自禁联想到飘散在各地的兄长弟妹们。他想:如果此时大家都在举目遥望这轮勾引无限乡思的明月,也会和自己一样潸潸泪垂吧!恐怕这一夜之中,流散五处深切思念家园的心,也都会是相同的。诗人在这里以绵邈真挚的诗思,构出一幅五地望月共生乡愁的图景,从而收结全诗,创造出浑朴真淳、引人共鸣的艺术境界。

全诗以白描的手法,采用平易的家常话语,抒写人们所共有而又不是人人俱能道出的真实情感。清刘熙载在《艺概》中说:“常语易,奇语难,此诗之初关也。奇语易,常语难,此诗之重关也。香山用常得奇,此境良非易到。”白居易的这首诗不用典故,不事藻绘,语言浅白平实而又意蕴精深,情韵动人,堪称“用常得奇”的佳作。

下载语文教案《望月》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语文教案《望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望月怀远》教案

    《望月怀远》 教学目标 1.了解与作者的生平。2.理解诗歌的内容和境界教学重点 : 理解诗歌的境界 课时安排 1课时 一、导入 当我们遥望夜空,看见朗朗明月之时,心中总是引起无限遐......

    望月怀远 教案

    《望月怀远》 教学目标 1.了解与作者的生平。 2.理解诗歌的内容和境界 教学重点 : 理解诗歌的境界 课时安排 1课时 一、导入 当我们遥望夜空,看见朗朗明月之时,心中总是引起无限遐......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5《望月》教案

    25 《望月》 教材简析 本文是一篇散文,记叙了“我”在甲板上赏月时,聪明好学、爱幻想的小外甥和“我”比赛背诵写月亮的诗句以及小外甥对月亮的独特而富有童趣的想象。作者文......

    yan苏教版语文教案 望月 第二课时范文合集

    编号:66 望月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整体感知、理解课文 课时目标: 1、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光和小外甥对月光产生想像的句子的意思。 2、通过朗读训练,激发学生主动积累诗......

    《望月》教学设计之一-教学教案

    教材简析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能给课文分段,并概括大意。 4、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光......

    十五夜望月教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 《十五夜望月》 教案 学科语文 备课教师李晓晓一导入 背诵默写诗词 二、 1、知识梳理 1、朗读,背诵并默写这首诗作。 2、理解古诗大意。 3、赏析“今夜月明......

    望月怀远教案(合集5篇)

    《望月怀远》 教学目标: 1、感受初唐诗阔大雄浑、豪迈恢弘的艺术境界。 2、初步熟悉张九龄的生平事迹及其诗歌的主要特征。 3、了解本诗是如何紧扣“望”和“怀”来写景抒情......

    《望月》教案(第一课时)

    《望月》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读准本课字音,读通课文; 2、理清文章脉络,了解本课主要内容; 3、学习“月下江景”部分,感受月夜江景之美,并能通过自己的想像和读来展现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