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看读说写——《秋天》教学设计
看读说写——《秋天》教学设计
《秋天》是第三册第一单元的一篇看图学文,课文共四个自然段,描绘了秋天美丽的景色和勃勃生机。课文配有一幅生动有趣的插图。根据看图学文的特点和低年 级儿童的年龄特征,本课可以通过“看”、“读”、“说”、“写”进行教学设计。
一、看——了解图意
“看”,就是引导学生观察图画,使学生弄懂图意。可先让学生从整体上看图,说说图上都有什么。再按照由上到下、由远及近的顺序指导学生观察图上的景 物,说说天空、云朵、稻田、梧桐树的样子;燕子、小鱼、蚂蚁都在干什么。这样教给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有助于提高他们口头表达的条理性。最后 问:这幅图画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你从哪些地方看出这是秋天?学生答出稻子成熟和树叶变黄往下落这两点即可,至于秋天的天空显得更高更蓝一点可在课文中进 一步说明。
二、读——弄懂课文
“读”是理解课文的有效手段。读能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多读的目的在于将课堂的学习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感悟领会课文。本课可采用多种 方法指导朗读。
1.听读。学习课文之前,可安排学生看课文听录音或听教师范读,使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训练学生的听力,让学生受到录音或教师朗读的熏陶。
2.自读。自读的目的是让学生读通、读熟课文。在学生自由读前,要提出要求:(1)借助拼音,仔细读课文,不丢字,不加字。(2)读的过程中遇上难读 的句子可作记号或随时请教老师。(3)读通课文后,标出自然段序号和划出生字。对于课文中出现的难读的字和较长的词组,教师要及时提醒学生注意。
3.细读。所谓细读,就是一句一句地读,一段一段地读,边读边进行字、词、句、段的训练。这一步是以“情”贯穿的读。课文一、二段可让学生找出表示颜 色的词。“蓝”、“白”、“黄”是秋天的色彩,描绘出秋天碧蓝的天空,白白的云朵,一望无际的成熟的稻田,真是秋高气爽,丰收在望。这时教师可问:哪些词 应该重读?为什么?这两段应带着什么样的感情去读?使学生明白面对秋天这美丽的丰收景色,我们应用高兴的、赞美的语气去读。
课文三、四段,可抓住文中的三个比喻句引导学生朗读。这三个比喻句都与小动物有关。一是“小鱼藏在树叶底下,……”,二是“蚂蚁爬到上面……”,三是 “稻田那边飞来两只燕子……”这三句话把动物生动活泼的画面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为草枯叶黄的秋天增添了不少生机。读这一部分时,要读得亲切活泼。“游、藏、爬、跑”等几个动词要重读,“伞”、“运动场”、“电报”这几个喻体前要稍作停顿。
4.赛读。经过教师的指导,多数学生能读熟课文。这时,可安排学生分组比赛读,每组选出最好的同学再比。读完后师生共同评议,指出优点和不足,以调动 学生的朗读兴趣。在读熟、读出感情后,可再进行背诵的练习。
三、说——训练表达能力
“说”这个环节可贯穿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在看图时,让学生用完整的语句说图上有什么。在讲读课文时,可结合课后习题让学生比较每一组的两个句子有什么 不同。如(1)“蓝天上飘着白云”和(2)“高高的蓝天上飘着几朵白云”这两句比较时,先让学生说说这两句的不同,再说说加上“高高的”和“几朵”有什么 作用。在句子的比较中使学生认识到说话要说得具体生动。课文结束后,可问:除文中所说秋天的特点,你还从哪些地方知道秋天来了?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感受以 及课外观察所获得的知识来回答,既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又培养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写——强化课堂练笔
学完本课,可让学生模仿《秋天》语句,以《找秋天》为题,写出二三种植物秋天的特征;或者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写一写果园里、庄稼地里、田野里、街道上哪些现象表明秋天已经来到。使学生通过学习课文,课堂练笔,把语言文字训练落到实处。
第二篇:《秋天》写话教学设计
《秋天》写话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二年级写话《秋天》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初步了解秋天的季节特征,感受秋天的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收集信息和资料,并逐步形成整理资料的能力。
4、培养学生乐于写作的情感,认识总分段式的结构特点,并能用总分段式来说出秋天的美。教学重点:
通过学生观察、讨论、口头表达,使学生了解秋天,从而感悟秋天的美。教学难点:
学生能够把收集、整理的信息转变成书面语言表达出来。教学准备:
1、课文《秋天到》、制作秋景图片。
2、学生收集有关秋天的图片、实物、词句。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人
1、小组内交流:我们学习了和秋天有关的哪些课文呢?
