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乡愁优质课教学设计
《乡愁》优质课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
课前引导学生借助课外阅读材料了解作者及作品,帮助学生理解诗歌主题。教学时,让学生根据已经掌握的知识,由浅入深,重阅读,善启发,巧设高度,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的热情;帮助学生初步学习鉴赏诗歌的方法;创设情境,通过多媒体手段,唤醒学生的爱国意识,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在形式上主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品悟,让学生体会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2.培养学生有感情诵读诗歌的能力。.通过情感熏陶,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之情。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生活体验去感受诗人的感情。
教学难点:
对诗中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特殊意象的体会把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前播放歌曲《想家的时候》。
每个日落的黄昏,每个月圆的夜晚,每一颗雨滴,每一阵清风,都会牵动游子的离愁别绪,都会勾起对故乡的眷恋。今天让我们共同走进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乡愁》。
二、深情诵读,读出诗韵
1.齐读这首诗,思考: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思乡之情)2.老师也来读一下这首诗,同学们听读,如果你认为读的好的地方就把语气在书上标注一下,同时在课文上标注重音。
教师读完,学生点评,从而让学生总结出这首诗怎样读是最好的。
3.再读全诗,注意:语气、语调舒缓深沉,语速稍慢,要注意节奏,要抑扬顿挫,要饱含感情,层层递进,感情越来越深,第4小节达到顶峰。
三、细腻品读,读出诗意
过渡语:诗歌的韵味伴着我们的声音、我们的情感,敲打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进一步走进诗歌,感知诗意。
1.请同学们根据老师的提示,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四个小节的内容。母子——,夫妻-——,母子——,家国——。
生答,老师归纳并板书:母子之别,夫妻之别,母子之别,家国之别。
2.第1、3小节的母子之别是否重复了?
学生答,老师点拨:第1小节是生离,第3小节是死别,死别更令人痛彻心扉。读第1、3小节要读出递进感。
3.再读1——4小节,读出个人之思,读出家国之思,读出作者对大陆的一片深情。
四、优美解读,读出诗境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让我们感受到单调凄凉的秋景和作者心中落寞断肠的情怀。这个意境主要是我们通过这首诗中的具体可感的形象领悟到的,如枯藤、老树、昏鸦······这些情感的客观对应物就是意象。因此,要领悟诗歌的意境美,要从寻找意象入手。
1.找意象:诗人是借助那些意象把对祖国的思念之情表现出来的?(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2.描画面:诗歌的语言言简意赅,这首诗的每一节都构成了一幅简明而生动的画面。下面请同学们依据自己的理解,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把这幅画面描绘出来(品语言:“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富有音乐美。“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富有结构美)
3.悟感情:这些意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邮票(小)————母子情 船票(窄)————夫妻情 坟墓(矮)————生死别 海峡(浅)————家国恋 四个单纯的意象,就使上述那些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跃然纸上,犹如百川奔向东海,又如千峰朝向泰山,诗人个人之思与巨大的祖国之爱,民族之恋交融在一起。
4.再读全诗,读出意境和感情。
五、丰富联读,读出诗情
“已恨海峡相阻隔,海峡还被暮云遮”,乡愁是余光中不变的情结。
