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教学设计》 山西太原解放路东头道巷17号 030009 0351-3047062
小学教学设计》 山西太原解放路东头道巷17号 030009 0351-3047062 sjsx@sxjybks.com 新课标案例
思维训练
教例反思
说课设计
教学设计
优课片段分析
测评园地 实践活动
教学随感、《教学月刊》(小学版)杭州市文三路140号
310012
88213041
xiaoxueban@jxyk.com
新课标新实践
走进试教区
探索共享 课例点击 课堂设计
片段评析
课堂故事
CAL园地
西湖茶寮 《小学青年老师》河南省郑州市顺河路11号(450004)0371-6324611 teacher@shuren100.com 课改之窗、专业成长、教学风景、实验研究
殷现宾、李争 教学参谋(一二三四年级)
殷现宾(yinxianbin@126.com)、成安宁 教学参谋(五六年级)
李争
lz970130@yahoo.com.cn 胡远春
huyuanchun126@126.com 新试题选登、写作辅导、乡村教苑
胡远春
wixqsx@vip.sohu.comr 开放式教学、思维训练、备课资料、读编桥
成安宁(xxqnjssx@vip.sohu.com)
教育文摘、红烛闪闪
胡远春、成安宁
《河北教育》石家庄市中华北大街98号《河北教育》教学版420室
gedianshe2001@yahoo.com.cn 0311-87834673 备课札记:资料性小知识,背景及新颖备课方法等。(1000字以内)教学一得:教学中的一点体会,要求细腻。(2000字以内)探讨与争鸣:教材中问题或结论的另外看法。课件制作:新颖独特,适合小学生。解题指导:教材中思考题的多样解法。
课改前沿:有创新意识,系统的,有实践效果的做法。(4000字以内)《新课程》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12号北师大科技园区A座
1000875
010-62202880
shiygztx@xsj21.com
教育资讯、研究与探索、特别报道、教师成长宝典、名家评课、教育论坛
《小学教学参考》 南宁建政路37号广西教育学院
530023
0771-5634354
gxxjc@126.com
课标、论坛、反思、名师赏析、名篇、专论、教学设计、探索(案例分析)应用(做数学)训练(练习设计)考试、教海拾贝、《中小学教育》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北京张自忠路3号100007cmktg@public.bta.net.cn 素质教育 创新教育 教改之窗 课程探索 考试研究 学科教学 育人经纬 课外活动 教育广角
《小学各科教与学》cmktg@public3.bta.net.cn 素质教育、教法探讨、数学世界、育人艺术、各科教学、日积月累、《小学教学改革与实验》
厦门市槟榔西里199号
361004 0592-5052625
5094553 信息版:韵小丽 YUNXL@sina.com
数学版:韵小丽 Yunxl@fj133165.com 《小学教学研究》 江西南昌市沿江北路40号
330008
0791-6710421
xxjxyj@sohu.com
教学论坛、教材教法、期末复习、教法点击、解题方法、教学随笔、问题争鸣、趣味数学。
《中小学数学》 北京西三环北路105号首都师范大学数学楼 100037(010-68902789)
数学教育、教学研究、教材研究、现代教育技术、教研随笔、备课思路、解题研究、研究课、探讨与争鸣、课标与新教材、教师进修
课案分析 教学片段
教有特色
问题设计
典型课示例、《小学数学教育》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宁山中路29号
110031
《中小学管理》 北京德外什坊街甲2号
100011
zhxxgl@371.net
zhxxgl@mail.bjie.ac.cn 一线报告、探索与争鸣、管理纵横、集思广益、管理艺术、教育行政管理、教师管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常规管理、管理方法与技术、人物园林、案例与评析、升旗致辞、他山之石
《中小学教师培训》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大街5268号
130024
0431-5685822 jshpx@nenu.edu.cn 继续教育主频道 培训新视野、理论与实践、基地建设、科研指导;教学风景线 课改聚焦、教学新思维、教学实录;教育纵横谈以德立教、班主任、心灵共振、观察与探索 《人民教育》北京海淀区文慧园北路10号
100088(管理)治教方略、班主任、(教学)走进新课程、教学平台、教研视窗、心理健康教育、班级管理 baiht@edumail.com.cn
010-62236806
走近新课程
yuhj@edumail.com.cn 教学平台
chengsh@edumail.com.cn