2、用一个词来形容秋天,你想用哪一个?
()的秋天。
秋天是个()的季节。
二、感知秋天
1、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秋天)
2、秋天和夏天相比,有哪些不同?(引导学生充分地说。)
三、结合图片说秋天
师:秋天到了,你会看到哪些景物呢?(金黄的树叶,火红的枫叶,果园里成熟的果实,五颜六色的菊花,丰收的粮食等等。)
(一)、观察秋季的天空:
1、出示两张对比强烈的照片,一张是夏日的天空,一张是秋日的天空,让学生分辨出哪一张是夏天,哪一张是秋天。
2、说说两张图片有什么不同,重点说一说秋日天空的颜色,云的多少和颜色,让学生体会到“天高云淡”,说一说空中的大雁,让学生观察天空中的白云和大雁体会大自然的美。
(二)、观察秋天的树木:
1、出示一组秋天树木的图片。有反映树叶颜色变化的,有果实压满枝头的,比如苹果、梨、柿子等等。
2、说一说,秋天树叶有什么变化;说一说各种果树结满果实的样子;说一说水果的样子,可以用上比喻句,还可以根据吃水果的经验,说一说水果的味道;面对这么多既好吃又好看的水果,说说你的心情怎么样;果农们面对这丰收的果实,会有怎样的表情。
秋天树上挂满了。秋天树上挂满了(什么样)。秋天,(什么样)树上挂满了。秋天,(什么地方)树上挂满了。
三、说秋天
1、在我们的学习中,我们还收集了许多描写秋天的词语,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秋高气爽、秋色宜人、天朗气清、雁过留声)
2、出示秋天图片
3、能结合课外收集到的词句或用上已经学过的词句说说图片上的内容吗?图上画了秋天里的哪些景物?谁能按一定顺序说说图画上的景物?
4、我们在观察图画的时候,可以按照从远——近的顺序观察,也可按从近——远的顺序来观察,在观察同一处的景物时,可以按照由上——下的顺序来观察,也可按由下——上的顺序来观察,可按照由左——右的顺序观察,也可按由右——左的顺序观察(你看到什么?仿佛听到什么?想到什么?)谁能把你感受到的秋天说给大家听听?(1)自己试着说说。
(2)指名说,教师引导学生有顺序地观察,并试着运用学到的词句说。
四、写秋天
1、秋天带给了我们这么多美丽的礼物,我们拿起笔,把把美丽的秋天写下来,好吗?(写话时要按一定的顺序来写。)(写的时候不一定要把所有的图片都写下来,可以农田里选一两幅、果园里选一两幅,花园里选几幅,最后再加上自己的活动,感受。)
2、学生写话。
五、总结评议
1、指名读写话,大家评议。
2、小组内读写话,互相评议。
第三篇:二年级写话《秋天》教学设计
写话教学设计《秋天》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秋天的季节特征,从而去感悟秋天的美,让学生从心底喜爱秋天。
2、通过教学,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收集信息、资料的意识以及整理资料的能力。
4、培养学生乐于写作的情感,认识总分段式的结构特点,并能用总分段式来说出美丽的秋天。
教学重点:
通过学生观察、讨论、口头表达,使学生了解秋天,从而感悟秋天的美。教学难点:
学生能够把收集、整理的信息转变成书面语言表达出来。教学准备:
1、课文《秋游》、儿歌《秋天到》、制作秋景画面。
2、学生收集有关秋天的图片或实物、词句。教学过程:
一、忆秋天
1、小组内交流:我们学习了和秋天有关的哪些课文呢?
2、我们用一个词来形容秋天,你想用哪一个?
()的秋天。秋天是个()的季节。
二、找秋天
1、随着天气的变化,请你说一说,秋天到了,我们周围有了哪些变化?