1.拓展背景,升华感情,将感情推向高潮。余光中为什么对大陆有如此深厚的感情呢?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1949年去台湾,当时仅21岁,再还乡时已64岁。正如他自己所说:“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余光中60年代起就创作了不少乡愁诗,是台湾著名的乡愁诗人,70年代创作《乡愁》,在回忆创作经历时说:“随着日子流逝愈多,我的怀乡之情便日重。在离开大陆整整20年的时候,我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一挥而就,仅用了20分钟便写出了《乡愁》。”他还说:“20分钟写出的是20年的思乡之情”。
齐读全诗,体会诗人蕴蓄了20年的思乡之情。
2.延读诗情:乡愁,是中国诗歌一个历久常新的普遍主题。小时候你就读过李白的《静夜思》。请你再背出几句古诗词中写乡愁的诗句。
六、课文小结
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事物看起来似乎没有关连,但却是诗人对乡愁的种种感觉:小时候的邮票——长大后的船票——后来的坟墓——现在的海峡。这些词都是客观事物,它们有形状有颜色,具备某种形象。当诗人将它们写入作品中,并融入自己的情感——乡愁时,它们就成为诗歌的意象。我们学习诗歌要从意象处入手。因为诗人往往把自己的情绪隐藏在意象的背后,通过意象将它们暗示出来。理解诗歌的意象,能帮助我们很好地理解诗歌的主题。
七、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背诵这首诗。2.拓展模仿。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乡愁是 友谊是 母爱是 板书设计
乡 愁
——余光中
小时候 童年 邮票 家愁
(母子分离)
长大后 青年 船票
(夫妻分离)
后来啊 中年 坟墓
(母子死别)
而现在 老年 海峡 国愁
(游子与大陆分离)
教学反思总结:
《乡愁》是一篇充满人情美的诗歌,教师要用心去教,用自己的情感感染学生,努力使师生的感情融入作者浓浓的乡愁之中,产生心灵上的共鸣,声情并茂。本课的设计思路:“深情诵读,读出诗韵;细腻品读,读出诗意;优美解读,读出诗境;丰富联读,读出诗情。”这堂课这四大块很清晰,诵读的环节不仅图文并茂,而且声情并茂。整堂课都是学生在琅琅的读书声中,在学生的自主参与之中完成,没有包办代替,没有灌输,学生在轻松、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中接受知识,形成能力。
第二篇:《乡愁》教学设计(优质课)
《乡愁》教学设计
轵城实验中学 曹佩贤
学习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2、品味诗歌独特、精炼的语言,体会诗歌中蕴含的浓烈的思乡之情
3、感知诗歌内涵,能够结合诗中的意象构设画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前播放毛阿敏的《乡愁》
同学们,刚才我们听到的歌曲就是根据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的《乡愁》改编而成的。1972年,台湾的一个深夜,一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天空,诗人余光中手持酒杯倚窗而立,酒入愁肠,思乡之情涌上心头,他走进书房,用了短短20分钟就写下了这首诗。这短短的20分钟的创作,88个字,却凝聚了他20年的牵挂和惦念。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余光中那浓情似雾的《乡愁》世界,一起来倾听诗人内心的呼唤吧!(教师板书课题:乡愁)
二、初读诗歌,感知乡愁
1、请同学们看着大屏幕,自由朗读一遍课文
2、学生齐读课文一遍
注意这几个字的读音:“这头”和“那头”在口语中常读作“zhèi tóu”和“nèitóu”),另根据汉语拼音规则“啊”字在句末 作语气词时,如果前一音节末尾音素是i时,读做“ya”。这首诗第三节的第一句应读为“后来(lá)i啊(ya)”。强调完后让学生齐读
3、师配乐范读
4、生自由读(语调深沉,语速舒缓)
5、找一生读
三、品读语言,体会乡愁
在这首诗中,作者是通过哪些独特的词语来抒发他浓浓的思乡之情呢?
(一)、饱含深情的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1、找四个同学读这首诗,体会一下这四个意象传达出的情感 一枚小小的邮票,一张窄窄的船票,一方矮矮的坟墓,一湾浅浅的海峡,它们共同传递出一种浓浓的思乡之情。
2、那么,大家觉得这四节中最感人、最沉重的是哪一小节? 明确:第三小节
3、第三小节和其他小节相比做了一点改动,能看出来吗? 明确:其他三小节的最后都是“”这头“那头”,这一小节是“外头”“里头”。
4、外头和里头距离究竟有多远呢?