教改新干线laipg@edumail.com.cn 《21世纪教育》北京市东城区沙滩北街2号中研楼110-113
(邮编:100009)教师手迹、理论在线、班级在线、课堂实录、《江苏教育》 南京市草场门石头城9号
210013
教育随笔 教海钩沉 岁月风铃 教育视野 教学研究
教海探航 课例评析 教海拾贝 教改掠影
《福建教育》(小学)福建福州市鼓屏路162号省教育厅二楼350003
(0591)7872085 xiaojiao@fjedu.com.cn
聚焦新课程、教改前沿、新课程案例、《标准》学习辅导、教学研究沙龙、五色土、《教师博览》 南昌市洪都北大道96号(330046)0791-8518974 叶万军:ywj73615@sina.com(走进生活、征文、师生之间、编读桥)龚凉冰:gongliangbing@163.com(教苑行、耕耘录、信息窗)
第二篇:小学音乐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法国 号 教学设计
法国号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能够用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演唱歌曲;尝试用浑厚而有弹性的声音模仿、表现法国号的音色;用连贯的声音表现自信的“我”。能够创编符合四三拍强弱规律的声势动作,随歌曲参与表现。
认识四三拍,掌握四三拍的概念与智慧图示,知道四三拍的强弱规律,并能用声势动作表现出四三拍的强弱规律。
能认识法国号,知道其另一个名称---圆号,并了解其音色。认识附点二分音符并唱准它的时值。教学重难点:
1、用富有弹性、舒展的声音演唱歌曲并创编歌词。
2、感受、体验、表现四三拍子的律动变化。
3、了解西洋铜管乐器中的部分乐器,感受圆号的音色。教学方法:
听唱法,练习法,对比法,视听结合法,合作法„„ 教学准备:
手风琴、多媒体课件、圆号 养成教育训练点:
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音乐活动中。教学过程: 认识四三拍
师:同学们,我们来开一个舞会,好不好?
(播放《法国号》伴奏音乐,师生随音乐舞蹈。)
师:刚才,同学们听到的这首曲子的风格和我们以前学习过的歌曲的风格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这是一首四三拍的歌曲。三拍子常常用来表现舞曲,特别是圆舞曲(音译为华尔兹),脚步的节奏特点象小船在河里轻轻荡漾。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四三拍。(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三拍。第一拍强,第二拍、第三拍弱。)
师:我们已经学习过了四二拍,那同学们想一想,四三拍我们可以用哪些声势来表示呢? 生思考后,做示范。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四三拍的指挥图示。(播放《法国号》音乐,师生练习。)认识圆号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听到的这首曲子,名字叫做《法国号》,有同学讲过法国号吗?(出示圆号图片)那么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下法国号。大家看它的外形是什么形状的(圆形),所以又叫圆号。21教育网
(1)为什么成为法国圆号?是因为法国人对他进行了加工改造,对它的发展起了很大的贡献作用。
(2)同学们能不能看出他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金属:铜),所以属于西洋的铜管乐器,这个家族中还有小号、长号、大号等。
(3)构造:圆号是由号嘴,盘旋的管体、喇叭口三部分组成,还有三个按音键。
(4)(出示圆号演奏图片)我们大家一起观察它的演奏姿势,它是哪一只手按键(左手),中间三个手指按音,大小拇指起固定作用,右手在那里?(在喇叭口里)。它的作用是固定支持,使音色柔和,相当于弱音器。(5)我们来听他的音色,圆号音色有许多变化,它可以吹出柔和高雅的乐句(播放视频演奏)一起来欣赏格林卡的北方星,同学们请闭上眼睛听想象浩瀚的星空有一颗最亮的星星照耀着你。(播放三重奏)圆号也可以吹出勇敢刚强的号角声。表现猎人形象,一起来欣赏韦伯的《猎人合唱》,同学们可以边听边模仿圆号演奏。学习歌曲
师:有一个法国的小男孩,他非常喜欢法国号,每天都要练习法国号,听,他正在练习呢!(播放歌曲,学生感受。)这是一首法国的民歌,法国的莱茵河是一条非常美丽的河流,所以她流淌出来的音乐也是特别典雅,让我们一起唱唱她优美的旋律吧!(出示歌谱,弹旋律带着学生一起唱。)(轻声跟老师唱谱。)
师:同学们唱的不错,那么我们都唱了几句?(4)哪一句音符变化最多?(最后一句)下面老师单独弹奏这一句,你们来体会旋律特点。(弹单音旋律,并用另一只手提示音高。)
3、学习歌词
