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祭十二郎文优秀教案
祭十二郎文
教学目标
1.弄通课文,积累掌握文言常识。
2.理解课文破骈为散和边泣边诉的语言形式。
3.了解课文融抒情于叙事的特点。
4.掌握相关的文学常识。教学设计
一、导语
《妞妞 ——一个父亲的札记》 ——周国平
有一千条理由让你早走,只有一条理由把你挽留,这条理由胜过那一千条理由,它就是我对你的爱。
你在时,我抱你不够,因而觉得时间太少,你走了,我的怀里空了,突然发现时间毫无用处,我不知道拿那么多时间做什么,也许时间只有一个用处,它会帮助我——是帮助我一天天向你走近。”
有谁能告诉我,为什么世界还在,我还在,而你却不在了?
一个父亲守着他注定要夭折的孩子,这种场景多么残酷。妞妞出生后不久就被诊断患有绝症,极可爱也极可怜的她度过了短促的一岁半时间。对于作者来说,妞妞的故事是他生命中最美丽也最悲惨的故事,至情至性的周国平用他的笔留住了和妞妞相处的五百六十二个日日夜夜,写下了《妞妞 ——一个父亲的札记》。
人的一生中总会经历种种的悲欢离合,有聚就有散,生离也许就意味着死别。有时生命是那样的脆弱,不会因为我们的珍视和眷恋而停留,而给人留下了无限的思念和感伤。而人生之不幸,往往会成就文学之大幸,这是文学史上非常残酷的事实。“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一切最动人的文字都是从心底里流淌出来的。《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是这样,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祭十二郎文》也是一篇字字含泪句句动情的抒情散文,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不绝,成了祭文中的“千古绝调”。
前人读罢此文的评价:
《古文观止》评论说:“情之至者,自然流为至文。读此等文,须想其一面哭,一面写,字字是血,字字是泪。未尝有意为文,而文无不工
二、韩愈和他的作品: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河阳(今河南孟县)人。常自谓“郡望昌黎”,故世称“韩昌黎”;因晚年曾为吏部侍郎,故也称韩吏部。韩愈倡导的古文运动及其作品对我国古代散文的发展有深渊的影响。他主张文章要言之有物,反对六朝以来的单纯追求形式美的骈俪文章;语言要新颖流畅,“唯陈言之务去”,对古文要“师其意而不师其词”。其散文与柳宗元齐名,并称“韩柳”,他是“唐宋八大家”之首。代表作是《马说》《师说》等。
三、写作背景:
韩愈三岁丧父母,由兄嫂抚养成人,他和十二郎虽为叔侄,实际如同兄弟,从小生活在一 起,“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感情特别深厚。十二郎的死,使他悲痛欲绝,也勾起他的辛酸回忆。身世的不幸,家世的凄凉,父母的早逝,兄嫂的抚养,从前同十二郎一起生活的种种情景都一齐涌上心头;自己的衰病,子孙辈的幼小,这是眼前必须正视的现实。所有这一切,汇成一股感情的激流,作者悲感万端,百思萦集,情不能已,因而写成此文。
四、文体介绍:
祭文――也称“悼词”,通常是祭奠死者,抒发悼念哀痛之情的一种文体,也有用以祭神祭物的。
祭文的内容和形式都公式化――一般先简介死者逝世情况(职务、时间、地点、死因、享年等),表示哀悼之情;然后介绍死者的生平事迹,评价死者的功德贡献;最后向死者亲属表示吊唁慰问,号召生者学习死者的精神品质。
正因为祭文的内容和形式都公式化,所以为后人传诵的不多。而本文不落窠臼,一改过去惯例,没有一句赞颂的话(只是在文中顺便提到伯兄的“盛德”和十二郎的“纯明”),专从骨肉至情方面下笔,叙述家庭、身世和生活琐事 , 抒发悲伤情感 , 悼念侄儿,写得情真意挚、凄楚动人,很有特色,后人评价很高。被誉为“祭文中千年绝调”。
五、分析课文:
正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2-3):写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第二自然段诉说自己的家世不幸,在不幸中叔侄二人“未尝一日相离”,情同手足。
第三自然段回忆与十二郎离别后的三次见面和三次见面未果的经历,痛惜成年后恶人离聚不定,竟成永诀。从此抱憾终生。
第二部分(4-9):写十二郎之死。
第四自然段哀叹自己未老先衰本应该早死而未死,十二郎年少康强,不该早死而竟死,两相对照极度悲哀。
第五自然段倾诉自己遭受巨大打击精神恍惚,对十二郎的死不愿相信又不得不相信的惨烈心情。
第六自然段表达自己希望“从汝而死”,死后与侄儿相见的愿望,倾诉视死为幸的至悲至痛。
第七自然段联想到自己的和侄儿的孩子,说他们难以健康成长,悲痛至极连忌讳和不吉利都不顾及了。
第八自然段推断侄儿猝然而死的病由,倾诉自己“未始以为忧”的痛悔之情。
第九自然段推测侄儿的死期,倾诉自己不能确切知道只而死期的悲哀。
第三部分(10-12):写对十二郎及其遗孤的吊慰,交代迁葬及教养遗孤之事。
第十自然段吊慰遗孤,为侄儿安排身后事,告慰侄儿在天之灵。
第十一自然段为侄儿的死而归罪自己,恸哭长号,告诉侄儿自己已是万念俱灰,仅存替侄儿教子嫁女的心愿而已。
第十二自然段全文结束,“眼有穷而情不可终,为侄儿的死悲痛不已。”
全文十二段环环相扣,以悲痛之情为线索组织全文,体现思路的发展,先回忆叔侄相依为命,感情至深,这时前提;接着围绕侄儿的死续写自己的惶恐、痛悔和强烈的感情震荡。为高潮奠定基础;最后诉说自己的心迹,在恸哭长号中伤痛之情达到高潮,全文写来情真意切,感人至深,读后令人潸然泪下。难怪东坡先生会有“读《祭十二郎文》不辍泪者,其人必不友”的说法。
1、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是什么?
悼念十二郎。
2、那为什么要写到自己的身世?
是为了表现自己和十二郎之间的深厚感情,为下文抒发自己对十二郎的深深思念之情打下基础。
3、韩愈和十二郎之间的感情深厚到怎样的程度?
虽为叔侄关系,实为兄弟情谊。
4、第二段中有一个动人的细节,你认为是什么是?
“嫂尝抚汝指吾而言曰:“韩氏两世,惟此而已!” “抚汝指吾”的细小动作,体现出为母为嫂的深切关爱与顾惜;“韩氏两 世,惟此而已”仅寥寥八字,却字字透出嫂嫂的焦虑、期待和悲伤。十二郎遽然辞世之时,韩愈重提旧事,也流露出韩愈无尽的沉痛与凄凉。
5、第三段作者叙述了两人的三别三会。大家思考:作者为什么要详细叙述自己与十二郎聚散离合的往事?
往事历历在目,记忆之深是因两人情之切,于叙事中,亦可见作者真情; 同时也是指责自己,反省自己为“求斗斛之禄”而带来无法挽回的悔恨,使人读来无限悲哀。
6、第四段韩愈写到诸兄之死,他们都是“康强而早世”的,作者写这些有何作用? 烘托自己内心悲痛之甚。诸兄死去已令人悲痛不已,在人丁不盛的情况下,十二郎的死更令人悲伤不已,感到绝望。
7、第五段中,用到了很多文言虚词,大家找一找并说说他们在传情达意上有怎样的作用?
三个“邪”:表明作者难以接受十二郎夭亡的事实,强化作者极度震惊的心情。
接着将“也”与“乎”连用,表明作者对十二郎的早死的质疑,不愿接受这残酷的现实,整个句群用的是假设语气。
“未可以为信也”的“也”:表明作者始终难以接受事实,陷入了极度的痛苦之中。紧接着的两个“也”连用:表假设;最后一个“也”表反问,作者清醒地明白,眼前这一切是事实。
接下的三个“矣”:表明自己的不解与迷惑,作者实在无法接受残酷的事实。最后两句末尾用“矣”,相当于“了”,表明天道难测,神机难明,天理不可推究,人的寿命难以预知。
这样连接不断的使用语气词,既增强了节奏感,从而增强作品的感人力量;也使表达的感情更加强烈,更能打动人心。
8、十二郎之死,已是不争的事实。为什么还要反反复复的推究死因、推测死期,甚至对死讯本身,也疑其非真而梦?
推究死因、推测死期、疑死讯非真而梦,均反映对十二郎忆念之深。
9、最后三段从哪些方面体现出了作者对十二郎的深厚情谊?
替他处理家务后事;反复表现愧疚之意、丧侄之痛;替他教子养女。
10、文章结尾“言有穷而情不可终”,结合全文来看韩愈究竟有哪些感情?
白居易说过一句至理名言“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为世间少有的哀情 ——悲家事不幸;悔“旅食京师”;叹未老先衰;恨小病丧命;衷后辈孤 苦;疚丧葬难周。
11、作者抒发的以上这些情感是蕴含在文中的,大家不妨在文中找出相应的段落?