明确:是啊,外头和里头是生与死的距离。母亲在矮矮的坟墓中静静地长眠,余光中站立在外头泣不成声。那贴着邮票的家信再也无法送达,那深深的思念之情再也无法让母亲知道。还有什么比这种近在咫尺却阴阳两隔更让人悲伤呢?让我们再来读这一小节,读出距离 的遥远和情感的沉痛。生读
朗读指导:“后来啊”深吸一口气,用叹气式的方式来读,读出酸楚和陈痛之感。“母亲在里头”应该声音断续、带点哭腔来读。
学生再读,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情感。
生他养他带他一路逃难的母亲,现在静静的躺在坟墓之中,再也听不到儿子的呼唤了,而在坟墓的外头,余光中曾写了很多诗作来呼唤母亲,在此老师摘录了一节,我们共同来朗读感悟一下。
而清明的路上,母亲啊,我的足印将深深。柳树的长发上滴着雨,母亲啊,滴着我的回忆,魂兮归来,母亲啊,来守这四方的空城。
《招魂的短笛》节选
(二)低回婉转的叠词:“小小” “窄窄” “矮矮” “浅浅” 我国古典诗歌尤其是《诗经》中大量使用叠词,余光中先生对叠词也是情有独钟,为什么使用叠词呢?让我们先来比较一下:
乡愁是一枚小邮票(男生)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女生)乡愁是一张窄船票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乡愁是一方矮坟墓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乡愁是一湾浅海峡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明确:
1、使感情变得浓重、绵长(从词语的重叠上分析)
2、用“小小”“窄窄“矮矮”“浅浅”反衬出了乡愁的浓重
3、使感情回环曲折、低回婉转(从这几个叠词的声调上分析)
(三)浓缩着悲欢离合的时间词: “小时候” “长大后” “后来啊” “而现在”
这些时间短语对表达乡愁有什么作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乡愁越来越浓,越来越厚。小时候他的乡愁是对母亲的依恋和牵挂,长大后是对妻子的思念,后来是痛失母爱的悲伤,现在是对海峡两岸统一的期盼,可以说由个人的离愁上升到了家国之愁。我们来读一读,读出越来越浓,越来越厚的思乡之情。
(四)重章叠句:“小时候”这些表时间的短语,“乡愁是„„”的句式,“这头”“那头”
各章的句法基本相同,中间只更换相应的几个字,反复咏唱,称之为重章叠句。它常常用于表现人物的一种回环往复的强烈感情,给人以“百转千回”、“绕梁三日”的感受。诗人余光中就是借助重章叠句来表现自己强烈的思乡之情,让我们再来读这首诗,读出“百转千回”,读出“绕梁三日”的感觉。
四、构设画面,升华乡愁
1、一道天然的海湾,隔断了海峡彼岸同胞回乡的脚步,却锁不 住他们浓浓的思乡之情。或许是一朵浮云,或许是一段乐曲,或许是一幅画面,都能串成优美的诗情。诗中有画,这是多数抒情诗所共有的一个特点。
请同学们一起静思片刻,然后选择这首小诗的任何一小节,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用你细腻、优美而又抒情的笔触描绘出属于你心中的那一幅优美图画,不少于150字。
教师示范:
深秋的傍晚,村口,小路向远方延伸,一位少年,背着一个大包,步履匆匆。一位母亲,满脸伤感,提着一个行李箱,吃力地跟着,只听见他们脚下的落叶嚓嚓地响。到了分手的路口,不能再送了。少年停了下来,母亲也缓缓放下箱子。母亲盯着少年的脸,悠悠地说:“别忘了来信。”少年用力点点头,提起箱子转身走向前方。母亲久久伫望,目光深情而又专注,夕阳的余辉给她的面孔添上了一圈朦胧而美丽的光晕。
2、请同学们停下手中的笔,让我们一起聆听最精彩的想象。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深深坠入余光中的情感世界中。如此好诗不背下来岂不遗憾?闭上眼睛,静想一分钟,理清诗歌思路,让我们带着对诗歌最真诚的理解共同背诵这首诗。
齐声配乐背诵整首诗。(真背不下来的,可参考大屏幕)
第三篇:2015湖北省语文优质课《乡愁》教学设计(精选)
《乡愁》教学设计
【选点说明】
