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教学设计与反思

时间:2019-05-13 01:25: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再别康桥教学设计与反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再别康桥教学设计与反思》。

第一篇:再别康桥教学设计与反思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实验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

(一)第一单元第二课选编《再别康桥》,本单元主要学习中国新诗和外国诗歌。

《再别康桥》是徐志摩写给母校——剑桥大学的一曲恋歌,表达了作者在即将离别母校时的殷殷的挚爱和深深的依恋之情。教学中可通过简介徐志摩以及他在康桥的生活,交待《再别康桥》的创作背景及创作意图;再通过朗读,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分析结构,感受诗歌的“建筑美”,细细品味,感受诗歌的“绘画美”。

此外,《再别康桥》表达离别情感的方式比较独特,可通过与其他著名的离别诗的比较,感悟《再别康桥》独特韵味。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学生对徐志摩有一定的了解,但是这种了解大多是宽泛的,甚至有些是从影视作品(如电视剧《人间四月天》)中得到的,因此,学生在接触《再别康桥》的时候,极容易简单地理解其中的离别情感,而无法揣摩到徐志摩在与康桥离别时的复杂情怀。

学生的兴趣点可能会放在首尾两节,放在徐志摩的情感世界上,教学中应好好把握学生的兴趣点,并由此切入,引导学生更加全面而深刻地解读作品。

诗歌的语言是含蓄的,所传达的情感也常常是含蓄的,学生很难充分理解诗歌语言的内涵,再加上对作者的了解不够深入,从而产生阅读障碍。

这首诗歌的学习难度并不大,学生会很感兴趣,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做一些更加深入的挖掘,体味出诗歌更为丰富的韵味。

学生刚升入高中,对诗歌鉴赏的理解可能还停留在初中的水平层面,应适当地引导他们从多角度去理解诗歌,多元化去鉴赏诗歌。

三、设计思想

依据新课程教育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力求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学生主体的积极思考、大胆创新,在充分阅读文本的基础上,更加全面而深刻地解读文本。

诗歌的欣赏应该是多元化的,因此,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思考,不应仅仅拘泥于一些概念化的经验化的解读,在鉴赏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力求让学生从更深刻更新颖的层面去阅读文本。

“以读带讲”一直是诗歌教学奉行的教学准则,而《再别康桥》本身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诗作,学生对这首诗已经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只是学生不一定真的能够理解其中的丰富内涵,“以讲带读”或许可以帮助学生真正感悟这首诗的真意。

不为教一首诗而教一首诗,应力争通过对一首诗的解读,让学生走近诗人,从而更深入地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乃至内心世界。

基于以上的考虑,在教学中最好辅以多媒体,以提供更为全面更为广泛的相关信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解读作品,让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有一定的收获。

四、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明确诗歌的意象、意境以及它们对于诗歌的重要作用;了解新月诗派的“三美”主张,欣赏诗歌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2.情感教育目标:领悟徐志摩与母校的深厚情感以及抒发情感的恰当方式。3.能力培养目标:了解诗歌鉴赏的一般步骤以及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发挥充分的想象去感悟诗歌的意境;通过解读意象去把握诗歌的主旨;欣赏诗歌创作的艺术特色。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1.《再别康桥》是如何体现新月诗派的“三美”主张的?《再别康桥》美在何处? 2.《再别康桥》的意象选择非常独特,如何理解意象的独特之处?这些独特的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3.徐志摩为何对康桥情有独钟,仅仅是学生对母校的情怀吗?有没有其他原因?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本人学过多年的语文了,记得最深的还是那些脍炙人口的诗歌作品,比如“一只鹅,两只鹅,扑通扑通跳下河”。(学生笑)

(抓住学生笑的时机,请他们谈一谈笑的原因,借此可以活跃课堂气氛,然后请学生诵读自己喜欢的诗歌作品)

既然同学们都喜欢读诗,那对诗歌一定有自己的认识,请问“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千片万片无数片”是一首诗吗?(在屏幕上打出文字,学生讨论)

经过讨论后,学生发言表达自己的看法,一致认为不能算作一首诗,因为实在读不出什么韵味。(又在屏幕上打出“飞入芦花皆不见”)经过讨论,同学们明确了,加上最后一句增添了诗歌的韵味,给读者无尽的想象空间,富有诗味。

由此可见,诗歌总是带给人们丰富的想象,我们学习诗歌,就是要通过丰富的想象,感悟诗歌的意境。今天我们就用这样的方法来学习现代诗人徐志摩的代表作《再别康桥》。

二、背景介绍

康桥,即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1920年10月至1922年8月,诗人曾游学于此。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诗人在《猛虎集•序文》中曾经说过:在24岁以前,他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对于相对论的兴味。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诗人的生命。因此他后来曾满怀深情地说:“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康河,我敢说是世界上最秀丽的一条水。我的眼睛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在屏幕上展示这段文字,请学生找出印象最深刻的句子,学生很容易找出来,可继续让学生谈谈对这句话的看法。由此引导学生认识到康桥对徐志摩的重要性)

康桥对于徐志摩是如此的重要,因此他写了多篇与康桥有关的作品:《康桥再会吧》《我所知道的康桥》《再别康桥》,有人甚至说,在徐志摩身上萦绕着“康桥情结”。

三、朗读诗歌,体会作者离别的情感

1.先推选一位同学朗读,请其他同学简单评价; 2.再欣赏黄磊的朗诵录音; 3.通过朗读,感悟作者在即将离开康桥时的情感。

讨论后明确:作者主要表达了对康桥的“殷殷的挚爱,深深的依恋”之情。

四、鉴赏诗歌,感受诗歌创设的意境

1.诗歌的哪些章节恰当地表达了作者的离别情感?(学生讨论)

(1)第一节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这一节的鉴赏,可以围绕三个问题展开:①离别时为何要“轻轻的”②“轻轻的”为何要提前③为何不向人作别而向云彩作别)

这一节写久违的学子作别母校时的万千离愁,诗人以“轻轻的”告别突出了“宁静”的基调。短短的四句诗映照出了一个非常宁静的夕阳晚照的黄昏,做出了一个非常宁静的作别姿态。诗人曾说:“那四五月间最渐缓最艳丽的黄昏,那才真是寸寸黄金。在康河边上过一个黄昏是一服灵魂的补剂啊!”诗的开头有意连用的三个“轻轻的”,一下子就突出地表现了自己对康河的爱和依依惜别的情感,使我们仿佛感受到诗人踮着足尖,像一股清风一样来了,又悄无声息地荡去;而那至深的情丝,竟在招手之间,幻成了“西天的云彩。”轻轻的来,轻轻的走,又轻轻的告别,即使那挥手的招呼,也没有一点点喧哗,来打破康河的宁静之美,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意境。这也正是康河给诗人最美丽的印象。

(2)第二~四节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作一条水草。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的虹;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彩虹似的梦。”

(这几节的鉴赏,可以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展开:①“金柳”“新娘”等意象的独特效果②作者此时在干什么③“甘心做一条水草”说明了什么④为何要强调“油油地在水底招摇”)这几节写康河的美景,表达作者对康河的依恋和柔情。披着夕照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树荫下的水潭,一一映入眼底。

两个暗喻用得颇为精到:第一个将“河畔的金柳”大胆地想象为“夕阳中的新娘”,使无生命的景语,化作有生命的活物,温润可人。“新娘”这个意象尤为恰当,“新娘”是女子一生中最美丽的形象,不但写出康桥的明丽动人,更写出诗人在即将离别时的记忆犹新的感觉,这是“少女”等其他意象所表现不出的,诗人的难舍离愁可见一斑。

第二个是将清澈的潭水疑作“天上虹”,被浮藻揉碎之后,竟变了“彩虹似的梦”。正是在意乱情迷之间,诗人如庄周梦蝶,物我两忘,直觉得“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并甘心在康河的柔波里,做一条招摇的水草。这种主客观合一的佳构既是妙手偶得,也是千锤百炼之功,更是诗人无拘无束的生命追求与美的精神的吐露和象征。

“招摇”:常含贬义,常与“过市”连用;另有“逍遥”一义。用“逍遥”写水草,显现出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情态。这种“自在逍遥”的安闲,本是写人之词,用来写水草,又更显生动、形象。

“油油的”“招摇”:“油油”是光润的样子,水流的样子,和悦的样子。用它修饰“招摇”,不但增强了水草的自在感,而且还使我们想起了水草得以“招摇”的河水:微风轻拂,水波轻涌,水质清澈,那些像涂了凝脂的水草在水中随微波来回轻摆,自在安闲。这是怎样一幅美景啊!而这美景全赖诗人的“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据此,我们就可以理解作者后面所说的这句诗深刻的含义和诗人强烈的情感体验。

《文心雕龙•情采》说:“情者,文之经。”徐志摩选择这样的词语,创造这样的意境,全是为情驱使。徐志摩是大自然的崇拜者,他主张人类接近自然,回归自然,融合自然。初到伦敦,康桥平静、闲适的环境景物特征逗起的诗人久寻而不得的逍遥自在的情绪,他发现“康桥世界”是人类心灵共同的“自然保护区”。这在徐志摩《康桥,再会罢》中已初露端睨,而在第二次到剑桥后,诗人的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中,这种感情表达的更为清晰、鲜明——“我那时有的是闲暇,有的是自由,有的是绝对单纯的机会。说也奇怪,竟像是第一次,我辨认了星月的光明,草的青,花的香,流水的殷勤。”

康河的流水、水草在作者眼中所呈现的那份安闲、自在,正是诗人心向往之的境界,由此而生出“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在这首诗中,他与大自然似乎有一种本能的感应和认同,与大自然达成和谐,如“我”与“西天的云彩”的感情交流,感觉到“金柳”具有“新娘”的魅力,“我”想化入康河柔波之中,作“一条水草”的体验等。

“金柳”:柳树是中国传统诗词中离别的象征。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斯,雨雪霏霏。”《诗经•小雅》

(3)第五~六节 “寻梦, 撑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烂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这两节的鉴赏,可以围绕以下问题展开:①徐志摩心中的梦是什么②作者要去青草更青处歌唱什么呢③为何又不能放歌④为何选择沉默地离去)

第5、6节,诗人接着梦的出现,翻出了一层新的意境:抒写梦的追寻与离别的静默。借用“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寻梦,撑一只长篙”,“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三个叠句,将全诗推向高潮,正如康河之水,一波三折!康桥的美景挑逗起诗人想在康河里“寻梦”“放歌”的强烈冲动,但在青草更青处,诗人想“在星辉斑斓里放歌”的狂态终未成就——因为康河太美丽了,夜色、星光、水草、金柳、深潭里的清泉、彩虹揉成的梦„„宁静而和谐。诗人仿佛在悉心呵护一个情人的睡梦,生怕这个梦境有丝毫的残损,轻柔的叹息般的旋律与依依别情离绪完美地统一在了一起。而此时此刻的静默与无言,正是一曲深情的别离歌,是对康桥最美的告别。“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诗人用欲放即敛的方法,采用警句或新颖漂亮的比喻或朴实无华的直接抒情,突现了全诗赞颂的“宁静美”,并由景的宁静转为情的宁静,使诗人至深至爱的别离情怀,在跌宕起伏的旋律中得到了更为充分的表现,浓缩成了古诗中独特的“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意境,给人一种潇洒与深沉相结合的美。而徐志摩的梦是什么呢?概括而言,是“爱”“美”“自由”,他“追求自然的爱”,“找寻自然的美”,“向往自然的生活”,可以说,徐志摩是一个“自然崇拜者”。而康桥,正符合徐志摩心中的梦想,他觉得,在康桥才可以享受自然的生活,由此读者才更能体会他将离去时的忧伤。

(4)第七节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这一节,应该结合第一节来鉴赏,难道仅仅是为了呼应第一节吗?)

诗歌的结尾,为了强化“再别”的感情色彩,诗人又回到了开头的告别。与第一节诗相比,其他的诗句都没有任何的改动,只是更换了最后的一句,它传达出了更深的情感意义——“不带走一片云彩”是诗人在经历了康河的漫溯后产生的灵性,使其对康桥的爱和眷恋化成的一个洒脱的意象,一个极富动态感的姿态,给全诗平添了几分诗意,增强了几分飘逸与潇洒,并在出人意外的奇想中,透出了诗人独特的个性美。全诗也由此完成了一个美丽的圆形抒情结构。

“不带走一片云彩”不是因为作者的豁达,而是源于对康桥的挚爱,源于对康桥的依恋。“不带走”是因为无须带走,康桥已经深深烙进作者的心底,何须带走一草一木哪怕是一片云彩?

2.对比古人写的离别诗句,鉴赏《再别康桥》的独特意境。(1)学生讨论:你会为离别创设怎样的情境?(鼓励学生发言,让他们各抒己见)

(2)列举古人写的离别诗句,分析他们的共同特点。①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②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③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相同之处是:离别情绪感伤沉重。

(3)对比分析,《再别康桥》创设的离别情境的特点 ①离别的对象特别 ②离别的气氛轻松 ③选择的意象新颖

《再别康桥》创设的情境清新飘逸,体现了“新月诗派”的创作特色。

五、结语

徐志摩先生没有来得及为我们留下更多更好的作品,1931年11月19日,他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徐志摩不幸遇难,坠落于泰山脚下,年仅35岁。正如他写的另一首诗所言:“我是天空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人生必然会有这样一些“偶然”的“相逢”和“交会”,而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必将成为永难忘怀的记忆而常伴人生。徐志摩先生已经离开了我们,但是他的诗歌将永存于人们的心中。板书设计

离别的对象——特别(云彩)

离别的气氛——轻松(轻轻、悄悄、沉默)

清新飘逸 选择的意象——新颖(金柳、新娘、青荇)评价与反思

一、课堂设计的优点

1、尊重学生的思考

导入新课的时候,先从一首耳熟能详的诗歌开始,从学生的角度总结出诗歌鉴赏的方法——展开想象,感悟意境;鉴赏诗歌是,先说出诗人传达的情感,在探究这种情感的怎样表达出来的,让学生展开讨论,让学生在学习中收获成功的喜悦。

2、课堂思路明确

由导入传达方法,由情感引发鉴赏,由比较分析意境,这堂课思路明确,先易后难、先简后繁,由浅入深地剖析诗歌。

3、实现三维目标

这堂课较好地完成了课前制定的既定计划,基本实现课前制定的既定教学目标,让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有一定的收获。

4、课本钻研深刻

设计者对课本的钻研较为深刻,在很多地方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比如对“新娘”这个意象的解读,对“不带走一片云彩”的理解等方面,都表现出设计者的刻苦钻研精神。

5、课堂气氛活跃

这堂课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问题的设置符合学生的认知需求,学生乐于参加课堂讨论,发言也比较积极,思路更为活跃。

6、基于上述优点,这堂课曾荣获第五届全国语文教学艺术与观摩大赛一等奖。

二、课堂设计存在的不足

1、对诗歌内容的分析过多过细,忽略了对诗歌的反复诵读。

2、相关知识介绍过于丰富,知识容量太大,学生接受起来有些困难。

第二篇:《再别康桥》教学设计与反思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与反思

忻州市河曲县巡镇中学曹丽华

教学目的1.感知《再别康桥》的诗意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2.学会新诗的鉴赏方法。

A.通过教师的指导朗读学会欣赏诗歌的音乐美。

B.通过教师的分析赏析,学会从诗歌的意象及形式等方面入手赏析诗歌。

教学重点

1.诗人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

2.《再别康桥》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诵读吟咏法,欣赏法。

媒体设计:播放校园歌曲《再别康桥》。

播放朗诵带《再别康桥》。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一、导语: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一首带有淡淡哀愁的离别诗牵动了多少文人学者的心。徐志摩,他就这样悄悄地来,又这样悄悄地走了。诗人志摩是怎样一个人呢?让我们和志摩一起《再别康桥》,走进诗人内心。

二,播放歌曲《再别康桥》,附上剑桥的图片。

(解说:音乐能陶冶人的性灵。《再别康桥》这首诗本身就极具音乐美。播一首由《再别康桥》改成的歌曲,可以让学生从另一个艺术层面去感受志摩的诗。配上剑桥的优美的图片,让学生由听觉到视觉都对《再别康桥》有一定的感知。)

三,志摩其人及写作背景。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徐志摩邂逅了林徽音,度过了一段美好的留学时光。

《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风格。诗歌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激情,于是便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

四,播放黄磊朗读的《再别康桥》,老师指导朗读。注意诗歌的节奏及饱含的深情。

五,整体鉴赏《再别康桥》。(从诗歌的意象,诗歌的形式入手赏析这首诗歌)

(一),提示:自古写离别诗之作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大家比较熟悉的还记得有哪些诗词?