本文抒情的段落有2、5、10、11自然段,标志性词语为段首“呜呼”。
12、十二郎远殁它乡,文章却以“汝”“吾”相称,如对谈面泣,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作者祭奠与自己关系密切感情深厚的侄儿,抒发了刻骨铭心的骨肉至情,通篇汝吾相称,像是与侄儿对谈面语,异常真切。
开篇一个“告”宇,让人感到全文都是向十二郎当面诉说,而亡者也正侧耳倾听;叙家常琐事如与久别的侄儿共忆往事;推测十二郎死的日期又像是叔侄二人共同核对;安排十二郎身后事犹如共同商量,抚背安慰;说起心中的惶惑,不时发出感问,真恨不得十二郎当面给予回应,听着二人说话,我们很容易感受叔侄情深,感受作者的悲感。如果十二郎有知,也一定会与作者一起捶胸顿足,恸哭不止的。难怪本文被称为“至情”之作而千古传诵。
13、十二郎远殁它乡,文章却以“汝”“吾”相称,如对谈面泣,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 这是一个难点,需要细读体会,作者祭奠与自己关系密切感情深厚的侄儿,抒发了刻骨铭心的骨肉至情,通篇汝吾相称,像是与侄儿对谈面语,异常真切。开篇一个“告”宇,让人感到全文都是向十二郎当面诉说,而亡者也正侧耳倾听;叙家常琐事如与久别的侄儿共忆往事;推测十二郎死的日期又像是叔侄二人共同核对;安排十二郎身后事犹如共同商量,抚背安慰;说起心中的惶惑,不时发出感问,真恨不得十二郎当面给予回应,听着二人说话,我们很容易感受叔侄情深,感受作者的悲感。如果十二郎有知,也一定会与作者一起捶胸顿足,恸哭不止的。难怪本文被称为“至情”之作而千古传诵。
14、提问:文章从哪些方面写了韩愈的家境身世?请从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
(1)少年孤苦:“吾少孤”“惟兄嫂是依”“零丁孤苦”“两世一身,形单影只”“在孙惟汝,在子惟吾”。
(2)为谋生聚少离多:“其后四年,而归视汝”“又四年,„„遇汝从嫂丧来葬”“又二年,„„汝来省吾,止一岁”“吾云汴州,汝不果来”“吾佐戎徐州„„汝又不果来”。
(3)未老先衰:“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我自今年来,苍苍者欲化而为白矣;动摇者欲脱而落矣,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
(4)子女年幼:“汝之子始十岁,吾之子始五岁,少而强者不可保,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长吾女与汝女,待其嫁”。
15、学生思考:作者是怎样在这些看似平淡的家境叙述中抒发悲愤的?
同桌共同讨论后明确:作者写这篇祭文的目的不在称颂死者,而在于倾吐自己的至痛之情。他紧紧围绕着叔侄间生离死别这个中心,选取那些值得怀念、忧戚,或感到遗憾的生活琐事,写来如叙家常,但却充满着生活气息,让人深感真实、可信。作者又不是纯客观的叙事,而是在典型事件的叙述中,侧重抒写自己的无比哀痛之情,他以痛惜、遗憾、内疚之情来叙事,叙事中处处含情,使得叙事、抒情水乳交融。作者又充分运用第一人称的方便,尽情地把自己的一切感受都倾注到叙事之中,写得如泣如诉。
16、提问:本文写得至悲至痛,试思考作者在悲侄儿之死的同时,还抒发了哪些悲情?
(1)悲叹家族人丁不兴。封建社会门第家族观念极强。韩愈出身于小官吏家庭,家庭浓厚的儒学思想深深影响了他,而人丁不兴,使他尤其看重家族成员。然而父母早亡,兄殁南方,两世一身等久已令他体会到家境凄凉之悲了,而如今侄儿又撒手西去,儿子、侄孙尚年幼,韩氏能支撑门面的只有韩愈自己,家庭之事连个商量之人也找不到。这无限的孤独怎不使他悲从中来,进而想到“无意于人世”呢?
(2)悲叹自己仕途失意。韩愈19岁便离家到京城求发展,但却多次应考落第,25岁中进士后还要到处请求权贵援引举荐(如《与于襄阳书》),29岁才开始入仕途。到35岁写作本文之时的几年间,却辗转迁徙,京城、汴州、徐州、宣城四处漂泊。他饱读诗书,才华出众,却不得施展,内心自然郁郁寡欢,而此时又得侄儿突然去世的消息,悲痛之中情不自禁地蕴含了自身无限的酸楚。于是他便喊出了“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的肺腑之言。
六、总结、扩展
本文能将诚挚的抒情与日常琐事的叙述紧密融合在一起,深切地表达出对亡故亲人的悼念和对人生浮沉离合的无限感叹,作者贴切、生动地切情、切“境”。作者在人的情感活动中,情至笔随,表达的情感世界微妙深奥。从而使文章收到了情文并生的最佳效果。本文的语汇和语言现象非常丰富。我们应将诵读、理解与识记结合起来,不断丰富自己的文言语汇,形成迁移,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本文在写作上主要有以下的特色:
(1)不拘常格,自由抒情
祭文偏重于抒发对死者的悼念哀痛之情,一般是结合对死者功业德行的颂扬而展开的。本文一反传统祭文以铺排郡望、藻饰官阶、历叙生平、歌功颂德为主的固定格式,主要记家常琐事,表现自己与死者的密切关系,抒写难以抑止的悲哀,表达刻骨铭心的骨肉至情。形式上则破骈为散,采用自由多变的散体。
作者写此文的目的不在于称颂死者,而在于倾诉自己的痛悼之情,寄托自己的哀思。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强调骨肉亲情关系。作者和老成,名为叔侄,情同手足,(3)边诉边泣的语言形式
作者采用与死者对话的方式,边诉边泣,吞吐呜咽,交织着悔恨、悲痛、自责等种种感情,似在生者和死者之间作无穷无尽的长谈。如写闻讣的情景,从“其信然邪”到“未可以为信也”,再到“其信然矣”,语句重叠,表现其惊疑无定的心理状态。末尾“汝病吾示知时,汝殁吾不知日”一段,多用排句,情绪激宕、一气呵成。这一切又都从肺腑中流出,因而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三)总结、扩展
[总结]
叙事与抒情相互融合,是许多古代散文名篇的共同特点,除本文外,已选人第二册读本的《祭妹文》和选人第三册读本的《指南最后序,都有这一特点。课外阅读这两篇文章,加深对融抒情于叙事、在叙事中抒情这一表现手法的认识。
[扩展]
与袁石浦
(明)陶望龄
天下有二等自在人,一大睡者,二大醒者。惟梦魇未觉人,谓睡着则已欲醒,谓醒则正在梦境,如号谵呓,纯是苦趣。仆,梦魇者也。足下虽振其手,摇其足,来肯霍然寤也,欲自在得耶?忆侍雅论时,觉身心时时有益。自远胜友,转复茫然。虽自鞭策,较往日已加紧切,而愈求愈远,不自知其入于支配艰僻之内。此古人所以愿亲近善知识,以为甚于衣食父母也。长安如弈棋,世路艰难矣,叹叹。
[赏析提示] 在这个小文段中作者要表达一个什么样的观点? 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能理解他吗?
(四)布置作业
1.读课后《河之水二首寄子侄老成》,理解诗中的情意。
2.完成课后作业和随堂练习。
(板书)
两世一身,形单影只
① 叔侄情深
抱憾终生
信然邪 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
其梦邪
耿兰之报
②
信然矣
理不可推,寿不可知
己身
死因
冀孩提成立
③
改
葬
第二篇:《祭十二郎文》教案
章节课题
《祭十二郎文》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
养
性
目
标
基础
知识
1.基本的诗词虚词。
2.基本的文言句式。
学科
能力
1.学习祭文的基本格式;
2.学习韩愈的散文特点;
3.复习古典散文的鉴赏方法。
思想
方法
1.注重文本解读;
2.注重通过诵读体味文意。
教育性目标
德育
渗透
理解韩愈叔侄深厚的情谊。
发展性目标
良好
心理
素质
的培
养
培养自己在激动的时候,能控制自己的的感情。
教学
重点
1.了解祭文的文体特征。
2.本文重点在于倾诉自己的痛悼之情,体会它的感情真挚、催人泪下的特征。
教学
难点
1.了解祭文的文体特征。
2.本文重点在于倾诉自己的痛悼之情,体会它的感情真挚、催人泪下的特征。
教学
方法
1.布置问题,引导学生自学。
2.教师适当点拨。
预习
要求
1.熟读课文;
2.熟悉客下注释。
课件使用
ppt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我们以前学过了《出师表》《陈情表》,都是极优秀的的古典散文。苏轼在读后不禁说:读《出师》不辍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辍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辍泪者,其人必不友。
《古文观止》在评论《祭十二郎文》时也说:“情之至者,自然流为至文。读此等文,须想其一面哭,一写,字字是血,字字是泪。未有意为文,而文无不工。”
那么,这《祭十二郎文》是什么文章呢?