师:为这首优美的旋律加入了歌词,是谁在唱歌呢?(法国号),它在唱什么呢?(嗡巴巴)好,一起看它的歌词,我们来学习一下。师:下面老师为大家演唱一遍歌曲。师:这首歌曲从一个练习吹奏法国号的孩子的视角,向我们自豪地介绍着它的小伙伴——法国号。你们能不能用自豪有弹性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生:跟琴完整演唱。
师:让我们跟音乐伴奏一起唱(全体起立)
师: 歌曲中的“嗡”模仿圆号中的低音区,很低沉,而“巴巴”模仿了圆号中的中音区,很明亮。下面男同学模仿低音区,女生模仿中音区。老师演唱剩余歌词。(老师用两个手位指挥几句,然后师生配合演唱,教师钢琴伴奏。)
师:跟伴奏完整演唱,男生唱“嗡巴巴”模仿圆号,女生演唱后两句优美歌词,最后一句一起唱,第二遍一起有感情演唱。歌曲创编 师:“嗡巴巴”是作者对圆号声音的模仿,你能不能模仿你熟悉的打击乐器的声音来创编新的歌词(例如“沙沙沙沙,沙沙沙沙”谁在唱歌„..那就是我的小沙锤)。下面能不能把新编的歌曲同学之间相互唱唱。
师:同学们表现力非常强,课下还可以唱唱,你最亲密的小伙伴例如小动物等。
第三篇: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大赛巷小学《池上》教学设计(刘蓉)
《池上》教学设计
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大赛巷小学 刘蓉
【文本解读】
《池上》是部编版新教材一年级下册的一首古诗,学习目标是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学会认读“踪、迹、浮、萍”四个生字,学会正确书写“采”字;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并有序的表达感受乡村孩子质朴、纯真的童心之美。教学重点是读中感悟诗文的意境,体会童真童趣;有感情的朗读、背诵《池上》,丰富古诗积累。教学难点是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结合诗句展开想象,有序表达,体会童年的纯真与快乐,与古诗意境产生共鸣。【设计思路】
语文教学是美育重要的阵地,文本的人文思想与情感充溢纷繁美的因素。中国是诗的国度、文的国度。古诗文是典型的传统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古代文明的精神,值得我们欣赏、品味。诵读古诗,不仅能使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语言的精美与丰富,同时还能让学生感受到民族文化底蕴的神采之所在。学生在不断的积累中影响自己的言行举止,塑造健康的人格。因此,在古诗教学中要再现出真、善、美的艺术情境,教师充分利用本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发挥语文教学的审美功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审美想象及联想能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及审美理解能力,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达到知、情、意的统一,受到美的教育,美的熏陶,从而提高欣赏水平和审美素质,达到我们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的素养。【教学设计】
一、积累引入,以旧带新。
1.师:同学们喜欢背唐诗吗?我也喜欢背。唐诗陪着我们一起长大,真奇妙啦!唐诗里有美丽的月亮,听!她在李白的《古朗月行》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唐诗里有诗人的小秘密,听!她在贾岛的《寻隐者不遇》里,“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2.同学们可真棒,个个都像小诗人。今天上课前,让我们一起做个游戏《猜诗智多星》,请大家看图猜唐诗,举手抢答并背诵这首诗,又快又准的同学获得胜利!(课件依次出示《春晓》、《咏鹅》、《静夜思》,学生猜诗并背诵)
3.古时候啊,有这样一位小朋友,可调皮了,有一天他撑着小船的荷花池上去玩,发生了一件很有趣的事,这一幕被诗人白居易看见了,他也觉得特别有意思,就把它写成了一首诗《池上》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板书课题)请大家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开课时借助音乐和画面,以《读唐诗》这首歌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轻松、快乐、优美的情境,又设计了“猜诗智多星”的看图猜诗的抢答赛,学生兴致高涨,积极性高,既复习了已学的古诗,又激发了学生对学习古诗的兴趣。
二、初读古诗,指导朗读。