明确: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

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启发:如果我们把这些诗歌和徐志摩的这首诗一下,在送别的对象上有什么不一样呢?

明确:一般离别诗离别的是人,这首诗离别的却不是人,是“西天的云彩”,告别对象由人间向自然景物转移,给人清新飘逸之感。这些物象(云彩等)寄托着诗人的感情,这种有着诗人感情的物象即是诗歌的意象。诗人如何选择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正是我们要重点赏析的部分。

(二),从诗歌的意象入手赏析诗歌。

提问:

A,本文在意象的选择上独具特色,请同学们找出本文的意象分别是哪些? 明确: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自然景物。

B,学生讨论这些意象的选择有什么作用?

明确:

诗人告别康桥时,避开送行的人,周围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等平常物象,而选取云彩等自然景物,这就避开了人间烟火,造出一种清新感。

(三),从诗歌的形式入手赏析诗歌。

《再别康桥》在形式上具有三美: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

1,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等词语,给读者视觉上的色彩想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一片深情。全诗共七节,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河畔的金柳倒映在康河里摇曳多姿;康河水底的水草在招摇着似乎有话对诗人说„„作者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都富有流动的画面美,给人以立体感。

2,音乐美,是对诗歌的音节而言,朗朗上口,错落有致,都是音乐美的表现。

A,押韵,韵脚为:来,彩;娘,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

来,彩。

B,音节和谐,节奏感强。

C,回环复沓。首节和末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

式。

3,建筑美,是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再别康桥》共七节,每节两句,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无论从排列上,还是从字数上看,也都整齐划一,给人以美感。

(解说:在诗歌的形式美赏析方面,结合徐志摩崇尚闻一多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学主张,所以作这三方面的点拨。教师重点讲析绘画美,学生讨论音乐美和建筑美,最后教师总结。)

六、小结本文。

本课我们从诗歌的意象,诗歌的形式入手赏析现代诗歌,同学们要学会这种鉴赏新诗的方法。

八,作业。

1,背诵课文。

2,试和徐志摩的另一首离别诗《沙扬娜拉》比较赏析。写一篇赏析文,不少于五百字。

《再别康桥》教学反思

这节课讲授的是徐志摩先生的经典诗篇《再别康桥》,对于学生来说,首先,他们对作者不熟悉,其次,对于作者在诗歌中表达的情感,因为时空间隔久远,学生也很难理解。还有,学生接触到的新诗不多。所以,在此基础上,我只能选一方面入手,就是让学生通过赏析诗歌的绘画美,音乐美和建筑美来理解诗人的情感。上完之后的感受就是,没有完全把主动权交到学生手中去,而是带的或者说引导的太多,反而让学生陷入了框架之中,没有很好的发挥。因为原先设定的要把三美讲完,所以在品系重头戏——绘画美的时候,发的时间太少了,没有给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讨论、感受,没有求得最好的、最妙的答案。这是本课最大的遗憾。还有一点就是读的太少,范围太小,时间太紧张,没有能给多一点学生读的机会。

反思再三,如果下次再讲这节课,我认为可以在以下两点有所突破:

一、课堂是学生学习的阵地,他们才是课堂的主人,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而不应该教师滔滔不绝的讲解,不妨可以创设一些富有情趣教学活动。如:表演朗读。可以课前让学生主动去读课文,揣摩人物的心理,设计符合人物身份的的语气。课上进行表演展示。(如学生齐读,个人领读,男女生搭配读,并加入一些表演成分)这样可以读好这首诗,演好诗中抒情主人公的角色,可以发挥学生创造能力,活跃课堂气氛。

二、开放学生的学习空间。在第一环节表演读地基础上,应该放开让学生自读自悟,最大限度地还给学生较多交流讨论,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的时间。引导学生多读书,通过读书,感受到始终淡淡的离愁别绪。当学生真正感受到诗歌语言的妙处时,读起来一定是津津有味,爱不释手,越读越想读,甚至会拍手称快,拍案叫绝的。在此基础上,通过同学们课前对诗人徐志摩生平的预习及课上与一些类似离别诗的比较又加深了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对其中蕴含的情感有了切身的体会,在动态的思维与活动中,提高对语言的感悟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应该效果不错。

第三篇:《再别康桥》教学反思

《再别康桥》教学反思(精选15篇)

身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我们要有一流的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很多讲课技巧,优秀的教学反思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再别康桥》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再别康桥》教学反思1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经过一周多的反复演练,加上同组老师的耐心指导,自己又详细地设计过渡语,觉得万无一失,做到了尽善尽美,但是讲完研究课后,我感慨良多,收获颇丰。

一、自我反思

在各种体裁作品的语文教学中,诗歌是相当有难度的,是一块硬骨头,十分难啃。我本着挑战自我的想法,依然选择了《再别康桥》这篇文质兼美的现代诗歌。

首先要确定学习目标,这是一节课的终极目标,也是贯穿课堂的一条理念。诵读是学习诗歌最好的方式,而读出情感,读出意蕴,读出自己,就是更大的挑战了。因此,品味诗歌语言,进行诵读训练就理所当然地成为首要目标。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课堂应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思路,特别是对语言文字的感悟。不是机械死板的教条,去禁锢学生鲜活的思想。解剖诗歌,要在找出意象及其特点的前提下,描绘所营造的意境,从而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据于此,我就把“指出诗歌意象,描绘美妙的意境”以及“理解诗歌中所表达的难舍难分的无奈和感伤”作为学习目标。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之中,给予学生分析诗歌方法的引领和指导。

情境导入是一种对学生春风化雨的熏陶和感染。于是我播放着优美的小提琴《月亮河》,再投出康桥的图片,很自然地将学生引入康桥的美妙意境。接着,我声情并茂的范读诗歌,让学生体会其中的情感变化。徐志摩进行自我反思的时候说过一句话,他说:“我这一生的周折,大都寻得出感情上的线索。”所以对志摩作品的解读就要“知人论诗”。其中最能表达徐志摩的“康桥情结”的两句话是“我在康桥的日子可真是幸福,深怕这辈子再也得不到那样蜜甜的机会了。”“我的眼是康桥叫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学生有了一定的情感基础之后,我让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诗。问题如下:1.请找出诗歌中的主要意象;2.说一说诗歌表达的情感;3.指出这首诗中的情绪高涨的一节诗。这几个问题很简单,学生基本上能说出来。

有了这些铺垫,我针对第二节诗指导学生来品读赏析。首先提问学生读,学生有了一定的情感,但是不够浓烈,表现得不够充分。于是,我找其他学生评价,并再次读这一节。最后我做出这样的指导:“荡漾”的意思:(水波)一起一伏的动。这里形容心情起伏,无法平静,写出作者的心动,但不是一下,是一层层的涟漪,一波波的荡开。声音要饱含热爱,蓄积在喉间,再轻声发出(重音轻读法);语速要慢;语调要有起伏,轻柔。然后我做了示范,再次让刚开始的同学读,明显有了很大的提高。只是情感还有待提高。于是,我指导学生从意象、修辞和情感三个方面来剖析这节诗。学生经过同桌之间的讨论,很快确定了答案:意象是金柳和艳影;修辞是比喻;情感是欢喜和眷恋。

做了这样一个例子,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并指导学生自选诗节从意象、修辞和情感三个方面入手,以有情感的品读为突破口,达到吃透类似诗歌的目的。学生有了探究的方向和思路,因此探究的热情很高。当他们展示自己的成果时,我发现有差距的时候,就立即给予引导。事后考虑,当时有点太急了,应当先质疑,引起其他同学的思考,并由别的同学帮助他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彰显出整个课堂教学相长的和谐场景。也更符合新课程的理念,更利于学生的发展和整体的提升。

通过分析和诵读训练,学生体会到了诗歌营造的美妙意境。于是,我开始延伸迁移,指导学生从意象、修辞和情感三个方面,依据诗歌内容,选择其中一节,借助修辞手法,采撷主要意象,用自己的语言作画笔,把康桥优美的景色描绘下来。这个环节中,是对整个学习目标的检测,学生也充分发挥自己的文学才情。

最后,让学生再次读诗,读出自己心中的康桥。接着我播放《人间四月天》的徐志摩的主演黄磊朗诵的《再别康桥》。让学生比较一下,各自的特点。

二、评课情况

只是展示学习目标,找一学生朗诵是不够的,应该给学生解释说明,或者让学生自己感悟两分钟。范读时,播放的背景音乐声音有点大,没有完全彰显出朗诵的魅力。延伸迁移部分,学生写的时间应适当延长一些。

三、学生反馈

通过这节课,学生掌握了诗歌欣赏的方法:从意象入手,借助修辞来分析意象的特点,并根据特点来理解其中的情感。同时,学生有了自己的“康桥”。

《再别康桥》教学反思2

王老师觉得苏教版《必修》(一)教材《吟诵青春》任务完成后,对诗歌的教学意犹未足,提议是否在《语文读本》(必修一)中选一首学生比较喜欢的诗歌来进行教学。两人商量,决定上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对于作者徐志摩,我们并不陌生,电影电视都剖析过他的情感世界。但是学生却不一定熟悉。王老师在一个班级授课后就有这种看法,觉得学生的知识面比较窄,有些拉不动的感觉。你对作者的情感世界介绍得再多,学生也领悟不了。

于是我就采用另一种教学方法,以朗读为切口,以徐志摩诗歌“三美”为线索,带动学生逐渐领悟感情。具体教法为:一读感受诗歌的“音乐美”,二读体会诗歌的“绘画美”,三读明白诗歌的“建筑美”。现将授课后的几点体会记录如下:

一、首先全班同学高声朗读全诗,让学生说说朗读后的感受。我的问题是:“同学们朗读后,感觉这首诗写得怎么样?”学生好像无从下手,一时不知从何说起。我引导后才有学生说“太好了”“很美”之类的见解。听了录音,自我感觉很不好,我的问题设计没有针对性,或者说是要求不明确,过于开放,导致学生思维难以聚焦。如果在朗读以前让学生直接从音乐美的角度思考,而且告诉学生音乐美指的是诗歌的韵律和节奏,可能会取得更理想的效果。我设计这个问题,就是要学生找出压韵的字词,让他们明白诗歌压韵,读起来朗朗上口,有助于记忆背诵。经过点拨,学生都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找出全诗中所有压韵的字词。

二、请男生齐读一遍,然后体会诗歌的绘画美。思考题目这样设计:“绘画美在诗歌中是怎么体现出来的?”因为已经在《沁圆春·长沙》中介绍过学习诗歌要抓住意象,所以这个问题学生回答得十分理想。他们都知道诗歌的绘画美是通过意象(景物)来表达,还有学生认为是通过比喻等修辞手法来表现。因此他们在较短的时间里就将“河畔的金柳”、榆阴下的潭水等意象找出来了。找出意象,对理解诗歌来说仅仅是浅层次的,要领悟诗歌的意境,就要对意象作深入的分析。于是我有所侧重的分析了两个比喻句:一个是“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另一个是“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对于前一个比喻句,应该是这首诗歌理解意象的一个重点。为了突破这个重点,我介绍了汉乐府《陌上桑》里侧面描写秦罗敷美貌的诗句,也介绍了登徒子《好色赋》里“东家之子”美貌的句子,加深学生对新娘的感性认识。从课外引进这些知识,学生兴趣浓厚,也很容易理解新娘温润可人的形象。突破了这个比喻句,另一个比喻就迎刃而解了。存在的不足是,事先备课时准备的“柳”在古汉语中表示离别之意,未曾适时介绍,《诗经·小雅》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斯,雨雪霏霏”也忘记介绍给学生了。不介绍古人“折柳赠别”的习俗,自然不利于对全诗依依惜别感情的理解。

三、请女生齐读,明白诗歌形式的建筑美,从而进一步体悟作者所寄托的情感。诗歌的建筑美“,其实就是一种整齐和谐的美,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诗歌字句安排方面的整齐和谐,二是指诗歌节奏安排方面的匀称和谐。例如:轻轻地/我走了(33),正如我/轻轻地/来(331);我/轻轻地/招手(132),作别/西天的/云彩(232)。徐志摩追求的是一种错落变化的美。这个环节,我没有展开分析,而是一笔带过,课后自觉有些遗憾。

像这样的一首诗,在课堂上朗读三遍,在时间的分配上是比较合理的。在学生朗读和师生欣赏过程中,徐志摩诗歌”三美“的特点也得到比较充分的阐释,诗歌的主旨得到了比较透彻的领悟。因为条件不允许,这么优美的诗歌,没有配乐朗诵,没有运用多媒体展示康桥等有关图片,总有些美中不足。

教学永远是遗憾的艺术。或许因为遗憾,才有了反思,才有了更深的追求。

《再别康桥》教学反思3

首先,关于教学终点的选择和教学起点的辨认。

作为现代抒情诗,其教学内容自然是领悟诗人所抒发的情感,这只是第一步,更为重要的是还要引导学生学习“诗人是如何抒情的”。这也成为本课的主问题。学生围绕这一问题走进文本,从字里行间去感知诗人的情感。同时,体察教学的起点非常重要。《再别康桥》不仅出现在初一年级的教材中,也出现在高一年级的教材中,二者的起点存在明显的区别。对初一学生而言,现代诗还是陌生事物,他们只能读出整体上的感悟,在深入文本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教师不断为学生搭建走进文本的台阶。所以,本课教学内容不仅是感悟诗歌的情感,而且还要介绍一些阅读现代抒情诗的方法。

其次,关于教学方法的选择。

诗歌教学的主要方法是朗读,这一方法应该是贯穿始终的。所以,在学生品析诗句的过程中,我一直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理解通过朗读的方式呈现出来。为此,我还专门设计了一个自学活动,即小组自主学习第5—6节,在讨论其情感的基础上,以朗读的方式将这种情感呈现出来。可以说,朗读是诗歌教学的一把钥匙。但同时,仅仅依靠朗读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对初一的学生而言,他们还难以在字里行间体悟情感,这就需要教师采用各种方法引导学生往诗歌的语言里走,所以,我分别采用了换词语进行比较的方法,对整节内容进行改写的方法,让学生领略到诗歌语言的魅力,同时引导学生不断地发挥想象,将简短的诗句转换为画面,这样,学生就在不知不觉中走进了诗歌的意境之中。

再次,关于教学过程中对学情的体察。

教学设计只是课前的一种理论上的设想,虽然教师也将学情纳入其中,但是在课堂教学中,学情是流动的,是变化的,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时刻关注学情的变化,并以此为依据,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在课堂教学中,我一直走在学生的中间,不仅认真倾听他们的想法,而且及时地对其进行分析,从而进行必要而有效的引导。例如学生通过诗人将金柳比作新娘,认为体现了诗人的赞美之情。这种回答是对的,但又是肤浅的,所以,我及时地将新娘一词换为“美女”。学生通过比较,很自然地感悟到诗人的爱恋之情。

最后,从整节课的操作过程来看,我至少有两方面存在一定的欠缺。一是临场应变能力有待提升,例如还不能在现场及时地辨别学生看法的深层心理,以至于不能及时地进行引导;二是对朗读的指导不够细致。我在学生朗读的时候,提示学生要体会诗人的情感,要将这种情感表现出来,尤其提示要注意声音的高低、语速的快慢以及语调的抑扬顿挫,但是没能结合具体的诗句进行指导,使得朗读指导的效果不好。

总之,这次上课收获很大,不仅观摩了优秀同行的课例,而且聆听了专家的现场评点。我会在此基础上不断研读,不断练习,继续我的教学朝圣之旅。

《再别康桥》教学反思4

教学《再别康桥》,虽然经过反复备课,似已胸有成竹,可是面对一个陌生的班级,还是不能灵活地驾驭课堂,有些环节处理上略显急促,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完全体现,留下了不少遗憾。

一、过于注重课堂的完整性,忽略了学生的实际引导

《再别康桥》是首优美的现代抒情诗,抒发了诗人徐志摩在离别母校时对康桥无比眷恋、喜爱之情。我抓住“再别”这文眼由学生回忆学过的离别诗进行导入。一开始学生就给了我一个冷反映,大多数学生没能回忆起离别诗,只有一位学生说出李白的《赠汪伦》中“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之后就一阵沉默。而我急于想完成此环节,就引导学生回忆《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后,又说出了一些送别诗的诗题:如《淮上与友人别》《送元二使安西》《送别》,就匆匆进行小结引入:在这些离别诗中诗人要离别的对象大都是故人,而现代诗人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里,诗人离别的却是他那至爱的母校。这样就顺利地进入下一环节。看似顺利的完成了课堂导入,其实不难发现教师只注重自己的课堂设计,而忽略了学生实际。在未知学生实际的情况下,教师应要有多种的情境预设,再结合学生实际,灵活创设教学方法。在学生一时无法回忆学过的离别诗的情况下,教师可以这样处理:教师说出诗句的上句,由学生说出下句;也可以教师说出诗歌的题目,再由学生回忆相关诗句。这样就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达到复习旧知识的目的。

二、侧重教师主导发挥,忽略学生主体调动

课后让自己耿耿于怀的就是研读诗歌部分,原本的设计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来发挥:

(1)哪些诗句清晰地表达了诗人对康桥的深深依恋?