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板书课题)
二、解题。
十二郎,名老成,韩愈之侄,本为韩愈次兄韩介之子,出嗣给长兄韩会为子。他在族中排行第十二,故称十二郎,祭文,祭奠死者了一种文体。
汉魏以来,祭文多仿《诗经》中雅、颂的四字韵语,也有骈文的。韩愈的这篇祭文,虽沿用四言,但文意曲折,气势飞动,打破了一般祭文为死者歌功颂德的陈腐旧套。此文破骈为散,不拘常格,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创新的特色。
三、写作背景。
韩愈,字退之,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州市)人,有“韩昌黎”、“韩侍郎”之称。中唐文坛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首。
倡导“古文运动”。主张恢复先秦、两汉的优秀散文传统,摒弃南北朝以来矫揉造作的骈体文。其作品集有《韩昌黎文集》
韩愈幼年丧父,靠兄嫂抚养成人。韩愈与其侄十二郎自幼相守,历经患难,感情特别深厚。但成年以后,韩愈四处飘泊,与十二郎很少见面。正当韩愈官运好转,有可能叔侄相聚的时候,突然传来十二郎病死的噩耗。韩愈悲痛欲绝,写下了这篇祭文。
四、诵读、正音。
教师泛读,学生跟读,正音;
五、学生自读
问题:
1.结合注释,理解文意,将文章划分为三部分。
2.体会文章流露出的各种情感。
3.体会文章写法上的特点。
六、作业。
1.继续完成课上的作业。
2.完成《质量检测》。
第二课时
一、内容结构。
作者把抒情与叙事结合在一起,联系家庭、身世和生活琐事,反复抒写他对亡侄的无限哀痛之情,同时,也包含自己凄楚的宦海沉浮的人生感慨。全文以死者诉说的口吻写成,哀家族之凋落,哀自己未老先衰,哀死者之早夭,疑天理疑神明,死之数,乃至嗣之成立,极写内心的辛酸悲痛。第二段写初闻噩耗时将信将疑,不愿相信不得不信的心理,尤其哀婉动人。文章语决反复而一气贯注,最能体现在特定情景下散文的优长,具有抒情色彩。因而在艺术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成为“祭文中的千年绝调”(明代茅坤语)。
二、文章结构。
正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呜呼!吾少孤”至“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写人之间的浓厚情谊。
先从身世和家世的不幸,写幼年时的孤苦相依;后叙两人的三别三会,终于不得会合而成永别,使作者悔恨无穷,抱憾终身。
第二部分(从“去年,孟东野往”至“其然乎?其 不然乎”)写十二郎之死。
先写对十二郎之死的悲痛,再详叙死因死期。
第三部分(从“今吾使建中祭汝”至篇未)写对十二郎及其遗孤的吊慰,交代迁葬及教养遗孤等事。
三、鉴赏要点
1.不拘常格,自由抒情
祭文偏重于抒发对死者的悼念哀痛之情,一般是结合对死者功业德行的颂扬而展开的。本文一反传统祭文以铺排郡望、藻饰官阶、历叙生平、歌功颂德为主的固定格式,主要记家常锁事,表现自己与死者的密切关系,抒写难以抑止的悲哀,表达刻骨铭心的骨肉至情。形式上则破骈为散,采用自由多变的散体。正如林纾在《韩柳文研究法韩文研究法》中所说:“祭文体,本以用韵为正格......至《祭十二郎文》,至痛彻心,不能为辞,则变调为散体。”使全文有吞声呜咽之态,无夸饰艳丽之辞,为后世欧阳修《泷冈阡表》、归有光的《项脊轩志》、袁枚的《祭妹文》等开辟新径。清代古文家刘大魁说:“文贵变......一集之中篇篇变,一篇之中段段变,一段之中句句变,神变,气变,境变音节变,字句变,惟昌黎能之。”
2.感情真挚,催人泪下
作者写此文主旨不于称颂死者,而在于倾诉自己的痛悼之情,寄托自己的哀思。这主要表现三个方面。
一是强调骨肉亲情关系。作者和十二郎,名为叔侄,情同手足,“两世一身,形单影只”。今老成先逝,子女幼小,更显得家族凋零,振兴无望。这在注重门庭家道的古代,引起韩愈的切肤之痛是理所当然的。
二是突出老成之死实出意外。老成比作者年少而体强,却“强者夭而病者全”;老成得的不过是一种常见的软脚病,作者本来不以为意,毫无精神准备,因而对老成的死追悔莫及,意外的打击使悲痛达于极点。
三是表达作者自身的宦海沉浮之苦和人生无常之感,并以此深化亲情。作者原以为两人都还年轻,便不以暂别为念,求食求禄,奔走仕途,因而别多聚少,而邻铸成终身遗憾。作者求索老成的死因和死期,却堕入乍信乍疑,如梦如幻的迷境,深觉生命飘忽,倍增哀感的痛感。
3.边诉边泣的语言形式
作者采用与死者对话的方式,边诉边泣,吞吐呜咽,交织首悔恨、悲痛、自责等种种感情,似在生者和死者之间作无穷无尽的长谈。如写闻讣的情景,从“其信然邪”到“未可以为信也”,再到“其信然矣”,语句重叠,表现其惊疑未定的心理状态。末尾“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一段,多用排句,情绪激宕,一气呵成。这一切都从肺腑中流出,因而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第三篇:祭十二郎文教案
《祭十二郎文》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弄通课文,积累掌握一些重点文言实词与虚词,把握典型文言句式。
2.掌握相关的文学常识。
3.理解课文破骈为散和边泣边诉的语言形式。
4.珍惜生命,关爱亲人。
教学重难点及解决方案:
1、《祭十二郎文》被古人称为“祭文中千年绝调”,读懂课文,排除语言障碍,了解课文融抒情于叙事的特点,把握文章边泣边诉的语言形式,体会作者悲哀痛切的思想情感,是学习的重点。本文篇幅较长,叙事较为纷繁,行文中多有文意的转折,是学习的难点。
2、抓住贯注全文的一个“情”字,疏理文章层次、脉络,以简驭繁。
教学方法:诵读法。
教具学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进学解》
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以上苏轼语)读《报任安书》不下泪者,其人必不为人。(后人续)
在韩愈诸多优秀的抒情散文里,《祭十二郎文》当推为其中的佼佼者,该文在我国浩繁的古代散文作品中,亦是不可多得的珍贵名篇,历来被誉为“祭文中千年绝调”。
《古文观止》的编选者说道:“情之至者,自然流为至文。读此等文章,须想其一面哭,一面写,字字是血,字字是泪。”
二、学习新课
1.相关的文学常识、背景。
(1)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唐代著名文学家。他生活在中唐时期,在文学方面影响很大,他的主要贡献是与柳宗元一起倡导了“古文运动”,主张恢复先秦,两汉的优秀散文传统,摒弃南北朝以来矫揉造作的骈体文,他主张文章要有充实内容,学习古文应“顺其意而不顺其辞”,“惟陈言之务去”,力求“文从字顺”,这些主张是进步的积极的,并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宋代欧阳修、“三苏”父子、曾巩、王安石,明清两代归有光、唐顺之、方苞、姚鼐等许多著名散文家都是继承了韩柳的文学传统或受其明显的影响,在各自的散文创作中取得辉煌成就。
(2)韩愈在散文创作中,实践了他的文学主张。写了大量的政论、赠序、杂说、祭文、墓志铭,他的议论文很少引经据典地说教,而是以形象化的语言、生动的比喻和鲜明的对比手法,写得很有说服力,《师说》是典型一例;记叙文也十分生动,写人、记事、状物都很感人。《祭十二郎文》是一篇祭文,悼念侄儿,叙述家庭、身世和生活琐事,抒发悲伤情感,写得情真意挚、凄楚动人,很有特色,后人评价很高。
(3)韩愈三岁时就死了父亲,由兄嫂抚养长大。长兄韩会无子,次兄韩介有子韩老成,在族中同辈排行十二,故称十二郎。按封建社会的规矩,十二郎过继给韩会为子,因此韩愈与十二郎自幼相守,历经患难“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感情深厚,虽为叔侄,却情同手足。成年后,韩愈仕途不顺,二十五岁方登进士第,后做官又触犯权贵,触怒唐宪宗,多次遭贬,因四处漂泊而很少与十二郎见面。后唐穆宗继位,韩愈官运好转,叔侄二人能够相聚之时,突然传来十二郎病亡的噩耗,使韩愈悲痛欲绝,也勾起他辛酸的回忆,于是写下这篇祭文。
2、听范读录音,注意下列字的读音。
闻汝丧(sàng)
及长(zhǎng)
不省(xǐng)
所怙(hù)
兄殁(mò)南方
省(xǐng)坟墓
归取其孥(nú)
丞相薨(hōng)
佐戎(róng)徐州
汝遽(jù)去
万乘(shèng)之公
相殒(yǔn)其生
窆(biǎn)不临其穴
尚飨(xiǎng)
3.学生朗读课文,把握内容大意。
全文12段环环相扣,以悲痛之情为线索组织全文,体现思路的发展,先回忆叔侄相依为命,感情至深,这是前提;接着围绕侄儿的死,叙写了自己的惶惑、痛悔和强烈的感情震荡,为高潮奠定基础;最后诉说自己的心迹,在恸哭长号中伤痛之情达到高潮。全文写来情真意切,感人至深,读后令人潸然泪下。
4、读课文时注意下列字词(1)通假字
远具时羞之莫
零丁孤苦
皆不幸早世
敛不凭其棺
终葬汝于先人之兆
以待馀年
(2)词类活用
图久远者,莫如西归
恐旦暮死
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
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
长吾女与汝女
(3)古今异义
少年
(4)一词多义
幸
A皆不幸早世
省
A不省所怙
B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 B 汝来省吾
其A请归取其孥
B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
C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
D曷其有极
E自今以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
F死而有知,其何离?