1.师:请大家自读古诗,读的时候请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课件出示自读要求,学生自读)大家读的都很认真,那位同学愿意读给大家听一听。(指名读,)
2.以字带词,加上动作,读好词组“撑小艇”-----以词带句,读准“撑”的字音正确朗读诗句“小娃撑小艇”(指名读、一边做动作,一边读、齐读)
3.认读“踪迹-----藏踪迹”,“踪”读好平舌-----以词带句,正确朗读诗句“不解藏踪迹”。(男女生分别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先认字,再读词,最后读诗句,层层递进,让学生要读出了节奏,读出了语感。
4.结合图片认识“浮萍”以及浮萍的含义----以词带句,正确朗读“浮萍一道开”
请你们闭上小眼睛,.想一想,绿油油的浮萍,漂浮在水面上,一阵微风吹过,它随波起伏,多项一个随风起舞的精灵,多美呀!谁来一边想象着美景一边读一读诗句?
5.课件依次出现采苹果、采葡萄、采莲蓬图片、师:哪位同学来说一说,你看见了什么?
师:汉字,你不仅字形美观,生动形象,字音有趣,而且有悠久的历史。世界上最美的文字就是我们的汉字,每一个汉字都是一个美丽的符号。大家看一看,这是什么字?(展示采字图片)采字上面的爪字头代表手,下面的木代表成熟的果实,(扩词,采果子,做动作)师:认读“采”----采白莲,“采”字读准平舌音,读得短促有力----以词带句,正确朗读“偷采白莲回。”
师:谁来演一演小娃,怎样“偷采”白莲?(学生表演)看这个小娃多可爱啊!悄悄的采了那么多莲蓬,猜一猜,他会带回家给谁吃呢?(生回答: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小伙伴„„)师:你可真是小娃的知己呀!
师:汉字的艺术可大着呢,有时,她像一颗颗闪烁的星星,照耀着你的灵感;有时,像一只只可爱的小动物,依偎在你身旁;有时,又像一个个可爱的小精灵,在书中跳舞。我们不仅要读好她,更要写好她,在写采字的时候要注意,爪字头的撇是横撇,注意两点的方向向下,木字的横要写在田字格的横中线上,竖要写在竖中线上,一撇一捺要写得舒展些。(范写“采”字)写汉字时要横平竖直,方方正正,请大家在第六十九页的田字格中练习写采字。(学生练习后,展示好的作品进行评讲)
【设计意图】运用直观的画面引导学生学习。学习“采”字时,采用了字理识字的方法,利用采摘果子和“采”字演变的图片,使学生理解并认识、书写采字。认读“浮萍”一词时,展示了“浮萍”的图片,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风吹浮萍时的美好画面,让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在学生脑中“活”起来,从而使学生在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从而在“境”中会诗意、感诗情、悟诗思,获得情感陶冶和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三、再读古诗,体会诗情。
1.生字和诗句大家都得准确、通顺,现在呢,就让一起进入“读诗大舞台”一起读一读这首诗。请同学们现在小组内合作读一读古诗,请注意朗读要求。(课件出示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一边读一边想象诗句描写的画面。可以带着动作一起读)2.全班齐读全诗。3.指名读诗。
4.指一名学生,邀请小伙伴一起读诗。5.四人小组合作读诗。
师:看同学们读得那么起劲,我也想读一读,大家欢迎吗? 6.师生合作读诗。
师:多么可爱的小娃啊!夏日的午后,他撑着小艇,到荷花池悄悄地采莲蓬,不知道怎样隐藏自己的踪迹,浮萍漾开的水波暴露了他的踪迹。(板书:撑、藏、开、小船、水波)
【设计意图】“读诗大舞台”,让学生用多种形式的读,有表演读、小组合作读、师生合作等,引导学生认真体味辨别,学生体会出作者的情。反复诵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
四、欣赏图画,练习表达。课件出示《池上》图画
师:仔细观察,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抓住学生描述的重点词,引导学生将词语逐步说具体。说词语----短语----句子。同时引导学生想象)【设计意图】以图画为媒介,指导学生有序的观察,引导学生在合理想象的基础上,有条理的表达,抓住孩子说出的重点词语,引导孩子新拓展,进而说出完整的句子,不仅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口头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进行审美创造。
五、指导背诵,欣赏诗美。
1.根据提示指导学生背诵古诗。(逐步减少提示)2.指名背诵、全班齐背。
3.展示《和大人一起读》(视频播放)
有一个同学呀!她有自己的读书方法,让我们看看他是怎么读诗的呢?