文学评论家唐建新说“学生处在诗的年龄,他们应该具备诗意表达的能力。”学生对现代诗歌这种纯美文字的渴望,是孩子们的天性,教师们应努力通过合理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打破读书写诗的神秘感,诱发出学生对诗歌之美的感悟和兴趣。《乡愁》以独创的意象,精巧的构思和近趋完美的形式抒发了浓郁的乡关之思,怀亲之情,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的美好愿望,具有强烈的现实感和鲜明的时代感。通过学习本诗,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及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和创作欲望。
【策略说明】
诗歌教学重在朗读,因此在教学中,我让朗读贯穿始终,让学生在朗读中品味诗歌的语言美,体会诗歌的意境美,进而感受蕴含其间的浓浓乡情。学生在这些形式灵活多样的反复朗读中,由初步感知到深入感知诗的内容,领悟诗歌的意境,品味诗歌的语言。这样的朗读,是小步轻迈,使朗读技巧及情感能层层递进,让学生在朗读中一步步感受诗意。在品味诗歌的意境这个环节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组讨论交流,充分体现了新课标自主、合作的教学理念,在这里,既有学生个人的见解,又有小组集体的智慧,小组成员间各抒己见,互相交流,挖掘了学生的内在潜能。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描述四幅画面的情景,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又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尝试创作小诗,抒发自己心中所想、所感。
【过程设想】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1、掌握诗歌诵读的基本技巧,把握诗歌的意象和情感。
2、理解诗人以独特的意象抒发思乡之情的手法及借助时空变化来推进抒情的特色。
3、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过程和方法:
1、通过诵读品析、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准确理解诗歌的主题。
2、发挥想像和联想,欣赏诗歌的意境美、音韵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感受作者在特殊的时代、地理条件下产生的思乡念国之情。
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崇高情感。教学重点
在品读中理解诗歌中的四个意象,在想象中感受诗歌的图画美、情感美。教学难点 仿写诗歌。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引导学生关注课下注解对作者的简介:余光中,祖籍福建永春,1928年生于南京,台湾著名教授、诗人。提出质疑:为什么生于大陆,却是台湾诗人。补充相关材料即作者的经历:
余光中,祖籍福建, 1928年生于南京,少时异地求学。
1949年,余光中一家迁至台湾,就在这一年,国民党盘踞台湾,封锁海峡。1952年余光中在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74年至1985 年任香港大学中文系教授。1985年至今,任台湾中山大学教授。
----1949年,21岁的余光中同家人一起前往台湾,从此开始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漂泊生涯。余光中的诗歌创作是在台湾开端并达到顶峰的,所以在大陆被称为“台湾诗人”,而在台湾却被称为“大陆流亡诗人”。由此引入作者乡愁的根源。一 初读诗歌,捕捉意象
齐读课文。(板书 乡愁 余光中)教读字词:诗的第三节中开头有一个“呵”字,相当于我们常见语气词“啊”,当它前一个字的韵尾是“i”的时候,发生了语流音变,读“ya”要求学生标上读音。确定感情基调---深沉中略带哀伤的,提示朗读时的速度---缓慢,语调—深沉。