虽
A以为虽暂离别,终当久与相处
始
A吾年十九,始来京城
B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
B 汝之子始十岁
(5)变式句
①惟兄嫂是依
②吾念汝从于东
③吾佐董丞相于汴州
三、巩固新课
朗读课文。
四、布置作业
读课后《河之水二首寄子侄老成》,理解诗中的情
板书设计:
祭十二郎文
韩愈
闻汝丧(sàng)
及长(zhǎng)
不省(xǐng)
所怙(hù)
兄殁(mò)南方
省(xǐng)坟墓
归取其孥(nú)
丞相薨(hōng)
佐戎(róng)徐州
汝遽(jù)去
万乘(shèng)之公
相殒(yǔn)其生
窆(biǎn)不临其穴
尚飨(xiǎng)
教学后记:
汉魏以来,祭文多仿《诗经》中雅、颂的四字韵语,也有骈文的。韩愈的这篇祭文,虽沿用四言,但文意曲折,气势飞动,打破了一般祭文为死者歌功颂德的陈腐旧套。此文破駢为散,不拘常格,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创新的特色。
[扩展]
与袁石浦
(明)陶望龄
天下有二等自在人,一大睡者,二大醒者。惟梦魇未觉人,谓睡着则已欲醒,谓醒则正在梦境,如号谵呓,纯是苦趣。仆,梦魇者也。足下虽振其手,摇其足,来肯霍然寤也,欲自在得耶?忆侍雅论时,觉身心时时有益。自远胜友,转复茫然。虽自鞭策,较往日已加紧切,而愈求愈远,不自知其入于支配艰僻之内。此古人所以愿亲近善知识,以为甚于衣食父母也。长安如弈棋,世路艰难矣,叹叹。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以情动人的文笔,分析作者叙事陈情怎样逐层深入,准确反映笔者 思想境界。
2.思想教育目标:亲情——真实 情感的展示。了解课文融抒情于叙事的特点。
3.能力培养目标:指导学生体味其用词的精练准确和生动形象。
教学重点:本课主要是以情动人,在指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之后,让学生找出叙述作者亲情的语句,进而分析作者叙事陈情怎样逐层深入,达到抒情的目的。
教学难点:祭文的情感。
教学方法:反复诵读的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讨论对《河之水》两首词的理解,交换意见。
二、导入新课
直接导入
三、学习新课
1.再读课文,了解每一段的内容,并给文章分段归纳大意。
明确:《祭十二郎文)全文共十二自然段。
第1自然段交代了写祭文的时间,叔侄关系、远奠的方式。用第二人称写法,如与亡者衔哀面语,虽说此段是祭文固定格式,但饱含深情至哀,确立了全文的情感基调。
第2自然段诉说自己的家世的不幸,在不幸中叔侄二人“未尝一日相离”,情同手足。
第3自然段回忆与十二郎离别后的三次见面和三次见面未果的经历,痛惜成年后二人离聚不定,竟成永诀,为此抱恨终身。
第4自然段哀叹自己未老先衰本该早死而未死,十二郎年少康强,不该早死而竟死,两相对照极度悲哀。
第5自然段倾诉自己遭受巨大打击精神恍惚,对十二郎的死不愿相信又不得不相信的惨烈心情。
第6段表达自己希望“从汝而死”,死后与侄儿相见的愿望,倾诉视死为幸的至悲至痛。第7自然段联想到自己的和侄儿的孩子,说他们难以健康成长,悲痛至极连忌讳和不吉利都不顾及了。
第8自然段推断侄儿猝然而死的病由,倾诉自己“未始以为忧”的痛悔之情。
第9自然段推测侄儿的死期,倾诉自己不能确知侄儿死期的悲哀。
第10自然段吊慰遗孤,为侄儿安排身后事,告慰侄儿在天之灵。
第11自然段为侄儿的死而归罪自己,恸哭长号,告诉侄儿自己已是万念俱灰,仅存替侄儿教子嫁女的心愿而已。
第12自然段全文结束,“言有穷而情不可终”,为侄儿的死而痛伤不已。
2、全文可分三部分,概括这三部分的意义如下:
第一部分(1—3)写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先从身世和家世的不幸,写幼时孤苦相依;后叙两人的三别三会,终于不得会合而成永别,使作者悔恨无穷,抱憾终生。
第二部分(4—9)写十二郎之死。先写对十二郎之死的悲痛,再详叙死因和死期。
第三部分(10—12)写对十二郎及其遗孤的吊慰,交代迁葬及教养遗孤等事。
3.鉴赏、研读
鉴赏古代散文,要在阅读的基础上,走进作者创造的意境,联想想象,体会作品内涵,与作者同悲同喜。共同讨论以下问题:
(1)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是为纪念十二郎,为什么要写自己的身世?
[明确] 是为了表现自己和十二郎之间的深厚亲情,从而表达自己的深深思念。
(2)第四段写的痛惜诸兄之死,与本文主旨有何关系?
[明确] 烘托自己内心悲痛之甚。诸兄死去已令人悲痛不已,在人丁不盛的情况下,十二郎的死更令人悲伤不已,感到绝望。
(3)7—9段,一段以感叹结尾,两段以问句结尾,作者感什么,又叹什么?
[明确] 均是感叹十二郎的去世,抒发自己的悲痛。
(4)10—12段从哪些方面体现出了作者对十二郎的深厚情谊?
[明确] 替他处理家务后事;替他教子养女;反复表现愧疚之意、丧侄之痛。
(5)在文章的叙述中,你以为最动人的细节是何处?
[明确] 这是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自由回答,可让学习小组讨论,先在小组发言,而后交流,并要学生说出自己的感情体验。
(6)作者何以对侄儿的死悲恸欲绝?结尾的“言有穷而情不可终”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明确] 为世间少有的哀情——悲家事不幸;悔“旅食京师”;叹未老先衰;恨小病丧命;衷后辈孤苦;疚丧葬难周。
(7)十二郎远殁它乡,文章却以“汝”“吾”相称,如对谈面泣,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
这是一个难点,需要细读体会,作者祭奠与自己关系密切感情深厚的侄儿,抒发了刻骨铭心的骨肉至情,通篇汝吾相称,像是与侄儿对谈面语,异常真切。开篇一个“告”宇,让人感到全文都是向十二郎当面诉说,而亡者也正侧耳倾听;叙家常琐事如与久别的侄儿共忆往事;推测十二郎死的日期又像是叔侄二人共同核对;安排十二郎身后事犹如共同商量,抚背安慰;说起心中的惶惑,不时发出感问,真恨不得十二郎当面给予回应,听着二人说话,我们很容易感受叔侄情深,感受作者的悲感。如果十二郎有知,也一定会与作者一起捶胸顿足,恸哭不止的。难怪本文被称为“至情”之作而千古传诵。
(8)课文的语言形式和语气词的运用有何特点?它们的作用如何?
[明确]
这又是一个难点,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这篇文章读来似叔侄二人之间,生者死者之间的无尽交谈,语言形式独具特色,文中多用重叠的语句和排比句,增强了语势,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语调句式随着自身情感的发展变化段段变、时时变。句式或长或短、或口语或雅句;语调则或急促成迂缓、或高亢或低回,真正做到了情至笔随。从而使文章收到了情文并生的最佳效果。
文言虚词,特别是语气词的使用也增强了全文的感染力,多处接连不断地连用“而”,“邪”,“于”,“也”“矣”字。加重语气,强化情感,并使形为散体的这篇祭文,含有了韵味,节奏也更加顿挫有力,从而更能打动读者。
4.引导小结:
本文在写作上主要有以下的特色:
(1)不拘常格,自由抒情
祭文偏重于抒发对死者的悼念哀痛之情,一般是结合对死者功业德行的颂扬而展开的。本文一反传统祭文以铺排郡望、藻饰官阶、历叙生平、歌功颂德为主的固定格式,主要记家常琐事,表现自己与死者的密切关系,抒写难以抑止的悲哀,表达刻骨铭心的骨肉至情。形式上则破骈为散,采用自由多变的散体。正如林野在《韩柳文研究法·韩文研究法》中所说:“祭文体,本以用韵为正格„„至《祭十二郎文》,至痛彻心,不能为辞,则变调为散体。”使全文有吞声呜咽之态,无夸饰艳丽之辞,为后世欧阳修《泷冈阡表》、归有光《项脊轩志》、袁枚《祭妹文》等开辟新径。清代古文家刘大魁说:“文贵变„„一集之中篇篇变,一篇之中段段变,一段之中句句变,神变,气变,境变,音节变,字句变,惟昌黎能之。”
(2)感情真挚,催人泪下
作者写此文的目的不在于称颂死者,而在于倾诉自己的痛悼之情,寄托自己的哀思。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强调骨肉亲情关系。作者和老成,名为叔侄,情同手足,“两世一身,形单影只”。今老成先逝,子女幼小,更显得家族凋零,振兴无望。这在注重门庭家道的古代,引起韩愈的切肤之痛是理所当然的。二是突出老成之死实出意外。老成比作者年少而体强,却“强者夭而病者全”;老成得的不过是一种常见的软脚病,作者本来不以为意,毫无精神准备,因而对老成的遽死追悔莫及,意外的打击使他极为悲痛。三是表达作者自身的宦海沉浮之苦和人生无常之感,并以此深化亲情。作者原以为两人都还年轻,便不以暂别为念,求食求禄,奔走仕途,因而别多聚少,而今铸成终身遗憾。作者求索老成的死因和死期,却堕入乍信乍疑、如梦如幻的迷境,深觉生命飘忽,倍增哀痛。
(3)边诉边泣的语言形式
作者采用与死者对话的方式,边诉边泣,吞吐呜咽,交织着悔恨、悲痛、自责等种种感情,似在生者和死者之间作无穷无尽的长谈。如写闻讣的情景,从“其信然邪”到“未可以为信也”,再到“其信然矣”,语句重叠,表现其惊疑无定的心理状态。末尾“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一段,多用排句,情绪激宕、一气呵成。这一切又都从肺腑中流出,因而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四、巩固新课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三。
揣摩文章第5自然段中的“邪”、“也”、“乎”、“矣”的用法,体会它们在表达感情上的作用。
三个“邪”表明作者难以接受十二郎夭亡的事实,所以用反诘的语气,强化作者极度震惊的心情。
第五句“也”“乎”合用,表明作者仍不相信事实,所以用推断来排除现实的可能性,整个一句用的是假设语气。
第六七句末尾用“乎”,来表示作者的质疑,不愿接受残酷的现实。
第八句末尾用“也”,表明作者始终难以接受事实,陷入了极度的痛苦之中。
第九句前两个“也”连用,表假设,后一个“也”表反问,作者清醒地明白,眼前这一切是事实。第十一、十二、十三句连用“矣”来表明自己的不解与迷惑,作者实在无法接受残酷的事实。
最后两句末尾用“矣”,相当于“了”,表明天道难测,神机难明,天理不可推究,人的寿命难以预知。
板书设计:
为世间少有的哀情——(1)悲家事不幸;(2)悔“旅食京师”;
(3)叹未老先衰;(4)恨小病丧命;
(5)哀后辈孤苦;(6)疚丧葬难周。
教学后记:
其1)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副词,一定。