和大人一起读,我们也可以像他一样,回家以后和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哥哥姐姐们一起读诗。(课件出示《和大人一起读》要求。)【设计意图】“和大人一起读”的课外作业,让学生对古诗文的诵读“意犹未尽”,产生好感,愿意在课外再接触。
第四篇:租船问题教学设计(谋道镇中台小学++黄金老师)
租 船 问 题
一、教学目标
1、经历在具体情境中解决租船问题,尝试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比较分析判断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解决租船问题的基本策略。
教学难点:通过对现实数据的分析进行合理调整,寻找最佳方案。
三、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提出问题
1.师:同学们,春天到了,老师想组织一次春游活动,他们想去划船,遇到了租船问题,请帮他们想一想,怎样租船最省钱?(板书:租船问题)
【设计意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从现实生活的事例引出研究内容,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而且可以提升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审视事物和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二)自主探索,研究问题 1.出示问题:人数:32人
小船租金:24元/艘
大船租金:30元/艘 小船人数:4人/艘
大船人数:6人/艘
2.师:怎样租船最省钱?这个问题怎样解决呢?你们有什么想法?可以同桌一组讨论一下。3.学生独立完成,教师采样,合作交流:
提示:大船和小船的租金不一样,坐的人数不一样,每人付的钱…… 大船:30÷6=5(元)
小船:24÷4=6(元)大船便宜,尽量多租大船。
如果都用大船需要多少钱? 32÷6=5(条)……2(人)5条大船,1条小船:30×5+24×1=174(元)师:这是最省钱的方法吗?你还有什么想法?
【设计意图:围绕本课的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假设的情况下,在算一算、比一比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实际问题的复杂性和数学方法的灵活性,同时把相关内容进行了整理,使学生先假设再调整的方法有更全面的认识。】
(三)逐步调整,深入研究
1.生:租5条大船,1条小船,小船上还会空出两个座位,如果不空座位会不会更省钱? 2.师:小组合作,再调整试试,看看能否说明5条大船和1条小船是最省钱的? 小组合作,再次调整试一试。3.反馈交流,上台展示:
租4条大船和2条小船,需要花费:
4条大船:30×4=120(元)
2条小船:24×2=48(元)120+48=168(元)
【设计意图:小学阶段的计算教学不能仅仅着眼于“情景”和“解决”本身,应该更加重视问题解决过程和结果的理性上。通过表格对实际问题的解决和分析,在比较中自然的感悟调整方向的确定,形成最终科学和严谨的结论。】
(四)总结过程,形成方法
1.师:我们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 生:先假设,再调整。2.介绍假设策略:
【设计意图:毕达哥拉斯说过:“在数学的天地里,重要的不是我们知道什么,而是怎样知道什么”。方法性的总结有助于学生形成思考模型,逐渐内化解题技巧。】
(五)巩固练习、拓展提升
1.出示题目:P11 练习三
春游
问题:怎样租车更省钱?
2、四一班有42名学生去划船,大船60元限乘4人,小船50元限乘3人。怎样租船最省钱?
3、有27名老师带203名学生去游玩,怎样买票省钱?
成人:40元
学生:20元
团体(30人及30以上)30元
4、某公园门票售价有两种方案:
方案A:成人160元/人
儿童40元/人
方案B:团体(5人及5人以上100元/人)
1、如果有5个成人、5个儿童,怎样购票最合算?