“愁”是一种内心的情感,看不见,摸不着,余光中把抽象的情感寄托在形象可感的事物身上。梳理意象: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学生朗读这些诗句(板书:邮票 船票 坟墓 海峡)这些客观事物,当诗人将它们写入作品中,寄托自己的情感,它们就成为了诗歌的意象,传递着作者的情思。(板书:意象)引导学生继续思考:作者为什么会选取这些事物?补充余光中自述。齐读补充材料。----作者选取的是承载了他无数悲欢离合的事物,是每个人生阶段最具代表性的事物。作者是如何把这些意象串联起来的?学生再读诗的一二两句(板书:小时候 长大后 后来呵 而现在)时间一线串珠,把四个意象巧妙的组合在一起,同时囊括了诗人的一生。乡愁也就成了他这一生挥之不去的情结。二 咬文嚼字,揣摩意象
1、从这些意象入手,走进作者的每一段人生,来感受乡愁的温度。分组讨论完成。强调要求:从意象入手,想象每一个意象创造的生活画面,从而体会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应该怎样读出这种感情?从语气、语调、重读、停顿等方面揣摩朗读,做好批注。每组推选两位同学发言,一位分析,一位朗诵。
2、展示讨论成果,预设:
第一节:作者忆起了小时候,这段回忆是遥远的,少年不识愁滋味,应该读的平淡一些,读出悠远的意味来。邮票代表的就是一封封家书,有写信时的期待,更有读信时的急切,还有那厚厚的成长故事,所以语气要加重。表达出我对母亲的依恋。(板书:母子之情)第二节: “一种相思”总有“两处闲愁”。结婚一年就分隔两地,读出淡淡的遗憾和哀愁。想到即将与自己朝思暮想的妻子“共剪西窗烛”,再话两地相思情,一种温馨和喜悦袭上心头。朗读时应注意读出丝丝温馨和似水的柔情。我相信在作者的回忆中,不全都是忧愁,也应该有温馨,丝丝喜悦之情就流露出来了。(板书:夫妻之爱)第三节: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诗人再也听不见母亲慈爱的唤儿声,看不见母亲慈爱的笑容,感受不到母亲温情的摩挲了。这一节最后两句,外头,里头,看似只有一墙之隔,却是生死距离。朗读时要表达一种如泣如诉的深深的悲痛之情。为帮助学生体会作者的沉痛的哀思,这一节采取一诗解诗的方式,补充作者写给母亲的诗《今生今世》,请学生配乐朗诵。学生体会后再读第三节。(板书:丧母之哀)第四节:“而现在”,“而”表转折,由回忆到眼前,眼前的台湾是一座孤岛,不能与大陆通信,更不能通航。作者对祖国的思念之情远远深于海峡,因为盼望祖国统一,所以说是“浅浅的”,他相信祖国早晚能够统一。基于这种理解,朗读时的情感把握,可以是慷慨激昂的升调。鼓励学生有不同的解读,“浅浅”一词,还可理解为海峡并非是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却阻隔了作者以及千万华夏子孙回归故土的脚步,因此作者心中的惆怅和悲伤愈加浓厚。朗读时情感应该是低沉怅惘的。诗歌可以有不同的解读,朗读时的处理也因人而异。引导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是此环节的关键。
因势利导梳理每节诗中作者描述意象所用的修饰词---叠词,通过删减,让男女生比较阅读得出:突出事物的小而轻,用以反衬出情感的浓厚。在朗读时也能创造一种先抑后扬,婉转迂回的感觉。这就是作者在意象的选择和修饰上都有独具匠心之处。
3、突出诗歌的深刻内涵:千千万万的两岸同胞只能隔海相望,“大陆”可望而不可及,他们最盼望的就是----亲人的团聚,盼望着两岸早日统一这就是作者立意之所在,境界高妙之处。(板书:恋国之思)诗人的乡愁是在新的时代和特殊的地理条件下的变奏,具有了以往不可比拟广度与深度,由个人的悲欢离合升华到民族之愁,国家之愁。(板书:家愁 国愁)
4、小结:全诗四个意象,次第放大,将乡愁诠释为亲情、爱情和思家爱国之情,感情由淡而浓,主题由浅入深,在一咏三叹之中,将乡愁渲染得异常浓烈。再次饱含深情的诵读全诗。变换读诗形式----层叠读。三 挖掘意象,仿写创作
总结本节课学诗的方法,从意象—画面—情感的思路和方法解读诗歌。邀请学生尝试在生活中寻找特殊内涵的物象,将其注入自己的情感,从而发展成诗歌的意象,练习创作,实现从情感—画面—意象的提炼。
以“梦想”为题,选择典型事物,表达自己的思想,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例: 梦想是一座高高的灯塔 照亮我前进的方向 目送我远航
梦想是
鼓励学生创作,挖掘身边事物成为写作素材。学生仿写诗句,连缀成篇,朗读展示,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结语:再读乡愁,收束全篇。将梦想和余光中的乡愁联系起来。以“习马会”作结,激发对梦想的展望!