2)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何其,多么。
3)
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代词,他
4)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其皆出于此乎?副词,大概。
“其”字的用
1、“其”作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他(他们)”“它(它们)”。如:
①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②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③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④古之人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①句,“其”作“乃华山之阳”的主语,相当于“它”,代指“华山洞”。②句,“其”与“为文”构成主谓短语,相当于“它”,代指“仆碑”。③句,前一个相当于“它”,代指上文的“山洞”。④句,“其”与“求思”构成主谓词组,相当于“他们”,代指“古之人。
2、“其”作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他的(他们的)”“它的(他们的”)。如:
①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②
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
③
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④u0001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⑤
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上述五句中的“其”,都可译成第三人称代词“它的”。①句,“其下”指山的下面。②句,“其文”指“仆碑上的文字”。③句,“其左右”指“山洞的两旁”。④句,“其深”指“山洞的深处”。⑤句,“其传”指“古书的传说(文字)”。
3、“其”活用作第一人称代词,相当于“我(自己)”、“我们”或“我的(我们的)”。如:
①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①句,“其”指代上文的“余与四人”,只能译成“我们”。②句,“其”指的是“我(自己)”。
4、“其”作指示代词,可以指代个别的人或事物,也可指代多数,一般都是远指,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那、那个、那些、那里”。如:
①
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②
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③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④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①句,“其址”指那个地方,“其后”指从那以后。②句,“其院”指那个禅院。③句,“其好游者”指那些爱好游赏的人。④句,“其欲出者”指那个要求出来的人。
5、“其”作副词,放在句首,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表示反诘的语气,可译为 “难道”。如:其孰能讥之乎?“其”表示反诘语气,相当于“岂”,可译为“难道”。
6、“其”作助词,用来凑足音节,舒缓语气。如: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其”是助词,无实在意义,可不翻译;“既其出”可译为“出洞以后”。
7、“其”活用作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你”、“你的”。如: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触龙说赵太后》)
该句译为:我认为太后替长安君考虑的短近了,所以认为你的疼爱(长安君)不如(疼爱)燕后。“其”作第二人称代词来解。
8、“其”表示特指若干中的一个,有“其中”的意思。如:少时,一狼迳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该句译为:过了一会儿,一只狼干脆走开了,其中的另一只狼像狗似地坐在(屠夫)面前。“其”作“其中”来解。
9、“其”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可以表示疑问、测度、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还是”、“可要”等。如:
①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②其皆出于此乎?
(《师说》)
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伶官传序》)
④吾其还也。
(《崤之战》)
①句,“其”用在“如„„何”的前面,有加强疑问语气的作用,可译为“又”。②句,“其”表示测度的委婉语气,可译成“大概”、“或许”。③句,“其”表示告诫、期望的语气,可译为“可要”。④句,“其”表示商量的语气,可译为“还是”。
10、“其”作连词,表假设,做“假如”、“如果”来解;表选择,做“是„„还是”来解。如:
①其极刑,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狱中杂记》)
②子以秦为将救韩乎,其不乎?(《战国策·韩策》)
①句大意是:如果遇到执行凌迟这种刑罚,刽子手便对犯人说:“你依我,给我若干钱,我就先刺心,叫你一下子便死;不然的话,我把你四肢剐尽,你心一下子死不了,叫你受罪。“其”相当于“如果”。②句意思是:你认为秦国是将要救韩国,还是不救呢?“其”相当于“是„„还是”。
“其”作为文言虚词,用法多且使用频率高,这在韩愈《祭十二郎文》中体现得非常充分。对于它的意义和用法,很多师生容易混淆,分辨不清。利用此文,仔细辨析,将有助于掌握它的用法。笔者为此梳理了本文出现的34个“其”的意义和用法,供大家一起探讨:
代词
一、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为“他的”“它的”“他们的”
1、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
第三人称代词,她的,指韩愈的嫂嫂
2、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
第三人称代词,他的,指韩会
3、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
第三人称代词,他的,指韩会
4、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而不克蒙其泽矣。第三人称代词,他们,指韩会家族
5、少而强者不可保,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
第三人称代词,他的,指孩提
6、吾力能改葬,终葬汝于先人之兆,然后惟其所愿。
第三人称代词,他们的,指奴婢们
7、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
第三人称代词,她们,指吾子与汝子
8、长吾女与汝女,待其嫁,如此而已。第三人称代词,她们,指吾子与汝子
二、第二人称代词,可译为“你的”“你们的”
9、止一岁,请归取其孥。第二人称代词,你的,指十二郎
10、呜呼,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
第二人称代词,你的,指十二郎
11、殓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
第二人称代词,你的,指十二郎
三、指示代词,可译为“这(些)”“那(些)”
12、其后四年,而归视汝。
指示代词,那
13、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
指示代词,那,指代前面一句话
14、呜呼!其信然矣!
指示代词,这
15、其余奴婢,并令守汝丧。
指示代词,那(些)
副词
一、表推测,可译为“大概”“也许”
16、呜呼!其信然矣!
副词,表示推测,大概。
17、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
副词,表示推测,大概,将。
二、表反诘,同“岂”,可译为“难道”
18、呜呼,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 副词,表示反诘,难道
19、念诸父与诸兄,皆康强而早世,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 表示反诘,难道,还
20、吾实为之,其又何尤!
表示反诘,难道
连词
一、表假设,可译为“如果”“假如”
21、死而有知,其几何离?
连词,表假设,如果
22、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也。
连词,表假设,如果
二、表选择,可译为“是”“还是”
23、呜呼!其信然邪?其梦耶?其传之非其真邪? 连词,表选择,是„„还是„„还是„„
24、其然乎?其不然乎?
连词,表选择,是„„还是„„
25、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 连词,表选择,是„„还是„„
助词
26、“彼苍者天”,“曷其有极”!音节助词,补充音节,无实义。与“曷”连用,表疑问语气。
27、梦也,传之非其真也,用作形容词词头,一般不译。
教学后记:
作为祭文,因为其内容和形式都容易公式化,所以为后人传诵的不多。但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却不拘格式,写得情真意切,生动感人,为后人传诵。祭文一般是在祭奠时宣读的,故其开头、结尾都有一个表示祭享的格式。韩愈的《祭十二郎文》被后人认为是“千古绝调”,欧阳修的《祭尹师鲁文》、袁枚的《祭妹文》也很有名。
这篇祭文是怎样把叙事和抒情完美的结合在一起的?