2、如果有3个成人、5个儿童,怎样购票最合算?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温故知新。合理的课堂练习有助于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反思教师的教学过程,使教师对教学设计和教学对象本身做出理性的评价。】
(六)全课总结,升华认识 1.问: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2.问:今天这节课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
第五篇: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凭借注释,借助工具书有感情地朗读这两首诗歌。2.了解古诗的特点。
3.引导学生大体把握诗歌大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4.通过阅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教学重点:
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大体把握诗歌大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的情感,感受诗歌的魅力。教学准备:
课前搜集诗、词、曲的有关资料。教学设计: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二、初读诗歌
1.自由地读诗歌,遇到不认识的字,自已查字典解决,把诗歌读通顺。2.小组合作读,比比谁读得流利,有节奏,优美,并读出古诗的韵味来。
3.让几名学生朗读,并让其他同学作出评价,师相机引导学生读出这首词的节奏。
三、读中悟意
1.学生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结合注释、词典理解诗歌大意。
2.让几名学生说说诗歌大意,师相机在学生展示资料的基础上引导: ①让学生了解诗、词、曲。
西江月:词牌名(相当于一首歌的调,如1=g,它不是这首词的题目,它与这首词的内容没有关系,这首词的题目是夜行黄沙道中。如我们学过的《忆江南》)
天净沙:曲牌名(它也是相当于一首歌的调,如1=g,它不是这首曲的题目,它与这首曲的内容没有关系,这首曲的题目是秋。)诗、词、曲是古代诗歌的三种形式。
《春夜喜雨》是一首唐诗,诗盛[内容来于斐-斐_课-件_园ffkj.net]行于唐代,它的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的规定。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一首词,词盛行于宋代,它的调有定格,句子有定数,字有定声。词有单调、双调之分。单调就只有一段,如《忆江南》,双调就是分为两大段,即上下两片(阙),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 《天净沙·秋》是一首小令(曲的一种),曲盛行于元朝,体式与词相近,它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多使用于口语,句式较为灵活,语言也比较通俗。②解释个别词语。
别枝惊雀:惊动喜鹊飞离树枝。见:同“现”。听取:听到。
七八个星天外:天外七八个星。两三点雨山前:山前两三点雨。茅店:乡村小客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道路转过溪头,忽然出现社林旁边旧时住过的茅店。飞鸿影下:雁影掠过。
3.学生同桌或小组内说说词的大意。4.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读诗歌。
四、品读诗歌,读中悟情,欣赏诗歌意境 1.默读诗歌,体会两首诗歌的异同。2.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诗品读,体会诗歌所蕴含的意境及作者的情感。3.在小组内交流自己品读的收获:
①选择自己喜欢的诗,说说你在阅读时仿佛看到了什么?又听到了什么?眼前出了怎样的一幅画面。
②通过阅读,你从中会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4.在班上交流自己阅读的体会,师相机指导: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宋代著名爱国词人辛弃疾的一首吟咏田园风光的词。词人把人们熟悉的月、鸟、蝉、蛙、星、雨、店、桥巧妙地组织起来,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恬静的美。整首词体现了词人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农村生活的热爱。这也正是作者忘怀于大自然所得到的欢乐。
《天净沙·秋》这首曲是元代散民家白朴描写秋景的一首小令,但其中没有秋景的清萧,没有悲凉的情绪。有的却是色彩鲜明的美丽的秋景。如曲中的“白草”“红叶”“黄花”三个词语,让我们感觉到秋天是那么的色彩鲜明。同时,全曲没用一个“秋”字,却传达出了浓郁的秋意。整首曲诗人巧妙地并列六组名词来描摹了一幅地面与天空的和谐画面:日头平西,落霞满天,小村披拂着斜晖;炊烟袅袅几如凝止,老树枝桠不动纹丝,乌鸦树羽辍立枝头。在这一片宁静的秋景当中,突然掠过一只大雁,飞下地面。曲中,静中有动,动静结合。5.分小组赛读,看看哪组最能读出作者的情感。
五、拓展延伸
1、课后背诵这两首诗歌。
2、课外收集感兴趣的宋词、元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