2、在我们的学习中,我们还收集了许多描写秋天的词语,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秋高气爽、秋色宜人、天朗气清、雁过留声)
3、欣赏课件(秋天的景色)。
师:你看到了哪些景物呢?(金黄的树叶,山上火红的枫叶,果园里成熟的果实,五颜六色的菊花,丰收的粮食等等。)
三、说秋天
1、秋天到了,我们的校园,我们生活的周围有什么变化呢?
2、展示收集到的实物。(如落叶、枯草、秋果)小组内说说它是什么颜色、什么样子的?像什么?(老师把大家收集到的图片制成了一幅秋天的画面。)
3、引导学生看图画
能结合课外收集到的词句或用上已经学过的词句说说图片上的内容吗?图上画了秋天里的哪些景物?谁能按一定顺序说说图画上的景物? 我们在观察图画的时候,可以按照从远——近的顺序观察,也可按从近——远的顺序来观察,在观察同一处的景物时,可以按照由上——下的顺序来观察,也可按由下——上的顺序来观察,可按照由左——右的顺序观察,也可按由右——左的顺序观察(你看到什么?仿佛听到什么?想到什么?)谁能把你感受到的秋天说给大家听听?(1)自己试着说说
(2)指名说,教师引导学生有顺序的观察并乐于运用学到的词句。
四、写秋天
1、秋天带给了我们这么多美丽的礼物,我们拿起笔,把把美丽的秋天写下来,好吗?(写话时要按一定的顺序来写。)(写的时候不一定要把所有的图片都写下来,可以农田里选一两幅、果园里选一两幅,花园里选几幅,最后再加上自己的活动,感受。)
2、学生写话。
五、总结评议
1、指名读写话,大家评议。
2、小组内读写话,互相评议。
第四篇:《看动漫写话》教学设计
《看动漫写话》教学设计
西岗子中心学校
曲云燕 【习作要求】
在写文章的时候,还要把食物的颜色、形状、声音、味道也写出来,这样,句子才能变得更具体生动。
【教学理念】
让学生把事物写的生动形象,不能干枯无味,这就要求学生平时多注意观察。教师要在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的同时,给学生写作的方法。写出事物的颜色、形状、声音、味道。【教学流程】
一、出示习作要求
在写文章的时候,还要把食物的颜色、形状、声音、味道也写出来,这样,句子才能变得更具体生动。
二、基础知识训练。
1、目标导学一
(一)、描写事物颜色的词语。
红色:红红的、红艳艳、红彤彤、火红火红、鲜红鲜红、粉红、红通通、浅红、紫红、血红、万紫千红······ 白色:白白的、雪白雪白的、银装素裹、白花花······ 蓝色:蓝蓝的、蓝盈盈的、碧蓝碧蓝的、蔚蓝、海蓝、深蓝、浅蓝、湖蓝、天蓝······
绿色:绿绿的、碧绿碧绿、青绿、绿油油、草绿、翠绿、新绿、墨绿、嫩绿、葱绿、深绿、浅绿······
黄色:黄黄的、金黄金黄的、金灿灿、杏黄、鹅黄、橙黄······ 黑色:黑黝黝、漆黑漆黑的、黑漆漆、黑糊糊······
2、同桌互读。
3、指名读。
4、目标导学二
(二)、用什么颜色来形容下面事物的颜色?
()的沙漠
()的树叶
()的桃子
()的眉毛
()的云朵
()的葡萄
(三)、照下面的样子再说一些词语。
圆的:圆圆的、圆溜溜的、圆滚滚的、像苹果一样圆······
方形:方方的、正方形、四四方方的、像书本一样方方的······
长的:长长的、细长的······
尖的:尖尖的······
扁的:扁扁的、扁圆形、扁平扁平的······
描写事物形状的词语:大的、小的、长的、短的、宽的、窄的、正的、钭的、高的、矮的、圆的、方的、扁的、立式、卧式、楔形、筒状、缸状、罐状、盆状、碗状、锅状、瓢状、柱状、三棱、四方、五角形、六角形、锣旋形。
(三)、下面的事物是什么形状?