总的来说,这篇祭文抒发生离死别之情,深沉真挚,悲哀凄楚,婉转曲折。这得力于作者将叙事、抒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事显情,融情于事,叙述平常琐事毫不觉得平淡单调,只觉一片哀情出自肺腑,读来催人泪下,这是间接抒情。作者感情不断积蓄,到高潮时,则直接抒情,感情的潮水喷涌而出,令人感动。如课文第5自然段。
至情出至文,至文感人心——《祭十二郎文》与《祭妹文》比较谈
祭文是对死者表示崇敬和怀念的一种文体,一般着重叙述死者的功业。为了应和当时礼仪的需要,作者往往作一番无泪之哭,不哀之嚎,常让人感到浮而不实,夸而失信,缺乏一种感人的力量。但是唐代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和清代袁枚的《祭妹文》叙写的也是亲人之间的笃深情意,但它们一改过去祭文的矫揉造作,让人感到字字出肺腑,句句断肝肠,因而成为为祭文中不可多得的千古绝唱,和古代抒情散文中的不朽名篇,虽然两篇文章出自不同时代的不同作家之手,但把它们进行比较分析学习,还是大有裨益的。
一、从两篇文章的写作思路来看
《祭十二郎文》构思精巧,别巨匠心,它按照时间顺序,先通过家世的衰落颓败、幼时的孤苦伶仃及叔侄二人之间三别三会的叙述,抒写了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悔恨无穷与抱恨终生。然后叙写十二郎之死,流露出内心无穷的迷惘和无尽的悲伤,最后通过对家属的吊慰、坟茔的迁徙及遗孤的教养的叙述,极写内心无处诉说、不可遏止的辛酸与悲苦,显得哀婉凄楚。行文自始至终以时间为顺序,以怀念为线索,层层推进,环环相扣,而又步步深入,随着叙述的展开,作者沉重的情感波涛,也一浪高过一浪,使人读完全篇不能不掩卷深思,为作者因失去相依为命的侄儿所遭受到的深切的精神悲痛而潸然泪下,并得到一种美的享受,构思严谨而富有变化。《祭妹文》同样也是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从素文墓地入笔到病根祸源的交代,从野外同捉蟋蟀到书斋共读诗经,从胞妹送哥泪花流到把盏喜迎兄长归,从离家出嫁到中道回归,从侍奉老母以示其德到关爱长兄以显其情,从素文之死到后事料理,情节层递步进,感情波涌浪推,叙事历历可见,抒情句句见心,文情呼应,浑然一体。
二、从两篇文章的感情基调来看
情感是客观对象与自己关系的主观反映,是主体对客体的一种态度,“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渔父》)真而浓的情愫才能有动人心魄的美学力量。两篇祭文自始至终都贯穿着一个“情”字。《祭十二郎文》从家世的凄凉、身世的不幸,到父母的早逝、兄嫂的抚养,从自己的衰病到晚辈的幼小,这一切的一切都汇聚成一股感情的急流使作者百思萦集,情不能已。这里有怀念也有内疚,有哀愤也有感激,有期望更有辛酸,字字似血,句句是泪,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无任何修饰和渲染,无一字一句不是作者骨肉至情的的真切流露。拳拳爱心,绵绵深情,质朴洗练,哀婉久绝,成了祭文中难得的绝调,难怪宋代著名的大作家苏轼说:“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古文观止》也评论说:“情之至者,自然流为至文。读此等文,须想其一面哭,一面写,字字是血,字字是泪。”袁枚的《祭妹文》贯穿全文的同样是凄楚哀婉的情调。本文基本上采取了顺叙的写法,先写兄妹幼年情事,以“呜呼”二字,直呼亡妹,为全文奠定了凄切哀婉的悲怆基调,再写自己中年归家之后的景况,最后写妹妹病危和亡逝。末段连呼“呜呼哀哉”,更是直抒胸臆,坦言心怀,言辞哀婉凄切,情意缠绵悱恻,把对亡妹的思念、同情、内疚、哀痛统统浓缩在伤心欲绝的悲叹之中,叙事中寄寓哀痛,行文中饱含真情,同时还穿插些许景物描绘,从而使痛惜、哀伤、悔恨、无奈之诸多成分有机地揉和于一体,具有令人肝痛肠断的艺术感染力。
三、从两篇文章的抒情方式来看
从抒情方式来看,采用对话形式,是这篇《祭十二郎文》的一个重要特点。全文用了四十个“汝”字,用第二人称直呼老成,好像老成并没有死,正坐在他对面听他倾诉衷肠;又好像老成虽死,但其亡魂还可以听到他的家常絮语;他甚至向老成直接提问:“其竟以此殒其生乎?抑别有疾而至斯乎?”“其然乎?其不然乎?”来询问其病因、死期。这种对话形式,不同于一般祭文纯客观地歌功颂德,而具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和抒情意味,因而也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量,这种“汝”“吾”相称的叙述形式,让人感到好象同死者家常对话一般,读来显得亲切感人,也易于感情的抒发和流露。同时,本文在选材上一反过去祭文对功绩或德行的赞颂,而选择了作者和十二郎之间的个人家常琐事,从自己幼年丧父到叔侄相以为命,从漂泊天涯到未老先衰,从病情揣测到沉痛自责,从后事安排到吊慰家属,虽多记生活琐事,但无一字不关“情”,无一句不含“情”,可谓事事关情,语语动情,句句系情,字字含情。此外,本文还特别注重虚词的应用以增强行文的感染力,使文章独具风采。全文多处反复运用了“而”“邪”“也”“矣”“乎”等语气词,不仅加重了抒情的语气,使表达的感情更加强烈,而且增强了文章顿挫有力的节奏,突出了作品的感人力量。
在这一点上,《祭妹文》同样是选择了生活琐事来抒发对亡妹的悼念之情,纯以散体形式抒写情感,文不加饰,朴素无华,在家常琐事的诉说中贯注着诚挚的骨肉之情,确是不可多得的杰作。从朝夕相处同捉蟋蟀,到比肩并坐相伴读书;从椅裳拽衣不放悲声,到衣锦归家瞠视而笑;从妹归母家服侍阿母,到治办文墨见其才学;从阻人走报宽慰长兄到终宵刺探兄妹情深;从绵啜盼兄挣扎应诺到临终之际一目未瞑;从轻信医言远游他乡到痛悔自责伤心悲绝,这一切都属于琐琐屑事,可正是这些极富情致的生动细节,字字凄楚,句句动人,让人睹之神伤,闻之心动,从而产生出追魂摄魄的魅力。“总见自生至死,无不一体关情,悱恻无极,所以为绝世奇文”
(林云铭《韩文起》卷八)同时《祭妹文》的抒情方式还表现在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上。例如一开始写素文墓地所在,“羊山矿渺,南望原隰,西望栖霞,风雨晨昏,羁魂有伴,当不孤寂。”羊山空旷荒凉,所伴者唯三死者而已。写自己祭奠时,只见“纸灰飞扬,朔风野大”,北风肆虐,其声啸,其势猛,其气寒,穿野掠坟,怎么不叫人萌生“身前既不可想,身后又如何知”的茫然之感!
总之,两篇文章作为祭文中不可多得的精品,尽管出自不同时期的不同作者之手,但是还是有颇多相似之处。因此,把这两篇文章对照阅读,比较分析,相信会从中受到不少启发的。
第四篇:《祭十二郎文》教案
《祭十二郎文》教案
教学目的:、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羞、世、敛、省、致、怙、始、薨、嗣、比等)和虚词(其、以、邪、也、乎、矣等)及文言句式(惟兄嫂是依等)。
2、了解祭文的有关知识和本文破骈为散、边泣边诉的语言形式;理解以情动人的文笔,分析叙事和抒情结合的写法,从而领会此文散发出的浓浓悲情――亲情真实的展示。
3、指导学生饱含感情的诵读,培养学生感受悲剧美学魅力的能力和习惯。
重点难点:、鉴赏韩愈散文的叙事中抒情的特点;学习本文破骈文散,不拘常格,自由抒情的语言。
2、本主要是以情动人,要指导学生反复诵读,体会祭文中悲伤凄婉的感情基调;并了解文言虚词(邪、也、乎、矣等)在抒情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设想:、本文是一篇情文并茂的祭文,应抓住一个“情”字,梳理层次脉络,强调预习的基础上,反复诵读,加深理解,从而学会在叙事中抒情。
2、积累重要的文言词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宋代学者赵与时在《宾退录》中的一段话:“读诸葛孔明《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读李令伯《陈情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古文观止》评点此文:“情之至者,自然流为至文。读此等文,须想其一面哭一面写,字字是血,字字是泪,未尝有意为文,而文无不工。祭文中千年绝调。”可见《祭十二郎文》是一篇令人感动的祭文。
二、解题
1、作者: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南阳(今河南孟县)人,郡望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唐代著名文学家。尤以散文著名,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他生活在中唐时期,是唐德宗贞元八年(792)进士。他在文学方面影响很大,主要贡献是与柳宗元一起倡导了“古文运动”。他主张要有充实内容,学习古文应“顺其意而不顺其辞”,“惟陈言之务去”,力求“文从字顺”,这些主张是进步的积极的,并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韩愈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作品收在《昌黎先生集》。
《祭十二郎文》是一篇祭文,叙述家庭、身世和生活琐事,抒发悲伤情感,悼念侄儿,写得情真意挚、凄楚动人,很有特色,后人评价很高。
2、背景:韩愈三岁时就死了父亲,而后由兄嫂抚养长大。长兄韩会无子,次兄韩介有子韩老成,在族中同辈排行十二,故称十二郎。按封建社会的规矩,十二郎过继给韩会为子,因此韩愈与十二郎自幼相守,历经患难“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感情深厚,虽为叔侄,却情同手足。成年后,韩愈仕途不顺,二十五岁方登进士第,后做官又触犯权贵,触怒唐宪宗,多次遭贬,因四处漂泊很少与十二郎见面。后唐穆宗继位,韩愈官运好转,叔侄二人能够相聚之时,突然传来十二郎病亡的噩耗,使韩愈悲痛欲绝,也勾起他辛酸的回忆,于是写下这篇祭文。
3、释题:祭文――也称“悼词”,通常是祭奠死者,抒发悼念哀痛之情的一种文辞,也有用以祭神祭物的。
祭文的内容和形式都公式化――一般先简介死者逝世情况(职务、时间、地点、死因、享年等),表示哀悼之情;然后介绍死者的生平事迹,评价死者的功德贡献;最后向死者亲属表示吊唁慰问,号召生者学习死者的精神品质。
韩愈的《祭十二郎文》不拘格式,写得情真意切,生动感人,为后人传诵。不单在形式上用的是散句单行,在内容指向上也一任情感的激荡,通篇追叙他与十二郎的共同生活和深厚情谊,以及渲泄十二郎之死所带给他的莫大哀痛。这种对祭文体的创变,适应了作者情感表达的需要,进而也使该文形成了“以情胜”的鲜明艺术特色。
三、初读,正字音,归纳落实文言知识点
四、再读,整体把握
第一部分(1-3)写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先从身世和家世的不幸,写幼时孤苦相依;后叙两人的三别三会,终于不得会合而成永别,使作者悔恨无穷,抱憾终生。
第二部分(4-9)写十二郎之死。先写对十二郎之死的悲痛,再详叙死因和死期。
第三部分(10-12)写对十二郎及其遗孤的吊慰,交代迁葬及教养遗孤等事。
2.理清的感情思路。
提问:本文以抒情为主,在文中找出重在抒情的段落,有什么标志性词语。
明确:本文抒情的段落有2、、10、11自然段,标志性词语为段首“呜呼”。
提问:本文并非连续抒情,而把难以抑止悲哀融于家常琐事中,这种抒情的特点?