(2)诗人依恋康桥、喜爱康桥,尤其爱康桥这里的什么?

(3)它们美在哪里,能赢得作者如此的喜爱?可是课堂教学的结果却变成了问答式,而教师的引导和讲解却成了主体,学生只成了回答者和倾听者。因为之前的课堂导入环节,学生的不主动情绪深深的影响了我,使我在这个环节不敢大胆放手,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这种遏制是新课改课堂中一大败笔。其实,即使在学生的理解感悟有障碍时,教师也应多设台阶让学生逐步完成理解和感悟,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又不失课堂结构的完美。

三、侧重教师个人意识,忽略了课堂细节

这堂课里,我太过于重视课堂设计的完整性,教学环节的完成不自觉的在个人意识的主宰下实现,因此也忽视了课堂上出现的细节。其一是在教师让学生想想《再别康桥》抒发了诗人对母校怎样的情感时,学生的答案纷呈,有依舍,眷恋、热爱、别离的忧伤等,而我只抓住“依恋”和“喜爱”之情,对于“忧伤”却没有给予回复。其二是课堂随笔练习时,要求选择《再别康桥》这首诗中最喜欢的一节诗,展开想象,写一段话,用散文式的语言来描绘这情景交融的画面,在5分钟时,完成随笔的学生几乎没有,但是写上一两句话的却大有人在,而我忽略了这一细节,没有让学生展示他们随笔,这又是由于教师力求完美的心欲造成的缺失。细微之处见真功,教学过程中的细节不容忽视,细节的处理得当与否,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好坏。

《再别康桥》教学反思5

本节课最大的优点我想应该主要是通过多媒体辅助手段,提供大量与《再别康桥》有关的信息。很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具体表现如下:

1.创设情景,诱导思维,激发兴趣。

我在导入课文和介绍徐志摩时,通过播放歌曲《再别康桥》,附上剑桥的风景图片,紧接着出示3张徐志摩的照片和播放《海上名人录--才情徐志摩》视频和情景模拟,拉近了学生与语文的距离,逐层推进,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激发学习《再别康桥》的兴趣。

2.巧妙设计有梯度的问题,体现分层教学。

本课的提问设计层层递进,逐级攀登,让学生完成教学任务。在讲述意象和意境时,设置的问题是有浅入深。为的是照顾到各个层面的学生,所以有一位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能回答出“第一节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这个问题后,就抢着回答下面的问题。

3.自主探究与小组竞赛相结合。

自主学习是课堂上比较常用的方法,而且是学生学习很有效的方法,但现在社会更强调团队合作,所以我设计学生协作讨论这个环节,希望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期达到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4.注重诵读的学习方法指导。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现代教育更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而且还要教学生“会学”。要用各种方法教会学生“怎样学”,“制衡”及评价的方法。

在这节课中,我很强调学生的诵读的学习方法的学习,效果还不错。有一个音色比较好的学生,在配乐播放钢琴曲《神秘园》时,朗诵出了诗歌那种特有的感觉。

《再别康桥》教学反思6

《再别康桥》这堂课,我总体的教学设想是以诵读为主线,通过诵读和赏析充分感受诗歌的优美意境。我希望在课堂上学生能够美美地读、美美地说、美美地听。

诗歌这种文学体裁分析得过细只能导致意境的支离破碎,以致丧失诗歌的美感。所以我在准备这堂课时将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谈对诗歌不同章节的感受,作为教师设计的问题宜提纲挈领,直入主题,既能发散到整首诗中,又能集中到一个中心点上来。紧扣《再别康桥》这首诗“离别”的主题。另外诗歌需要反复诵读,所以朗读也是我设计这堂课的关键,有“美读”才有“美品”。

诵读指导以理解为基础。语文教学离不开诵读,当然也离不开诵读指导,诗歌尤其如此。分析和诵读同时进行。叶圣陶说,诵读时,要“以意逆志”,“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还他个激昂”的前提是必须先理解“激昂”在何处,为何“激昂”;同样,“还他个委婉”的基础也必须是先知道“委婉”在哪里,为何要“委婉”。否则便成了无的放失,“激昂”和“委婉”的诵读就可能错位,“激昂”

处读得“委婉”,“委婉”处弄成了“激昂”。

因为学习的主动权在学生的手中,我无法预先设计课堂,因此当学生的分析有跳跃性时我得有足够的能力迁回主题,形成一个整体。所以在课堂上我的对学生见解的回应不够深入和及时,这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在教给学生诗歌的鉴赏方法上,我这样处理课文的2、3节。这两节情感相通,写法相似,常见的教法是教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金柳、青荇这两个意象包含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但问题是学生往往无从着手,因为初三学生对意象这一术语还比较陌生,更别说分析物象中所包含的思想情感了。我让学生抓关键词来确定情感。以第二节为例子,抓住“金柳”“新娘”“艳影”“荡漾”等几个关键词,引导学生去揣摩、品味“柳”这一物象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教给学生分析意象的方法和途径。在此基础上,通过彼此讨论,便十分顺利地理解了第三节中“青荇”这一物象所要表现的思想情感。

这堂课上很多不爱发言的学生也举起了手,因为他们有话要说。这样我已经很高兴了。我高兴地听到那些让我始料不及的让我兴奋的理解,比如“做新娘是女子一生中最漂亮最亮丽的时刻”,比如“志摩只能安静地在心中放歌”……课堂从容进行,感动源源滋生,我仿佛看到康河的明媚映照着整个教室,我们分明感受到那种自由的芬芳。仿佛有风,夹杂花香。

学生也许缺少的并不是发现,而是需要一个发现的舞台、一双期待的眼睛和一对聆听的耳朵。老师一定要有耐心和包容心,给予学生这样一个自由成长的舞台,让课堂上万物竞相生长。

《再别康桥》教学反思7

《再别康桥》是徐志摩的一首名诗,闻一多就曾经说过,诗歌的美在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私下认为志摩把握得最佳。在缓缓流淌的文字下,吾辈徜徉其中,不觉“轻轻的来,轻轻的走。”只在心田埋下诗歌之种。

早在正式上《再别康桥》之前,我就在早读课上让学生读过此诗。我发现有很多女生都很喜欢诗中的味道,即使她们不知道其中的意思。有个女生竟然在自己的本子上抄了遍《再别康桥》。我觉得诗是读出来的,“读书百遍,其意自见。”这便让我决定一定要多读,一定要让学生用表演的方式去读,去表现。

我想有些康桥与志摩之间的联系还是必须让学生了解的。我便以吟咏“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开篇,然后借以志摩的“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波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讲述贯穿徐志摩的康桥情结。然后便要求学生自己先读,说说读完的感受。接着,设计了个情景让学生表演朗诵。学生们很起劲,评得也精彩。本来我是想找个范读给学生听一听的,后来由于没有找到好的,就自己读了读。我觉得这是我前期准备不充分的表现。我读诗的时候故意读错了一个字和一个语气,让学生来评。他们觉得发现老师的错误显得很开心。

第二课时设计的灵感来源于练习册上的一道题目。上面说诗歌有三美。于是我就根据这个来设计了第二课时。给学生介绍诗歌的三美,然后让学生结合诗句讲讲三美分别体现在哪里。其中还是有很多朗读的地方。最后我又让学生将诗中你喜欢的句子写成散文话的语言。可惜的是时间上不够。

《再别康桥》教学反思8

昨天,我在七(1)班执教了《再别康桥》,算完成了领导交给的任务,但示范的作用却没有,因为课堂比较沉闷,互动性差,参与率低。反思这堂课,以学定教,教服务于学,还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具体有这么几个问题——

一、吓着了孩子

我预想的是以激情碰撞激情,以诗意引领诗意,在课堂上演变为老师唱独角戏。诗意的开场白让学生费解,精彩的示范朗读吓着了学生。还有就是,老师教态不够自然,有点拿腔拿调,对学生的鼓励不够及时,充分,这节课成了一节老师的表演课,而学生一直不敢表达,也不敢展示自己的朗读,生怕出丑。所以,老师太注重“听课效果”,要蹲下身来,从学生的角度思考,使自己的设计贴近学生,提高学生的参与率和课堂的互动性。否则,你在课堂上无论多卖力,学生是不会跟进的。

二、心中只有程序

自以为解读准确,设计新颖,在课堂上心中只有自己设计的程序,没有考虑学生课堂上得及时反应,适应学生的水平,及时调整教学程序,没有及时发现学生的亮点因势利导,在课堂上失去了许多重启对话的机会。比如理解“荡漾”一词,有学生说“回想”,如果老师此时追问一句“他是怎么想的”,它有可能成为课堂改变沉闷局面的一个节点。反思原来的设计,觉得还是一节一节的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品味,“慢慢走”,“来回走”,这样学生对意象的特点把握得会比较准确,对词语的理解会比较深入,对感情的领悟会比较到位。要挤去设计上的“豪华装修”,比如多媒体的音像,比如所谓的“探究”甚至是范读课文,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品读课文,这样学生可能上得更主动更活跃。

三、准备不够充分

这一星期,我太忙了。参加优质课评比活动,还有朋友的各种应酬。星期四在外面吃过晚饭已经8点了,备课一直到凌晨1点,整个人昏头昏脑,上课注意力不够集中。又没有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做一些热身运动。课堂上由于师生不在状态,互动性没有了基础,课堂始终活跃不起来,灵感的火花就不会闪现。

我拿什么奉献给你,老师要考虑的实在太多了。但最重要的是我们的学生需要什么样的引导和点拨。

《再别康桥》教学反思9

很想上好《再别康桥》这首诗。从小喜欢的诗人有余光中、席慕容。在单调的高中时代,一个孤寂清冷的冬日晚上,友人给我《志摩的诗》。那个晚上我获得温暖,记住了一个爱自由飞翔的诗人──徐志摩。

如今我将和折射着生命华彩的诗歌一起面对我的学生。我有强烈的告知愿望,很想将我所知道的关于这个诗人的一切告诉学生,我愿意和学生一起在这些流淌的诗句中不断寻找自己似曾相识的足迹,但我不能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学生,我打算放弃深度的追求,也许寻找审美感受的愉悦更能带给他们真实的诗歌吧。

《再别康桥》这堂课,我总体的教学设想是以诵读为主线,集音乐、画面和朗诵为一体,充分感受诗歌的优美意境。我希望在课堂上学生能够美美地读、美美地说、美美地听,营造了这样一种课堂氛围后,再贯穿一些鉴赏现代诗歌的方法与技巧。

诗歌这种文学体裁分析得过细只能导致意境的支离破碎,以致丧失诗歌的美感。所以我在准备这堂公开课时将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谈对诗歌不同章节的感受,作为教师设计的问题宜提纲挈领,直入主题,既能发散到整首诗中,又能集中到一个中心点上来。紧扣《再别康桥》这首诗“离别”的主题。另外诗歌需要反复诵读,所以朗读也是我设计这堂课的关键,有“美读”才有“美品”。

诵读指导以理解为基础。语文教学离不开诵读,当然也离不开诵读指导,诗歌尤其如此。但语文老师传统的做法是,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的阶段,要求学生反复诵读,并相应地进行诵读指导。而我一改这种做法,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指导。分析和诵读同时进行。叶圣陶说,诵读时,要“以意逆志”,“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还他个激昂”的前提是必须先理解“激昂”在何处,为何“激昂”;同样,“还他个委婉”的基础也必须是先知道“委婉”在哪里,为何要“委婉”。否则便成了无的放失,“激昂”和“委婉”的诵读就可能错位,“激昂”

处读得“委婉”,“委婉”处弄成了“激昂”。

在指导诵读方面,反思这节课,诗歌的第五节“在星辉斑斓里放歌”这句是全诗的一个情感高潮,学生理解已经到位,但是在课堂上朗读时,学生认为“放歌”一词应读得高亢,我让几个学生读了读,他们都是“激昂处还他个激昂”。我认为用“高亢”的语调朗读“放歌”这个词,破坏了诗歌整体得静谧氛围。于是我也读了读,用的是“上气不上声”的读法,气息上去了,但是声音并不高亢,有悠远缠绵的意味,两相对比,学生马上品出了不同。徐志摩不可能在那个月夜放声高歌的,马上就有学生说了“只能在心中放歌”,我及时给予肯定与赞扬,这样一品,学生理解就深刻多了。

因为学习的主动权在学生的手中,我无法预先设计课堂,因此当学生的分析有跳跃性时我得有足够的能力迁回主题,形成一个整体。所以在课堂上我的对学生见解的回应不够深入和及时,这需要假以时日的长久历练。有名男生在分析第六节时,提炼出了“落寞”的情感,而我在备课时用的是“失落”,所以没有给予肯定,反而在板书时硬生生地把 “落寞”改为了“失落”。下课后,师傅毛老师就此问题提出的建议,他认为学生的“落寞”更好,因为我害怕“接招”,所以不敢多做评价,这点没有处理好。我认真思考一下确实如此,首先我没有魄力肯定学生好的点子;另外学生的积极性可能就此被我给打击了,因为这毕竟是公开课,有那么多的评委听课,我很重视,其实学生是同样重视的。我以后一定要好好注意这一点,对于学生的智慧火花一定及时肯定与把握,只有合理隐藏老师的光环,才能让学生更大程度地绽放光彩。

在教给学生诗歌的鉴赏方法上,我这样处理课文的2、3节。这两节情感相通,写法相似,常见的教法是教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金柳、青荇这两个意象包含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但问题是学生往往无从着手,因为高一学生对意象这一术语还比较陌生,更别说分析物象中所包含的思想情感了。我让学生抓关键词来确定情感。以第二节为例子,抓住“金”“新娘”“艳”“荡漾”等几个关键词,引导学生去揣摩、品味“柳”这一物象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教给学生分析意象的方法和途径。在此基础上,通过彼此讨论,便十分顺利地理解了第三节中“青荇”这一物象所要表现的思想情感。

这堂课上很多不爱发言的学生也举起了手,因为他们有话要说。这样我已经很高兴了。我高兴地听到那些让我始料不及的让我兴奋的理解,比如“做新娘是女子一生中最漂亮最亮丽的时刻”,比如“志摩只能安静地在心中放歌”……课堂从容进行,感动源源滋生,我仿佛看到康河的明媚映照着整个教室,我们分明感受到那种自由的芬芳。仿佛有风,夹杂花香。

学生也许缺少的并不是发现,而是需要一个发现的舞台、一双期待的眼睛和一对聆听的耳朵。老师一定要有耐心和包容心,给予学生这样一个自由成长的舞台,让课堂上万物竞相生长。

《再别康桥》教学反思10

《再别康桥》是一首结构精巧,意境新颖,韵律和谐,章法整饬,辞藻华美,风格妩媚,富有音乐美,绘画美,以及建筑美的诗歌。这首诗的教学目标是:1.品味诗的意象美,领悟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真情。2.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3.体会作者的情怀,引发共鸣,逐渐养成良好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能力。

在教学本课前,我的教学设想是在学生已掌握意象这个概念的基础上让学生找出本诗的意象,通过品味意象美,领悟诗的意境。通过反复的诵读,体会诗人对康桥的思想感情。在学生领悟诗情,获得情感体念后,再品析这首诗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感受这首诗所体现出来的形式美。为了达到此教学目标,在课前,我把讲学稿上的共同探究,合作探究部分的四个问题分为六个小问题。然后把这六个小问题分配到六个小组去,通过引导,让学生在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完成所分配到的学习任务。但在让小组合作探究完成本组的学习任务时,我发现许多学生积极地参与性并不高,每个小组都有那么几个学生是独自看书,不发表意见的。只有小部分的学生积极的参与。发现这个问题后,我极其努力地鼓励并要求他们积极地参与了。但也许是方法不对,经验不足,并没有把他们调动起来。以致到最后,这篇课文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授课过程中,还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对各个环节的衔接还是没有做到紧凑,密切。这是自教学以来,一直被困扰的问题,虽然在每次的教学过程都想努力改进,但每次都没做好,对于这些不足之处,得多向老教师们讨教经验,多多的听课,努力改进。加油!