()的水桶
()的苹果
()的大肚皮()的西瓜
()的猪耳朵()的山崖
5、小组合作学习填空。
6、小组上台展示学习结果。
7、教师课件出示写事物的方法。
通过打比方、比较、数字的方法来说明事物的的形状。西瓜圆滚滚的,像篮球一样大。碧绿碧绿的,上面均匀的布满了墨绿色的花纹,好像穿上了一件迷彩服。
猪八戒的耳朵,圆圆的、厚厚的、大大的,像两把大蒲扇在不停的上下扇动。
猪八戒的钉耙,前头方方的,有八根粗细均匀的齿,每根齿大约20厘米长。
三、看动画片《猪八戒吃西瓜》,注意西瓜的样子。
看后学生小组讨论怎样描写西瓜。
四、出示优秀例文,学生欣赏。
话说唐僧师徒四人在取经途中,走到了人烟稀少的荒漠。恰巧 天气闷热,烈日炎炎,骄阳似火。孙悟空和猪八戒前去寻找食物,猪八戒为了偷懒,谎说自己肚疼。等孙悟空走后,躲在树下偷睡。
在睡梦中,猪八戒一脚踹开钉耙,无意中竟叨中一个大西瓜。猪八戒连滚带爬,连忙抱起西瓜。只见这个西瓜又大又圆,像个大蓝球,它表皮的颜色绿绿的,上面还印着墨绿色的花纹。八戒拿出刀将西瓜切成四份。立刻露出了红色的瓜瓤,同时淌出了西瓜汁,只见瓜瓤里嵌着一颗颗乌黑的瓜籽, 就像一粒粒黑色的珍珠镶嵌在红宝石上。这时,八戒早已馋得口水直流,恨不得马上就咬一口,解解渴。他先拿起属于自己的那块,咬了一口,清凉甘甜的汁水充满了口腔,仿佛喝了琼浆玉液一般,从头凉到了脚,舒服极了!八戒三下五除二的吃掉自己的那块西瓜,他觉得不过瘾,又拿起属于孙悟空的那块,边吃边赞叹:“盛夏酷暑之际,能饱食一顿西瓜,真是一件惬意的事啊!”
八戒吃过两块,根本没填饱他的大肚子。看着剩下的两块西瓜,他暗暗琢磨:西瓜不但样子奇特,用途也不小哩!它富含维生素,可以消暑排毒,生津解渴,而且价廉物美,是夏季不可缺少、人人喜爱的消暑佳品。西瓜皮还可以做药呢!用西瓜皮做的菜,好吃又有营养。这么好的西瓜,叫我怎能不爱它!
五、学生练习写作。
六、教师总结。
第五篇:《窃读记》教学设计(说课)
《窃读记》教学设计(说课)
备课人:杨容芳
设计理念: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该在尊重学生个人的阅读体验基础上,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喜欢读书,主动、充分、快乐地在一种美好的境界中去读书,逐步积累丰富的语言中,品味语言中的情感,习得运用语言的方法,从而感受到阅读的快乐。
教材解说:
《窃读记》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作者林海音。它以“窃读”为线索,以我放学后急匆匆地赶到书店,到晚上依依不舍离开的时间顺序和藏身于众多顾客、借雨天读书两个场景的插入,细腻生动地描绘了“窃读”的独特感受与复杂滋味,表现了“我”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第一单元的课文以“我爱阅读”为主题,学习本组课文,要紧紧地围绕“读书”二字,让学生感受到读书的魅力。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重点指导写好“檐、碗”两个字。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文章主要内容,感受作者对读书的热爱。
3.通过品读人物心理、动作描写的句子,学习作者将“窃读”的滋味具体化的写法,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教学重点:
1.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文章主要内容,感受作者对读书的热爱。
2.通过品读人物的心理、动作描写的句子,学习作者将“窃读”的滋味具体化的写法,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
教学难点:
通过品读人物的心理、动作描写的句子,学习作者将“窃读”的滋味具体化的写法,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
学情分析:
关于读书的方式、方法,五年级的学生一定有自己的心得,尤其是在假期中孩子们也读过了不少书。因此,在教学本课时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应该比较顺畅;但由于五年级的学生对人物的细节描写认识还停留在表面,很多学生懂得区分种类,不一定懂得用法以及它的好处。因此,在教学时,可以通过情境创设、反复品读等方法去体会作者是如何将情感写具体的,并运用这种方法。
教法、学法:
教法:1.品读法。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反复品味,容易将学生带入情境里。2.情境创设法。让学生通过想象以及动作的模仿,使学生自然地融入到课文的意境中,思想产生共鸣。3.讨论法。《新课标》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共同分享合作的成果,感受成功的喜悦。
学法:1.圈点勾画法。让学生养成“勤动笔墨”的读书习惯,也学会从阅读中找重点; 2.朗读感悟法。指导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体会课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3.讨论法。