第四篇:乡愁教学设计
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乡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全诗。
2、学习用具体形象表达抽象的感情的写法。
3、感受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培养学生爱国爱家乡的感情。教学重点:用具体形象表达抽象的感情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乡愁是深切思念家乡的心情。可以说是中国诗歌一个历久常新的主题。提起它,我们的脑海里就会涌现出许多有关乡愁的诗句,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你还知道哪些有关乡愁的诗句吗?(学生积极回答)
„„
每个日落的黄昏,每个月圆的夜晚,每阵西风里断雁的叫声,都会牵动游子的离愁别绪,勾起他们的缕缕乡愁。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余光中的《乡愁》。
2、想认识余光中吗?请看屏幕,谁来读读?(学生读)提问:“短短20分钟写出此诗”给你怎样的启示?
余光中出生在大陆,定居于台湾。他在大陆生活有二十一年。二十一年的生活积淀,二十一年的故园情深,因而,祖国大陆是他的精神归宿,灵魂的家园。
二、赏析全诗:
(一)朗读
1、多媒体播放配乐诗朗诵,要求学生划分节奏,点出重读的词语,体会诗的内容和感情。
2、你认为在语速和节奏上应该注意些什么?
3、学生朗读,个别读,男女生比赛读。齐背全诗。
(二)赏析:
1、诗人漫长的生活经历中,那对故乡的思念一直萦绕在诗人心头,从哪些时间词可以看出来?(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
2、这四个时间序词代表了人生的四个阶段,你知道吗?(少年、青年、中年、老年)
[一]赏析第一节(课件展示少年余光中与母亲)
1、通过画面,你感受到什么?
2、诗人在这一节抒发了怎样的乡愁?用什么形象具体表达了乡愁?为什么用邮票?
3、邮票用哪些词修饰?有什么表达效果?
4、齐背全诗。
[一]赏析第二节(课件展示青年余光中与新娘)
1、诗人在这一节抒发了怎样的乡愁?用什么形象具体表达了乡愁?为什么用船票?
2、船票用哪些词修饰?有什么表达效果?
3、齐背全诗。
[一]赏析第三节(课件展示中年余光中与母亲的坟墓)
1、诗人在这一节抒发了怎样的乡愁?用什么形象具体表达了乡愁?为什么用坟墓?
2、坟墓用哪些词修饰?有什么表达效果?
3、齐背全诗。
[一]赏析第四节(课件展示老年余光中与台湾海峡)
1、而现在,海浪滔滔,老人坐在海边,在想些什么呢?
2、诗人在这一节抒发了怎样的乡愁?用什么形象具体表达了乡愁?为什么用海峡?
3、“浅浅的”有什么表达效果?