《再别康桥》教学反思11

打小就喜欢《再别康桥》这首诗,很想有机会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为它唯美的意境而陶醉。记得在一个孤寂清冷的冬日晚上,友人给了我一本《志摩的诗》。那个晚上我如获至宝,从此记住了一个用生命抒写爱、自由和美的诗人——徐志摩。

今天我将要和折射生命华彩的诗歌一起面对我的学生,我很想将我所知道的关于诗人的一切告诉他们,我愿意和学生一起在这些缓缓流淌的诗句中寻找似曾相识的过往。但是我又清楚地知道,我不能将自己的内心体验灌输给学生,以代替他们每个人的感悟。也许寻找审美感受所获得的愉悦,更容易让他们融入康河的波光艳影中。

“诵读”是诗歌教学无可争议的最佳手段。《再别康桥》这堂课,我仍以诵读为教学的主线,通过初步诵读、品味赏析、情感诵读这样的步骤,再辅之以音乐渲染和剑桥的如画美景。使整体感官浸润在诗歌的优美意境中。在指导诵读和赏析要点的过程中,穿插介绍一些鉴赏现代诗歌的方法与技巧。

诗歌往往有主旨隐逸、情感飘忽、意象朦胧和表达跳跃诸多特点,如果用太逻辑太条理的分析来代替用各自的心灵去生动感悟诗歌的整体美,最后得到的常常是支离破碎的知识性答案。所以我在准备这堂公开课时做了一个大胆设计,力图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在不受束缚的情况下,将思想情感投入诗歌的意境中,用自己的心灵去映照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这个大胆设计就是。我放弃对这节课的各个步骤进行精心设计,放弃预先将课堂各个环节的进程置于我的掌控之中,放弃用我的一个个问题来牵引学生的思路。我将这节课主体部分的学习内容和顺序,交由学生来决定,我想看着他们如何去探索行走。具体做法是。先示范性的将第一节和最后一节进行比较赏析,扣住“离别”这一主题,品味惆怅、沉醉和混合着淡淡忧伤的欢愉这样的情感基调,然后让学生自由选择诗歌主体部分第二到第六节中的任何一节来自我赏析、诵读和评价。

诗歌教学离不开诵读,这是语文教师的共识。但有的老师在学生初步感知甚至还谈不上感知课文阶段,就要求学生反复读,并同时进行诵读指导,效果并不理想。我以为,诗歌之美,既要“读”来展示,也要“品”来挖掘,有“美品”才有“美读”,能“美读”方显“美品”,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学生选择了《再别康桥》的某一节后,我先让他们读一遍,从朗读的情况判断是否把握了诗歌的内涵,顺势引导他们分析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在此基础上做相应的诵读指导,然后让学生带着理解和情感再读。如果效果仍不理想,再进行诵读技巧方面的点拨,然后再读,基本就能声情并茂表达出诗歌的意蕴了。叶圣陶说,诵读时,要“以意逆志”。“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还他个激昂”的前提是必须先理解“激昂”在何处,为何“激昂”;同样,“还他个委婉”的基础也必须是先知道“委婉”在哪里,为何要“委婉”。否则便成了无的放矢,“激昂”和“委婉”的诵读就可能错位,“激昂”处读得“委婉”,“委婉”处弄成了“激昂”。

比如,诗歌第五节“在星辉斑斓里放歌”这句是全诗的一个情感高潮,学生认为“放歌”一词应读得高亢嘹亮。我让几个学生读了读,他们都把音量放得很大,以为这样才能体现情感达到高潮。我认为用“高亢”的语调朗读“放歌”这个词,破坏了诗歌整体的静谧氛围。于是我范读了一次,采取的是“用气不上声”的方法,气息上去了,但是声音并不响亮,有悠远缠绵的意味。两相对比,学生马上品出了不同,觉得诗人正是为月夜下的宁静安详所陶醉,不可能放声高歌,后面不是还有一句“夏虫也为我沉默”吗?于是马上有学生领悟“这里是诗人在心中放歌”,我及时给予了肯定与赞扬。这样一品一读,学生理解就深刻多了。

因为把学习的主动权让给了学生,而且我有意收敛了自己作为老师的锋芒,学生们最大程度体会到了学习主人翁的快乐。我欣喜地看到有些不爱发言的学生也举起了手,而且说出了他们独特的想法。我高兴地听到了那些让我始料不及的又让我内心兴奋的理解和表述,比如“做新娘是女子一生中最漂亮最亮丽的时刻”,比如“诗人只能安静地在心中放歌”比如“诗人在康河的最后一晚应该是异常孤独与落寞的”……课堂从容进行,感动源源滋生,我仿佛看到康河的明媚映照着整个教室,分明感受到自由的芬芳。回想那生机勃勃的教室,透过一阵阵个性张扬的读书声和一张张沉浸在快乐学习中的面孔,我仿佛看到冰雪消融万物生长的春天景象。

《再别康桥》教学反思12

“新月派”诗人徐志摩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并在此遇到了年轻貌美的才女林徽因,度过了他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1928年徐志摩故地重游,却已物是人非,于是千般感触涌上心头,便写下了著名的抒情诗《再别康桥》。该诗语言清丽、音韵和谐、想象丰富、意境柔美幽怨、神思飘逸,如同一首唯美的轻音乐,清新的开始,柔美的结束。又如一幅流动的水粉画,美妙的意境,优雅的风格。它嵌着诗人对康桥的爱恋,对往昔的甜蜜回忆。这是徐志摩的传世之作,历来为人们所喜爱。

网上有许多关于此诗的教学案例,基本上按照教参的解读教授学生。认为《再别康桥》这首诗是伤感和惆怅的感情基调,首尾和倒数第二个诗节理解为“在记梦的情感高潮之后,情感转入低潮。诗人从沉醉的梦幻中觉醒,从昔日的美好忆念中回到忧伤的现实,只有‘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夏虫也为我沉默’可谓人哀景也哀,渲染的是一种凄清冷落的离愁别绪。”。

如:第六节:一位老师如此执教:提问:“但我不能放歌”,诗人为什么不能放歌?因为他马上就要离开康桥了,一想起离别,诗人的心情马上变得万分沉痛。所以不能放歌,离别的时候沉重地压得人发不出任何声响。本节内容该老师概括为:黄昏夏虫沉默图,思想感情概括为“情绪低落”幻想终要回到现实。离别已不可挽回,诗人的情绪低落下来,他已不能放歌。只能悄悄吹起离别的笙箫,诗境重归沉寂。夏虫也似体会到了离情,为他保持沉默;往日欢愉的康桥,今晚也无语,一切都因诗人的离去而归于沉寂。“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将诗人的离愁别绪推向了极致。

我读出却是诗人于宁静的康河美景中甜蜜地独享,诗末流露出的是诗人直面现实的洒脱。不想带走一切美好回忆的潇洒。为印证自己的想法,我查阅了孙绍振教授的文章,很赞同他的观点和分析:孙教授认为诗末两节,是诗人默默的回味,自我陶醉,自我欣赏。这种自我欣赏是秘密的,不能和任何人共享。连夏虫都为他这种秘密的美好的记忆而沉默了。他轻轻、悄悄,不是为了不惊动校园,相反,校园的一切都是为了成全他悄悄地回忆自己的秘密。这种悄悄的独享也是美好的,充满诗意的。无声是一种美妙的、幸福的音乐。

依据是,徐志摩在《我所知道的康桥》一文中特别强调欣赏风景,而单独的自我陶醉:

“单独”是一个耐寻味的现象。我有时想它是任何发见的第一个条件。你要发见你的朋友的“真”,你得有与他单独的机会。你要发见你自己的真,你得给你自己一个单独的机会。你要发见一个地方(地方一样有灵性),你也得有单独玩的机会。我们这一辈子,认真说,能认识几个人?能认识几个地方?我们都是太匆忙,太没有单独的机会。

说实话,我连我的本乡都没有什么了解。康桥我要算是有相当交情的,再次许只有新认识的翡冷翠了。啊,那些清晨,那些黄昏,我一个人发疑似的在康桥!绝对的单独。隔了几段他又重复了几次对“单独”的赞美:在康河边上过一个黄昏是一服灵魂的补剂。啊!我那时蜜甜的单独,那时蜜甜的闲暇。我那时有的是闲暇,有的是自由,有的是绝对单独的机会。说也奇怪,竟像是第一次,我辨认了星月的光明,草的青,花的香,流水的殷勤。从以上文字中,我们读出的是单独的、一个人的、无声的甜蜜,这与徐志摩式一贯的潇洒相吻合。

再者,从写作背景看,徐志摩写作本诗时,林梁已成婚,为何轻轻、悄悄?因为过去林徐漫步剑桥的浪漫回味已经不便公开了,以徐志摩一贯的潇洒在他的精神世界里,没有一点世俗的失落感,更不要说痛苦了,即便是伤感,也是淡淡的、甜蜜的伤感,他将过去的美好情感珍贵地保留在记忆里,一个人独享。孙教授的分析,我觉得更接近诗人的内心,为我所欣赏。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不能拘泥于教参,做教参传声筒,对文章没有自己的想法,人云亦云。有想法就勤查资料,不断积淀,提升自己的学养,让自己的知识日益广博,提高自己个性化解读文本的能力。教师除了自己应该个性化解读文本外,更应创设宽松的空间,鼓励学生个性化解读课文。为了让学生准确理解诗歌,走近诗人的心灵世界,我教授本诗之前,介绍学生去阅读白落梅写的《你若安好,便是晴天》和《我所知道的康桥》,了解了诗人及写作背景,我的学生对此诗的理解更丰富。如:在品赏“本诗美在哪里?”这一教学环节时,我的学生除了解读出画面美、音乐美之外,还谈到了诗人的人格美:认为诗人不但有一颗审美的心,懂得品赏自然之美,更难得的是于人事上,不纠结、不仇视,“轻轻地”“悄悄地”与过去优美地告别,华丽地转身,保持住了人格的优雅,懂得适时放手的人,是最令人欣赏的。这是一种独特的解读,关乎到学生心灵的成长,我给予了高度的赞赏!

我们教师要善做一个“鼓动”者,热情鼓励学生敢于发言,敢为人先,标新立异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让他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认真倾听学生的“芸芸众声”,善于觉察他们独特新颖的视觉,捕捉有价值的问题,再为学生搭建一个宽松交流的平台,学生的个性才会得到充分的彰显。总之,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必须是“个性化”的,我们必须有深厚的底蕴,有深刻的思想,能不断地给学生带来新的观点、新的理念以及新的思考。正如原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明确所言:“只有当教师给学生带来思考,在思考中表现自己,用思考来指挥学生,用思考来使学生折服和钦佩的时候,他才能成为年轻的心灵的征服者、教育者和指导者。”

愿我们语文教师始终有一种独特的“语文味道”,精心构建每一堂课,给学生以如坐春风的感觉,激发他们学语文的兴趣,扬起他们个性化阅读的风帆,体味到语文个性化阅读的魅力!

《再别康桥》教学反思1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诗中的意象的含义,理清本诗的'情感脉络

能力目标激发学生对意境美的感知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情感目标 增强学生对事物的情感,引导其热爱生活

创新目标 通过比较鉴赏诗歌

教学分析

重 点 理解诗中的意象,体会诗的意境美

难 点理清本诗的情感脉络,把握诗歌的主旋律

创 新 点 与一般离别诗比较赏析,归纳本诗的写作特色

空 白 点 自由改写情景性的片段,体会诗的意境美

德 育 点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引导其热爱生活

学生分析 能找出诗的意象,体会到诗中起伏的情感

信息化手

段信息化手

段的选择网络与多媒体相结合使用目的丰富学生知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及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预期效果很好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教学过程

1、查找资料

2、朗读全诗

体会作者起伏的情感

3、“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4、请将你最喜欢的一节改成一段情景性的描写。

5、听配乐朗读,体会诗的意境美。

6、谈谈值得你怀念的人或物,描述离别时的场景。

7、古人云:“黯然消魂者,唯别而已。” 从诗经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到柳永的“多情自古伤离别”时至今日李叔同“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抒离别之情的诗作可谓数不胜数,大家比较熟悉的还有哪些呢?