明确:本文感情的抒发是波浪式的。
①作者沉痛之情积蓄已久,所以一提起笔感情便禁不住喷涌而出。父母早亡,“惟兄嫂是依”,“中年死殁南方”“两世一身,形单影只”。如今侄儿这童年的伙伴,“两世”中的“一世”竟又离开人世,这诸多的不幸怎能不叫作者悲从中来?于是便自然引发了作者的第一次抒情。板书:悲情之始
②作者在抒悲惨身世中宣泄感情,后自然转入对三会三别的回忆之中。板书:三会三别
③韩愈与老成不期然中已成永别,想起“少青殁而长者存”,他的悲情又陡然而起。令读者仿佛看到作者泪流满面地哭诉到:‘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呜呼!其信然矣!”不愿信其真,又无法否定的无可奈何,抒发了自古以来有过至悲至痛感情的人们的共同感受。板书:疑讯之真
④通过感情的再次宣泄之后,又转入低沉的叙述。推测侄儿得病的原因,去世的日期,对侄儿后事、家务的安排及吊慰家属等。板书:推测死因.安排后事
⑤作者好像在向死者话家常,但想到侄儿的生、病、死、葬料理不到又陷入了沉痛的自责,悲愤再一次喷涌而出。“彼苍者天,局其有极!”如果说先前之悲还只是悲侄儿之死,而此时已转而为无限的悔恨和对不公平的上天的诅咒了,并且表示了自己“无意于人世”的沉痛心情。板书:痛海之极
作者通过一些家常琐事,表达对十二郎深切的痛惜和怀念。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凄楚的宦海沉浮的人生感慨。全文悲起悲结,中间穿插了两次叙述.抒悲愤是本文的主题,是茂盛枝叶,而叙述则是的框架,是悲情的依托。悲情在回忆中不断加深。这种波浪式的结构使作者的悉情表达得淋漓尽致。总之,全文12段环环相扣,以悲痛之情为线索组织全文,体现思路的发展,先回忆叔侄相依为命,感情至深,这是前提;接着围绕侄儿的死叙写自己的惶惑、痛悔和强烈的感情震荡,为高潮奠定基础;最后诉说自己的心迹,在恸哭长号中伤痛之情达到高潮。全文写来情真意切,感人至深,读后令人潸然泪下。
五、品读,鉴赏特点
1、感情真挚,催人泪下。
思考:作者何以对侄儿的死悲恸欲绝?结尾的“言有穷而情无终”抒怎样之情?明确:为世间少有的哀情——-叔侄情深
(1)悲家事不幸;(2)悔“旅食京师”;
(3)叹未老先衰;(4)恨小病丧命;
()哀后辈孤苦;(6)疚丧葬难周。
2、边诉边泣的语言形式。
这种独具特色的语言形式和语气词的运用,增强全文的感染力。本文读来似叔侄二人之间,生者死者之间的无尽交谈,语言形式独具特色,文中多用重叠的语句和排比句,增强了语势,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文言虚词,特别是语气词的使用也增强了全文的感染力,多处接连不断地连用“而”,“邪”,“于”,“也”“矣”字。加重语气,强化情感,并使形为散体的这篇祭文,含有了韵味,节奏也更加顿挫有力,从而更能打动读者。在这里作者独特的表现手法,是使其真挚、深沉的情感紧紧融注在日常平凡琐事的叙述之中。让绵密深沉的主体情感,直接投射于与十二郎有关的生活细节之中,反复抒吐,与之融铸成完整的审美意象,释放出强烈、隽永的感情光芒。
3、破骈为散,自由多变的形式。
本文却不拘格式,破骈为散,采用自由多变的散体,写得情真意切,生动感人,为后人传诵。通篇追叙他与十二郎的共同生活和深厚情谊,以及渲泄十二郎之死所带给他的难以抑制的悲哀,表达刻骨铭心的骨肉至情和莫大哀痛。
总之,《祭十二郎文》之所以能将诚挚的抒情与日常琐事的叙述紧密融合在一起,深切地表达出对亡故亲人的悼念和对人生浮沉离合的无限感叹。
第五篇:祭十二郎文教案
《祭十二郎文》教案
教学目的:
1、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羞、世、敛、省、致、怙、始、薨、嗣、比等)和虚词(其、以、邪、也、乎、矣等)及文言句式(惟兄嫂是依等)。
2、了解祭文的有关知识和本文破骈为散、边泣边诉的语言形式;理解以情动人的文笔,分析叙事和抒情结合的写法,从而领会此文散发出的浓浓悲情――亲情真实的展示。
3、指导学生饱含感情的诵读文章,培养学生感受悲剧美学魅力的能力和习惯。
重点难点:
1、鉴赏韩愈散文的叙事中抒情的特点;学习本文破骈文散,不拘常格,自由抒情的语言。
2、本课主要是以情动人,要指导学生反复诵读,体会祭文中悲伤凄婉的感情基调;并了解文言虚词(邪、也、乎、矣等)在抒情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设想:
1、本文是一篇情文并茂的祭文,应抓住一个“情”字,梳理层次脉络,强调预习的基础上,反复诵读,加深理解,从而学会在叙事中抒情。
2、积累重要的文言词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宋代学者赵与时在《宾退录》中的一段话:“读诸葛孔明《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读李令伯《陈情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 1
泪者,其人必不友。《”古文观止》评点此文:“ 情之至者,自然流为至文。读此等文,须想其一面哭一面写,字字是血,字字是泪,未尝有意为文,而文无不工。祭文中千年绝调。”可见《祭十二郎文》是一篇令人感动的祭文。
二、解题
1、作者: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南阳(今河南孟县)人,郡望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唐代著名文学家。尤以散文著名,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他生活在中唐时期,是唐德宗贞元八年(792)进士。他在文学方面影响很大,主要贡献是与柳宗元一起倡导了“古文运动”。他主张文章要有充实内容,学习古文应“顺其意而不顺其辞”,“惟陈言之务去”,力求“文从字顺”,这些主张是进步的积极的,并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韩愈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作品收在《昌黎先生集》。
《 祭十二郎文》是一篇祭文 , 叙述家庭、身世和生活琐事 , 抒发悲伤情感 , 悼念侄儿,写得情真意挚、凄楚动人,很有特色,后人评价很高。
2、背景:韩愈三岁时就死了父亲,而后由兄嫂抚养长大。长兄韩会无子,次兄韩介有子韩老成,在族中同辈排行十二,故称十二郎。按封建社会的规矩,十二郎过继给韩会为子,因此韩愈与十二郎自幼相守,历经患难“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感情深厚,虽为叔侄,却情同手足。成年后,韩愈仕途不顺,二十五岁方登进士第,后做官又触犯权贵,触怒唐宪宗,多次遭贬,因四处漂泊很少与十二郎见面。后唐穆宗继位,韩愈官运好转,叔侄二人能够相聚之时,突然传来十二郎病亡的噩耗,使韩愈悲痛欲绝,也勾起他辛酸的回忆,于是写下这篇祭文。
3、释题:祭文――也称“悼词”,通常是祭奠死者,抒发悼念哀痛之情的一种文辞,也有用 2
以祭神祭物的。
祭文的内容和形式都公式化――一般先简介死者逝世情况(职务、时间、地点、死因、享年等),表示哀悼之情;然后介绍死者的生平事迹,评价死者的功德贡献;最后向死者亲属表示吊唁慰问,号召生者学习死者的精神品质。
韩愈的《祭十二郎文》不拘格式,写得情真意切,生动感人,为后人传诵。不单在形式上用的是散句单行,在内容指向上也一任情感的激荡,通篇追叙他与十二郎的共同生活和深厚情谊,以及渲泄十二郎之死所带给他的莫大哀痛。这种对祭文体的创变,适应了作者情感表达的需要,进而也使该文形成了“以情胜”的鲜明艺术特色。
三、初读,正字音,归纳落实文言知识点
四、再读,整体把握
第一部分(1-3)写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先从身世和家世的不幸,写幼时孤苦相依;后叙两人的三别三会,终于不得会合而成永别,使作者悔恨无穷,抱憾终生。
第二部分(4-9)写十二郎之死。先写对十二郎之死的悲痛,再详叙死因和死期。
第三部分(10-12)写对十二郎及其遗孤的吊慰,交代迁葬及教养遗孤等事。
2.理清文章的感情思路。
提问:本文以抒情为主,在文中找出重在抒情的段落,有什么标志性词语。
明确:本文抒情的段落有2、5、10、11自然段,标志性词语为段首“呜呼”。
提问:本文并非连续抒情,而把难以抑止悲哀融于家常琐事中,这种抒情的特点?