4、齐背全诗。
[一]概括全诗(课件展示)
诗人的乡愁在最后得到了升华,由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家国之思,在这里,乡愁已是海峡两岸的啼血呼唤,浅浅的海峡,国之大殇,乡之深愁。我们期待着,海峡上空架起血脉的桥梁,让台湾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
(三)想象练习(课件展示)
用具体形象表达抽象的感情的写法,从“童年、思念”中任选一题,写几句话或一首诗。
(四)拓展迁移
欣赏根据余光中《乡愁四韵》所做的歌曲,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欣赏席慕容的《乡愁》配乐朗诵。
(五)达标检测
(六)布置作业:课外阅读余光中的诗歌,写写心得,与同学交流。
第五篇:乡愁教学设计
乡愁教学设计尊敬的各位领导们老师:
你们好!我今天说的课题是__《乡愁》____________,下面我从五个方面说这堂课的设计:
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程序、说板书。
一、教材分析:
《乡愁》是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诗歌。本单元所选的两首诗都是现代诗歌中的名家名篇,具有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余光中的《乡愁》选择了特定历史时期的四个意象,抒发了千万游子的思乡之情,表达了他们期望民族分裂局面早日结束,祖国统一大业尽快实现的心情。
了解了教材之后,我们再来了解一下学生的学情:《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能“欣赏文学作品,能设身处地地体验和理解作品”,“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作出自己的评价”,“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基于此,对整首诗的教学设计上我推出了这样一条主线:听读——朗读——品味——迁移。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目标:学习现代诗的基本朗诵技巧,学会划分节奏重音,能有感情的朗读。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体会与欣赏诗歌美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诵读体会作者深沉的思乡之情和爱国之情。这3个教学目标的设置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即整体感知——局部思维——迁移拓展。根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学习重点,并结合学生实际,确定本节课的训练重点是一二点,难点是第三点。
二、说教法:
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为了达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根据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精神,再结合本篇课文的实际特点,确定本节课教法的指导思想是:想方设法引起学生注意,引导他们积极思维,热情参与,具体做法如下:
1欣赏法:通过欣赏歌曲《乡愁四韵》和配乐诗《乡愁》,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2诵读法:这是本课教学的主要方法,诵读可让学生体会情感美,节奏美
3发现法:引导学生发现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4联想法:让学生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其中诵读法最基本的方法。指导好学生的诵读,不仅可以高质量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而且可以开启学生智慧,点燃思维火花,是 解决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现象的一把金钥匙。
三、说学法:
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学生获得知识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教学中我很重视让学生主动参与和互相学习,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强调一些学习习惯的养成,在兼容并举中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合作性、发展性、创造性,从而达到激发兴趣、理解陶情、启迪心智、感悟积淀的四重境界。(在学生的学习中,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的共同发展。)
学法具体如下: 听读——朗读——品味——迁移
听——美美的听 读——美美的读 品——美美的品 迁移——美美的说
三、教学程序:
(一)导入
音乐家陈刚说的好:“乐为心声。”所以音乐比其他语言更容易沟通人的心灵。因此在本篇文章导入的时候,我选取播放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在湘潭祭祖时的录像片段并配以罗大佑演唱的歌曲《乡愁四韵》,通过音与画结合,引导学生感受思乡之情、欣赏乡愁之美。然后再简要介绍一下余光中的经历及其作品,总结出来余光中的作品的主题就是:乡愁。
在听这个环节上,要让学生听的引人入胜:播放配乐诗朗诵《乡愁》,让学生仔细聆听。
第一遍听,要求学生感受诗中的真情,边听边想象诗句呈现的画面;第二遍听,要让学生注意听朗诵的技巧。听是为了读,让学生声情并茂的读,指导学生朗读诗歌是本课的重点,可以通过多种朗读形式比如个别读,小组读,齐读,相结合,可以给学生做一个示例:如诗歌的第一个章节,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比如,让学生通过重音、语调、语速、节奏等方面来进行指导。在第一层次的要求上,一是声音层面上要求,读出节奏与重音,把握好语速和语调
二是感情层次上的要求,把感情加进去。三是在二读的基础上进行指导,争取读得更美
接下来是品,让学生品头论足,从语言、节奏、情感品评诗歌的句子。
最后是说,让学生试着说一两句富有诗意的句子。仿照乡愁是„„的句式来造句。比如:乡愁是天边那轮圆圆的月亮,我走到哪,它便伴随我到哪„„乡愁是那根细细的丝线,捻的越细越长越牵肠„„
从内容、语言、音韵等方面引导,鼓励学生对课文作小结,给学生提供一个充分表现自己才华的机会。最后再以朗读结束课堂。
接下来是拓展与实践环节:可以从背诵、搜集古代有关乡愁的诗歌,还有发展想象补全诗歌这三个方面进行练习。
最后是我的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