8、与上面的诗比较,《再别康桥》在送别的对象上,营造的氛围上独特之处

三、总结全诗

四、作业

现代诗坛上有一颗璀璨的明珠——徐志摩,他的起飞,他的翱翔,给现代诗坛注入无限的生机与活力,他的那首《再别康桥》曾牵动无数文人的心。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志摩的《再别康桥》。板书标题,作者上网搜索徐志摩的个人材料,诗歌创作及本诗的写作背景。

注意读出诗歌的节奏及饱含的深情。

作别康桥,略显惆怅,情不自禁地陶醉在金柳,青荇,潭水等美景中。作者神思飘逸,撑船寻梦,纵情放歌,但这只是幻想,回到现实,只能带着无限的惆怅离去。

主旋律——离别的惆怅之情

诗人情愿做一条水草承受康河柔波的爱抚,道出了诗人对康桥的永久恋情。

康桥情节——诗人曾说:“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康河,我敢说是世界上最美的一条河。” “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教我胚胎的。”

注意情与景的有机结合。学生合作完成,互相点评。

古风古色,桥影藻密,春阳晚照,波翻一海千金,人天妙合,虽微如寸芥残垣,亦不乏纯美精神,流贯期间。

学生自由畅谈,谈出真情实感。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 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色轻轻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西》)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

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

(柳宗元《别舍弟宗一》)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送别的对象特别;

选择的意象新颖;

营造的氛围轻松

全诗抒发了作者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

在当今社会,世俗的砂轮已把我们的情感世界打磨得粗疏,冷落,我们更需要这类清新,真纯的文字洗涤我们的心灵,从而使我们学会感动,让生活充满激情。

反思与小结

在当今社会,世俗的砂轮已把我们的情感世界打磨得粗疏,冷落,我们更需要这类清新,真纯的文字洗涤我们的心灵,从而使我们学会感动,让生活充满激情。

教学体会

本节课学生理清了诗中的情感脉络,能结合意象较好的体会诗的意境美,并用优美的语言将喜欢的诗节改成了情景性的描写。引导和练习结合,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鉴赏诗歌的能力都得到培养。

《再别康桥》 说课材料

本诗是现代诗坛上脍炙人口的名篇。意象清新,情感真挚,意境优美。通过初中的学习学生对诗歌的基础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希望通过本课的学习,增强学生对诗歌的兴趣,提高其鉴赏诗歌的能力。

鉴赏诗歌:这是一首反映个人内心情感的诗,抒发了诗人离别母校时的淡淡的惆怅之情。教学时引导学生通过诵读把握诗歌的主旋律。为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课上学生通过合作进行改写练习,把喜欢的诗节改写成情景性的描写。学生先评,教师总结。以诗中美好的意象串联成的一幅幅图画吸引学生,配以朗读课件,使学生从感官上陶醉,进入审美境界,体悟诗的意境。

课外拓展:呼唤学生内心的情感,引导学生回忆别离时的场景和感受,谈出真情实感。通过与学过的离别诗比较,看这首诗在离别的对象,意象的选择,营造的氛围方面的独特之处,使学生学会鉴赏诗歌的途径和方法。

通过反复诵读,学生能入境体会诗中的情感,并能用较优美的语言对诗节进行重新创作,改写。课上学生激情高涨,尤其是自己谈离别的感受时,一些学生谈得情真意切。这节课学生不仅受到了美景的熏陶,得到了情感的陶冶,同时也学会了鉴赏诗歌的途径和方法。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度过了45分钟。

《再别康桥》教学反思14

一篇经典的文本如何才能在讲出“经典”的味道?如何让学生感受到“经典”的内涵?一篇被许多特级教师执教成经典样本的文本,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推陈出新,在经典解读之外另辟蹊径?这些问题,仿佛一个个“连环套”,困扰着很多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20xx年11月,在日照五莲三中执教的公开课——《再别康桥》上,我就遇见了这一连串的“连环套”。

《再别康桥》是难以超越的经典。一方面,这首诗歌是现当代文学史上举足轻重的诗篇,更是诗人徐志摩本人最著名的作品,在文学史上具有难以超越的意义;另一方面,特级教师程翔老师、全国语文课堂授课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刘晓春老师等等若干名家,都因为执教这篇文本广受好评,在语文课堂教学上具有难以超越的意义。

二、经典背后的灵犀一点

然而,“难以超越”,在意味着难以解读的同时,也意味着容易挖掘出一个新的亮点,让自己找到“大师”背影里的“灵犀一点”。

于是,我试着从“现代诗歌”这一语文教学弱项入手,思考“现代诗歌”在教学模式上与散文教学、古诗文教学的不同之处,试图立足于“现代诗歌”的文本特征找到解读角度。沿着这条线索,追溯到学生的诗歌接受规律,诗歌的创作背景,诗歌的意象性、抒情性的文本特征等等,我慢慢地理出了线索。

从诗歌的文本特征来看,徐志摩,乃至整个新月派诗歌,多采用“以意象营造意境,以意境传情达意”的传统诗歌抒情形式,从这个角度上可以说《再别康桥》依然是徐志摩向传统诗歌致敬的一首诗,明白了这一点,就不难找出解读这首诗歌的一个重要因素——意象。然而,高一学生,对“意象”一词很不熟悉,于是我在课堂上稍作扩展,让学生彻彻底底的搞清楚“意象”的含义,认认真真地记录下来,然后设计了这样的一个问题:“诗人选取了康桥的哪些意象作别?这些意象中你认为哪一种最美?诗人是如何表现这种美的?”

从现代诗歌的抒情性上来看,现代诗歌的情感表达较古典诗歌更加扑朔迷离,复杂多元,其“幽深”“渺远”“短暂”“个人化”的特征更加明显,这就注定了《再别康桥》中的情感解读必定是有很多不同角度的。所以我设计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徐志摩的梦应该怎样理解?为什么他寻梦之时如此快乐,却突然又陷入悲伤之中?”这个开放性的问题,就是让学生说出对诗歌的不同理解。让他们去解读自己心中的徐志摩。

三、从一个经典到另一个经典

“经典”是一个很“经典”的话题。在语文课堂教学当中,让学生真正地品出经典的味道来是很难的。尤其是像《再别康桥》这样的一篇优秀诗歌。“诗歌写了什么”这个看似很传统的问题,在这一首诗歌中几乎不成什么问题。而赏析一首诗最难得话题“诗歌怎样写”“为什么这样写”这是这首诗最难处理,也是很多老师竭力避开的话题。

在这个话题上,我尝试着用替换诗歌意象和词语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思考。例如:“为什么是夕阳中的‘新娘’,而不是夕阳中的‘姑娘’?”以此来引导学生充分的想象“新娘”这一意象所写出的“金柳”的仪态万千的娇羞之美。再如:“在‘康河的柔波里’,可否换成在‘康河的微波里’?”以此来引导学生体味“炼字”这一传统诗歌技巧在现代诗歌中的运用。当然这些技巧必然是建立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完成的基础之上的,是课堂的自然生成,而不是强加的结果。

然而,仅仅回到这些技巧上的问题,依然没有办法让学生体味到“经典”本身的魅力所在。那么,什么才能真正地打动学生?什么是“再别康桥”永恒的魅力所在?这一问题,我在解读的时候给出了我的理解,那就是诗人徐志摩的“康桥情结”,他的“爱、自由、美”的永恒信仰。从一首诗走进一个诗人,触摸一种思想,渗透一种人文关怀,这是语文课堂独有的魅力,也是“经典”诞生的必然结果。

四、永不停唱的快乐歌喉

1931年,徐志摩先生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他的朋友在他的追悼会上写下:“他的歌声虽然停止了,却引得许多歌声朗声歌唱。”

《再别康桥》这一课虽然讲完了,却引发了我们更多的思考。

这些年我们追求的语文课堂的语文味,到底应该是一种怎样的味道?诗歌教学的独特魅力是什么?怎样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接受到人文关怀的因子?在课堂教学与语文成绩之间应该怎样架设一条快车道?一堂语文课,学生到底学会了什么?

课堂教学,永远是缺憾的艺术,而正是这份缺憾,却给了我们更多的探寻的力量和勇气,让我们向着前方,永不停止摸索的脚步,向着蓝天,永不停唱快乐的歌喉……

《再别康桥》教学反思15

语文是一门内涵极丰富、主体感极强的学科。语文课堂教学不仅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语文教学也与时俱进,一改过去一支粉笔一张嘴的传统教学模式,上多媒体电教课已成为一种时尚,也是老师的一项基本的教学技能。对语文课的要求日渐提高,对人才的要求也越趋全面,我们不能再墨守成规。于是,班班通教学成为必然。能够把大量直观材料展现在学生面前,能呈现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全过程,使教学中空间、抽象、费解的概念变得具体、直观、易理解。而且还能将教学内容与学生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声、画交融,给学生创造交际的氛围,加强语言信息刺激,引发学生思维的欲望。

为此,我就个人经验如何利用多媒体技术走出传统的诗歌教学,打破沉闷的课堂,谈谈自己的一点浅见。

前不久,我欣赏了一盘《再别康桥》实录电教课,那精心制作的课件,一幅幅色彩艳丽的图画,优美动听的声响效果,老师循循善诱的教读,热烈浓厚的课堂气氛,同学们声情并茂的朗诵,无不让人赞叹不已,无不沉浸在康河的柔波里,陶醉在康桥的美景中。

这节电教课的成功不言而喻。不必说那老师教学艺术的高超,课件制作的精美,不必说教学结构的紧凑严密,教学手段的丰富多样,也不必说教学方法的灵活多变,教学效果的完成之好。单是朗读、理解和朗诵的艺术处理上就给了我深刻的启示。诗歌,简洁含蓄、朗朗上口,它常以那清新飘逸、婉约豪放的风格,闲适自然、恬淡深远的意境,怀乡思亲、缠绵动人的情感引发人们手不释卷,百读不厌,回味无穷,遐思万千。在多媒体诗歌电教课中,可充分发挥电教媒体的优势,利用特有的各种画面和特有的声响效果,把学生带入诗歌的美妙意境中,深刻地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提高学生理解美,鉴赏美的能力。但正因为有着特有的各种声响效果和多彩的图画,往往使得施教者欣然忘“本”,重视了电教媒体的放,而忽视了学生的学;忽视学生的朗读,忽视学生朗读中的理解,理解上的朗诵,这也难免会出现本末倒置的现象。

有人说,诗歌是没有乐曲的音乐,便于吟诵。只有在反复吟诵中才能体味出其中的意蕴。诗歌教学也必不可少,电化教学中同样必不可少。朗读是理解鉴赏诗歌的重要手段。诗歌电教课应是在朗读中理解,在理解中朗诵的螺旋式循环往复的教学推进过程。

一、朗读应贯穿于整个课堂

初读,能帮助学生正音识字,总体感知诗歌音旨;范读,特别是声情并茂的声画并茂的多媒体范读,很容易能把学生带入美妙的诗歌意境中;老师的范读更具魅力,这当然取决于老师本身的朗读和文学素养。学生的个别读,好的同样可起示范作用,不足的可得到集体的纠正。对他本人来说既领会了诗意,也锻炼了胆量,更提高了能力。学生的齐读,每个学生得到了参与,得到了锻炼和抒怀的机会,增强了对诗歌意境的理解,有助于朗读能力的提高。开始的朗读,能把学生带入诗歌教学的殿堂;课堂中的各个环节的朗读,是为了更好地诗歌鉴赏;课堂结束的朗诵,是为了加深对诗意的理解。学生在朗读中进入诗歌的学习中,在朗读中进入诗歌的意境中,在读中品味,在读中理解,在朗诵中与诗人达到感情的共鸣!

二、朗读有助于理解

欣赏鉴别诗歌,领会其意旨,了解其表达技巧和语言的运用的妙处,诵读,反复的诵读是个好办法。无论是一个词的含义的理解或是一句诗的理解或是某一节的意境,都必须在朗读中体味。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欣赏,在此基础上的鉴赏才是真正意义的鉴赏。才能够给学生以美感,提高鉴赏美、欣赏美的能力,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在理解诗意的过程中朗读是一种手段,是一种工具。但朗读要适时,理解前要朗读,进入状态;理解中朗读,是为了在琢磨中的体味;理解后朗读是强化加深理解。时机不同,目的不同,效果不同。

第四篇:《再别康桥》教学反思()

《再别康桥》教学反思(合集15篇)

身为一名人民老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写教学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们的教学记录下来,怎样写教学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再别康桥》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再别康桥》教学反思1

本节课最大的优点我想应该主要是通过多媒体辅助手段,提供大量与《再别康桥》有关的信息。很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具体表现如下:

1.创设情景,诱导思维,激发兴趣。

我在导入课文和介绍徐志摩时,通过播放歌曲《再别康桥》,附上剑桥的风景图片,紧接着出示3张徐志摩的照片和播放《海上名人录--才情徐志摩》视频和情景模拟,拉近了学生与语文的距离,逐层推进,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激发学习《再别康桥》的兴趣。

2.巧妙设计有梯度的问题,体现分层教学。

本课的提问设计层层递进,逐级攀登,让学生完成教学任务。在讲述意象和意境时,设置的问题是有浅入深。为的是照顾到各个层面的学生,所以有一位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能回答出“第一节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这个问题后,就抢着回答下面的问题。

3.自主探究与小组竞赛相结合。

自主学习是课堂上比较常用的方法,而且是学生学习很有效的方法,但现在社会更强调团队合作,所以我设计学生协作讨论这个环节,希望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期达到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4.注重诵读的学习方法指导。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现代教育更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而且还要教学生“会学”。要用各种方法教会学生“怎样学”,“制衡”及评价的方法。

在这节课中,我很强调学生的诵读的学习方法的学习,效果还不错。有一个音色比较好的学生,在配乐播放钢琴曲《神秘园》时,朗诵出了诗歌那种特有的感觉。

《再别康桥》教学反思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诗中的意象的含义,理清本诗的情感脉络

能力目标激发学生对意境美的感知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情感目标 增强学生对事物的情感,引导其热爱生活

创新目标 通过比较鉴赏诗歌

教学分析

重 点 理解诗中的意象,体会诗的意境美

难 点理清本诗的情感脉络,把握诗歌的主旋律

创 新 点 与一般离别诗比较赏析,归纳本诗的写作特色

空 白 点 自由改写情景性的片段,体会诗的意境美

德 育 点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引导其热爱生活

学生分析 能找出诗的意象,体会到诗中起伏的情感

信息化手

段信息化手

段的选择网络与多媒体相结合使用目的丰富学生知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及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预期效果很好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教学过程

1、查找资料

2、朗读全诗

体会作者起伏的情感

3、“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4、请将你最喜欢的一节改成一段情景性的描写。

5、听配乐朗读,体会诗的意境美。

6、谈谈值得你怀念的人或物,描述离别时的场景。

7、古人云:“黯然消魂者,唯别而已。” 从诗经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到柳永的“多情自古伤离别”时至今日李叔同“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抒离别之情的诗作可谓数不胜数,大家比较熟悉的还有哪些呢?

8、与上面的诗比较,《再别康桥》在送别的对象上,营造的氛围上独特之处

三、总结全诗

四、作业

现代诗坛上有一颗璀璨的明珠——徐志摩,他的起飞,他的翱翔,给现代诗坛注入无限的生机与活力,他的那首《再别康桥》曾牵动无数文人的心。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志摩的《再别康桥》。板书标题,作者上网搜索徐志摩的个人材料,诗歌创作及本诗的写作背景。

注意读出诗歌的节奏及饱含的深情。

作别康桥,略显惆怅,情不自禁地陶醉在金柳,青荇,潭水等美景中。作者神思飘逸,撑船寻梦,纵情放歌,但这只是幻想,回到现实,只能带着无限的惆怅离去。

主旋律——离别的惆怅之情

诗人情愿做一条水草承受康河柔波的爱抚,道出了诗人对康桥的永久恋情。

康桥情节——诗人曾说:“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康河,我敢说是世界上最美的一条河。” “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教我胚胎的。”

注意情与景的有机结合。学生合作完成,互相点评。

古风古色,桥影藻密,春阳晚照,波翻一海千金,人天妙合,虽微如寸芥残垣,亦不乏纯美精神,流贯期间。

学生自由畅谈,谈出真情实感。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 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色轻轻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西》)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

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

(柳宗元《别舍弟宗一》)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送别的对象特别;

选择的意象新颖;

营造的氛围轻松

全诗抒发了作者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

在当今社会,世俗的砂轮已把我们的情感世界打磨得粗疏,冷落,我们更需要这类清新,真纯的文字洗涤我们的心灵,从而使我们学会感动,让生活充满激情。

反思与小结

在当今社会,世俗的砂轮已把我们的情感世界打磨得粗疏,冷落,我们更需要这类清新,真纯的文字洗涤我们的心灵,从而使我们学会感动,让生活充满激情。

教学体会

本节课学生理清了诗中的情感脉络,能结合意象较好的体会诗的意境美,并用优美的语言将喜欢的诗节改成了情景性的描写。引导和练习结合,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鉴赏诗歌的能力都得到培养。

《再别康桥》 说课材料

本诗是现代诗坛上脍炙人口的名篇。意象清新,情感真挚,意境优美。通过初中的学习学生对诗歌的基础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希望通过本课的学习,增强学生对诗歌的兴趣,提高其鉴赏诗歌的能力。