教学准备:
学生:除了常规的预习外,结合课后的综合性学习要求,布置每个学生搜集一位名人的读书故事和一句读书名言。老师:制作课件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认识作者:(出示作者照片)同学们,在上课前我们先来看一张照片,她就是林海音。有谁对她有所了解?(显示作者简介)——就是这样的一位作家,小时候却有着非常辛酸的读书经历,她写过一篇文章,讲述的就是她窃读的故事——一起读课题
2.抓住题眼:通过预习,课题中的这个“窃”可以换成哪个字?——连起来说就是(偷偷地读书)。【设计意图】以认识作者入手,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时要习惯性地去了解作者,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抓住课题中的“窃”字,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习课文抓题眼,找中心。
二、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下面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想想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在读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生字新词。
2.检测生字: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哎呦、饥饿、惧怕、充足、屋檐、皱眉、一碗、真酸、支撑、书柜、饥肠辘辘、倾盆大雨、滚瓜烂熟
(检测方式:轮读—抽个别生读——齐读;期间要指导“檐、碗”两个字的写法。一要注意左右结构的字写紧凑;二要注意“檐”字的穿插避让,平行等距,“碗”字写好竖弯勾。)
3.交流主要事情:通过刚才的朗读,有谁来说说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参考答案:课文记叙了 “我”因买不起书而偷偷躲在书店里读书的事情。交流的时候,可以让学生通过“题目扩充法”和“要素串联法”说出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此处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的是学生严谨的、细致的思维能力。
4.直击中心句:请学生找出表现“窃读”滋味的一句话。【设计意图】找中心句有提纲挈领的作用,同时承上启下。
三、品窃读滋味:
1.默读课文1-4自然段:划出最能体现作者窃读时既快乐又惧怕的句子,在旁边写上感受。2.交流汇报:(根据学生汇报出示相应课件)预设:
(1)我跨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我踮着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在一排排花花绿绿的书里,我的眼睛急切地寻找,却找不到那本书。从头来,再找一遍。啊!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
(1.圈出表现动作与心理的词。2.想象作者窃读的动作,感受作者读书的艰难;去掉心理词朗读,感受作者读书的喜悦。体会作者将动作与心理写具体的好处。3.仿写一个动作、心理句,表现某种心理。题目设计:小明周日在同学家玩到深夜才回家,当他回家时发现家里的灯已经熄灭了,于是„„4.指导朗读:找出句子后自由读——体会句子后代表读——评读——再代表读——齐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找出动作与心理描写的词,通过想象动作,去词朗读的方式切身感受作者窃读时的复杂心理,最后通过练习加深对写法的掌握。此环节体现的是对教学重点的解决,难点的突破。
(2)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1.引导学生找出修辞手法;2.为什么会像饿狼?体会运用修辞手法的好处;3.指导朗读:抓“急忙”和“贪婪”两个词指导学生读出作者对书的热爱。多几位学生代表读。)
3. 指导朗读(具体到每个句子中,见上述)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思考”,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想象”,充分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意境美,并将之内化、沉淀,从而形成良好的语感。
四、小结:
同学们,今天的我们是只要想读书,就不怕没书读。是不是这样?但恰恰相反的是我们还有不少同学怕读书。要把林海音对书的爱分点给你就好罗。好了,一起来回顾今天我们学习的重点内容。一是通过“找要素”的方法,学会了根据课文内容。二是重点品读了课文的第三,第四自然段中有关作者“窃读”动作、心理描写的句子,初步感受到了作者“窃读”的复杂滋味,也初步学会了运用细节描写将人物情感写具体的方法。一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这种方法。下课