明确:本文感情的抒发是波浪式的。
①作者沉痛之情积蓄已久,所以一提起笔感情便禁不住喷涌而出。父母早亡,“惟兄嫂是依”,“中年死殁南方”“两世一身,形单影只”。如今侄儿这童年的伙伴,“两世”中的“一世”竟又离开人世,这诸多的不幸怎能不叫作者悲从中来?于是便自然引发了作者的第一次抒 3
情。板书:悲情之始
②作者在抒悲惨身世中宣泄感情,后自然转入对三会三别的回忆之中。板书:三会三别
③韩愈与老成不期然中已成永别,想起“少青殁而长者存”,他的悲情又陡然而起。令读者仿佛看到作者泪流满面地哭诉到:‘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呜呼!其信然矣!”不愿信其真,又无法否定的无可奈何,抒发了自古以来有过至悲至痛感情的人们的共同感受。板书:疑讯之真
④通过感情的再次宣泄之后,文章又转入低沉的叙述。推测侄儿得病的原因,去世的日期,对侄儿后事、家务的安排及吊慰家属等。板书:推测死因.安排后事
⑤作者好像在向死者话家常,但想到侄儿的生、病、死、葬料理不到又陷入了沉痛的自责,悲愤再一次喷涌而出。“彼苍者天,局其有极!”如果说先前之悲还只是悲侄儿之死,而此时已转而为无限的悔恨和对不公平的上天的诅咒了,并且表示了自己“无意于人世”的沉痛心情。板书:痛海之极
作者通过一些家常琐事,表达对十二郎深切的痛惜和怀念。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凄楚的宦海沉浮的人生感慨。全文悲起悲结,中间穿插了两次叙述.抒悲愤是本文的主题,是茂盛枝叶,而叙述则是文章的框架,是悲情的依托。悲情在回忆中不断加深。这种波浪式的结构使作者的悉情表达得淋漓尽致。总之,全文 12 段环环相扣,以悲痛之情为线索组织全文,体现思路的发展,先回忆叔侄相依为命,感情至深,这是前提;接着围绕侄儿的死叙写自己的惶惑、痛悔和强烈的感情震荡,为高潮奠定基础;最后诉说自己的心迹,在恸哭长号中伤痛之情达到高潮。全文写来情真意切,感人至深,读后令人潸然泪下。
五、品读,鉴赏特点
1、感情真挚,催人泪下。
思考:作者何以对侄儿的死悲恸欲绝?结尾的“言有穷而情无终”抒怎样之情? 明确:为世间少有的哀情——-叔侄情深
(1)悲家事不幸;(2)悔“旅食京师”;
(3)叹未老先衰;(4)恨小病丧命;
(5)哀后辈孤苦;(6)疚丧葬难周。
2、边诉边泣的语言形式。
这种独具特色的语言形式和语气词的运用,增强全文的感染力。本文读来似叔侄二人之间,生者死者之间的无尽交谈,语言形式独具特色,文中多用重叠的语句和排比句,增强了语势,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文言虚词,特别是语气词的使用也增强了全文的感染力,多处接连不断地连用“而”,“邪”,“于”,“也”“矣”字。加重语气,强化情感,并使形为散体的这篇祭文,含有了韵味,节奏也更加顿挫有力,从而更能打动读者。在这里作者独特的表现手法,是使其真挚、深沉的情感紧紧融注在日常平凡琐事的叙述之中。让绵密深沉的主体情感,直接投射于与十二郎有关的生活细节之中,反复抒吐,与之融铸成完整的审美意象,释放出强烈、隽永的感情光芒。
3、破骈为散,自由多变的形式。
本文却不拘格式,破骈为散,采用自由多变的散体,写得情真意切,生动感人,为后人传诵。通篇追叙他与十二郎的共同生活和深厚情谊,以及渲泄十二郎之死所带给他的难以抑制的悲哀,表达刻骨铭心的骨肉至情和莫大哀痛。
总之,《祭十二郎文》之所以能将诚挚的抒情与日常琐事的叙述紧密融合在一起,深切地表达出对亡故亲人的悼念和对人生浮沉离合的无限感叹。
【译文】
某年某月某日,叔父韩愈在听说你去世噩耗的第七天,方才能够怀着哀思表达诚挚的心意,派建中从远方赶去操办好应时的供品,告慰你十二郎的亡灵。
唉!我从小就失去父母,等到年龄稍大些,也还不懂失去父母的痛苦和艰难。只是依靠哥哥嫂嫂生活。人到中年,哥哥在南方去世,我和你当时都还年幼,跟随嫂嫂送哥哥的灵柩回河阳老家安葬,后来又与你一起到江南去谋生,我们叔侄俩虽然都孤苦零丁,可一天也没分离过。我有三位哥哥,都不幸早早去世,继承祖先香火的后代,在孙子辈只有你,在儿子辈只有我。子孙两代都只有一线单传,独苗孤秧,形单影只。嫂嫂曾经一手摸着你、一手指着我说:“韩家两代人,只有你们叔侄俩了!”你当时还很小,可能不再记得这景象;我当时虽说已能记事,可也不能体会这句话中的悲苦凄凉。
我十九岁时,才到京城来。四年以后,我回家乡看望过你。又过了四年,我到河阳祭扫祖坟,正巧碰上你护送我嫂嫂的灵柩前来安葬(咱们叔侄又见了一面)。又过了两年之后,我在汴州董丞相幕府中帮忙,你来看我,只住了一年,你就请求我让你回家把妻儿接来。谁知第二年董丞相去世,我离开了汴州,你没来成。那年,我又到徐州任职,派去接你们全家大小的人刚启程,我却罢职又离开了徐州,你又没来成。我时常考虑,即使你跟着我住在东方,也还是客居他乡,不可作为长久之计;要想图个久远,总不如我西回河南老家、安置好家业以后而把你接来。唉!谁想到你就这么突然离开我而走了呢!我和你都还年轻,总以为虽然暂时分住两地,终究可以长久地生活在一起,所以才会舍得暂时丢下你而到京城谋生,求个一官半职;如果真知道事情会到如此地步,即使给我拥有万 6
辆马车的高官厚禄,我也不会离开你一天而前去就任!去年孟东野走的时候,我写信给你说:“我年纪还不到四十岁,而已经视力模糊,头发斑白,牙齿动摇了。想到父亲这一辈和几位哥哥都是身体康健而寿命短促,像我这么衰弱的人,怎么能够活得长久呢?我不能脱身回老家,你又不肯来,真恐怕我哪天突然去世而让你悲伤不尽。”谁会想到年纪轻的先去世而年纪大的倒还活着,身体强健者夭折而疾病缠身者却还活着呢?天哪!难道真是这样吗?难道是在做梦吗?难道传来的消息不是事情的真相吗?如果真是这样,我哥哥为人如此厚道,却让他的儿子英年夭折吗?以你的纯正贤明,竟然也不能蒙受你父亲的福泽庇荫吗?年轻力壮者反而夭折去世,年老体弱者却能保全性命、存活于世吗?实在不能把这一切当作是真的。如果说是梦,传来的消息不是事情的真相,那么,东野的信,耿兰的报丧信,为什么会在我的手边呢?天哪!看来这是真的了啊!我哥哥为人如此厚道,却让他的儿子夭亡了!你这样纯正贤明应当承继他的家业的人,不能够蒙受他的恩泽庇荫了!人们所说的天意实在难以逆料,而所谓的神明也实在难以明了!人们所说的道理这东西没法推究,而所谓寿命这种事更是无法弄懂了!话虽是这样说,我从今年年初以来,斑白的头发有些已经变得全白了,动摇的牙齿有的已经脱落了。身体一天比一天衰弱,精神一天比一天萎靡,还能有多久不跟着你到黄泉去呀!人死后如果还有知觉,那么我俩分离的时间不会太长了;如果死后没有知觉,那么我也悲痛不了多少日子,而不悲痛的日子倒是没有穷尽的了!你的儿子才一岁。我的儿子才五岁,年轻力壮的都还保不住性命,像这样幼小的孩子,还能指望他们长大成人吗? 真伤心啊!真伤心啊!你去年来信说:“近来得了脚气病,常常发作得很厉害。”我当时以为:“这种病,江南一带的人常常会犯。”并没把它当作值得忧虑的事。唉!难道竟是因为这种病而夺去了你的生命吗?还是另外有别的毛病才弄到这种地步呢?你的来信,所署日期是六月十七日。据东野 7
说,你于六月二日去世。耿兰的报丧信没有写明你的忌日。我推测,东野派去的那个人不懂得向家人问明日期;就如耿兰的报丧信不懂得该写明日期一样。东野写信给我时,才问派去的那个人,那人胡诌了个日期以应付东野罢了。不知情况是这样呢?还是不是这样呢? 如今我派建中前去祭奠你,慰问你的孤儿和你的奶娘。如果他们吃用开支还可以守候到丧期结束,那么到时候再接他们来;如果不能守候到丧期结束,那么就趁便接他们来。其他的奴仆婢女,一并令他们守候到你的丧期结束。我如有力量能为你迁葬,终归要把你安葬到祖坟去,这样才算了了我的心愿。
可叹啊!你生病我却不知道具体时间,你去世我却不知道具体日期;活着不能朝夕相处共同生活,死后不能抱着你的遗体以倾诉我的哀思,入敛时我不能靠近你的灵柩,下葬时我不能临近你的墓穴。我的所作所为有负神灵,使得你英年早逝。上对祖宗,我这是不孝顺;下对子孙,我这是不仁慈,以致不能与你互相照顾共同生活,互相守护直到生命终结。一个在天涯,一个在地角,在世时你的身影不和我的形体接近,去世后你的灵魂不与我的梦魂接触,这一切实在是我造成的,那又好怪罪谁!悠悠苍天,还有什么能比这更为悲痛呢!从今以后,我对人世已没什么留恋了!.只打算在伊河、颖河附近购置几顷田地,以度过余生,教育我的儿子和你的儿子,希望他们能有所成就;抚养我的女儿与你的女儿,直到她们出嫁;只牵挂这些了!唉!话总有说完的时候,可这种悲痛的心情却永远不会止歇,你是能够知晓呢?还是真的不能知晓了呢?伤心啊!你快来享用祭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