鉴赏诗歌:这是一首反映个人内心情感的诗,抒发了诗人离别母校时的淡淡的惆怅之情。教学时引导学生通过诵读把握诗歌的主旋律。为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课上学生通过合作进行改写练习,把喜欢的诗节改写成情景性的描写。学生先评,教师总结。以诗中美好的意象串联成的一幅幅图画吸引学生,配以朗读课件,使学生从感官上陶醉,进入审美境界,体悟诗的意境。

课外拓展:呼唤学生内心的情感,引导学生回忆别离时的场景和感受,谈出真情实感。通过与学过的离别诗比较,看这首诗在离别的对象,意象的选择,营造的氛围方面的独特之处,使学生学会鉴赏诗歌的途径和方法。

通过反复诵读,学生能入境体会诗中的情感,并能用较优美的语言对诗节进行重新创作,改写。课上学生激情高涨,尤其是自己谈离别的感受时,一些学生谈得情真意切。这节课学生不仅受到了美景的熏陶,得到了情感的陶冶,同时也学会了鉴赏诗歌的途径和方法。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度过了45分钟。

《再别康桥》教学反思3

很想上好《再别康桥》这首诗。从小喜欢的诗人有余光中、席慕容。在单调的高中时代,一个孤寂清冷的冬日晚上,友人给我《志摩的诗》。那个晚上我获得温暖,记住了一个爱自由飞翔的诗人──徐志摩。

如今我将和折射着生命华彩的诗歌一起面对我的学生。我有强烈的告知愿望,很想将我所知道的关于这个诗人的一切告诉学生,我愿意和学生一起在这些流淌的诗句中不断寻找自己似曾相识的足迹,但我不能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学生,我打算放弃深度的追求,也许寻找审美感受的愉悦更能带给他们真实的诗歌吧。

《再别康桥》这堂课,我总体的教学设想是以诵读为主线,集音乐、画面和朗诵为一体,充分感受诗歌的优美意境。我希望在课堂上学生能够美美地读、美美地说、美美地听,营造了这样一种课堂氛围后,再贯穿一些鉴赏现代诗歌的方法与技巧。

诗歌这种文学体裁分析得过细只能导致意境的支离破碎,以致丧失诗歌的美感。所以我在准备这堂公开课时将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谈对诗歌不同章节的感受,作为教师设计的问题宜提纲挈领,直入主题,既能发散到整首诗中,又能集中到一个中心点上来。紧扣《再别康桥》这首诗“离别”的主题。另外诗歌需要反复诵读,所以朗读也是我设计这堂课的关键,有“美读”才有“美品”。

诵读指导以理解为基础。语文教学离不开诵读,当然也离不开诵读指导,诗歌尤其如此。但语文老师传统的做法是,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的阶段,要求学生反复诵读,并相应地进行诵读指导。而我一改这种做法,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指导。分析和诵读同时进行。叶圣陶说,诵读时,要“以意逆志”,“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还他个激昂”的前提是必须先理解“激昂”在何处,为何“激昂”;同样,“还他个委婉”的基础也必须是先知道“委婉”在哪里,为何要“委婉”。否则便成了无的放失,“激昂”和“委婉”的诵读就可能错位,“激昂”

处读得“委婉”,“委婉”处弄成了“激昂”。

在指导诵读方面,反思这节课,诗歌的第五节“在星辉斑斓里放歌”这句是全诗的一个情感高潮,学生理解已经到位,但是在课堂上朗读时,学生认为“放歌”一词应读得高亢,我让几个学生读了读,他们都是“激昂处还他个激昂”。我认为用“高亢”的语调朗读“放歌”这个词,破坏了诗歌整体得静谧氛围。于是我也读了读,用的是“上气不上声”的读法,气息上去了,但是声音并不高亢,有悠远缠绵的意味,两相对比,学生马上品出了不同。徐志摩不可能在那个月夜放声高歌的,马上就有学生说了“只能在心中放歌”,我及时给予肯定与赞扬,这样一品,学生理解就深刻多了。

因为学习的主动权在学生的手中,我无法预先设计课堂,因此当学生的分析有跳跃性时我得有足够的能力迁回主题,形成一个整体。所以在课堂上我的对学生见解的回应不够深入和及时,这需要假以时日的长久历练。有名男生在分析第六节时,提炼出了“落寞”的情感,而我在备课时用的是“失落”,所以没有给予肯定,反而在板书时硬生生地把 “落寞”改为了“失落”。下课后,师傅毛老师就此问题提出的建议,他认为学生的“落寞”更好,因为我害怕“接招”,所以不敢多做评价,这点没有处理好。我认真思考一下确实如此,首先我没有魄力肯定学生好的点子;另外学生的积极性可能就此被我给打击了,因为这毕竟是公开课,有那么多的评委听课,我很重视,其实学生是同样重视的。我以后一定要好好注意这一点,对于学生的智慧火花一定及时肯定与把握,只有合理隐藏老师的光环,才能让学生更大程度地绽放光彩。

在教给学生诗歌的鉴赏方法上,我这样处理课文的2、3节。这两节情感相通,写法相似,常见的教法是教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金柳、青荇这两个意象包含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但问题是学生往往无从着手,因为高一学生对意象这一术语还比较陌生,更别说分析物象中所包含的思想情感了。我让学生抓关键词来确定情感。以第二节为例子,抓住“金”“新娘”“艳”“荡漾”等几个关键词,引导学生去揣摩、品味“柳”这一物象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教给学生分析意象的方法和途径。在此基础上,通过彼此讨论,便十分顺利地理解了第三节中“青荇”这一物象所要表现的思想情感。

这堂课上很多不爱发言的学生也举起了手,因为他们有话要说。这样我已经很高兴了。我高兴地听到那些让我始料不及的让我兴奋的理解,比如“做新娘是女子一生中最漂亮最亮丽的时刻”,比如“志摩只能安静地在心中放歌”……课堂从容进行,感动源源滋生,我仿佛看到康河的明媚映照着整个教室,我们分明感受到那种自由的芬芳。仿佛有风,夹杂花香。

学生也许缺少的并不是发现,而是需要一个发现的舞台、一双期待的眼睛和一对聆听的耳朵。老师一定要有耐心和包容心,给予学生这样一个自由成长的舞台,让课堂上万物竞相生长。

《再别康桥》教学反思4

上完《再别康桥》一课,我更深刻地理解了一个道理:传统的不等于过时的。

《再别康桥》是名作名篇,学生大多知道,诗中融入作者徐志摩对母校浓厚的感情。同时这首诗也是新格律诗“三美理论”的极好典范。它意境优美,情感浓烈,值得欣赏。但是学生对以前大多读的是古代诗歌,对现代诗歌较为陌生,因此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怎样才能让学生很好地理解?诗歌教学不分析学生不理解,分析太多则诗意会被大大地削减。还有诗歌的理解可以是多元的、丰富的,怎样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个性化的解读,让学生对诗歌有着融入了自我生命体验的理解?思考之后,我还是选择了传统的读,打算以读代教。

上课之前,我先用徐志摩传奇般的经历和才子般的才华来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我就直接播放《再别康桥》朗读录音来感染学生。之后我问学生这首诗美不美?你觉得那些内容最美,为什么?让学生畅所欲言,这样就能最大限度的保留学生对诗歌的原初体验,让学生有话想说,也敢说。我再让他们自己把那部分读出来,其他同学点评怎么才能读的更好?备课时我意识到这样表面上看学生的体验是多了,但却流于泛泛,理解还不够深入。而且自由式的谈论最喜欢哪一节打乱了诗歌原本的顺序,不利于学生对诗歌的整体把握。最后,我继续选择传统的教法:按诗歌的顺序一节节地来读,老师抓住一些最有价值的诗句和词,让学生加以品味。这样做的好处是能让学生很自然的体会到诗歌本身的情感变化,同时也能将对文本的处理集中在一些最有价值的地方,并把它吃透。再次基础上让学生再反复的读,不断的体会。我看到很多学生候露出了自信的神情和会意的笑容,显然,学生进入了一种诗的意境。然后,我就带着学生来分析“轻轻地”这样一些词的妙处,或是一起来想象一幅“康河金柳图”。在课堂上,我听到了很多不同的理解,效果比我欲想的答案还要好。所以我想,这些看似“老土”被人冷落了的方法也许是最有效的,“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课堂上读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对于我们语文课来说,永远都不会过时。

《再别康桥》教学反思5

教学《再别康桥》,虽然经过反复备课,似已胸有成竹,可是面对一个陌生的班级,还是不能灵活地驾驭课堂,有些环节处理上略显急促,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完全体现,留下了不少遗憾。

一、过于注重课堂的完整性,忽略了学生的实际引导

《再别康桥》是首优美的现代抒情诗,抒发了诗人徐志摩在离别母校时对康桥无比眷恋、喜爱之情。我抓住“再别”这文眼由学生回忆学过的离别诗进行导入。一开始学生就给了我一个冷反映,大多数学生没能回忆起离别诗,只有一位学生说出李白的《赠汪伦》中“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之后就一阵沉默。而我急于想完成此环节,就引导学生回忆《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后,又说出了一些送别诗的诗题:如《淮上与友人别》《送元二使安西》《送别》,就匆匆进行小结引入:在这些离别诗中诗人要离别的对象大都是故人,而现代诗人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里,诗人离别的却是他那至爱的母校。这样就顺利地进入下一环节。看似顺利的完成了课堂导入,其实不难发现教师只注重自己的课堂设计,而忽略了学生实际。在未知学生实际的情况下,教师应要有多种的情境预设,再结合学生实际,灵活创设教学方法。在学生一时无法回忆学过的离别诗的情况下,教师可以这样处理:教师说出诗句的上句,由学生说出下句;也可以教师说出诗歌的题目,再由学生回忆相关诗句。这样就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达到复习旧知识的目的。

二、侧重教师主导发挥,忽略学生主体调动

课后让自己耿耿于怀的`就是研读诗歌部分,原本的设计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来发挥:

(1)哪些诗句清晰地表达了诗人对康桥的深深依恋?

(2)诗人依恋康桥、喜爱康桥,尤其爱康桥这里的什么?

(3)它们美在哪里,能赢得作者如此的喜爱?可是课堂教学的结果却变成了问答式,而教师的引导和讲解却成了主体,学生只成了回答者和倾听者。因为之前的课堂导入环节,学生的不主动情绪深深的影响了我,使我在这个环节不敢大胆放手,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这种遏制是新课改课堂中一大败笔。其实,即使在学生的理解感悟有障碍时,教师也应多设台阶让学生逐步完成理解和感悟,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又不失课堂结构的完美。

三、侧重教师个人意识,忽略了课堂细节

这堂课里,我太过于重视课堂设计的完整性,教学环节的完成不自觉的在个人意识的主宰下实现,因此也忽视了课堂上出现的细节。其一是在教师让学生想想《再别康桥》抒发了诗人对母校怎样的情感时,学生的答案纷呈,有依舍,眷恋、热爱、别离的忧伤等,而我只抓住“依恋”和“喜爱”之情,对于“忧伤”却没有给予回复。其二是课堂随笔练习时,要求选择《再别康桥》这首诗中最喜欢的一节诗,展开想象,写一段话,用散文式的语言来描绘这情景交融的画面,在5分钟时,完成随笔的学生几乎没有,但是写上一两句话的却大有人在,而我忽略了这一细节,没有让学生展示他们随笔,这又是由于教师力求完美的心欲造成的缺失。细微之处见真功,教学过程中的细节不容忽视,细节的处理得当与否,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好坏。

《再别康桥》教学反思6

昨天,我在七(1)班执教了《再别康桥》,算完成了领导交给的任务,但示范的作用却没有,因为课堂比较沉闷,互动性差,参与率低。反思这堂课,以学定教,教服务于学,还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具体有这么几个问题——

一、吓着了孩子

我预想的是以激情碰撞激情,以诗意引领诗意,在课堂上演变为老师唱独角戏。诗意的开场白让学生费解,精彩的示范朗读吓着了学生。还有就是,老师教态不够自然,有点拿腔拿调,对学生的鼓励不够及时,充分,这节课成了一节老师的表演课,而学生一直不敢表达,也不敢展示自己的朗读,生怕出丑。所以,老师太注重“听课效果”,要蹲下身来,从学生的角度思考,使自己的设计贴近学生,提高学生的参与率和课堂的互动性。否则,你在课堂上无论多卖力,学生是不会跟进的。

二、心中只有程序

自以为解读准确,设计新颖,在课堂上心中只有自己设计的程序,没有考虑学生课堂上得及时反应,适应学生的水平,及时调整教学程序,没有及时发现学生的亮点因势利导,在课堂上失去了许多重启对话的机会。比如理解“荡漾”一词,有学生说“回想”,如果老师此时追问一句“他是怎么想的”,它有可能成为课堂改变沉闷局面的一个节点。反思原来的设计,觉得还是一节一节的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品味,“慢慢走”,“来回走”,这样学生对意象的特点把握得会比较准确,对词语的理解会比较深入,对感情的领悟会比较到位。要挤去设计上的“豪华装修”,比如多媒体的音像,比如所谓的“探究”甚至是范读课文,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品读课文,这样学生可能上得更主动更活跃。

三、准备不够充分

这一星期,我太忙了。参加优质课评比活动,还有朋友的各种应酬。星期四在外面吃过晚饭已经8点了,备课一直到凌晨1点,整个人昏头昏脑,上课注意力不够集中。又没有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做一些热身运动。课堂上由于师生不在状态,互动性没有了基础,课堂始终活跃不起来,灵感的火花就不会闪现。

我拿什么奉献给你,老师要考虑的实在太多了。但最重要的是我们的学生需要什么样的引导和点拨。

《再别康桥》教学反思7

语文是一门内涵极丰富、主体感极强的学科。语文课堂教学不仅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语文教学也与时俱进,一改过去一支粉笔一张嘴的传统教学模式,上多媒体电教课已成为一种时尚,也是老师的一项基本的教学技能。对语文课的要求日渐提高,对人才的要求也越趋全面,我们不能再墨守成规。于是,班班通教学成为必然。能够把大量直观材料展现在学生面前,能呈现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全过程,使教学中空间、抽象、费解的概念变得具体、直观、易理解。而且还能将教学内容与学生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声、画交融,给学生创造交际的氛围,加强语言信息刺激,引发学生思维的欲望。

为此,我就个人经验如何利用多媒体技术走出传统的诗歌教学,打破沉闷的课堂,谈谈自己的一点浅见。

前不久,我欣赏了一盘《再别康桥》实录电教课,那精心制作的课件,一幅幅色彩艳丽的图画,优美动听的声响效果,老师循循善诱的教读,热烈浓厚的课堂气氛,同学们声情并茂的朗诵,无不让人赞叹不已,无不沉浸在康河的柔波里,陶醉在康桥的美景中。

这节电教课的成功不言而喻。不必说那老师教学艺术的高超,课件制作的精美,不必说教学结构的紧凑严密,教学手段的丰富多样,也不必说教学方法的灵活多变,教学效果的完成之好。单是朗读、理解和朗诵的艺术处理上就给了我深刻的启示。诗歌,简洁含蓄、朗朗上口,它常以那清新飘逸、婉约豪放的风格,闲适自然、恬淡深远的意境,怀乡思亲、缠绵动人的情感引发人们手不释卷,百读不厌,回味无穷,遐思万千。在多媒体诗歌电教课中,可充分发挥电教媒体的优势,利用特有的各种画面和特有的声响效果,把学生带入诗歌的美妙意境中,深刻地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提高学生理解美,鉴赏美的能力。但正因为有着特有的各种声响效果和多彩的图画,往往使得施教者欣然忘“本”,重视了电教媒体的放,而忽视了学生的学;忽视学生的朗读,忽视学生朗读中的理解,理解上的朗诵,这也难免会出现本末倒置的现象。

有人说,诗歌是没有乐曲的音乐,便于吟诵。只有在反复吟诵中才能体味出其中的意蕴。诗歌教学也必不可少,电化教学中同样必不可少。朗读是理解鉴赏诗歌的重要手段。诗歌电教课应是在朗读中理解,在理解中朗诵的螺旋式循环往复的教学推进过程。

一、朗读应贯穿于整个课堂

初读,能帮助学生正音识字,总体感知诗歌音旨;范读,特别是声情并茂的声画并茂的多媒体范读,很容易能把学生带入美妙的诗歌意境中;老师的范读更具魅力,这当然取决于老师本身的朗读和文学素养。学生的个别读,好的同样可起示范作用,不足的可得到集体的纠正。对他本人来说既领会了诗意,也锻炼了胆量,更提高了能力。学生的齐读,每个学生得到了参与,得到了锻炼和抒怀的机会,增强了对诗歌意境的理解,有助于朗读能力的提高。开始的朗读,能把学生带入诗歌教学的殿堂;课堂中的各个环节的朗读,是为了更好地诗歌鉴赏;课堂结束的朗诵,是为了加深对诗意的理解。学生在朗读中进入诗歌的学习中,在朗读中进入诗歌的意境中,在读中品味,在读中理解,在朗诵中与诗人达到感情的共鸣!