【设计意图】小结时又回到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上,同时开启下一节课的重点、难点。
五、布置作业:
1.自行抄写课后方框格内的生字,准备下一节课的听写。2.背诵课文3、4自然段。板书设计
1.窃读记
快乐 窃读滋味 惧怕
表现手法: 动作、心情描写将人物情感写具体
【设计意图】板书是一堂课内容的浓缩,要求简单扼要,眉目清楚。我设计的板书第一块对文章中心句的提炼,这样既统领了全文,又提示了文章内容,起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教学效果。第二块是对教学重难点落实的体现。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回顾主要内容 2.听写生词
二、细品“窃读”滋味: 第一步:学习5-10自然段
1.重温窃读滋味: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了林海音童年时读书的不易,每当她找到一本喜欢书时,她就会——(生一起读)
显示:急忙打开书„„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2.了解惧怕的原因:快乐是源于找到了自己喜欢的书。那么惧怕呢?请同学们快速地浏览课文,找到一句总的说明作者惧怕原因的句子。
(显示)我害怕被书店老师发现„„我会知趣地放下书走出去,再走进另一家。(联系上下文让学生理解“知趣”一词,并造句。)
3.感受“窃读”的不便:结合课后练习二,默读课文5-10自然段,划出表现作者“窃读”不便的语句。
4.交流汇报:(根据学生汇报出示相应课件)预设:
(1)一本书要走几家才能读完。(2)我要把自己隐藏起来。
(想象有时候我还会怎样隐藏,感受“窃读”的不易。)
(3)“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还像在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
(1.引导思考:表面上是皱着眉头,心里却高兴得要死。你从这句话当中感受到了什么?——一般人物的神态和内心是一致的,然而在这句话当中,作者的神态和内心却表里不一,作者为什么会这样写?2.请学生谈类似的经历,体会作者言不由衷的苦楚。3.指导朗读:请生表演读。)
【设计意图】此处又回到了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上,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到心理描写的好处。
(4)当饭站飘来一阵阵菜香时,我已饿得饥肠辘辘„„(5)我的腿真酸哪„„ 5.指导朗读(见上述)
6.理解“我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这句子话。(方式:个人思考——小组交流——汇报——做笔记)
三、小结写法,总结全文:
可以说《窃读记》三个字中充满了作者读书的辛酸与快乐。我们之所以能够感受到作者的这种错综复杂的心理,是源自于什么?
(显示)读得到的是内容,读不到的是形式。
在这篇课文当中,作者正是通过对窃读时的艰难动作和百感焦急的心理进行细致的描写,才让我们仿佛也同作者一块经历了一次快乐而又惧怕的窃读。在今后的习作当中,我们也要善于运用人物的动作、心理描写,将人物的情感具体化。
四、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1.引用著名诗人徐志摩的一句话,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到名人对读书的喜欢,同时引出自己读书的话题或分享所找的读书名言。
2.齐读部分读书名言:古往今来还有很多名人就读书发表过自己的看法,我们一起来读。⑴抓紧时间读书: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⑵读好书:读书也象开矿一样,“沙里淘金”。──赵树理 ⑶善读书: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⑷读书的乐趣:“如听到绝妙的音乐,五官受了感动,精神上复新了一般。似乎每一个字有灵魂,它们在那里活泼地跳跃着。许多字合起来,就如同一个绝大的音乐会,很和谐地奏着音乐。这种美的感觉,音乐的领会,只有自己在那一瞬间觉得,不能分给旁人的。”——徐志摩
五、作业布置:
1.印发《窃读记》(节选),写读后感。2.自创一句激励自己读书的句子。【设计意图】
《新课标》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书。设计阅读《窃读记》(节选)是引导学生通过读原著的片段,进而读整本书,这是也对课文理解的辅助。
板书设计:
1.窃读记
快乐——找到自己喜欢的书,能收获到智慧„„ 窃读滋味
惧怕——害怕被人发现,饥饿,腿酸„„
备注: 1. 2. 不是所有的环节都需要有【设计意图】,围绕重点、难点或是别出心裁的环节才须说明。之所以要求将设计写得详细,一是为省写说课稿;二是平常若以这样的标准要求自己,那么,假以时日,我们都会是说课,写教案的专家。