二、朗读有助于理解

欣赏鉴别诗歌,领会其意旨,了解其表达技巧和语言的运用的妙处,诵读,反复的诵读是个好办法。无论是一个词的含义的理解或是一句诗的理解或是某一节的意境,都必须在朗读中体味。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欣赏,在此基础上的鉴赏才是真正意义的鉴赏。才能够给学生以美感,提高鉴赏美、欣赏美的能力,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在理解诗意的过程中朗读是一种手段,是一种工具。但朗读要适时,理解前要朗读,进入状态;理解中朗读,是为了在琢磨中的体味;理解后朗读是强化加深理解。时机不同,目的不同,效果不同。

《再别康桥》教学反思8

《再别康桥》这堂课,我总体的教学设想是以诵读为主线,通过诵读和赏析充分感受诗歌的优美意境。我希望在课堂上学生能够美美地读、美美地说、美美地听。

诗歌这种文学体裁分析得过细只能导致意境的支离破碎,以致丧失诗歌的美感。所以我在准备这堂课时将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谈对诗歌不同章节的感受,作为教师设计的问题宜提纲挈领,直入主题,既能发散到整首诗中,又能集中到一个中心点上来。紧扣《再别康桥》这首诗“离别”的主题。另外诗歌需要反复诵读,所以朗读也是我设计这堂课的关键,有“美读”才有“美品”。

诵读指导以理解为基础。语文教学离不开诵读,当然也离不开诵读指导,诗歌尤其如此。分析和诵读同时进行。叶圣陶说,诵读时,要“以意逆志”,“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还他个激昂”的前提是必须先理解“激昂”在何处,为何“激昂”;同样,“还他个委婉”的基础也必须是先知道“委婉”在哪里,为何要“委婉”。否则便成了无的放失,“激昂”和“委婉”的诵读就可能错位,“激昂”

处读得“委婉”,“委婉”处弄成了“激昂”。

因为学习的主动权在学生的手中,我无法预先设计课堂,因此当学生的分析有跳跃性时我得有足够的能力迁回主题,形成一个整体。所以在课堂上我的对学生见解的回应不够深入和及时,这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在教给学生诗歌的鉴赏方法上,我这样处理课文的2、3节。这两节情感相通,写法相似,常见的教法是教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金柳、青荇这两个意象包含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但问题是学生往往无从着手,因为初三学生对意象这一术语还比较陌生,更别说分析物象中所包含的思想情感了。我让学生抓关键词来确定情感。以第二节为例子,抓住“金柳”“新娘”“艳影”“荡漾”等几个关键词,引导学生去揣摩、品味“柳”这一物象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教给学生分析意象的方法和途径。在此基础上,通过彼此讨论,便十分顺利地理解了第三节中“青荇”这一物象所要表现的思想情感。

这堂课上很多不爱发言的学生也举起了手,因为他们有话要说。这样我已经很高兴了。我高兴地听到那些让我始料不及的让我兴奋的理解,比如“做新娘是女子一生中最漂亮最亮丽的时刻”,比如“志摩只能安静地在心中放歌”……课堂从容进行,感动源源滋生,我仿佛看到康河的明媚映照着整个教室,我们分明感受到那种自由的芬芳。仿佛有风,夹杂花香。

学生也许缺少的并不是发现,而是需要一个发现的舞台、一双期待的眼睛和一对聆听的耳朵。老师一定要有耐心和包容心,给予学生这样一个自由成长的舞台,让课堂上万物竞相生长。

《再别康桥》教学反思9

一篇经典的文本如何才能在讲出“经典”的味道?如何让学生感受到“经典”的内涵?一篇被许多特级教师执教成经典样本的文本,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推陈出新,在经典解读之外另辟蹊径?这些问题,仿佛一个个“连环套”,困扰着很多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20xx年11月,在日照五莲三中执教的公开课——《再别康桥》上,我就遇见了这一连串的“连环套”。

《再别康桥》是难以超越的经典。一方面,这首诗歌是现当代文学史上举足轻重的诗篇,更是诗人徐志摩本人最著名的作品,在文学史上具有难以超越的意义;另一方面,特级教师程翔老师、全国语文课堂授课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刘晓春老师等等若干名家,都因为执教这篇文本广受好评,在语文课堂教学上具有难以超越的意义。

二、经典背后的灵犀一点

然而,“难以超越”,在意味着难以解读的同时,也意味着容易挖掘出一个新的亮点,让自己找到“大师”背影里的“灵犀一点”。

于是,我试着从“现代诗歌”这一语文教学弱项入手,思考“现代诗歌”在教学模式上与散文教学、古诗文教学的不同之处,试图立足于“现代诗歌”的文本特征找到解读角度。沿着这条线索,追溯到学生的诗歌接受规律,诗歌的创作背景,诗歌的意象性、抒情性的文本特征等等,我慢慢地理出了线索。

从诗歌的文本特征来看,徐志摩,乃至整个新月派诗歌,多采用“以意象营造意境,以意境传情达意”的传统诗歌抒情形式,从这个角度上可以说《再别康桥》依然是徐志摩向传统诗歌致敬的一首诗,明白了这一点,就不难找出解读这首诗歌的一个重要因素——意象。然而,高一学生,对“意象”一词很不熟悉,于是我在课堂上稍作扩展,让学生彻彻底底的搞清楚“意象”的含义,认认真真地记录下来,然后设计了这样的一个问题:“诗人选取了康桥的哪些意象作别?这些意象中你认为哪一种最美?诗人是如何表现这种美的?”

从现代诗歌的抒情性上来看,现代诗歌的情感表达较古典诗歌更加扑朔迷离,复杂多元,其“幽深”“渺远”“短暂”“个人化”的特征更加明显,这就注定了《再别康桥》中的情感解读必定是有很多不同角度的。所以我设计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徐志摩的梦应该怎样理解?为什么他寻梦之时如此快乐,却突然又陷入悲伤之中?”这个开放性的问题,就是让学生说出对诗歌的不同理解。让他们去解读自己心中的徐志摩。

三、从一个经典到另一个经典

“经典”是一个很“经典”的话题。在语文课堂教学当中,让学生真正地品出经典的味道来是很难的。尤其是像《再别康桥》这样的一篇优秀诗歌。“诗歌写了什么”这个看似很传统的问题,在这一首诗歌中几乎不成什么问题。而赏析一首诗最难得话题“诗歌怎样写”“为什么这样写”这是这首诗最难处理,也是很多老师竭力避开的话题。

在这个话题上,我尝试着用替换诗歌意象和词语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思考。例如:“为什么是夕阳中的‘新娘’,而不是夕阳中的‘姑娘’?”以此来引导学生充分的想象“新娘”这一意象所写出的“金柳”的仪态万千的娇羞之美。再如:“在‘康河的柔波里’,可否换成在‘康河的微波里’?”以此来引导学生体味“炼字”这一传统诗歌技巧在现代诗歌中的运用。当然这些技巧必然是建立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完成的基础之上的,是课堂的自然生成,而不是强加的结果。

然而,仅仅回到这些技巧上的问题,依然没有办法让学生体味到“经典”本身的魅力所在。那么,什么才能真正地打动学生?什么是“再别康桥”永恒的魅力所在?这一问题,我在解读的时候给出了我的理解,那就是诗人徐志摩的“康桥情结”,他的“爱、自由、美”的永恒信仰。从一首诗走进一个诗人,触摸一种思想,渗透一种人文关怀,这是语文课堂独有的魅力,也是“经典”诞生的必然结果。

四、永不停唱的快乐歌喉

1931年,徐志摩先生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他的朋友在他的追悼会上写下:“他的歌声虽然停止了,却引得许多歌声朗声歌唱。”

《再别康桥》这一课虽然讲完了,却引发了我们更多的思考。

这些年我们追求的语文课堂的语文味,到底应该是一种怎样的味道?诗歌教学的独特魅力是什么?怎样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接受到人文关怀的因子?在课堂教学与语文成绩之间应该怎样架设一条快车道?一堂语文课,学生到底学会了什么?

课堂教学,永远是缺憾的艺术,而正是这份缺憾,却给了我们更多的探寻的力量和勇气,让我们向着前方,永不停止摸索的脚步,向着蓝天,永不停唱快乐的歌喉……

《再别康桥》教学反思10

这篇课文我比较喜欢,备课也就比较投入,教学的激情与个人的喜好也是密不可分,也许这也是教师个性化的一面。

再教这篇课文,我的教学重点和思路更加清楚。上完后课感很不错,想了想原因,有以下几个亮点:

第一是思路清楚,对教学目的、重难点把握明确,所以问题的设计更准确,无形中提高了课堂效率。原来我很注重教学内容的把握,后来越来越觉的教学目的、教学重难点才是重中之重,真的是“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

第二:抓住“意象”,并教给学生抓意象的那些地方怎么分析很重要,学生先自己试验体会,在教师补充,这个学习的过程很重要;真的是“教材就是个例子”。

第三,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很重要,我讲“金柳”、“水草”、“潭”、“夏虫”等处学生状态很兴奋,照本宣科是得不到这样的教学享受的;要想培养个性化的教学特点,这点我认为非常重要。

第四,听读名家朗诵、我自己泛读《偶然》、学生以写带读鉴赏《沙扬娜拉》这三个设计我自己很欣赏,同时教学效果也很好,向同行推荐。读、写、听在教学中药始终贯彻才不至于满堂灌。

第五,无论怎么教学改革,我的认识是大浪淘尽始见金,一切繁华过后是平静、平淡和平凡。所以每位教师都要深入到教学中,深入到文本中,深入到学生中,没有所谓的特级教师教案,只有真正适合于你的教案。没有一劳永逸的教案,只有不断修改的教案。反过来,课文是教不完的,如果仅仅是周而复始又周而复始,我们永远不能提升自我。在这个过程中,当你能够“凝神定气”于教学本身,在学习他人的同时不被他人牵着鼻子走,不被繁花遮住双眼,那么回头来看一点会觉得教学其实应该还原它的简单,教学的一些理念无论冠以多少新的名称,最终都不应该违背语文的本色!回头再看看佩服的还是我们的老教育家们一句句的经典思想,如“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教材就是个例子”等等话语是怎么品味都有味的话语。可惜的是曾经走过多少繁华,如今回头才知道简单是最美!

《再别康桥》教学反思11

打小就喜欢《再别康桥》这首诗,很想有机会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为它唯美的意境而陶醉。记得在一个孤寂清冷的冬日晚上,友人给了我一本《志摩的诗》。那个晚上我如获至宝,从此记住了一个用生命抒写爱、自由和美的诗人——徐志摩。

今天我将要和折射生命华彩的诗歌一起面对我的学生,我很想将我所知道的关于诗人的一切告诉他们,我愿意和学生一起在这些缓缓流淌的诗句中寻找似曾相识的过往。但是我又清楚地知道,我不能将自己的内心体验灌输给学生,以代替他们每个人的感悟。也许寻找审美感受所获得的愉悦,更容易让他们融入康河的波光艳影中。

“诵读”是诗歌教学无可争议的最佳手段。《再别康桥》这堂课,我仍以诵读为教学的主线,通过初步诵读、品味赏析、情感诵读这样的步骤,再辅之以音乐渲染和剑桥的如画美景。使整体感官浸润在诗歌的优美意境中。在指导诵读和赏析要点的过程中,穿插介绍一些鉴赏现代诗歌的方法与技巧。

诗歌往往有主旨隐逸、情感飘忽、意象朦胧和表达跳跃诸多特点,如果用太逻辑太条理的分析来代替用各自的心灵去生动感悟诗歌的整体美,最后得到的常常是支离破碎的知识性答案。所以我在准备这堂公开课时做了一个大胆设计,力图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在不受束缚的情况下,将思想情感投入诗歌的意境中,用自己的心灵去映照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这个大胆设计就是。我放弃对这节课的各个步骤进行精心设计,放弃预先将课堂各个环节的进程置于我的掌控之中,放弃用我的一个个问题来牵引学生的思路。我将这节课主体部分的学习内容和顺序,交由学生来决定,我想看着他们如何去探索行走。具体做法是。先示范性的将第一节和最后一节进行比较赏析,扣住“离别”这一主题,品味惆怅、沉醉和混合着淡淡忧伤的欢愉这样的情感基调,然后让学生自由选择诗歌主体部分第二到第六节中的任何一节来自我赏析、诵读和评价。

诗歌教学离不开诵读,这是语文教师的共识。但有的老师在学生初步感知甚至还谈不上感知课文阶段,就要求学生反复读,并同时进行诵读指导,效果并不理想。我以为,诗歌之美,既要“读”来展示,也要“品”来挖掘,有“美品”才有“美读”,能“美读”方显“美品”,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学生选择了《再别康桥》的某一节后,我先让他们读一遍,从朗读的情况判断是否把握了诗歌的内涵,顺势引导他们分析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在此基础上做相应的诵读指导,然后让学生带着理解和情感再读。如果效果仍不理想,再进行诵读技巧方面的点拨,然后再读,基本就能声情并茂表达出诗歌的意蕴了。叶圣陶说,诵读时,要“以意逆志”。“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还他个激昂”的前提是必须先理解“激昂”在何处,为何“激昂”;同样,“还他个委婉”的基础也必须是先知道“委婉”在哪里,为何要“委婉”。否则便成了无的放矢,“激昂”和“委婉”的诵读就可能错位,“激昂”处读得“委婉”,“委婉”处弄成了“激昂”。

比如,诗歌第五节“在星辉斑斓里放歌”这句是全诗的一个情感高潮,学生认为“放歌”一词应读得高亢嘹亮。我让几个学生读了读,他们都把音量放得很大,以为这样才能体现情感达到高潮。我认为用“高亢”的语调朗读“放歌”这个词,破坏了诗歌整体的静谧氛围。于是我范读了一次,采取的是“用气不上声”的方法,气息上去了,但是声音并不响亮,有悠远缠绵的意味。两相对比,学生马上品出了不同,觉得诗人正是为月夜下的宁静安详所陶醉,不可能放声高歌,后面不是还有一句“夏虫也为我沉默”吗?于是马上有学生领悟“这里是诗人在心中放歌”,我及时给予了肯定与赞扬。这样一品一读,学生理解就深刻多了。

因为把学习的主动权让给了学生,而且我有意收敛了自己作为老师的锋芒,学生们最大程度体会到了学习主人翁的快乐。我欣喜地看到有些不爱发言的学生也举起了手,而且说出了他们独特的想法。我高兴地听到了那些让我始料不及的又让我内心兴奋的理解和表述,比如“做新娘是女子一生中最漂亮最亮丽的时刻”,比如“诗人只能安静地在心中放歌”比如“诗人在康河的最后一晚应该是异常孤独与落寞的”……课堂从容进行,感动源源滋生,我仿佛看到康河的明媚映照着整个教室,分明感受到自由的芬芳。回想那生机勃勃的教室,透过一阵阵个性张扬的读书声和一张张沉浸在快乐学习中的面孔,我仿佛看到冰雪消融万物生长的春天景象。

《再别康桥》教学反思12

《再别康桥》是一首结构精巧,意境新颖,韵律和谐,章法整饬,辞藻华美,风格妩媚,富有音乐美,绘画美,以及建筑美的诗歌。这首诗的教学目标是:1.品味诗的意象美,领悟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真情。2.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3.体会作者的情怀,引发共鸣,逐渐养成良好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能力。

在教学本课前,我的教学设想是在学生已掌握意象这个概念的基础上让学生找出本诗的意象,通过品味意象美,领悟诗的意境。通过反复的诵读,体会诗人对康桥的思想感情。在学生领悟诗情,获得情感体念后,再品析这首诗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感受这首诗所体现出来的形式美。为了达到此教学目标,在课前,我把讲学稿上的共同探究,合作探究部分的四个问题分为六个小问题。然后把这六个小问题分配到六个小组去,通过引导,让学生在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完成所分配到的学习任务。但在让小组合作探究完成本组的学习任务时,我发现许多学生积极地参与性并不高,每个小组都有那么几个学生是独自看书,不发表意见的。只有小部分的学生积极的参与。发现这个问题后,我极其努力地鼓励并要求他们积极地参与了。但也许是方法不对,经验不足,并没有把他们调动起来。以致到最后,这篇课文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授课过程中,还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对各个环节的衔接还是没有做到紧凑,密切。这是自教学以来,一直被困扰的问题,虽然在每次的教学过程都想努力改进,但每次都没做好,对于这些不足之处,得多向老教师们讨教经验,多多的听课,努力改进。加油!

《再别康桥》教学反思13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经过一周多的反复演练,加上同组老师的耐心指导,自己又详细地设计过渡语,觉得万无一失,做到了尽善尽美,但是讲完研究课后,我感慨良多,收获颇丰。

一、自我反思

在各种体裁作品的语文教学中,诗歌是相当有难度的,是一块硬骨头,十分难啃。我本着挑战自我的想法,依然选择了《再别康桥》这篇文质兼美的现代诗歌。

首先要确定学习目标,这是一节课的终极目标,也是贯穿课堂的一条理念。诵读是学习诗歌最好的方式,而读出情感,读出意蕴,读出自己,就是更大的挑战了。因此,品味诗歌语言,进行诵读训练就理所当然地成为首要目标。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课堂应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思路,特别是对语言文字的感悟。不是机械死板的教条,去禁锢学生鲜活的思想。解剖诗歌,要在找出意象及其特点的前提下,描绘所营造的意境,从而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据于此,我就把“指出诗歌意象,描绘美妙的意境”以及“理解诗歌中所表达的难舍难分的无奈和感伤”作为学习目标。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之中,给予学生分析诗歌方法的引领和指导。

情境导入是一种对学生春风化雨的熏陶和感染。于是我播放着优美的小提琴《月亮河》,再投出康桥的图片,很自然地将学生引入康桥的美妙意境。接着,我声情并茂的范读诗歌,让学生体会其中的情感变化。徐志摩进行自我反思的时候说过一句话,他说:“我这一生的周折,大都寻得出感情上的线索。”所以对志摩作品的解读就要“知人论诗”。其中最能表达徐志摩的“康桥情结”的两句话是“我在康桥的日子可真是幸福,深怕这辈子再也得不到那样蜜甜的机会了。”“我的眼是康桥叫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学生有了一定的情感基础之后,我让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诗。问题如下:1.请找出诗歌中的主要意象;2.说一说诗歌表达的情感;3.指出这首诗中的情绪高涨的一节诗。这几个问题很简单,学生基本上能说出来。

有了这些铺垫,我针对第二节诗指导学生来品读赏析。首先提问学生读,学生有了一定的情感,但是不够浓烈,表现得不够充分。于是,我找其他学生评价,并再次读这一节。最后我做出这样的指导:“荡漾”的意思:(水波)一起一伏的动。这里形容心情起伏,无法平静,写出作者的心动,但不是一下,是一层层的涟漪,一波波的荡开。声音要饱含热爱,蓄积在喉间,再轻声发出(重音轻读法);语速要慢;语调要有起伏,轻柔。然后我做了示范,再次让刚开始的同学读,明显有了很大的提高。只是情感还有待提高。于是,我指导学生从意象、修辞和情感三个方面来剖析这节诗。学生经过同桌之间的讨论,很快确定了答案:意象是金柳和艳影;修辞是比喻;情感是欢喜和眷恋。

做了这样一个例子,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并指导学生自选诗节从意象、修辞和情感三个方面入手,以有情感的品读为突破口,达到吃透类似诗歌的目的。学生有了探究的方向和思路,因此探究的热情很高。当他们展示自己的成果时,我发现有差距的时候,就立即给予引导。事后考虑,当时有点太急了,应当先质疑,引起其他同学的思考,并由别的同学帮助他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彰显出整个课堂教学相长的和谐场景。也更符合新课程的理念,更利于学生的发展和整体的提升。

通过分析和诵读训练,学生体会到了诗歌营造的美妙意境。于是,我开始延伸迁移,指导学生从意象、修辞和情感三个方面,依据诗歌内容,选择其中一节,借助修辞手法,采撷主要意象,用自己的语言作画笔,把康桥优美的景色描绘下来。这个环节中,是对整个学习目标的检测,学生也充分发挥自己的文学才情。

最后,让学生再次读诗,读出自己心中的康桥。接着我播放《人间四月天》的徐志摩的主演黄磊朗诵的《再别康桥》。让学生比较一下,各自的特点。

二、评课情况

只是展示学习目标,找一学生朗诵是不够的,应该给学生解释说明,或者让学生自己感悟两分钟。范读时,播放的背景音乐声音有点大,没有完全彰显出朗诵的魅力。延伸迁移部分,学生写的时间应适当延长一些。

三、学生反馈

通过这节课,学生掌握了诗歌欣赏的方法:从意象入手,借助修辞来分析意象的特点,并根据特点来理解其中的情感。同时,学生有了自己的“康桥”。

《再别康桥》教学反思14

首先,关于教学终点的选择和教学起点的辨认。

作为现代抒情诗,其教学内容自然是领悟诗人所抒发的情感,这只是第一步,更为重要的是还要引导学生学习“诗人是如何抒情的”。这也成为本课的主问题。学生围绕这一问题走进文本,从字里行间去感知诗人的情感。同时,体察教学的起点非常重要。《再别康桥》不仅出现在初一年级的教材中,也出现在高一年级的教材中,二者的起点存在明显的区别。对初一学生而言,现代诗还是陌生事物,他们只能读出整体上的感悟,在深入文本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教师不断为学生搭建走进文本的台阶。所以,本课教学内容不仅是感悟诗歌的情感,而且还要介绍一些阅读现代抒情诗的方法。

其次,关于教学方法的选择。

诗歌教学的主要方法是朗读,这一方法应该是贯穿始终的。所以,在学生品析诗句的过程中,我一直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理解通过朗读的方式呈现出来。为此,我还专门设计了一个自学活动,即小组自主学习第5—6节,在讨论其情感的基础上,以朗读的方式将这种情感呈现出来。可以说,朗读是诗歌教学的一把钥匙。但同时,仅仅依靠朗读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对初一的学生而言,他们还难以在字里行间体悟情感,这就需要教师采用各种方法引导学生往诗歌的语言里走,所以,我分别采用了换词语进行比较的方法,对整节内容进行改写的方法,让学生领略到诗歌语言的魅力,同时引导学生不断地发挥想象,将简短的诗句转换为画面,这样,学生就在不知不觉中走进了诗歌的意境之中。

再次,关于教学过程中对学情的体察。

教学设计只是课前的一种理论上的设想,虽然教师也将学情纳入其中,但是在课堂教学中,学情是流动的,是变化的,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时刻关注学情的变化,并以此为依据,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在课堂教学中,我一直走在学生的中间,不仅认真倾听他们的想法,而且及时地对其进行分析,从而进行必要而有效的引导。例如学生通过诗人将金柳比作新娘,认为体现了诗人的赞美之情。这种回答是对的,但又是肤浅的,所以,我及时地将新娘一词换为“美女”。学生通过比较,很自然地感悟到诗人的爱恋之情。

最后,从整节课的操作过程来看,我至少有两方面存在一定的欠缺。一是临场应变能力有待提升,例如还不能在现场及时地辨别学生看法的深层心理,以至于不能及时地进行引导;二是对朗读的指导不够细致。我在学生朗读的时候,提示学生要体会诗人的情感,要将这种情感表现出来,尤其提示要注意声音的高低、语速的快慢以及语调的抑扬顿挫,但是没能结合具体的诗句进行指导,使得朗读指导的效果不好。

总之,这次上课收获很大,不仅观摩了优秀同行的课例,而且聆听了专家的现场评点。我会在此基础上不断研读,不断练习,继续我的教学朝圣之旅。

《再别康桥》教学反思15

《再别康桥》是徐志摩的一首名诗,闻一多就曾经说过,诗歌的美在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私下认为志摩把握得最佳。在缓缓流淌的文字下,吾辈徜徉其中,不觉“轻轻的来,轻轻的走。”只在心田埋下诗歌之种。

早在正式上《再别康桥》之前,我就在早读课上让学生读过此诗。我发现有很多女生都很喜欢诗中的味道,即使她们不知道其中的意思。有个女生竟然在自己的本子上抄了遍《再别康桥》。我觉得诗是读出来的,“读书百遍,其意自见。”这便让我决定一定要多读,一定要让学生用表演的方式去读,去表现。

我想有些康桥与志摩之间的联系还是必须让学生了解的。我便以吟咏“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开篇,然后借以志摩的“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波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讲述贯穿徐志摩的康桥情结。然后便要求学生自己先读,说说读完的感受。接着,设计了个情景让学生表演朗诵。学生们很起劲,评得也精彩。本来我是想找个范读给学生听一听的,后来由于没有找到好的,就自己读了读。我觉得这是我前期准备不充分的表现。我读诗的时候故意读错了一个字和一个语气,让学生来评。他们觉得发现老师的错误显得很开心。

第二课时设计的灵感来源于练习册上的一道题目。上面说诗歌有三美。于是我就根据这个来设计了第二课时。给学生介绍诗歌的三美,然后让学生结合诗句讲讲三美分别体现在哪里。其中还是有很多朗读的地方。最后我又让学生将诗中你喜欢的句子写成散文话的语言。可惜的是时间上不够。

第五篇:再别康桥教学反思

《再别康桥》教学反思

刘会娟

课堂的起初阶段,完全是按照我事先设计好的教学环节有条不紊地向前推进。初读,读准语音,一切顺利,再读,读出节奏,也没问题。但这个环节过后的一个问题,使课堂出现了插曲,我设计的问题是:这首诗有什么特点?我本来是想让学生在读诗过后,体会诗歌节奏鲜明音韵和谐的特点,但由于在设计问题时,没有给它加上适当的限制,使得学生在理解时出现了偏差。有学生回答,这首诗有三美,那就是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这跟我事先设计的答案有较大的差距,本来这个问题并没有太大的难度,由于设计时考虑不周,因此,我要把我的设计意图告诉学生,引他们回到我的思路上来,花了一点时间。高老师在评课时建议,不如,就顺着学生所说的思路继续下去,高度肯定学生的见解,然后,当场修改教学步骤。他说得很有道理,不过,风险也很大,在那么短的时间里,迅速对教学设计做那么大的调整,恐怕我力所不能及,另外,课件已经做好,临时调整步骤,也不现实。如果在平时上课,完全可以这样去做,不必考虑课件的修改问题,平时的教学时间也好掌控,快一点,慢一点都无关紧要。这个小插曲告诉我,在设计教学环节时,考虑更周到一点,真正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确实很有必要。这个问题这样改,也许针对性更强一点:通过朗读,我们发现这首诗歌在节奏,音韵上有什么特点?

三读,读出情感,这个环节,我请起来的学生朗读水平不够高,比前几个同学都差,不仅语音问题还存在问题,节奏,情感都不太理想。事后,评课老师也都提到了这个问题,说让这个学生读书,正好把你前面“两读”都否定了,更不要说更高层次的读出情感了,作为老师你完全可以先让这个同学来进行初读,然后,再逐渐请出朗读水平更高的学生,形成梯度,效果要好很多。这个意见我不认同,我觉得这就是最真实的课堂,这就是最真实的学生水平,我想呈现的就是这种真实的状况。不是老师一堂课,就可以达到实现预想的效果,教学工作任重道远。我也不必因为是公开课,为了达到所谓的教学效果,而刻意回避学生的实际。

在理清诗歌的情感脉络时,我对学生的估计不足,原本以为两三分钟就能搞定的问题,结果,花了近十分钟才勉强结束,这个地方出现的冷场也是我事先没有估计到的。我觉得,画面内容的概括对于高中生来讲应该不会成为大问题,何况,我还可以作些引导性的提示。可是,课堂跟我想的就是有差距。课前的眼保操大约占去了三分钟的时间,这里,又比预计多花了五六分钟。这个地方的时间过长直接导致,时间非常紧张。在把诗歌的“三美”点到之后,做意象分析的时候,就没有时间了。评课时,滕老师对此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老师的诱导性太强,以自己事先设计好的台词,诱导学生,不利于课堂的生成。我认为他的说法很有道理,这也正式预设课件教学的不足之处,很难让学生有自己的主张,实际上是老师的预设代替了学生的思考。这应该成为运用多媒体教学研究的课题,即多媒体课件和课堂的生成关系问题,让多媒体也和学生能够产生互动。

在诗歌绘画美的分析时,我挑选了一些很漂亮的图画,并尽量与诗的画面相吻合。这个环节,是诗歌画面美的再现,时间不长,画面的转换很快,学生边读边赏,很容易进入诗境,效果显而易见。评课时,滕老师认为,这个地方是老师以自己对画面的理解代替了学生的想像,不利于学生想像力的培养。这个环节如何改进,值得我认真思考。总之,上好一节公开课,是不容易的,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尤其是要对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情况,要能预判,这样上课时才会心里不慌,游刃有余。

下载再别康桥教学设计与反思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再别康桥教学设计与反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再别康桥》教学反思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经过一周多的反复演练,加上同组老师的耐心指导,自己又详细地设计过渡语,觉得万无一失,做到了尽善尽美,但是讲完研究课后,我感慨良多,收获颇丰。 一......

    《再别康桥》教学反思

    《再别康桥》教学反思 《再别康桥》教学反思1 《再别康桥》是一首结构精巧,意境新颖,韵律和谐,章法整饬,辞藻华美,风格妩媚,富有音乐美,绘画美,以及建筑美的诗歌。这首诗的教学目标......

    再别康桥教学反思

    《再别康桥》教学反思 昨天,我在七(1)班执教了《再别康桥》,算完成了领导交给的任务,但示范的作用却没有,因为课堂比较沉闷,互动性差,参与率低。反思这堂课,以学定教,教服务于学,还没......

    《再别康桥》教学反思

    《再别康桥》教学反思 《再别康桥》教学反思《再别康桥》这堂课,我总体的教学设想是以诵读为主线,通过诵读和赏析充分感受诗歌的优美意境。我希望在课堂上学生能够美美地读、......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再别康桥》是语文出版社版高中语文必修1的一篇课文,朱光潜先生曾说过:“诗比别类文学较谨严、较纯粹、较精微”它比其它文学样式更追求形式美诗歌的内容特......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徐志摩短暂而丰富的人生经历和情感历程与他对诗歌的美学追求有着密切的联系,也与本诗所表达的情感息息相关。徐志摩在他人心目中的地位与......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常州市北郊中学徐锦珠【教学目标】 1、在逐步深入的朗读中领会诗人情绪的变化和诗歌的音乐美。 2、在康桥画面的再现中体会诗歌的绘画美。 3、联系背景......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集锦)(大全)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集锦15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你知道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